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诗歌

2024-07-07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诗歌(精选13篇)

1.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诗歌 篇一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母爱

“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你,静静地离去,在我忽然爱你的夜里。多想抱紧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一直都懂你„„”

无意中听到这首歌《懂你》,并看了MV,知道这首歌是写给母亲的。里面的画面人让人非常的感动。母亲一生都在为儿女忙碌着。小时候担心他们的健康学习,长大后担心是否有一份好的工作。

记得在去年暑假,我生病了。本来是晚上就不舒服的,但我没有给妈妈说。可是在凌晨的时候越来越严重了。过了一会就被上厕所的母亲发现了,她二话没说就把我带到医院去。

当时我每走一步就会吐,我就蹲在地上不走了。母亲就背着我,米粒大的汗水从额头上不停地滚落下来。无力的我抬头,分明看到妈妈把牙齿咬着嘴唇。我就说妈妈把我放下来吧,妈妈怎么也不肯。她就这样一步步的走着,把我带到了医院。输完液回到家,母亲并没有休息,而是拿着扇子给我扇着,并且不停的问我好些没有。

曾经我也怪过恨过我的母亲。读小学,在放学的时候,我蹦蹦跳跳的回家。在途中,就掉到了有水的田里。回到家中,母亲打了我。我恨她为什么要打我,换了不就行了。我非常的恨母亲。长大后,我才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她是要我明白责任的重要性。责任就好比是米饭,失去了它我们很难生存。

长达后,更多的让我明白了母爱的伟大。母亲,可以为她的孩子承受任何的委屈。

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无法回报的,只有母亲在世的时候,多陪陪她,步入社会之后多回去看望年迈的母亲,我想这是给母亲最好的回报吧。

高一:唐德静

2.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诗歌 篇二

一、底层生活:沉默地隐忍与抗拒

胡学文在曾在其另一部反映底层生活的小说《命案高悬》的创作谈中指出:“乡村这个词一度与贫困联系在一起。今天,它已经发生了细微却坚硬的变化。贫依然存在,但已经到了次要的位置,困则显得尤为突出。困惑、困苦、困难,尽你想象,不管穷到什么程度,总能适应,这种适应能力似乎与生俱来。面对困则没有抵御与适应能力,所以困是可怕的,在困面前,乡村茫然而无序。”

小说中的王美花本是一个附着在农村土地上的传统乡村女性,然而因未能照顾好孙女燕燕,使年幼的燕燕遭到恶棍马秃子性侵之后,王美花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她一面不惜一切代价坚守住这个秘密,维护着孙女的“清白”;一方面抵抗着马秃子的威逼,对马秃子的态度由愤怒屈辱到懊恼自责,最后默默选择隐忍求全。但王美花最终未能挣脱沉重的命运枷锁,她选择毒死了马秃子和那个“想替所有遭受性侵的女性行道”的落魄青年吴丁。王美花本是肉体与精神上经受千疮百孔的受害者,她有卑微的权利去守住自己的秘密不被打扰,可最终的结局不是受害的好人之间互相温暖和拯救,而是互相伤害导致最后的杀害,是什么造成这种隔膜?是什么让人性善恶转变?

同样,文中的另外两个重要人物马秃子和吴丁也是沉默的隐忍者和抗拒者。马秃子虽然是一个令人憎恶的乡间无赖,一个粗蛮的施暴者,但是现实的无情摧毁着他的情义,所以“仇世”“无赖”成了他抗拒的形式。吴丁在小说中呈现的是堂吉诃德式的悲剧“战士”形象,他为让那些肉体上遭受凌辱的女性从痛苦中拯救出来,他说服同样遭受过性侵的现女友左小青站出来,四处寻找受害者,并力图说服她们用法律手段将不法之徒送上法庭。这一个个底层人物的沉默与抗拒都揭示着生活的难处,反映着生命的硬度。

二、徘徊在善与恶的复杂人性

胡学文独特的底层叙事方式,使得其笔下的文字没有一味地按照流行的腔调来夸大社会底层的灰色,不是仅满足于书写底层民众的隐忍抗争,而是用大量的笔墨呈现徘徊在善与恶的复杂人性。正如作者胡学文在创作谈中提到的那样:“她守的过程,也是我探究的过程。起先,我站在她一边;后来,我站在那个年轻人一边;再后来,我退后了,成为一个中立者,却不止是旁观者。”真正的小说作为“评价生命的形式”,一方面它表现着身处卑微和困苦之中人性的韧性,另一方面又在复杂的人性中进行灵魂的探求。王美花的出发点是善的,但是她的善良带着愚昧,带着理想与现实矛盾的距离,她不由地从受虐者变成了施虐者,溢出了原本“善”的边界,反把自己陷落“恶”的悲剧里。“这并非是乡村的胜利。”作家胡学文面对自己笔下人物反抗之后的最终选择的抗争结果并没有带以赞同,他理解底层民众在沉默承受生活重压之后拥有反抗的冲动与意识,并赤裸裸展露人性的褶皱,即善恶的边界。

三、人际关系的疏离和隔膜

自农村掀起打工热潮开始,乡村便渐渐形成庞大而孱弱的“留守”与“空巢”一族。随着城市化的激烈碰撞,农村劳动力的迅速迁移,人与人的关系也在这社会转型的浪潮中悄然发生改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从《风止步》中可以看到两类人:一类是疏离与隔膜的两代人。儿女在城市内接受着新观念对不同感官的刺激;而老辈在闭塞的农村沿袭着古老的耕种方式,这使得两种生存状况下的两代人不自觉产生了隔膜。另一类是先驱者和麻木者间间的隔膜。吴丁想用法律这一利器去拯救受伤害的女性。而固守传统的王美花生怕她坚守的秘密被任何人入侵,甚至更怕法律的介入。她竭尽所能,捂住秘密,但当她认为秘密的安全性遭到威胁时,她反而毒死了吴丁。正如鲁迅曾言:“要救群众,反被群众所害。”吴丁的死反映了这种人际关系中情感的阻滞,如同一道鸿沟横躺在他们面前。法律与情感的冲突也使得人际关系在新的社会转型的时代下产生疏离和隔膜。

四、当代小说家何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古老的乡村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遭到巨大的冲击。乡间变成了混沌、无序、落后、粗俗、野蛮、愚昧的代名词,它冲击着底层人民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当新的民主与法治观念植入农村土壤时,那些一贯坚守着传统陈旧思维观念的底层民众与这个时代变迁的强烈不适应感,他们的沉默与抗拒是一种倔强的声音丈量着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正如胡学文在创作谈中所说:“在速度称霸的时代,写一篇纯粹的、与外界没有任何干系的乡村小说已经很难。”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现代化齿轮下挣扎的典型的底层民众,他们在新的道德秩序下面对着转型期的阵痛,惶乱地选择着在他们“不同速度节点”上“荒谬”的抗拒方式:王美花选择固执地坚守“秘密”,不让现代法律触碰内心的防线;马秃子选择沦为乡间无赖;吴丁选择固执地向事件的真相追寻,将性格走向极端,欲求拯救受难的人,惩罚罪恶,替天行道。

韩少功说:“我主张作家耳听四路眼看八方,但最重要的是从底层一点看,看最多数人的基本生存状态。”胡学文通过笔下的人物去寻找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寻找他们的存在价值,尽管他展现的人物有一种“被撕扯的痛感和软弱无力感”,但这种与现实生活相关照的文学作品真正实现了对人的关怀。

小说家作为时代的共振者,应该给予时代性生命体验,给予这个世界以现实性的关注,揭露社会转型下人民精神的阵痛,用内心的良知去思考底层弱者在面对苦难时该以面对的姿态,从悲剧式的抗拒结局之中寻找原因,并成为这种现状的追问者和改造者。

参考文献

[1]陈应松.作家的立场塑造作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5).

[2]邵丽.刘万福案件[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2(01).

3.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抒情散文 篇三

“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

小沈阳诙谐的语调依然不能改变这句话所表现出的苍凉。

“人有个什么用啊?”

每当身边有人突然患病离世,很多中年及以上的人总会这么感叹。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人的生命是那么美好,又是那么脆弱。每当这个时候,人们也总是过完今天不敢想明天。

因为闹别扭的关系,老婆在上个星期五一气之下跑回来了娘家。父亲打电话来,就又被父亲知道了。父亲就问我,什么时候去接她。我说,不接,不接,管她会不不会来。并让他别管闲事。说完,我就把电话挂了。

我以为父亲还是像往常一样,劝一劝就算了。谁知,昨天他竟然一个人跑到了我们学校来。我问他来干什么,他说来看孙子。其实,她是在看我老婆有没有从娘家回来。我想,若果我老婆没有回来,他一定会逼着我去接她回来吧。

见没什么事,父亲就向我谈了家里的一些情况(因为我半个月都没有回家了,以前是每个星期天都回家)。他突然暗淡着声音对我说:“宗桂爷爷马上就要死了?”父亲一说出我就吓了一跳。一方面是宗桂爷爷还年轻,才刚五十出头,而且上半年看他气色还是那么好好的;另一方面是父亲、哥哥和我,也早已患上宗桂爷爷一样的病。

虽然我已经猜到宗桂爷爷应该是那种病发作即将不久于人世,但我还是问了:“他得的是什么病啊?”父亲的答案也完全没有出乎我的意料。之后,父亲又对我说:“该喝什么药,你一定要喝。”随之,大家就陷入一阵短暂的沉默之中。

今天,我突然想,父亲昨天的到来也许并不单单是我昨天想的那么简单。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夫妻二人并没有让她老人家失望。看得出来,他回去的时候是满意而归的。

但是,我的内心却是酸楚的。父亲的`到来,分明是想让我维持好,珍惜好,现在虽然依旧贫寒,但却平安的一切。而我们却总是为那些琐碎的小事而让生活失去该有的恬静,在心灵的浮躁中没有好好享受现在的生活。就这么总是让他作出一些无谓(没有必要)的操心。

是啊,父亲也已近花甲之年,对于生命的易逝,他一定会比我们更加敏感。因此,对于现有美好人生时光的珍惜,他也一定比我们注重得多。

4.物业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篇四

本刊记者陈莉

人都说,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同时,我们又时常会听到一些物业企业的抱怨声——企业成本不断增加、负担日益沉重,物业收费却无法提高,如果不能突破这一瓶颈,物业行业的发展又从何谈起啊……这种抱怨声,已渐渐从微小的不和谐音变成了行业发展道路上的警铃声,使得我们不得不驻足细听,并将探寻的目光转向那些物业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公共能耗——物业企业甩不掉、挣不脱的一座大山

物业企业所背负的沉重负担究竟来源于哪里?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近了物业经理们,走进了物业管理企业。

(一)“水损,让我们苦不堪言”

一提到水损问题,每一位物业企业经理似乎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倒。我市管理规模最大的新疆广汇物业管理公司2007年的管理面积为709.4万平米,全年水费亏损达260.58万元;新疆国瑞物业管理有限公司2008年管理面积为50.50万平米,全年水费亏损9万余元;乌鲁木齐霄龙物业管理有限公司2008年物业管理面积为18万平米,水费亏损5.52万元……

据了解,为了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我市物业管理行业代收水费的现状,乌鲁木齐市物业管理协会曾于2008年初对全市大、中、小型物业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涉及物业管理面积1000.41万平米,居民11.78万户,结果显示,2007年全年水费亏损金额达到370.57万元,若按全市5000多万平米物业管理面积来计算,我市物业管理全行业2007年水费亏损则高达1800多万

元。

这么高额的亏损又是从何而来呢?乌鲁木齐市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行业专家张文波说,水费亏损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自来水公司结算水费只抄总表,而总表与每户分表之和相差很大。按照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及《乌鲁木齐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有关规定,供水单位应直接服务到最终用户,可实际情况是自来水公司将本应自己履行的收缴水费的义务强加给物业管理企业并不承担任何损耗,若不代收则动辙以停水相胁,特别是老小区跑、冒、滴、漏及管线损耗较严重,所有亏损均由物业企业来背,另外还要按我市相关政策规定,承担与损耗水量相应的1元/立方的垃圾处臵费;

二是核定的绿化用水远远不敷使用,每年初自来水公司会根据物业企业的申请对绿化面积和绿化用水量进行核定,而核定的水量往往与实际用量相差甚远。按照节水部门的相关规定,绿化用水的核定应该是83立方/亩,但是,到了水务集团却按60立方/亩的标准核定,按这个水量来进行绿地灌溉是远远不够的,而超出的部分就只能按照居民生活用水的标准缴纳水费,同样按我市相关政策还要承担超出绿化用水量相应的1元/立方的垃圾处臵费;

曾几何时,水、电如沉重的包袱同时压在物业企业身上,而目前,供电企业遵循“四到户”原则已全面展开电表改造工程,由供电企业按户计量收费,那为什么供水企业就做不到呢?几日前,记者曾跟随一位物业公司经理一同来到水务集团户表改造实施办公室,询问关于自来水表改造事宜,该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户表改造是好事啊,可是牵扯到费用由谁承担的问题,以前有人建议说由政府、供水企业、业主三方按比例共同承担,但最终没有形成一致意见。现在要改造的话,全部费用由业主自行承担,根据工程量每户在1500元左右,只要申请我们就给改。”看来供水企业把自来水户表改造完全看成是份外之事了。

(二)“公共设施设备的运行费用太大了”

对于管理着高层住宅、写字间、办公楼、商铺等的物业企业来说,公共设施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费用通常占到管理服务总成本的40%-55%,这让物业经理们着实很伤脑筋。

“在大厦的管理中,电梯的运行用电和维保、消防设施的检测、二次供水和二次供热设备的运行成本以及空调等各类设施设备产生的费用都很惊人。以我们大厦为例,一部电梯每月用电1000到2000多度不等,另外还有维保费用全年近万元;根据《消防法》有关规定,大厦每年必须对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测,检测费2元/平米……按照目前我市的收费政策,这些高额的费用都是包含在物业管理服务费当中的。”位于我市建设路的成基大厦物业经理宋晖如是说。

我市目前关于高层物业的管理服务费究竟是如何规定的呢?管理着位于我市不同地段多栋高层物业的新疆新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张总经理介绍说,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新计法规[2004]531号)有关规定,我市高层住宅(7层以上带电梯)按照物业服务等级的由低到高分别执行四个等级的政府指导价,即0.80元/月〃平米、1.10元/月〃平米、1.50元/月〃平米、2.00元/月〃平米。但是,如果相似的物业,在相同的收费标准情况下,因物业的层高不同、公共设施设备配臵的类型、数量、功率不同,公共能耗在物业服务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也会大不相同。其它类型的高层物业如办公楼、写字间、商业楼等完全实行市场调节价,并无政府指导价可循,跟业主协商定价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同时,物业管理费中包括的公共水电费用,从物业综合服务费中又无法明确分离出来(税务部门不认可),因此,物业企业给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所交的公共水电费同样也上缴了营业税。

物业服务费——物业企业无法言说的痛

以上种种相对于整个物业行业的经营压力而言只能算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不断上调,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不断攀升的人力成本给物业企业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此外,水电运行中的损耗也不容忽视,乌鲁木齐公交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服务着公交集团旗下7个住宅小区,仅2008年一年就亏损电费20.13万元……

人力成本、设施设备运行成本、材料成本等等都在连年上涨,物业经理们在进一步紧缩开支之余,将希望的目光寄托在了物业管理服务费的上调上。然而现实情况又如何呢?

2009年4月28日,在昌吉市人民法院行政庭,记者亲历了一场物业服务企业与市发改委就物业收费标准的调整而引发的一起诉讼。原告方昌吉市瑞得来物业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新计法规[2004]531号)有关规定,经协商于2007年8月与小区业主委员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将物业服务费由原先的15元/月〃户调整为0.30元/月〃平米(部分楼栋按三级标准提供服务,物业服务费约定为 0.36元/月〃平米),而乌鲁木齐市早在2004年自治区新计法规[2004]531号文出台后即已开始实行按面积收费的新标准。即使已经比新标准的出台晚了3年

多,可瑞得来物业公司依然在多次解释并陈述理由无果后收到了来自昌吉市发改委的《价格违法处罚决定书》,被处罚的原因是违反了自治区发改委于1994年制订出台的15元/月〃户物业服务收费标准的规定,且没有经过价格部门核准而擅自调价。至此,瑞得来物业公司认为必须要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于是一纸诉状将昌吉市发改委告上了法庭。目前此案仍在审理中。

采访进行到这里,连记者也不禁为物业管理企业们捏了一把汗——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兴行业,然而社会给予这一新兴行业的生存环境却似乎并不乐观。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3月6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让物业人感受到了肩头责任的重大,然而物业企业所背负的沉重负担与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却严重失衡。一个行业要取得长足发展,平衡很重要,资源结构的平衡、法规政策的平衡、区域发展的平衡、责任和利益的平衡,相信只要创造并维护了这种平衡,物业行业就一定会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5.体验:设计不能承受之重交互设计 篇五

为什么设计部门要对“用户体验”这样一个综合的指标负责?

为什么设计师要独自承担这样沉重的历史使命?

公认的是,用户体验是一项由各个领域和学科共同创造的综合感受,就网站来说,它是指用户访问一个网站或者使用一个系统时的全部体验。他们的印象和感觉,是否成功,是否享受,是否还想再来/使用。他们能够忍受的问题,疑惑和BUG的程度。

影响到用户体验的会包括:

? 网站的内容是否契合期望值;

? 文字措词是否得体;

? 下载速度是否可以忍受;

? 功能是否实用;

? 信息提示是否及时;

? 布局是否清晰

? ……等等

这里涉及到:

? 商业定位、市场推广、产品需求是否精准;

? 系统是否稳定、快速、高效;

? 色彩和风格是否对业务需求有强化和固化的作用

? ……等等

你可以看到,在这样一个由诸多因素同时产生作用的环境下,界面设计能占到多大的比例?设计师能做的工作有哪些?

是的,我们做的是最具体最细节的工作,我们的工作成果是最直接被用户感知的,我们有这样的职业敏感和能力通过一点小小的改进能快速提高用户体验的满意度,但这是否能真正解决目前网站的体验问题?

市场部说:我们要在登录页面加一个市场活动通告,而且是最醒目的,

产品部说:我们增加了新的功能,我们想把它加在“帮助”信息里。

销售部说:我们要卖这个页面的广告,你们帮我把这些广告放进去。

研发部说:你们的这个交互方式会增加很多行代码,我看不要做了吧。

这个时候,你除了去大段大段地讲一些类似:我们的每个页面都是完成一个任务,分支任务太多会干扰用户的专注,信息分类不准确会让用户迷惑,这个页面的功能是XXX,你投放的广告并不是用户的目标,用户体验是由细节组成,增加代码是值得付出的代价……的道理,还会动用一些“软招术”。UE是否能被成功推动,完全依赖于设计师的沟通水平和人际关系,变成了一种个人行为。

这真是体验的悲哀。

6.接驳运输不能承受之重 篇六

多年来,结点运输暗暗发力,在受铁路冲击的线路或者刚刚培育的新线上,留下了美丽的倩影,创新机制、改革模式、提升效益、成人成己,让客运组织方式有了些许的改革。

而在2012年7月《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印发之后,“创造条件积极推行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输”成为“金科玉律”

停运令一下,企业一片哗然,本就身处冬季的长途班线再次遇到强劲寒流停车3小时,便捷优势丧失,运输生产割裂,乘客大量流失,许多班线不得不饮恨市场。

2012年12月3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开展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试点工作的通知》,13省市的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试点工作就此拉开序幕,截至2013年7月,已有36个企业、783条线路、1818台车、387个接驳点正式开展运作。

江苏大运在这一阶段果敢出手,硕果累累,赢得主管部门的不少赞誉。

他们采用公司化经营为主、责任制考核经营为辅的模式,改造承包经营长途客运班线。对苏锡常通四企业至山东、湖北、湖南、河南等地的34条客运班线,以集约化、节点运输模式实施接驳。

中转、集散、接驳、结点,并非道路运输独有民航也有类似的经停举措,很多航空公司拥有超过100个中转合作伙伴。

民航发展的最初,采用点到点直航,导致飞机和机组利用率低下、运营成本居高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批大型航空公司采用“中枢辐射”航线结构,牺牲了便捷,但却能通过枢纽机场衔接,为旅客提供了高频率航班和低廉的价格。

例如,成田机场、仁川机场、香港机场、樟宜机场、迪拜机场、吉隆坡机场、希斯罗机场、戴高乐机场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国际枢纽中转机场”,他们在政府的支持下纷纷推出花样繁多的促销接驳手段

在道路客运领域,结点运输是接驳,中转服务是接驳,集散中心是接驳,运游结合是接驳,不必囿限于名称,唯求实际。

接驳运输并非新名词。但是,它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新意凸显,被赋予长途客运企业保障安全营运和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被赋予长途客运线路集约化、公司化改造的重大内蕴,被赋予转型升级难得机遇的重大期待,接驳点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但是,要做好接驳运输,需要各种外部环境、内部土壤的共同作用,很多省份正在积极探索,问题也不断浮现。

某些接驳模式在法律上涉及增设停靠站点、更换运输车辆问题,可能会涉及改变行驶线路、缩减发车班次甚至非法经营问题。班车客运的起讫地及起讫站点、途经线路及停靠站点、日发班次均属许可事项。对于企业来说,擅自进行某些模式的接驳,极有可能面临高额罚款。

由于接驳运输在法律层面尚无明确界定,加之运管机构在管理层面和企业实际操作环节的问题,引起相关经营者的反对,引发了一些上访和投诉举报事件。

接驳运输不是简单的中途配客,接驳运输无法清除各自为政的积弊,接驳运输没有政策支撑必然行而不远,接驳运输因为承包经营过多难以快跑,接驳运输因为多小散乱的现状锻造不出坚实的身板。

另外,操作流程、服务标准、行业规范在哪里?信息化手段、实施方案在何处?资金支持、监管执法究竟多复杂?这些都是接驳运输所不能承受之重。

迁址通知

自2013年5月1日,我刊办公地点已迁至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11层,1103室。

邮编:100013

电话:010-58278971

7.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诗歌 篇七

日前,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医学不能承受之重》在沪举办签售会。这本国内少有的系统阐述医学局限性、风险性与不确定性的图书出版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入选今年上海书展二十种好书推荐之列。本书由医学专家苏佳灿和纪录片《人间世》、《急诊室故事》主策划王彤主编。在书中,20 多位优秀医务工作者和资深医学报道记者,用21 个真实故事,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不完美但真实的医学世界。本期“阅读”,我们请记者对本书主编及相关人士进行了采访,同时撷取了行业内外专家学者对本书所作的书序、书评,看他们如何从不同角度解读这本书所承载的医学与人文之重。

8.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疾 篇八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视频,猎豹奔驰着追逐羚羊,速度很快,可羚羊却突然变向,猎豹始料不及,速度快惯性大来不及转弯,就这么错失猎物。

我讲这个故事并不是要说“速度”快有什么错,适者生存是万物生长不变的定律,只有跑得更快才能抓住猎物,只有跑得更快才能逃离生存,“速度”无罪。

但这场竞争中有许多是我们看不到的,在我们看来,这也许只是一场猎豹失败的角逐,结局不过是猎豹饥肠辘辘的一个星期,也许那只逃出生天的羚羊会转角遇到狮子不幸遇难,这都不是重点,我想说的是,高速度并不等同于胜利。

这是一个风一样的时代,火车进化成高铁,名著浓缩成简介,投机取巧的瞬间暴富,哗众取宠的一夜成名,我们在奔跑,一直在跑,因为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赛跑,需要的是速度和方向。可就算跑在最前方又怎样,到达终点又怎样,我们拿到了金牌站在了领奖台的最顶端,享受着整个世界的鲜花与掌声,最后却是……死亡。

我们得到了什么?我奔跑了一整条路,却连沿途种了什么树,开了哪株花都未曾看清楚,终点不过一是点,而这个世界有无数个点,“高速度”不过到达这个点的一个方式,一种捷径。既是捷径,就必然错过许多。

火车提速,却将沿途风景蹭落了一地,所经之处不过是模糊的绿化带,起点与终点毫无差别。我们过分的追逐速度,追逐效益,追逐所有看似华美的东西,不断的强调所谓的快节奏,快生活,但这一切的意义又是什么?我们在与时间赛跑,超越了音速甚至于将来超越光速,但我们忽略了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人。

时代是一辆巨大的黄包车,权势和金钱坐在上面,他们说这辆车的终点是“幸福”。所以无数人拉动它在通往所谓“幸福”的柏油路上艰难行走,车上的人越吃越胖,却还不停的叫嚣拉车的人没用,一个又一个人倒下,理由却是“天妒英才”。这不是一句“英年早逝”就能概括的悲剧,人的生存要有价值,死亡亦是。这群被叫做“精英”的人一个接着一个被压死在车轮下,他们的一生被归结的“对科学的巨大贡献”“对经济的有力推动”“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艰辛付出”,难道死亡的含义,就只是这几个字吗?

我看得到的,这条路的终点是一个巨大的人工克隆池,克隆出一群一模一样苦役,被权利控制被金钱俘虏还笑呵呵的干着。他们说这是“幸福”,但我却哭了……

抱歉,这种“高速度”我承担不起,这种“无意义”我承担不起,这种“幸福”我承担不起。

生命最美的意义在于“活着”,不是碌碌无为的活着,也不是为了富贵名利忙碌奔波,我并不是说追求富贵有什么不对,但“富贵”不该被定义为幸福,更不该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终点,人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追求,不能因为有人说糖是甜的就全都奔去吃糖,中国的青年不能每一个人都成为公务员,每一个人都卯足了劲挤进清华北大,人的生命不是用“学习好”“工作体面”“有钱”这些词来定位的。这个世界的“疾速”压制了人的其他潜力,我们追求的并非我们想要的,于是我们茫然了,抑郁了,甚至有一批人“过劳死”或是自杀,死亡的方式就该局限于此吗?

那位希腊哲人说“要有速度和方向”,但他并没有说要往同一个方向跑。诚然,这是一场赛跑,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选择同一个项目,更不是每个人都该为了同一个自己并不上心的目标玩命的跑。

我们太在意结果了!

因为在意结果,没有人去在乎刘翔的伤痛,只关心几分几秒,他是一个人啊,难道所有的努力就应该由这一连串的数字判决吗。刘翔他一定知道的,活着,开心的活着,让自己开心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古人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这个时代就是那么急于求成,非要一群还未修身的人奔着“平天下”的大业就去了,他们担得起吗?或者说,他们愿意担吗?

罗马死于帝国扩张,而中国却几千年一直走下来,为什么?凭的就是那份不紧不慢的淡定。过分追求“速度”不一定是件好事,尤其是用人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尽的时间。

孔子强调“中庸”,不激进,不放缓,不急于求成也不席地不行,他知道生命有限,知道人各有志,知道因材施教,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强求,不谩骂,那是一种内在的从容。

而我们呢,本着“速成主义”,“七天就见效”“十五天练成钢笔字。”“一日游遍九寨沟。”之类的言语遍地开花。大自然十万年的鬼斧神工经被我一朝踏遍,是我太伟大,还是时代太可怕。

速效药的副作用是很大的,就如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为迅猛的国家,但gdp高速增长需要很大的成本,文化“短腿”、生态污染、贫富不均……一连串的问题作为经济增长的并发症鱼贯而入,这就是代价。

“慢慢走,欣赏啊。”这是阿尔卑斯山入口的标语,让步伐慢下来,才看得到一路的风景,我们走的太快了,所以什么都看不到。

9.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诗歌 篇九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张爱玲,《雷峰塔》,《易经》

一、引言

《雷峰塔》 (The Fall of the Pagoda) 与《易经》 (The Book o Change) , 系张爱玲1957年至1964年间创作的两卷本长篇英文小说, 主要内容据张爱玲本人的说法就是“我自己的故事” (1) , 讲述其童年与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 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然而作品完成后, 却在美国出版商处屡屡碰壁。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逝世, 其遗嘱执行人林式同在遗物中找到了《雷峰塔》与《易经》的英文手稿, 按其遗嘱将他们寄至张生前好友宋淇夫妇处。直到2010年, 宋淇夫妇之子宋以朗将其出版, 这两部压箱底的遗作才得以重见天日。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 张爱玲的一生堪称传奇:出身显赫, 成长经历曲折离奇, 性情冷漠乖僻, 四十年代在旧上海风头出尽, 晚年却独居美国, 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然而, 诚如余斌所言:“ (张爱玲) 在文章里同读者套近乎、拉家常, 但始终保持着距离, 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 (2) 如今, 从故纸堆里被挖掘出来的《小团圆》、《雷峰塔》与《易经》, 无疑为读者打开了通往张爱玲内心的一扇门———《小团圆》反映了她两段无果的婚恋, 《雷峰塔》与《易经》则是她坎坷的早年生活的缩影。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维也纳犹太籍的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 对人类的深层次心理进行了透彻而精辟的研究, 不仅在心理学、医学、人类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更被引入到文学领域, 产生了精神分析批评这一文学批评流派, 它从俄狄浦斯情结、释梦与无意识动机等心理学角度来研读文本, 深入探测作家的内心世界, 从而理解其创作心理与创作过程。本文正是采用这一批评方法,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解读《雷峰塔》与《易经》, 探求这两部作品中自传性主人公沈琵琶的心理状态及其人际关系, 并力求从中揭示张爱玲深不可测的内心世界。

二、从精神分析学角度解读主人公沈琵琶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生命的最初阶段, 父母往往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父母的言行举止总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甚至有可能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走向。《雷峰塔》与《易经》既是书写主人公沈琵琶童年与少年成长历程的故事, 便不可避免地要写到琵琶与父亲沈榆溪和母亲杨露的关系。

与父亲榆溪:恋父情结的产生与退潮

露在琵琶四岁时不顾榆溪与众亲友的反对出国游学, 后虽回国, 但不久之后又与榆溪离婚, 搬出了沈家。琵琶与弟弟陵自幼跟随父亲生活, 故而《雷峰塔》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来写榆溪与琵琶父女之间相处的片段, 以及琵琶对父亲的心态的变化。

依照弗洛伊德的理论, 性本能冲动 (即弗洛伊德所说的“力比多”) 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弗洛伊德将人类性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分别是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欲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在前两个阶段, 儿童的力比多都是指向自身, 向自己的身体内部寻求性欲的满足, 而到了性蕾欲期即三岁之后, 儿童开始明白了两性的区别, 并将力比多指向外界:男孩的性追求对象是母亲, 体验到恋母情结, 女孩的性追求对象则是父亲, 体验到恋父情结, 两种情结被统称为俄狄浦斯情结。

《雷峰塔》里, 琵琶对榆溪所产生的俄狄浦斯情结显而易见。故事的开头就向读者呈现了琵琶与父亲之间的第一次冲突:父亲要带琵琶去姨太太的小公馆, 琵琶拼命不从。虽然琵琶为自己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跟父亲去见姨太太是对母亲的不忠。但值得注意的是, 恋父情结一般表现为女儿对父亲的依恋以及对母亲的敌视, 琵琶父母之间的关系向来淡漠, 因此, 母亲的存在并没有影响到琵琶对于父亲的独占欲, 所以琵琶对母亲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抵触, 反而是这个半路杀出的姨太太成了潜在的威胁, 琵琶对姨太太乃至姨太太的小公馆的拒斥, 多少也是因恋父情结作祟的缘故。

然而, 相对于进门不久就被父亲撵出去的姨太太, 父亲与母亲离婚后又娶进门的继母更让琵琶产生排斥心理。姨太太虽和榆溪关系亲密, 但终究不是明媒正娶, 就连榆溪自己也只当她是玩物罢了, 玩厌了, 就撵出门去。而继母不然, 她被榆溪三书六礼正正式式地娶进门, 有身份, 有地位, 有名分, 完完全全替代了母亲的位置。在继母进门之前, 琵琶与父亲有过一段平静甚至可称得上快乐的独处生活。为了开解整天如困兽般在房间里踱步、背书、吹口哨的消沉而孤独的父亲, 琵琶挖空心思逗榆溪开心, 不止是在尽为人女儿的孝道, 更是有意无意地填补了露的位置来宽解并安慰榆溪。继母的出现, 在名正言顺地代替了母亲的位置的同时, 也夺去了父亲对琵琶的一部分关心与宠溺, 让本来稳定的父女关系瞬间失衡, 正因如此, 琵琶恋父情结的敌视对象便自然而然地转向了继母。当获知父亲将要娶继母时, 琵琶下意识的念头竟是“她 (继母) 要就在眼前, 我就把她从洋台上推下去”。 (3)

父亲要娶继母这件事, 让琵琶怨怒, 加之年岁渐长, 不悖伦常的道德观念逐渐形成, 恋父情结的退潮似乎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父亲与继母的婚宴上, 琵琶无动于衷地吃喝玩乐, 因为“她父亲结婚是他的事, 与她不相干”; (4) 及至后来因继母的挑唆而被父亲毒打软禁, 琵琶对父亲的性幻想已不复存在, 退回到女儿的位置来观照父亲:“……她什么也不欠她父亲的。即便爱过他, 也只是爱父亲这个身份。” (5)

弗洛伊德认为, 随着性蕾欲期的过去以及孩童道德心理的逐渐健全, 俄狄浦斯情结会逐渐减弱, 但却并不会消解, 只是被压抑到潜意识层面之内, 无法再被个体觉察。正因如此, 成年之后的琵琶矢口否认对父亲有过两性之间的恋慕之情:“爸爸没伤过我的心, 我从来没有爱过他。” (6) 但是, 当我们把研究目光转到沈琵琶的原型即张爱玲自身, 就不难发现, 恋父情结之于张, 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存在, 与父亲相处的时光无论快乐与否, 都被她在之后的一生中念念不忘、反复书写, 她冷嘲热讽父亲的遗少作风, 怨怼父亲不分青红皂白的毒打与软禁, 然而, 却依然会温情地忆起属于父亲的那个缭绕着鸦片的云雾, 乱摊着大堆大堆的报纸的“懒洋洋”、“灰扑扑”的世界。

与母亲露:认同心理的建构与崩塌

在十八岁之前, 母亲露对于琵琶来说只是一个来去不定的影子, 母女二人相处的时光少之又少, 这种距离与隔阂导致了母亲在琵琶心目中的印象被染上了一层神秘、飘忽并捉摸不定的色彩。母亲从国外游学回来, 带回了西方的新思想, 新观念, 以及优雅、高贵且罗曼蒂克的生活方式, 这些与琵琶熟悉的父亲颓唐慵懒的世界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对照, 自然而然地勾起了一个孩子的好奇、向往、甚至崇拜。由此, 琵琶对母亲产生了一种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被称作为“认同”的心理。

在1932-1933年的著作《精神分析引论新讲》中弗洛伊德总结了自己关于认同的理论体系:首先, 认同是父母的超我同化为个体自身的超我的过程;其次, 认同虽与俄狄浦斯情结中对客体的选择并不是一回事, 但二者可以同时存在, 也就是说, 人们可以在爱某个客体的同时对其产生认同;最后, 孩童在其成长的各个阶段对父母的评估各不相同, 当孩童开始学会用理性去全面地评判外界的人、事、

WENJIAOZILIAO

物之后, 父母性格中的缺陷也渐渐被他们所发现所知觉, 从而导致父母的权威逐渐丧失, 此时, 父母不再是他们所认同的对象, 个体转而对能够代替父母位置的其他人产生认同, 比如教师。

《雷峰塔》与《易经》之中, 琵琶对母亲的认同心理, 以十八岁那年离开父亲投靠母亲这一事件为界, 可以截然分成两个阶段。在母女二人聚少离多的第一阶段, 认同心理开始建构并逐渐巩固, 而在母女二人相依为命的第二阶段, 由于琵琶对母亲日渐了解, 认同心理反倒趋向于瓦解, 并最终崩塌。

弗洛伊德认为, 女孩子对母亲的认同与男孩子对父亲的认同一样, 都是自然发生的。虽然自幼母亲不在身边, “妈妈”这个词的含义对琵琶来说模糊又辽远, 但当得知母亲已经回国, 就坐在楼上的客厅里时, 琵琶“忽然害怕”、“担着心事”, 并吵闹着要穿上自以为最俏皮的衣服去见母亲。然而母亲却对这衣服嗤之以鼻, 使琵琶“气得想哭”。 (7) 正因为认同心理的自然发生, 才令琵琶担心自己所认同的对象———母亲———不认可自己的形象与装扮, 并格外在乎母亲对自己的评价。

在日渐巩固的认同心理驱使下, 母亲的一切, 于琵琶眼中都是好的, 都是美的:喜欢母亲装修的花园洋房, 虽然蓝椅子红地毯的颜色搭配在旁人眼中略显突兀;对母亲的训话言听必从, 连睡觉的姿态都有意无意地摹仿母亲……甚至母亲要和父亲离婚了, 琵琶也并不反对, 因为离婚是母亲主张的, 所以是绝对正确的, 并且“跟家里有汽车或出了个科学家一样现代化”。 (8) 几乎可以说, 母亲对于琵琶而言, 是神一样的存在, 琵琶崇拜母亲, 仰慕母亲, 处处仿照母亲的行为举止, 以至于当母亲第一次牵住她的手时, 她所体会到的并不是母女相处亲密无间的脉脉温情, 而是一种让人心乱的、异样的欢喜。这种微妙的心态, 倒和当今社会里年轻人见到自己心仪的偶像时的狂喜与激动有几分类似。

十八岁时, 琵琶从父亲处离家出走, 投奔母亲。与母亲的朝夕相处, 并没有使母女二人的关系再近一步, 反而逐渐摧毁了母亲在琵琶心目中的形象。在日复一日琐琐碎碎的生活中, 母亲身上雍容而高雅的光环逐渐消褪, 暴露出与市井女性别无二致的世俗、自私与斤斤计较, 更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对亲生女儿的冷漠、厌烦与疏离:絮絮叨叨地向琵琶发泄对沈家琐屑小事的怨恨;算计为琵琶花出去的每一笔学费;嫌弃琵琶的笨手笨脚;甚至将琵琶的奖学金拿去赌博输光……母亲神性形象的不复存在, 直接导致了琵琶对母亲认同心理的日趋瓦解, 她没法同情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唠叨个没完的母亲, 也不再着迷于母亲所喜欢的东西。认同心理的崩塌让琵琶终于摆脱了以往对母亲的盲从姿态, 开始用客观、冷淡的目光来审视母亲身上那些从前被自己忽略的缺陷与弱点, 并毫不留情地加以嘲讽:“她母亲反正自己的事永远是美丽高尚的, 别人无论什么事马上想到最坏的方面去。” (9)

最后, 依然要将我们的研究目光移回到张爱玲本身。《雷峰塔》《易经》中的母女关系, 可以说是对张爱玲和其母亲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首次完整而详尽的披露与写照。甚至有学者认为, 这两部作品的创作动机实因母亲而起:“《雷峰塔》起笔于一九五七年, 正是她母亲去世前后……是否也说明了什么?正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小团圆》的动笔, 也是张爱玲听闻 (亲近胡兰成的) 朱西宁欲写她的传记, 才起的想头, 何不自己来写胡兰成?” (10)

然而, 无论《雷峰塔》与《易经》是张爱玲出于何种创作动机而写就的作品, 不可否认的是, 年少时对母亲的认同心理从建构到崩塌的这段过程, 带给张爱玲精神上的伤害并不亚于父亲对她造成的肉体上的折磨与虐待。被自己所认同的对象不断否定, 不断怀疑, 致使张爱玲从前在学校里“日益坚强”的自信心轰然倒塌, “困于过度的自夸和自鄙”中无法自拔, 四十年代张爱玲在文坛大放异彩, 但凡报纸杂志上议论她的文章, 钦羡者写来的书信, 她都一一留存, 似是在为当初被母亲伤得千疮百孔的自信心作一补偿;被自己所认同的对象疏离乃至遗弃, 使张爱玲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再不信任, 在她的小说中, 亲情是凉薄的, 爱情是虚假的。对金钱的占有欲, 成了支配张爱玲小说中诸多人物行动的唯一力量, 一切人际关系都被金钱控制并扭曲, 《金锁记》里的曹七巧为金钱压抑情欲以至心理变态, 《沉香屑·第一炉香》里的葛薇龙因欲望与虚荣而堕落……都是如此。

当然, 这种认同心理的崩塌带来的并非全都是坏处。对母亲的不再认同, 驱使张爱玲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乃至审美趣味都走向了与年少时截然相反的方向。年少时, 她崇尚母亲的布尔乔亚情调, 性格气质中也充盈着优裕的感伤, 见到书里夹着的一朵干花瓣, 听母亲说起它的历史, 就要掉下泪来, 而当这种崇拜不复存在之后, 张爱玲多次强调自己“喜欢钱”、“一身俗骨”、“是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 作品中也多写市井男女的世情俗事, 似是要与母亲所代表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西洋式淑女划清界限。余斌说, 假如张爱玲顺着早年淑女的路子成功地走下去, 我们是否还能得到那位不避俗而又脱俗的作家, 就难说了。 (11) 这话确有几分道理。

三、结语

恋父情结的产生与退潮, 对母亲认同心理的建构与崩塌, 这些创伤性情感体验, 给当时只有十来岁的张爱玲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心理失衡。弗洛伊德认为, 创伤性的经验会改变一个人生活的整个结构, 一部分人会对现在或将来的生活缺乏兴趣, 总是沉溺于不幸的回忆之中, 甚至可能诱发神经病。但也有一部分人, 会将自己的创伤经验移置到高尚的社会或文化活动中去, 在得到宣泄的同时也实现了某种升华。

张爱玲无疑是后者。在《雷峰塔》与《易经》中, 她匿身于主人公沈琵琶的影子里, 将早年浸染了少年人的苦痛的一段陈年旧事娓娓道来, “……似乎有意借琵琶的视野重访早年的创伤场景, 并试图重新理解当年那些不能理解的人与事……她试图通过‘重述’创伤来抚平童年的创伤……”。 (12)

放眼张爱玲的其他文学作品, 似乎同样是如此:根植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之上, 多以旧上海或香港为故事发生的场景, 书写旧式没落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 并把自己的情绪与感受移接到故事中不同类型人物身上, 如《心经》写许小寒的恋父情结, 《茉莉香片》写聂传庆对言子夜的认同心理, 《十八春》中曼桢被曼璐禁锢的情节中则挪用了张爱玲被父亲软禁时的心理活动……诚如某些学者所言, 张爱玲是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营造了一个封闭而自足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像《倾城之恋》中固执地用着老钟, “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的白公馆, 与世隔绝般地避开了当时文坛书写革命、书写战争的潮流, 挣脱了“主题先行”等创作理念的束缚, 一心一意地上演着张爱玲自己熟悉的人生与生活, 不厌其烦地挖掘着家庭、恋爱、婚姻困境中体现出来的人性, 以及人性背后潜藏的欲望。

张爱玲的文学创作, 得于此, 成于此。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充斥着革命、国家、政治话语的文坛中, 这位年纪轻轻却似已洞彻世态人情的女作家写就的那些男女间的情爱纠葛, 以及对人性一针见血的揭示、对病态心理入木三分的刻画, 都带给读者一种独一无二的新鲜体验。

然而, 张爱玲的文学创作缺失之处, 也正在于此。她在她所营造的自足而封闭的世界里, 把困扰自己的精神苦疾隐微曲折地表达出来并不断地重复, 以达到发泄的目的, 舒缓内心的痛苦。她在这个世界里得以自娱、获得安慰, 却也为之所困、所限。在最初的惊艳之后, 读者不难发现, 张爱玲小说里的世界, 其实相当单调、闭塞, 就如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里所说的那样:“恋爱与婚姻, 是作者至此为止的中心题材;长长短短六七件作品, 只是variations upon a theme……”, 以“重述”的方式来抚平创伤的写作目的与意图, 以自身并不算广阔的人生阅历与生活体验为基础的写作题材, 限制了张爱玲文学创作的视野与眼界, 使她的创作虽盛极一时, 却只是昙花一现, 如今, 多数人最为津津乐道的, 也不过只是张爱玲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两三年间的多产, 之后, 当来源于自身创伤性情感体验的素材渐渐被榨取干净, 张爱玲的文学创作也不复往日的辉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离开中国大陆之后, 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数量锐减, 质量亦有所下降, 其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十八春》, 也被学者认为难及当初《金锁记》所达到的高度。至于《小团圆》, 以及本文所论及的《雷峰塔》、《易经》, 不过是对自己早年遭际与经历的又一次回眸, 普通读者或许会对此兴味索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雷峰塔》、《易经》中折射出来的那些不快的童年与少年的往事, 那些由此造成的终其一生无法愈合的心理创伤, 确是张爱玲“不能承受的回忆之重”, 它们成就了她, 滋养了她, 却也束缚了她, 封锁了她。

注释:

10.《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书笔记 篇十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度过了第一部分第16节,终于读到了轻重的启示!细加掂量的决断与命运之声联系在一起;重、必然和价值是三个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必然者为重,重者才有价值。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人的伟大在于他扛起命运,就像用肩膀顶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样。人只有一次生命,绝无可能用试验来证明假设,因此他就永远不可能知道为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对还是错。

我们都觉得,我们生命中的爱情若没有分量、无足轻重,那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总是想象我们的爱情是它应该存在的那种,没有了爱情,我们生命将不再是我们应有的生命。我们都坚信,满腹忧郁、留着吓人的长发的贝多芬本人,是在为我们伟大的爱情演奏“Esmusssein!”

“如此必然的决定依赖的却是这样偶然的爱情。”

我的生命里多了太多的偶然,然而却没有一次让这些偶然成为必然,或许生活已经告诉了我必然的答案,只是我不知道,我无法接受,我不想承认这必然的结果!

11.《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篇十一

学院:会计学院班级:09审计姓名:马元学号:902075147

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引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最近拜读了由米兰·昆德拉著写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书,本书描述了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普通知识分子命运多舛的复杂故事。本书剖示隐密的无情,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著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大地还年轻,以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

外科医生托马斯是个固执地拒绝“媚俗”的人,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如此。他有着众多的情人,其中最为亲密的是画家萨宾娜。有一次出诊,托马斯认识了特丽莎。他不可遏制地爱上了喜好摄影的特丽莎,但不愿做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一样甘于平淡地生活,去爱。他用很不负责任的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

1968年8月,前苏联攻占了布拉格。“布拉格之春”强烈地震动了这个家庭,特丽莎立刻找到了自己的意义,她热心地充当着一个爱国记者的角色,拍下了大量苏军入侵的照片。与特丽莎不同,不愿媚俗的托马斯虽然憎恨入侵者,同情反抗者,却不愿用行动支持他们,托马斯认为,为谁签名都是一种媚俗行为,他不愿替别人充当制造声势的工具。

后来,托马斯和特丽莎为了逃避当局的迫害去了中立国瑞士。令特丽莎没有想到的是萨宾娜也流亡到此,且与托马斯重修旧好。特丽莎无法继续忍受下去,愤然返回了布拉格。在离开特丽莎最初的几天,托马斯确实感到了自由,感到了失去责任的“轻”,但很快变得空虚难忍,他发现,承担一份家庭责任的“重”对生活本身何等重要!于是他也重回布拉格寻找特丽莎。在布拉格,托马斯因一篇文章得罪有关当局,并拒绝在收回自己文章的声明上签字而受到迫害。最后托马斯与特丽莎二人移居乡下,不幸在一次车祸中双双意外身亡。

萨宾娜是一位画师,她坚决反对“媚俗”,认为坚持人的个性是最主要的,反对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去追求金钱和名誉。可是,当国家**,她被迫逃亡到异国他乡生活没有着落时,也只好接受他人的同情,用高价卖出她的那些画得并不出色的画,赚取较高的利润。她亲眼看到,人们聚会、游行,反对战争,声援弱者,这是极端消除了个性的行为,这是“媚俗”,但这又是爱国、正义之举,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人要是天生就具备了“轻”的一切条件,又会怎样呢?弗兰茨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出身良好,才华出众,有稳定的事业与家庭,颇有名望。该有的都有,而且来得很容易。但是,他觉得生活太“轻”,他同样不能忍受,他强烈地向往反抗,向往在苦难中挣扎奋斗呐喊的那份激情。于是,他糊里胡涂地参与游行、示威、呼喊,令人难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阿德愚蠢地与风车搏斗一样,结局

徒劳无益,令人啼笑皆非。

本书以医生托马斯、摄影爱好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大学教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为线索,围绕他们的不同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它带领着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主题。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逃避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作者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 “媚俗”。

作者认为,媚俗是以做作的态度取悦大众的行为,这种行为侵蚀人类最初美好的心灵,是一种文明病。媚俗不仅是我们的敌人也是我们自己。在本书中,作者借萨宾娜的思索表达了他的看法,只要有公众存在,只要留心公众存在,而不是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就免不了媚俗。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媚俗是人类境况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少有人能脱俗。媚俗不仅仅是某些人或某些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的问题。由于媚俗,人们往往会用意志代替个人追求,由于媚俗,人们往往会扭曲自我的价值判断以迎合整体的价值取向。当整个价值判断体系完全失重,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无从判别,甚至形成一体时,生命在外界和内心的沉重抗击之下也就变得无所适从,变成了不能承受之轻。

本书探讨更多的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人生是要有一种信念的,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甚至是一种媚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过程,在追求的过程中有了幸福感和满足感,也许,这已经足够了,何必在乎其终极意义上的得与失呢?

12.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读书笔记 篇十二

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 物流0970 邹家华9208097035

最近,读了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是一部充满哲理的小说,描写了二战苏联入侵捷克的那段期间,托马斯,特蕾莎,萨宾娜,弗兰茨四个人的离奇生活。透过他们的种种经历,托马斯与特蕾莎灵魂与肉体的纠结,萨宾娜与弗兰茨面对媚俗的选择,从不同层面表现文章的主题,置换主人翁,置换时空,深入思考,反复迭代,回归自然。人生中充满了选择,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但是选择的背后却是无法抗拒的责任,因为有了责任,生命才变得真切而美丽,才有存在的意义,否则,不过是一张躯壳而已,毫无意义。

作者深刻地揭露了生命的重与轻,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在固执地拒绝着“媚俗”,对爱情的追求亦是如此。他不可遏制地爱上了特蕾莎,但又不愿成为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一样甘于平淡地生活,去爱。他用很不负责任的且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他不断地与别的女人偷情,迫使所爱的人能不固守自己,能给自己自由。可是,当他感受到所谓的自由时,却体会到了失去责任的“轻”,很快变得空虚难耐,他发现,承担一份家庭责任的“重”对生活本身是何等重要!

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人如果没有了责任,那就没有了动力,那活着就像一具行尸走肉,生命就没有了任何意义了。活着,就要承受。生命之重能让人脚踏实地,活着踏实。有重物压住才能感到存在感。轻就会像氢气一样把你符在上面轻飘飘的没有支撑点很没有安全感,轻是不能承受的。只有扛住生命之重才有存在感和成就感。

这几位年轻人“追求”与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谬与悖论: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个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虚,追求爱情时怨恨多于欢乐,追求名誉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追求钱财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透过种种幻觉,米兰·昆德拉感到,也许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米兰不仅仅是在探讨性的问题,他在更深的一个层次上挖掘人的本性,以及更不能言传的复杂内心。他会让我们学会思考,学会释放,学会自信,让我们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来审视我们的生命,轻浮绝对不可取,但是太过看重一件事也只是增加生命的负担。

托马斯,布拉格的一位外科医生,出诊到一个小镇上邂逅了特蕾莎,一位旅馆的服务生。只是很短很短时间的打了一个照面托马斯就离开小镇了。然而难以置信的是他竟然难以忘怀她,而她也竟不可思议地出走到布拉格与他见面。他,一直都跟很多女人发生着肉体关系,不过奇怪的是他从不让她们在自己的住所里过夜。然而,很自然的,他与特蕾莎过了一夜,而且是在他的房间里,而后的 1

而后他与她结婚了。结婚,并不是结束。婚后,特蕾莎对托马斯又爱又恨,她深深地爱着他,但又忍受着他那喜好其他女人的癖好;托马斯对她是一直的爱着的,但又抑制不住自己幽会其他女人。其中,有一个人物——萨宾娜,他最好的情人。苏联入侵布拉格,为了特蕾莎,托马斯和她离开布拉格去了瑞士,而后又是为了特蕾莎,他又追随她回到了布拉格,还是为了特蕾莎,他们去了乡下。特蕾莎出走的原因,还是对于他与其他女人的关系的难以忍受,而他,甘愿陪着他最爱的人而漂泊。米兰说:“爱是性的附属。”我同意却也感到悲哀。一个人能和自己不爱的人做爱,或许我们不能苟同,却也必须承认。所以背叛也好,欺骗也罢,如果他爱你,又何必在乎其他呢?忠诚,贞洁,一个心属于你的人总比一个心不属于你而肉体却依附于你的人要更让你幸福和满足。所以爱情不是占有,爱不是我行我素,而是包容和呵护。特蕾莎最终明白了托马斯对自己的爱,尽管有些太迟太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幸福。

就像书中米兰所说的,生命中所承受的重,来自于尼采所说的“永劫回归”观。“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确实如此,假如我们总是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同一天,没有了明天,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是枉然,只要你一觉醒来,什么事情就得重新来过。就像那位不断的推着石头上山的希腊英雄,就像上帝。上帝,之所以是全知全能的,也许我们可以解释为他是处在于永恒中,处在不断重复的一天中,由于重复,不断的了解我们,所以对我们是无所不知,所以上帝凌驾于我们之上。耶稣被钉于十字架,上帝代我们承担了这种生命之重,这,就是仁慈。也许,我们对于这种生命之重的体验,可以反映在两次的世界大战上。战争的回归,造成了永远的劫难,成千上万的人承受着这种不堪忍受的痛苦与无奈。也正因为这种重复,让我们有了祈求和平,谴责战争的信念;也正因为这种“永劫回归”,让我们有了对于上帝的依托。

姑且让我们选择了生命之轻吧,看看是否会活得更为轻松,更为辉煌。这时的我们不会陷入于“永劫回归”,没有了重复,没有了历史的可比较性,我们就陷入了另外一种状况:偶然,永劫偶然。我们的体验不会重复,我们的生命不会回归,我们的生命轻得只有一次。“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此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因为“只发生过一次的事就像压根儿没有发生过”,“如果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根本没有过生命”。轻,意味着偶然;偶然,又使生命轻得没有过。我们必须为我们的选择而负责,而选择又是偶然的,我们也同样的为我们的偶然,为我们的生命之轻负责。承担这份未来未卜的责任,就是承受着这一片生命之轻。托马斯,特蕾莎,萨宾娜,他们的一生就是在承受着这种“轻”,承受这种不可承受之“轻”。

一直在思索着生命为什么要存在,为了什么而生活。也许是思维的一种无理

取闹,但却让我为此困惑了很久,我尝试着做改变,但很多时候都是无疾而终,被当在了“深入探索”的门外,一直没真正的弄明白,所以还若以前,一样的困惑,一样的生活。自然,有了一些感悟,从中感觉到,茫然的状态多了,生命变得会更加的沧桑和脆弱,如果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上多了些犹豫,那么坚强的人也会懦弱,而从未没有成就感的完成一件事情,那从不会体会到坚强毅力的重要性,而我很长一段时间内,从没有了那种胜利喜悦的领悟,让我倍感压力中,觉得对生活的空寂。于是,去积极的寻求一种信仰,去弥补心灵随时出现的道德弱化,或者思想的挣扎,去积极的面对生活,以填充空余时间带给的凌乱,但生活还要生活,所以一直改变生活让之更好的生活,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正目的,生活着,探索着,这就是人生最终经历的过程。继续行进,不管是怆然,还是平坦,都是一种阅历,而阅历中感悟到的,会增补生活的单调和乏味,而在强调这意义时,人更应该多尝试寂寞带给人生的享受,而不只是充满“色彩”的部分才是向往之所在。曲折会让人柔韧,这才能让人曲伸自如。余华想告诉我们的是,人的忍受力是无限的,对希望的期待也是无限的,人的生命力在极端的状态下仍然可以顽强地生存,这不仅是对生命状态的提示,更是对人的生命力的肯定。“人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人活着一直都在反抗,反抗过去,成就未来。米兰.昆德拉,作品透露出两个字:颠覆。颠覆生活,颠覆爱情,打破一切伪原装存在的美好,然后以最自我的方式重组,炫耀那些变态的美丽。然而米兰,你的重组也不过是一厢情愿,那些流离的感情,那些残破的故事,那些漫不经心的喃喃自语,都是你精心策划的 骗局!即便是我心甘情愿沉溺其中,我还是会在生命的桎梏里挣扎,我会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生活,承受这份生命之重,即使这样的状态很有可能会让我感到辛苦。但是,在这个旅程中,我将学会勇敢面对困难,从容面对责任。在一个接着一个的窘境面前,渐渐成熟。

i 参考文献:[1]本网网: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有感

[2]中山大学求进报社[52期——书评]轻与重

13.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诗歌 篇十三

高智商的精神病患者是普通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HQ&A170628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诺贝尔各个奖项中最年轻第一个奖项,自1969年第一次颁发迄今,共有68位在经济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或心理学家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1]。其中,小约翰·纳什(John F.Nash Jr.)与另两名经济学家约翰·海萨尼(John C.Harsanyi)和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一起,因为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而分享了1994年经济学奖。他在68名获奖者中算不上出类拔萃,甚至只能算是一名普通的获奖者(毕竟三人分享)。但在所有的活着的经济学奖获奖者中,小约翰·纳什却是唯一被拍摄了传记影片的获奖者。2001年,也就是他获奖7年后,他的生平和故事就被导演朗·霍华德(Ronald William Howard)拍摄成影片《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并于当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

为何一名奥斯卡级别的名导演会给一名普通的活着的经济学奖获奖者拍摄一部奥斯卡级别的影片?因为小约翰·纳什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从读大学开始,一直都是。他的伟大之处不是因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是他获奖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术上的成就都是在他罹患精神分裂症期间,并且拒绝治疗的情况下,凭借理性的力量克服妄想和幻觉坚持研究取得的。

(小约翰·纳什(上)与电影《美丽心灵》海报(下))

小约翰·纳什的例子揭示了,一名取得高学历,甚至顶级学术成果的博士,完全可能同时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这可能与大多数人所了解和理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刻板印象不同,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未发病期间都能正常地工作、生活,甚至取得成就以及扮演各种积极的社会角色。可是,一旦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或者反映出阳性症状,典型的如妄想和幻觉;或者表现出阴性症状,典型如情感迟钝、动机缺乏、社交回避以及失语等。

精神分裂症算是最严重的精神疾病,比精神分裂症稍轻的精神疾病,如分离障碍(如俗称的多重人格),或者双相障碍(即躁郁症),在发病期间往往伴随有精神病性的一些症状。生活中,像小约翰·纳什这样的高智商的精神疾病患者并不罕见。像近日在网路热传的一篇网文《我考上了名校,但最终死在了原生家庭手里》,文中化名康莫的女生自称被父母软禁在家七年,并强制送往精神病院。康莫曾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双学士学位,其中在武汉大学主修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并同时辅修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并获文学硕士学位;并获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博士研究生全额奖学金,但被父母阻止了。

(化名康莫的马斐然提供的学位证明)

客观地说,仅凭这篇网文无法辨别康莫的陈述是否为真实。生活中的马斐然曾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并办理了精神残疾人证明。如果所诊断的双相情感障碍为真实,那么马斐然化名康莫的自述就很难分辨其中哪些是妄想,哪些是幻觉,哪些是真实的描述。双相情感障碍在阳性症状发作期间(轻躁狂)完全可能伴有精神病性的妄想和幻觉;而且双相情感障碍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伴随症状,即精神分裂症伴病双相障碍。

换句话说,马斐然罹患精神疾病与她取得学业成就并不矛盾。她完全可能如其诊断所判定的罹患有双相情感障碍,那么她确实不宜单独生活,因为一旦进入阴性症状发作期间(重性抑郁),很可能出现自伤、自残,甚至自杀;同时也应该予以治疗以减轻症状。

问题是,她父母对她的过度担忧以及过度反应也同样可能加深她的症状。小约翰·纳什罹患的精神分裂症应该远比单纯的双相情感障碍更严重,但被家人鼓励和支持下他依然能坚持研究,教学,并且是在放弃医学治疗的情况下。

目前尚没有看到媒体采访其父母的详细报道。从马斐然化名康莫陈述的网文中,也不难推断她父母对待她的精神疾病可能并不妥当。精神病治疗无论采用药物还是电抽搐,都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甚至严重的副作用。小约翰·纳什之所以放弃治疗,就是因为药物和电抽搐治疗都会使他无法思考,无法继续工作,像个傻子一样平和安全。

如果对待家庭中的罹患精神疾病的家人,特别是对待像小约翰·纳什这样的高智商的精神病患者,确实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是无措的。如果遵照精神科医生的医嘱,小约翰·纳什根本就无法继续研究,遑论因其研究而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

马斐然如果罹患有精神疾病,那么也是一名高智商的精神病患者。她的家人应该如何对待她才是适宜的,才是帮助和支持她适应和融入正常生活,并胜任继续的学业和未来的工作,对于作为普通人的她的父母来说,可能真的是高不可攀的苛求。

[1]至少有两名心理学家荣膺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认知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因经济组织内决策程序理论而荣膺1978年经济学奖;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因将心理学里人的非理性因素引入决策模型而荣膺2002年经济学奖。

上一篇: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的论文下一篇:幼儿园美术实用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