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精选7篇)
1.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篇一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前 言
为指导佛山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
本次《总规》包括市域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规划范围如下:
(1)市域:佛山市行政辖区,包括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五个区,总面积为3797.72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包括禅城区行政辖区、南海区桂城街道和狮山镇罗村社会管理处原罗村街道行政辖区、顺德区乐从镇行政辖区,总面积为361.66平方公里。
本次《总规》的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规划编制的依据如下:
(1)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文件(2)上层次规划及相关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20)》 《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
《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 《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
《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2010-2020)》 《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
《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广东省佛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其他相关规划
一、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
(一)城市性质
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二)发展目标
实现产业转型、城市升级和区域、城乡的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区域影响力和生态文明水平,将佛山建设成为“先进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
(三)城市规模
2020年,佛山市域常住人口910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18.26平方公里。
(四)发展战略
1、战略一:以人为本,民生改善
加快四项“基础服务”和四项“基本保障”的建设。逐步完善外来人口就业、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关系民生的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的社
会养老保障体制和多层次的养老设施体系,健全住房保障;加快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丰富市民公共生活。
2、战略二:转型提质,城市升级
区域融合,加快广佛肇一体化建设。优化区域分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对接;纵深推进广佛同城化,强化两地高端服务协作;加强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深化与国外及港澳台等地区的合作。
城乡统筹,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统筹空间资源,构筑“强中心、多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划定城乡功能分区,引导分区差异化发展;加强城乡联动,以公共交通、绿道等网络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大力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水平。
产业转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完善产业支撑体系。
城市升级,构筑功能卓越的组团城市。高标准建设中心城区,加强重大项目和设施的集聚发展;加快推进佛山新城崛起、桂城千灯湖片区拓展、禅西新城开发和禅城老城区改造提升;加快市域城市副中心、组团中心的建设。
交通引导,加强市域组团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构筑联系中心城区的快捷交通体系,引导市域组团式发展;结合轨道交通枢纽,建设功能混合的TOD社区,引导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文化强市,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再现岭南文化发源地和集聚地的人文风采;打造祖庙东华里、南风古灶等岭南
特色鲜明的人文风情区;以城市中轴线为重点,打造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名片;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和标志性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
3、战略三: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区域绿地、生态廊道建设;构建以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为架构的绿道体系,形成网格化的区域生态布局;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升环境质量;推进国家级生态市、生态区建设,大力推进公交优先,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探索低碳智慧示范区建设;推广绿色建筑,加强建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设施高效,打造支撑力强的智慧城市。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建设无缝对接、换乘方便的智能化公交网络;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市政基础设施和综合防灾设施,提高城市安全保障与运作效率。
二、区域协调发展
(一)广东省层面
以制造业为基础,承接广州市、深圳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创新型高端服务功能的辐射,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强化与湛江港、茂名港、阳江港的现代物流业合作;加快传统产业向粤西沿海和西江流域地区的梯度转移,加强与粤西湛江、茂名等省域中心城市在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
(二)珠三角层面
强化广佛同城效应,携领珠三角地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扩大与港澳合作领域,加强与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新区、珠海横琴新区等粤港澳合作平台的合作,积极参与珠江口湾区战略。增强要素集聚和生产服务功能,加强与中山、江门等珠江口西岸城市产业协作,促进珠江口西岸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共享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共建亚太地区航空枢纽;建设南沙疏港铁路,共享南沙港;高标准建设佛山西站,建设成为广佛都市圈的主要客运枢纽之一。完善建设国家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高快速路,加强与周边枢纽与城市的联系。
广佛同城城镇空间结构图
(三)广佛肇层面
重点建设现代服务核心区、空港经济发展区、临港产业发展区、高铁枢纽产业发展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5大产业合作区,加强与广州、肇庆产业合作,共建世界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区域生态绿色屏障、打通区域生态廊道、协调边界区域绿地,与广州、肇庆共保生态格局,维护可持续的区域生态环境。
(四)广佛层面
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构筑“一核、一环、一带、四轴、多极”的同城发展新格局。加快中心城区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与广州都会区共同构筑广佛都市圈强核。加快佛山2号线-广州2、7和22号线,广州7号线-佛山3和11号线等9条广佛城市轨道衔接建设,实现“一小时都市圈”。加快建设花都空港地区、金沙洲地区、芳村桂城地区、广州南站周边地区及五沙地区五片先行发展重点协调区,发挥同城示范效应。
三、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与协调发展规划
(一)城镇空间结构
佛山市域形成“双环、四轴、三心、五组团、多个重点镇街”的“强中心、多组团”网络型城镇空间结构。
1、构筑“1+2+5”城镇空间格局
1个市级主中心:即中心城区,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现代商贸、金融服务、商务与科技信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打造城市高端服务功能平台,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旧城更新,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环境品质。
2个市级副中心:大良-容桂副中心(包含伦教街道),重点建设顺德新城,进一步提升区域综合服务功能;狮山副中心,重点建设佛山国家高新区,打造产学研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建设佛山市产业新城。
5个区级中心:指西南组团、高明组团、大沥组团、西樵组团、北滘-陈村组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带动周边镇(街)发展。
其他重点镇(街):包括里水镇、乐平镇、芦苞镇、大塘镇、南山镇、白坭镇、丹灶镇、杨和镇、明城镇、更合镇、九江镇、龙江镇、勒流街道、杏坛镇、均安镇15个镇(街),是城乡统筹的重要载体,通过整合城乡资源,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
2、构建两条发展环带
依托佛一环交通廊道,整合中心城区与周边镇(街)发展空间,形成佛山内环城市发展带;依托珠二环交通廊道,整合市域重要产业园区,形成佛山外环产业发展带。
3、打造四条发展轴线
打造市域四条发展轴线,包括:依托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广佛肇城际轨道、城市轨道5号、8和14号线、二广高速-324(321)国道的东西向发展轴线;依托城市轨道2号线、广佛环线城际轨道、广明高速-魁奇路的东西向发展轴线;依托广佛江珠城际轨道、广佛环线城际轨道、城市轨道1号和5号线、佛开高速、佛山一环高速公路西段-佛清从高速的南北向发展轴线;依托广珠城际轨道、城市轨道3号线、105国道-佛江高速北延线-广清高速的南北向发展轴线。
(二)协调发展规划
1、市域各区协调
禅城区重点加强张槎智慧产业与罗村新光源产业协作,强化与南海区桂城街道、狮山镇罗村社会管理处及佛山西站的交通联系。
南海区重点加强与禅城区的服务功能协调、道路交通衔接,共同打造禅桂商务区;加强狮山镇与三水区乐平镇的汽配与电子产业协作、丹灶镇与三水区白坭镇的新材料与现代物流产业协作、九江镇与顺德区龙江镇的家居产业协作;强化与高明区的跨江交通联系、一江
两岸景观协调。
顺德区顺德水道以北镇(街)加强与禅城区的产业协作与交通联系,引导中心城区高端服务功能南延;加强陈村镇与南海区桂城街道三山、平洲地区的商贸物流产业协作,加强跨区路网衔接。
高明区重点加强与南海区共建西江两岸的生态绿地;加强与南海区西樵镇的跨江交通联系;加强与南海区在城市建设、产业布局方面的协调。
三水区重点强化与南海区狮山镇、丹灶镇在汽配、电子、新材料、物流等方面的产业协作,加强与狮山镇交通通道的建设。
2、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协调
中心城区与广州:重点加强金融前后台、商务会展、商贸物流等服务功能协调,完善交通、用地、生态建设的衔接;加强广州南站周边地区、芳村桂城地区、金沙洲地区等广佛同城边界协调区的同城整合。
中心城区与南海区:重点加强佛山西站周边地区在功能、用地方面的协调,强化与大沥镇的服务协作,加强与狮山镇战略性交通廊道的衔接与贯通,协调佛山机场周边建设,满足净空要求。
中心城区与顺德区:重点加强与大良、容桂、北滘、勒流、龙江等镇(街)在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家居产业的协调发展;强化平洲、三山地区与陈村镇的商贸物流协作;进一步完善佛山新城与北滘、陈村等顺德水道以北城镇的道路交通衔接。
四、市域产业发展与布局
(一)规划目标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引导产业高端化发展。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主导产业
第一产业重点发展观光型、都市型、外汇型、品牌型和生态型等五大类型农业。第二产业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配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等先进制造业,培育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与环保、新能源汽车及配件、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提升家用电器、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陶瓷建材、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等优势传统产业。第三产业重点加快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专业市场与会展、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及商贸零售、旅游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
(三)产业布局
1、重点产业集聚区
建设8个重点产业集聚区,包括: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大良-容桂产业集聚区、荷城-杨和产业集聚区、西南产业集聚区、狮山-乐平产业集聚区、北滘-陈村产业集聚区、大沥-里水产业集聚区、南海西部产业集聚区。
2、重点产业园区
农业:重点建设南海、高明、三水3个省级农业园区,着力推进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完善陈村花卉世界、广东万顷园艺世界等8个农业园区建设。
工业:重点建设佛山国家高新区“一区五园”,包括南海园、禅城园、顺德园、高明园和三水园。
服务业:重点建设中德工业服务区(佛山新城现代服务集聚区)、千灯湖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绿岛湖都市产业区等28个服务业园区。
五、市域特色风貌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一)规划目标
建立“市域特色风貌格局、历史城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层次综合保护体系,实现对佛山市特色风貌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二)特色风貌保护
自然生态风貌重点保护由基塘农业、江湖河涌水系构成的岭南水乡景观,由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等构成的南粤自然山林生态景观,由郊区现代农业园构成的都市农业景观。传统人文风貌重点保护、彰显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历史地段等传统风貌集中地区以及民俗活动风貌集中地区的传统地域文化特色。加强引导现代城镇的岭南特色风貌建设,塑造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岭南城市形象。
(三)历史文化保护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重点保护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以及20个历史文化街区、11个历史地段、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334处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7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8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69项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一)交通枢纽体系
1、铁路枢纽:建设佛山铁路客货运枢纽,包括佛山西站客运枢纽、丹灶货运站、官窑货运站。规划形成由佛山西站、佛山新机场站、三水南站、佛山站、西樵站、三水站、丹灶货运站、官窑货运站构成的铁路客货运枢纽体系。
2、公路枢纽:建设与完善“七主”+“九辅”的公路客运枢纽体系,“五主”(物流园区)+“十三辅”(物流中心)公路货运枢纽体系。
(二)交通通道建设
区域交通通道:规划建设集铁路、城际轨道、高快速路等多种区域交通设施为一体的区域交通主通道,进一步完善佛山市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等区域性交通枢纽的快速联系通道,与广州、肇庆等周边城市共同构建“两横两纵一环”区域交通主通道,强化佛山-广州、佛山-肇庆、佛山-江门、佛山-中山四大联系通道,加强与粤东、粤西、粤北的交通联系。
市域交通通道:构建中心城区辐射周边地区的完善交通体系,建设集城市轨道、快速路、新型交通(快速公交等)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快速交通体系,强化中心城区与大良-容桂副中心、狮山副中心以及其他城市组团的快速联系通道,中心城区以外的城市组团之间通过环形高速交通通道高效连接,实现市域交通网络化。
(三)对外交通系统
1、航空
携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共享共建亚太地区航空枢纽。加快佛山新机场选址论证和沙堤机场搬迁工作,做好民用机场发展规划研究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拓展机场航线网络,与广州机场形成功能互补;发展通用航空,开拓航空业务市场。
2、水运
加强与周边广州南沙港、珠海高栏港等国际港口的联系。加强港区建设,发展海河联运,着力建设三山港区、三水港区、九江港区、高明港区、了哥山港区、北滘港区、勒流港区7大重点港区。
3、铁路
建设与完善“四线三站”高速客运铁路,规划新建佛山西-阳江铁路,衔接佛山西站、佛山新机场至阳江,与贵广、南广、京广-广深港构成“四线三站(佛山西站、佛山新机场站和三水南站)”高速客运铁路布局,强化对粤西地区的辐射力。
建设与完善“四线五站”普速铁路:广珠铁路保留既有货运功能,增设客运功能,增设西樵站(客运站),实现深茂铁路引入广佛枢纽;
广茂铁路(三水至广州段)货运功能外迁至柳肇铁路,该段仅保留客运功能,设置三水站、佛山站2个客运站。上述广珠铁路、广茂铁路与柳肇铁路、南沙疏港铁路,以及佛山站、三水站、西樵站3个客运站,丹灶货运站、官窑货运站2个货运站,形成 “四线五站”普速铁路线网。
4、城际轨道
建设与完善广珠城际轨道、广佛肇城际轨道、广佛环线城际轨道(佛莞城际轨道)、广佛江珠城际轨道、肇顺南城际轨道,规划新增“佛山西-机场联络线、广州-四会城际线”2 条城际轨道,形成城际轨道网,实现与珠三角城市 90 分钟可达。
5、公路
连接区域交通枢纽,共享区域级对外交通设施,与广州共同构建辐射珠三角及以外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络。强化各级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构筑一体化综合运输网络。佛山市内规划形成“两环、五横、四纵”的高速公路网络。
(四)道路交通系统
佛山市内形成“八横、七纵”的快速路网骨架,构造一体化和高效畅达的客货运交通系统。市域出行时间不超过45分钟,中心城区与其它组团的出行时间不超过35分钟,中心城区内部出行时间不超过30分钟。
(五)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建设与完善14条城市轨道,其中规划期内建设11条城市轨道。
七、市域公共设施规划
(一)规划目标
建立“区域级-市级-区级-镇(街)级”四级公共中心体系;优化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设施布局,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多样化的商业服务业体系,增强城市竞争力。
(二)公共中心体系
规划区域级公共中心1个,为中心城区综合型公共中心。规划市级公共中心2个,为大良-容桂综合型公共中心、狮山综合型公共中心。
规划区级公共中心5个,包括西南组团综合型公共中心、高明组团综合型公共中心、大沥组团商贸工业型公共中心、西樵组团商贸旅游生态型公共中心、北滘-陈村组团商贸工业型公共中心。
规划镇(街)级公共中心15个。
八、市域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
(一)规划目标
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以防为主,准确预报,快速反应,措施有效”的原则,在完善单一灾种防抗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现代化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确保城乡安全。
(二)规划内容
提高防洪排涝设防标准,蓄泄结合,重点建设堤防和排涝体系。
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合理设置避震疏散场地、避震疏散通道,完善生命线系统工程的抗震设防。合理设置消防站责任区和消防站,各站装备逐步按社会救援抢险要求配置,完善城市消防供水、消防通道、火灾报警和消防指挥通讯系统建设。规划建设配套完整、布局合理的人防体系,并结合城市建设开发地下人防工程,实现人防建设适应防御现代战争及防治平时重大灾害事故。加强对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管力度,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率和损失。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和应急体系。
九、市域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一)空间管制
市域划定禁建区,范围包括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森林公园核心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分洪口门、矿产资源密集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分布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水土流失极敏感区、地质灾害极易发地区,西江、北江、顺德水道等主干河流,重要生态公益林等地区。
市域划定限建区,范围包括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非核心景区、自然保护区非核心区、森林公园非核心区、河道堤防保护范围、蓄滞洪区、水土流失中度敏感与高度敏感区、地质灾害易发地区、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以及一般农田、园地、林业生产基地、生态公益林等农林用地集中区域。
市域划定适建区,范围包括已划定为建设用地的范围和城市发展
优先选择的潜力地区。
(二)生态绿地系统
加强区域绿地保护与城镇绿化建设,全市形成“一心、两脉、三区、五环、系点成廊、织廊成网”的生态绿地结构。
(三)水系规划
保护主要地表水体和水生态环境,控制水面率和河网密度,彰显岭南水乡特色。重点建设“三廊(西江、北江、顺德水道)、一区(佛山新城示范水系区)、两环(中心城区两条环城水道)、多带(多条城市内河滨水景观带)”的市域水系生态网络骨架。
(四)绿道网规划
规划区域绿道总长度352.6公里,城市绿道总长度1327.4公里,其中城市绿道主框架共计419.5公里。
(五)环境保护规划
1、环境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城市地表水功能区水质和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稳定达标,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2、污染控制:市域范围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逐步达到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镇生活污水与城镇生活垃圾有效处理。
十、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一)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为“一环、两轴、四心、多节点”。
一环:指东平河、佛山水道及两岸构成的环城生态景观带。两轴:城市综合发展主轴线,指连接佛山新城中心、千灯湖金融服务中心、祖庙商业文化中心,以多种高端服务功能为主的城市综合发展轴线;季华路-魁奇路商务商业发展轴线,是依托季华路、魁奇路沿线区域形成的、集聚多种功能的城市商务商业发展轴线。
四心:包括佛山新城中心、千灯湖金融服务中心、禅西新城中心和祖庙商业文化中心,“三新一老”支撑“强中心”战略实施。
中心城区规划结构图
多节点:包括三山低碳新城、佛山西站交通枢纽、禅西新兴产业
基地、乐从家具国际服务中心、平洲综合服务中心、南庄陶瓷商务会展中心、石湾陶瓷酒文化区、鄱阳奇槎商务区。
(二)功能片区布局
中心城区划分为21个功能片区,包括:
中心城区功能片区布局图
综合服务片区:佛山新城片区(中德工业服务区),绿岛湖片区,祖庙片区,千灯湖片区,石湾片区,北园片区;
综合居住片区:绿岛湖南部片区,张槎东部片区,石石肯-奇槎片区,光明新城片区,佛一环东线片区,佛一环西线片区,平洲片区,沙良河片区;
商贸物流片区:佛山西站枢纽片区,三山低碳新城片区,乐从南部片区;
都市产业片区:张槎智慧新城片区,二桥北沿线片区,禅西新兴产业片区;
生态休闲片区:南部生态休闲片区。
(三)土地使用规划
2020年,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259.85平方公里,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面积222.49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18.26平方公里。
十一、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公共中心体系
规划形成由区域(市)级公共中心、专业服务中心、镇(街)级公共中心组成的公共中心体系。
规划4个区域(市)级公共中心:佛山新城综合服务中心、千灯湖综合服务中心、禅西新城综合服务中心、祖庙综合服务中心。
规划7个专业服务中心:佛山西站枢纽服务中心、三山新城商务服务中心、禅西新兴产业服务中心、乐从家具国际服务中心、南庄陶瓷商务会展中心、鄱阳奇槎商务中心、石湾陶瓷酒文化中心。
规划2个镇(街)级公共中心:张槎综合服务中心、平洲综合服务中心。
(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文化设施:保留已有的市级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2处,分别是佛山图书馆和石湾图书馆;文化馆4处,分别为佛山市文化馆、佛山城区文化馆、南海文化中心、石湾文化馆;博物馆2处,分别为佛山
市博物馆、禅城区博物馆。规划1处市级文化设施,为佛山新城市文化中心。建设7处区级文化设施,包括禅城区图书馆、禅城联合图书馆、禅城区文化馆、南海区图书馆、南海区文化馆、南海区博物馆,在南庄镇绿岛湖预留区文化设施发展用地。设置镇(街)级文化活动中心6处。
教育科研设施:
在南庄镇佛山高新区和乐从镇南部工业区,新增2处科研基地;加强科技馆等科普设施的建设。保留佛山科技学院、佛山广播电视大学、佛山教育学院、南海电视大学等已有4所高等院校用地。在南庄镇绿岛湖预留教育科研用地。保留并完善已有11所中等职业学校;利用已有中专教学资源,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于一体,注重妇女及失业女工的招生及技能培训。
设置普通高中30所、完全中学6所;初中49所、完全中学6所;按每1.5万人设立一所小学,每所小学服务半径约500米,规模以18、24班为宜。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建立婴幼儿早教指导服务机构。
体育设施:充分利用已有的市级体育设施,包括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佛山岭南明珠体育馆等。新增南海体育场、南海体育馆2个市级大型体育场馆。新增张槎街道-石湾街道、乐从镇、桂城街道3个街道级体育设施。
医疗卫生设施:
设置三级综合医院12家:保留已有的8家三甲医院,将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建设成为三级专科医院,南海区新建一家三级综合医
院,在佛山新城新建三级综合医院和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各一家;在南庄镇绿岛湖片区预留医院建设用地。设置二级医院12家:保留已有的6家二级医院,将禅城区张槎医院建设成二级医院,新建二级民营专科医院4家及港澳台独资医院1家。
按每3-10万居民或每个镇(街)所辖范围设置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1-2万人设置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重点建设口腔医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
(三)商业服务业设施规划
建设佛山新城、千灯湖、禅西新城、祖庙等4个大型商圈,佛山西站、三山新城、陶博城、平洲、乐从、鄱阳奇槎和石湾等7个其他商圈。
十二、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规划
(一)历史城区
划定历史城区范围221公顷。保护历史城区的总体风貌和格局,控制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和色彩,控制快速交通的发生量,增加慢行交通设施、公交线路及站点、中小型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广场、绿地。
(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
划定品字街、梁园、莲花南、任围、祖庙-东华里、新安街、霍氏大宗祠、南风古灶、沙滘西村低地、沙滘牧伯里10个历史文化街区和路州塘边历史地段。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历史文化街区、历
史地段实施保护与规划管理。
(三)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
严格保护佛山祖庙,东华里古建筑群,南风古灶、高灶陶窑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宕贝丘遗址、林家厅、梁园等13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03处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47处尚未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近代工业遗存,加强城市考古及地下文物的勘探保护工作。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记忆、空间载体,保护其社会基础和文化生态的完整性,提供其传承发展的空间,促进地方文化繁荣创新。
十三、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一)规划目标
构建“健康、绿色、便捷、高效”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实施公交优先,力争2020年实现中心城区公交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50%以上。
(二)对外交通规划
构建“城际轨道+高快速路”为骨架的对外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广佛肇城际轨道、广佛环线城际轨道、广佛江珠城际轨道。建设与完善“两横四纵”的高速公路网、“三横四纵”的快速路网。
(三)公共交通规划
完善公交系统,形成骨干公交(轨道+中运量公交)和常规公交的公交发展模式。规划1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其中规划期内建设与完善佛山地铁1-7号线、11号线。规划9条中运量公交线路。
(四)道路网规划
规划构筑“七横、九纵”方格网式的城市道路骨架,配以多条“联络线”作为城市道路系统的补充,共同构成网络状、四通八达的城市主干道系统。
(五)慢行及静态交通规划
引导“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建立居住区、公交枢纽、就业区之间的联系通道,构建自行车交通系统。加强机动车停车场和停车库建设,鼓励小区或公共建筑配建停车泊位对外开放。
(六)城市交通枢纽场站
1、客运枢纽规划
(1)高速铁路客运枢纽1个,为佛山西站。(2)普速铁路客运枢纽1个,为佛山站。
(3)城际轨道客运枢纽3个,为佛山新城站、南海站和张槎站。(4)公路客运主枢纽3个,为佛山汽车客运站、湖涌汽车客运站、佛山西站汽车客运站;公路辅枢纽2个,为南海汽车客运站、佛山新城汽车客运站。
2、货运枢纽规划
(1)公路货运主枢纽1个,为三山国际物流园区;公路货运辅枢纽2个,为南庄物流中心、乐从物流中心。
(2)重要货运港区1个,为三山港区货运枢纽(包括三山港平洲作业区和三山港本港作业区);一般货运港区2个,为南庄港区(南庄港沙村作业区和南庄港光明作业区)和乐从港区。
十四、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
(一)整体城市风貌特色
重点塑造现代城镇风貌、传统人文风貌、水乡基塘风貌三大特色。
(二)景观风貌分区
中心城区划分为祖庙历史文化风貌区、佛山新城中心服务风貌区、乐从创新产业风貌区、佛山西站枢纽门户风貌区、南庄水乡文化风貌区、张槎现代服务风貌区、千灯湖金融风貌区、平洲综合居住风貌区、三山低碳新城风貌区9个景观风貌分区,引导城市景观风貌分区建设。
(三)景观轴带
中心城区形成“两主一带四次”的景观轴带体系。
城市景观中轴线:串联历史城区、佛山新城以及沿线的公共设施和公园绿地,整合沿线的商贸会展、教育科研、创意产业、文化展示、行政服务、商业服务、娱乐休闲等功能,打造历史与现代景观协调的城市形象地区。
季华路公共景观轴:串联通济桥、南风古灶以及沿线的公共设施
和公园绿地,整合季华路沿线的商业服务、现代商务、休闲娱乐等功能,展现现代城市形象。
环城生态景观带:串联、整合东平水道、佛山水道等水系和南部生态片区,展现岭南水乡特色和生态文明城市形象。
打造佛山新城建筑文化景观次轴、千灯湖建筑生态景观次轴、中轴线-千灯湖商业商务景观次轴、佛山西站-绿岛湖-禅西生态景观次轴4条景观次轴。
(四)景观中心和景观节点
中心城区形成“四心十二点”的景观中心节点体系。
祖庙商业文化景观中心:重点控制祖庙、东华里及其周边地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形成城市传统商业和文化风貌景观核心。
佛山新城现代都市景观中心:整合佛山新城的大型公共设施及东平河滨水景观,构筑新城现代建筑景观风貌,形成城市对外展示形象的现代景观核心。
千灯湖现代商务景观中心:整合千灯湖、佛山水道一河两岸景观,打造融合现代城市景观与滨水休闲景观于一体的城市景观核心。
禅西新城现代服务景观中心:完善禅西新城区的生产配套、生活配套和城市休闲设施,打造以现代服务为特色的城市景观核心。
打造中轴线北门户创意会展景观节点、两园深村商业休闲景观节点、北园金融商业景观节点、乐从家居展贸景观节点、佛山西站交通枢纽景观节点、智慧新城高新产业景观节点、禅西新兴产业基地景观节点、平洲现代商贸景观节点、三山低碳新城景观节点、南庄陶瓷商
务会展景观节点、鄱阳奇槎商务景观节点、石湾陶瓷酒文化景观节点共12个景观节点,凸显城市空间特色与可识别性。
十五、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规划
(一)规划目标
挖掘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存量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景观,促进宜居城市建设。
(二)重点更新片区
以城中村、旧工业区、旧城镇为主要更新对象,划定佛山西站更新片区、张槎更新片区、佛山老城更新片区、季华路城市大客厅更新片区、千灯湖金融高新区更新片区、三山新城更新片区、澜石更新片区、佛山新城更新片区等8片重点更新片区。根据总体规划布局和现状建成情况,分别采取功能提升、功能完善、综合整治、用地清退4种更新方式引导更新改造。
十六、地下空间
(一)规划目标
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鼓励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逐步实现城市新开发区及更新地区的立体化开发。新建项目地下化的比例达到10%-15%。
(二)地下空间开发的重点区域
竖向分层:地下空间开发分为浅层(0至-15米)、中层(-15至
-30米)、深层(-30米以下)三个层次。规划期内以浅层、中层空间为利用重点,适当拓展深层空间。
平面布局:
规划形成“一纵、两横、多节点”的地下空间平面布局。“一纵”:依托佛山地铁1号线、广佛江珠城际轨道,形成串联千灯湖综合服务中心至乐从家具国际服务中心的南北向地下空间利用发展轴线。
“两横”:依托广佛肇城际轨道、佛山地铁3号线、佛山地铁6号线,形成串联佛山西站枢纽服务中心至千灯湖综合服务中心的东西向地下空间利用发展轴线;依托佛山地铁2号线、佛山地铁4号线,形成串联禅西新兴产业服务中心至三山新城商业服务中心的东西向地下空间利用发展轴线。
“多节点”:是结合城市公共中心和轨道站点,进行地下空间开发的重点地区。包括:千灯湖综合服务中心,祖庙综合服务中心,佛山新城综合服务中心,乐从家具国际服务中心,佛山西站枢纽服务中心,禅城北站枢纽服务中心,南海站枢纽服务中心,禅西新兴产业服务中心,禅西新城综合服务中心,张槎综合服务中心,平洲综合服务中心,三山新城商业服务中心。
十七、规划实施保障
(一)完善规划编制体系和法规建设
建立符合佛山实际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的层次及内容。加强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管理的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健全规划实施的法制体系。
(二)建立规划联动机制
建立“多规”、多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城市规划、发展改革、土地管理、建设管理、军事设施保护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建立城市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供应计划等互动一体的城市发展调控体系。
(三)完善规划实施的行政决策机制
完善以事权划分为基础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涵盖各级政府规划编制、实施建设等过程。
完善规划实施的行政决策机制。各级政府设立相应层级的城市规划委员会,由市规划委员会负责总体层面的统筹和协调。
完善重点建设内容的综合协调机制。从组织机构、运转机制强化区域经济、重大设施、生态安全等方面的综合协调力度。
(四)完善规划公开和公众参与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使公众可以通过法定的程序和渠道,有效地参与规划实施的决策和监督过程。
(五)建立规划实施的评价机制
建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机制,对规划实施和规划内容提出评价意见,及时修正和完善城市总体规划。
名词解释:
1、城市总体规划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2、城市化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3、城镇体系
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4、市域
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5、中心城区
以城市主城区为主体,并包括邻近各功能组团以及需要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的空间区域。
6、城市性质
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7、城市规模
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8、常住人口
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对常住人口的规定,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以及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9、公园绿地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10、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经国务院确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而且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
11、历史地段
指保留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但尚未达到历史文化街区标准或尚未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
12、历史文化街区
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称为历史文化街区。
2.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篇二
推进教育信息化应该坚持以下工作方针:面向未来, 育人为本;应用驱动, 共建共享;深度融合, 引领创新。
到2020年, 全面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 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 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 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发展任务
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 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 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通过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增强队伍能力、创新体制机制, 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问题, 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具体任务包括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整合信息资源, 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队伍建设, 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创新体制机制, 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行动计划
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
实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到2015年, 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 为学习者可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
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 创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与改革试点, 探索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 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探索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
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支撑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平台, 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
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关键举措。提升教育技术能力, 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 培养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 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
教育宽带网络和教育云基础平台等教育信息化支撑环境的全面覆盖, 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公共基础。采用统一规范、分级管理方式, 推进具有先进、安全、绿色特征的公益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公益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保障与实施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立信息化主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规划、部署、指导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 各级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教育信息化以省级政府为主统筹推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主体。
明确任务分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业内企业应明确各自角色分工, 从政策实施、技术研发、成果推广、应用示范等各方面协同推进。
施行目标考核。按照本规划定义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目标和阶段建设指标施行考核, 健全工作督导机制, 分阶段落实本规划确定的各项发展任务和建设目标。
推广试点示范。坚持以点带面、分类指导, 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引领作用, 逐步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 为实现本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3.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篇三
(2011-2020年)》的通知
农办外〔20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渔业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随着我国农业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相互影响越来越明显。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对于确保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农业贸易促进工作、推进公平贸易环境建设、建立产业损害预警与贸易救济机制、强化农产品营销促销工作、完善农业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提高农业贸易政策研究能力。为此,我们编制了《全国农业贸易促进规划(2011-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积极争取条件,明确相应职责,结合实际制定本地规划,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全国农业贸易促进规划(2011-2020年)
4.西安城市规划2020 篇四
2009-02-25 09:49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 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3.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西安是国家重要的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近期陆续安排了国家级公路、铁路、战略物资储备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重要的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建设项目,这些大型项目的落实,已经超出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改变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
4.修编是保护好世界文化古都的需要
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我国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市拥有包括汉长安城、唐长安城等著名大遗址在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6处,登记在册文物点2944处,其中秦始皇陵和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西安还拥有丰富的河湖水系、台塬、秦岭山脉等独特的历史地形地貌及国家级风景名胜保护区等。对西安众多的文物古迹(特别是大遗址)、风景名胜保护区、历史地形地貌等区域,都需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划定保护区范围,按照规划严
格控制周边开发强度,并在更大的范围内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5.修编是适应行政区划调整的需要
由于临潼、长安已经国务院批准撤县改区,按照国务院国发[2002]13号文件的明确要求,必须尽快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二、规划重点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保证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构建富有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将城市宏观的长远规划指导思想与微观的近期建设规划内容有机结合,加强规划实施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适应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城市总体布局的优化和调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城市综合交通、城市安全等方面作为修编主要内容,并对城市特色、区域统筹等加以着重研究。
第一,从国家长远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更理性地思考城市规模问题,在对人口发展因素、趋势及土地、水、环境合理容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城市发展诸多限制条件,合理确定城市规模。
第二,以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为核心,以城市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加强老城的整体保护,体现西安古都特色,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名城保护的关系。
第三,坚持统筹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会保障,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四,建设安全、配套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构筑一个与西安城市发展相适应的高效、快捷的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视水资源供给、能源供应、信息通讯安全,对供水、排水、能源、水利、通信、环保、防灾等市政公用设施进行了综合部署,为西安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第五,为协调城市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的关系,优化空间布局,将城市规划区划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规划主要内容
(一)城市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至2010年,全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要保持在13%以上,初步实现“经济强市”和“西部最佳”的目标;至2020年,保持10%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使西安市成为经济繁荣昌盛、基础设施完备、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殷实富足、生态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和谐有序、政治民主文明的西部最佳城市。
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营造最佳创业环境,建设科技创新城市;结合山、塬、河、林自然地貌,建设依山抱水、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城市;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建设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城市;发挥优势产业和地区辐射能力,建设现代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强化金融、商贸、信息、物流等区域功能,建设中国西部经济中心。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划涉及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西安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0108平方千米。规划空间分为三个层
次:
市域范围:西安市行政辖区。
城镇范围:主城区、中心城镇、镇。
主城区范围:以唐长安城为中心,以绕城高速为基本轮廓,东至灞河,西到绕城高速路,南至长安(潏河),北到渭河。
(三)城市性质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
1.城市规模(至2020年)
西安市域总人口规模为1070.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规模为850.6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9.5%,主城区人口规模为528.4万人。
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65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01.7平方米以内;主城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49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92.73平方米左右。
2.人口素质与人文指标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完善人文指标,不断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1)人文指标(至2020年):
教育科学方面: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7.5%,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
医疗卫生方面: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3人以上,全市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8岁;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3,基尼系数达到0.33以下,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提高到75%以上,居民对实现自身民主权利的满意度达到82%,社会安全指数达到93%以上,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33平方米。
(2)实施措施
引导人口合理布局,统筹城乡布局;
合理调整城市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满足城市功能调整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提高科研教育设施的空间承载能力,突出“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的地位;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营造人才创业环境;
加强市民的革命传统教育、历史文化教育,提高市民爱国意识,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
通过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及其他流动人口的自身素质。
(五)市域城镇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1.市域城镇空间布局
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在西安市域范围内,构建“一城、一轴、一环、多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主城区、中心城镇、镇三级城镇体系结构。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城镇
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其中:
“一城”为主城区;
“一轴”为以陇海线为主轴的城镇经济发展轴;
“一环”为以关中环线为纽带的城镇经济发展集群带;
“多中心”为主城区外围的中心城镇,包括四个组团、三个新城和四个县城,其中:
四个组团指六村堡、常宁、新筑、洪庆;
三个新城指临潼、阎良、泾渭;
四个县城指蓝田、周至、高陵、户县。
2.新农村建设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通过调整城乡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形成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并提出城市产业、技术、资金等要素和基础设施向农村转移和延伸,以城市辐射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对全市村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避免大拆大建,防止为扩大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而盲目撤村并点,有计划地推进村庄整合及迁村进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新农村建设应满足国家抗震防灾规范的要求,村庄选址应避开具有泥石流、滑坡、断裂带等地质灾害地区,房屋建设应严格按相关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尤其要重视中小学、卫生院、商业网点等公共建筑及重大基础设施的建筑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应急避难场所。
(六)主城区规划
1.主城区布局结构
优化主城区布局,凸显“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布局特色,以二环内区域为核心发展成商贸旅游服务区;东部依托现状发展成工业区;东南部结合曲江新城和杜陵保护区发展成旅游生态度假区;南部为文教科研区;西南部拓展成高新技术产业区;西部发展成居住和无污染产业的综合新区;西北部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北部形成装备制造业区;东北部结合浐灞河道整治建设成居住、旅游生态区。
2.城市功能布局调整
——加快老(明)城功能的调整:老(明)城内将以商贸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行政办公单位逐步外迁。
——加快“四区两基地”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等的建设。
——加快西(安)咸(阳)共建区建设:加快两市在“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步、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
——积极引导教育产业向外围新区转移:加快科教文化产业发展,构筑中国科技教育的高地。
——建设大型居住社区:在外围建设配套设施完备的大型居住区,创造西安最佳人居环境。
——构建现代物流园区: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快物流产业发展。
——发展空港服务区: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铁路北客站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发展以综合商贸服务、现代农业开发及旅游度假为主的产业园区。
——加快“城中村”改造:全面完成“城中村”的改造,提高城市整体环境水平。
——搬迁、整治危险源:调整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的设施布局,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危险源,限期排除或实施搬迁。
(七)优势产业规划
突出特色,加强整合,构筑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现代装备制造、旅游、现代服务、文化等五大优势产业。
“老(明)城”以人文旅游、文化服务、商业零售业为主;西南方向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东北和东南方向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物流等产业;北部方向重点发展出口加工、现代制造业。
(八)综合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
建成面向国际的中国西部航空枢纽,国内重要的公路、铁路交通枢纽,西部最大的物流中心。构筑以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确立辐射全国的快速、便捷的客货运交通枢纽地位。
2.城市交通
适应西安作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的需要,突出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加快公共交通的建设,构筑一个高效、快捷、一体化、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形成以快速路、主干路为主骨架,次干路、支路为辅助的分工明确、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建立以地铁和普通公交为主、快速公交为辅助的多种客运交通方式相结合的立体公共交通体系。
(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规划以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为核心,以城市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有机更新的原则,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重点保护传统空间格局与风貌、文物古迹、大遗址、河湖水系等,体现西安古都特色,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
加强老(明)城的整体保护。在老(明)城内,保护与恢复历史街区、人文遗存,形成“一环(城墙)、三片(北院门、三学街和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三街(湘子庙街、德福巷、竹笆市)和文保单位、传统民居、近现代优秀建筑、古树名木”等组成的保护体系,合理调整用地结构,改善老城的城市功能,增强老城活力,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逐步改变西安老(明)城“有古城墙而无古城”的局面,构建具有古城特色的和谐西安。
(十)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把西安建设成为山、水、城、田、塬协调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市。以南部秦岭山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渭河流域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为主体,以山、林、塬为骨架,以风景名胜区、遗址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重点,以主要河流、交通廊道沿线绿色通道为脉络,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划定蓝线、绿线,保护田园、森林、公园绿地、湖泊、河流、湿地等,恢复原有的河流水系,以多种形式的绿化来增加绿地面积并构成多物种的绿色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至2020年,主城区城市
绿地面积达到70.40平方千米,其中公共绿地63.40平方千米,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对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大气中二氧化硫控制、二氧化氮控制、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控制提出了明确规定,并从决策、法规、环保投入、执法水平、科学研究、宣传、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措施。
(十一)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合理配置城市资源,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特点。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至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为3082.51平方千米,规划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552.11平方千米,占规划基期年耕地保有量80.53%;坚持节流、开源、保护水源并重,加强地表水源地和水系的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充分考虑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坚持能源节约和开发并重,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强化工业、公共交通和建筑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按照建设节水型城市的要求,对雨水储留利用,对工业、生活用水采用循环利用和零排放,以末端处理为主转为节约用水、源头减污为主,通过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到2020年,万元GDP用水量为20立方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限制发展用水效益低、耗水多的工业项目,提高工业中水利用比率、用水重复利用率,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先进高效灌溉技术应用,农业灌溉系数达到0.7;加快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设,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
(十二)近期建设规划
1.近期建设目标
通过几年的建设,到2010年,提升西安城市综合实力和整体功能,全面实
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逐步将西安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
2.发展规模
2010年,西安市域常住人口规模为92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规模为65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1%,其中主城区城镇人口规模为450.2万人。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60平方千米以内,其中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403平方千米。
3.重点发展区域及建设重点
加快“四区两基地”建设,重点建设未央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疏解老城压力。近郊地区重点进行组团、新城和县城建设等。
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城市公共设施服务能力和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建设,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与整治力度,全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档次,全面优化人居环境。
5.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篇五
2011-2020
“十二五”时期是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又稳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定并实施好这一时期的人才发展规划,对于全面实现我镇“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及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省、市、区“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十一五”期间人才队伍发展概况
(一)、人才队伍发展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不断健全完善人才管理队伍,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浓厚氛围,全镇人才队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10年8月31日,我镇各类人才总量达到了675人,其中:党政人才10名,经营管理人才7名,专业技术人才48名,技能人才4名,农村人才406名。现我镇人才队伍中具有本科文化的26人,占人才总数的3.9%,专科文化的47人,占人才总数的7.1%。
(二)存在的问题
1.年龄结构老龄化问题。我镇46岁以上人才数量已达到人才总数的44.7%,人才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人才老龄化将直接造成中青年人才比例下降,人才知识结构比例不均,人口年龄层次不均衡形成断层,增加人才投入成本等全局性的影响。
1.党政人才队伍。到2015年,进一步改善党政人才结构,提高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比例,增强党政队伍执政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本科以上学历党政人才比例达到40%。
2.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15年,打造2家以上县、市知名企业,培育1000名优秀青年人才。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培养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为重点,造就一支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15年,增强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一批掌握行业先进技术、产品核心技术的人才,争取专业技术人才达到50人以上,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35%左右。
4.技能人才队伍。造就一批使用型技术人才队伍,到2015年,我镇初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1人以上,其中中高级人才比例达到15%以上。
5.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造就一批懂科学、会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900人以上,提升农村人才文化素质,其中助理农技师及以上人才80人左右,农村人才比例达到10%。
(三)主要任务
1.加大人才分类培养力度,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1)加强党政人才培养,提升执政能力。鼓励公务员在职学历教育,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思想教育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重视女干部、青年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培养,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培养储备人才。
(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短期学习培训和进修。全面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计划,提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3)加强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组织学习培训,鼓励经营管理人才自主学习,不断创新,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4)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大力支持职业教育,有计划地培养各类紧缺技能人才。
(5)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提升致富能力。根据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战略,充分利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以及各类培训的带动作用,通过 “西部志愿者计划”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途径,加速培养一批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和农村实用乡土人才,大力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鼓励和引导农技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加强人才智力扶贫制度化,进行智力支农服务。
2.进一步加强人才智力引进工作,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
(1)开发本土人才。盘活我镇本土人才资源的同时,留住外来人才,本土化外来人才。既要重视引进人才,更应重视本地人才的发掘、培养和使用,提升本土人才的积极性,公平对待各类人才。
(2)开发高层次人才。人才的短缺是制约我镇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我镇每年毕业的学生数量不少,如何让这部分人才回流是一个亟待解
(3)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人才奖励体系,树立一批创业人才的先进典型,鼓励人才自主创新创业,探索出一条“引才、用才、留才”的新路。
4.完善人才工作保障措施,为人才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1)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人才工作列入每年政府工作计划,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2)加大人才开发的投入。牢固树立人才资本战略投资理念,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并在每年财政预算中予以重点保证,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大对人才开发的投入经济发展需要人才支撑,加强对人才投入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统筹协调各类人才专项经费,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3)落实相关人才政策。坚决落实国家、地方的各项人才政策,为人才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4)加强人才工作的宣传。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广泛宣传人才工作先进典型和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先进事迹,倡导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大力宣传,积极引导,逐步完善人才的管理宣传工作。
6.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篇六
究
摘要:近几年来合肥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且2015年国家将合肥规划为一带一路战略下重要的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发展迎来的新机遇。经过考察与研究,本文总结出合肥市经济发展的优势以及现状,讨论了合肥市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合肥市;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经济发展
合肥自从被设立为安徽省的省会,经济一直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国家的“中部崛起”的战略的实施,合肥市在慢慢成长为中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领军城市。2015年3月28日,外交部、国家发展委员会、共同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疆、福建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合肥与武汉、南昌、长沙等10个城市被定位为“节点城市”,在安徽省内引起强烈反响。着眼于合肥市的优劣势,研究合肥如何履行好重要“节点城市”的使命,并如何利用好这难得的发展机遇具有极大的理论与经济意义。
一、合肥市经济发展的优势
1.地域优势
首先合肥位于安徽中部,是安徽省省会,市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2万元,坐拥800平方公里的璀璨明珠--巢湖。合肥名人辈出,历史上出现出现过比如宋朝著名的清廉的官员包拯,包拯孤立就是坐落在合肥。其次在合肥方圆500公里范围内,包括了中国东中部地区7省1市102万平方公里疆域、5亿多人口,占据中国50%的GDP和40%的消费市场。等到合肥到南京,合肥到武汉的高速铁路建设完成后,南京到合肥只需要45分钟左右,而从合肥到上海和武汉只需要大约两个小时。最后水上运输通道途中经过安徽巢湖连接至海上,正在处于启动阶段的江淮运河项目也在紧张建设中,这一系列的规划将会让合肥成为沟通长江和淮河重要水运枢纽。另外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还在紧张的规划建设之中,建成之后的新桥国际机场将会达到国际4E级标准。由此可以看出合肥极为有利的地域优势将为合肥市的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潜力。
2.政策支持
在交通建设规划方面,2014年9月,在国务院交通规划发展计划中,首次明确了合肥作为中部重要省会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2015年1月,合肥市城市交通规划经过了国务院的评审,并最终获得批准。在国家层面首次明确支出:合肥将成为联接东西、承南启北、覆盖长江、淮河流域的国家级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以合肥为中心,努力打造60分钟生活圈和工作圈。在国家级城市发展规划方面,2014年国务院分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长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在这份指导指导意见中将合肥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将和南京、杭州一起,助力长三角经济带一体化进程,促进长三角经济进一步发展。2015年2月7日中午,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三届会商会媒体见面会举行,签署《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三届会商会合肥纲要》,合肥、武汉、长沙、南昌四城市合作开启新篇章。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外交部、中国商务部共同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疆、福建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合肥与武汉、南昌、长沙等10个城市被定位为“节点城市”。
3.科教文化优势
早在1999年,北京与成都、合肥、西安共同被指定为国家四大科教基地,“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等多个国家级重点科学研究实验室均坐落在合肥;还有结构生物学、结构分析、等多个省部级重点科学研究实验室,还有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8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等为首的科研院所共计72个之多。知名高校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教学科研实力强劲,为合肥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
二、合肥市经济发展现状
合肥经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总量突破5000亿大关。首先,2014年合肥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合肥市GDP达到惊人的5158亿,GDP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全省其他各市,GDP总量也遥遥领先全省其他各市。在这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57.6亿元,增长幅度为4.8%;第二产业快速增长2872亿元,增长幅度高达11.4%;第三产业(服务业)快速增长2028.3亿元,增长速度高达8.5%。合肥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其中,如果依照合肥市常住人口来计算,合肥市全年人均GDP达到67394元,如果将其折合为美元第一次超过1万美元,合肥市人均GDP达到了10971美元的新高度;如果依照可比价进行计算的话,比2013年增长9.1%。其次,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工业呈现出强劲爆发趋势。此外,合肥投资也获得新突破。去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0亿元,达5385.17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工业投资1910.1亿元,同比增长12.6%;现代服务业投资1448.24亿元,增长20.4%。从上述数据可以我们可以发现合肥经济发展现状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三、合肥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合肥经济发展即将步入快车道,对于经济发展即将步入快车道的合肥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有待克服的劣势。除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外,以下因素也成为了合肥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
1.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张、融资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经济发展难题。中小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其中,存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象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省市、地区产生的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变现形式存在差异的,即使在同一个地理区域,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表现形式也是千差万别的。不管其原因是什么,最终的结果均导致了合肥市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融资极为困难的现象,二这一现象无疑对合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市不利的。
2.城市规划不足
合肥市城市建设呈现的“二元结构”特征没有根本改变导致城市发展空间结构性缺失。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制约城市的整体协调发展。城市交通结构的根本诟病没有消除,在城市拓展以及机动化交通的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不堪重负,继续进行结构转型与梳理。由于合肥城市高速发展导致合肥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合肥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严重不足,而且服务设施在全市范围内分布不均匀,问题极为复杂亟待有关部门解决。城市建成区周边地区开发压力较大,呈现出无序发展的趋势和苗头,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引导。行政区划严重束缚城市发展与建设管理,从市域到市区设置到各区及乡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需要规划给以统合和有机地协调。合理的城市规划有利于合肥市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是有利于提高合肥市民的生活水平。
四、促进合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1.充分发挥地域交通优势
合肥市应当积极摸索探究开放性的的发展新思维,积极为相关企业进入合肥搭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平台,以此吸引东部沿海企业入驻合肥,带动合肥经济发展,全力推进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成为“节点城市”,使得合肥企业走出去将更加便捷化,外资进驻合肥也更顺畅。合肥是“合新欧”货运班列上的重要城市,此次跻身国家“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有利于合肥转移优势产能,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除了陆路开放以外,目前合肥市政府正在研究编制合肥国际化都市区的行动纲要,其中“一带一路”肯定会是重要组成部分,合肥会利用自己通江达海的资源,更多地参与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合作中去。这样就能最大化合肥地域交通优势,将合肥打造为中部物流枢纽城市。
2.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
首先,首先鼓励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提供便利。政府应当鼓励中小金融机构为相关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这个政策可以结合当前阶段正在进行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行。其次政府应当积极推动中小创新性企业上市,为优质的中小企业登录新三板,创业板进行融资提供政策便利。如能登录新三板、创业板进行融资的中小企业,政府应当给予税收优惠,土地优惠政策,从而使中小企业直接登录资本市场获取资本。最后鼓励政府为优质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从而进一步释放中小企业活力,促进合肥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7.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篇七
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序言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扶贫济困、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扶、人口计生、应急处置、群众文化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对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对促进就业、扩大内需、优化人才资本配置;对落实社会政策、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对有效预防和解决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所产生的社会问题、降低社会管理成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文明进步;对彰显人文关怀、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策部署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之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实践探索不断深入,发展了一支近20万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他们在提供专业服务、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作用逐步显现。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工作还存在基础比较薄弱,岗位不明确,投入不足,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不太完善,人才数量缺口很大、能力素质不高、结构不太合理等问题。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发展总体水平与现有经济实力不相匹配,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不相适应,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我们要紧紧抓住未来十几年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切实增强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像高度重视选拔培养经济建设人才那样,高度重视选拔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求,按照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部署,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人才使用为根本,以人才评价激励为重点,以政策制度建设为保障,以重点工程实施为载体,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面向群众、服务基层。将直接满足人民群众服务需求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同时,着力加强基层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鼓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基层服务。
二是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以城乡基层为重点加强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培训,着力推进基层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平台建设。以培养高层次社会工作管理人才、服务人才及教育与研究人才为引领,优先开发为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优先解决制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由重点领域向一般领域推进、社会工作受益对象由特定人群向普通大众拓展,统筹推进各方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完善结构、强化能力。适应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向广大基层、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流动,不断完善各领域、各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坚持专业化、职业化方向,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价值伦理以及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方法、技巧和职业技能提供社会服务、加强社会管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四是党政主导、社会运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工作的领导,完善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确保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社会工作发展、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切实履行在依法规范、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面职责;同时,加强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建设,培育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社会工作行业自治组织,促进社会工作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形成党政主导、社会运作、公众参与的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格局。
(三)战略目标。
到2020年,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法规、政策和制度体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使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到2015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50万人,其中具有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或达到同等能力素质的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5万人,具有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或达到同等能力素质的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1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20万人、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3万人。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优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区域结构、城乡结构、领域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和年龄结构,形成合理的初、中、高级人才梯次结构和人才布局,逐步实现社会工作服务在城乡、区域和领域的全覆盖。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素质不断提升。未系统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社会服务人员普遍接受一定时数的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专业价值伦理不断强化,专业理论与知识不断丰富,专业方法与技术不断完善,专业实务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效能不断增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提供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增进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专业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方面的法规、政策与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网络基本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数量更加充足,布局更加合理,覆盖更加全面,治理更加科学,作用更加明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市场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三、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一)大规模开发社会工作服务人才。
发展目标:适应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转型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专业化社会服务需求,以培养开发社区建设、社会救助、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青少年服务、妇女儿童服务、职工服务、流动人口服务、婚姻家庭服务、教育辅导、卫生服务、矫治帮扶、群众文化等领域的基层社会工作服务人才为重点,以整合、提升、转化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为基础,统筹推进各类社会工作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数量足、结构优、能力强、素质高的社会工作服务人才队伍。
主要举措:制定高层次社会工作服务人才培养计划,将国(境)内外优质社会工作培训资源优先用于培养开发各领域高层次社会工作服务人才。研究制定各主要领域加强社会工作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将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才纳入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组织实施社会工作服务人才职业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对城乡基层党组织、群团组织、居(村)民自治组织、社区服务组织、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中直接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
实施社会工作信息系统建设工程,研究开发社会工作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和教材建设工程,建立一批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社会工作培训基地,开发适应各领域、各类型社会工作服务人才发展需要的培训教材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依托基础较好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一批覆盖各领域的社会工作实训基地。
实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通过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实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建设工程,着力培育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广泛吸纳社会工作服务人才。
研究制定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政策。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计划以及服务新农村建设计划,支持培养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广大农村社会工作服务人才。
(二)大力培养社会工作管理人才。
发展目标:适应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行业组织建设、服务机构发展和专业实务推进的需要,培养造就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具有宏观视野、战略思维与专业眼光,善于推动事业发展的社会工作行政和行业管理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社会使命感、懂运营、会管理、通晓社会服务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机构管理人才;培养造就一批熟练掌握专业督导方法与技术、具备丰富实务经验、善于解决复杂专业问题,能够带动社会工作服务人才成长、推动专业实务发展的社会工作督导人才。
主要举措:依托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示范性职业院校、知名公益类服务组织、公共服务机构和其他社会工作培训机构,加大各类社会工作管理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实施社会工作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工程,重点加大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服务、残障康复、婚姻家庭、扶贫济困、职工帮扶等社会服务机构管理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将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人才纳入党政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突出培养一批熟悉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的领导干部进入地方及有关部门和组织领导班子,同时对现有分管社会工作的领导干部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培训。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有关部门与组织要培养、引进和选拔一批熟悉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掌握社会工作方法技术的行政管理人才。适应各层次、各领域、各类别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发展需要,遵循社会工作行业管理规律,创新行业管理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和流动机制。健全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部治理结构,将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人才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社会工作管理人才选拔使用机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分类制定社会工作专业督导能力素质标准,完善专业督导方法与技术,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制度。
(三)加快培养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
发展目标:适应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理论、政策与实务发展需要,重点培养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深、实务能力强,系统掌握国内外社会工作法规政策,能够推动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和政策实务发展、具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的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
主要举措: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组织实施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培养引进工程,通过社会工作博士学位教育、社会工作科研和服务项目带动、国(境)外进修深造等方式,重点培养一批学历高、研究能力强、学术成果丰富、有良好国际沟通能力的社会工作教育教学人才和政策实务研究人才。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海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吸引国(境)外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来华从事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鼓励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领办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引导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向基层、深入实践,提高其应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强化对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和政策实务研究的支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机构和学术交流平台建设。
统筹协调各部门、各行业现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资源,根据相关社会服务部门、行业和领域的特点,大力培养适合部门需要、体现行业特色、满足领域需求的社会工作服务人才、管理人才及教育与研究人才。大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强化志愿服务意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倡导志愿服务行为,健全面向全社会的志愿服务动员系统。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优势,规范相关志愿者招募注册,加强相关志愿者培训管理,建设宏大的社会服务志愿者队伍,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相关志愿者队伍联动服务机制,为加强社会服务与管理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基础。
四、体制机制与重大政策
(一)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目标要求: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当前需要和长远需求,按照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符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律、体现中国特色的管理体制机制。
主要举措: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机构编制、发展改革、教育、公安、司法、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文化、卫生、人口计生、信访、扶贫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残联、红十字会等组织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组织部门要做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综合协调;民政部门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履行好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职能;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残联、红十字会等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加强本系统、本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其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等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信息统计,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和定期发布制度,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资源信息库建设。
进一步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完善相关公共服务,为在社会组织从业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档案管理、户籍转移、保险交付、争议仲裁等“一站式”服务,解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后顾之忧。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市场培育发展,形成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制建设,推动社会工作立法,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管理条例,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信息披露、专业督导、服务评估、行业自律、继续教育、违纪处置、职业道德规范等配套制度,用法律法规明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职责权利、规范职业行为,形成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投入机制,落实人才优先投入政策,逐步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力度;制定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策,将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纳入政府支持范围,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与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合作机制;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建立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为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提供稳定、充足的经费支持。
(二)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政策。
目标要求:以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化、职业化为核心,建立健全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共同发展,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政策。
主要举措: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培训规划,合理配置教育培训资源,明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培训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研究制定支持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加大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管理人才、服务人才及教育与研究人才培养开发力度。
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制定适合我国各层次、各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标准,建立科学、规范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相衔接的社会工作专业学历学位体系,完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制度。改革社会工作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实践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探索实行社会工作课堂教学与实务教育相结合的机制,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习督导。制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政策措施。建立社会工作专科、本科成人教育制度。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根据行业、领域发展需要,设置相关专业方向,着力培养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逐步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制定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督导管理办法,建立科学合理、标准规范的实习督导制度,明确社会工作督导教师配备标准。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工作实践制度,加强“双师型”队伍和督导教师队伍培养力度。改革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评价办法,加大实践教学成果考核比重。开发一批社会工作专业精品课程,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教材体系。
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制度,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加大社会工作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理论与实务水平较高的培训师资队伍。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培训机构的培育、评估和监督。
(三)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政策。
目标要求:坚持以职业道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为基础,逐步完善符合国情、与国际接轨、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政策。
主要举措:实施分类管理,研究制定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标准以及评价、鉴定办法。制定社会工作员和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办法,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形成初、中、高级相衔接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体系。将取得职业水平证书的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改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人事管理办法。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登记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资格制度。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道德守则和专业行为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
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考核制度,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从业领域、单位性质和岗位胜任力要求,分类形成由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构成的岗位评价指标体系。要在有关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绩效为主要内容,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的考核办法。要积极引导有关社会组织建立符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特点的评价机制。
(四)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使用政策。
目标要求:坚持以用为本原则,着眼于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合理流动需要,以开发专职岗位和培育服务载体为重点,以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为保障,逐步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使用政策。
主要举措:建立健全城乡社区、相关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和专业人才使用政策措施。在城市社区要逐步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配置力度,探索在农村社区设置社会工作岗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逐步实现每个农村社区至少配备一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目标。制定出台城乡基层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意见,逐步建立城乡基层社会工作服务网络。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积极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完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政策,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岗位力度,改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环境。建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第三方监督机制。加强党对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领导,在各类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
加大相关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和专业人才使用力度,老年人福利机构、残疾人福利和服务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收养服务机构、妇女儿童援助机构、困难职工帮扶机构、婚姻家庭服务机构、青少年服务机构、社会救助和管理机构、优抚安置服务保障机构等以社会工作服务为主的事业单位要将社会工作岗位明确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学校、医院、基层文化服务机构、人口计生服务机构等要根据需要逐步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支持企业设立社会工作岗位,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开展职工服务。有社会工作服务需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要根据需要明确社会工作岗位。
研究制定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动政策,积极推动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国家有关对口支援机制,通过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向急需紧缺地区、部门和行业流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报考公职人员和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优先录用等措施,鼓励和引导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就业。开展城乡人才对口扶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城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农村社区开展服务。研究制定吸引、留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西部地区工作的优惠政策,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对口支持制度,大力推进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五)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保障政策。
目标要求:以激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积极性、稳定人才队伍、充分实现人才价值为目标,综合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方式,建立健全有利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长期、安心扎根基层、服务一线的激励保障政策。
主要举措: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保障机制,逐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整体薪酬。在城乡社区和公益类社会组织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由所在单位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工资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社会保障问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社会保险事宜。以党委、政府奖励为导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多种形式的表彰奖励活动。以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为主体,努力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地位和待遇。
将吸纳一定比例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为评估公益类社会组织的重要指标和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条件。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招录、招聘社会服务相关职位工作人员和选拔干部时,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录用具有丰富基层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注重把政治素质好、熟悉社会服务与管理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吸纳进基层党员干部队伍,选拔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支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入地方基层人大、政协参政议政。
五、重点工程
(一)社会工作服务人才职业能力建设工程。
为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素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迫切需要,切实改变现有社会工作服务人员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现状,每年培训10000名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人员。到2015年,通过进修、实习、短训、函授、自学考试等形式,对现有社会工作服务人员进行累计不低于480小时的专业教育和培训,使其基本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熟悉相关法规政策,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到2020年,实现所有在岗社会工作服务人员系统接受良好的专业教育和培训。
(二)社会工作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工程。
着眼于提高我国社会工作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社会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到2020年培养一批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熟悉社会工作发展规律,能够统筹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人才;培养8万名具有社会使命感,掌握现代组织管理知识,拥有丰富管理经验,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协调关系、凝聚队伍的社会工作机构管理人才;培养8万名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基础、丰富实务经验且能够指导解决重大复杂专业问题、引导推动社会工作服务人才成长发展的专业督导人才。
(三)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培养引进工程。
适应我国社会工作蓬勃发展需要,着眼于培养高层次、领军型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将高等学校中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培养纳入国家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在统筹考虑现有社会工作学科研究布局和资源基础上,推动社会工作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到2020年,依托现有资源,建立 500家社会工作专业重点实训基地。加快推进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到2020年培养和引进3万名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300名社会工作专业博士,3000名“双师型”专业教师。
(四)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工程。
将社会工作知识列入党政领导干部以及人民团体和有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培训课程,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以及人民团体和有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中加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题。每年定期举办地厅(局)级领导干部社会工作专题研究班和县(处)级领导干部社会工作专题研究班,有计划地对社会服务与管理密切相关的部门和组织干部职工进行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培训,到2020年基本完成对主管社会服务与管理有关部门或相关工作的地厅(局)级和县(处)级领导干部社会工作知识轮训。着重对乡镇(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基层党组织干部、居(村)民委员会成员、下派基层锻炼干部和大学生,以及直接从事社会服务与管理一线人员普及社会工作知识,提升其专业服务与管理能力。将社会工作课程列入高等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范围,对相关专业学生进行社会工作通识教育。加强对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司法工作者等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密切相关人员的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培训。组织编写社会工作知识普及读本,加强社会工作宣传载体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五)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
按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部署,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从高校社会工作院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抽调专业人员组建服务队,培育农村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力量。到2015年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通过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或新建等方式培育发展200个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站,到2020年基本实现每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一家社会工作服务站,带动培养5万名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通过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示范引领其他农村地区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推动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农村流动人口、留守人员以及社区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计划。
按照国家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要求,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政策措施。采取培训、调训、挂职锻炼等形式每年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培养500名急需紧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当地培养相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每年组织选派100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工作或提供服务,同时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发达地区实践锻炼创造条件。
(七)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和教材建设工程。
适应大规模开展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教育培训需要,着力加强社会工作培训基地建设。按照分工明确、布局合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原则,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等现有培训资源,到2020年,重点扶持发展300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其中国家层面发展50家并纳入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建设范围,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社会工作培训与继续教育网络。分类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课程大纲,形成一批针对性、实务性和科学性强的社会工作培训教材。
(八)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建设工程。
为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方式,扩大社会工作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整合现有资源或新建等方式逐步建立50个国家级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重点扶持和发展为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失业人员、低保对象、扶贫对象、受灾群众、进城务工人员、药物滥用人员、艾滋病患者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到2020年,培育发展8万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九)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
大力加强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网络建设,逐步推进全国街道(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和城乡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建设,到2020年基本实现街道(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全覆盖。着力推进社会工作标准体系研究,建立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到2020年建立200个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示范地区、1000个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和2000个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示范社区,引导和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扩大社会工作服务覆盖面。
(十)社会工作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适应社会工作信息化、现代化发展需要,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建设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管理门户网站,到2015年建立能够支撑200万用户在线,全面覆盖所有县(区、市)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就业预警、在线登记注册、信息查询、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管;建设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信息库,推动整合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资源,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网络体系;开发各领域、各层次、各类型社会工作教育培训课件,扩大远程教育培训覆盖面;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提升社会工作信息化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中央有关部门要做好抓方向、抓宏观、抓政策、抓协调工作,地方有关部门要做好中央政策落实和推进本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部门要把握规划方向,做好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民政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工作力量,推动有关工作落实。其他有关部门和组织要做好本业务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班子考核指标,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每年通报规划落实情况。
(二)建立规划体系。各地要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本规划为指导,根据实际,制定本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形成与国家规划衔接配套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落实方案,指导推动本行业、本领域贯彻规划要求,推动本行业、本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三)加大资金投入。随着国家财力增长,不断加大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工作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大民政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并引导社会资金,增加对规划项目的投入,以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四)加强示范引导。认真总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践经验,组织开展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地区和单位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地区和单位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划的全面落实。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推荐阅读:
合肥市城市生活用水节水11-30
合肥市高新区规划08-01
2011合肥学院篮球新生杯策划书12-16
合肥市供电局09-11
合肥市产业发展12-03
合肥市施工环境保护06-12
合肥市信息化大赛08-31
《合肥市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2-13
盘点合肥市社保办理流程12-19
合肥市业主委员会章程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