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音乐教学法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2024-08-11

观摩音乐教学法课堂教学心得体会(20篇)

1.观摩音乐教学法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一

全区幼儿音乐教学观摩交流会培训心得

谭淑芬 2009-9-6

9月6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去了上海,这是我第一次去上海,来不及观赏上海的美景,便投入到紧张学习之中,因为这次我们是来参加全国幼儿音乐教学观摩交流会,在这三天之中,我们分别聆听了上海专家及各地方教研员的精彩讲座,还有分别来自杭州、南京、上海、台湾等各城市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共有8节,每一节课都形式新颖,演绎精彩,让我受益匪浅,记忆犹新。

我们到了上海的第二天早上,就早早的来到活动会场,等待着活动的开始,整场活动在一个“快乐洗衣”的课中拉开了序幕,此课是在游戏情景“快乐洗衣”中,让幼儿尝试用多种肢体动作表现“洗衣机在工作”,创编洗衣机里“衣服”的各种形态的动作,并让幼儿随音乐快乐地表演,该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洗衣机我们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很少有幼儿会仔细去观察洗衣机是怎样工作的。通过这节课,孩子们通过情景体验洗衣机在工作,然后用动作表现小衣服转起来的情景,再通过观看教师表演旋转的衣服,使幼儿创编动作的范围又有了更大范围的引领,在倾听音乐,理解、想象衣服被甩干的过程,最后让每位幼儿穿上爸爸的衬衫,完整的表演。整个活动幼儿通过扮演角色、逼真的表演,很好地进入了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接下来的每个活动也都颇有特色,但让我印象最深的几节课有《小精灵的魔法汤》、《幽默曲》、《喜洋洋与灰太狼》以及台湾老师的《Do Mi SoI之歌》,其中《小精灵的魔法汤》与《幽默曲》是由杭州市西湖区的教研员,音乐教学专家沈颖洁老师执教的,它们都属于音乐欣赏活动,分别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的旋律的特点。在《小精灵的魔法汤》这个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再让幼儿说说对音乐的感受,然后,借助小精灵来变魔法汤的故事情景加以想象,与美术活动中的颜色相结合,并借助实物教具操作,将幼儿的兴趣引向了最高点,幼儿很投入,都很想学会变魔法的本领,中间教师设置了一些悬念,使幼儿的兴趣得到了提升,再通过图谱,带领幼儿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感应旋律渐快、渐强的特点,最后根据音乐表现故事情境及节奏。就这样,一节生动有趣的音乐欣赏活动让在场的所有老师惊叹不已。

沈颖洁老师的另一节《幽默曲》也是非常的精彩,首先她先教孩子们玩了两个有趣而有温馨的民间游戏,让孩子们在情感上就有了两种不同的感受,再让幼儿来倾听和感受音乐并说出对音乐的感受,让他们说说听到这首曲子想到了什么?通过开头的两个游戏做铺垫,孩子们很快就将玩游戏的感受和对音乐的感受相结合,都能讲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然后教师再借助符号语言倾听感受音乐,教师边听边画图谱,让幼儿借助肢体语言和图谱感受音乐最后通过图片、音乐和游戏相结合,以游戏的形式来感受音乐。活动中沈老师很投入,她用自身的情感来感染幼儿,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每个孩子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充分地处理好了个别与集体的关系,在这点上它是我们很多老师常会忽略掉的细节。整节活动完成的非常好,孩子们气氛活跃,心情愉快,大家都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来自南京的邵爱菊老师的《喜洋洋与灰太狼》也是非常的精彩,这是一节小班的音乐游戏,整个活动是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根据故事情节,来感受回旋音乐中两段的不同音乐性质,能够创编不同小羊出来玩耍的动作,体验音乐带来的的快乐,最后通过玩《喜洋洋与灰太狼》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与同伴游戏的快乐;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选材就非常吸引他们,《喜洋洋与灰太狼》是现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很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因此,音乐活动的选材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符合幼儿的特点。

除观摩课外,我们还听了两个讲座,一个是上海资深教研员,幼儿音乐教学专家 王莉娟老师的《从头到脚玩音乐——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新思考》,讲的很生动、很精彩,吸引了在场所有的人,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很仔细。首先讲了音乐活动要注意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相结合,教师不单是课程的使用者,和幼儿的关系不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是要成为互动、对话的伙伴。对于目标的设定,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发展特点;其次还说到了幼儿年龄与音乐能力水平的适宜性,小班的发展特点是让幼儿能有区别地模仿各种声音,能掌握稳定的节拍;进行单纯的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欣赏音乐,听老师唱歌,可偶尔地小组歌唱;到了中班,便可让幼儿个人进行演唱和参加集体演唱,让幼儿掌握一些稳定的节拍和旋律,可用拍手来表现音乐节奏,让幼儿集体进行均衡的律动和美感的游戏;大班的幼儿,可让幼儿集体和个人独立歌唱,并能唱准音调,掌握稳定的节拍和

旋律的节奏,能用拍手等表现音乐节奏的差异,可使用更多的打击乐器进行较多中节奏的敲击,从小班到大班,每个阶段对幼儿的音乐目标都不一样,层层递进,先是从幼儿的音乐感入手,再到幼儿对音乐感的表现、表达,最后到培养幼儿音乐的创造力,充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入手,让幼儿来更好地接触音乐。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深深的感受到,音乐活动不只是让幼儿学会唱首歌,做几个好看的动作,而是在活动中,注重的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从而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三天的学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的收获却很多,只有走出去才会发现,站在原地根本认识不到自身上课的缺点和不足,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以后在工作中,我一定把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我想这才是本次学习的最终目的。

2.观摩音乐教学法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二

2011年10月底, 笔者有幸在所从教高校贵阳学院领导的安排下前往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英语课堂教学观摩学习。这两个月的学习对笔者的专业知识是一次极大的更新, 对笔者的业务能力是一次不小的提高。非常感谢学院给了笔者这次充电学习的机会, 使笔者开阔了眼界, 以下是笔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收获:

1 开放的环境为上海人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上海是个国际化大都市, 商业的繁荣、文化的互通使得英语这个交流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处可学。无论是公交车报站、地铁的标牌、机场的设施、各种单位和建筑的名称均使用中英文对照, 使得英语浸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人们只要稍加留心便可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大量的英语, 这些英语常见、实用, 掌握了它们能迅速提升一个人学习英语的自信。英语在上海人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很高, 在上海繁华的商业街区能碰见很多的国外游客, 在文化氛围厚重的高校能遇到很多外国留学生, 与他们的交谈也是学习英语的好机会, 令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去城隍庙游玩, 发现绝大多数卖小商品的小贩都能用流利的英语向外国顾客介绍各种商品并和他们讨价还价, 随处都可以见到上海市民用流利的英语为问路的外国人指路, 地铁上, 那些拎着公文包的外企中国员工也用流利的英语和他们的外国同事讨论工作和生活。在上海人的生活中英语已经普及, 这使他们有一种紧迫感要学好英语, 他们也有一个开放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对英语耳濡目染、道听途说, 笔者真羡慕他们有这样好的接受英语熏陶的环境, 而在贵阳, 在生活中学英语的途径不多, 也没有方便的练习机会, 所以学和用往往是脱节的, 教英语的教师和学英语的学生都能深深地感觉到环境的闭塞所带来的文化上的狭隘。

2 听大外部的公共英语课程, 有其特殊的好处

听大外部的课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都是同样的课程, 却有很多不同的老师同时在上, 对于同一节课, 听不同的几个老师对于同一个环节的处理方法, 我们就可以进行对比, 哪种方法更好、更直观, 从而择优选取, 哪种方法处理得不好, 我们也可以从别人的教学中总结经验, 学会应该避免的东西, 而不是闭门造车, 设计自己的教学时毫无参照物。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 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 集中对比了很多优秀教师的课后, 有一种“博览群课、厚积薄发, 不会上课也会上”的感觉。正如我们写论文时, 要先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梳理一样, 我们在设计自己的教学时, 如果以博览过的群课为底蕴, 以自己对别人的处理方法的评判为取舍标准, 再加以自己的创造性, 力求不落俗套、推陈出新的话, 我们的教学一定会有所突破。

3“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很庆幸自己拥有了听课的欣赏和评判能力, 而不只是一味地学习和接收

贵阳学院2009年迎来本科教学质量第一次评估, 在筹备迎评的过程中, 大外部的英语教学改革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大硬指标的推行使得全体教师不得不紧急提升自己、直面挑战、顺应时代需求, 即课堂教学必须使用全英文、课堂教学必须使用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中必须设计大量口语互动活动, 这三大指标改变了以往一本书一只粉笔、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课堂的转型给教师带来了阵痛和压力, 但也迫使我们的教学形式能与华师大这样一流的重点学府接轨, 我们已经在教学中拔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指使用全英文教学语言、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能组织和评论英语口语活动) 再来听别人的课, 更能体会到别人对各个环节的处理技巧, 和自己使用的进行对比使自己的逐步完善, 这比起自己是一张白纸, 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专门过来学习别人的新模式新教法感觉更好, 頗有点“外行听热闹, 内行却能听门道”的意味。

4 英语教学语言的规范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英语教学语言本身就是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作用之大, 必须引起英语教师的足够重视。我这里讲的英语教学语言的规范包括教学用语的语音语义标准、教学语调的优美, 再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就是教学语言的丰富生动。华师大外国语学院的专业课程中有一门叫“教师口语”, 是于每学期前十周周一晚上课, 这门课应该对规范教学语言帮助甚大, 可惜笔者去的时候正好错过, 实为遗憾, 建议贵阳学院也开设这样一门课程, 这不仅能使英语专业师范类的学生受益, 也能使像我一样非师范科班出身却又因扩招等历史原因而成为英语老师的同行弥补自己的缺失。以下是我对比几个老师教学语言的课堂感受实录, 从中我们对其重要性可见一斑:A老师的课堂语言很精辟, 直接决定了学生有兴趣听他的课;B老师教学语调太强势、太生硬, 虽然口语很流利, 但还是缺乏吸引力, 总给人一种“铁蹄女人”的感觉;C老师虽然表情丰富、惟妙惟肖, 但语调平铺直叙, 无抑扬顿挫, 从头到尾太“温柔”也不好, 总让人感觉她表情的丰富性和语言的生动性是脱节的;D老师发音标准、口语极流利, 但由于未重视学生的吸收和跟进速度, 听起来有点像新闻播报而不太像教学, E老师对教学的语气把握得很好, 很亲切且信息量大, 表述准确、发音标准、表达丰富, 给人一种很享受的感觉;像F老师这样天生拥有优秀音色, 后天辅以优美语调的老师, 况且那样的知性和优雅, 课堂紧凑、信息量大, 实在是不可多得;G老师的问题是在速度上, 教学语言太快的话, 纯属老师自己在作秀, 像开机关枪似的老师自己说了一大通, 自己满足了, 却不顾学生的感受, 学生听得一头雾水, 教学语言太快会给人仓促和不清晰的感觉, 没有留足够的时间给听众去理解、回味, 使课堂形式只停留于浅表, 而不是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听久了注意力极易涣散。课堂不应该成为老师自己练口语的场地, 而是老师和学生沟通传递信息的场地, 沟通和互动很重要, “沟通”是传递信息的手段, 而“理解”则是信息得以传递的基础。在每一个点上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 自顾自的陈述, 不如慢慢地和学生嚼懂一段文字, 提一些引人思考的问题, 让他们自己猜懂一些词, 通过循循善诱的手段比急赶着跑完教学内容效果要好得多。

5 华师大学生自觉性高, 教师课堂互动可操作性强

华师大的学生自觉性很高, 课前基本都回去预览过课文, 并提前查阅语言点对有疑惑的部分向老师提问, 对教师的引导能够心领神会, 课堂互动不用老师操心, 被老师要求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基本不会说“sorry, I can’t.”而致使课堂互动没有回应, 让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 而在贵阳学院基础稍差一些的班级, 大部分学生在英语课上一问三不知的局面是常见的, 在有一些班级, 口语活动根本进行不下去, 这也是老师教学中的尴尬和要预先防备的问题, 在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平行班级之间要保持教学进度上的一致就非常的难了, 所以贵阳学院的英语教师得花很多心思在权衡平行班的教学进度上。此外, 华师大学生和老师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 (生活环境中处处有中英文对照标牌、在小学和中学的英语课堂上均接受纯英语教育) 使得他们对英语的敏感度和反应程度很高, 这一点尤为在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业课程中体现出来, 教师和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观点的自由度之高、表达之丰富和深刻, 令人惊诧, 而不像西部的学生, 对老师用英文描述或提问感到很木讷, 西部的英语老师自身在词汇量积累、教学用语的规范和灵活度、表述事物和表达思想的准确性、深刻性、流畅度上都存在问题, 亟待提高, 最高效的办法就是去模仿发达地区的老师, 把他们的好的表达和教学方法“拿”过来化为己用, 因此笔者的这一次学习机会是难得的和宝贵的。

6结语

在多年的教学中常常感到自己的知识和手段枯竭了、黔驴技穷了, 感谢学校给笔者这样一个机会能够深入课堂, 舒畅地吸收知识并且没有任何负担和压力, 收获是全方位的:首先是教学语言得到规范;其次是教学方法得到提高;再次是丰富了教学中的英语表达方法 (比如我们学到老师是如何用各种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最后是让笔者清楚地了解了学校之间的差距, 准确地定位自己的教学。每一个老师身上都有可以学习的东西, 我们融合所有老师的优点来进行教学, 教学一定是非常精彩的。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 .

[2]束定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我们教什么, 怎么教?——写在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闭幕之际[J].外语界, 2010 (6) .

[3]孙菊如.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教学观摩,做个聪明的“观摩者” 篇三

一、思考在前,确立问题意识

为了提高观摩的效果,观摩前的心理准备非常重要。要让问题成为观摩的前奏。观摩前教师应对观摩的要求和活动的内容心中有数。明确观摩活动的目的。教师要明确每次教研活动主要针对的问题,如数学公开课活动就是要解决平时幼儿园数学活动目标的具体化、内容的生活化、操作材料的层次性等问题。另外。教师还要结合自己工作中经常碰到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观摩教学活动的重点。有时,还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理论,寻找评价和分析的依据,提高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二、知己知彼,了解观摩对象

了解观摩对象,才能知其长处,学其精髓。为此,教师要了解执教者的专业特长、教学风格等。另外。还要了解所观摩幼儿园的办园方针、教研特色等,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者有困惑的问题,并将其作为观摩了解的重点,这样便会有特别的收获。

三、品悟理念,领会教学技巧

在观摩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以发掘、品悟和欣赏的心态整体地把握执教者的教学思路和教育理念:要学会发现“朴实的真课”“成功的差课”“失败的好课”“磨出来的假课”:对于不同教师不同学科的课要善于从目标设定、内容展开、环节安排、师幼互动、教学效果等方面领略其基本的教学思路和课堂架构,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经验。

此外,还要注意品悟执教者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一看执教者是如何对教材进行重组与优化或再度开发的;二看执教者的具体教学目标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三看执教者的教学语言是否精当。富有情感;四看执教者是用什么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五看执教者如何应对一些随机的、生成性问题:六看执教者如何巧妙地运用教学技巧和组织策略去实现自己的设计意图;等等。

四、扩大视野,捕捉多元信息

一个聪明的观摩者,应该把观摩过程当作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园工作实践进行整合学习的过程。观摩既有重点,又要全面;不但要关注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更要关注它的精神环境;不但要关注教师,更要关注幼儿;不但要关注教师精心准备的那节教学活动,更要关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不但要关注当天的活动情况,更要关注活动的生成过程及它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如:有心的观摩者会从执教者班级门口张贴的“一周逐日活动计划表”里比较出执教者的教育活动计划表与自己制定的计划表的优劣,从而吸取其中有益的部分。

五、适当记录,加强研讨交流

在观摩时观摩者要有针对性地记下自己思想的火花,既要先想后记,又要边记边想。因为思想的火花稍纵即逝,若不及时记下,很难补救。记录时最好分类记录,如一日生活中富有创意的材料或活动记一类;幼儿有意思的语言或行为记一类:自己对问题深层次的理解或产生的联想记一类。

在观摩中观摩者应不断转换角色,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头脑中的信息能加工成更多的“产品”。有时,观摩者需要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了解更真实的情况;有时,观摩者需要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这位老师,遇到××情况,会怎样做呢?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4.听音乐观摩课心得体会 篇四

——巩义市大峪沟镇中心小学张晓辉

金秋时节,河南省音乐观摩课在美丽的郑州隆重举行,我有幸聆听了20多节省级优质课。确实收获颇多,但鉴于自己表达总结能力有限,下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体会。

第一,公开课也要有自我每一个地市推出的公开课代表着本地市的音乐教育水平,为了上好这一次公开课,教研员和教师们不知花费多少心血去精心备课、上课、反复修改。老师的压力确实很大,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好像迷失了自我,完全像一个被别人欠着鼻子走的玩偶,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感到束手无策,只是把事先排练好的程序又演了一遍,缺乏创新和课堂生成。很是乏味。

第二,公开课到底应该怎么上?

我觉得在本次的公开课上,有的老师的教学方法呈两极分化,有的过于注重学科综合,有的仍是填鸭式教学法,但也有几节非常成功的课,如欣赏课《环球之旅》;综合课《京剧大观园》唱歌课《蝈蝈和蛐蛐》等等,不管是老师的自身素质还是关注学生方面都比别的老师高一个层次。整个课堂环节丝丝相扣,由浅入深,学生在课堂上学的兴趣盎然,听课的老师也听得津津有味,确实使我受益匪浅。第三,公开课不是教师风采展示课

公开课不仅仅是将教师的教学风格展示给别人看,更重要的是给

大家提供一个课堂教学研究的范例,传达先进的教学理念,探讨科学的教学方法。

可我们老师过多地关注了自己在课堂上本身风采的展示,而忽略了公开课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堂课,是他们生命发展中的一部分,学生本身应该得到发展,得到成长,而不是来配合老师或者配合别的孩子学习的。

我们经常考虑如何把课堂展示得有声有色,精彩纷呈。以至于在课堂中,学生的困惑还没有得到解决,学生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学生没有得到进步或者发展,教师就因为赶时间而匆匆去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中,更多的是教师如何设想、如何调控、如何操作。而缺少的是学生如何学习,学生是否得到进步,学生学得是否快乐。其实,一堂不完整的公开课并不见得是不成功的课。我觉得,如果你关注了学生,把公开课当做是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而不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风采的地方,能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对待公开课。那么,这就是一堂有价值的课。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体会,从这点体会中,我也明白了今后我的音乐课应该怎样去上了,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嘛,也许正是我得此体会的原因。一些好的的方面,值得我从中吸取的经验,我一定把它融化在我的心中,变成自己的经验。以上如有不当指出,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河南省2008年中小学音乐优质课

观摩活动听课心得体会

5.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篇五

俵口乡后辛小学 张亚男

本次教学观摩活动所讲授的教材是人教版三年级英语教材,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把教学环节设计得环环相扣、层次分明;所讲授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在学生认知范围内进行了拓展,并在道德情感等方面进行升华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我就把自己参加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授课的教师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在课上尽可能多的使用英语。例如:Who can ? You please!Again,please!等等。教师流利的口语的背后是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的,只有词汇丰富,才能让课堂内容充实。只有充满自信,才能让教师在课堂上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让课堂充满艺术性。另外,学生学英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语言环境,因此,只有教师在日常授课时多说英语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并能灵活应用。

二、授课教师对课的重、难点把握准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授课时间安排的比较合理。在大容量的课堂内容中,能清晰、明确重难点操作流程。使“重、难”点能充分被消化、理解和吸收。教学步骤清晰,一目了然,Warm-up ——leading ——presentation——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每个环节设计合理,符合文本及文本延伸,紧紧围绕文本展开教学环节。并且前一环节为后一个环节做铺垫,层层展开。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连贯,流畅,整堂课行如流水,滴水不漏,完美结合。

三、教师注重从细节进行处理,课堂细节把握较好。比如:Warm-up阶段,为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老师们都是从实际,从介绍自己入手。“I’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you can call me Miss Zhang, nice to meet you.”但又不是泛泛,常规性介绍自己,而是结合自己授课内容铺垫开来,既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又成功地将话题转入课堂正题。

四、教师上课的节奏清晰、明快,驾驭课堂的能力非常强,整个课堂有张有弛,学生始终处在高度兴奋、高度思考运转的状态。在这次教学观摩活动中,授课教师注重热身阶段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有的是通过唱节奏分明的小歌曲或小歌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的是通过头脑风暴进行大量单词记忆,通过制作动感的PPT,让学生感受单词头脑风暴的冲击,从而达到快速记忆单词的效果。同时简单、明了的板书也体现了清晰的教学的思路,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结构严谨、布局美观,渗透着他们的智慧、学识和教艺。并且,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新知识,让人耳目一新。

五、老师在精讲精练课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了相应的拓展延伸。提高了整节课的课堂效率。教师上课立足点高,目标把握明确,整堂课重在文本,然又不局限于文本,而是根据学习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开发和生成课堂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有效的扩展开去。学生有效的从“学英语”水到渠成的转变成“用英语”。教师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切实让学生“活”用英语,用“活”英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讨论或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的情感饱满,充满热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热情。在情感流露上,不仅不象演员那样只注重自己的情感渲染,而是通过自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给学生学习的安全感和开口表达的欲望,达到有效激活课堂气氛和同学之间默契配合的效果。如7号选手在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时,在询问了学生一些常规的问题后,又说“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me?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学生问:“What do you like?”教师回答:“I like hot dogs.”教师通过回答学生的这些平易近人的问题,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亲其师,信其道。”,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应有的尊严,是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回忆自己的课堂,有时候,学生表现不好,此时我不友好的话语或表情就会不由自主的出现,这样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事实上,老师温和的语言和鼓励的话语是学生重燃信心的“强心剂”。通过这次观摩活动,我对于自己的平常行为也有了一个深刻的反思:学生幼小的心是极其敏感的,要尽力保护他小小的自信心。

6.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篇六

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全体学员、导师以及教研员近五十人参加这次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三个步骤:听课、评课和安排后期任务。

学员们先后听了两堂九年级的同课异构研讨课。分别是夏溪初中的浦波老师和湖塘实验中学的吴红芬老师执教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两位老师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利用三角板和圆规尝试性作图感知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过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向学生自我构建过程转变,建立数学模型。两位教师教风严谨,讲解细致、到位,展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关注学生的学情,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大家呈现了两堂精彩的九年级的数学新授课,深得学员一致好评。

在接下来的评课议课环节,学员们结合自己教学实际畅所欲言,谈想法、谈感受、谈经验和困惑。教研员于新华老师结合这两节课诠释了切线长定理的引入与解决策略,于老师强调要重视初中数学的直觉教学,先有直觉再有抽象,自然过渡切入要点,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遵循人的认知规律,探究与接受并重,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解题策略,于老师同时指出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专业储备要丰富,教学要富有艺术具有前瞻性。通过专家的引领,学员们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拓宽了视野,受益匪浅。

7.键盘音乐的教学心得 篇七

千百年来, 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对人类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由于教育过程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所以, 人们普遍认同教无定法, 重在得法, 而教而有法在教学实践中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这里所说的“法”可以被认为是方法, 一个是教的方法, 另一个则是学的方法, 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影响, 互为存在条件。教法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订, 学法则是由注意力、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注意力的培养

注意力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是一种非智力因素,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 人的注意力是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的, 因此, 在课堂上要把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所要施教的内容中来, 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首先要解决孩子看书的问题, 其次要解决孩子能不能连续不断地视谱的问题。当然, 这个过程既要让孩子仔细、认真地阅读和认知, 又不能伤及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

人的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对人的体力消耗是很大的, 一般小孩子的注意力最长能持续5至15分钟, 超过这个时间则需要放松和休息。所以, 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注意力集中, 如果没有, 则需要设法调整。键盘老师在学生的学习初期, 一定要用指谱、读谱、拍节拍、手把手地练习手形等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在智力的组成因素中, 思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是核心地位, 因为观察、注意、记忆、想象都是与思维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键盘乐器的学习要求人要有手、眼、口、脑并用的“立体思维”能力。如:练习中学员要用眼睛盯住曲谱, 大脑同时反映音乐的唱名、时值以及每一个音在键盘中的位置, 几乎在同时要由手奏出或用口读出, 这实际上是要求人要“一心多用”。“一心不可二用”是指人们要专心地做一件事情, 但实践证明, 通过专门的练习则可以在某一领域做到“一心多用”。在普通人看来钢琴演奏令人眼花缭乱, 然而对于演奏者来说则是长期的科学训练和有序的思维习惯的结果。

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 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 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 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 坏习惯就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 去麻痹他的最好创举, 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键盘乐器对人的各个感知器官的要求很高。如:正确地用眼视谱的习惯、打拍子的习惯、大脑能在演奏中连续反应的习惯等等。从生理上讲, 人的左半部身体受右脑支配, 右半部身体受左脑支配。在弹奏键盘乐器时左右手的单独练习实际上是对人的两个大脑半球的有序训练, 演奏音乐时左右手的协调配合实际上是两个大脑半球的协调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仔细地进行专业的左、右手练习, 从而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那么, 教师对于初学键盘乐器的幼儿首先应教什么呢?笔者认为, 除培养孩子的音乐知识和弹奏技能外, 应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小孩子已经习惯了自由而无拘无束的生活, 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逐渐培养其懂规矩、守纪律的习惯, 使其养成从小善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理想和品德的培养

学琴, 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艺, 同时也是提高孩子艺术修养、锻炼孩子意志品质的良好途径。好多家长反映孩子刚开始学琴时还有兴趣, 可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就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 若是确实没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就要及时和家长讲清楚以免耽误孩子其他方向的培养。一般来说, 每天至少45分钟的练琴对于任何人都是很难忍受的, 从效果上一时也看不出有什么收益, 孩子觉得练琴单调、枯燥, 难以坚持, 家长们也觉得学琴真的很不容易。因而, 这就需要教师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 让他们了解没有刻苦学习的精神是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

8.观摩教学趣探 篇八

关键词:整体性;知识型积极评价;信息化

多媒体网络教学即观摩教学,集文本、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为一体,具有图文并茂、声情并茂、感染力强的特点。它有利于推动教育现代化,有利于促进以人为本,全面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有利于课程目标整体性实现。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更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的目标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优化设计,转变教学理念,适应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的需要。这让课堂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正在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实践和探索,开展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活动,既丰富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很大不同。

一、整体性构建优化课堂教学

观摩教学以其文字、图像和网频的动漫效果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动态易操作有生命力、全方位、多角度、整体性感染着学生,激发学生。这正好给学生快乐的学习提供了空间和背景。其中,可操作性发挥了传统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的情感饱满,情绪积极,自觉参与,主动合作,从而准确而充分地发挥了自身优势,保证了学习的时间和效率。那么效率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明显上升一个层次,同时这也从根本上转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理念。简而言之,观摩教学是从适合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引导学生自学自悟。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共识,伴随着积极的心态,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居突出地位,其自觉意识得到加强,创新能力得以展现。学生整体素质普遍提高,确保了教学活动的完美结合与融会贯通。

如,学习寓言《画蛇添足》一文时,我从整体感知出发,优化设计课件,将课堂内容置放情景当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放手让学生去想象和发现问题。事实证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出人意料的好,权且为学生的积极上进而惊叹吧。课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学生的情绪之所以如此激昂,是因为我为学习课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可供探究的平台,近而整个将课文生动再现在桌面上,和盘托出,清晰明了。

二、知识型启发提高人文素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内容丰富多彩,生活面貌日新月异,好一派蒸蒸日上的和谐景象。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除此之外,还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强调的都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景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学生之所以积极探索,努力认识某种事物皆因兴趣所致。然而运用观摩教学创设情境、意境可以通过文、图、声、像等画面,激情映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同时,可轻易突破重难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语言的鉴赏和审美感受上,从语感上对学生加强语文素质的培养,启发学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

教师博学多才,学养深厚,对学生学习知识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引导示范作用。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例如,学习《古诗词三首》一文时,我特别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画意的课件,并选取了一段古风古韵的音乐,再配有诗文的图片,在教师富有节奏和韵律的诵读中,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思索和品味。此刻不经意地创造了一种空灵的立体效果。这番滋味和优美的语境烘云托月般涌现在眼前,这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之诗的内容和音乐融为一体,情景交融,和谐辉映,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到了巅峰状态。

三、以“鼓励”促发展式的积极评价

当代德育工作者无不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美德育人”的价值标准。运用观摩教学辅助语文学科的教学,以探索一条当前形势下的积极评价方式为之能事。就目前我国教育评价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选择以发展性目标评价模式为主,并且统筹兼顾其他评价模式一起运用。语文课程评价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根本任务。同时,语文课程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以鼓励、赞许、自主选择和相机引导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和协调发展已不失为学校和家庭正确的评价方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是具有听说读写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的人文性工具性统一的实用性学科。其自身规律决定了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鼓励学生观察实践,学会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激发学生主动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适应世界竞争形势的需要,丰富知识和阅历,开阔视野,参与多种形式。比如,社会、人文、政治方面的语文学习活动;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多角度的观察生活,交流思想情感,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独特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确保学生有知识、有创造能力;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确保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以“鼓励”促发展式的积极评价正适用于我的课堂教学,这也是我坚持教育理念革新和实现课程互利共赢局面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四、创新思维拓展信息化空间

观摩教学(又称网上教学)是信息化时代到来的一个标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通过多媒体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听、读、说、看,操作等活动中,加大学习的容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可以拓宽学生信息渠道。师生利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交流、讨论、启发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学习者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特别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要提供许多背景材料,借助多媒体既高速,快捷,又省时有效,很好发挥了课堂教学的长处。丰富多彩的课内知识、生动形象的声响画面配合声情并茂的朗读录音,立刻在潜移默化之中把知识传达给了学生。这样就既扩大了课堂知识的容量,又发展了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深度思考,产生对策,引起想象与联想,发散与聚合等多种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显示了多媒体应用教学的优越性。

创新能力必先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来自广阔的信息化空间资源。然而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平台。学生发展的好坏正是取决于创新能力的強弱。21世纪是一个人才强国的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腾飞的世纪。创新思维,拓展信息化空间又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我们要立足课堂教学的改革,合理使用教材,灵活运用观摩教学手段优势,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教学情境、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快乐中掌握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以上几点体会,愿与同仁共勉,以飨读者。

(作者单位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城郊秀水乡阳关南巷学校)

9.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篇九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们共观摩了8节课,充分展示了他们不同的课堂教学思路。有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圆的认识》、四年级《轴对称图形》、四年级《平均数》、五年级《打电话》五年级《和的奇偶性》三年级《认识面积》等不同内容的几节课,徐xx老师,给我们展现了“圆的认识”两节同课异构的课堂,虽是相同的教学内容,徐老师却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依据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徐老师用同样的教学内容,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张xx老师的两节课,一节是三年级的“射线、直线和角”、另一节是五年级的“和的奇偶性”。两节课同样体现了她“亲和数学亲和学”的教学主张。让学生在亲和的氛围中亲和地亲和地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张xx认为,“亲和数学”一定要“亲和学”。“亲和学”体现了教与学的智慧,其内涵在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并学会“数学思考”。

张xx在课堂上凭借语言的魅力给学生真正的自由——学习自由、操作自由、表达自由、思考自由、精神自由。她总是“伪装”成无知的孩童,以亲和的姿态参与到学生的探索、求解、验证活动中。因此,她的课堂几乎是群体的思维碰撞,当有了新发现时,师生都会不自觉地沉浸在创造的喜悦当中。这就是“亲和数学”的魅力。

现在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

一、必须对教材充分理解和掌握。

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学生也就学得轻松愉快。听了这几位优秀教师的课,使我深有感受他们对教材理解透彻,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有良好的素质才能紧紧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教学过程中来,调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数学课不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新知,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新知时,都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探究新知的,并且互动形式多样,注重主体参与。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另外,印象较深的是老师们主张把一切还给学生。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活动,各位教师所体现出来的优点远不止这些,他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精美的教学课件,对教材的深层次把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学有所得,也让我深思,怎样把各位教师的教学优点尽快融入自身的课堂教学中,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的有特色、有效益。我将借这次机会,把优秀教师当作追赶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缩短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继续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学,组织教学,增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孩子们呈现一堂堂精彩的数学课,让孩子们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的学习成长。

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2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在这次xx教育新视野第八届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中,各位名师在课堂上让孩子们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孩子们对语文的热爱,让我深受启发。

在教学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査xx老师《敕勒歌》授课过程,当学生对“敕勒”一次不理解时,査老师一首优美的《56个民族》将学生带入民族欢聚的情景,由此推断出敕勒是一个民族,让学生记忆深刻,对课文理解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授课过程中査老师的识字教学也是灵活多样,有组词方式、甲骨文和想象的方式,尤其是以甲骨文解释“穹庐”一词,“穴”和“广”均与房屋室内有关,所以学生能够很快理解穹庐的意思。而“苍茫”是让学生想象,并没有以图片展示,学生的想象可以自由自在,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苍茫世界。在课程结尾时,査老师动情地讲述了敕勒歌的故事,孩子们唏嘘不已。老师又以动听的歌声《敕勒歌》款款收尾,我看见学生们沉醉其中,都忍不住自己唱了起来,最后读起来时自然也是富有深情。在情感共鸣中学习语文是我从査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最大的体会。

其次,让孩子们去“展示自己”。在课堂上,老师要大胆地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在何xx老师的《口语交际:商量》中,几乎所有的场景何老师都是让孩子们来表演的。上课时,孩子们都希望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们表现非常积极,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成功地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最后,引领孩子去读书。在张xx老师的作文教学中《穿越写作:<5月35日>》,张老师不仅自己声情并茂地读,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一直孩子们读自己的作品时也是有声有色。在吴勇老师的《苹果脱险记》中,吴老师诙谐幽默,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也是享受,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巧妙串联,是我受益匪浅。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我会努力进步,希望我的语文课堂也会变成孩子们学习知识、放飞梦想的理想舞台。

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3

20xx年10月20日至21日,我很幸运参加了第二十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的小学数学的观摩会,有幸聆听到xx等几位名师的讲课,让我近距离地真实感受到了名师的教学智慧。他们以自己独有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艺术风格的教学,感染着学生,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同时也触动着我的心弦。专家们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一个个质朴真实的经历讲述了自己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他们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水平、娴熟机智的课堂驾驭能力,多方位地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与魅力。课堂上独特的教学设计、随机应变的组织教学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我们豁然开朗,受益匪浅!这两天的培训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们学习数学的意义也是深远的,下面我就以我印象最深的几点展开我在此次观摩会上的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这次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每堂课都很接地气,没有了作秀。教师放低了身份,与孩子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很实在,很和谐。课前每一位教师都与学生轻松的交流,使学生的心情得到了放松,学生自然就以饱满的热情及亢奋的斗志投入到了新内容的学习。如xx老师,他上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意义》这两课,这位老师的名字很有意思,强大的强震动的震皮球的球。

他在课前与学生这样交流,他说:“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看到我的名字你们想到了什么?”这个时候学生开始众说纷纭,其中有个孩子说:“我在想这个老师是不是强大到震动了地球”。在学生们一片笑声中,老师赶紧走去和学生握握手说:“谢谢你这么看的起我。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孩子们,今天的课我们就从想象开始。”课就这样拉开了帷幕。天真的孩子与幽默的老师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自然就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感,也为自由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聚焦核心。

我很有幸聆听了刘xx老师的《简单的数据分析》,在课的开始,通过猜测,班内3位同学的生活方式,引出数据,进而引出数据分析;先是出示身高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依据身高数据分析三位同学的生活方式;随后又出示了体重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将问题进行拓展,应用数据分析,进行决策、预测、判断的练习。

无论是课题的引入,还是随后的拓展,都把握住“数据分析”这一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这种数据分析,不仅仅将目光停留在统计图上,更重要的是分析出统计图背后的信息提取出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不仅是这节课,我觉得所有的统计教学都应以“数据分析”为核心。数据分析是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数据分析的过程不只是计算和画图,而是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整理和分析数据,将蕴含在数据中的信息提取出来帮助解决问题。

虽然两天的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已经结束了,但名师数学教学的风采与魅力给予我极大的感受跟启发。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深感自己的不足,需要学习和实践还很多,还需要我们不断去认真探究,细心琢磨,在自我反思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有效之路。

10.教学观摩研讨心得体会 篇十

4月25-26日,课题组的五位老师有幸听取了在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举办的福建省第三届小学习作(写话)教学观摩研讨课。

每场研讨课,我们都是提早到会,关闭手机,专心听课观课,做好听课记录,记下自己的随堂印记,写下自己的收获、思考和困惑。利用每节课中间休息的几分钟和中午休息的时间,我们互相分享着自己的收获,交流着各自的思考,讨论着各自的困惑„„

看到老师们分享时的快乐和满足、争论时的激动和脸红,我不禁想:有机会一定要让老师们走出校门,多参加这样的研讨课、示范课,让老师们学习借鉴优秀的新知识、新理念。

三明明溪实验小学的陈德标老师的“看图猜人名”的游戏导课吸引了台上台下所有人,让人记忆深刻。漳州实验小学的吴志杰老师,课前互动时的自我介绍:既是演员,又是写字高手,还是吉他弹唱手,让全场的人为之鼓掌喝彩。龙岩市实验小学的杨昕老师在黑板上贴出的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的评价等级,让学生们兴趣盎然。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的胡元华老师一次评改、二次评改、三次评改,让孩子们收获了修改习作的多样方法。平潭北门小学的陈明钦老师“哇,你还会用两三段话来写啊,了不起!”“你还会用上感叹词呢!”“她不但会让狗说话,而且让狗有心情!”这些富有激励的评价语言,让学生们心里美滋滋的,也让听课的老师们点头微笑。厦门英才学校的许勇顺老师,从害怕作文的小男孩儿变成正在上课的老男孩儿,这一波三折的开场白设计让在场的学生和老师豁然开朗、欢声笑语。

11.冰心《纸船》教学观摩有感 篇十一

这样的教学流程看似四平八稳,但是这样的教学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灵魂式的东西——文学的味道。单从本单元的教学总要求来看,“亲近文学”并没有在这节课里得以体现,这明显背离了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回到文学教学的正道上,找回文学教学的味道呢?

一、比较式诵读,引导学生初步品析文学之味。

任何作品的赏析都是由诵读开始。但是在具体过程中,不少教师要么是任由学生自主诵读,要么仅仅满足于音频范读。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前者不能及时发现学生诵读的问题,后者不知道怎样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诵读方法。

在诵读方面,比较式诵读是可取的方式。第一种诵读,是学生与教师之间诵读的比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诵读,将各自真实的文学诵读状态原生态地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真实记录学生的诵读情况,特别是错误的地方;然后,教师范读,让学生比照自己与老师之间诵读的差异,教师重点纠正学生诵读错误点。第二种诵读,是学生与音频材料之间的比较。音频中的诵读大多由专家录制的,一般较为标准,教师要组织学生倾心听读,在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通过反复听读、跟读的方式,最终学会契合文学节奏的诵读方法,读出文学的味道,进而喜欢上文学诵读和鉴赏。

二、探究式精读,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学之义。

如果说比较式诵读仅是从浅表层面理解诗歌的话。那么,探究式精读则是更深层级的鉴赏,是进入文学殿堂的深度体验。

首先,应引导学生探究冰心选择纸船作为情感寄托物的原因。通读全诗,可以发现叠纸船是作者在当时情境中表达情感的最佳方式。那时,她远离家乡、母亲,孤身一人去海外求学。在船上,她关联性地想到了用儿时叠纸船的方式寄托自己复杂的情感。另外,作者选择的纸船都是很小的,就像当时的她一样是孤弱的、处于旅途的风雨飘摇之中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纸船与作者重影,这两者之间是相似的,甚至可教育学生将其画上等号去理解。

其次,对本文主题的探究。有的教师直接引导学生从这首诗歌的副标题“寄母亲”中获取启示,得出思念母亲这一主题。这个方法有一定的鉴赏、解题指导意义。但是,对主题内容丰富性的理解,就可能因为这种快捷而“流失”了众多有效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到对母爱的讴歌,本文表面是在抒写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实则内蕴着母亲对自己女儿的眷念之情。其实,这个是比较好理解的。女儿思念母亲,是因为母亲爱她;母亲能够在梦里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是因为她白天一直在牵挂着远行的孤女。于是,从这两个角度就可以解析出母爱的主题。如果仅有母爱主题,这首诗歌似乎就显得单薄许多。教师可引导学生研习冰心叠纸船,希望其入母亲的梦这个系列活动。从常理来看,这是不现实的,是一种虚妄的幻象;但从心情来看,这是童真的体现,正因为这种童真使得诗歌的表达具有了想象的张力,使得情感的表达既真又幻,使得母爱主题的深沉性得以巧妙彰显。

三、交流式悟读,引导学生多维碰撞文学之光。

每一个学生对诗歌文本的解读都是有局限性的。有人的理解处于浅表层面,有人的理解比较深刻,有人的理解比较片面,有人的理解比较全面。对于文本解读,每一个学生乃至其与教师的交流式悟读是不可缺少的。只有经由多层级的思维、思想碰撞,文学之光才会灿烂,深入人心。

第一种交流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当前文学教学的一大弊端就是学生少有深度研习文本的好习惯,大多满足于一次性的阅读与理解。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潜心于咬文嚼字的工作。

第二种交流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这是客观事实。为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表达自己对诗歌文本的理解。

第三种交流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对诗歌文本的理解自然要高出学生一个层级。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显得相当必要。在具体操作时教师不可过早地表露自己的观点,不然会出现“一言堂”现象,学生会处于教学的弱势地位,习惯性地生硬地接受教师的观点。

为人师者应该遵循学生的知能基础,遵循诗歌等文学作品的鉴赏规律,引导学生读出文学味、品出文学味、喜欢文学味。

12.探究式音乐教学心得 篇十二

一、什么是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又被称为“研究性学习”[1], 是目前教育界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 是指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以类似研究的手段学习, 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 借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探究式教学方式的目标是素质教育, 重视教学过程, 采用开放式教学方式, 使学生能从学习中感到快乐。特点为:1.开放性。它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 涉及的范围可以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 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 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2.探究性。学生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 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 主动地提出问题, 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3.实践性。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 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二、探究式课堂的常用方法

我认为在音乐课堂开展探究式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依据课标, 激发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我们应当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特有的魅力, 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 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使学生乐学, 主动地学, 学有所得, 越学越爱学。“教学过程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 即教学过程引用有趣的例子、实验、离奇的事实, 可以称作教学上情感刺激方法之一”[2], 例如: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 根据儿童活泼好动这一特点, 上课时, 教师可选一首轻快的乐曲, 如《采茶捕蝶》《步步高》等, 让学生听教师弹奏的音乐节拍或听录音旋律, 自编动作轻快地走进教室。下课时, 再让学生听音乐轻快走出教室, 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欢乐与轻松的美感。

2. 强调自主, 积极参与。

在学习歌剧、舞剧、音乐剧等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时,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非常灵活、实效的教学方式。运用探究式教学, 有利于学生对一部作品的理解和吸收, 便于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 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观念, 使学生由接受者变为一定意义上的创造者。例如, 学习歌剧《江姐》时, 可以尝试这种教学模式。首先, 让学生熟悉文字作品, 在阅读小说《红岩》原著的基础上, 观看歌剧《江姐》, 对此剧有充分了解后, 学生可以大胆设想如果自己是主人公, 会有怎样的心情和举动, 会对作者的编排有什么意见。有了大致方向之后, 就着手进行再创造, 通过模拟剧中人物的经历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当然, 排练的规模都是小范围的,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各类小组, 如编辑、表演、剧务、灯光等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决定) , 分工明确, 各施其职。分组时, 教师应注重合理搭配, 有效配置人力、物力、财力。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背景、学习能力及成绩各方面都要体现差异性, 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互助合作, 带动小组在认知、情感、能力、交往各方面均衡发展。在练习演唱时, 可不局限于调动声音条件, 增加一些戏剧表演的色彩。教师也不应正襟危坐, 要走下讲台, 和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可暂时放弃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尝试着让学生控制课堂节奏。节奏可分为内部节奏、外部节奏, 外部节奏是学习内容的进度, 内部节奏是指学生在表现作品时的速度, 这样的角色扮演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和兴趣,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

3. 充实文化, 丰富视野。

探究式学习注重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内涵, 讲求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延伸性教学, 而不是浅尝辄止。这就要求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指导学生不仅要掌握技术方面的表达, 更应该从社会生活、姐妹艺术、音乐审美等方面不断吸收。学生对一部作品、一种乐器真正了解了, 就能把众多元素运用到自己的表现和演奏之中。音乐的产生不是孤立的, 它与历史背景、社会习俗、生活文化等紧密相连。例如, 中国的文化精神渗透在古琴音乐之中, 民族乐器古筝根据地域的不同, 风格和演奏手法也不同。这就需要学习者以充分了解各地地理地貌、风土人情为基础学习古筝音乐和表现手法, 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古筝音乐。

三、探究式学习的注意事项

1. 课堂教学要有情感交流。

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探究意识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在教学中通过对音乐家的介绍, 让学生知道音乐家崇高的情感和价值观、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格修养,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2. 注重课堂氛围。

探究式学习虽然突出学生自我意识和参与力度, 但教师具有客观的指导作用。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角色转换, 转变观念, 放弃权威, 师生之间建立相互平等、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人际关系, 做到教学相长, 使学生达到最大限度的自我发挥。

总之, “探究”是适应音乐新课标准程改革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 是优化音乐赏课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践已证明, 把“探究”带进音乐课堂, 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这个原则是教育教学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也是二十一世纪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总方向。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 (教学人员版初级)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3.政治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篇十三

一、优点:

在本次的研讨课展示中,教师采用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并且各有千秋,如案例导入、视频导入等,都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也能看出教师在备课时很用心;这不仅调动了课堂气氛也拉近了老师与同学们的距离,为接下来课堂上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教师的精心准备,如图片、事例、活动与探究等都贴近生活,反映时事;课堂中非常关注学生的体验,这也是课程的特点。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注重本学科核心素养。

二、建议:

1、课堂容量大,要精简环节。第三节课已经超时,可以删掉一些效果不大的活动,或是教师要适时调整思路,简化自己的语言。

2、在讲到如何关爱集体时,教师应让学生联系自己、联系周围、联系身边的生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并能坚持不懈的去做。

14.名师课堂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四

在行将开学之际,中心校组织了全体教师参加了新课标下名师课堂风采教学观摩会的学习。亲耳凝听了多位全国着名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感慨很多。一堂堂优良课都生动地诠释着新课标下的新课型,每堂课又不失个人风格、特点,亮点很多,如繁星闪烁,令与会教师们赞叹、敬佩。在短短的一天里,特级教师的课堂风采仍在我脑海中不断显现,久久回味。我的心中也荡涤着做老师的幸福,那就是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心灵感应般的真情对话,显现出***的、焕发生命光彩的课堂,产生着使人震动的课堂生命力。我深深地感悟到在21世记要如何做老师,如何做合格的老师,如何做优秀的老师,要走很长的路。

优秀老师的课是一种美,听优秀老师上课真是享受美。他们有着深厚的底蕴,有着理性的豪情,有着对学生深深的爱。细细想来,这一堂堂自然天成的课堂教学境地里,该有多少值得揣摩、学习、研究、反思的地方呀。简简单单教语文,平平实实更有歌。老师们的课没有精心预设的场景演练,没有精美课件的渲染衬托,更没有支离破碎的分析问答,他们只是仰仗引导孩子反反复复地读这一最原始、最传统的教学方式,便深深激起了全体业课孩子与听课教师们的心灵共振。专心灵朗诵、专心灵聆听、专心灵倾诉,这是老师们整堂课的设计思路,它着眼整体、思路清楚、顺次渐进。纵观整堂课,轻预设、重天生,教法简单却极其富有实效。特别是在整整40分钟的时间内,始终热情弥漫,面带可亲的笑脸,一直伴随着孩子们的读书声,挥动右手,打着起伏有致的节奏,师生宛如共同演奏着一曲美好的乐章。

最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赶紧行动起来,更认真地弄好教学工作,并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进行教研和教改活动,增进本身教学水平的进步,增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15.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十五

二声部视唱训练是进行合唱教学的基础,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的准确度,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感受能力,体会声部的协调与均衡,情感的统一,这对以后进一步的训练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现就教学中感受较深的几个问题谈谈体会.

一、分部练习要讲究技巧

在课堂上进行二部视唱,一定要避免集中练好一个声部再去练唱另一声部,这样在听觉上没有和声效果,在时间上又形成了另一声部的空隙,既调动不了学生的主动性,还会造成课堂的混乱,影响教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教师可以先帮助两个声部各练唱一次,然后再帮助第一声部练唱,要求学生轻唱,教师弹奏第一声部的主旋律,演唱第二声部曲调,第二声部的学生随教师默唱;当帮助第二声部练唱时,由于第二声部一般都低于第一声部,教师仍可帮助他们演唱,而伴奏却要突出两个声部,以便第一声部也继续得到帮助而轻声练唱.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难点,突出训练.

二、发挥钢琴伴奏的作用

二声部视唱的范唱首先充分展示两个声部,给学生以双声部的和声概念,可以两声部同时弹奏,和声织体要求清晰、形象,也可以弹奏突出一个声部.如果学生基础较好或曲调和声简单,旋律流畅,学唱一开始就可要求学生两声部同时轻唱,稍熟悉后就停止伴奏.无伴奏的练习也是提高合唱技巧的有效方法,能锻炼学生的音准,提高声音的稳定性,同时也便于教师聆听训练效果.遇到音程跳跃大、节奏不规整、变化音出现等情况,再适当用钢琴伴奏提示.练唱过程中如出现某一声部跟不上,教师可用伴奏加强这一声部,帮助这些学生度过难关,达到声音的均衡统一.

三、练唱方式力求多样化

刚接触二声部视唱的学生还难以体会到和声产生的美感,加之二声部视唱花的时间较长,如果学唱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兴趣难以持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练习.除了分部齐唱外,还可采取小组对唱、二人重唱、师生合唱等多种形式,没唱的学生也就有机会聆听演唱效果,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把学生的演唱录制下来,教师指导他们自己听听,找出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练习中加以改正,不断提高.

16.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体会 篇十六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对比鉴赏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其中心内容是借助经典音乐的定义,了解其来源,并剖析其艺术感受,就此展开教学,使得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那么,怎样才能使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得到更好地发展呢?

一、将音乐作品欣赏方式传授给学生

音乐欣赏单靠学生的兴趣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实施深入的理解,对于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可以切实地体会到,这样才可以实现欣赏的目标。对于不一样音乐体裁的音乐欣赏的标准、方法,要准确地掌握。

在欣赏歌曲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歌词对歌曲内容进行直观的理解,进而实现欣赏的目标。对于歌词内涵比较深奥的,或是寓意比较模糊的作品实施欣赏的时候,这对于学生的文学和文化素养有较高的要求。针对古代的、少数民族的、外国的艺术歌曲、歌剧等作品在实施赏析的时候,不仅要拥有一定的音乐素质,还应对作品的相关事宜要清楚地掌握,如时代背景、创作目标、民族习惯、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方面进行准确的把握,这样对于作品的内容才可以深入地理解。

对于近代的轻音乐乐曲,其特点是形象单一,这样我们可结合标题进行简单的了解,展开想象,使其感受到乐曲的内容和情绪。比如,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其演奏者是贺绿汀,结合这个曲名,我们就可以对其内容进行简单的了解。针对大型的器乐曲实施理解的时候,首先应该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状况进行了解,此外还有一些没有标题的音乐。对没有标题的音乐作品的赏析,对于时代背景的掌握是一方面。此外,要结合乐曲的说明去进行深入地理解、赏析作品。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此作品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梁祝的凄美爱情故事进行改编的,经过使用民间器乐的表现手法,形成中国人民的特有的欣赏习惯,结合情节的发展顺序,对作品实施概括。在赏析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严格遵照情节顺序:“草桥结拜——同窗三年——一同读书——长亭分别——遭遇逼婚——楼台相遇——抗婚——纵身投坟——化为蝴蝶”,结合这个顺序对乐曲内容进行理解。

二、将音乐教育教学的艺术充分地发挥出来

高中音乐欣赏课内容比较复杂,对于古今中外不同的音乐作品都有所涉及。由于受到知识面的局限,学生对于内容不可能都感兴趣。一般他们会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对于不一样的乐曲有不一样的学习态度。在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乐曲欣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态度;反之,则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可先引入导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激发。所这里所说的导语,就是老师导入新课的语言,是开始传授知识的第一道程序。比如,在对民歌部分实施传授的时候,课前的时候老师就听到学生在谈论自己对民歌的感受,有的感觉没意思、很无趣,对这部分欣赏没有兴趣。这样老师就要充分的利用好课前的导语,首先是相关资料的收集,教学方法的设计。在课上,老师可首先说出两句乐谱:《沂蒙山》的民歌,《十五的月亮》,让学生试着去尝一下,并探讨一下他们之间的不同点,之后老师讲解,《十五的月亮》主要是在山东民歌的基础发展形成的,经过演变加工而来的,这样教学效果就会比较理想。

三、实施综合体验的方法

音乐欣赏的途径,主要是靠听觉来完成的。然而,其他感官的参与也是比较有效果的。所以,笔者探讨了综合体验方法,此种方法的实施主要是让学生多感官一起融入到音乐学习之中,在参与活动期间理对音乐实施理解。综合体验方法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把握:一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体验活动。可以采用击掌、跺脚、轻击课桌等方法,对音乐的节奏实施模拟。二是经过音乐表演活动来完成体验。比如,引导学生对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仔细的聆听,结合学生自己的认知水平,将音乐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如舞蹈等。在对《少数民族音乐》实施教学的时候,老师可引导学生在不同民族音乐的伴奏下,对不同民族的舞蹈动作进行学习,这样可使得学生对各民族音乐特点进行很好的把握。三是进行研究性学习体验。比如,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可安排一些“地方民歌”主题研究性学习。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对本地民歌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进行调查,在对音乐资料实施有效搜集的基础上,展开交流活动。

四、可采取对比鉴赏方法

我们所讲的音乐欣赏,主要人们对音乐进行仔细聆听,让乐曲的旋律和节奏美传递给人们,让人可以透过歌曲听到作曲家的内心变化,体会其创作乐曲的实质。在欣赏课中实施对比欣赏法是最常见的方法,对比欣赏的原理是学生对音乐进行聆听、感悟,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去理解歌曲的意思。对比演奏较创作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点,对比演奏可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将一首乐曲中的各个部分实施对比。一段曲子之中,乐段的不同其赋予的情感也不同。情感的得来是由作曲家心灵受到震撼所激发的。尤其乐曲中能够凸显作曲家情感的重音和节奏的使用,欣赏者都可以通过这些体会其真实的情感变化。比如,对于《少女的祈祷》这首乐曲的欣赏教学中,老师可引入多媒体设备,在播放音乐的时候,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听觉震撼,老师可指导学生对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进行重点的把握,还有乐曲的重音部分,让他们切实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节奏美和力度美。老师可以选用谈话的方法,组织学生展开探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的变化,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将各部分所蕴藏的意境与形象进行对比。此外,还有同一首乐曲不同表演形式的对比。

综上所述,在高中实施音乐欣赏课教学,意义重大,要求音乐老师对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要实施不断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潘银红.浅谈优化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J].短章集萃,2013.

17.教学观摩活动的心得体会 篇十七

整节课,胡老师以抓基础,重实效为目标,开头就以生字词的填空为引入,检查孩子的基础掌握以后抓住“你认为文中最重要的词语是什么?”拎出“信赖”一词,让学生去文中找出体现珍珠鸟如何一步一步信赖“我”的?就这样把课文的重点段落第四、五、六自然段作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胡老师以脉络的形式,教学学生去仿照第一步的总结,概括出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如屋里乱飞、蹦到茶杯、轻啄笔尖等等,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的思考能力和概括能力。而且整节课胡老师都在提醒学生边读边思考,还为学生如何概括,送上三句话,捡大不捡小,捡多不捡少,捡中不捡轻。概括的多好,指导得多细致,真得凸显领军人的素养,值得学习。

第二节课是盐城市射阳解放路小学的xx老师为我们执教的。她独具匠心,设计了角色的互换,让孩子学会如何把作者的口吻变成珍珠鸟自己的叙述。在转换中,虽然孩子有些困难,可能以前没有这样的训练过,但是周老师还是很耐心地指导,孩子在学习中还是学到不少的收获,知道如何准确地把意思转换成功,作为听课者也学了不少。例如“它竟然蹦到我的茶杯上”这一句换了以后,珍珠鸟自己就不奇怪了,自然那“竟然”就不存在了。

第三节课是苏州的名师兼教研室主任xx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更加朴实更加实效的语文课。整节课,张老师就以一篇课文,一支笔,先扶后放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学习作家冯骥才是如何抓住动词去传达动物们的内心。张老师引导得自然、亲切,自己还深入到角色中和学生互演,生动有趣地传达珍珠鸟是如何由警惕—胆大—依赖—不舍,层层推进揭示主题—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期间对于如何圈住关键动词和关键词语很值得借鉴,这就是语文课中该教学的内容。相信这样的教学交流会更加推进语文课堂的高效!

教学观摩活动的心得体会2

今天很荣幸听了xx教师的语文公开课,又和全镇的毕业班语文教师共同交流、探讨、真是受益匪浅,也更让我耳目一新。在此我有很多的感触,也有更大的压力,但是我认为,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我深刻的认识到:如果我没机会参加这次活动,我就不会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我就不知道我还有很多地方要努力改变;我更想迫切的为提高我班的语文成绩做更大的努力。

我认为这节课上的很成功。作为同年级的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首先,程老师为上好这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大了课堂容量,也达到了三维目标的要求。再次,程老师还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怎样去自主学习语文。

结合自身教学我也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一点收获。

通过这次研讨活动,我有以下收获:

一、读。应多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教师只有培养自己好读书,多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自己的带动下多读书,读好书。学会自己的母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写。每一节课设计一些写的内容,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抒发,提高阅读和习作能力。

四、多研究。教师要善于学习,采百家之长,才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自己在课余时间多充电,多学习更多方面的技能,使自己做学生崇拜的学生。

五、多规范自己的板书。板书好了给了学生一个提示,一个榜样,做好学生的示范。

六、热爱自己的学生。只有一个人做到了热爱。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孩子,才会干出非凡的工作,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全部忘记,剩下的才是素质。这就是教育,语文要教的就是学生的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学习,多应用,使自己,使孩子的母语学习能更快乐、更充实。

教学观摩活动的心得体会3

受学校的委派,我于11月18日去xx参加《xx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在短短一天时间里,我既欣赏了来自xx万杰xx学校小学部,xx老师和xx小学,xx老师及xx小学和xx二小的四堂精彩的课堂教学,又听取了几位区县教研员的评课,最后市教研员xx老师对四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及如何打造“绿色课堂”进行了阐述。通过本次观摩研讨活动,让我受益非浅,下面我就本次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本次观摩研讨活动的主题是:构建绿色课堂,什么是绿色课堂?——充满生命力,没有污染的课堂。

充满生命力——知识的结构;思想方法渗透;关注学生生命。

没有污染的课堂——不要过度分析;不要过度干涉。

此外一些细节问题也应引起注意。如:

1、上课教师穿着得体,落落大方,举手投足间透出精干、干练。

2、上课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使教学变得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大部分上课教师都使用视频展示台对学生作业和作品进行展示,方便、快捷且清晰。

4、上课教师的课前提问、课前小游戏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上课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6、上课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通过让学生摆、撕、画,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7、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

8、有一位教师在上《可能性与统计》一课时,设计了拍手问答、快乐大转盘等训练环节,注重了训练的效度和广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自己的听课感受,下面谈一下在课堂效率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注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什么是“有效”,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以往的观摩课,很多教师注重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本次观摩课中,各位教师深入研究了教学内容,课教材,运用多种数学手段,让学生在短暂的几十分钟的时间里,彻底掌握了所学知识,整个课堂教学显得“朴实”而不“造作”,淄博万杰朝阳学校小学部,张兰花老师的《笔算乘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张老师先从生活实际引入本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出乘法竖式的写法,整节课设计巧妙,讲课朴实无华,学生学得愉快、轻松,切实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二、要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教学策略,情境创设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感受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本次活动中,情境创设都是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如张店区科苑小学的一位老师在讲授“统计与可能性”时,通过现实生活中超市抽奖,福利彩票等一些现实情境的展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时机,适时适当地创设情境就一定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勇于探究。

每节课都有每节课的亮点,最大的共同点是课堂的花架子少了许多,实效性的讲求是显而易见的;课堂语言优美、到位、精练,教学内容选材贴近生活,课件的设计精心、精致;课堂上都非常注重学习的方法的指导和交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本次学习活动,我收获的非常多。我一定在今后的工作中落实学到的知识,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18.观摩教学心得体会 篇十八

置身于陈老师的物理课堂教学中,他或组织指导学生实验操作,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或激发学生积极发言,或与学生促膝互动交谈,或与学生共享成功喜悦,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依依不舍。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赞叹不已。

陈老师的课,亮点之一就是实现了角色的转变。他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和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格局,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和主人。实验操作和活动让学生亲手做,课文中的物理知识让学生亲自通过阅读找,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让学生让学生自己提,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和归纳,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讲解,自己纠错……而他一节课并没有说几句话,但句句点拨到位,总结概括精辟。

亮点之二就是体现了学科特点。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几乎每一节课都有“活动”、“探究实验”、“观察”。惯性现象虽然学生司空见惯,但学生并不理解,对它的原理十分陌生。陈老师为了能让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惯性,组织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器材做了几个惯性实验,让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然后告诉学生以上所看到的现象都是惯性现象,学了本节知识就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现象,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也体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

亮点之三就是能够以训练为主线。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一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既能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陈老师的课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了对学生的训练,有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训练,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训练,质疑习惯和能力的训练,利用惯性知识解释惯性现象的训练,课堂达标训练等。通过多种训练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亮点之四就是师生、生生大互动,课堂气氛掀高潮。精彩的课堂不是“静”,“动”的课堂最精彩。因为课堂只有通过“动”,才能让师与生生与生得到心与心的沟通和情与情的交融,才能让师生间生生间的思维得到碰撞,认识产生共鸣。陈老师的课在各个环节都有频繁的互动,这种互动不是由教师控制的,而是自发的,油然而生的。或遇到问题和困惑时,或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时,或释疑解惑时……课堂上到处都在自发的互动交流、争辩、探讨,整个课堂像一锅开水,彻底地沸腾起来了。

陈老师那扎实的物理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课堂上学生们积极踊跃的精神,认真过硬的书写,勇于探索的态度,口若悬河的回答,无不让听课的老师叹服。而赞叹、称颂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沉思,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会听得乐此不疲?我想,①观念得到了转变是最根本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②爱钻研,善于动脑子、想办法。陈老师的物理功底非常扎实,学科素养较高,能深入研读教材。③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形成自已独特的教学风格。

19.观摩音乐教学法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十九

一、营造更活跃的课堂气氛

对于音乐的感知应该说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 好的音乐带给人享受, 音乐课应当是一个十分愉悦与快乐的过程, 能够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暂时摆脱出来, 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 感受着音符的律动与美。但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好的课堂氛围才能得以实现。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与空间, 让学生尽量放松。

音乐课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多样, 例如, 首先音乐教室的陈设可以更特别, 让音乐教师能够和普通课堂的教室区分开来, 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音乐教室通常不需要课桌, 去除课桌不仅让空间更宽敞, 也减少了课桌带来的课堂的沉重感。教室里可以不规则地放置特制的椅子, 椅子的颜色、形状都可以更多样化, 这也给课堂注入了更多不同的色彩。课堂上不必拘泥于太多形式, 大家可以随便落座, 教师应当更多地和学生互动,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此外, 教师可以鼓励学过乐器的同学将乐器带到课堂上来, 可以和老师一同演奏, 也可以和同学间切磋演奏技巧, 还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弹唱。这样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会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放松, 音乐课就是一个大家一起玩乐的过程, 玩乐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好的音乐, 还能各自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二、多给学生欣赏好的音乐作品

音乐课的一个使命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审美能力,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尤其是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 由于知识层面、心智都还有待成熟, 所以需要老师正确的指引。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更喜欢当下热播的流行音乐, 这些歌曲对于他们而言朗朗上口, 其中很多对于爱情的描写也正好能符合初中阶段学生情窦初开的心理诉求。然而, 音乐课堂不仅是要让学生喜爱音乐, 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能够慢慢懂得如何去欣赏那些有内涵、有积淀并且有深刻文化意蕴的古典音乐, 但这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欣赏起来也会存在障碍。

对于这个部分, 教师在教学上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 指引学生一步步去叩开优雅的古典音乐的大门。首先, 在曲目选择上可以选择那些较为欢快活泼, 比较易于学生理解与接受的曲目。在指引学生欣赏前, 预备知识的讲授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采用更多元的教学模式, 例如, 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 将作者与演奏者的生平、背景介绍给学生, 同时, 对于曲目讲述的整个故事与相应表达的情感也可以事先和学生进行分析, 让学生充分了解曲目背后的情节, 这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 也能帮助学生理解与感知音乐作品。曲目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反应, 学生如果有不懂的或者难以理解的地方要鼓励他们及时提出来, 经过老师的讲解后再来继续欣赏。

三、学校应当开展更多的音乐兴趣活动

音乐不应当只局限于课堂, 音乐应当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个好朋友、好伙伴, 学校应当成立更多的音乐兴趣活动小组, 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例如, 学校可以成立合唱队,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的形式。合唱队的参加遵循自愿原则, 学生放学后每天可以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练习。这个过程应当由音乐老师来有效组织与管理, 选择相应的曲目, 然后可以分成不同的声部, 学生在共同排练时不仅能够一起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 当听到不同声部的声音优美地融合到一起, 学生纯净的嗓音相互碰撞时, 那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不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音乐的乐趣, 同时, 在合唱队中如何表演, 彼此间如何配合, 对学生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这其中不但提升了学生间的合作与协作意识, 还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校园歌手大奖赛, 赛制的设置应当鼓励学生间的良性竞争, 赛事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中来。校园歌手大奖赛可以每年举行一次, 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报名参加, 首先, 通过初选筛选出一批好的学生歌手, 然后进入预选阶段, 预选过后可以选出最好的、最优质的一部分人选参加决赛。决赛是对整个校园公开的, 同学们都可以观看, 这通常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 也让参赛选手更加重视。校园歌手大奖赛在举办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 首先, 它不能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只是用学生部分课余时间来参与;其次, 赛制的设置要公平公正, 要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尽量, 目的是加深大家对于音乐的喜爱。

20.职业技术学校音乐教学的一些体会 篇二十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校 音乐教学 学生

在职业技术学校从事音乐教学多年的笔者,与所有非音乐专业职业学校的音乐老师一样,对怎样上好音乐课,并使其更好地为专业服务的问题,曾有过疑问和彷徨。由于没有专门的职业学校音乐课程标准,而且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笔者发现,由于各个学校(城、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的差异,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比较普遍。多数学生反映,他们的音乐课,老师一般只教唱歌,而乐理知识和音乐欣赏知识讲得很少,有的甚至没有学过。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的程度和原来的基础,从教学中从实际出发,突出为专业服务的特点,自行编写了适合我校学生一个学期,每周2节的音乐教学校本教材。

为上好这些非音乐专业的中职学生的课,我在结合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我认真遵循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理念:课前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教案,讲课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让学生参与可以表现自己的演出比赛实践活动中,经过几年教学的摸索,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达到了为专业服务的基本要求。下面是我的一些主要探究和体会:

一、正确选用教材内容,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旅游班学生,她们来自各个城区和县城的各个县、乡的学校,年龄大约14~15岁,大多为女生,尚未成年,性格活泼开朗,但所掌握的音乐知识水平参差不一,对于这些未来的旅游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应采用怎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更适合她们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得知:以中学生音乐教学内容要求为基础比较合适。即以掌握唱歌、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欣赏三大内容为基础,在三大内容的份量和比例上也应有所侧重。因为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我认为,在内容上应侧重于培养于独立地、有一定技巧地演唱一般歌曲和欣赏一定数量的中外名曲这方面,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在歌唱部分和欣赏部分的内容较多,且内容的深度也较适合学生的年龄和专业特点。如在歌曲的选材上要多收集一些既好听又适合学生特点的作品如《小背篓》、《乘着歌声的翅膀》、《清晨,我们踏上小道》、《喀秋莎》、电影《刘三姐》中的《采茶姐妹上茶山》、《只有山歌敬亲人》、《祝你一路顺风》等。在2007年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在我们柳州举行,我校旅游班的学生接到了接待任务:作为导游的她们,除了给各地来的客人介绍柳州的美景外,还积极地用上了在课堂上学习的《只有山歌敬亲人》来给远方客人送上祝福和欢乐。

在欣赏的内容安排上,注意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从音乐的起源、发展,什么是音乐的概念,并在掌握“音乐语言”这一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欣赏作品来学会体会出旋律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有了“音乐形象”和“思想感情”的概念的后,再去欣赏《蓝色多瑙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春节序曲》等作品。这样的一种教学过程,学生都比较能接受、喜欢学。

二、认真备课,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一堂课的成败与备课是否充分有直接关系。因此,老师只有把教材理解透彻,才能在上课时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同样,课堂效果的好坏,与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关系。因为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教学方法各种各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有其长处。所以,我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尽量做到灵活多变,不生搬硬套,知识的内容和授课类型去选择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由于现在的学生都不会识谱,在歌唱教学中,老师一般都是采取主动教唱,学生跟唱这样一种单纯地“模唱”形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没能很好地调动起来,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教学模式,经过观察,我认为,现在的学生多数是通过MP3等听歌的形式来学一些流行歌曲,他们对音乐旋律的感觉应该是较好的,所以,我就尝试着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学习新歌曲时,老师只教两至三遍谱,给学生对旋律有一定的感觉后,由老师唱谱学生唱词(二至三遍)之后,再由学生自己唱出整首歌曲,唱得不到位的地方老师再进行指导。经过实践,我感觉这样的教学有不少好处:第一,学生主动学习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角,老师只是一个配角。第二,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提高了,因为同学们是在有意识地唱好音符,没有原来“跟唱”时的那种无意识地唱歌状态,第三,学习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学习有成就感。因为大家在笑声中改正“跑调”的乐句,并体会着自己唱出的“不是那么好听”的歌曲,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

三、为专业服务,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文化基础课必须为专业技术课服务,这是专业学校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如何培养旅游班学生的表现能力,增强其表现意识,是我在音乐教学中经常考虑和注意的另一课题。别看旅游班学生,平时活泼好动,性格开朗,但在自我表现意识方面还不尽人意,这种情况不改变,对于今后从事社会服务行业的人来说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有意识地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两到三节课进行歌曲展示,让每一位同学有机会进行锻炼。克服她们的胆怯心理,同时,在合唱队的每次排练和外出比赛中,唱女生声部几乎都用上旅游班的学生,通过歌曲训练和演出比赛过程的考验,较好地培养她们的表现意识和表现能力,为今后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注意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都知道,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他们才易于接受。而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它的美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浸入人的内心世界,并净化人的心灵。因此,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最佳的方式之一。

所以,在我的音乐课堂上,我非常视重在这个环节上引导,在学习每一首歌曲或在对每一个作品进行介绍时,我都会进行作品的情感表达及作品反映的现实生活进行分析,让学生们从中得到很好的教育。比如,在对前苏联歌曲《喀秋莎》进行作品思想感情和反映的现实生活分析时,我着重突出强调这首创作在苏联“卫国战争”的歌曲对当时作战的苏联广大指战员的精神鼓舞的同时,还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以及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同学们珍惜和平,不忘国耻。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教师作为这个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根据自己培养的对象进行合理、科学地教育,使音乐更好地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

上一篇:“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活动策划案下一篇:难忘的一课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