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生活书(12篇)
1.政治文化生活书 篇一
团学大联欢
策 划 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1年3月
目录
一.活动意义
二.活动安排及流程
三.前期准备及人员安排
四.活动总结
五.补充说明
一.团学大联欢活动意义
晚会主题:“创先争优”
本次党员政治生日旨在通过晚会的形式,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为本次刚刚转正的党员过一次有意义的政治生日,使他们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通过党员风采展示,既表现党员个人魅力,又展示新时代党员多姿多彩的一面。为现场的党员提供的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也起了良好的模范作用,重新定义了新时代党员的形象。
二.活动安排及流程
·活动安排:
时间:四月中旬
地点:健B一楼报告厅(待定)
嘉宾:领导,辅导员,计算机学院团学会各部门成员
活动对象:计算机学院全体团学会部门
·活动流程
(物资到位,会场布置完毕)
1.入场
2.准备
3.开场舞蹈
4.主持人入场,介绍嘉宾,晚会正式开始
第一篇章:红色记忆
A.配乐诗朗诵:《在您的旗帜下》--党支部准备 配乐:《红旗飘飘》(4-6分钟)
B.大合唱:《游击队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支部准备(4-5分钟)
C.革命主题电影片段的表演--党支部准备(6-9分钟)
影片例如:《红色娘子军》、《鸡毛信》、《小兵张嘎》等,选2-3个片段,放映影片的同时进行表演
D.第一组颁奖(每组颁发3至4个优秀党员奖,用类似感动中国的颁奖词介绍每名领奖者,随后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
第二篇章:青春的力量
A.小组唱串烧--党支部准备 歌曲:《青苹果乐园》、《青春纪念册》(5-6分钟)
B.小品--党支部准备,可体现适当的娱乐性(6-8分钟)
C.机智问答—各支部派代表上台分为三组(每组3人)抢答,赢的一队将获得奖品
D.第二组颁奖
第三篇章:祝福
A.歌曲串烧--十佳歌手献唱(10分钟)
B.小游戏--看晚会的时间进程而定是否进行(4-6分钟)
C.第三组颁奖
D.全场熄灯,屏幕上放映电子生日蛋糕,同时会场里响起生日快乐歌 E.新发展党员代表讲话,接着带领全体人员读入党誓词(ppt放映誓词)F.领导或小倩老师上台致结束词
5.晚会结束,工作人员上台合影,打扫会场
三.前期准备及人员安排
·物资准备
1.健B一楼报告厅的借用(11月26号 周五晚上)
2.晚会PPT及电子蛋糕的视频的制作()
3.舞台的设计(舞台组)
4.灯光的准备(舞台组)
5.优秀党员代表的资料整理()
6.主持稿及颁奖词的写作()
7.文字类的修改()
8.会场座位安排表的制作及打印()
9.签名纸及签字笔的购买()
10.晚会小游戏的奖品购买()
·前期宣传
1.通知支部书记准备节目
2.支部书记通知各支部党员
3.宣传海报、喷绘板、签名板、邀请函等的制作()
4.海报、喷绘等宣传产品的张贴、摆放()
5.邀请函的发放()
·节目类准备(21号中午开会通知各党支部,25号前各党支部上报所选的节目,27号党员之家开会确定最终节目)
1.联系主持人()
2.各支部的节目准备进度监督(总监督:及时联系舞台组,辅助PPT的制作)各个节目小组的具体监督人员安排(节目定下来后确定)
3.优秀党员代表的邀请()
4.歌曲串烧节目十佳歌手的邀请()
5.小游戏的准备(徐宁)
·晚会现场准备
1.祝福短信的发送()
2.舞台的设计及布置()
3.现场音响、屏幕的调试、控制(舞台组)
4.晚会现场的拍摄(E度电台)
5.晚会PPT的放映()
四.活动总结
五.补充说明
2.政治文化生活书 篇二
一、殷商说
认为殷商时期已出现简册,其理由主要是根据《尚书·多士》篇中的一句“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持这种“殷商说”观点的如王国维,认为简册起源等同于甲骨金石,他说“:书契之用自刻画始,金石也,甲骨也,竹木也。三者不知孰为先后,而以竹木之用为最广。”(《简牍检署考》)赵万里也认为竹简书在商代即已存在,标志着殷代和周初已经使用了竹制的简和木制的牍作为记录文字最普遍的工具[2]68。古文献学家陈炜湛也认为甲骨文字数量足够多,不仅仅用于卜辞记录,还有用于竹帛之类的书写材料上的。
这里的关键是对甲骨文中“册”字的正确理解上:甲骨文中“册”字出现确是存在的,如1936年在殷墟第13次发掘中,董作宾在第127号坑中发现过甲骨中有用绳子串联的小孔存在。在乙编4528号腹龟甲上发现有“三册、册凡三”字样。在甲编1483中有“编六,册六”两字,在前编4376中有“異册”“、祝册”字样。此表明甲骨文献有装订成册的情况存在,但这“册”是否是来源于简牍的象形或甲骨龟册的象形呢?从甲骨文象形字来看,串于上下两编的五段均长短不一,这显然是因龟甲大小不同而用不同长短的绳子串挂的象形。上下五段不匀的线段乃表示编绳的长短,而非简的长短。殷商编龟册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为将内容相同或相近或者以占卜时间为序编为一串的,以便悬挂。二为有时占卜一件事要用数片龟甲,依正卜、反卜、方位及时辰不同对同一事进行反复卜问,最后分别刻上卜辞归为一类,串联成册,这些龟甲大小不可能相同,因而为了方便悬挂,用来串联的绳子长短也就不同了。反过来讲,如果殷时已出现简册,则相应会出现与“简、牍”等字连用情况,但甲骨文中没有发现。此其一[3]73。
从技术水平来看,用青铜刀在龟甲上刻字要比用毛笔在简册上书写困难得多。虽然甲骨文本身有占卜的特殊作用,但那些与卜辞无关的记事刻辞在简上书写总合情合理,事实上,记事刻辞也是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况且殷商时毛笔尚十分稚嫩,为竹木裂隙而成,不便用于竹简的书写,即便商代时毛笔可沾墨书写,那不是比直接在占卜后的龟甲上书写更方便吗?更进一步分析,即便有契刻的简牍,那也要比在甲骨这种坚硬的动物骨胳上刻字方便容易。总之,如果商代已用竹简,那就很难解释要把记事刻辞,表谱刻辞等与占卜无关的内容契刻在坚硬的甲骨之上了。此其二。
从文物保存角度看,殷商的文物有集中保存的迹象,像殷墟之地,作为殷王朝的首都,现今发掘的殷文物90%以上出自该地,尤其是作为档案文献的龟甲文更体现了集中藏于宗庙龟室的特点。如果殷商有简牍书出现,一定也会在殷墟遗址上留下蛛丝马迹,更何况简有粗厚的木质纤维,抗碳化的能力强,可以在地下保存几千年,如果有,是会有所发掘的。时至今日,也没发现过殷时的简牍。此其三。
从文献本身来看,《尚书·多士》也非殷人手笔,它是周人灭商后,迁殷民于成周时周公教训殷民所说的话。况且目前对周公所谓的制《周礼》,著《大诰》、《康诰》、《无逸》、《立政》等,大都是秦汉间儒士的托付之作,不足为证。至于《尚书》虽被视为战国历史上最早的历史文献,但其成书时间大约为春秋中后期,其时距殷商少说也有500多年的历史,因此其记录的真实性不能作为有力证据,类似的《尚书》中的《商书》也并非殷商的原始文献,而是后人附会的。此其四。
因此论及简牍始于殷商之说是文献不足证,实物、技术背景也无法提供有力证据,是故不可靠。在学术界,认为商代有龟册,但无简册观点的占大多数,如奚椿年在《商无简册考》中也充分论述了商代无简册的史实,陈梦家、王懿荣、姚福申等人也执这种观点[4]57。
二、西周之说
相比较,西周的学术文化是保守的,它是一种“学在官府,官师合一”的文化垄断局面,当然不需要很多的文献载体来担负文献的交流作用。更何况,西周的学术文化是建立在西周礼制基础上的,它的主要作用并非在传播文化,而是在藏礼。而礼又不下庶人,仅少部分贵族阶层懂礼识礼就够了。西周奴隶制进入强盛时期,生产力有了更进一步发展,从技术角度看,青铜刀具也更为先进,但毛笔仍未完善,那么是否有在竹简上契刻现象存在呢?我们不妨从与简牍书有关的字上去进一步分析。从西周金文中看,还只有甲骨文沿袭下来的“册”、“典”等字,而有一个现象不容忽视,就是从甲骨文到金文,形声字的发展很快,文字进一步成熟,同样,在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也没出现”策“字。况且策是数简编连而成的,西周时无简牍,当然也就不会有成书的策了。《广雅》说“:镞,谓之简策”。而“镞”字在秦汉之际古文隶变后才又重新简约为册字的。自此“笧”被淘汰,成为古字了,表明从殷商到汉隶变之前“,笧”同“旃”是两种不同材质的文献,后者源于前者,是前者在形式上的拓展,直到秦汉间简牍一统图书形式时,才统一为“典册”的。此其一。
从文献内容来看,西周文献无论数量还是内容都要比甲骨文多得多,也更丰富、广泛,用钟鼎来记录显然存在体积大,又笨重,存储也不易的缺陷,而相比之下竹简就方便得多,如果西周有简牍,又何必一定要“因文而作器,藉器以传文”呢?在西周的文物中,发现最多的也是青铜器,至今也未发现西周的简牍实物,也不见青铜铭文中有半字一语关于文献著录于简牍的记载。此其二。某些持西周说观点的人,又从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墨子》记载中找出依据。《墨子·尚贤》中说“:古者圣王,即审尚贤,欲以为政,故书之于竹帛。”《墨子·鲁问篇》中有“则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传遗后世之孙。”墨子所处年代为春秋末、战国初,文中所提及的先王,被说成西周诸王或更早的三皇五帝,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墨家学派是比较客观务实的,在他眼中一切以时为变,顺应潮流,努力发展生产的明君都被视为圣王,因此他讲的圣王以释春秋时不拘礼,重发展,使民殷富的诸侯国君更合理。即便是西周诸王,最少也离他活动时间相差近300年。至于竹帛与金石并提,则更说明墨子所记为春秋以后的内容了。因西周有青铜铭文,但石刻还处于启蒙阶段,至战国才有金石并提的说法,则竹帛出现也当不会在西周了。同样《韩非子·安危》中“先王寄理于竹帛”中的先王也当指韩非所在战国时秦国的国君,何况《墨子》一书有不少是墨子后人所追记的,若此为据,则估测多于实证,也不足为证。此其三。
三、春龍
《说文解字》中释:“笧”符命也,同册,诸进受于王也,象其札一长二短,中有二编之形这里可以说明两点:楚春秋时最早出现的简册当为符书,是一种诸侯国间来往通行表明使者身份的凭证,相当于今天意义上的介绍信。《说文》“:符,信也,汉制从竹,长六寸。分而相合”。在战国时,也用来书写符节,即:出入门关的凭证。
《玉篇》说“:符节分为两边,各持其一;合而为信。”《周礼·地官》也说“:门关用符节,……皆有期以反节,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墨子·号令》说“:诸城门若亭,瑾侯视往来行者符,符传疑若无符,皆诣县廷言。”故最早的“笧”当为门关官吏编连各种符节的集合体,以便使者归来后拱应验而制作的。二是当时符无定制,有长短之别。从社会背景分析,春秋之时士阶层兴起,诸子百家学说产生,士子游说诸侯现象层出不穷,所以符节的产生是与时代特征相吻合的。这也与春秋之际“贵古贱今”的学术特点相吻合,并且从文字学角度看,《说文》在释字训诂到名物制度的考究上应当是较为可信的。
第三,先秦著述中有关图书文献著录于简牍的史实大都出现在春秋至战国时期,如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主要内容是记录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制度。在该书《内史》篇中有:“凡命诸侯乃孤卿大夫则策命之”。又《王制》篇中有“太史典礼,执简祀奉讳恶”。说明春秋之时,才有用简著文的。又成书于战国的《左传》中有:“襄王使内史叙与文策命晋侯为侯”、“宁殖云名藏在诸侯之策”、“郑命伯石为师,三辞乃受策”、“灭不告败,克不告胜,不书于策……南史氏执简而往。”又《左传·定公九年》(杜预注)中载:战国时郑国大夫邓析(?—前501),曾于公元前502年编成一部法律,写在竹简上,史称“竹刑”,旨在“唯法是治、反对礼教。”原文说:“欲攻郑所铸刑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书之于竹简,故言竹刑。”可见春秋中期简书已开始使用。
从技术角度看,春秋之际,出现了用竹制成的成熟毛笔,供书写用的墨也有了发展,因此为简牍书的出现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一种新的文献载体的产生,不仅有其技术上、经济上的有力因素作支撑,同时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辅相成。
摘要:一种新的文献载体的产生,不仅有其技术上、经济上的有力因素作支撑,同时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辅相成。简牍书的出现就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这就是春秋学术的兴盛繁荣。
关键词:简牍书,出现年代,考证,历史文化,背景
参考文献
[1]廖伯源.尹湾汉墓简牍官文书考证[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陈普元.惊回首兰台耕耘四十秋[J].兰台世界,1998(8).
[3]卢盛华.解读图书馆文化[J].图书与情报,2003(4).
3.医学书,文化书 篇三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卫生毒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卫生毒理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抗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疾病的文化史》,(美)西格里斯特,秦传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推荐理由:疾病不仅遍及整个文明史,而且在人类出现很久之前就普遍存在。对个人而言,疾病不仅是一个生物过程,还是一段经历,很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疾病有时不仅袭击个人,而且还袭击整个群体:或是流行病的为害一时,或是地方病的长期肆虐。疾病就像生命本身一样古老,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出现过疾病,一切人类制度都必然受到它的影响,并且不得不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应对它。如果不处理疾病和痛苦所带来的问题,那么,宗教和哲学就不可能解释世界,文学和艺术也不可能充分地再现世界。而且,人类一直在努力通过科学来掌控大自然,而征服疾病始终是这一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的人文呼唤》,王一方,赵明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推荐理由:当今医学与希波克拉底时代的医学有着天壤之别,古代医学认为根本不可能的事,在今天的医学看来可能很容易实现。但是,医学科学技术愈是进步,人们愈是担心。人们常常怀着急切的心情盼望新的医学技术治好他的病,但同时又害怕这种治疗给身体带来新的疾病;同时,医学所处的环境也和以往大不相同。本书彰显着临床思维的智慧,有着超越双螺旋医院管理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医学召唤。王一方是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国内知名医学人文学者。该书是他近30年经典医学作品的合集。
《上帝的跳蚤》,王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推荐理由:本书作者既有医学专业背景,又有很好的历史人文素养,文笔流畅,故事引人入胜,也不乏深度的思考。本书以通俗的文字讲述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几种细菌和病毒的历史与故事,同时揭秘医学史上不为人所知的秘闻与趣事,具有一定文学性和很强的可读性。全书分为四章,分别围绕鼠疫杆菌、天花病毒、流感病毒和艾滋病毒这四种烈性微生物对历史产生的巨大影响来讲述,从几个不同的侧面阐述微生物这个肉眼看不见的翻云覆雨的手是如何改变、推动过去、今天和未来的。
《医事:关于医的隐情和智慧》,讴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
推荐理由:本书从医生和病人的角色重新审视各自的位置和需求,试着在长时间误解、缺乏沟通的医学与病人、医生与病人之间,打开心门,以看见彼此的光亮。针对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作者从医学的发展脉络、特点、面临的问题等方面,以及中西医不同的发展过程和特质,中国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模式,深入剖析了医患矛盾问题,为医患交流提供了科学、合理、有效的建议。这本书看似社会科学范畴的读物,但娓娓道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高铭,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推荐理由:这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亦或是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彰显着人文情怀的气息。
《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美)贝瑞/(美)塞尔曼,张国萍(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推荐理由:一个流传百年的品牌传奇,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梅奥诊所是世界最大的私人医疗机构,也是全世界的医学圣地,从建立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它以其卓越的管理理念和实践堪称管理界的活化石。如何能始终遵循“患者至上”?本书将首次揭开这个秘密。在现今行业事故频发、急需社会责任感的世界,梅奥的管理艺术将照亮一条道路。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美)巴里,钟扬/赵佳媛/刘念(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3
推荐理由:本书中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流感大流行,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本书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
《鼠疫》,(法)加缪,刘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推荐理由:《鼠疫》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那些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的真正勇者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的伟大的自由人道主义精神。本书生活气息浓郁,人物性格鲜明,小说中人与瘟神搏斗的史诗般的篇章、生离死别的动人哀歌、友谊与爱情的美丽诗篇,使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丁庄梦》,阎连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推荐理由:艾滋病是当今威胁人类最大的传染疾病,关注艾滋病问题,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命运是这部作品的主题,也是我们今天不容逃避的严峻现实。这部作品以中原地区曾经发生的艾滋病蔓延为背景,着力描写当地一群农民突然被抛入艾滋病蔓延、死者无数的窘境时的所作所为,充分揭示绝境中形形色色的人性。小说在写作风格上既有现实主义的纪实描写,又有奇谲惊人的梦幻想象,亦真亦幻,既触目惊心,又警世感人。
《相约星期二》,(美)阿尔博姆,吴洪(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推荐理由:一位老人,一位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1994年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卧病榻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老师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这里面有很多关于生死、人生的思考。对于作者米奇·阿尔博姆而言,与恩师“相约星期二”的经历不啻为一个重新审视自己、重读人生必修课的机会。这门人生课震撼着作者,也藉由作者的妙笔,感动了整个世界。
《白袍·一位哈佛医学生的历练》,(美)艾伦·罗斯曼,文化发展出版社,2011
推荐理由:作者艾伦·罗思曼是哈佛医学院1993级的学生,她用清晰、细腻的文笔写下了自己在哈佛医学院4年的成长经历。通过本书,我们不仅能够真实地感悟一位年轻学子是如何成长为一名白袍加身的医者,并且能够跟随作者进行不断的医学人文的思考:怎样处理医患关系、如何克服学习以及实习中的种种困难、怎样面对生死的考验。
4.政治文化生活书 篇四
2014年上学期新生政治学习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为积极配合我院“三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打造我院品牌活动,加强13级同学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良好的政治敏锐性和学习自主性,我院将于本学期开展两次主题政治学习。
二、活动意义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身处伟人故里,沐浴湖湘文化的我们应该具备更高的政治修养。通过开展政治学习,我们一方面可以提高13级新生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促使他们积极地向党团组织靠拢,形成良好的大学生基本素质与政治修养;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政治学习加强各班级的内部建设,促进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政治辅导员与同学之间的感情,形成班级凝聚力。
三、活动展开对象
13级全体同学
四、活动时间
本学期将开展两次政治学习,每三周开展一次,每次政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90分钟。
第一次:2014年3月10日—2014年3月31日
第二次:2014年4月1日—2014年4月22日
总结材料上交:2014年4月23日—2014年4月28日
优秀班级及优秀个人公示:待定
五、活动地点
待定
六、活动形式
1.根据学院基本情况与社会最新动态,由院团委与组织部选定各次政治学习主题的范围,各班以班级为单位围绕所选主题开展活动。
2.各班需成立“政治学习负责小组”,小组以各班的政治辅导员为组长,团支书、团支部其他成员及组织部干事为组员。
3.各负责小组分工合作,互相沟通,在每次政治学习前需写好相关策划(策划书的基本情况将计入学期政治学习优秀团支部的评选条件),并积极组织全班同学开展活动。并在活动后上交各班的政治学习心得。
4.本学期第二次政治学习结束后,将会对政治学习的优秀班级及个人进行评奖评优,并将优秀心得体会及精彩照片制作成展板粘贴公布。
七、活动内容
1.政治辅导员及团支部干部需充分重视政治学习,辅导员应多向同学们强调开展政治学习的积极意义和必要性,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性,从而加于重视。
2.为进一步推动我院学雷锋活动的开展,促进我院精神文明建设和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增强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感和奋斗精神,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增强同学们的奉献意识、服务意识,提升同学们的道德素养,我院将开展第一次政治学习——“传承雷锋精神,共建美丽湘大”。
3.勤俭节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好知识,更应不断提升个人素养。为了让广大同学们能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厉行节约,加强个人的思想道德,塑造良好的个人修养,特开展第二次政治学习——“厉行勤俭节约,共建美好校园”。
4.组织部干事列入政治学习小组,与团支部成员及政治辅导员共同筹备,政治学习各班政治学习的主持人在政治学习小组中自由选择。可开拓思维,大胆创新,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将政治学习的影响扩大,但两次政治学习的形式不可相同。
八、注意事项
1.各班开展政治学习的形式可多元化,主题、形式乐观积极即可。
2.每次政治学习,组织部将派出一名组织部干事进行跟班学习,并
在部门例会上向部长汇报各班活动的开展情况。
3.每次开展政治学习的人数不得少于班级的90%,时间不少于90分钟,若少于规定人数或时间,则将择日重开。
4.各班在开展活动时需安排一名同学进行拍照,并在会后将照片整理打包注明班级发至院团委组织部邮箱(wlyzuzhibu@163.com)
5.每次政治学习结束后,班上各同学须上交一篇书写规范、思想深刻的政治学习心得(不少于800字),政治辅导员上交一篇思想汇报。心得上交情况将作为学期末评选优秀团支部的条件。
共青团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委员会
5.政治文化生活书 篇五
党员先锋论坛开讲暨电子信息分院 “青春无悔 红遍万山”系列活动
开幕式
策 划 书
电子信息分院党务工作小组 二 〇 〇 八 年 十 一月
序
学生党员是我国高校学生中发展较全面的先进分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后备力量大学生党员的形象,作为学生党员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能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有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能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自己在校的中心任务,成绩优良。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公益性活动,积极做社会工作,热心为同学服务,关心同学的疾苦,把同学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时刻想着同学,不计较个人得失。能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事事以身作则,言行示范,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挑战困难,克服困难。
马上,又将批产生一批学生党员,我们的党组织又将注入新鲜的血液,他们将影响党组织的号召为我们学院甚至是社会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目录
一、活动组织能力
二、主题
1、活动背景
2、活动目的
3、活动主题
四、活动筹备
五、宣传方案
六、活动预算
【活动组织能力】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信息分院专业领域覆盖面广,含电子系、网络系、计算机系、信管系等专业,是温州大学基础学科学院之一。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秉承独有的风格和优良的传统,培养出了大批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信息分院党务工作小组是一支有着极强凝聚力的学生党员队伍。党务工作小组在成立初期,已经拥有自己的一个党务博客,专门反应最新的党员动态,使大家了解党员活动,同时这种公开性也使得大家能够更好的监督学生党员。不仅如此,党务工作组已经举办了一次党校活动,为党组织吸纳更多新鲜的血液。
【主题】
1、活动背景
在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信息分院党总支将近两年的考核下,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电子信息分院有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即将成为正式党员。同时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党建工作正在不断完善,党中央17大以来的精神也正在不断深入人民大众。
2、活动目的
响应党温州大学“优秀学生党员引领工程”,重温入党的历程,激昂入党的激情,铭记入党的誓言,回顾过去周年的点滴,感恩母校展望未来的党员生涯,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党员风采。
3、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
一.响应党中央“实践科学发展观”精神,感恩社会从感恩学院做起-----最佳党日评选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按照中央和区党委提出的总体要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力争取得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和机制成果。
作为知识分子的在校大学生,同时身为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学生党员更应义不容辞地响应中央“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作为将来为祖国建设所奉献的铺垫。
本活动作为即将从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的最后学习,每位即将从预备转正的党员都需参与到活动当中。
活动安排:
1.有电子信息分院党务小组相关负责人通知预备转正党员,并集中进行活动说明。
2.自组党员团队,团队人员必须为预备转正人员,5-10人为一个团队,自行开展为其一日的活动,活动形式不限但必须围绕响应党中央“实践科学发展观”精神,感恩社会从感恩学院做起。
3.团队活动结束后,团队选出代表,做活动概述,活动成果展示。
4.根据综合表现由党务小组考核小组评出优秀团队。5.优秀团队成员才有资格申请最佳学生党员评选。6.活动成果册将收集精选编辑,留为党务学习资料。
二.优秀学生党员评选
1.最佳学生党员评选是基于最佳党日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只有在最佳党日活动被评为优秀的团队的成员才有资格申请评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2.最佳优秀评选分为文试与展示两部分
(1)文试:填交报名表格,并附上2000字的参选说明;
(2)展示:站到舞台上进行演讲,向全院师生展现学生党员的风采;
3.评选结束,我们将选出5位优秀的学生党员,作为转正大会庆生的主角。
三.转正大会庆生:
活动具体流程:
(1)支部提前一周向党员之家说明转正大会的时间;(2)在党旗下重誓入党的誓言,优秀学生党员将作为领头宣誓者,同时准备生日蛋糕,为我们新成为正式党员的同学们庆生,之后高唱国际歌,并合影留念;
(3)各党员就座,回顾入党一周年的学习生活及工作,相互交流,作为一次周年民主生活会议,同时在留言册上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活动筹备组】
(1)第一项目组:资料组
组长:
组员:
任务:参与者资料的收齐,团队分组后资料的整合和分发(2)第二项目组:宣传组
组长:
组员:
任务:通过海报(包括手绘和喷绘海报)、横幅、网络、广
播等方式对此次活动进行宣传。
(3)第三项目组:联络组
组长: 组员:
任务:负责联系各个团队,以及跟进各团队各项进程。(4)第三项目组:材料组 组长: 组员:
任务:负责活动前各种物资的准备,如蛋糕,蜡烛等。
【宣传方案】
横幅:生活区D、E两区,教学区九号楼、八号楼、以及新教学楼区各一条;
海报:生活区D、E两区,各教学楼的粘贴 喷绘:放置在九号楼前面
【活动预算】 宣传横幅:80元/条*5=400元;
宣传喷绘(分喷绘800和喷绘架子400):总共1200元 大蛋糕:500元/个*一个=500元 冲洗照片:10元/张*100=1000元 其他:100
6.农村文化生活活动策划书 篇六
策 划 书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聚焦农村文化生活、关注基层文化建设”调研团队
二〇一三年六月五日
聚焦农村文化生活、关注基层文化建设
一、调查课题的基本内容
(一)实践方案简介: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新高潮。然而,从我国目前发展状况来看,与农村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成果相比,农村文化建设显得较为薄弱,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了发展不平衡,区域性差距大、形式主义大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作为人口大省的山东,由于区域经济、教育发展的差异性,农村文化建设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当代社会农民文化生活状况究竟是怎样的呢?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又发展成什么样子呢?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措施去解决?未来农村文化生活将是怎样的?为了更好的了解现阶段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为我省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开展了此次调研活动。
此次调研活动按照山东省城市的划分,我们分别从鲁西、鲁东、鲁南、鲁北和鲁中五个地区选出十个城市中的农村典型作为调查对象。此次调查我们将入户调查、街上行人采访以及走访村委会等,深入了解农村精神文化现状、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以及农村精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
在实践结束,各团队成员全部返校后,针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主题交流活动,相互交流心得,分享社会实践中的收获和感想。对采集的信息及调研的结果进行整合,制作成ppt。对所得资料信息以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并且对山东省“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这一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及改善这一问题的建议。最后撰写完整全面的实践报告。将所获信息反馈给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并向相关负责人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寻求他们的看法。
(二)团队介绍:
团队名称:“聚焦农村文化生活、关注基层文化建设”调研团队
团队负责人:耿慧慧
团队主要成员:耿慧慧、王晓双、侯秀敏、时文德、焦强、段修平、李兆阳、叶远航、王来宽、欧阳旭、卞广雨、祝芹芹、张继鹏、孙宇航、胡群文 聚焦农村文化生活、关注基层文化建设
指导老师:王循聪
(三)实践口号与主题:
口号:脚踏实地、创先争优;关注民生、唱响中国梦!
主题:“农村文化生活”现状分析——基于对山东省十个地市、地区的走访调研
(四)实践的目的与意义: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切实了解山东省农民文化生活现状和农村文化建设状况及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通过请教政府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及走访调研的形式总结得出具体的改善措施;通过收集、整合调研资料,具体分析山东省农民文化生活现状和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形成合理有效的调研报告,将调研信息及时反馈到学校及各地市相关部门,为我省农村文化建设献言献策。
通过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全省十个地市的走访调研,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调查能力,走进基层,走进农村,亲身感受农村文化生活实际,使大学生深刻认知基层生活,了解社会发展现状,对大学生来说是一门必备的实践课。
(五)实践背景:
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作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农村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但也还存着许多亟待解决,不容乐观的问题。
从我国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与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成果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又显得较为薄弱,并且,因为区域经济、教育等发展的差异性,农村文化建设也存在较为严重的差异性。只有不断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才能与社会发展的速度同步前进,才能真正做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作为人口大省的山东,农村文化建设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地区间的不平衡:农村文化建设搞得好的地方集中在胶东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代表,其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政策支持力度大,农村文化建 聚焦农村文化生活、关注基层文化建设
设获得较快发展,农村文化形式呈现多样化,农村文化规模也日趋壮大。而在鲁西、鲁南的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则相对迟缓甚至极为落后,以菏泽、济宁、临沂为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也不够,因此造成了农村文化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农村文化建设地区间不平衡的特点相对突出。
地区内的不平衡:地区内的不平衡是指在同一地区内,经济与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不一致、不相适应;比如东营、济宁的一些地区,依靠当地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的开采,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但是其文化建设却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的建设速度。
非均衡发展是我省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我们要正视这种不平衡,对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宏观区域间的不平衡,基本对策是逐步缩小差距以至最后消除这种差距,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好的了解现阶段农村文化生活。我们开展了此次活动,选取了山东省十个地市展开调研,目的在于发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问题,探寻改善措施,反馈当政府相关部门,为我省农村文化生活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实践活动方式:
走访政府相关部门及村委会:
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当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关措施、取得的成效及未来蓝图,并寻求其对“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看法。填好调研记录表。
走访典型家庭:
发放调查问卷,并以聊天的形式,深入了解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包括节日文化、民族信仰、娱乐生活等方面)、对此现状的满意度以及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等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针对老人、年轻人和青少年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了不同的分析和调查,确保收集的数据实际、具体、重点突出。
(七)项目可行性分析:
项目准备情况:
1、已与各地区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并作有效沟通,得到当地部门的支持和鼓励。
2、团队成员已根据各自负责项目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制定了详细的调研活动策 聚焦农村文化生活、关注基层文化建设
划。
3、已对行程做出合理安排,争取得到当地干部、大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帮助和建议。
4、已明确到达路线、时间、住宿饮食安排等问题,5、已做好成员思想动员工作,并统计了解了全国农民文化生活现状,以及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安全保障:
1、各队员有充分的资料准备,包括路线、相关部门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已得到相关地区人员的照应。
2、已准备好夏季常用的药品及相关消暑药品,包括清凉油、晕车药、藿香正气水等。
3、团队所有成员签好安全协议并要认真履行承诺。
4、在校期间已集中学习安全知识,在思想上提高成员安全意识。
(八)成果提交形式:
1、将所获得信息以书面形式记录并将相关数据制成表格或数学模型,最终整合至实践报告中。提交给学校并反映给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2、将实践期间所拍摄的照片及视频进行剪辑整理,制作成ppt或视频的形式上传至网上进行宣传和展示。
3、将实践报告及相应照片和视频发布到“青春在线”、“理工青年”等校园网站,以便现代大学生更真切了解山东省各地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和差异性。
(九)活动亮点:
1、本次实践调查地点包括全省十个地市,涉及区域广,信息采集全面,能够深入的了解我省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整体情况。
2、此次的社会实践所得成果将以书面的形式提交至当地相关部门,并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为我省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献言献策。
3、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深入社会基层,是对十八大精神的实际贯彻和落实,对“中国梦”的诠释和追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义务深入基层,切实了解社会发展现状,提高实践能力。聚焦农村文化生活、关注基层文化建设
二、实践阶段安排
(一)实践地点 :
此次按照山东省城市的划分,我们分别从鲁西、鲁东、鲁南、鲁北和鲁中五个地区选出十个城市中的农村典型作为调查对象,其中鲁西地区为菏泽、济宁;鲁东地区为烟台、威海;鲁南地区为临沂、泰安;鲁北地区为滨州、德州;鲁中地区为淄博、潍坊。
(二)前期准备:
1、确定团队人员,明确分工,为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就近原则,确定各成员的实践地点并联系相应负责人。
2、请有经验的学长进行指导,明确实践目标以及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
3、收集各地市的相关资料,充分了解该地区的农村文化生活以及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4、与各实践地点联络,明确表述实践目的以及各项实践措施,确定实习时间,了解该该地区的生活习惯,确保不影响村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5、住宿饮食问题:根据实践地情况,寻找当地同学,最好能住在同学家,或是寻求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和建议,条件不允许的,将统一安排在正规的旅馆。在正规饭店吃饭,确保住宿安全和饮食安全。
8、安全保障问题。所有成员都必须填写安全保证书,在社会实践期间听从组织安排,保障自身安全,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各成员要分别保存个实践地相关人员、小队负责人及队员的手机号。所有成员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状态,保持联络。
9、准备好夏季常用的药品,预防各种夏日疾病,如中暑,热伤风,蚊虫叮咬严重等,如藿香正气丸,清凉油,感冒发烧药,晕车药,体温计,跌打药,以及花露水。
10、在校期间集中认真学习安全知识,各队员在思想上提高成员安全意识。
(三)活动开展
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策划、制定的相关制度、时间等,严格按程序开展:
聚焦农村文化生活、关注基层文化建设
1、根据山东省鲁西、鲁东、鲁南、鲁北、鲁中地区的划分,将小组队员分成五小队,分别负责不同地区的调研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鲁西地区:(以菏泽、济宁为代表)负责人:王来宽;团队成员:卞广雨、焦强 鲁东地区:(以威海、烟台为代表)负责人:王晓双;团队成员:祝芹芹、孙宇航 鲁南地区;(以临沂、泰安为代表)负责人:李兆阳;团队成员:张继鹏、段修平鲁北地区:(以滨州、德州为代表)负责人:耿慧慧;团队成员:侯秀敏、欧阳旭 鲁中地区:(以淄博、潍坊为代表)负责人:时文德;团队成员:叶远航、胡群文
2、各小组首先到所选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整体了解当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采取的相关措施、取得的成效及未来规划等,并选取部分典型性农村作为实践点,确定实践时间和路线。
3、根据活动策划,到相关镇和农村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分别走访干部和农民,发放调查问卷,并以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农民实际精神文化生活状态,了解村民对精神文化的满意度及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填写调研情况登记表。
4、活动日程安排:
6.3-6.4 撰写申请材料:撰写申请立项书、活动策划书、工作进度表等,各团队成员在安全责任书上签名并按手印。
6.4-6.5 与实践地区取得联系:与实践地取得联系,说明社会实践的相关信息,请实践地相关部门开具接受地证明。
6.5-6.8 调研活动前期准备:撰写调查问题、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调查小队分组并合理规划调查路线。
7.20-7.24 前往实践地:与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获取与调查内容有关的信息,选择确定所调查的乡村。
7.25-8.10 深入基层农村,展开主题调查:各个调查小队到先前所确定的调查的乡村展开深入调研,与村委会干部交流,了解该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相关措施;走访农民家庭,了解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文化生活情况、问题反映等,并分发调查问卷,了解当地居民对精神文化建设的期望和对政府的要求等。
8.11-8.15 返校:各个调查小组将调研的数据信息收集、整理、汇总,返校会合。
8.15-8.20 处理分析调查数据信息,撰写实践报告:团队成员集合并开展社会实践交流会,整理、汇总调研数据信息,分享社会实践交流体会等,并围绕调研主题,集体讨论、分析各个地区的问题,整理会议探讨的内容,撰写调研报告。聚焦农村文化生活、关注基层文化建设
(四)活动总结及反馈
在实践结束,各团队成员全部返校后,开展主题交流活动,针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相互交流心得,分享社会实践中的收获和感想。对采集的信息及调研的结果进行整合,将相关文献、文字记录、图片等制作成ppt。对所得资料信息以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并且对山东省“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这一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及改善这一问题的建议。最后撰写完整全面的实践报告。将所获信息反馈给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并向相关负责人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寻求他们的看法。
(五)活动预期效果
1、调研活动重实际、重体验,每个团队成员都能亲身参与到实践中,切实提高团队成员的社会实践能力。
2、深入了解我省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及不同区域的差异性。
3、分析得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形成调研报告,并向当地相关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及解决方案。
三、其他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活动经费
经费来源:学院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自筹。经费情况:
路费:(往返60)×15(人数)=900元
住宿费:30×15(人数)=450元
材料费:350元
总计:900+450+350=1700元
(二)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让每位实践队员在实践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展现山东理工大学学子们的独特魅力;为了维护团队良好的形象,规范队员的行为。特按照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实践守则作出如下规定: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聚焦农村文化生活、关注基层文化建设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2、遵守组织纪律,按时,按要求完成实践内容并明确活动目的,积极主动配合工作需求。
3、出发前,向队员详细介绍调研地的安全状况,统计所有队员的联系方式,做到人手一份,以便互相联系,或紧急情况下的及时沟通。对贵重财物进行统计,如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
4、活动过程中不得擅自离队,不得擅自进行危险性的活动,如需离队或暂时离队,应向实践队队长说明具体情况,表明去向,并随时保持联络,如批准必须要按时归队。
5、准备基本医药。预防各种夏日疾病,如中暑,热伤风,蚊虫叮咬严重等,如藿香正气丸,清凉油,感冒发烧药,晕车药,体温计,跌打药,以及花露水。
6、遵守调研团队作息时间安排,在活动过程中不得迟到、早退。
7、队员要顾全大局,以团队为重,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成员之间要互相协助,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如遇到紧急事件,要听从指导老师以及实践队队长的指挥,寻找有效方法解决。
8、队员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尊重实践单位意见,虚心向工作人员学习。
9、队员要树立环保意识,不乱扔垃圾和废品、不随地吐痰等。
10、队员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注重团结互助。
11、队员要吃苦耐劳,对调研过程中出现的饮食、住宿等困难要勇于克服。
7.政治文化生活书 篇七
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政治现象, 它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 也不只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政治思想, “它应当是这样的一套态度、信念和情感, 它赋予政治过程以意义和秩序, 它给出制约政治系统行为的基本前提和规则, 它包括政治思想和一个政治体制的运行规范, 因此, 政治文化就是政治的心理与主观态度集合形式的展示。一种政治文化既是一个政治系统的集体史, 又是这个系统中的个体成员的生活史的产物。”
中国政治文化也是一个具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当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它时, 可以发现其具有如下几点特征:
(一) 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就是在坚持政治文化的“民族性”前提下, 同各种错误的政治文化理念 (如只重视政治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开展斗争的。政治文化的民族性突出表现在民族的爱国情结。这是人类最朴素, 最深厚的感情, 建国以来, 党和国家始终强调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并使之成为团结人民的最大凝聚力, 从而保持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中国今日的政治文化就是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 不仅学习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先进政治文化, 而且借鉴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文化的合理成分, 成长起来的。在未来, 中国政治文化也将始终以这种开放的胸襟来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
(二) 民主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自新文化运动拉开中国变革思潮的序幕, 民主 (德先生) 和科学 (赛先生) 就成为了中国政治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在它们的指引下, 彻底反对和摧毁腐朽没落的封建政治文化, 对中国人的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起到了巨大作用。毛泽东就明确指出过中国政治文化的属性———“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当然政治文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不是空中楼阁, 它必须需要一定的条件, 这就是一定的国民素质。
(三) 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平衡
我们党就一直十分重视主流文化的支配地位,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主流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价值观, 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泉, 是全体人民的基本政治原则。
同时在坚持主流政治文化居主导地位的条件下, 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利益要求的多样化也必然表现为主流政治文化与多种非主流政治文化共存的格局。因此, 在一元的主文化和多元的亚文化之间必须寻求一个平衡点即坚持和弘扬主文化的前提下, 也允许不同民族、阶层、职业、地域、性别、年龄等众多的群体和小群体合理地表达各自的亚文化。
二、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
中国政治文化建设必须依靠先进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去扶门祛邪, 并且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去建设先进的政治文化。
(一) 积极倡导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中国政治文化的民族特色
“文化是制度之母”, 政治制度是政治文化的凝结。一般说来, 一个民族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心态, 应是民族全体成员的共识, 是联结一个民族政治共同体的纽带。民族政治文化是民族世代的积累,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一种政治文化定势, 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群体的历史经验和政治选择。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必须坚持其民族性, 这样的政治文化才是有中国性的;才能更好释放中华民族的潜能, 成为具有号召力、人民群众政治认同和政治参与的旗帜。
(二)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建构中国政治文化的理论内核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100多年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诞生的马克思主义, 不可能完全符合我们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的一切具体情况, 更不会为我们的政治文化建设提供现成的答案。我们只有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思主义的那种“马克思精神”, 开拓新视野, 汲取世界上一切先进的认识成果, 才能从根本上破除封建主义的影响, 有效抵制资产阶级一些腐朽思想的侵袭, 一言以蔽之, 才能为建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精神核心和指导思想。
(三) 辨证看待最高政治目标与当前政治文化的问题
就像共产党的总体目标的最高纲领和当前纲领一样, 政治文化建设也存在着最高目标和当前目标的问题。撇开历史现实发展去论述发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建设, 只能是梦幻的勾勒和虚拟性预测。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文化的选择:只能是最高目标和现阶段目标的统一, 只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远大目标与社会主义当前实践的统一, 只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先进性与中国封建文化落后性、变革的现实性的统一, 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创造性统一。
三、中国政治文化对新时期党的先进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
启示之一, 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正关系不仅是中国革命成败得失的关键, 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建设的保证。关于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的关系, 毛泽东曾简洁地概括为“一定的文化 (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种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 充分重视文化在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思想, 对我国现阶段党的先进文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启示之二, 与时俱进、勇于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是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文化工作不断推进的源动力, 也是党的先进文化建设的鲜明特色。中国的先进文化从来都是时代性、开放性和民族性的有机统一。新的历史条件下,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 就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始终使社会主义文化与时俱进、与世俱进、与需俱进。
启示之三, 中国共产党不仅要以先进文化立党、建党, 而且要利用执政党的优势带动全社会的先进文化氛围。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7000万的执政大党, 以其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 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领导者, 带领全社会学习先进文化, 全面推进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 树立中国先进文化大国的国际形象。
参考文献
[1]埃通加·曼格尔.文化的重要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
8.女书文化下的坐歌堂习俗 篇八
摘要:坐歌堂习俗是湘南江永地区女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新娘出嫁前三天的集体歌唱活动,歌唱的对象为载有女书文字的作品,如书、扇、帕、巾等;歌唱的内容为新娘与亲人之间的不舍和妇女们对新嫁娘的祝福及婚后生活的指引。目前对湘南坐歌堂习俗缺乏系统的描写,作者以在江永实地考察的经验为基础并对以往学者做出的成果进行总结,对坐歌堂的三个环节进行描写,并进一步探讨它的思想内涵及价值。
关键词:女书文化;坐歌堂;婚俗;哭嫁歌
一、产生的时间和地点
江永地区的坐歌堂习俗是以女书的产生为基础的。女书产生的具体时间仍然是个迷,学术界对此有很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1)女书产生于史前的刻画符号,和甲骨文的产生是同一时代的;(2)女书产生于唐宋时期;(3)女书的产生不早于明代。宫哲兵和赵丽明都持这种观点[1]。宫哲兵在其文章《女书时代考》《江永女书绝非女性文字》中做出了考证和分析,得出了女书的产生年代不会早于明代,并且盛行于清末的民国时期的论断,这个观点得到了相当一部分的学者认同。根据学术界的这个论断,可以推测江永地区出现坐歌堂习俗的时间是明代以后。
女书现主要流传于湖南江永县上江圩地带,大多数人只知道江永女书,而不知道江永所在的湘南桂北的其它地区也有女书流传的痕迹。宫哲兵在其文章《湖南江永县之外的女书重大发现》中指出在南京发现有太平天国女书铜币,湖南道县娘娘庙中石墩上刻有女书文字,在广西钟山发现有女书文本《三朝书》。其中道县、钟山均属于湘南与桂北的交界地带,也是女书盛传的地带。2000年前后,中南民族学院女书文化研究中心成员在湘南、桂北的十多个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示,在湖南江华、道县、广西富川、灌阳等地都有女书流传的痕迹[2]。其中在广西钟山发现了女书文本,但没有找到女书传人。女书坐歌堂活动主要集中在江永地区。
二、坐歌堂的文化内涵
江永女书流传地区的坐歌堂是以女书为媒介,由待嫁新娘、陪娘和乐手构成基本成员,分为愁屋,小歌堂,大歌堂三个阶段。历时三天,是江永婚嫁习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坐歌堂”需在祠堂中举行,有大小规模之分。小规模的坐歌堂就如江永县中的一首民歌唱到“一张桌子四四方,一个猪头摆中央,两边坐起唱歌女,中间做起媳妇娘”,规模大的要在新娘家堂屋中间安放七张方桌,一字摆开,成长条桌[3],桌上要放上喜糖、酒水还有土特产品等。《永明县志》对江永县地区坐歌堂习俗有着详细的介绍:“先三日,戚懿咸集,名将愁屋,悲将离也。翌日男家送花烛并花粉钱,至入夜,女冠龙冠,御红衣,扶坐中堂,两旁女伴,艳装列坐,红烛排筵,中宵燕集,名坐歌堂,赴席者各给花粉钱,次日如之。”
(一)愁屋
“先三日,戚懿咸集,名将愁屋,悲将离也。”坐歌堂为婚礼前三天开展的活动,第一天便是“愁屋”。愁屋也叫嘈屋,因为离家而愁,但随着歌堂的唱响,渐渐热闹嘈杂起来了,于是也称嘈屋。除了待嫁新娘和乐师外还需要六个歌伴,也称“座位女”,在其中选出一个领唱。领唱可以是新娘的母亲,如果是由其他的妇女担任的话,需要满足八字吉祥,丈夫建在,子女双全的条件,以起到一个吉祥的好兆头。新娘坐在堂屋的正中间的上位,座位女成两列坐在待嫁新娘身旁。乐手用唢呐和二胡伴奏,在领唱唱响《愁屋开声歌》后,仪式才正式开始。领唱在唱完开头前三句后屋内的座位女们一起齐唱,所唱的曲目均用女书写成,有书、纸、扇、帕等种类,也叫读纸、读扇、读帕。演唱有固定的曲式的调目,一般就唱描写新娘即将离家依依不舍之情的《 五更愁》(有的也叫六更愁):“一更愁,水渍六楼无聚楼,无者聚楼双溢水,双双溢水泪双流。二更惆,黄龙溜过亲床头,亲者床头涛涛水,是女过它双泪流[4]。”除此之外还有《训女词》《教做家务》等经典的用女书写就的歌曲,内容涵盖了已婚妇女对于新的嫁娘婚后生活的借鉴和指导。唱至凌晨,再由一曲《休堂堂歌》结束婚前头三天第一晚的愁屋活动。
(二)小歌堂
婚前第二天夜晚举行的便是“小歌堂”活动,如《永明县志》所载:天黑了后,堂屋中布置酒席,宴请宾客。待嫁新娘穿红衣裙,戴龙冠,坐在堂屋的正中间,六名座位女分两列坐在新娘的旁边。与“愁屋”不同的是,对这次的座位女有不同的要求。这次的六名座位女必需是身家清白,父母健在,家境良好,会唱哭嫁歌的未婚女子。小歌堂分“上位”和“下位”两场,当新娘走进堂屋坐上上位,唱起了《上位歌》时,小歌堂活动就正式开始了。先由新娘开腔,接着伴唱的姑娘们一起齐唱,内容仍然是表达不舍得离家乡,离开亲人的愁绪的《五更愁》, 《五更愁》有多种歌词和唱法,但名字都一样。唱歌堂一般按照序歌、请歌,劝歌,对歌,排歌,送歌的顺序展开,一直唱到五更,新娘以一首《下位歌》离开座位时,小歌堂活动才算结束[5]。
(三)大歌堂
新娘出阁的这一天的坐歌堂活动便是最重要的“大歌堂”活动。大歌堂与小歌堂类似,都是在堂屋中举行,备好丰盛的酒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还有喜糖瓜果,土特产品等。父老乡亲们齐齐聚在堂屋里,新娘和陪唱的座位女们一起登台,新娘在上位,座位女成两列在新娘身旁。这次坐歌堂所唱的歌曲为“哭嫁歌”。哭嫁歌在我国西南地区盛行,在湘南地带如江永县附近特别盛行。
三、思想内容和价值
坐歌堂在思想内容上展现了新娘与父母姊妹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和离离不舍的送嫁情绪,是江永地区女性情感的抒发,是江永地区世世代代婚嫁习俗流传沉淀的思想文化,展示着浓浓的地区特色,是当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江永地区劳动妇女的思想结晶,她们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做出总结,写进女书里,在一个又一个新娘的坐歌堂活动中传唱,世代相传,成为了女书作品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发展了女书和女书文化。除此之外,坐歌堂也是当地的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每当村子里有女新嫁,便宴请宾客,摆设歌堂。每一场坐歌堂活动都持续三天,热热闹闹,喜气洋洋,成为了当地村名的一种精神寄托。
坐歌堂习俗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价值。第一,坐歌堂是一种传承女书的大型活动。每当有新妇要出嫁,村子里的妇女便会拿出写有女书的书、扇、帕、巾来吟唱女书,如《五更愁》。有着经典的代代传承的曲目,也有妇女应感慨生活而写下的新曲,坐歌堂也是检验当地女性女书是否学的好,是否精通女书的重要方式。第二,坐歌堂习俗也是展示当地妇女生活风俗习惯的重要方式,作为当地婚姻俗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坐歌堂体现了浓浓的婚俗色彩,如愁屋、小歌堂、大歌堂等活动还有哭嫁歌。
坐歌堂是女书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永地区劳动妇女几百年来的文化结晶,伴随着近年来的“女书热”,女书及其女性文化也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对象,但对于坐歌堂习俗还缺乏完整和详细的研究,坐歌堂习俗中的浓厚的文化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讨论。
参考文献:
[1]李庆福.女书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
[2]李庆福.女书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3]宫哲兵.女书所反映的妇女生活[J].中南民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 (4):48.
[4]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36.
9.生活部策划书 篇九
寝室作为大学生活的最基本组成单位,作为丰富大学生活,营造互助互爱、积极愉悦的学习、生活氛围的基本工具,对我校学风的完善、文化的深化、“修德、长技、求真、尚美”精神的传承显得犹为重要。同时为了加强我院学生在寝室的生活,营造和谐寝室文化氛围经学院及团委的同意特成立生活部,起到同学与学校老师相互沟通桥梁的作用。
生活部管理的主要是寝室卫生,其次是与各班生活委员交流借以组织各班同学。
我个人认为现在的生活部干事们的工作过于繁琐,可以分工简化成几个不同的区域。
首先是岗位问题,可分有1正2副3个部长。干事内定每班2个一男一女首选生活委员,如有优秀同学可另扩充发展。
其次分区域管辖:
正部长主要负责会议内容及学校方面的情况,主要工作是把持部门未来的走向,向部内传达通知,沟通其他部门,每星期向团委和各位老师回报工作情况。一个副部主要负责卫生方面的工作安排,熟练了解个寝室楼的卫生状况,倾听同学们得意见,每周出一份生活总结交与部长
另一个副部主要负责每周检查使用大功率的情况,也写一份报告交与部长。同时负责未来的活动安排,活动期间人员调度。
卫生检查:
每星期的卫生检查具体分为平时、定期和突击,除定期检查外每星期最少一次突击
定期是每星期2的中午12:30-13:00,主要检查卫生及物品的摆放
突击是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直接检查,主要检查地面桌面等位置的物品摆放情况
平时是在前一天晚自修通知检查时间的情况下第二天准时开始检查,主要负责卫生。在优秀寝室的评比中,平时成绩占绝大部分。
大功率检查:
每星期的大功率检查也可分为平时、突击。
平时检查是在晚上的21:3—22.30之间抽时间检查电表。每周最少2三次突击检查则是随同突击卫生一起检查,每周最少一次
活动组织:
10.税收文化策划书 篇十
一、税收文化的定义
税收文化,广义讲,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税收产生以后,围绕税收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讲,是指税务工作者在长期的税收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税收行业特色的意识形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群体意识和税收精神,税务职业道德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准则,税收制度和组织机构。
二、分局税收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对外可以创建分局品牌。近几年来,各分局工作重点都在税收任务上,没有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形象。上塘分局要想在分局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较好地完成税收任务基础上再在其它建设上搞出一些特色,形成一个亮点,力争成为丰城国税的一个品牌。
2、对内可以增强分局的凝聚力战斗力。通过建设税收文化,既能调整分局的干部思想、工作状态,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同时在创建过程中通过大家齐心协力可以有效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进而促进分局全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税收文化建设的内容
1、税收物质文化建设。包括组织税收收入、税收管理手段现代化、建设税收文化阵地、美化工作生活环境。
2、税收行为文化建设。包括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优化税收服务,行风政风建设,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
3、税收制度文化建设。健全各项制度,制度创新,完善激励机制。
4、税收精神文化建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价值理念,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四、分局税收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
1、宏观环境方面:大环境上,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全国上下都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国税系统也在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从小环境上,目前市局领导工作积极,对我们分局工作也很重视,因此分局创建税收文化可以说正当其时
2、微观环境方面:从实际情况来看,分局有两个优势:
(1)人力资源丰富。分局在人员调整后,年龄层次丰富,老中青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年龄结构层。从工作上来说,领导型,业务型,实干型,技术型人才都具备,比如在税收业务上有范新荣、吴卫清,计算机业务上有黄玮,后勤服务上有李小红。
(2)硬件设施完备。分局在已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不需要投入太多资金,分局办公楼四层,一楼有办税服务厅和食堂,二楼有一个闲置的档案室(面积近一百平方米),三楼有五间独立办公室,一个会议室,四楼有休息室和一个活动室。电脑,电视机,音响设备,乒乓球桌,台球桌都具备。
五、分局税收文化建设的一些构想
1、在税收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1)办一个税收文化展厅。二楼有一个近二百平方米的闲置大厅,可以用来办成一个税收文化展厅,把分局相关的一些文化资料图片制作出来,比如分局的一些创新制度,提倡的分局精神,分局文体活动的一些图片,建议在这方面到外地参观一些县市的展厅,比如九江瑞昌。
(2)制作一个上塘分局纳税服务网页。现在电子申报已成为趋势,随着所有企业网络纳税申报的实现,企业可以不出门就办好一些涉税事项,但是一些税收业务问题又得不到即时解答,电话咨询有些具体业务又解释不清。我设想制作一个分局纳税服务网页,在网上可以即时做税务咨询,还可以开通网上虚拟办税服务社区,甚至在网上还可以为企业做一些宣传,让纳税人可以不出门就即时详细的得到纳税服务。制作网页具体可以由黄玮负责,技术力量不够可以寻求外援。
2、在税收行为文化建设方面:(1)纳税服务形式多样化。在纳税服务形式上可以搞纳税预约服务,纳税提醒服务,纳税跟踪服务,纳税告知服务,通过电话、公告栏、手机短信等形式,使纳税服务形式更多,更即时,更人性化。
(2)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加强与企业的感情联系,创造一个和谐的纳税环境。我们可以和企业联谊搞乒乓球赛,桌球赛,扑克,象棋赛等等,既锻炼了身体,又促进了和企业人员的感情交流。
3、在税收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4、在税收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加强分局干部教育。包括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可以进行一些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分局干部到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定期举行业务讲座,邀请资深的企业会计给分局干部上会计业务知识课。
5、在对外宣传报道方面:
要借助各方面关系特别是新闻媒体、网络等广泛对外进行宣传,吸引各方注意力。
(1)公益事业树立分局形象。公益事业要做而且要出新,要注重宣传,比如可以搞个希望工程捐款,联系几个乡镇的贫困失学儿童救助,集体义务献血等等,联系好记者在电台报纸上做好宣传。
(2)推出先进典型。以点带面,通过一个先进典型也可以把分局宣传出去,争取把分局每个干部都树立成一个方面的典型。
六、分局税收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困难
1、分局在搞税收文化建设首先要提出一个主题,也就是一个口号性质的东西,需要大家集思广益。
2、需要一定经济支出。
3、在技术薄弱的地方需要一些外援。
11.政治文化生活书 篇十一
笔者前不久读了日本知名设计师菊地信义的文章后,才深感封面设计的博大精深。
好比说,菊地信义在设计文学书的封面时,不但会从书籍的内容来捕捉封面设计的意象,还会从产品营销周期的角度切入思考,找出此作者属于产品营销周期的哪一期(商品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与换购期),找出最适合向市场推荐作者的做法。
菊地信义认为,刚获得文学奖的新人作家,和已经拥有稳定销售数量的畅销作家,在封面设计上侧重方向就不一样。
新人作家,市场和书店都不熟悉,不比畅销或知名老作家已经有知名度,必须使用不同的方式凸显作者与作品的重点,才能赢得市场的青睐。
因此,新人作家的封面绝对不能使用复杂抽象难懂的封面设计,越是浅显易懂容易为大众接受越好。
反之,成熟期作家的作品也许已经有定论,读者也已经很固定,如何透过封面设计活化作者的形象,吸引更多新的读者加入,就是封面设计者的任务。
菊地信义的设计理念,在于使用封面设计这个工具,创造出一个令人想要翻开书来阅读的“谜”。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整个封面设计就是一道吸引读者翻开书籍的谜题,只要读者愿意翻书阅读,最后就能解开初次遇见封面时内心所产生的谜团。
不得不佩服菊地信义大师对于作者与作品的体贴,完全不会因为自己是大师,就任性地认为封面设计应该由自己说了算,绝对不可以改,反而更体贴出版社与作者,处处从如何让封面成为作品的增值工具的角度入手,进行设计。
商业设计之所以与艺术创作不同,主要区别在于为产品与产品的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服务。让设计为作品服务,让作品能够通过设计增彩而推广出去,增加销量与好评,形成正向循环。
近年来风生水起的电子书,之所以不被看好的其中一个理由,也是来自于对封面设计的轻忽。拥有五百年工艺传统的纸本书,所承载的其实远不止书籍中的文字思想概念,更有开本、纸张、排版、字体、版型、装订与封面设计,而纸本书这个容器的整体构成大多由封面设计者来决定,数百年的经验传承,已经是人类社会里不可撼动的文化象征。
书所以不只是书,更成为许多藏书家追购典藏的精品,甚至只买只藏不读,相当程度靠的就是书籍设计者在书籍上所展现的工艺技巧的累积。书籍从来不只是传递知识与思想的载体(附属品而已),它本身早有自己的生命史。
纸本书的一夫一妻制(一个纸本书的载体盛载一本书的内容)的象征性,更是一夫多妻制的电子书所不能取代的。
更重要的是,电子书还没有发展出自己的工艺传统,非但如此,还试图透过数字系统格式将文字思想与其载体虚拟化,一口气取消人类五百年来累积在纸本书上的爱与智慧的结晶,难怪会引起诸多反弹。
当然,电子书的革命或许势不可挡,但我相信就因为如此,纸本书更加不会消失,它也许会转型或缩小,不再超大量生产,但永远不会从人类世界中消失。就好比机械表并没有因为电子表乃至手机的问世而消失,反而上升为一门精致工艺,成为一个难以撼动的精致艺术市场。
后现代社会讲究多元并存,电子书有电子书的便利,纸本书也有纸本书的精彩,双方应该是合则两利的结盟共生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有你就没有我的斗争关系。
不可否认,书籍整体的设计美学,电子书远远不及纸本书。出版人在纸本书上灌注的爱与温暖,更是强调效率与便利的电子书所缺乏的。
12.政治文化生活书 篇十二
2013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综观今年各地高考政治试题, 有三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是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三是注重考查综合能力。下面, 笔者就以《政治生活》知识为例, 结合今年高考政治试题的特点, 对2014年高考复习提几点建议。
一、以本为本, 夯实基础知识
今年各地政治高考, 无论客观题还是主观题, 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考查考生对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因此, 高三政治复习, 尤其一轮复习, 必须以教材为依据, 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具体做到以下两点:
1. 从内容看, 知识复习务必全面
所谓“全面”, 就是“考纲”所列知识点必须全部掌握, 努力做到“点点清”。
一是重视“知识热点”。政治高考, 无论政治单科卷还是文综卷政治试题, 受时间和题量限制, 经常考查的是学科主干知识。如, 《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职能和责任”的知识, 年年都有试卷考到, 今年新课标Ⅰ卷、Ⅱ卷、北京卷、天津卷、安徽卷、山东卷、海南卷以及福建卷、江苏卷, 就分别以选择题或问答题形式考查了这一知识。对于这类经常考查的“知识热点”, 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必须重点“关照”, 熟练掌握。
二是兼顾“知识冷点”。政治高考在主要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 也会兼顾知识覆盖面。因此, 一些偏冷知识点会偶尔考到。如, 今年上海卷第4题考查的“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司法公正”, 江苏卷第15题考查的“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就是不常考的“知识冷点”, 它属于《政治生活》中“依法治国”范畴, 但教材并未具体讲解 (该知识在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才有具体要求) 。
三是忌有“知识盲点”。高考复习过程中, 一些老师和同学在整理各地高考试题时, 会发觉有些知识点从未考过, 于是认为今后高考也不会考, 就不去复习, 于是出现了“知识盲点”, 这是比较危险的。这类知识一旦考到, 大则可能全“班”覆没, 小则可能个人一分不得。理论上, 只要“考纲”列出的考点, 都可能考到, 我们应当全面把握, 不能有知识遗漏。
2. 从方法看, 知识复习重在落实
所谓“落实”, 就是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方法得当、措施有力, 有实在的“抓手”。
一要用好“导学案”。目前, 许多学校的老师通过编制“导学案”引导高三学生复习。由于政治一轮复习, 要求全面、详细地把握“考纲”所列知识点, 因此, 老师常常以“课”或“框题”为单位精心编制“导学案”, 通过“考点展示、知识梳理、重点难点、随堂检测”等环节, 帮助我们复习、巩固、检测所学知识。我们应当认真对待、充分利用“导学案”, 扎扎实实进行一轮复习。
二要关注“小切口”。今年许多地方的政治高考主观题, 不再笼统要求考生运用整个模块知识回答, 而是通过“小切口”, 考察某一具体知识。如, 新课标Ⅰ卷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 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天津卷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 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上海卷要求“分别从顺应时代潮流和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角度, 简要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加强同金砖国家的合作”;浙江卷要求“运用‘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关知识, 阐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基础的重要性”。这样的试问方式, 既可以避免猜题押宝, 又能防止“普遍撒网”碰运气得分的现象, 提高了考生对知识理解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一轮复习中, 对具体知识的把握必须细致、深入, 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如, 浙江卷考查的《政治生活》中“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知识, 不仅要知道“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是什么) , 还应当结合该模块其他知识, 归纳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为什么) 、中国如何实现和平发展 (怎么办) 。
三要抓住“关键词”。政治教材知识, 涉及大量概念、原理, 对这些知识的把握, 不可能也不需要一字不落的背上。事实上, 无论是高考试题答案的组织, 还是高考阅卷的操作, 都强调抓关键词。因此, 我们的一轮复习, 应当抓住对知识记忆和理解具有决定作用的关键词句, 提高复习效率。如, 《政治生活》有关“依法行政”的知识, 从含义看, 要抓住“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主体) 、“行政权力” (对象) 、“法律” (依据) 三个词;从意义看, 要抓住“人民权利和自由”、“廉政建设和政府权威”、“行政管理水平和民主法治建设”三组词;从要求看, 要抓住“立法”、“队伍建设”和“体制改革”等主要词句。在考试组织答案时, 通过联想并结合试题材料, 将“关键词”扩成完整句子, 就能成为较好的答案要点。
四要画好“结构图”。高考政治主观题, 考查知识, 多以多样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考查能力, 突出对解决问题思路的整体把握。如, 广东卷要求“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 谈谈党为什么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该题答案, 涉及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及其形成、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等多个知识点。这就启示我们, 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必须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 加强知识整合, 构建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的构建, 应当根据不同模块特点, 选择不同的方式。以《政治生活》为例, 可以国家、公民、政府、政党、民族、国际组织等不同行为主体为单位, 画好知识结构图。比如“公民”, “考纲”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就有9个, 知识点比较多且零碎, 一些同学觉得难以全面把握。不过, 如果我们能对教材知识按其内在逻辑进行整合, 从公民“为什么能参与、从哪些方面参与、如何正确参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画出知识结构图 (见下图) , 那么相关知识就一目了然, 如果考到有关“公民”的问答题, 就能比较全面地回答。
二、关注时政, 理论联系实际
今年大多地方的高考政治试题, 不刻意回避热点, 而是迎着热点上。单从考查《政治生活》知识引用的情境材料看, 党的十八大 (新课标卷、上海卷、安徽卷等) 、全国“两会” (安徽卷、福建卷、海南卷等) 、“中国梦” (江苏卷、上海卷、浙江卷等)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江苏卷、四川卷、海南卷) 、国务院机构改革 (江苏卷、天津卷、山东卷) 、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新课标卷、北京卷、天津卷) 、食品安全 (江苏卷、海南卷) 、网络问政和网络反腐 (新课标卷、天津卷) 、中共中央“八项规定” (重庆卷) 、“最美群体” (福建卷) 等, 都是重大时政、社会热点或中学生熟悉和关注的问题。这种命题思路, 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新高考坚持“三个贴近”, 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
对于高三政治复习中热点问题的把握, 传统做法是在二轮复习阶段集中进行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实践证明, 这种做法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在一轮“知识复习”复阶段就要坚持联系实际, 有机渗透时政热点复习。具体要做到:及时、选择、系统。
1. 及时, 即平时养成关注时政的习惯, 一轮复习中就注意积累时政。
(1) 日常复习, 要将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并作归纳。从范围看, 可以分为国内、国际两块;从类型看, 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2) 将收集的时政资料, 及时与教材知识结合, 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分析, 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设置问题并组织答案。这样做, 就能对重大时政形成深刻印象, 且不断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对“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回收”这一重大时政, 我们不仅要及时了解时政本身, 还应当运用不同模块知识进行思考。从《政治生活》角度看, 这一时政热点, 可从党的领导、政府职能、国家利益、和平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2. 选择, 即积累时政知识要“挑选”, 不能不加区别的全部收入“囊中”。
(1) 内容选择。掌握时政知识首先要立足国内, 重点把握能够体现党和政府现阶段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重要会议、讲话、事件、法律、数据等。同时还要关注国际社会, 特别是与我国密切相关的、能够充分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作用的重大国际事件。
(2) 分清主次。掌握时政热点, 应分清主次,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时间上以近期为主, 远期为辅;内容上以政治、经济、民生为主, 其他方面为辅;角度上坚持正面为主, 反面为辅。
如, 民族团结问题。新中国成立,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坚决维护民族团结, 并领导各族人民在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近年来在民族团结问题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 特别是2009年7月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今年4月23日在新疆巴楚县和6月29日在新疆鄯善县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 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伤害。对此, 我们应当结合《政治生活》知识, 多从党的领导、政府职能、公民义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宗教政策等角度, 进行正面分析, 充分认识“团结稳定是福, 分裂动乱是祸”的道理, 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3. 系统, 即时政热点收集和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应形成系列, 不能杂乱无章。
时政热点, 有的是偶发事件, 有的由系列事件组成。对于后者, 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 并能用教材某一具体知识进行深入分析, 以适应政治高考主观题“小切口”设问的要求。
如, 钓鱼岛问题。我们应当知道问题的由来、关注问题的现状、预测问题的走势, 明确中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一贯态度以及采取的系列措施, 并能运用《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知识, 从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
三、适当练习, 提高综合能力
今年各地政治高考, 都非常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如, 江苏卷最后一道探究题, 该题提供4段550字的文字作为情境材料, 从哲学、经济、政治三个角度设置问题要求考生探究回答, 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能力, 凸显政治命题能力立意为主导的要求。
在提高综合能力的众多途径中, 加强练习无疑是重要的一条。一轮复习, 我们就会遇到众多不同类型的练习, 有充斥市场的复习资料, 有老师编制的各类习题, 还有来自各地的模拟试卷。我们该如何面对浩淼的“题海”, 并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呢?笔者认为, 应当尽量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把握“经典”。一轮复习, 老师会在认真研读“考纲”和高考试题把握命题走势基础上, 根据自己所教学生实际, 系统编制或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练习, 这些练习可以说是“经典”。对于“经典”练习, 我们必须认真去做, 做错的题目要收集整理成错题集, 到综合复习阶段再拿出来练习, 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要走“精练”之路。一轮复习重在“双基”过关, 所以吃透教材才是重中之重。对于面广量大的习题, 我们的练习贵在精不在多, 要能进行“任它长水三千里, 我只取其中一勺”的大胆取舍。做练习的关键, 是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和老师强调的要求, 踏踏实实地逐步完成。
三要有“水滴石穿”精神。提高解答政治主观题的能力, 不能指望一两次练习速成, 也不能仅靠二轮强化训练, 需要在一轮复习阶段就通过不断练习慢慢提升。如果在一轮复习阶段, 能有“水滴石穿”的精神, 坚持每天做一道主观题, 我们的解题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四要找到正确答题的“规律”。平时的练习, 我们不仅要善于做, 更要善于总结。要在自己做题和老师讲评过程中, 总结准确答题、规范答题的“规律”。笔者认为, 回答高考政治主观题, 具体方法很多, 但基本要求必须达到以下四点:一是读懂材料, 包括确定材料中心, 将材料分出层次, 找到关键词或句子;二是读懂设问, 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层次;三是联系知识, 能够将教材知识与题目材料准确对接;四是组织答案, 做到层次清晰、逻辑严谨、书写规范, 规范使用学科术语。
【政治文化生活书】推荐阅读:
传统政治文化论文07-21
政治文化生活第九课08-18
初三政治材料题文化09-30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材分析08-19
高中必修三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09-29
论企业政治文化及其内在功能论文10-08
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10-14
第一课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07-21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辩证思考09-10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