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精选8篇)
1.中国资源环境问题 篇一
中国环境问题英文作文
It is reported that ten big cities in China are being ranked among the top twenty cities with the highest pollution index in the world. This means it is high time we did something to bring the situation under control.Many factors are contributing to the deteriorating situation: industrial wastes pumped into the air,the lakes and rivers; a increasing number of automobiles crowding into the streets; the widespread use of plastic bags etc.
To my view,stiffer laws and regulations must be implemented to check pollution. Industries that release wastes without permission should be heavily fined. Cars should be equipped to minimize the exhaust they release into the air. And the use of plastic bags and disposable meal boxes should be banned. What’s more,the media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lanting a sense of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into people’s mind. If everybody works toward a mon goal of making the environment better,we can create a cleaner and lovelier world for us and for the ing generation.
2.中国资源环境问题 篇二
关键词:农业环境,生态农业
农业作为传统的第一产业,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形态由粗放型的传统农业逐步向集约型的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结构由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转变,生产结构渐趋合理,农业产量有较大提高。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有关农业环境领域的诸多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将对我国现阶段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1 现阶段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农村城镇化、非农业发展占用耕地和自然毁坏,造成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1996-2003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已由1.3亿hm2减到1.23亿hm2,减少了700万hm2,是海南省耕地面积的2倍还多,且减少的多是城郊村旁的优质耕地;2008年公布的调查数字显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为0.093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土地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1]。然而,在耕地不断减少的同时,人口每年却仍以1000多万的速度在不断增加,人增地减直接导致人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粮食缺口不断扩大。此外,由于长期忽视用地与养地的结合,对耕地投入少,科学用地水平低,导致耕层变薄,土壤变酸、板结,肥力衰减,水肥气热不协调,耕地质量下降,大部分耕地属于中低产田。
1.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能力差
尽管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仍然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进程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2]。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战略选择失当。由于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足,长期没有把农业基础设施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加以统筹规划和安排。(2)与需求量相比,投资数量严重不足。(3)投资效益低下。(4)忽视技术进步。对既有的设施不注意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造成大量设施陈旧、老化、高消耗、低产出、运营效率低。如全国8万多个大中小水库中,有近60%的水库是病库、险库、带病运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能力差。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洪涝,更是心腹大患。(5)农业基础设施布局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重复布局、位置不当、互不关联、相互矛盾、结构不良等;(6)管理体制不顺。对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诸多经验教训的总结,切实解决存在的以上问题,对今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农业环境污染是农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一种负面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技术层面的原因,也是农业经济政策和经济外部性作用的结果。农业污染既包括点源污染,如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废水排放,也包括非点源污染,如化肥等农用化学品使用不当或生产措施不当造成的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产品污染等。
1.3.1 农业灌溉用水的污染
21世纪,人类面临人口(粮食)、资源(水、土)与环境(污染、生态)三大问题,其中尤以水问题最为严峻。在我国,占全国用水总量80%左右的农田灌溉,存在着三大突出矛盾:一是水资源严重不足,制约着农业灌溉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现有灌溉面积保证程度的提高。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受旱面积在2000~2700万hm2。按现状用水量统计,全国中等干旱年农业灌溉缺水300亿m3。二是已经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管理不善和灌水技术落后等造成灌溉水利用率低,平均只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灌溉利用率可达80%~90%[3]。三是可资利用的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200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指出,全国约40%的河流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全国七大江河中的淮河、黄河、海河的水质最差,均有70%河段受到污染,其中劣V类水质占41%。由于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如海河、辽河、黄河和淮河流域,为解决农业生产用水问题而采用污水进行灌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致使污灌区农田土壤遭受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复合污染。
1.3.2农业非点源的污染
随着科技、生产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过度对地球索取,造成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业非点源污染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农药、化肥和农膜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日益增多和不合理施用,妨碍了农业环境的自然净化。
(1)农药污染:农药是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保证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据有关报道,世界农作物的病虫害包括约5万种真菌、1500种线虫,使世界粮食减产10%以上,因此,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我国是生产和消费农药的大国之一。目前,农药年生产能力为76.7万t,生产农药品种250多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农药生产大国。据统计,我国每年施用的农药达50~60万t,其中高毒农药占农药施用总量的70%。然而,由于农药的过量使用或不合理使用,导致约70%-80%的农药作用于非靶标生物或直接进入环境,造成农业环境污染以及各种农畜产品有毒物质残留超标。据初步统计,我国至少有1300~1600万hm2耕地受到农药污染,全国每年出产的主要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6%-20%。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水果将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另外,农药的过量使用,还会使有害生物的天敌减少,致使生物多样性丧失。
(2)化肥污染:中国是世界上化肥消费量增长最快、施用强度最高的国家。进入21世纪,中国化肥产量和施用量仍在增长,2002年化肥产量达到3791万t,施用量达到4339万t,均居世界第一[4]。目前,中国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水平达到279kg/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但实际上,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调查表明,我国每年农田养分被植物利用的部分很少,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为10%~20%,钾肥35%~50%。剩余的氮、磷、钾等养分则通过淋溶、固定、挥发等途径流失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养分供应不协调,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导致水质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使局域水生生态系统失调。据统计,2007年我国全海域共发生赤潮82次,累计发生面积达11610km2,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3)农膜污染:农用薄膜在蔬菜、瓜果的反季节生产、提高产量方面起到巨大作用,经济效益显著。但伴随着农用薄膜使用量的快速增长,它也带来了农业环境问题。通常把农膜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我国农业污染又一大特点。据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t,残膜率达42%[5]。农膜材料由高分子合成,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长期滞留耕地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肥的运移,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减产,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4)畜禽养殖污染:我国是一个畜禽养殖大国,据统计,全国现有生猪分散养殖户0.9亿户,奶牛、肉牛养殖户0.157亿户,蛋肉鸡养殖户0.85亿户,羊养殖户0.26亿户。随着我国畜禽业的集约化程度提高,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减少,而目前我国处理粪便能力极小以及相关环境管理法制不健全等,导致我国畜禽粪便污染蔓延较快。据调查,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每年产生约30亿t粪便,主要来源于农村家庭散养和规模化养殖。畜禽养殖从农户分散养殖转向专业化规模养殖后,导致农牧脱节、粪污密度增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放的大量而集中的粪污,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6]。畜禽业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畜禽粪尿和污水中病原微生物污染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污染。畜禽业环境污染不但影响畜禽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阻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危害农民的健康,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总之,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环境问题必将日益突出。农业环境问题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也对我国食品安全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国家生态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因此,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健康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障机制,实施相关政策措施。
2 农业环境问题的对策
2.1 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严格控制对耕地的占用,依法惩治非法占用耕地和将耕地抛荒闲置等行为,对基本农田应严格加以保护,坚持耕地“占补平衡”和“用一造一”的原则,鼓励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保持耕地面积的相对稳定。同时在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行闲田种植绿肥、稻草秸秆回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确保耕地在总量上保持动态平衡,在质量上逐渐提高。
2.2 加强防灾减灾防御体系建设
必须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按照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工程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要加强气象预测预报和水文监测体系建设,提高自然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建立健全抗灾救灾方案,落实防灾减灾各项措施,提高防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
2.3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力度
2.3.1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与管理力度
利用政策引导,促进农业产业化朝着符合国家环保政策方向发展。农业环境保护部门通过宣传国家的环保方针,提高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推动各地在各类农业生产、开发建设活动中自觉地将产业发展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将农业产业化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起来,将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使农业产业化一开始就走一条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路子,从而有效地保证农业产业化的方向,降低农业产业化的环境代价和机会成本。
通过加强管理,维护和优化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农业产业化是以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为基础的。农业环境保护部门应该防止传统的、片面强调开发与增值,忽视保护与良性循环、掠夺式的开发方式,加强对基本农田、灌溉用水、农业生物资源、害虫天敌的保护,规范农业资源开发活动,维护农业的基本生产条件,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基础保障。
2.3.2 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措施,控制或消除各种点源及面源污染
首先,加强工业“三废”的治理。严格执行“谁破坏、谁恢复,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政策,从源头上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从根源上杜绝污染的发生。同时,建立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和质量评价制度,以废水、废气为防治重点,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综合管理体系,切实抓好水泥、火电、造纸、石油化工等重要污染源的治理,尤其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山区,更应做好小工矿企业的“三废”治理工作。
其次,做好农村生活污染源的防治。加强农村能源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沼气和推广太阳能。搞好村镇规划建设,并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重点解决住宅、给排水、家庭养殖业、乡镇企业以及农贸市场、垃圾场和厕所的合理布局问题,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再次,防治农业内源污染。一要改变施肥习惯,进行科学施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N肥深施、化肥与有机肥搭配施用、叶面喷施等施肥方式,减少化肥流失,防止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再污染。二要推广使用低残留、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化学农药的污染。三要加强农用薄膜的使用管理和回收,推广使用降解薄膜,减轻农村的“白色污染”。
2.4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农业体系[7,8]。生态农业有其深厚的传统农业思想基础,它继承我国两千多年的传统农业的精华和西方现代农业的优势,形成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农业新模式。紧紧围绕我国基本国情,在建设中强调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兼顾生态和社会效益,主张化肥、农药等化石能源的适当投入和资源在时空上巧妙的配置,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把农业纳入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实施是解决农业(下转652页)环境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包括大力加强生态农业县及生态农业村的建设,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等等。
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在政府部门作出科学决策,公众积极而广泛参与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走高效集约的生态农业之路,方能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拥政,杨长红.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J].决策探索,2007(2):62-63.
[2]孙铁珩,周启星,李培军.污染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4]周启星,黄国宏.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及全球环境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孙铁珩,李培军,周启星.土壤污染形成机理与修复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王凯荣.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5):270-273.
[7]周启星,孙铁珩,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生态学研究与展望[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698-1701.
[8]章力建,朱立志.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2):4-8.
[9]陈晓鸥,贾永全,王喜文.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2007,34(5):137-138.
[10]程炯,吴志峰,刘平,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环境问题与生态农业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2):116-120.
[11]柴世伟,曾超,王文强,等.中国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农业[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1):58-60.
3.中国资源环境问题 篇三
关键词:工业化;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是以机器大市场代替手工劳动的机械化生产过程,是生产方式的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革命;它把发展领域从单一的部门突破到国民经济全局,工业化的实质是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作为社会演进的动因与结果,工业化使得工业部门在国民收入、劳动力就业比重和生产要素消耗的比重持续增长。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工业化是经济快速持续增长和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与繁荣的动力。
工业化发展离不开道路选择,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主要体现在:提高科技含量与信息化,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以及最终提高经济效益,强调统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统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统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就业的关系,实现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中国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发展现状
中国从总量看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小。中国自然资源总量占世界第7位,但人均值仅居世界人均值的第60位,其中可更新资源居世界第120位;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值居世界第80位;草地资源总量居世界第3位,人均值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10;森林总量占世界第7位,但人均值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3%;煤炭人均值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3;石油人均值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8;天然气人均值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20。加上自然资源在品种、品位、开发成本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短缺,许多资源已经向亮出“黄牌”警告,耕地和淡水资源则接近人均最低警戒线,已经出示了“红牌”。中国只有劳动力资源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而农业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矿产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专利资源处于明显的比较劣势和竞争劣势,在进口方面没有发挥利用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的比较优势。中国过去的发展是完全依赖国内资源供给来支撑巨大经济规模并实现持续高速增长,供养和满足10多亿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中国资源消耗和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现状
中国近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把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发展的方向。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的大国,实现工业化还是存在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现象,存在很多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问题,尤其是在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缺乏有效机制。
中国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出现矛盾,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生态环境恶化
中国过去的发展给环境带来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结构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根据专家测算,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增长,如果将环境和资源成本计算进去,每年的经济增长入不敷出。
(二)土地浪费严重
中国是人口众多、土地有限的国家。由于中国的土地问题的模糊状态,导致制定土地供应政策和实行土地商品化时存在盲目性与浪费性。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中,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和厂矿建设占用农业耕地现象,使可耕种面积减少。
(三)资源短缺,且重复建设
中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矿产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的国内保障程度低。尽管资源短缺,但发展过程中受技术限制,资源消耗和浪费非常严重。此外,中国近年来重复建设或者说过度建设比较严重。
(四)人口总量大,剩余劳动力多
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城乡过剩劳动力比较大。受环境、空间和资源的限制,完全充分就业成为困难。
三、中国工业化发展与资源、环境建设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需要相应的资源提供支撑。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能源消费为基础,经济越是发展,能源消费就会越多。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近年来煤炭消费量已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以上。煤炭消费量的80%是原煤直接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能源不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石油供应短缺问题很突出。中国的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七位,而石油消费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近1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长速度仅为1.67%。油气生产增量不足,但需求增长强劲。据预测,未来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年需求量在2.1亿吨的基础上,到2010年将达到3.5亿吨,将成为世界主要原油进口国之一。
(二)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证度差
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可以保证或基本保证2020年需求的有26种,不能保证的有19种。特别是石油、铁、锰、铜、钾盐等大宗矿产,后备储量严重不足,已不能满足中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中国企业存在经营粗放、消耗高、浪费大、经济效益差、缺乏竞争力等现象。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5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20%;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每年可综合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和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中,没有利用的价值达500多亿元。据调查,中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
(三)环境破坏问题突出
工业化阶段的经济发展,总是要破坏环境。而环境是一种资源,并且是有限的资源。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同时他们将工业化阶段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这些产业一般是破坏环境的。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种产业转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将面临更严重的环境破坏,即环境资源的耗竭。目前中国快速发展的产业依然是传统型产业,发达国家都纷纷到中国投资建厂,或将原料生产基地设在中国,一定程度上将环境的成本附加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之中。
(四)资源开发与节约得到重视
中国一直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进步方面的投入,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缓解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从1995年到2000年,中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1990年价)由3.97吨标准煤降到2.77吨,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达4.1亿吨标准煤;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43%提高到52%。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调动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如:2006年起,逐步对资源类产品开征“权利金、资源税和特别收益金”,以此来建立节约型社会。
四、决策依据与政策建议
经济全球化,要求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利用国际资源、资本、际市场和技术。全球化使得中国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为中国带来了强大的外部环境压力和环境建设动力,可以朝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新型发展模式方向发展。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具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重视能源综合利用
在工业化发展中,一方面要追求传统的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注意后工业化目标的实现,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制定对外经济战略,特别要防止发达国家的污染出口政策对中国环境的破坏。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面,应当着重提高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经济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环境保护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发展不能只注重效率,同样需要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中国政府制定的节能目标: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1995年2.33吨标准煤,降低到2010年的1.25吨标准煤,2030年的0.54吨标准煤和2050年的0.25吨标准煤。
(三)拓展国际市场
经济全球一体化,中国经济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国内市场,而且必须遵循国际惯例,参与国际竞争。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一是可以通过贸易途径直接从国际市场购买石油;二是挖掘资源开发和节约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等。
(四)发展高技术产业
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一方面,中国必须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扶持生物技术、新材料、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发展传统产业。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新技术产业要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和发展中,开辟自身发展的广阔空间;传统产业的改造一定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提高发展的起点,发挥后发优势。
(五)发展信息产业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中国家,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将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即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注重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此基础上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加速工业化的进程,缩短工业化的时间和进程,提高工业化的内在质量。
在上述五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中,重点是提高全民资源保护意识,改变靠消耗资源来发展经济的模式,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战略指导,发展新型节能产业,以全球化的思想发展资源产业。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从中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Z].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
2、郭克莎等.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3、王克勤,乔国栋,黄厚珍.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战略——访著名经济学家樊纲[N].经济时报,2002-11-20.
4、周光召.中国资源态势与开发方略[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王梦奎.2006~2020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4.中国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篇四
我国现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我国能源开采量大但能源利用率低,而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过程均产生大量污染。环境与能源问题是互相维系的。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西方国家的工业多转移到我国,不仅利用中国的能源,而且将污染转嫁到中国。中国GDP占世界4%,却消耗了全球26%的钢,37%的棉花、47%的水泥。中国已经消耗或污染了大多数的传统工业化需要的土地,水,矿产资源等自然要素。
二、生态系统全面退化。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不幸的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之中。例如,天然湿地大学的大量消失。在北方,河北省过去50年来湿地消失了90%,即便侥幸存留的湿地,八成以上也变成了污水排泄场所。
三、大气污染、水污染问题问题最严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一直据世界第一,此外每年中国的烟尘排放量及工业粉尘排放量也均达到千万吨以上。中国的主要水系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污染程度依次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以上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36%以上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此外,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
四、水土流失急剧。中国水蚀、风蚀和冻融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全国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黄河流域年入河泥沙16亿吨;长江流域每年土壤流失量24亿吨。随土壤流失的还有各种营养元素,仅黄河流域每年流失的泥沙中,就含有N、P、K三种元素总量约4000万吨,超出了2003年全国的化肥需求量(3990万吨)。
五、濒危物种增加。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89种。中国濒危或渐危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栖息地环境改变、生境破碎化、以及大型水利工程是造成物种濒危或灭绝的重要原因。
六、新兴污染源产生的环境问题愈发严重。例如,生物多样性问题、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汽车噪声污染问题、核能核电污染问题,新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等问题。
七、容易产生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例如原油、有毒气体的泄漏等。
我国现今环境问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我国环境问题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国际的关注,因为我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庞大,国内环境问题也开始产生全球化影响。
二、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农村污染是中国的主要三大污染。我们现在拉动GDP增长几乎都是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城市污染则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空气尤其污染严重。农村污染是我国治污工作中的弱项,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
原因分析
环境问题在我国如此的严重,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亦有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而且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又使其具有特殊性,下面将分别进行一下具体的阐述。
(1)经济因素
目前,我国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经济发展引起环境问题恶化以及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状态。空气,河流,海洋和森林等公共的财富却被少数人的生产行为所侵害,使得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源于两个基本因素:1,没有人拥有产权或没有人强迫他们处于被污染的生态环境中,2,正在被污染的生态环境具有集体消费特征。
(2)人文社会因素
环境问题最明显的是人文社会的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从现行的角度看,这方面的因素影响更为巨大。
一、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庞大的人口数量及快的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相对短缺,给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二、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理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较弱,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的特征,政府对于强化公众环境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5.中国资源环境问题 篇五
李慧凤(北京联合大学)
摘 要: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实施环境税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环境税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国环境税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现行有关环境保护的税费政策,由于存在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现有涉及环保的税种中有关环保的规定不健全、考虑环境保护因素的税收优惠单一等问题,其力度和系统性不足以形成对环境的保护。并对中国环境税制度建设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将部分排污费改为环境污染税,征水污染税、二氧化硫税和垃圾税,使其成为中国环境税的主体税种的基础上,调整现行资源税和消费税,构建中国环境税收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税,环境税制,税收体系,环境保护
一、引言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污染是市场机制外部不经济的典型表现,为了克服这一市场机制的缺陷,各国都在积极探索一条协调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政府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管制措施和经济措施两种类型,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愈演愈烈,传统的“命令—控制”式管制手段因无法约束日益市场化和分散化的经济个体的行为以及可能带来的高成本与低效率等问题正日益暴露其弊端。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税作为一种基于市场的经济措施,具有使污染者承担环境污染责任,使其外部效应内部化,从而限制对环境有损害的经济活动,矫正市场失灵的效果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建立环境税收体系调节经济运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在环境税方面的立法非常薄弱。在全球掀起低碳经济浪潮的今天,研究中国环境税制度现状、问题及建设对策,对于保护中国脆弱的环境和生态,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环境税及其理论基础
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的程度征收的一种税。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污染物排出量为标准的直接课税,如排污税,该税具有征税成本低、控制污染有针对性等优点,但因其只针对某一污染物,因而不利于同时解决连带性的环境间题。二是对商品和服务的间接课税,这是指通过改变营业税、增值税等间接税的税率来防止环境污染。三是环境减免税,这是指政府对某些有利于环保的行为或环保设施进行的税收减免。
环境税的思想来源是“庇古税”(Pigou Taxes)。
英国现代经济学家阿瑟·庇古早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中主张对污染者按排污量征收一定的税,使之等于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成本之差。污染制造者在庇古税的刺激下可以从两方面控制污染量:一是采取污染治理技术,降低单位活动的排污量;二是减少制造污染的活动总量。污染者将根据自己的成本和利润函数作出对自己最优的选择,同时达到对社会的最优。庇古的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税最初的理论来源。
现代经济学认为,市场自由交易可以实现私人物品的有效生产,但环境等公共物品则应该由政府提供。环境税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其不能生产的公共物品。在环保领域中,个人的最优选择与社会利益往往相背离,所以,在环境保护领域仅强调市场的作用是不够的,单纯的市场作用很难保证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有必要通过征收环境税的方式校正市场失灵,并利用税收收入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税国内外研究现状
环境税作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国内外环境税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如下:
1.国外环境税研究进展
庇古税是环境税思想产生的第一个里程碑,20世纪70年代末,环境税思想开始得到拓展和深化,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环境税实施的可接受性研究。为保证政府和公众对环境税政策的接纳,尤其是要慎选税基和税率。对环境税费标准的确定,庇古以一般均衡模型导出,对单位污染所征的税费应等于污染所造成的边际社会损失。该理论的确立为减少税收扭曲、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理论基石。到1990年,Bovenberg A.L和Goulder L.H也利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在经济系统存在扭曲税种时,最优环境税率的标准问题,并指出最优排放率往往低于庇古税税率,且其他税种造成的扭曲越大,最优税率越低。该标准的提出,拓宽了税率确定的约束条件,也更为接近经济制度起作用的现实基础。
(2)环境税的分配影响研究。环境税会产生较大的分配影响,即增加了不公平分配税收支付负担的可能性,这种影响包括环境税对不同收人群体、不同类型家庭、以及企业与家庭之间的分配影响等。以欧美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在承认环境税费环保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税可以通过减少扭曲性税收的方式使人们在非环境方面受益。Tullock G认为,利用从环境税得到的收入,可以减少原有的扭曲性税收,从而减少税收的额外负担。Ballared和Medema还应用数学仿真模型分析了减少污染而采取征税和补贴方式对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得出征税比补贴更为有效的结论。
(3)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效应研究。庇古税以及之后的环境税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税的负外部性的纠正作用,而实际上,环境税不仅能够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而且能够通过收人返还来削减具有扭曲效应的税收负担,减少效率损失,甚至提高就业水平,这就是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效应。“双重红利”效应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环境经济学家Pearce提出。而Goulder并不认同“双重红利”假说,认为环境税加重而不是减轻了已经存在的税收扭曲。
总的说来,国外环境税研究是以发达国家,尤其是以OECD国家的情况为背景进行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考虑较少,但其研究方法及思路对于中国环境税问题的研究是有借鉴意义的。
2.国内环境税研究进展
(1)环境税征收依据研究。沈满洪对外部性理论的内涵及意义加以分析,在指出科斯理论局限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环境税的征收依据;杨林则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两个角度,包括环境的公共性、市场机制对外部效应无法内化、环境资源产权虚置、环境市场不充分、环境信息不对称、政策制定不当、政府调节手段有限、政府目标偏离等方面对环境税征收依据进行了系统论证,该研究丰富了环境税开征的基础理论。
(2)环境税“双重红利”效应实证研究。李洪心等利用CEG模型模拟了中国税收改革政策对生产、消费和政府收入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对不同行业根据污染强度设置不同的税率按产值征税,可以在控制污染行业产量、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整体税制改革,减轻企业和居民的所得税负担,增加政府收入,从而验证了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效果。
(3)环境税国际实践介绍和借鉴研究。武亚军、王志文、陈少强、魏珣等、李伯涛等对实施环境税制较成功的国家,如荷兰、瑞典、丹麦以及美国等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并且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与税制特点对我国环境税税种的设立、税基的确定、税率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纵观中国国内有关环境税的相关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
其一,对环境税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在翻译、介绍国外有关环境税的理论、制度和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环境税的特点和功能、环境税概念界定、环境税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其二,关于中国环境税具体实施政策研究。主要是以国外环境税的制度经验为借鉴,来构想中国的环境税制度,从环境税税种的设立、税基的确定、税率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而深层次考察分析中国国情、立足于中国实际,对中国现行税制中与环境有关的税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方向缺乏深入的分析。因此,梳理、总结中国环境税制度现状,深入分析中国现行环境税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现有税收制度,是中国环境税制度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中国现行税制中与环境有关的税种及存在的问题
1.中国现行税制中与环境有关的税种
中国在环境税方面的立法非常薄弱,在环保方面采取的税收措施很少。中国目前尚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中国现行税制中与环境保护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税种主要有:
(1)资源税。现行资源税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税种征收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对矿产资源的滥采滥挖和掠夺性开采,保护矿产资源,促进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2)消费税。这是1994年税制改革在流转税中新设置的一个税种,国家将高能耗、不可再生以及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品如鞭炮、焰火、汽油、柴油等商品纳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目的在于限制损害环境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3)城镇土地使用税。该税于1988年11月1日起对在中国境内使用土地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定额征收的一种税。征收目的主要在于加强对土地的管理,促进合理使用城镇土地。
(4)耕地占用税。于1987年开始征收,是对在中国境内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征收的一种税。其目的是为了约束和调节纳税人占用耕地的行为,加强土地管理。
(5)城市建设维护税。该税于1985年开征,成为环境保护融资的一种“专项税”。
(6)车船使用税。本身并不具有能源、环境方面的意义。但由于车船的使用与能源消费直接相关,对抑制能源消费有一定的作用。
(7)增值税。在增值税中,对一般纳税人生产以自己采掘的沙、土、石或其他矿物连续生产的砖、石灰,以及在原料中掺有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炉底渣等的建材产品,实行按简易办法征收。
6.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影响 篇六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水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多,而我们在利用水资源时往往会对水资源造成破坏,带来诸多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本文则阐述了中国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影响,以引起中国人们对水资源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关键字:水资源 水资源安全 水危机 影响 减少 水土流失
近年来,水危机渐渐向我们走来,水资源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重点。而水资源安全问题之所以会被社会如此关注,是因为中国的水利事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决定了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中国治国安邦的大事。近50年来,中国的水利事业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减灾和保障体系。到2004年底,已累计建成江河堤防长达27.7万公里;建成水库8.5万座,形成了约6000亿立方米的年供水能力,灌溉面积5625万公顷,除涝面积2120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2万平方公里,为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环境改善提供了基本保障。与此同时,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实现了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在人均耕地面积约占世界人均的1/
3、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的1/3的条件下,保障了粮食安全和经济高速发展,水利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中国在水资源安全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水旱灾害依然频繁,并有加重的趋势。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土地资源分布不相匹配,南方水多、土地少,北方水少、土地多。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处于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约1/3的耕地面积位于洪水威胁的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干旱和洪涝引发的自然灾害,是中国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中国的水旱灾害呈现加重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田受旱面积平均每年约1100万公顷,80-90年代约2000多万公顷,近5年来,平均每年受旱面积上升到3300多万公顷,因旱灾减产粮食约占同期全国平均粮食产量的5%左右。1950年~2000年的51年中,中国平均农田因洪涝灾害受灾面积937万公顷,而1990-2000年的十年间,年均受洪涝灾害面积为1580万公顷,因水灾减产粮食约占同期全国平均粮食产量的3%左右。
二是农业用地减少,农业用水短缺程度加剧。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被大量占用,非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在急剧增加,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等诸多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剧。尽管我国采取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但是,大量的农田和农业灌溉水源被城市和工业占用,耕地资源减少的势头难以逆转,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从1980年到2004年的二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25%,而农业用水总量基本没有增加。全国农业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由1980年的88%下降到2004年的66%。
三是中国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脆弱。中国众多的山地、丘陵,因季风型暴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剧了水土流失。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生态恶化,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积,加剧了江河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由于干旱和超载过牧,导致草原出现退化、沙化现象。
四是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2003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80亿吨,比1980年增加了1倍多。大量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中,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使得部分水体污染严重。水污染不仅加剧了灌溉可用水资源的短缺,成为粮食生产用水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而且直接影响到饮水安全、粮食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五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中国约占55%的耕地还没有灌排设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全国灌溉面积中有1/3以上是中低产田,已建的灌排工程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一些灌排工程标准低、配套不全,经过几十年的运行。
最近,我国的水污染事故频发,由此导致的水危机令社会不安,给民众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2005年底以来,中国平均每两天发生一起环境突发事故,而这些事故中70%是水污染事故,最为典型案例有松花江污染事件、太湖蓝藻事件、江苏省沭阳县水污染事件。2005年12月,松花江受化工厂污染,苯含量严重超标,导致哈尔滨全市停水四天,几百万市民陷入缺水恐慌。2007年5月底,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威胁无锡上百万人用水安全,出现靠水没有水吃的“太湖现象”。2007年7月,江苏省沭阳县地面水厂取水口遭受新沂河上游不明污染源污染,城区供水系统被迫关闭,城区20万人断水约40小时。
这是最为直接感受而且影响巨大的水危机事件,实际上,我国的水危机还在不同程度地起发酵作用。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个,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我国北方尤其缺水。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流域所代表的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据推算,全国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250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300亿元,农业产值200亿元;因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400多亿元,其中人体健康损失为192.8亿元,工业损失为137.8亿元,农业损失96.2亿元。
因此我国要高度重视水资源安全问题,注意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刘昌明, 陈志恺主编;
《环境学》左玉辉主编;
《生态环境安全与管理》付宝荣,惠秀娟主编;
7.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纠结与隐忧 篇七
世界经济衰退反映了整个文明的衰变,同时反映了这个星球脆弱的环境承载力达到了一个生态极限,也说明了现代工业社会的不可持续性后果正在持续蔓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市场发出的经济危机信号无疑是一个噩耗,但是,现在看来,它们也却可能成为一次天赐的良机。这是因为,全球经济衰退可能带给我们一次极好的战略调整时期,整个世界不再可以在持续高增长阶段状态下运行,它将成为我们探索中国环境与发展新的世界背景。
尤其在全球气候变暖状态下,世界性环境遭遇更大危机可能还潜伏其后的情景中,中国经济必须从效率角度,在平衡其差异中重新思考这些年来粗放式经济带来环境资源枯竭与生态破坏的后果,从而选择一种完全生态现代性道路发展自身。这可能意味着我们正在经历着一次漫长和艰难困苦的可持续发展历程的考验,通过调整自身发展状态与改变环境观念,在提升经济质量与环境保护中寻找到一种新平衡机制。在被迫放慢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在解决气候变暖的国际压力之下,对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和资源进行一次反省,对可持续性发展生产模式进行一次反思。通过对环境资源有限性和约束性认知,在低碳、循环、环保和生态科技创新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过程中,为探索提高环境资源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很好的实践机会。
因为在全球经济衰退危机面前,环境枯竭与自然生态灾难濒临绝望情绪正在弥漫于所有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环境约束性挑战,而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恰恰给予了我们千载难逢重新选择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最佳的机遇。在面对全球贸易衰退和金融危机面前,调整好我们发展速度,进入深层生态科技创新,就是为调整未来工业社会寻找到一个最佳地时机。当世界各国经济实体都面临着环境纠结的深层矛盾与问题时,从某种意义上可能为中国经济在过去增长中对环境破坏的严重局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修复,中国经济可以采取较为缓慢速度去争取这样一个发展机遇,它既可以帮助解决我国自身工业结构偏差和诸多环境的纠结问题;也在世界自然资源全面紧张的前提下,通过被迫放慢经济增长的速度使其更好利用现有能源,寻找到新的替代能源,去解决世界资源枯竭和浪费问题,去解决因为粗放经济盲目的追求高耗能破坏环境问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零排放之路,应该把经济发展的目光调整到低耗与高效利用能源和一切自然资源之上,从可再生资源上寻找出路,从循环经济着手,把经济增长转换成为经济提效,把生产品成本的控制与环境保护相合起来,并且作为未来经济考核的手段,在所有领域内把环境与生态的成本公开化,提倡环境资源效益的增长是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基本模式,在保护环境与资源中完成经济生产方式快速与彻底的转型,这才可能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有益的借鉴。在衰退中被迫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中,选择适当增长或低速运行的经济模式作为配合,改变以往那种高能耗,低效率以及出卖资源满足全球贸易需求的外在目的,才可能彻底放弃以GDP为导向的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向环保与生态发展之路。
二、西方生态现代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性
生态现代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德国社会学家约瑟夫·胡伯和马丁·耶尼克提出来的,它是指沿着更加有利于环境的路线重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由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提出来,它一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其主旨是既满足当代发展需求,也要同时兼顾后代经济发展需要。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环境与发展需求之间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明显地存在着环境的不公正。发达国家由于先发的优势更加强调环境的持续性, 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的强烈需要更加注重现实的改造和环境的利用。上述具体情景决定了不同发展基础之上民族地域和国家采取完全不同发展路径。发展中国家应用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 以期解决环境与增长之间的矛盾;而发达国家却应用生态现代化科学技术道路, 通过解决减少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压力, 完成或实现社会发展与环境产生的诸多紧张与不和谐的问题。在面对生态环境问题上, 东西方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和工业基础发展的不同, 在现代化发展之中采取了不同发展路径, 在追求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凸显了发展的差异性。可持续性发展与生态现代化转型, 诞生在不同发展与环境背景下, 具有完全不同的环境话语表达和内涵差异。
为什么可持续发展只能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为什么发展中国只能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呢?这是因为,西方国家希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以环境保护的名义限定在可持续性发展之上,就是为了保证他们自身处于生态现代化转型中,在全球拥有一个环境良好性的发展空间,以及相应的生态安全保证自然资源。这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可以跨越进入生态现代化社会。西方国家在保证自身消费与享有物质财富可以得到充分保证的前提下,实现其向生态环保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这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既不改变现行资本主义制度,又可以解决环境危机,其实是通过限定发展中国家生态现代化而得到一种必然结果,这也是他们一直以来所需选择生态政治目标,既做到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还可以保护好环境;这种把环境政策融入当下政治体制与自由市场经济中的做法,符合西方世界在不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情景下,就可以保证现行经济运行机制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然而,作为后发展的国家,提倡可持续发展前提就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首先保证世界环境资源受到相应保护的前提下,在保证发达国家物质需求与消费前提下,才可选择可持续发展方式渐进地去实现工业现代化,这决定了发展中国现代化必须服从可持续发展,选择了与环境资源保持可持续供给需求下,不可能实现生态现代化跨越式发展,才可以逐渐地走向如同西方一样现代化,不可能一次性实现或完成向生态现代化历史的转变。用发展中国家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去保证他们生态现代化文明转型,并且在环境资源保障和全球生态平衡中赢得时间,正如他们自己生态政治学者所言,假如世界上穷国也跟踪生态现代化而至,肯定会在世界生态系统身上施加难以容忍的压力,对发展中国来说,可持续发展比生态现代化说得更清楚。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态现代化就是满足了物质财富翻番与资源消耗减半之间存在着兼容性,以期保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下的增长脱钩,使生态极限界限完全模糊了。但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却限定了自身的环境空间,这主要是原因国际社会对生态资源共享需求,西方生态现代化国家希望在全球化中抑制发展中国家走向生态现代化可能性,发展中国家能否跨越过可持续发展阶段选择生态现代化路径,就是要看我们能否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设定路线,从跨越式发展生态现代化中寻找到一个完全与西方不同的生态现代化发展之路。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现代化问题纠结
在西方社会全力进行生态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目前所推行的低碳经济模式,就是一个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提出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型的做法。由于西方国家国内环境压力已有所舒缓,他们的环境忧虑主要在国际层面,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生存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加之在不平等的国际环境格局中处于弱势,因而更多关注自身贫困问题的解决。在欧美国际气候谈判的强大阵容中,使全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
对于大多数传统现代工业国家来说,大多是高碳消耗的工业,如若响应全球对二氧化碳排放要求,就可能完全抛下现有的工业设备,向发达国家寻求低碳科技、环保技术和绿色有机设计寻求知识产权与技术支持,这显然暴露了西方国家在生态现代转型中对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一种排斥,通过二氧化碳排量的限定而造成工业进步的停滞不前,紧接着就会出现经济增长的放慢和持续危机,他们为发展国家设置新排放标准的障碍,达到了把发展中国家仅仅限定在一个可持续发展阶段,而不是希望通过生态现代化的跨越完成绿色工业革命的目的。这些环境问题与生态平衡凸显出来深层的矛盾与问题,都属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纠结,它们起因于当代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体强大崛起而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压力回应,同时也是对国内经济发展增长模式一种彻底否定,也是在可持续性发展阶段中对现有生产模式的一种质疑。因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国际社会环境压力之下,中国经济社会不论作出何种选择,都会影响着整个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应对策略。
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够摆脱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限定,而直接选择生态现代化发展模式呢?因为在可持续性发展与生态现代化转型中,中国的经济发展面对着双重环境衰退状态,既要承担世界加工厂的责任,又要面向国际社会负起生态责任。可见,纠结于可持续性和生态现代化状态的中国社会,在此生态背景下谈论中国的环境对策,谈论应对生态危机中生产方式转型,充满着难以辨别的纠葛,这就是当今中国必须面对世界生态责任作出担当一个郑重地承诺国际背景!中国必须在生态现代化中完成跨越式发展,才可打破西方可持续发展带给中国经济与环境的束缚。伴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强大凸显起来的力量,中国传统工业现代化中爆发生产能量释放性、扩张性带来的后果只能选择生态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否则,就不可能参与到世界经济转型变革之中。应对气候变化给中国经济体注入了活力,它可能爆发式集聚起创新的能量带给整个世界经济增长是显而易见的成果。
因中国制造而受益的地区与国家很多,但是由此而引发的环境衰退,必然由中国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系统来承担,如果中国可以借助西方生态现代化转型力量,完成生态现代化跨越,这样不仅会给中国本地经济带来更加鲜活力量,而且也可能给世界环境资源价格上涨和自然环境总体的衰退带去新的福音。
四、在全球环境语境中判断中国生态责任和义务
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引发新一轮关于国际生态责任与义务的博弈。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的气候框架谈判以及不断推动的二氧化碳减排态势随后跟进,越来越凸显了这个环境话语空间在国际社会的强制流行, 并造成空前的压力影响着中国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型, 中国经济体必须对世界经济的未来作出减排二氧化碳承诺, 必须在超越了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之上, 承担起历史赋予重任!中国的环境与发展压力就是在可持续与生态现代化中必须作出艰难的选择, 同时还要在环境与经济成本上升情况下, 利用国际社会低碳经济、绿色环保和生态科技先进技术, 在承担国际社会对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下, 在科技开发明显落后的情况下, 努力跟进国际社会新一轮产业创新的竞赛, 实现向生态现代化转型, 成功地实现生产方式转型。
国际环境语境带给中国压力是巨大的,一个要求发展自身经济而力求解决贫困问题国家,如若不能够承担起国际社会环境责任和义务,就可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因为发达国家在设定全球环境与生态责任和义务时,把发展对环境衰退视为根本原因,这决定了他们必然在国际范围内抑制发展中国家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因此,必须设置许多环境保护方面以节约资源政策引导世界经济未来,这恰恰是全球环境话语被推入到一个必须面对议题。
西方国家之前发展中造成环境和气候异常后果与情景,却在今天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中凸显了出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必须以发展解决贫困问题;另一方面又必须对其环境资源进行保护,对世界环境衰退承担责任和义务。不放弃发展就可能导致环境资源破坏,放弃发展就不可解决贫困的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究竟如何可以满足发达国家对环境话语的预谋和参与性呢?!作为负责任的中国来说,一方面努力发展国家的经济;另一方面保护国内和国际环境,承担国际社会生态责任和义务。因此,在许多国际社会关于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异常策略中,中国承担国际生态责任和义务显得充满着难以判断的纠结与困扰。
五、中国环境容量与承载力面临的严峻局面
环境载承力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可以永恒地支撑一个物种的最大数量。客观地看,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空间已达到了一个不可能持续的极限,一个环境不可承载其巨大容量的危机就在眼前,这是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人口巨大基数庞大,还因为近30年经济增长过快速度,它们带来环境容量不断地突破以及生态承载力不可持续下降, 这种环境危机的严峻态势引发了诸多的生态灾难和环境污染事件爆发。
在抑制世界气候变暖对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之下,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政策却因为自身被双重生态危机困在环境严峻局面中, 难以作出修复国内环境以及平衡世界生态策略, 这个困局显然属于所有发展中国家面临一种真实情景。作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迫使中国环境与发展模式发生转向时, 显然设置了许多困境阻挠中国经济的发展选择, 这个压力也表明了, 一个在世界资源紧缩和环境受到破坏境况下,中国经济必须要面对此种困厄,坚定不移地选择生态发展的社会模式,转变生产方式,才可能在如此重负下担当起修复自身环境,同时承担保护世界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走内涵式经济发展转变需求尤其迫切,也就是说,走生态现代化道路的需求十分强烈,在突破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困局中,调整先前高耗能与污染的工业结构,采取捷径的方式,由可持续性直接跨越式地向生态现代化发展,这是惟一解决中国环境问题与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容量不足可选择途径。
六、中国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与环境非正义状态日益严重
学者曾建平认为,环境正义或环境公正在广义是指人类与自然之间实施正义的可能性问题,即种际正义;狭义上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所有主体都应拥有平等享用环境资源、清洁环境而不遭受限制和不利环境伤害的权利,二是指享用环境权利与承担环境保护义务的统一性,即环境利益的社会公正。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物质财富分配的解决方案,都必须在资源占用多少的情景下作出相应的分配依据。
对于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社会而言,在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掠夺自然资源,强行分配社会共同财富的现象发生。这是因为中国社会改革,本着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做法,导致了社会财富占有者更多从占用自然资源上掠夺共同社会财富,他们获得了属于其他人共同拥有社会财富与自然资源。这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带来后果,伴随着越来越强烈地环境非正义状态的存在。那些没有在资源占用和物质财富上首先进入分配领域的人们,被人为的排挤在环境资源享用之外,自然就不可能分配到应有财富。因此,在中国社会面对环境资源日渐缺乏状态下,主要是少数人掠夺属于大多数人自然资源,而这种建立自然资源掠夺之上物质财富分配不公正,其实是环境非正义猖獗造成的直接原因。
目前,中国物质财富与自然资源有不少被利益集团垄断占有,这种由财富分配的不公正带来环境非正义情景非常地显著,存在于社会各个阶段之间。因此,环境衰退和自然资源枯竭,首先来自于国企行业资源垄断以及极少富裕阶层对中国环境造成危害,只有解决了中国环境非正义,才可能解决中国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问题。什么时候环境的正义可以帮助贫穷的人们获得应得财富,什么时候我们通过平等对待人们环境权利,从而才能获得自然赋予我们真正平等。在面临环境问题责任的同时,我们可能会把眼光更多放在国内特殊利益集团在环境资源掠夺上带来问题,其次才会在生产方式转型过程中,通过满足多数人关于财富分配要求,规划中国现有环境资源可持续性,阻止利益集团去进一步利用国际社会承担生态责任机会,变本加厉掠夺属于共同的资源与财富。解决中国环境正义与公正问题,同样也面临着两个战场,一方面是国内自然资源不平等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国际社会环境不公正与环境非正义现实困境。
七、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环境资源正面临着更大掠夺与缺乏有效地保护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整个世界经济面临衰退乃至崩溃危险局面。面对如此困局中国政府在国内进行大规模投资,强行拉动需求,刺激经济恢复,在放慢经济增长同时,适度调整先前发展速度。但是,这一切都可能加大了环境容量扩张与资源掠夺性危险的增加,导致整体环境载力的下降;可能继续导致环境非正义和环境不公正。因为这种以需求拉动投资,刺激市场消费方式,其实是延续着先前传统工业化发展的模式来救市,只能给中国环境带来新的灾难。
应对气候变暖的国际政治需求决定了中国政府必须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反思,循着生态现代化去寻找其更多保护环境和抑制自然资源枯竭的工业发展道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后工业发展环境选择,对粗放式投资拉动中国经济无疑带来新的启示。
伴随着西方国家生态现代化进程及时推动低碳科技发展,可能给中国新一轮投资带来新导向作用,把巨大投资拉动投向生态现代化建设中去,而不是传统工业社会那些破坏环境项目中去。满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需求,选择更加环保和生态科技创新投资发展,走生态现代化选择之路。
八、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
中国应该逐步放弃GDP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适时的放慢经济增长速度,稳步发展与调整传统工业社会的结构,这是建构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也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放慢并不是放弃解决发展问题,也不是彻底放弃西方世界发展模式,而应寻找更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最佳途径,满足我们由贫困向富裕发展的社会文明选择。
迫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呼声,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二氧化碳减排压力,中国经济增长可能遭遇放慢发展速度的逆境:一方面,传统现代工业一直是高碳排放产物,它们完全与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异常相背离;另一方面,也气候变化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开始进行低碳社会转型。它们是迫使中国经济必须放慢进行调整的根本原因。如何从全球经济衰退中把握住中国经济放缓的预期,也准确地预计了国内需求增长的多种可能性。
中国经济高速度增长是全球经济推动的一个结果,作为世界出口贸易大国,突然间失去了全球贸易市场基本面的支撑,依靠高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后果,就可能直接带来中国经济衰落。如何刺激国内需求快速的增长,重新推助我们所谓GDP增长的神活,就显得有些荒诞无稽。殊不知,牺牲国内市场而创造的GDP增长假象,并不能确切反映我们经济发展基本面,许多依靠资源消耗和浪费的工业增长被GDP吸收了,但是,国内自身发展却被着实掩盖了起来。可见,GDP这种依靠国际贸易拉动增长,其实是缺少国内基本需求支撑,这种发展增长的需求更多是由全球贸易拉动的。当然,也包含少许国内巨大的需求在内。
迫于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异常方面需求,中国传统工业必须放弃目前的高碳化排放模式, 这是放慢经济发展的外界原因, 而发达国家工业化却因为历史原因及时地选择低碳化工业技术, 他们很早地就意识到气候变化与传统工业高碳排放的关系, 也通过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环保技术, 创新低碳、循环和生态经济满足气候变化需要;对于中国企业与政府来说, 这几乎是一个完全崭新的课题:不能延续传统工业模式发展生产, 又要从完全没有科技创新准备状态下, 直接跨越式向低碳经济转型。
因此,放慢经济发展的速度自然成为一次调整选择的逆转,它双重地担负起全球性责任,也同时承担起更新改造落后科技,寻找到发展低碳科技出路和途径。问题在于,这个结果并非是我们自愿选择,而是整个世界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应对之策。在向低碳化转型进行工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必然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在重新设定了低碳商品认证标准下,今后中国制造的商品,必须将在符合低碳标准下,才可准入欧美市场。在全球科技工艺的流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成为一个重要指标,成为衡量低碳科技发展新的市场标准,这意味着中国环境资源又一次面临着巨大考验,中国现行工业结构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放慢经济增长速度,提升经济运行质量,节约资源,创新科技,环保低碳,承担国际责任等,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中国经济从快速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型,牺牲了速度可能带来更多机遇。
一个低碳科技创新的时代,其实就是一个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新兴产业转型阶段,需要一定时间作出新调整,才可能从根本上完成从过分依赖化石燃料走向新型能源替代和洁净能源的时代,实现对环境友好型发展人类发展需要。通过放慢经济增长多种可能性论证,使我们明确地看到,我们既可能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中,却又能够保持着与自己国情适应能力,而不再是走向出卖资源以及粗放经营支撑高速经济增长的道路。
九、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开拓循环、低碳、环保和生态发展之路
在变化了的世界贸易格局中,利用全球气候谈判获得低碳科技支持与环保领域技术交易机会, 大力发展环保和生态科技, 改造我们现有工业装备与技术, 提升应对环境气候变化能力, 走出经济危机困境, 不仅仅是加大内需拉动投资, 更是提升循环、低碳、环保和生态科技含量, 在总体上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低效、工业耗能过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中国在高增长中成就了自身发展需求, 达到了相当的经济规模, 也释放了巨大的经济能量, 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轨迹。但是, 物质财富巨量增长的同时, 我们对环境资源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 消耗掉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多, 这种生产方式已显出了不可持续, 一个不可持续性巨大增长持续的经济规模带来直接的生态后果就是, 我们陷入了发展与环境双重困境之中不可自拔。
迫于外界社会的压力以及国内生产对环境破坏状态程度,中国社会开始明白,只有寻求新的生产方式转型才可以保证财富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需求的平衡,基于这样转型期的生态思考,人们开始在经济发展中寻求不同环境保护不同科技进步成果,引入到生产发展转型中来,实现对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环境主义者所推行的环保与低碳以及循环经济,可能为未来中国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推助力,为中国生态社会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因此,真正地生态主义者,并不拒绝与环境主义者合作,在多种多样的生态实践中,应用绿色环保技术,使用循环利用资源的方法,尽管它们仍旧是在利用先前工业科技基础之上,但是在技术改造的条件下,努力减少现行工业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或做到零排放,以解决目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从生态和环保目标出发建立起一个梯度式的生产方式转型模式,可以兼顾不同环境保护科技创造性,将其很好融入不同生产发展规划中,进行总体协调,才可以实现生态和环保双赢。
中国的低碳、循环、环保和生态经济实践,最终必然要走向生态主义整体的发展推进,只有在渐进的低碳、循环和环保技术目标中,时常包含着生态主义的理想在内才可以建设生态文明。问题在于,是否可以从这种合作的广泛联系中,保持与循环、低碳技术创新的社会活力,从中完成生态与环保终极目标。从低碳、循环和环保的经济中求索生态文明,探索一条更加符合生态伦理与道德,把众多目标合在一起生态平衡社会,去实现中国社会的生态现代化。
十、人文、科学生态视域融合对环境危机应对重要性
目前,世界环境危机与生态“非安全”状态,大多是经由科学与技术的观察研究得出,在全球范围内这种基于环境科学因果判断构成的要素,通常成为人们判断或者相信全球环境问题与生态话语作出的因果判断理由。然而,在人文领域关于环境灾难与生态危机却更多来自于环境想象与生态的忧患意识,缺少如同科学生态观察的客观性。但是,随着人类社会在环境危机方面感知力增强,它不断地浸透到人文学科中来,并且越来越多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科学的生态知识正在成为人们判断环境是否污染和生态是否安全的标准。
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生态伦理、生态人类学、环境美学、建筑生态学以园林学来满足生态平衡认知上的需求,来教育人类开始利用生态科学与人文领域所共同产生视域融合,看待我们这个发生重大生态变异的社会。这些不同科学和人文领域中生态视域重合与融会贯通,开始形成为一个新的生态视域,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这种基于生态科学理念诉求和世界范围的绿色思潮,开启了人文领域里生态文化革命契机。当生态主义还在隐晦的表达着地球是一个整体观念,地球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盖娅时,环境保护主义者却相信,可以通过低碳经济发展方式保证人类继续更好的生存。因此,在面对世界范围内环境危机四伏时候,人们切不可忘记人文、科学领域中生态视域平衡、生态视域融合问题。因为解决全球性或地区生态危机问题,不可能单方面可以奏效,必须要有不同学科合力才可以取得显著效果。
环境保护主义推动了生态平衡,推动了整体生态观的建构,也带来了宏观生态视域改变,把生态整体观置入到一个可以被广泛接受情景。未来的生态世界,可能更多面临交织学科和环境多元因素合力作用,跨学科研究生态危机和环境平衡的问题,必然要进行更加广泛共识。
中国生态危机面临复杂性,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同时也是世界环境中不可忽略的因素。目前,世界应对地域性环境危机处置方案,时常是站在一个狭隘专业角度去认知,或是单一视域去透视。今后生态研究必然是跨学科式的对所有相关因素判断与分析,尤其对于中国目前生态环境严峻局面来说,从人文和科学视域融合才可以寻找到最佳答案,这显现出世界生态研究文化的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编辑:王露)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环境与发展需求之间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明显地存在着环境的不公正。
因中国制造而受益的地区与国家很多, 但是由此而引发的环境衰退, 必然由中国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系统来承担。
西方国家之前发展中造成环境和气候异常后果与情景, 却在今天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中凸显了出来。
满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需求, 选择更加环保和生态科技创新投资发展, 走生态现代化选择之路。
中国在高增长中成就了自身发展需求, 达到了相当的经济规模, 也释放了巨大的经济能量, 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轨迹。
编辑后记
这是老耿(我亲切地称之为)的又一篇“长篇大作”,之前我们已经合作过一次,并且合作愉快。作为一名学者,老耿显然很高产,因为这距他上一次在我刊发表文章仅两月有余。而这高产之外,也绝不是粗制滥造。这每一篇文章,都凝聚着他带领他的学生生态团队们不辞辛苦、潜心实验研究的心血和他对自然环境、绿色生态的一腔热情。
8.浅谈中国当前环境保护问题 篇八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环境保护
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在群星闪耀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进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从昔日饱受列强侵略的、落后的“文明古国”,摇身一变,跃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令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为之震惊。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发达国家一两百年才出现的严重环境问题。
二、中国环境现状
在中国经济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这短短的沧桑巨变的三十多年中也出现了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水土流失严重,生物濒临灭绝等等。虽然环境在恶化,但是我们保护环境的脚步从未停歇,我们的政府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资助发展环保产业,采用保护环境和节省资源的技术,同时严惩一切污染环境的行为,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中国的环境现状,实現经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中国变为一个保护环境、节省资源的循环经济的典范,变为真正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估算,“十二五”期间中国绿色投资将达到8万亿人民币,这可能是全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绿色投资。十五大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七大报告则上升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提出了构建美丽中国的美好憧憬,执政理念的不断提升,带动的是施政层面的新气象。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国务院把节能减排列为考核干部的约束性指标,不断修正过去只重视GDP的考核标准。“十一五”期间,在一些地方,节能减排完成的好不好,已经成了干部的摘帽子指标。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断博弈的过程。从整体上看,中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的、生态脆弱的国家。目前全国森林面积覆盖率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一些山川正在失去丽色,城市里想要见到湛蓝的天空和满天的繁星,几乎是一种奢侈。开宝马车喝污水,不是我们想要的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全国代表大会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铿锵有力侧重地强调了“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这两个口号,所谓的生态文明就是山青、水绿、地净、天蓝,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是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形态。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这完全符合我们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永续向前发展的需求。
三、关于保护环境的建议
1、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保持发展与保护相辅相成,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和科学规划,坚持节约发展,做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分阶段地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改善重点流域、区域、海域、城市的环境质量。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必须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的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必须以城市污染防治和农村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必须以减低污染气体排放总量为重点,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突出预防为主的治理方针,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和部分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完善环保制度,健全统一的、协调的、高效的环境监管机制。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以后所有新建、扩建或改建的项目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努力做到增产不污染,争取早日实现增产减污,积极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务必不能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2、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认真评估环境立法和各地执法情况,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作出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的规定,重点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不正常运转的治理设施、超标排污、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等违法行为,予以重点查处。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有关工作的投入,完善好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规范环保人员管理,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队伍。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稳定
【中国资源环境问题】推荐阅读:
中国自然资源概述08-02
中国水资源形势10-29
中国水资源现状论文06-17
中国的自然资源优质课06-18
八年级中国地理《土地资源》说课稿08-15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08-07
当代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增的方法10-11
我对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见解09-04
中国环境正义问题成因及破解路径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