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教师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2024-08-22

心理咨询教师个人成长分析报告(精选8篇)

1.心理咨询教师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篇一

心理教师个人成长报告

许昌县榆林乡姜庄小学李永震

一、自我剖析

我是一名从事教育工作十四年的教师。我有着中年教师的沉稳、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又有着年轻教师的活力。很久以来,人们不太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总觉得心理问题是难于启齿的,更难得有人能鼓起勇气进行心理疏导。但我意识到健康的心理对人的一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开始着手探索学生心理品质。随着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我觉得在心理教育这个领域要学的知识太多了,我所掌握的知识杯水车薪。我就利用自己业余时间阅读大量的书刊杂志,收集对我有用的心理学信息,并在我的工作中大胆尝试,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成长于一个农民家庭。我从小就比较开朗外向,虽然不像其他同龄人能和父母朝夕相处,但并没有感到孤单,寂寞,反而增强了自立能力,独立性也很强。上小学、中学之后,父母虽然繁忙,但从不松懈对我学习上的督促和帮助,使我一直接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可以说我成长的每一步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特别是我的母亲,在我看来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强人,不但事业有成,生活中更是一位贤妻良母。如果一定要我说出一个我最崇拜的人,那就是我的母亲。她坚强、乐观的性格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激励着我。

二、理论知识的不断学习

2013年,学校推荐我参加了许昌市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在这里我得以系统地学习了许多心理学知识,一次次实用而又深入浅出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专业的培训使得我原本自己在黑暗中的摸索终于见到了光明。参加了教育实践工作,这也使我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了心理咨询这个领域。在学校这个群体中,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但也有着共同的群体特征,比如文化水平较高等特点。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群体是表露个人才能、表现个人特征的领域,是在社会价值、观念和规范影响下促成个体社会化的领域。在一个组织中,群体是实现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任务的基本单位。对于一个教育的管理者来说,仅仅了解单个学生个体和对个体进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处在一定群体中的人以及对群体本身进行研究,才能对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观察、思考,不但我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逐渐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出发,去重新审视周围学生和朋友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我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还有些人由于不堪忍受心理重负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切让我切身的感受到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和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将会怎样毁坏自己的生活、消磨意志、降低自身感受生活乐趣的能力。我真心的希望每一个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都能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都有能力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都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这种希望更加坚定了我学习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的决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是一名唯物主义者。我认为心理咨询的伦理要求做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这恰恰符合了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所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应该成为所有心理咨询工作者共同的价值观和伦理要求。“以人为本”也许是最不强调咨询技术的心理咨询,但它是最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的,它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所以我们应该坚信,不是我们为求助者解决他的问题,而是求助者本身就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在能力,他是在我们的帮助下,自己最终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根据这样的道理,其实心理咨询并非高深莫测,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来访者提供一个有利于其个人成长和完善的咨询环境,相信他一定能够从痛苦中挣脱出来,解决自己问题。如此看来,与咨询理论和技能相比较,更重要的是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对来访者的无条件关注,是对来访者的理解、接纳、尊重。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其目的正是为了在咨询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实现以来访者为中心这一根本理念。

心理咨询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的道理是不难理解,而将咨询的技术个性化地应用于每一个求助者,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真正学好心理咨询,特别是要想很好地掌握心理咨询的技能,创造性地展开工作,有效地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在实践中边学习,边领悟,逐步提高与完善。特别是当我真正开始进行心理培训之后才发现,真正决定心理咨询进程的,不是理论、也不是技巧和方法,而是心理健康教师本身的人格,只有一个健康、稳定的人格,才是心理健康教师取得咨询效果的根本保证。心理咨询师人格的健康度和完整度,决定和限制着心理咨询取得疗效的程度。所以说,心理健康教师对自己的了解和分析、心理健康教师的自我成长,同样是心理咨询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殷殷期望与关怀,更感责任之重大。我的性格特质、教育背景、思维方式是我从事这项职业的优势所在。而业务水平、技能则是我尚需提高的方面,在这方面,我也期待各位老师能不吝给予我真诚的指教,使我更加胜任这项崇高的工作,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路任重道远,我将肩负起这一神圣的使命,用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为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事业保驾护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今后发展计划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一些心理学教育专著,及时作好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多看权威性的心理教育类期刊杂志,了解更多著名心理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心理教育动态,这些对自己今后的心理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

2、要学会从教育现象中归纳总结,从现象看本质,找到具有共性的东西,进行有层次,有深度的研究。

3、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研究水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4、把自己的探索和平时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很好地为自己的教育

教学工作服务。

6、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心理教育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育效果。

2.心理咨询教师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篇二

一、求得职业认同与职业认知统一

不管是刚刚入道的教师还是久在其行的教师,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都能通过理论学习或工作实践获得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权利和义务、现在和将来形成清楚的体认。明白教师责任重大: 传承文明文化,传道、授业、解惑,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合格公民、建设人才。知道教师标准严格: 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体会到教师职业光荣: 国家重视,社会需要,好教师备受尊重。获得这些职业认知不太难,难的是在这些认知的基础上认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只有从心底认同自己的职业,才会沉下心来热爱自己的工作,铆上劲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反之,因为社会的偏见、成见,嫌弃厌倦自己的职业,怨天尤人,妄自菲薄,专业成长就是奢谈。认同教师职业,除了站在高远境界去理解其崇高、其重要、其神圣以外,还应从现实角度去思考其现状、其可能、其必然。

( 1) 要自足: 教师不是低人一等的差职业。因为历史的、现实的多方面原因,行业之间存在地位、待遇、劳逸差别,这是短时间内无法消除的。只有用满足的心态对待,才能求得心理平衡,要不然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会有抱怨、有倦怠。比较而言,教师生活稳定有规律,待遇在逐步提高,不应该定位为很差的职业。

( 2) 要自知: 自己没有更好的职业可选择。每个人都有趋利性,如果有能力、有机会从事自己更满意的职业,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放弃。既然如此,不如坦然面对。也许自己能够做好的就是当下这份工作。

( 3) 要自信: 自己比较适合教师这个职业。有了足够的职前储备和工作实践,在不懈付出的前提下,能当上教师,就应该有能力当好教师。

( 4) 要自律: 自己应该而且必须当好教师。在变革频繁、竞争激烈、观念多元的当今时代,每个岗位的获得都不容易,每个人被认可也不容易,教师要做到不误人子弟、不昧职业良心更不容易,需要教师珍惜和努力,只有让自己的专业素养高人一筹,才能立于不俗不败之地。

二、促进职业规划与职业规范契合

人存在的意义无法绕开对财富的追求,包括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因而人生规划也必然要考虑这方面的走向,教师的人生理想也不外乎通过教育教学工作希望自己和他人幸福并能为之付出。在只能安心从事教书育人职业的前提下,教师的人生规划便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内容,一是成为有修为、受尊重的教师以求精神富足,二是借助教师职业养家糊口以求物质宽裕。这些规划唯有与职业规范相契合,才不会让内心深处的期冀落空,唯有如此,才能找到两者的交点,尽心竭力促进专业成长。

( 1) 沿规范的路径求成长。教师不想进步这是一地地道道的假命题,谁都希望业有所精,事有所成。只是有些人在成长的路上走了弯路,进了误区。在特定的时期或者偶然的情形,靠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靠补课培训、加班加点、耗时间拼体力; 靠严厉苛责、蛮横卡压、权威说教、老套路旧做法、新瓶装旧酒、因循守旧甚至冥顽不化,也能小有收获、小有进步,甚至还有可能在小范围内小有位置、小有影响。但是这些做法、这类教师为学生所抵触,为社会所诟病,为将来所不需。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教师要成为适应发展、学生欢迎、社会满意的好教师,必须加强专业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教学常规,使自己沿着规范的路径成长。

( 2) 在规范的框架内谋幸福。体制内人员包括教师,同样是食人间烟火、要吃喝拉撒、享天伦真爱、做平常百姓的凡俗众生。忽略或回避生存基础、物质利益是不现实也是不人道的。幸福是一个人生活目标的最通用概括,需要以基本物质生活有保障为基础。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舒心阳光的工作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同时其正当可靠的职业收入也能为幸福人生提供物质保障。但是,教师得在规范的框架内合理谋取物质利益,有偿家教家养、收费补课、销售教辅资料、从事第二职业都是有失规矩、践踏尊严的旁门左道,利欲熏心将不可避免地耽误工作,弱化担当。付出助推成长,成长创造业绩,业绩赢取待遇。进德修业,培桃育李,著书立说,传经布道,获奖载誉,晋职加薪,这是一个成长的幸福过程,也是一种幸福的真实体验。

三、实现职业幸福与职业成功双赢

职业成功与职业幸福不能够完全画上等号,职业成功满足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能带给人以喜悦、宽慰。但是当这种成功不是职场人志趣所在,获取的过程太过挣扎、艰辛甚至以牺牲个人身心健康、家人欢聚为代价,成功时连轻描淡写的认可都被熟视无睹地省略,间或遭到服务对象的以德报怨,过后更看不到希望、前景,此时,职业幸福感便大打折扣。

对于教师而言,有效降低职业幸福与职业成功背离概率的办法就是真心实意促进专业成长,以求实现双赢。

( 1) 志得意满,业有所成。为人师得授人渔,从其业得求其成。然业精于勤荒于嬉,且还要循其道,得其法。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具有开放视野的教育教学才是专业的、科学的、高效的。教师只有在力行之外引玉,在实践之中创新,才不会让自己的努力偏离方向信步神游,才有可能为学生终身发展积聚力量,并让自己得到广泛认同。

( 2) 心开体健,乐在其中。专业的学习能促使教师专业地成长,专业的成长能让教师专业地工作。专业的教育一定是科学正确、事半功倍、轻松自如的教育,专业的教育一定是自我沉醉、激情四溅、阳光引领的教育,不存在马虎了事、敷衍塞责,也不需要苦其心志、困乏其身。专业的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有心思将自己的业余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生趣盎然,绝不会感觉“戴着镣铐”。

四、确保职业定力与职业张力共生

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古今中外都给予了很多的赞誉,教书育人的旗帜聚集了无数优秀人才,也成就了无数杰出人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很多大家、人才都是教师出身,有过“教而优则仕”,也出现过“教生倦则下海”。在人才相对集中的特殊时段,教育岗位能历练人、造就人,当其他行业需要人才的时候,教育义不容辞。如今,各行各业人才济济,大力倡导爱岗敬业,再也不需要大规模的跨行业流动。教师职业再有光辉,如果没有对事业的执着深情,也很难想象。面对其他行业、岗位的光鲜亮丽,要做到思齐而不思迁,面对形形色色、热热闹闹、风风火火的教育思潮,要坚持做自己而不随波逐流。教师要有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必须确保职业定力与职业张力共生。

( 1) 润物化雨,德展才施。毋庸讳言,教师职业有压力、有苦恼、有尴尬,但是更应该看到教师这一职业也是一个能彰显魅力、施展才华、影响人生的大舞台。教师只有让自己奔跑在成长的路上,才能给学生爱的陪伴、情的激励、心的记忆。

3.心理教师成长的“大树法则” 篇三

同仁聚在一起交流,谈的最多的恐怕是工作中的不如意,比如学校对自己不重视,自己在学校的地位是上级检查时重要、平日次要、课程设置中不要;比如考取了咨询师证书却没有人前来咨询,白花了那么多培训费却无法像当初期望的那样“名利双收”……心理教师在学校里似乎是一个尴尬的存在,想让自己成长、成功好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真的是这样吗?一个成功的心理教师需要怎样的成长历程?近日笔者在网上读到一位营销人员写的成长法则——“大树法则”,心里颇多感慨,联系曾经的工作历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大树法则的第一条——“时间”

从幼苗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所需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时间。世上没有一棵大树是从树苗一下子就长成大树的,心理教师的成长也是如此。“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谓“春风化雨”,教育是一件需要慢慢浸润心灵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心理教育工作更是如此,鲜有“马上”“立即”见效的事情。有些心理教师试图通过一个月或者一学期的努力就能成为“成功者”。虽说这样想可以理解,但如果不重视客观的成长过程,极容易碰到几次挫折就丧失信心,甚至认为自己不适合做这项工作,一蹶不振。这正如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万米长跑,除非自己是“超人”,否则是很难取胜的。这不是热情有问题,而是策略有错误。不经历风雨却要“见彩虹”只能是幻想,恰如冰心所说:“成功的花……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想做一个成功的心理教师,就要学会沉潜,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学习、成长,用坚忍与努力一点点去打造自己。

大树法则的第二条——“坚守”

原为“不动”,个人认为此词更妥当。无论是无心或是有意,只要在某个地方扎根,树从此就握紧了那方土地,直到长成参天大树。世上绝对没有一棵大树,今年因山巅多云雾选择立足山巅,明年见平原多肥水就选择移居平原,不断地逐肥水而居长成的。树之所以成为大树,一定是稳稳地立足于扎根的土地,历经千百年雨雪侵袭,餐风宿露,屹立不动。在一个职业中不专注投入,全力以赴,要想成为专家高手是不可能的。做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师就要向大树学习,专注于眼前的工作,全力以赴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成为笑到最后的成功者。

大树法则的第三条——“根深”

大树都是根深入地,不断吸收营养、壮大自己。想做一个成功的心理教师,就应把自觉学习当作成长的必须。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学科,它需要我们阅读大量的书籍,坚持向成功者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素养。只有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专业知识的土壤中,我们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养分,让自己变得枝繁叶茂,能够经受住成长路上的风吹雨打。

大树法则的第四条——“向上”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目标高远,才能成就非凡。大树之所以成为大树,缘自它心中不变的追求:向上,向上,再向上。从主干到细枝,树总是在不断地向上生长,而越向上长空间愈大,越能成为一棵大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须“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当教育的视野从现在转向未来,从“一个”转向“一切”,从个人转向国家时,教育的天地从此变得广阔。而一个胸怀广阔的心理教师,自然会给学生以更好的引领,促使其不断向上、成长。恰恰是在学生们的成长中,心理教师才一步步走向成功。

大树法则的第五条——“向光”

生活中不可能没有黑暗,但没有一棵大树是长向黑暗的,它总是拼尽了全身的气力积极争取更多的阳光。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任何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坷与不平,如果让自己的心朝向黑暗,就会耽于失败,怨天尤人,从此停滞不前。一个成功的心理教师应该像大树一样,为了更好地成长,坦然面对风雨,保持积极的心态,“向光”生长,把挫折与失意当作成功的养分,坦然接纳一切挑战。心中有阳光,时时处处皆天堂。

大树坚守“法则”终成其大,何况人乎?不是“有位”方能“有为”,我们应该靠“有为”去争取属于我们的“有位”。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聊城,252000)

4.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报告 篇四

一、自我成长分析

(一)快乐的童年时光

我出生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尽管童年时期的我饱尝了挨饿受冻的滋味,但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生活造就了我乐观、开朗的性格。不能忘记和小朋友在邻居家的大槐树上捉迷藏的情景,也不能忘记和小朋友一起蹦冰掉进冰窟窿里德情景„„广阔的自然,丰富的活动,纯真的友谊,冲淡了饥饿、寒冷的阴影,成为我记忆中的瑰宝。

稍大一些,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我背起书包开始了我的学校生活。每天早晨从学校上完晨读回到家中,我要煮出一锅粥,作为一家人的早餐;下午放学后还要赶紧写完作业再去地里割草喂养,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在那时父亲担任生产队里的会计,忙虽忙点,收入相比较来说还算可以,我是家中的长女,自然得到了父母更多的青睐。每到周末,我都可以拿着父亲给的几角钱到镇上的新华书店去买连环画看。小学五年,光是连环画我就攒了满满两大箱子。就是从那时起,我养成了勤奋、爱读书的习惯,不知不觉,学习成绩也一天天好起来。

(二)经受历练的中学时代 小学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拔到镇上的重点中学去读书。那时候,每到周六,我就和其他几位同学步行回到八里以外的家中,周日下午再背着一摞煎饼回到学校,开始一周的学习生活。这期间,父亲做生意赔本,染上了酗酒的习惯,母亲也因为家庭的不幸变得暴躁、唠叨,全家人常常因为这些原因陷入争吵之中。应该说那时正值青春期的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一种灰色的心情中:苦闷,烦躁,不知所措,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初中毕业时,本来在班级名列前茅的我连中专都没有考上。应该说,往事不堪回首,那一段波折让我体验到了人生的沧桑与无奈。幸好那时日记成了我最好的朋友和忠实的听众,每天都帮助我宣泄自己的“多愁善感”,帮助我抚平心灵的创伤。不管怎样,我还是应该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或许不是完美的人,但父亲的淳朴、宽厚,母亲的乐观、热情都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说这段时期是我的人生低谷,但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在父母的磕磕绊绊中,我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坚忍。高中时期,我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那就是“走进大学,继续深造”。尽管那时的学习紧张忙碌,但为了锻炼自己,我仍然坚持帮助老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同时做好校广播站的广播工作。那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人,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帮助父母挑起家庭的重担。开明的父母并没有要求我为家庭承担什么,他们为我营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氛围,让我得以自由地发展。现在想来,高中时期如果要我独立承担家庭的重担还真有些困难,那时的所谓“成熟”不过是一种青春期的成人感罢了。

(三)走向成熟的青年时代

步入大学校门后的几个月,我曾经一度限于困境。虽说从中学起我就一直在外求学,过着独立的生活,但到离家几千里以外的地方我还是头一次。城市的繁华淹没了我入学的喜悦,浓浓的乡音吞噬着我的自信,车水马龙的柏油路让我眩晕„„所幸的是,老师亲切的问候,同学温暖的情谊使我很快从自卑中走了出来;清晨起床,到学校对面的植物园去跑上几圈,体验运动的快乐;上课时,沉浸在奥妙无穷的心理学知识殿堂中,享受求知的愉悦;课余时间,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为我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大学四年,我还尝试参加了一些学生社团活动,如演讲协会和国标舞训练班,虽然最终没有坚持下去,但这段经历为我以后走上讲坛,从事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加工作以后,我做了一名初中教师。初为人师的我,对工作充满激情:经常为了批改作业熬到深夜;为了教学问题辗转反侧;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分享知识、共获成功;业余时间和学生促膝谈心、共同成长。每逢节假日,看到孩子们送来的贺卡,听到孩子们的祝福,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的幸福。回想起来,应该说我能够成功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很大程度上与我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关。

儿子出生后,我成了一个快乐而又焦虑的母亲:孩子哭我哭,孩子笑我笑;孩子生病我紧张,孩子健康我轻松;陪孩子唱歌、讲故事,照顾他吃饭、睡觉,不让任何人插手。现在想起来,那时也许是对孩子关注太多,失去了自我。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我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始有意识地放手让丈夫去带孩子,尝试着跟孩子分离,除了上班,我还在县图书馆办了两个借书证,坚持每天读书,坚持晨练。前几天,吕教授在为我们讲解心理测量知识时引导我们分别做了一些相关的测验,做完EPQ测验时,我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气质类型已由大学时期的胆汁质和多血质混合发展为非典型的气质类型,也就是说我的性格在率直、果敢、灵活的基础上避免了原来的急躁和感情用事,多了一些成熟和稳定的气质。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在不断地磨练和不断地学习中,我已渐渐形成自己比较稳定的人格特质:乐群、宽容、善良、正直、自信。对家庭,我有较强的责任心,善于关爱和包容家人,对工作,我积极向上,乐于奉献;对朋友,我推心置腹,真诚待人。我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还有一些方面急需进一步完善,比如自己还比较敏感,容易被别人的情绪所感染,在咨询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情绪化,影响咨询的进展;今后,一方面我会加强锻炼,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另一方面我还会更进一步地分析自己、调整自己,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职业行为分析

第一次接触心理学是在上大学时期,那时我还不能清晰地预测自己未来的职业会和心理学有多大的关系,只是被心理学无穷的魅力所深深地吸引着,为自己能有幸学习心理学知识而自豪着。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日积月累,心理学神秘的面纱也一层层被揭开: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当心理学家们的伟大理论像魔术一样在我的眼前精彩纷呈时,我对心理学的认知也变得越来越清晰。对我来说,心理学不仅是完成学业的需要,更是对我自身的成长起着帮助和指导作用的良师益友。从那时起,我开始有意识地尝试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做班主任后,与学生朝夕相处,我亲眼目睹了班上每一届学生的成长历程,学生的心灵世界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大自然:时而万里晴空,风和日丽;时而阴云密布,狂风肆虐。面对孩子们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我既体会到与他们共同成长、实现自我的快乐,也体会到手足无措的挫败感和无力感。2006年,班里有个男生因为迷恋网络,整天呆在网吧里,还经常因为要钱对父母拔刀相向;2007年,有个女生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被迫中断了学业;2008年,有个男生殴打父亲,辱骂母亲,并反复旷课、聚众斗殴„„面对惨痛的现实,我愈来愈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防患于未然,引导学生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增强对心理冲突的耐受力,从那时起就成为我对教书育人的另一种理解和追求。

2008年,我报名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虽已是不惑之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让我非常疲劳,但是我一直咬牙坚持着,我知道,这样的学习对我来说太重要了。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与学习,一方面弥补了自己专业技术的不足,提高了自己帮助学生和他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帮助了自己对儿子实施更为合适的家庭教育,减少了因自己的无知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提升了家人和自己的幸福指数。两年来,在多位资深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了自己,更进一进步地提高和完善了自己,基本具备了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自我调整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储备了比较丰厚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了一定的资讯技术„„尽管在心理咨询师论文考试中我遭遇了失败,但也正是通过这两次与心理学家的面对面交流,我认识到自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仅仅师读书和参加培训还远远不够,我还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接受各位心理学专家的督导,向其他更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学习。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充分认识到与咨询理论和技能相比较,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显得更为重要。面对价值观不一样的求助者,我们应该首先尊重他们的价值观,无条件地理解、接纳他们,然后才能将咨询技术和咨询技能个性化地运用于咨询,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好的心理咨询师应该能够发现这些资源,引导求助者挖掘自己自助的潜能,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自行解决自己的问题。

心理咨询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心理咨询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教师,我愿意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青少年心理的发展,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作为一个母亲,我愿意同普天下的为人父母者共同探讨亲子教育,为我们的孩子撑起一片成长的蓝天;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愿意同各位同仁一起共同探索,为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扫除心灵的尘埃。

5.心理个人成长报告精选 篇五

现在的我对于小时候的事情,记得并不是格外的深刻,可能是岁月的侵蚀,也可能是自己将那段时光慢慢的淡忘,所有一些关于小时候的故事,都是从爸妈叙述中得到的,他们说我小时候白白胖胖的,而且很听话,不爱哭也不爱闹等等。

童年的时光,我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整天除了睡觉吃饭,剩下的就是玩,那个时候,喜欢和一群小朋友打弹珠,满身蹭的都是灰尘,但乐亦在其中,喜欢在夏天里,光着膀子,跟着大孩子们去树林里捉知了,喜欢在家里看葫芦娃,喜欢吃棒冰,喜欢过春节,喜欢拿红包,喜欢……那个时候也有很多的想法,想当一个科学家,做一位人名教师,成为一个抓坏蛋的警察,现在想起,只觉的儿时的稚嫩,单纯和无知。

但是在那些岁月里,是一生中最开心,最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我七岁那年的某个早上,第一次背上书包,带着一份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一条“不归的道路”,如果没有那天,也就不会有今后许许多多的故事了。

在小学的阶段,我是一个略微内向的孩子,上课的时候,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即使那个题目自己是会做的,而下了课,除了上厕所之外,就一个人独自呆在教室里,拿削铅笔的小刀,在课桌上刻刻画画,不敢和高年级的同学一起玩,总是怕被他们欺负。

记得有一次,在语文课,背诵一篇叫做《火烧云》的课文,老师抽到了我,在断断续续的默背中,终于没能背出而停顿了下来,在老师几句的责怪声中,那时的我,尽然开始哽咽,最后哭了出来,老师见状马上让我坐下……

我就这样诺诺弱弱的,像女孩子一样的过完了6年的小学时光,最后顺利的升入了初中。

也许是正直青春期,喉结不知何时凸了出来,嘴角也长出了细微的胡须,“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高高瘦瘦的小男生。

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了篮球,在夏天校园的体育上,顶着炎热的阳光,在球场上跑来跳去,下课回到教室,坐下来已经是大汗淋漓,似乎永远的精力无限……

也是从那个时候,自己也有了叛逆的心理,开始和老师发生争吵,会被班主任拉到教室里谈话,尽管如此在自己看来,老师说的都是一些没有用的废话,多听无益。

在青春期那种桀骜不驯,自大自满的状态下,中考可是一塌糊涂,那个时候觉得特别对不起自己的家人。

的夏天,我没有收到一本录取通知书,一个人失落的走在文三路,后来在一个小社区里,看到有个学校还在招生,便尝试的报了名,在这之后我成为了,那个学校的一个学生,并在那里度了岁三年的时光。

三年不长不短,我渐渐的变得懂事,会在爸妈忙碌的时候,给他们烧一顿晚饭,会洗掉那些爸妈没来的及洗掉的衣服。懂得开始换位思考,懂得开始题他人考虑,渐渐的变得成熟起来,开始,憧憬自己的未来,开始想要的到自己想要的得到的东西。

6月的高考,击碎了所有的梦想,尽管最后高考失败了,但是并不意味整个人生都是失败的,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曾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难,挫折,也一次次的迷茫过,徘徊过。

6.二级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报告 篇六

(一)我的心理发展史

1985年冬天,我出生在xx地方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和母亲都是普通工厂的普通工人,虽然我是家中的第一个孩子,但并不是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小公主。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等原因,我从小在外婆的抚养下长大。外婆给我的爱和关怀是我终身怀念和受用的,她对我的影响很大,她用最朴素的语言给了我人生最初的启蒙。

6岁时我有了一个妹妹,妹妹的到来让我意识到我是一个“小大人”,从那时起我的责任感和爱心得到了建立和培养。

很小的时候我就表现的乖巧懂事,自理能力很强,也试着去理解大人的世界。我是个求知欲很强的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书,通过故事来理解生活和世界。阅读带给我的快乐和充实伴随着我直到现在。

如果说学习成绩是童年幸福指标的之一,那么我的童年还是比较幸福的。小学的学业是我各个学习阶段中完成的最出色的,因此还担任了一些班内和校内职务。对一个小孩子来讲,成绩好在家父母宠爱,在校老师喜欢,在同学中间也受欢迎,因此小学时代我有很强的优越感和满足感。

这样的优越和成就在步入初中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初中之后,可能是因为学习优秀的孩子在一个班级里开始集中,我的存在和受老师关注的程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老师掌上明珠。这一切对我来说发生得比较突然,幼年的我没有心理准备却也默默接受了这样的事实。现在想起来那时刚刚进入青

春期的我其实对这个“失宠”的事实是非常介意的,但是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给自己贴了一个“我本来就不是好学生”的标签。

这个标签虽然在学习上起到了一定的消极作用,成绩显然不再像小学那样出类拔萃,但在人际交往中,我认为,这个标签让我放下了“优等生”的“架子”,交到了很多知心的朋友,理论上讲,学习中等的学生还是居多的。

现在想起来,可能记忆都不太深刻了,不过和所有人一样也经历了青春期的敏感、躁动、叛逆,有对异性同学的好感有对老师的反叛。

幼时和外婆长大,所以和母亲的矛盾也在这一时期激化。母亲对我的任性和不可理喻给予了极大的包容,那时的我还不是很理解。

我在那个厂矿高中和老师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再加上个人的叛逆和老师发生了很多冲突。当然这一系列的事在我的青春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它使我懂得,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自由更重要,于是考上大学离开这里成了高考的主要动机。在那个燥热的夏天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后我越发的成长了。

虽然高考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还是勉强上了本市的一所大学,我格外的珍惜这个上大学的机会,在大学期间性格比较内敛学习也格外努力很认真。

大学生活是我很怀念的。大学是个自由的小社会,这让我性格外向的一面得到的发展。和同学的相处让我懂得了为人处事的道理,爱情的到来让我懂得了如何爱一个人珍惜一个人。长大的我开始懂得母亲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我们母女的感情也越来越好。

大学二年级时外婆去世,这个养育我将近二十年的老人就这样的离开了,那段时间我真的很痛苦,不敢面对这个事实,我想念外婆,常常在睡梦中哭醒。我努力学习得到的奖学金再也没有办法交到她手上看她满足的笑容。我非常低落

我非常难过。后来得到了朋友的关心和帮助,我才明白,世事无常,我应该学着重新面对每一天好好的过日子才对。活着的人更应该好好的活下去,而外婆始终活在我的生命里。

大学生活看似平静和缓,实际对我个人人格的塑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对自己的本专业不是很感兴趣,在公选课时开始接触心理学,我惊讶于心理学的神秘,并且选择心理学作为自己的第二个专业并且在毕业时获得了双学位。大三的时候我决定要进一步学习心理学于是报考了心理学研究生的考试,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因自己的兴趣爱好做的一个重大决定。

考研的过程是辛苦和充实的。我想我人生第一次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我是个不太聪明的人,又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心理学的知识,所以考研的过程格外的吃力。我从很早就开始准备并且制定了很详细的学习计划,事实证明我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我比很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世间万物可能真的是此消彼长,当我到异地继续学业时,爱情却发生了变化,我和大学男朋友的爱情也就因为重重难以逾越的现实障碍画上了句点。此时的我已经能够理智平静的接受了。爱情是没有了,但是至少爱曾来过。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心理学专业二年级的学生,我非常喜欢这个专业,并立志以这个专业为职业为己任。

成长的过程让我成长为一个理智的人,让我可以以一种平静的心态看待这世间万物。我的经历让我很能体会到每个成长的阶段那些矛盾和挣扎,但是回过头看也会有一种释然。我认为,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是我最好的选择,我在帮助

他人和帮助自己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和充实。我会努力在心理咨询方面做出成绩实现自我。

我觉得自己需要加强的五个方面是:1、完善人格,永远积极、乐观。2、学会坚持,永不退缩。3、修炼境界,心静如水,心态平和。4、不断学习,充实提高,精益求精。5、学会感恩,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二)个人人格类型的描述

借助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进行分析,我性格总体是外向、热情,和蔼可亲;富于感性、喜欢幻想、工作生活富有创造力;好强、独立,常常有反抗意识,喜欢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易变通;敏感、怀疑,遇事喜欢思考,能够客观地分析问题。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兴奋性、敏感性、怀疑性、世故性呈高分倾向,情绪体验偏强烈,易生烦恼,稳定性呈低分倾向,有恒性、忧虑性、紧张性、自律性、实验性呈中等。我自认为拥有的五个最好品质是:真诚、善良、理解、积极、负责。因此我的朋友很多,他们对我的评价是:真诚、外向合群、积极向上、幽默,放松时给人带来无比欢笑,安静时给人带来深刻思考,是一个有情趣的人。同事们评价我是:性格外向随和,善解人意,待人真诚,易相处,为人热情善良富有同情心,聪颖,工作能力强,事业心强。

人无完人,当然我也有我的缺点,大家这样评判我:有时太过于理想化、完美化,偶尔的行为个性化,过于敏感,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如果用三个形容词来描述自己就是:感性、积极向上、善解人意。

二、职业行为分析

(一)为什么做心理咨询师

成为心理咨询师是我人生的理想和职业要求。通过对自我人生历程的分析,让我切身感受到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非常重要,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前提,心理咨询师职业正是一项能让我思想走向成熟、心理走向健康、人格趋于完善的高尚职业;同时,它也是一项送人玫瑰而手留余香的助人自助的职业,特别是在大学心理咨询室做心理咨询工作的过程中,看着来访者那求助和信任的眼神以及在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惑解决心理问题后他们兴奋喜悦的神情,这更增强了我从事心理咨询事业那原本强烈的动机、信心和决心,所以我一定要做一名合格而高尚的心理咨询师。

(二)、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优势

1、从未间断的心理学的理论学习使我有足够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和理论支持。

2、我具备成为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的个性品质:在心理健康的状况下,我的情感丰富但稳定,处事比较理智,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为人随和热情具有亲和力,尊重他人,而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

3、我稳定的人格特征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成为来访者的榜样。

4、另外心理咨询行业在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从人类社会的发展上看,它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空间。我希望自己可以在历史的潮流中,抓住机遇,在有限的生命里体现个人更大的价值。我从骨子里热爱心理学,热爱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这是我坚持和信仰并且要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三)从业期待

7.心理咨询教师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篇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同样如此。要想让青年教师在较短时期内实现业务素质的提升, 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外环境的影响。

一、青年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自身发展尤其是起步阶段的成长

据科学家对25~35岁职场的中坚后续力量这个人群调查得知:27%人, 没有目标;60%的人, 目标模糊;10%的人, 有清晰但比较长期的目标;3%的人, 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而这种调查统计的数据导致的结果是:3%的人, 后来成为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 后来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 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 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 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27%的人, 后来是生活不如意, 常常失业, 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目标决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 青年教师只有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才能为职业生涯的发展指明方向。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一步步实现, 对于个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科研能力的提升、职称的评定能起到较强的指导和督促作用, 而对于学校来说, 则有助于师资力量的逐步壮大。

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呢?作为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结合高职院校的大环境, 确定自身发展目标。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更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因此, 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也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注重“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知识储备的同时, 也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他所成长的环境, 青年教师在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时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 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这个大背景、大环境来确定自己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目标。第二, 结合自我个性, 制订规划方案。教师之间性格各异, 教学风格也不同, 青年教师应当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 但也应注重个体之间的差异, 适合别人的职业发展方式不一定就适合你。因此, 在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之前, 应当首先问问自己:我性格怎样?我属于哪种类型的老师?我的教学功底如何?然后确定自己适合怎样的发展路子: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还是寻求突破跨越发展?第三, 切合实际, 不做虚无缥缈之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职业初期完成的, 这时青年教师往往斗志昂扬、雄心勃勃, 所以难免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念头出现。因此, 我们需要对主客观条件进行细致的分析之后才能确定切合实际的目标, 尤其是在完成目标的时间上更应谨慎, 否则在执行过程中就会一步受挫、步步受挫, 自信心受到打击后, 完成目标的动力也就削减了。

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行的方向, 但光有思想力没有执行力, 一切也只能是一场空谈。因此, 青年教师在确立目标之外, 还要为各个阶段目标的实现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左传》中在谈及兵法时提到“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这又何尝不是个人发展奋斗时的情绪体现, 往往青年教师在起步阶段接触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面对的教学对象都是新鲜的, 在教学过程中会比较有激情、有冲劲, 也爱思考。那么, 青年教师该如何将激情、冲劲转化为教学成果、教学能力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加强事业心、责任感, 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认真备课、上课, 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 虚心向资深教师、骨干教师求教, 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 弥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第三, 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数据信息平台, 通过阅读书籍、期刊论文等多种途径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拓宽教学思路, 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第四,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抓住机遇, 接受挑战, 磨砺自己, 在竞争中发现不足, 寻求发展;第五, 树立创新意识, 探索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努力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二、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学校的帮助、团队的助推

青年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经历从新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转变需要较长时间的摸索, 而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在经历了几年的教学工作之后往往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如何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成熟过程, 避免青年教师刚刚成长成熟就进入职业倦怠期, 这就需要学校、系部、教研室等各个层次的团队给予帮助和支持。

1. 学校作为管理团队, 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体制

机制的支持, 搭建青年教师多样化的成长平台, 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培育肥沃的土壤。学校应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如:通过“以老带新, 结对帮扶”的方式使青年教师得到老教师面对面的指导和引领, 在老教师听课评课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等活动促进同伴之间的激励和互助, 以竞争促发展;邀请校外专家做教育教学系列讲座、培训, 使青年教师接受到更专业、更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比武、示范课这类集中听课学习的活动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 短时间内难以学习消化, 因此, 若条件允许, 学校可将优秀教师或者一些精品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拍成视频在全校范围内共享, 或者将示范课等活动中的优秀教案、PPT在全校范围内共享, 这样教师可以选择学习状态较好的时间去观看学习, 所达到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2. 系部、教研室可组织教学团队, 选择教学精英承担

团队带头人, 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互助氛围, 创造优越的成长环境。教学团队指的是在教学活动或教学研究活动中结成一团的一队人, 团队成员有特定的共同目标, 有一定的组成和运行规则, 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协同工作, 并且每个成员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都能够得到合理利用, 所以成员个体的力量虽然是有限的, 但组成的团队的力量却有可能是无限大的。教学团队可以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 如:各系部、教研室组织团队进行校本教材的研究和课题的研究, 并将青年教师纳入这个团队, 让他们参与其中或者旁听学习。在这个教学团队中, 应当有一个带头人, 能登高一呼, 有榜样的力量, 团队成员要做到互相交流、互帮互助、共同协作、资源共享, 这样的团队才能更好地完成研究任务, 取得研究成果, 才能让青年教师学有所得。

每个人不管在什么样的群体中都一定要有自我意识, 要不忘提高自己的价值, 初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更应当抓住机遇, 利用学校创造的有利条件, 提升自己的价值,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团队助推的力量, 实现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快速发展。

摘要:青年教师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 青年教师群体的教学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如何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者的关注。

关键词:青年教师成长,个人努力,团队助推

参考文献

[1]王克全, 刘建军.对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几点建议[J].科技信息, 2010, (12) .

[2]崔虹, 陈姗姗.浅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J].科技向导, 2011, (27) .

8.师源性心理障碍与教师成长 篇八

一、师源性心理障碍的现状与对策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教师会过多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他们觉得对学生的批评或惩罚是正常的。就是这所谓的“正常”,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对学生严格是正确的,但一定要严而有格,不要伤害他们幼小稚嫩的心灵。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理性思考,深入反思,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避免师源性心理障碍的产生,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加强学习,了解学生。教师每天面对的都是活生生、有思想的学生,因此,不能用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来左右自己的思想。教师的一次惩罚,一次讥笑,对学生都会造成影响。俗话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没有及时的表扬,就会使学生丧失前进的信心。缺少对学生的了解,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时机。作为教师,不能用成人的行为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学生,要学习儿童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才能实施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出一批合格的人才。

正确引导,感化学生。每个教师所任的学科或多或少都有后进生,在帮助后进生进步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尤其是落后程度比较严重的学生,更应该用“放大镜”去寻找他们淹没在问题与缺点之中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这对他们重拾信心有重要作用。

摆正心态,面对学生。教师心态的好坏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教师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到学生面前,更不能向学生宣泄,把学生当做出气筒,而是要摆正心态,正确处理生活和工作的关系,决不能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和不愉快的事情,影响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二、从师源性心理障碍到教师成长

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只有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才会有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师,如何避免师源性心理障碍促进自身成长呢?

将优秀的教育理念作为工作的引领点。理念引领方向,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教育。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并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只有学生快乐,教育才会有实效。

将不断给自己充电作为工作的支撑点。“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代学生不再满足只获得“一杯水”,他们面对的学习资源多了,知识也越来越丰富,求知欲望也更强烈,教师只有跟时代发展同步,不断给自己“充电”,汲取最新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常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能力,才能真正的称之为教师。

将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提升点。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时刻处在生长和蜕变的过程中。期间,他们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在这个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懂得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正确地判断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恰当的教育教学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 青海省格尔木市江源路小学

上一篇:2024年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工作总结下一篇:非遗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