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荷花淀

2024-07-02

教案:荷花淀(精选11篇)

1.教案:荷花淀 篇一

《荷花淀》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荷花淀派的风格特点。

2.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关注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细节描写)。3.鉴赏本文的“诗意美”,鉴赏人物对话,把握人物性格。

一、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这个结集显示了作家成熟了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发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他以残酷激烈的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冀中抗日根据地白洋淀的农村妇女为歌颂对象,表现他们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他把战火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和崇高品格、纯美人性发挥到极致,把“白洋淀”派的艺术创作风格发挥到极致。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荷花淀(diàn)场院(cháng)

吮吸(shǔn)

晌午(shǎng)(wu)泅(qiú)

吆喝(yāo)(he)撅(juē)

横样子(hèng)

凫水(fú)

薄雾(báo)锭子(dìng)

红涨(zhàng)

啜泣(chuò)

打点(dǎ)(diɑn)奔着(bèn)

菱角(líng)扑楞(léng)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本文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又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它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2.全文已空行标明是三部分,用简洁、含蓄、连贯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1)夫妻话别(2)探夫遇敌(3)助夫杀敌

3.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四、找出《荷花淀》中环境描写的精彩语段(三处),反复诵读体味其中的“诗意美”。(提示:主要把握环境描写中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即纯美的家国之爱与美不胜收的白洋淀风光的紧密结合。)

1.第一部分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特点:描绘的是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⒈充满诗情画意:

皎洁的明月, 干净的庭院; 湿润的苇眉,洁白的苇席;银白的世界,透明的薄雾;

清爽的凉风,新鲜的荷香。勤劳的女人。清新

优美

恬静

美丽富饶的水乡

夜景美: 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生活美: 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

情景相生 人情美: 热爱劳动,热爱亲人。

特别是两个充满想象的贴切的比喻,把劳动的场面诗化了。

作用: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它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水生嫂正出于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才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毅然送夫参军,毅然组织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2.寂静无声(有点失望,有些伤心)

⒊.密密层层,铜墙铁壁,监视,哨兵(情景交融,刚柔相济)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纯美的家国之爱)画意(美不胜收的白洋淀风光)的艺术境界。

五、鉴赏人物对话,把握人物性格。

1.“夫妻话别”一节,分析水生嫂的形象 小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2.

人物语言

性格特点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有什么看头啊!”

六、传神的细节描写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乎水生嫂的意料,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2.小说中三处对于“捞”与“丢”的细节描写。(1)第一处见于“寻夫遇敌”一场。“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这是很惬意、很诗意的一笔。“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畔稻谷香”,妇女们信手一“捞”一“丢”的是菱角,流露出来的却是她们心中对美丽富庶的家乡的热爱与自豪,而那“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的“乳白色”的菱角和“像哨兵一样高高地挺立”的“粉色荷花箭”相映成趣,构成了白洋淀上一道美丽和谐的风景。相形之下, 《洪湖水,浪打浪》“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渔米乡”,辞意热切却略嫌直露,而与《赦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淳朴隽永、凝炼含蓄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美。

(2)第二、三处描写均见于“助夫杀敌”一场。

先是水生将漂在水上的装着饼干的精美纸盒“捞”起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接着是女人们将掉在水里的小包裹“捞”起来“丢”给他们,这一“捞”一“丢”,不仅仅表现了抗日军民打捞战利品时乐观的精神,以及夫妻间似嗔实喜、似怨实爱的小儿女心态,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捞”一“丢”里,早就融进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关爱,以及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正可谓一“丢”一“捞”,字字关情。总结:《荷花淀》隽永如诗,清新如画,虽不着一个“爱”字,却将水乡儿女的民族大义与夫妻间的浓情蜜意,融进在凝练精妙的细节描写之中,实为一曲洋溢着激情,饱蘸着至爱的英雄之歌。

七、总结:孙犁战争题材短篇小说鲜明的艺术特色

孙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写冀中农民抗日斗争而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以诗化为原则,以战争岁月普通农人经历为素材,用千彩诗笔在普通农村妇女身上绘写战争岁月独具的时代之美。展示战争的诗意,讴歌创造美的革命和美好的人性,是孙犁战争题材短篇小说鲜明的艺术特色。孙犁的小说皆为诗化小说。《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在《荷花淀》、《芦花荡》、《光荣》等小说中,作者着力追求的是诗一般的意境。他不是正面地描写刀光剑影,而是采取武戏文唱的技艺,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光作背景,用飘飞的芦花,洁白如云如雪的苇,粉红色的荷花箭,荷花叶的清幽香气,衬托出女主公对正在进行浴血战斗的丈夫的一往深情,点染她们新生活的欢乐和昂扬乐观的战斗精神。作者的文笔婉约而流畅,感情的抒发和人物感情的叙写,都同景物与人物的描绘自然地融合,篇篇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诗的韵致。这就是孙犁小说清新、雅丽的独特风格。

2.赏析《荷花淀》 篇二

一、独具特色的景物描写

作者以细腻的抒情笔调,将白洋淀的自然风光描绘得充满诗情,并通过景物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使文章情景交融,景文并茂,独具特色。小说开头就将主要人物水生嫂的出场安排在了一个宁静清丽的月夜之境中。她把院子收拾得很干净,借着月光编席。“坐在那编成的一片席上,就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透明的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朦胧的月色,笼起的薄雾牵系着水生嫂的缕缕情思,月光照射的银白使人觉得生活惬怀,这样的劳动场面充满了画的情调。此外这段情景相生的描写还渲染了一种温馨、清新、宁静的氛围,烘托了水生嫂们热爱自己的家园,珍惜和平的劳动生活,渴望幸福美好的爱情,更表现出她们对祖国的热爱。这些情感融在一起才促使她们毅然“送夫”参军。这段景物描写还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而且暗示下文:水生嫂们有如此高的觉悟,将要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成长为一名保卫家乡的游击战士,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的迅速壮大。

作者对中午淀上风光的描写更是情景交融,水生嫂们在探夫未遇的归途中,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烘托了她们沉寂的心情,交待了即将发生在淀上伏击战的自然环境。她们从“失望”到“说笑”虽然与她们的爽朗、乐观的性格有关,但白洋淀开阔和明朗美丽的景色也必然感染了她们,从而增强了排遣忧郁的力量。所以“很快又说笑起来。”她们划船时发出的水声,正是她们所处环境的外现,这些声音,暗示着她们那“哗、哗、哗”的轻快而有节奏的甜美的欢乐气氛将被那“哗哗、哗哗、哗哗哗”的充满杀机的危险的环境所取代。这些描写使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当妇女们巧妙地避开敌人的追击,将船驶进荷花淀之后,作者对淀上风光进行了描写:“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的挺起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虽是几笔,却是想象丰富,把景物写得逼真、形象、传神、充满寓意。表现出妇女们的安全感,衬托出她们的心理状态,突出了水乡游击队的特点,渲染了紧接而来的战斗气氛。同时还在暗示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途——“粉色”的荷花成了白洋淀的“哨兵”,那么昔日“粉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白洋淀的战士;也表现出白洋淀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

作品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从作品所描写的背景上看不到残垣断壁,看不到血污泪痕,看不到尸横遍野,仅听到了被水生嫂们惊起的憩息在隐蔽着非常巧妙的丈夫头上的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的声音,听到了“向着外面的`枪声,”闻到了“一只船”、“日本”变成的一团烟硝火药味,捞到了战利品,就这样轻松地结束了战斗,留给她们的是朗月、清风、明媚和喜悦。紧接着硝烟散去,水波荡漾,一切象没发生一样。这些描写简直像神话世界一样,增添了文章的神奇色彩。

所有景物,都是作品中人物眼里所见的白洋淀的景物,在水生嫂们、水生们眼里,家乡是这样的美,他们能不爱家乡吗?这样俊美秀丽的家园岂容强盗来侵犯!因此他们必须义无反顾地拿起钢枪投身抗日队伍,去赶走鬼子保卫家乡,表现了人物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她们并不把残酷的保家卫国战争视为畏途,都充满必定胜利的信念。他们随时随地都感受到家乡的美,生活的美,作品中的景是人物形象眼中的景,作品中的情是人物形象心中的情,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深邃了。

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使得这篇小说更像一首清新隽永的抒情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构成了如诗如画的意境,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难得的佳作。

二、巧妙的构思

小说的成功之处,除了含蓄的对话和传情的动作之外,还在于通过巧妙的构思,从容镇静地写了一场伏击战,显示了艺术上的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本来,几位年轻妇女划船去看望丈夫是鲁莽的行动。当她们嬉闹着把船开到白洋淀后,意外的情况发生了。日本鬼子的汽船出现了,她们只好向荷花淀逃去。这急切之下采取的逃避行为却起到了把敌人引进部队布置好的“口袋阵”之中的作用,从而帮助部队实现了干净、彻底、全部地消灭敌人的目的。场面转换之迅疾,情节发展之出人意料以及文笔之生动洒脱,实在令人赞叹,当妇女们在惊魂未定之时,发现正是她们日思夜想的“狠心贼”救了她们,其喜悦之情难以言表,。这样的战争,这样的会面,显得非常的真实。只有这种富有诗意又充满着火药味的会面,才能反映抗战军民的精神状态。正是这种实际而充满诗意的战斗,才能增强妇女们的战斗信心,刚到秋季,她们就威风凛凛、生龙活虎地“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这样的战斗,把战争的硝烟融进军民的欢乐之中。它显示的不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压力,也不是战争留下的创痕与血污,而是军民们在战斗之后所获得的喜悦与欢乐。这样的战斗使人觉得愉快、兴奋。这样的战斗更充分地表现出小说的成功所在。小说的突出成就,是通过作者的巧妙构思取得的。作品通过一个新型家庭的夫妻关系,深刻地揭示了是革命战争锻炼和提高了中国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使他们成为平凡而伟大的抗日英雄。作品虽然写的是水生因参加了地区战斗队,回来与家人告别,但作家却不写与父亲,儿子的告别,单单写了与妻子的告别,其意就是突出对新人的精神世界的描绘。通过水生与妻子的一段对话,既勾画出了“总是很积极的”青年农民水生的形象,又烘托出了一位勤劳,善良,贤慧,开明的妻子的形象。这不仅仅是水生嫂一个人,而是水生嫂们共有的特色。

【注释】

[1]茅盾:《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2]《中國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人民性和战斗性·文学短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4]《文艺学习·文学短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荷花淀》教案 篇三

时 间:2007年4月18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 地 点:芜湖工业学校

授课班级:芜湖工业学校06级对口升学班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明确小说情节;上网查找有关作者、有关《荷花淀》阅读欣赏文章。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氛围

教师导入:很高兴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一节课。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非常推崇一句诗:“充满劳绩,但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土地上。”诗意的栖居,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要和谐;要远离疾病、困苦、瘟疫和战争。要做到这些很难,但人类一刻也没有放弃争取的权利。中国有位文学大师,就曾以他的文学作品诗意地栖居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创出了个文学流派,叫“白洋淀派”。他就是文学大师孙犁。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孙犁先生的经典作品《荷花淀》,看看大师是怎样描绘战争中人们生活的。

(二)学生走上讲台交流查找的有关资料;划分故事情节。生:我们商量了,根据场景,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女人编席、夫妻话别、女人探夫。

师:你们划分的很好,我与你们观点是一致的。有人说,这篇课文是一篇诗意的小说,昨晚我把第一段编排了一下,一字未加,成了诗的模样,请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同学给大家读读。(教师用大屏幕展示第一段改成的诗)

月亮

升起来 院子里

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 白天

破好的

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

坐在小院当中

手指上

缠绞着

柔滑修长的

苇眉子

苇眉子

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

跳跃着

师:你读得很有韵味,比我读得好多了。(笑声)这篇小说开头是非常有名的,一开始我说不清它好在哪里。(笑声)后来读多了,才知道它好在哪里: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纯粹是白描,但有内在的诗情和韵味,要慢慢地品味,要多读才能体会。请大家把前三段自由地读读,读后我们来谈谈感受。

(三)谈感受 引话题

师:这几段主要写了什么?给你的感受怎样?

生:主要写了“人和环境”,环境描写给我的感受是恬静、清凉,人写得很圣洁,很安祥,人与环境很和谐。(学生提到和谐,我赶紧抓住)

师:请大家具体说说。(同学之间互相讨论着)

生1:“月亮升起来了。”月亮本身给人一种圣洁、宁静、清凉的感受。“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营造了清凉、洁净的氛围。“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给人一种柔美的感受。最美的是写“她像是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是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虽然没有直接写人的外貌和神态,但我能想象出,她象个圣女。(笑声)。还有“水面上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来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也写得很美。这里的环境美,人也美,人与自然是和谐的。

师:还写了什么?

生2:还写了白洋淀的富饶。师:具体说说。

生2:“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只晓得……”,这些句子说明了白洋淀很大,资源很丰富。下面一句“有无数船只运送着雪白的席子”,说明了白洋淀的人很勤劳。白洋淀提供了资源,人们利用资源创造富裕的生活,也能说明人与自然是和谐。

师:你们说得多好啊,能联系课文内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欣赏水平高。(笑声)

师:那有没有不和谐的呢? 生:有啊,日本鬼子来了。

师:是啊,我们这么美丽的土地,这么宁静的生活,却给强盗破坏了。人们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不得不放下苇刀,拿起枪杆子驱赶强盗。这让我想起京剧《沙家浜》里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的一段唱词:“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岂容日寇逞凶狂。”

师:为了捍卫这和谐、宁静的生活,水生和他的同伴们不得不抛妻别子去打仗,这才有了“夫妻话别”、“女人探夫”。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两部分,仔细揣摩人物对话,说说这里的人与人是不是和谐的,人与自我是不是和谐的。

(十分钟后)

师:请哪位同学谈谈我刚才留下的问题?

生:这里的人与人是和谐的,人与自我是不和谐的。

师:具体说说看。没说之前,我提一个令我困惑的问题:“水生嫂”怎么没有名字呢?(学生讨论,有的说:没名字,古代普通妇女都是这样,譬如:“祥林嫂”就没有名字。有的说:有名字,但叫她“水生嫂”听起来亲切。有的说:有名字,作者故意不写她的名字,使她具有代表性,代表许许多多象她一样的具有优秀品质的中国劳动妇女。譬如《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作者就是让他代表无数在长征途中牺牲的战士)

师:你们有这么多的说法是我没有想到的,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我赞成“水生嫂”有名字,是作者故意不提她的名字,让她具有代表性。让她代表那个特定时代千千万万像她一样纯朴、善良、勤劳、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好了,我们继续讨论刚才的问题,请那位同学具体说说。

生:人与人之间是和谐的。我从“大门还没关”,“他有时望望淀里……”,“女人站起来就去端饭……”,以及它们夫妻之间的其它对话可以看出它们夫妻关系很好。还有其他妇女,丈夫刚走,它们就找借口去看看。虽然她们知道去的路上可能会遇到危险,但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去了。

生:这里的人与自我是不和谐的。因为他们心口不一。譬如水生嫂听

夫说明天要到大部队上去了,说了一句“你总是很积极的”。有责备的意思,但表面看还是表扬。又如水生,明明担心妻子拖后退,却给她带高帽子:“他们全觉得你开明些”。再如那些妇女明明想去看自己的丈夫,又找出各种借口,有的说是要送一件衣服,有的说是婆婆叫去的,还说“俺不想去,俺婆婆非要俺去,有什么看头呀”。(绘声绘色的一句引发了全班的笑声)其实,她多想去呀!(又是一片笑声)

师:(微笑)你们分析的很有见地。但我补充说一下,这里的心口不一不是他们的错。没有他们所处的那个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时代,他们不会那样说话。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

(四)结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围绕着“和谐”这个话题,探讨了《荷花淀》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同学们能够联系课文中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阐明自己的观点,可以说找到了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我为你们的进步感到高兴。再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这篇课文写的是战争年代的生活,作者为什么没有描写战斗的惨烈场面,却把生活描绘的如此诗情画意呢?1

4.荷花淀教案 篇四

(一)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述,理解本文作为“诗体小说”的代表作的特点。

(二)学习本文以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述刻画人物的手法。

(三)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学习他们英勇抗日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阅读描述伏击战的段落,具体说明作者是怎样把紧张战斗的情景和日常生活的情趣糅合在一齐的。

分析:激烈的伏击战是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的,是在女人们探望丈夫的途中发生的。战斗打响以后,女人们发现“枪声只是向着外面”,“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发现了“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荷花转成人了”这一细节描述生动而逼真,当“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全神贯注瞄着敌人射击时,妻子们却在紧张的战斗中找自己的丈夫,使整个场面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写战士们欢笑着打捞战利品过程中又有了许多细节描述。作者把打捞战利品和日常生活中的摸鱼糅合到一齐,当水生仿佛带着很大的气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后,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的船上,之后“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一个丢来,一个丢去,渲染了胜利的欢乐气氛,也传达了年轻人之间那种相亲相爱而又略带戏谑的情感。总之,作者把战斗情景与生活细节糅合起来,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作者是怎样描绘荷花淀优美的景色的?这些环境描述有什么作用?

分析:小说先是对优美的夜景作描述。这段著名的景物描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即环境)、时间,引出了主要人物水生嫂。既写院子里,也写了院子外的淀里: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干净的很,水生嫂身下编成的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就“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无限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编席的劳动场面诗化了。紧之后小说透过水生嫂的眼睛来写淀上的风光:银白的湖水,笼起的薄雾,新鲜的荷香,粉红的荷花……这幅画面景物描述是清新、明丽的,色调是清净、银白的。作者抓住了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事物,来展现荷花淀的地方风貌,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将读者带进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那里的景是充溢着人物心中情的景,是景情相生的,因而使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小说中还有两处景物描述:一处是几个妇女到马庄探夫未遇,羞红着脸摇船归途中的正午淀上风光,“已经快到了晌午了,万里无云……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没有一只船”暗示了湖面状况的异常,进一步勾画出白洋淀伏击战的典型环境,也为下面到来的激烈战斗蓄势;另一处重要描述是插在妇女们为摆脱鬼子的追赶,把船奋力摇入荷花淀里的时候,“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那里的景物描述暗示了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战斗,也写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克敌制胜的信心。同时对荷花形象传神而充满寓意的描述还暗示着白洋淀妇女成长的前途——粉色的荷花箭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昔日的粉妆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家乡的战士。

这些景物描述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是:①为人物带给一个明朗清新的环境,渲染了氛围,起烘托作用;②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增添文章的诗情画意;③为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三)课文中对话的作用是什么?

1。小说把对话和叙述有机地结合起来,自然地交待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如写水生夜晚归来时的夫妻对话,点明了淀里斗争形势的变化和水生参军的状况,既补充交代了未经叙述过的情节,又成为下文在荷花淀里伏击敌人的伏笔;写水生嫂在对话中对丈夫流露出的依恋,则是以后她和另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看望丈夫的思想基础;写几个青年妇女划船回家的对话,又引出她们秋季组织起来同敌人并肩战斗的情节。

2。对话传神地表现了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如“夫妻话别”一场的对话:

“这天怎样回来得这么晚?”——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你总是很用心的。”——这是水生嫂得知丈夫晚归的原因和已参军的状况后说的话,话中既带有责怪又有赞扬,水生嫂此时的情绪是极为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去打鬼子,她感到自豪。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样办?”——水生嫂毕竟是个女人,丈夫是要去参军打仗,这一去说不定就是生离死别,而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摆在她面前的担子是多么沉重阿!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经过水生的劝说,水生嫂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为了让丈夫放心,她自觉地承担任务。

总之,“夫妻话别”中的对话,生动地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爱丈夫、爱祖国的农村妇女形象,也刻画出水生这样一位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爱祖国、爱家庭、事事争先的革命战士形象。对亲人的爱和对祖国的爱这两种伟大的感情就这么自然地统一在朴素的语言中了。

又如,伏击战胜利结束,几个妇女在回家路上的对话,表现出她们在战斗中受到教育,不甘落后,想和丈夫比个高低的自尊心理和勇敢、好强的性格。

(四)作者是怎样善用细节描述刻画人物的?

分析:孙犁长于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青年女性的形象更是栩栩如生。他效法鲁迅,喜欢用白描手法,如写水生只写了穿着白褂、黑裤,戴一顶大草帽,而水生嫂的外貌我们则一无所知,但人物形象却依然在我们心中活跃起来了,主要在于作者以富于性格化的细节动作尤其是对话,鲜明、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重在刻画人物的心灵美。如写水生嫂月夜下编席,她“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短短两句话,不仅仅活画出人物优美的劳动姿态,矫健的身影,似乎荡漾于人物胸中的青春的活力也依稀可见。当最初听到水生要去参加大部队的消息时,水生嫂的情绪是复杂矛盾的:她的“手指震动了一下”,这个细节描述,细腻而又深刻地暗示出这个消息对水生嫂心灵的震动。接下去关于水生参军问题的对话,能够看出水生嫂内心矛盾是交织在这样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是对丈夫的爱和依恋,作者以“你总是很用心的”一语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同时对丈夫走后家中可能出现的“难处”的思考和思忖,战争和**,上有老,下有小,她要一个人承担起家庭和生产的两副重担。但是,这一点并没有让它从水生嫂的口中直接倾诉出来,而是以水生之口出之,不仅仅使

水生嫂思想境界因之得以提高,而且使水生内心世界显得更丰富,一笔并写两面。另一方面,这是革命斗争形势需要,如果让敌人在门口安上据点,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同时丈夫是庄里党的负责人、游击组长,理所当然要走到前头。

正是在这激烈的内心矛盾中,水生嫂作出了自己的抉择——“你走,我不拦你”,表示支持丈夫参加大部队。因为水生嫂毕竟不是那种心胸狭小,只明白恋个人和家庭小天地的旧式妇女,而是在党所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里觉醒成长起来的一代新型妇女的典型,她明白丈夫为什么当兵,为谁打仗。因此,她深明大义,在民族灾难深重的时刻,毅然决然挑起了家庭和生产两副重担,让丈夫安心去打仗。当水生嘱咐她,“不要让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一句,水生嫂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嗯”、“嗯”流着眼泪答应了他。毋庸多言,谁都能够体会得到这其中人物该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奔涌着怎样起伏的情感波涛阿!作者以极精炼的笔墨,揭示了人物纯洁、健康、秀丽的精神世界和他们的“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五)本文选材与剪裁特点是什么?

分析:《荷花淀》是一篇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许多这类题材的作品都描述敌我双方的殊死战斗,情节曲折复杂,文中刀光剑影,硝烟弥漫,哀鸿遍野。如《铁道游击队》、《吕梁英雄传》、《地道战》、《地雷战》等。孙犁则另辟蹊径,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抗日战争。他不写敌后抗日游击队怎样和日本鬼子打仗(文中虽涉及打仗,但不是主要的),而是写抗日根据地的一群年轻妇女如何在战争环境里锻炼成长;他不以游击队长水生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而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们作主要人物,透过描述、塑造她们的形象,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英勇抗战的精神;他不刻意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精心选取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及事情,作为小说的主要材料。所以在小说中,我们看不到断壁残垣,看不到硝烟烈火,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清风、明月、荷香、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那么清新,明朗,秀丽,构成一种散文式的格调,具有诗歌的意境,既清新脱俗,又含蓄隽永。作者笔下的水生嫂等几位青年妇女,没有什么惊人壮举与豪言壮语,但她们的勤劳质朴,热爱生活,真挚多情,深明大义,同仇敌忾,在一系列“小事”中得到生动真实的表现。在“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

”部分中,妇女们的表现是平凡又不平凡的。作者于此写出了她们的成长,这一切,显示了作者选材与剪裁的功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老师检查预习状况。请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情节。

(概述后老师简单的评一下。)

(二)提问:故事情节以什么为线索,按什么顺序安排?

明确: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三)提问:小说分三部分,每部分讲些什么主要资料,用简要的话概括出来。

明确:(1)夫妻话别。(2)探夫遇敌。(3)助夫杀敌。

(四)老师提示:这篇小说很有人情味,人物形象也很生动。作者是怎样写的,很值得我们认真分析一下。我们从上面概括的情节能够看出,小说的情节是围绕夫妻之间的关系展开的。先是妻子支持丈夫参军,再就是妻子惦记丈夫要去探访,回来途中遇上敌人,无意中把敌人引入我方的埋伏圈,使伏击得到全胜。人物在这过程中得到刻画,人物在这战斗中成长,人物性格也在情节展开中得到发展,下面我们就人物刻画分析几个问题:

1。小说主要写什么人物?

5.课文《荷花淀》教案 篇五

《荷花淀》是传统名篇,被赞誉为“诗体小说”。相对于主题美、景物美和细节美,作品中简洁传神、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是更大的亮点。但是,作品所反映的时空背景离现代的学生毕竟较为久远了,如何在一教时内让学生走入文本,品味人物语言?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朗读。因为文字的静默无声天然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隔阂,而朗读的声情并茂本身就有利于沟通。因此,本课将把朗读作为探究人物的主要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用文字、声音、情感和想象构筑起来的诗意的语文世界。

教学目标:

1.朗读个性化的语言,领会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妇女形象。

2.通过赏析人物,陶冶学生性情,涵养学生心灵。

3.尊重学生在阅读欣赏中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定向

昨天请大家阅读了一篇小说《荷花淀》,大家都读过了吗?给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呢?

引导学生畅谈,如果学生能谈到人物对话的精彩就直接定向研读。如果学生没有谈到的,就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人公。分析和理解小说的人物,有多把钥匙,如,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今天我们就锁住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语言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文中有很多处人物对话。那么,把握人物语言的最便捷最有效方法是什么?结合语境,诵读品味,比较揣摩。

二、学生自由诵读,选取对话语段,分组揣摩。

三、交流鉴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尝试演读。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自己所选取的对话语段,找一句自己认为最传神,最动人的话,何大家交流自己的赏析和感受。

教师在组织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注意对话中的神态细节描写

2、设计语言变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揣摩

3、引导学生将语言鉴赏深入到人物思想和形象鉴赏上

4、组织学生演读

(一)夫妻话别

具体语言鉴赏点:

1、怎么了,你?(你怎么了?)倒装句式急切,关心

2、你总是很积极的。(低着头说/斜着眼说;就你积极)心态真诚,羞涩、无奈、自豪顺带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水生的“脸红”“气喘”和避闪拖延的态度,体会他想说又怕说不知道怎样说的.矛盾心理,水生嫂察言观色、急于求知的心态,都体现在人物语言中。

3、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你走吧,走了就别回来。/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水生嫂说此话时,既没有愤怒的表情,跟没有偏激的行为,只是一个普通妇女突然要承担家庭一切重担时本能的反应。从后面对话可见,她提出家里困难,是希望丈夫理解而已,绝非设障碍拖后腿,虽无豪言壮语,但她那识大体明大义甘愿牺牲的美好心灵同样熠熠生辉。水生嫂表现出的人之常情,使人物更贴近生活,与普通人距离更近,越发真实可爱。

4、嗯。嗯。流着眼泪答应了他。(好。行。)嗯,发音沉重厚实,嗯出了复杂的心理和美好的情操:因为挚爱丈夫,她心情极其沉重,说不出轻快的字眼;为了丈夫的安心抗日,在艰难的任务,他都会坚决完成,无需夸口,也不会信誓旦旦。

5、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抓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忠贞,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人还是要学习这些传统美德。因为有时候,似乎看到在有些地方,有些场合有的人表现得太随便了。这是丈夫对妻子的珍视,不能收到侮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站着死不能跪着生。

小结:从这段夫妻话别中,我们不难看出水生嫂理解支持丈夫,吃苦耐劳,淳朴善良,舍小家为大家,深明大义,任劳任怨。还可以看出夫妻情深,生离死别的凄美。

(二)商量探夫

学生诵读后,引导学生活动:

1、揣摩说话的意图,补充水生嫂的后半句话。(我们要去得小心啊。)实际上是巧妙地将要不去得划转到了如何去上了,比别人想得远,显得沉稳。

2、为每句话的人物加上神态描写。第1句托辞自然,精明乖巧;第2、4快人快语;第5句忸忸怩怩;水生女人沉稳。

如:一个新媳妇低着头,红着脸,两手不停地搓着衣角,忸怩地说:“……”

这些人物语言非常个性化,或乖巧或爽快或稳重或羞涩,跃然纸上。都表现出对丈夫想念牵挂,情愿冒着危险去看望丈夫。

(三)途中骂夫

学生诵读,女人们忘记不痛快,说笑起来后,为什么骂丈夫?骂了什么?

反观几个女人骂夫,全是夸夫,骂在嘴上,夸在心里,这种俏骂帮衬的高明夸法,体现了白洋淀妇女的幽默风趣。

(四)感受打算

学生诵读,讨论:

这些话中,大家能分辨出哪一句是由水生嫂说的吗?咱们来读一读,品一品,辨一辨。同桌间讨论一下。

小结:

第六句首先可以排除;第一句是撅着嘴说的,有点撒娇的味道,气质不像;第四、五、七句充满了不服气,与水生嫂深明大义的特征不符合;第二、三句有可能,但这两句与她沉稳的个性也不能完全匹配。这里没有一句是水生嫂说的。其实,这时候,究竟谁是水生嫂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亲身经历了战斗,亲眼目睹了丈夫的歼敌过程使这群妇女的内心起了显著的变化。此时,她们的心理体现出更多的共性,那就是:既有对丈夫不在自己身边的无奈又有对丈夫勇敢抗敌的自豪;同时也激起了自身投入战斗的意愿和信心。

由被动旁观到主动投身战斗反映出这群勤劳能干、淳朴善良,平日里守着家、编着席对丈夫想念牵挂显得真挚多情的荷花淀妇女在斗争中逐步成长起来,显出了乐观勇敢、自尊自强的一面。对于这群没有名字,也淡化了肖像,却能和男子一样保家卫国的荷花淀妇女,我们怀有的只能是深深的敬意。这恰如孙犁自己说的:“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这群朴素得如同淀里随处生长的荷花一般的妇女,她们的心灵像荷花般高洁美好,她们的容貌也一定像荷花般端庄美丽。感谢孙犁,给我们品尝了这样美味的精神食粮;感谢荷花淀的女人们,让我们感受了人情人性的纯美,也看到了中国妇女的成长。

6.荷花淀 说课稿+教案 篇六

尊敬的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荷花淀》,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优秀小说。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荷花淀》是传统名篇,被誉为“诗体小说”。此篇课文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总教学目标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2)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 “诗体小说”的特点。

3)学习白洋淀地区人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设计依据:小说的三要素是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本单元的重点就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而作者主要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她们的,因此,我把这个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 “诗体小说”的特点。设计依据:在现代文学的长廊中,孙犁作为“白洋淀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独具艺术魅力。《荷花淀》与一般意义上的战争题材小说有着截然的区别。它没有具体描写战争中的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而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景物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品味人物语言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朗读,因此本课把朗读作为探究人物的主要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用文字、声音和情感构筑起来的美妙的语文世界。

1)朗读法: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对话中潜藏的深层含义,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

2)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讨论中碰撞,并且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练习法:学以致用,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性的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法

学校教育需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本课主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前找有关本课的相关资料,课堂上则要积极参与讨论,课后根据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进行巩固和迁移。

3.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辅助,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我主要的准备工作是备好课,做好PPT课件。在课前两天布置学生预习该课,让他们能主动地去查找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

(二)课堂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为1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课文,创设情境

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徐徐展开白洋淀的风光图片,老师再用优美的语言导入课文,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境界,使学生进入审美享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 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本文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因此,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基本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 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本文没有具体描写人物的外貌、服饰等,而是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来描写人物丰富内心世界,从而使人物栩栩如生。因此,通过品味人物的对话,让学生把握作品人物形象。

文章精彩的对话有好几处,老师通过精讲“话别”这一段,然后通过诵读法,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

“话别”这一段,先分角色朗读,然后让学生来评价他们读得如何,是否把人物的语气,人物的感情读出来了。通过讨论评价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然后再播放视频,让学生看教学电视片中演员的对话,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集体朗读(女生扮水生嫂,男生扮水生,老师读旁白)

关于“探夫”前的一段对话,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法来揣摩。其他的对话则由学生课后去品味。

设计说明:在对语言的品味的基础上由学生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总结出本文人物描写的手法。

四 品味鉴赏,把握特征

作为“诗体小说”的代表,《荷花淀》独具艺术魅力。这个特征主要通过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来把握。

1、对于“月夜编席”的描写

设计理由:通过分析,得出文章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选择了优美的景物,运用了富有韵味的语言,创设了优美的意境。即景物美、语言美、意境美,使孙犁的小说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描写清新雅丽,婉约流畅,富有诗歌的韵致。

2、学生分小组分析“伏击前的景物描写”

设计理由:现学现用!学生根据前一段的分析,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一段是如何体现景物美、语言美和意境美的。

五 总结课文,加深理解

设计理由:通过总结,了解《荷花淀》独特的艺术魅力,巩固本文所设定的目标。

六 课外练笔,能力迁移

教案

【教学目标】上文【教学重点】上文【教学难点】上文【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学习方式】 有意义地接受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相结合。【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课文,创设情境(2分钟)

明确: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境界,使学生进入审美享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 检查预习(4分钟)

明确:能用简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基本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 品味语言,把握形象(20分钟)

(一)朗读品味夫妻话别的对话,用心感受水生嫂表现出的性格情感。品味重要语句“怎么了,你?”VS “你怎么了?”——品味出倒装句式的恰当运用,使水

生嫂表现出关心、敏感、聪慧。“你总是很积极的”。——骄傲自豪,思想进步“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支持、依恋“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明理、坚强“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关心、体贴。

6“他们几个呢?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细心、敏感。

(二)朗读商量探夫,探夫不遇,战斗感受三个片段,领悟以水生女人为代表的荷花淀妇女群像。阅读“商量探夫”的这段特色对话

明确:出色的朗读是建立在准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这些人物语言极具个性,或聪明伶俐,直率开朗,或谨慎稳重,心直口快,更有羞涩可爱,都跃然纸上。2 探夫不遇(简略分析)战斗感受

(1)女生齐读,共同感受

(2)通过抓关键词来理解

明确:战斗让女人们增长了见识,唤醒了觉悟,战争让她们不甘落后,乐观勇敢,自尊自强。

四 品味鉴赏,把握特征(10分钟)

作为“诗体小说”的代表,《荷花淀》独具艺术魅力。这个特征主要通过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来把握。

1、对于“月夜编席”的描写

明确:通过分析,得出文章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选择了优美的景物,运用了富有韵味的语言,创设了优美的意境。即景物美、语言美、意境美,使孙犁的小说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描写清新雅丽,婉约流畅,富有诗歌的韵致。

2、学生分小组分析“伏击前的景物描写”

明确:学生根据前一段的分析,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一段是如何体现景物美、语言美和意境美的。

五 总结课文,加深理解(3分钟)

明确:通过总结,了解《荷花淀》独特的艺术魅力,巩固本文所设定的目标。

7.荷花淀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七

三、荷花淀

孙犁

一、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写法。

2.了解白洋淀地区人民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

2.难点:通过景物描写、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感情。

三、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词语补释:

*惦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

*藕断丝连:藕已折断,丝还连着。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

解题:

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芦构桥事迹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新颖1.淀:浅浅的湖泊

美丽2.荷花淀:湖泊名,是白洋淀的一部分

提挈3.歼灭鬼子的伏击战在这里发生

荷花淀4.用亭亭玉立的荷花象征年轻可爱的抗日战士(如铜全篇墙铁壁、哨兵、荷花变成了人),象征年轻美丽的

寓意抗日妇女

深刻5.荷花是美的,预示了作品轻松、优美的基调,对抗日群众寓有赞颂之意

作者简介:

孙犁,河北省安平县人,“七七”事迹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抗战以后参加晋察冀边区的革命工作,这时还只有二十多岁。他的《白洋淀纪事》是在延安写的,其中许多短篇,深刻地反映了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荷花淀》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解放后,在天津从事编辑工作,他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散文集《文学短论》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这个结集显示了作家成熟了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发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孙犁同志非常熟悉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者写《荷花淀》的目的在于反映“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民族的精神气质。”

情节结构:

注意:隔行是小说分段的方法之一。

第一部分:水生参军,夫妻话别。(开端)

1.月夜编席(1─4自然段)

2.夫妻话别(5─29自然段)

3.水生离家(30─31自然段)

第二部分:探望丈夫,归途遇敌。(发展)

1.探望丈夫(32─38自然段)

2.扑空归来(39─47自然段)

3.淀上遇险(48─61自然段)

第三部分: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高潮、结局、尾声)

1.伏击歼敌(62─65自然段)

2.意外相见(66─84自然段)

3.组织起来(85自然段)

本文线索: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

1.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2.明线暗线分而又合,合而又分:

明线──几个妇女的活动:送夫、探夫、遇夫、学夫

暗线──地区队的活动

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劳动妇女的形象的分析:

本文选材新颖,没有集中、细致地写水生等七个青年参军和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情景,而是着重写水生嫂等迅速成长的过程。

水生嫂等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当大敌当前,国难当前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她们高尚的情操,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结尾,形象说明她们热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量和作用使她们性格更完整、突出,合乎情理的发展和结尾,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主题:表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地迅速发展壮大,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展示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使作品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

第二课时

总结写作特点:

一、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通过写景表现人物的感情,充满诗情画意。

第一部分第一层,是一幅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

夜景美: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生活美: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情景相生

人情美:热爱劳动,热爱亲人

特别是两个充满想象的贴切的比喻,把劳动的场面诗化了(“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景物牵动着情思──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回家。

这一景物为后面的情节展开作了铺垫,因为水生嫂正出于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才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毅然送夫参军,毅然组织队伍,参加战斗。

第二部分第二层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

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摇进荷花淀,又对淀上风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写(第二部分第三层):

作者驰骋想象,几笔勾画,把景物写得逼真、传神、充满寓意。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着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写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念,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二、生动的细节描写

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

如: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楚枪声是向着外面,她们才趴着船帮露出头来”寻找自己的丈夫。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聚精会神),妻子却在紧张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也是聚精会神),为下文议论战士们“横样子”伏笔。这个细节,使紧张战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重写奇袭、巧遇,是故事的高潮。

打捞战利品,也有许多细节描写。

如:“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的拿手戏。”这里,把打捞战利品和日常生活摸鱼揉合在一起。又如,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船上”,几个青年妇女又把掉在水里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这一丢过去,又丢过来,渲染了胜利后的欢乐气氛,表现出了夫妻之间相亲相爱,相互戏谑的情感。

三、简洁而传神的对话

很好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发展了故事情节。

水生和妻子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微妙心理活动和人物的精神面貌)“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他们几个呢?”──侧面打听

“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流露出她的温情和忧虑,表明了她对丈夫的关心、体贴,也表现了她细心、稳重的性格。

当她得知淀里的斗争形势变了,丈夫报名参军后,她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这一句包含着复杂的思想感情,本来“你总是”这种口气多半用于责难,可这里却用于对丈夫的称赞,写出了她对丈夫的依依不舍,也写出了她识大局、明大义,积极支持丈夫参军的崇高品格。

从水生嫂的言语中流露出依恋丈夫的感情,为下文伏击埋下一笔,是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看望丈夫的思想基础。

几个妇女商量去马庄探望丈夫的一段对话可以看出:

巧:来得不巧,巧遇敌人,巧逢亲人,无巧不成书。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这段对话,把她们羞涩和想去探望丈夫的急切心情表现出来了。“哪里就碰得那么巧,”反映出侥幸心理,促成她们归途遇敌,躲进荷花淀,无意把敌人引进埋伏圈,为歼灭敌人创造了条件,这段对话对情节发展起作用。

中心思想:本文描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青年妇女逐步由普通劳动者成长为机智勇敢的抗日游击战士的过程,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作业:

8.《荷花淀》教案第三课时 篇八

《荷花淀》教案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简要总结、精讲多练。    一、主题思想:小说以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抗日生活为背景,描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青年妇女逐步由普通劳动者成长为机智勇敢的抗日游击战士的过程,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农村青年妇女的群体形象。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二、艺术特色:   (一)追求散文式的格调和诗歌般的意境。既不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也不在人物塑造上刻意雕刻。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的来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    (二) 善于用简洁朴素的对话来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用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刻画场面。    (三)景物描写如诗如画,起到了烘托人物形象、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等作用。    作业 :    [思考和练习]第三题。   随课练习    一、《荷花淀》中有一段五人对话的描写:    这段对话描写出自五个青年妇女之口,她们在想探望丈夫的共同心愿中,又显示不同个性特点。请按以上所标的顺序简要说明各自个性特点。    答案:A.机智伶俐 B.爽朗直率 C.稳重谨慎 D.性急冒失 E.忸怩含蓄   2.这五个人的对话描写,从全文表达角度看,主要起了什么作用?选出正确的一项: B.交代故事发生原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9.教案:荷花淀 篇九

zjjsks】

浙江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辅导:高中语文说课教案“荷花淀”

【教材分析】

《荷花淀》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昨日战争”中的一篇。本单元有三篇讲读课,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荷花淀》和《赤壁之战》。这三篇课文《荷花淀》描写的是现代战争,其他两篇描写的是古代战争,《烛之武退秦师》表现的是个体英雄形象,《荷花淀》表现的是群体形象。与其他两篇相比,《荷花淀》中的战争环境是清新的,宁静的,它的情节不事雕琢,语言的简洁清丽,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带给人们以清新的美感,浓郁的生活气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能力目标:

1、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在表现人物和推动故事发展方面的作用。【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战争,在人们的心中往往是残忍的、恐怖的。许多作家在描写战争时,总是不惜笔墨浓笔重彩铺写硝烟弥漫的景象,但也有部分作家用别样的方式来写战争,孙犁便是其中一位。《荷花淀》就是这样的优秀作品。

2、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⑴学生朗读课文,概述文章故事情节,列出小标题(对学生来说,大体概括小说的情节不成问题,在这里要求用四字小标题概括,更进一步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夫妻话别(开端)--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成立队伍(尾声)地址:杭州市文三路477号华星科技大厦三楼 教师微信号:zjjsks

官方微信:【

zjjsks】

⑷就整篇文章发问:主人公是谁?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订正,明确: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

(此问题主要关系到对全文主旨的理解,只有认识到主人公是群像,才能更好的理解全文的主旨。)

3、重点探讨 1)两处人物对话。

A.鉴赏“夫妻话别”一节的人物对话。

①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朗读要力求读出人物内心的情感。②鉴赏对话

问题:请运用联想和想像,结合上下文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语言,说说这些话语表现了水生嫂怎样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点?这些对话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a“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关心)“怎么了,你?”---水生嫂察言观色,感到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细心,机敏)(以上几句,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细心、稳重的性格和对丈夫的忧虑与关心。)b“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境是十分复杂的,在责怪当中含着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摆正了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

(以上几句对话,可用词语替换法或比较重音语气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c“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嗯。”---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地址:杭州市文三路477号华星科技大厦三楼 教师微信号:zjjsks

官方微信:【

zjjsks】

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设置对这一部分的赏析,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人物语言能够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能存在的困难是分角色朗读学生不好意思,要做好动员和鼓动;其次,学生的阅历所限可能使他们理解成年人的内心和情感会有一定难度,解决办法是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和联想,彼此交流探讨。)(2014)下半年浙江教师资格笔试备考专题:http://zj.zgjsks.com/zg/2014jszg_bs/?wt.mc_id=bk11904

B.鉴赏“商量探夫”一节的人物对话。

③学生分角色朗读“商量探夫”时五位妇女的对话,体会人物各自不同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征。

④赏析对话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活画出这个女人的含蓄、聪明伶俐。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表现出该女人直爽开朗的特点。

“听他说,敌人要在同口安据点„„”是水生嫂说的,表现了她心细、考虑问题周到、善于思考的个性。

“哪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快人快语,有点冒失。“我本来不想,可是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活画出一个羞涩忸怩而又十分可爱的形象。

小结:作品的对话描写简洁朴素,生动传神,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如此,而且能形象地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了白洋淀女人们的成长历程,展示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人情美、人性美,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设置对这一部分的赏析,主要是要让学生理解人物语言能够体现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学生对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不够准确,可以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逐个讨论。)2)细节描写

地址:杭州市文三路477号华星科技大厦三楼 教师微信号:zjjsks

官方微信:【

zjjsks】

分析鉴赏一个细节。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乎水生嫂的意料,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3)鉴赏景物描写:

①放朗读录音:从“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②问: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问: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水生嫂们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结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及和谐的氛围,也为下文伏击战环境作了铺垫。)朗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一节。

这里只有两句话,一句写荷叶,一句写荷花,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这里是荷叶荷花,也是铜墙铁壁,是监视敌人的哨兵,也就是埋葬敌人的战场。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4)小说的情感: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小说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地址:杭州市文三路477号华星科技大厦三楼 教师微信号:zjjsks

官方微信:【

zjjsks】

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对亲人的深情,对国家的忠诚,这此普通人所具有的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是正义的基础和源泉,蕴藏着战胜侵略者的巨大力量。

5)概括“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

4、布置作业

⑴赏析文中“寻夫未遇”归途中的对话描写。(举一反三)⑵赏析文中三处关于“捞”和“丢”细节描写。【效果分析】

经过这一堂课,学生对人物对话,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能够有深刻的认识。

更多浙江教师招聘公告及备考资料尽在中公浙江教师考试网

10.荷花美教案 篇十

一、点题

老师想朗诵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两句诗送给大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谁知道这诗句是描写谁的?(出示字幕)

荷花(出示采莲图)

是的,荷花在一张张碧绿大圆盘的荷叶衬托下,显得分外美丽。有红的,有粉白的,有盛开的,也有还是花骨朵的。仿佛让我们置身于夏天的碧绿与纯净,真是太美了。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这诗情画意,一起走进荷花美。(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欣赏:

荷花是人们非常喜欢的花卉,历代画家都有表现荷花美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张大千和黄永玉的作品)

这一幅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作品,张大千先生一生最爱画荷花,他只用简单几笔,就勾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神韵出来。线条非常的流畅,荷花也非常的逼真、生动。同学们,你们从这幅作品当中,能观察到荷花的那些特点呢?

你们看,荷花的花瓣像什么呢?那再来看一下,荷花的茎有什么特点,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上面有什么?

我们再来欣赏另一幅,也是我国一位著名的国画大师黄永玉先生画的荷花,你们能看出他的作品和张大千的有什么不同吗?

黄永玉先生画的荷花颜色非常鲜艳,着重表现出荷花生长在淤泥里,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荷花被赋予了这种高贵的品质。这幅画浓重、强烈的色彩,突显出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欣赏完大师的作品,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小朋友们画的荷花。(课件展示)谁能说一说这几幅学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吗?构图、颜色上有什么特点?(构图完整、饱满,颜色非常漂亮)

三、展示技法:

欣赏完荷花的作品,老师今天还带来一个有关于荷花的魔术,你们想看吗?想学吗?

(出示作品)这是老师用油画棒画好的一副荷花图,上面有几朵荷花,大家一起来说。睁大眼睛看仔细了,我现在拿水粉笔给这幅画薄涂底色,发生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神奇的现象?让咱们同学自己动手去发现这个秘密。

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作画步骤,(出示作画步骤图)现在同学们开始画,用心的去探索老师的魔术是怎样变出来的呢?

四、学生作业:(课件出示要求。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作品:

好多同学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没完成的同学也请停一下吧。你们通过尝试,发现魔术的秘密了吗?

(引导学生发现,事先用油画棒画好了荷花,为什么水粉不能盖住

油画棒的颜色呢?)

(揭示秘密,因为油画棒是油性的,水粉是水性的,油和水不相溶,无论用水粉怎么涂,在油画棒上面都粘不住。)

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魔术的秘密,老师有礼物要奖励你们,看看你们的抽屉里都有什么?

赶快戴上吧。(上课前放在每位同学抽屉里的蜻蜓头饰)真是一群可爱的小蜻蜓,让老师不禁又想起了几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如果你是一只可爱的小蜻蜓,你最想飞到哪朵荷花上面去呢?下面请几只可爱的小蜻蜓飞上来,要做出飞的动作,飞到你最喜欢的荷花上面去吧。

小蜻蜓我问你,你为什么飞到这朵荷花上面来呢?(学生互评,教师从构图、色彩上给予评价总结。)

六、总结:

同学们的作品都很棒,没完成的同学也请课下完成自己的作品。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画荷花,而且学会了用油画棒和水粉相结合的绘画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荷花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努力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好不好?

11.《荷花淀》教案(鲁人版) 篇十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

2.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写法; 3.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过程与方法:

熟悉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特点,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揭示的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领会小说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

理解景物描写、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2.体会人物细腻的感情;

3.领会《荷花淀》作为战争小说的独特之处。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布置预习:

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

3、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段落标号(共95个自然段),划出表示时间推移的词句。

4、全文已空行标明三部分,用简洁、含蓄的连贯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5、找出课文中较集中的景物描写的句子。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水域辽阔,烟波浩淼,势连天际,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淀区被39个村落、3700条沟壕、12万亩芦苇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143个淀泊。这里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有50多种,并以大面积的芦苇荡和千亩连片的荷花淀而闻名,素有华北明珠之称。白洋淀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成立了著名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利用河湖港叉开展游击战争,威震敌胆。抗日游击队“雁翎队”在芦苇迷宫和荷花荡中和日本侵略军捉迷藏,经常将侵略军打得焦头烂额,由此也产生了中国文学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

二、整体感知 1.介绍孙犁。

孙犁(1913~2002年),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3.引导学生回忆小说相关常识。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其中,高潮和结局有时会重合。

4.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小说的各个要素,尝试把握课文主题。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本文的故事情节: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2)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他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请概括这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空行是小说分段的方法之一)

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 水生参军,夫妻话别。(开端)①月夜编席(1~4自然段)②夫妻话别(5~29自然段)③水生离家(30~31自然段)第二部分 探望丈夫,归途遇敌。(发展)①探望丈夫(32~38自然段)②扑空归来(39~47自然段)③淀上遇险(48~61自然段)

第三部分 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高潮,结局,尾声)①伏击歼敌(62~65自然段)②意外相见(66~84自然段)③组织起来(85~95自然段)

(3)读完小说后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三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主要通过语言、细节描写来表现)

三、分析本文的情节和环境描写 1.课文的线索是怎样的?

明确: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

(1)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2)明线暗线分而又合,合而又分:

明线──、妇女的活动: 等夫、送夫,探夫,遇夫,学夫。暗线──地区队的活动。

2.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1)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那美丽坦荡的荷花淀,那里的荷花荷叶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2)孙犁的小说被称为“诗体小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下面,我们共同来欣赏小说的开头三段,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部分1—3段,品味诗情画意。在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字音、语速和感情地把握。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思考这段文字描写了那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意境(看到这些景物描写给你什么感受)?

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部分1—3段 学生评价-----(正音)

A、景物:月色皎洁 洁白的苇席遍地 银白的淀水 薄雾 清风 荷叶荷花香 B、怎样描写的: 修饰成分:

苇眉子---湿润润的,柔滑修长,又薄又细

苇席---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将劳动场面诗化)雾---薄薄透明的(朦胧)荷叶荷花香---新鲜

还用了两个十分贴切的动词: “缠绕”:写出苇眉子的柔滑修长,女人动作的灵活。“跳跃”:(课本79页,与“颤动”比较)拟人,写出了苇眉子的动态美,突出女人编席的动作美。还用到了比喻修辞:“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个比喻将劳动场景诗化了

“苇子长城。”

C、意境(月色下的如此情景,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用两个词来概括):清新、恬静、宁静

 作为一篇小说,本应该以人物为中心,注重情节的推进,但是《荷花淀》开头三个自然段却为我们描摹了如此一幅美丽图景,这样清新宁静的景物描写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明确:联系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①渲染了(清新宁静)的氛围,烘托(勤劳朴实温柔)的人物形象。景的宁静烘托人的美好:善良、纯朴、勤劳、温顺 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伏笔)。

开头,为夫妻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氛围,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描写作了铺垫。③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一切景语皆情语”,荷花淀景色清纯明丽,如此柔美洁白的水乡,又怎能容忍侵略者铁蹄的践踏和蹂躏,生活越是美好,人们越是热爱生活,就越是憎恨战争,美丽的水土培养出英雄的儿女,出于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以水生嫂代表的白洋淀妇女才毅然决然的送郎上战场,而她们自己也经过血雨腥风的洗礼茁壮成长起来,勇敢的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3)第二部分第二层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

明确: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4)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摇进荷花淀,又对淀上风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写(第二部分第三层):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

明确: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铜墙铁壁”换成“一道屏风”行不行?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概括了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我们回过头来想,这毕竟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但是,在开头的景物描写当中,我们却闻不到一点战争的味道,看不到一点尘世的烦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纯美的画面,感受到的是一种纯美的意境,这也正是孙犁“诗体小说”的第一个特征。

四、小结:

本堂课我们主要分析了这篇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下节课我们要从语言和细节描写方面来欣赏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五、布置作业:

1、找出课文中较集中的人物对话。

2、思考探究:本篇是战争小说,它和你印象中的战争小说有何不同?

第一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指名学生回答:

1、课文中写了哪三个生活片断?

2、课文中有哪几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二、赏析本文的语言和细节描写

上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了这篇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本节课我们要从语言和细节描写方面来欣赏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1.赏析简洁而传神的对话,体悟人性美。

“诗体小说”的第二个特征,是孙犁描写了一群充满了人性美的荷花淀妇女形象。(1)“夫妻话别”(5-29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朗读要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并讨论:这一节对话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为追问真情(5——13)、赞同丈夫参军(14——22)、应承丈夫的嘱咐(23——29)等三层。

(2)鉴赏讨论: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明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怎么了,你?”──(主谓倒置,标点位置)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体贴、关心、小心翼翼、试探口气、温柔。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总是”换成“可是”好不好?)有埋怨,但更多的是赞赏。“可是”则表示“逆转和出乎意料”,甚至带有“讥讽”的味道,这不符合水生嫂此时的心理。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对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如果知道水生参军的消息,有如下反映,大家看看是些什么样的性格?(改写对话)①“恩,我不嘛,丢下我一人,这可怎么办呀?”

(小女人,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是现代概念,过去是不明大义。)② “行啊!你走,我搬回我妈妈家!”(撒泼)

③“你走,我不拦你,小华你带去,爹你照顾,这么大一个家交给我一个人,你说的倒轻巧,上有老,下有小,我的命好苦啊!”

④.“你走,我也跟着走,古代不就有花木兰从军杀敌吗?为人民,为国家,咱舍小家,这值。”(豪爽洒脱,有男儿气魄)“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3)细细品读(朗读)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分析她们的个性特点。明确:“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聪明伶俐)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质朴憨厚)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心细稳重)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快人快语)“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忸怩羞涩)

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水生嫂的谨慎周密,显然跟丈夫走前的嘱咐有关。(4)小结:

刚才谈到的这些语言都是直接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我们就把小说中直接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言,叫做“个性化语言”。这些语言极其平淡,充满生活气息,但细细品读,却意味深长,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乍看淡淡的,细看浓浓的。”这才是语言的魅力。

2.赏析生动的细节描写。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乎水生嫂的意料,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2)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

如: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楚枪声是向着外面,她们才趴着船帮露出头来”寻找自己的丈夫。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聚精会神),妻子却在紧张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也是聚精会神),为下文议论战士们“横样子”伏笔。这个细节,使紧张战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重写奇袭、巧遇,是故事的高潮。

(3)小说中三处对于“捞”与“丢”的细节描写。明确:第一处见于“寻夫遇敌”一场。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这是很惬意、很诗意的一笔。“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畔稻谷香”,妇女们信手一“捞”一“丢”的是菱角,流露出来的却是她们心中对美丽富庶的家乡的热爱与自豪,而那“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的“乳白色”的菱角和“像哨兵一样高高地挺立”的“粉色荷花箭”相映成趣,构成了白洋淀上一道美丽和谐的风景。相形之下,《洪湖水,浪打浪》“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渔米乡”,词意热切却略嫌直露,而与《赦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淳朴隽永、凝练含蓄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美。

第二、三处描写均见于“助夫杀敌”一场。先是水生将漂在水上的装着饼干的精美纸盒“捞”起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接着是女人们将掉在水里的小包裹“捞 ”起来“丢”给他们,这一“捞”一“丢”,不仅仅表现了抗日军民打捞战利品时乐观的精神,以及夫妻间似嗔实喜、似怨实爱的小儿女心态,更重要的是在这一“ 捞”一“丢”里,早就融进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关爱,以及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正可谓一“丢”一“捞”,字字关情。

3、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劳动妇女的形象的分析:

水生嫂等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当大敌当前,国难当前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 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她们高尚的情操,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结尾,形象说明她们热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量和作用,使她们性格更完整、突出,合乎情理的发展和结尾,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三、归纳本文的主旨

本篇是战争小说,它和你印象中的战争小说的选材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由对比不同中自然揭示出《荷花淀》的主旨。

《荷花淀》写的是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许多这类题材的作品都描述敌我双方的殊死战斗,情节曲折复杂,文中刀光剑影,硝烟弥漫,哀鸿遍野,到处都是枪炮、尸体、鲜血 残酷、混乱、血腥。如《铁道游击队》、《吕梁英雄传》、《地道战》、《地雷战》等。孙犁则另辟蹊径,不正面渲染战争的严酷,而是以轻松自然的笔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抗日战争。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他不写敌后抗日游击队怎样和日本鬼子打仗(文中虽涉及打仗,但不是主要的),他不以游击队长水生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而是采取武戏文唱的技艺,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光作背景,用飘飞的芦花,洁白如雪的苇,粉红色的荷花箭,荷花叶的清幽香气,衬托出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美丽心灵,衬托出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的人们昂扬乐观的战斗精神和对家乡、祖国的深厚感情。所以在小说中,我们看不到断壁残垣,看不到硝烟烈火,血肉横飞,看到的是清风、明月、荷香、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那么清新,明朗,美丽,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能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有多少勇气,在他们身上,夫妻之情、家国之爱是和谐统一密不可分的。这就是景和人、景和情的契合点。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们的祖国山河如此多娇,岂容日寇践踏蹂躏?

四、总结写作特点:(1)课文特色。

情节不离奇、不曲折──淡化。人物无姓名、无肖像──虚化。写作视角独特,意境诗化纯美。(2)孙犁作品的风格。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白洋淀派代表)。他的作品追求散文式格调,追求诗歌般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郁的诗意和浪漫气息,正如茅盾所说:“用谈笑风生的态度去描摹时代的风云变幻。”

五、结语:

2002年7月11日,孙犁先生走完了他89年的人生历程,白洋淀人民永远也忘不了他那荷花一样散发着清香的小说,他们从白洋淀里采摘了99朵鲜艳的荷花为这位艺术家送行,没有比这更好的送行了。我们说不清是白洋淀里的荷花成全了孙犁,还是孙犁成全了白洋淀里的荷花!总之,《荷花淀》已成为一朵永不凋零的艺术之花,开放在艺术的百花园里!

七、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写作上的妙处;

上一篇:公司大型培训会主持词下一篇:中学总务处秋季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