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经验

2024-08-14

数学活动经验(17篇)

1.数学活动经验 篇一

提升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18-02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建立在学生数学活动的感觉基础上的,又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具体体现的。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更要关注如何提升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1从自然走向深刻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学习材料的第一手直观感受、体验和经验一般是直接经验。当然这类感知明显带有个体认识的成分,并且还存在原始、肤浅、片面、模糊的特征,但这类“原初经验”的获得、是构建个人理解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要使这类“原初经验”能合理地积淀,有时还需要经历一个判断、筛选、确定的环节。因此,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尽可能经历完整的数学活动并对已获得的经验进行反思、评价、提炼。

2.数学活动经验 篇二

一、做一做操作练习, 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活动开始的。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可以获得来自感官、知觉的直接感受、体验等经验, 实现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 使获得的活动经验更加丰富、深刻, 从而丰富行为操作和数学思考的经验。

例如,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一课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涂色比赛, 一名学生上台涂一片较小的树叶, 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涂一片较大的树叶, 最快涂完的获胜, 涂完后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 通过涂色比赛活动, 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在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 使学生对“面”的大小有切身感受, 认识到这里所谓的大小, 实际上是说树叶的面有大有小, 进而引出“面”的概念。活动中发展了学生对二维空间的认识, 积累了认识面及面的大小的活动经验, 为认识面积做好准备。 (2) 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和课桌的桌面, 说一说哪一个面比较大?观察教室中的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 说一说哪一个表面比较大? 教师举例说明: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国旗面的面积…… (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紧接着, 请学生边摸边说身边物体的面积。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遵循直观性原则, 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边摸边说等活动, 用丰富的实例增强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直观认识, 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避免与周长概念相混淆。 (3) 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 说一说哪一个面积比较小。观察两个图形, 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摸摸橘子表面, 说说什么是橘子表面的面积。 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事例, 使学生认识到不仅物体的上面、正面有面积, 侧面也有面积, 曲面图形、曲面也有面积, 进一步完善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 (4) 将数学书按不同方式摆放, 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通过判断不同方式摆放的数学书的封面面积, 使学生认识到, 同一个物体无论怎样放, 面积大小不变, 以此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定律。

以上动手操作的过程,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重要的是学生在操作中积累了数学思考的经验, 实现了行为操作经验、思维经验、方法性经验与策略性经验的有机融合, 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用一用生活经验, 唤醒数学活动经验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形成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 在教学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领学生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成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

例如,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时, 教学例1前, 设计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两只手上分别拿着一颗奶糖和一颗巧克力, 猜一猜, 两只手上分别拿的是什么, 这时学生乱猜。紧接着, 教师告诉学生, 左手拿的不是奶糖, 现在会猜了吗?怎么猜的?学生一下子猜出左手拿的是巧克力, 还把道理讲得很明白, 教师伸出手验证学生猜得正确。在此基础上, 揭示课题 《数学广角———推理》。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进行推理的生活经验, 只是没有意识到这是推理的内容。 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活动, 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推理, 学生的思考过程变得清晰而有条理。

又如, 学习《平行与垂直》时, 学生通过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 理解“平行”和“垂直”的概念后, 如果让学生硬背概念, 就不能进一步体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这时, 教师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和“垂直”, 学生就能踊跃发言, 有的说:“马路上的斑马线是互相平行的。 ”有的说:“操场上架着的两根电线是互相平行的。 ” 有的说:“ 桌面上的长边和宽边是互相垂直的。 ”有的说:“象棋盘上的格子线既有互相平行的, 又有互相垂直的。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平行”和“垂直”的经验, 通过课堂上举例, 深化了对“平行”“垂直”的认识和理解, 使学生感受到“平行”和“垂直”现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经历这样的活动, 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数学化处理, 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恰当地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提炼成数学活动经验, 更加有利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形成。

三、悟一悟认知过程, 感悟数学思想

教学中, 教师努力从学生实际和已有经验出发, 创设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需要的情境, 制造认知冲突, 激活学生的已有活动经验, 从而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感悟数学思想。

例如,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时, 教师创设情境, 激活学生经验。 教师呈现了1盒学生喜爱的福娃;数一数, 1盒有多少个?再呈现5盒福娃;数一数, 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可以几个几个地数?学生:5个5个地数。这时, 教师引领学生做以下五步:第一步, 数一数。教师课件演示福娃图, 并结合图出示5个、10个、15个、20个、25个, 一共有25个福娃。 这样一五一十地数数, 很有节律感, 学生通过数一数, 感受到所学内容的价值, 为编制乘法口诀提供了实物模型。 第二步, 算一算。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数数的过程, 把2个5、3个5、4个5、5个5相加的得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空格里, 即5+5+5+5+5得出一共有25个。 通过计算, 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相同数连加的经验, 再请学生说说: 连加过程中发现有什么规律?学生通过连加和进一步的观察思考, 为编制和理解乘法口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第三步, 想一想。 每盒福娃5个, 那么3盒福娃共有多少个?除了用加法计算, 还可以怎样计算? 得出乘法算式5×3和3×5后, 教师追问:如何计算乘法算式的积?有的学生根据乘法意义摆点子图找到答案, 有的根据前面加法计算的结果找到答案。 此后, 学生按照这样的探究方法, 算出1盒、2盒、4盒、5盒福娃分别有多少个。教师继续追问: 同学们在计算乘积时, 有的要看点子图数一数, 有的要反复看前面连加的结果, 如果每次计算乘法算式的积都要这样算, 你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们认为每次都这样算, 不但速度慢, 而且容易出错。教师通过让学生交流探索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产生怎样快速计算乘法得数的学习需求。教师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 制造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需求。第四步, 答一答。请学生快速抢答:3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5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4个5呢?使学生体会熟记几个几是多少可以迅速、准确地计算出乘法的得数, 体会编乘法口诀的意义, 也为编制5的乘法口诀架起了知识的桥梁。第五步, 编一编。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把几个5相加的得数记录下来, 进行讨论、比较, 逐步形成规范的“5的乘法口诀”。最后, 教师引领学生在练习中用口诀, 并体会“ 用口诀” 计算乘积的便捷、 准确, 使学生自觉地熟记乘法口诀。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 教师利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 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 设计递进式问题, 不断制造认知冲突, 有效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 把数学活动经验转化为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谨性。学生亲身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 理解了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掌握了编制的方法, 为以后编制其他乘法口诀、进行抽象的数学思考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整一整数学活动经验, 培育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经历了一定的数学活动后, 头脑中会形成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但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散的、 低层次的, 要从“经历”走向“经验”, 教师得促进学生将已有的经验整一整, 或改造, 或重组, 再独立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使低层次的经验向高层次的经验转化, 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经验图式。教学中, 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回顾、总结、反思、抽象、概括, 知道自己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想方法, 有什么好的经验, 自我领悟, 内化成自身的数学活动经验, 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 教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时, 教师出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求它的面积。先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 想办法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学生摆好后, 反馈交流, 结合图形说明自己的想法。

有的学生用小正方形铺满整个长方形, 1个1个地数出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这是最本源的方法;有的学生只在长边和宽边上摆出面积单位, 说:一行摆5个, 可以摆3行。长方形的面积是5×3=15平方厘米。教师问: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呢?学生经历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拼成不同的长方形。教师继续追问: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单位的个数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呢? 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 学生完成教材例4 (3) :量一量, 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教师再继续追问:你能自己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3.数学活动经验 篇三

[关键词]:数学活动 活动经验 情感体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明确地将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思想方法一起纳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凸显了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课程中的地位。著名的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学生在活动中主动的获取数学知识,在活动中训练操作与思维能力。以活动为载体,以活动促发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以此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数学活动教学的特点

数学活动教学,即在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重复其发现过程,并使学生能力素质有所提高。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数学活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四个方面,即教师设计活动内容须生动有趣、活动设计须精致、把握数学活动须让活动具有数学味、让数学活动富有创意。

1.兴趣是基础。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因此我们的活动无论从内容、形式上都应体现一个“趣”字,制造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2.思考是根本。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时,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以,数学活动须让活动具有数学味。创设具有数学性的活动,须让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创新是追求

教学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创造的火花迸发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始终保持亢奋的情感。教师在活动的设计中要渗透创新的理念,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让数学活动富有创意,让学生有创意地活动。

我们设计的活动内容生动有趣、安排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富有挑战性、把握了数学活动的特点,才能改变以往那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思考的空间,创新的余地,让学生灵活的运用了数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信有效的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将会成为伸展儿童生命灵性的根基。

二、设计数学活动,积累经验的途径

活动是经验的源泉,数学活动经验产生于数学活动之中。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实际活动,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因此,掌握数学活动的形式及其作用,这是实现成功的数学活动教学的有效方法。数学活动教学的关键,在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活动因素,保证儿童有自己真正的活动。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使教学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问题”被喻为数学的“心脏”,“问题”乃数学生命活力的源泉。数学教师应当创造一种是课堂涌动生命活力的数学问题情境,能师生一起探索,共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把学习内容中的新知识,转化为问题,隐伏于一系列的情境中,让新旧知识之間的矛盾或新旧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学生认识活动的内部矛盾,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经常问问自己“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而促使学生不断质疑问难,发现问题,再经过积极思考、探讨,去解决问题。

2.创设操作情境,培养自主能力

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用耳朵听科学。”操作作为一种学习手段,可以通过它理解和掌握概念、法则和规律提供感性知识,发展学习数学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自己的操作而获得直接经验,具体的实物操作活动能帮助学生借助熟悉的日常生活经验,获得直观的感受和体验,经过反思加工和内化,这就是活动经验的基本来源。是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重要途径。

3.创设交流情境,培养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是活动教学中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它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在集体合作中展示自己,创造个性。

4.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实践能力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和结束”。有效开发生活资源,设计具有现实意义的数学活动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如教学“认人民币”时,可以设计模拟购物的环节,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扮演售货员和消费者的 角色,通过买卖商品,学会人民币的简单兑换和找补方法,进一步巩固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这种富有生活情趣的数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源头,还原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反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产生主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心向。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因而让“生活”走向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能使学生发现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所以,在数学活动教学中,应尽量创设生活情境,采取让学生体验生活原型,再现生活事实,唤醒生活经验和解决生活问题方式,使学生把理性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只要正确认识教学中数学活动的内涵,把握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特点,灵活运用活动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相信数学课堂一定会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4.数学活动经验 篇四

摭谈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及其案例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教授在-数学高级研修班澳门、宁波会上的发言中提到要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即除了“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技能”之外,再加上“数学基本思想”以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另外,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稿>中也把培养学生的.“双基”转向“四基”,提出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获得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正是鉴于以上原因,笔者在高中教学中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与案例研究,下文将展开阐述,以供研讨.

作 者:黄加卫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中学,313000 刊 名: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英文刊名:ZHONGXUE SHUXUE ZAZHI(GAOZHONG BAN) 年,卷(期): “”(4) 分类号:G63 关键词: 

5.数学活动经验 篇五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这里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提几点想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借助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就是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关于数学活动目的、数学内容意义、数学活动行为及数学活动方面的感受、理解、体验及由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情感与观念等内容组成的组合性经验。学生数学活动经验获得的过程是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进行感知、体验、探究、反思的过程。“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又服务于我们的实际生活”。 所以,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离不开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实际经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些生活经验。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在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初一学生在学应用题打折问题时,只有少部分学生题意理解遇到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二、对已有数学活动的`经验进行迁移转化,形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形成与积累是在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迁移转化生成的。而学生常常由于自己的经历体验不够,体验不到各种数学活动经验之间的紧密联系,数学活动经验的迁移的意识和转化能力不强。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迁移数学活动经验的意识和转化能力,以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切入点,不断促使学生形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提供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应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教学实例,把实际生活中的丰富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建立数学的应用意识,在应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如我在教学《统计》后,引导学生调查本班同学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制作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统计知识,并学会自我管理、合理分配自己的作息时间;使学生能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能够主动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6.数学活动经验 篇六

郭 玲

滁州市清流小学

摘要: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联系生活、动手操作、巧设情境、反思内化的策略获得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关键词: 课堂; 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自我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有力依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作为“四基”之一的基本活动经验已经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已有专家对其内涵、组成、教育意义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又当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实现学生学科知识的有效构建,乃至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呢?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联系生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比如,在教学《认识体积单位》时,首先请学生回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再找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大小的正方体,让学生摸一摸、量一量,并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今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中学生说到了很多身边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大小的物体。在认识1立方米时,我制作了1立方米大小的正方体,让学生依次进入,亲身感受1立方米空间的大小。当学生一个个挤进去时,他们既高兴又惊讶,原来1立方米的空间大约能容纳6名学生,这时的学习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紧接着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学生们说到了洗衣机、包装大彩电的箱子等等。这样,1 学生在活动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同时也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了体积单位。

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呈现:小猴分别坐在车轮是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车上。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哪辆车会行驶得最平稳呢?(圆形车轮的)多媒体动态演示三辆车的行驶画面。教师接着提问: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吗?教师的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因为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车轮做成圆形的,在滚动时,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可以始终保持不变,这样,车子在前进时,就会保持平稳,所以车轮要做成圆的。

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把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处理,促使学生思考数学,以生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经历、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简单明了,而且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实现经验的升华。

二、动手操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学生在动手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数学活动经验,它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晶,只有在不断的“做”和“思考”的过程中才能积累起来。

例如,在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时,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教师课件出示天安门、奖杯、飞机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师:你们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生:对称。

师启发学生: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图形是对称的?有什么好办法来证明? 生:对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师:观察对折后的两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两边重合了。

师:对折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

引导学生观察:现在我们把刚刚对折的天安门图形打开,你发现中间有什 2 么?

学生观察得到:有一条折痕。

继续引导学生观察:找一找是不是每个图形对折后都有折痕? 学生观察后得出:是的。

师:我们把对折后折痕所在的直线就称为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像这样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在学生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基础上揭题概念,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尤为透彻,积累了有效的操作经验。

又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等特征后,布置学生课后用吸管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并要求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吸管来区分长、宽、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有几条、正方体一共有多少条棱、各有几个顶点、几个面等问题掌握较好,也为今后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数学教学内容是抽象的,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动手实践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特点,合理选择、组织操作活动,努力追求操作价值的最大化。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做数学”,在体验中实现数学的“再创造”,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三、巧设情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教育是一种生长,生长的具体过程和内在机制可以概括地表述为“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这个过程不是一个通过灌输实现的被动过程,而是在个人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动地实现的。数学知识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建立的,而是学生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产生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

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核心是创设一个好的情境,提供一个好的活动。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准备一个盒子和各种颜色的乒乓球,让学生通过“摸球”实验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教师一般是先呈现盒子里面的一共有几个什么颜色的球,让学生说一说,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毫无挑战。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活动,3 教师问:“盒子里放有白色和黄色的球共10个,不过两种球的数量不相等。如果不打开盒子看,你们有办法知道哪种球的颜色多吗?”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有的同学用猜的方法,随即因其结果的不确定性被同学否认。有同学认为可以用摸球的方法,每次摸出一个球看看颜色,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多摸几次,最后看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多,就说明这种颜色的球多。此时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需要,由于学生对实验的结果充满了渴望,因此在这类探索活动中,学生所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因需要而充满了活力。

四、反思内化,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反思、内化数学活动,促使学生获得不同阶段的经验内容,再将获得的经验用于新的数学活动中,完成经验的创造、领悟、反思、内化。

教学《吨的认识》一课时,结尾先让学生独立想想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再交流我们是怎样认识吨的?(利用以前学过的小的重量单位“千克”进而认识今天学习的大的重量单位“吨”)这样主要是想促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方法有整体的构建,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有进一步的提升。紧接着让学生想一想,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索,促使学生进一步的反思、内化学习过程,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7.数学活动经验 篇七

一、重操作, 促学生在“做”中感知经验

活动是经验的源泉, 没有亲历的实践活动就谈不上经验的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必须由学生通过经历大量的数学活动, 对学习材料的第一手直观感受、体验中逐步获得, 是在“做”中积累的。动手画画、剪剪、拼拼、量量、摸摸、数数等数学活动, 可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探究与发现过程,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知识、理解知识, 进而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为例, 学生之前在“比较图形的面积”一课中, 已经掌握通过分割、移补等方法进行比较图形的面积, 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探索活动中, 学生也初步学会了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的方法, 因此在三角形面积的探索中, 我先从复习“比较图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入手。接着, 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 (不同形状) 和一张卡纸, 让学生小组合作想一想, 试一试:怎样做才能探究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的活动经验, 通过动手剪拼、思考讨论, 获得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三角形可以剪拼成一个和它面积一样的平行四边形的活动经验。通过操作, 学生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紧接着, 我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任意的三角形, 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出另一个和它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并和它拼成平行四边形;想象完后, 让学生用手笔画出拼接的平行四边形, 并指名上黑板板演。通过以上的活动, 学生有了层次明显、具体形象的数学活动经验后, 我再引导学生从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入手经历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引导学生对获得的直观经验、表象进行分析归纳, 形成抽象意义上的认识: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二、重观察, 促学生在“看”中积累经验

观察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能力。观察是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活动来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 发展丰富的感性经验, 为进一步思维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历“尝试观察, 分析总结, 概括归纳”等过程, 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形成、发生、发展的过程,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往的教科书是利用商不变的规律, 单纯的从数的角度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新北师大版教材则从几何直观的角度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本课时, 我先用故事引入:有位老爷爷要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 老大分到这块地的, 老二分到这块地的2/6, 老三分到这块地的, 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吃亏了, 于是三兄弟大吵了起来, 老大、老二吃亏吗?我们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接着以小组为单位, 让学生拿出老师事先给小组准备的三张相同的圆片, 先让学生用重叠的方法观察、发现三张纸片同样大小。接着, 让学生分别在这三张纸片上表示出它的。在学生交流的同时, 教师同时在黑板上贴出圆形图片并板书相应的分数。接着教师引导:观察这些圆的阴影部分, 你有什么发现?经过操作、观察, 学生纷纷得出结论:三个圆的阴影部分是同样大的。师小结:刚才的实验证明, 阴影部分的大小是相等的, 所以用来表示三个阴影部分的分数大小也是相等的, 并相机板书。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一组分数, 看看这组分数什么在变化, 什么没有变?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变化了, 而分数的大小没变。

师:从左往右看, 第一个分数跟第二个分数比,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它的分子分母都同时乘了2。

(引导学生归纳: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 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跟第三个分数比, 它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它的分子分母都同时乘3。

(引导学生归纳: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3, 分数的大小不变)

接着, 教师再引导学生反过来观察, 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 (边讲边归纳板书) 最后教师引导:刚才大家观察得很仔细, 这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同, 它们的大小却一样。那么, 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怎样变化的时候, 它的大小不变呢?你们能不能尝试着写几组分数验证一下。学生在猜想、举例、验证中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重反思, 促学生在“思”中形成经验

学生经历或参与了数学活动, 并不是就能获得充足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帮助学生积累和提升数学活动经验的一个重要渠道。数学活动经验仅有积累是不够的, 还需要经过反思、抽象、概括等数学化、逻辑化的提升, 才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活动经验。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 如果没有了反思, 就错过了解题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如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分数与除法”一课, 笔者设计了三次活动, 每次活动都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活动一:设置情境, 在操作中解决问题。

(1) 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人分得几块蛋糕?

(2) 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 每人分得几块?

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表示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蛋糕数量。学生动手操作后,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1) 怎样用算式表示上面的问题和结果?学生通过上面的操作, 有了初步的经验, 很快列出:。 (2) 分析上面的除法算式, 你有什么发现?数与除法的关系, 要让学生进一步反思, 7÷3是怎3样得到

活动二:学生交流对上面问题进行反思的结果。

(1) 分数可以作为除法的商。即被, 用字母表示

(2) 同一个数的不同表示形式。

通过交流, 学生得出上面的结果后, 师再次引导学生反思:以为例, 怎样从等式的左边推出右边?怎样从3等式的右边推出左边?也就是同一个分数的带分数形式与假分数形式怎样相互转化?从而引出活动三。

活动三:把

这样的数学学习是在教师有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的思维经验也在活动中不断地积累。

四、重运用, 促学生在“练”中提升经验

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目的在于运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即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现象, 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因此, 教师要重视应用经验的积累, 要针对学生的需求, 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活动经验, 把数学知识、结题思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建立用数学的意识,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炼, 使所获经验不断抽象化、概括化。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 学生在第四单元的“多边形的面积”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图形面积计算经验, 掌握了分割、移补等求图形面积的方法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安排“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时, 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通过分割、移补等操作活动, 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 计算稍复杂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师可尝试让学生把第四单元积累的经验进行应用, 让学生自主合作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而且要鼓励学生从不同方位进行分割、转化, 使所学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经验得到升华。

8.小学数学活动经验探析 篇八

一、认识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小学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既然是数学活动,首先应是与数学相关的,所开展和实践的活动都应有明确的数学目标,没有数学目标就不是数学活动。再者是经验,这是一种感性认识,它不仅包括得到经验的事物,也包括得到经验的过程。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单单在于让学生接受数学事实,而更多的要让学生通过感悟和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总结和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来达到组织化“经验材料”,逻辑化“数学材料”的目的。数学知识不仅仅是公式、数学定义、定理和法则等客观性的知识,还有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的理解和认识,即学生自己通过参与数学活动所积累的带有个体特征的经验和个人知识,其感性性质很强。值得注意的是,数学活动经验不像定理公式那样表述唯一,所以学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理解和认识带有个性特点,认识多种多样,由此决定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数学教学要开放式组织活动,而不能封闭式灌输知识。教师应注意多给学生机会和空间,让其自由理解和思考,充分发挥自主性。

二、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特征

1.体现了数学本质

小学数学活动经验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所得到的经验不同,它是具有数学学习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的结果。如作为数学活动实践的折纸,其活动目的是学习数学相关知识,包括轴对称、图形的运动以及不变特征等。所以,数学活动的实践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本质,没有把数学知识学习作为活动目标的活动就不是数学活动。

2.研究的对象与具体事物相关

数学活动的经验专指通过对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进行操作所获得的活动经验,有别于广义的数学思维上的经验。例如:对自然数的学习和思考可以为分数、小数的学习提供经验,对长方形的学习又可以为平行四边形学习提供经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数学活动是指纯粹的数学思维活动,即广义的数学活动,并非研究具体事物的基本数学活动。

3.数学活动经验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学习主体对于同样的数学对象,即使外部学习条件都相同,每个学生所得到的活动经验也不一样。因此,对于整个学习群体来讲,数学活动经验是多种多样的。而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活动方式多样,那么获得的经验也是多样的。

三、形成经验的小学数学活动的类型

1.直接数学活动

小学数学贴近生活,其中的教学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现实,所以,源于生活的数学活动更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趣味,并获得活动经验。例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可以以“取杯子”的现实生活场景为活动背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验“13-6”,并获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经验。

2.间接数学活动

间接数学活动以模拟为特征,需要学生在抽象的模型中进行操作探索。如:准备一张数位表,准备9颗棋子,让学生在数位表上摆数。依次实验3颗、4颗、5颗、6颗棋子都能摆出那些数,在具体操作中积累经验,进而达到摆脱具体操作,将其提升为在头脑中的抽象操作,最终得出9颗棋子能摆出哪些数,并能随着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提升,进而归纳总结出棋子的颗数和能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四、积累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的方式

1.在“做数学”中体验、感悟数学

如在学习“乘”和“加”结合的两步计算时,通过类似“怎样数花儿比较方便”这样的活动使动作、符号、语言相对应起来,把实际操作活动转化成“乘加运算结合”。黑板上画了很多花儿,让学生数出来一共有多少朵,可先让学生一朵一朵数,得到总数,再运用乘加结合方式让学生将花儿就近以3朵为一组划分开。

2.设计好的数学活动

数学基本活动的经验来源于活动的实践,所以学生要获得活动经验的关键是教师要提供好的活动。如此,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思考基础和学习环境,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充分交流,进而达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本质,学习数学知识的教学目标。

9.团日活动经验总结 篇九

团日活动作为一个班级活动,作为体现一个班级凝聚力的集体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要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每位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此,班委在策划活动时要多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让非班委参与策划,尽量创新活动形式,把活动多样化,要相信群众的力量胜于个人的力量,从而提高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另外,在活动的策划过程中,要把细节问题考虑周全,应急措施要完善,注意事项要列清楚,活动各个环节要安排好负责人,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再者,班委要端正工作态度,起带头作用,不要把活动当成是一个任务,搞形式主义。我们要认清每一个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把其作为一个团结同学,锻炼班委的平台,让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活动是团结班集体的纽带,如果活动举办成功,班集体的向心力会加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也会增强。

十二、结束语

通过开展“中秋友谊杯”篮球赛、“我们show红歌”主题班会等一系列活动激发了班上同学们的青春活力,自强不息。在我们“中秋友谊杯”篮球赛的活动中有些同学表现出体能差的现象,打着打着就会感到累甚至脚抽筋,这是同学们平时缺少锻炼的体现,这也给我们同学一个警戒,加强身体的锻炼是必要的。通过参观八路军办事处的红色景点同学们了解学习了先辈们的精神,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以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为榜样,明确历史责任,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的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人格,本支部同学对祖国的热爱,对集体的热爱,对我们本支部的班级学风、班风建设,增强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共同进步让团支部的全体成员更进一步的对自己的将来有了良好的规划,班上同学更好地查漏补缺,更好地催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这世上,每个人都肩负着一定的责任。工人要做好工,农民要种好地,学生要读好书,这既是天经地义之理,又是人之良心所在。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共青团员,我们又该如何呢?也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是我们对共产党拥护的炽热之心是不变的,为党旗增辉的坚定决心是不变的。

我们今天的一切,都来自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血的牺牲,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在黑暗中为我们摸索出来一条前进的路,其中有许许多多的人我们从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们可以肯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我们不曾亲眼目睹,但可以感知他们的存在。多少年过去了,我们虽不用继续饱受战争的灾难,但共产党员的精神是我们仍然要学习的。

虽然我们还不是共产党员,但作为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我们要随时向党组织靠拢,学习共产党员应当具备的先进性,思想境界高、精神面貌好、道德修养优。这样才能成为人们学习效仿的榜样。能力则可以看作是品质的延伸,是其由内向外的过渡和转化,并最终体现在行为上。

10.活动经验总结 篇十

12.4法制宣传班会 模拟法庭“用法、守法”活动 学校高度重视“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学校结合实际,及时制定了“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实施方案,对法制宣传日活动做出全面安排。

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形式,宣传“12〃4”的法制宣传口号“遵纪守法,从我做起”和法律法规知识,营造了浓厚的法制教育宣传气氛。

开展了一次法制宣传主题班会。利用班会课时间,召开了一次“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主题班会,对学生开展《宪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教育。

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收听收看普法栏目。引导广大教师掌握基本法律,提高法律素质,营造一个学法律、懂法律、用法律的良好环境,形成科学执教、民主执教、依法治教治校的良好局面。

11.在“做数学”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篇十一

有效积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110-01

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样就将数学学习在原有“双基”的基础上发展为“四基”,使数学学习的本质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从而不断积累、丰富,这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摆一摆,通过动手积累活动经验

动手操作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从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真正积累有效的操作经验。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正方体学具摆一摆、看一看,从而得出结论。如在由组合体得出三视图环节,学生通过摆出相应的图形就可以形象直观地得出结果并画出来;在由给出的三视图来还原出组合体时,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需要动手操作,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动手中发现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在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后,对于处理只给出两个视图时最少需要几个正方体、最多需要用几个正方体就能组成一个几何体的问题,学生就可以省去摆一摆的方式,由已经构建的空间框架直接得出答案。

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将经验应用于解决问题中,这才是设计数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积累了经验,又能将知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中,如绘画中的素描、平面图还原为立体图等。

二、说一说,通过交流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在互动中信息的传递靠语言的表达,交流不同的意见与看法,使得数学课堂充满灵动,也使得课堂教学展现出勃勃生机。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于某一问题的看法,是对于自己思维的展示;其他学生在倾听的同时,提出不同的意见,是思维的碰撞。互相交流使学生对于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在交流中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总结和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如给出=、=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出自己的发现。学生在思考之后就可以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结果不变。教师再给出一个问题:若分子、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那么分数的结果是否不变?学生通过举例、讨论就会发现分数的结果变了。如将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1则为,显然它们不是相等的。由此学生也就可以充分积累对于分数基本性质的经验,简言之只能是同乘或同除以,而不能是同加或同减。

三、算一算,通过练习积累活动经验

练习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它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形成熟练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精心设计出有梯度、分层次的练习题,以便于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设计的问题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上都有所提高。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方程》时,练习题的设计不仅要体现出学生对于方程解法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更好地学以致用。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习题:(1)解方程2x-3=9;8x-3=5x+6。(2)小明周末在超市买了2支钢笔和5支铅笔,总共花去了19.5元,已知钢笔每支8.5元,则铅笔每支多少元?你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并解答吗?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分析解题的步骤和方法,并在反思中提升了对方程的理解与掌握,更好地积累了活动的经验。

“做数学”使学生在“做”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在做中更好地掌握了知识,提高了技能,感悟了思想,积累了经验。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手、口、脑协调配合,在动手、动口、动脑中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使经验在不断的积淀中累积,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重视活动经验 建构数学模型 篇十二

一、利用情境创设, 引发参与探究

教师要充分利用有效的学习情境, 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情境中因疑生奇、因奇生趣, 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欲望, 通过积极地讨论、交流、探究、分析数量关系, 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 实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有效地促进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促进, 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拓展了数学知识的探究时空, 从而培养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实现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 教学“有余数除法”例2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屏幕呈现教材情景图, 要求学生进行观察, 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分析, 提出一系列数学信息和问题:“画面中一个小朋友先搬了15盆花, 另一个小朋友每组摆5盆。”“这些小朋友到底摆了几组花?”“一共有23盆花, 每组摆了5盆, 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列举了这些数学问题, 提出:“同学们通过积极探究, 从生活实际中提出了数学问题, 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怎样列出算式?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在问题探究情境中, 学生列出算式:23÷4=?后, 继续探究算式的计算以及同学计算后的算式异同点。通过操作与交流, 学生感悟了这道算式的计算结果中还余下三盆花不能再分, 从而理解了余数的知识点。又如, 教学“小数乘整数”例1时, 教师运用多媒体屏幕呈现教材中的情景图, 以动态的形式在画面上逐一地闪动四种不同形状、价格各异的风筝, 轻快的曲调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 并辅以画外音解说……教师提出:“如果让你买风筝, 你准备要买哪一种风筝呢?要买几个?”学生展示了购买3个单价3.5元风筝的计算思路: (1)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元 (15角) =10.5元; (2) 3.5元=35角, 35角×3=105角=10.5元; (3) 4元×3=12元, 5角×3=15角, 12元-1.5元 (15角) =10.5元。

二、经历实践操作, 体验知识形成

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上,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去感知数学新知, 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具体形象思维之间认知特点的矛盾, 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想一想等活动,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使学生的手脚动作和脑的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创设广阔的数学思维空间, 激发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 体验与感悟了数学知识的形成, 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例1时, 学生利用一个长方体纸盒操作, 先观察长方体各个面, 再动手用剪刀沿着纸盒的棱剪开, 并把纸盒粘接处多余的部分剪掉, 发现这是一个长方体的纸盒, 把纸盒展开后, 教师提出:“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在展开前与展开后哪个面相同?哪个面的面积大小相等?请在每个面上标明‘前’、‘后’、‘左’、‘右’、‘上’、‘下’。”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 初步感知展开的长方体的6个面的总面积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理解例1题意后, 教师提出思考题:“这个微波炉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实际上就是求这个微波炉包装箱的表面积。它的表面积指哪些面的面积总和?这些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每个面的面积怎么算?”学生分小组利用学具进行操作、探究, 生1:“要确定出每一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可以根据微波炉包装箱的长0.7m、宽0.5m、高0.4m的数据。”生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根据微波炉包装箱的长、宽、高, 上下每个面的长0.7m、宽0.5m;前后每个面的长0.7m、宽0.4m;左右每个面的长0.5m、宽0.4m。”生3:“确定每一个面的长与宽后, 就可以计算出每一个面的面积了, 再把这些面的面积相加之后的和, 就是微波炉包装箱需要的硬纸板面积了。”学生在自主动手实践活动中, 通过议一议、量一量、剪一剪等操作活动, 体验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有效地建构了数学知识模型。

三、注重应用活动, 发展数学思维

教师利用数学课堂平台, 采取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策略, 既要挖掘教材中拓展学生思维的知识点, 并以此为学习载体, 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 运用各自喜欢的思维方式探究数学新知, 分析、理解、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日常生活的事物, 有效地生成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 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和思维的能力。

13.数学经验交流 篇十三

实验二中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给我的这次机会。说实话,站在这里我很惭愧,因为我没有什么好的教学方法,更谈不上什么教学经验。下面我把平时教学中特别注重的几点做法向老师们汇报,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我们需要了解学生在性格特征、知识水平、基础能力、学习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在课堂和平时训练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通过半年多来和孩子们的接触,感到大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低、解答问题思路不是特别明了、大部分学生理解能力差,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课堂和平时的训练中我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认真思考、静心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同时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每节课前两分钟计算题)。这也是为我们后面的教学,特别是为七年级的总复习打基础。

二、注重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是看似小事的大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而课堂纪律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的教学质量。有时宁可耽误时间整顿课堂纪律,也比一节课按时完成课堂流程效果好。

三、深挖教材,加强二次备课,把课本由薄变厚。我们现在使用的是人教版数学教材,这套教材看似简单,实则知识涵盖面广,考察知识点较多,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解答的过程和方法。虽然平时我们组严格按照学校要求提前说课,备课,但上课前教师应该做好巩固,加强复备,适当修改补充,应适应自己的学生。

四、注重错题的积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记错本”,把自己平时作业、周练、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并注明出错原因,记错本有了,我还注意让学生及时反馈,规定每周五自习课,为“一周错题回顾”把本周自己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逐本检查落实。

五、同伴助学,发挥小组作用。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一种现象:有时教师的讲解学困生听不懂,而有时让周围的同学讲解,学困生反而能听明白。这可能就是“童言相通”吧。基于这一发现,我给每个学困生安排一位“小导生”。平时,“小导生”像老师一样检查、批改学困生的作业(这是特殊的针对性作业,和其他同学的作业不一定一样),并督促学困生及时完成和改正作业。当学困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小老师”们会及时帮助他们,如果帮助不了就报告给老师,老师能够及时给学困生提供指导。在这种互助学习活动中,“小导生”负责“点”,老师负责“面”,点面紧密结合,能有效地督促学困生认真对待学习,不断取得进步。“小老师”们在帮助学困生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提高了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增强了综合素质。

六、分层教学、加强辅导。

14.高考数学经验 篇十四

李元(复旦大学新闻系三年级学生)

相信很多同学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这道题看着很熟悉,自己好像遇到过,当时还做错了来着,但偏偏就是想不起来正确的解法是什么,结果„„又做错了。这说明你并没有真正的掌握这个知识点,或者说,你没有掌握得足够牢固。面对一张讲解过的试卷,你有把握自己能得满分吗?人总是能从自己的失败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你需要一本错题集。

整理错题集就是把自己平时和考试时做错过的题目抄下来,不仅要把正确的答案写上去,还要把错误的答案加上,然后分析做错的原因,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忽略了使用的条件范围,或者因为粗心计算错误。数学的知识点繁多而且相对独立,考试前复习时总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才好,回想一下好像自己基本原理都懂了,但考试要用到时却总是想不起来。而错题集,就像一张药方,既有“症状描述”,还有对症下的药。对比错题集,能够很快找到自己的不足,加以巩固,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跌倒一次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个地方连续跌倒两次。因此建议同学们能够在第一轮复习、老师系统地梳理知识点的时候,把自己的错题集建立起来。错过这一时间的也可以自己根据知识点或者做错原因进行一下分门别类,便于以后的查找和整理。

错题集的升级版就是不仅有错题,还有“好题”。相信阅尽题海的同学都会对一些题记忆深刻。有的需要全面细致的分类讨论,稍微考虑不周就会坠入陷阱;有的看似计算量庞大得吓人,其实反向思维,将答案代入其中也不过小菜一碟(这种情况在选择题中尤为突出);有的条件众多,刁钻古怪,不知道从何下手(如最后的附加题),其实放下畏惧,步步为营,也可以得到大部分的步骤分。收集好题可以让你摸清出题者的思路和惯用的考查手法,识破其中的陷阱和伎俩。当你能够出一道复杂的题难倒同学时,还有什么难题能难倒你呢?

15.探秘内部本质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篇十五

一、在探究活动中感悟本质, 积累活动经验

动手探究, 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在动手操作中, 孩子们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从而知道知识的原理在哪, 也为今后的学习积累了有用的经验。

1. 活动要有层次性

如一年级《10的认识》, 为了让学生深入地认识数字10, 安排了如下活动: (1) 摆数字卡片。先观看视频, 数字9仗着自己比较大, 就欺负0-8这几个数字, 于是1和0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两个数字小朋友站在一起就组成了数字10, 请生也拿出数字摆一摆; (2) 摆圆片。然后再创设出老师和学生喂鸽子的情境图, 请生观察:图中哪些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的?接着让生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的呢?这时就可以让学生摆10个圆片, 并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3) 拨珠子。 (4) 拿出尺子, 读数。在这些层层深入的活动让学生对数字10有了一定的体验, 感悟到了数字10不仅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 也可以表示一定的顺序。

2. 活动要有科学性

活动要有科学性, 才能使数学的本质凸显。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 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如2.3元=2.30元已初步感知了小数的性质, 但还不明其中原理, 为了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为什么小数大小不变, 在此合理安排了一个科学的操作活动, 请生拿出三张纸条, 分别量出0.1米、0.10米、0.100米, 量完后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此时的操作活动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推理、论证: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分米=0.1米, 10厘米=0.10米, 100毫米=0.100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这样的操作活动具有科学性, 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

二、在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上感悟本质, 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 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 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观念和创新思维的载体,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 从而积累活动经验。

1. 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 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师在讲授概念、性质、公式的过程中应不断渗透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 又能领悟到深层知识, 从而使学生思维产生质的飞跃。如果只讲概念、定理、公式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将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 难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结论的探索、发现、推导过程, 搞清其中的因果关系, 领悟它与其它知识的关系, 让学生亲身体验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所经历和应用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部分学生通过自学或提前学, 已知道它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但却不知为什么, 为了让生有更深的体验, 先让学生猜测:如果把长方形框掉到地上, 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让学生感悟:周长不变而面积改变了, 再进一步思考:可能变成什么?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 接着进行操作活动:如果它是什么图形就好办了?怎样将它转化成长方形?让学生通过剪、拼, 就实现了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这么一个过程, 再推理, 就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样一来, 学生既经历了知识的推导过程, 同时又渗透了转化的思想方法。在此, 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对数学思想方法给予提炼与概括, 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2. 在问题探索、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又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就应把最大的教学精力花在诱导学生怎样去想, 怎样想到, 到哪里去找解题的思路上, 要置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于解题的中心位置, 充分发挥数学思想的解题功能──定向功能、联想功能、构造功能和模糊延伸功能。若学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学思想方法的解题功能, 不仅可少走弯路, 而且还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综合素质。

如在教学《鸡兔同笼》时, 如题:鸡兔同笼, 有20个头, 50条腿, 鸡、兔各有多少只?可提出四人小组学习要求:1、先独立尝试猜测;2、把你尝试猜测的过程在表格中表达出来;3、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和做法, 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让学生在交流合作活动中得出如下2种方法: (1) 列表法。逐一列表、跳跃列表、取中列表; (2) 假设法。原来孙子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他假设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 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 而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就由50只变成了25只, 这时的每只“鸡”有1头1脚数。由此可知, 有一只“双脚兔”, 脚的数量就会比头的数量多1。所以“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的数量与它们的头的数量之差, 就是兔子的只数, 即:25-20=5 (只) 鸡的数量就是:20-5=15 (只) 脚数÷2-头数﹦兔数, 头数-兔数﹦鸡数, 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在对数学美的欣赏和历史关注中探秘本质, 积累经验

16.数学活动经验 篇十六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思想方法 活动经验

一、感悟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大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与此同时,还要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增强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数学的核心,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伴随学生知识和思维发展而产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是在学生数学活动中积累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实际运用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创新思维将其转化为创造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尤为重要的。

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策略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经验。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亲身经历知识的运用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因此仅满足于课堂上的学习体验远不足以使学生获得足够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许多知识都是抽象化的生活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教材中抽象化的知识如果缺少切身体验,就会变得枯燥乏味,且学习困难。

例如,我在讲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和圆锥》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其特征及各部分名称,通过观察认识这些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并正确判断圆柱和圆锥体,以此培养其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于是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前后两排为一小组,用课前准备好的大小不同的圆柱和圆锥的实物及模型,指导学生测量、观察和判断物体形状。在此期间,各小组学生不亦乐乎地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总结最后结果,并向我汇报他们合作记录下的特征,由此,学生很快区分圆柱和圆锥体的特征及区别。这样学生对具体实物进行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记录,获得相应的活动经验,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

2.巧设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直接获取经验。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的材料应当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应富有一定的挑战性,并给予学生合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必须在数学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才能更好地完成。

如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可能性》这一章节,我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这样的问题:“你们有统计过自己喜欢玩的游戏有哪些吗?”“你们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不喜欢玩游戏了呢?”等等,这些问题中包含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在学生熟悉并切身体验过的生活经验中导入新知识,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还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统计与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初步学习可能性的概念。与此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见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完成布置的任务并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这一知识点,这样在帮助其获得数学经验的同时,使其轻松愉悦地学习,并切身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3.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的经验需要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形成,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探究、思考、推理和反思等过程,使其逐步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如讲解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时,提前为学生准备好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柱等不同形状的实物材料,让学生对这些图形进行量一量、拼一拼和想一想等活动,并鼓励其猜想三角形和圆柱组合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学生在相互交流和探究中逐步解决问题,由这一系列学习帮助学生逐步感悟其中数学思想,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

4.关注应用能力和学习方法,感受数学生活化。

数学学习材料来源并不只是单一的教材内容,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材料,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应用能力离不开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以此帮助其更好地积累数学经验。

总而言之,数学思想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学生只有充分感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更好地在实际运用中积累更多的数学经验,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大多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巧设问题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使其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1]陈春银.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常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5,04.

[2]肖云宝.数学学习应重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与提升[J].数理化学习,2015,06.

17.数学经验总结 篇十七

下面主要想说说其他专业申基础数学的问题,其他专业申基础数学,主要针对确实是想在数学上做出好的工作的人来说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首先你本科学的数学课程成绩一定要好,最好都上90/100. 尽量多选点数学系的课程作为你的任意选修课. 这样可能有10几门. 有几门稍微低点也没关系. 按我导师的话说是:“这样不会显得假,有点层次”比如本人就有一门课就只有3.3. 造成我数学的GPA变成3.95.

2.最好考一个数学sub 不要看sub考了很多门.实际上就两门 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准备2个月. 95%以上并不是难事

3.关键的是兴趣. 兴趣并不是说你跟教授说:“我对***问题很有兴趣” 而是说你对***问题确实很了解,读过很多相关文章,知道问题难在哪,知道目前的进展以及who做到什么程度, 并有自己的不合理的也好合理的更好的初步想法. 陶瓷的时候教授会看出来.

4.既然你要转,那基本的课程都要自学过,最好用一些好的教材比如GTM LMSST LNM. 这样你和教授套的时候,他马上就能从你的文字中看出来你读过谁的书.因为本人是申代数(包括很多方向,环论,群论,群表示,Lie群,表示论,代数数论,代数几何)的,所以说说代数应该看的书.

5.最基本的高等代数,抽象代数就不说了. 但是一定要很熟. 最好自己能写一写这些东西的讲义. 写好了,整成PDF,发给你要套的教授.或许有惊喜.交换代数,模论,环论都要读一些. 群的表示很重要,不管是代数的哪一个分支,都会用到很多.然后是不管哪个数学分支都必学的Lie群表示论.然后读范畴论,读同调代数.这些读完算入门了. 这样你对你申请的方向会有一个整体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形下,写套词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 怎么体现你学过这些东西呢,第一是写讲义,我估计你这些东西写下来,一来你的功力会大增加, 因为你细节的证明都作了(比如LNM这种类型的书,一般证明都不全,很多easy to see obviously). 二来,起码有700-800page的东西会使你很有特色,教授会认为你很努力并且很有兴趣 很有灵感.

下面说说科研背景,本科发出数学论文简直是不可能,即使发出来也不一定是好文,因为本科能学的东西实在太少,即使你搞定30本GTM,也只能算是入门,因为绝大多数 GTM只是基础教材.科研背景不一定是文章体现.还可以是参加的讨论班, Workshop. 跟研究生上课,比如你上了很多研究生课,并通过考试,即使分数不高,即使学校不能开具官方成绩,你考一个,有一个成绩总比没有好.因为是你导师开的成绩单,导师有信誉在里面的. 你上讨论班,自己也讲过课,这些都可以在ps和推荐信里体现出来. 另外Workshop一年全国有很多,都可以参加,还有Summer School 比如 科学院晨兴的, 浙大数学中心的, 北大的, 比如你申代数,那每年华东师的的各种讨论班多的很,都可以去注册听听报告.而且会议也很多,可以增加背景,最重要是和大牛交流,有时候大牛说一句话比你看一本书都要有作用,而且说不定大牛觉得你行 就要你了.

当然也可以发点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的论文这些比较好出论文. 比如在某某具体(物理 化学 计算机 生物)问题中的高效算法啊,这种东西可以做很多篇的.比如计算一些物理现象的好算法啊. 发到非数学杂志上也是有用的,至少可以说明你暴算的能力,分析基础比较好. 发个3,4篇够了

上一篇:遥望那朵云随笔下一篇:物理中学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