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族统战工作

2024-06-12

基层民族统战工作(共12篇)

1.基层民族统战工作 篇一

基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经验交流发言工作汇报

大家好!我叫X,是X区X社区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我发言的题目是:共居、共建、共事,团结、和谐、发展—深入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我们社区成立于X年,常住人口共X人,X户。外来人口有X余人,有三座清真寺、X%是回族,是一个典型的民族社区。

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示范社区等荣誉,多位中央、省、市领导曾到社区视察和指导工作。

下面,我把近年来X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情况向大家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坚持协调发展,推动社区全面进步

社区成立前,社区辖区环境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相对比较贫困,生活方面存在急待解决的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如厕难等难题。

面对这些困难,我们没有等、要、靠,而是立即行动起来,X年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先期完成了社区的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改造,发动群众对社区小街道路全面整修,对低洼住房、危房进行改造,解决了长期困扰群众吃水难、用电难、出行难问题,解决小街电力供应严重不足、集资重置了增容变压器,对三座公厕进行了改造。在原有一处涝池的废墟上,建起了一座

X平米“星光工程”综合办公大楼,楼内设施齐全,是一座功能齐备的现代化社区样板工程,还建立了“老年人日间托管中心”、“孤独症、精神采集托养训练中心”、“残疾人康复训练工作站”、“爱心超市”、“社区图书阅览室”等,改变了社区面貌和基础条件。社区成立之初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表现为“三多一低”,即无业人员多、残疾人员多、孤寡老人多、文化层次低。

为此我们打造市场、发展经济,建立新的民族特色旅游景区,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就业、生活问题。社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对辖区主要街道进行仿唐式的历史街区立面改造,路口修建了仿古牌楼和整体改造的三座清真寺共同构成独特的民俗风情。

打造“民族商品小吃市场”和“民族饰品青干果市场”,安置了X余经营户千余人就业岗位,繁荣了市场,基本上解决了辖区的就业问题,使社区群众生活向奔小康的目标迈进。这样的建设与发展速度,在我市社区建设中尚属首例。被媒体评价为“创造了社区建设的深圳速度”。

在抓好基础建设的同时,我们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社区办起了各类培训学校,学习班举办之多、活动举办之多、参与群众之多,前所未有!我们修建了街头广场、文化墙、阅报栏、黑板报。

同时绘制弘扬民族团结、拥军拥属、人口文化、科普知识、邻里和睦等内容的展板,张贴民族团结、倡导文明等内容的标语牌。利用少数民族节日和民族团结宣传月等机会,宣传民族政策与法律法规,弘扬辖区内民族工作及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事例,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广大居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了民族团结教育,让“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深入社区居民的心中,营造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团结良好氛围,也营造了十分浓郁的文化氛围。社区回、汉相处融洽,有着浓郁的乡土亲情。

街区的文化氛围十分浓郁,营造了非常温馨、干净清爽、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美好环境。

二、强化领导核心,健全民族工作机制

我们常讲责任,究竟什么是责任?对于社区工作,对于群众要求,我们应该怎么看?什么是工作的份里、份外?

对此社区党支部明确了党组织是社区工作的战斗堡垒,始终把党建工作融入到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围绕社区建设抓党建,以党建促进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构建创先争优的机制。

在党支部领导下,先后建立了议事监督、劳动保障、环境卫生、治安调解委员会、综合治理办公室、社区团支部、妇联、社区统战、社区残协、计生协会、警务室等X多个服务机构。我们每季度通过评选“优秀党员”和“服务之星”,树立起党员模范意识,将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

共有X名在职党员在我们社区报到,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达成在职党员双向管理的协议,动员在职党员进社区,积极参加“党员公开承诺”、“党员自愿认领社区岗位”、“三亮三比三评”等活动,截止目前共实现辖区居民微小心愿X余个。

社区工作繁杂琐细,群众的要求各式各样。党支部一班人遵循的原则是无论大小事,只要是群众的合理要求,都要认真办理、积极关注,工作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不分份里、份外。我们经历了好多次重大的突发事件,如:“花季少女误诊死亡”事件、“四少年偷挖文物工地塌方被埋死亡”事件、“外地务工者触电身亡”事件、“群众上坟路遇车祸”事件等,这些突发的重大事件,处理不当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支部成员敢于担当、敢于挺身而出,这些关头往往是群众看党员的时候,也是党员意志和能力表现的关键之时。

社区党支部还注重组织好各种大型活动,解决好困难问题。如:“尔德节民族团结大型文艺汇演”、百盛广场举办“助残献爱心活动”等。

处理多项重大突发事件,消除了社会不安定因素,为和谐、平安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社区在修路和建设办公楼时,利用大街上拆除的行道砖铺设我们的小街,在很困难的情况下,给残疾人铺设上盲道和坡道,没有忘记为残疾人修建方便的“洗手间”。这些看似细微的小事,体现了社区党支部的用心和责任。

三、加强学习创新,推动民族团结

我们非常重视学习,特别是学习党在各个时期的重要文件,学习社区发展与建设前沿方面的信息,经常同社区各方面人士举行座谈,研究新问题,新动向,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和群众要求,重视创新,不断推进社区建设和各项工作的进展。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以“高举一面党旗”“建好一支队伍”“帮扶一个家庭”“结好一帮对子”“做实一件事情”“发挥一技之长”“带活一片区域”七个一为抓手,增强党员党性,提高党员素质。

这些年来的创新项目很多。X年,我们去南方几个城市社区学习回来,就率先在社区建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工作站”。

我们根据社区少数民族特点开展创业活动,这几年相继建立了民族商品、清真食品两全市场,开发了民族特色的就业服务项目,形成了“何家卤汁凉粉”、“老望炒菜”等十几家特色小吃,解决了大量群众的就业和生活问题。社区邻里节百家宴已连续举办六届,人民日报给予大幅面的报道。奖励大学生已连续X年,奖励大学生X余名,发放奖学金X余万。社区的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遇到丧事,均有社区全程负责送埋安葬,无论回、汉一视同仁。

民族团结形成一条惯例与理念“视辖区的汉族同胞为少数民族,处处给予优待”。“送春联”、“元宵节”、“雷锋日”等都已形成传统活动;“尔德节”、“古尔邦节”等民族节日向困难群众施善,帮困扶贫的大举措行动。创新婚礼、朝觐形式,推行低碳简约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礼仪的做法,社区群众的文明观念和精神文明状况得到极大的提升。

X年X月X日,社区在清真营里寺举办了一场隆重的穆斯林葬礼,前来参加葬礼的群众站满了清真营里寺大院,前往墓地送埋安葬的社区干部群众及穆斯林同胞达百余人之多,安葬归来后,按照穆斯林葬礼的传统仪式为亡者举行了“过乜贴”形式,社区做好丰盛的菜肴“付子白菜丸子烩菜”答谢送埋的群众和邻里乡亲。

看到社区如此隆重举办葬礼,悼念的不是名人、贵人,是一位居住在我们辖区X岁外来的孤寡老太,她叫X,老人生前无儿无女,属当地低保户,晚年老人来到辖区居住,社区一直对这位孤寡老人给予特别的关心照顾,给老人安装取暖炉、送去煤炭、衣服被褥、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经常看望老人,送上热汤茶饭,为老人洗漱和收拾房间,老人生活缺什么,社区立刻给送上,社区的邻里乡亲也经常给老人送饭,帮助老人生活困难和不便,老人在这里晚年生活很满意。

几个月前,老人因病住院,我们安排社区志愿者轮流值班X小时护理和照顾老人,一切费用均由社区负担。此次老人生病住院,卧床不起直至去世,整整有三个月时间,社区志愿者始终守候在老人床前,无微不至的照顾,没有让老人经受一点痛苦安然的离去。这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作为,是人间大爱,是孝亲厚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和升华,是我们社区所创造的全国先进典型的精神所在。

四、突显民族特点,构建和谐稳定

我们的工作始终注重民族特色,和三座清真寺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社区重大事件,活动学习都有寺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如:邻里节百家宴、学雷锋、拥军、各大节日的慰问、维稳与人民调解等。我们已形成共识和不成文的惯例,特别是在扶贫救助上发扬了宗教慈善传统,表现出社区特有的善功善举,为贫困群众服务。我们破除了许多陈规陋习,民族观念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在教育、殡葬、婚嫁、朝觐、生育观念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和变化,投入很大精力,收到了非常可喜的成果。

在为外来少数民族群众服务方面,我们更有深刻的感触。近些年来,外来人口不断增多,大部分是来自甘肃平凉、张家川一带的少数民族,还有部分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我们热情欢迎他们,使他们很快的适应与融入,为我们社区经济文化的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消除负面影响,增强团结与和谐稳定,解决他们经营和生活中的困难。解决他们子女上学、入托难等问题。这里有许多典型的事例。

如:为新疆餐馆解决租房纠纷和营业执照,使他们深受感动,百家宴时,他们积极参与,送来了全羊一只。社区每年的元宵节,特定为外来人口迎接日,将外来人员请到社区团聚,吃元宵,为迎接他们返乡归来,他们倍感温暖,就像回到亲人身边一样。

“六一”儿童节组织了外来人口家长与儿童联谊会,给每位儿童赠送了书包和学习用品。社区坚持每年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奖励考取大学的学生,外来人口子女一视同仁。大量的活动和关爱,极大地促进了外来人口与本地群众的交融与感情,成为社区志愿者和积极分子。

在我们社区,人数仅占总人口X%的汉族成为了少数民族,但却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优先待遇,得到了社区群众普遍认可和接受。汉族孤寡老人的救助和安葬,社区均帮助料理,在社区谁家有难,众人相助的事例不胜枚举。

如:为一位汉族孤寡老太太治病、护理直至安葬;抢救突发心脏病的汉族孤寡老大爷;为患白血病少儿一次捐款X万余元等。

保持民族团结稳定、和谐平安相处是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社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进行探索与创新,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与长久发展。

2.基层民族统战工作 篇二

关键词:拓展,导医,农民,牧民,看病难

为了给患者提供就诊方便,2005年我院建立导医台服务,选择一批年轻漂亮的护士担任此项工作,职责主要是为门诊就诊患者指路,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导诊工作过程不但功能单一,而且年轻护士缺乏必要的分诊知识,缺乏爱心及责任心,既不能满足病家的需求,又给医院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为了进一步改进导诊工作因而解决了农牧民看病难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导医在医护患之的桥梁作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全程护理服务,消除了多年来"导医光指路"的尴尬。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来采用新的导诊模式全程护理服务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我院大胆尝试反聘一批双语资深护士长承担

导医工作,进行以人为本的全程护理服务,并建立住院部楼层导医,规范导医工作流程,拓展了护理服务范围。

1.2 方法

1.2.1 精心选择导医服务人员,在护士紧缺的情况下反聘一批退休护

士长、资深护士作导医服务工作,这批导医既具备管理能力、分诊能力、双语素质,又富有同情心,在工作中责任心较强,能做到耐心、细致、周到和热情服务。

1.2.2 加强培训造就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的导医队伍,由护理部组织

对导医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我院就诊病人67%均为藏族,根据此特点培训内容除了培训交流技巧、导医工作流程、分诊知识、接诊礼节、文明用语外还专门培训了常用藏语,并进行认真考核,择优录用。

1.2.3 合理配置导医人员,为给病人提供全程服务,我院分别在门诊

大厅、各辅助检查室门口、住院部大厅及住院部各楼层均安排了导医人员。制作并张贴各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导医人员人手一册,随时学习,资料中症状描述通俗易懂,可供进修生、实习生及病人使用。

1.2.4 进一步规范导诊流程,制定出简单易行的导诊流程。推行一对

一服务,工作人员将患者直接领到科室,甚至帮着办理相关手续。推出分诊排队措施,既方便患者,又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医疗秩序,形成门诊、辅助检查科、住院部无缝隙连接服务,达到了就诊有人迎、辅助检查有人引、住院有人送的全程服务模式。

1.2.5 完善导医服务内容,增加了导向、分诊,咨询,迎送,传递特殊信息、等的服务功能。

1.2.6 建立导医长效考评机制将其纳入考核范围,制订导医服务人

员服务质量的考核标准:一方面可以从主动的服务态度、服务技巧、医德医风、业务知识、仪表仪容、劳动纪律等方面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可以从患者的感知质量指标和患者的满意度方面来考查,如导医服务策略、技术水平、就医环境、就医方便程度、服务的连续性和服务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1]。

1.2.7 建立每周一次的导医人员晨会,其目的是使护理管理者和导医

护士有机会共同探讨导医服务中的成效和不足,同时将病人反映的问题反馈给导医组的每一个成员,使之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导医护理服务质量。

2 结果

通过2009年来采用新的导诊模式全程护理服务,提高导医护理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从2005年的85%上升到2009年98.5%,我院的导医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3 讨论

导医工作是将导向、咨询、分诊、护理观察、护理管理等集于一体,贯穿于整个门诊病人的就医过程中。进入医院的门诊患者第一接触的医务人员就是导诊护士,她们的举止言谈将会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影响[2],以前采用的常规导医导诊模式以年轻护士为主体,这批护士大多数是刚迈出校们的学生,第一次参加工作,对环境不太适应,心理准备不充分,不能很快进入角色履行自己的角色行为[3],缺乏导诊的相关知识,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机械的完成路引工作,不能真正的关心、体贴病家,语气生硬,表情淡漠,以指路为主,工作内容单一,分诊工作形同虚设,使病人来回跑路,既延误治疗又存在交叉感染的隐患,并且使病原体人对医院的服务极端不满,医疗纠纷频发,导医盲目导诊、工作流程不明确,随心所欲,完成门诊导诊就终止了服务,不具备全程服务的流程,使病家就诊极为不便,未健全导医管理制度使导医人员无章可循,工作随意性强,组织纪律涣散,扎堆聊天现象时有发生。经多年经验教训的积累,为拓展导医服务策略,深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本着为病人提供快捷满意的服务是医院获得病人的最主要的因素,而满足病人的需求则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有效措施[4]的护理原则,我院使用专业素质较高的导医队伍,这批导医既具备管理能力、分诊能力、双语素质,又富有同情心,在工作中责任心较强,能做到耐心、细致、周到和热情服务,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的导医服务精神,并规范了导诊流程,加强管理,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随时帮病人排忧解难,尤其是对孤寡老人、病重虚弱者、残疾人等特殊患者实施特需服务,并能及时正确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及时与病人沟通,尽量使病人的满意率进一步提高,提高导医护理服务质量。本资料通过2009年来采用新的导诊模式全程护理服务,提高导医护理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从2005年的85%上升到2009年98.5%,我院的导医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总之,新时期下,病人的需求不再是单一的就医看病,治病、问病,而是咨询-保健-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的需求,导诊工作中要注重个性,人体的服务,体现多元化服务质量和价值[5],要在思想上、观念上和行为上事事为患者着想,使导医服务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陈英霞.医院导医服务工作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河北医学,2008,11(3):23.

[2]唐锦冲.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社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5,11(9):1-2.

[3]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

[4]陶水华.顾客满意经营方式在手术护理中的作用[J].上海护理,2004,4(1):15.

3.浅议民族团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篇三

关键词:民族团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基层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基层干部是推动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以来,广大基层干部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为推进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基层干部的重要作用,民族团场在发展团场经济的同时,要重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德才兼备、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基层干部队伍。

一、充分认识加强团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基层干部队伍是党的执政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伟大战略的新形势下,加强团场基层组织建设,是当前民族团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当前民族团场基层干部建设的具体情况看,战斗在基层第一线的连队干部是党在团场的中坚和骨干力量,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担负着组织领导团场广大党员、群众开展生产、维稳戍边的重要任务。加强团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项带有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客观要求,是凝聚和团结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推进兵团建设的组织保证,更是建设和谐兵团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二、民族团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兵团成立以来,民族团场的基层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辛苦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兵团精神,诠释着兵团文化的深刻内涵。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团场内外环境及政策调整的变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出现了一下新的问题。具体如下:

1团场机关机构改革前,对表现好、能力强的基层干部可以提拔到团机关科室工作,但2006年团场机关机构改革后,由于受机关编制的约束,基层干部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优秀的同志不能进入机关工作,不利于干部的交流。

2按照兵师党委关于“一万亩以上连队管理人员不超过7名,一万亩以下不超过5名”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限制了新增人员,时间长了,会造成基层干部年龄偏大。同时,新招入的“一连一生”对团场连队的生活不适应,基本在1-2年内,通过公务员考试或者考上研究生纷纷离开了团场,致使团场的年轻的后备干部缺乏。

3在基层工作的年轻人少,尤其是高学历的更少。本团职工子女考取大学后绝大部分人员不会留在团场工作,人才储备极为匮乏。

三、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从提升素质入手,建立健全教育培养机制

“要当领头雁,先进培训班”,只有不断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提高干部建设新型团场的能力和水平,保障民族团场跨越式发展。

一是要制订培训规划。针对基层干部的实际需要,制订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优秀的基层干部进行理论学习。

二是要突出培训重点。针对基层干部理论知识较为薄弱的实际,重点强化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法制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三是要健全培训教育制度。要在领导督促学、同事比着学、个人自觉学、奖惩激励学等方面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培训制度。

四是要丰富教育培训方式。要通过远程教育、大专院校脱产培训、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等方式,开阔眼界,培养开放的思维意识和加快发展的实际能力,真正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

(二)从科学导向入手,建立健全选拔任用机制

1建立健全干部交流机制。干部通过交流,经过不同岗位的历练,从整体上提高素质,增强战斗力。同时也为合理使用各类干部提供更大空间,既调動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又能够及时发现有潜力的人才,使干部任用机制更加灵活高效。通过交流,让干部跳出原有工作圈子,理清工作新思路,确立工作新目标,采取工作新举措,放开手脚大胆干事。

2进一步完善竞争上岗机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干部之间开展适度、有序的竞争,以实绩求生存,以竞争求发展。准确把握轮岗交流竞争上岗的原则和要求,统筹安排方案制定、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等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精心组织,确保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3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一是在选任基层干部时要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不仅要看成绩,也要把群众是否认可作为选任干部的硬条件;要进一步扩大群众在干部选任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把“人民信得过,群众中有威信”作为重要条件。二是要对基层干部的实绩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首先设置较为全面系统、符合客观实际的考核评价内容指标。不只单纯的考虑单位经济增长情况,还要特别注重单位整体、稳定和持续发展情况。其次是要切实地把握好德、能、勤、绩、廉的标准和内涵。如考核“勤”的内容,一个干部老老实实、规规矩矩,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应付性地完成日常工作,并无工作实绩,就不能算真正的“勤”,只有善于动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是真正地“勤”。应灵活运用较为客观、科学的方法,全面、综合评价被考核干部。

4建立健全基层干部的保障激励机制。一是要使党的干部政策向条件差的基层单位倾斜,给予资金支持,为基层领导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对在生产一线工作的同志给予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支持和激励,对在一线岗位上表现突出的干部,要优先提拔,或在经济上给予奖励。比如:针对在连队工作时间较长的一般干部,达到一定年限,连级提升为副科级,副科提升为正科级,通过这些激励手段,促进一线岗位上工作的同志积极向上。二是要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的经济待遇,激发工作热情。

总之,建设好一支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团场基层干部,充分发挥他们带头人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职工组织化程度,更好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推进团场建设事业稳步向前发展,为加快团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熊文汇.加强基层国税机关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学习月刊;2007年10期

[2]王福成.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J].石油政工研究.2008年03期

4.基层民族统战工作 篇四

***乡中心小学2009年9月由该乡原来的十所小学合并成了全乡唯一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心小学,下辖3所村级教学点。2013年为迎接教育均衡发展和标准化建设的需要,学校在原校址上重建了教学楼、公寓楼和餐厅等设施。学校占地面积49318平方米。

学校现有党支部副书记1名(校长)、教务副校长1名(纪检委员)、后勤副校长1名(组织委员)、德育主任1名(宣传委员)、教务主任1名、工会主席1名、团支部书记1名、大队辅导员1名。学校现有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和塔吉克族四种民族组成的150名教职工,其中双语教师43名,有汉族维吾尔族和塔吉克族民族组成的学生1055名,(其中住宿生198名),双语班学生847名,共有34个教学班(母语班4个,双语班28个(模式二8个、模式一20个)。学校现有党员52名,其中男党员12名,女党员40名。

2009年以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县级绿色学校示范单位、县级、地区级德育示范校、乡级、地区级平安校园、乡级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县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2014、2015年被评为县级综合先进单位。在教职工中:阿提柯木·阿不拉、吾尼且木·吾秀、吐热尼莎老师在2014年7月参加***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获得二等奖,马舒亭老师2016年3月参加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演讲比赛获得三等奖;古丽斯坦·麦麦提教师在科教系统“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演讲比赛中获得优秀奖;布阿提克木·吐鲁普在“强化公民意识、增进民族团结、维护法律尊严、反对民族分裂”知识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在学生中,五年级学生伊利亚尔·吾守和阿孜古丽·艾尼瓦尔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征文比赛二等奖,六年级学生努尔艾力·努尔麦麦提和古再丽努尔·吐鲁普在2014年7月和2013年7月分别获得***“民族团结好少年”荣誉称号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族教职工的团结、创新、奋进的精神,勤奋工作,不懈进取的行动是分不开的。

多年来,***乡中心小学在***科教局党委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援助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促进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平安校园,以及***乡的民族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提高认识保稳定。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创建平安校园,几年来我校党支部根据县科教局党委和***乡党委对民族团结工作的要求和学校实际,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将民族团结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严格制定***乡中心小学民族团结工作,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促进了民族团结工作蓬勃发展。

及时成立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教研组组长、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责任制,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格局。

为加强民族团结和相互了解,在学校领导班子及各办公室的配备中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指数,校领导班子6人中,汉族2名,维吾尔族3名,塔吉克族1名;切实加强了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二、以民汉互帮互学为主线,拓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我校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主要开展“九个一”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民族团结座谈会,开展一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举行一期民族团黑板报比赛,开展一次民族团结知识学习,开展一次维护民族团结知识检测,民族团结知识是班主任讲话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每周一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开展一次维护民族团结征文,开展“民汉师生一帮一”结对子活动。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推广先进的班级管理方法和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通过积极主动、务实的结对子工作,扩大民汉师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交流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民族团结的目的,我校教务处和德育处分别安排了民汉教师“手拉手”结对子和民汉班级“手拉手”结对子活动。通过“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广大师生不但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时,在民汉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助互爱,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而且出现了一大批助人为乐、先人后己的民汉师生。今年四月,数学组教师要参加县里讲课大赛。民语老师古丽斯坦要代表我校民语老师参赛,他的结对师傅是数学组***老师,赵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了让徒弟在这次讲课大赛中取得好成绩,***老师主动找到古丽斯坦,对她在说课稿的撰写、讲课的程序、课件的制作和讲课时的教态、说课的发音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古丽斯坦对师傅指出的缺点总是虚心接受,并且想方设法去改正,但因为毕竟缺乏参赛经验,汉语基础有限,所以,整改的过程也是非常艰辛的,***老师总是像个大姐姐一样,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古丽斯坦获得县级讲课比赛的二等奖,拿着奖状的古丽斯坦满怀感激地望着远处的师傅赵老师,那目光纯朴,毫无娇揉造作。看着徒弟领奖,赵老师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感觉比自己拿奖还要高兴。这奖状是民汉教师合作的结晶,更是民族团结的见证。

三、校园里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

学校在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他们的事迹深深的感染和鼓励着身边每一个人,各民族师生亲如一家、水乳交融。

***老师是一位维吾尔族教师,多年来帮助和解决家庭有实际困难的学生,为他们掏钱买衣服和学习用具,使困难学生能够安心在学校读书。

数学教师***在与维吾尔族学生的朝夕相处中结成了深厚的感情。课堂上,她循循善诱,耐心地纠正孩子们的每一道题;课下她和孩子们一同游戏,为孩子多创造交流机会;甚至哪个孩子没吃早饭,她也会将自己带的早餐,悄悄递给孩子。

音乐教师古丽尼格尔,在上音乐课时,总是给维吾尔族孩子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大声地唱出来,大胆地演出来……

多年来,***乡中心小学象这样一些民族团结先进事迹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在这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里处处荡漾着同学情、兄弟情、师生情、民族情,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老师们的默默付出,诠释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民族团结情,也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学生。他们继承了老师们的优良传统。

学校还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互相学习,互学民族语言,共同游戏,同台演出等,不但增长了见识,更增进了友谊。多年的实践,使我校深刻认识到抓好民族团结能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发展,而学校的稳定快速发展又为民族团结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建校至今,全校教职工团结一致,严于律己,恪尽职守,无任何不安全事故发生,教职工无违法违纪行为;在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中,积极进取,教育教学实绩优异,内初班考试连创佳绩,赢得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信赖与赞誉。

5.基层民族统战工作 篇五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边境民族地区与内地发达地区之间,无论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还是基层党组织建设都存在不可否认现实差距。目前,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边境民族地区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贯彻执行不到位、吹的多干的少、亮点反复使用、边远落后村无人重视、干部畏难情绪普遍、点上经验少,面上推广难等问题,对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政策上优先照顾边境民族地区。边境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内地发达地区不具有可比性,上级制定政策时“一刀切”往往只会带来好者越好、差者越差的后果。边境落后地区基层组织建设投入成本高、见效慢、打造亮点难,没有人愿意在其上做文章,边远落后村组织建设往往被忽视。因此,在基层党组织建设资金投入方面,应该优先考虑边境民族地区,起码要在基层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其次,在考核检查时,内地县市与边疆县市、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应进行科学分类,执行不同的考核政策。

二是树立科学的基层党组织书记考核导向。抓书记、抓书记是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但目前,由于对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考核偏重经济、轻党建,导致很多基层党组织书记不愿意在党建工作上花更多的精力,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不懂党建、不研究党建、没有工作思路,错位、越位、倒位现象很普遍,基层党建创新亮点出不来,基层组织建设效果不明显。因此,要树立科学的基层党组织书记考核导向,把党建工作摆正考核基层党组织书记的首要位臵,改变简单地以地方GDP作为提拔重用基层党组织书记主要依据的考核方式,让基层党建抓有成效的书记给予优先提拔,引导基层党组织书记从心理上重视党建、行动上创新党建,真正履行好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6.社区民族统战工作浅谈 篇六

社区民族统战工作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现有人口将近一亿,绝大多数居住在边疆地区,民族自治地方地大物博,全国绝大多数县、市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共同居住,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对社区民族统战工作的重视,时刻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高度,充分认识民族统战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阳泉市城区义井街道小北沟社区位于阳泉市南大东街59号。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078户,2900余人,居民以汉族为主,有回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五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10户24人,满族12户35人,朝鲜族2户7人,蒙古族3户5人,锡伯族1户1人。虽然少数民族人数不多,占据的比例也很小,但是多年来社区始终把民族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来没有放松懈怠,严格按照《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开展工作,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积极维护民族平等,开展民族互助,倡导居民之间相互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民族感情,使社区各族群众和睦共处,呈现出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和谐社区的良好局面。

一、将城市民族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坚持两个纳

入,加强领导,统筹安排。

坚持两个纳入,加强对社区民族工作的领导。多年来,小北沟社区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始终认为民族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坚持将民族工作纳入到社区中心工作,纳入到党建目标考核之中。在第三届社区干部换届选举时,又配备了一名少数民族社区干部。建立健全了区、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组织网络,社区成立了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少数民族积极分子为成员的社区民族工作小组,加强对社区民族工作的组织指导。学习制定民族工作制度,明确职责范围。

坚持把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纳入到社区中心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里,从而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大力改善社区环境,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注重民族团结,在实践工作中提出了:“以事儿感人,用活动团聚人”的主题思路,用扎实实在的工作和真诚的服务感召居民,在社区广泛开展丰富有益的各类活动,既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愉悦了身心,又以此为媒介把社区各民族群众联系起来,使居民在活动中有了相互认识和沟通交流的机会,邻里间的联系增强了、感情增进了,社区逐渐形成了一个民主参与、联系紧密的生活共同体,大大增强了居民的认同感,为社区建设营造了一个和谐良好的氛围。

二、积极构建学习宣传教育平台,提供热忱服务

始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各族居民不断提高对民族团结和党的民族政策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注重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积极性大大提高,民族关系更加密切,维护和稳定了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积极构建学习宣传教育平台,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热忱服务。依托社区各项活动,资源共享,为少数民族提供一个娱乐、学习、交友的场所,丰富少数民族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满足社区正常工作和广大居民需要的前提下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优先、优质、优惠服务。依托社区学校,为少数民族群众开展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社区开办健康知识、卫生常识和计划生育等知识讲座,为少数民族群众举办义诊、理疗和咨询服务活动。依托劳动保障站,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就业帮扶工作。在组织失业少数民族人员参加社区学校和市、区举办的技能培训的同时,社区工作人员积极为他们寻找就业岗位,组织他们参加市区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优先推荐、安排少数民族群众再就业。

三、建立志愿者队伍,促进和谐

建立志愿者队伍,架起和谐社区的桥梁。一是组建社区文体宣传队,长年活跃在社区。二是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和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三是组建社区便民服务队,沟通思想,互帮互助,使各族居民足不出户就能

解决一些基本生活需求,促进各族人民和睦共处、互相关爱,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7.基层民族统战工作 篇七

一、巴什萨依巴克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先拜巴扎镇位于新疆南疆地区于田县县城中西部, 距县城15公里, 315国道南侧, 有11个行政村, 46个村民小组。 其中, 巴什萨依巴克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有1852名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占100%, 共产党员33名。 村整体经济落后, 生态环境脆弱, 资源匮乏, 是和田地区的贫困乡之一。 因此, 选择和田地区于田县先拜巴扎镇巴什萨依巴克村基层党组织为研究对象在南疆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 组织建设方面。

1.根据调查, 巴什萨依巴克全村人口1852人, 共产党员只有33名。 据村支部书记介绍近几年党员发展速度缓慢, 平均每年有两名群众提交入党申请书。 调查发现, 群众认为“入党光荣”的只占46.86%, 而认为“入党是为了得到好处”的占22.57%。

2.党组织建设的水平, 要看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的强弱。在回答“党组织对村党员是否经常关心”这个问题时, 选择“经常关心”的占33.45%, “偶尔关心”的占26.86%。

3.党组织活动形式单一, 念念文件, 读读报纸。 调查发现, 村党组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开展党建活动缺乏经验, 没有远期规划, 活动缺乏针对性, 只会布置工作或摊派任务, 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够完善。

(二) 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1.干部素质方面。 一是年龄老化, 村干部年龄偏大, 领导层缺乏中坚力量, 更缺乏新生力量。 二是文化水平低, 组织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思路狭窄。 据统计, 全村33个党员中, 小学文化程度的占61%,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1%, 高中文化程度的和大学文化程度的占18%。 这种文化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需要, 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工作作风方面。 有些村干部观念守旧, 一些干部的知识仅限于对传统农业的了解, 法律法规知识、 市场经济知识、新科技知识贫乏, 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面对新形势下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仍然习惯于用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来工作。

(三) 经济建设方面。

1.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这里自然条件普遍较差、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人口增长率高, 经济落后。 村集体没有固定收入, 无钱办事, 落后的集体经济使基层党组织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 影响了乡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2.村民收入水平低。 巴什撒依巴克村大多数村民基本上是靠自己家的几亩地, 维持生活, 收入来源单一。 2009年巴什撒依巴克村人均收入2995元, 近年来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得到稳定增长, 2014年人均收入不足8000元, 仍然低于新疆其他地区。 村民文化水平低, 文盲、半文盲比重大, 受传统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的影响, 缺乏改变生活现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等、靠、要”思想较严重。

二、加强民族地区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一) 切实加强村党支部建设, 充分发挥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

《党章 》规定村党支部领导本地区的工作, 这是对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的明确规定。 在一个村里, 有党支部、村委会、经济合作社、团支部、妇代会、民兵等组织, 承担着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职能。 在这些组织和本村的各项工作中, 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格局, 是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的, 在新形势下应当坚持并不断完善。 加强村党支部建设, 重点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选好支部书记, 形成能带领农民群众共同富裕的坚强集体。 其次, 健全其他村级组织领导班子。 要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 由村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 建立健全村委会的有关工作制度,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 实现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要加强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的建设, 选拔优秀人才担任其组织负责人, 并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 引导他们带领广大青年和妇女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二) 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权力运行水平。

首先,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增强改革意识、开放意识、机遇意识、市场意识, 勇于破除一切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 切实承担起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的职责。 其次,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善于引导农民掌握市场经济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 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 有组织地带领农民走向市场,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再次, 提高运用宗教政策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宗教政策, 学会运用党的宗教政策解释宗教现象, 把宗教政策的基本方针与信教群众的生活实际和接受程度结合起来, 让信教群众自觉接受党的宗教政策, 使宗教活动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有序进行。 最后, 要充分利用民族资源创新工作方法。 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 创制具有独特民族资源优势的宣传材料, 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 推动党的群众路线取得新的、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效果。

(三) 坚持依法治疆, 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

近年来, 少数村民的法治意识不强, 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因此, 必须加强对各族群众的法治教育, 开展“讲法治、讲秩序”宣传教育, 不断提升村民学法、尊法、信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坚决捍卫宪法权威和法律尊严, 引导各族群众用理性、 合法的方式表达正当诉求, 维护和谐稳定、 规范有序的社会秩序。 切实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把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从管理转到服务上来, 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通过高效到位的服务, 夯实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

(四)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 是增强农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也是实现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举措。 集体经济实力强, 党支部才有号召力和凝聚力, 才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才能维护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 积极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反映和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的价值归宿。 现阶段新疆农民的利益诉求就是增加收入, 完善民主政治组织让农民当家做主、维护社会稳定使农民安居乐业。 新疆基层党组织要更多地通过发展经济、造福百姓, 从而奠定执政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梅芳.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探索, 2013 (3) .

[2]康晨.新时期边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性分析——以新疆乌鲁木齐县安宁渠镇为例[J].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4) .

[3]何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的有益探索[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12 (3) .

[4]杨昕.新时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和生动实践[J].兵团党校学报, 2011 (6) .

8.基层民族统战工作 篇八

儿童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易发生院内感染,特别是住院患儿体质较弱,免疫功能低下,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接触少量病原体即可引起院内感染,从而加重原有疾病,增加患儿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因此,加强儿科病区管理,降低院内感染率是现代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根据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情况, 探讨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及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210例儿科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6例,医院感染率为3.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消化道感染.结论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现简单介绍我院儿科病区院内感染原因及防控。

1 儿科病区院内感染的原因

1.1儿科病房人员流动频繁 住院期间探视人员多,探视次数多,难免有探视者带致病菌感染患儿。有的家长还喜欢换病房,互换玩具,部分家长卫生意识淡薄,患儿随地大小便、吐痰后又不及时处理干净,这样极大地增加了院内感染的几率。

1.2我院儿科病房比较拥挤,床间距不超过1米,空气不流通,特别到了冬季,病床使用率可达到200%,病房加床多,另外家长怕小孩冻着,不愿意开窗通风,特容易造成院内感染。

1.3同一病房病种混杂,不同系统疾病不同时期的患儿同住一室。

1.4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一个医生或护士分管床位多并且在不同的病房,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有利于病原体传播,特别是手污染传播现象较严重,往往是护士从肠炎、肺炎病房处置后未及时洗手,到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儿床前,触摸听话、可爱的患儿,引起感染。

1.5少数民族热情好客,喜欢窜病房,礼节性的谦让饮食,造成餐具混用,易造成患儿消化道感染。

1.6很多患儿家长文化层次低、卫生意识较差,没有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给患儿哺乳时,不能做到乳房的清洁,而是患儿随哭随喂;人工喂养的患儿奶具不能做到次次清洗,尿布不及时清洗而重复使用。

1.7经济条件差,人工喂养的患儿每次吃剩的配方奶粉放置数小时后再次哺喂患儿,特别是夏季气温高的情况下,极易造成消化道感染。

1.8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如抗菌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指征掌握不明确、用药时间过长等。

2 院内感染防控

2.1加强管理,定期培训考核

2.1.1应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检测和管理工作。同时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使工作标准化、规范化、职责明确化。层层监控,做到定期检查与随时检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保证信息通畅,反馈及时。

2.1.2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 对医务人员加强院内感染的教育,增强消毒意识,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学习医院有关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到定期进行考核:组织卫生员重点学习消毒隔离知识,熟悉消毒液的配置方法及有效浓度,牢固树立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2.2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加强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标准预防是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于1995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医院感染的预防策略,1999年引入我国,并在2000年编入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标准预防的内容是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均需隔离,强调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双向防护。医务人员和保洁人员长期接触、处理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极易被感染上传染病,故应通过培训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防护观念,凡是接触沾有患者体液、血液等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口罩、,穿长工作服,操作后及脱手套后必须洗手并严格预防针刺伤。调查显示,护士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较低,因此我院加强了对护士标准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并提供必备的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护服、鞋套、防护镜、防护面罩、口罩等,使护士能够熟练掌握防护用具的使用指征和使用方法。从而提高护士标准预防行为的依从性,加强职业卫生安全防护,保护患者和自身的健康。

2.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制度、规范手卫生

2.3.1护理工作者应掌握消毒剂的性能和注意事项,严格消毒护理用品 在配置药液、肌内注射、静脉穿刺及各种侵入性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积极学习消毒、灭菌相关进展知识,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一次性备皮刀、一次性治疗巾、一次性氧气面罩、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等;止血带一人一根,用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晾干备用,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2.3.2規范手卫生医护人员的双手在治疗操作过程中与病人接触频繁,直接接触,若无消毒隔离观念,形成接触—污染—携带---传播的过程,给病人带来极大威胁。医务人员手的污染造成医院感染最直接的传播途径。因此,洗手是最简便易行的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之一,是防止医务人员因操作引起外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是患者与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手段。我们将洗手示意图贴于洗手池旁,时刻提醒医护人员规范洗手,并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以监测洗手效果,防止院内感染。

2.4控制环境污染,重视环境清洁 环境污染也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儿科病房人员流动大,不仅有护士医生、患儿家长,还有上级医师、实习学生,而且一个患儿来住院,陪护的家长往往是3~4个,甚至更多,这些因素使儿科病区的空气中微生物数量较其他科室增多明显,增加了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因此应加强环境的清洁消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4.1病区空气消毒 病房时时开窗换气,尽量少用空调,在冬季至少每日2次开窗通风,每次15分钟,病房及治疗室每晚紫外线消毒1小时,每间病房的床位数不超过3张,拉长床间距在1米以上,按感染和非感染性分房隔离治疗,尽量同一病房收治同一病种的患儿,病史要定时开窗通风,使用紫外线消毒,照射时间为每日一次,每次一小时,每周用无水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每半年检测紫外线灯管强度,并且做好紫外线消毒登记。

2.4.2病区物品表面消毒 床、桌子、凳子、治疗车等每日500mg/L84消毒液擦拭,每月彻底擦拭1次,病区床单位定期更换,污染后立即更换。抹布做到一床一椅各一巾,避免抹布到处抹的现象,平时有污染物时随时擦拭。

2.4.3地面的处理 做到一室一拖把,治疗室、病房、厕所等分开使用并标记明显,避免混淆。有污物时500mg/L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用后集中处理,晾干备用。

2.4.4做好陪护人员的管理 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定期不定期向患儿家长讲解院内感染知识,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员及次数,家属有病暂停陪护探视。宣教家属不乱窜病房,不使用别人的物品,不随地吐痰、垃圾袋,大小便专盆并及时倾倒。

9.基层民族统战工作 篇九

(一)建好“一个中心”——综治中心,打造“大综治”工作平台。

建强区级,升级完善社会治理信息系统,拓宽部门单位派驻范围,强化协调调度、督导考核,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建优镇街,统筹整合政法单位和职能部门基层资源力量,落实“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现群众诉求集中受理、分流、化解“一个窗口对外”;建实村居,完善矛盾纠纷调解团队,健全联动化解、双向评议机制,推动区级、镇街资源力量下沉一线,就地解决群众反映问题。

(二)织好“一张网络”——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社情民意全掌握。

多网融合,开展“网格+乡村治理、城市安防、文明创建、市场监管”等领域大联动,统筹协调、一网运行,推动全区重点工作任务在网格中落地见效。规范管理,完善部门业务指导、镇街具体管理、区镇工作考评监管体制,加强网格员教育培训、绩效考核,提高网格员履职能力和工作质效。强化奖惩,探索实行社区专职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农村网格员专职化和薪酬增长等职业晋升机制,落实不合格网格员退出制度,推动网格员履职尽责、发挥作用。

(三)深化“一项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矛盾化解在基层。

强化源头预防,构建以社区(村)为基本单元的矛盾纠纷调处体系,建立“一律两员三官五老”调解团队,健全“一平台五机制”,实现群众诉求调处“最多跑一地、最多访一次”,就地化解。强化有解思维,落实区、镇、村主要领导定期调度研判初信初访情况和领导干部公开接访下访、包案责任制,提高初信初访办理质量。强化法治思维,开展积案攻坚、治重化积、重复信访专项治理行动,坚持打化结合、以打促化,有效压减进京访量。强化联动化解,加强智慧调解平台和品牌调解工作室建设,扩宽专职人民调解员派驻领域,在矛盾纠纷相对集中的住建、物业、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领域成立行业调委会,就地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四)完善“一个体系”——立体化安全防控体系,筑牢公共安全防线。

深化“雪亮工程”建设,强化数据整合、资源共享和实战应用,提升视频监控资源利用效率和研判水平。开展系列专项打击行动,建立完善扫黑除恶、电信网络诈骗等常态化打击整治机制,保持对违法犯罪高压态势。加大社会面巡防管控力度,加强重点单位安全保卫,适时启动一级巡防勤务,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强化重点群体管控,实行“一人一策”“一人一专班”建档管理,压实责任,不出现失控漏管。加强网络舆情管控,强化值班备勤、应急处突和疫情防控,实现各级“两会”、冬奥会和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期间全区社会安全稳定。

(五)推进“一个工程”——基层平安创建工程,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

10.民族工作调研 篇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翻番”,强调要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我区提出了到2017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小康”要求,为推进少数民族与全区实现同步小康,我区成立了专题调研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调查整理、系统的研究分析,现就全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民族工作基本情况

市中区地处乐山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个多民族的散杂居区。全区共有38个民族成份,662812人,其中少数民族常住人口3895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59%,流动少数民族人员常年保持在1000多人。少数民族以彝、回、藏族为主,其中彝族1686人,占全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43%;回族566人,占15%;藏族460人,占12%。

少数民族人员主要集中在社区、院校,少量散居在农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以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有的甚至不懂汉语,因此多数人不得不从事那种不需要较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行业,他们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或在建筑工地、工厂、餐馆打工,人均年纯收入普遍低于当地的汉族群众。来乐经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常年保持在500多人,主要来自新疆和阿坝州,在乐山城区经营点(含流动点)有20多个,主要经营烤羊肉串、兰州拉面、销售葡萄干、哈密瓜和饰品等。据调查,他们的市场竞 争力相对较弱,总体收入也较低,但大多数人认为与家乡相比,经济收入有所提高。

二、开展民族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抓宣传,促进民族团结

团结、稳定是发展的前提。近年来,市中区把加强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手段,制定下发《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各部门相互配合,充分利用学校、会议、党政网、宣传橱窗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大力宣传民族工作的先进典型经验,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涌现出的模范事迹。各民族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抓项目,带动经济发展

1、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主要手段。市中区通过政策引导、争取资金、项目引进等措施,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通过实地调研,形成可行性报告,连续四年每年向省、市民委争取了散杂居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0万元,扶持剑峰乡、白马镇、青平镇少数民族群众发展基础母牛和肉牛养殖、村道建设等。以上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带动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转变观念,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另一方面推动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积极为少数民族企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落实相关民族政策。申报少数民族龙头企业“四川罗城牛肉食品有限公司”为民 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并积极向上争取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财政贴息,推动少数民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该公司被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企业”。

(三)抓维权,保障平等权益

1、依法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在衣食住行、婚娶殡葬等方面,切实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一是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的文件标准执行,在征兵、升学等方面按照优惠政策对少数民族群众实行优惠,对有清真饮食习俗的少数民族职工给予每人每月5元的伙食补助。二是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八届区政协委员安排少数民族5名,其中:回族3名、藏族1名、蒙古族1名,区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1名,目前我区有副科级以上少数民族领导干部4人。三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征用九峰镇明月村5.4亩土地作为回民墓地,使得党的民族政策“穆斯林群众去世后可以实行土葬”落到实处。

2、引导基层积极开展少数民族群众的政策服务。及时帮助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家庭办理低保、子女上学、就业培训等相关手续,帮助他们享受国家相关政策,在医疗保险上,与全区汉族群众享受同等待遇;同时利用基层资源,创新开展形式多样、寓教寓乐的活动,逢重大节日,特别是少数民族节日,开展联谊、走访慰问等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同胞参与,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归属感。

三、存在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有不少少数民族群众缺乏敢闯敢拼的市场意识,对新的发展路子难以接受,有的甚至习惯于“等、靠、要”,习惯于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导致经济来源单一,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致富步子慢。

(二)民族经济发展水平滞后。清真食品行业是城市民族经济的主导行业,虽然近年来得到一些发展,但市中区目前还没有符合清真条件的屠宰牛、羊的屠宰场,屠宰牛基本上集中在杨湾乡,屠宰羊的活动分散在市区城乡结合部,选址布局不尽合理,基本是在自家宅基地上进行生产,环保设施落后,屠宰加工水平偏低,大部分以传统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进行屠宰活动,在部位分切、细分包装方面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肉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与市中区地处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核心区不相适应,从源头上制约了清真食品行业的发展。乐山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每年来乐旅游、经商的少数民族群众不计其数,目前市中区境内还没有一家上规模的回民餐馆,现有的回民餐馆接待能力较差,不能满足国内外回民游客的饮食需求,同时经济效益也不尽理想。

(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加大。由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加上一些人员主动接受管理的意识不强,使得户籍管理等有关部门对其情况难以掌握,在管理和服务上难度加大;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外来经商少数民族人员违反行政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行为也呈日益增多的趋势,如 牛咡桥、黑桥一带少数民族群众占道经营、销售管制刀具现象,相关部门虽然多次送法上门,但收效甚微,还有发展状大趋势。再加上一些人员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遇事易抱团,使得城市管理执法的难度增大。

四、对策建议

(一)解放思想,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要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贫困问题,还得从解决群众的教育问题着手,扶贫先扶智,只有素质提高了,认识到位了,思想开放了,观念更新了,才能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和方向。在民族教育工作中,一是抓好学校教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提高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素质,特别是要重视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二是抓好社会教育,要充分利用相关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树立发展信心,形成各民族间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抓好科技文化知识学习,让群众掌握实用技术和致富本领,提高群众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落实管理责任,建立健全民族工作机构网络 一是在中心城区,以街道、社区为单位设臵一名兼职民族工作人员,负责本辖区内涉及民族工作内容的第一手资料情况收集、整理、上报。二是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应建立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民族工作,解决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三是应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信息台帐,及时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员动态,加强与公安、工商、城 5 管等执法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形成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全面覆盖的工作格局,提升服务和管理效能,优化各部门协同合作模式。

(三)合理规划,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的特点是能够在较小的区域内聚集很多的生产要素,这其中就包括劳动力这个最活的要素。城镇化程度越高,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越强,产生的辐射效应更强。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会相应增加,随着留在农村的农民数量的减少,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会相应增加,劳动生产率也会随之提高,经济收入会明显提升,这样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长期、稳定、协调发展,推进小康进程。

(四)政策资金扶持,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加强协调沟通,积极争取上级在资金和开发项目上的扶持,用足用活现有政策,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是可在区境内选址建现代化牛、羊定点屠宰加工中心,依托现有少数民族企业“罗城牛肉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对杨湾乡原屠宰牛的经营户以及其他屠宰羊的经营户进行整合。规范牛、羊肉定点屠宰,既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产品品质,又可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非物质遗产苏稽跷脚牛肉品质的提升,促进全区优势产业的壮大和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谓是一项一举多赢的惠民工程。二是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的引导,帮助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困难户、城市改造建设中的拆迁户进行自主 创业,为他们提供培训机会,帮助他们小额融资贷款,在办理各项手续以及经营过程中酌情减免有关费用,让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通过发展经济尽快脱贫致富。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企业帮家庭,汉族群众帮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群众互帮互助的办法,携手并进,共同发展,齐奔小康。

2013

乐山市市中区委统战部

11.基层民族统战工作 篇十一

【关键词】边防工作;群众工作;民族工作

公安边防工作,是指公安边防部队在国家划定的边境区域内,依据边境制度,采取各种必要措施进行的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维护国家主权尊严,维护边境地区安全和稳定的一项管理活动。群众工作既是公安边防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我们开展边防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同时,边防群众工作带有普遍性,其中包括边境地区的民族工作。在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聚居在边境地区,这就给边防群众工作带来了特殊要求,即在民族地区必须处理好民族工作与群众工作的关系,积极为边疆经济建设服务,努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下面分几个方面分析一下二者之间的主要关系:

1.群众工作与民族工作具体内容及其在边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1.1边防群众工作是公安边防工作的任务之一,是一项范围广、门类多、形式活的工作

依靠群众是搞好边防工作的根本途径,是公安边防工作的基本方法,边防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公安边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立边之本,强边之路。群众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宣传教育群众,二是积极组织群众,三是充分依靠群众,四是广泛联系群众,因此,群众工作是公安边防工作的根本所在,人民群众是公安边防工作的力量源泉。只有把公安边防工作与群众工作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发挥群众的力量,真正形成一支建设边防、巩固边防的强大力量。

1.2民族工作在公安边防工作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含义

这是由我国具体国情决定的,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我国的边疆绝大多数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同一个民族跨界而居,因此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对于巩固边防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上看,我国的边疆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这就要求公安边防部门应特别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学习他们的语言文字,沟通各民族间的感情,共同搞好边防工作。

2.群众工作与民族工作二者之间的关系

边防群众工作与民族工作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边防群众工作包含民族工作,民族工作是边防群众工作在民族地区的具体化,只有做好民族工作,才能实现各民族大团结和群众的大发动,边防才会有强大的、牢固的群众基础,才能把边防建设成为真正的铜墙铁壁。公安边防工作只有在各个环节上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取得工作的主动权。这是因为:一是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公安边防机关的工作目的相一致;二是边境地区各族人民群众是边防工作的坚实基础;三是各族人民群众是发现和控制敌人的重要力量;四是依靠群众是开展各项边防专业工作的关键。公安边防工作依靠群众是多方面的,如依靠群众提供线索和情况,确立侦察方向和采取侦察措施,依靠群众搞好安全防范,预防边境事件及犯罪,依靠群众监视、控制、追捕、堵截、搜捕人犯等。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工作的好坏决定着边防工作的成败,同样,边境管理做好了,广大边民遵纪守法的意识、边防观念也会大大增强,为加强和发展边境地区的经济,促进民族团结创造一个良好的边防社会环境。例如我国西南边陲的西藏自治区,主要聚居有藏、回、门巴等民族和登人、夏尔巴人。特殊的民族特点决定了民族工作在西藏公安边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教育,并严格落实边境管理的各项措施,才能把以藏族为主体的各少数民族群紧紧团结在我们周围。应当指出,民族工作和群众工作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相区别的地方。说二者是一致的,是因为边防群众工作带有普遍性,它包括了边境地区的民族工作。说二者有区别,是因为民族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给边防群众工作带来了特殊的要求。二者在边境管理区这种特定环境下不能同等对待,前者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是做好公安边防工作的大前提,而后者则是公安边防部门实现和发挥边防职能的手段、措施和基础。因此充分认识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工作在边防群众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是搞好群众工作的前提。

3.协调配合好民族工作与群众工作的关系、维护边防的稳定

由于民族工作与群众工作密不可分,二者互为依托,联系紧密,因此必须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强化边境管理中做好民族工作,进而丰富边防群众工作的内容。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坚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增强搞好民族团结的自觉性。第二、加强民族地区群众组织的建设和宣传教育,建立各种形式的群众联防组织。第三、积极为边疆经济建设服务,努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第四、认真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建立和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及警民关系。

4.当前边防群众工作与民族工作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与措施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时期,边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生活节奏一改常态,各行各业都呈现出崭新的形势。一些边防部门和基层单位处在工作量猛增,人员相对减少,交通工具、通讯器材装备落后,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相应地,公安边防群众工作也面一些问题,一是群众经营分散,人难找,二是警力不足,工作繁重,三是情况复杂,战线太长,面难控。另外,近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总是千方百计地挑拨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制造民族纠纷,妄图分裂祖国,给公安边防民族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制造了许多麻烦,干扰了民族政策在边境地区的贯彻执行。

以上不利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变不利为有利要辨证地看待,关键是要认清民族工作与群众工作之间的辨证关系,两个方面的工作都要抓好,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邊防群众工作的对象少数民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们做边防群众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做少数民族群众的工作,具有民族工作的性质。公安边防部门要把群众工作与民族工作纳入各地综合治理的总体规划当中,促使全社会齐抓共管,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学会运用做群众工作与民族工作的基本功,指导群众和边防干警一道落实基层建设措施,搞好防范的基础工作。同时加强部队自身建设,建立鱼水相依的警民关系。在工作中要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各阶层群众的心态,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去工作。

总之,我国特定的历史和现状形成了我国边防群众工作与民族工作的一致性,即在保卫边防安全与稳定方面具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稳定边防,维护边境的安宁,必须有少数民族做强大的后盾。公安边防部队把边疆地区的民族工作做好了,边民情绪稳定,在少数民族内部形成爱国爱边的合力,我们的边防工作就有了广泛的、可靠的群众基础。因为,居住在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十分熟悉当地地形,了解风土人情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具有在语言、文字、习惯方面与邻国少数民族相通的有利条件。他们在边防工作中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为我们出谋划策,与我们并肩作战,这对搞好军警民联防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群众工作做好了,才能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与稳定,二者具有互补性。在公安边防实践中,必须将二者有机统一、密切协调配合,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力量,促进边防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冯庆夫著.边境管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

[2]孙中国著.边防社会学.人民出版社.

12.基层民族统战工作 篇十二

在民族地区中, 县级基层党校公务员初任培训公文写作教学又有其特殊的区域背景, 需要根据特定的经济、文化氛围量身定制教学策略。现以连南瑶族自治县 (以下简称连南县) 公务员初任培训为例说明。

一、教学背景

(一) 学员综合素质整体不高

连南县地处粤西北瑶族山区, 是广东省重点贫困县之一, 经济、文化、交通及其它社会事业都相对落后, 公务员待遇也明显低于珠三角地区和清远市南部地区, 公务员职位吸引力远低于上述地区, 因而, 连南县近几年新录公务员综合素质整体不高, 尤其是公文写作能力不高。

(二) 教学现状

民族地区县级基层党校公文写作教学现状:教学时间短,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学员重视不足, 教学效果不佳。

连南县公务员初任培训时间多为三周, 培训时间短, 课程和实践活动较多, 教学公文写作课的时间更短, 而常见常用公文就有十多种。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 教学十多种常见公文写作, 就如走马观花, 效果不尽人意。同时, 基层党校教师大多没有在党政机关单位工作经历, 公文写作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时联系实际不够。再者, 不少学员自恃大学里学过, 态度上也不够重视;而且不少学员单位安排的工作任务也多, 虽说公务员初任培训是脱产学习, 但领导安排的工作也不敢不干, 为完成工作而请假的现象也不少。基于以上多种原因, 民族地区基层党校公文写作教学效果不佳, 不少学员结业之后仍不能熟练写作常见常用公文。

二、提效策略

在民族地区特定的环境里, 虽然想提高公文写作课教学效果会有很多不利的因素, 但只要肯动脑, 办法总会比困难多。通过摸索,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民族地区基层党校公文写作课的教学效果。

(一) 以用定教, 讲透理论

以用定教的实质是学以致用, 即根据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写作常用公文的频率, 选出写作频率最高的3-4种重点讲授, 例如报告、请示、函和通报。讲授时, 教师要讲透理论, 明确文种用途, 适用对象, 格式要求, 注意事项, 突出操作性, 让学员从理论上细致了解这些常用公文, 按课上所学操作便可写作常用公文。这样确定的教学重点内容, 切中要害, 有效帮助学员日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 以练促学, 以评提升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戏, 公文写作课就是为提高初任公务员常见常用公文写作能力而开设的, 提高这个能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以现实工作情境为题材练写公文, 比如写请示, 写报告。要想尽快提高学员公文写作的能力, 练写之后, 教师还要组织好批阅点评环节。限于课时不多, 教师点评学员习作时, 关键要归纳出学员练写过程中的通病, 并集中点评;也可以组织学员小组内互评互改, 让学员在互动中更深刻地感受到公文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鉴于不少教师并无在党政机关写作公文的工作经验, 更权威更有说服力的做法是, 邀请县委办或政府办的资深秘书来课堂给学员点评。这是提高公文写作课效果最有力最受欢迎的做法, 也是提高民族地区基层党校公文写作课教学效果的第二个砝码。

(三) 延伸课堂, 后续指导

因为公文写作课课堂教学的时间很有限, 要提升教学效果, 一定要设法突破教室“小课堂”的局限, 创立时空无限延伸的“大课堂”。如今科技日新月异, 给生活和工作带来非常多的便利,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 让课堂教学延伸, 给学员公文写作后续指导。

(四) 学实考实, 以用定考

要切实提高民族地区基层党校公文写作课教学效果, 公文写作课的考核不能拘泥于一般的考核模式, 可以灵活考核, 突出“实战”效果。具体是:教师确定一定范围的公文种类和评分要求, 让学员回去请所在单位办公室命题考核公文写作, 单位办公室主任评分后带回给党校教师评分, 综合二者评分作为学员公文写作课成绩。这样考核, 符合学员今后工作实际需要, 因为学员单位参与, 学员自然重视, 突出实用性, 也突出时效性, 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让学员学以致用。切实突出“考”为“学”为“用”服务, 实实在在地提高民族地区基层党校公文写作课教学效果。

(五) “践”“修”并行, 强教升效

“践”是实践, 修是“进修”。老百姓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民族地区基层党校公文写作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与教师缺乏在机关单位运用公文写作的实践经验也有很大关系。相关教师应该在现有的条件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调研, 多到基层和有关机关单位了解民族地区公文写作的具体情况, 整理出本地区公文写作运用的特点, 尤其是不规范的情况, 以便能更有针对性地教学;如有可能, 最好能到基层机关单位挂职锻炼, 增强公文写作运用的实践经验;同时, 也可适时选送教师到市委党校或省委党校进修, 提升教学理论水平。总而言之, 要抓住各种机会努力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素养, 才有利于提升民族地区基层党校公文写作课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民族地区基层党校公文写作课要提升教学效果, 需要结合民族地区特定的经济文化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考核和师资提升等方面找到对策。

摘要:公文写作能力是公务员必备的一种能力, 民族地区因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等许多因素, 公务员初任培训公文写作教学效果不佳, 为提高该地区公文写作课教学效果, 笔者从确定教学内容;写作训练;延伸课堂, 后续指导;课程考核;提高师资水平五个方面提出提升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民族地区,公文写作,提效策略

参考文献

[1]朱新婷.《试论高校现代公文写作教学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年第25卷第2期:363-366

上一篇:校务委员会工作职责下一篇:申请英国留学奖学金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