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文献综述(共14篇)
1.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文献综述 篇一
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的文献综述
(一)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民营企业”是指由本国公民出资兴办或经营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法人实体和非经济法人实体,具有自行组建、自行筹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谋发展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与鼓舞下,逐渐成长壮大。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蓬勃兴起,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家应运而生。民营企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但是民营企业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问题严重;研究开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弱;组织结构调整滞后,管理混乱;忽视现代营销理念,凭经验决策严重,这些都严重制约和威胁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更使我国民营企业经历了发展的“严冬”,面临着产品出口难、产品积压的现状,遇到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二)核心竞争力的国内外研究
1、国外研究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观点提出后,使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热门话题和关注点,也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重视,此后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麦肯锡(Mckinesy)公司的凯文·科因,斯蒂芬·霍尔和帕特里夏·克里福德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往投资和学习行为所积累的一系列互补的技能与知识的结合,他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是使一项或多项关键业务达到业界一流水平的能力。
奎因、道赖和帕克特(Quinn,Doorley,Paquette,1990)认为,核心竞争力的积累与企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企业核心产品与核心技术的发展过程息息相关。由于产品与技术平台是需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建立的,因此核心竞争
力是企业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中所积累的、独特的企业专长(历史性的难以仿效的知识集合)。
巴顿(D.B,Barton)是知识观核心竞争力观点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核心竞争力不只是技术和人力技能,更是一种制度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能够识别和提供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体系。其构成包括知识和技能、管理体制、实物系统、价值观,组织开发核心竞争力的方式是一种制度化、系统化、长期化的行为,其重点是构建能够为公司创造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2、国内研究
我国一些学者也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在国内,李悠诚等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无形资产。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包括“技术、技能和知识。它在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对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而获得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由无形资产构成,是通过对各种无形资产的有机整合而形成的。
丁开盛、周星和柳御林等学者曾分别撰写文章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具有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独特营销的能力。它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内部组织协调管理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并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和发展的一种资产和知识的互补体系,其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面临的产业技术和市场动态的影响。
程祀国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核心资产包括人才、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等在内的核心群因素,其中高素质的核心人才是核心资产的核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全部核心资产的综合运用和反映,是企业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是不同技术系统管理规定及技能的有机组合。企业具备某些核心资产却不见得一定有核心竞争力,有了核心竞争力就有了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形成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关键,核心人才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王秉安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构成的。核心竞争力指“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它是硬核心竞争力(以核心产品形式和核心技术或核心技能为主要特征)和软核心竞争力(经营管理)的综合。
管益忻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大、更多、更好的消费者剩余的企业核心能力的体系。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是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顾客得到的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品质与价值。简单而言,就是价廉、物美或是同时具有,是实惠的产品或服务。
左建军认为,企业体制与制度是最基础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体制和制度是生
产关系,现代企业体制与制度能保证企业具有永久的活力、决策的科学性、企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是企业最基础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发展其他竞争力的原动力和支持平台,其他竞争力只是在此平台上的延伸,与核心竞争力共同组成了核心竞争力系统。
陈清泰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创造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张瑞敏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创新是海尔文化的价值观,也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其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模仿”。“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有研究者经研究认定,“企业技术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在概念上具有越来越强的趋同性,一些学者的研究把技术创新能力几乎等同于核心能力”。
综上所述,虽然这些理论的研究背景和出发点各不相同,但其共同之处在于:与企业的外部条件相比,企业的内部条件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建立并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逐渐走向衰落,而有的企业却能够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关键在于这些企业有意识地构建、提升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小结
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培养起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也是无庸质疑的。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形势下,对民营企业来说,要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有更清醒的认识,而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是现代企业抵御危机的唯一出路。一方面,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需要配备熟知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人才,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政策的变化;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建立适合企业特点和富有效率的管理方式,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危机中生存和发展。可以说,重视企业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与创造,是企业得以在国际大市场中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帕拉哈德(C.K.Prahalad),哈默(Gary Hamel).公司的核心能力[M].哈佛商业评论.1990.
[2]林善浪.中国核心竞争力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孙霞.基于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视角的知识管理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2006
[4]舒化鲁.决战十大竞争力[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包晓闻,宋联可.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6]徐岚.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提升探讨[J].现代商业,2009.[7]林叶.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现代管理科学.2004.[8]张莉.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探讨[J].威宁学院学报,2008.[9]张艳菊.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发展,2008.[10]小艳,龚晓凤,陈志鼎.浅谈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经济师,2003.[11]潇霖.试论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D].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12]阎萍.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及对策分析[J].大众商务,2009.[13]高一山,姚晓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J].消费导读,2009.[14]李虹,罗燕.无形资本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浅析[J].财会通讯,2009
[15]袁红梅.论应对金融危机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商业经济.2009.
2.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文献综述 篇二
1. 关于金融与经济关系, 金融促进论被普遍接受,
Schumacher从信用创造的视角、Keynes从银行体系的视角、Gurley和Shaw从金融中介的视角分别论述了金融对经济的重要影响。之后, Goldsmith、Mckinnon和Shaw等人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 建立了金融结构论、金融深化论和内生增长论, 形成金融发展理论体系。金融结构论认为, 金融变量的数量与结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Gurley和Shaw, 1960;Goldsmith, 1966) ;金融深化论则从制度因素层面论述了一国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相促进和互相制约关系,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在于金融抑制, 主张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 (Mc Kinnon和Shaw, 1973)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 金融市场是内生的, 金融中介平衡可产生更高经济增长率 (Bencivenga和Smith, 1993) 。而国内外学者 (King和Levine, 1993;岳彩军, 2008;黄学超, 2009;孙力军, 2009) 还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沈坤容和张成 (2004) 、艾洪德 (2004) 、王树华和方先明 (2006) 研究得出, 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是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尹优平 (2008) 、吴拥政 (2009) 研究表明, 金融对经济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有阶段性差异。
2. 关于金融支持体系和金融生态环境, (周小川, 2004;
徐小林, 2005) 认为金融支持体系建立应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所谓金融生态环境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 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并且认为区域金融生态的差异主要在于各地行政干预程度、司法维护债权人权益的力度及商业文化的差异;李扬和王国刚 (2005) 通过区域金融水平差异的比较分析得出, 法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金融机构独立性、信用文化五个要素对区域金融水平差异的贡献达到75%;高小琼 (2005) 认为, 在金融生态链中, 法治环境是根本, 制度环境是保障, 信用环境是基础, 三者缺一不可。 (于淑俐、辛波, 2007) 认为良好的金融生态对于打造“资金洼地”、实现银企双赢具有重要作用, 金融生态就是竞争力。
3. 关于金融支持体系和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关系, (史晋川, 2003, 2005;
蒋永志, 2005;陈时兴, 2009) 突出了地方民营金融与民营经济之间的联动效应。周业樑 (2005) 认为, “浙江金融现象”证明, 地方政府是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导。沙虎居 (2006) 分析认为,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使得金融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而地方政府主动充当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导者, 联手金融部门用市场化手段改善经济金融运行环境, 提升经济金融发展质量。
二、对浙江的借鉴经验
以上文献综述从金融与经济关系、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支持体系和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系这三方面评述了它们之间辩证关系, 这些文献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结论对于浙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1. 浙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与金融支持体系的关系
浙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与金融支持体系两者是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浙江经济腾飞的强大基础, 而支撑其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地方金融的改革发展以及两者之间形成的良性互动机制。可以收集积累浙江民营经济与地方金融发展历程的相关数据资料, 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归纳处理, 得出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可初步建立浙江金融与民营经济两者互动关系的框架模型。
2. 研究浙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的必要性
研究浙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可建立浙江这种特定区域环境下, 地方金融发展与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良性互动机制, 从而细化“金融与经济关系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具有不同特征”这一论断, 对于丰富金融发展理论具有一定价值。可为其他地区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金融支持路径提供经验参考范式, 为其他地方政府改善金融生态, 引导和促进金融业的改革创新, 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也为浙江当前继续保持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有益的探讨。
3. 浙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的政策依据
可以收集积累浙江省政府对于民营经济和地方金融发展所制定的各种政策, 对于地方金融发展所提出的规划、制定的方案, 为地方金融发展所提供的政策、财税和环境支持措施;在实施“八八战略”、推进发展模式转型, 转换政府服务理念、增强金融良性发展合力, 联手打造“信用浙江”、提高经济社会信用水平, 推动金融改革开放、营造竞争性市场环境所做出的努力, 强调金融支持体系中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导者应是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作为社会经济各种制度的创建者和维护者, 可以通过法律制度创新、金融体系创新、市场监管创新来为地方金融发展和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制度和环境保障, 并且增强服务职能, 联手金融部门等运用多种手段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从而有力支撑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钱程, 基于信用缺失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10 (9)
[2]周建松, 浙江地方金融发展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
[3]金祥荣, 浙江经济转型:基本模式和实现途径[J].浙江经济, 2008 (18)
3.关于范围经济的文献综述 篇三
关键词:范围经济;综述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05-01
一、范围经济概念的界定
关于范围经济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其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发展阶段:
范围经济(Economics of Scope)这一概念是由潘扎尔和威利格(1975)年率先提出的。范围经济指当生产部门从专注生产一种产品转而生产多种系列产品时,平均成本下降这一趋势。
范围经济是建立在多元化经营基础之上、与多元化经营相关联的概念。并指出范围经济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David J.Teese,1980)
范围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内的生产或营销过程中来生产或销售多生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效应。范围经济的实现可以从生产和批发经销两个层面考虑。(艾尔弗雷德·钱德勒,1999)
假如两个经营部门分配到的投入要素等量时,那么范围经济产生于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大于两个单独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达到的产量之时。(Robert S.Pendyck,2000)
范围经济指当一个经营单位以同一种资源(或等量的资源量)生产一种以上的产出品时,因为生产经营活动纬度的扩大(即生产范围在横向上的扩展)而带来的企业效益的增长(或成本节省,或利润上升)。范围经济可以“使单个企业以相同的资源生产的两种产品比两个单独的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更多。”(平新乔,2001)
范围经济不仅指一厂商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支出小于多个厂商分别生产,同时范围经济需要引入时空概念,区分厂商范围经济和时空范围经济。(周天勇,2005)
范围经济存在于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时(两个企业分配到的投入物相等)。(平狄克鲁宾菲尔德,2006)
范围经济包含外部范围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外部范围经济指通过企业间的协作,组成地方生产系统,从而降低成本;内部范围经济指企业通过生产多种关联产品的支出低于多个厂商单独生每种产品的支出从而产生的经济效应。(叶华光,2008)
综合上述观点,虽然学术界对范围经济概念的解释存在一些的分歧,但国内外学者对范围经济的概念基本达成一致。即第一,经营单位必须生产至少两种产品;第二,由于至少生产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或平均成本因为此而降低。
二、范围经济产生的机理
潘扎尔和威利格(1981)认为,范围经济来自于分享的投入或者分享的准公共投入,即一种要素投入生产一种产品的同时对其他系列产品的生产也有帮助。蒂斯(1980)认为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于“诀窍的共同和重复使用”包括管理上和技术上的诀窍。范围经济来自于固定成本的不可分割性和分摊、营销、购买的经济性以及研究和开发的经济性。
范围经济来源于投入要素的多重使用性、品牌效应和营销网络以及效率管理覆盖面的扩大。(臧旭恒,1997)
范围经济来源于生产机器设备的通用性、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多重实用性、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外溢效应以及声誉效应。(王俊豪,2000)
范围经济来源于共享行为和竞争优势的转移。(孙尚范、王大树,2002)
虽然学术界对范围经济的形成机理解释不尽相同,但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都认为范围经济来源于不同业务间对经营单位可共享剩余资源或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这些剩余资源或者闲置资源可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一种外在的经济效应。如分配与服务系统、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商标、剩余的生产能力、技术知识等。
三、范围经济应用研究
现实中,范围经济已成功的应用于行业技术结构呈发散型的工业企业中,例如电器、化工业等。发散型的技术结构使企业在生产核心产品的同时,形成多种兼、副系列产品,从而有可形成范围经济。
国内外一些学者从研究饭店集团的成长过程出发,研究饭店是否应该发展发展范围经济。一种观点认为我国饭店集团以追求范围经济而实施的围绕核心能力的相关多元化经营时饭店集团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如牟红认为饭店集团趋向于围绕核心业务开展多元化经营,从而形成范围经济(牟红,2002);另一种观点不赞成饭店发展范围经济。由于饭店业具有产业链短、核心资产专业性强等特点,不适合进行多元化经营追求范围经济。(邹统钎,2003)
国内外学者对范围经济的应用研究只要集中在某个行业是否存在范围经济的经验检验,特别是对银行业和保险业的经验研究。Meador Ryan 和Schellhorn(1998)通过对美国寿险企业的研究,认为保险业和银行业存在范围经济。另一些学者如Yuengert(1993)、Grace和Timme(1992)通过研究表明银行业和保险业不存在范围经济。国内学者如刘宗华、邹新月(2004)的研究表明,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都存在总体范围经济。杜莉、王峰(2002)的研究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显着的范围经济,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几都存在范围不经济。
以上研究表明,由于不同学者所研究的行业不同、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同、以及客观存在的原因,使得结论不尽相同。并且以上研究都只是对某些行业是否存在范围经济的经验检验,今后在研究范围经济时应不断深化,才能发挥范围经济对于经济发展指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美)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美)Robert S.Pindyck,Daniel L.Rubinfeld.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周天勇.重新定义范围经济[J].财经问题研究.2005,1.
4.关于企业并购的文献综述 篇四
摘要
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一种普遍的现象。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企业并购的方方面面,本文尝试对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帮助广大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不断地去发掘和完善。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企业并购的动因。
二、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三、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的选择。本文以对我国企业并购的动机和原因展开,企业并购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各个文献视角不同,但都包括了企业内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第二部分分析企业并购面临的风险,各文献从不同角度分析企业并购的风险并试图提出一些防范风险的建议。第三部分围绕企业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展开。
关键词:并购动机;风险分析; 风险防范; 会计方法
引言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目前我国经济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生活中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行业调整、企业洗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中国企业并购活动日趋活跃。事实上自1998年以来,全球企业并购就开始出现新动向,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变化的反映,也是全球一体化程度加深、国际竞争力加剧、技术进步加决的结果。企业并购对经济运行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人们想了解,企业并购的动因是什么?各个时期的动因相同吗?企业并购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人们该如何防范?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又是如何选择的?
一 企业并购的动机因
企业并购动因不尽相同。1997年,吴永林在《企业并购动因和目的析论》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企业并购的动机和原因。宏观来看:
(一)企业并购是我国产业重组的需要
(二)企业并购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需要
(三)企业并购是我国市场组织的需要
(四)企业并购是我国科技进步的需要。微观上看,企业并购也有其内在的动机因素导致企业的并购冲动:
(一)壮大企业
(二)获得技术
(三)强化竞争
(四)优势互补。如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根据“抓大放小”的方针全面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0
促使理论工作者开始探讨企业并购这一产权交易高级形式的作用和做法而企业也正在进行着通过购来发展壮大的崭新尝试。我国企业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以及代理问题的存在,除了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外,管理者和政府亦是推动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并购的主要原因。2009年,吴静在《我国企业并购动因分析》一文中提到除了企业发展需求动因外,政府绩效动因在企业并购动机中也占有很大比重,“壳”资源(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对企业是一种可以用来低成本再融资的工具,对地方政府是政绩工程的重要评价指标)分配,以及政府为提高政绩推行体制改革。
无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还是从企业自身与社会环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并购的动因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它们之间有横纵交叉的错综关系。
二、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间的并购行为更加频繁,并购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并购的环境日趋复杂,并购的风险也日益加剧。2002年张建华在《企业并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把企业并购面临的风险分为以下十种:政策风险,财务风险,整合风险,体质风险,法律风险,委托—代理关系失控风险,产业风险,反并购风险,投机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2006年,胥朝阳在《企业并购风险的因素识别与模糊度量》中将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并购风险的度量,把企业并购的风险划分为以下十种:并购战略,法律环境,政府角色,产权市场,体质因素,信息对称性,资产评估,并购价格,融资与支付方式,企业文化。2006年,王太顺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径》则提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并购估价不准确,并购支付方式不恰当,并购融资不合理,并购整合效率低等原因所引起的。
上述对企业并购的观点虽有所差异,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强调了企业自身融资方式、支付方式、及并购目的,信息的对称性,政府的政策等因素。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把企业并购的风险因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营运风险,财务风险,信息风险。
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高风险特征,有效管理并购风险非常重要。2006年,王太顺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径》中提出应该谨慎选择并购目标企业、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选择合适的并购支付方式、做好融资安排,合理确定融资结构。企业并购有很多风险因素,2006年,杨明君在《企业并购的信息风险及其防范》中对信息风险的防范做了探讨,提出了签订保密协议,信息披露及保证,信息审查评鉴重点,涉及债务风险防范技巧得建议。此外,针对财务风险,规范的体制保证,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精心策划、慎重选择并购目标和并购方式,与银行等融资机构的合作,卓越的并购整合工作等也能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三 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
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一直是会计学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目前比较通用两种方法是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以下文献对这两种方法的选择做了探讨。2004年,杨有红在《并会计处理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中提出:购买法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科学方法。并购会计方法选择的焦点在于是否允许采用权益结合法。他认为:
(一)权益结合法可以成为合法运用的会计方法(二)对权益结合法的运用条件做出明确、具体、无懈可击的规定。2006年,肖云龙在《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中对两种方法的原理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了两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的差异。他认为,会计方法的选择应重实质而非形式,就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看,企业并购特别是换股合并会越来越多,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有其广泛的业务基础。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中国会计也应及早真正地与国际接轨。同时,随着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和资产评估业的不断发展,公允价值的准确性也会逐步提高,权益结合法的弊端在我国会越来越显露出来,而购买会计法则是较为长久、科学的方法。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应注重实质而非形式, 我国目前允许收购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的局面是有其经济动因的。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被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能保证公正合理的时候, 权益结合法的废除之日也将随之而来。
结论
通过对企业并购的动机、风险因素及防范、会计方法的选择的分析,可以知道:企业并购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可以归纳为企业自身和社会环境两种因素。企业并购也面临着众多风险,为了有效防范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应该重实质而非形式,目前在我国收购法和权益结合法是并存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永林.企业并购动因和目的析论[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4)
[2]吴静.我国企业并购动因分析[j]经济论坛,2009,(2)
[3]张建辉.中西方企业并购动因比较[j]特区经济,2006,(5)
[4]胥朝阳.企业并购风险的因素识别与模糊度量[j]商业时代,2004,(15)
[5]张建华.企业并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j]华南金融研究,2002,17(3)
[6]王太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径[j]财会经纬,2006,(9)
[7]杨明君.企业并购的信息风险及其防范[j]会计之友,2006,(2)
[8]肖云龙.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j]企业经济,2006,(3)
[9]杨有红.并购会计处理: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j]新理财,2004,(3)
5.关于汉乐府诗歌的文献综述 篇五
乐府机关的主要工作是:定制乐谱,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在乐府最鼎盛时期,人数多达八百余人,其中设立的官吏职位也是各司其职,层级分明。乐府的出现具有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班固的《两都赋序》中有文:“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
武帝通过设立乐府,得以“兴乐教”、“观风俗”,时至今日的我们,通过汉乐府,也可以还原出当时百姓生活的情况和当时社会的风貌。哀帝 “罢乐府”使乐府民歌有所失散,而到了魏晋,乐府机关虽然没有被废除,但是却没有了采诗的制度,只沿袭了已有的乐府歌辞。随着南朝时期新声杂曲的大量繁荣,虽然在作品数量上有所进展,但我们仍不能忽视其内容的单一性和题材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汉乐府诗的主要搜集和保存,是依靠政府的乐府机关,然而,传唱和内容的不断丰富,则得力于民间歌人和百姓的口头传唱。
随着乐府的发展和乐府歌辞的不断丰富,“乐府”从机关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其定义也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乐府是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集自民间的;而广义的乐府则连词曲也包括在内。此外,更为广义的乐府有包罗了并未入乐只是沿袭了乐府旧题或是模仿乐府体裁的歌辞作品。
了解了乐府的起源和发展,我们不难看出,乐府诗是取材于民间,传播于百姓,彰显其时代风貌的叙事作品,由此我们也将对汉乐府诗的叙事性特点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在对叙事诗进行溯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想要完整的了解中国古代叙事诗,针对诗经展开的研究是必须得到重视的。
现存可知最早带有叙事色彩的诗歌,是汉之前的《弹歌》,全诗内容言简意赅:“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又有,《击缶歌》中有:“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完整地展现了原始人的日常生活。在这些原始歌谣中,已经初步具备了叙事的轮廓。
《诗经》中的叙事诗从内容上划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来自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的民间吟唱,这些内容多保存于《国风》之中;另一种是讲述先民历史的“史诗性断片”,多保存于《雅》、《颂》之中。民间吟唱的歌辞中,多描述的是短小的生活片段或生活横截面的记录;庙堂鸿音则另有特色,在这些诗篇中,往往在情节上注有奇幻的想象和充实连贯的情节,这些诗歌在当时多用于祭祀,出于对先祖的崇敬和赞颂,在叙事过程中,便使他们有了奇幻的人生经历,具有了“史诗”的性质。
对叙事诗的探讨,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在刘歆的《七略》中有:“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一说。
在对汉乐府诗的叙事特征这一问题的论述上,沙云星的《试论汉乐府民歌的叙事特征》认为,汉乐府的叙事因素发展与先秦歌谣有密切关系,在先秦歌谣中的简短叙事,尚未构成连贯的故事情节,因而不能算作是叙事诗。但不可否认的是,汉乐府中集中表现民生疾苦的作品,依然可以窥见来自先秦的叙事踪影。在汉乐府民歌的叙事特征上,沙云星认为,与汉乐府之前的叙事诗相比,汉乐府诗歌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大大增强。《诗经》中的生活画面和人物形象,多是作为情感寄托,而汉乐府则更重于叙事本身。汉乐府对于整体形象的真实性和故事的完整性都有新的要求。除了故事性,汉乐府的戏剧性也使其更富有文学魅力。如在《孔雀东南飞》中,多条叙事线索并行,故事完整,叙事宏大,情节波澜起伏,是叙事诗发展的里程碑。在情节方面的成就只是汉乐府的成功之一,另一方面,汉乐府诗中高超的叙事艺术,也离不开鲜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直接叙述的基础上,通过制造情节冲突和矛盾并为角色加上更为丰富的动作和精巧的语言,或独白,或对话,使形象生动饱满。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除了完整的故事外,更多是丰满于富有个性的语言描写和灵活的心理活动,并加以社会环境的烘托。汉乐府在细节上的成功塑造,也是不可忽视的。
杨静的《试析汉民间乐府叙事诗的叙事艺术》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而与沙云星的《试论汉乐府民歌叙事特征》不同的是,本篇通过对《诗经》和汉乐府诗的对比,更突出了叙事诗的发展脉络和进展。汉乐府诗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最突出的特征表现是:叙述者多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出于作品的中心位置,叙述者通过自己的视角,来描写环境、叙述人物、讲述故事,他和自己所描述的世界史同质的。除第一人称视角外,第三人称视角作为两汉乐府中最基本的叙事视角,客服了第一人称视角的局限性。在这些第三人称视角的两汉乐府诗中,叙述者以第三人称提及故事人物,这样的叙事所产生的是一个全知全能型的叙述者,不但可以全面详尽的讲述故事,还可以对人物和情节进行评论和情感的抒发。汉乐府诗是我国叙事诗歌走向成熟的标志。
张志斌的《先秦至两汉:中国诗性叙事的开展和深入》认为汉乐府诗是中国古典叙事诗创作的第一次高峰。在由多重叙事视角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构建的叙事诗骨架下,细节是叙事诗的血肉,使叙事诗为人传颂,感人肺腑。
《诗经》中多是服务于抒情的叙事,而随着汉乐府的发展,叙事诗中叙事和抒情逐渐独立,并产生了主叙事兼抒情、夹叙夹议的行文特点。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长河中,仅有这一阶段的诗歌具有主叙事兼抒情的主要特点,到了诗歌最为繁盛的唐代,一大部分诗歌基本上已经和叙事无关,作者在篇幅和词律的规则下仅通过意向抒发情感了。
谈艺超的《汉乐府的叙事角度》在探讨了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基础上,提出了“视角的转换”这个新的观点,单一固定叙事视角在多层次反映生活片段和变现人物性格方面多会受到限制,为了更完整地表现人物和更立体的描述社会,不少作者也根据情节需要转换叙事视角。传统的第三人称的视角在表现生活场景和刻画人数众多、细节繁琐的人物形象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而第一人称的应用,则更能够拉近主人公和读者的距离,更有利于故事的丰满和情感的抒发。
程相占的《古代叙事诗研究》,通过对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深入分析,首先对叙事诗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的划定。作者认为,所谓“叙事诗”是在特定的用意支配之下,用押韵的语言把时间的安排具有一定顺序的作品。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于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历史流变,把文学与历史发展相结合,对诗歌发展的客观因素进行了解析;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在叙事视角和人物形象上,细数了丰富的人物类型。在第四部分“诗体”中,重点挖掘了叙事诗的叙事意义。
杜甫“本着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精神自创新题,即所谓‘即事名篇’,或者说‘因事命题’的作法,直接开导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1
葛晓音的《论杜甫的新题乐府》中,首先对杜甫的诗作进行了种类界定。在重新界定了“新乐府”和“新乐府运动”的前提下2,研讨杜甫写作新题乐府的自觉意识和独创性。
在继承了汉魏晋古乐府的基础上,杜甫在题材选取和叙事特色都有所区别和发展。相较于汉魏晋乐府歌辞多记述百姓生活场景的诗歌内容,杜甫多选取能反应民间疾苦的社会生活片段,通过百姓生活疾苦的片段,高度概括地反应社会的无情和统治者的昏庸。杜甫多采取第三人称视角,客观全面的叙述自己的见闻,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对汉魏晋乐府歌辞的借鉴和继承。乐府歌辞因多为生活截 1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二册。
葛晓音,《新乐府的缘起和界定》,1995年第三期。面描写,所以在时代代表性上稍有逊色;新题乐府在以其高度概括的宏观视角,是作者所叙述的故事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时代代表性。
在对汉魏晋乐府歌辞的创新上,新题乐府克服了汉魏晋乐府歌辞的叙事单一性,立体多面的从宏观角度出发,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和抒情性。杜甫共著有三十多篇新题乐府作品,值得关注的是,在三十多篇作品中,其艺术表现手法无一雷同。可以看出,诗人在可以摆脱初盛唐乐府歌行的拟古习惯的同时,自觉地运用新题歌行等诗体,继承汉魏乐府的创作特点。这样的创作思路,不仅是杜甫个人追求艺术创新的需要,也是叙事诗歌发展的必然趋势。
叙事诗在我国的诗歌系统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对于叙事诗的研究和探讨,从古至今也不乏良作,通过对汉乐府进行溯源,在汉乐府中寻找叙事诗的发展共性,未来的叙事诗创作和研究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研究资料索引
[1]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罗根泽:《乐府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
[3]程相占:《中国古代叙事诗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沙云星:《试论汉乐府民歌的叙事特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5]葛晓音:《轮杜甫的新题乐府》,社会科学战线,文艺学研究,1996。[6]张志斌:《先秦至两汉:中国诗性叙事的开展和深入》,学术论坛,2009。[7]杨静:《试析汉民间乐府叙事诗的叙事艺术》,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8]谈艺超:《汉乐府的叙事角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9]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文献的综述 篇六
一、引 言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断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同时又将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要求从自然界取得的资源越来越多,同时排放到自然界中的废物也越来越多,超过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各国的环境问题又共同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各国提高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合作以解决治理环境的国际协调问题。于是环境会计就在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受到威胁的背景下,人们在分析了传统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的,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批判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
而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披露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环境信息和与环境有关的信息,从而充分满足他们决策的需要是消除当前严峻环境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环境会计起步较晚,环境会计准则尚未出台,还存在很多理论与实际操作上的障碍,因此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尚无统一的标准。以此为背景,本人尝试着对该领域内的研究人员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力求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体现来对其进行正确的定位,继而简要提出在新的社会形势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应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本文对文献综述基本上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和今后发展期望这两个方面来展开,并探讨一下各学者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各个方面的相关论述。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必要性之研究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开采资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环境信息披露问题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也为此发表著作,提出各自的见解。
张秀英认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加,环境退化问题日趋严重,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重视,不断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以有效利用资源,环境质量会逐渐改善,但这有赖于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认识。从宏观上讲,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从微观上讲,进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企业内部管理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投资者、债权人等环境会计利益关系人作出决策的需要。
乔引华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也是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是治理严峻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
孟凡利认为: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目的是为信息用户提供能够据以作出判断与决策的信息。环境性质的会计信息不同于财务性质的会计信息,它具有公益性、社会性。特别在经济转型期与可持续发展的交织之际,环境信息的会计披露具有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肖维平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既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由于我国传统企业实行的是一种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废弃物排放量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极大地损害了社会的环境基础。所以,现代企业需要树立“绿色”生产经营观念:进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营销、披露绿色会计信息,从而保证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
专家们一致认为,环境会计是现代会计的新兴分支,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则是环境会计最主要和最基本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剧,而在环境管理方面未能同步赶上,致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种严峻的环境形势是企业忽视环境管理所造成的。由于传统会计没有把环境支出和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没有提供企业生态效益方面的信息,环境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是消除严峻环境形势的必然要求。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数据对于减少污染而言,比20年的管制规定更有效”。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发展之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上确定了未来几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应研究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系统完整并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环境会计信息系统、‘绿色GDP’标准及环境会计准则,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系统的环境会计准则或指南,因此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专家们拟就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进行激烈的探讨。
张秀英指出在我国开展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建议如下: 1.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2.健全法律法规,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3.加强环境会计的社会和政府监督。
乔引华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产物,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无限生命力。我们应了解和借鉴国外环境会计理论,结合我国国情,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通过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与实务的不断完善,促使企业处理好发展生产与环保的关系,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环境资源的损耗与补偿的良性循环,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与融合,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样,目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状况,孟凡利也对其发展也提出了若干创新的思路:第一,加强对环境会计的宣传、教育及监督;第二,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第三,建立健全环境会计法律法规;第四,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四、结束语
国内外学者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和未来发展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必将朝着有序的方向进行,但社会发展之快,知识体系也在更新换代,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必将朝着及时指导实践的方向进行,本论文旨在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及发展方向,期望能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有序运行起到些许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高雅军 信小娟 试论建立我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林业科技情报 2004.3 [2]林光侨 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 煤炭经济研究 2004.6 [3]安庆钊 环境信息披露模式探析 经济师 2004。2 [4]蔡荣芳 尹玲燕 试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经济师 2004.1 [5]李 瑄 试论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6 [6]孟凡利:《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会计研究》1999年第4期。
[7]耿建新:《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会计研究》2002年第1期。[8]张劲松:《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北方经贸》2002年第2期。[9]耿建新:《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问题探讨》,《审计研究》2003年第3期。
[10]钱红光:《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的披露》,《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1期。
[11]范永太:《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第10期。
[12]顾晓敏:《中美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差异研究》,《经济经纬》2006年第3期。
7.关于食品工艺进展的文献综述 篇七
1.1 食品工艺历史悠久
食品工业的发展历史悠久, 近代的食品工艺产生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 阿培尔在1810年提出用排气、密封和杀菌的基本方法来保存食品的“食品贮藏法”。因为该方法的提出, 世界上第一个罐头厂于1829年建成。1872年美国发明了喷雾式奶粉生产工艺, 乳制品的规模生产于1885年正式成为食品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18世纪, 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 食品工业也逐步加入新型工艺技术, 出现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面粉厂, 这就是近代利用机械进行加工的食品工业。科学技术日益发展, 现代食品工业发展愈加迅速, 食品加工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展, 其中融入的食品科学技术也越加先进, 使得食品工艺生产日新月异。
以我国的罐头食品工艺发展为例, 我国罐头工业生产于1906年在上海正式开始, 当时的上海泰丰食品公司就是我国第一家罐头食品厂。随后, 在部分省市相继建立了作坊式的罐头加工厂, 使得我国的罐头食品加工工业不断得到发展。在我国, 罐头行业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十世纪70-80年代, 这一时期罐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品;20世纪70年代后期, 我国罐头产品种类已经有了很多, 大约有400种, 但是生产的工艺层次不齐, 因此为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生产, 就由原轻工业部领导组织了有关的罐头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计单位等技术人员编写了罐头的专业标准, 规范了罐头工业的操作规范。第二个阶段是二十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中国罐头行业逐步健全相关体制, 形成多元化的布局, 行业注入了很多新的活力。第三个阶段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 我国罐头行业发展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 罐头的食品工艺也达到了世界公认的封口和杀菌的商业无菌。
1.2 存在的问题
从科学技术水平来看, 食品工业科技含量还比较低, 食品的原料加工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食品行业中, 具有竞争优势的只有少数的传统行业, 其拥有中国特色风味的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消费者对食品消费是否安全比较担心。现在我国食品质量标准体系仍不完善, 食品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农药残留标准等相关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整合完善, 不同行业间制定的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也存在交叉矛盾。技术保障能力尚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 检测技术相对落后, 仪器设备配置不足, 部分检验设备严重老化;基层检验机构和人员数量偏少, 检测能力亟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 食品安全责任追溯制度尚不完善。一些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 自律意识不强, 诚信缺失, 使得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隐患。
2 简要评述
综合以上文献资料, 由于我国居民的食品消费一直以直接的农产品消费为主, 因此造成我国的小农经济特征十分明显, 农村经济普遍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 使得我国的食品工业和食品工艺的发展远远晚于西方国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第一, 我国食品工业总体起步晚、发展慢、技术水平低、核心技术依靠进口, 极大地影响了食品制造行业食品工艺的改善和提升。应该加大参与国内外食品加工市场的竞争, 取长补短, 促进食品工艺水平的整体提升。第二, 加大对食品工艺标准的制定和修正。由于受到国情的影响, 我国食品工艺的标准不能适应当下市场发展的需要, 必须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 对现行的食品工艺进行详细的修订。第三, 由于农业原料普遍是小农种植模式和靠天收获, 且品种结构和质量参差不齐, 使食品原料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原材料是食品工艺的一个关键, 只有优质的原材料再加上一个科学的食品工艺流程, 产品才能够畅销流通。
参考文献
[1]夏文水.食品工艺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2]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历程, 2009中国工业化蓝皮书, 2009 (5.11) .
[3]纪正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指南肉制品、罐头食品分册[M].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136.
[4]滴水.食品工业发展历程, 2011 (8.15) .
[5]我国食品工业的发扎历程, 2009年工业化报告, 2009 (5.11) .
[6]佟晓群“.十一五”我国食品工业存在五大问题, 中国经济网.
[7]徐晓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 2002 (10) .
[8]孙耀武.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改革发展, 2009 (2)
8.关于层次教学法的文献综述 篇八
摘 要 本文通过解读文献,对层次教学法相关研究进行了解与分析。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层次教学法体现出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时由于不适应学习内容难度问题而影响学习效果,分层教学对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体育教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 层次教学法 体育教学
一、基于教育理论的层次教学法研究综述
黄力颖(2013)在《西方层次教育方法的借鉴与应用》中说道:层次教学方法在创立之后被西方教育学家迅速宣传,扩大其影响力,其卓越的功效也使其被广泛的认可和接受。层次法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初期探索阶段,得到社会重视并形式多样化;第二阶段,开始衰落,这个时期主要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全世界的教育都走向了低谷;第三阶段,重新发展,战后的世界的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绝后,层次教学方法在此背景下被重用;第四阶段,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对于人普遍素质的提高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择优培育的理念被全面教育的思想给逐步替代,层次教学方法在这个阶段进入了发展的腾飞阶段。
朱莉·申菲(2010)提出:层次教学法是未来教育领域的最优教学方法之一,应该被大力推广使用。其含义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学员分为几个层次,再制定每个层次对应的不同教学内容和方法,最后定期重复这个程序。层次分析法不仅可以使每个学员都得到充分的重视,也可以让学员学到最应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达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汤姆斯在《美国层次教学方法的历史与发展》一文中提到:在美国,层次教学方法最早出现在1870年左右,由美国著名的教学家哈里斯创立,实验地点是在圣路易州,其原型是“活动分团制度”,前内容是教师首先通过测评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A、B、C三等,在教学过程中档学习能力和基础较好的A和B等的学生在做练习时,老师对C等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帮助其更好的掌握知识以打牢基础,完成后再进行下个教学内容,如此循环。
二、体育教学中的层次教学法研究综述
阎姗姗对高校体育课程中层次教学方法的使用做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示:层次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实现个体与群体发展的协调一致,可以缓解个体差异所造成的体育课程教学困扰。因材施教,可以培养学生全面的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的能力,为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
葛花儿(2010)在南京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高校羽毛球公选课的现状调查研究》中说道:羽毛球运动在我国发展普及程度仅次于乒乓球,在我国高校体育课堂中也受到了学生的喜爱,是目前选课率最高的运动项目。在教学中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气氛很好,有很好的学习基础,通过羽毛球公选课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有所收获。但在良好的发展形势之下也存在着潜在的问题,就是因为学员个体情况的不同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同,从而使一部分没有跟上教学进度的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不利于羽毛球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乔洋(2012)发表《高校大学生群体层次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改进研究》一文中提到:通过层次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实现学生教学进度的统一,可以大大的提高课堂效率,很好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高校使用的过程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老师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的要求全面推行层次教学方法,要逐步从点到面的进行。
赵文(2013)发表《我国层次教学方法的现状调查研究》,在文中他通过调查问卷法和实地访谈法调查了全国64所高校层次教学方法的使用现状。发现层次教学方法因为很好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符合我国教育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和老师的个人期望,从而全面的发展了学生的素质,所以在我国高校中被大量的采用,有90%以上的被调查高校表示使用过并会继续使用层次教学方法,其中使用最集中的课堂是:微积分课堂和体育公选课堂。原因是因为,这两类課程都有着重基础,差异大的特点,使用层次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国外的研究中偏重于对层次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而国内则偏重于层次教学方法的历史研究,其对于某个具体项目或者某个领域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因而验证层次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仍需通过教学实验进行实践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力颖.西方层次教育方法的借鉴与应用[J].中国教育周刊.2013(7).
[2] 朱莉·申菲.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及发展[J].现代教学.2010(12).
[3] 汤姆斯.美国层次教学方法的历史与发展[J].美国教育.2013(6).
[4] 葛花儿.高校羽毛球公选课的现状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12).
[5] 阎姗姗.我国高校层次教学法的使用现状与前景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2).
[6] 乔洋.高校大学生群体层次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改进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校报.2012(6).
9.关于大学生村官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九
前言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广大农村不论物质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相对滞后,导致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为此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实现城市反哺农村,达到共同富裕。在此轮建设浪潮中,农村需要的是新思想、新技术、新活力,而作为这些特点代名词的“大学生”首当其冲的投入到了建设之中,而“大学生村官”也就应运而生!为了使得这些“大学生村官”更好的服务于“三农”,大量的学者专家开展了诸多形式的调查研究,促使这一措施能够有效、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步伐!
正文 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是指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组织考试筛选的、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计划出台原因
提到“大学生村官计划”很容易让人联想曾经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不过两者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出发都有完全不同的意义!现今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城乡统筹发展使我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缺乏人才的支撑;第二:随着我国大学扩招所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于是基于这样的双向困境下,国家提出了此项一举两得的人才战略,同时也是党中央提出城市反哺农村的一条具体措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发展历程
“大学生村官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点——线——面”的发展过程。
/ 7
(1)点:1995年,江苏省徐州丰县开始实施“雏鹰工程”,即采取“一报双考三公开”的方法,从所有670报名考生中选拔了63名大学生到村上任职。这就是“大学生村官”的最原始雏形,形成最初的一个点。
(2)线:2002年开始,随着99级第一批大学扩招生相继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以及我国各界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大学生村官计划”这项一举两得的措施开始得到初步肯定,于是我国各地相继开始推行这一政策,逐步形成了由“点到线”的分布。
(3)面:2005年,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开始,至2010年4月29日,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5年内选聘10万大学生村官增长为5年内选聘20万大学生村官,且2010年全国选聘3.6万名大学生村官。这期间“大学生村官计划”完成了“由线到面”的全面实施。专家学者对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调查研究
为了使得“大学生村官计划”这项一举两得的措施真正实现双赢的局面,我国众多的专家学者积极投身到该项计划的调查研究之中,各种调研报告、政策分析、学术论文琳琅满目,其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5类:
(1)剖析“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现状、出现问题及对策研究。相关的文献有:河北农业科学杂志2010年第14期第171——172页,岳华、李建芳、马倩影、宋晓慧 《“大学生村官”项目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张岩 《“大学生村官”计划问题研究》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白云飞 《大学生“村官”政策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北京支部生活杂志2010年第8期,王化占 《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乡镇论坛2010年1月刊 《真实生存现状调查:大学生村官到底面临哪些问题》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0年8月,第27卷第4期,文德义、陈松《重庆市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对策》。在这些文献中,学者主要分析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专业不对口,难以开展工作;工作得到不到当地村委会的支持,无法得到村民认可;大学生担心之后工作出路等等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从高校培养;大学生自我提高;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法律制度保障等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
/ 7
(2)分析“大学生村官计划”对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推进作用。相关文献有:理论导刊2010年4月刊,李永生 《刍论大学生村官与实现我国农村善治》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刘满喜 《大学生村官机制与新农村建设》 ;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4期,邱哲 《大学生村官推进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与创新》 ;文学界2010年01期,宋慧晶 《浅析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导报2010年第7期,徐蓉蓉、汤晓丽 《论湖北省大学生村官引导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等。这些文献主要从“大学生村官计划”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出发,肯定了该计划在农村的经济、文化以及民主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3)探究“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文献有: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0期,张蕾 《“大学生村官”的健康发展——“鲢鱼效应”引发的思考》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马俊兵 《大学村官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职教研究2009年9月第1卷第3期,成洁 《大学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江汉论坛2010年6月,杨振海《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等。这些相关文献首先肯定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积极作用,为了该项计划能够长久的实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选拔、培养制度,做好大学生村官从产到销,直至最后退出的一系列保障措施。
(4)从政策解读、政治理论的角度剖析“大学生村官计划”。相关文献有: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王艳艳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公共政策分析》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马爱玲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公共政策分析》 ;扬州大学校报2009年4月第13卷第2期,盛海波、胡晓东、王学川 《浅析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村官的政治功能》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王雅菊 《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偏差研究》等。这些文献主要从政府的视角出发,从政策法规的完善着手,提出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意见。
(5)利用各种理论分析、优化“大学生村官计划”。相关文献有: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郭丽珍 《ERG理论视角解读大学生村官计划》 ;新重庆2010年第6期,洪天云 《创新“五步式”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 ;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7月第7期,邓艳葵 《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及其优化》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32卷第12期,童心 《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效应结构方程
/ 7
模型》等。这些文献主要是从如ERG理论、效应结构模型等着手探究“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两点意见
早在几年前就有一句广而告之的台词深入人心,“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但是人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称之为人才呢?古语有云:物尽其才,人尽其用。显而易见,每个人只要能在其适合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那他就是人才。然而在本人看来,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的支撑,但是真正投身到建设一线的大学生村官又有多少是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呢?
我国农村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情况都各不相同。所以政府有关部门在选拔人才之际就一定要在最大程度上做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鉴于这样的出发点,本人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1)高校的定向培养
早在2007年,国家为了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师资严重匮乏的境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当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而根据规定“这些免费生只需在入学前与学校以及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其中两年须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就可以享受在本科招生中提前批次录取,在学期间免交学费、住宿费和补助每人每月生活费400元,毕业后有编有岗的优惠待遇”。而现今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也可以效仿这样的培养方式,根据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培养农学、医疗卫生、公关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免费生,让这些定向培养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考核通过的直接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当然这其中如果能尽量满足免费生毕业后回到生源地所在农村,那么就能最大程度增加大学生村官的归属感,同时也能增加当地村民对他们的认可度,从而激发这些“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热情,为当地的新农村建设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2)大学生村官的具体选拔
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农村情况复杂多变,但有了前者一定程度上的保障,在进行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时,就能做到相应的“对症下药”。可以假设有A、B、C三个不同的行政村。A村是以瓜果种植为主;B村是以畜牧业为主;C村的情况
/ 7
则是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和空窗老人村落。所以当地政府在选拔大学生村官时,就一定要参考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也就是最好的。以A村情况为例,选拔时就应尽量考虑农学的瓜果种植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指导村民更好的生产实践;而B村则选择畜牧相关专业,为村民的养殖进行科学的指导,提高产出;而针对C村的具体情况也有不同的措施,如果当地实在是因为生产资料匮乏而导致的大量人员外出务工,那么就尽量选派公共管理、医疗卫生或者教育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现有基础上为留守儿童和老人做好相应的服务。但如果实际情况不是由于生产资料匮乏导致的,那么就要做好实地的考察,为当地村民找到可以致富的路子,选派合适的大学生辅助当地村干部,带头利用当地优势条件积极创业,动员所有村民为自己的家乡建设添砖加瓦。而只要路子是对的,外出务工的村民也一定愿意回到故乡,回到亲人身边,毕竟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而这样的措施得以实施,一方面可以加快当地新农村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城市就业饱和,解决农村出现生产资料浪费以及留守等问题。此时“大学生村官计划”就不仅仅是一举两得的局面了。
在现有的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相关文献中,很多专家学者所罗列的问题都涉及到了这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村官得不到村民的认可;第二,大学生村官处于自我怀疑中,感觉难以施展才能;第三,大学生村官进的来,留不住。如果以上的两点建议能够得以实施,这几个问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大学生村官在培养和选拔上能够与当地实际情况对口衔接,那么大学生村官就能在自己熟悉的舞台大展拳脚的同时,实际帮助当地村民进行新农村建设,这样第一、二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而当大学生村官得到了自我价值实现,第三个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
当然以上建议都仅仅停留于理论的层面,如果得以论证且要付诸实践,还需要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给予保障,各级行政机关通力合作,为“大学生村官计划”完善和实施保驾护航。
结论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阶段,而新农村建设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大学生村官计划”经过初步的论证实践,大的方向已经显示出了在新农村建设
/ 7
中的巨大推动作用,但是在很多具体的实施环节上还有待改进,社会各界投入那么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要的不是形象工程,而是具体行之有效的实施。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大学生村官计划”一定能日趋完善,完成历史赋予它的伟大任务,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使得我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岳华、李建芳、马倩影、宋晓慧.“大学生村官”项目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杂志,2010年,第14期
[2] 白云飞.大学生“村官”政策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化占.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支部生活杂志,2010年,第8期
[4] 文德义、陈松。重庆市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0年8月,第27卷第4期
[5] 李永生.刍论大学生村官与实现我国农村善治[J].理论导刊, 2010年4月刊
[6] 刘满喜.大学生村官机制与新农村建设[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邱哲.大学生村官推进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 2010年第24期
[8] 宋慧晶.浅析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文学界, 2010年01期
[9] 徐蓉蓉、汤晓丽.论湖北省大学生村官引导农村经济组织创新[J].企业导报, 2010年第7期
[10] 张蕾.“大学生村官”的健康发展——“鲢鱼效应”引发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0期
[11] 马俊兵.大学村官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2] 成洁.大学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职教研究, 2009年9月第1卷第3期
/ 7
[13] 杨振海.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江汉论坛, 2010年6月
[14] 王艳艳.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公共政策分析[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5] 马爱玲.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公共政策分析[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09年 [16] 盛海波、胡晓东、王学川.浅析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村官的政治功能[J].扬州大学校报, 2009年4月第13卷第2期
[17] 王雅菊.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偏差研究[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09年
[18] 郭丽珍.ERG理论视角解读大学生村官计划[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09年
[19] 洪天云.创新“五步式”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J].新重庆, 2010年第6期
[20] 邓艳葵.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及其优化[J].思想教育研究, 2010年7月第7期
[21] 童心.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效应结构方程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年第32卷第12期
10.关于留守儿童孤独感的文献综述 篇十
摘要:近年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展开的很多,针对留儿童孤独感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亟待加强。本文从孤独感的概念出发,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概念、成因、具体体现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以期为日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 留守儿童随之出现。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 儿童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1]。“留守儿童”课题组组长叶敬忠谈到, 调查“留守儿童”的最大体会就是能感觉到他们心里的孤独感。但现有的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孤独感研究却相对较少。笔者在中国知网和维普网上对研究留守儿童孤独感的期刊论文进行检索查询,加以整合梳理,希望能对解决留守儿童孤独感问题提供参照。
一、留守儿童以及孤独感的概念界定
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 儿童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但是学者们关于留守儿童年龄的范围还没有达成共识,其中分别认为留守儿童是16周岁以下的儿童、6 ~14 岁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儿童、6~16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和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这不利于留守儿童相关研究的开展以及规范性和严谨性[ 2]。
社会心理学认为, 孤独感指当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根据个体所欠缺的特定社会内容, Robert Weiss(1973)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孤独感: 情感孤独和社会孤独[ 3]。孤独感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负性情绪体验,孤独感体验强的人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很难建立和维 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
孤独状态下,寂寞、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甚至产生心理疾病、人格障碍和心身疾病[4]。孤独感的测量, 目前国内多采用 Asher等于1984年编制的专用于3 ~6 年级学生的儿童孤独量表,该量表包括 16 个孤独项目和 8 个关于个人爱好的插入项目,信效度良好[5]。
二、留守儿童孤独感的成因
儿童时期是人的早期社会化阶段, 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生转变和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父母外出务工, 将子女留给他人进行监护时, 通常包括以下四种监护类型:
1、隔代监护, 由祖父母代为抚养。通常在父母均外出打工的家庭比较常见[ 3];
2、单亲监护, 由父母中的一方抚养儿童, 另一方外出打工。在有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家庭比较常见, 父亲外出打工的比例也通常高于母亲;
3、上代监护, 由儿童父母的同辈人(亲戚或朋友)监护。
埃里克森指出,儿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任务, 当顺利解决了本阶段的冲突, 完成了任务, 就会获得积极的品质, 转而进入下一个阶段。在留守儿童的年龄段期间, 需要完成的成长任务包括婴儿期(0~2岁), 建立信任感;儿童早期(2~4岁), 建立自立感;学前期(4~7岁), 建立主动感;学龄期(7~12 岁), 建立勤奋感;青年期(12~18岁),形成自我同一感。留守儿童在成长期间相对会缺少父母的关注和爱护, 在某阶段不能很好的完成发展任务,就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
三、留守儿童孤独感的体现
(一)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父母外出打工虽可以改善家庭的生活状况,但却造成了关爱的缺失,从而对他们的情感、学习、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有关资料显示, 只有10.5 %的留守儿童能与父亲生活在一起[ 1]。李翠英[7]在调查中发现, 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沟通频率越高, 他们的学习行为和生活行为更好。但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联系与沟通普遍较少, 主要发生在外出父母与监护人之间, 并且通话内容多围绕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及学习状况,不能排解儿童内心的孤独以及渴望被父母关爱的愿望[ 8]。当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取得成功
或遇到失败时, 父母很少有机会采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给予他们鼓励、奖赏或正确引导。长期由祖辈抚养的留守幼儿, 形成了对爷爷奶奶等的依恋, 对父母缺乏积极的情感反应, 特别是对母亲缺乏应有的母子依恋[ 9]。
(二)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沟通
父母外出, 监护人便成为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者, 但是由于监护人还需要忙于田间劳作, 容易忽略了儿童内心的情感需求。儿童更多的会选择从同伴那里寻求抚慰, 有的干脆封闭自己, 造成性格上的孤僻及心理上的压抑[ 7]。隔代监护等监护方式对于儿童的发展存在很多弊端, 祖父母对于儿童的监护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留守儿童的健康、生活等方面的权益容易受到损坏。王玉琼等[ 13]研究表明, 留守儿童的监护存在责任不明确、教育精力不足、教育能力不足等问题。老年人文盲率较高, 基本上没有能力对儿童进行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 只重视对留守儿童物质生活的满足而忽略了对其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 导致儿童在行为和习惯等方面形成放纵、任性的性格特点。
(三)留守儿童与同伴的沟通
同辈群体是在有着共同经历、共同观点或共同心理的基础上而结合起来的关系亲密的群体。由于父母外出、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学校功能补位不足,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填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空缺, 满足留守儿童游戏和交往的需要, 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和支持。研究显示, 友谊质量在一定条件下能缓冲留守压力对儿童的影响,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个保护因素[7].但是, 由于留守儿童在选择同辈群体成员时缺乏父母的监管和引导, 增加了加入不良群体的可能性。同辈群体内价值导向的偏差,容易使留守儿童在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发生偏离。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内亚文化特别是反文化的大量存在, 也容易误导留守儿童[ 11]。
(四)留守儿童与老师的沟通
中小学师生关系可归结为:亲密性、一般型和冲突型。研究显示留守儿童与教师的关系中亲密型关系约占37.4%,一般型关系约占41.3%,冲突型关系21.3%。亲密师生关系的留守儿童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而冲突师生关系的留守儿童与孤独感显著正相关。家庭与学校是留守儿童的重要支持源,教师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交流以至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可以对不完整的家庭关系进行重要补
偿,对缺失父亲或母亲角色进行代偿,促进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增加,降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12]。
(五)不同情况下留守儿童的差异
张德乾等[ 13] 研究发现,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产生更多的亲情梦, 表现出更多的孤独、郁闷和需求缺失。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比初中阶段明显反映出更多的亲情冷漠与憎恨、孤独与郁闷等方面的问题。王良峰等[ 14] 研究表明, 留守儿童自身健康状况是孤独感的可能影响因素。留守儿童本已得不到父母的关心, 如果有身体上的不健康状况存在, 在得不到必要的社会支持的情况下, 将会导致心理的严重缺陷。他们需要引起社会的更多的关注。
四、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同学支持、父亲支持和教师支持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首先,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可以共同反向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支持的最初来源 , 并且家庭的支持又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中小学阶段个体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 经济尚未独立。因此父母对其的心理扶助作用是用其他类型社会支持所无法替代和比拟的。其次,农村留守儿童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远远比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多。因此, 教育对学生的社会化和情绪调控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再则,良好的同学关系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而同学关系不良则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社会能力缺乏、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和障碍[15]。
总之,家庭亲密度、同学支持、自尊、教师支持这几个变量共同反向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为此, 有必要在家庭支持、学校支持等方面多做工作, 做好工作。
五、关于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干预措施(一)家庭方面的支持
监护人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关心孩子的情绪情感。在外务工的父母也要经常与留守女子保持联系, 切不可只关心学习成绩 ,更要关心他们在家的心情 , 关心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在尽可能常回家看看, 尤其是过年过节,多给孩子心理温
暖。父母迫不得已外出打工,最好由父母一方出去。其次,家庭人员应和谐相处,给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尽量地弥补因父母亲的缺位而导致的情感残缺。(二)学校方面的支持
1.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学校。首先, 要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应该认识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因而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要给予足够的关注,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关注者与促进者。其次, 要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学校可以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 让他们融入到集体之中,加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从而消除他们的孤独感。2.构建教育监护网络。首先,加强寄宿制的管理。研究发现 , 寄宿制有利于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避免他们逃学、上网打游戏, 课内课外有老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问题, 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社会能力的提高。其次,需加强与家长、监护人的联系、沟通。开通“校信通”、“家长热线”等,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3、采取多种形式,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提供心理援助。学校可以采用开设心理健康课、实行个别心理辅导、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朋辈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 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 提升他们的心理弹性、自尊、自我价值感等,增强他们抗挫折的能力。
(三)社区方面的支持
可以以农村社区为依托开展各种留守儿童的支持行动, 例如建立生产生活互助小组, 在社区创办幼儿园和诊所, 设立爱心电话厅, 资助和扶持对贫困母亲的文化教育、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 16]。
六、文献评论
关于留守儿童的理论研究比较多, 其中文献研究和调查法最广, 针对的问题主要是现状、困境等。文献研究自身无法对研究对象做近距离的观察和了解, 缺乏对留守儿童真实生活的了解, 容易将留守儿童问题化, 将问题突出化,忽视了留守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实际上,并不是每个留守儿童都存在心理问题。个案研究也有应用, 主要针对家庭教养方式、身心发展等问题;部分定性研究主要探讨了关于政策建议、教育公平等方面的问题。近两年,针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实
证研究逐步增多。可以看出留守儿童这部分特殊儿童的孤独感开始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但这些研究中针对解决留守儿童孤独感问题的实质性建议很少, 也缺乏相应的干预措施来改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状况。
[ 参考文献 ] [ 1]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 J].人口研究, 2005, 29(1):29-36.[ 2] 罗国芬,佘凌.留守儿童调查有关问题的反思[ J].青年探索,2006 , 23(3): 13-15.[ 3] 王婧,钱珍,国内儿童孤独感研究综述[ 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5): 108-109.[4]郭智慧,韩志红,史永涛,上官青云,郭宇鹏等[J].邢麟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 4,22(6).[5]段宝军.3-6年级留守儿童孤独感与社交焦虑关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6(5).[6]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 J].上海教育科学研究 , 2002 , 21(9): 25-28.T 5t k/ [7]李翠英.农村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频率对子女行为的影响研究[ 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7(2):118-120.[8]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等.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情感生活的影响[ J].农业经济问题,2006,26(4): 22-30.[9]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 [ 10] 王良峰,张顺,孙业桓等.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 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7): 639-640.[11] 张建峰.农村留守儿童的师生关系和孤独感研究[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1).[12] 王秋香.同辈群体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研究[ J].湘潭师学院学报,2007,29(1): 158-159.[13] 张德乾,仰和芝.亲情呵护缺失;聚焦农村留守儿童交往[ J].中国统计,2007,54(6): 15-16.[14]王晓丽,胡心怡,申继亮等.农村留守儿童友谊质量与孤独感、抑郁的关系研究[ J].(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2.北京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北京 100044)
11.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文献综述 篇十一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企业;产业
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学术界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这三个角度来研究的。宏观研究角度主要从国际贸易的方向来研究;中观研究角度主要以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代表;微观研究角度主要以企业的某种能力作为研究对象。
一、从宏观角度研究国际竞争力
(一)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研究
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研究国际竞争力,大多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体现在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因此,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可以用其外贸竞争力来衡量。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提供了具有不同优势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每个国家的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条件各有不同,这就为国际分工提供了基础。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异,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此时各国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用生产要素的丰缺程度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认为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是由于: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以及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
二战后,随着新科技革命和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国际贸易的研究转向从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等新要素来研究国际贸易优势。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包括以下理论:人力资本说、研发学说、技术进展论、信息贸易理论等。
归纳起来,这种国际竞争力理论认为,一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一国或地区的劳动、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研发、信息、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对于别国或地区拥有优势,则在贸易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二)从国家的角度来研究国际竞争力
1985年美国总统产业竞争力委员会将国家竞争力定义为:“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环境下,生产经得住国际市场检验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保持和扩大其国民实际收入的能力”。
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则通过揭示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国际竞争力。WEF把国际竞争力不断由微观层次向宏观层次发展,认为国际竞争力是决定一个国家生产力的一系列要素、政策和制度的集合。IMD于1996年发表了《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中,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或一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二、从中观角度研究国际竞争力
学术界从中观角度把国际竞争力界定为一个产业的某种能力。1990年,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从产业角度定义国际竞争力,认为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并且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影响因素:政府与机会。
韩国学者乔东逊以韩国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九要素模型”,认为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可分为两大类: (1)“物质”要素。它包括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和支持产业、国内需求,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特定时间内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2)“人力”要素。它包括工人、政治家和官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他们创造和控制4个“物质”要素,促使一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此外,机遇作为一个外部要素与上述8大要素共同构成一国国际竞争力。
三、从微观角度研究国际竞争力
从微观层次来研究国际竞争力,则是把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方向定为企业的某种能力。Cohen and Zyman于1989年从基于市场的角度来研究国际竞争力,认为一个企业是否有竞争力,在于这个企业能否在建立和保持市场地位的同时获得利润的能力。Hide Yamashita认为,竞争力是企业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保持长期而稳定的竞争优势。
另外,Peter J Buckley认为竞争力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和动态的概念,因此把竞争力定义为将潜力转化为业绩的过程,一个竞争潜力、竞争过程和竞争业绩相互作用的过程。IMD提出了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计算公式: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曹远征,孙安琴.国际竞争力概念翻新,世界龙虎榜重新排名[N],经济日报,1995-8-23.
12.关于碳交易融资问题的文献综述 篇十二
一纸《京都议定书》引发了碳交易, 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个领域的兴趣。1997年以来, 一批嗅觉灵敏的国内外学者先后把研究精力投放在这新兴的领域。借助中国学术期刊网检索发现, 至今为止碳交易确实引起了学术界相关学者的兴趣。但关于碳交易融资问题的研究, 纵观国内, 却是少之又少。中国学术期刊网能检索出来的代表作, 也只有为数不多的篇章。然而伴随碳排放机制的深入发展, 中国作为最大的碳交易潜力市场, 对这方面的研究就显得迫在眉睫。本文将结合这方面少数的文献进行一个综述。
二、碳交易融资方式
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mechanism, CDM) 是《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一种灵活机制。它是京都三机制中惟一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合作的机制也是用于帮助发达国家以最小成本方式实现温室气体限控和减排义务的融资机制。
叶东认为CDM机制之所以成为新型的融资渠道, 就在于它积蓄了一个现实的买方市场, 主要是由世界银行、荷兰、日本、苏黎世、芬兰、加拿大、英国、德国、丹麦、和意大利等国的七类买家组成。
郑照宁、潘韬、刘德顺及文淑惠、钱钥则从目前CDM的现状出发总结出目前CDM的融资渠道主要由以下七种融资方式构成: (1) 远期购买方式; (2) CERs购买协议或合同; (3) 订金-CERs购买协议; (4国际基金; (5) 期货; (6) 直接投资; (7) 融资租赁。
郑照宁、潘韬、刘德顺在比较了这七种CDM融资方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后得出:根据国际发展趋势, 国际基金投资和CERs购买协议是目前和近期最可能的方式, 同时国际基金投资也将成为未来主流。并且预言未来的CDM项目融资方式将会出现以一两种方式为主, 多种融资方式并存的局面。
文淑惠、钱钥则从CDM项目类型、技术、减排配额价格等方面综合考虑CDM项目减排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维护国家自身利益的角度而言, 认为发展中国家更适合通过政府基金、签订双边交易备忘录的双方和CERs的中间商进行融资。
陈刚从能够顺利实现出售CERs的最终目标出发, 把CDM项目开发者需要遵循的步骤分为十个步骤, 然后针对各个步骤开发和施行过程所需低成本提出相应的项目融资方式。
Kostantinos D Patlitzianas, Argyris G Kagiannas, John Psarras在研究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的融资方案时, 重点介绍了荷兰清洁发展机制 (CERUPT) 和世界银行原型碳基金会 (PCF) 介入这个新兴领域的实践经验。
曹开东则从林业碳汇市场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国际国内林业碳汇市场的融资现状。并结合目前国际国内林业碳汇市场的融资现状, 对中国的林业碳汇市场融资机制提出了几点的思考, 主张中国应从培养市场主体、降低交易成本, 以及建立外部保障制度三个方面完善我国的林业碳汇市场的融资机制。
任卫峰从发展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的角度提出风险投资基金成为碳交易融资的一种新模式:风险投资基金的传统投资方向主要是IT产业、生物和新材料领域。但是新的动向表明向环境金融这一领域的开发已经成为风险投资或国际机构投资者的新领域。
此外, 拍卖机制也将成一种新的碳交易融资方式。援引环球能源网消息, 欧盟将在碳排放交易中引入拍卖机制。
可以说目前学术界对于碳交易融资方式有个比较清晰的框架, 但是具体哪些方式是比较适合中国的实际则还处于初步摸索的阶段, 这一方面还需要做更多的探索。
三、碳交易融资平台
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是使得碳交易融资得以顺利进行的最好平台, 近年来, 这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
任卫峰在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研究中同时也提到: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中, 有60多家企业致力于研发有助减少碳排放的新技术。交易所不断更新的数字显示着世界各地统计出来的碳排放最新数据。
张芳、郭艳丽、丁海军则从低碳城市建设中的金融支撑体系的角度出发, 指出中国应积极参与到碳排放交易市场这一全球金融市场。他们指出我国有很多节能减排项目, 但业主缺乏碳交易意识和认识, 没有发现碳及其衍生产品的价值。实际上, 我国可以借鉴国际上的碳交易机制, 探索发展排放配额制和排放配额交易市场。
此外, 民革中央也认为, 设立碳交易所有很多益处, 其中就提到了设立碳排放交易所有利于企业引入国外的资金与先进技术, 引入发达国家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 提过我国的环保技术水平。
目前, 虽然北京和深圳都有提议要建设碳交易所以促进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开发和发展, 关于这方面的议题也处在热烈的讨论当中, 但是关于设立中国的碳交易所还存在诸多的显示问题, 如可行的交易规则、产权机制问题, 都还处于一个不明晰的阶段。
随着世界经济朝着环保主题发展方向的前进, 碳交易必将成为人们解决经济与环境问题的首要选择。进行碳交易, 就不得不关注碳交易融资方面的问题, 然后中国在这一方面所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 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加入到碳交易融资问题的研究上来。
参考文献
[1]叶东:CDM的融资渠道[J].中国科技投资, 2006, (7) :24~27
[2]郑照宁潘韬刘德顺:清洁发展机制的项目融资方式[J].商业研究, 2005, (2) :116~119
13.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文献综述 篇十三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熟悉专业文献资料查找和资料积累方法,提高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实施文献综述写作制度。为了进一步规范文献综述的写作,现将文献综述写作要求明确如下:
一、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
1.要围绕毕业论文(设计)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2.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可以按文献与毕业论文(设计)主题的关系由远而近进行综述,也可以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3.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4.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5. 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不要含糊不清。6.文献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7.所有提到的参考文献都应和所毕业论文(设计)研究问题直接相关。8.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的文章,其次是教科书或其他书籍。至于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通俗杂志中的文章,一些数据、事实可以引用,但其中的观点不能作为论证问题的依据。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其他事项
1.一篇毕业论文(设计)应完成一篇文献综述,字数不少于2000字。2.文献综述应包括综述题目、综述正文、文献资料等几方面内容。3.文献综述一般应在完成开题报告之前完成。
4.文献综述撰写格式参照《浙江财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要求执行,使用学校统一规定的封面格式。
14.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文献综述 篇十四
专业:区域经济学姓名:贾文娟学号:F07001 本学科:《城市经济学》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总结五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来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要遵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更要认清和解决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特殊矛盾,认清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内涵,以及实现途径。本文在重点分析了近几年新型工业化的研究进展的同时,总结回顾了与新型工业化相关内容的研究。
一、新型工业化提出的背景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后,国内学者纷纷开始对新型工业化问题进行研究,大部分针对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比如产业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的双重压力和矛盾,经济对外贸的高度依赖与贸易条件恶化的矛盾等,所有这些问题使得传统的工业化模式面临难以为继的困境。而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此大家的看法基本﹁致。吕政等人通过对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教训的总结,认为我国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内就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目标,建成了一个初具规模、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也使我们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探索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吕政等,2003)。黄泰岩等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基于我国新经济发展阶段、现有资源约束条件、现有就业压力和在经济全球化下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黄泰岩,2003)。由于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针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工业发展趋势提出的新思想,国外对此并没有专门的研究。
二、新型工业化内涵
新型工业化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遇到来自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同时也面临信息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等新的历史性机遇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因此,对其内涵的理解着重于提高科技含量与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最终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强调统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统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统筹产业升级与就业的关系,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 1
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理解新型工业化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如何理解这几个方面各自的内涵则存在明显的差别。
1.信息化与工业化。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上,有人认为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前提和发展、源泉与载体的关系(姜爱林,2002)。而更多人强调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包括:产生了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等诸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地改进微观和宏观经济管理,催生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新的业态(林兆木,2002)。有人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理解为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部门改造。有的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体现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与融合。按照信息化生产方式,生产和消费规模的扩张不一定非要由高物耗来支撑,完全可以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之上。关键是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与融合(周振华,2003)。
但是,信息化也是有条件的,目前国内对此研究并不深入。关于信息化的作用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杨冰之(2003)从作用机理的角度研究了信息化为什么能够带动工业化。他认为信息化之所以能够带动工业化,是因为信息化能够为工业化过程提供众多的支持。主要包括技术、资源、管理和市场等多个方面,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和技术供给系统。信息化对工业的影响表现为学习与技术扩散过程,信息技术扩散和渗透,先进制造技术成为提高竞争力、提高效益、减少成本和持续创新的动力,同时,也导致众多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向新模式转移,如“福特模式”被先进制造技术(如CAD/CAM、柔性制造系统)等取代。信息化还能够有助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经济差距大等问题。
杨冰之(2003)还认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是一个普遍规律,也是我国的特色。从普遍规律上讲,信息化的发展能够影响和促进当地的工业化,即使在工业化非常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如此,工业化的标准也将因信息化的发展而改变;作为我国的特色来讲,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在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和信息社会正在来临的历史阶段中,工业化和信息化这两个不同维度的社会进化过程同一个时期在我国重叠,而且在目前的发展中需要两步并作一步走——既要搞信息化,还必须搞工业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
2.可持续发展与工业化。国内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索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融人工业化体系。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后,各级政府和学界对于发展方式的重视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在工业化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负作用,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持续利
用之间的矛盾。虽然大家比较赞同“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生态环境的保护”(曲格平,2003),但在具体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人强调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对自然资源的替代,经济发展应当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作用;另一些人强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对自然资源竭泽而渔的做法转向以再生能源为基础、重复或循环利用资源的经济模式(洪银兴,2003)。
3.人力资本与工业化。在对待就业与人力资本方面,刘世锦等人认为;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下,主要着眼点就不再仅仅是提高工业产值、建立工业体系、发展高科技、增加机器设备等“物”,而是更重视提高人的专业化素质,增加人的选择机会,满足人的参与和享受需求等。“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是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为尽可能多的人服务,而不是只为少数人服务(刘世锦等,2003)。
对如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存在着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反映(洪银兴,2003)。理由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数量上,从整体上看素质还比较低,而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的服务部门其基础是人力资本。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促使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作用增强,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同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创造就业不仅仅涉及数量,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相应提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提升人力资本。另一种观点认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技术选择问题,从赶超经济发展;看,需要选择先进技术;而从劳动力过多看,需要扩大就业的适应技术(王小广,2003)。
总的来看,新型工业化对传统工业化进行了反思和深化,这种转变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三、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
一部分人从战略的角度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如黄泰岩等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核心的就是实施三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黄泰岩,2003).吕政从新型工业化道路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角度,提出新型工业化主要有三个方面要求:_是必须发挥我国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二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三是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吕政,2003)。
(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方面,有人认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是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首要任务。信息的作用在于在资源整合中创造效益,通过信息集成和资源优化配置,以智能化、柔性化替代传统产业生产过程,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宋养琰,2003)。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重点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与融合(周振华,2003)。这种互动与融合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同层次:在产品层次上,主要是用IT技术开发新产品,将信息化综合到各种产品中去等,实现产品功能整合,形成智能产品等新型产品。在生产经营层次,主要表现为IT技术装备生产手段,改善制造工艺与生产流程,实行信息化的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价值管理等,形成自动化生产、电子商务、虚拟组织等。在产业层面上,表现为IT成为产业领域的通用技术,并形成互联互通的信息流和服务流平台,促进产业融合,形成新型生产服务业等。﹁般新技术的运用大多发生在直接生产过程,如改变技术装备、工艺流程、产品加工方法等,对企业组织架构、管理方式的变革只是局部的调整。与此不同,信息技术应用将引起企业生产、管理、组织等全方位变革,并涉及组织再造、规则变动、观念更新等经济社会性问题,也对诸如培训、组织结构和报酬系统等变革提出了要求,是整个产业体系的全面、复杂的变革。周振华得出结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与融合,不仅要求信息技术扩散与应用的广度,而且要求其扩散与应用的深度。只有在整个产业经济领域普遍采用了信息技术,并引发全面产业变革时,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
然而,就信息化如何带动工业化,以及政府和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的策略如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各自发挥哪些作用,需要系统的理论来指导,更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剖析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能途径、实施机制和效果分析。在这方面,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组织编写了《企业信息化优秀案例选》、《企业信息化征文选编》、《企业信息化优秀案例及解决方案选》,为我们研究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此外,与此相关并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有:史蒂文·L.戈德曼等人的《灵捷竞争者与虚拟组织》、陈国权的《制造业先进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等。
(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途径。
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途径方面,有人提出其关键是要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进行清洁生产(曲格平,2003)。在工业化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是国内外近三十年环境保护的经验总结。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少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
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明确了清洁生产在工业污染防治中的地位,并先后选择了一批企业作为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益。”随后开始了企业示范、培训、机构建设和相关法制建设。2003年通过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与此相配套,国家环保局及相关单位先后编制了《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以及啤酒、造纸、有机化工、电镀、纺织等行业的清洁生产审计指南;制定了3个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另有14项正在制定过程中。一些相关学术团体、机构组织和企业合作编写了不少企业的清洁生产案例,为我们研究提供了比较翔实的基础数据。
同时,赵云君(2003)从微观主体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微观主体的设想,包括:建设企业绿色文化,形成新的生态化经营理念;加强企业绿色技术的研究开发,为清洁生产提供技术上的保证;建立符合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现代绿色企业制度。”
(三)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正确处理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人为本”,需要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上,有人提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不能忽视发展传统产业,关键是必须切实做好二者结合的文章(魏礼群,2002;洪银兴,2003)。既要解决当前的就业,还要提升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不宜盲目发展或退出某些产业(刘伟等,2002)。有人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提出新型工业化的重点是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工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等(张昌彩,2003)。
总的来看,目前新型工业化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内涵和特征已为大家熟悉,而综合不同角度的分析研究,最终形成新型工业理论尚有大量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姜作培;;新型工业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02期 范世涛;;信息化、结构转变和发展政策[J];中国信息界;2006年04期
李平;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周新迁;中国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何平均;湖南农业工业化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张瑞莉;经济全球化下对我国贸易战略的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李云红;新型工业化目标下工业体系的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林云;新中国工业化的回顾与展望[J];财经研究;1999年11期
吕政,郭克莎,张其仔;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1期
姜爱林;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J];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07期
林兆木;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12期
夏雷;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湖南乡镇企业发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李时椿;我国传统产业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03期 单福东;安康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周毅;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董田春;陕西工业化水平分析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包学雄;沈家共;;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广西跨越式发展问题探析[J];创新;2007年04期 简新华,余江;重新重工业化与振兴老工业基地[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9期
陈淑祥;对重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年01期
陆俊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发展主导产业[J];当代财经;2003年06期
【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文献综述】推荐阅读:
关于企业并购的文献综述07-22
旅游管理专业关于旅游资源的论文文献综述07-02
关于印发《福建省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预选承包商名录评分办法》的通知--闽建筑[2011]25号08-19
关于**区民营经济的调查报告06-14
基础设施公用事业11-14
关于全县民营医院运营情况的调研报告09-07
公用事业行业监管工作方案08-26
公用工程09-25
教案道路公用标志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