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苏联解体反思

2024-08-04

思想汇报--苏联解体反思(精选12篇)

1.思想汇报--苏联解体反思 篇一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可能成为5年之后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过我所开启的改革事业。——戈尔巴乔夫

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几十年的革命、建设与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建国建党的理论,更极大的鼓舞了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心。但是,苏联的实践毕竟是没有经验可循的,在原有的政治经济体制出现了问题之后党和国家并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纠正不当之处,加之苏联党的领导人在重大问题是犯了严重的错误,以及西方“不遗余力”的和平演变,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反思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无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具体地说,导致苏联解体的原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苏联模式的弊端

1、经济因素。苏联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形成与30年代,在发展进程中显示过巨大的优越性,创造过公认的历史功绩,使苏联得以成为第二个超级大国。但这种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有很大的缺陷和弊病,不能够充分发挥地方、企业以及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活力与生气;不能够及时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使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的状态;不能够正确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消费品生产比例过低,使苏联人民的生活始终不能实现由小康向富裕的转变;不能够全面地对外开放,吸取世界各国之长为自己所用。这样,必然使自己由停滞变为落后,陷入经济困境之中而难以自拔。正是这种体制,使得苏联的经济搞不好,上不去。这是苏联机体的深层次的原因。

2、政治因素。苏联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其一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执政党没有找到如何管好党和参与国家管理的途径。苏共长期的执政地位加上法制不健全,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使党内民主遭到破坏,党严重脱离群众;在党内还难免有各种不良分子,他们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利用自己的职权,干出各种违法乱纪的事情,严重地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败坏党的声誉和形象,引起人民的不满以至痛恨。其二是权力过分集中。权力集中于党和领导干部手中,破坏了民主集中制,削弱了社会主义民主,压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趋同”,对苏联的政治体制进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P776)改革,实际上完全采用西方的一套,搞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削弱和取消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和执政权力。

(二)意识形态的错误

苏联在取得执政地位后的长时期里,在文化问题上走极端。先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神圣化、教条化、封闭化,对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一概排斥;后来又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民主化”、“公开化”、和“多元论”,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并最终在指导思想上完全背离和抛弃了马克思主义。

在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列宁堪称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在《共青团的任务》一文中,号召青年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共产主义,但切忌“死记硬背”,“要用对基本实施的了解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因为不把学到的全部知识融会贯通,共产主义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就会成为一块空招牌,共产主义者也只会是一些吹牛家” [2](P285)。既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又要联系实际,扩充知识,融会贯通,这是列宁倡导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然而,从20世纪代开始,苏共却走上了一条文化专制道路,党内教条主义日益严重。在激烈的党内斗争中,斯大林在维护列宁和列宁主义过程中,利用其对列宁主义解释权的特殊地位,泛化、神化列宁主义,致使其严重教条化。同时,在斯大林的默许下,苏联展开了一场空前的神化斯大林的造神运动。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结合,使斯大林成为党的化身和真理的化身。1956年苏共召开20大,赫鲁晓夫揭露了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思想解放。但是,赫鲁晓夫未能克服党内严重地教条主义习气,思想仍处于禁锢之中。勃列日涅夫时期也没有跳出教条主义的框框。

1985年,以“改革家”著称的戈尔巴乔夫上台,很快便提出了“公开性”、“民主化”、“多元论”等口号,试图改变过去封闭僵化、万马齐喑的局面。可是,“民主化”没有成为真正的民主,而成了歪曲和丑化社会主义的自由化;“公开性”则是打着“公开”的幌子,肆无忌惮地对苏共进行攻击、诋毁;“多元论”实际上是让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任意滋长。这样,苏共从长期的“左”一下子跳到了右,并严重背离的马克思主义。

(三)民族政策的失误造成激烈的民族矛盾,加快了苏联的解体

苏共背离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无视苏联各民族发展的实际进程,出现一系列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失误,严重伤害了非俄罗斯族群众。1936年,斯大林提出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并以此为出发点,认为“民族纷争的基本组织者,即剥削阶级已经消灭”[3](P516),关系到各民族权利平等、经济和文化等等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从而盲目地认为苏联各民族之间“真正的兄弟合作已经建立起来了”,因而忽视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苏共处理民族矛盾的政策,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原则,用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民族矛盾。更为严重的是,苏共违背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原则,容忍俄罗斯大民族主义长期存在。苏共的这些错误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不仅引起各少数民族对共产党的不满,而且造成少数民族对俄罗斯民族更大的仇恨和隔阂,人民群众对苏共的强烈不满,民族矛盾的激化和冲突,最终导致一些共和国宣告独立,苏联解体。

2.思想汇报--苏联解体反思 篇二

关键词:苏联,解体,党,群众路线

一、概述

十八大报告指出, “党坚强有力, 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 国家就繁荣稳定, 人民就幸福安康。”并要求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按照十八大的部署, 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增强群众观点, 提高为人民服务能力, 改进群众工作方法, 非常重要和必要。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笔者对苏联解体中的群众因素有新的感触。

二、苏联解体中的群众因素

学界关于苏联共产党垮台的原因分析众多, 如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 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 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活动等等。但归根到底, 苏联共产党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所抛弃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没有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 国家的就会出现危机, 甚至亡党亡国。“一个政权也好, 一个政党也好, 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就必然垮台。”

1、从经济生活看, 苏共作为执政党忽视了俄国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特点, 在路线方面犯了左的急于求成的错误, 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背离了人民群众现实的利益要求。苏联共产党是靠三个口号上台的:和平、土地、面包。虽然苏联二战后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工业化强国, 但却经济发展减缓, 人民群众的生活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人民群众向往社会主义, 事实上是希望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在一定时期内, 人民群众为了国家长远利益、社会主义美好明天等可以心甘情愿的忍受生活上的困难。但是当他们发现生活水平的改善没有希望和可能, 有了导弹、卫星, 却没有面包、黄油, 这时要求人民群众忍受的困难就变成难以忍受了, 美好明天的庄重承诺在人民群众心中就大大贬值了。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也就随之降低了。”

2、从政治生活看, 高度集权的苏共领导体制使俄国党在列宁之后逐步失去了党内民主性, 特别是党内形成了一个官僚特权阶层, 极易滋生令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 从而破坏了党的公众形象, 最终失去了民心。列宁创建的有比较充分的党内民主的政党到斯大林时期已经变成个人专权的高度集权的政党, 致使党和人民之间出现了深深的鸿沟。此外, 腐败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最危险的敌人, 因为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会腐蚀党的肌体, 割断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影响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感召力和战斗力, 最终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苏共最大的腐败是党内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 他们通过不合法、不正当的手段大肆侵吞和占有社会财富, 并使各种权益合法化。当苏共已不再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 而是代表少数权贵阶层的利益, 人民群众对苏共已经没有任何信任感了。

三、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求真务实, 领导干部带头做起

苏联共产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脱离群众, 最终为人民群众所抛弃。我们党在工作中要引以为戒, 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脱离群众的问题进行认真剖析, 积极改正。

现阶段, 部分党员干部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形式主义群众反映最突出的是追求形式、不重实效, 图虚名、务虚功、工作不抓落实。2、官僚主义群众最不满意的是办事推诿扯皮多, 效率低下, 不作为、不负责任。3、享乐主义基层和群众反映最多的是一些领导干部安于现状、贪图安逸, 缺乏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4、奢靡之风主要是条件好了, 许多方面做过头, 大手大脚、铺张浪费, 片面追求世界一流水准, 认为标准高才能代表政绩形象。这些问题是人民群众反映最为突出、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问题。

习近平同志强调, 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 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领导干部要让群众看到自己敢于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决心, 看到自己拜群众为师、向群众求教的襟怀, 看到自己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行动。同时, 要激发广大群众关心党的形象、关心党的事业、关心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责任感, 引导群众履行监督责任, 多提意见建议, 真心帮助领导干部改进提高。对查摆出来的问题, 要深刻分析原因, 明确整改方向, 制定整改措施, 规定整改时限, 一个一个加以解决。

因此, 党员干部要准确发现问题、切实解决问题, 领导带头自上而下地做起。

第一, 要准确发现问题。“找准靶子, 才能有的放矢。”一次活动、一揽子措施不可能解决很多问题, 因此, 要围绕“四风”突出重点,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干部身上明显存在的、必须解决也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发现问题, 要坚持开门搞活动, 多渠道、多方面听意见, 特别是让群众来提意见, 帮我们找问题, 群众眼睛最雪亮。要对照“四风”现象查找, 实事求是、自觉对照, 更要举一反三、查找差距, 找到思想深处的问题。“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深刻认识到, 任何遮遮掩掩, 避重就轻, 都是有私心杂念的表现, 本身就是思想认识上出了问题。”要相互帮助查找, 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利器, 敢于揭短亮丑, 勇于接受批评。

第二, 关键在于切实解决问题。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所有工作有没有成效, 就是看有没有解决问题, 群众是否满意。“找到不少问题, 又不解决问题, 过程越是轰轰烈烈, 形式越是夺人眼球, 就越是在搞新的形式主义。特别是我们让群众讲了真心话, 群众认真给你提出了问题, 你又不解决, 说到却做不到, 只会让人更反感, 我们就会失去公信力。”一要即知即改, 发现什么问题, 就解决什么问题, 从现在做起、从领导干部做起、从我做起, 马上就改, 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内心认同。二要强化制度保障, 建立长效机制。解决问题, 改进作风, 保持长久长效, 根本要靠制度、靠规矩。要建立健全各方面规章制度, 规定要具体细致, 标准要尽可能量化, 办法要可操作可检查可执行, 公开透明, 让群众能够自下而上进行监督。同时, 与干部作风紧密相关的一些重大改革, 必须下决心大力推进, 公共财政、公共资源、公共权力的运行制度要公开透明。要通过制度建设, 严格执行, 既解决突出问题, 又防微杜渐, 坚决避免一次活动一阵风。

第三, 重点是领导带头、自上而下。“上行而下效, 上面偏一寸, 下面偏一丈, 问题必然更多。”这次教育实践活动, 重中之重是解决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四风”问题, 从市委常委会抓起, “建立起的规定、制度、办法要更严一些, 首先从市委常委会做起, 必须说到做到, 做不到、违反了, 如何处分, 要一并规定并落实。”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 必须率先垂范, 带头学习、带头听取意见、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进行整改。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 灯光不要总是聚焦在别人身上, 自己“灯下黑”, 站位不要总是居高临下, 自以为是, 要以普通党员身份, 以更加虚心的态度, 听意见, 摆问题, 抓整改, 从自己做起。

四、如何走好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基本上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为群众的问题, 一个是如何为群众的问题。苏联共产党之所以在执政74年后丧失执政权, 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上述两个问题。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坚持一切为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充分发挥群众路线这一党的政治优势, 相继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现阶段要从实际出发, 从小事出发, 解决老百姓的身边事, 让老百姓看的实实在在地看到党员干部在为他们工作。杜绝部门脱离基层、干部脱离群众、党组织脱离党员, 将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固化为各级部门、各级党员干部的常态行为。

1、建工作联系机制, 解决上级部门脱离基层的问题。

在职责上保障联系基层, 必须履行好部门的责任、义务, 将直接联系基层工作纳入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在时间上保障联系基层, 将联系基层的时间细化, 确定每年、每季、每月的最低联系次数, 进行常态化考核。在工作上保障联系基层, 在工作开展、政策制定、审核程序过程中, 将到联系的基层单位开展调研作为必经程序, 确保在工作环节联系基层。

2、建服务群众机制, 解决干部脱离群众的问题。

加强服务制度建设, 建立全面整合、相互配套、切实可行的服务群众制度体系, 建立群众服务需求收集整理机制、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机制、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评价质量机制, 确保党员干部“真心、诚意”服务群众。要使服务群众长效机制运行良好、成效凸显, 就要切实加强机制运行的承担者——机关党员干部的队伍建设, 如加强宗旨和服务群众意识教育, 加强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和工作能力培训, 确保有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本领。

3、建立党内联络机制, 解决党组织“脱离党员”的问题。

畅通下情上传渠道、上情下达渠道和联络服务渠道。发布联络卡, 公布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 方便基层党员群众通过电话、来访、预约接待、登门走访等方式反映意见和建议。

五、结语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就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这是由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地位和党的宗旨性质决定的。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地调整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 最大限度地为人民谋利益, 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顺利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否则, 脱离了人民群众, 背离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 将为人民所抛弃。

参考文献

[1]时群.从苏联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看其败亡的教训及启示[J].岱宗学刊, 2006 (3) .

[2]岳雪侠, 郭利杰.今天我们如何走群众路线[J].党建研究, 2013 (3) .

3.苏联解体的民族问题 篇三

关键词:苏联;民族问题;民族政策

中图分类号:K51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27-01

一、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

俄罗斯民族在整个俄罗斯人口中占了极大的比重,将近一半是俄罗斯民族,因此苏联的民族问题显得尤为敏感。苏联的民族问题是历史演变的产物,苏联是在沙俄的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联邦制国家,虽然打破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但是旧俄疆域上形成各种民族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第一,大俄罗斯主义的盛行。在斯大林时期,虽然继续着列宁时期的国家结构,但随着其个人权利的无限放大,加之其本人的大俄罗斯主义,并没有真正重视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因此政策上出现偏差,直接导致了民族问题尖锐化。斯大林极力美化沙皇的对外扩张政策,宣称沙皇的侵略是为了解放各族人民,是符合各族人民意愿的。在这种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咄咄逼人的气氛之下,各少数民族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防止被同化的危险,就相应地产生了一种地方民族主义。这种民族主义表现为对联盟的不信任和猜忌,甚至经常会爆发出独立的愿望,并对外来的民族或者比自己弱小的民族采取同样的压迫政策

第二,苏联领导人对民族矛盾缺乏正确认识。十月革命后,虽然苏联社会主义顺利成立,这种社会制度也为民族矛盾的解决提供了可能,但沙俄帝国遗留下来的重大的民族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而前苏联领导人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对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都缺乏科学的认识。列宁之后苏联的各届领导人包括苏联各界的理论家对于社会发展中民族问题的认识不够,他们均把民族问题看成是和社会进程伴生的问题,片面地强调社会的发展,轻视甚至忽略民族问题,对社会发展状态的超前定位忽视了社会及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过早地把苏维埃各民族说成“苏联人民”。苏联领导人对待民族问题过于盲目乐观,忽略了民族矛盾的普遍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因此苏联政府一直没有正视本国民族问题。

第三,以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民族问题加深了民族矛盾。用处理阶级矛盾的方式处理民族矛盾,大大伤害了各民族的感情。斯大林宣布社會主义社会内部是没有矛盾的,因此多民族国家不可避免的民族矛盾就被当成了敌我矛盾处理。斯大林认为:民族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一样,都是社会主义的阶级敌人,因为民族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破坏社会主义制度与复辟资本主义制度的企图。这种理论被继承下来,苏联的历届领导人都是把民族矛盾当成是阶级矛盾处理,采用肉体消灭的方式来简单粗暴的处理。苏联政府一直错误的坚持以阶级斗争的方式去解决民族矛盾,导致民族矛盾不断加剧。

第四,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民族矛盾。苏联各民族间潜伏的矛盾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爆发出来,不景气的经济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引发矛盾的重要原因。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之前并没有认真考虑过民族问题,并且盲目乐观地认为苏联的民族问题已经一劳永逸解决了,对爆发的几次民族冲突只是以“地方民族主义”处理,失去了处理民族矛盾的最佳时机。民族主义者利用苏共历史上的错误大做文章,并把民众生活的困境指向了苏共和其他民族,民族主义的社会情绪无法控制,而戈尔巴乔夫默认甚至纵容了这种扭曲的民族主义,认为这是民主的表现。随后更是搞政治多元化,放弃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使得“民主派” 在许多国家取得政权,至此苏共失去了对联盟的控制,民族冲突也彻底失控。

二、对我国对处理民族问题的启示

与苏联相似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是我们的民族政策更加灵活和符合中国实际,建国以来中国的民族关系一直比较融洽,但我们也可从苏联民族政策的失误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苏联能够成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各民族的认可,这构成了联盟存在的信仰基础。而一旦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庞大的国家就缺乏了共同的思想基础,缺乏共同的心理认同感。这就提醒我们在改革中必须把握正确的方向,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积极处理民族矛盾。一个民族的产生、发展、消亡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随着国家的发展,各民族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了解也不断加深,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和谐共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给各民族全面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各民族的的特点、文化和观念等将进步得到保持和发展,承认并正视民族差别的长期性,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并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但是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初级阶段,许多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因此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应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和国情,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充分考虑民族问题的敏感性,正确地解决民族问题。

第三、正确认识民族矛盾,预防矛盾激发。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且多分布在边疆地区,与汉族在客观上存在许多差异。由于距离较远且多数少数民族是独居,因此在管理上具有很大的难度。靠近国外一些民族,在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上也与邻国更加相近,更加重了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负担。正是因为这些敏感的因素,我国政府在处理民族问题上必须软硬兼施,通过政策关怀、法律关切、教育保障等手段缩小少数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差距,但是在对待利用民族问题搞社会和国家分裂的个人和群体要施以严厉的惩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涉及民族问题的改革要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

分析苏联民族政策的失误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遵循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诉求,制定切合实际的民族政策来促进五十六个民族的团结友爱。

参考文献:

[1]郭欣根.苏联解体原因的几种主要观点述评[J].社会主义研究,2003(2).

[2]张建华.苏联民族问题的历史考察[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潘广辉,吴婧.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欧、美学界的研究[J].世界民族,2006(1).

[4]熊坤新.苏联民族问题理论与政策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张亚会(1988—),女,汉族,河北邯郸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4级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研究生。

4.苏联解体留给我们的启示 篇四

2010-07-06 14:18

《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通过阅读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作者好像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面前,告诫镜子中的自己。在书中,他这样对自己说到“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这不是历经沧桑之后绝望的结论,而更像是一段无奈和伤心的喟叹。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作者认为要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衡,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如果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自我批评的高度,那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知道,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聪明的人,应该既能正确认识别人,也能正确认识自己。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审查自己的缺点和行为,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实现的途径因人而异,对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也各不相同,正如马斯洛所说:“有人可以表现出体育、艺术或发明创造上的伟大成就,也有人却希望成为一个理想的母亲。”然而,它们都可以成为一个成功者。

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并非总是那些令人难以企及的伟大事业或成就,并非总是某个巨大的、最终难以完成的具体目标。成功可以体现在梦想成真的结果之中,也可以体现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假如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发现了你真实的自我,或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战胜各种困难和不利环境的喜悦,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了你应有的贡献,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为后来人探明了道路,创造了更多的成功的机会,那么,谁还能否认你的成功呢?

你会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希望、幸福和快乐,因为归根到底,成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停)

《青春之歌》读后感

周 健

红色书籍对于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来说,感觉非常的遥远,但是有一本书却

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那就是《青春之歌》。大概从中学时期开始我就听说了《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只是当时没有充足的时间,也没有多么浓的兴趣来仔细阅读这本书,现在看来,对于我们这一代青年来说,读一读这本书真的受益匪浅。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她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而我们现在的很多青年身上缺少的就是这种爱国心。倘若我们青年都能团结一致,积极进步,何愁国家不强大,何愁人民不富强!

虽然我读完了《青春之歌》这本书,但是我仍然没有抗战时期那些英雄儿女动人事迹的切身体会,但是透过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在这场历史大风暴中,与我们相同的年纪的热血青年的爱国豪情,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青春。主人公林道静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面对重重的挫折打击,她并没有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她也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她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经历来对待,从没放弃自己对命运的抗争,这种无惧无畏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也是我们心中巨大的精神财富。

试想现在的我们,“青春”到底被我们浪费了多少?就在我们的身边多少正直年少有为、大展宏图的青年却是那么“不堪一击”。面对一两次的打击,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沉沦,更有甚者竟然选择死亡,难道这就是我们的主流青年吗?难道我们真的经不起任何的风雨吗?不,不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不要把自己的命运的交给“命运”,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写命运,尽管这条路很艰难,可我们有青春,有冲劲,有干劲,还有什么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来,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来再哭,继续着自己坚定的脚步。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很成功,它以它

青春的节奏行进着,我读着它的时候只能紧跟他的节奏,像心跳的节奏一样,有时更快,快得让人窒息。读这部作品就像回到了那个时代,你不可能停下来,那个时代不让你停下来,他催着你前进、前进!这就构成了它独特的青春舞步,催人奋进,只要你还有一点点青春的气息,它就能点燃它,燃烧你,始终让你热血沸腾,倍感豪情万丈。

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奏响青春的每一个音符,让青春之歌响彻命运的每个章节。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她60岁的生日了。翻开五千年的历史,我发现祖国的生命,记载了多少沧桑,却表现得如此顽强,那是一种标识,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向往!《青春之歌》唱出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心声,也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我们这个时代也需要那么一部“青春之歌”。回首往昔,在我们遭受外国人的欺凌时,祖国一次又一次地从危险困境中走出来,因为祖国心中有我们,有人民!斗争年代的血与泪,苦与乐,是那么深邃,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抬头看看窗外明媚的春光,聆听嫩枝上那清脆的鸟鸣,如今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多么安详,似乎这片安静的土地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那惨痛的经历。然而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那些英雄前辈用血肉拼出来的胜利。当我们再次迷茫,再次彷徨,再次萌生放弃希望的想法,让青春之歌来唤起那封存的激情和活力。祖国用伟岸身躯来保护我们,我们也要回报母亲:我爱你中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刘杰

保尔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宁死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保尔又是一个于平凡见伟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历表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他总是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对疾病的沉重打击,他也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而且就是在他与病魔抗争的英雄主义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险。保尔后来也终于认识到他不爱惜身体的行为不能称之为英雄行为,而是一种任性和不负责任。因此,保尔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渐历炼成熟起来的钢铁战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让人感到亲切的榜样式人物。

我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很多,只是看了几章,但是我已经知道,保尔将影响我的一生,他给我印象总是那么伟大,就像是一座人生的灯塔,照亮了我的人生,帮我拨开了人生的迷雾,引导着我的前行。从小说中,我也看到了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保尔瘫痪失明后想到自杀,但自杀就等于背叛革命,于是他又极力鼓励自己振作起来,想办法活下去。对待挫折不是逃避,死亡是最愚蠢的办法,活着就是一种希望,没有什么比坚强的活着更有意义,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想到目标,你还有多少没有完成,你应该从痛苦中走出来,重新为它努力奋斗。

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遇到困难只要勇敢的去面对就会发觉,我们也是很有毅力的。人的一生很精彩,有酸甜苦辣,也有离别时的伤心,不然怎么会有重逢的喜悦呢?从古至今,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例子很多,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30年,司马迁写《史记》用了20年的时间。所以说,通往成功的路不是平坦的。

在人生中,在面对重重困难的时候,就要勇敢的面对失败和痛苦,在战胜困难后,我们就知道那是一种磨练,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多少人,都是在困难中锻炼出来的。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多少年来,我总觉得自己就是不断的锻炼自己,也许自己是个幸福感很强的人。总有一些内在的东西支撑着我,生活对于我来说,总是有着无限的吸引力,我甚至能从任何电视节目的细节中读出意义来,我能从电影的镜头里,从窗台的兰花绽放中,从桌上那尊佛像面容的微笑中,从所阅读的回忆录当事人透露的人生经历中,我都能感到源源不断的新鲜感。我总是会找到乐观的理由,这是命中注定的非快乐不可的性格。我会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一笔带过,会马上进入对

新目标的求索。新的目标吸引了我,于是旧的挫折于病痛对于我似乎不再存在了。可以说,我是一个不可悔改的、顽固的、带着花岗岩头脑的乐观主义者。

5.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历史影响 篇五

苏联建立伊始就面临着民族问题的挑战,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在沙俄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在14世纪以前,沙俄帝国原本是单一俄罗斯民族的莫斯科公国,到15世纪末以莫斯科为中心形成同意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在伺候的几个世纪里,沙俄帝国不断向外侵落扩张,征服了周围100多个国家,由单一的民族国家,扩张为地域横跨欧亚大陆的一个庞大封建帝国,因此对异族的压迫和奴役非常残酷,极力煽动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情绪,唆使俄罗斯人鄙视、仇恨、欺压非俄罗斯民族。列宁曾愤慨的指出:“俄国是各族人民的监狱。”“打破了民族压迫的记录。”19,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摧毁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1917至19又相继成立了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独立的苏维埃民族共和国。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捍卫年轻的无产阶级政权,实现个民族的联合和团结,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个苏维埃共和国在自愿、平等、民主联合的基础上成立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

二.中央权威的丧失

(一) 形式上联邦制,实际上中央高度集权,

苏联疆域

在革命后的头几年里,苏领导人是赞成民族自治的。列宁一开始就反对建立一元化国家,明确强调支持联邦制。1922年12月30日苏联成立宣言和条约规定:每个民族都享有自治权,每个加盟共和国都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随后,1924年苏联第一部宪法规定,苏联是各主权苏维埃民族国家的联盟,加盟共和国是主权国家,加盟共和国独立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利。苏联保护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独立地位,加盟共和国可以自由退出苏联。1936和1937年苏联宪法也作了同样的规定。但列宁之后,联邦制原则就成了纸上谈兵,20世纪中期至30年代,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斯大林成为苏联的领导人,他违背了列宁坚持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逐步加强了个人集权地位,形成了党内高度集权领导制,并把党内高度集中的组织领导原则运用到国家体制上。其结果,联邦制原则遭破坏,加盟共和国的独立主权地位丧失,形成了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实际上是建立起一个绝对集中统一的国家。在这种体制下,中央往往过分强调全苏统一的国家利益,轻视各民族地区特殊利益。

在至曾担任过俄,后来又被叶利钦解除职务的叶·普里马科夫在分析苏联解体时曾指出:各加盟共和国的一切事情或一切重大事情都听命于莫斯科。中央领导一切。甚至连各共和国一些企业的建设问题常常不是在经济合理性的基础上,而是依据各种政治理由加以解决。中央下达的干部政策犹如命令一般无条件执行。……甚至想出这样的主意:由莫斯科排除一些“全权代理人”担任各共和国党中央第二书记。时而也向各共和国党中央派遣第一书记。

(二) 人权危机——形式上实行平等,事实上不公平对待,

苏联把实行个民族平等以宪法的方式确定下来,却在实践中积极推行俄罗斯化,对境内不同民族未平等对待,这犯了合理解决民族问题的大忌讳,激化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权威,在统治上失去民心。Astrid S.tuminez在其论文中也论述了同样的观点:“国家宣称中的平等与实践中的对各民族的不公平对待和残酷镇压之间的相互抵触是长期削弱中央权威的另一个因素。”

1. 语言政策——推行俄罗斯化

语言政策是苏联政府在民族问题上最早采取行动的方面,以用平等地发展语言的方法来实现民族平等。苏联宪法中就规定:“苏联公民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和苏联其他民族的语言。”列宁曾认为非俄罗斯民族总有一天会自愿地使用俄语,因为他觉得俄语用起来方便,同时也因为开始的政策允许这些民族自由地发展过各自的文化。苏联政府在初期的政策确实是允许和帮助大小民族,甚至最弱小的民族繁荣昌盛自己的语言文化。

2. 苏联境内民族歧视严重

克里米亚的鞑靼人在苏联建立伊始享有了纪念和其他民族一样的地位,但是二战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平等不见了,迎接他们的是残酷的不平等的现实。从1957年7月到1961年10月,他们向党和国家各级机构递交了六份请愿书,每份签名的人数达6000到25000人不等。这些请愿书都只有一个要求,即要求得到与其他被流放民族平等对待,恢复该民族的政治权利和民族权利。苏联政府却对这些集体联合的要求不置一词,还职责最活跃分子煽动“种族仇恨”并对他们进行了镇压。[x]明显受到不公平对待的还有犹太人。1949年1月,苏发动了批判“无爱国心的世界主义者”运动,运动的矛头直指犹太人。一批科学家、教师、文艺工作者在这场运动中惨遭灭顶之灾。1948年12月,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被解散,其积极分子遭到逮捕;1949年苏联人民演员米霍埃尔斯被镇压。之后,犹太人的文化机构----剧团、学校、报纸等被查封。这一运动在斯大林晚期达到高潮。在克里姆林宫医院里为高干治病的一批犹太人医生被指控谋害高干而被投入监狱。

3. 另附

在后来的建设过程中,苏联领导人放弃了列宁提出的按照民族特征划分民族自治单位和地域自治单位,确立自治区、自治州以及地方自治的管理范围;在划分行政区域时要对当地居民的经济情况和民族成分进行认真的考察,而且要充分照顾到民族历史传统的边界,而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解决民族边界问题,这在族际关系中埋下了隐患,引起了不少民族的不满。三十年代苏联在全苏进行了一次大清洗运动,二战后这中大清洗依然未被舍弃,加之后来的苏联,尤其是斯大林晚期及以后的领导人都极力宣传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各民族的平等事实上成了虚设。以上这一切都为民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也为西方势力干涉其内务提供了机会。在内外因素的综和作用下,这种分离倾向越来越严重,各民族都更倾向于建立起本民族的完全独立国家。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戈尔巴乔夫上台之时,苏联俄民族与非俄民族,苏中央政府与各加盟共和国地方之间的矛盾已经悼念了相当激化的状态。探究其之所以在此之前未爆发出来,是因为当时各共和国仍是由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在各民族之间列宁树立起来的一个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还普遍地占据着人们的意识形态。戈上台后以“新思维”实行改革,倡导“民主化”和“公开化”。不能否认其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符合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但遗憾地是他没有把握好让渡权利的度,公开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引起了人们意识形态上严重的混乱,人们一直坚持信奉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被动摇。他在政治上倡导多元化,这动摇了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尤为重要的是1990年2月苏联中央全会上通过实行多党制,同意修改宪法第6条。实行多党制,取消了宪法赋予苏共的领导地位。

四.总述

6.苏联解体后境外俄罗斯人问题 篇六

1.境外俄罗斯人集团的形成目前出现的境外俄罗斯人问题指的是,苏联解体后仍然生活在俄罗斯境外的原苏联时期其他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人的处境和地位问题,这一问题实际上也包括俄罗斯联邦境内一些少数民族共和国中的一些俄罗斯人的处境和地位问题。

众所周知,早在俄罗斯帝国时代,沙皇政府推行不断向外侵略扩张政策,吞并周围许多弱小民族。为了推行民族压迫和岐视政策,进行殖民统治,沙皇政府不断向伏尔加河流域地区、乌拉尔地区、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高加索和中亚等地区迁移大批居民。据苏联学者估计沙皇时期向这些地区移民大约1100万人,其中大部是俄罗斯人。

苏维埃国家政权建立之后,苏联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为了开发和发展各边疆地区和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苏联政府仍然实行有计划的移民,并鼓励各民族居民自由迁移。据统计,1926-1939年期间向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移民500万人。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有计划地从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疏散大批企业和人员,共迁移2500万人左右,战争中迁移的人口中相当多的人留了下来。50-80年代中期,苏联政府按照统一集中计划原则发展经济,实行拉平各加盟共和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政策,在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继续有计划的移民。例如,50年代苏联政府动员100万青年到哈萨克斯坦参加垦荒,此后每年在各加盟共和国之间均有几百万人的自由流动。因此到90年代初,约有7000多万苏联居民生活在本民族共和国和本民族自治实体之外,其中有2400多万俄罗斯人迁居在其他民族地区,约占俄罗斯人总数的18%。

80年代初,俄罗斯人分居在其他加盟共和国的情况是:在乌克兰共和国俄罗斯人为1047.2万;在白俄罗斯共和国俄罗斯人为113.4万;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俄罗斯人为600万;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俄罗斯人为166.6万;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俄罗斯人为91.2万;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俄罗斯人为39.5万;在土库曼斯坦共和国俄罗斯人为34.9万;在阿塞拜疆共和国俄罗斯人为47.5万;在亚美尼亚共和国俄罗斯人为7万;在格鲁吉亚共和国俄罗斯人为37.2万;在摩尔多瓦共和国俄罗斯人为50.6万;在立陶宛共和国俄罗斯人为30.3万;在拉脱维亚共和国俄罗斯人为82.1万;在爱沙尼亚共和国俄罗斯人为40.9万。其中,在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摩尔多瓦等共和国的俄罗斯人较多。由于波罗的海地区生活水平较高,迁居那里的俄罗斯人较多,占三共和国人口比例较高。

在这里还应指出的是,在俄罗斯联邦共和国迁居在其他16个少数民族共和国、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区的俄罗斯人约有1000万人左右,他们的分布情况是:在巴什基尔共和国有154.8万;在布里亚特共和国有64.8万;在达吉斯坦共和国有18.9万;在卡巴尔达-巴什卡尔共和国有23.4万;在卡尔梅克共和国有12.6万;在卡累利阿共和国有54.9万;在科米共和国有63万;在马里共和国有33.5万;在莫尔多瓦

共和国有59.1万;在北奥塞梯共和国有20.1万;在鞑靼共和国有151.6万;在图瓦共和国有9.7万;在乌德穆尔特共和国有87万;在楚瓦什共和国有33.8万;在雅库特共和国有43万;在车臣-印古什共和国有33.6万。其中在9个自治共和国的俄罗斯人超过当地主体民族人口。

2.苏联解体使境外俄罗斯人地位发生剧变

90年代之前,俄罗斯人是苏联的最大民族,在苏联实行全国划一的管理方式,特别是当时在全苏广泛推广俄语并把俄语规定为统一交际语言的条件下,尽管生活在共和国加盟共和国和民族自治实体的俄罗斯人大多数不懂当地民族语言,但在语言上不影响他们参与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可以说他们如同生活在俄罗斯地区一样。

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随着民族独立自主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少数民族对苏共的民族政策,特别是对俄罗斯化政策表示不满,要求扩大民族共和国的独立自主权,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化,在国家政权建设和干部任用等方面实现当地民族化。这直接威胁到俄罗斯人的“老大哥”地位,俄罗斯人与当地民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苏联解体后,各个加盟共和国均已成为国际社会中的独立主权国家,生活在这些新独立国家的俄罗斯人立刻从原苏联的最大民族变成了当地外来的少数民族。这些俄罗斯人失去俄罗斯国籍,又得不到或者不愿意得到所在国家的国籍,致使他们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地位迅速下降,生活处境艰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新独立国家在宪法中均规定了当地主体民族语言为国语,废除俄语作为交际语言的地位(哈萨克斯坦除外),迫使俄罗斯人学习当地民族语言,造成俄罗斯人家庭在子女上学、就业求职、职务晋升等方面遇到很多麻烦。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地区的国家还从立法上规定凡外来民族必须通晓该国国语方可加入该国国籍,成为合法公民,使俄罗斯人蒙受歧视;(2)许多俄罗斯人被从这些国家的科研和技术部门、政府管理部门排挤出来,不准许他们继续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有些国家还规定俄罗斯人不能代表国家出去履行公务或出席国际会议。俄罗斯联邦境内有些共和国还从立法上规定,必须通晓共和国国语的人才能竞选共和国领导人和议会议员,竭力把俄罗斯人排挤出共和国决策部门。例如,1994年之前鞑靼斯坦共和国议会中58%议员是鞑靼族人,俄罗斯人占38%,而现在共和国议会中鞑靼人代表占74%,俄罗斯人代表降到25%(鞑靼斯坦总人口中鞑靼人约占48%,俄罗斯人约占44%)。在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各部部长中雅库特人占65-70%,而雅库特人仅占共和国总人口的30%。(3)苏联解体后各共和国之间经济联系遭到破坏,各新独立国家均陷入经济危机之中,很多企业处在停产或半停产状况。过去俄罗斯人就职比较集中的企业大多是为苏服务的大型企业或军工企业,生产更加不景气,不少俄罗斯人被裁减下来或无事可做,收入急剧减少,生活陷入困境。(4)塔吉克斯坦、车臣共和国内战持续好几年,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两国之间长时间的民族冲突,格鲁吉亚境内民族矛盾一度激化到内战,所有这些情况使生活在那里的俄罗斯人感到很不安全。面对这几种情况,迫使境外俄罗斯人作出不同的选择:一部分俄罗斯人离开居住国,迁回

俄罗斯本土定居;另一部分居住集中而且人数多的俄罗斯人,继续留在居住国积极争取合法的民族自治权,甚至期望居住地区将来归并俄罗斯,诸如摩尔多瓦境内“德聂斯特河沿岸共和国”、乌克兰境内的“克里米亚共和国”,均是俄罗斯人发起建立的民族自治实体。还有居住在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的几百万俄罗斯人,也在持续不断地开展民族独立自主活动,试图争取居住国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结成友好的“邦联”关系,以改善他们的困难处境。

境外俄罗斯人大批迁回俄罗斯,这是俄罗斯联邦政府近年来遇到的一个新的难题。其中,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国家迁回俄罗斯的人最多,而从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迁回俄罗斯的人较少,因为波罗的海地区经济和文化生活水平比较高。到1995年从境外迁回的俄罗斯人大约有300万,其中大部分人没有得到很好的安排,许多人居住和生活条件很差,甚至还有人流流浪在街头,成为一大批难民。大批难民涌入俄罗斯,安置这些人需要大笔开支,这对尚未摆脱经济危机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近几年来,俄罗斯的失业人数逐年增加,大批境外归来的俄罗斯人就业更加困难,一些生活陷入困境或无所事事的人加入到犯罪分子的行列,这对俄罗斯社会造成很大的破坏。

3.境外俄罗斯人与当地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境外俄罗斯人失去原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上的优越地位,而且很难在居住国家的重要和体面的部门就职,政治上受到歧视,语言文化生活上遇到不少困难,经济生活陷入困境。特别是随着俄罗斯独立之后,大俄罗斯民族主义迅速泛起,这些境外俄罗斯人与所在国家的主体民族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在一些国家甚至发展到对抗状态,从而影响俄罗斯与这些国家的关系。

在乌克兰境内居住着1000多万俄罗斯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0%,主要集中在克里米亚半岛和东部地区。俄罗斯人与当地主体民族的矛盾也主要发生在这两个地区。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南部,临亚速海和黑海,面积2.6万平方公里,人口250万,其中俄罗斯占70%,乌克兰人仅占25%,还有其他民族。克里米亚不仅是一个气候温和、风景优美的著名疗养地,而且拥有刻赤、塞瓦斯托波尔、叶夫帕托里等天然良港,是原苏联的黑海舰队基地。过去,1918-1954年克里米亚一直归俄罗斯管辖,1954年2月,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结盟30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应乌克兰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要求,批准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共和国管辖。苏联解体之后,由于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在分割原苏联财产和黑海舰队问题上发生矛盾,引发了克里米亚半岛归属问题的斗争。1992年初,俄罗斯议会提出重新审议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而乌克兰政府立即发表声明重申克里米亚是乌克兰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领土。与此同时,这里的俄罗斯人举行集会,要求克里米亚返回俄罗斯,宣布成立克里米亚独立共和国,并于5月通过共和国宪法,使尖锐的民族矛盾与俄罗斯的外交斗争交织在一起。为此,1992年5月,乌克兰最高苏维埃副主席杜尔季涅茨访问俄罗斯,与俄政府讨论克里米亚问题,双方达成一定谅解,俄罗斯政府表示不提对克里米亚的领土要求。此后,乌克兰议会与克里米亚共和国议会举行会谈,发表联合声明,克里米亚共和国议会保证克里

米亚不脱离乌克兰,而乌克兰政府保证在最大范围内给予克里米亚经济自主权。然而,1993年7月俄罗斯政府又提出塞瓦斯波尔划归俄罗斯管辖,遭到乌克兰政府的拒绝,致使矛盾又趋于尖锐。1994年3月27日,克里米亚就是否赞成脱离乌克兰问题举行全民公决,60%公民投票,其中80%的人赞成克里米亚独立,主张该地区俄罗斯人拥有双重国籍,将俄语规定为克里米亚共和国第二官方语言。5月克里米亚议会又宣布恢复共和国宪法,坚持克里米亚独立。1995年3月17日,乌克兰议会颁布法令废除克里米亚共和国宪法和总统制,决定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直接归乌克兰中央政府管辖。1996年6月28日,乌克兰议会通过国家独立后第一部宪法,承认克里米亚为自治共和国,拥有自己的宪法,实际上承认了以俄罗斯人为主体的克里米亚自治。除克里米亚外,东部俄罗斯人集中地区也相继要求扩大地方自主权和实行民族自治。1992年12月,顿涅茨克俄罗斯人发起成立民众代表大会,主张建立联邦制,要求与俄罗斯结成经济联盟,俄语与乌克兰语并列为官方语言。1993年底,哈尔科夫、卢干斯克、扎波罗热等地区俄罗斯人提出了与顿涅茨克相似的要求,决定1994年为实现民族自治权举行全民公决。总的说,近年来随着乌克兰与俄罗斯两国关系的改善,由俄罗斯人引起的民族矛盾有所缓和,但俄罗斯人问题仍然是乌克兰潜伏的“政治地震”的震源。

在摩尔多瓦居住的俄罗斯人有5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3%。随着戈尔巴乔夫后期苏联各地兴起民族独立浪潮,1990年9月俄罗斯人宣布建立“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由此引发了民族冲突。“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包括左岸地区和右岸的宾杰里市,面积仅有4163平方公里,人口75万,其中俄罗斯人占25%,摩尔多瓦人和乌克兰人占多数。但是,这里是摩尔多瓦的重要经济区,工业和农业发达。该共和国领导人要求摩尔多瓦政府承认其独立地位,并作为独立共和国与摩尔多瓦共同联合组成联邦,一旦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合并,“沿岸共和国”有权退出联邦。摩尔多瓦政府反对这一主张,只同意作为“自由经济区”,如果一旦出现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合并,允许该地区通过全民公决方式决定最终的归宿。双方主张对立,1992年12月发生武装冲突。当时俄罗斯驻摩尔多瓦第14集团军以保护俄罗斯人为理由介入这场冲突,实际上支持俄罗斯人建立沿岸共和国。此后,经过俄罗斯、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三国代表多次磋商,从1992年4月7日开始停火,5月27日签订停火协议,由四方代表组成监督停火的调解团。7月21日,俄摩两国总统在莫斯科签订《关于解决摩尔多瓦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成立维和部队的协议》,7月29日俄摩两国维和部队进入该地区,致使局势趋向缓和。同年10月20日,摩尔多瓦总统表示承认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的自治地位。1994年10月25日,俄摩两国总统签署关于俄第14集团军的法律地位和撤出时间的协议,规定俄第14集团军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被用于解决摩国内问题和反对其他国家的行动。该协议遭到俄罗斯人的坚决反对。1995年3月,“沿岸共和国”就俄第14集团军的命运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参加投票的人大多数反对撤出这支部队。此后,摩尔多瓦政府领导人与“沿岸共和国”领导人进行多次接触和磋商,均未达成双方满意的协议。目前,“沿岸共和国”与摩尔多瓦政府处于相持状态。

在波罗的海地区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的俄罗斯人有177万,分别占三个国家人口的9.7%,35%和30.3%。波罗的海地区三国独立之后,为维护刚独立的民族国家主权,过分地突出当地主体民族的地位和利益,因此,出现歧视和排斥外来民族特别是俄罗斯人的倾向,诸如在国籍、公民选举权、干部任用、语言文化等方面限制和排斥外来民族,从而加剧了俄罗斯人与当地主体民族之间的矛盾。1993年7月16日和17日,爱沙尼亚境内俄罗斯人占绝大多数的纳尔瓦和西拉米亚埃两城市,因对爱沙尼亚当局歧视外来民族的政策表示不满举行全民公决,结果两城市分别有97.2%和98.6%的市民赞成两城市实行自治,宣布两

城市拥有民族自治实体的地位。爱沙尼亚政府立即宣布,这两城市的举动违反爱沙尼亚宪法。其他两个国家的俄罗斯人对当局歧视外来民族的做法也举行过抗议活动。俄罗斯政府对波罗的海地区三国排斥俄罗斯人的举动作出强烈反应。如1993年6月25日俄罗斯政府针对爱沙尼亚通过带有歧视俄罗斯人的公民法,宣布停止向爱沙尼亚供应石油,同年8月又决定停止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两国撤出军队。此后2-3年,波罗的海地区三国不同程度地调整了民族政策,对俄罗斯族居民放宽了限制,并注意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立陶宛政府还允许俄罗斯人建立自己的政党。然而,最近里加市俄罗斯人又集会抗议拉脱维亚当局歧视外来民族,拉脱维亚政府运用武装警察驱散示威的俄罗斯族公民。对此,1998年4月俄罗斯政府决定减少石油出口量,对拉脱维亚进行经济制裁。不过,考虑到国家利益以及和西方国家的关系,俄罗斯还不致于为俄罗斯人问题与波罗的海三国发生对抗。

80年代末,在中亚地区居住950多万俄罗斯人。其中哈萨克斯坦境内俄罗斯人最多,约占哈全国人口的38%。其次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分别占这四国总人口的8%、21.5%、7.6%、10%。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与苏联地区的其他新独立国家一样,为了显示民族国家主权,均有意识地突出当地主体民族的地位,排斥外来民族尤其是俄罗斯人。中亚地区的俄罗斯人不仅失去了过去高人一等的大民族地位,而且成为不大受欢迎的外来人,因此他们与当地主体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明显。1992年以来,除一大批俄罗斯人离开中亚返回俄罗斯外,继续留居中亚的大多数俄罗斯人为争取合法的权益进行抗争,并积极寻求保护。例如在哈萨克斯坦1992年4月成立了俄罗斯人村社,接下来又成立了全国性的斯拉夫人组织“拉特”。这一组织曾发动数万人的签名运动,要求哈政府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1993年12月19日,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的巴甫洛达尔市俄罗斯人与哈萨克人发生冲突。同年12月“拉特”这一组织向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召开独联体国家首脑会议发出呼吁,要求与会国签订关于双重国籍的协议。北部地区俄罗斯人曾要求将这一地区重新划归俄罗斯(因为历史上哈北部地区为俄罗斯管辖),或者成立民族自治区。这些主张被哈萨克斯坦政府断言拒绝。此外,几年来俄罗斯人一直坚持把俄语确定为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国语,结果哈萨克斯坦1993年宪法和1995年修改后的宪法均规定俄语为官方语言。关于俄罗斯人要求获得双重国籍问题,在俄罗斯的压力下从1993年起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政府相继表示同意其境内俄罗斯人可以拥有双重国籍,但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拒绝双重国籍的要求。不过,1995年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签订关于简化居民申请到对方常驻手续的协议,解决了俄罗斯族和哈萨克族的居民向对方移民的国籍问题,即居住在俄罗斯的哈萨克人和居住在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人可以自由向对方国家迁移,并应顺利得到对方的国籍。总之,近年来中亚国家政府均采取一些措施缓和国内民族矛盾,以稳定国内局势,因而俄罗斯人与当地主体民族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但是,中亚地区俄罗斯人问题要得以彻底解决,还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

以上主要介绍并分析了乌克兰、摩尔多瓦、波罗的海地区三国和中亚国家的俄罗斯人问题,原苏联地区其他新独立国家的俄罗斯人问题同样也比较突出。几年来,境外俄罗斯人问题已成为俄罗斯内政和外交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4.俄罗斯政府的对策

上述境外俄罗斯人面临的困难处境,以及与当地主体民族之间发生的尖锐和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引起俄罗斯社会舆论界的普遍关注。俄罗斯国内一些有影响的政界和民族学界人士提出,俄罗斯政府应关怀境外俄罗斯的同胞,要尽力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他们还认为,在俄罗斯联邦境内2000多万非俄罗斯民族人大多都建立了自己的民族自治实体,而境外2500多万俄罗斯人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民族自治实体,这种不公正的情况必须改变,要求俄罗斯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调解。面对尖锐的境外俄罗斯人问题和国内这方面舆论,俄罗斯政府不得不认真思考和对待。1994年初,叶利钦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声称,在其他国家的俄罗斯人的命运乃是“我们国家事务”。俄罗斯议会议员扎图林曾告戒哈萨克斯坦政府领导人,要对外来民族采取特别宽容的态度。1995年5月,俄罗斯前外长科济列夫曾扬言,在必要时候要使用武力保护境外俄罗斯同胞。当时,科济列夫的狂言引起世界舆论大哗,前苏联地区新独立国家的普遍不安。

为调解境外俄罗斯人问题,1994年5月俄罗斯外交部制定了支持境外俄罗斯同胞的构想。同年8月11日发表了关于境外俄罗斯人问题的总统法令。8月31日俄罗斯政府又发表了《关于支持境外俄罗斯同胞的决议》,除表示支持总统提出的关于境外俄罗斯人的基本方针外,还提出了1994-1995年将要采取的紧急措施。为调解境外俄罗斯人问题,俄罗斯专门成立了境外同胞事务国家委员会,在俄罗斯政府有关机构设立了该委员会的秘书处。俄罗斯计划每年接收40万境外同胞回归俄罗斯。俄罗斯政府关于境外俄罗斯人的基本政策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对侵犯和破坏境外俄罗斯人的权利的国家实行经济制裁,包括取消贸易最惠国待遇,实行严历和苛刻的关税;(2)如果某个国家粗暴地侵犯境外俄罗斯人的人权,俄罗斯政府将立即采取报复措施,如剥夺该国公民在俄罗斯境内享受的优惠和特权;(3)俄罗斯政府将赎买位于独联体其他国家和波罗的海地区三国境内基本上属于俄罗斯人组成的企业,俄罗斯还将建立专门银行负责筹划和管理从境外回归的俄罗斯人的资产和财务;(4)俄罗斯政府准备与有关国家协商,联合建立俄罗斯大学或高等院校,或者在有关大学设立专门系科,以解决境外俄罗斯人的教育问题,如在吉尔吉斯斯坦已建立了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大学;(5)1993年12月通过的俄罗斯新宪法第62条规定,俄罗斯联邦公民根据联邦法律和俄罗斯联邦签订的国际条约,可以拥有外国国籍,即可以拥有双重国籍。根据此项规定,俄罗斯政府向有关国家提出允许境外俄罗斯人拥有双重国籍的要求。到目前,只有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个中亚国家政府表示同意其境内俄罗斯人可以享有双重国籍,其他原苏联地区新独立国家均反对俄罗斯政府提出的关于双重国籍的主张。笔者认为如要真正实现上述关于调解境外俄罗斯人问题的几项措施,还需要多方面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7.思想汇报--苏联解体反思 篇七

1 苏联解体的原因

1. 1 西方的和平演变

所谓和平演变,其实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苏联所采取的一种 “超越遏制战略”。是一种非暴力的衍生变化过程。它主要通过思想渗透的方式,来传播西方的思想意识,进而控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 分化瓦解、煽动民族情绪,并运用经济手段来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来抵制社会主义的发展。比如,1980 年,在波兰境地由一些非共产党人员组织成立了波兰的团结工会,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1982 年,波兰宣布取消团结工会,遭到了美国的极大反对,并立刻给予经济封锁。

1. 2 违背党性

苏联的解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次重大失败,是人类在探索社会主义出路时由于没有认清形势,没有把握住党性而造成的重大失误。我们之所以说苏联共产党没有认清形势,是因为苏联的解体是由于苏联共产党的腐败造成的,是由于党脱离了人民群众,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求特权,最终导致人心向背而造成的。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党的作风改变了。

2 当前我国腐败现状及危害

腐败问题是影响一个国家人心向背、制度更迭、政权兴替的重要变量。但是,反腐败的重要性也因此而凸现出来。造成腐败的原因是多样的,一方面,我国尚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制度政策难免有些疏漏,尤其是在法制方面,有很多不足,这就给腐败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许多深层次问题开始凸显,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复杂化,部分党员干部心理需求与物质需求失衡,追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面对利益诱惑,往往会借助自己的公权力巧设名目为自己贪污开辟道路,他们大肆攫取国家财产、集体财富、侵占人民的公共利益; 还有一些意志薄弱的同志,不敢对腐败之风说不,一味强调 “官场文化”逐步和腐败分子同流合污。但是,从根源上说,腐败就是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一种联姻。利益驱动是腐败发生的原动力。

腐败不仅让人深恶痛绝,而且危害很大。

2. 1 损害党的形象

贪官的行为直接导致党的形象被破坏。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的拥有者,掌握着对下属干部的职位升降的大权,而且很多 “大老虎”还掌管重大工程的归属,所以有很多掌权者,大肆卖官,疯狂收敛财物,横行霸道,胡作非为。从根本上讲,官员的腐败行为考验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也考验执政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

2. 2 严重损害我国清廉政府的形象

中国的很多政府门口都赫然贴有 “为人民服务” 的字样,显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机构,政府工作就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工作要对人民负责的。贪污腐败的行为不仅侵犯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损害了政府的威信,一个贪污腐败的政府机构必然导致其领导权威的降低,导致政令的不畅通,导致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导致社会矛盾的增加。

2. 3 危害社会发展进步

贪官贪污的钱款最终损害的都是人民的利益。如果把官员的公车腐败、公款吃喝、公款出国旅游的费用加起来,费用是相当高昂的,会耗尽全中国人民几代奋斗的劳动的成果。腐败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4 损害国家的国际形象

很多人认为,腐败是个别官员的行为,但其实是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沉重打击。试问哪个投资者愿意与一个腐败的政府合资合作? 而这大大降低了我国与外国投资者的合作的可能性,同时,也损害了我们国家的国际形象; 而外逃贪官大肆挥霍,更是将我国国家形象破坏到极点。

3 如何反腐败

3. 1 把反腐败当作是历史赋予我们党的责任

邓小平在 《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了腐败滋长的现象,指出了腐败滋长的危害,强调把反腐倡廉当作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启示我们在当前反腐败斗争严峻复杂形势下必须担起历史责任。新时期,我们更要树立忧患意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新时期,我们依然要警惕这种松懈思想的出现,党要加强党员思想、作风建设的监督和教育。杜绝腐败,让党员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意识。严厉打击特权主义,加强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对于腐败要严厉打击。2015 年两会上,山西提到自己的腐败是 “一坨一坨的腐败”这种塌方式的腐败现象就是一颗恶性肿瘤,时刻危及我们党的健康状态,给我们的党群关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对于腐败,我们就要重拳出击。

3. 2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反腐败的关系

“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邓小平同志为此提出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的思想“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就是告诉我们,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反腐倡廉的关系。众所周知,腐败是在经济的发展空间中滋生的,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为了防止腐败滋生而忽略经济的发展。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社会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的方式,也是唯一的方式就是要实行改革开放,大力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从今天看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理论,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持党性的正确理论,因此,我们要坚持邓小平同志的 “两手抓” 理论,推动新时期经济发展与反腐败工作的协调发展。

3. 3 体制改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不受约束的治理方式往往带有极大的危险性,腐败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领导干部权力过大,没有可以约束权力的机制,必然导致权力的人格化最终出现权力寻租。这就要改革我们的体制,解决好党与法之间的关系。但是并不存在党大还是法大这样的伪命题。我们要建立法制来约束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包括不正之风、特权和贪污受贿等,推动反腐败斗争走向法制化道路。同时,我们也要简政放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

反腐败要标本兼治,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同时深化改革,从体制、制度入手,推进关键性领域改革,用制度的刚性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摘要: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苏联解体后,许多西方媒体声称社会主义只能是人类的白日梦,终究还是会被资本主义代替,马克思的理论遭到普遍质疑。但是,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政党的腐败问题,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没有关系,苏联的失败不能代表社会主义的失败。能否解决好腐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整治腐败问题要从苏联解体吸取教训,坚决重拳出击。

关键词:苏联解体,反腐败斗争,新时期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习近平.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R].北京: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2013:317.

8.前苏联剧变和解体原因初探 篇八

关键词:理解教材;腐败;脱离人民;特权阶层;剧变

人教版全日制高中历史教科书正文(宋体字部分)属于基本要求,侧重理论,是高中课本的“构架”,而阅读部分(楷体字)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扩展或分析。限于教材篇幅,对于一些思想、结论性极强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显然是不充分的。这时需要教师适当地补充一些必要的材料,以加深学生对“结论”的理解。

如高中历史教材世界史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对前苏联发生剧变并最终解体的原因的阐述: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是其剧变和解体的历史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导致剧变的直接和主要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则是剧变的外部原因。

教材阅读部分侧重对“八,一九”事件,在这里教师应适当补充一些材料,说明“八·一九”事件中前苏联共产党和政府已经众叛亲离的原因,而丧失群众基础则正是前苏联发生剧变并解体的基本原因。苏共的腐败则是苏共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和平建设时期,苏共始终未能找到一条在执政条件下保持优良作风,特别是防治腐败的有效途径,结果导致掌握权力的党政干部日益腐化、变质。

一、腐败现象的表现

1逐渐形成一个脱离人民、高高在上的特权阶层。早在斯大林时期就为国家干部设计了一套特权制度。例如干部可以享受特供的商品、免费豪华别墅以及各种特殊的服务。到勃列日涅夫时期,据苏联学者估计。这个阶层有50万~70万人,加上其亲属约计300万人。他们不仅享有各种特权,并且通过各种方式侵吞国家资产。这样从某种程度上讲。前苏联的国家政权已经蜕变为维护这个特权阶层的工具了。

2各级干部日渐腐败。以勃列日涅夫为例,他的儿子是前苏联外贸部的副部长,女婿丘尔巴诺夫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从一名普通的警卫部队上尉,提升为内务部第一副部长。丘尔巴诺夫在任职期间,受贿达65.68万卢布,相当于当时一名普通工人年工资的270倍。其他高级官员的腐败同样触目惊心。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州委书记竟然在冬宫沙皇的寝宫为女儿举行婚礼。更可怕的是包括勃列日涅夫在内的前苏联最高领导层还包庇腐败现象,阻挠检查机关的调查。到了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共的腐败已经不堪治理。

二、腐败带来的严重后果

1前苏联共产党民心丧尽。“八,一九”事件中,以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指挥失灵,军队领导层分裂,派去攻打反对派控制的俄罗斯议会大厦的军队阵前倒戈,其他接受任务的空降兵和内务部的部队也按兵不动,事变三天就告失败。叶利钦下令停止苏共的活动,查封苏共中央大楼等。而对这一切。人民群众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保卫共产党,可见苏共已民心丧尽。

2在苏共党内形成的特权阶层和腐败分子异化为社会主义的敌人。随着攫取特权和财富的增加。特权阶层和腐败分子就开始感到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外衣已经成为他们的束缚。他们渴望把他们长期以来通过不正当手段、非法占有的财富和各种权益合法化。并能够名正言顺地传给子孙后代。因而这些人渴望共产党下台,渴望社会主义被资本主义所取代。在前苏联剧变过程中,特权阶层和腐败分子闻风而动,推波助澜。加速了前苏联的解体。

上述材料说明,腐败不仅仅使苏共丧失了自己的群众基础,而且使党内形成了一个披着共产党外衣但实际上反对社会主义的特权阶层。反腐不利是苏共下台和前苏联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9.思想汇报--苏联解体反思 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苏联的改革以及苏联解体等史实,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要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东欧剧变的实质、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新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音像资料:有关苏联的解体的片断。(为什么会解体?给我们留下哪些思考?)教授新课:

(一)赫鲁晓夫改革 人物介绍:赫鲁晓夫

小组活动: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经济、政治方面)线索梳理: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为了推行改革,赫鲁晓夫采取了什么做法? 畅所欲言:你如何看待赫鲁晓夫的改革?(强调赫鲁晓夫将苏联出现的问题仅仅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问题,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成 效不大。)

(二)苏联的解体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说一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什么作为改革的重点?结果怎样?为什么?(教师强调首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结果效果不佳,8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这是由于改革没有对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予以重点调整,改革仓促,阻力较大。)

课堂讨论: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影响。

(80年代后期,改革转向于政治体制方面。在党的建设方面放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党。在政治体制上推行多元化,实现多党制和西方式三权分力。)2.苏联的解体

思维拓展: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提出把苏联的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意味着什么?(苏联国家体制将面临重大变化,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裂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开始。在关键时刻,苏联一些高级官员发动了“八一九事变”)

“加油站”:播放反映“八一九”事变的历史记录片。议一议: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教师指出“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事变后叶利钦掌握控制了全局,但它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内部原因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外部原因是西方国家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变”。)说一说:苏联解体的标志是什么? 课堂小结:

10.从文学看苏联为什么会解体 篇十

说起俄罗斯文学,一直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之前,我们都习惯地把它分为两部分:俄罗斯文学与苏俄文学,即1917年以前的俄国文学与1917年以后的苏维埃俄罗斯文学。由于苏维埃俄罗斯是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而苏联其它加盟共和国的文学因为种种缘故很少介绍,所以苏俄文学也是以往我们所说的苏联文学。

俄国文坛在19世纪就曾出现过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文学巨匠,19、20世纪之交俄国又涌现出高尔基、布宁、勃洛克、阿赫玛托娃、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等文学巨匠。从普希金时代开始,俄罗斯文学就成为俄国人民宣传民主、自由,捍卫民众利益的最重要的讲坛。应当说,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俄国的每一个社会进步,乃至1917年2月沙皇专制的垮台都是与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分不开的。

自20世纪初,我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向国人大量译介俄罗斯文学名著。1917年后,他们把苏俄文学看作是俄罗斯文学的自然延续与升华,看作是“为人生”的革命文学。苏联文学遂成为中国革命文学的楷模和范本。1990年代,经历了“文革”(应读作“革文”,即对文学、文化的革命)和苏联解体的一些人终于悟出,以往关于苏联文学的美好印象原来只不过是一场“苏联文学的光辉梦”。《从苏联到莫斯科》就是一本揭示“苏联文学的光辉梦”之荒唐与虚妄的书。

在书的开头,蓝先生就谈到,在1917年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用暴力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了政权并查封了与它敌对的报刊。这样,势必影响到文学与文化健康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条件——多元与包容的氛围。为此,早年颇为激进的柯罗连科与“革命的海燕”高尔基决然站出来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做法。柯罗连科给革命政府的教育人民委员卢那察尔斯基写信,直言“你们在做一个用压制自由的方法进行社会主义的实验”(《从苏联到俄罗斯》,第12页。以下引文只标注页码)高尔基则在《新生活报》上“写了一篇《无法沉默》的政论,反对暴力革命”(第10页),尤其谴责布尔什维克查禁异己出版物的做法,称其是在剥夺几代革命者奋斗得来的民众的言论自由,并指出,即使在沙皇专制时期“正派的人们也一致认为查封报纸是不光彩的事”(语出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即使在这种恶劣的文化环境下,俄国的优秀作家们也并没有离开俄国,他们需要时间来考察新政权。梅烈日科夫斯基、吉皮乌斯、古米廖夫等人在冷眼旁观;安德列·别雷、霍达谢维奇、勃洛克等人在试着适应新制度;布柳索夫、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绥拉菲莫维奇等人则已经在激情讴歌与反映“我的革命”了。

十月政变后,“红色恐怖”笼罩全国。苏俄的彼得格勒首脑季诺维耶夫在党的大会上公然宣称:“我们将领导着一亿苏维埃共和国居民中百分之九十的人前进。对其余的人我们没有什么可说的。应当消灭他们。”权力无边的肃反委员会委员马丁·拉齐斯声称:“我们要把资产阶级这个阶级消灭掉”,而为了确定谁是否资产阶级,“应该给他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他属于哪个阶级,是什么出身、什么教育程度,从事什么职业”。拉齐斯甚至认为,“正是这些问题应当决定嫌疑人的命运。这就是红色恐怖的意义与本质。”随后就出现了第一个侨民浪潮。数百万俄国公民背井离乡流落到了异国他乡,其中除战败的白卫军官兵还有大量的知识分子——教师、学者、职员、医生、作家、艺术家等等,作家中就包括梅烈日科夫斯基、吉皮乌斯、布宁、扎依采夫、茨维塔耶娃、库普林、苔菲、萨沙·乔尔内、巴尔蒙特等人(这一名单还可以继续开下去),因为他们的出身、受教育程度、职业极有可能使他们成为社会动荡的牺牲品。这无疑是俄国国家的不幸,也更是俄罗斯文学的不幸。

在战时共产主义肃杀而贫穷的环境中,在“向左,向左,向左!”的政治气氛中,古米廖夫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枪杀了,勃洛克因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去,叶赛宁因对现实绝望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到了1930年,连革命之初高喊“未来派艺术是苏维埃国家艺术”的马雅可夫斯基的“生命之舟”也被现实这块岩石撞得粉碎了。在这期间,横行于俄国文坛的是拉普,即“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他们“以‘党在文学的核心’自居”,“他们……遵从党的教导……凡有碍,于他们事业的便坚决打击”,在对待非无产阶级出身的作家时常常“不耐烦冷静分析对方观点,却急于大打出手。”(第221~222页)

尽管如此,在1920年代的俄国文坛上还是涌现出了一批年轻的优秀作家,如谢拉皮翁兄弟(弗·谢·伊凡诺夫、伦茨、吉洪诺夫、费定、左琴科、卡维林等)、肖洛霍夫、普拉东诺夫、布尔加科夫、巴别尔、皮里尼亚克等人。这首先应当感谢1921年起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因为新经济政策不仅带来经济上相当程度的自由,而且也带来文化领域一定程度的宽松,“武器的批判”无法消灭的俄罗斯文学创造精神又得以复苏。其次要归功于高尔基、扎米亚京、什克洛夫斯基等老一代作家与文学理论家的指导与帮助。例如,高尔基曾力挽狂澜,著文反驳布琼尼等人对巴别尔的上纲上线的批判,指出“布琼尼同志曾痛骂巴别尔的《骑兵军》,——我觉得这是没有理由的。因为布琼尼本人不仅喜欢美化自己战士的外表,而且美化马匹。巴别尔美化了布琼尼战士的内心,而且在我看来,要比果戈理对扎波罗什人的美化更出色,更真实。”(第150~151页)高尔基还挺身为皮里尼亚克、普拉东诺夫、布尔加科夫等人辩护,呼吁“学会评价他们的工作和才能,而不是过分严厉地对待他们的错误和行为”(第152页),努力捍卫创作自由的原则。

但是,随着斯大林的专权、独大,苏联的国家模式及与之相伴的文化体制也在逐步成型并固定下来。到了1932年,联共(布)中央突然通过决议,下令解散包括拉普在内的所有文艺团体,要求成立便于统一领导的各种文艺家协会。关于解散拉普、确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与批评方法、成立苏联作家协会等一系列文化生活事件,苏联与我国的文学史家在很长时期里都认为是“一个从混乱到统一,从幼稚到成熟的探索发展过程”(《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青岛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页)。蓝英年先生在书中做了完全不同的解释。他写道:当时,在文学领域“其他流派早已不成气候,只有拉普一枝独秀,并迅猛发展,已遍及全苏。斯大林高瞻远瞩,担心它变成一股政治力量,当机立断,把假象之敌消

灭在萌芽之中。”(第222页)蓝先生还指出,“斯大林为控制文化界才成立各种协会,其中作协最大。作协不仅掌握作者的创作命运,还有生死予夺之权……苏联作协不是一个创作群体,而是执行斯大林等人指令的衙门”(第23~24页)。朱正先生则一针见血地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具体地说,就是遵从斯大林的旨意进行创作,图解斯大林的观点:不是反映现实生活中有的东西,而是虚构一些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东西”(第368页)。至此,苏联文学的运作机制就最后形成并固定下来了:一个唯斯大林意旨是从的文学官僚机构,监督与控制着一群虚构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东西的作家,恣意地塑造起人类的灵魂来。

说苏联作家协会唯斯大林意旨是从,这一点也不为过。当年在作协成立前夕,高尔基曾竭力反对绥拉菲摩维奇、格拉特科夫、法捷耶夫、潘菲洛夫等人进入作协的领导机构,因为高尔基认为他们或者是文坛上“过气的”人物,或者是以文学为跳板谋取个人地位的钻营者。但是,由于斯大林的坚持,这些人还是进入了作协的领导层,而他们的作品也被推崇为苏联文学的经典。此后,苏联作协的任务首先是对会员进行思想控制和监督,它对作家的创作方法、风格,作品的人物、题材、体裁等等在不同时期也都有一系列不同的规定。作协的机关报“《文学报》一篇文章可以让作家永远沉默,作协总书记一个条子便可以把作家送进劳改营”(第24页)。为此,其领导机构经常开会,有些会议有苏共主管意识形态的中央书记参加。作协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讨论有争议的作品,这种讨论通常是不公开的,而且常常会开成对具有独立思想与审美追求的作家的批斗会,而在会后对所谓坏书的批判甚至会演化成全国性的大批判浪潮(如1958年对帕斯捷尔纳克的批判)。苏联作协的这种运作机制在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虽有所松动,但还是维持到了1980年代后半期。书中《时代的弄潮儿西蒙诺夫》和《利季娅打官司》《利季娅被开除出作协》《利季娅——真正的作家》等文章,对苏联作协的运作情况作了很详尽的描述。

在这种条件下苏联文学中被推为佳作、杰作的往往是一些符合领导意图的劣作,而优秀作家的作品却总是被列入另册,成为禁书。这使人自然而然地会想起克雷洛夫的寓言《猫和夜莺》与《音乐家》中的歌唱家们:一方面,“猫爪子下面的夜莺,/唱出的歌怎么能好?!”;另一方面,一些歌唱家“唱得的确有些跑调,/但他们不喝酒不胡闹,/他们的品行也都蛮好。”在苏联文坛上,相当于“猫爪子下面的夜莺”的是叶赛宁、左琴科、曼德尔什塔姆、阿赫马托蛙、帕斯捷尔那克、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等人;相当于“唱得跑调、品行蛮好”(政治正确)的歌唱家的则是法捷耶夫、潘菲洛夫、考涅楚克、科切托夫以及许许多多现在根本没有人记得他们名字的伪作家,排在后一类人的名单末尾的应当是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他以他人捉刀的回忆录《小地》《复兴》《垦荒地》竟然获得了1979年的列宁文学奖。在《小地》中,勃列日涅夫参加的一次攻占黑海上一个区区小岛的战斗,被描写成了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命运的重要战役;1950年代中期,他领导的苏联中亚地区的垦荒运动成了苏联当时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大事。在这里,看不到俄罗斯文学“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的现实主义传统,在残酷的时代歌颂自由、呼唤怜悯弱者的人道主义精神也已无法寻觅,与苏联以外的人类世界的有机联系早就被粗暴地扭断,丰富的艺术想象与深刻的哲理内涵更是荡然无存。实际上,苏联官方文学所做的一直是“在首长允许的尺度里表扬首长”(塔吉娅娜·托尔斯泰娅语)的工作。勃列日涅夫获苏联文学最高奖一事只是把苏联政治上的专制、腐败与文学上的平庸、拙劣凸现出来而已。

自近代以来,俄罗斯的社会文化生活是以文学为中心建构起来的。彼得大帝及其以后的历代沙皇都非常重视文化在巩固政权、发展国家中的作用,因此也就格外重视文学事业的作用。一代代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也都是通过文学作品为民众树立理想的社会模式和修身的榜样,并将这些社会模式和修身榜样推广到整个社会生活领域。苏联领导人似乎比历代沙皇更加看重文学的作用,斯大林甚至把塑造人的灵魂这一本来属于上帝的职能赋予了苏联作家,称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当苏联文学堕落成官方用来制造谎言以进行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工具时,它所塑造出来的又该是怎样的新人类呢?这些新人类所组成的社会又该是怎样的新社会呢?书中描写了这些新人类与这个新社会的精英部分——作家群与干部群。书中记述了1974年1月9日苏联作家协会莫斯科分会的会议,那里的作家们一个个趋炎附势、愚蠢、委琐、尖刻,对自己挨批判的作家同行凶相毕露、投井下石。(见第355~365页)书中借苏共中央委员阿尔巴托夫的笔刻画了包括勃列日涅夫在内的苏联最高层领导的品质,说他们基本上都是“平庸的甚至是低能的、弱智的人”,他们非常重视特权这一“保持极权统治的有效工具”,并通过宣传“灌输丢掉职位就丢掉特权、失去自由甚至生命的恐惧思想,从而保证官员们绝对听话,并积极地为个人迷信服务”(第377~380页)。很明显,伴随着苏联文学的堕落而来的是整个苏联社会文化生活的退化。

屠格涅夫曾经借用“鱼从头部烂起”,“如果奶油不好,那牛奶还会好吗?”等俄谚说明1850年代俄国废除农奴制、结束地主统治的必要性。到了阿尔巴托夫所回忆的1980年代末,苏联的国家体制显然也应当来一个天翻地覆的改变了。关于这一点,书中援引阿尔巴托夫的话这样说:“我们从斯大林后四十年中应该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在政治机制方面必须破旧立新,必须建立民主制度、政治文化以及文明的公众意识,我坚信,这就是改革的主要任务”(第382页)。所以,1991年底的苏联解体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两位先生的这本书也正是从文学和文化角度分析了从苏联到俄罗斯这一历史巨变的深层原因。在我看来,两位先生的分析在许多方面比一些历史学家探讨苏联解体问题时的分析要更具体形象,更生动有趣,也更令人信服,这大概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诗学比史学更具有哲理性”的缘故吧。

需要说明的是,苏联并不是自觉自愿地退出历史舞台的。促使它退出,或者说抛弃它的首先是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人民,其中苏联作家,尤其是俄罗斯作家的觉醒及觉醒后的行动起了重要的作用。先是爱伦堡在1954年针对斯大林留下的冰冷僵化的体制呼吁“解冻”,继而有帕斯捷尔纳克1957年在《日瓦戈医生》中关于尊重人和珍视文化、文明的呐喊,接下去更有索尔仁尼琴对古拉格群岛的控诉、布罗茨基的率性吟唱、拉斯普京关于恢复俄罗斯文化传统的呼唤,庞大的1960年代作家群对苏联官方霸权

话语的疏离与消解……与利季娅·丘科夫斯卡娅一样的“真正的作家”在俄罗斯变得越来越多。反对苏联官方文学体制的涓涓细流最后汇成了涤荡这一体制,冲决苏联帝国堤坝的巨流。应当提一下的是,当年在强权下分别写过《春草国》《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大学生》这些获斯大林文学奖的“歌德”式作品的特瓦尔多夫斯基、阿扎耶夫、特里丰诺夫后来也都从青年时代关于“美妙的新世界”的梦想中醒来,克服恐惧,看清真相,分别写下了《焦尔金游地府》《车厢》《滨河街公寓》等反映现实、直抒胸臆的佳作。作家反思的现象,蓝先生在《去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劳改营》一文中有极详尽的记述。连斯大林的文学宠儿,被蓝先生称作“时代的弄潮儿”的西蒙诺夫,在1954年就提出要修改当年斯大林钦定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定义(记得朱先生在其《1957年的夏天》中曾提到这一史实)。苏联文学体制众叛亲离、分崩离析的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在今日俄罗斯,苏联文学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可以告诉国人的是,当年苏联文学的“主流作家”绥拉菲摩维奇、法捷耶夫、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费定、巴巴耶夫斯基、科切托夫、马尔科夫等的作品已经鲜有人读了,即使有人翻阅,也只是因为它们有着文学史的价值而已。当年被批判、被查禁的布宁、苔菲、阿赫马托娃、扎米亚金、曼德尔施塔姆、普拉东诺夫、布尔加科夫、帕斯捷尔那克、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等人的作品却在广为流传。说来也不奇怪,这些被禁作家本来就算不上真正的苏联作家,因为直到1980年代中期他们或者根本不被官方苏联文学史家认可,或者没有得到他们应有的评价。在如今俄罗斯的学校里,文学课也同样经历了一个“从苏联到俄罗斯”的变化过程,“苏联文学”课早已被"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课所代替。在许多权威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教科书中,在第一流作家之列的正是这些当年曾经被批、被禁的作家,而苏联时期的“主流文学”作家只能作为一类文学现象的代表被提及,或者干脆消失了(高尔基、阿·托尔斯泰、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肖洛霍夫等人除外,因为他们当年都是因杰出的文学成就被推作苏联文学的旗帜的,而他们的创作与生平却都遭到了官方不同程度的有意扭曲与篡改)。这一切使人不由得想起利季娅·丘科夫斯卡娅在苏联作协莫斯科分会1974年1月9日的会议上针对作协理事会的衮衮诸公说的话:“你们手中只掌握现在和部分地掌握过去,但还有一个掌握过去和未来的机构:文学史。(……)几十年之后,最高机构,即文学史,将作出另外的判决。”(第361页)

11.思想汇报--苏联解体反思 篇十一

俄总检察长调查时神秘死亡

俄《自由媒体》报称,有关苏联黄金被偷运出境的说法一直在俄罗斯流传。按照这一说法,苏联政府曾靠出口大量石油积累了数目可观的美金,随后这些美金被换成黄金。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批黄金却被一群在苏联和俄罗斯掌权的不法分子“瓜分”,并被他们私自运往国外。

按照一些俄媒体的解释,这些不法分子在“新俄罗斯”仍有很大影响力,由于他们的阻挠,这起罕有的“窃国大案”很难展开大范围调查。

直至2002年,这事才真正迎来了某种转机。2002年11月,参与该问题调查的俄罗斯国家杜马反腐败委员会的谢尔盖沙舒林在俄杜马全体会议上,介绍了该问题的初步调查成果。

根据沙舒林的报告,苏联解体前后通过非法途径外流的黄金数量达到786吨。沙舒林称:“当时,每年都有大量的这类‘黑金’源源不断地流出国家,其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政府并未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堵住这股暗流。”

值得一提的是,沙舒林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曾帮其他官员向海外偷运黄金,之后他曾因此入狱。而在出狱后,他竟还能成为反腐败委员会成员,这也被许多媒体称为一个奇迹。在这份报告中,沙舒林提供了自己当时掌握的一些情况:一批官员曾利用沙舒林名下的一家进出口公司向海外运送黄金,之后,这条渠道慢慢成为黄金外运的成熟管道,大量苏联黄金在沙舒林眼皮底下被输入国外银行。

而在沙舒林列举的另一条黄金外运渠道中,一群官员用两架伊尔-76运输机从西伯利亚和远东的两个机场向国外运送黄金。后来,这两架飞机的驾驶员接受了时任俄总检察长的哈基莫夫的调查,但不久后哈基莫夫就神秘死亡了。更耐人寻味的是,针对哈基莫夫死因的调查在没任何结果的情况下不了了之。

沙舒林“自揭伤疤”式的报告震动了俄罗斯,但并没在杜马议员内部获得支持。沙舒林提议进一步调查该案件,但表示赞同的议员不到半数。最后,沙舒林主持进行的调查宣告流产。

美国公司获150万美元酬金

另外,俄“休克疗法之父”叶戈尔盖达尔也曾试图找到这批黄金。俄罗斯《新报》2002年的调查性报道说,时任俄政府第一副总理的盖达尔曾跟美国“克罗尔咨询公司”签订了一份委托合同。根据该合同,“克罗尔咨询公司”将在全球帮俄政府找到流失海外的苏联财产。但遗憾的是,“克罗尔咨询公司”最后提交给俄政府的报告神秘失踪了,此后再也没人提起与美国公司的这笔交易。

“克罗尔咨询公司”是一家知名的侦探公司,其雇员均为美国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的前探员。正是看中了该公司所拥有的良好声誉和辉煌“战绩”,俄政府才决定委托它帮助寻找“流失的黄金”。当然,按照俄媒体的解释,这家公司是一家同俄罗斯官僚集团没有关系的公司,这是俄政府最看重的。

《新报》记者当时甚至搞到了俄政府同“克罗尔咨询公司”签署的委托合同的复印件。

在俄罗斯知名内幕信息网站“KOMPROMAT”上可以找到这份合同的具体内容:合同甲方为俄政府第一副总理叶戈尔盖达尔,乙方为“克罗尔咨询公司”主席克罗尔先生。而合同内容为“克罗尔咨询公司”将从合同签订之日(1992年2月18日)起对流失海外的原属于苏联共产党以及苏联企业和个人的财富以及财富基金进行调查,并向俄政府告知这些财富的下落。双方商定的酬金为150万美元。

根据《新报》记者的调查,“克罗尔咨询公司”确实履行了合同,对俄政府所提事项进行了详尽调查,并在后来向俄政府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获得了俄政府从外汇储备中划给的150万美元。但遗憾的是,这份报告此后如同石沉大海,再无音信。

盖达尔说记不得合同细节

《新报》记者曾试图就报告的下落采访相关负责人,但包括当时按常理推断可能阅读过这份报告的官员在内,没有任何人承认曾见过这份报告,其中也包括俄罗斯国家安全局和内务部的—些官员。

更有趣的是,合同的甲方盖达尔在接受《新报》采访时拒绝承认曾有这样—份报告。蓋达尔甚至称,他本人“已不记得与‘克罗尔咨询公司’签署的那份合同的技术细节”。盖达尔是在1999年4月如此表态的。

(星光摘自《南国都市报》2016年1月12日)

12.思想汇报--苏联解体反思 篇十二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东欧巨变的三个阶段及其实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八·一九”事件;“独联体”的成立和苏联解体。

2.能力方面: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过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上述事实虽然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2)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要对帝国主义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保持高度警惕。

4.学法指导方面:

(1)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波兰、民主德国剧变的过程,找出两国在变化中的共同点,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法来学习历史。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钱其琛的谈话,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材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苏联的解体是重点。苏联解体,使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中的苏联一极垮台,这标志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支配了国际关系长达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此后,世界加速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把握全章教材的重要关键。

难点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这就要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分析方法,在诸多因素中找出决定性因素。另外,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可以引出相应的历史教训。

课堂教学设计

师:第五章第三节“美苏争霸”提到,20世纪70年代时,苏联在军备竞赛和对外扩张方面咄咄逼人。但实际上,苏联的军事大国地位缺乏相应经济力量的支撑,是不稳固的。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逼着苏联进行核军备竞争,企图以此来拖垮苏联经济。到80年代中后期,苏联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遇到了重重困难。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走向解体,世界的两极格局崩溃。

一、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的发生和实质

师:从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波兰和民主德国在剧变的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特点?

生:(阅读教材有关波兰和民主德国剧变过程的小字内容,进行思考并作答)

师:不仅波兰和民主德国在剧变的过程中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经历了三个阶段,而且东欧其他国家也同样经历了这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出现了反对派;第二阶段是执政党被迫妥协退让,实行政治多元化,反对派势力不断扩大;第三个阶段是反对派向执政党夺权,实现政权更迭。伴随着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方面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方面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各国,已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师:东欧各国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生:(思考并作答。然后教师再次强调)

师:东欧剧变的实质是指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使得举世震惊的一连串“多米诺骨牌”式的东欧剧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思考)

师: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打出钱其琛谈话的投影片。具体内容见后面的附录)讨论一下,钱其琛把东欧剧变的原因分为几个方面?分别是什么?

2.东欧剧变的原因

生:(进行讨论。此时,教师可提示学生从内、外两方面去考虑)

东欧发生剧变的原因从内部来讲,既有经济、政治的原因,也有历史、文化的影响;既有共产党内部的原因,也有政治反对派的作用。从外部环境来看,西方国家对东欧实施“和平演变”战略,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渗透,苏联外交理论、对外政策的变化也起了相应的作用。因此,东欧动荡是这些国家内部与国际背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材上把东欧剧变的原因做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请同学们看书,书上总结东欧剧变的第一个原因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第一是历史原因。东欧各国在二次大战期间,完全处于法西斯国家军队及其傀儡政权的控制之下,多数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像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是在苏军的帮助下获得解放的。因此,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执政后,其政治、经济、外交,甚至领导人的任命和更替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1949年初,苏联与东欧其他国家建立了“经互会”,在这个组织中也存在着某些不符合平等互利原则的现象。如果说在东西方冷战的背景和国内外阶级较量十分尖锐复杂的情况下,维护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政权是东欧国家的第一任务,那么这种强调政治上、经济上的一致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各国国情和经济利益的做法还是能够被接受的,但是,随着和平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一致性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因此,各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

师:东欧剧变的第二条原因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第二是内部原因。大多数东欧国家解放后在经济上照搬苏联的模式和管理体制,实行高积累、高投资,追求高速度,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后来各国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成效不大。自70年代后期以来,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是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师:东欧剧变的第三条原因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第三是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和对外政策“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关于这方面的情况,下面讲苏联解体时再进行分析)

师:东欧剧变的第四条原因是什么?

生:(看书回答)

师:第四是西方因素。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按照尼克松的解释,“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基本思路是“寻找一种办法越过、潜入和绕过铁幕”,在两种制度之间进行一场“和平竞赛”,“这种竞赛将会促进他们的制度发生和平演变”,以使“共产主义从内部解体”。从以往的实践来看,和平演变大致有以下几条途径:

第一个途径是进行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渗透。美国在西欧设立两个专门对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和文化渗透的大型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这两个电台公开承认,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美国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即“尊重人权和民主原则、尊重言论自由”、“促进自由交流思想”。

第二个途径是分化瓦解,诱压兼施,煽动民族情绪,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并且运用经济手段来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美国等西方国家随时密切注视着东欧、苏联等国的内部动向,例如,当1980年波兰团结工会成立以后,“美联社”、“路透社”、“自由欧洲电台”等都大加吹捧。1982年,波兰宣布取缔团结工会之后,美国立即宣布对波兰采取如下措施:

——同其他贷方政府商定不谈判关于1982年到期的官方债务延期偿还的问题。

——中止波兰官方航空公司在美国的民航特权。

——中止波兰在美国水域捕鱼的特许权。

——停止颁发向波兰出口高级技术项目的特许证。

——中止波兰的贸易最惠国待遇。

1987年7月,美国总统批准了国会关于为波兰前团结工会的基层组织提供100万美元津贴的决定,使资助团结工会的行为从暗地里变为完全公开化。在波兰发生剧变的过程中,美、英、法等西方国家都对波兰社会主义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而对团结工会则给予巨大支持,从这里我们可看出,西方对社会主义实行“和平演变”战略是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东欧剧变是这些国家内部与国际背景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呢?

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内、外因关系和理论联系实际等角度去分析,得出结论)

师:最根本的因素是他们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师:教材在第五章第二节“50~80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提到勃列日涅夫在苏联掌权时进行过一些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和后果怎样?

生:(回忆并作答)

师:勃列日涅夫时期,由于与美国争霸,不断加大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加剧了经济困难,助长了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也增加了通过改革来医治国内各种弊病的难度。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病逝后,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相继执政,但他们两人都很快病逝。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了苏共中央总书记。从此,苏联开始按照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从1986年3月至1988年6月,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时期。但是由于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

从1988年6月至1989年底,是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时期。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并把社会主义“多元化”、“民主化”和“公开性”作为三大“革命性倡议”。1990年2月和7月,苏共召开扩大的中央全会及二十八大,把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正式变成苏共的行动纲领和基本方针。在党的奋斗目标方面,宣布“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在政治体制方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实行西方式三权分立;在经济体制方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在党的建设方面,要建立一个“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党”,放弃民主集中制,“放弃政治上的意识形态上的垄断主义”。在此期间,戈尔巴乔夫还担任了苏联的总统。

伴随政治体制“根本改革”,政局失控状况日趋严重,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社会日益动荡。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分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苏共分裂的趋势日益严重,些共和国的党已分裂,领导层内的斗争不断加剧,人事变动频繁,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于半瘫痪状态。

与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苏联领导人还开展“新思维外交”,大幅度调整对外政策。“新思维外交”过分热衷于追求苏美合作和所谓“欧洲大厦”,依赖和幻想西方大量经济援助,不顾一切实行妥协和退让。同时,“新思维外交”也强调东欧国家根本变革的必要性,积极评价它们的“自由化”改革,并为西方干预这些国家大开绿灯,从而催化了东欧各国的剧变,并导致华沙条约的崩溃和经互会的瓦解。

改革的失败和政治经济状况的恶化,使得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独立,更改国名、国旗和国徽。随后,波罗的海沿岸另两个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相继独立。5月,叶利钦在执掌俄罗斯联邦大权后,发表“主权宣言”,与中央抗争。此后一年之内,苏联除吉尔吉斯斯坦外,其余14个加盟共和国都发表独立宣言或主权宣言,苏联已濒于解体。1991年,苏联就是否保留苏联举行全民公决,大部分公民表示赞同保留联盟和原国名。此后,戈尔巴乔夫与一些共和国领导人,就签订新的联盟条约进行磋商。8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条约将苏联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并把它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这激起了党内一些高级干部的强烈不满,党内外的斗争急剧尖锐化。就在条约即将签署的时候,爆发了“八·一九”事件。

2.“八·一九”事件

师:什么是“八·一九”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阅读教材上的有关内容并作答)

师:在苏联即将要被改成一个松散邦联的情况下,一些党的高级干部为控制局势,发动了“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了国家大权。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质变。

3.“独联体”的成立和苏联正式解体

师:1991年12月,叶利钦与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定,宣布苏联已不复存在,并将此消息先报知美国总统布什,然后才通知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1日,原苏联11个共和国最高领导人在哈萨克首府阿拉木图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协定书》(即《阿拉木图声明》),宣布苏联已不复存在,苏联总统的设置已停止,由俄罗斯代替苏联占有联合国安理会席位。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至此,社会主义的苏联经历了69年之后正式解体。

由列宁创建的、拥有 1900万成员的苏联共产党毁于一旦,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的瓦解,这一现实令世界瞩目和震惊,并引起世人的议论和深思。那么,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一下。

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思考并作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分析小结)

师:(1)历史原因。苏联从 代中期至 80年代中期,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体制上有许多弊端,政策上也有许多错误。斯大林时期经济方面的缺点是:过于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另外,一贯侧重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政治方面的缺点: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严重,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尽管从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起,苏联几任领导人都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但成效甚微。进入80年代,长期积累的经济恶果导致苏联经济急剧恶化。由于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问题和矛盾,并且逐步激化。

(2)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在讲苏联解体的过程时已详细讲述,这里不再重复)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例如,为了鼓励“新思维”的内部演变政策,西方给予苏联某些好处,以达到稳住苏联的目的;另一方面西方又继续鼓励苏联民族主义分子闹独立搞分裂,以达到最终肢解苏联的目的。“八·一九”事件发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陆续宣布中止对苏联的援助,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并向紧急状态委员会施加压力,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这节课我们讲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下面我们讨论两个问题:第一,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教训?第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否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为什么?

生:(进行讨论并发言)

师:通过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原因的分析,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上一篇:团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下一篇:单位扶贫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