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2024-06-25

教师观摩活动心得体会(精选7篇)

1.教师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篇一

周五教学观摩课,北京东路小学老师讲的求平均数,和无锡的一位老师讲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课的引入到整节课的教学谈话式模式在上课堂的使用,一定是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课前必定认真备课,熟悉教学内容,确定谈话的范围和谈话内容,为谈话的顺利进做了铺垫。课上,教师就谈话的内容展开教学,幽默的语言,巧妙的设计,带领学生如同拉家常一样轻松愉悦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时而教师先让学生发言,对教师提出的话题进行阐述,然后教师发言,予以肯定或纠正。时而由教师先发言,之后听学生发表他对此问题的意见,然后教师发表意见。一个话题可以一个回合,也可以多个回合;有时是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也有时对多个学生,也有时教师和几个学生对一个学生。根据课堂氛围和谈话内容随机调整。

我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感慨很多,谈话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因此,要保证学生对谈话的兴趣,首先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这样的教师才会使学生愿意与之展开对话。决定教师言语效果的主要东西是言语中的艺术性。学生会十分细腻地感受教师言语中的真实性,敏感地回应诚挚的言语。教师应当象对待同伴和的朋友那样跟学生谈话,同他们一道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失意的忧伤,为他们指点迷津。其次,教师要有高超的组织教学能力。教师的谈话语言不同于讲授的语言,要掌握谈话的技巧,把讲授式的语言转化为谈话语言更容易使学生接受。谈话式教学的课题一般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课下要就课堂谈话内容给学生留下一个回味、思考的空间。如这名教师在讲讲男女的平均寿命的不同,让他们珍爱生命,使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反思自己的成长道路,规划将来的发展前途。让他们体会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2.教师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篇二

亮点:以大小垫子、管道、自制器材和动感的音乐为载体, 通过摆放不同器材之间的距离变化、各种组合变化来解决本课重点, 在整个实践中, 把情景教学融入到课堂中, 用简单欢快的跳、爬、钻、越等动作, 让课堂教学变的生动有趣, 有效体现了趣味课堂, 同时也保留和继承了原来要学生学会的摸爬滚打等逃生的基本技术动作。

思考:本课设计对教材的进行改造与简化, 使得每个教学环节以各种不同情景的形式呈现, 练习手段丰富多样, 不断变化练习形式与场地, 让学生在练习中进行主动学习, 让学生很直观、直接地进行指向学习, 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如何把体育器材使用、组合与课程标准理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把体育教材内容和生活进行有效地结合和拓展;如何在课堂教学体现出健身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八年级《折返跑+篮球传接球技术的运用》一课的亮点与思考

亮点:本课认真贯彻本次活动的主题思路, 本次课篮球教材内容的趣味, 体现在游戏中教篮球、在竞争中学篮球。在练习设计中, 在篮球从两个人传球到多人传球中, 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本课从“方法”入手, 着重培养学生的篮球运用能力;以运动技能为主, 突出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提高“基本身体活动”, 学会“多种线路”的传球动作, 从而超越自我。

3.教师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课堂听课督导;教学观摩;教学质量

在医学院校生物专业的学生培养方案中, 虽然有实习、实验课和各种创新活动等多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环节,但仍然主要依靠于课堂来讲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所以教师作为课堂传授知识的主体,其自身的专业水平和采取的教学手段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华北理工大学为提高课堂质量,促进教学规范化、科学化,于近年开展了以院为单位的教师教学观摩活動和课堂听课督导工作。生命科学学院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认真开展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开展教师教学观摩活动

开展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主要为了加强教风建设,促进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提高学院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及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参加人员:生命科学学院年龄在35周岁(含)以下的青年教师。

观摩对象:每学期开设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

实施办法:参加教学观摩活动的青年教师可从“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教授名单及上课安排”中选择教师及课程进行观摩;青年教师本学期教学观摩次数每人至少1次,每次不少于1学时,鼓励青年教师多观摩;每次完成教学观摩后,青年教师要认真填写“生命科学学院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记录”,并请被观摩教师签字;参加完教学观摩的教师于规定时间前,将“生命科学学院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记录”以系(中心)为单位送交学院教学办公室。

二、课堂听课督导工作

课堂听课督导机制是高等学校监控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河北理工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院两校的合并,校级教学督导体制难以实施全面、持续的监控并给予有效的、及时的指导,因此,校级和院级两级制督导应运而生。院级课堂听课督导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熟悉教学活动和教学规律,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以及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课堂听课督导工作目标的实现,从而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工作对象:全院教师。

工作方法:生命科学学院督导组由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组成,他们来自学院的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主要是对全院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听课评议。

工作内容:学校制定了“教师听课评价表”,有十项具体的评价项目,同时每个评价项目都分为优、良、中、可、差五个等级,听课教师可根据授课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客观的评价。听课结束时听课教师还要对整堂课程提出具体的建议或意见,及时向授课教师反馈课堂教学的观察情况,围绕教学目标共同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探讨改进的方向与方法。切实帮助青年教师发现各教学环节存在的不足,认真分析出现问题的根源,指导青年教师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进而改进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授课教师具体授课内容进行有效的专业化督导,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有效地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

三、结果及分析

通过学院对教师教学观摩及课堂听课督导的统计结果显示,除去因公出差、进修的教师,全院教师均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观摩和督导工作。青年教师普遍反映通过观摩活动向优秀教师学习了更多的授课方式、方法,提高了自身的授课水平,同时听课督导工作也让听课教师和授课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直接、具体。全院教师十分欢迎继续开展类似活动,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

四、体会与探讨

开展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及课堂听课督导的目的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帮助教师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授课教师除了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还要充分扩充其它学科知识体系,尝试从生物学科与其它学科知识的联系点入手,把交叉学科的知识渗透给学生,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得到深化,思维空间得到拓宽,能力培养得到加强。

2.促进教师交流。通过青年教师观摩老教师的精品课程和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进行督导这两项活动的开展,我院新老教师的交流日益频繁。新老教师利用互相听课的机会,认真学习交流,取长补短,都使各自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3.有利于课程设置。学院对所开课程加强内容和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对过于落后、不适于现代科技发展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在听课过程中可以观察学生的反应,必要时候可以对学生的听课效果进行调查,对学生不满意、教学效果差的教师进行督导整改或调换。

我院通过开展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及课堂听课督导工作对教师课堂授课方法与技巧进行指导,以科学的教学评价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使教师提高授课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本科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宏思,黄卫彤.开展课堂讲授质量评价 促进教学规范化 提高教学质量[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1):139-140.

4.教师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篇四

分宜二小 赵秋艳

5月16---17日我和王敏,刘清华等人到宜春参加了小语观摩活动。听了著名教师薛法根的观摩课《鞋匠的儿子》,盛新凤的《乌塔》。彭峰的《七颗钻石》,吴勇《舌尖上的滋味》的观摩课。每堂课都精彩不断。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学有所收获。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大德无形,大教无痕。名师们的课堂没有华丽的外衣,也没有所谓扣人心弦的导语,在课堂教学中非常善于抓住关键词句引领学生感悟课文。感觉一堂课上下来很朴实,却又紧紧地围绕着小学语文课标。他们的课堂朴实自然,却又令人回味无穷。叫人深有“曲终人散有时尽,余音绕梁无绝期”的感觉。

在日常教学中我总以为低年级写字是重点,到了中高年级生字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了,加上生字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渐渐地我就忽视了。可名师们却教育了我中高年级同样要注重生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指导学生去写。薛法根老师的《鞋匠的儿子》教学首先让学生听写生字,并通过连词成句的练习和重点字词的区分比较,完成了字形的识记,字义的理解。盛新凤老师的《乌塔》课堂回味无穷,以练导学,落到实处,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教学方法让一线教师很受用。盛老师设计三个训练三种口语能力让我记忆犹新,即.训练独白体语言、训练对白体语言、训练辨白体语言,通过三个环节(讲得简洁、对得自然、驳得有理)将整堂课环环相扣。

薛法根老师执教的《鞋匠的儿子》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既朴实、扎实,又让人眼前一亮,看似漫不经心,又是有法可依。

薛老师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

1、词语积累,2、概括事件,3、揣摩话语,4、情境运用。薛老师让学生分两组听写6个词语,看似是很简单的形式,其实颇具匠心。把6个词语分两类出现,富有内在联系。一组“尴尬、傲慢、羞辱”是写参议员的,一组“出生卑微、毫不犹豫、反对分裂”是写林肯的。薛老师通过纠正、找近义词、找反义词、品析,解决了字音、形、义的重难点,还教学生学习词语要去归类。颇具幽默的言语,使学生对字的学习印象深刻,更为后面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做好了铺垫。

薛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流畅、机智、幽默,时刻不忘对学生鼓励和表扬,连批评学生的语言,也不亚于文中林肯的语言。学生读得很有感情,师评价:你已经有点像林肯那样,具有演讲的口才了。

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全国特级教师居然会在公开课上既直言学生的错误,又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呢!又有谁能想到薛老师居然还会给五年级的指导“尴尬”的写法呢!还会有谁能想到薛老师居然能指导学生给“傲慢”找出“谦虚、谦逊、谦恭和谦卑”四个反义词呢!整个课堂,薛老师用自己诙谐幽默的语言征服了孩子们,整个教学一气呵成,令人回味无穷 课后,薛法根老师还作了《散文,如何教得不散》的讲座。他以林清玄散文为例,详解了散文该怎样教。薛老师先分析了散文的特点即“散”,散文的缺点也是“散”,再具体讲述了如何处理这样的关系,从以下几个层面考虑:类与篇、虚与实、人与我、内与外、言与意、文与声、阅读与生活、起点与终点。薛教师从文学的高度畅谈,从教学的角度引领,深入浅出的阐述令人受益良多。薛法根老师作为当今小语届的重量级人物,他特有的“薛氏幽默”,独有的厚实底蕴、平实心态、朴实话语、踏实作风都令人如沐春风。回顾两天的学习,反思自己的课堂,我们有理由、更有信心踩着前人的足迹,继续向着本色语文之路踏实前行。

5.教师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篇五

通过两天幼儿园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我受益非浅,特别是对幼儿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己课堂教学的经验,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

此次观摩研讨活动在盘龙区理工大学新迎校区会堂举行,活动内容有:上海浦东新区好儿童幼儿园园长诸君执教的中班科学活动《叠加好办法》;上海应彩云名师基地成员王红裕执教的大班语言活动《糊涂熊对划不快》、上海教育署骨干教师闵郦娜执教的大班艺术活动《大狮子》、等多种课堂活动。活动中,几位执教教师各具教育特色,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活动材料简单、有效,能很好地贯穿整个活动;教学时,教师态度亲切,尊重孩子,能用自己良好的情绪情感陶冶孩子,用亲切的语言启迪孩子的智慧,让幼儿在动手、动脑愉快的环境中去发现、探究、总结,为活动创设了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充分体现了《纲要》中“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理念。几位授课教师教学风格迥异,让大家感受到不同领域的教学策略,使大家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课后,上海浦东新区东方幼儿园园长毛美娟做教学活动讲评,并与学员互动交流,毛园长的精彩点评,较好地解决了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许多共性问题,对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有重要的启发和引领作用。最后由北京市二炮机关幼儿园王园长与我们分享了二炮幼儿园的大型文艺活动举办的视频。

6.教师教学观摩活动总结 篇六

对学生的评价也不是简简单单的,顺着学生的回答,名师会有意想不到的评价。让学生听了心情愉快,让听课教师听了,若有所思。如王振会老师执教的《称赞》,在品读的教学环节中,王振会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小刺猬称赞小獾的句子,让学生个别朗读“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通过老师的点评,让学生注意读好“真能干”“一个比一个”这些重点词,在这里巧妙地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老师引导说“我们班的小朋友一个比一个聪明,一个比一个勇敢”,再让学生照此说“一个比一个……”说句子,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老师在评价中称赞和表扬学生,给学生带来了好心情,师生起到互动的作用,也为培养学生的朗读开了绿灯。这一步教学环节也特别扎实,切实体现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性。面对学生那生动有趣的语言,使课堂充满情趣。面对学生那脱口而出的优美词语和精彩的课堂生成让在场的每一个老师折服。我常常感叹自己的课堂太过单一和枯燥,我想教师的课堂语言真是太重要了。

另外,就是教师语言的幽默风趣,如虞大明老师的报告以及所执教的《祖父的园子》,都是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更学到了很多方法。武琼老师虽是已退休的老教师了,但话语间依旧是活力四射,课堂上更是魅力无穷。

再次,是教师的随机应变。

听这些老师的课,我常常觉得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记笔记。因为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让人很意外,课外知识的收集很丰富。不仅教给学生课本知识,更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让人觉得他们并没有事先设计好教案。对于学生的不同声音,他们都能巧妙的应答。尤其是支玉恒老师的课,更是让人带着无限的期待,吊足了学生的胃口,一波三折却又波澜不惊的大师风范,让人连连佩服。讲《地震中的父与子》,更是问出了一个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你觉得这篇课文的题目怎么样?可不可以改一改改成什么当然,这从中也看出了支玉恒老师的对教材的把握,甚至是超越了教材。

一节节精彩的课听完了,但是脑海里的一个个精彩的片段还让我久久回味无穷。

是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的课堂教学可以说诠释和演绎了什么是“精彩”。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参加了这次活动,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他们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让我重新认识了阅读教学,指引了我在阅读教学中的方向。这样的课堂也给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因为有他们在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7.教师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篇七

地点: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会场与会人员:

翟京华北京西城区育民小学

刘学慧北京大学附属小学

张红北京市北京小学

王秀凤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

李玲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刘利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

申春娟北京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

黄丽梅北京宣武区上斜街小学

刘畅北京石景山区六一小学

逄静北京崇文区第一师范附属小学

尹梅芝北京石景山区教研室

陈先云郑宇王林周国华张%沛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牛瑞雪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

第一会场

主题一:交流观摩活动的总体印象

主持人郑宇:

很高兴大家来参加这次交流会。我们都参加了江西南昌第一会场的听课活动, 希望各位先从宏观的角度谈谈对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感受, 然后再对自己感兴趣或印象深的课谈谈认识和体会。

陈先云:本着平等参与、提高实效、共同发展的活动原则, 全国小语会对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等不断进行改革, 得到了全国小语界同仁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认同。2007年12月底, 在北大附小召开了全国小语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会议讨论通过上课教师可以自选年段, 并可从自选的5篇课文 (精读课、略读课都可以) 中抽取1篇上现场课。所以, 此次观摩活动中有教师教学略读课文, 这在历届观摩活动中属首次。

今天请大家来, 就是想收集各方面的意见, 希望大家重点谈谈此次观摩活动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借鉴, 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李玲:我的第一印象是所有的课都非常实在。以往教师要提前见学生, 所以学生对课文很熟悉。这次则比较自然。学生有些错误或读不通顺的地方, 正好展现了教师指导的过程。有三个课例, 我印象很深:1.词语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例如《沙滩上, 有一对天鹅》一课, 教师不但介绍“饮”的各种读音, 而且讲解了它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尤其是“给老师饮水”的例子, 能使学生印象深刻。2.《盘古开天地》一课中, 教师让学生用成语来概括段意, 并要求及时写在书的旁边, 这就实现了概括段落意思和积累语言的目标。3.《小动物过冬》一课, 课文中的三个好朋友常常在一起, 语言时机出现得非常好。

这次阅读教学观摩课, 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不要只注意教案的完成情况。我们设计教学、策划课件、进行授课的真正目的是为学生服务, 而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才华。

我有一个困惑:这次观摩课只安排第一课时, 而第一课时应该有哪些内容, 与第二课时的内容应如何分配?

郑宇:这个问题特别有意义。比如, 第一课时通常要完成新课导入、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等等。对于那些可以灵活机动, 既可以安排在第一课时也可以安排在第二课时的内容可以进一步讨论, 但是一节课的教学容量是必须考虑的。观摩课往往又有别于日常的语文教学, 一节课既要有一定的容量, 还要上出新意, 这对上课教师和他们的团队来说是一个挑战。

陈先云: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课堂上应该体现出一个过程。以前的观摩课, 本该需要完成的任务, 有的教师说在第一课时完成了, 或者第二课时再来完成。这样在评课的时候非常困难, 难以把握, 所以, 后来只强调40分钟一个课时。我们在听课的时候, 能否暂不考虑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只界定在课前不接触学生、40分钟内的有效教学上呢?

王秀凤:我们参会的期望值很高, 认为全国性的观摩活动课应该特别精彩和新颖。但听完第一节课后, 觉得太常态了。但观摩课全部听完后, 逐渐有个领会的过程, 反而觉得这样的课有参考价值, 有现实的意义, 在向常态课回归。

刘畅:我感觉此次观摩活动有两个主要目的:第一, 明确告诉大家如何实实在在地进行教学;第二, 怎样教学生读书, 提升阅读能力。尤其是听了台湾赵镜中教授的《阅读教学策略》讲座, 更是豁然开朗。阅读教学策略是今后应该重点研究的内容。

刘利:全国小语会举办的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具有权威性。这次没有提前见学生, 比较公平。课风非常朴实, 手段平实, 训练扎实。教师基本功过硬, 教学技能、板书、语言表达等比前两届有很大飞跃。有进步的地方是:实现了向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非常重视品词析句;立足文本, 适度拓展, 教学资源使用比较恰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师注重用语言引导学生感悟, 如《七颗钻石》一课,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教师通过语言将学生带到文本中去, 如《圆明园的毁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教师的朗读中, 每一个学生都投入了感情。以前的语文课过度铺垫, 人文性过强, 但学生能力发展不扎实, 此次观摩课普遍重视语言的品味与鉴赏;重视表情达意方法的体会;重视将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体现了听说读写思的过程。如《老人与海鸥》一课中, 教师用“饼干丁”“工资”等一系列重点词语,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中, 教师抓细节描写, (表现在哪儿?说得太笼统, 不清楚) 训练学生的说与思。另外角色置换不再轻易用了, 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开国大典》的教师, 不是直接让学生想象、充当其中的角色, 而是想象旁观者的心情;不轻易联系生活实际, 尤其是一些无法联系实际的神话文章。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多元思维和理解。需要改进的地方:观摩课体现的创新性不够, 应该尝试更多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由于对学情了解不足, 许多教师不敢放手去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平时第一课时的教学多为初读课文, 熟悉词句, 疏通文意, 不会承载太多的要求, 因此观摩课中第一课时的实际指导作用不太明确。希望专家能给予一定的指导, 引领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

这次观摩课请来了香港的郑思建老师, 她的课学段特点体现得比较好, 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她用了半节课的时间在画画, 但这样做是否符合学科特点?这种方式我们是否可以借鉴?

郑宇:阅读教学的方式本来就应该多样化, 表达对文本内容理解的方式为什么不可以多样呢?低段儿童对文本的理解或感悟常常是心里明白, 但嘴里说不清楚。采用他们喜欢的绘画方式, 把理解融入画中, 学生画的过程, 就是表达理解的过程。学生画完后, 再去读课文, 确实感受到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了提高。此外, 这节课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内地教师好像现在也忽视了。

香港的课在教师角色定位、师生关系的把握方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很有启发的。有一个让我感动的小片断, 教师在巡视小组绘画的时候, 一个学生对教师说:“老师, 我不想画。”教师摸摸他的头, 微笑着说:“那你可以指导其他同学画呀。”教师的机智, 以及对学生的包容和尊重, 在这个细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尹梅芝:本次大多数观摩课在年段目标的处理上比较合适, 但有的课年段特点不太明显。很多课的开篇要求学生看教师写课题, 比如《城市的标识》, 这其中并无难字, 所以教师不必带着学生写课题, 应该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考的问题来导入。

我们发现, 高年级学生思维发展比较滞后, 这与教学是有关系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引起学生的思考。中、高年级的课难以区分。高年级在自主学习的突破上不是很大, 应该培养学生运用一些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真正让学生去质疑的课还是不多。虽然是课前十分钟才见到学生, 但上观摩课的教师应该想办法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生。有的课没有把握好前后单元之间的关系, 如《开国大典》, 只是就文本而言, 学生很难体会到当时人们参加大典的喜悦心情。其实之前“勿忘国耻”的单元, 本可以作为学习《开国大典》的教学资源, 但教师没有结合获得的资源, 没有让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

翟京华:良好的教学质量应该体现在效果上, 应主要看学生是不是在语文学习方面有所得。从教学效果来看, 中、低段显得强一些, 高年段稍稍弱一点。我个人认为高年段弱的原因大多出在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上,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老人与海鸥》, 这两篇课文的共性是沿着情感生发的脉络而来。《地震中的父与子》在教学设计、情感的营造上是比较好的, 但教师把力量全部用在讲父子情上, 有点可惜。其实, 我们将父亲的行为理解为一种信念的力量更为得当, 教师作了颠覆性的平移, 从而淡化了父亲行为了不起的根源。《老人与海鸥》一课中, 正是因为老人爱海鸥如同爱儿女, 所以海鸥才敬老人如敬亲人。教师先说海鸥如何纪念老人, 而轻轻地带过老人对海鸥的所作所为, 就把课文的重点内容忽略了。

我们上课不能仅从教学设计入手, 必须吃透文本, 将教材用好。教法是为内容服务的, 教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文本, 但不能背离文章的主旨。这次观摩课欠缺的地方表现为:1.发展语言的意识强于发展思维的意识, 忽视了培养思维、质疑的能力。如《圆明园的毁灭》, 教师可以从思想内容到表达方法很好地引发学生质疑:“为什么叫毁灭, 不叫毁坏?”“为什么要用很多笔墨先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写毁灭要说不可估量的损失?”2.阅读内容的目标性强于表达的目标性。虽然很多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写一段话, 但往往在即将下课的时候布置, 看不到效果, 也不容易落实。3.引导学生对文章表达方法的体会不到位。4.许多课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性尚不明确。高年段的第一课时应该是初读课文之后, 对课文初步感悟, 整理思路。

陈先云:《老人与海鸥》一课, 引导学生体会老人对海鸥感情部分用力不够, 有舍本逐末之感, 可能是教师希望对文本内容的处理有所创新, 但创新的前提是对文本的正确把握。《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 只是抓住三十几个小时的细节, 却没有抓住文章的整体。第一会场上的课例, 给我的感觉是高年级的课主要在文本的内容把握上出了问题。

黄丽梅:此次观摩课的特点是:教师非常重视朗读, 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抓住租界里情景对话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课堂上重视引导学生感悟, 如《花钟》一课中, 什么样的花如何开放, 让学生从多方面感悟, 并提供表达的机会。关注学生的发展, 课堂上师生间的合作体现得很好。特别是香港的课体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大陆的课生生间的合作却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缺乏同学之间的互评互议, 没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存在的问题是:对单元主题的运用还不够, 如《开国大典》并非真正让学生认识到课文在单元主题中的作用。如何有机整合课内外的内容, 如《圆明园的毁灭》, 怎样真正寻找课外的资料, 为勿忘国耻做好积淀。随文识字的方法多样灵活, 但如何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 不让情感打断, 是今后需要研究的内容。

申春娟:教师能够根据课文本身的语言特点进行正音、分析字形、认读词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意等, 不仅重视理解意思, 而且重视激发情感, 体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教师精彩有效的范读, 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许多课设计巧妙, 如《小动物过冬》, 用一个词“商量”贯穿全文;《盘古开天地》课前谈话设计的反义词思考练习, 有效地回应了课文中的反义词理解。如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还给学生的问题权, 还给学生的话语权,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语文教学努力的目标。

张红:这次观摩课体现了一种导向:真语文课、实语文课和语文训练课。1.语文训练的意识得到了重视, 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引导学生抓住词语去理解表达的效果。巧妙设计的写话训练, 提示了习作的方法, 也就提高了写话训练的效果。2.重视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指导, 如指导写字的方法时, 连写字的姿势、收拾文具等习惯也照顾到了。3.教师的评价语蕴含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教学《盘古开天地》的教师告诉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是读书的好方法”, 教学《花钟》的教师告诉学生“读书要有疑, 是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老人与海鸥》的教师告诉学生“在学习中要抓住关键词语, 多问几个为什么, 这是好方法”。

几点思考:有些课应该更实在些, 可以注重一课一得, 一节课不可能兼顾太多的学习目标。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还应加强。有的课堂上, 要么不让学生提问, 要么让学生散着问, 要么设好圈套让学生提问。其实, 最需要的是学生有自己真实想法的疑问, 教师应该教学生质疑的方法。语言的评价和引导角度可以更多元, 在情感评价之外应该有更具体的引导。

刘学慧:从这次观摩活动中可以看出教师越来越重视语文基本功训练了, 对于阅读理解更注重方法的引导, 更注重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有两个思考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多留给学生一些沟通、表达的机会。

郑宇:高年段的阅读教学, 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文本思想内容的体验感悟上, 更应该关注文本的表达。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 文章条理清楚, 是一篇文学性的描写和说明性的表达有机结合的文章, 表达方法上有许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 教师不应该只让学生简单地体会、想象, 在人文内涵的把握和文本表达的方式上, 还应该让学生多作一些思考。

逄静:印象:教学做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和读中运用;低年级的课, 教师能把“好理解”“好记忆”“好感悟”转化成“理解好”“记忆好”“感悟好”;注意了板书示范, 如《小动物过冬》一课, 在教“暖”字的时候, 教师能够照顾到学生的视角, 用左手书空, 保持与学生一致的方向书写。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 教师教“惩处”的“惩”, 加入了很多个人情感:“一撇愤, 一撇怒, 一竖恨, 正义在哪里?正义在心中。”这样教写字的方法是否合适?

周国华:许多教师听到这里的时候都在笑。这是一个书写指导, 当然可以有很多精彩的设计。但是所有精彩的设计, 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和美观地写字。抛开这一点, 其设计也就没什么价值了。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写字教学是否应该渗透情感?我觉得这个“惩”字的教学, 对于教会学生写好字并没有正面的帮助作用。

翟京华:作为一个课例来说, 这个“惩”字的教法未尝不可, 但是没有普遍推广的意义。其实, 学习过程本身是需要有情感投入的, 否则无法学牢固。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 想尽各种办法赋予知识情感的因素, 所以记得牢。中国的文字本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所以教字的过程也是教文化。这样, 学生才记得深, 也才能产生对中国文字的情感。

陈先云:我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到了较为普遍的问题:很多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的时候, 学生都变成了齐读, 然后教师打断学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想是读前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出了问题, 要求提得较宽泛, 或者要求不够清楚、明确。既然学生已经开始读书了, 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打断学生。

现在强调尊重每一个学生, 但提出一项学习活动时, 照顾了个体, 却浪费了大多数学生的时间。所以在安排学习活动时, 要考虑到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情况, 教学目标要尽可能体现层次性, 以解决“吃得好”与“吃得饱”的问题。

主题二:讨论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课例

陈先云:有个现象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 就是多篇课文的主题, 教师都归结为“爱”, 并在黑板上板书出来。

郑宇:每篇课文都有自身独特的人文价值, 有时教师并未将课文本身的内涵挖掘出来, 因而用笼统的“爱”作为主题。因此教师对文本的钻研应更深入和个性化。

刘利:教师授课时, 可能考虑到只挖掘到此层次还不够, 希望进一步升华课文的主旨, 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就把主旨提升到整个人类共有的理念:父爱。

黄丽梅:《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 只落实到“父爱”的层面是不够的, 比较片面。作者本人希望唤起美国人对生活的信念。教师把握课文的时候需要结合时代背景。

郑宇:身处困境的时候, 不放弃就能创造奇迹。在我们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 再来反思这篇课文, 确实感受到课文有与众不同的价值观, 需要教师提炼出来。

周国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重点是介绍异域风情, 让学生明白别样的生活方式。教师引入了“爱”的主题, 拔得过高。

尹梅芝:在编制教材过程中, 课后思考练习题是否隐含了一些教学目标?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课后习题2。课堂上, 教师一开始就处理“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耽误了许多时间, 但对课后思考练习题则未有效利用。许多教师更多的是在复现文本, 但编者的意图更多的是让学生结合背景资料来思考:在我国的土地上, 在我国的皇家园林中, 为什么外国侵略者能够恣意妄为?编者是希望培养学生一种使命感, 反思“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第3题, 编者希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会思考, 善于思考, 更让学生体会描写的方法, 但教师并未落实该目标。

郑宇:课后思考练习题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集体智慧和汗水, 它直接体现了编者意图, 反映了教学目的和要求, 有助于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和把握。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十分重视课后思考练习题, 将每一道课后思考练习题都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过, 教学实践中, 我们也确实发现有的教师不重视课后思考练习题的现象, 舍弃教材精彩的问题不用, 用一些零零碎碎的问题来组织教学, 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太好。这一现象要引起重视。在一般情况下, 不要轻易改动课后思考练习题。

当然, 任何事情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建议教师要重视课后思考练习题, 也并不否认教师就不能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例如《燕子专列》一文的课后思考练习题, 教材课后小练笔的设计是:“我想对小贝蒂说几句话, 再写下来。”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改为:“如果你是小燕子, 会对送行的人们说什么?”这种处理比较成功, 扩展了要说的对象, 不仅可以对小贝蒂说, 还包括对其他千千万万的瑞士人说。所以, 对这个问题, 我们一定要有辩证的态度。

王林:课后思考习题是从大处着眼的, 希望教师们用足。但教师使用时却拘泥于琐碎的问题, 反而舍本逐末。另外, 教师需要将学生的思维往深处带。有的学生问得很好, 但是教师忽略了。带得太深又不适合学生的认知, 因此需要把握好度。

陈先云:课后分为思考题和练习题, 这是编教材时的难点。从理解的角度, 我们编时不能太多太碎。所以我们提出一些少而精的能够统领教学全过程的问题, 希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学目标都是以暗线的形式编排在课后思考练习题中的, 但是教师对课后思考练习题重视不够。

对文本的解读, 教师要明确单元主旨, 同时要解读单元导语。单元导语很有价值, 既点明了本单元的训练点, 又可以作为新课导入的凭借。教师需要将导语作为一种教学内容来引读。

郑宇:在进入单元教学之前, 可以让学生看一下单元导语, 了解本单元的大致内容。方式可以多样, 关键是教师要明确导语的指向。

王林:单元导语既是提示教师, 也是提示学生的。但是让学生读了导语之后不一定领悟得很明确, 还得靠教师在教学中渗透。

周国华:课后思考题是教学目标的体现。教材中其他的板块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以前的“读写例话”。与以前的教材相比, 教学点不那么明显。

陈先云:我还发现一些问题。如现在的词语教学, 年段特点不强, 中高年级识字、学词缺少方法, 而且很多教师都将词语分为几类引导学生认读、理解, 又出现了模式化的问题。这次观摩课很多教师的意识改变了, 注重关注学生, 注重教给学习方法。我感觉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略显生硬, 存在概念化的现象。

又如, 教师很重视课堂巡视的教学环节, 从教学效果来看, 往往流于形式。巡视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发现问题, 了解学情。

此外, 在这次观摩课上也存在教师不把话讲完, 话只说半句、让学生接的现象。我个人比较反感这种做法, 觉得非常不妥。训练学生说通顺的话, 说完整、连贯的话, 说一段内容具体的话, 是语文教学目标之所在。

刘利:阅读教学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 不管是中年级还是高年级, 都应该从整体入手, 首先理清脉络。比如《珍珠鸟》一课, 教师尚未把握整篇课文, 就直接切入第十三自然段, 似乎有点不妥。每个年级都重视词汇、词语的教学。但部分教师的词语教学读一遍即完成, 既枯燥单调又没有落实目标。低年级应侧重音、形, 而高年级应注意如何运用。北师大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都提倡以读促写, 但教师抛开文本的语言, 就不恰当。如《老人与海鸥》让学生写老人与海鸥幸福的画面;《地震中的父与子》让学生写文中的父亲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文本的描写已经很好了, 没必要让学生再写。

周国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 从课前导入到中间板块的设计都很碎, 也看不到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交流。

郑宇:事实上, 对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训练, 感觉普遍训练不扎实。如《开国大典》一课, 教师要求学生浏览课文后就提出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这样的要求过高。学生可不可以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然后再进一步梳理提升呢?学生回答不出来, 教师只好自己给出答案。在概括了课文描述的几个场面后, 其实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兴趣, 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但教师这个时候显示出较强的主导性, 认为第二个场面最好, 就带着学生详述第二个场面, 这样的处理非常生硬。

当然, 也有一些比较精彩的案例。如《燕子专列》一课, 一个学生问:

“燕子是候鸟, 能长途飞行, 怎么还用专列送呢?”教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想这个问题, 拿笔圈画, 再进行交流。第一个学生的回答很清楚, 但他几乎把第一段的内容全都说了一遍。教师说:“要是抓住重点词语, 就更简练了。找不到食物, 这样的情境可以用哪两个词来形容?”学生说:“饥寒交迫、濒临死亡。”教师说:“那你用上‘因为燕子……, 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学生马上回答到:“因为燕子饥寒交迫, 濒临死亡, 所以用专列来送。”这样的训练过程确实让学生得到了提高。

王林:《圆明园的毁灭》一课, 可以从抓住“毁灭”入手, 问学生是否有毁灭的体会。要让学生起于悲愤, 止于思考:为何会让侵略者烧杀掠夺?学生记不住圆明园的构造也没有关系, 只要记住圆明园是何等的辉煌即可。

刘畅:我认为诗歌、神话以及高年级的美文, 比较适合用赏读的方式教学, 并不适合用分析的方式来解读, 否则美感全失。

刘学慧:《盘古开天地》一开始出来是动画人物引出神话, 但是结尾并未呼应开头, 没有点出神话的文体特点。

郑宇:这节课其实有一个很好的生成点, 就是在引导学生质疑的时候, 一个学生问:“盘古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反映了学生的困惑。如果能结合这个问题, 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神话故事, 盘古是古代人民假想的创造天地的英雄, 并不是真实的人物, 这课就比较完美了。

尹梅芝:《城市的标识》一课, 教师用两排词语导入, 但似乎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真正读透了课文, 才能体会到词语的表达效果。

郑宇:《城市的标识》文本较长, 我认为教师对文章整体的把握非常薄弱, 对于具体问题的分析太过琐碎, 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

张红:我觉得《窗前的气球》这一课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没评上特等奖有些可惜。

尹梅芝:我觉得《窗前的气球》没评上特等奖并不意外。这一课, 教师对课堂组织不是很得力, 问题设计有些前后矛盾。如教师提问“谁指的是哪些人”时, 学生答得五花八门, 教师却未给予有效引导。而且问题有点难度, 有中年级化的倾向, 二年级的学生并不好回答。

陈先云:这一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虽然没有让大家耳目一新的课, 但教学的整体水平普遍提高了, 语文教学正在理性回归常态。值得肯定的是:1.教学的目标意识、训练意识普遍得到了提高,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凸显出来了。2.比较注重学习方法的引领。3.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体现了师生间的良好互动。4.加强了文本意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把握、处理比较到位。5.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都在力求创新。虽然创新力度不够, 但仍在想方设法出新意。6.上课教师的基本素质普遍较高。

当然, 观摩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也值得我们反思。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还存在着教师牵着学生走的痕迹;训练的意识有, 但是还缺少训练的方法;重视词句教学, 但是形式较单一;阅读教学的年段特点不明显;没有重视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境中获取相关的信息来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语文教学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 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观摩活动得到全部解决。全国小语会的大门是敞开的, 希望大家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整理:张沛审定:陈先云郑宇)

第二会场与会人员:

刘曼华北京景山学校

盖燕惠北京大学附属小学

康馨洁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刘东燕孔雪春耿春龙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尹永宾姜彦华北京市朝阳区兴隆小学

吴琳北京市崇文区教研室

刘天华北京市宣武区教研室

徐轶王贺玲张立霞熊宁宁王宁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胡晓郭利萍%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

第二会场

主题一:交流观摩活动的总体印象

主持人徐轶:

很高兴大家来参加这次交流会。我们都参加了江西南昌第二会场的听课活动, 希望各位先从宏观的角度谈谈对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感受, 然后再对自己感兴趣或印象深的课谈谈认识和体会。

吴琳:教学《猴王出世》的教师基本素质没有问题, 课堂也有很多精彩的地方。为什么没有获特等奖呢?不清楚到底说它好, 好在哪里?不好, 又不好在哪里?

徐轶:主要原因是略读课上成精读课了。该课得了最佳教学设计奖, 没有得特等奖, 评委和一些听课的教师意见不一致。为什么会不一致?这是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略读课的教学会成为现阶段小语教研的热点话题。

吴琳:有的教师觉得大会的组织形式有调整的空间, 能否不评奖, 而且取消大会之前的预备会, 由各省市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准备?诸如课堂不写字要扣分的规定和限制能否取消?观摩课与常态课不同, 很多教师平时上课四十分钟不是这样上的。

徐轶:各省市都有一两位小语会理事, 每次大会的组织形式都是由大家讨论决定的。从历届活动来看, 组织形式一直在改进。就目前而言, 各省小语会还是希望保留评奖等级。

吴琳:写字是否需要全国观摩课上来呈现?观摩大会如此宝贵的时机, 应该多就大家可能困惑的问题展开交流。浙江的课上成这样, 大家反倒觉得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从中可以引出很多思考。如果大家都按一个模式中规中矩地上, 讨论价值反而不是很大。

徐轶:观摩课, 按照我的理解, 这种形式天生带有负面影响。但还是希望教师可以尝试看淡奖项, 看重课例设计和课堂导向。下一步, 我们要通过网络把光盘提供给大家, 让大家来讨论。通过类似的途径对赛课这种形式作一些弥补。

刘天华:我想就课说一些自己的想法。《猴王出世》反响很大。很多教师说这篇文章在人教版教材中是比较有特点的。它是近代白话, 处理的时候要贴近孩子的阅读特点, 而且要通过这篇文章把孩子领进名著的大门。我个人看这节课时, 感受很深。这篇文章孩子读起来有点困难, 但教师设计很巧妙, 利用了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让学生理解、感受, 非常好;抓的语言点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也不复杂。抓语言点是为感知内容服务的, 语言点贴近学生的理解很重要。“食草木”等四句话, “夜宿山崖之下”“我进去我进去”等语言表达形式, 这些都抓得非常巧妙。作为阅读课的特点, 这两点表现很突出。引起争议的地方在于语言点的处理方式。略读课文, 要加强整体感知和整体感受, 教师可以重点突出学生的感受, 要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发现。在这方面, 这节课还是存在一些缺陷的。整体而言, 这节课还是瑕不掩瑜, 值得反复咀嚼和欣赏。

吴琳:这节课是有整体感知的。教师围绕阅读提示, 浏览全文, 交流后, 抓住一小段话, 让学生感知语言。这样的处理层次感不错。第一个层次轻盈跳跃, 第二个层次有板有眼, 第个三层次非常有古诗文韵味。这些都是由学生自读自悟的。教师这样引导学生感知文本语言, 这样分析课文, 能让人感知到语言的魅力。教师为什么不能讲?讲了才知道好在哪里嘛。

刘曼华: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确实具有导向性。现在课改实验已推进八年了, 中间有经验也有问题。总结经验和研究问题一样重要。数学课标几乎是颠覆性的, 大的问题都在重新进行调整。但语文课标不是这样的, 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维度目标的设立以及彼此间的融合, 综合素质的培养等等, 这几个大的问题大家都还是肯定的。但如何贯彻是一个问题。现阶段应该是继承、发展、创新。语文教学改革要有继承, 不能割断历史。天津的课语言训练很扎实, 教会了孩子知识和方法, 这就是继承、发展和创新。应该总结这些教学经验。

《猴王出世》确实有很多新意。记得教师有一个读经典应该如何如何的提法。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去读经典课文?要让孩子有兴趣, 要教会读的方法。从这点来说, 这课真的很好。这节课归纳了一些规律, 试图解决“如何读经典”是它的意义所在。我不赞成“引导学生寻求文本经典的表达方法”, 比较赞成刚才刘天华老师说的要“透过这篇文章把孩子领进名著的大门”。另外, 《黄鹤楼送别》也尝试教会方法。教会孩子读书方法很重要。从这点来说, 教师的引导是不是太多了点?孩子自己去读的机会是不是少了点?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三个维度目标统一的问题是总结了语文教学很多年的经验才提出来的, 这是个方向。在教材编写和教学中都渗透了这种理念, 好的教师能把这三种东西糅在一起, 非常和谐地传递给学生。从这个角度而言, 我很欣赏《生命生命》这节课, 三个维度融会贯穿得很好。

《黄鹤楼送别》是古诗学习, 它有两个特点:渲染兴趣和在词语、文章上面作充分铺垫, 但后来读古诗的时间有点不够。《最后一头战象》是篇长文, 两千多字。但这不是问题, 学生的阅读量、智力发展, 远远超过教材的设定, 而且现在学生的生活中也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些长的文章。怎样引导孩子读长文章呢?教师是根据文章特点来处理文本的, 他以事件为线索, 既有全篇又有重点, 长文短教处理得很好。长文短教, 也要教给学生读长文章的方法。《美丽的小兴安岭》我觉得不错。从字词句到段落, 对三年级学生这样讲是不是过浅、与学段要求不符合呢?我不这样认为。因为人教版的三年级教材还有相当的识字任务, 而且也是低中衔接的需要。

盖燕惠:《秋天的怀念》在情感的生发方面层层推进。教师优美的语调感染了孩子, 新表格简洁明确, 我们能看到教师提升的过程。《生命生命》我也很有感触。我很欣赏中国画中留白的构思, 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 因为留白才能有学生智慧的生成。教师讲得很朴素, 学生有大段空白来思考, 是一种教学智慧。

刘曼华:学生写了东西来回应, 证明他们有所收获。

盖燕惠:这篇课文放在小学, 有一定难度。教师讲课讲得很精。密不透风的课让学生有多大的空间呢?香港教师没有精彩的生成, 但是注重学生的发展。课堂可能平淡, 但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会越来越高, 我们可以学着稍微关注一下学生的生成, 把学生推到前面去。

王贺玲:香港的课特别自然朴实。教师在台下, 学生在台上。大陆有些课则相反。

盖燕惠:语文素养不仅包括听说读写, 还包括情感审美和文化。我们平时可能会更关注听说读写, 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 应该有不同的设计。

康馨洁:“两岸四地”的课我听过几次, 这次又听到了香港的课。香港的教师长期这样上下去, 孩子肯定有收获。而我们的课更多的是导语的激情, 对课前知识的调动, 用不同的手段让孩子去认识、学习课文。香港的教师激发兴趣的方式也不同。比如在学生走进文本后, 再分组来读, 把孩子们总结出来的东西展示给大家。这次“猜下面的情节”, 教师处理得也很好。另外一点, 大陆教师在40分钟里能给学生多少就全给学生, 密度很大。其实很多时候对学生有的关注太多, 有的太少。《猴王出世》一课, 孩子听下来, 如果大部分孩子都觉得有提高, 这节课就有效果。香港教师的课上完后, 孩子们都懂了。我希望大陆教师也能和香港教师那样真正和孩子去交流。

刘天华:我同意康老师的意见。我们语文教师上课承载了太多的目标, 读写迁移、读写结合、思想的提高等等。但每一个人的阅读体验差异很大, 每个人感动的点也不同, 常态的阅读往往不是这样的。教师应教给孩子常态阅读、高效阅读的方式。香港教师的阅读猜想、阅读概括、复述故事等, 看似简单, 但特别贴近孩子。这种阅读、表达在孩子生活中是特别常见的。怎样把孩子的日常交流也纳入到孩子语文学习的正常轨道中来很重要。课上怎样去指导学生?课堂上学的东西怎样在平时自然而然地运用?我们缺少香港教师那样自然无痕。

郭利萍:不能提前见学生, 所以课前十分钟更见功效。第一会场大陆的课, 全都没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这个现象值得思考。课改之初, 小组合作的形式非常多, 是不是所有的课都不需要这种形式了?

刘天华:小组合作只是一种学习方式。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问题上, 这次的观摩课更凸显了工具性。《美丽的小兴安岭》背了四遍, 但感觉背得有意义。写字, 虽然有时也有打断文章脉络的感觉, 但穿插其中, 绝大部分无可厚非。但有的很值得思考、探究。如《最后一头战象》, 这节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设计了主要内容和品细节两条线, 并贯穿始终。阅读课上需要引导学生体会阅读方法, 但怎样让方法的悟得和内容理解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 而不是让人觉得方法的引导很生硬、很概念化呢?这是篇很悲壮的课文, 文章情感很浓烈, 但教师的情感怎样自然融进去, 才不显得装腔作势呢?有的文章, 如《颐和园》, 特别适合教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有的文章就适合把阅读方法隐藏在最后。文章在教材中的定位决定了文章该怎么教。《最后一头战象》在教材中不是第一篇文章, 这个单元要求体会作者怎样把文章写具体。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怎么教?怎么用?很值得讨论。方法不是教给学生的, 而是让他们感受到的。

康馨洁:第一课时应该怎么上?不同年段的课, 要处理到什么程度?第二课时到底要上什么?有的教师处理得不到位, 有的把第二课时的内容移到了第一课时。

徐轶:观摩课上教师会总体考虑这节课怎样出彩、上出特点, 所以课就有点像压缩饼干, 只把精彩的环节拿出来, 我们很难说观摩课的第一课时就是我们日常教学的第一课时。我们只能看教师的设计思路, 包括对文本的解读, 对孩子的引导。

刘天华:观摩活动组织中的细节要求其实也很有导向性。以前的教案第二课时设计得特别简单, 这次第二课时要作什么要求能清楚地看出来的, 这样就促使第一课时更真实, 更常态。

盖燕惠:应该把语言训练与文本阅读有机融合起来。有时候在语言文字训练时把学生带开了, 学生的情感就淡了。

郭利萍:前40分钟, 该按常态课处理还是按压缩饼干式处理, 我跟评委交流了一下看法。他们提出另外一个意见:不要把文本目标与课时目标混为一谈。评委评课是按前40分钟评的。上海的徐根荣校长认为, 目前教学都是一篇课文一节课上完, 关键要学习教师对教材如何处理。

刘天华:人教版教材大部分是主题单元, 是从不同角度来组织文章的。每篇文章承载着其特定的作用, 要求落实的读写重点也不同。扩大阅读面是对的, 但其承担的特殊作用如何体现呢?怎样体现这篇文章的价值呢?

吴琳: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略读课精讲, 精读课略讲, 教师可以灵活处理, 否则不符合课标理念。

徐轶:教师有没有权利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处理教材, 调整教材?

吴琳:教材只是例子。这种形式什么时候可以这样上, 什么时候不可以, 其他教师不能回去完全模仿。但《猴王出世》中教师这样处理是完全可以的。

王贺玲:我个人认为《猴王出世》这节课比较好, 以精读为由将它打入冷宫是不合适的, 它带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到底是什么关系?略读课究竟要完成什么任务, 承担怎样的教材功用?个性的东西如何发掘?对古代白话文小说的特点, 教师抓得很好。让孩子读、体会, 感受语言的美和精练。课文的两部分处理得也很好, 一段教师讲, 一段学生自己总结。读古代小说也好, 学习这组的经典名著也好, 首先要读懂它。读不仅要念出来, 还要理解, 体会词句。一下子提到表达方式, 是不是过高?教师是不是过早提出语言表述方式?是不是拔高了要求?表达方法指的是现代文的表达, 而不是古代白话文的表达。

徐轶:该课出彩的地方也很出彩, 但前面的教学部分有漏洞, 应该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来呈现。学生课间确实读了四五遍吗?

刘天华:主题单元, 每篇文章的价值点不同。略读课文必须把点抓得特别准。虽说很困难, 但必须实现。

郭利萍:在教材编写过程中, 编排略读课和精读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如何确定略读课?教师的处理与教材定位有何不同?

徐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精读、略读、浏览的要求。处理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呢?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 精读是主体, 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我们希望在略读课上, 孩子更多的是有机会进行方法的迁移和运用。

郭利萍:教材编写是不是有两点意图:围绕主题拓展知识面;文章有值得挖掘的教学点?

徐轶:这个要根据学段目标来定, 如读完文章发表自己的想法。略读在课标里要求比较低, 如粗知文章大意等。安排略读的原因也是多角度、多侧面的, 一方面是丰富该单元的内容;另一方面, 即使是迁移, 迁移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很多课密不透风, 跟着其他人跑。孩子在课堂上难得说一句完整的话, 只是答教师的下半句。孩子很难思考整体的问题, 很少自己去概括总结。特别是高年级, 应该让孩子自主读。

吴琳:有一种现象:学生天天研究课文写了什么, 但不知道课文怎么写。语文教师天天研究课文怎么教, 但不知道教什么。

姜彦华:关于课文的比较阅读。如学习了《窃读记》之后, 再学习《我的长生果》。教学《钓鱼的启示》, 我先让学生质疑。学生质疑时也会先看课文的阅读提示, 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课后的问题还是比较吻合的。学生之间提问与教师提问相比, 学生更爱回答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落花生》一课, 教师一上来就问你读懂了什么, 没读懂什么。对此, 学生抓得很准。所以, 我觉得前面那篇课文的学习很重要, 要带学生深入学习。后面的文章要让学生放手去学, 孩子能比较快地找到重点。人教版教材, 一个单元教下来, 第一篇讲好了, 后面就很好教了。

王贺玲:教材安排的略读课文, 提倡精读和略读课文的比较学习。如《长生果》与《窃读记》, 在比较中阅读是很好的, 也是教材的编排意图。如《陶罐和铁罐》与后面的略读课文, 也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刘天华:不同的两篇文章, 一起比较学习, 学生收获就很大。如都写鲁迅, 《一面》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不同的人写, 写法就不一样, 对比地读效果很好。

主题二:讨论存在的问题;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课例

《猴王出世》

对于《猴王出世》争议很大, 无法调和。两方的观点都很激烈, 甚至有极端的看法, 认为该课上得比精读还精读。

张立霞:这堂课就具体教学设计来说, 它有特色, 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作为古代白话文, 有语言自身的特点, 教师意识到了, 也通过几个点去抓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也比较深。课的一开始两个问题抓得比较清楚。通过深读和简析, 读得多, 分析得少。很多地方比较有高度, 把课文当作一个例子来用, 有这样的意识。但有的地方抓得太过了。让孩子一遍一遍读那几句话。孩子读出了感觉, 照教师的样子来读。有的语言点处理得不够准确。“我进去, 我进去”, 体现的是猴子的语言风格, 语速中可以看出猴子的顽劣, 而不是孩子说的勇敢。“禽言兽语”孩子说是拟人, 教师没有纠正, 为的是把自己的课进行下去。还有一个需要探讨的是, 感受古代白话文的特点, 教师做得是否到位?从全文来看, 古代白话文的特点不在于教师抓的那几句对仗工整的句子, 而在于其他寻常语言。教师通过读来让孩子感受古代白话文的特色, 应该偏向于课文中的平常语言。还有, 孩子读了文章, 除了那两个问题, 还有其他问题, 但教师没给孩子太多的机会来提。“你读到了怎样的猴王?”孩子主要还是围绕教师提供的问题来思考。把握语言的特点, 学的应该是现代白话文, 而不是古代白话文, 两者之间的过渡还解决不了, 就抓住一些语言来体会表达特点, 比较难。不如花时间先让孩子体会语言, 以后读《西游记》就会有更多的体会。总的来说, 上出了特色, 但并不那么完美。评委的评判其实很合适。

姜馨洁:教师抓的是兴趣点, 而不一定是有代表性的。激发兴趣应该更重要。

张立霞:我认为第一段抓得比较好, 但有虎头蛇尾之感。

盖燕惠:课文属于古典白话文, 且有一定的深度, 所以放在略读课文中。既然作为略读课文, 选它的目的不是在语言表达特色上受益吗?教师抓的东西都是比较对仗的东西, 以兴趣点来切入。既然是略读课文, 是不是要整个疏通文意, 对内容有个理解?课有精彩之处, 但作为略读课文, 应该考虑教材的编排意图, 考虑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过去提倡“依纲扣本”, 这在任何时候都有现实指导意义。有的学生程度不是特别高, 他听完这节课, 收获在哪里呢?

张立霞:在 (五下) 古典名著导读单元中, 希望孩子读完这篇文章, 有兴趣去读《西游记》, 去读名著。分析猴王特点, 的确是在引导孩子读书, 但后面部分教师的指引还是有些偏。

《黄鹤楼送别》

吴琳:总的感觉, 文包诗的样式, 让人很舒服。教师的引导启发很细腻, 很注重关注学生。如“某学生读到最后一句时, 读得特别慢。我来学他的样子来读这一句, 慢一点, 缓一点。”评价很巧妙。有的地方不太妥当, 男教师上课时应该有阳刚之气。课前十分钟看功力, 但教师却话多怯场, 上课风格也有点“油”。引入其他的送别诗是有必要的, 但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是情诗, 不太合适。

徐轶:关于文包诗, 一首古诗, 给它限定一种情境, 也许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具体情景、语言,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刘天华:李白“把你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有很多背景的东西。李白和孟浩然的感情, 不是文包诗能解决的, 应该有更多背景性的知识。我如果解读, 会从孟浩然的诗歌入手。这篇文章, 教师借助文章解决了诗意的问题, 文的意境的营造又为诗的意境作了铺垫。总的来说有点偏移, 没体现既像兄弟又像兄长的情谊。这篇文章表达的不仅仅是送别和思念。

王贺玲:很多地方处理得很巧妙。先读词, 而且读词就能读出故事。文包诗设定特定的场景, 限制了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意境的体会。学习古诗, 不提倡文包诗这种呈现形式。

刘天华:教师巧妙的地方在于读词之前整体感受已经完成了。依依惜别抓住后, 再处理两组词。可见必须定位情感后, 才能把词读出情感。

张立霞:我同意这个看法, 关键是程度的问题, 内在的引导。这个教师处理得并不别扭, 很合适。

姜馨洁:教师在上课之前介绍李白和孟浩然的关系, 对孩子理解文章的情感还是很有帮助的。

盖燕惠:教师上课情感很饱满, 处理教学资源也很好。教师的点评和引导都很妙,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堂课也有诗的感觉。

《最后一头战象》

刘天华:我们上过这篇课文, 而且以此为基础研究过长文短教的问题。我们上的是第二课时。几个大的板块抓住了, 处理起来就比较方便。这一点上课教师做得很好。品细节也是长文短教的好方法。既然要品, 就要品透了。教师抓了两个点:看到象鞍的时候;重返战场的时候。后者是全文高潮的地方, 体现战象豪迈的地方, 带着非同一般的情怀死去的, 很壮烈, 值得细细品。再回到第一课时的问题, 如果抓事件, 就要把披象鞍的地方做足了, 后面这个部分太重要了。这个地方不处理好, 太可惜了, 战象的形象没有办法树立起来。教师没有品透, 想把两个地方都做了, 结果都没做好, 学生都浮在表面上。长文短教一定要舍得留, 也舍得省, 这样才能把文章的价值体现出来。我们要把课文放在教材中, 放在单元中, 看看哪些内容是不得不教的。

盖燕惠:长文短教还是很有效的。教师能抓住两个问题拎起全文和多种形式的朗读, 40分钟达到这个目的, 还是很不错的。

吴琳:六年级的学生, 课前一定要预习。所以教师上课时让学生先浏览、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觉得是可以做到的。这节课还有一点, 引用课外资源较多。如教师一开始说“作者是沈石溪, 写的是动物, 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此外, 教师还介绍了作者其他的几篇文章。

《秋天的怀念》

刘天华:教师准备的表格很精心, 很巧妙, 给人印象太深刻了。为什么母亲一次又一次提出要去看菊花?这是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课文本身很有哲理性, 我们能感受到人生应该是怎样一个绚丽的人生。但是把这篇课文引到这么深的一个层次, 教学设计密不透风, 相互衔接贯穿也做得很细腻, 学生要追着教师跑, 很辛苦。果子挂得很高, 要够得着。有深度的文章的教学, 听课的教师觉得特别好, 但学生是否上得快快乐乐的, 符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很难说。可以考虑让环节再略微宽松点, 张弛有度一些。

盖燕惠:教师对教材的感悟很深, 后面一层一层推的处理也可以看出教师的功力。原来的表格有些繁复, 修改后的表格简化了很多, 是可以把环节处理得宽松一点。

吴琳:教师对生字的处理非常好。另外, 抓住“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这样的问题, 引领学生进入情境, 体会作者的自责、惭愧, 以及之前的残暴, 母亲内心的憔悴等。教师的预设不错, 引领的功夫也很厉害。

盖燕惠:本文也有史铁生自身作品的魅力。我们自己去读的时候, 也会品出很多东西。有锥心泣血的感觉, 这是文字的魅力。文章中, 菊花很不一样, 这种深沉的、悲伤的铺垫有其作用。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吴琳:教学设计不错。但我在整理实录的时候, 觉得语言不是很好, 比较嗦。

刘天华: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巧妙利用文本的特点, 很有实效性。这节课上不是整段引用资料, 但资料都很有价值。文章分为两部分:叶老改文章和“我”去他家做客。教师利用这种特点把修改病句的方法, 修改符号, 词语积累的训练与文章结合在一起, 很好, 一点也不多余, 也不影响感受叶老的平和与温暖。这节课也给我带来一些思考:这节课的重点情节, “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 作者不是说“一张”是用错了, 而是语境中用“一幅”更恰当, 这不是正确与否的问题, 而是准确与否的问题。把文章分两部分的处理很好, 但文章本身是两个事件, 但不是两个完全分离的事件, 应该找出之间的联系。第二课时教学时可以分部分去做, 但要有延续的脉络。

《月光启蒙》

刘天华:这节课让我想到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的课上, 学生的问题都是课外的、浅层的。但这节课, 学生的问题很有深度, 有思考的价值。如, “妈妈不识字, 为什么是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不长五谷, 只长歌谣?”从中可以看出, 教师还是很有教学智慧的。课上不可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但可以留待课后或第二课时解决。第一课时教学应该让学生质疑, 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虽然没有特别的设计手段, 但效果很好, 这一点值得思考。

这节课也让我很受启发, 即如何处理好词语理解与课文内容理解的关系。如“混沌”, 同一个词在不同课文中的理解不同, 通过后面的“豁然开朗”来理解“混沌”, “混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是什么, 这样词语与文意就互相融通了。这说明孤立地去理解词语不是好办法。

熊宁宁:第一课时提出问题“读了课文后能否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有点突兀。但整个课听起来非常舒服。课文很美, 作者没有逐句分析, 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感受。

刘天华:我觉得有点虎头蛇尾。歌谣讲得比较多, 其实后面的谜语和民谣不必都做完。课文的核心问题是“不识字的母亲为什么能为我们启蒙”, 最后一个段落必须要抓住。教师最后也抓了, 但根基不是很牢, 张弛不够。

耿春龙:听完这些课, 我们有点含糊, 脑子里有很多问号。最大的问号是:以后的课怎么上?感觉这样的课堂, 总是想追求本真, 上常态精品课。但不知道上课教师是听从背后智囊团的设计才这样上, 还是功力不够, 上成那样?或者迫于评奖压力, 所以呈现成那样?看一节课, 怎么看?不过我感觉我们听课时不求划一, 不据定规, 要多看深层的、细节的、智慧的东西, 还要多结合教材编写意图去看课。

徐轶: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来交流, 有不同看法时候怎么办, 针锋相对时如何取舍?我个人特别不建议听权威怎么讲。权威很多, 而权威之间意见也不一致, 听谁的, 不听谁的?这时更需要我们的教师学着自己去思考。我相信大家在且行且思的过程中, 能对小语教学做更多的实事。

上一篇:书信格式怎么写作文下一篇:秩序维护队班长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