创新创业与创新性思维

2024-06-11

创新创业与创新性思维(11篇)

1.创新创业与创新性思维 篇一

创业教育带来创新思维

日前,在北京求实职业学校,来自中日两国5所职业学校8个代表队的学生轮流上台,用英语介绍他们的商业计划书,介绍开发的产品特色、市场需求、价格成本、推销方式,并进行英文电子文稿演示。这是由中国、日本联合举办的中学生“‘求实杯’亚洲商业计划书大赛”。作为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这次商业开发和实施方案的比赛,对学生创业思维进行了综合考查,为推动创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启示。

创业要能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次比赛中,中国学生的创业计划有利用废纸制作的环保礼品盒,既精致又实用;有应用电子技术创新的教学用黑板,既可擦除,还可恢复,无粉尘污染;还有为旅游点设计的高尔夫俱乐部的经营计划。日本学生的创业计划有贴在商品上的环保宣传标志;有针对日本人来中国学习餐饮、文化、音乐的热情,建立学习中介机构的方案。这些计划,一改人们对一般创业只是做商品流通的认识,不仅能够填补社会服务的空白,而且具有产品增值的经济效益。

原中国职教学会会长王明达指出,创业教育就是要给学生以创新思路,要应用和开发新技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英国发明蒸汽机、德国发明化学合成技术、比尔・盖茨发明微软的方向作为创业的方向。

把社会活动当作真实工作项目。承办比赛的求实职业学校把这次大赛作为真实的.工作项目交给学生组织和操作。全部过程都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织完成,从会务筹备、经费预算、文件编辑,到中、英、日三种语言的赛事主持,从迎宾接待,到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图,学生设计周密,比赛圆满成功。“在工作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真本领。”校长林安杰介绍说,该校的参赛作品都是学生日常课业中的真实作品,并且学校把赛事作为学生项目化教学的起初环境。教育的形式不止在课堂,要使职业教育的教学职业化,项目教学的精神可以渗透到各个方面。

创业教育需要放开国际眼光。这次比赛中,日本学生建立的“中国文化中心”学习中介机构的商业计划获得了一等奖。大赛评审认为,中国学生的创业方案,重视物质产品的创新和生产,而日本学生的创业方案,体现了以国际化的眼光组织和运作商业活动,在独创性、国际性、社会需求、经济效益和可行性等方面更符合评审专家的标准。由此看来,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还需要打开国际视野,放开国际眼光。

2.创新创业与创新性思维 篇二

关键词:大学生,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思维培养

一、简述“创新”、“创业”内涵

“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创新”和“创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简单地说,前者是思维的转化、方式方法的改进、新事物新内容的增添等;后者是一个人利用商机并进行有效的运转,最终获得利益的商业化过程。创新是人类探索精神的体现,是一个时代变迁的推动力。

相较于创新,创业是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通过人类的聪明才智,努力优化信息资源,创造出特定的社会价及经济效益。创新与创业也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创业本质上也就是一种创新,创业围绕创新精神来进行,而创业也是创新精神的体现。高校在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进行培养,需要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具有一个形象的规划,在校期间能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进行详尽的思考,这不仅是教师所应当做的重要工作,同样应当成为高校教学的主要任务。只有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才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只有具有创业精神的学生,才是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的人员。 总而言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全面且系统化的过程,高校必须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去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

二、造成大学生创业思维难以被培养的原因

1.受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古代农耕经济下, “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束缚了人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工商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封建科举制度的局限,“八股文”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虽然科举制度对历史的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但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其扭曲了真正的教育,扼杀了人们的创新能力;传统思想中对孝道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人们 “创新创业”的欲望,成年的孩子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要留在家里孝敬父母,不能外出闯荡,否则便是不孝。 这是时代的局限。传统封建思想的禁锢对于当前时代的大学生具有很深的影响,这种“传统”的盛行让学生故步自封,难以实现对自身的跨越。

2.创新创业思维与专业课程结合力度不够。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力度不够,绝大部分高校虽已认识到到学生创新创业思想培养的重要性,但其课程体系的建立并未跟上思想的脚步。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中。学生在校能接触到的就只有一些与创业相关的学生活动,如创业竞赛、少量创业类型的讲座等。形式单一,学生不能全面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无法形成创新创业思维,更没有进行创业活动的能力。并且,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创新方面的教学经验不足,不懂得如何调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知道如何让学生投入到创业实践中,从而让学生的创业思维和专业课程的结合出现不足,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3.具有创业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师资源短缺。高等院校虽然有许多非常优秀的教师,但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上可能存在很大的不足,就当前高校的师资力量来看,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学生难以得到相关的专业培训,创新创业能力得不到提升。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自身不具有创新意识,在创业方面的经验不足,则很难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重要性, 很难让学生对于创业方面予以思维的开创,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都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4.缺乏大学生可以做的创业项目。在校大学生由于信息的来源不够广泛,难以找到适合其创业的优秀平台,大学生的创业欲望得不到满足,一腔热血没有挥洒的地方,其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分离,不利于其发展。实际上,创业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能力,形成积极创业的价值观, 在实践中提升其创业能力。加上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景气,给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狠狠一击,让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对于学生用那迈出创新创业一步来说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能力

1.发挥师资力量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优势。高校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理想信念的开发、乐观人生态度的保持以及国家政治的学习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开设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课程,使学生能够重视起来,摆脱其慵懒情绪,真正学习到有利于自己未来发展的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在此过程中,大学生能够树立更高更远的理想,将自身创业目标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当下,全国各地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上逐渐加大力度,但是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许多专业课的教师在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上专业素养明显不足,缺乏实际教学经验, 仅仅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这严重限制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发展。因此,高校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创业经验丰富的人才,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2.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的作用。学生在学校会受到校园环境的熏陶,一个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无形中引导学生价值观、理想信念的建立。校园内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规章制度的建立共同构成校园文化环境。

在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中,将创业精神融入到校园建筑上,比如用贴标语的方式,让师生重视创新创业的教育。在精神文化的建设上,可以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到学生活动中,用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达到培养情操、坚定理想信念的目的。在规章制度的建立上也应体现创新创业的理念,通过不同的文化营造,将创新创业精神植根于校园环境中,融入每个人的头脑中。

3.引导大学生积极关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活动,并且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大学生应该将其眼光放长远,从创新创业的基本点出发,将现实情况与国家政策相结合起来,认真做好相关政策的解读,利用自身优势与时势优势,充分发挥其创新创业精神,积极创业。国家在出台相关政策之余,也要做好相应的思想舆论导向,注重从媒体、宣传等等方面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准备,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让大学生从实践中提升理论水平,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对创新创业的全新认识, 并让学生从创新创业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国家还要在全国政策基础上进行地区性划分,让不同的地区享受到与自身相合适的政策支持,从而促进各个地区的创业发展。

4.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鼓励其创业。在校内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服务,提供资源。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创新意识很强的团队,提供科研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并请专业人员指导其创业活动,甚至可以鼓励老师带学生进行创业活动,老师为辅,学生为主,强强联合。老师提供经验方面的支持,学生加以运用,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其创业活动。这有利于学生自信心和创业积极性的培养, 老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其丰富的阅历是创业活动中最宝贵的财富,在创业活动中,弥补学生社会阅历、经验不足的弊端。教师还要跟进学生们的创业过程,对其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全力培养学生在实践所形成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让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获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推动学生创业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要结合外国的先进理论和经验,融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现实状况,进行深入的探索,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学生发展的创新创业道路。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融入到高等教育中,甚至可以引入到各地区的中学教育中,学生从小便可以接受创新创业的教育,使创新创业思维成为学生体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不断探求创业的科学道路,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高效的教育系统。

参考文献

[1]尹翔,郗芙蓉.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2015,(03):75-77.

[2]刘有余,刁杰胜.应用型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J].宜春学院学报,2015,(05):104-107.

3.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篇三

摘要:互联网为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一种思维革命,它引发了人们对人才观的深刻思考,更指引了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务实途径。本文试图以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创业创新教育为例,探讨互联网思维对中职创业创新教育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迭代思维 聚合能力 众包法则 创业创新

一、互联网思维的概念

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移动端、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简单地说,互联网技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了人们在生产层面、商业层面的思维逻辑。

首先,互联网是开放的,工业文明时代的经济学是一种稀缺经济学,而互联网时代则是丰饶经济学。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技术、一个新产品、一个新创意都会很快被模仿,所以,必须不断创新,并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这就是所谓的迭代思维。

其次,一个网状结构的互联网,是没有中心节点的,它不是一个层级结构,没有一个点是绝对的权威。所以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平等、开放意味着民主,意味着人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思维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思维。互联网为大众创业提供的不仅是平等的广阔的平台,更是一个资源人脉的聚合场。知识经济时代,最核心的资源,一个是数据,一个就是知识工作者。在互联网的这种社会化思维下,每个人都是创业者,每个人都是他人的资源。

再者,网络是有强大聚合能力的。在网络环境中,对个人的要求也不再高大全,我们过去的短板效应已不再被强调,因为网络有强大的聚合能力,在群体之中,个人的弱点可以通过合作来弥补,如何发挥个人的长处,准确定位,合作完成才是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所以,互联网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聚合思维,资源聚合,优长聚合。

二、互联网思维对创新创业工作的促进作用

迭代思维加快了创新速度,社会化思维改变了创业形态,聚合思维改变了奋斗方向,在这种思维体系下,创业和创新又互相激发,互相促进,不可分割。

理解了互联网思维,学校的创业创新工作就有了良好的行为逻辑。

1.以人为本,以网为场,聚合资源

“以人为本、扬长合作”应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内容。学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长处,鼓励学生自我肯定,自我创造价值。才能形成人人能创新、人人敢创业的校园风气。

在人的基础上,还需要打造两种平台:一种是智力平台,即以工作室的形式网聚校内外的人才资源;一种是硬件平台,学校可以和互联网运营商合作,营建一个强大的数字化校园,为创业创新教育打造良好的网络基础,铺设积聚资源的途径。

2.灵活运用众包法则,提供大众创新途径

在具体的创业教育实践中,从社会化思维出发,学校可灵活运用众包法则,将大众创业的口号逐渐落到实处。

众包最早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随着微商时代的到来,众包的意义有了很大的延伸,众包的任务变成由个人来承担,通过层级利润分成来建立生产销售体系。其核心思想是个人能够凭借自身的知识,智慧,经验,技能成为互联网上的一个节点,然后通过互联网转换成实际的收益。

众包法则给学校创业教育带来了三大灵感:一是把学校的一些具体工作流程,从教工的工作任务中分解出来,包给学生去运营,或者从社会外包工作任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校园创业机会,这就是校内创业;二是鼓励学生主动创业,成为网络众包的一员;三是以社会网络资源弥补学校创业创新教学资源上的不足,向企业、家长外包专业师傅。

以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的“橘子创业园”就是典型的众包产物。作为该校最早的创业项目,橘子创业园承担的是校内超市的功能。通常,学校会和大型超市合作来实施这项工作,该校则将这项工作从后勤中分离出来,组织物流、商业、会计三个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学生的创业之旅。超市模式运行成功后,学校将思路进一步扩展,把文印工作、包裹管理等都从学校的后勤体系中分离出来,转而众包给学生来经营,这就是海螺文印社和银鲨物流管理站的由来。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银鲨物流管理站和各大物流公司以及温岭邮政局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分包了快递入校的管理工作和学校向外快递的中间业务,挖掘了物流运转环节的价值。海螺文印社的工作有初级工作和中级工作之分,初级工作承担者不限专业,能吃苦耐劳就行,主要完成各班学生的学习资料印制工作。中级工作则主要由数媒专业的学生完成,它包括了版面装帧设计、书稿打印装订等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内容。未来,随着数媒专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项目可以向更全面的内容发展,比如广告制作等等。

3.巧用迭代思维,务实创业创新

创业和创新是密不可分的,迭代思维告诉我们,没有创新能力的创业,在互联网时代是不能生存的。迭代的意思,就是通过频繁的细小的革新,改变事物性状,代替原有的东西。迭代思维对创新的指导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创新不一定是巨大的,只要有实用价值,即使细小的改变,也足以吸引到眼球;二是革新的速度要快,要频繁,否则容易成为网络的同质产品,失去独特性。这就对创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种迭代思维其实非常适用于中职学校的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因为学生虽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并不高尖,學生擅长从实务出发,根据实际效用的需要,通过改进、仿生,来做小发明、小创造。

在中职创新课程中,教师往往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调查来寻找研发的切入点,通过效果逆推,来寻找效果呈现的难点,论证发明的可能性。而调查的基点正是人们对现有产品不够满意,创新的推进大多数是通过细微的改变来满足人们更高的需求。像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正在研发的移车宝,就是典型的迭代思维下的产品。它的前身是“多功能移车器”,由2012级学生发明创造,主要用于解决小轿车前后被堵,无法移车的问题。学生当时改造了千斤顶,通过用两个移车器对角操作,将车平行横移出来。现在,14级的学生不认同用两个移车器来操作的模式,认为它太笨重,一个人无法操作。他们决定改进移车器,发明一种移车宝,一个人能操作,重量轻体积小,还能辅助补胎,这一设想的基本设计已经被研发出来了。另一项正在研发的“全气候智能电瓶车”是对电瓶车不能适应降雪、冻雨、积冰等特殊气候条件,进行的功能改进。目前,这项发明正在和“浙江申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合作开发。

细小而实用的改进型发明,在中职教育中是实际的。学生在这类发明中获得了自我肯定,也有了服务企业,进行技术革新的勇气。

三、小结

4.张维智--思维创新与管理创新 篇四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表现在两个方面:

思维的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思维的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加以概括。概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

二、什么是创新?

思维创新是不受现成的常规思维的约束,寻求对问题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解决方法的思维T***过程。

1、关于思维创新的几点结论

(1)思维创新是应变性思维

(2)创新思维是反定势思维

(3)思维创新是发散性思维

(4)思维创造需要知识和勇气

2、是什么阻碍了创新

(1)直线思维、惯性思维——无法突破常规

(2)见识过于狭窄——很难有新颖的、超前的创意

(3)惰性 保守——不愿意或难以接受改变;墨守成规

(4)经验主义——过早否定各种可能性

2、是什么阻碍了创新

(1)直线思维、惯性思维——无法突破常规

(2)见识过于狭窄——很难有新颖的、超前的创意

(3)惰性 保守——不愿意或难以接受改变;墨守成规

(4)经验主义——过早否定各种可能性

3、开发创意的Q605556860方法

(1)逆向思维法

(2)头脑风暴法

4、管理创新内容:

(1)管理理念创新

(2)管理组织创新

(3)管理机制创新

(4)管理方法创新

(5)管理模式的创新

三、思维创新与管理创新:

1、企业组织结构概述

2、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1)直线制组织机构:

(2)直线职能制:

(3)事业部制:

(4)矩阵制:

(5)多维立体:

(6)模拟分、企业组织设计概述

4、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

(1)劳动分工

(2)统一指挥

(3)管理幅度原则

5、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

6、企业组织的部门化

5、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

6、企业组织的部门化

5.创新与创业 篇五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葆青春的活力源泉,是开发个人能力的重要方法。创业则是取得成功的很好的方法。创新有方式,创业有原则,创新与创业这二者也是不可分割的,本文对创新创业各自的意义及二者的关系做出了介绍。

3月21日星期五的下午,我很荣幸的去听了微软公司的校园招聘宣讲会。主讲人是邹欣老师和潘天佑博士,我想着也许这次宣讲会会为我指明未来的方向也说不定。

潘天佑博士主讲的主题是“创业”:如何知道你是否有创业的天赋,如何选择最适合你自己的职业规划?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是创新而不是创业,但在某些情况下,创业可以成为推动创新的一个有效手段。潘天佑博士列举了一些事例,为我们大家分享创新与创业的基本原则,并通过个人的亲身经历以及业界案例来激励大家认真规划自己的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

邹欣老师主讲的主题是“创新”:通过几个创新的故事,探讨各种创新的方式和创新的规律。颠覆大家对创新的固有观念,用生动有趣的例子解读创新背后的秘密,探讨各种创新的方式和创新的规律,让我们大家获益匪浅。

两位老师的讲座很有感染力,互动性很强,用自己的事例以及行业的典型案例阐述自己的观点,通俗易懂。对我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下面谈谈我的理解和领悟。

创新,顾名思义,创造新的事物,就是发明和发现。创新能力包含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我个人觉得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而创业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自己已知的知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方法,新方案。

创新分为以下几类,目前主要根据创新活动中创新对象的不同,把创新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不竭动力。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作为人类创新活动的主要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应用于发展。

而创新有什么样的原则呢?就我的理解,以下两点是很重要的。自我决策,指可以按照团队的利益,自身的需要而做出决定的能力。这个能力相当重要。若自我决策深入人心,那么团队中的所有成员都会有一个我是这个团队的负责。这时,团队的激情就不用管理者日日夜夜地劳累想办法去维持。同时,团队里的成员由此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进一步提高团队整体的创造创新能力。

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也很重要,价值观是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动力和做事决心的奇妙的精神状态。

而关于创业,对精力充沛、富有激情的青年才俊而言,创业始终是一个诱人的选择。创业就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营、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根据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Timmons)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New Venture Creation)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创业主要有独立型创业,复制型创业和创新型创业。

创业是有原则的,首先要清醒地审视自己和认知社会。审视自己的优势、强项、兴趣、知识积累与结构,性格与心理特征等。认知社会是对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稳定的、恒久的、潜在的需要。

然后,既然创业事关人生,就不可以随随便便,必须要经过一个充分的论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舍得花时间、花力气,要能够静下心,认真调查研究,寻找事实根据。

重要的是,不要因为失败就裹足不前,失败是难免的也是有价值的,从中可以学到正确的方法。可是尽管不怕失败,却也绝对不冒承担不起的风险。

对社会而言,创业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物质财富,同时还增加了社会就业率,丰富了就业渠道,特别是对于缓解我国目前存在的就业压力更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并且,人们的创业实践活动还具有推动我国创新教育发展和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功能,以满足和适应人们创业需要为宗旨的教育实践。

现在学校里有很多关于创新创业的“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等的活动和比赛,这对我们的“创新”方面的开发还是很有作用的。但是由于在时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很多创新创业都进行的不完整不彻底。而且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年轻没有经验、眼高手低、心理脆弱、没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遭遇挫折就会想到放弃,这对我们的“创新”,“创业”之路都有很大的阻碍。

高中的政治课上都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个人而言,创新是一个人在工作乃至事业上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具体而言,创新将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前途,事业高低,勇气谋略等等。而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风险,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可以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使自己不断的成熟。创业有助于我们对书本知识的消化吸收,也是提高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而且更能提高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业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都形成了积极的影响。

6.创新思维与实践 篇六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数学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必须和相关的理论知识一致,整个过程必须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趣味性原则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容易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因此,在选题时应选择与日常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的.问题,同时注意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

3.创造性原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通过给学生一个亲自探究的过程来获取知识的新途径。教师所设计的课题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同时也要体现其创造性,使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独立地认识事物。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主要是书本知识的延伸,对于初、高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是有限的,生活经验不丰富,一般选题都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在内容、方式、方法和探究的程度等方面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指导其设计的问题必须科学、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之弦。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开展

1.设置情景,引发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一种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要与学生的科学概念相联系,并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地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问题要有一定难度,能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例如,为了得到关于某一对象(概念、性质)的新知识,先找出与该对象最近的对象类(即最近的类概念),再将这对象类的性质(类的属性)应用与那个对象。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

2.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1)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收集用于解释和评判科学性问题的证据。学生可以从教师、教材、网络或其他地方获取材料,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概括,发现其中的某种联系,找出问题的答案。

(2)学生要根据所收集到的事实证据和所掌握的知识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他们能把结果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对学生来说,这意味着他们的理解能力在增强、知识水平在提高。

(3)学生在搜集资料作为证据且做出解释时,由于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局限性,对于同一现象,可能会出现多种不相同的解释。此时,要求组内、组与组之间对不同的解释结果展开讨论,通过交流、辩论,比较各自的结果,或者与教师、教材提供的结论相比较,学生可以检查自己提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推理过程是否存在缺陷等。在讨论中,往往会引发新的问题,这样活动和结论最终才会达成共识。

3.知识迁移,发掘外延得出正确的结论,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方法和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方法和思路可以应用于类似的问题,进行知识迁移,将探究活动推向更广的区域,。

三、开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活动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内容选择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内容选择主要从三方面考虑:

(1)内容难易适中,即学生通过努力能解决问题。太难的问题将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容易的问题又起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效果,适中的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还让学生尝试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2)学生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开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这样才能对结果做出合理解释;

(3)教师只有充裕的时间才能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所用时间一般比较长,因此教师要有充裕时间组织、指导是很重要的。

2.学生角色的转变,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由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为此,要求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要精心设计课题和教学过程,同时,要对学生提出和讨论的问题进行准备,不时地鼓励和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的氛围,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要变“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的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获得知识,在此过程中,要勇于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信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学会学习,并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

7.创新思维与学习 篇七

一、由氛围激发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给学生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赞赏学生, 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给予学生充分的信心, 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学生只有不怕错误, 才能敢于求新, 敢于创新, 孩子的创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例如:在教“hand head”时, 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去, 抬起自己的手善意地摸摸孩子的头, 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尽可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要让学生把教师当成好朋友。对于说错的学生, 教师要保护学生敢想敢说的积极性, 要面带微笑着对他说:“Please think it over.”只要学生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的, 教师都要予以表扬, 哪怕错了也应给予适当的表扬。

二、创新源于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 一切创造都来源于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才能有效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在课堂上, 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 在教“Sun is hot.Ice is cold.”时就尽可能利用形体语言来演示:脱一件衣服表示很热的样子, 穿一件衣服表示很冷的样子。学生通过观察, 猜测老师讲的意思。接着可以要求学生再列举一些例子, 可以问问学生什么东西是热的, 什么东西是冷的。在学习动物名称时, 可以播放一些动物声音, 让学生去猜、去模仿, 这样学生就会很有兴致, 再难的词在学生口中也变得流利起来, 枯燥变为了欢乐。

三、创新脱胎于情境

模仿是儿童的本能。从母语形成规律来看, 我们可以发现儿童具有让人惊叹的模仿能力。中国的孩子在中国长大, 那么在汉语的情境中他只能学会汉语;如果你把孩子放到英语的情境中去, 那么他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一个人的语言能力, 尤其是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 能获得发现的乐趣, 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境,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 精心设计练习,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例如在学习“What would you like?”这个句型时, 教师手里拿着一袋水果, 一边走向学生一边问:“What would you like?”这时学生会很感兴趣, 都会争着举手回答问题。回答完问题后, 教师可以一个水果作为奖励, 鼓励他像教师一样询问其他同学类似的问题, 并且自己要加点东西进去。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多媒体可以使语言形象化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去学习。比如, 在练习句型“How are you?”时, 可以用多媒体出示一幅图, 上面有几个小朋友在对话, 然后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不要求学生能说多少, 但必须要鼓励他们每一个人说出不同的地方, 强制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不能墨守成规。

善教者往往眼睛盯着“孩子”, 不善教者则往往盯着“教案”;善教者往往是围着“孩子”转, 不善教者则往往是围着“教案”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就得实现一个根本转变:要由重串讲串问、重知识结论的授受型灌输给予的教学模式, 转变为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的助读型主体内化的教学模式。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 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8.创新创业与创新性思维 篇八

搞发明创造有很多方法,下面我们就根据我们从事青少年发明创造教育工作以来的经验,从“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两个方面谈谈我们的体会,与全国各地广大的科技教育工作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一、纵向思维发明法

只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善于动脑,到处可以捕捉到发明创造的“影子”。比方说: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电灯开关,如果我们不去思考,它只不过也就是那么一个简单的电源开关,起着开关灯的作用:但如果你对电灯开关作进一步的纵向思考,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电灯开关——声控电灯开关——光控电灯开关——声、光双控电灯开关——声、光、手动三控电灯开关……按这样的思路纵向深思考,或许你就会发明一种新型的电灯开关。日本最后生产了一种“汽油、太阳能”双能源的小汽车,就属于这项发明,它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作能源来驱动汽车行走,既节省能源又环保。

二、横向思维发明法

横向思维发明法就是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件物品的某一特点进行横向扩展,这一擴展的过程就是横向思维发明法。例如,火车的特点:轮子多,车身长。我们校有一名同学根据火车的这两个特点发明了“英语四线笔”,用它可以一次在黑板上划出四条又直又平行的写英语时用的四线格,免去了用尺子划完一条再划一条的麻烦,这项作品在潍坊市第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初中组二等奖。

9.创新思维与方法论文 篇九

班级:电气化0912班

姓名:孔杰

谈如何创新性开展中学英语的学习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因而对创新教育进行思考和实践,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必要。要进行创新性的教育,我们以为,首先就是学习评价的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一直将评价视作选拔和甑别的手段,很少注重其在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功能。这种对评价功能理解上的偏执,是导致我国中小学教学长期不能跳出各种考试和测验的控制、也是最终发展成为“应试教育”的根本原因。

现代教学评价认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不同水平、不同智能、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并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使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一、学习评价需要创新的根本原因

在以往的中小学教育中,教学和评价是脱节的。在很多人眼里,评价就是考试或测验,其目的就是为了选拔“优秀”学生,甑别“落后”学生,进而,考试或测验的结果也成为判断教师和学校优劣的惟一标准。这种评价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现在的英语考试基本上是标准化考试,而且选择题的得分占了总分的三分之二,因此选择题的答题好坏往往决定了整份考卷的成绩。虽然选择题只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似乎难度不大,但在这些选项中往往有干扰项,这样学习基础不是很好或者思维不是很敏捷但是学习态度较端正的学生往往在选择题部分失分很多,最后总分就很不理想,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对学好英语彻底失去信心。相反那些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他们在考试时基本上放弃文字题的答题,只是靠运气,随便猜猜,把选择题部分都答完,最后批改出来的成绩有时还不是太糟糕,偶尔还会比认真做的同学得分还高。这样那些学习习惯不够好的学生就不再有学习的动力,而那些学习习惯较好但暂时还跟不上的学生不仅对自己没有了信心,而且对是否还需要认真学习英语产生了怀疑。

这种教学和评价脱节的后果是严重的,它必将使我们习惯于标准化考试和标准答案,禁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教育激励的定向性会导致学生定向思维的形成,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此,袁振国教授在他的《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进行了形象的描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的没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纪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教师都回答不了的,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发生奇想。”

在上课时允许学生可以不举手发言,如果想到问题,直接可以坐在座位上大声提出来,只要是与课有关的,不妨碍课程进度的都可以。如果对上课讲的内容有异议也可以当场提出来。这样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每个人都想要有表现的机会,能问倒老师是他们最骄傲的事。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老师都先请其他同学来

回答,如果有人能答出来,双方都能得到表扬,如果每人能答,那么老师就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或简明扼要或详细举例讲解。碰到老师也不是很清楚的问题,老师就老老实实地跟学生讲老师也要课后去查资料,等下节课再回答,绝不用“这是一句习惯用法”之类的话来搪塞。

教育要使人的智慧得到发展,而不能使人的头脑变成仓库。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评价的目的应由“选拔”转移到“发展”上来,评价的过程应由“检查”转移到“引导”上来。评价学生的回答要结合其创新性作出合理的带有指导性的评价,在评价系统中应增加对创新意识肯定的内容,向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都将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是创新人格发展的适宜条件。

在明确了必须对学习评价进行创新之后,下面结合本人英语新课程的学习,着重谈谈自己在创新学习评价方面的实践和体会。

二、创新性英语学习评价的探索实践

英语学习的评价的方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普遍是运用终结性评价手段,即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手段由于具有可据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因此它在“给学生评定成绩,或为学生作证明”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用终结性评价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与效果的唯一手段,则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

而与之相对应的形成性评价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它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指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英语学科教学应承担的责任。因此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应当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有效结果所进行的整体价值判断。

(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

对于刚上中学的学生来说,因为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往往对英语缺乏新鲜感和兴趣,这首先表现在对老师教的英语书写规范不以为然。老师们可以在新初一开学就举办一次英语书法比赛。要求每个同学都把他最得意的作品拿出来,不署名,只编号挂在墙上,每个人都可以投票选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最后请年级里的英语老师来评出优胜者。那些榜上有名的,既有学习成绩较好的,也有平时成绩不突出的,他们因为感受到了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羡慕,都对学习英语表现出了更浓厚的兴趣;而那些未获奖的同学因为自己看到了差距,也就产生了动力,又因为目标并不遥远,激发起了他们力争上游的进取心。至于那些评得跟老师很接近的同学呢,因为自己从被动的被评价者变成了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无形中增强了自信心。同时允许被评价的学生就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结果发表不同意见,比如在黑板上画四线格,重新书写字母并进行讲解,这样大家都会一起思考平时不够注意的小细节,从而对正确的书写规范有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书面练习中也会互相督促和指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并认同评价结果,把评价看作一个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二)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策略

传统的英语教学侧重双基教学和考试,侧重检测学生“过去” 的学习结果。可以称之为“记忆型”教育,然而纵观信息社会,会发现人们越来越不需要去大量记忆各种信息了。人只有一个大脑,精力和时间都十分有限,要把人类迅猛更新的知识都记下来,根本不可能。所以要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的三大能力的培养。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除了探究,知识没有别的意义。形成性评价是科学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业绩的主要手段之一,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和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关注学生 “未来” 的语言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发展情况,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对学生来说,只有关注过程,他们才能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体验成功,获取进步的动力,才能在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式及阶段性发展水平是有一定差异的。在日常教学中,我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因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合作交流,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借鉴老师及同学的思路、进行学习得失反思的能力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加强,这样不但可以激励学生学习,也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开发出下列行之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工具: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评价表。评价表共分四个部分: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

1、听力

(1)课内泛听练习

要求学生能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每课统计一次并记录,这种方法在初一年级起始阶段非常有用。小学英语课上虽然也注重口语练习,但老师上课时用英语说课堂用语还是偏少,以至于学生对老师上课用英语讲的课堂用语没什么反应。我觉得老师应该尽量不讲中文,通过打手势等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让学生不断重复直到自己也能熟练地运用。然后再让他们以自评、小组互评的方式检查自己和同伴对课堂用语的掌握情况。

此外,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随堂检测和竞赛,例如在学了人体各部位的英语名称后就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当小老师,当 “老师” 用英语发出 “Touch your nose, please!Put up your hands, please!Close your eyes, please!” 等指令时,座位上的学生都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由台上的“老师”检查,学生自我评价,错一次扣一分。也可以进行小组竞赛,在学了一定的英语名词后就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竞赛,轮流用英语发出 “Draw an apple, please!Show me your eraser, please!” 等指令,看谁的反应快,正确率高,由全班同学来评价该加多少分。

(2)课文内容精听

要求学生能够听出语段中的关键词,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够听出语调、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老师可以在上新课前都准备些简单的对话理解题或根据课文内容的判断对错题,让学生在没学新知识前先进行听力训练。例如在上JEFC BookI Unit28 Lesson110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前先请学生不看书,听一遍新课第一部分的对话后,提问:“How does Yanglan usually come to

school?”让学生在投影仪打出的图片中选出正确的一幅。然后听一段录音,完成课后练习中的表格:

Questions How do they usually come to school?

Answers by bus by car by bike by train on foot

Han Mei √

Jim √

Li Lei √

Wei Hua √

Lily & Lucy √

在上JEFC BookII Unit17 Lesson68 前,也先让学生不看书,仔细听一遍课文录音,注意语音语调,然后进行判断正误练习。

1.The Smiles had many friends in the new town just after they moved there.(F)

2.Mrs Smile wanted to invite people to her home, because she wanted them to invite her to theirs(F).3.Mr.Smile did not want to invite people to his home.(F)

4.Their friends enjoyed themselves at the party.(T)

5.All their friends went home because Mr.Smile quarreled with a policeman.(F)在做完这些听力练习后,由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出正确答案。这些课前听力训练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为学好新课打下了基础。

(3)课外听力练习

每周定期利用录音材料进行听力训练,学生在每次听力练习后自己记录练习的时间、内容、正确率等,填写自己的听力情况反馈表。通过记录自己听力的对、错题数量以及重听的次数,对自己的听力情况有了更清楚地认识。通过对比前后的数据,评价自己学习的效果。我定期检查学生填表的情况,并根据表上的数据与学生讨论其听力进步的情况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

2、口语

(1)值日生报告

每天轮一位值日生,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日期、天气以及自己或班级同学的经历。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一起从正确度、创新性、逻辑性和参与态度等方面对值日生同学进行评价。

(2)口头作业

要求学生能复述课文,语音语调正确,并且能根据学过的对话内容进行情景对话,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表演、讨论等。

(3)每学期进行一次口试

现在的英语考试绝大多数分数是在笔试上,听力只占了六分之一,口语更加体现不出来,因此很多学生毕业后到社会上发现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实在太差,只能自我解嘲说中学学的是哑巴英语。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在考试以后安排一次统一的口试,成绩也张榜公布,写在成绩单上。形式尽量多种多样,不重复,有时请同组的老师帮忙,有时事先录好录音带,就是让学生有个自我表现的机会,特别是通过free talk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可以更实际地评价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

3、阅读

(1)课内朗读

要求学生每天跟读磁带,以家长签字为依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跟读

时间,到能够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为止。学生把自己的朗读内容在家里录音下来,以磁带形式交上来,然后抽固定的时间在班里进行展示,由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来进行评比,互相督促,共同提高。

(2)课外泛读

要求学生记录课外阅读英语读物的时间及内容,是否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能根据构词法理解生词的含义,能读懂阅读材料,理解故事情节,找出文章的主题。同时每周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方面的专项练习,学生可以填写阅读报告进行彼此交流检查。课外泛读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拓宽知识面,也能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我一般鼓励学生阅读面越广越好,不要只为了做题去阅读,这样会禁锢了思维,只要能读懂大概意思就是成功,因为阅读理解能力有时是靠语感的,而语感是需要慢慢积累起来的。

4、写作

(1)造句

每学一课新课,都会有一些生词要求掌握,学生容易理解生词的含义,但较难掌握其在句子中的用法。我就要求学生不照抄课文句子,自己用所学过的生词造句,先在小组内交流评价,然后把组内评出的最佳句和没有把握的句子交由全班讨论或评比。有时我会要求全班分成几个组进行竞赛,各给出几个单词,看哪个组联的句子或造的句子最好。

(2)作文

中学英语作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拼写单词,使用标点符号,能注意到英汉语序的区别,既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又能用正确的形式写一些简单的应用文。每星期要求学生至少写一篇作文,有时候命题,有时候让学生自由发挥。每篇作文批改后都统一讲评,并要求学生填写书面表达评价表,通过前后数据的对比,评价自己学习的效果,以便自己发现问题后加以改进。同时也能发现自己的进步之处,从而对写好作文充满信心。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既能够彼此取长补短,又能够培养合作精神,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各个小组同学之间也可以在保证自己已经认真写完一篇的基础上互相参考,不断修改,而老师对作文的评分也可以分成N次,就是允许学生不断修改直到最满意为止。

内容 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单词拼写

语法知识

基本格式

写作内容

综合评价

三、创新性英语学习评价的反思和发展

首先,传统的教学评价特别是考试评价强化选择和分等功能,造成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新课程所需要的英语学习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评价的作用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所以创新性英语学习评价是对学生过去和现在做全面分析,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挖掘自己的发展潜能,但是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技能的形成是逐步的,因此教师更要注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

成长发展的机会。因为评价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发现课程与教学存在的不足,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样才能有利于课程与教学的改进和学生学业成绩的不断提高。

其次,新课程需要的英语学习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评价提倡的是多元化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等。学生的学习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促进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但是新的评价观所采用的一些自我参照的评价,不是为了评价学生在同学中的位置,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进一步发展,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更关注自己的进步,更明智、理性地进行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感到 “I have never been better than now.”同时教师也要更关注学生个体化的反应,关注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让英语学习评价贯穿于学生语言学习活动过程的始终,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作用。

最后,英语学习评价要打破单一的量化评价方式,注重质性评价。不要让量化评价模式在评价实践中越来越走向极端,把复杂的教育活动简化为一组组数据,那么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也会泯灭其中,而且也较难测量出学生的批判思维水平等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教育现象,很多因素无法用数量来衡量,应该对整个评价过程进行解释、描述和判断。众所周知学习的过程比起结果来更重要,评价者不是局外人,而是作为内部人员参与其中,这样才能达到对教育现象的整体理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和对话是评价的过程所具有的价值意义。此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还应做好指导工作,避免学生出现评价恐惧心理,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提示和帮助,以达到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目的。

10.创新与思维设计报告 篇十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创新与思维课结业报告

报告内容:

<<未来的电动自行车发展前景>> 学生姓名:周勇 学号: 20124823566 班级: 12自动C1 指导老师:梁彩平

日期: 2013年12月31日

【摘要】结合电动自行车,节能环保、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优点以及符合党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分析了电动自行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提出了电动车在我国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电动自行车优点趋势 发展工作

【立题背景】当今交通拥堵、空气污染、能源紧缺正日益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为了应对上述挑战,绿色、环保、节能成为当今社会流行的话题。政府为了提高发展质量,也积极鼓励各行各业发展节能环保产品,因此,环保节能产品在当今社会充满了活力,是经济增长新的源动力。电动车作为一种有效替代燃油汽车的绿色交通工具,无论从环保角度还是能源角度看,未来的电动车都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作为一种既节能又相对廉价的出行工具,电动自行车是比较适合中国国情、有发展前途的绿色交通工具,自2000年以来,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得电动自行车在中国获得了高速发展。专家表示,在构建绿色城市交通、满足国内巨大城乡市场需求方面,电动自行车应成为国人出行的重要选项,电动自行车在中国也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伴随着电动车的发展,电动车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形式多样的电动自行车 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而目前国内把手控形式的电动自行车称之为“手控型电动自行车”,把智能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叫做“智能型电动自行车”。

智能型电动自行车是指脚踩启动,脚停断电的电动自行车,它无需人手操作,像普通自行车那样靠人力蹬踏行驶,电动部件提供相应的辅助电动力,根据电动力的提供情况可将智能型型电动自行车分为:恒定电助力智能、比例电助力智能和恒定脚踏力智能这三种.一.我国电动自行存的发展趋势

社会表现: 在电动车广告中,著名明星成龙骑着电动车在欧洲国家迷人的街道上穿行以及周杰伦骑着爱玛电动车提倡到“爱就马上行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上班族骑着电动自行车去工作,一方面可能电动车适用于短距离交通,另一方面现在的某些地区由于班车过于拥挤,电动车轻巧灵活则表现出其强大的诱惑力。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电动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市场前景看,机遇则大于挑战.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政府日益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保和环境,由于环保问题,从1997年底起国内已有19个省的57个大中城市相继出台了一些限止摩托车,特别是50CC以下小排量燃油助力车上路行驶的规定,如今在全国的大多数省市都出台

了有关控制摩托车措施。从有关方面公布的数字看,上海、江苏、浙江就有几百万辆燃油助力车要在近三年被淘汰。这在宏观上为电动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环境和机遇。

2、人民群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城市范围的扩大,上下班路上时间相对拉长,私家汽车消费目前还不适合低薪普通上班族,所以电动自行车成为老百姓的交通工具已成为可能。

3、我国的石油资源是很缺乏的,到2010年,原油需求3.6亿吨,国内产量2亿吨,进口1.6亿吨,这意味着45%要靠进口。另外据联合国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评估,1996年世界上共排放二氧化碳约200亿吨,美国居第一位,占25%,其中汽车占排放量20%。中国居第二位,占13.5%。IPCC在《关于二氧化碳排放情况特别报告》中指出,20世纪地球表面温升0.4—0.8℃,到2100年将比1999年上升1.5—6℃,到时地球海平面可能上升15cm—95cm。

二.我国今后的工作

从目前电动自行车市场需求和全国几家较大生产厂家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要在今后若干年内电动自行车市场占一席之地,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优化存量,强强互动,当然应以市场为杠杆。虽然全国几家有一定知名度的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都有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市场的总体潜力相比,产量偏小。虽然中国自行车协会推荐的九大信誉标志品牌优势已经显现,但生产仍处于拼装的低级阶段,这与目前电动自行车市场的发展和把电动自行车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是极不适应的。为使企业的品牌在市场上能有尽可能大的覆盖,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有一定的变化。江苏电动自行车是生产后劲最强的地区,企业领导要有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运用策略联盟,以致战略联盟为今年五年、十年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可以使用资金、人员等各种资源来打一个胜仗。我们一定要看到,由于进入WTO以后,经营理念会发生重大变革,外国强强联盟成功的例子很多,中国强强联合成功的例子并不多,因为中国人还没有经受到进入世界贸易经济体系后非常残酷的竞争,国人个性中“宁做鸡头,不做牛尾”是一种非常狭隘的思维方法,会妨碍企业在更深层次上的成长和进步。目前企业应完善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手段,以最快的速度提升产品技术质量、产品档次,形成规模效应。

2、抓好开发,使企业的产品上档次,电池、电机、控制器首要的是抓好产品的开发,近年来,我国在电动自行车整车设计、驱动系统、电池管理,尤其是锂电池、燃料电池等高性能电池的研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高性能电池方面,深圳中星汽车制造公司的超级纳米碳纤维电池容量一般是铅酸电池的11倍,充电仅需10分种就可以完成,寿命可达10年以上,价格为锂电池的一半,体积为锂电池的1/3,展示出明显的商业化前景。在电机和电控系统方面,华中科技大学开发的全数字化开关磁阻电机,中船712所开发的永磁无刷电机和某科研单位正在研制的变频电机,都是我国驱动技术的重大突破,是电动自行车行业的福音。有了适应市场、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就会形成该产品的消费群体,这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要加强市场营销队伍的建设,适时调整营销策略。电动车销售,同样面临着两个市场,竞争来自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

在如此大的两个市场中,要全面地出击,将难以招架和应对,因此,必须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尽可能加强销售力量。在营销策略上要把打品牌作为打市场的立足点,要大力开辟区域性品牌专营网点,品牌宣传定位要准,要突出品牌的核心、价值。现在市场上这么多品种的电动自行车,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并不了解其中的差别优势,所以要宣传产品技术、质量等各方面的个性特点,凸现品牌的核心价值,通过宣传积累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

在宣传形式上,除了硬性的广告以外,软性的广告也是不可缺少的,软性广告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软广告除了品牌的宣传以外,还可以开展一些联系产品的常识性宣传,使消费者自己了解掌握,在每款新品推出前,都应该宣传造势,不断烘托品牌。

在推广品牌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价格这个敏感的话题,要审时度势,根据市场竞争的动态,及时调整价格,通过这些调整价格的活动为品牌造势,进一步扩大主流品牌的知名度。

4、要保证电动自行车使用的可靠性,电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最要紧的是它具有行驶的可靠性,电动自行车已经经历了两次起落,也从中吸取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这次能形成第三次高潮,除了人们消费观念起了变化以外,产品的实用性、可靠性,以及外观的美观性都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毕竟还是一个新产品,就必然会有一些缺点,就必然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目前市场调查的情况看,全国无论那一种名牌的产品,其返修率普遍比较高,有电机原因,也有机械故障原因。据一个经销商反映,就XXX一个品牌,每天要维修二十多辆车子,确保电动自行车可靠性,减少故障率,成为电动自行车发展的关键所在。

5、越来越多的“克隆”品已经使刚起步发展的电动自行车行业举步维艰。“克隆”品成为整个行业大发展的瓶颈,南京大陆鸽、苏州小羚羊,虽然销售量在不断增加,但市场占有率却在逐年下降,当然也有几家后起之秀在挤占一定的份额,但仿造品的不正当竞争,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我们唯一做法就是依靠企业的力量,靠高科技取胜,让那些杂牌军无力“克隆”。同时也呼吁消费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贪便宜购买杂牌产品.永远不要忘记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胜败归根结底是由顾客的货币选票是否投给你、投的多少来决定的。因此开发潜在市场的能力的生成强化显得更加重要,市场开发能力应表现在对目标市场的越来越细分化,产品创新越来越贴近顾客需求化,企业品牌越来越突出个性化、差异化。如要成为领航地位多半成功的企业是由开发潜在市场而确立起来的。企业把品牌塑造成功了,就等于拥有了一台印钞机,带来滚滚不尽的财源,谁就会拥有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赢得亿万消费者。

6、降低单车成本,以适应工薪消费需要。老百姓对电动车已经从不认识到逐步认识,从不了解到逐步了解,从不接受到逐步接受,消费意识已经得到了转移,但对电动自行车目前的市场价格都认为偏高,人们对其价格期望值在2000元上下,现在大部份豪华型电动自行车价格在3000元左右,因此,人们的期望值与现行销售价之间差距较大,这已成为影响人们购买力和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企业应着手解决单车的制造成本,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扩大规模,增加产量、压缩生产和销售成本,提高电动自行车质量,认真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工作。从而改变电动自行车市场营销环境。我们衷心地希望与在座的同仁一道共同努力,把我们的电动自行车做成中国老百姓买得起、用得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产品。

三:现实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自行车的升级换代产品以及摩托车的替代品,电动自行车的出现实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它的前景是诱人的。发展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大力发展电动车行业可以从根本上缓解中国的石油危机,缓解日益糟糕的空气环境。试想,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化,其能量高的特性将在电动自行车行业发挥得淋漓尽致,电动自行车的外观将更加丰富多彩,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未来,电动自行车必将全面取代摩托车、自行车,将成为人们重要的日常交通工具之一。电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在给百姓带来方便的同时,必将会对国家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艳艳, 电动自行车在北京发展策略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 2002,(04)

11.创新思维与学习语文 篇十一

显而易见,这种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的所谓“培养创新思维”的做法是庸俗肤浅的,也是不可取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其途径不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活动之外,而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活动之中。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正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活动过程之中,即在识字、阅读、作文的过程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一步步地发展起来,这就正像皮亚杰所说的那样,“智力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发展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产生了一些全新的、与先前不同的东西”。

先说说识字。众所周知,学习汉字有助于开发大脑潜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汉字本身有很多优势,她是全世界唯一仍在使用的表意系统的文字。汉字是具象的,是富有灵性的,每一个汉字的字形都会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当代脑科学的研究表明:汉字是左半球和右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汉字的信息处理既有语音编码,又有形态编码,形态编码需要右半球的参与而平衡了左半球的加工优势。只要教师的教学思想明确,教学得法,不仅能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左脑、右脑,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知识的、情趣的等等因素,都会得到高度的、和谐的发展,使儿童的头脑越来越聪明。

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有助于儿童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进行识字。如学生掌握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见了“蜻蜓”两个生字,即使不用借助拼音,也能借助语境或插图猜个八九不离十。因为虫字旁表明它是一种昆虫,“青”“廷”两个字表明了这两个字的读音。又如学习《春蚕》一课中的生字“卵”和“瘦”,学生便能开动脑筋,借助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创造出记字的方法:“‘卵’字里有两个小点,蚕卵就是一个个小黑点,我一想起蚕卵,这个字就记住了。”“‘瘦’是病字头,我妈妈生病时就是又黄又瘦的。”这样学汉字记汉字,不是颇有创造性吗?

再看阅读。培养语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正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造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思维品质。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包含着作家个人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呈现出作家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对课文的解读也会有所不同。有位老师教《早春》这首诗,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的?不少学生感到困惑:应当是离小草越近看得越清楚,怎么会“草色遥看近却无”呢?有个学生却能联系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我觉得这跟看报纸上的照片是一样的。从远处看,照片上的图像很清楚,可近看就不同了,只是一片密密麻麻、有疏有密的小黑点儿。‘草色遥看近却无’我想也应当是这么个道理。”你看,学生对这句诗的感悟不是颇有创意吗?

不仅阅读是一种创造,作文更是一种创造。众所周知,作文乃是一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复杂心智活动。这就要求学生从自己的“词汇库”中检索出适用的词语,并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编织、组合成一串串前后连贯的句子,从而将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感外化为文章。由此看来,写作乃是一种极为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即便是描写同一个题材,抒发同一种感情,也会因为每个人的经历、气质、修养乃至审美趣味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各呈异彩。有的老师在作文课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自己命题,提倡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写,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开阔了写作的思路。还有的老师让学生“摆玩具,编童话,写作文”,鼓励学生边摆,边讨论,边编创,小学生越编越起劲,越编兴致越高,充分地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由此看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是无所不在的。只要我们端正教学思想,注重发展儿童语言,塑造儿童健全人格,就能在组织学生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欲望,使学生既学到了语言文字,又发展了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否可以脱离开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孤立地去进行呢?我以为是不可以的。我曾听过一堂专门的所谓创新思维训练课。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圆圈,然后喊几个孩子上去各添上几笔,把它改画成太阳、闹钟、足球、镜子……再要求他们以自己改画的东西为引子,编造一个小故事。我以为这样理解创新思维太肤浅了。离开了具体内容让学生凭空去想象,这不但培养不出创造能力,反而会养成胡编乱造的坏习惯。须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归根结底还是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引导他们去追求真善美,去追求人类文明。离开了人文精神,离开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创新思维岂不就成了一个没有实在内容的空壳儿?

既然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就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之中,那么为什么这些年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光没有多少长进,反而有些消磨殆尽了呢?

我们知道,创造力是人的一种潜能,没有适宜的外部条件,就很难诱发得出来。正像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所说,“创造力是无法教的”。这些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上统得过死,课外又塞得太满。小学生没有可能去探究,去创造,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没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哪里还谈得上去发展创新思维呢?

怎样才能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以为主要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从根本上改变“以牵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课不宜统得过死。理解某个词语,只要联系上下文意会就行,不要从工具书上抄很多定义让孩子来背。一篇课文,该怎么分段,有时角度不同,分法就不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是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时也是可以见仁见智的。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课文里的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头脑里储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其认识与感受也不会是相同的。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学生中,对一篇课文出现了不同的理解是正常的,只要言之成理,就应当予以肯定,有创见的还应予以鼓励。

我们说语文课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上课要以“导”为主。然而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真正做到以“导”为主的课还不是太多。倒是那种以“牵”为主的串讲、串问课屡见不鲜。怎么个“牵”法?就是用那个课前精心设计的“板书提纲”来“牵”。教师围绕那个“提纲”设计了一串问题,然后一一地问,学生则一一地答,通过学生的嘴巴,把“提纲”中的

字眼一一地说出来。学生说不出,教师便翻来覆去地“启发”。问完了,说完了,“提纲”板书完了,教学任务也就完了。细细想来,这仍然是一种灌输,一种变相的灌输!如此教学,学生哪有什么“自主”可言,哪里还谈得上“创造”!此种教学模式不革除,培养创新思维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善教者往往眼睛盯着“孩子”,不善教者则往往眼睛盯着“教案”。善教者往往是围着“孩子”转,不善教者则往往是围着“教案”转。要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得实现一个根本转变:要由重串讲串问、重知识结论的授受型灌输给予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的助读型主体内化的教学模式。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唯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的创造心灵才能被唤醒,孩子的智慧火花才能进发出来。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问题情境之中。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处于这种“愤”“悱”的境界,才能激发起探究的心态,才有可能产生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于永正老师就很善于营造这样的问题情境。他教《壁虎》一课,在板书课题之后,就对同学们说:有人认为,这个课题的后面还要再加上“捉虫”两个字。你说是加了好,还是不加好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探究心理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无不在全神贯注地读书,并不时翻动书页,认真思考。过了一会儿,便纷纷举起了小手。大家各抒己见,不光讲了观点,还摆出了理由。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二、减轻课业负担,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要让学生当主角,要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从策划、组织到具体安排都要由学生自己研究确定,推选主持人或负责人,教师则从旁协助,如提出整体设想,给予必要的指点,遇到困难帮助解决,等等。为班级出黑板报,出手抄小报,举行佳作朗读会,组织小记者采访,都可以这么做。有的老师习惯于包办代替,这是要注意防止的,因为这样做,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便难以得到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也难以充分地展示出来。

三、要搞好考试改革。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

上一篇:武汉日夜观后感800字下一篇:四年级硬笔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