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的论文

2024-06-24

江南大学的论文(12篇)

1.江南大学的论文 篇一

通过对2006、2007级学生大量的调查和访谈, 了解学生对于体育课选项的认识和想法, 发现在选课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因学生的性别、个性差异, 在选课时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当然每次选课我们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学院在排课和根据选项情况做出决定时, 既要考虑场地和教师的安排, 也要考虑学生因素的存在。要适时地解决学生选项要求和排课情况的不一致, 以缓解目前一小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误解, 让原本好的想法得到更合理和更有效地贯彻。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高校体育教学应建立大、中、小相衔接的课程体系, 把重心放在注重学生身体健康, 科学锻炼身体, 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上, 尽最大可能为学生现在和将来的体质健康服务。体育教学学时有限, 不可能涉及所有的运动项目, 要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符合大学生身心特点, 深受大学生喜爱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供学生选择。教学时同健康教育紧密结合, 并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

(1) 男女生对于体育选项有不同的倾向。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生理发展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 但由于男女生性别的差别, 他们的倾向也不尽相同。大一刚入学, 体育课选项男生大多喜欢上足球、篮球、排球课, 女生则喜欢上棋类、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课。由于大部分男生生性好动, 他们更喜欢有直接身体对抗的项目, 这就不难理解他们的体育课选择了;而大部分女生更注重形体等的要求, 而且也注意保护皮肤, 而选择一些诸如此类的项目也就不足为奇了。学院在了解这类情况下应该有所考虑, 在可能的情况下满足学生的需求, 同时这样也会有利于教学。

(2) 个性差异也会影响学生的选课。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学把能力、气质和性格叫做个性心理特征。人有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不同的气质类型, 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个性的形成是在社会和家庭的环境影响、教育训练和个人实践活动中逐渐塑造而成的。大学生个性差异表现出的行为, 在此就是选择体育课的项目时有很大的区别。教师要多关注学生, 了解他们的个性, 以便更合理地安排项目。尤其是大二的学生, 经过大学一年的磨炼, 可能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教师要了解这方面的动态, 及时做出调整, 适应学科的需要。

(3) 经验反馈影响低年级学生的选课。一般情况下, 高年级学生的上课经验、体会会影响下一届学生的选课。这一现象的产生其实从另一层面反映出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定。但是, 这也不能完全体现现实情形, 有的学生评判教师上课优劣会带有个人色彩。如有的教师上课严格要求, 这就约束了一小部分不上进的学生;有的则是因为场地等的原因而抱怨;当然也有如实反映上课情况的;还有诸如哪些项目好拿分等等。一般小球项目会比较热, 如羽毛球、乒乓球、定向运动、健美操等。教师要较好地宣传, 正确引导学生选课, 尽量能够平衡大、小球项目的选课。

(4) 新开课会比较有吸引力。随着社会的发展, 很多体育项目也越来越趋于大众化, 随之而来也要开辟新的项目来满足上课的要求。譬如这两年新开的网球、定向运动、素质拓展, 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有的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有的是带着兴趣选的。其实有些学生并不理解公体课的目的所在, 大学体育是让学生在课上学习一些基本的体育技术, 学会锻炼的方法, 而不是从体育课中收获很复杂的运动技术, 让学生的体能等达到极限。所以, 在选课时教师要正确宣传。

(5) 教师的亲和力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大学教师的要求是要科研和教学齐头并进。这是时代的要求, 更是教师自我的要求。当代社会自身没有发展就代表退步, 就会落伍。学生对教师也会根据上课表现、人格魅力, 作出适当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有出色的业务能力, 更要有突出的做人准则。本专业的知识一定要及时更新, 要加强自我锻炼, 以便上课做好示范。教师上课要有新颖的教学方法, 注重和学生的互动, 调整好课堂气氛。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 江南大学体育课进行选课的方式是正确的, 要继续执行。大学期间, 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成熟, 学习兴趣更加强烈, 学习动机更加具体、明显。选项教学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教学教师, 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选择授课内容都是自身较为擅长项目, 教起来充满自信, 轻松自如, 得心应手, 从而学生愿意学, 教师愿意教。选项教学有利于与终身体育的接轨。专项教学采用以练为主的授课形式, 使学生真正达到增强体质, 发展身心健康的目的。 (2) 体育选课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不能让学生和教师都满意。江南大学现有体育设施还是比较齐全的, 现有的场地条件如果合理利用还是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的。目前的情况来看, 主要是一些项目需要教师合理配备, 有些热门项目还要有更多的老师去上课。前几年的棋类、网球等项目, 选的学生很多, 但同一时段不能有多名老师上课。羽毛球课因为有时会和体育系学生的篮球、排球课场地有冲突, 而不能多开。 (3) 新开课程要正确引导, 以免出现极端热的现象。大学生要求体育课程内容更丰富、上课形式更灵活、教师水平更高、技能更好、活动场地更大、考评制度更合理等。学生一般对新开课程特别感兴趣, 不是因为爱好而是因为好奇。学生通过新开课可以接触以前没有学习过的体育项目,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投入学习, 这样的选择就太盲目了。教师在新开课程时应该向学生介绍学习内容、上课方式、考核办法等, 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再进行选课。 (4) 体育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选课教学是新形势下体育教学的需要, 也是对教师传统地位的挑战。把每堂课设计好, 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并保持兴趣;平等地参与课堂活动, 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些不但要求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 过硬的专业技术, 还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娴熟的组织能力。从这点来说, 选课不是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建议。 (1) 针对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实际需求, 提出相应对策: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设计符合学校实际的体育课程, 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合理实用的体育课程设置、体育课类型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手段现代化, 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测评体系和考试制度、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建立学生自主择课、教师灵活上课的符合大学生实际需求的新型体育课程模式。 (2)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建设体育场地应注意除了对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常规场地的建设, 还应考虑适应体育选项课形势发展的需要, 修建一些特殊项目的场地。同时, 体育教师应加强自我能力的不断培养, 要注重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体育教师要一专多能, 能掌握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 这样就能缓解学生选课和教师安排的矛盾了。保证新开课程的严肃性 (包括课程论证、师资水平、设施保障等) , 增加素质课程的娱乐性, 确保冒险课程的安全性。这些要求也对体育学院的领导和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要适时地了解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想法, 从而为开设合理和有效的课程, 提供理论依据。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 正确引导学生, 这样才能保证体育选项课正常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孙利红.体育选项课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 (3) .

[2]李树文.选课教学是普通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2) .

[3]张贵婷.论高校公共体育课“选项课”教学[J].邢台学院学报, 2006 (6) .

2.江南大学的论文 篇二

[摘 要] 大学和大学出版,其目的都是为了传递知识。大学出版社以出版学术著作为己任。大学与大学出版的互动,有助于出版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大学出版社发展迅速,但在学术出版上有待继续努力。

[关键词] 大学出版 出版质量 知识传递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2-0005-03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Press is to communicate knowledge in the society. The 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 Press is to publish academic works. The good rela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Press help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has developed rapidly, but they have not done enough in the academic publishing field, and have to continue to work hard.

[Key words] University press Publication quality Communication knowledge

众所周知,大学具有下列三个功能:一是教育功能,为社会培养人才;二是研究功能,促进提升科学研究;三是社会服务,为社会提供咨询。总之,大学促进了学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创始人丹尼尔·吉尔曼(Daniel C. Gilman)在1876年说过:“对大学而言,推进知识发展并且将知识不仅在那些可以每天聆听讲座的人们中间,而且在更大更宽范围的人们中间传播,这是它最高尚的职责之一。”(It is one of the noblest duties of a university to advance knowledge and to diffuse it not merely among those who can attend the daily lectures but far and wide[1].)

大学与出版,其本质都是知识的传递。早年的大学,传递知识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书籍成为它的重要补充。所以大家形容“百科全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同样,大学出版社可弥补大学功能的不足,帮助大学在课堂之外传播知识。早期的西方大学出版社,其前身多为满足大学教学科研需要而成立的印刷所,印刷大学教授的著作或者讲义。此后,逐渐过渡到出版学术作品,作者也超越了所在大学的范围。在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大学往往都拥有优秀的大学出版社。大学与大学出版社成为学术世界的一道风景。

在我看来,大学出版之所以可能,基于下列原因。

1 大学是学术成果生产的重要机构,为大学出版提供了资源

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制度,非常有助于出版的发展。大学里的学生,要获得学士以上学位,必须撰写论文。这些论文,要求具有创新性。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更要求在该论文研究的领域内具有突破性,能有最新的研究发现。一些国家的大学还规定,要获得博士学位,必须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2—3篇与本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表明这一研究得到社会的认可。有些国家的要求更严,博士研究生必须在科学引文索引(SSCI)等来源期刊上发表2—3篇论文后才能申请博士学位。这一制度,促使刚进入研究殿堂的学生很早就开始介入学术生产,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研究习惯,为学术出版培育了生力军。大学的选聘制度,要保证优秀且合适的人进入大学系统。而发表过学术论文、出版过学术著作的人,往往会获得优先考虑。这一制度,促使将来要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者,更加重视学术论著的撰写。大学的晋升制度,更为大学出版提供了优质资源。从讲师(助理教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任何一个需要晋升的大学教员,要通过作品证明自己的学术水准。这些作品,通常都是已经发表的,在社会上已经得到传播。一些国家规定,从讲师晋升到副教授,必须发表3篇以上的论文或者出版一部学术专著;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必须发表5篇以上的论文,或出版1部以上的学术专著。有些国家可能没有发表论著的具体数量限制,但都很重视是否出版过论著。

大学的这一制度,与学者的创造冲动相结合,使大学成为学术成果生产的重要机构。据统计,全世界三分之二的论文是大学发表的,四分之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大学工作。大学出版以推广学术、促进学术的提升为己任,大学教员的著述成为大学出版的重要资源。尤其是一些专、精、尖的著述,因读者面窄,往往不能被商业性出版机构接受。大学会资助这些著作出版,以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这些专著,所在大学的出版社通常具有优先选择权。而大学出版社依托于大学良好的声望,往往能获得社会的好感,在获取有价值的手稿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 大学是学术论著质量评估的重要帮手,保证了大学出版的质量

出版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制度。在出版过程中,要获得出版许可的作品,必须经过审稿的程序。这是为了保证出版物的质量,使人类创造的知识得以传承。在学术出版中,待出版的学术作品,必须获得学者们的认可才可以出版。因此,在学术出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同行评议制度。出版社或期刊社聘请同行专家对拟出版的论著质量进行评议,只有获得同行专家认可的论著方可进入出版过程。大学里的专家,因其学术素养深厚,往往成为同行评议中的首选专家,成为重要的把关人。尤其是大学因其拥有学科种类齐全的不同研究者,成为学术出版的最好伙伴。他们帮助出版机构把好出版物的质量关,使优秀的作品得以进入出版流程。因此,以学术出版为己任的大学出版社,更要依赖大学的专家。正是这些专家的把关,保证了出版物质量。

3 大学是学术成果的收藏机构与阅读机构,扩大了大学出版的影响

大学中的教师和学生,是出版物的重要消费者。对学术出版而言,他们更是重要的消费主体。大学里的教师和学生,通过阅读出版物获得新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创新。因此,大学成为学术成果的重要消费地。尤其是大学的图书馆,广泛收集全世界各地的出版物,是大学出版物的重要采购商,成为学术成果的重要收藏者和传播者,扩大了作品的销售与影响。大学的出版物,通过书店等流通渠道,以及大学图书馆等收藏机构,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成为大学功能的重要补充。

4 大学为出版业培育人才,成为大学出版及其他出版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随着出版规模的扩大,出版业越来越需要大量的人才。出版是一个包罗万象、涉及面广的行业。而大学涵盖了所有的学科与专业。出版业需要的每一个人才,都可以在大学中找到。因此,大学成为出版业的坚强后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学通过短训班等形式,帮助出版业培训人才,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了现代科技与文化知识。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的纽约大学、佩斯大学,英国的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中国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出版专业,更直接为出版业培养人才,推动了出版业的进步。 大学出版专业帮助大学出版培育了出版人才,提高了出版效率。

大学与大学出版的互动,推动了学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出版社自身的发展。1946年成立的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在全球拥有130多家会员单位。令他们自豪的,便是大量诺贝尔获奖者的作品在这些成员单位里得到出版。他们始终认为:“大学出版社使大学教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在更广范围的传播成为可能”(University Presses make available to the broader public the full range and value of research generated by university faculty)[2]。

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大陆已有大学出版社110家。其中,安徽4家,福建1家,甘肃1家,广东4家,广西1家,贵州1家,河北2家,河南2家,黑龙江3家,湖北5家,湖南5家,吉林3家,江苏7家,江西1家,辽宁6家,内蒙古1家,山东3家,陕西7家,上海13家,四川4家,天津2家,新疆1家,云南1家,浙江2家,重庆2家,北京28家。这些大学出版社,占全国图书出版社总数的20%,成为中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陆的大学出版社,大都诞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综合性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理工类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师范类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人文类大学出版社,成为中国大陆出版社中的佼佼者。它们在传承学术、普及知识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大学出版不断受到商业性的影响,导致大学出版的品质有所下降。这一点在中国的大学出版社中表现更为明显。原本应以学术为己任的中国大学出版社,出于经营压力,大多涉足中小学教辅读物的出版。一些大学出版社甚至成为中小学教辅读物的重要出版基地。曾有学者通过分析大学出版社历年获得国家级图书奖的数量,来看大学出版社的学术质量,结果发现,“以中国图书奖和国家图书奖历届的获奖数据来看, 在中国图书奖中大学出版社获奖112 种,占获奖总数的13%;历届国家图书奖中,大学出版社获奖44种,占获奖总数的6%。数据分析显示,在学术图书的高端领域, 大学出版社至今仍处于明显的劣势”[3]。另有学者指出,中国“大学出版社学术图书的出版在比例上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由此可见,中国的大学出版社与学术出版之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一定程度上也违背了大学出版社设立的初衷。

随着中国大学出版社的转企改制、数字化的挑战等,中国的大学出版社面临着更大的经营压力。期待更多的大学出版人,以传承知识、扶助学术为己任,将大学出版社真正办成学术型的出版社,以弥补大学功能的不足,促进学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注 释

[1]http://www.press.jhu.edu/about/index.html

[2]http://www.aaupnet.org/about-aaup/about-university-presses/the-value-of-university-presses

[3]张平官.在学术出版市场上大学出版社的地位和发展战略[J].大学出版,2008(3):58-62

[4]曹恒娜.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问题分析和发展方向[J].新闻世界,2011(5):227

3.江南大学的论文 篇三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这是中国经典著作《大学》中的开篇之语, 也是后世中国大学乃至教育最重要的育人功能之一。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于大学的精神, 大学精神即是人文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也是大学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但在浮躁的社会生活中, 大学文化日益缺失, 诸多文化传统日益被抛弃, 在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今天, 深入研究梳理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源起、时代特征和民族特性、表现和作用机制等问题, 对思考、探索、重塑我国当代的大学精神, 促进人的更好发展, 提升大学办学质量和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本栏目选取来自天津的“当代中国大学精神高层论坛暨学术研讨会”3篇会议发言报告和论文的成果, 与读者共享。下期该栏目将继续推出本次会议的其他优秀成果。

4.怎样的大学是好大学? 篇四

站在社会角度,当前的“985”高校、“211”院校,无疑就是好大学,这些大学获得的科研投入多,学校的层次和级别也高,且放在各地的第一批招生。

站在一些排行榜机构角度,排在排行榜前列的高校,就是好大学。近年来,大学排行榜的生意很红火,迎合的就是社会对“好大学”评价的需要。有一些学生,就是根据排行榜来选大学和专业的。

可是,在国内,社会角度的“好大学”,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行政性,而从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经历看,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是通过“计划”诞生的,在计划模式之下,有很多大学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了办学政绩上,而非育人成果上,令人惋惜。

排行榜上的“好大学”,暂不论其选择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其本质看,这只能代表一方面的社会评价——某个机构按照自己对“好大学”的理解,设置指标,根据学校的办学数据,进行排名。所以,我们所见的是,各种大学排行榜的结果千差万别,这令不少考生感到困惑。

如果按上述两种看似权威的方式来选“好大学”,考生们将一直摆脱不了困惑。真正的好大学,是适合自己个性、兴趣,与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的大學。

这就要求每个考生分析自己的个性、兴趣,找到自己对哪类大学、哪个专业感兴趣。而经过12年的灌输教育,很多同学已经不能明确说出自己的兴趣,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我这个分数能进哪个好学校”?

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还要求每个考生审视自身的名校情结,不要对所谓的名校进行盲目的追逐。与之相比,不如对自己的大学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全面的规划来得更重要。我国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读书读到高中毕业就结束了,进入大学,就是“混”,在此基调之上,学生们选择大学,当然只关注学历和学校层次,意图是混一张颇有面子的“文凭”。

但拿到这样的文凭,又能如何呢?在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3100万,毛入学率达到近27%的当下,教育质量没有保障的大学文凭,关键时刻基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在能力社会中,人们关注的将是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他有怎样的文凭。

5.江南大学的论文 篇五

网络教育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功能特性和资源建立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和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网络设施是网络教育的硬件基础,网络教学平台工具和网络课程资源是网络教育的软件基础,与网络教育相关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了网络教育的社会基础,而学生和教师则是网络教育中最具活力的人的要素,他们应具备驾驭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教学的能力,从而实现高效的教—学活动。

1999年,我国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至今,获准建立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已从最初的4所增至数百所。然而,在各高校轰轰烈烈地利用网络开展远程高等教育时,如何确保这种教育活动的质量,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个高质量的虚拟大学应具备怎样的体系结构?包括哪些根本性要素?一个有效的、高质量的网络学习系统应该具备哪些质量保证措施?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当前的网络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如何对网络教育进行评价一直是教育技术领域里的一个敏感而重要的问题,其难点在于确立合适的、普遍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而江南大学网络办学多年,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质量、注重效益”的办学思想,以“保证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以“面向行业,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为服务宗旨,以“加大教育投入,严格教学管理”为抓手,无论从学术氛围、硬件设施还是教学质量来讲均能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是无锡市政府指定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江苏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无锡市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基地、江苏省高级技工培训基地等,属于在长三角地区顶尖的继续教育机构,同时在全国远程教育占据一席之地。

选择江大网络教育学院继续学习充电,一方面教育教学整体优于其他选择;另外学院提供多中远程沟通渠道,学生可以很方便与远方及老师进行沟通,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

6.体现大学精神的大学文化建设 篇六

关键词: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将文化管理引入大学,注重大学的文化建设,是对当前大学教育管理理论的一种创新和发展[1]。建设和谐的大学文化,能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泰勒在《原始文化》有一个经典的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著名教育家梁漱溟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依靠的一切。”[2]揭示出了文化所蕴含的深层意义,是对文化概念的一种独特的诠释。

关于大学文化有学者认为“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等为核心,以具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行为方式等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3]该定义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把校园文化分为物态文化、组织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还有学者认为“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参与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方式,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4]”人文氛围和精神风貌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包容性和传承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在包容的文化氛围中共生,并传承大学发展积淀出的独特文化。

二、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当前,随着大学教育的发展,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障碍。

(一)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伴随改革开放西方文明而来的有各种消极的思潮,早期“象牙塔”式的大学渐走向社会的中心,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潮也对大学文化进行侵蚀。大学文化逐渐丧失应有的鲜明个性和特质,无可抗拒地深受社会文化中的消极思想影响。具体表现在大学生的学习气氛不够浓厚,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

(二)行政化取向。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对今天的大学教育仍具很大影响,大学和大学校长被冠以不同的行政级别,大学和教授在追逐行政级别的提升。这种行政化的取向对大学文化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等级制观念。等级制观念是行政化观念的延伸和发展,反映到大学文化中就是大学之间的等级制及大学内部管理的等级制。前者指大学被划分为不同的行政级别,级别较低的大学发展受到限制,加剧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后者指大学师生之间不能平等地交流和对话,管理人员不能很好的为师生提供服务。

三、体现大学精神的大学文化建设策略

大学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人的潜能全面、自由、和谐发展。大学精神要求大学必须自觉地把文化建设视为重要责任,形成大学师生共同接受的价值取向和办学特色,最后达到文化管理之用力最小、效果最大的“不治而治”的大学之治[5]。

(一)倡导建立开放、包容和多元的大学文化。应定期开展各种格调高雅、主题鲜明的文体活动;邀请各界人士开展讲座、展览等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正是提倡了不同学说间的交流争鸣,才创造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蔡元培时期的北京大学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造就了辉煌。

(二)提倡大学精神,强化大学的知识本位和学术功能。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回归大学的知识本位和学术功能,离不开大学的师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创造能量,通过青年学生间接实现的主体作用相当突出,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低估。[6]大学应当注重良好学术氛围的营造,重视博雅教育。

(三)提高尊重意识,实施人性化管理。“优秀的大学文化应该体现出对师生人格的尊重、对个体差异的包容、对学术探索的支持、对创造精神的尊重”[7]。大学文化应最大限度使师生感受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调整工作思路和制度设计,从而实施人性化管理。

(四)重视校史教育,培养师生对大学的归属感。重视校史教育,挖掘校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事件,培养师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教育的角度看,大学校园本身就应该是文化校园,彰显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环境育人,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8]

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彰显大学精神对师生的潜移默化熏染,从而突显其隐性的教育价值,大学文化在大学精神的传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显示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参考文献:

[1][5]陈蔚峻.浅论文化管理视角下的高校教育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

[2]梁漱溟.中国文化之要义[A]. 中国现代學术经典 梁漱溟卷[C].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6]黄薇.“校园文化”的现实状况研析[J].青年研究,1994(9).

[4][7]林梅.创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J].学理论,2009(29).

[8]潘懋元口述.肖海涛,殷小平整理.潘懋元教育口述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江南大学的论文 篇七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定义

现代大学制度是指大学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 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施民主管理、全面落实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所具有的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管理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涉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改革。从宏观层面来说, 主要指政府宏观管理, 市场适度调节, 社会广泛参与, 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从微观层面来讲, 现代大学制度是指党委领导, 校长负责, 教授治学, 民主管理。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指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 大学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科学管理。

二、复旦大学办学特点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1905年, 震旦学院140余名学生因反对法人干预教育从震旦学院退学。震旦学院校董教育家马相伯支持学生的正义行为, 宣布出资创办复旦公学。从此, 复旦公学成立。从复旦公学的创建过程中可以看出, 它是当时有识之士在反法帝国主义夺权中重建的爱国民主学校。1917年, 复旦公学开始招生本科, 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 下设文、理、商三科以及预科和中学部。1941年, 学校改为国立。复旦大学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私立大学, 在当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有其独特的办学特色。

1. 思想民主, 学术自由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倡导教育独立、学术自由, 是复旦大学所追寻的目标。马相伯主张学校应兼容并包, 学术思想自由。他在复旦时明确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学、兼容并收的办学方针。复旦校歌歌词中“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纲无羁绊”, 为复旦人对教育和学术领域的追求和理想。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坚持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对于新思想的引进, 也非常关心。所聘请教师中有思想极为先进的人物, 对当时复旦发展有很多影响。1924年, 复旦设立行政院, 实行教授治校, 建立起一套民主制度。

复旦大学因是私立大学相对来说比较独立, 可以保护激进学生, 有按学术标准或他们选择的学术标准办校的可能性。相比国立大学来说, 所受政府束缚较少。

2. 学生自治管理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认为, 大学应是学者自由问学的机构, 认为大学应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治能力, 想把复旦办成一微型民主社会。复旦大学成立学生自治会管理学校, 设有评议部、执行部和司法部, 校务由学生推选干事自己管理。学生自治会除了安排食宿和同学们一般社会活动外, 办了一所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合作银行和几个合作机构。复旦大学积极提倡独立自由和学生自治精神。学生自治制是由学生选举出几位代表, 组成一个委员会来承担学校的所有管理工作, 院内各部事务全部都由学生管理。学生代表直接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通过培养学生自治能力, 分配学生担任行政职务是为了将来把民主价值观运用到社会。这一管理制度体现民主、自由、平等观念。这也形成复旦独特的治校风格。

3. 中西会通,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并重

复旦作为近代中国知名的私立大学, 它的教学有其独特的风格。首先, 教学要求非常严格。在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方面, 复旦大学规定, 学生凡国文、英文、算学有一科不及格者, 不能升级, 也不能毕业。复旦学生以基础扎实而著称。其次, 非常注重外语教学。把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列入必修科目, 规定除了本国的历史、地理、数学等课程须用汉文外, 其他科目都用西文教授。目的是培养中、西会通的人才。除此之外, 复旦大学提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并重的教育理念。复旦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崇尚科学, 注重文艺, 不谈教理, 容纳各种人文及自然科学知识。

设有中文、外文、历史、社会学、新闻、教育等系的复旦文学院在课程设置的广泛程度上, 可以和美国文科学院相比拟, 同时又注重职业训练。学生毕业之后, 可能应付社会的挑战和适应社会的需要。成立于1917的复旦大学商学院是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商业发展以及上海民族工商业的需求, 创立此学科。它设有银行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和企业管理, 为民族工商业培养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和理财贸易专家。

复旦大学的教学理念是中西会通,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并重。从复旦课程设置来看, 有两点是其突出的特点。一是学校对于课程设置有较多的自主权, 因而有可能根据中国培养高等人材的需要, 来决定教什么或不教什么。二是注重实用知识的学习。当时的复旦课程设置, 不仅向学生介绍了新知识, 并且力求结合现实常发生的问题加以说明。

三、贡献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其核心是指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 大学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科学管理。目前, 中国大学制度存在很多欠缺, 不管从对外关系上还是内部管理。中国大学作为学术组织, 其主体地位缺失, 大学存在严重行政性泛化现象, 缺少学术独立与学术自由氛围。近代复旦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 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些为目前的中国大学制度创新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就大学与外部关系来说, 复旦大学最初建立是因为反法帝国主义夺权所产生的, 它是一所爱国主义民主学校。国外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倡导教育独立、学术自由, 而且复旦大学一直到1942保持其私立大学的性质, 政府对其干涉相对较少, 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校在较独立的环境相对比较自由的发展。

复旦大学对现代大学制度贡献主要体现在其学校内部治理上。学生自治制度是复旦大学的一显著特色, 其管理制度把学校管理权利交给学生体现民主、自由、平等观念, 而其课程设置是其另一重要特色。其课程设置学校有较大的自主权, 教授可以决定教什么不教什么, 其教学内容很重视实用知识的学习。复旦教授和学生都重视学术自由, 他们从中国教育传统中吸取知识来承担社会重任、关心实用研究的内在价值, 来加以改造以适应社会需要。他们既不盲目追求西方学术标准, 也不排斥引进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 而是想树立起中国近代学术标准。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社会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这种社会变革极大地促进了近代大学的成长, 是现代大学产生与发展的深层根源。以复旦大学为个案, 通过介绍其早期办学特色, 可以对中国大学制度创新提供很多启示。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复旦大学,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献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哲学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0) .

[2]程沧波.国立复旦大学[A].中华民国大学志[M].

[3]薛明扬.复旦杂忆[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4]赵少荃.复旦大学创立经过[J].上海高教研究, 1984, (02) .

[5]孙宏.复旦公学 (学院) 迁锡纪事[J].档案与史学, 1999, (01) .

[6]别敦荣.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探析[J].江苏高教, 2004, (03) .

[7]宋秋蓉.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办学成功地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05) .

[8]许美德.一个大学新传统的开创——复旦的早年[J].复旦学报, 1982, (02) .

[9]黄书光.论马相伯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06) .

8.江南大学的论文 篇八

江大校办„2014‟8号

关于印发《江南大学关于进一步 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各学院(部)、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江南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试行)》已经2014年第5次校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校长办公室

2014年4月18日

江南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

(试行)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使命和责任。优良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根本保证,是大学实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加强江南大学学风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教育先行,形成全员育人工作格局

1.加强思想教育引导。要加强大学生理念信念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国家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将探索未知作为学习原动力,将振兴中华作为学习内驱力,将青春梦、江南梦与中国梦融为一体,志存高远,胸怀祖国,立志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2.提高专题教育的实效性。不断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活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秉承“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将求学奋进作为大学阶段的首要任务,明确自我发展定位与职业目标,并能够持之以恒地为之努力。

二、强化落实,优化学风主导的管理制度

3.完善“教学相长”的联动机制。校院两级实行教务与学生工作条线的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落实学风建设相关工作。切实加强学业导师、项目导师、生活导师等多样化的导师制,引导—2 —

促进专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选拔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拓宽教师教书育人渠道。创新奖助学金的受益方式、扩大奖助受益面,鼓励学生潜心学习。

4.健全“以学为主”的考评体系。深化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科技创新等内容纳入学业评价。落实管理干部、教学督导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听课、查课制度,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严肃考风考纪,明确监考职责,严格考试纪律,加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和巡视工作,对学生考试违纪行为按相关规定及时处理,实行学生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责任追究制度。

5.严格学生日常管理。要加强学籍管理,进一步规范注册制度,明确休学、复学、退学、降级等学籍异动的流程与要求,加强对学籍异动学生的跟踪管理。严格学生奖助学金审评程序,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严格学生考勤制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对论文作假、考试舞弊、抄袭作业等学术不端行为严肃查处。

6.加强学习条件与学习资源建设。对图书馆、教学楼等学习场所进行条件改善。对部分自习场所进行功能改造,尝试设置讨论室、答疑室等。加强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造优质学习资源汇聚的网络社区;不断丰富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和类别等。

7.搭建开放式创新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学校各类创新实践基 — 3 —

地的作用,健全学校和学院两级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鼓励教师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加强学生创新团队和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8.健全校院两级学习支持系统。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学习支持与促进中心,通过笃学讲坛、名师沙龙等载体,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开展学生朋辈互助学习的实践探索,向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业帮辅服务;加强学风调研,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学生互助学习、自主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建设与环境支持。

三、营造氛围,建设优良学风校风

9.搭建立体化学生发展平台。要依托学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第二专业选修、优生优培等政策性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要依托勤工助学模式改革、体育精神培育等试点项目,引导学生注重健全人格的养成,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依托西部计划、村官计划、创业计划等国家项目,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寻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

10.开展优良学风创建工作。开展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宿舍等创建工作,在各类学生组织与学生活动评比中更加注重学习氛围与学习能力的权重。营造整体向上、各具特色的学院学风院风。通过开展高质量的学科竞赛、辩论赛、读书节等,营造以学为主的校园氛围。

—4 —

11.加强社团等学生组织管理工作。规范各类学生组织的注册管理工作,严格规范活动内容和时间。严格学生干部准入退出机制,规范学生组织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参加高质量的社团活动,各级各类学生社团的招新一律不得面向大一第一学期新生。各类学生活动要减量提质,不得占用上课时间,学生不得以参加活动和会议为由向任课教师请假。加强学术型和科研型学生社团建设,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9.台湾清华大学和交通大学的复建 篇九

台湾复建清华大学

据不完全统计, 自1950年至1957年, 约有3000名海外科学家和留学生回到祖国大陆, 约占建国前留学海外学者总数的一半以上, 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输送了极为宝贵的新鲜血液。他们后来大都成为各方面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 为发展新中国的科技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国民党当局也不遗余力地想拉拢海外学人到台湾, 但来台湾后让他们干什么?有什么职位空缺安排他们?能否让他们真正安心留下?

1954年, 梅贻琦 (前左) 在台湾新竹县赤土崎亲自勘察清华大学复建校址

当时台湾岛内政局仍然动荡, 经济萧条, 财政拮据, 教育经费甚短, 无力改善教学和科研设备;加上大学和研究所数量有限, 职位空缺很少, 而且教师薪资过薄, 为维持生计, 知名教授多有奔走兼课者。在此情形下, 很少有海外学者愿意到台湾。

为此, 许多随国民党当局自大陆撤退来台的教育学者、科技专家和关心台湾的海外学人都曾向台当局提出建议, 希望建立新的高校和重新组建“中央研究院”, 吸引海外科学家来台, 让他们有用武之地。

直到1954年, 台湾经济状况已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岛内原本紧张不安的气氛也稍稍平定, 成立高校事宜才提到台当局议事日程。

首先是将岛内已有的专科院校扩编改制, 如台当局1956年将台湾省立师范学院 (前身为台中农林专门学校) 升格改制为“台湾省立师范大学”, 将台湾省立工学院 (前身为台南高等工业学校) 扩编升格为“台湾省立成功大学”, 将台湾省立农学院 (前身为台中农林专门学校) 与法商学院合并, 并新设理工学院, 1961年升格改制为“台湾省立中兴大学”。这一过程产生不少教职和研究席位空缺, 成了招聘延揽海外学人的好理由。

但这些新成立的大学名气都不够响亮, 学校研究试验设备非常简陋, 学科设立也很少, 难以对知名海外科学家产生诱惑。这时, 有人想到要在台湾重建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其前身为1911年在北京设立的留美学生预备学堂, 1925年设立大学部, 抗战期间曾西迁至昆明, 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合组西南联合大学, 抗战结束后回归北平。数十年来, 这所大学培育了无数优秀学子, 在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上享有盛名。

由于清华大学的办学资金来自于1900年 (庚子年)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清政府签订屈辱的《辛丑条约》, 拿出4.5亿两白银作为赔偿, 即所谓“庚子赔款”。1909年美国将所摊多余部分本利退回, 充作清政府选拔留学生赴美留学之用, 设立“游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 次年改名“清华学堂”。1924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 将其余的1254.5万美元赔款用于中国教育文化基金, 北洋政府任命了由10名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清华校务及游美学务基金保管委员会” (简称“清华董事会”) , 本金放在美国, 以每年的红利资助清华大学办学 (当时称“清华学校”, 隶属外交部)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后, 将清华基金改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管理, 清华大学遂隶属于教育部。

1948年冬, 人民解放军由南口进至北平西郊, 国民党军退守城内, 位于郊外的清华园处于解放军的势力范围。此时清华大学师生还在上课, 校长梅贻琦恰好前一天因公入城, 当时城郊交通断绝, 只好留在城内。几天后, 他匆匆搭上国民政府派来的专机去南京, 因为太过仓促, 连清华大学的印信都未及携出。第二年, 梅贻琦前往美国纽约, 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董事洽商清华基金的保管及运用事宜, 并自1951年起, 将其利息用于协助在美学者从事研究, 以及购买学术书刊和仪器赠送台湾岛内专科以上学校。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第一班研究生与校长梅贻琦合影

正是因为有了这笔清华基金, 梅贻琦开始四处奔走呼吁, 组织成立清华大学在美文化事业顾问委员会, 希望利用这笔钱在台湾复建清华大学。恰巧此时, 台当局获知大陆中国科学院1950年5月成立了以吴有训、钱三强、何泽慧为骨干的现代物理研究所, 专门从事原子能科学研究;1952年下半年制定了核科研五年计划, 其主要目标是开展核物理试验和为建造反应堆创造基本条件。1955年6月, 中国科学院确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0项重点任务, 其中第一项就是原子能和平利用研究。为缩短中国大陆核技术和核工业初创时期的建设进程, 从1953年起, 中苏两国政府在核能领域签订了多个协议, 苏联将在铀矿勘探、核科学技术研究和核工业建设方面对中国大陆提供援助。台当局顿时坐不住了, 马上与美国密商。

发展原子科学研究, 一直是国民党当局的梦想。早在1946年年初, 美国宣布将在太平洋比基尼岛试爆原子弹, 朱家骅便曾派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前往参观, 然后转往美国, 设法购买近代物理研究所需的图书、仪器和设备。赵忠尧曾是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叶企孙的助手, 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抗战中回国, 任中央大学物理系主任。他作为观察员参观了美国在太平洋上进行的原子弹试验后, 又到美国国内的一些核物理实验室访问, 了解核物理实验的新进展, 并做一些研究工作。1948年院士选举告一段落后, 中研院总干事兼物理所所长萨本栋也急赴美国考察原子能研究, 寻求技术支持。但不久国民党当局已如风中残烛, 萨本栋也在1949年底以胃癌撒手人寰。留在美国的赵忠尧决定不去台湾, 返回中国大陆, 后来他成了“两弹一星”研究的领军人物。

当时全球冷战正酣, 两大阵营对抗激烈。美国为反制苏联, 于1954年联合国大会第九届常会上提出“国际合作发展原子能和平用途”的倡议。同年12月, 台“外交部”建议“行政院”设立原子能研究机构, 并参加国际原子能会议。第二年5月, 台当局成立“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 相关业务由“教育部科学教育委员会”办理, 主任委员由“教育部长”张其昀兼任, 随后立即与美国签署《中美合作研究原子能和平用途协定》, 决定在台湾设立原子科学研究所, 开展核能研究。

然而钱从哪里来?台当局想到了清华基金, 马上电召正在美国的梅贻琦返台筹商, 以重新组建清华大学的名义, 动用这笔钱。同年12月, 在台北设立“清华大学研究院筹备委员会”, 由“教育部长”张其昀、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 以及蒋梦麟、浦薛凤、钱昌祚、陈雪屏 (分别代表国防、外交、财政、经济四部) 等为委员, 地点选在台北市南边不远处三面环山的新竹县赤土崎, 便于今后在山里开展地下核试验。第二年1月才挂出“国立清华大学筹备处”的牌子, 由化学专家、前中山大学代理校长陈可忠为主任, 筹划复校事宜。也就是说, 最初的新竹清华大学其实只是一个空壳包装, 里面除了正在修建的原子科学研究所, 其他什么也没有。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园内有一个等比例缩小的仿大陆清华大学“二校门”, 用以表示两校之间的一脉相承。

1956年7月, 原子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 开始招考第一届研究生, 共录取20人, 先借用台湾大学物理馆教室上课。课程为二年制, 毕业授理学硕士学位。次年, 首批校舍 (办公室、教授住宅及职员、学生宿舍) 完工, 秋季即开始在新竹上课。

梅贻琦在赴美洽聘教授的同时, 订制范特格拉夫加速器、核反应堆及相关仪器, 1958年7月开始安装仪器设备, 次年春季安装完毕。当时原子科学研究所最重要的设备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水池式反应堆 (台湾称原子炉) , 共耗资105万美元。购置核反应堆及仪器设备、装配实验室等费用都由清华基金支付。梅贻琦也因为奔波劳累过度, 于1962年5月病逝。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园内镌刻的校训“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由于核物理研究需要大量运算, 凸现数学的重要性。为培养数学研究人材, 因此在1962年又增设了清华大学数学研究所, 于1963年春季招考第一届研究生。1964年成立大学部, 先设立核子工程系及数学系, 1965年增设物理学系, 1966年又增设化学系;同年7月, 成立物理研究所, 隔年设立博士班;1968年成立化学研究所,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年轻时曾在这里就读。

此后, 台湾清华大学陆续设立其他各个系所, 并将原有系所分设理学院、工学院和原子科学院。1984年更增设人文社会学院, 并成立经济系。1992年7月增设生命科学院, 包括生命科学系、生命科学研究所及生物医学研究所。1998年2月增设电机资讯学院, 包括资讯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和电子工程研究所等。

由于有清华基金作后盾, 台湾清华大学比起同时期岛内其他学校, 在资金上要宽裕许多, 包括补贴教授薪水、兴建教师宿舍等, 也因此可以聘到最优秀的师资。即使到现在, 该校每年还继续收到清华基金支票。

交通大学的复建

同一时期交通大学在台湾的复建也是采取这种先建研究所, 再建大学的方式。

交通大学的前身为1896年 (清光绪22年) 创立于上海的南洋公学, 当时清朝大臣盛宣怀因为深感中国科技的落后与人才的匮乏, 于是奏请朝廷, 在上海创立该校。当时, 该校隶属于上海招商局和电报局, 是我国最早兼有师范、小学、中学、大学的完整教育体制的学校。

清朝覆亡后, 该校改名为交通部南洋大学, 后更名为上海工业专门学堂。1921年, 北洋政府将交通部所属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路管理学校、北平邮电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四校统一学制, 统称交通大学, 其中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为总校。

当时交通大学的老师大部分是留美博士, 水平很高。而交通大学对学生的管理也很严格, 因此毕业生大都较为优秀, 在世界上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钱学森从上海总校毕业后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求学时, 发现该校许多课程与在交通大学学习的完全一样, 要求免修得到批准。茅以升从交通大学唐山学院毕业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时, 该校起初不承认他的学历, 故出题考核其水平, 因为茅以升回答极为出色, 故该校决定从此对来自交通大学的留学生一律免试入学。所以在上世纪50年代, 交通大学毕业生中在欧美留学及侨居海外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很多, 而且很多在当地成立了同学会组织。

1957年4月, 正值交通大学创建六十周年, 时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河畔电子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同时也是交通大学在美同学会成员的赵曾珏与身在台湾的凌鸿勋联系, 认为台湾复建的清华大学原子能研究所开展核科学研究, 但不应忽视与核子研究极其相关的电子学研究。鉴于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取代真空管, 促进了计算机工业和电子信息业的发展, 他力倡在台湾设立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 今后逐步扩大规模, 复建交通大学, 而且很多“交通大学在美同学会”的成员都愿意为此提供捐款与人员方面的协助。

凌鸿勋是中国著名铁道工程学家, 毕业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在美国桥梁公司实习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 回国后先后任陇海、粤汉、湘桂等铁路工程局长兼总工程师, 对中国铁道事业贡献卓著, 被誉为继詹天佑之后的“铁路圣人”。他曾任交通部南洋大学 (即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 校长、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代理部长, 1948年获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上世纪40年代末, 他辞去公职, 在香港从事著译。50年代初去台湾, 任台湾大学教授, 1951年担任台湾中国石油公司董事长。

当时交大毕业生在台当局“教育部”、“交通部”、“经济部”、“国防部”任职的人很多, 凌鸿勋迅速求得他们的支持。同年5月, 这4部门共同呈文“行政院”, 请求复建交通大学研究院, 设立电子研究所。1 0月, 台湾“行政院”决定, 准由“教育部”先行筹备, 凌鸿勋担任筹备委员会主委, 李熙谋为副主委, 全部办学经费只有50万元新台币, 在台北市罗斯福路设立办事处, 开始着手筹备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建设事宜。

1957年10月凌鸿勋、李熙谋等组成复建台湾交通大学筹备委员会

李熙谋也是交大校友, 毕业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系, 继而考取浙江省留美官费生, 赴美求学, 1918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硕士学位, 后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曾执教于浙江大学、暨南大学, 兼任工学院院长、教务长等职。抗战胜利后, 交通大学在上海复校, 他返回母校担任教授兼教务长、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 在交大学生中声望很高。交大在台湾复校时, 他时任台湾“教育部科学教育委员会主委”, 居间与在美校友联系并负责募款工作, 出力甚巨, 方使交大复校的经费得以无虑。

1958年6月1日, “国立交通大学”在新竹市博爱街 (即现在的博爱校区) 复建成立, 当时全校仅有唯一一个电子研究所, 却由此奠定了未来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石。

由于凌鸿勋是学土木工程出身, 且年事已高, 因此由李熙谋担任校长兼电子研究所首任所长, 并由台湾大学电机系主任盛庆来协助处理所务, 教学与研究人员大多来自海外, 如张丹、许照、李学贤、杨进顺、方声恒、李新民、周德禄等, 当年即对外招生。在新竹校舍未建成前, 先借用台湾大学工学院教室上课, 所开课程有电磁波、电子管、电子实验、网络分析、近代物理、应用数学等科目。

1961年, 台湾“教育部”与国际电信联合会签约, 利用联合国特别基金, 在交大电子研究所之下设立电信电子训练中心, 交大在海外校友也向其捐赠了一批旧仪器设备。同年, 该所自行研制电视发射机试播成功, 由“教育部”组建教育电视台并正式开播, 成为台湾电视广播之始。

1959年建成的台湾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

1962年2月, 该所利用联合国特别基金, 从美国租用台湾第一部全真空电子管计算机 (IBM650) , 并成立电子计算机中心。1963年, 又自行研制出台湾第一部固态 (红宝石) 激光器;1965年研制出第一部气态 (氦氖) 激光器;同年还自行研制出台湾第一个平面晶体管和第一个集成电路。

1964年6月, 该校成立大学部, 设立电子物理学系及电子工程学系, 随即参加大学联招, 开创新竹地区大学本科教育之始;同年, 该校还建立一座半导体实验室, 开创台湾半导体研究的先河。1967年7月, 电子研究所正式改制为交通大学工学院, 包括电子物理系、电子工程系、自动控制系 (后改称计算与控制学系, 再改名控制工程学系) 和通讯工程系 (后改称电信工程学系) , 由原台大工学院院长钟皎光担任院长。

截至1967年, 该校总共培育出163位电子工程硕士, 为岛内电子信息科技发展打下坚实人才基础。1968年, 该校获准增设电子研究所博士班, 1970年培养出台湾第一位工学博士, 即张俊彦。他后来先后担任台湾交大电子研究所教授、电子物理系主任、成功大学电机系主任、美国贝尔实验室VLSI Group高级研究员、交大工学院院长、电机资讯学院院长、电子与资讯研究中心主任及校长等职务, 自1964年主持研发硅晶体管开始, 1966年主持研制集成电路, 1970年主持研制砷化镓半导体, 1978年主持研制非晶硅半导体, 屡屡领导台湾电子研究的发展, 1977年与张瑞夫、郭双发等共同建立台湾第一个半导体研究中心, 90年代参与建立“国家毫微米元件实验室”。

1971年, 该校师生已增至7000人, 同年增设管理科学系, 次年又增设应用数学系、计算机科学系, 计算与控制学系复更名为控制工程学系, 1973年增设海洋运输学系及航运技术学系, 1976年增设机械工程学系及运输工程研究所硕士班, 同年开始参加“国科会”组织的“半导体组件及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大型计划”。1977年, 该校半导体实验室改制为半导体研究中心;两年后, 开辟邻近的光复新校区, 分设理、工、管理三个学院, 并成立交通工程学系 (后改名土木工程学系) 、信息科学学系、光电工程研究所等。

该校成立至今, 为台湾培养出众多电子资讯产业人才, 其中就包括宏碁电脑公司创办人施振荣、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副总裁孔毅、联华电子集团董事长曹兴诚、大众电脑公司董事长简明仁、旺宏电子公司董事长胡定华、欣铨科技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卢志远、力太电子公司总经理林荣生、系统科技公司董事长宣明智、继业公司董事长邱再兴、合晶科技公司董事长蔡南雄、友讯科技公司董事长高次轩、凌阳科技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洲杰、晶泰科技公司董事长李进洋、联强国际公司总经理杜书伍、致茂电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钦明、汉民科技公司董事长黄民奇、光宝集团执行长林行宪、硅品精密公司董事长林文伯、华邦电子公司董事长焦佑钧、联发科技公司总经理卓志哲、群联电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潘健成、中华电信研究所所长李炎松、美国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陈永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波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及电机系教授孔金瓯等。

梅贻琦 (1889—1962年)

著名教育家。祖籍江苏武进, 出生于天津, 自幼熟读经史, 1909年考取清末第一批官费留美生, 1910年进入美国武斯特工学院电机系, 1915年获电机工程学士学位, 回国后应清华学堂聘请担任物理教师, 后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 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抗战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 (由清华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而成) 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 1949年前往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会议, 任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1950年任华美协进社常务董事, 翌年组织清华大学在美文化事业顾问委员会。1955年赴台复建清华大学, 任校长, 创办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 并在新竹建造第一座核反应堆, 兴建核科学馆、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1958年任台湾“教育部长”兼“长科会”副主委。1961年任“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主委, 1962年当选中研院院士, 担任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主委。同年5月病逝于台北。

10.江南大学的论文 篇十

【关键词】 大学章程 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治理

【作者简介】 孙溪,法学硕士,上海大学法律事务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方向为经济法、高等教育法。

《现代汉语词典》把“章程”定义为“书面协定的组织规程或办事条例。”德国法学家拉伦茨认为:“章程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成员有约束力的内部规范,它仅对加入社团从而自愿服从这些规则的人有效。”章程既是外部成员了解组织体的重要途径,彰显出该组织的法律地位、组织架构、行为目标、社会使命等基本内容,也是内部成员的最高行为准则,决定内部组织结构及运行规则,设置内部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章程同样是大学成立的一个法定要件。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申请设立高等学校的,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一)申办报告;(二)可行性论证材料;(三)章程;(四)审批机关依照本法规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然而,我国很多大学是在两部法律的颁布之前成立的,因此,大学并不十分重视章程的制定工作,国内正式制定并对外公布章程的大学屈指可数。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成为一个重大战略性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扩大社会合作、推进专业评价。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

1. 大学自治。所谓大学自治,是指大学作为一个独立法人,享有不受国家或其他官方或非官方法人团体和个人(如政治家、政府官员、宣传人员或企业主)干预的自由。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决定和管理自己的事务。

2. 学术自由。从大学的组织和管理来看,学术自由指的是个人或组织在教学和研究活动中有追求真理的自由。在这一过程中,不管研究者的教学和研究延伸至何方,都不用害怕因为触犯政治、宗教、社会传统而被解雇,即学术自由被视为大学教师和研究者的一项特权。

3. 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根本在法制。依法治校是由“依法治国”理念演绎出来的,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延伸,已成为现代大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理念。高校要依法治校,不仅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也要遵守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

二、大学章程对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意义

1. 实现大学办学自主权的重要途径。大学自治是大学的本质要求。近代大学产生之初就是一种自治的行会组织。然而,自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的公立大学都是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而存在的。1978年以后,提出并逐步扩大公立高校办学自主权。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1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这在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大学的法人地位,使大学真正具有了自主办学的地位。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不仅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政府管理部门的权限,更重要的是,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的七大自主权利,从而确立了高校作为独立法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律基础。

从我国公立大学办学自主权的发展历程来看,虽然大学自治权较过去有了显著提升,国家以基本法的形式赋予了公立大学法人地位及自主管理权,但是作为公立大学举办者的政府与大学管理者二者的责、权、利并没有得到明确划分和规范,政府直接管理的现象没有完全转变,学校仍缺乏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应有权力。笔者认为,除了国家法律法规对大学自治权的赋予以外,大学章程是大学对其自主权的有力保障。通过章程的制定,可以厘清大学与政府各自的权责范围,将政府的责任归于政府,将大学的权利归于大学,从而界定政府举办与大学自治的范围,落实与实现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大学可以根据章程规定的权利依法实施自主管理,政府如果超越管理权限,干涉大学自治将被视为不具备法律效力。

2. 大学信息公开的必然要求。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大学依法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因为大学无论是作为法律授权的组织还是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都是在利用国家公共资源进行活动,而不是一般的私人主体,理应最大限度地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接受公众监督。《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10年9月颁布实施,制定和实施《办法》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大学师生员工以及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办法》对高校信息公开范围的界定以行政法上关于信息公开的法律规范为依据,明确了高校应当主动公开的十二类办学信息,其中包括“学校章程以及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一项,这是《办法》对公开大学章程的直接规定。同时,《办法》要求公开:“学校名称、办学地点、办学性质、办学宗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内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学校领导等基本情况。”这些信息都是大学章程的必要记载事项。大学章程的制定与公布可以实现法律对大学信息公开的要求,对大学信息公开工作也必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 完善大学治理模式与管理体制的良好契机。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与核心,大学治理是联系大学内外各利害关系人的正式与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以便使各利害关系人在权利、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大学内外部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大学功能日趋多样化,大学制度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大学治理模式与管理体制受到了挑战。为应对外部及自身的变化,大学应当对治理模式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完善。而大学章程的制定过程就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4. 学生权利的重要保障。学生是高校内最重要的群体,但却常常被忽略于高校法治建设之外。作为大学宪法的章程,是保护学生权利的有力手段。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多数为年满18周岁的公民,他们已不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所保护的对象,而现行专门保护高校学生权利的规定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之中。如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生享有的权利有:①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③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④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此外,《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第五条也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权利作出了六项规定。

高校章程应当细化法律法规中对学生基本权利的规定,另外还可根据学校的不同特点赋予学生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其他权利。

三、结语

如果说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的话,学校制定章程的过程,则可以说是对这一时代课题的科学探讨,而章程本身则是对这一时代课题的一个初步回答。

参考文献:

[1] (德)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 (美)克拉克·克尔著.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1993.

[3] 高宏著.学术自由、国家干预之冲突与博弈[J].高等农业教育,2007,(3).

[4] 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2).

[5] 张文显,周其凤.大学章程:现代大学制度的载体[J].中国高等教育,2006,(20).

11.我的大学梦-大学感言 篇十一

虽说失败,但我要以另一种方式成功。我懦弱的这样信仰着。为了使自己不被执着这么久的梦打垮。我离开了。去了一个萌芽的地方---莱职 。

在那个忽略高中直接跳跃的大学。但我的失败让我以为我不会再成功。那次,我带着失败者的.身份站在跑道上。长达五千的遥遥无期我也会犯怵。一路上“一定要成功一次的信念支撑着我,不要给系丢脸,不要再辜负任何人的期望,不要失败”。我也想过中途退出。

但我不想在失败面前低头。冲过红线那一刻。我成功了。我以失败的起点跑到成功的终点。回头望去。我似乎爱上了这莱职的跑道。

我虽在这里成功但也在这里失败。因为成功的傲气我有了报演讲比赛的勇气。当因为学姐错误的题目我尴尬的坐在台下时,我没有弃权。我还是不顾鄙夷勇敢的读着自己的稿子。我失败了。但听到掌声时。那一刻,你不是孤芳自赏。你也成功着。

成功不在于别人的加油声、喝彩声、掌声。而在于你的收获。

五年的时光足以让我经历反反复复的成功失败的交替。让我在这小社会里成长。成长后的你不再懦弱恐惧失败。你会很成功的独立不再怕一个人的黑夜独行。

他们讥讽说莱职是失败者的天下。你要用成功来堵他们的嘴。为了你以后的成功。知识和技能是你的垫脚石。坚持和学习是你伸手的距离。所以。你要在这大学里“大大的学一场”。

能坚持到三尺讲堂看到一个个小身影一张张笑脸一个个踊跃的小手。你才算的上成功,才能洗刷莱职的恶名。

12.大学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的伦理品质 篇十二

自从高等教育领域提出“核心竞争力”的命题以来, 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本原性理解有制度创新论、学科实力论、优势资源整合论、大学文化论等等, 这些观点的提出源自于不同的理论视角, 各有其内在的理性逻辑与合理之处。然而, 当我们深入探究国内外优秀大学成长的历程, 深刻省思大学组织体运行的规律与特殊性之后, 认为大学仅仅将注意力聚集在上述视点之上, 而忽略更具本原意义的问题——伦理品质, 大学仍然难以真正具备不可模仿的禀赋——核心竞争力。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 支撑大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的, 不易被竞争者效仿的独特能力。大学的伦理品质之所以可以培育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生成大学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主要源自于伦理品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性。大学伦理, 亦即体现在大学运行之中的社会伦理, 是指大学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 在处理内外部各种利益关系中应当遵循的道理和规则, 或活跃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良心、道德准则、道德行为活动的总和。根据大学伦理的内涵, 伦理品质对于大学办学行为的规束力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大学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遵循一定的伦理规则;二是要求大学应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从第一方面来看, 大学伦理品质要求大学遵循一定的伦理规则, 就是要求大学以“应当”的方式进行活动, 使大学的行为实现从“实然”向“应然”的转变。由于“伦理活动是具有创造性的”[1] , 即当大学组织体接受了特定的伦理规则并在自身内部形成一种“内在的尺度”后, 就会从这种尺度出发, 以扬弃的观点看待现实, 从现实中创造出“应当”的活动来, 支持并推动大学不断地开拓创新以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 支持大学向更有生命力的事业领域迈进, 从而实现大学自觉服务社会、改善人类生活和完善人类自身的伦理目的。从第二方面来看, 大学伦理品质要求大学应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实际上就是要求大学正确理解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大学活动的意义、大学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与态度、大学管理者与教职工的关系等问题。大学伦理品质促使大学正确认识这些问题, 推动大学审查、反思自身的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动机、目的、手段, 要求大学尊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基于宏观与整体的视角考虑和把握其与不同层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努力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大学所具有的、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伦理品质将使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持续不断的拓展, 将使大学与学生、教职工、战略联盟者、银行、捐赠者、社区等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生成和谐融洽的关系, 赢得利益相关者的认同与赞誉。

由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可知, 拥有伦理品质的大学重视伦理规则的践履, 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及价值实现, 这将使大学组织体在内部提升凝聚力, 在外部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利益相关者的广泛支持, 进而生成大学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因而, 大学的伦理品质是具有独特价值性的战略资源, 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向度。

二、伦理品质: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发生器

大学伦理品质是大学依据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准则进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所形成的大学道德人格。对于大学而言, 伦理品质意味着大学在从事教学科研各项活动时、在处理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过程中, 一以贯之地恪守和践行较高的道德标准, 大学通过良好的道德行为展现自己的独特品格。那么, 大学的伦理品质何以能生成核心竞争力呢?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蕴含于大学内质之中的隐性能力, 其构成要素一般应涵摄大学的战略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等, 大学的伦理道德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可从如下方面证成。

(一) 大学伦理品质生成大学的战略能力

全球化时代是实施战略管理的时代, 我国不少大学已经或正在步入这一理性发展的阶段。根据战略管理论的观点, 考察一所大学的管理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否真正进入了战略管理阶段, 主要看这所大学是否具备了可贵的战略能力, 能否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对稳定期和动态变迁期对学校的发展战略进行恰当的定位, 为大学创造出众的战略价值。如果大学拥有一种为社会所认可的, 重视大学社会责任践履、尊重大学各相关利益主体利益需求的伦理观念和价值理念, 就能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对稳定期, 引导大学的教职工、特别是大学的战略管理者自觉地选择符合大学长期利益的发展战略, 并在战略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自觉地表现出符合大学利益的教育管理行为, 从而使大学的竞争力发展和战略力累积得以保持持续性与一致性。在高等教育发展动态变迁时期, 大学所拥有的尊重与维护多方利益主体利益需求的伦理品质亦能使大学获得利益相关者的尽力支持, 有助于大学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变迁的基本动向, 对大学发展的前景作出前瞻性的预见, 主动进行适应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需求的战略性转变, 提升大学对变动着的市场环境的适应程度。

(二) 大学伦理品质激发大学的创新能力

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成长是相伴共生的, 大学不断创新的过程就是大学核心竞争力持续累积的过程。大学卓越的伦理品质有利于激发作为大学主体的教职工的创新热情和潜能进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大学伦理品质对大学创新的支持机制, 主要源自于如下两个层面:其一, 源自于伦理型大学所固有的超越自身利益的大学使命和目标定位。彼得·M·圣吉 (Peter M. Senge) 明确指出:“当人类所追求的愿景超出个人的利益, 便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 远非追求狭窄目标所能及。组织的目标也是如此。”[2] 这就是说, 如果大学能有效确立起追求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共同“善”的价值目标和价值信念, 将大学成员个人目标和大学组织使命结合在一起, 凝成“道德共同体”, 就能有效消除大学组织体内的离散因素, 高度促发与释放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与创新潜能。其二, 源自于伦理管理。大学管理的伦理化是激发教职工创新潜能的有效路径之一。“学校工作是一项相对独立、复杂而智力密集型的知识工作, 每一个参与成员有可能比学校领导更加了解核心竞争力的脉络与可操作的步骤。”[3] 因此, 大学伦理化的管理方式, 如大学领导与教职工之间广泛而经常的沟通和交流、大学决策过程中教职工的适当参与等将会加快大学核心竞争力生成的进程, 同时亦更有利于萌发教职工的创造力。这是因为管理的伦理化和民主性对教职工而言是一种高度的精神激励, 能有效张扬他们的主体精神, 促使教职工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尤其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而自我实现的本质特征是潜力与创造力的发挥, 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能产生创造的动机, 激发教职工的创造热情,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职工的创新潜能。

(三) 大学伦理品质提升大学的组织能力

大学的组织能力是一种着眼于人或组织、通过大学的组织过程促进组织效率提高的能力, 它涉及组织结构、信息传递、组织制度等方面。大学的组织结构和信息传递机制的设置, 目的是为了使大学能够更好地进行决策。当大学的组织结构和信息传递机制的设置合乎于决策伦理与道德理念的要求时, 如决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邀请多方利益主体参与决策、尊重决策过程的“价值差异”、追求能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决策等, 这种决策程序与过程的演绎将会在大学组织体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创造信任、忠诚及努力, 有利于大学决策者扩大信息空间, 增加知识存量, 提高认识、预见和设计能力, 拓展理性边界进而制定出理性化程度较高的决策方案, 促进大学组织效率的提升。同样, 在大学设置的组织管理制度中, 如果其中蕴含了伦理理念和道德合理性, 那么, 这些制度也才会促进大学组织效率的提高。制度作为一种刚性的规范, 具有较强的约束力。然而, 制度的强约束力并非只源自于它与强力的结合, 更主要的却在于制度本身所具有的正确的伦理理念和道德合理性。“道德的合理性是构成制度化规范的强制性内在根据。”[1] 因为, 只有具有道德合理性的制度, 才可能得到师生内心的真正认同, 进而使外在的制度规范转变为师生内心的道德律令, 使制度的外在性约束内化为师生的自律, 成为他们行动的内在根据和自觉信念。可见, 大学组织管理制度的设置只有契合于制度伦理的要求, 才能有效发挥制度的管理功能, 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

(四) 大学伦理品质孕育大学的市场竞争能力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中国高等教育经历着市场化的洗礼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中, 伦理品质作为大学宝贵的无形资产, 能生成持久的“声誉磁场”效应, 同时又是凝结大学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伦理品质之于学校的根本性意义在于其代表着较高的诚信度和美誉度, 它能使学校获得远远超乎一般资产收益的超额收益。伦理品质在引导公众认知、系统有效整合学校内外资源方面所特有的功效能够给大学带来显著的竞争优势和可观的资产增值。以作为大学伦理品质之核心表征的大学公信力为例, 公信力是指大学在创建与发展过程中通过其诚信优质的办学活动而赢得公众之认可、信任乃至美誉的能力, 大学公信力一旦形成, 将会对政府、社会、学生及家长产生一种亲和力和认同感。良好的公信力不但吸引学生及家长, 也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 优秀的师资甚至政府的政策倾斜, 使得大学的办学资源、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得到改善, 从而给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秉承诚信办学宗旨的大学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良好公信力并以此为载体和依托充分展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才得以在高等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反之, 那些缺失伦理品质与道德理性、社会公信力低下的大学因其遭遇的社会信任危机而无可避免地陷入现实及未来发展的困窘之境。例如当前一些民办高校存在着屡禁不止的乱办学、乱招生、乱收费、乱打广告、乱发文凭等不规范行为, 以及与学生签订“霸王”合同, 轻视甚至侵犯学生的权益等, 这些背离于伦理品质要求的办学行为使得部分民办高校迅速地丧失了市场竞争能力甚至走到了停办或倒闭之境地, 北京京城学院、北京京桥大学、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重庆立信财经专修学院等就是其中具有警示意义的范例。

三、大学伦理品质的基本考量兼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思路

长久以来人们一提及伦理就感觉玄、虚、空, 认为伦理价值的有无及其大小是无从确定和测度的。而大学管理者大都难以想象用一组可以量化的标准来评判大学的道德状况, 来衡量大学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程度。然则, 事实并非如此, 大学的伦理品质蕴涵在大学具体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之中, 大学的道德实力是大学遵循与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理性相适应的道德准则, 一贯尊重和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与利益相关者和谐交往与共同发展而产生的道德凝聚力和影响力, 是可以描述和量度的客观状态。我们认为, 学生认同度、教工忠诚度、融资资信度、联盟稳定度、社区融洽度和社会美誉度等六个方面是考量大学伦理品质的基本要素, 当然, 大学在此六方面伦理品质的提升亦是其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基本路径。

(一) 学生认同度

学生认同度是指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的学生对大学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的认可与满意程度。学生作为投入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消费高等教育服务的群体, 他们是高等教育中的顾客, 也是大学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对于学生来说, 其最大的利益需求是希望通过大学阶段的系统学习, 使其自身能获得积极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于社会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 学生对于大学的高认同度是以大学积极回应学生的利益需求, 优化教学资源, 深化教育改革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前提的。

(二) 教工忠诚度

教工忠诚度是指大学的教职员工对学校忠诚的程度。此处所谓“忠诚”是指学校教职员工热爱其所从事的职业, 岗位工作尽职尽责, 认同学校远景, 富有创造激情, 乐于精益求精, 能与学校同舟共济的一种情感和行为。高忠诚度是以教职员工对大学发展的现实与前景的充分信任为基础所反映出来的内部凝聚力, 是维护大学组织高效运行并富有竞争力的润滑剂, 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产生的依撑。教工对学校的高忠诚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能否实施尊重教工权利需求、推动教工价值提升、重视教工价值实现的伦理化的管理方式。只有大学在努力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伦理氛围, 切实关注并积极回应于教工的价值需求, 自觉承担相应责任的基础上, 教工的忠诚才可能是真正而持久的。

(三) 融资资信度

融资资信度即大学在融资机构中的信用评价总和。融资资信度首先与大学以往的合同行为有关, 履约度较低的大学是很难获得较高的融资资信度的。其次, 大学的资产质量也是金融机构评定大学信用的重要方面。很难想象一所资产结构不合理、资产效益不理想、资产创新能力较弱的大学, 能够获得金融机构较高的信用评价。再次是发展潜力, 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大学, 其资信评估时可以获得较多的认同。最后, 大学的管理品质是融资资信度评估中最为重要内容, 具有一票否决的力度。从投资的角度而言, 考察大学的管理品质可依据如下三要素:⑴是否具有道德理性, 即大学所需投资是用于真实的大学发展抑或盲目的学校扩张、做“面子工程”;⑵是否具有管理理性, 即大学所投资的项目是否具有相应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研发资源或设备资源等;⑶是否具有文化理性, 项目的实施与学校组织体自身所凝练、沉淀的文化内涵及价值观念等能否相互适配, 如若不能, 是否具有改造成功的心理基础或潜在可能。

(四) 联盟稳定度

联盟稳定度是指大学与其他学校或组织为了各自的战略目的, 通过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而组成的一种联合体之间不间断的合作程度。创建稳定的战略联盟可使不同的学校或组织共享资源, 合作创造新的知识或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转移, 从而获得新的核心竞争力, 因而稳定性对于大学战略联盟的存在及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那么, 大学如何才能拥有较高的联盟稳定度呢?这主要取决于联盟者是否具有如下的道德理念:首先是联盟者之间双赢的理念。倘若大学联盟者不能恪守互利共生、协同发展的联盟规则, 而是“同床异梦”、恶性竞争, 那么这种不良关系最后导致的是彼此信任的缺失及其联盟链的梗阻甚至断裂。其次是信守合同的理念。大学联盟者是否严格遵守和履行所签定的合同是关乎联盟稳定度的关键要素, 恪守合同信用是双赢的根本保证。再次是互助合作的理念, 即大学能否与战略联盟中的合作者相互扶助、相互支撑, 共图联盟的战略目标。

(五) 社区融洽度

社区融洽度是指大学履行社区责任的状况及其与社区各方关系融洽的程度。“大学与城市间最为直接的联系是通过它与社区间的互动而建立起来的” (张希胜, 2007) , 社区融洽度能在很大程度上彰显大学的伦理品质。与社区之间融洽度较高的大学往往能够自觉地尊重文化差异、积极带动社区发展, 即大学能够尊重其内部的学术文化、精英文化与社区实用文化、平民文化间的差异, 以一种普世主义的情怀关注地方社区的发展, 甚至带动地方社会、经济产业结构、文化品质的彻底变革。与社区融洽相处的大学往往具有主动融入社区发展的觉醒和一种内生的、制度化的服务社区的道德品格, 亦即大学能够主动破除人为的樊篱, 拆除与社区之间在观念、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无形围墙”, 积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以实现大学与社区之间的睦邻友好与和谐共生。

(六) 社会美誉度

社会美誉度是大学的组织形象和伦理品质获得公众赞美、称誉的程度。大学社会美誉度评估的第一项指标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认同度。大学能否坚持以教育质量为中心, 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培养为社会所满意的“人才产品”, 全力培育和唱响学生品牌, 这是大学美誉度提升中最为基础性的工作。大学社会美誉度评估的第二项指标是大学学术声誉的社会认同度。学术声誉是指一所大学以科研水平为核心的办学实力, 在社会上尤其是学术界影响的广度与深度。学术声誉是彰显大学实力的重要标杆, 是大学美誉度提升的“生命线”。大学社会美誉度评估的第三项指标是大学的社会责任感。美誉度较高的大学不仅要研究高深知识、主动服务于社会, 同时还承担着充当社会的思想先导以引领社会进步和充当社会“良心”以理性批判社会的重要责任。

转型期的中国大学面对的是更为复杂和更具挑战性的竞争环境, 因而, 对于任何一所大学来说, 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战略性的选择。当下, 高等教育领域对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注较多的只是“术”的层面的探索而忽略了“道”的高度的考量。事实上, 没有精神资源的推动、缺乏清晰的价值主张和坚定的价值追求, 大学核心竞争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矣。本文正是在一种更为本原的意义上揭示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之道, 并希冀大学的管理者能春风化雨般地将大学伦理品质的管理渗透到大学运行的各个环节之中以培育卓越的大学道德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摘要:大学的伦理品质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性的战略资源, 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向度。伦理品质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发生器, 它可以生成大学的战略能力、激发大学的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的组织能力和孕育大学的市场竞争能力。大学伦理品质是可以描述和量度的, 学生认同度、教工忠诚度、融资资信度、联盟稳定度、社区融洽度和社会美誉度等是考量大学伦理品质的基本要素。

关键词:大学,核心竞争力,伦理品质

参考文献

[1][4]戴木才.管理的伦理法则[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48.74.

[2][美]彼得·圣吉 (郭进隆, 译)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 1994.197.

上一篇:浅谈与专业结合的高职数学课程建设新途径下一篇:浅谈农村远程教育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