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2024-09-17

读中感悟,积累运用(精选15篇)

1.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篇一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

——31.《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

郭溪燎原小学陈苏碧

“恐龙”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文章从题目到内容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然而恐龙却是生活中已经不存在的生物了。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更加引起孩子们的探究心理,从这个角度说,它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是对学生进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培养学科学、爱科学、发现科学的极好范例。课前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丰富学生对恐龙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从科学小品文的特点和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出发,我以“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思想,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在此基础上积累词句,内化语言。本课我着力以探究性学习为主。通过探究的方式来学习,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师生一起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接下来我就我在教学中几个环节拿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在我的识字教学环节中,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先由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获取直觉信息,再让学生带着“恐龙为什么会灭绝?”这个问题朗读,边读边思考,最后我以问引读,学生以读代答。生便将相关内容读了下来,以读代答。而我便作相应的总结,冻死,饿死──既反馈检查了学生的朗读情况,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有关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有了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而且形式新,学生兴趣高。这样的形式还包括我后面出现的 :你是从哪里读懂恐龙被冻死或饿死,学生都可以以读代答。这体现了一个“构建以朗读感悟作为主线推进的阅读教学新模式。”

以读为主,纵向推进,将朗读感悟作为一堂课的主线来推进阅读教学的进程。无论是全篇课文还是一个段落,均从读入手,以读为主来组织教学。以读代讲代问,学生以读代听代答,以读书促思促悟,通过准确到位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感悟事物事理。

2.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篇二

一、潜心涵泳, 让“读”和“悟”闪烁思的光泽

潜心涵泳, 就是在熟读的基础上专心致志地加以揣摩、鉴赏、比较、感悟, 让学生充分扎实地与语言文字交往, 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中, 用自己的心灵去品尝, 去琢磨, 做到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有时虽然不怎么说得出来、说得清楚, 但感觉到了, 体会到了, 激发了他们的心智, 学生就会受益无穷。如在教学课文《老师, 你好》时, 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古今中外,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这是课文的中心句。教学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 从而读出感情, 我先引导学生找身边的例子, 然后声情并茂地叙述自己的切身感受, 再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这样, 学生怀着感恩的心反复朗读, 潜心涵泳, 在更深地读懂课文的同时, 进一步提高了语感水平。

二、比较品评, 让“读”和“悟”奏响辨的乐章

比较品评, 是感悟的有效策略。比较品评, 其实就是拓展学生的感悟背景, 打通学生的感悟路径, 在词与词、句与句、文与文之间审视和对照他们的相互关系, 获得一种整体层面上的意义。俗话说“不怕不识货, 就怕货比货”。在事物与事物的纵向和横向比较中, 求同中之异, 或求异中之同, 容易凸显事物的本质属性, 使学生获得更深切的感悟。在教学《九色鹿》时, 课文中有这么一段:“九色鹿非常气愤, 指着调达说:‘陛下, 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 在快要淹死时, 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 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 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教学时, 我紧扣这一段展开。通过引读第二、三、五自然段, 让学生在反复读、反复说、反复比较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通过对调达前后行为反复无常的对比, 最后以“你真是一个的小人!”一句让学生说话, 并对这一段话进行反复朗读, 读出感受。这样的阅读, 这样的感悟, 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对文本的敏锐的洞察力、联想力和深度思维。

三、移情想象, 让“读”和“悟”拨动情的心弦

借助想象, 人们可以冲破时空的限制, 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思维异常活跃;借助想象, 学生可以捕捉事物的生动与鲜活, 深化理解, 入境动情, 有所见解。所谓移情, 就是应有的换位思考, 充当文中人。在教学《金子》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全部精力”一词的内在含义, 就必须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去感悟。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满头大汗、离小屋很近的彼得舍不得回家休息, 然后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彼得在种花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又会怎么办?教师这样引导, 挖掘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化枯燥死板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 学生读书也不是机械滥读, 而是在读中触入生活, 求得感语。

3.以读为本 感悟积累 迁移运用 篇三

关键词: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感知;感悟;积累;迁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达到内化,学会迁移运用。

一、初读,感知语言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初读课文阶段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如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时,解题后,我重点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读。首先,我用较慢的语速、恰当的停顿,进行范读,读出古文的韵味;再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做到不漏读、不错读,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正误的识别与判断能力;接着,我和学生一起读,指导学生划出难读的语句;然后,学生再自由读,边读边对照注释,大概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个时候,学生已对课文有所感悟,会读得更有声色;最后,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并鼓励学生上台朗读。通过多种形式、多次地读书,学生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悟了课文的结构、意境、词句的优美。

二、品读,感悟语言

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选择部分段落,让学生反复诵读,实现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教师适当地作些启发性的提示,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读读、想想、划划、写写,运用多种器官,潜心体会语言的含义,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探究和发现某些语言规律。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促使学生入情地读,品出其中之味。

如教《长征》这首诗,对于“五岭逶迤腾细浪”和“乌蒙磅礴走泥丸”的理解可以用多媒体投影的方法,教师先投上高低起伏、连绵不绝的五岭山,接着讲述“红军仅凭两只脚,历尽千辛万苦,克服种种困难,才翻越这高低起伏、连绵不绝的五岭山,可在红军眼里‘五岭’只不过是细小的波浪。”然后用多媒体投上一座高大的乌蒙山和一个小泥丸让学生对比,学生很快就领悟到红军翻越乌蒙已,不知付出了多少代價,可是红军却只把它看成一个小泥丸而以。这样,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两个难以理解的问题。对于“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也是难点,为什么同样是渡江,却给人以“暖”和“寒”这两种不同感受呢?这就要让学生理解,红军不费一枪一弹就顺利渡过金沙江,这怎不叫人欢欣鼓舞呢?所以“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心情。对于强渡大渡河为什么有“寒”的感觉,讲述《飞夺泸定桥》这个故事,学生就明白了。通过对一“暖”一“寒”的理解,学生也就体会到诗句的含义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进行范读,再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读、吟诵,达到自我体味的境界。

三、背诵,丰富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一至六年级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这充分说明背诵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读和背。

学生通过熟读、背诵课文,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丰富语言仓库的储存,并从背诵中领悟、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如《怒吼吧,黄河》中描写光未然为大家朗诵《黄河大合唱》歌词:“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时而……时而……”一组排比句,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我们民族发源地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我都让学生背下来,领悟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张庆老师说:“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学语文是‘无序’的,就是今天读一篇,明天读一篇,今天记住一个字,明天学会一个词,日久天长,积累多了,这个工具就拥有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

四、迁移,习得语言

通过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的联系才能逐步实现内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就要重视作文训练,小学生的作文练习就是由读到写的迁移。我不仅按单元要求让学生写出一篇篇完整的作文,还根据学习的课文,进行仿写、练笔。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理解了两个含义深刻的句子后,我出示结尾:谁也不知道,她曾经多么痛苦,她是在除夕夜里被活活冻死的。引导学生读文比较,体会结尾的妙处。学生再次读文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领悟到:幸福与不幸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表达作者的同情之心,这就是以喜写悲悲更悲。学完《为了五美元的礼物》后,我让学生回忆做过的一件感谢父母或对不起父母的事,写下来,同时运用学过的诗句歌颂母爱,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在学会迁移运用时,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自然也就更有信心。同时,通过评议,进一步锻炼了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习得语言表达的经验。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的训练中,愉快地、自由地、探索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克服“高耗低效”的方法,也是较好地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扎实举措。

参考文献:

于永正.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资源网,2006(9).

(作者单位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炮台镇竞智中心小学)

4.读中感悟、巧设疑问 篇四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作者: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

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使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很大的转变。初中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教学一定要转变观念,语文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法的指导者。”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也有明确要求:“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不断地探索中,我们的语文课堂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逐渐形成。

在这十来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也深深的认识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达到对课文的真正理解和感悟,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老师,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去感受。当然,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同样离不开老师精心的设计和灵活的指导。

一、读中感悟,利用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语文课是要读书的。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会读书、善读书。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

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曾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要很多文质兼美的篇章。比如古代的诗歌、当代的散文用词都很准确、生动,语言凝练、含蓄。在教学这些课文的时候,我都采用范读、齐读、轮读、感情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去感受文本的美。

朱自清的散文《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在文中作者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为读者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我们的共同的感受是“这样的春天令人神往,这样的春天充满生机,这样的春天如诗如画。”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首先满怀深情,伴着音乐范读课文,在这舒缓、美妙的音乐声中,学生渐渐被这“神奇的春天”感染了。接着我顺势抛出问题:这篇散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

么样的春天?给我们展现了几幅美丽的画面?然后要求学生对课文自由朗读、选读、轮读、齐读、默读。无需我多讲,学生们很快就领悟到了课文的语言美、节奏美、情境美,感受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叶圣陶先生早在四十年代就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了;可是学生的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而已。这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语文课是要读书的。要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而这一切关键的关键,就是读书。只有让学生大声地朗读、学生才能实实在在地与课文中的人物,同作者共命运、同呼吸。如《沁园春 雪》这首词气势恢宏,意境壮美。在风雪弥漫的北国,一位伟人,登高望远,诗兴勃发。好一派壮观的景象啊!根据这首诗的特点,在教学时,我注重对学生齐读的指导,引导学生处理好朗读的节奏、音调的抑扬、力度的轻重,真正做到了声情并茂。在慷慨激昂的朗读中感受到了诗人的伟大抱负和豪情壮志。

二、巧设疑问,质疑讨论,让自己成为语文课堂的引路人。

课堂提问,是各种类型的课和各种教学方法都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好的课堂提问对启迪学生心智和思维,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对检查学习效果,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时,对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也能起到积极地作用。

因此,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非常注意对问题的设计。在学生充分阅读、感知课文内容以后,设计几个巧妙的问题,会使语文课堂思路清晰,也是学生的活动有了明确的任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的目的。

在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我通常遵循以下两条原则:

1、设计的提问要富有启发性。设计的问题不仅要求学生答出“什么”,还要要求学生答出“为什么”。可以针对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力求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答这些问题。

2、设计的提问要注意整体性。设计一堂课的提问时,要有全局观点,使所有提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服务于整堂课的教学目的。要围绕中心问题使各种提问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可围绕一个训练点,设计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链。这个问题链能体现教师的教

学思路,能打通学生的学习思路。

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见解。

比如我在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一课时,在介绍完写作背景、通读课文之后,我这样提问:课文题目是“藤野先生”,那么这篇课文着重写了跟藤野先有关的哪几件事呢?学生在默读课文之后,很快回答了问题(四件事: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此时,有的同学却提出了质疑:

1、课文1到5段,好像跟藤野先生的关系不大,这几段讲了什么内容?对表现藤野先生的性格特点有什么作用?

2、文中为什么出现了与文题不符合的“看电影事件”和“弃医从文”的内容?还有„„这时我放手让学生讨论,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及时点拨:这篇散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不仅为我们展现了藤野先生为人师的敬业、无私、没有民族偏见。也交代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作者“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课堂气氛顿时活跃,十几页的文章在短短的一节课上就让学生对整篇课文有了充分把握,为后面体会藤野先生的高贵人格,理解作者在文中渗透的爱国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对于学生的主体——学生来说,问题是产生兴趣的关键。对于教师来说,问题是人为地、有意创设的、优化了的,通过设置悬念,层层设问,逐渐深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易到难,一步步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感知、体验最终实现解决。这样的问题设计既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智性之美,又能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前面提到的这两点只是我在教学中的感悟。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语文课堂上,除了讲究教学方法之外,对我们语文老师自身也有更高的要求。在课程不断改革的今天,如何做到让学生有良好的课堂学习状态,使语文课堂教学有好效果,教师应该做到:

首先,要用精心的备课来吸引学生。在教学之前,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能真正做到以学定教。脱离学生的实际,一味追求“时髦式”教学,不是新课改追

求的课堂教学,必须注重课堂的效率。另外,钻研教材也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每个教师要善于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查找资料,丰富教材内容,制定可行的教学方案。只要这样才能备出有效高效的课。

其次,要用鼓励的语言来激励学生。鼓励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需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教育手段。鼓励性的教学评价语言是学生学习信心的催化剂。课堂上,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赞扬,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和鼓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最后,用良好的自身素质来影响学生。“学高为师,德正为范”,这是对于教师自身素质要求的最好诠释。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的自身素质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即师德和学识。我们应从这两个方面不断进取,不断超越,实现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教师的人格是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气质、能力等的总和,在魏书生、钱梦龙等诸多名家的身上,我们就看到了这种人格的魅力。

5.读中感悟 议中深入-教学教案 篇五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的图象帮助理解。

[说目标]

依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的情感。

2、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是理解“潮来之时”的记叙。

教学难点是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壮的磅礴的气势。

[说教学]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议这种宽松民主中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

1、导入:在我国,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钱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处,有谁知道钱塘江大潮?见过吗?

2、放录像,直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和壮观。

3、请学生谈观看钱塘江大潮后的感受。

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壮的气势,学生的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学生理解词句。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课文脉络非常清楚,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很快理清文章的顺序,在此基础上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组织教学。

三、创设情境,体会观潮人的感受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到观潮人的急切、激动的心情。因此,我设计这么几个问题:如果你就是观察人中的一员,想到就要见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会怎么做?观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

四、通过“读、悟、议、赏、再读”,重点体会潮来时壮观景象。

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

1、读。学生自由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3、议。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见,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学说那情景像发生了海啸,有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4、赏。再次展现大潮来时的雄壮的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的气势。

5、再读。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大潮的雄壮所折服。

6、想。如果你就在观潮的人群中,看到一条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最后犹如千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大潮的雄壮,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结束

学完全文后,我再次让学生自由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给予时间让学生展示,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感受,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六、作业设计:

让学生把自己观赏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及感受讲给家长听,既锻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效果]

6.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篇六

永发中心学校永灵小学

语文科

卢启章

这次国培学习,听了教师的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高效阅读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心灵相通、感情相遇、智慧相生的一种课堂境界,是教师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言语智慧得到最大提升,健康人格得到最有效涵养的阅读课堂。

而如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有感情的朗读是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重要性。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从阅读教学来说,是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触摸语言文字心跳,品悟语言文字味道,挖掘语言文字内涵,规范学生语言表达、浸润学生健康人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阅读素养得到丰润,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感染力等一系列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与文本的一次次对话中,还获得诸多生命体验,精神历练,感情熏染„„学生的言语智慧和精神人格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完整。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2、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3、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

二、范读领路,摹仿入境

然而,以读为本,并非是将阅读教学倒退到那种私塾式的教学形式。如果让学生一味地朗读,整堂课都是学生捧着书,不知所云地摇头晃脑背课文,这大概是没有人会同意的。读书总是要有层次性和指向性,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带动学生通过读,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展开于文本的对话。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打铁要榔头硬”,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情感。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如在教学《老师带领我们找春天》一课时,读到“我们又来到果园里,有的桃树已经开出粉红的小桃花,微风吹来,飘着一股清香„„”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赞美的情感。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范读,学生就会被带入春天美妙的情境之中去,从而达到了指导朗读与理解课文的目的。教《纸船和风筝》时,先让学生听老师配乐范读,边听边感受文章中所表达的伤心情感。学生对文章的悲伤的感情基调有了点滴认识后,再让学生对照朗读,学生一下子就进入课文情境进行朗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的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

三、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愿读,乐读。

高效阅读课堂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所以在朗读时可采取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朗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但有一点需注意,低年级的学生喜欢赛读、表演的形式,教师不妨试一试。高年级的学生喜欢速读、品读等。此外,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如《翠鸟》最后一段有这样几句话: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那么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不容易呀;”三年级的小朋友读老翁的话当然没有一个童声稚气的。我说:“你这么读,我觉得你不是老渔翁,而是个不到10岁的小渔娃。谁能把老渔翁的年纪读出来?”第二个学生读时,声音就立刻变粗了,速度也放慢了。于是第三个,第四个,一个比一个“老”,一个比一个读得有意思。“别读了,别读了,再读你们就都变成八、九十岁的老人了,早就该退休了。”在读声中,笑声中,让孩子们感到朗读是多么有意思!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读得入境。

整体感知课文后再对课文细读,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有所感悟,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必须强调的是“感悟”包括两层意思,既要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悟语言的表现形式,即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透过内容,有所感触而领悟,包括对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的领悟,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思想内容的人文性的内在统一。

我们将录音、录像、投影等多媒体引进课堂,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吸引学生快速入境,让学生从中领悟课文的内容,情感。如教学《小小的船》,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晴朗而美丽的夜空,有星星一闪一闪的,有弯弯月儿高挂,一个小女孩坐在月亮上,望着美丽的星空,这多美啊!学生们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此时教师引导,如果是你,你这时看到了什么?最想做什么?(此时学生就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美丽的星空)体会到文中的美景,再读课文时,学生就能读出情感了。最后结束课文时,把《小小的船》歌曲教给学生,他们一边唱歌,一边表演,在唱做之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7.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篇七

在本课教学实施过程中, 我总感觉教学效果和预期有一定差距。曾尝试依据对教学过程的回忆, 思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但遇到了瓶颈, 怎样也想不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于是, 我认真观看了教学视频, 并对自己和学生的每一句话做了实录。随着对课堂实录的深入分析, 我渐渐明晰了教学的突出问题, 并找到了改进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一、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简况

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 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合作学习和朗读, 对比体会凡卡记忆中乡下幸福的生活与现实遭遇的悲惨境遇, 了解沙皇统治下, 破产农民流入城市谋生, 深受剥削之苦, 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初定的教学难点是: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体会本文对比、反衬的作用。

根据教学重点, 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1) 整体回顾课文, 提出质疑; (2) 阅读凡卡学徒生活的不幸遭遇, 产生同情; (3) 阅读凡卡对乡下生活的回忆, 感受凡卡眼中乡下生活的快乐, 并在分析乡下生活真正的状况后, 深切体会凡卡的悲惨遭遇; (4) 体会对比的作用, 总结对比和插叙的写法。

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时, 我选取了两个重点段作为突破口:一个是凡卡在信中向爷爷述说学徒生活的痛苦经历 (第八自然段) , 一段是信的结尾。试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凡卡信里的内容, 了解凡卡当时所处的境遇。然后, 对比凡卡记忆中的乡下生活, 体会他当学徒的苦难遭遇比在乡下生活还要不幸。最后通过朗读第十自然段, 展现学生对前文的理解, 表现凡卡想尽办法说服爷爷把他带回乡下的急切心情, 并从孩子的话语中感受凡卡的懂事、善良、纯真, 从而在学生内心产生对凡卡这个孩子更深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憎恨。

二、对教学视频的量化分析

首先, 我根据教学实录对课堂上的师生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分类统计, 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总的说来, 教师活动时间少于学生活动时间, 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 从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来看, 旨在解决本课重难点的第二、三环节教学时间安排有些不足, 教学环节安排的主次分配不是很恰当。这有可能是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

然后, 我将课堂实录文档中的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分别用红、蓝两种颜色来表示 (教师活动用蓝色表示, 学生活动用红色表示) 。标注后我发现, 蓝色的字明显比红色的字多很多。从颜色的巨大反差中不难看出, 虽然教师活动时间少于学生活动时间, 但是教师说的话却比学生说的多。也就是说, 教师“牵引”的痕迹比较重, 学生的自主学习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对教学过程细节的深入分析

通过对教学过程细节的分析和思考, 我发现, 本次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课堂提问和教学要求的目标指向不够明确, 使得学生回答问题或朗读时难以达到教师预期要求, 而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不得不说更多的话来对之前的提问或要求进行解释或补充说明。下面是对几个教学片段深入分析后形成的一些反思。

课堂实录1

师: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请打开书73页。上节课我们读了凡卡的信, 这节课我们浏览这封信的内容, 找找信中哪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凡卡做学徒所受的苦?

(生读第八自然段内容。师出示第八自然段。)

师:从第八自然段中哪儿看出凡卡做学徒所受的苦?他都受了哪些苦?用原来学过的方法做标注。

(生画批。)

师: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

(生自读所画的句子。)

师:根据提示说说你的感受。

师:三个同学一组说说读到这些句子时, 你感到了什么, 想对谁说什么。

(生交流。)

1. 课堂提问和学习要求要有一定的连续性

在上例中, 教师意图让学生先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所画的句子, 然后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再谈谈感受。目的是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

仔细分析, 我发现此环节教学过程中, 提问的设计存在问题, 缺少将一个重点问题贯穿全过程的意识。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从哪些词句看出凡卡受的苦?说说自己的感受”, 而对学生提出的回答要求却是“读到 () 时, 感到了 () ”。教师在教学中由于急于规范学生表达, 给出了填空题, 看似是在降低交流的难度, 实际上对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造成提出的问题与学生表达交流的内容缺乏连续性和层递性。这样的提问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朗读、思考和内化的时间, 不仅对学生没有帮助, 反而给他们的思考造成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因此, 教学过程基本是在师生一问一答和教师不断追问中进行。原来, 这就是造成教师语言过多的原因之一。

2. 围绕课文主旨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实录2

生1:我读“老板娘……”感到难过、气愤和疑惑, 我想对老板娘说:“凡卡是来你这儿做学徒的, 而不是来当奴隶的。”

师:你的疑惑是什么呢?

生:老板娘让凡卡收拾青鱼, 凡卡去做了, 为什么还要戳他?

师:还有吗?

生:读到“老板……”时, 我感到很气愤, 想对老板说:“凡卡是来这里学本领的, 不是当牲口使唤的, 在看孩子时他睡着了, 人都有这样的时候, 你不该打他。”

师:王玲玲很有同情心。还有同学愿意说吗?

生:我从“稀粥……”这段话, 感到很疑惑和难过, 我想对老板说:“凡卡是来学本领的, 为什么不给他吃饱呢?”

师:凡卡干了很多的活儿, 却还要挨毒打, 挨饿, 这是为什么呢?请总结凡卡在信里诉说自己受了哪些苦?

生:凡卡在信里诉说自己受到了心理、生理、身体的苦。

师:身体上的痛苦?

(生:……)

师:用一个词, 说说凡卡受了什么苦?

生:挨饿。 (生板书。)

师:还有吗?

生:挨打。 (生板书。)

生:受累。 (生板书。)

师:这让你想起了谁?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他不仅受到身体的折磨, 心理上也十分痛苦, 再来读一读。

(生自读第八自然段。)

师:从这个自然段, 我们体会到老板是个怎样的人?

生:老板是个狠毒、自私的人, 他对一个孩子这样。

(师板书。)

在课堂实录2中, 教学设计的初衷是使学生深刻感受凡卡学徒生活的不幸, 从而更好地理解凡卡这个人物的命运。但从提问的引导和反馈过程来看, 学生的注意力更多投入到老板身上, 变成体会老板的冷酷。学生虽然体会到老板对凡卡的冷酷、自私, 却拉远了与凡卡的距离, 偏离了课文的主旨, 对体会文章对比和反衬的表达方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现在想来, 学生和文章主人公凡卡年龄相仿, 比较容易心灵相通, 只有抓住与学生心灵相通的内容进行文本的朗读与对话, 才是解决问题最佳的突破口。在这里, 或许可以这样问:“凡卡的学徒生活在你看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3. 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朗读要求

课堂实录3

师:凡卡经历了这么多不幸, 他在信里是怎么说的?请大家读第十自然段。凡卡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自读。)

师:同学们准备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这段话?

生:哀求的语气。

师:女生用哀求的语气对爷爷说说这番话。

(女生读。)

师:男同学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

生:应该用乞求的语气。

师:男同学再读一读。

(男同学读。)

师:你感受到凡卡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凡卡是个非常可怜的孩子。因为…… (师板书:可怜。)

生:凡卡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因为…… (师板书:孝顺。)

生:凡卡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因为…… (师板书:懂事。)

生:凡卡是个非常坚强的孩子。因为…… (师板书:……)

师:看到这样善良可爱、孝顺懂事的凡卡遭遇不幸, 你有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凡卡给鞋匠铺做学徒却没有鞋穿?爷爷为什么送走凡卡?老板为什么这样对他?

师:我们要看看凡卡生活的历史背景, 读一读。

(师出示资料, 生自读。)

师: (解释资料) 为什么老板这样对待凡卡?

生:老板想压榨凡卡, 社会黑暗。 (板书:社会黑暗。)

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 问题“同学们准备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这段话?”最恰当的回答就如课堂实际一样, 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论“……的语气”。其结果必然是学生说得多, 读得少, 难以深入课文主人公的情感世界, 对文章主旨的体会和感悟也就难以深入了。如果要引导学生带着感悟去朗读课文, 应当是在提问后, 对学生的朗读提出明确要求, 比如先将“怎样的语气”批注在课文相应位置, 然后带着这样的语气自己练练朗读, 之后进行全班的展示和交流。

四、教学反思的收获

通过这一次对课堂教学视频的分析和反思, 我更加明白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可不是在课堂中简简单单安排了读书就行了, 而是要根据教材文本不同的特点, 选取不同的重点段落,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 或是理解性的, 或是评价性的, 或是鉴赏性的, 或是创造性的。通过指向明确的提问和朗读要求, 让学生有目的地思考, 有目的地朗读, 实实在在地有所收获。

经历了这样一次教学反思后, 我准备在以后分析教材时多追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例如, 本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落实在哪儿?要求学生重点朗读的段落可不可以帮助他们感受到这个重难点?课堂提问、学习提示、教学反馈之间是否有联系?有什么联系?

在课堂提问方面, 今后自己设计问题前, 首先要想清楚自己要干什么, 也就是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然后再想怎么干。目的明确了, 提问才会有针对性;问题精准, 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引向重点学习内容, 学生才能有目的地学习。

8.重点切入 读中感悟 篇八

教材分析

《矛和盾的集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该组教材按“怎样看问题”选编了4篇课文,本课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的道理这一顺序叙述。用事实简洁清楚地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通过对事实的观察和思考,从中获得理性认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本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开课就亮出本课要说明的道理,即“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抓住关键词“谁”“别人的长处”初步了解这一道理的意思,再回到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故事中,紧扣关键词句,通过事实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道理的含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理解教学重点难点设置了坡度,使重、难点更易突破。结课时,设计了多角度复述课文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加深、巩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教学目标

1?郾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郾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郾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郾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优点和矛的进攻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25课《矛和盾的集合》。请看课文插图,回答问题:图画中画的是谁与谁?(发明家和他的朋友。)他们在做什么?(手持矛和盾在比赛。)认真观察图中的矛和盾,说一说:什么是“矛”,什么是“盾”?“集合”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自由读课文,弄清课文分几个部分,各个部分讲了什么?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郾读准生字字音。

2?郾通过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可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记字,如持和挂、炮和抱、神和伸等。

3?郾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郾指名读学过的生字、词。

2?郾回顾课文,回答: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二、重点切入,初步理解道理

1?郾屏幕显示句子:“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郾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3?郾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思考并填空:这句话中的“谁”指的是______,别人指______和______,它们的长处分别是______和______。集于一身指将两者的优点______。

4?郾教师小结并引出下文的学习:坦克是如何将矛的进攻优点与盾的自卫优点合二为一的?一起来阅读理解坦克诞生的过程。

三、依序讲读,理解内容

(一)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1?郾以读代讲第1自然段,明白大意。

2?郾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讨论:发明家产生了一个什么想法?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联系“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刺来”等句子,理解“难以招架”。指导学生做动作理解“左抵右挡”。)

“盾大得像个铁屋子”好在哪里,不好在什么地方?(盾大得像个铁屋子,达到了自卫的目的,但却不能进攻了。)

为什么说“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你能举例说说吗?

3?郾自由读第4自然段,思考并回答:发明家想到了用什么办法解决铁屋子不能进攻这一问题?(要点:①铁屋子上要有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②铁屋子得会跑,要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教师小结:发明家将盾自卫的长处与矛进攻的长处合二为一,于是,坦克诞生了。

4?郾熟读第一部分,再次体会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可指名读、分组读、教师引读)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郾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讨论:坦克是如何大显神威的?(多媒体展示坦克在战场上进攻与自卫的场景,辅助理解。)

坦克为什么能成为胜利者?(坦克将矛与盾的长处合二为一,既能进攻,又能自卫。)

2?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表现出坦克在战场上显神威。

四、照应开头,再次明理

1?郾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屏幕再次显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郾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思考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也说明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

六、回归整体,加深感悟

引导学生多角度复述课文。如自己就是发明家,谈发明坦克的过程;把自己想象为坦克进行自述;自己是发明家的朋友,介绍发明家发明坦克的经历等。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附小

9.留下瞬间感悟,积累成功经验 篇九

刘素肖

2017年11月24日在教师培训中心听了王向军老师的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论得到提升,观念得到转变,我深感肩上压力的沉重,更感责任的重大。我要不断地思索,不停的探讨,永不停止的实践,把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教师应具备学习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1、学习精神。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不得不促使教师们参加到学习中来,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勤奋地钻研,要使自己的观念能够与世界教育发展同步,用科学发展观来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对待教育事业。

2、敬业精神。教师要把办好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来做,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并能够与时俱进,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3、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向学生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不仅要教会学生们怎样学习,更要教会孩子们怎样做人。因此,教师的工作是没有止境,也无法用尺寸计量的。默默无闻的劳动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教学的热爱,源于看到学生成长的喜悦,并由此感到个人生活的充实和价值。

4、创新精神。教育改革是学校的生命之所在,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开展创新教学首先必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协调一致,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

二、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教师应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

在钻研教材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制作不同的课件,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课堂评价和课后反思。

10.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篇十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该文用童话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针对教材的特点,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注重感悟

课文以对话形式来说明森林的重要作用,语言浅显易懂,不需作过多分析、讲解。因此,教学时就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依据语气提示读好课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了。如在教学描写土地变沙漠这一环节时,可以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黄沙漫天”、“乱砍滥伐”,依据提示语“埋怨”、“心疼”练读课文。在学生读书时,我使用多媒体出示黄沙漫天的`场景,并配上巨大的风声,把学生带人沙漠狂风之中去感受。这样学生就很到位地读出了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悟到了“埋怨”、“心疼”,从而体会到森林的重要。

二、注重积累

课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说明了森林有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识,应该让学生积累下来。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后试着把它们复述下来。在复述课文时,我相机板书“树冠、树干、树下、土壤”几个词语,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降低复述难度。同时这几个词清楚地表现了作者的记述顺序,在学生复述后,我就提示学生:“这些词语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明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的。以后的作文中,我们应该学会有顺序地描写事物。”这样的复述,既积累了妙词佳句、自然常识,同时也积累了写作方法,可谓一举三得。

三、注重迁移

在课文教学完成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训练:学了这篇课文,如果你再见到有人在乱砍滥伐森林,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呢?听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同学说:“你们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们的土地都会变成沙漠,你们就会饿死。”有的同学说:“你们要是再乱砍森林,就会被洪水淹死。”还有的同学说:“森林是大水库,是空调器,它给我们人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感谢它,保护它,不应该破坏它,砍伐它。”透过这些精彩的回答,可见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已经受到了很深刻的环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书本知识到思想认识的迁移。

“感悟、积累、迁移”是语文教学的“三步曲”,只有依据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教好语文,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11.对阅读教学中“读中感悟”的感悟 篇十一

一、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

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是所有对话的前提。学生对所学的一切知识,总要通过自己头脑加工整理后才能消化理解。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实现内在的学习需求,才能不断体验“自然得之于己”的愉悦。没有自主充分的个性化阅读,学生就不会有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就必定缺乏基础。宋代朱熹就把“默识心通”、“学不言而自得”作为基本的读书要领。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课前要指导学生自主读文,了解文本的内容,形成初步的感受。课堂上,要指导学生明确读、悟的任务指向,调动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内驱力。同时,要给学生自读自悟的足够时间。在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尽可能通过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急于交流与反馈,只会使学生的领悟浮于表面,学生体验不到自己的感受,只会随声附和,从而使阅读教学流于形式。

课堂上,学生的自读自悟,因为有了课前自读后与文本的初步交流,就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从而展开精神的对话,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为进一步深入领悟作好准备。

二、抓住课文整体读中感悟

读文悟文“必须从全篇着眼,深入探究饱含着的思想感情变化,找到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内心依据。”。“从全篇着眼”就是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整体去读文悟文。而且,每一遍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第一遍,可让学生在读文本的过程中,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划好自然段。第二遍,要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讲了什么。第三遍,要进一步与文本对话,产生独特的感受:文本中“哪些部分”最让你感动,你对“哪些地方”很有体会,文本中“哪些句子”还不懂,读了之后,你还有“哪些疑问”……。这样,学生对文本就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和概念,为进一步读文悟文奠定了基础。

深入领悟文本之后,仍然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整体,对悟出的情感、悟出的个体感受、悟出的方法,进行回顾与反思。

三、抓住重点章节读中感悟

一篇文章总有它所要表达的侧重点、精彩点、生发点,而这些地方正是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化语言,形成语感的绝佳之处。所以,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可联系全文,抓住重点、难点和精彩的句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达到理解、揣摩、内化和吸收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抓住关键词句,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与文本的思想内涵紧密相关,是文本作者的思想精髓所在,也是体会作者表达方式所在。把这些词句提炼出来,重锤重敲,有利于突破难点,促进学生语言的内化和积累。如学习《军神》一课时,文中描写刘伯承在手术前、手术中的表现,以及手术后与沃克医生的对话片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抓住“坚决不愿意用麻醉药”、“他一声不吭,汗如雨下……”、“我在数你的刀数”、“72刀”这些关键词句,认真读,细细品,静心思。

因为跨越年代和时间的距离,要让学生深入沃克、刘伯承的内心世界,想沃克所想,想刘伯承所想,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要在学生走进文本内在世界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交流让自己最为感动的关键词句和感悟心得。在倾听与表达的过程中,让学生自我的认识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深化。情感不仅依托于与文本中的关键词的接触,得到了表达,这种情感也因为其个性化的感悟,得到了强化。刘伯承的军神形象,也因为学生对文本重点词句的充分朗读感悟,变得越来越高大。文中细致描写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表达方式,也在学生一遍一遍的朗读和感悟中,自然而然地领悟了。

(二)联系上下文,读中感悟。读前想后,读后思前,前后联系是读文悟文的重要方法。如《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所描述内容离我们遥远,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体会。尤其是“在法庭上”这一部分,怎样能让学生透过这朴实的语言,悟出李大钊异于常人的崇高?这的确是一个难点,因此学生的理解也较难达到这种高度。于是,我让学生充分自读,抓住自己最感动的句子谈体会。当学生谈到“在法庭上,我们见到了……平静而慈祥的脸”这个重点句子时,教师就把这句话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进行点拨:联系上下文,你看父亲李大钊是在什么情况下仍然保持平静?学生再次联系上下文深入朗读感悟,悟出父亲在家人哭喊的时候是平静的,在法官像凶神恶煞威吓他的时候是平静的,在受了严刑拷打之后是平静的,在面临死的危险时是平静的……是什么让他如此平静?他心中真的平静吗?教师提炼出让学生深感疑惑的重点部分,引导学生继续联系上下文,步步深入,悟读解疑。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深入到李大钊的内心世界,知道他有千言万语要向亲人倾诉,但伟大的精神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在支撑着他,所以,他只能“瞅了瞅”、“望了望他们”。这么简单的字眼,再与前文的“平静”联系起来思考,从中蕴涵着多么复杂丰富的情感!学生思如泉涌,畅所欲言,从读到想,从想到说,从说再到读,从自我走进他我,走进了教材中的人物内心。学生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联系生活实际,读中感悟。要更好地读文悟文,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换位中获得情感体验,也是一种好方法。如在《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中,爸爸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这两个词的部分,是需要重点读、重点悟的内容。在学习“骄阳似火”这部分时,教师先用晒蔫的叶子,帮助学生去感悟什么是“骄阳似火”。然后再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感受,描述“骄阳似火”的情形,从而学习爸爸联系生活学习词语的方法,实现语言的内化。在理解“惊涛拍岸”这一部分时,可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悟读,并用“波浪滔天、波涛滚滚、波涛澎湃、波涛汹涌”四个词语与“惊涛拍岸”的生动画面对照,让学生体会到用词的准确性,促进他们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在读文的基础上,还可联系生活实际,从两个方面进行拓展训练。一是从画面想词语,教师可出示百花盛开和举国欢庆申奥成功的画面,让学生从画面的情景中,想象可以用什么词语描述。二是从词语想情景,教师出示“汗流浃背、兴高采烈、争先恐后、山花烂漫……”等词语,让学生想象生活处处是语文,生活就是一本无字词典,明确我们要善于向生活学习的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如能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效地与文本亲密接触,反复诵读,充分感知语言材料,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积累,与文本、同学、老师对话,去探究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样的语文教学,就一定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12.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篇十二

一、情景引入活动中感悟数形结合思想

问题: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在l上的点O。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为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为区分时间,我们规定: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你能用算式表示蜗牛的运动吗?

学生根据题意的要求,得到如下的算式:

师:这四个算式中你会计算哪一个?

生1: (1)。

师:下面我们借助数轴,来寻找答案。以为例,计算的结果是多少?(借助课件的直观性,利用数轴得到答案为-6)。

(视学生的活动情况,可预设以下2个追问)

追问1:为什么是负的?

追问2:为什么绝对值是6?

(教师鼓励学生类比寻找其他算式的值。)

师:请你类比的求出其他几个算式的答案。

生:……(学生通过先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由数形结合理解其答案的意义)

师:请你再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列出算式,合理解释其答案。

【思考】

作为情境引入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与本节课的关联,学生已经掌握了非负数的乘法,数轴、绝对值的概念,在学习有理数加法中获得了一定的经验,类比之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内容研究的仍是运算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教学中努力创设与学生熟悉的、简明的、有利于引向数学实质的、合理的理解。然后教师要考虑如何让学生相信问题情景中算式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尤其是让学生理解“负负得正”规定的合理性。“数”相对比较抽象化,七年级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表明,他们的形象思维更活跃一些,理性思维较弱,数学本身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及其他们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此时教师可以借助数轴具体化、形象化的特点,再结合数学与它所依附的学生亲身体验的现实背景,将“科学形态的数学”改造为“教育形态的数学”,根据问题情境提供的模型,借助数轴解释发现运算的答案,使学生相信结果的真实性。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归纳、应用法则。在这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觉和生活经验,理解法则的合理性,再借助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从而促使学生接受并内化法则。中学数学中能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知识点有很多,数轴由于它很好的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在后续的学习中经常可以用到,因此在具体知识点的教学中设计合理、有效的数学活动,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二、法则探究活动中感悟转化、分类讨论思想

基于一系列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四个等式:

师:请同学们观察以上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将它们进行分类,看看能分成哪几类?每一类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先自主思考,再交流互补,不断完善,达成共识)

生2:我认为这四个算式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把它们分成了四类,我分类的标准是正数乘以正数、负数乘以负数、正数乘以负数、负数乘以正数。

(师展示如下的问题)

问题2:观察以上算式,根据你对有理数乘法的思考,填空:

正数乘正数积为数;

负数乘正数积为数;

正数乘负数积为数;

负数乘负数积为数;

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师: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3:我把它们分成三类:正数乘以正数、负数乘以负数、正数乘以负数;因为利用乘法交换律,我将正数乘以负数、负数乘以正数都可以看作正数乘以负数。

生4:我认为(1)、(2)、(3)、(4)是同号两数相乘,答案都是正数;(5)、(6)、(7)、(8)是异号两数相乘,答案都是负数。

师:大家认为谁的分类最简捷?

生:生5.

师:请大家尝试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

【思考】

通过问题情境,学生获得了一组相关联但又有区别的算式,此时需要挖掘其中的规律,归纳法则。从学生的知识储备角度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非负数的乘法,相对而言有理数增加了数字的性质符号,教师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寻找这组算式的共同的特点,可以发现“各因数绝对值的积等于积的绝对值”,这个共同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将有理乘法中的绝对值的运算转化成非负数的计算。在知识上,将新知识转化成为已有知识,降低了难度;在心理上,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转化是在分析解决数学问题中很常见的数学思想,通过课堂教学逐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续的学习和解决问题提供经验和数学思想上的指导。

在确定了积的绝对值的规律后,突出了这节课的难点———“积的符号规律”,从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来说,学生已经经历了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储备了一定的经验,根据运算的特点需要分情况来研究规律,因此,此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分类讨论。分类必须有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同,如上由于学生对8个算式的分类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有区别。知识的发展往往是求简的需要,此时就需要将多种分类进行统一,实现“分而必合”,进而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数学分类讨论的思想,学生对核心的问题加深了理解,去异求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积累学习经验,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13.会文悟情 读中感悟 篇十三

一、以读为本,凸显主体,感悟探究

1.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

阅读教学“读”是基础,人是根本。本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落实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保证他们能多次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充分地与文本对话。教师整体入手,紧扣中心,抓住“绣”、“泪”带动全篇,在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脉络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勾画圈点批注,抓住关键词、重点句展开教学,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感悟语言,语言训练落实,课堂上,教师的“教”更多表现为一种组织、帮助、参与、支持、引领。

2.紧扣课题,质疑问难引发探究

在教学中,语感的养成,全靠多读、熟读,舍此而无他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主动质疑、发现问题,开课让学生针对文题《写给异国弟弟的信》这个课题提出质疑,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这封信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封信?有了疑问就产生了读书的兴趣,推敲之时也同时唤起阅读期待。还有第二自然段学后的存疑:“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想法让他坚持‘七八个晚上、笨手笨脚’地‘自己绣’?我们学习了课文后面的内容可能会有更深的体会!”只有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真正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语文教学才有味道,语文课堂才有张力。

3.有层次地读,搭建学生展示平台

本课教学,可设计读的三个层次:读通——读懂——读好。把印象最深,读来令自己感动的语句勾画下来,三言两语做上简单的批注!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生理视线”和“心理视线”去接触文本,引领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思维方式和内心体验,亲历阅读过程,尽情地诵读,玩味、揣摩,读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直接对话。

二、品词析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1.千针万线“绣”中悟情

教师要紧扣住文中的关键词“绣”品味语言,“衣服上绣的是什么?看似绣的是一个简单图案,其实他绣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这绣的是和平的心愿!其次这绣的过程让人感动。让学生将绣和画进行比较:“什么是绣?和画一样吗?他是怎么绣的?他在绣这个图案的时候会遇到什么?会想到什么?”从而读出这一针一线绣的是最真挚的情谊!

2.阅读积累“泪”中悟情

阅读中,一切都以文本的原生态在对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文本中内涵丰富的文字描写了战争的残酷,难民的艰辛,这惟有靠阅读者自己去感悟方能领略,原汁原味的整体感知就是引导学生自己读懂文本,领略文字背后的情感。先教给学生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反复读,多想象,多感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和自己课前搜集的难民营相关资料想象战火过后孩子们的生活是怎样的。然后紧扣文中的词句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

3.对比反衬“幸福”“辛酸”

当学生在视频中看到了难民营孩子悲惨的生活后,教师适时动情地描述:我看到有的同学眼眶已经湿润了,深深地触动了你们的内心,此时你再来看看这段话,我们从他们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读出了他们最不幸的生活!陈刚是用他们最幸福的时刻反衬出最不幸的生活啊!从“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背后学生读出的是难民营孩子的苦难!

品词析句中,采取师生、生生互动形式,将“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唤起了,这样就能产生新的思想”。使学生充分悟,增强主体体验,强化自我感受,明晰文理认识,实现人文理解,促进文学积累,并启迪多元感悟,形成独特感受和理解。

作业环节拓展了课程时空,使学习不再局限于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坚持“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这样的作业设计,加强了课内课外的联系,沟通与融合,努力促进教学向学生开放,向生活开放,向未来开放。作业重视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感悟,从感悟中得到提升,也独具匠心,学生也很感兴趣。

(作者单位:武汉市育才可立小学)

14.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篇十四

王慧丽

新一轮的课改明确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让朗朗的读书声回归于学生本身,其强调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以读为本。大教育家叶圣陶特别提倡导“文章是读出来”的教学理念。读是理解和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有效手段,阅读教学注重以读为本,能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以读为本的语文阅读教学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期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把以读为本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增强对文本的感悟,在感悟中不断丰富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读是基础,悟是关键,要以读为本,重在悟情,传情,使学生达到知识的理解,情感的共鸣,审美的感悟。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现结合《小动物过冬》这课谈谈本人对语文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理解。

《小动物过冬》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是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充满童趣和蕴含自然常识的课文。写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课文共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青蛙、小燕子、小蜜蜂是好朋友,常在一起唱歌跳舞。第二至第七自然段写三个好朋友在一起商量过冬的事。这部分有5个自然段都是写它们的对话,介绍了它们不同的过冬方式:小燕子是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小青蛙是冬眠,小蜜蜂则藏在蜂巢里吃蜂蜜。第八自然段写它们约定第二年春天再相见。课文不仅生动地介绍了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而且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设计时我把以读悟情的情感价值为一目标,让学生在读中感受燕子对好朋友细腻真切的关爱,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与燕子的心灵交汇,从而让孩子们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同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拓展内容,开发课程资源,为孩子展示潜质潜能和语言实践打开广阔的空间,使课堂教学更为自主、更为开放。

一、以境诱读

教师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音乐、图片、实物、幻灯、影视片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读的情境,从而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引起感情的共鸣,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达到“语语悟其情”的目的。二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如:在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认真地仔细地看文中插图,说说图上都有哪些小动物呢?它们是什么关系呢?再听老师讲故事后,学会用:“因为……所以……”来回答问题,互读因果关系的句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二、以读引读

通过教师读,带动学生读,通过优生读,带动差生读,或激发学生情绪,或帮助把握感情基调,或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如:在学生弄清楚它们是好朋友的关系后,我引读了第二自然段,测重点落在“聚到一起”做什么呢?引出了课文的重点词语“商量”,小动物们聚到了一起商量过冬的事,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让学生通读全文,有个整体感知课文后,再问它们又是怎么商量的呢?课文的哪部分写了它们商量过冬的事呢?让学生读课文找到重点段落后再研读先是谁先和谁商量的呢?这样由整体到部分地围绕三个好朋友的对话进行学习,在读的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再读课文体会好朋友遇见事情通过彼此关心和商量后,悟出生活的美好!

三、以读带读

通过让学生“转述、复述、补白”或“亮观点、谈感受、谈体会”带动学生深入地研读课文,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同时培养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如:三个好朋友商量各自是如何过冬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角色进行对话,让他们融入到文本里去学习课文,再一个是燕子和青蛙都还商量明年还在这里相聚,可小蜜蜂呢?让学生找到课文里还藏着一个词语也和明年的意思是一样后,学会用“第二年”帮助小蜜蜂把相约第二年的事情说说。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说话的能力。不仅能读出语感而且还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

四、以评促读

通过对朗读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悟语言规律,在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朗读,从而激发兴趣,加深兴趣,加深感悟,积累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哪个地方读得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好”或是“让我们学习他一起读读”等促进学生读文。如:燕子是如何问两个好朋友如何过冬的呢?它是怎么问的呢?让学生自己研读后读出疑问的语气,再通过学生互读,对比读进一步体会出关心的语气。

15.感知质疑 以疑促思 读中感悟 篇十五

一、研修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构建阅读教学新模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潜能的开发,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探索实践的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语文教学应如何改变以往“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的传统模式,如何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课堂中“感知质疑、以疑促思、读中感悟”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踏上了校本研修的征程。

二、研修主题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确立了“感知质疑、以疑促思、读中感悟”的研修主题。

三、研修目标

学生达成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达成的目标: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构建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课堂。

四、研修课题

根据研修主题,研修团队对教材进行了解读,选择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语文《天游峰的扫路人》,确定了教学内容为第一课时。

五、研修方法与策略

结合校本教研课题,采用“一课二上三议”的备课模式进行主题研修。

六、研修过程

1.一议

(1)解读教材。《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教材小语第十二册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我”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达“我”对老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细致传神。教学本课,我们着力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文本,与文本展开多层次的阅读对话,品味语言文字,感悟天游峰的高和险,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品味文中老人话语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平时的积累是比较丰富的,但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的表现欲望不够强烈,所以师一方面要适当引导,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目标定位。通过团队组员的反复讨论交流,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第一、二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主要是感知课文内容,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根据学生的质疑进行解疑,在读中感悟天游峰的高与险,体会扫路人工作的艰辛和其坚持不懈的精神;初步了解“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第二课时:①通过品读能体会到扫路人朴实的外表、平淡的话语、爽朗的笑声中所蕴含的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学习文章通过写景、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制订一上教案。执教者出示初案,团队的教师结合研修主题研讨制定一上教案。

2.二议

(1)教学亮点。一上教学体现了以下的亮点:一是教者开课时通过播放“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视频,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激起学生对文中主人公的向往之情;二是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质疑,试着让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三是在读中感悟,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读书的方法品悟人物的品质;四是注重写法的指导和迁移。

(2)教学不足。一是课时容量较大,学生没能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二是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不善于倾听,没有将学生提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三是引起组内成员最大争议的是:在教学完2、6、7自然段后,是否让学生进行侧面描写的小练笔。

(3)教学困惑。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怎样把教学设计得开放一些?

(4)教学建议。一是针对容量大的问题,组内成员给出的建议是删减第六自然段的教学,才有充足的时间落实教学的每一环节;二是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把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方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有目的地思考、解疑;三是针对争议最有目的的思考、解疑。

3.三议

(1)教学亮点。教者开课时,能让学生质疑课题,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有目的地思考、解疑。

(2)教学不足。一是教学设计得不够开放,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二是在教学中,虽然学生读的方式多样,但教师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品读感悟。

上一篇:论语一则教案下一篇:高一语文备课组学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