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复习

2024-06-17

精细化工复习(精选8篇)

1.精细化工复习 篇一

文言文精细复习——《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一、文章内容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二、注释 [遽] 立即,匆忙。[契]雕刻 [是]这儿

[不亦惑乎] 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

三、译文

《刻舟求剑》

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四、重点词语解释

遽契其舟 遽:立即,匆忙。契:雕刻 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指示代词,这儿 不亦惑乎 惑:迷惑,糊涂 入水求之 之:代指剑

五、重点语句翻译

1、是吾剑之所从坠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去了。

六、课文内容理解

1、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刻舟求剑》的故事则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讽刺了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方法的蠢人。)

七、开放性试题

1、寓言,就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浅显的故事情节中。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如:画蛇添足,请君入瓮,叶公好龙,等等。请你再列举一些!*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智子疑邻等 2.举一个生活中的迷信教条的例子。

*在一所幼儿园里,老师指着墨绿色的黑板问学生:“这是什么颜色?”“黑色!”老师又问了几次,学生仍然说是“黑色”,老师生气地说:“这明明是墨绿色,你们怎么说是黑色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因为这叫黑板。”原来他们只相信名词,而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有一个男子去一家公司应聘保安工作,他递上有关表格。负责接待的人看了看表格,又看了看面前的高大男子,站起来,面带歉意:“对不起,你的身高不符合要求。”原来表格上把1.75米错写成1.25米。这个人只相信数据而相信自己的眼睛。3.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与《刻舟求剑》同样的道理。

*有一个人几天前因感冒而咳,便根据广告买了止咳糖浆,吃好了。后来因为身体虚弱而咳,便又买了止咳糖浆浆,这次非但没治好,反而加重了病情。

4、哪一个成语说的是与《刻舟求剑》同样的道理?

*与时俱进,因材施教

王戎早慧

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①〔王戎〕晋朝人。②〔诸〕众。③〔游〕玩。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信然〕真是这样。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2.精细化工复习 篇二

1 化学化工前沿的发展中的问题

化学化工设计的范围非常广, 它是多种学科交接形成的在物质转化方面得到重用,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生产学习中都离不开它。它是密切联系资源、能源、电子、生物、医疗等行业, 它就是从基础科学开始深入揭示物质转化过程中物质与物质之间的传递以及产生的反应之间的影响, 从而创建出节能、环保、安全、高效并能够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物质转化工艺。不仅在实验室中能够解决很多成果产业化的问题, 还可以在生活中生产各种功能性产品, 并且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化学化工的主要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能源的要求

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不能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所以能源问题是当下各个国家都面临的难题, 如何才能通过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来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 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资源短缺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 但是资源却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 而且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又要大量消耗和浪费能源。所以只能从不断改善传统生产工艺, 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使用性循环性, 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1.3 严重的环境污染

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大量的汽车尾气、工厂生产污染物等的排放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健康。

1.4 高性能材料的需要

高性能的生物材料和能源转化与储存材料已经成为重要的前沿研究方向, 将替代以往使用的有毒害作用的材料。

1.5 医药发展的需要

通过利用各种提炼出来的重要成分, 从而衍生合成性能优异以及机制独特的药物。总的来说化学化工肩负着多方面的发展问题, 通过这些行业的需要它在不断朝着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为实现经济环保型能源做贡献。

2 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

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不同于以往的化工生产, 它在生产的每个过程中都可以延伸出各种有关生物的、化学的、经济的需求和考虑, 使得精细化工朝着高技术密集产业不断发展。

2.1 新型的精细化工品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精细化工品也在不断发展, 它不仅仅局限在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日常产品, 还有更多高科技含量的产品, 比如安全环保性农药以及生物农药;运用于汽车、建筑以及轻纺工业的特种胶粘剂等。它会逐步代替传统的精细化工品,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技术, 使生产朝着节能、环保、无毒以及高品质高效益方向发展。以往虽然说很多塑料袋等都是环保型的, 但是长期使用还是会对人体有所伤害, 而随着精细化工技术的使用, 为人们的安全以及资源的节省提高了更大的保障。

2.2 加强对高科技新领域的精细化发展

现代精细化工需要在各种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进行发展, 比如在制作感光产品、电线以及涂料等方面都需要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的使用。包括在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中逐步发现了各种能源库, 这也将会为精细化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新能源。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都少不了精细化工的影响, 所以精细化工朝着高科技新领域发展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在精细化个发展中要对各个环节进行联系, 这就需要依靠人才的力量, 培养既懂科技又懂技术的人才, 将精细化工从研究开始到生产销售的完美过程, 从而最大化的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

2.3 加强对精细化工生产技术的运用

在未来精细化工的发展中必然会将产品的研发技术以及产品的生产技术相结合, 这样才能使精细化工行业越走越远, 具有更高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精细化工产品具有用量小和品种多的特点, 也是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很多产品由于其工艺复杂和材料特殊性不适合现代消费者的需要, 所以要充分注重精细化工生产技术在实际中的运用价值,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来发展精细化工, 比如现实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农药复配技术以及香精复配技术等都得到了实际运用, 而且复配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中, 不断在开发新产品, 可以在生产技术上节省大量的原材料, 起到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 结语

精细化工的发展是建立在化学化工的发展之上的, 化学化工肩负着解决能源、资源、农业生产、环境衱材料等多方面发展的重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化学化工的要求越来越高, 使它不断朝着精细化工方向在发展, 精细化工的发展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它使得有限的资源, 材料等朝着集约化以及环保方向前进, 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供了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梁高.浅谈精细技术研发下的化工产业的发展[J].化工管理, 2015, (12) :49-50.

[2]朱圣洪.刍议我国精细磷化工的发展思路和技术创新[J].企业技术开发 (下半月) , 2015, (4) :173-174.

3.略论精细化工技术发展 篇三

【关键词】精细化工;化学;高新化;“绿色”化

现代化学工业中的精细化工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化工水平迅速提高的分支,同时还为国家化工水平的高低提供依据。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化学工业总产值中,精细化工产值已占有总数的60%至80%,如日本为58%,美国为60%,瑞士甚至为80%。然而我国仅仅只占化工总产值的40%左右。要想成为拥有一流工业化的国家,就必须掌握一流化学工业技术,掌握精细化工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用亦是非常重要的。精细化工所涉及的工业领域是非常广泛且品种丰富,深刻渗入到了国民经济以及人民日常生活之中,它与现代工农业、现代科技、人民生活、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几乎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换而言之精细化工是当前化学工业发展中的首要战略手段,是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亦是衡量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和综合实力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我国当前精细化工的发展情形

当今科技发展以学科与学科,技术与技术间的交叉和综合为主要趋势从而不断深化与扩展。大多数看上去遥不可及的学科已经渐渐与化学化工领域相融合,广为扩散,并由此出现一批极具生命力的学科团体与技术团体,从而创造出一系列全新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领域。新技术的开发为化工技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动力,并且为精细化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强有力的技术方法。

目前为止,中国化学家已经合成了成千上万的新品种,如化妆品、颜料、食品添加剂、塑料会让橡胶助剂、造纸、稀土材料、催化剂、建材化学品等等。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市场经济得以不断扩大与完善,大量的国外化工公司顺势进入中国市场来打造精细化学品的市场,从而使化工产品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所以面对一系列竞争,我国的精细化工业发展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我国的精细化工中存在着众多问题从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强化。

第一,行业本身没有深刻认识到我国在精细化工发展道路上的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力度有待加强。特别是在技术密集性和产品功能性方面的根本缺乏深刻认识。虽然研究人员也了解精细化工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但是由于在技术方面是有限的,强烈的愿望也没能化为发展的科学方法,国内的大多数精细化工企业目前仍处在初级阶段。

第二,引进技术多,自我开发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在我国,尽管悉心研究国外的精细化工发展的现状和方向,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研究出结果,只是片面的停留在重点研究合成以及工艺上,没能充分把握工程开发、应用研究以及市场开发等具体措施,许多精细化工产品都是在进行模仿,一味的模仿是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色的。

第三,人才资源和专业研究机构的缺乏。精细化工技术研究部门和课题的分散、低水平重复等一系列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解决,再加上在人才方面的缺乏,从而导致我国化学品精细化率仅为40%且停滞不前,想要达到60%的标准仍是较为困难的。

第四,产品结构不完善,系统的结构尚未形成。精细化工产品在我国大多是通过个各企业部分转产,产品领域不够集中,且市场调研缺乏力度从而导致精细化工产品无法形成系列化。

2.精细化工的国际发展情形与模式

在国际方面,精细化工实际上已经处于成熟的阶段,因此激励的竞争导致生产经营的利润降低。于是他们在一边追求规模效益的情况下,一边使成本进一步降低。另外,要使其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集中力量以促进机构进行有效调整,集中力量生产中小吨位的有机原料和专业化学产品,以技术为保持高投资回报的倚靠点。工业发达国家都为调整化学工业结构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将重点转至精细化工。在最近的二十年里,精细化工和主用化学产品在化学总销售中的所占比重可谓是一路飙升。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情况看来,精细化工的发展要将立足点至于市场、原料、技术等方面,并要遵循“以市场为前提,原料为基础,技术为关键”。首先要将市场至于首要地位,精细和专业化学产品同“大化工”生产经营的明显区别是其特定的功能表现在最终产品上,因此要获得市场的认可就必须要开发市场所需求的产品或是以推销这种常见形式来开拓市场。其次要以大型的石油化工企业来推动精细化工产品的发展并提供廉价的原材料。第三,要充分投入科技力量,将技术开发至于首要地位。不断研制创新精细化工产品,高技术含量是精细化工产品生产与经营的出发点,技术是决定精细化工企业命脉的关键之所在。美国各化工企业在1995年用于化工研究的费用高达173亿美元,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制药业占销售额的10.4%。另外,还要重视环境的保护,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反应步骤繁多,能源消耗量大从而使影响到生态环境。环境与生态问题是新世纪化学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发达国家不断研制新工艺以减少“三废”,从而促进副产品的开发和溶剂的回收。

3.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前景

近些年来,我国的精细化工由导入期向发展期过渡,其精化率以由原本的40%左右慢慢的增长到了现在的50%—60%。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之将精细化融入进来,二者相辅相成从而促使产品高档化、复合化、精细化和多功能化得以实现,使之朝高新精细化工方向发展。新世纪的精细化工主要是以“绿色”的形式融入到人们生活中,所谓“绿色”精细化工是指精细化工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生态的“绿色”化,模拟动植物或微生物的生态系统或是功能来建立起类似于“生态者、消费者、还原者”所谓精细化工生物链,采用少污染或无污染、低消耗、资源再生、废物再利用、分离降解等各种方法促进精细化工的有效循环,环境友善和清洁工艺所产生的“绿色”产品。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不曾忽略的问题,“绿色”高新精细化工将必定成为新世纪化工行业发展的主要战略,以更为全面的理论同技术来促进精细化工的进一步发展与改造。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于是对于精细化工产品所提出的要求也随着更新,同时新技术的兴起也推动着精细化工产品进一步发展。化学工业发展至今,已经为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促是精细化工产品日益融入到各国国民经济中去。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是不言而喻的,正是如此也决定了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科]

【参考文献】

[1]Peter Pollak Kirk-Others Eneyeloperl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Vol10,4th cd.[M].NewYork:John Wiley & Sonslne,1993:900-929.

[2]Stephen C.S.Customer chemicals[J].Chem &Eng; New72(5):26-54.

[3]祁生鲁.现代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与产品合成工艺[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彭安顺等.精细有机品化学[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

[5]Facts & figures[J].Chem & EngNews,1998,76(26):43.

[6]High tech seetors will see best growth[J].Euro.Chem News,1987,149(1294):24.

4.精细化工复习 篇四

南京市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 丁玉祥

毕业年级作为办学质量的终端显示,不可避免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五严”背景下,各校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而如何面对校情,因地制宜的开展“提质增效”工作,实现学校预定的质量目标,是我们面临的共同目标和任务。那么如何深挖潜力,充分发挥各校的自身优势,扎实有效的推进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从学校教学管理的角度看,可以从计划制定、质量监控、深入一线、精细管理、中考研究、教师激励以及心理调控等环节入手,提高2010年中考备考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谋求中考复习高质量。

一、要善于做好计划和时间管理提高复习效能

精细化管理的首要步骤是应当统筹全局,综合谋划。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当对管理的各个环节有一个由因到果的思考,对影响质量提升的诸多因素作一个合理的分析。妥当处理学生、家长、教师以及设备等各个变量的主要和次要因素,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努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摸准学情与教情,精心制定复习计划。中考复习前,学校着重分析研究教情和学情是中考复习的起点和前提。一般来说,应先准确把握中考复习中存在问题。对学生而言,因为一部分学习习惯差,自学能力薄弱,导致学习缺乏持久性。对教师而言,因为对学生复习要求规定多,检查少,跟踪督查更少;同时方法简单,批评多,帮助少,要求多,关心少,师生关系紧张。从复习方法看,部分教师对复习内容和考点要求把握不到位,复习方式单一缺少变换;习题不精调细选,贪多求全,导致重复训练;对薄弱学生缺乏有效帮助手段和耐心;部分学科间的协调配合不到位,缺少均衡和全局意识,相互挤占时间;部分学校培优补差性针对性不强;作业布置没有针对性,试卷、作业不能做到及时批改。因此,学校在解决复习中存在以上问题应采取“三要”策略,即一要善于找问题、找差距、找生长空间。二要着力于班级的“整体推进”、薄弱学科的“局部推进”和边缘学生的“个别推进”工作。三要重视采取多样化的学情诊断方法。比如采用学生问卷、小纸条、试卷统计、课后询问、课前询问等多种方式了解复习情况,摸准学情,对症下药。

强化计划的实效,突出计划的针对性。一方面,依据中考复习备考进程,要做好纵向的时间节点的安排,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校内横向的不同学科之间备考计划协调。比如不同学科习题训练的计划与安排。什么时候练,练什么,怎么练,用多长时间练,通过训练达到什么目标,未达标的怎么办等问题都要周密规划,并且要细化到每个课时。

二、要善于从质量的过程监控中发现问题

我们既要看到每一次校内质量调研的数据的升和降,更要看清看懂一个过程的变化趋势。学校应认真分析三年来质量跟踪的折线图,反思质量提升或质量呈持续下滑的根源在哪里,举措有哪些?教学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调研数据的调控、反馈与诊断功能,坚持让调研数据说话。学校要引导教师善于发现数据中蕴含的教学现象和教学规律,为教学改进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学校坚持通过数据发现问题,诊断问题,不把学科的质量分析简单化为单纯的均分的比较,要引导教师通过结果来追踪前一阶段在教学方式与学习指导、班级管理、年级管理中存在问题。尤其是低分率明显异常的班级,要协作诊断,相互配合、共同改进。学校要做好学生不同人群的跟踪以及异常变化的分析,对教师评价既要从数据中看到问题,也要从数据中看到进步。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内在积极性与主动性,把教师的思想集中和聚焦到课堂和质量的核心目标上来。另外,要还重视毕业班工作中问题解决的效果,避免议而不决,犹豫不决,这样会错过问题矫正的时机。

三、要善于通过“走动式”管理发现教学质量的制约因素

坚持走到教师中去。把准学情和教情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凝神聚力抓质量,脚踏实地抓管理,要把精细化管理落实到育人的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之中,领导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年级组和课堂,采取“走动式”管理,及时了解情况,把握信息,便于决策和做好后勤保障。因此教学管理干部要多走动,深入毕业班,尤其是深入年级组、备课组,走到教师研究活动中,与教师沟通,及时了解教情,分析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制约课堂教学效果不高的原因,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以及质量监控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坚持随机听课制度。教学管理人员要加强毕业班课堂教学的随机视导,深入课堂听课,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评教、教师座谈等形式,分析学情,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

坚持班级“学科会诊”。发现问题是工作的起点,困扰我们的不是问题的本身,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抓准。切实加强校内“教学随机视导”和学科调研活动,抓好班级阶段性教学的“问题会诊”,有利于解决班级学科发展失衡现象。“学科会诊时要善于发现和找准问题,做好及时调整和措施跟进,不“等、靠、要”,避免错失补救机会和加剧问题恶化的可能。备课组要做好班级历次练习检测的成绩跟踪,分析各班级变化的数据。学校要引导教师不仅看班级在学校内的位置变化,更注意自己学科在班级整体学科中贡献力的大小,这样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和压力才会大得多,其工作的主动性更会自觉得多。

四、要善于研究中考以精细化复习提高效益

明确复习问题。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学生定位不准,不能根据生源实际情况确定起点,“低起点、小坡度、大容量、快反馈、强矫正”的复习策略未得到很好的落实;二是复习方法单一,该讲的讲不透,该让学生自主建构的不让学生自主建构,没有思维价值的满堂问、简单重复的操练占据课堂,造成学生该记住的没记住,该灵活运用的不会灵活运用;三是课堂教学深度不够,不注重知识的生成和联系,就知识讲知识,联系少、拓展少、变式少;四是知识应用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训练不足,忽视学生在新情境、新背景中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培养。

注意进度协调。学校要确保教学质量奋斗目标的实现,关键在计划制定与过程落实,核心还是在管理。毕业班的教学应立足整体,善于协调,要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严格各门学科课程计划,定期做好教研组、备课教学进度计划的检查和活动情况的反馈,不盲目抢进度,避免一味追求速度,不重视效度。

合理分配课时。应对中考方案变化,加强课程计划的调控。结合2010年中考方案的微调,根据学校整体教学的需要,合理的安排学科课时,不挤不占,不抢不争,立足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避免学科间的“课时不均衡,推进错位”的现象,影响其他学科的合理发展空间,同时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因此,学校应细致分析毕业班各门学科发展的现状,从学生整体利益出发,立足于确保重点,兼顾薄弱学科,适时进行课时的优化,实行动态调整。

加强中考研究。在复习阶段的备课时,教师应加强对中考命题研究和“中考说明”的研讨,研究近年来中考的命题走向、题型和考试要求的变化,减少初三复习的盲目性。要充分重视全市的“中考宣讲”,明确考什么,怎么考。同时积极参加市区考前复习研究课中呈现的命题热点,引导教师关注中考,聚焦中考,研究中考。备课组应注意中考典型试题的收集,组织全体毕业班教师细心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及各区县的中考模拟题,保证吃透“中考说明”,揣摩中考最新动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做到紧跟中考步伐。

实施分层推进。加强“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努力让学生各科均衡发展。近几年,学校之间趋向均衡,但是生源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学校又面临生源参差不齐的困难。如果教学针对性不强,好学生得不到有效帮助,能力提升受到限制,学生会缺乏竞争力;基础薄弱的学生因为学习难度大,缺乏成功体验,厌学情绪浓,加上学生的学习习惯差,教师的教学难度就更大了。因此,学校开展教学辅导和分层教学时,要准确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并着眼于分层推进的措施细化,“抓中间促两头”。不仅关注学生的分类分层,备课组更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分层次确定教学内容。

备课突出实效。教师要树立“备课是投资,在备课上多花一分钟,可以节约所有学生一分钟”的意识,切实从教学设计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教师备课时一定要明确“要么不讲,讲就要讲到位,讲通。”如果“每一点都是一知半解,讲100遍也是没用的。”要关注每个学生,制定的课时目标让学生学会,学懂。如果当你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时,你就去照顾普通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总之,教师备课切实贯彻“三备四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三备”是指“备问题,备资源,备教法”,“四有效” 是指“目标有效达成,情境有效创设,时间有效利用,反馈有效落实”。

另外,复习教学中应注意优化复习提问方式:注意提问的针对性、选择性、启发性、诊断性。在提问时应关注以下问题:

n 注意章节诊断性练习评价暴露问题; n 注意章节或专题的形成性评价暴露问题;

n 充分利用终结性评价暴露的知识缺陷,精心分析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3月结束课程考试中暴露的薄弱点;

n 充分发挥模拟考试全局性诊断、矫正功能,做好跟踪与监控。

把握教学定位。目前,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的根源和关键不是谁来上课,而是课该怎么上,也就是如何准确把握课堂的定位,就是扎扎实实贯彻教学要求,强调教学内容重在“双基”。比如教学难度按照7∶2∶1划分,教师应对学生分层分类提出学习要求,备课要避免“一刀切,一锅煮”。如果对所有学生统一要求,那么也就失去备课的没有针对性。因此,学校要引导教师关注的重点就是那个“7”,瞄准的主要对象是中下等学生,甚至最后十名学生。

另外,复习课的课堂教学坚持“低起点,严要求,密台阶,快反馈”的要求,教学辅导坚持分层设计反馈试卷,突出针对性。同时关注学生学科发展的整体性与均衡性,避免学生偏科。要基于学校的学情,准确把握分层推进的教学要求,力争落实“堂堂清、周周清”的制度。要防止教师不从个人角度上归因,避免出现教师说“我都讲过了,都说过了”却不见成效的尴尬现象,而把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简单归结为“生源差”。因此只有通过及时的补偿性分层次教学,让学生在小步提升中找到自信,尝到甜头,把学习变成自己成长的内在需求,激发个体主动上进的内驱力。重视及时反馈。在复习课的课堂训练方面,教师主要存在五个方面问题,即一是选题不精不新,拿来主义,不加吸收消化,陈题熟题较多,缺少新题和典型题;二是训练计划性不强、盲目性、随意性大;三是重视训练忽视学生练后反思,迁移与自我感悟;四是练习讲评缺乏针对性,就题讲题,不能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方法指导;五是练习批改不及时,学情诊断不准确,矫正、巩固盲目,没有目的性。

备课组要克服“重讲轻练,不讲乱练,只练不评”的现象,重视课前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问题诊断。在每节课的开始阶段教师注意通过诊断性测试发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再适时调整教学步骤;同时应注意课上形成性测试的安排,坚持“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强矫正”的要求,从作业的二次检查和试卷试题的二次的反馈中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及时矫正。

同时,复习阶段,还要注意优化习题训练与评讲的方式,具体要关注以下几点: n 明确科学复习的指导思想。即复习课要坚持是以练为主线,反馈矫正为手段,能力培养为目标;

n 扎实落实解题的规范训练。要培养好的答题规范和习惯,提出“让基本功扎实的拿到应拿的分数”的口号;

n 精心组织试卷的评卷纠错。要避免试题评讲就知识讲知识,不联系、不拓展、不变式、不注重方法指导。对于少数人错——点到为止;多数人错——仔细剖析;典型错误——重点分析;重点题目——变式训练;

n 切实落实错题档案的建立。要注意错题收集,错题重做。引导学生每练必反思,同时要重视练后二次矫正;

n 做好细小平凡的案头工作。为了便于了解和把握学生发展动态,教师复习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信息的记录,比如教师要将训练题、批改记录做好。

突出习题编制。要重视习题精选精练,精讲精练,宁愿教师多费事,少让学生做废题。复习中训练试题的筛选和编制,突出典型性、通用性,能举一反三,避免重复训练,杜绝用陈题、熟题重复训练学生的现象。建议教师备课时把手头的现成资料通过复印和“剪贴”,让学生获得真正适合自己特点的习题。备课组应独立编制单元反馈练习,在试卷编制上更突出层次性,不直接或尽量少用现成试卷,保证评价试卷贴近学生,贴近学情。

优化作业布置。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分层次布置作业,认真设计或选编学生的作业、练习,提高学生作业布置和批阅质量,并做好对学生的跟踪与分析,把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作业环节要做到“四精五必”,“四精”即精选练习、精编练习、精批练习、精讲练习;“五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具体要求:批改及时,指导到位,辅导得力。教师要做好优秀学生的动态跟踪与分析,认真分析不同分数段人群的学科发展是否均衡,关注临界学生(52~65分),75分中等学生。对偏科而总分中等生要提供针对性帮助,加强分类指导,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关心有困难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和帮助。

强化资源共享。重视中考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加强各类资源筛选与利用,提高训练效益。从学校层面看,应加强校际交流,注意与本区其他学校分工协作,互动交流有机结合,整体上提升复习教学的水平。因此备课组应加强学科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收集与整理,为教师提供课件、试题等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同时要保持与教研室的联系,及时掌握中考动向。还要充分发挥网上教研优势,促进学科间课程资源的共享,从而切实减轻毕业班教师备课负担。备课组在资源整理和收集的同时,要恰当处理好电子教案和纸质教案关系。如果教师课堂不精心备课,哪能保证课堂的高质量,高效率,学生课堂上如何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学校要引导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复习课,并坚持以学生实际掌握的效果来评估和检查备课的效果。

发挥小班优势。一部分小班化学校和一些接近小班人数的学校应当珍惜班级学生人数是较少的客观优势,因为它为教师客观上为及时反馈、实施个别化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可能,因此学校应引导教师,尤其是毕业班教师,在备课要形成课堂作业的练习的“二次检查”与“二次”批改,减少一切教学环节的疏漏,从而切实抓实、抓细学生的每个学习环节。

五、要善于细化学校的管理举措和提高执行力

领导的认识高度决定精细化管理的力度,领导的工作力度,以及教学管理落实的程度。精细化的管理关键在领导有力,核心是敬业和精业。领导的率先垂范,对自己的教学管理满怀真情,不断精进,追求卓越,会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影响和带动周围的教师敬业爱岗,敬业爱生,积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从工作中找到自己生活的价值、成就感和幸福感。

没有落实,再好的文件也是一纸空文;没有落实,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各个层次的质量管理者要主动担负起管理的责任,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敢管,善管,主动的管。要提高管理的执行力,必须增强教学管理人员主人公意识,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学校的发展由个别人关心、少数人操心变成大家操心,人人尽心,这样毕业班各项教学管理措施就容易真正执行到位,各项中考发展性质量目标就容易真正落实到位。因此,从某种角度看,落实中考质量发展性目标要求,关键不是单纯的做事,而是能把事情做成。

六、要善于用质量目标激励教师寻求发展新思路

精细化管理的硬道理,真功夫,最终要靠教育质量发展的绩效来让人信服。精细化管理是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的管理。目标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管理。学校要结合2010年中考质量发展目标,科学的将管理权和责任分配到每个环节甚至每个细节,形成管理处处见,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负的运转机制。其实,目标有导向、激励与调控功能,科学对待目标是目标管理的前提。目标越明确,责任越具体,复习阶段的工作就会越见成效。因此,我们要对质量目标形成正确、科学的认识。即目标不是简单的数字加减,而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系统的,但目标的实现又是需要分类的、分解的、分步的。如同我们初、高中的发展目标,是要我们一年一年目标积累来实现的。目标不仅是数字,更是要落到具体工作,具体人,要有具体措施才能实现。目标不仅是结果,更是过程,因此要加强预设质量目标达成的过程监控。抓目标,在时间上不仅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抓目标,不只是拼时间,更要讲科学,讲方法。因此,通过目标推动,组长带动,榜样促动能促进预设质量目标的实现。

七、要善于化解教师在复习阶段的工作倦怠

5.精细化工复习 篇五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期末复习指导册

答案

附:样题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C)2.(A)3.(A)4.(A)5.(B)

6.(B)7.(A)8.(B)9.(A)10.(B)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2.(×)3.(×)4.(×)5.(×)

6.(√)7.(√)8.(×)9.(×)10.(×)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答: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每个循环中被吸附剂吸附的杂质量超出最大设计允许量时称为杂质超载。

2.答:加氢裂化是指重质油在催化剂和氢气存在的条件下,在370-430℃和10~16MPa操作条件下,发生加氢、裂化和异构等主要反应,得到优质轻质油品和其他优质油料的工艺过程。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答:在一个调节系统中,有主、副两个调节器,分别接收来自对象不同部位的测量信号,其中主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值,而副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调

1节阀以改变调节参数,这样的系统称为串级调节系统。

2.答:重整转化率,定义为重整转化过程产物中所得到的芳烃量与原料中芳烃潜含量之比值。因此,重整转化率又称芳烃转化率,即:

重整生成油中芳烃产率

重整转化率=×100%

原料油中芳烃潜含量

3.答:所谓催化剂寿命是指单位重量催化剂自始至终所处理的原料油总量。其计算公式为:

累计进油总量(m3)

催化剂寿命 =

反应器催化剂装入总量(kg)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10分)

1、解:∵Q质=Q体·ρ

∴Q体=Q质/ρ=54000/675=80m3/h

3.142U=Q体(/1)=80/[×(0.216-0.008×2)]=25484

(m/h)=2548/3600(m/s)=0.71(m/s)

附:样题2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C)4.(B)5.(B)

6.(C)7.(A)8.(D)9.(C)10.(C)

二、判断题

1.(√)2.(×)3.(√)4.(√)5.(√)

6.(√)7.(√)8.(√)9.(×)10.(×)

三、名词解释

1.答:烟气露点腐蚀是由于燃料含硫元素在燃烧中经氧化变成了三氧化硫,当换热而外表面(主要是低温对流管和余热回收系统的表面)的温度低于烟气露点温度时,在换热表面上就会形成硫酸露珠,导致换热面的腐蚀。

2.答:催化剂塌方指的是指反应器内催化剂藏量突然下降。

四、简答题

1.答:减压塔进料段的压力对馏出油的拔除率影响狠大,在塔顶压力一定的前提下精馏段的阻力降越小,进料段的真空度越高,减压馏出油的收率也相应增大,因此,3减压塔内尽可能采用阻力降低的塔板或填料。

2.答:中变催化剂在制造过程中,带入了硫酸盐或硫化物,在还原条件下,这些硫酸盐或硫化物,被氢气分解生成H2S进入气体中,气体介质的H2S含量猛增,这种现象称为中变催化剂的放硫。

3.答:原因:(1)反应温度高。(2)温度大幅度波动。

(3)氢油比大幅度下降。(4)原料油干点过高。

现象:(1)产品含硫、含氮上升,质量变差。(2)反应温升下降。(3)系统压降增大。

五、计算题

1.答:

回炼比=回炼油量/新鲜原料油量=(30+4)/130=0.26 剂油比=催化剂循环量/总进料量=823/(130+30+4)=5.02 单程转化率=(气体+汽油+焦碳)/总进料×100%

=(19+58+10)/(130+30+4)×100%

=53.0%

总转化率=(气体+汽油+焦碳)/新鲜进料×100%

=(19+58+10)/130×100%

6.精细化工教案2 篇六

1.1 精细化学品的释义

关于精细化学品的释义,国际上有三种说法:

传统释义:产量小、纯度高的化工产品。欧美各国释义:

日本的释义:具有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设备投资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化学品。

我国原则上采用日本对精细化学品的释义。

1.2 精细化学品的分类

我国精细化工产品包括11个产品类别:

(1)农药;

(2)染料;

(3)涂料;

(4)颜料;

(5)试剂和高纯物;

(6)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

(7)食品和饲料;

(8)粘合剂;

(9)催化剂和各种助剂;(10)化学药品和日用化学品;(11)功能高分子材料。

作业

p.15、1 教后记

课题

第二节

精细化工的特点,特性

课时

2课时

时间

第2周 第3,4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精细化工的特点;

2、了解精细化工生产的特性;

教学难点 精细化工的特点。

教学重点

精细化工的特性

教学过程

投影

常见精细化学品

讲解

1.3 精细化工的特点(1)小批量,多品种,高纯度

除了化学合成反应、前处理和后处理外,还常常涉及剂型制备和

商品化才得到最终商品。(2)技术密集度高

生产规模小、生产流程大多为间歇操作的液相反应,常采用多品种综合生产流程或单元反应流程。(3)综合性生产流程与多功能生产装置 固定投资少,资金产出率高。(4)大量采用复配技术

产品质量要求高,知识密集度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寿命短;研究、开发难度大,费用高。(5)具有特定的功能

在生产工艺、技术和配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余地,生产稳定期短,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6)附加值高

美国精细化工率20世纪70年代为40%,80年代增至45%,90年代已超过53%;日本已达57%。预计到2000年发达国家精细化工率将增至60%~65%。我国精细化工率1990的只有25%,1995年增至32%,2000年提高到40%~50%,预计2010年提高到60%。(7)商业性强

商品性强,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市场调查和预测非常重要。

作业

p.15、2 教后记

课题

第三节精细化工与高新技术

课时

2课时

时间

第2周 第5,6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精细化工发展的战略目标;

2、了解精细化工生产与能源技术的关系;

教学难点 精细化工的战略目标。

教学重点

精细化工与能源的关系

教学过程

投影

常见精细化学品 复习: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

讲解

一、精细化工发展的战略目标 从政治上是影响力 从经济发展看是生产力 从军事安全看是威慑力 从社会进步看是推动力

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精细化工的发展为微电子信息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大型计算机已大部分采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同时薄模多层结构已大量用于集成电路,各种高纯气体,试剂,光刻胶等精细化学品都得到广泛应用,航天,航空工业的迅猛发展所需的功能材料,电子化学品,结构胶连剂,高纯物质,高能燃料都属于精细化工品。

二、精细化工与能源的关系

精细化学品与能源的关系十分密彻,如太阳能电池材料是新能源研究的热点,氢能是人类未来的理想能源,而光解水所用的高效催化剂和各种储氢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所用的固体电解质薄膜和阴极材料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教后记

P15 课题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及应用

课时

2课时

时间

第3周 第1、2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精细化工生产的特殊技术、;

2、了解有机精细化工生产的常规技术。

教学难点

精细化工生产的特殊技术。

教学重点

精细化工生产的常规技术

教学过程

投影

常见精细化学品生产

讲解

一、有机精细化工生产的特殊技术 1,模块多功能集成生产技术 2,特殊反应技术 3,特殊分离技术 4,极限技术 5,GMP技术 6,绿色精细化工技术 特点: 能持续利用的

以安全的用之不竭的能源为基础

高效率地利用能源和其他资源 高效率地回收利用废旧物质和副产品 越来越智能化 越来越充满活力

二、有机精细化工生产常规技术 1,生产工艺技术与改进(1)对比技术(2)优化技术(3)改进技术

2反应后处理技术 3操作技术 4复配技术

(1)加和技术与助效技术(2)固体与液体形态控制与应用(3)控制释放技术 总结 教后记

课题

第五节精细化工发展趋势和重点

课时

2课时

时间

第3周 第3,4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国内外精细化工发展的概况;

2、了解精细化工发展趋势和重点;

教学难点精细化工发展趋势和重点。

教学重点

精细化工发展趋势和重点

教学过程

投影

常见精细化学品发展概况 复习:精细化工产技术

讲解

一、国内外精细化工发展的概况

美国精细化工率20世纪70年代为40%,80年代增至45%,90年代已超过53%;日本已达57%。预计到2000年发达国家精细化工率将增至60%~65%。我国精细化工率1990的只有25%,1995年增至32%,2000年提高到40%~50%,预计2010年提高到60%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精细化工发展较快,精细化工的品种已达3000多种,有染料,农药,涂料,食品添加剂,胶黏剂,表面活性剂,电子化学品,油田化学品 介绍我国的水处理技术 介绍电子化学品

二精细化工发展的趋势和重点 1开辟精细化工新领域 2追求产品的高效性和专业性 3开发精细化工生产原料的新来源 总结 作业P15 4 教后记

课题

第二章第一节概述

课时

2课时

时间

第3周 第5,6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卤化技术;

2、了解引入卤原子的三种方法,3了解引入卤原子的目的教学难点

解引入卤原子的目的。

教学重点

引入卤原子的三种方法

教学过程

投影

常见精细化学品发展概况 复习:精细化工产发展趋势 讲解

一,卤化反应

1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卤素的反应称卤化反应

根据引入卤原子的不同可分为氟化,氯化,溴化合碘化。常用的是氯化,近年来人们对氟化的合成也十分重视

卤 化:向有机分子中的碳原子上引入卤原子的反应称作卤化。根据引入卤原子的不同,卤化又可分为氟化、氯化、溴化和碘化。按引入卤原子的方式,又可分为取代卤化、加成卤化和置换卤化。

2.1.1卤化剂

(1)氯化剂

最常用的氯化剂是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有毒。氯气来源于食盐水的电解。价格低廉,供应量大。对于小吨位的精细化工的氯化过程,也可以用液态硫酰二氯SO2Cl2作氯化剂,其优点是反应温和、加料方便、计量准确,缺点是价格太贵。

当氯化反应在水介质中进行时,也可用盐酸加双氧水、次氯酸钠和氯酸钠来产生分子态氯作氯化剂。

(2)溴化剂

最常用的是分子态溴,也称为溴素,溴素是以海水或海水晒盐后的盐卤为原料,将其中所含的溴化钠用空气或氯气进行氧化而得。由于海水中溴的平均含量只有6.5×10-5左右,所以溴素产量少,价格贵。因此溴化反应主要用于制备含溴的精细化学品,特别是含溴的阻燃剂。

(3)碘化剂

最常用的是分子态碘,亦称碘素。在中国仍以海水为原料提取碘。碘比溴更少,价格更贵。

(4)氟化剂

分子态氟是由氟化氢-氟化钾体系电解而得。价格昂贵。分子态氟与有机分子反应时,氟化的反应热大于C-C单键的断裂能,因此在用分子态氟进行取代氟化时,会发生C—C键的断裂和聚合等副反应,所以在有机分子中引入氟时,都不采用分子态氟作为氟化剂,而改用氟化氢对双键的加成氟化法、用氟化钠、氟化钾或氟化氢的置换氟化法或电解氟化法。

2引入卤原子的目的 1)增加有机物分子的极性 2)获得重要的中间体

3)向某些精细化学品引入一个或多个卤原子,还可以改进其性能

三、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卤原子的方法 取代卤化 加成卤化 置换卤化 总结 教后记

课题

第二节芳环上取代卤化

课时

2课时

时间

第4周 第1,2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芳环上取代卤化氯化剂;

2、了解芳环上取代卤化影响因素,3了解芳环上取代溴化

教学难点

芳环上取代卤化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

芳环上取代卤化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投影

常见芳环上取代卤化产品 复习:引入卤原子的三种方法 讲解

一、芳环上的取代卤化

反应历程和催化剂 1.反应历程

芳环上的取代卤化为亲电取代反应。以氯化为例,无催化剂时,苯与氯气反应很慢。但在有催化剂时,则只发生芳环上的氢亲电取代反应。催化剂的作用是氯分子极化,或生成氯正离子。

在无水状态下,用氯气进行氯化时,最常用的催化剂是各种金属氯化物,如FeCl3,AlCl3,SbCl3、TiCl4、Lewis酸等。无水FeCl3的催化作用可简单表示如下:

在无水状态下或在浓硫酸作用下,用氯气进行氯化时,有时用碘作催化剂,其催化作用如下:

在浓硫酸作用下,用氯气进行氯化时,硫酸的催化作用可简单地表示如下:

但浓硫酸的离解度很小,对氯气的溶解度也很小,而且浓硫酸还可能引起磺化副反应,并产生废硫酸,故很少使用。当有机物容易被氯化时,可不用催化剂,且反应可在水介质中进行。水介质中进行的氯化的反应历程如下: 硫酰二氯SO2Cl2是温和的氯化剂。SO2Cl2遇水分解成H2SO4和HCl,因此只能用在无水状态下的氯化。2.催化剂的选择

一般情况是:卤化剂与催化剂所形成的配合物的体积越大,空间位阻越大,生成邻位异构体的比例越少。

(1)苯的一氯化制氯苯催化剂:选用最经济的催化剂FeCl3,但实际加入的催化剂是废铁屑、废铁管。

(2)苯的二氯化制对二氯苯催化剂:苯的二氯化时,如果用FeCl3作催化剂,对位与邻位二氯苯的生成比例只有1.49~1.55︰1。近年来开发了多种催化剂:Sb2S3,对/邻之比为3.3~3.6︰1;Sb2S3-I2,对/邻之比为7.5︰1;经氯氧混合气处理过的硫化铁-硅铝胶,对/邻之比为8.0︰1;经二氯乙酸钠等羧酸盐处理过的沸石,对位收率可达95.7%。

(3)甲苯的氯化制对氯甲苯催化剂:对氯甲苯是用量很大的有机间体。甲苯环上氯化时,如果用FeCl3、AlCl3等Lewis酸催化剂,对位选择性只有24% ~ 37%;中国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有:用AlCl3和其他氯化物的复合催化剂,对位选择性可达40%(4)对氯甲苯的氯化制2,4-二氯甲苯催化剂:对氯甲苯在SbCl3催化剂存在下,在60℃用氯气氯化时,当对氯甲苯的转化率为59.7%时,生成的二氯甲苯中,2,4-二氯甲苯的选择性为75.6%,收率45.1%,高于用FeCl3催化剂时的选择性。(5)苯酚的氯化催化剂:苯酚相当活泼,不用催化剂即可用氯气氯化制得2,4,6-三氯苯酚。但在制一氯苯酚或二氯苯酚时,常常要加入定位催化剂。

① 邻氯苯酚:当苯酚在非极性、非质子性有机溶剂中,在微量胺类碱性催化剂存在下,110 ~ 120℃时,通入氯气进行氯化,直到苯酚余量下降到10%时,一氯苯酚中邻氯苯酚的含量可达93.5%。

② 对氯苯酚:苯酚在40℃时用SO2Cl2进行氯化时,主要生成对氯苯酚,收率可达70%。

③ 2.4-二氯苯酚:苯酚在铁催化剂存在下,用氯气氯化时,2.4-二氯苯酚的收率为85%~92%。氯化重要实例 1.氯苯的制备

我国采用苯的塔式沸腾连续氯化法,其生产流程如下: 2.2,6-二氯苯酚的制备

2,6-二氯苯胺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纯度要求99.5%,因此不宜采用苯胺的直接氯化法来。为此开发了许多复杂的合成路线:

3.2,6-二氯苯胺的制备

2,6-二氯苯酚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对纯度要求高,因此不宜采用苯酚的直接氯化法。为此开发了许多复杂的合成路线:

3溴化重要实例

产量最大的实例是芳香族溴系阻燃剂。它们都是高熔点的固体。

1.十溴二苯醚的制备 2.四溴双酚A的制备

学名为2,2-双-(3,5-二溴-4-羟基苯基)丙烷,它是由双酚A四溴化制得: 3溴化重要实例

产量最大的实例是芳香族溴系阻燃剂。它们都是高熔点的固体。

1.十溴二苯醚的制备 3.四溴苯酐的制备

二、影响因素

1、氯化深度的影响

2、氯化工艺的影响 3介质的影响 作业 :P31 1,2 教后记

课题

第三节脂烃与芳环侧链取代卤化

课时

2课时

时间

第4周 第3,4课时

教学目的1、脂肪烃的取代卤化;

2、了解芳环侧链取代卤化 3了解典型工业应用实例

教学难点 脂肪烃的取代卤化。

教学重点

了解芳环侧链取代卤化

教学过程

投影

工业氯丙烯的生产影像 复习:芳环上取代卤化 讲解

一、脂肪烃的取代卤化

饱和烃的取代卤化也是自由基链反应,与芳环侧链卤化的反应历程相似,其最重要的生产实例是甲烷和一氯甲烷的氯化制各种氯甲烷以及石蜡的氯化制氯化石蜡。1 甲烷的氯化制各种氯甲烷

甲烷的氯化有氯气氯化和氧氯化两种: 1.1 氯气氯化法

甲烷的氯化是连串反应,可依次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甲烷的氯化,目前工业上都采用350~500℃的热氯化法。为了控制反应温度,工业上常采用如下方法:

(1)控制Cl2与CH4摩尔比。(2)使用多级串联绝热反应器。(3)利用流化床换热反应器。(4)向反应区喷入一定量的雾状四氯化碳或其他多氯甲烷,利用它们的汽化来移除反应热。2.氧氯化法

甲烷热氯化时副产大量的氯化氢,为此开发了以氯化氢和(空气中的)氧为氧化剂的氧氯化法。此法以CuCl2-Cu2Cl2-KCl组成的熔盐催化剂兼热载体。

2.1 一氯甲烷的氯化制多氯甲烷

在没有天然气的地区,也可以石油化工的廉价甲醇为原料,先与盐酸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再将一氯甲烷氯化成多氯甲烷。除高温气相热氯化法外,也可用液相引发氯化法。例如,在四氯化碳溶剂中,在1.3~2.5MPa和80~120℃,在少量过氧化物引发剂的存在下,用氯气进行一氯甲烷的氯化时,氯的转化率可达98%~100%。此法特别适用于二氯甲烷的制备。2.2 氯化石蜡

氯化石蜡是以C10~C30的正构烷烃为原料,经取代氯化制得的产物的总称。每种产品都是混合物,因此其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都是平均值,商品的牌号通常是以氯的含量(质量分数)来命名,如氯蜡

42、氯蜡52和氯蜡70等。2.3减缓反应速率方法 采用大量过量的烃类蒸汽 在稀释气的存在下进行反应 将反应气体通入某种惰性气体中 先采用另外一种反应缓和的卤素作反应剂 分段进行卤化

三、芳环侧链取代卤化

芳环侧链α氢的取代卤化是典型的自由基链锁反应,其反应历程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三个阶段:

链引发:氯分子在高温、光照或引发剂的作用下,均裂为氯自由基: 链增长:氯自由基与甲苯按以下历程发生氯化反应: 链终止:

主要影响因素

(1)光源

氯分子的离解能是238.6kJ/mol,甲苯在沸腾温度下,其侧链一氯化已具有明显的反应速度,可以不用光照和引发剂,但是甲苯的侧链二氯化和三氯化,在黑暗下反应速度很慢,需要光的照射。氯分子的光离解能是250kJ/mol,它需要波长小于478.5nm的光才能引发。一般可用富有紫外线的日光灯。现在趋向于选用高效引发剂。

(2)引发剂

最常用的自由基引发剂是有机过氧化物(例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十二酰)偶氮化合物(例如偶氮二异丁脯),它们的引发作用是在受热时分解产生自由基:

(3)杂质

凡能使氯分子极化的物质,例如微量的铁、铝和水分等,都有利于芳环上的取代反应,因此甲苯和氯气中都不应含有这类物质。

氯气中如果含有氧,它会与氯自由基结合成稳定的自由基,导致链终止,所以侧链氯化时,要用经过液化后再蒸发的高纯度氯气。但是当加有被氯化物质量3.6% ~ 5.4%PCl3时,即使氯气中含有5%的氧(体积分数),也可以使用。

(4)温度

为了使氯分子或引发剂热离解生成自由基,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但温度太高容易引起副反应。现在趋向于在光照和复合引发剂的作用下适当降低氯化温度。例如,从对氯甲苯的侧链二氯化制对氯二氯苄时,传统的方法是用三氯化磷引发剂,在120~170℃氯化。

作业 :P31 3 教后记

课题

第四节加成卤化

课时

2课时

时间

第4周 第5,6课时

教学目的1、掌握卤素对双键的加成卤化;

2、掌握卤化氢对双键的加成卤化。教学重点

卤素对双键的加成卤化 教学难点

卤化氢对双键的加成卤化

教学过程

复习

1、芳环侧链α氢的取代卤化;

教学过程

投影

工业氯丙烯的生产影像 复习:芳环上取代卤化 讲解

一、卤素对双键的加成卤化

卤素对双键的加成卤化反应主要指用氯或溴的加成卤化。因为氟与烯烃的加成反应过于激烈,难于控制,而碘与烯烃的加成反应比较困难。

用氯和溴的加成卤化一般采用亲电加成反应,但有时也采用自由基加成反应。亲电加成卤化 1).反应历程 以溴为例,2.主要影响因素

用卤素的亲电加成卤化一般用FeCl3等Lewis酸催化剂。当卤化产物是液体时,可以不用溶剂或用卤化产物作溶剂。当卤化产物为固体时,一般用四氯化碳、三氯乙烯等惰性非质子性溶剂。在不致引起副反应时,也可以用甲醇、乙醇等质子溶剂。

温度对于烯烃的卤化反应历程和反应方向有很大影响。如乙烯与氯的反应在40~70℃和催化剂存在下是亲电加成反应。在90~130℃,无催化剂,在气相是自由基加成氯化。在在250~360℃,无催化剂则过渡为自由基取代氯化。3.重要实例(1)1,2-二氯乙烷

它是以乙烯为原料,与氯进行亲电加成氯化或与氯化氢和(空气中)氧进行氧氯化而制得的。

① 乙烯与氯的加成氯化

在工业上主要采用沸腾氯化法,以产品1,2-二氯乙烷为溶剂(b.p83.6℃),铁环为催化剂。乙烯单程转化率和选择性均接近理论值。

② 乙烯的氧氯化

1,2-二氯乙烷主要用于高温脱氯化氢制氯乙烯。

(2)四溴乙烷

由乙炔和溴亲电加成而得。

(3)六溴环十二烷

由顺-、反-1,5,9-环十二碳三烯和溴在乙醇或乙酸乙酯中,在15~20℃溴化而得:

二、自由基加成卤化

在光、高温或引发剂的作用下,氯分子和溴分子可以均裂为氯自由基或溴自由基,两者可以与双键发生自由基加成卤化链反应:

2.卤化氢对双键的加成卤化

卤化氢的加成卤化一般采用亲电加成反应,但有时则需要采用自由基加成反应。3 亲电加成卤化 1.反应历程

一般认为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是HX分子中的H+对双键进行亲电进攻,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第二步是X-的进攻,生成加成产物:

HX

H+

+ X-在反应液中加入FeCl3,AlCl3等Lewis酸催化剂,有利于HX的异裂,例如:

H—X + FeCl3

H+ + FeCl4-

2.反应物结构的影响

卤化氢的活泼性次序是:HI>HBr>Hl>HF,当双键中的碳原子上有供电子基时,双键中的π电子向含供电子基少、含氢多的碳原子转移,H+加到含氢多的碳原子上,即服从马氏规则。当双键碳上连有吸电子基时,双键中的π电子向含吸电子基多、含氢少的碳原子转移,H+加到含氢少的碳原子上,即与马氏规则相反。.重要实例

(1)1-氯-3-甲基-2-丁烯

是重要的合成香料中间体,是由异戊二烯与氯化氢进行亲电加成氯化和异构化而得的。

(2)1,1,1-三氯乙烷

是重要的低毒有机溶剂。其合成路线涉及多种氯化反应,由于其破坏大气溴氧层,被禁止使用。三 自由基加成卤化

在没有异裂催化剂,并在过氧化物自由基引发剂的存在下,溴化氢可以均裂产生溴自由基,它进攻碳-碳双键,发生加溴化氢链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溴化氢的键能和碳碳双键中π键的键能相差不大,因此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也可能发生烯烃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所以限制了溴化氢或氯化氢的自由基加成卤化反应。

作业 :P31 4,5 教后记

课题

第五节置换卤化

课时

2课时

时间

第5周 第1,2课时

教学目的1、掌握置换卤化 定义 ;

2、掌握常见置换卤化。教学重点

常见置换卤化 教学难点

置换卤化

教学过程

复习

1、加成卤化;

教学过程

投影

工业氯乙烯的生产影像 讲解

一、置换卤化

卤原子置换有机分子中的已有取代基的反应称为“置换卤化”。可被原子所置换的取代基主要有:羟基、重氮基、硝基、氯基、溴基和磺酸基等。卤原子置换羟基

醇类与卤化氢反应时,醇羟基可被卤原子所置换。这类反应是酸催化的亲核置换反应,对于伯醇一般是单分子SN1反应,对于烯丙型醇、叔醇或促醇则可能是双分子SN2反应。卤氢酸的活泼性:HI>HBr>Hl>HF。

醇类的活泼性次序:烯丙型醇>叔醇>仲醇>伯醇

2.卤原子置换酸羟基

(1)卤化剂

制得的羧酰卤非常活泼,遇水会分离。因此不能用卤化氢的水溶液作卤化剂,而必须用光气(COCl2)、亚硫酰卤(SOCl2)、三卤化磷(PCl3)、三卤氧磷(POCl3)等活泼卤化剂与羧酸或酸酐在无水条件下反应。

光气的优点是:反应后无残留,产品质量好。但光气是剧毒的气体,因此,它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出现二光气、三光气代替光气的新方法。

亚硫酰氯或亚硫酰溴的优点是:反应后只残留很少的SOCl2、等杂质,操作起来很方便,但价格贵。

三氯化磷和三溴化磷的优点:是价廉,有广泛应用,但反应后残留亚磷酸,产品难于精制。

三氯氧磷价格贵。五氧化磷是固体,使用不便,价格贵,两者都很少使用。

(2)氯乙酰氯

氯乙酰氯是羧酰氯中产量很大的实例,它的生产方法:

①以乙酸或乙酐为原料在催化剂或催化剂与光的协同作用下有氯气氯化;②乙酰氯用氯气氯化;③氯乙酸的羟基置换氯化;④乙烯酮的氯化。

中国主要采用氯乙酸-PCl3和氯乙酸-COCl2法。光气法反应速度快,收率高,但为了使产品氯乙酰氯达到生产农用化学品和医药的质量要求,必须用高纯度的氯乙酸为原料。

乙烯酮法的特点是先将乙酸热解成乙烯酮,然后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向乙烯酮-氯乙酰氯溶液中通入氯气进行加成氯化直接得到氯乙酰氯。

此法虽然收率只有90%,但无副产物,原料和产品易分离,由催化剂带入的含磷杂质极少,产品纯度可达99.7% , 三废少,成本低,但一次性投资大。3.卤原子置换杂环上的羟基

芳环上和吡啶环上的羟基很难被卤原子置换,但是某些杂环上的羟基则容易被氯原子或溴原子置换。所用的卤化剂可以是COCl2和SOCl2,在要求较高的反应温度时可以用三氯氧磷(POCl3,bp137.6℃)或五氯化磷(PCl5, mp148℃, 可由PCl3+Cl2在反应介质是就地得到)。重要实例: 4 氟原子置换氯原子 1.一般反应条件

常用的氟化剂:无水氟化氢、氟化钠和氟化钾等。

脂链上和芳环侧链上的氯原子比较活泼,氟原子置换反应易进行。

芳环上的氯原子不够活泼,只有当氯原子的邻位或对位有强吸电子基(主要是硝基或氰基)时,氯原子才比较活泼,但仍需要很强的反应条件。为了使反应较易进行,要使用对氟化钠或氟化钾有一定溶解度的高沸点无水强酸性有机溶剂。最常用的溶剂是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和环丁砜。为了促使氟化钠分子中的氟离子活化,最好加入耐高温的相转移催化剂,如聚乙二醇-600等。

2.重要实例

(1)α,α,α-三氟甲苯及其衍生物

如:

(2)1,1,1,2-四氟乙烷

是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的制冷剂组分,商品名HFC-134a。它的合成路线主要有三个:四氯乙烯气相氟化法、三氯乙烯液相二步氟化法和三氯乙烯气相二步氟化法。工业上普遍采用三氟乙烯气相二步氟化法:

(3)2,4,6-三氟-5-氯吡啶

是重要的活性染料中间体。传统的制备方法是2,4,6-三羟基吡啶(巴比妥酸)的氯化、氯基置换氟化法:

不与氮原子相连的相当稳定,不能被氟原子置换。作业P31 6 教后记

课题

璜化技术概述

课时

2课时

时间

第5周 第3,4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璜化技术的重要性 ;

2、掌握常见璜化剂。教学重点

掌握常见璜化剂; 教学难点

掌握常见璜化剂;

教学过程 复习1置换卤化;

教学过程 讲解

一、璜化技术的重要性 1,桥梁的作用 2,定位作用 3,结构修饰作用

二、璜化剂 1硫酸和发烟硫酸 2三氧化硫 3氯磺酸 4其它磺化剂 实例

脂链上的卤基,芳环上活化的卤基和硝基,以及脂链上的磺氧基(即酸性硫酸酯基)可以被亚硫酸盐置换在磺酸基,这类反应都是亲核置换反应,反应是在亚硫酸盐的水溶液中加热而完成的。其重要实例如下: 3.6.1 牛磺酸的制备 牛磺酸的化学名称是2-氨基乙基磺酸,它是重要的药物和保健营养品。它的合成路线很多,其中重要的方法如下:

① 1,2-二氯乙烷先用亚硫酸钠置换磺化得2-氯乙基磺酸钠,后者再用浓氨水氨解。

② 环氧乙烷先与亚硫酸氢钠加成得2-羟基乙基磺酸钠,后者再用浓氨水氨解。

③ 环氧乙烷先用浓氨水胺化得乙醇胺(氨基乙醇),后者用氯化氢(或溴化氢)氯化(或溴化)得2-氯(溴)乙基胺,最后再用亚硫酸氢钠置换磺化。

④ 乙醇胺先用浓硫酸酯化得2-氨基乙基酸性硫酸酯,后者再用亚硫酸钠将磺氧基置换成磺基,反应式如下:

H2NCH2CH2OH H2NCH2CH2OSO3H + H2O H2NCH2CH2OSO3H H2NCH2CH2SO3H + Na2SO4

3.6.2 苯胺-2,5-双磺酸(2-氨基苯-1,4-二磺酸)的制备

苯胺-2,5-双磺酸是重要的染料中间体,目前中国主要采用间氨基苯磺酸用发烟硫酸磺化的方法。此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收率高;缺点是磺化废液多,难处理。作业P56 1 教后记

课题

璜化反应原理及影响因素

+ +

H2SO4

Na2SO 课时

2课时

时间

第6周 第5,6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璜化反应原理 ;

2、掌握磺化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

磺化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磺化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

复习1磺化反应;2磺化重要性

教学过程 讲解

一、反应原理

在芳环上引入磺基的主要目的有:

(1)使产品具有水溶性、酸性、表面活性或对纤维素具有亲和力;(2)将磺基转化为、,或等取代基;

(3)先在芳环上引入磺基,完成特定反应后,再将磺基水解掉。芳环上取代磺化的主要方法有:(1)过量硫酸磺化法;(2)共沸去水磺化法;(3)芳伯胺的烘焙磺化法;(4)氯磺酸磺化法;(5)三氧化硫磺化法。

芳环上取代磺化的主要磺化剂是浓H2SO4、发烟硫酸、氯磺酸和三氧化硫。

一、α-烯烃用三氧化硫的取代磺化

α-烯烃用三氧化硫-空气混合物进行磺化的主要产物是α-烯烃磺酸和其他内烯烃磺化,其盐类是一类重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反应历程

从α-烯烃与SO3的主要反应产物看,是磺基取代了烯烃碳原子上的氢,即它是取代反应,但是从反应历程看,则是亲电加成-氢转移反应,其反应历程可简单表示如下:

2、磺化和老化和主要反应条件

由α-烯烃与SO3反应生成1,2-磺酸内酯是强烈放热的快速可逆反应,可在瞬间完成,其反应速度是直链烷基苯的磺化速度的100倍,所以要用低浓度的SO3。由1,2-磺酸内酯等产物的反应都是慢速反应,亦称为老化反应。磺化液在30℃经3~5min老化,1,2-磺酸内酯就完全消失。老化时间长会生成较多难水解的1,4-磺酸内酯。

3、老化液的中和与水解

老化液要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并在约150℃进行水解,这时各种碳酸内酯都水解成烯烃磺酸和羟基烷基磺酸。如:

二、高碳脂肪酸甲酯用三氧化硫的取代磺化

高碳脂肪酸甲酯的α-磺酸盐是一类重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们是由高碳酸甲酯用三氧化硫-空气混合物进行磺化而制得的。

三、链烷烃用二氧化硫的磺氧化和磺氯化

高碳链烷基磺酸是一类重要的表面活剂,用量很大。链烷烃相当稳定,不能用硫酸、氯硫酸、氨基磺酸或三氧化硫等亲电试剂进行取代磺化。目前采用的磺化方法是用二氧化硫的磺氧化法和磺氯化,它们都是自由基链反应。

1、链烷烃的磺氧化

高碳链烷烃(C14~C18)的磺氧化是以二氧化硫和空气为反应剂的自由基链反应,其反应历程可表示如下: 引发:

链增长:

副反应:

2、链烷烃的磺氯化

链烷烃的磺氯化是以二氧化硫和氯气为反应剂的自由基链反应,生成的产物是磺酰氯,其反应历程可简单表示如下: 引发:

链增长:

氯磺化反应是在300~400nm紫外光照射下,在30~65℃进行的。为了抑制烷烃的氯化副反应,SO2/Cl2的摩尔比为1.05~1.10︰1。磺氯化产物中伯烷基磺酰氯含量较多,但二磺酰氯含量也高,为了抑制二磺氯化副反应,必须控制链烷烃的转化率。

3.烯烃与亚硫酸盐的加成磺化链烷烃

烯烃和炔烃与亚硫酸盐的加成磺化一般是通过自由基链反应而完成的,其反应历程可简单表示如下: 引发:

链增长:

最常用的烯烃是高碳α-烯烃(C10~C20),加成产物是高碳伯烷基磺酸钠,它也是一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能良好,但α-烯烃供应量少,价格贵,产品成本高。

四、影响因素 作业

p.32 8 教后记

7.精细化工复习 篇七

1 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虽然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内容贴近生活,但由于大部分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较差,面对如此繁富的门类和知识点,学生又觉得无从下手,学到最后,感到兴趣索然[2]。因此,往往到课程结束时,学生除了对部分相关内容印象深刻外,其它内容似乎只是一些模糊的概念而已。尽管老师反复强调这门课程的实际应用性,学生也认识到其重要性,想学深学透,但却难以把握住教材的内容。加之课时有限,教师讲解内容无法展开,学生理解和把握也就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些情况,对《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精细化工的生产打下牢固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势在必行[3]。

2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改革措施

2. 1 采用 “任务驱动,项目载体” 的模式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学讲义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是化工类专业如应用化工技术与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前大多选用刘德峥教授主编的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教材。该教材系统介绍了一些具体的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反应原理、原料的选择与制备、反应设备的选择、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质量及收率的影响等内容,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对精细化工工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但是精细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内容更新较快,因而教材内容很容易过时。对此,课通过对地方精细化工企业进行调研,结合课程要求及学生就业反馈信息,编写具有地区产品特色,内容新颖的讲义,同时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需要,确定1 ~ 2 本编写质量较好、适合高职学生的精细化工教材作为学生的参考书[4]。自编讲义可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采用 “任务驱动,项目载体”每章开篇对本章所涉及到的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的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5]。

2. 2 有效利用精细化工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动手与创新能力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宜讲过多过深的理论知识,而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及创新能力,因此,搞好实践教学是关键。对于精细化工实验的教学改革,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

精细化工很多实验都是属于复配技术的应用,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反应原理、工艺流程、操作要点以及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以促进学生对精细化工课程的深入学习; 同时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应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验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配方与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把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的联系起来。

除校内实训,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题见习活动,到相关生产厂家参观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或是到商场的化妆品及日用化学品柜台参观。这样的活动可以丰富同学们的阅历和知识,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充分利用精细化工大工段仿真系统,在化工仿真实训室中进行工厂生产情景的模拟训练,使学生理解工艺原理及生产操作过程,为后续的学生进厂实习打下基础。

2. 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上好精细化工这门课,除了要选编适宜的教材之外,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也十分重要。过去一味地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来说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有很多种,笔者认为在改革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 1) 设置任务,建立工作场景,采用 “学生主体,教师引导”授课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均采用教师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 “填鸭式”授课模式,该授课模式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教学效果一般。转换思维,根据讲义中所设置的任务,建立工作场景,采用 “学生主体,教师引导” 教学模式[6],为学生搭建自我学习的平台。借助这种方法,让学生更多的尝试自己的行为和行动方式,以便获得经验以及在一个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确定工作任务,协助学生确定工作流程和评估工作成果。学生完成收集信息,制订工作计划,执行工作任务,独立检查工作成果。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计划能力和社会职业能力。

( 2) 小论文的应用。

撰写小论文是一种比较好的利于发挥学习主动性的方法[7]。通过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素质更全面; 可以加强理论知识,增进师生的交流等等。我们在精细化工的教学当中应用小论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学生写小论文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次课布置作业,课程结束前上交,要求: 题目自选,论文内容与精细化工有关,格式要规范,允许2 ~ 3 人为一组进行合作[8]。此外,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 “小伎俩”。例如,大多数学生喜欢玩电脑、上网,我们可以 “投其所好”,讲讲如何在网上查找专业文献及其它资料。有的时候讲一些与精细化工有关的历史或是名人逸事等等,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3 结语

8.精细化工复习 篇八

一、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精细化工工艺》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内容。所以,学校是在学习了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开设这门课程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的前后联系能力又较弱,对《无机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掌握不够深入,所以对于该课程内容的理解比较困难。学生反映内容太多、太复杂,一下子掌握不了所有知识。所以,教学时,笔者并没有按照专业课的教学步骤讲解,而是先利用课堂的一部分时间,复习课程学习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再讲解学生未学的专业知识,之后进行课程专业知识的讲授。例如,对于硼氢化钠、钛酸钡、六偏磷酸钠等产品的学习内容,先复习B2O3、H3BO3、HPO3、BaO2等物质的性质及化学式,再增加NBH4、NaH、BaTiO3、(NaPO3)6等物质的无机化学知识。然后,按照书本的步骤和内容,讲解产品的生产、用途、性质等专业知识。虽然课堂讲课时间变长,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减少,但学生知识点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这不失为一种针对中技生学好专业课程知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增加了与学生互动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自a觉性和自学能力。笔者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做好下次课相关知识点的复习、资料查阅工作,并做好记录;由课代表在课余时间做好检查工作,务必保证每位学生在上课前都做好预习和复习准备。上课时,笔者安排一部分时间进行提问、纠正、讲解所需的基础知识,然后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例如,在讲授增味剂、酸味剂时,笔者让学生复习氨基酸、羟基酸等物质的结构、性质,要求熟记和记录,并查阅味精、乳酸等资料;教学时,先提问学生写出结构通式,简单概括其性质。又如,在讲解味精、柠檬酸、乳酸等物质的结构、性质、应用时,学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了课堂内容。通过对已学知识及必需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补充,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得到巩固。

总之,将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有层次的教学,学生思路清晰,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温故而知新,既复习巩固了专业基础知识,又掌握了具有实际应用性能的专业理论知识,加强了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二、指导学生分组制作产品工艺流程图,增加課堂知识容量

《精细化工工艺》课程的每章节都包括多个同种类产品的内容。例如,“调味剂”一节中就包括了味精、柠檬酸、乳酸、苹果酸等产品。每一产品的生产包括原料预处理、反应生成产物、产品后处理等工序,工艺条件和流程复杂,有的产品还有多种生产方法。所以,课程的教学内容很多,课时比较紧张。如果教师对于每一个产品都采用教学挂图讲授的话,势必会使教师讲得费神、费力,学生听得糊里糊涂,对不同产品的内容也易发生混淆,教学效率不高。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将学生分组,指导他们按照书本分工画出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图。每组学生共同努力完成如下任务:了解产品生产所用的设备及其用途;基本弄清楚流入、流出的物料;查找所需的相关资料,及时记录好知识点;认真画好工艺流程图。笔者做好指导、检查和纠正工作。每组学生完成任务后,要将知识点抄给其他同学,说明工艺流程图的注意事项和画图心得。每一名学生都要及时记录,观看和了解产品的工艺流程图。上课时,学生因为做好了充分的预习、复习准备,对讲授内容就易于理解,能很好地完成课堂任务。经过学生分工画图和准备,做到了知识的共享,也减轻了学生的预习负担,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学生在画图和记录时发现问题,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想办法解决。带着问题听课,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氛围更加浓厚。笔者可以偏重于重点和难点内容讲解,偏重于解决学生的疑问。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同样多的讲课内容,笔者的课堂负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也锻炼了学生画图能力,提高了学生理解工艺流程的能力。

讲完流程后,笔者会安排学生上台复述工艺流程及条件,由其他学生对这位学生进行讨论、评判。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复习巩固的时间,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也提供了专业知识表现的机会。这对学生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很有帮助。另外,虽然学生利用课后时间画图、复习、找资料,增加了作业时间,但学生对亲自动手画工艺流程图很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学生戏称:“把生产车间搬到教室里来了”。这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比教师直接用教学挂图讲授专业知识,教学效果好很多。这也帮助教师扩大了教学的课堂容量,延长了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时间。笔者认为,这对学生以后去工厂实习和工作都很有帮助,学生能很快熟悉车间设备、产品生产过程及工艺条件。

三、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加知识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笔者经常把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现象和问题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增加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讲解表面活性剂时,笔者从应用开始讲课,并提问:“饭碗上油腻腻的,洗不干净怎么办?”每个学生都能回答。笔者又提问:“衣服带有静电,穿得不挺怎么办?”课堂的气氛立刻活跃了,每个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回答完以上问题后,笔者又向学生介绍生活中与表面活性剂有关的实例,然后开始讲授表面活性剂的概念、性质、应用及生产方法等书本知识。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不觉得书本知识是枯燥无味的,而是觉得有所用,内心有一种渴求知识的欲望,教学效果当然就很好了。另外,笔者还以洗衣服为例:洗衣粉是由直链烷基苯磺酸钠、三聚磷酸钠、无水硫酸钠、偏硅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物质复配而成,说明各物质在配方中的作用,以及说明条件、用量对产品的影响。然后,笔者又介绍了雪花膏、液体洗涤剂等日用化学品的配方。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头脑中产生了创业想法,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萌生出渴望和紧迫感来,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鲜味剂的学习中,笔者提问学生:“市场上味精有哪些品牌?”有学生思考并回答。然后,笔者讲授了味精的发明史,又说明电视广告上“99.9%的味精鲜!鲜!鲜!”的具体意思,使学生恍然大悟。笔者顺势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本、图书、网络等资源写出味精的发展现状、味精的利与弊等内容的调查报告,之后进行评比,并挑选内容全面、正确、新颖的调查报告,在班上进行交流。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方式的作业。从实际的效果来看,这种方式不仅扩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增加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更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

针对社会上关于食品的“吊白块事件”“瘦肉精事件”“毒奶粉事件”“染色馒头”等的热点报道,笔者作了一份调查报告,并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学生理解了食品添加剂只要按规定使用是合理、合法的。如今发生的种种问题,大都是由于人为不当、违规使用引起的,有的甚至是非法添加剂。食品工业要重视添加剂的滥用危害问题,提高行业本身道德标准,严格自我监控,及时做出调整。这样,课本知识的学习与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也更新了观念,培养了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教学实例还有很多,只要平时注意积累,经常读书、看报、听新闻,总会发现很多现象、问题是能与书本的专业知识相联系的。教师要将它们应用于课堂学习,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校要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配制出相应的产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理论知识能转化为具体产品,能创造出经济效益来。

另外,学校也要安排学生到化工企业参观实习,更紧密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增加知识的实用性。例如,学习了味精、农药的专业知识后,可组织学生去江苏省南通市天字味精有限公司、南通宝灵化工、南通江山农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实习。这对学生在课程的理论学习方面,会有很大的帮助。

社会在发展,学生在进步,课程知识不断更新,学校教学条件也不断好转,适合于中技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必然不断变化。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一如既往地不断摸索、总结,以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大学毕业生鉴定表的自我鉴定下一篇:正式员工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