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诗中的(精选13篇)
1.24诗中的 篇一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5.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6.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8.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9.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10.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2.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13.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对偶句推荐
1. 黑发不知勤学习/白发方悔读书迟
2.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3. 登高极目/览水送归
4.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5.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6. 树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无情对)
7. 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无情对)
8. 太极两仪生四象/春宵一刻值千金(无情对)
9. 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无情对)
10. 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无情对)
11. 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
12. 谁曾将此楼一拳打破/我也在上头大胆题诗
13.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14. 君子之交淡如——水/醉翁之意不在——酒(黄伟涛个人很欣赏此联)
15. 未必逢凶化——吉/何曾起死回——生
16. 廪生抹围裙——斯文扫地/屠户戴顶子——杀气冲天
17.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回文倒顺)
18.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回文倒顺)
19.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回文倒顺)
20. 处处红花红处处/重重绿树绿重重(回文倒顺)
21. 东风恶。欢情薄。
22. 浮云富贵。粪土王侯。
23.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24. 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2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6.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7. 夜饮客吞杯底月。春游人醉水中天。
28. 雨中竹叶含珠泪。雪里梅花载素冠。
29.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0. 月照寒枫空谷深山徒泣泪。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
2.24诗中的 篇二
早在汉代《史记》中“神童”项橐就已出现, 但对于这位七岁为孔子师的传奇人物项橐没有详细记载, 生平事迹全不可考, 然而他在汉代似乎已成为资优儿童的代名词, 是耳熟能详的“神童”代表。唐代社会对早慧儿童的推崇与关注不亚于前代。《唐语林》中为卓越儿童留着《夙慧》篇的一页, 《太平广记》编有《幼敏》一类, 皆显示唐人对神童的普遍重视。
一、诗人对于神童的观察与反应所写的诗歌
唐代亲子诗中有几位以孩子为荣的父亲, 在诗中展现对孩子的高度赞许:
“骥子春犹隔, 莺歌暖正繁。别离惊节换, 聪慧与谁论。” (杜甫《忆幼子》) [1]
“骥子好男儿, 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 诵得老夫诗。” (杜甫《遣兴》) [2]
“衮师我骄儿, 美秀乃无匹。文葆未周晬, 固已知六七。四岁知姓名, 眼不视梨栗。交朋颇窥观, 谓是丹穴物。” (李商隐《娇儿诗》) [3]
从诗中可看出一部分诗人, 以父亲身份对幼儿的智性表现十分关心, 一旦观察出幼儿有天资聪慧的表现, 便喜出望外地加以鼓励、称赞, 对于超越常人的表现, 给予孩子“正增长”, 促其朝着期望的方向前进。基于人们普遍对“神童”有过分的想象与期待, 诗人对孩子早慧的振奋远大于“大器晚成”的欣慰。虽然, 由检索的亲子诗来看, 被父亲写入诗中的孩子, 似乎并没有唐代史料记载中的“神童”, 但由诗歌作品来看, 父亲的称赞之情已是视孩子为不凡人才。当然这一现象为古今中外父母皆然的心理表现, 乃是出自高度期盼下的心理盲点, 但这种心理也恰恰给予了幼儿自信, 使其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杜甫便是对儿子期盼极高的父亲, 在他记忆中的幼小爱子的形象是“聪慧与谁论”, 那是他在时空差距下, 选择留存卓越、不凡的孩子面貌。杜甫对儿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 不但亲自教子、课子读书, 而且对儿子的各项行为也是时时挂念, 名为《遣兴》的诗, 其实想的无非是孩子“问知人客姓, 诵得老夫诗。”的聪颖天赋, 一声“骥子好男儿”显露出多少身为父亲的骄傲。李商隐的《娇儿诗》更是极度夸赞爱儿的与众不同:“衮师我骄儿, 美秀乃无匹。”口气十分炫耀, 由“娇儿”的诗名已表露无遗。而“文葆未周晬, 固已知六七。四岁知姓名, 眼不视梨栗。”夸张的叙述也令人质疑其真实性, 虽然诗作充满夸耀之意, 违背诗歌含蓄蕴藉之美, 但不令人生厌, 只因父爱传递真性情之美, 超越了含蓄的传统标准, 建立了亲子诗的独特风格。
诗人对“神童”的观察还反映在对别人孩子智慧的关注上, 透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期盼与羡慕, 诗如下:
“念符不由级, 屹得文章阶。白玉抽一毫, 绿珉已难排。偷笔作文章, 乞墨潜磨揩。海鲸始生尾, 试摆蓬壶涡。幸当禁止之, 勿使恣狂怀。自悲无子嗟, 喜妒双喈喈。” (孟郊《喜符郎诗有天纵》) [4]
“更添十岁应为相, 岁酒从今把未休。闻得一毛添五色, 眼看相逐凤池头。” (熊儒登《和窦中丞岁酒喜见小男两岁》) [5]
孟郊对韩愈儿子昶的欣赏与羡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越级的天赋资优, 一是表现在诗歌方面的专长。“天纵”是资优儿童的表征, 不需要如常人循序渐进地学习, 能因为天生的悟力才性而有卓越的表现。当然, 贺赠他人孩子的作品不免溢美之词, 但其内容不在反映真实性, 而是反映唐代诗人对孩子的期待方向。“更添十岁应为相, 岁酒从今把未休”即是对“神童”的高度期盼, 诗人们对孩子的期待于字里行间表露无遗, 若能“不由级”的超越常人将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而年少便能封相的甘罗故事, 更是对小孩子的祝福常用语, 可见唐代士人心中的普遍价值。“神童”揭示了古今多少父母的迷思。
不过, 神童毕竟是一种特殊现象, 一旦孩子渐渐长大, 诗人便能清楚孩子本身的资质, 加上自身生命阅历的增长与启发, 对于“智力过人”的期盼渐渐平息, 转以另一种态度看待孩子的未来。诗如下:
“未能知寿夭, 何暇虑贤愚。” (白居易《阿崔》) [6]
“持杯祝愿无他语, 慎勿顽愚似汝爷。” (白居易《予与微之, 老而无子, 发于言叹, 著在诗篇。今年冬各有一子, 戏作二什, 一以相贺, 一以自嘲》) [7]
“怜渠已解咏诗章, 摇膝支颐学二郎。莫学二郎吟太苦, 才年四十鬓如霜。” (白居易《闻龟儿咏诗》) [8]
白居易对孩子的态度显然不似杜甫有强烈的学习成就取向, 此与白居易得子不易有关联。因此, 对孩子的聪慧与否并不太关注, 而是倾向于人生的健康快乐的身心关照。对屡遭丧子之痛的白居易而言, 孩子的身体健康显然优于聪明的期待, 而人生起落的体验使他希望孩子不要“顽愚似汝爷”, 方能在人生道路走得顺利。而写诗的辛苦, 对视如己子的龟儿又有所不舍, 因此与原先的期盼之外有多了一份宽裕的喘息空间, 或许, 孩子的人生不一定非得这样走?而对众人口中的聪明, 白居易更是看淡, 在《哭皇甫七郎中》诗中便发出“多才非福禄, 薄命是聪明”[9]之感慨, 这种看法对以智力高低论断孩子未来的传统价值观可视为一反思, 为过度的“神童”迷思提供了另一种思考向度。
二、唐代亲子诗中的孩子智慧
对于这些令人另眼相看的神童, 诗人以赠诗的方式将这些轰动一时的儿童保留在诗集里, 因此, 在《全唐诗》里, 有多首专写神童的诗, 此现象显示了神童身份对唐代诗人的吸引力。如:
“圣朝殊汉令, 才子少登科。每见先鸣早, 常惊后进多。独居方寂寞, 相对觉蹉跎。不是通家旧, 频劳文举过。” (李端的《赠赵神童》) [10]
“杏花坛上授书时, 不废中庭趁蝶飞。暗写五经收部秩, 初年七岁著衫衣。秋堂白发先生别, 古巷青襟旧伴归。独向凤城持荐表, 万人丛里有光辉。” (王建《送司空神童》) [11]
“卫瓘诸孙卫玠珍, 可怜雏凤好青春。解拈玉叶排新句, 认得金环识旧身。十岁佩觿娇稚子, 八行飞札老成人。杨公莫讶清无业, 家有骊珠不复贫。” (元稹《赠严童子》) [12]
“习读在前生, 僧谈足可明。还家虽解喜, 登第未知荣。时果曾沾赐, 春闱不挂情。灯前犹恶睡, 寤语读书声。” (郑谷《赠刘神童》) [13]
由上列作品来看诗人对孩子的智慧取向, 可以发现这些以“神童”闻名的孩子有着相同的特点。首先, 他们在幼年便展露文学方面的特殊才华, 语文记诵, 书写的能力, 是唐代观察孩子智慧的首要指标, 也是童子科的取士项目, 所以能“暗写五经收部秩”、“解拈玉叶排新句”、“八行飞札老成人”, 都是当时资优孩童的重要能力指标, 也是为诗人所叹服之处。其次, 他们都有超龄的老成表现。王建笔下的赵神童直可比拟为早慧且辩才过人的孔融, 年仅十岁便令人哑口无言, 能使王建心生“每见先鸣早, 常惊后进多”之叹的孩子, 必有跨越成人世界的言行。在惊叹之余, 不禁揣想这些孩子仿佛留存着前世的记忆。“认得金环识旧身”、“习读在前生”应是早在出生时已经经纶满腹, 否则小小年纪怎能发出成人之语?再次, 神童必须反应敏捷, 下笔成诗。试看两首神童的诗歌作品:
“初月如弓未上弦, 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 三五团圆照满天。” (缪氏子《赋新月》) [14]
“别路云初起, 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 不作一行归。” (七岁女儿《送兄》) [15]
这两首诗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下笔完成的, 所以早慧之外需要敏捷的悟性, 才能成为唐人心中的“神童”。不过, 这些留在诗集中的诸位神童们, 似乎人皆以“神童”称之, 冠以姓氏取代原来的名字, 神童的光辉已然塑造了孩童新的身份与社会地位, 身份的重新注册会带来迥异的人生, 可惜的是, 鲜少神童长大成人后的记录, 神童成长后有多少人成为天才呢?《中国天才盛衰史》中对中国古代的文学天才做了评分淘汰后, 共统计出204位文学天才, 其中第一流天才有47人, 第二流天才118人, 第三流天才39人, 在47位一流天才中, 唐代占了10位, 分别是宋之问、沈佺期、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柳宗元、元稹、杜牧和李商隐。唐代的一流文学天才比例很高, 然此十人中却没有人是“举神童”出身的, 仅仅白居易“敏晤绝人, 工文章”, [16]有资优儿童的征兆, 不过并非以神童著称于世。因此, “神童”似乎只是幼年时期, 显然神童的成长过程出了问题:起步早却无法将天资做充分的发挥, 诚然可惜。但是在唐代的神童关注下, 神童的成年并非众人关心的焦点。
唐代的“神童观”延续了汉以来的观点, 且更强化落实对“神童”地位的提升。唐之前的童子科考试始自汉代,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乱, 童子科的举办兴废无常。自唐代之后科举制度兴盛, 童子科的考试因此定型完备, 参加童子科考试随之蔚然成风。但从人类智力的常态分配观念来看, 天才的比例是相当少数的, 岂是处处可见, 时时得闻?而应童子举成了当时人们心中名利双收的捷径, 在《全唐诗》所载作者小传的资料中, 对于“神童”出身的诗人, 如杨炯、刘晏、林杰、杨收等人, 前三者是“举神童”而为官, 杨收是人们口中的神童, 乡人竞相拜访以致胜过其藩的名人。但观其生平却令人感叹, 四人中, 刘晏和杨收死于非命, 林杰是年少弃世, 只有杨炯一人命运尚可。再看四人文学成就, 只有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初唐四杰”, 存诗一卷, 刘晏存诗2首, 杨收存诗3首, 林杰存诗2首, 寥寥可怜。
杨炯为人“至官, 果以严酷称, 吏稍忤意, 搒杀之, 不为人所多”。[17]这样严苛待人, 在人格上是有瑕疵的, 显然, 在同情与同理的人格培养过程中出现严重缺陷。
杨收则“既益贵, 稍自盛满, 为夸侈, 门吏童客倚为奸”, [18]与中尉杨玄价相互授受, 埋下反目成仇的恶果。杨收的人品内涵皆不高尚, 在物质的欲望中很容易迷失自己。
刘晏为人清廉, 能力卓越, 但“始, 杨炎为吏部侍郎, 晏为尚官, 盛气不相下”, [19]早年的夙怨埋下丧命的悲剧。刘晏先不能忍, 后又不知弥补化解嫌隙, 在人际关系上缺少经营的能力。
“童子科”一旦成为唐代另一条入仕的捷径, 便引发了许多弊端, 利之所趋使童子科的考试时有舞弊传出。唐代宗广德二年, 停止童子科的固定考试, 至代宗大历三年方重开童子科考, 但文宗开成三年又下诏停止考试, 如此三令五申, 可以推知当时的童子科滥录童子的乱象。在唐宣宗大中十年的奏书中指出童子科的弊端:成人世界名利的诱惑下, 年龄可以伪造, 专长可以欺瞒, 既非童子亦无“神奇”、“智慧”可言。这样骗局式的集体舞弊全是成人利欲熏心下的结果, 而许多唐代儿童也参与这样的骗局, 成为谎言下的一颗棋子。这样由成人主导的作弊事件, 赤裸裸在孩童眼前上演, 如何教育出品格高尚的士人, 这样观念下成长的孩子, 不管“假神童”的诡计是否得逞, 对孩子的错误示范皆已造成。唐代的“神童崇拜”对儿童的人格培养造成极大的伤害, 所损失者, 在于价值观的误导与情意教育的严重忽略。
“神童”这一个过早成熟的群体, 在众人关爱的眼神下, 提早结束童年, 也跳脱了原先该施予的情意教育。成年人总是假定这些资优儿童在认知领域是领先的, 故而认为这类问题对于他们应该没有严重的麻烦, 但情况却不一定是如此。资优儿童在过度的期许下, 所承受的压力比一般人大。假如他们不能适度地调整情绪, 勇于面对挑战, 则可能导致心理失衡, 终至抑郁一生。面对这样一群“神童”“慧童”, 更应当协助其走向身心健康的人生。越是聪明智慧的资质越是需要悉心调教, 方不致因单方面的突出而忽略智慧的多元性, 高智商的孩童若无特别指导, 亦无法在生活上寻得幸福满足感。
人的智慧表现是多元的, 并非单一的智性要求而已, 如何让孩子在幼龄时便开发多元智慧, 使其朝身心健全的方面成长, 是现代教育努力的方向。唐代“神童”的历史已经过去了, 那些在诗人笔下绽放智慧光芒的孩子为我们补足除了家庭中撒娇、嬉戏、生病、劳作的儿童外, 另一群以儿童身份跨越成人界限的孩子面貌, 使唐诗中的儿童图像更完整。
摘要:唐人对神童有两种反应:其一是诗人对神童的观察与反应, 有推崇有质疑;其二是亲子诗反映出的儿童智慧, 由诗中所书写的神童特点可以得知当时的智慧取向为何。但是天才儿童的过早曝光, 使人生停滞在童年的荣耀中, 以致成年后的种种无法超越童年时的卓越表现。“神童崇拜”的过度膨胀, 对儿童的情意发展有负面影响。因此, 用现代教育观点思考资优儿童的人格发展健康问题, 希望秉之于天的聪明儿童可以有快乐的童年、幸福的人生。
关键词:唐诗,亲子诗,神童,人格
参考文献
[1][2]洪业.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106.
[3]刘学锴.李商隐传论[M].合肥:黄山书社, 2013:277.
[4][清]彭定求.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Vol380-42:6168.
[5][清]彭定求.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Vol476-4:7913.
[6][7][8][9] (清) 彭定求.全唐诗[M].卷451-1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Vol451-13:7405, Vol451-9:7403, Vol440-26:7096, Vol451-49:7416.
[10][清]彭定求.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Vol285-66:P4681.
[11][12]金圣叹批唐才子诗、杜诗解[M].中华书局, 2012:118, 144.
[13][14][15][清]彭定求.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Vol676-2:11598) , Vol783-18:13303) , Vol799-4:13481.
3.诗中的“夏”作文 篇三
那个孩子是我,从小爷爷就教我一字一句地诵读古诗……
我第一首会背的古诗是《小池》,所以至今我都喜欢夏天的诗句。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夏天,微微的山风吹来,水晶帘在轻轻飘动,满架的蔷薇姹紫嫣红,整个院子里都充满了花香。我读诗的时候喜欢联想。你看,这样子一想,诗中的意思,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就都出来了。
我就这样一首首地读了下来,体会了许多描写夏季的诗句。一首《客中初夏》更是加深了我对夏季的热爱程度。“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请倾。”初夏四月,天气清明,下过一场雨天则方明,雨后的山色更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明净了,眼前没有飘扬的柳絮,只有向日葵朝着太阳开放。读着读着,读中的意境又一次浮现在我眼前。就这样带着自己的想像去读诗,我受益匪浅。
4.顾城诗中的童话意象 篇四
毕节学院中文系08级汉语言文学本科(2)班
黄海
学号:11110801004
内容提要:
顾城被人们称为“童话诗人”。他的童话般的诗作中洋溢着他纯净的童心。他总是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乌托邦式的童话国度中,希望那里有彩云、有湖泊、有一片纯静的天空,能够容纳沾满尘埃的心灵。顾城的诗歌创作体现这样的一个审美特征:诗人由于种种原因从成年人的现实生活中逃离了出来,躲进自己儿童时代的亲历和体验中,又借用儿童的眼睛和心态来直觉地把握成年人的生活,感悟现实的世界。这样就使诗歌的意象染上孩子的稚气与纯真,却又暗藏着诗人思想成熟而深邃的美,构成顾城那奇特的梦幻般的诗歌童话意境。
关键词:
童话诗人
创作阶段
童话世界
孩子视角
正文:
顾城是我国现当代诗歌史上唯一一位“童话诗人”。他的《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宣布自己是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这一句描述了他自己的一生:任由自己的想法,固执地编织自己的梦。顾城的诗致力于营造自己的童话世界,他总是以一个任性孩子的固执来憧憬美,去构造一座诗的童话花园,并以此表达对人类的精神困境的终极关怀,希望每一时刻都像彩色蜡笔一样美丽,用诗来弥合世界的一切不公平,不和谐,不圆满。顾城成为“童话诗人”,他的心理机制对他的创作追求与诗歌美学风格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天赐予他一颗充满灵气,朴素活跃的童心,而且在顾城童年时代他就因十年**就被放逐到农村,与白云、沙滩、野花为伴,这使他得以逃避和掠过现实这一令人惊恐的世界。早在文革初期,顾城就已经“越来越想躲开人,躲开眼睛,躲开喧嚣,激越的声音,只想去那没有人只有天籁的世界。”他曾固执地说:“我是在一片碱滩上长大的孩子。”“我是个放猪的小孩,没受过教育”他忘情于无忧无虑的童年和自在的自然,并使记忆固执地停留在那个时代。由于他一直有意无意地游离于人群、游离于社会,他的心理层次中具有主观性、幻想性的下层仍然没有被现实层所压迫,从而导致上下两层的混成。在王国里,他永远是一位拥有不衰童心的“王子”。就是凭着这不衰的童心,他的成功早已据有先天的优势了。
走进顾城诗歌的童话世界,不难发现,“孩子”的愿望遥远地处立在灰暗现实和苦难人生的对岸。童话的纯净、美好和梦幻般的理想主义色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的那个“世外桃源”。事实上,顾城诗歌的童话世界和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一样,都是诗人避世愿望的艺术伪装。顾城创造诗歌童话的实质与陶渊明创建“世外桃源”的实质很相似。根椐王安忆回忆,“顾城从小时候就想要一块地,然后在上面耕作”。在新西兰的激流岛上,顾城自己去种菜了。“他每天扛着锄头去开荒,锄子扎进泥土又翻起泥土的一瞬间,他喜不自禁。”但作为一个诗人,他的精神不能存放在现实的“田园”中。于是,像陶渊明那样,在逃离现实后,诗人必须在诗歌中开辟一片存放本我的“田园”。顾城诗歌中的童话世界就是诗人独出心裁开辟出来的种植自我精神的“田园”。
顾城诗歌创作可分为四个阶段:“自然的我”(1969~1974)、“文化的我”(1977~1982)、“反文化的我”(1982~1986)、“无我”(1986~1992)。“自然的我”时期是诗人的外部生活最黑暗的时期。父亲受红卫兵冲击,一家人随父亲关进牛棚接受改造。诗人童年、少年的人生经历中分布着太多的心理阴影,形成顾城少年时期的忧郁情结。但从小就接受诗歌熏陶的温暖湿润的家庭文化环境,开启了顾城的灵性,让他不仅学会用“孩子”那双“黑色的眼睛”来感知世界,还学会了用自己的心灵去和世界对话。而当时的社会粗暴地拒绝与他对话。世界中只有大自然才像母亲一样,可以平静、平等地倾听他的心声。这个时期,顾城的诗歌大都是写大自然的。诗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表达了诗人追求回归自然的热切愿望。《我赞美世界》这首诗就表达了诗人这一愿望和追求。诗人用蜜蜂的歌,蝴蝶的舞,和花朵的诗来赞美世界。又把月亮当作一枚卵石,把星群当作散落在黑夜里的细小的金沙收藏在自己的诗里。还把全天下的海洋、高山、平原、江河,把七大洲的早晨、傍晚、日出、月落,从生活中,睡梦中,投入思想的熔岩,“凝成我黎明一样灿烂的——诗歌”。在《生命幻想曲》里,诗人表示:即使“时间的马/累倒了/黄尾的太平鸟/在我的车中做窝”,“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沙漠、森林的偏僻的角落。”诗人认为:“我把我的足迹/像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进了/我的生命”。
顾城认为“诗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这种诗观,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现实世界的不可弥合的分裂,不和谐的痛苦将在诗观中得到解决,以实现人的心灵的“绝对自由”。这追求在未经涉世的孩子的眼中和未经人类涉足的大自然中流露出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采用儿童视角,在儿童的理想里改造着成人世界。顾城此诗里的孩童形象如清新的风,敲击着成人世界的污尘。他在用稚气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悲凉又崇高,非常圣洁。这很有力量,一语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驳。而用孩子般的梦想,诉说这一切更具震撼,比成人的呐喊更振耳发聩。北岛呐喊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时,顾城却在执著的画着“笨拙的自由”,他让小河快乐,让“长满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爱”,让“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他没有诅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进诗中,就像一场暴风雨后,一切都非常平静,世间甚至没有一星尘埃飘动,受了洗礼般,世界变得干净,心也不染风尘。顾城用未涉世的孩童的眼和心灵感受着成人世界,构建着自己的童话家园。在国外接受采访时,他曾专门对“童话”作过解释,他特别强调这个“童”是李贽“童心说”的“童”,指未被污染的本心,而不是指儿童幼稚的心,因此他的诗中住着“不会流泪的眼睛”,“天空和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淡绿的夜晚和苹果”,它们拥有“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的时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黑夜”对现实状况的一种象征。“黑”是一种反面的力量,是诗人灵魂压力的来源。“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这是社会、现实对我的异化,使我的眼睛也变黑了。而“我”又被夹在“黑夜”与“黑眼睛”两个意象的中间,“我”受困受伤害的状况是可以想象出来的。但诗人却表态,“不用说了,我不会屈服”。这已经体现出人与环境的不可调和的悲剧,但更具有悲剧意味的是,“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黑夜”本来就没有光明,诗人却偏要固执地在“黑夜”里寻找光明。这就陷入了自身逻辑性的背反。悲剧的美就在这里诞生。诗人笔下的“光明”可以是现实的光明,也可以是诗人理想中的光明。当在现实中找不到光明时,诗人就自然而然地站在现实生活的遥远的对岸,以自己的梦幻为材料,编织理想的光明。这就是诗人为什么在“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的时代里会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的心理动机。“黑夜”的现实对顾城心灵的过度挤压,迫使诗人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逃离现实,“出世”的民族无意识在冥冥中不断呼唤诗人的灵魂回归自然。外部势力的逼迫和内心的无意识愿望的痛苦呼唤,共同把诗人推向现实生活的苦难边缘。生命的悲剧意识,促使诗人沿着陶渊明式那种“田园”式的民族集体无意识走进自然,走进梦幻,走进超验的感觉,并用自然、梦幻和超验感觉中的意象,在现实生活的中编织一个纯净的诗歌童话,创造了属于诗人自己的一个精神的家园。
参考文献:
5.诗中的月作文 篇五
我加快着脚步像家里走去。途中,也看见橙黄的路灯一簇簇撒在路上。还有,听见耳后的朗读声,是很标准很有语感的一阵声音,一道清泉,缓缓从闷热的空气中流开。虽然朗读声很正常,并没有什么。不过,这朗读的正是我们学过的《水调歌头》。很奇怪的是,这声音让我产生了共鸣,渐渐放缓了脚步。
趁着这夜色,我偷偷转过头想去看看这清泉的源头。一位大概四五十岁的女性,牵着一个小女孩,她的背挺得很直,没有一点驼背的迹象,镜片反射出的光,也衬出她在夜色中不一样的气质。然后就看见她轻启两唇,再次从口中吐出那让我有共鸣的声音:“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过了一会儿,她好像发觉夜中的某一角落有目光聚焦在她身上。于是,她看到了我。被她发现,我尴尬地笑了下,又说:“阿姨,你念的很好听,哈哈哈……”
她对我报以一个很端庄的微笑,我讪讪地也回了一个就走了。转过身,刚抬起脚步又听到接下来的那部分内容,不过这次清泉加进了一股小溪,是那小女孩的声音,她跟着一起背。一声成熟端正,一声清脆童真,这实在是这夜里最美的声音了。
她们念到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我也在心里默读了一遍。
6.谈谈悲秋诗中的生命意识 篇六
秋, 在一年四季中处于“寒来暑往”的流动过程中, 它预示着生命的衰败凋零。多愁善感的诗人, 面对自然界百草枯黄, 万木叶落的萧瑟荒凉景象, 必定会有所感触,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情动词发, 引起对自身生命的悲忧。“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 (《古诗十九首》) 秋之物象流动, 与人的生命行程往往相吻合, 使悲秋成为古代诗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在诗歌中反复吟唱。如王维《秋色独坐》, 诗中写时迈人老, 感慨人生, 斥神仙虚妄, 悟佛义根本。秋天雨夜, 夜深人静, 诗人独坐空堂上, 潜思默想, 时光流逝无法挽留, 一个人就这样在岁月地无情流逝中走向老病去世, 陷于人生的悲哀, 充满生命悲叹。
孟效《秋怀 (其二) 》“秋月颜色冰, 老客志气单。冷露滴破梦, 峭风疏骨寒。”诗人悲泣梦想的破灭, 为一生壮志、人格被消损的种种往事而感到寒心, 诗人感觉连秋月也是脸色冰冷, 寒气森森, 透露出人生的无限感慨。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诗人借秋风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 无限情怀, 溢于言表。秋风时至, 鸿雁南飞, 风动庭树, 木叶萧萧, 岁月流逝, 触动孤客愁思。曹植《赠白马王彪》:“秋风发微凉, 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 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 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 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 抚心长太息。”通过描写秋天日暮的萧条景象, 抒写了诗人凄凉的孤独感。暮色将至, 秋风中飘来寒蝉凄切的叫声。诗人想到自己遭受鸱枭豺狼的迫害, 恰似寒蝉经受着秋风秋霜的摧残, 感物伤怀, 孤独悲伤, 在秋天的各种物象中浸透着生命的悲凉和凄切, 寄寓着诗人生离死别的悲哀。李白《秋思》“坐悲群芳歌, 白露凋华滋”, 吴商浩《秋塘晓望》“秋风一夜秋塘晓, 零落几多红藕花”, 邵雍《秋怀吟》“节物眼前来若此, 岁花头上去如丝”。秋以它特有的时令特征, 引发诗人无限的人生感慨和生命的悲叹。汉武帝《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 , 写自己泛舟河中, 在一片秋风萧瑟, 草木黄落, 北雁南飞的秋色中, 不由兴起时光易逝, 生命短暂的无尽感叹。
诗人由悲秋不仅引发人生的悲叹, 而伟大的诗人总能超越一己之情怀, 在悲秋中包容强烈而深沉的历史之感和国事之忧。黄公度《悲秋》诗云“丈夫感慨关时事, 不学楚人儿女悲。”借秋景表达忧国之心, 格调高致。一改楚人宋玉伤时悲秋, 惆怅自怜的儿女之情。欧阳修《秋怀》“节物岂不好, 秋怀何黯然。……感时悲双鬓, 包羞食万钱。”为什么诗人的秋怀秋思这样令人心神沮丧呢?诗人幼孤家贫, 生性节俭, 现在已有丰厚的官俸, 因而他的“感事”显然不是个人生活的事, 而是国家大事, 因感叹国事, 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苍了!罗公升《秋怀》“旧日方山子, 凄凉寄一箪。虫声来倦枕, 秋思入凭栏。已是肱三折, 那堪指一弹。”诗人由秋日的万物凋零想到时光流逝, 岁月蹉跎, 痛感孤掌难鸣, 恢复无望, 宋室东山再起的希望愈来愈渺茫。
杜甫的《秋兴八首》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萧条的秋色, 清凄的秋声, 暮年多病的苦况, 关心国运的深情, 悲壮苍凉, 意境深宏。其第四首云:
闻道长安似弈棋, 百年时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生, 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 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吟, 故国平居有所思。
7.诗中的冬作文 篇七
某年的一个冬天,我开始自己读诗。刚开始,我只是把诗一直读到会背:读到的诗有《马诗》《江雪》《天净沙?冬》等。读到这些诗,我就会想起冬天那皑皑的白雪,山上的森林似乎也被染成白茫茫的一片。要是这时,我要走出去,不一会儿也会变成一个小雪人的。
我读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等诗句时,自然而然幻想出冬天下大雪的情景。比如,读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时,我想到了:雪花飘落树到枝头上,像一夜之间春风忽然吹来,千万棵梨树上,梨花竞相开放,美极了!读到“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时,我想到了:平沙万里,在月光下铺上一层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我这样一首首读着,读了许多描写冬天的诗句。我知道《咏雪联句》中的“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和《夜雪》中的“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的诗句都把屋外寒冷的天气写活了。
我特别喜欢《马诗》这首诗,因为这首诗写的冬天不是一般的美,而是与众不同的美,所以我非常喜欢这首诗。
8.论唐代离别诗中的情感类型 篇八
诗歌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样式, 离别诗是以诗歌的内容划分的诗歌类型, 离别诗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离别诗到了唐代达到了真正的繁荣。一方面, 数量繁多。据统计, 《全唐诗》所收入的离别诗就有5000 余首, 涉及作者400 多人。唐代的几乎每位诗人都曾把自己的笔触伸向离别这一题材。另一方面, 离别诗书写内容广泛。无论是赴举落第、升迁贬谪、出任辞官, 还是归隐赴边、远游归家, 都成了离别诗书写的范围。形形色色的创作群体和无拘无束的书写题材让唐代的离别诗独具特色。
二、唐离别诗繁荣背景
唐代离别诗的繁荣源于多种原因, 第一, 文学自身的继承和发展。离别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种诗歌题材, 最早的离别诗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邶风·燕燕》。到了汉代, 离别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东汉时期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上, 主要写离别相思之苦以及思妇的相思离别之情。魏晋时期处于分裂时期, 离别诗的作品比较多, 其中以曹植的《送应氏》为代表。到了西晋, 整个社会崇尚玄学, 离别诗也染上了玄学说理的特色, 如潘尼《送卢弋阳景宣诗》。东晋时期, 离别诗的说理成分减弱, 叙事、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如陶渊明的《与殷晋安别诗》等。离别诗发展到了唐代, 涌现出大量的创作诗人, 诗歌的主题和思想情感更加多种多样, 离别诗才达到了真正的繁荣。第二, 唐朝的一些制度, 如科举制、军功授官职等是唐代离别诗繁荣的重要原因。第三, 别离是重要的人生活动。人们或外出谋生, 或拜师求学, 或求得功名, 或升迁贬谪, 或漫游游历, 或入幕从军, 凡此种种, 都不得不让人们暂时分开。再加上唐代交通虽然发达, 但毕竟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方便, 朝发夕至是不可能的。通讯技术不发达, 路途艰险, 很多人一旦别离动辄经年累月, 正所谓别时容易见则难。因此人们更加重视离别, 也因此丰富了离别诗歌的书写内容, 同时也为唐代离别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唐离别诗的情感及情感类型
诗言志, 诗是情感抒发的载体。诗歌是最便于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诗歌不仅可以直接抒情, 亦可以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手法来间接抒发情感。古典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是诗歌鉴赏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古典诗歌表达的情感多种多样, 或忧国忧民、建功立业, 或愤世嫉俗、蔑视权贵, 或寄情山水、怀才不遇, 或喜春悲秋、思乡怀人, 或长亭离别、别恨离愁……离别诗特定的书写范围, 使得离别诗的情感围绕着离别展开!
纵观整个唐代离别诗, 我们可以将离别诗的情感类型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类:
1. 哀伤凄婉。江淹在《别赋》中写到“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离别是人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古往今来, 亲人在歧路之感, 挚友临别之情, 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因此, 离愁别绪自然成为离别诗书写的最主要内容。从先秦的诗经, 到两汉的乐府, 从唐诗宋词到明清的诗文, 离别之情真是言之不尽, 唱之不绝!离别诗大多是哀怨忧伤的情感。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 诗中围绕“雨”字, 写细雨湿帆, 帆湿而重, 船行缓慢, 借客观景物表达诗人离别之际哀伤惜别的感情。王勃的《别薛华》写道:“悲凉千里道, 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 生涯共苦辛。”友人将要远行, 千里之途, 踽踽独行, 无比艰辛, 诗中尽显离别的哀婉深情, 道出了对挚友的依依不舍之意。柳宗元《重别梦得》等, 都是这类情感的再现。1
2. 表露平生志向和人生慨叹。这类诗多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 或含身世的感慨, 或借诗吐胸中不平和积愤。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中用“玉壶”来象征诗人高洁的品质, 诗人托友人给洛阳亲友捎去口信, 表达了自己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整首诗歌含蓄蕴藉, 余味无穷。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借送别抒发了怀才不遇的人生慨叹。再比如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人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 通过梦中畅游奇异瑰丽的天姥山的叙写, 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理想破灭的愤懑。诗歌最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便是诗人的心声。该诗名为留别, 实则表白自己的心迹2。
3. 表达乐观豁达、积极进取之情。王勃的赠别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一改离别诗歌的哀婉柔情, 意境开阔, 洋溢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友人即使天各一方, 只要心系彼此, 即便远在天涯也仿佛近在咫尺。高适的《别董大》也是这种风格的佳篇, 诗歌的前半部分描写了迤逦迷人的北国风光, 烘托出离别时分的忧愁心情;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则写出了对友人的安慰和鼓励, 给友人以信心和力量。再如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一扫离别的悲酸之态, 诗歌意境开阔, 情调高昂。李颀《送魏万之京》写道:“莫见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 同样积极乐观, 催人向上, 他告诫好友魏万, 不要把人生宝贵的时光花在享乐上, 要抓紧时间, 把握机会, 成就一番事业, 该诗不落儿女情长的窠臼, 气象开阔。又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本来是离别, 但是诗歌景色描写清新自然, 没有过多的黯然神伤、哀婉凄清的离别之感。
4. 其他类型。当然, 唐诗的情感类型不能生搬硬套, 还有其他的类型。比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 这首诗的第一联写“荆轲刺秦”的事, 交代了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 荆轲想要用匕首威逼秦王, 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等人送于易水, 写出了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慷慨激昂的心情, 表达了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情。诗歌后两句“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是全诗的诗眼, 称颂荆轲的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以及对英雄的思慕之情。再如李白《赠汪伦》表达诗人和汪伦深厚的友谊。
四、结语
多情自古伤离别, 无论是初唐陈子昂还是盛唐李白, 抑或晚唐杜牧等诗人都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离别诗。有别多怨, 离别诗情感多是哀婉的, 这些悲哀之情的表达往往又是含蓄的, 诗人常常借助景物来暗示愁绪, 表达思念之情。鉴赏离别诗的方法亦是多种多样, 常用的鉴赏方法比如诵读法、意境分析法同样适合离别诗情感的鉴赏。除此以外, 我们也通过积累离别诗常用意象, 把握离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来把握离别诗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元结, 殷瑶, 等.唐人选唐诗 (十种)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2]严羽.沧浪诗话校释[M].郭绍虞, 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
9.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 篇九
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还包括塑造的人物形象。鉴赏技巧:
(1)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分析描写手法,抓住人物特征。(3)注意环境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4)注意细节描写。典型例题:
例: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答案:(步骤一),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步骤二),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作者与山相看两不厌,(步骤三),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和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案组织:
(1)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身份、性格)(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是如何展现的)
(3)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针对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4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曳碧云斜。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4分)
4.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严光:即严子陵,东汉名士,光武帝多次征召,皆不就,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以清高闻名于世,现富春江畔有严子陵钓台一处名胜。
词中无名渔父是怎样的形象?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参考答案
1、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2分)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2分。)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轫不拔。上片是对作者的外貌刻画,结合作者所处时代来看,词人显得与众不同,短发长须、眉毛棱角高突,病容憔悴怪异,这正是作者精神思想的表现,体现了作者的勇气和傲岸的民族气节。尽管此时生活环境恶劣艰苦,但自己的意志就如山上石罅中生长的青藤一样坚韧顽强。
4.词中渔父是一个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的隐士形象。“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是“渔父”的生活环境。“家在钓台西住”借严光不应汉武征召的典故寓意“渔父”的心情近似严光。卖鱼还生怕走进城门,当然更不会到红尘深处去争名逐利。“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表明渔父的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相适应,并无分外之求。
5、(1)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4.(1)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
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入手,如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外貌 描写、心理描写等。本诗的前三句中,“只知”“逐胜”“忽忘”“小立”“最爱”这几个词从行为和心理方面塑造诗人形象,通过这些描写,很容易概括出诗人的形象。如“只知逐胜”“小立”可见诗人心境悠闲,生活闲适。“忽忘寒”写出了诗人因陶醉而忘我之态。“最爱”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2)“软”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 字运用比拟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东山如银涛涌出的美丽景象。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10.李白诗中“鸿”的意象分析 篇十
古诗词中“鸿”的意象不胜枚举,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有“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一句,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中也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李白的诗中也出现了很多“鸿”的意象,借“鸿”叙事,寄托情感。认识了解“鸿”这一意象,对于理解李白的诗意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游仙诗
李白的游仙诗中不仅表现了对于神仙生活的向往,更多地是借神仙生活表现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或是寄托自身情怀,从中可以窥见李白的自由、浪漫精神。
《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1]
诗人在诗中描绘了自己在想象中登上华山,远望仙子的卓越风姿,又在仙子的邀请下登上太清仙境,所看见的一幅衣袂飘飘的仙界奇景。寥寥数字,使人感受到仙界的空灵、虚无缥缈,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多说一句话、一个字都会惊扰到这幅静谧的画面。后两句急转直下,仙界的安宁祥和与人间的生灵涂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憎恶战争、渴望和平、关心百姓疾苦的心理。
《古风・其二十八》:“容颜若飞电,时景如飘风。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华发不耐秋,飒然已衰蓬。古来圣贤人,一一谁成功。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不及广成子,乘云驾轻鸿。”
韶光易逝,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泯于世间。古往今来多少人修仙都未成功,只有广成子乘云驾鸿,得以超脱人世,长生不老。诗中有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壮志难酬的叹息。末一句体现了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反映了诗人不愿为人世所累,希望能在仙境过上超脱尘俗生活的愿望。[2]
二、即事感怀诗
此类诗大多写时光飞逝,韶华不再,自己的理想却未能实现的苦闷之感。借“鸿”来表现年少时的壮志,与当下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穷与鲍生贾,饥从漂母餐。时来极天人,道在岂吟叹。乐毅方适赵,苏秦初说韩。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残。”
诗人回想两人年少时的壮志凌云:“矫翼攀鸿鸾”,年少时雄心勃勃,希望能做出一番事业,“三十载”共同浮沉,而今却只能“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穷困有事,富贵有命,奈何时光不再,如今也只能对镜空叹。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飞逝、年华不再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林宗之间三十年患难与共的深厚友谊。
《留别西河刘少府》:“秋发已种种,所为竟无成。闲倾鲁壶酒,笑对刘公荣。谓我是方朔,人间落岁星。白衣千万乘,何事去天庭。君亦不得意,高歌羡鸿冥。世人若醯鸡,安可识梅生。虽为刀笔吏,缅怀在赤城。余亦如流萍,随波乐休明。自有两少妾,双骑骏马行。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
此诗与前一首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空有满腹经纶,却一生不得志。作者有东方朔之能,却得不到施展。刘少府亦是如此,人生不得志,连看着高飞的鸿雁都能生出艳羡之情。虽然壮志难酬,也不能只是一味的哀叹,得不到的便随它去吧,归隐田园、快意人生也别有一番风味!诗中表现了对于社会、官场的失望之情,但同时,诗人的旷达形象也跃然纸上。
三、惜别念友诗
借“鸿”来感叹离愁是古诗的永恒主题,李白诗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借“鸿”来写离别场景,表达惜别之情或是对于亲人朋友的挂念。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楚冠怀锺仪,越吟比庄舄。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作者在病中写下这首给朋友的诗,怀想当年二人意气风发,如今自己却重病卧床,用古琴和长剑作比,身有凌云之才也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并重的作者思念家乡,但回乡的路也被高山阻隔,多年的老友如今也天各一方,不得相见,只能请西飞的鸿雁带去自己的问候。这首诗中,诗人少有的露出了颓唐之感,将病中思念家乡好友的心情描绘的淋漓尽致。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秦欺赵氏璧,却入邯郸宫。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丹彩泻沧溟,精辉凌白虹。青蝇一相点,流落此时同。卓绝道门秀,谈玄乃支公。延萝结幽居,剪竹绕芳丛。凉花拂户牖,天籁鸣虚空。忆我初来时,蒲萄开景风。今兹大火落,秋叶黄梧桐。水色梦沅湘,长沙去何穷。寄书访衡峤,但与南飞鸿。”
用和氏璧来比喻二人的高尚情操,有支公之才却流落至此,就如和氏璧被青蝇玷污一样。出来时春风拂面,离去时却已是深秋。我走后记得写信,让南飞的鸿雁将书信捎到我的身边。此诗是在远游之际所写,诗中对于族弟际遇的惋惜,对其人生的开导,以及离别之时对于亲人的不舍和挂念都表达的淋漓尽致。[3]
11.24诗中的 篇十一
关键词:杜甫,“诗史”,《北征》,赋
《北征》创作于至德二载(757)秋,是杜甫最长的一首五言古诗,亦被一些学者许为杜甫“最重要的代表作”。[1]杜甫在《北征》中运用的最突出的手法是“赋”。故金启华先生在《杜甫<北征>赏析》一文中指出:“《北征》从命题到手法,都是学“赋”的。”[2]“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3]“赋”法的主要特点是直叙其事,体物写志。杜甫直面现实,将他在北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娓娓道来,既展示了自身不幸的遭遇,也呈现出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满目疮痍的社会现实,熔铸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杜甫把遭受战乱的忧愁和悲苦写得如此淋漓尽致与其独特的“赋”法密切相关。
一、宏大而磅礴的叙事结构
《北征》作为杜甫杰出的“诗史”作品,有着“宏大”的叙事结构。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叙事井然有序,层次分明,格局谨严。按照浦起龙《读杜心解》中的说法,《北征》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二十句;第二部分自“靡靡逾阡陌”到“残害为异物”,共三十六句;第三部分自“况我堕胡尘”至“生理焉得说”,共三十六句;第四部分自“至尊尚蒙尘”至“皇纲未宜绝”,共二十八句;第五部分自“忆昨狼狈初”至结尾,共二十句。其中,前四个部分主要写现实,最后一部分转而写往昔。杨伦评论说:“以今皇帝起,以太宗结,是始末大章法。”[4]每一部分的叙述各自围绕一个中心,如前四个部分分叙当前形势、北行见闻、家中情形和军事策略。各个部分之间衔接紧密,环环相扣,形成了宏大的叙事格局。
其次,叙事内容深广。《北征》既有叙事背景的铺垫,也有景物的层层渲染,还有个人、家庭和国家命运的反复陈述。如诗歌一开始就对现实处境做了总体的概括——“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朗朗乾坤,战火纷飞,何时才能拨云见日。接下来,他写途中所遇,如“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荒芜人烟的村落似乎被抛弃和遗忘了,众多无辜的受难者伤痕累累,呻吟流血。诗人回到家中,看到妻子儿女衣衫褴褛,遭受坎坷,不禁老泪纵横,悲从中来。就在他惊魂甫定之时,笔锋一转,写到国家的政治、军事形势,联想到“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兵”。在这过程中虽有诗人的自我伤悼,但更多的是忧国忧民之情。
《北征》前后勾连、层层深入的叙事格局以及纷杂深广的内容从整体上呈现出史诗性的结构。诗人寄寓的或平静,或激烈的情感,从整体上给人起伏跌宕、波澜壮阔之感。
二、深刻而精微的细节描写
如果说宏大叙事是建构《北征》“诗史”的“骨骼”,那么丰富而繁杂的细节描写则还原了历史本来的“血肉”。这些细节也进一步展示出诗人微妙而真挚的情感。
杜甫着力于对北行途中所见的景物进行精雕细刻。《北征》中有一大段描写:“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杜甫在行进途中,看到一道道的“寒山”、分散各处的“饮马窟”和造型如“猛虎”的石头。这些悲壮而奇特的景物皆透露出路途的艰险。
更为重要的是,杜甫还留意到一些极微小琐碎的事物,如“秋花”“车辙”“青云”“山果”“橡栗”等等,这些在荒郊野外自生自灭的花花草草、在天空里飘来荡去的浮云以及无人问津的果实都有一种孤独和寂寞。这种命运遭际又何尝不属于杜甫,他看它们似乎就联想到了自己,白描似的景语中实际蕴含着浓郁的不可排解的悲情。
其次,杜甫也通过很多细节来写亲情,以此展示他细腻的心思和五味杂陈的情绪。诗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杜甫与家人分别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他不知道家人的消息,家人也不知道他的消息,但大家却在彼此思念。杜甫期待着重逢一刻,但这一刻到来的时候,他心里却并不轻松。杜甫没能笑容满面,反倒是与妻子放声痛哭。这哭声里有生活的辛酸,有命运的哀悼,也有真挚的情爱。妻子的一笑一颦、儿女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杜甫的心,他仔细地打量着挚爱的妻子儿女,详细地记录了重逢的场面以及他们的衣着和神态,心中充满了愧疚、仁爱和无奈。这些生动而真实的细节还原了杜甫可亲可爱的自我形象。同时,这些细节描写也牵动着读者的心,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在山河破碎的时代,生命和生存变得难以预测,所谓“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羌村三首》其一)。杜甫一家的遭遇,实乃彼时千万家之缩影,折射出了小人物的命运和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因此,这种细节的刻画,也就深刻地呈现出历史的真实。
三、愤激的批判与独到的褒扬
杜甫在《北征》中除了用“赋”法记录各类事件,呈现诗史结构和抒发情怀外,还在历史史实的陈述中表达他对历史的深刻见解。这种见解通常隐藏在他对某些事件的批判或褒扬中。
杜甫的“批判”精神可以说是贯穿整首诗。首先,在诗的开头,他就直言:“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表面上看,杜甫是写皇帝对自己格外开恩,允许自己回家探亲,实际上话里面却有弦外之音。“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暗示出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当此之时,仁人志士本图舍生取义,为“大家”舍“小家”。杜甫有很深的忠君报国的信念,并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曾自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他从长安逃出后,历尽千辛才到达凤翔,他原本对新君充满了期待,希望能获得信任,有所作为。然而,杜甫的愿望却化为泡影。皇帝最终以回家探亲的名义,疏远他,冷落了他。在这里,他将一己之“闲”与朝野之“忙”进行对比,杜甫的不满也就显露出来。
与此同时,杜甫也反思了安史之乱带来的深重灾难:“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杜甫看到战场上的累累白骨,联想到昔日的潼关之败,他由此在事件的跳跃和时空的转换中,展示出战争对生命的摧残,隐约表明这悲剧的根源是人祸。
唐王朝平定叛乱的过程是艰难的,为了击败叛军,不惜向回纥借兵。《北征》对这一事件也有叙述:“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纥。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杜甫平静的描述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见解——“此辈少为贵”。他显然对朝廷的策略不以为然。
在《北征》的最后一部分中,杜甫对唐王朝的由盛转衰也有一番描述,诗云:“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单从表面来看,这句诗似乎有一种庆幸的意味,尽管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虽然一度处于狼狈不堪的境地,毕竟事情的发展不同于古代,没有像夏和殷商一样走向灭亡。然而,若仔细揣摩,这里实际也蕴含着杜甫的一些言外之意,如果不是因为玄宗宠幸杨贵妃,放纵杨国忠,何以有后来的潼关失守?皇帝怎么会狼狈出逃?马嵬坡上又如何会酿成兵变?杜甫其实将批判的矛头直至最高统治者。这些事件大都相去未远,许多当事人还都健在,杜甫的揭露需要极大的勇气。由此,可见其内心深处的愤激之情。
杜甫独到的褒扬主要体现在诗的最后一部分。诗云:“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在这里,杜甫借用“周汉获再兴”,来说明唐王朝的拨乱反正,并将其原因归结为四点:肃宗英明睿智,陈玄礼深明大义,国人凝心聚力,太宗基业宏达。
其中,有两点颇值得称道。第一,杜甫对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极尽赞美,认为他在危急关头,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发动马嵬坡兵变,处死了乱臣贼子,最终挽救了整个国家,甚至认为没有陈玄礼,也就没有现在的国家。这种见解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封建社会,一个臣子的功劳无论有多大,都难以得到有效的褒奖,因为过分的褒奖始终都无法摆脱功高震主的嫌疑。因此,人们习惯将臣子的功劳归于高高在上的皇帝。然而杜甫却明确指出“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这揭示出陈玄礼在惩处奸佞,消弭兵变,重拾民心,权力交接中起到的巨大作用。第二,杜甫认为“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唐王朝在平叛的过程中尽管遇到不少挫折,军队的士气曾一度比较消沉和低落。然而杜甫却坚信唐王朝尚未失去民心,人民期盼着收复失地,实现国家统一。同时,杜甫也断言太宗所创立的基业并不会就此结束,它一定能够延续下去。这种富有自信和激情的褒扬对于正处于挣扎中的士民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鼓动性。事实最终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结语:
有学者指出:“在杜甫之前,在李白、陈子昂那里,唐代诗坛上最推崇的是比兴传统,大家都认为好的诗歌应该用比兴,在诗歌中有寄托,有兴寄,而对于赋,大家一向是不强调的。”[5]以往的诗歌作品大都以抒情为主,似乎还未能有意识地将这一手法作为一种主要手段施之于诗。而杜甫却广泛地使用这种手法,并以“赋”法写作《北征》,将宏观叙事和微观描写相结合,抚今追昔,深刻地揭示出安史乱后个体的命运遭际、悲欢离合及王朝的兴与衰。同时,杜甫亦常通过叙事来反思历史,因而叙事中往往隐含着一些议论和观点,或批判,或褒扬。这最终成就了《北征》诗史品格,使其成为经典,并代表了同一时期“赋”法所达到的高度。这也充分表明特定艺术手法的“跨界”,可以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金启华.杜甫<北征>赏析[J]太原:名作欣赏,1983(5).
[3]南宋·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2.木兰诗中的古今异义词 篇十二
卑鄙——【今义】品性低劣。【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过——【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古义】不超过。
3.是故弟于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不必——【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古义】不一定.
4.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不好——【今义】坏。【古义】不美丽。好,容貌美。
5.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古义】刚刚一开始.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从而——【今义】表顺接的连词。【古义】从,跟从:而,连词,连接的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7.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雀东南飞》)
处分——【今义】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处罚。【古义】处置、处理。
8.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从事——【今义】①做某种事情。②(按规定)处理。【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
9.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毛遂自荐》)
地方——【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②指非军事的部门、团体等,与“军队”相对。③区域。④部分。【古义】地,土地;方,方圆。
10.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风流——【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华的。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③指与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有关的。【古义】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非常——【今义】表程度很深的副词;【古义】意外事故.
1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感激——【今义】因得到帮助而对人产生好感。【古义】受感动而激奋。
13.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讳饰的说法。
1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故事——【今义】前后连贯、有吸引力,可用来讲述的事情。【古义】先例、旧事。
1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豪杰——【今义】才能杰出的人。【古义】①有声望有地位的人。
16.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横行——【今义】行动蛮横,依仗暴力胡作非为。【古义】纵横驰骋。
17.①因具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交通——【今义】①往来通达。②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古义】①勾结,②交互相通。
18.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面出。((冯婉贞))
结束——【今义】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古义】整理好装束。
19.鞠躬尽瘁,死向后已。(《后出师表》)
鞠躬——【今义】弯身行礼。【古义】恭敬谨慎地
20.亦雁荡之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具体——【今义】不抽象,不笼统。【古义】具,具备,体,形体。
2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区域。
2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会计——【今义】管理帐目收支等财务工作的人。【古义】会,聚会;计,商议。
23.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五人墓碑记》)
慷慨——【今义】①大方,不吝啬。②充满正气,意气激昂。【古义】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24.①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优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可怜——【今义】①值得怜悯。②不值一提。【古义】①可爱。②值得同情。
25.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开张——【今义】商店开始营业。【古义】不闭塞,广泛。
26.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老大——【今义】同辈或同伙中排行第一或地位最高的人。【古义】年龄大。
27.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柳敬亭传》)
南面——【今义】南方,表方位。【古义】南,向南;面,面对,朝向。
28.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烈士——【今义】为正义、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人。【古义】指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
29.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指宫妃)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美人——【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指美貌女子,也可特指歌伎、宫妃。
30.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进——【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古义】前,走上前;进,献上。
3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伯叔、子侄及母、妻家中的人。
32.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其实——【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古义】①它的果实。②那实际情况。
33.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天——【今义】秋季。【古义】秋,秋天;天,天空。
3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妻子——【今义】配偶(女方)。【古义】妻和子女。
35.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肉食——【今义】肉类食物。【古义】食肉。“肉食者”,指生活优裕的大官。
36.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山东——【今义】山东省。【古义】指战国时秦国殽山函谷关以东的楚、赵等六国。
37.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束手——【今义】无办法,与“无策”连用。【古义】投降。
38.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唐睢不辱使命》)
虽然——【今义】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古义】虽然如此,尽管这样。虽,虽然;然,如此,这样。
39.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无论——【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40.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牺牲——【今义】为正义而死。【古义】作为祭品的牲畜。
41.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茼列传》)
宣言——【今义】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的文告。【古义】公开扬言。
4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学者——【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义】求学的人。
43.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往——【今义】过去。【古义】从这里起到那里。
44.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殷勤——【今义】热情而周到。【古义】关切、问候。
4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因为——【今义】表原因的连词。【古义】于是写作了。
46.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
有意——【今义】有心思;故意。【古义】有某种想法、打算。
47.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约束——【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古义】盟约。
48.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荷纂丈人》)
丈人——【今义】指岳父。【古义】老人、长辈。
49.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群英会蒋干中计》)
丈夫——【今义】妻之配偶。【古义】男子。
50.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示——【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古义】指给人看。
51.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
智力——【今义】指人的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古义】智慧和力量。
5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今义】当中。【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
53.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如,
5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祖父——【今义】父之父。【古义】祖和父,祖辈和父辈。
5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56.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无日——【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古义】不久。
57.①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②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
往往——【今义】常常;【古义】①处处。②时常,常常。
5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鱼肉——【今义】鱼的肉;【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59.①天子春秋鼎盛。(《治安策》)
②蝼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春秋——【今义】①夏季、秋季;②时代名称;【古义】①年龄。②一年。
60.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
留意——【今义】当心,注意;【古义】考虑。
61.①先生举手击狼(《中山狼传》)
②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举手——【今义】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古义】①动手。②告别时的动作。
6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口舌——【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古义】口和舌,指说话。
63.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不避——【今义】不躲开;【古义】不次于。
64.宁可致意耶?(《柳毅传》)
致意——【今义】表示问候;【古义】把自己的心意表达于人。
65.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②重念蒙君实现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书》)
反复——【今义】重复;【古义】①扭转形势。②书信往返。
66.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屈原列传》)
从容——【今义】不慌不忙;【古义】文采华丽,纵横华丽的言辞。
67.倒也便宜。(《林黛玉进贾府》)
便宜——【今义】物品价格低;【古义】方便。
68.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
无赖——【今义】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古义】活泼好玩。
69.吾祖死了早,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于是——【今义】承接连词;【古义】在此。
70.吾状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行为——【今义】举动;【古义】行,品行;为,做。
7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以为——【今义】认为【古义】以,把;为,当做
72.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3.诗中的春周记 篇十三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高高的柳树像用青绿色的宝石装饰成的,像千万条绿色丝带随风飘摇,是二月的春风剪出了这细细的叶子。多么优美的诗,多么美丽梦幻的景色啊!
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又读了许多与春有关的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哦,春天的美丽景色是关不住的。瞧,那枝红杏不是从墙里探出头来。我吟诵着这首诗,仿佛置身在园外,闻着“逃”出来的花香,看到了杏花出墙的那一暮,多么浓的春意啊!
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又好像让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春日映照的江山特别秀丽,春风又送来了阵阵花草的芬芳。冬天结冻的土变得湿软,正适合飞燕筑巢,暖和的沙地上正睡着一对鸳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