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学与985大学

2024-08-25

211大学与985大学(共12篇)

1.211大学与985大学 篇一

大学生校园满意度调查显示:百分制下,大学生对所在高校的满意度为74.4分,处在中等水平。

从配套设施和服务、教学、激励措施、后勤服务和就业与实践五个方面来看,大学生对于后勤和就业与实践方面的管理与服务最为不满;而对图书馆、体育场馆、实验室等配套设施和服务的满意度最高。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服务和对外交流等“软件”同样未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现实与想象有落差:大一新生最低落

整体来看,本科生对所在高校的满意度略低于低于研究生(本科生:74.3分;研究生:75分),其中大一新生对所在高校的满意度最低,而对学校最满意的是大三学生。

年级不同,“槽点”不同

从具体的服务和设施上看,研二以上学生对就业服务最为不满,而其他年级的大学生对于宿舍条件的满意度均为最低;

大一和大二的新鲜人同时对无法获得对外交流的机会表示不满,而他们对所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图书馆和助学金发放工作的评价最高;

而进入大三之后,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服务的不满明显上升,从大三到硕士生和博士生,无不对就业服务打出低分。

艺术生“不开心”

从学科门类上看,艺术生对所在高校最为不满,仅打出70.5分,而哲学专业的学生的高校满意度最高,接近80分(79.5分)。

那么,不同专业之间所关注的问题有哪些不同呢?调查显示,文学、农学、理学和工学专业的学生均对本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图书馆表示了最大的肯定,而哲学、管理学和法学等专业学生则对学校在就业和对外交流方面提供的资源表示了不满;艺术学和医学专业学生对所在高校的不满集中在就业和实践方面。

985高校就业服务满意度不及211

本次调查显示,在985高校中,学生对本校各项设施和服务的满意度达到76分,分别高出211高校和普通本科高校4分和3.2分。但985学校学生在实习和就业方面的满意度反而不如211高校。

2.985和211该不该取消? 篇二

11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的文章指出,不论是哪个领域,公平问题往往最容易受到关注。高校之间,确实存在“分配不均”的状况,但这并不一定完全是985、211的原因。贸然取消了985、211,很可能会带来其他的问题——若无门槛,拼爹现象更严重。

陕西咸阳网友说:“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有问题就想方设法解决,有弊端就想办法清除,但不要因为有一些缺点,就完全否定985、211工程的存在价值。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的,精英学校理应得到支持,关键是监督好经费使用,提高投入和产出比例。”

但更多网友从门槛探讨了这种制度缺陷,一些企业在招聘时设置准入门槛,非985、211工程的学生不招,导致一些普通学校的人才被拒之门外。不少人认为,现在高校选拔人才本来就存在严重缺陷,比的是综合能力和应试能力,容易埋没专业人才。中国首富马云,数学成绩很一般,但这并不影响他的经商智慧。

杭州网友说:985、211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产物,不少高校在这一段时间都已经发展起来,有不少没有入选的高校,甚至已经超越了某些985、211高校。个人认为,985、211应该隔一段时间重选一次,不然对于那些双非高校来说,太不公平了。

而一位辽宁铁岭的网友说,他的一个同学刚从名校毕业,平时在校打游戏、挂科,这次被一家公司直接录取。而自己凭借努力,在学校获得过国家奖学金以及各项荣誉,应聘已过面试后, 因不是985、211而不能录取。

3.成都重点大学211 985 篇三

入选国家珠峰计划、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坐落于四川省省会成都,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

4.长安大学是985还是211 篇四

长安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的全国211工程重点大学院校,同时也入围了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一。

中国的.985工程高校一共有39所,其中陕西省共有三所985大学,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并没有长安大学。而211工程院校中,陕西省共有8所,其中包括长安大学以及三所985大学还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

长安大学的国家特色王牌重点专业有交通运输专业、地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以及自动化专业等。一直以来长安大学也被誉为公路交通领域的黄埔军校。

5.西南林业大学是985还是211 篇五

西南林业大学介绍:

西南林业大学地处四时花开不断的`春城昆明,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院校,拥有70多年林业高等教育的办学经历和30余年的独立办学历史。西南林业大学起源于1939年云南大学森林系和1958年成立的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1973年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与南迁昆明的北京林学院合并办学,成立学校的前身云南林业学院.

1978年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办学后,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变更为云南林学院,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为林业部直属的6所区域性林业本科院校之一,学校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1981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6.211大学与985大学 篇六

2011年4月2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发表重要讲话,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等四个方面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并再一次强调:“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

荏苒13载,两代国家领导人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出了相同的希冀,明确了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位和内涵,也鞭策我们在回顾总结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程和经验的同时,对“质量”和“一流”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一、“质量”和“一流”:功能性与竞争性的统一

“质量”本身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具有某种品质或达到某种特征的程度,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价值判断,即对于某一客体是否能够满足特定主体需要及其程度所做出的价值判断。质量的有无及其高低,取决于客体本身的性状和特定的主体需要。如此来讲,就“质量”概念而言,主体最关注的是客体的“功能性”。

同样,根据辞海,“一流”指第一等,“一流”也是基于主体对客体做出的价值判断,但与“质量”不同。首先,“一流”必然是肯定性价值判断且程度很高;其次,“一流”判断的生成主要基于主体对特定客体与其他客体之间的比较,即一流必然在群体中产生;第三,在“一流”概念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并不必然存在利益相关关系。如此来讲,就“一流”概念而言,主体最关注的是客体的“竞争性”。

“质量”与“一流”是一对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范畴,二者统一于正向价值向度,“质量”是“一流”的基础,“一流”是“质量”的最高体现;二者区别于对功能性还是竞争性的强调。中国“世界一流大学”概念的提出正是上述两种含义的统一:一是基于大学的基本功能是不是充分地实现并优质地满足了需求;二是大学是不是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被利益相关者认可并对资源分配产生影响。而冠以“世界”之名,则是考察“一流大学”上述两个方面的价值实现是不是世界性的。这也正是胡锦涛总书记在高度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之后,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深刻含义。

二、功能性与竞争性的背离:国外关于当今大学的一种认识和评价

综合考察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对于“质量”与“一流”概念的区别也即功能性与竞争性的区别甚至对立(而不是统一)的强调,容易使人们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了一方面在实践上大学教育过度参与了横向的市场竞争体系;另一方面在精神上又对已经逝去的世界一流大学产生人文主义式的怀旧。比尔·雷丁斯(Bill Readings)的《废墟中的大学》(The University in Ruins)[1]的观点很具代表性。他认为:一流大学的功能性理念在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中体现得较为充分,无论是康德的理性大学,还是洪堡的文化大学,以至纽曼的自由教育,甚至是中国西南联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个乌托邦工程,它追求的首先是打造人性、塑造公民,而不是训练专门技术人员。在这样的大学,校长就是其理念的化身,因此也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代表,他对外传播其办学理念,对内则以其理念为原则行事。

而一流大学的竞争性理念则是这个全球化时代的产儿。在美国人提出的“一流大学”(university of excellence)理念中,原先的价值原则让位于现在的竞争原则,一系列操作指标和量化计算,大学越来越按照企业或大公司的管理模式运作,校长变成了体制的管理者,不再以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发表言论,更多地忙于筹措资金、拉来项目;在学校的运作上,重点也相应转移,从研究与教学转向管理与经营,大学故事的主要人物现在是教务长。同时,研究越来越专业化,与教学脱钩;而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则走向服务和接受服务的市场消费关系。总之,大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横向的市场竞争体系,它与思想、民族、文化的纵向联系开始松弛,因此它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感衰微,而竞争意识增强———它追求在竞争中达到“一流”。

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同样也经历了对上述概念的辨析和厘定,“质量”与“一流”,功能性与竞争性经历了分分合合。

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从始至终都应该坚守功能性理念与竞争性理念的有机结合,然而反观我们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历程,可以发现包括国内最好大学在内的“985工程”高校一直在摇摆和艰难求索。对于竞争性理念的被动理解,造成了大学对自身合法性的焦虑,焦虑又促进了大学对外部与内部关系的进一步思考,最后导向对大学功能的价值回归。

这里将借鉴制度经济学的理论,通过对“985工程”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路径和历程进行梳理,认为“985工程”高校在功能性与竞争性的摇摆中,为确立自身合法性地位存在三种制度同形机制。

“985工程”高校并不是从来就有,它的“组织场域”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不能被先验地确定,一个场域,只有其制度轮廓形成时才存在”,“组织之间为了资源和消费者而竞争以外,还要为了制度合法性而竞争,以获得社会和经济的正当性的一个有用工具”[2]。

(一)强制性同形:“985工程”建设的第一阶段

强制性同形源于一个组织所依赖的场域中的其他组织向它施加的正式与非正式压力,以及由其所运行的社会中存在的文化期待对其所施加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被组织感知为要求其加入或共谋的某一种强制力量、一种劝诱或一种邀请。在某些情况下,强制性同形是对国家法令的一种直接反应。从根本上说,这种制度同形来源于强制性权力[3]263。

我国高等教育的命运及一切与政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其结果是高等学校成为国家命运、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政府主导的与政治、经济、社会效益紧密相关的功能影响和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同样,我国重点大学建设政策以及“985工程”的确立的最初动力均是强制性同形,着眼于政府为大学赋予的外部功能。

在我国,重点大学政策是以政府为主导,以提高重点大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政策目标,通过重点资助重点投入的形式,调整高等教育资源与利益分配格局,实现预定的国家与政府需要的政策。重点大学建设政策自1954年我国通过《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以来,经历了重点大学建设、国家重点项目建设、“211工程”、“985工程”等发展阶段,其共同特征是以政府为主导,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发起与设计。国家首批“985工程”大学就是这样诞生的。

与此前的重点大学政策不同,“985工程”的提出还有两个因应:一是面向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对于质量和卓越的追求带来必然的教育分层;二是以加入WTO为重要标志,中国在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全球化国际竞争条件下,着眼于提高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采取的积极主动应对措施。这使“985工程”在强调服务于政治、经济、社会利益等功能之外,更加强调国际竞争性。

身处此阶段的“985工程”高校,对强制性同形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2001年曾坦言:“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我国尚属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我们还面对着来自国际国内多方面的竞争与挑战。与世界上的一流大学相比,北京大学还有相当大的差距。”[4]对于新近赋予的国际竞争职能,“985工程”高校充满焦虑,并努力寻找能够表达的话语体系。

(二)模仿性同形:“985工程”建设的第二阶段

模仿性同形主要源自组织对不确定性的回应,当一个组织的目标模糊不清甚至相互矛盾时,或者当组织环境中出现了符号象征方面的不确定性时,该组织可能以其他组织作为参照模型,来建构自己的制度结构[3]265。

为了获得国际认同,同时为下一步获取资源奠定基础,“985工程”高校开启了关于世界一流大学标准的探讨,虽然莫衷一是,但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在场”普遍认同。这个“在场”有两种体现:一是在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世界一流大学;二是已经存在的世界一流具有某些共性特征。为了迅速得到认同,“985工程”高校十分关注世界一流大学标准提供者所关注的显变量。这些标准提供者包括三类:一是包括以美新周刊、QS、上海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等为代表的大约近20种世界大学排行榜;二是以美国大学联合会(AAU)、英国罗素集团等为代表的英美高水平大学集团、协会等组织;三是自己认同的其他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

本世纪初,清华大学即选定了美国大学联合会(AAU)量化指标体系,并提出以MIT为参照,在基本可比指标方面如研本比、授予博士学位数、教师中博士学位占比、总经费及科研经费、国际发文数与被引数、专利授权等方面设立标杆。

在“211工程”十年发展报告里,这个参照群体扩大到了中国28校与AAU大学平均比较。

在“985工程”二期总结里,教育部要求“985工程”各校选一所同类型的世界名校作为参照系,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就本校“985工程”建设前后与该世界名校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国内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认识已越来越趋于多元。面对国家赋予的国际竞争使命(“985工程”高校的资源依赖主体决定了其并未切身感受到实在的国际竞争),“985工程”高校在模仿性同形中选择了更便利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竞争,甚至将“竞争”变成了一种共谋。诚如杨慧林教授所言:“坦率地说,‘国际竞争’(原文为‘国际化’)的命题或者可能出于某种文化策略,或者必然带来某种‘解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或者‘多元化’(diversity)的意识。而如果‘国际化’是由利益的动机所驱使,无论哪一种可能恰恰都会被消解,如果我们一味‘学习’别人端给我们的‘经验’和‘理念’,永远也无法摆脱这种‘消费’与‘被消费’的悖论。”[5]

(三)规范性同形:“985工程”建设的最新阶段

规范性同形主要源于专业化进程。拉逊和科林斯把专业化理解为“一个职业中的成员集体地界定他们的工作条件和方法以控制生产者的培育,并为他们的专业自治确立一种认知和合法性基础的努力”[3]266。教育场域中的专业化存在两种途径:其一是通过大学正规教育提供认知层面的合法性;其二是通过专业学会(协会)之类的学术团体来界定与传播专业行为的规范性准则。

世界一流大学是制度文明的产物。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过程,它除了是国家战略,是现实需要,更应是大学的自主选择。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这个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应该是相对独立自由的学术组织和研究场所,应具有相对独立的自我管理权力。世界一流大学在历史发展过程始终以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这三大潜在规律贯穿着它的成长轨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维护大学的相对独立性,让大学拥有以学术为逻辑的自我管理。

规范性同形阶段的“985工程”高校将更多地专注于内涵发展,而不是所谓的国际竞争。教育部及相关大学在新一期“985工程”建设中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主要办学指标达到国际较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若干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形成中国特色的办学理念和独特的大学文化。”

纵观我国“985工程”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程,可以看出其发展的三个阶段是螺旋式向前演进的,并不是后一阶段完全取代前一阶段,其内涵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认为:“在20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6]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的终极目的是自由追求知识和真理,且认为这种追求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则认为,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是对知识和高深学问追求的必要条件。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体现了两种高等教育哲学理念的螺旋式发展、交相呼应的特征。

(刘春荣,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文学院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北京100872)

参考文献

[1]比尔.雷丁斯.废墟中的大学[M].郭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沃尔特.W.鲍威尔,保罗.J.迪马吉奥.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70-72.

[3]何俊志,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许智宏.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要有新思路新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1(02).

[5]杨慧林.英文高等教育观感[J].读书,2010(03).

7.211大学与985大学 篇七

985大学是5月份提出来的,命名由此而来。时间节点是北大成立100周年,现在一共有39所,都是重点中的.重点大学。

211大学是面向21世纪建设的100多所重点大学,命名由此而来。尽管211比985提出来的时间要早,但是985大学是世界级名校,而211大学是国家级名校,目的不同,在国家投入的资金以及出台的相应政策方面都是有差异的,而且211和985名校也分首批和以后追加的学校,所以在高考录取分数线以及知名度和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有一定差异的。

8.211大学与985大学 篇八

根据南京大学招生办最新公布的信息可知:

南京大学在江苏是第一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说南京大学是一本大学。

9.211大学与985大学 篇九

为了提高“985工程”项目建设效益,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吉林大学根据“实时监督、动态管理、阶段评价、滚动支持、绩效激励”的原则,结合“985工程”建设中期检查,首次开展了“985工程”项目绩效评估工作,即依据学校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每年将项目预算经费的20%作为绩效经费,与项目的建设绩效挂钩。

一、构建校内“985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动因

(一)开展项目绩效评估工作既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一种内在需求

经过“985工程”十余年的全面建设,“985工程”各项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新一轮“985工程”建设仍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一轮“985工程”建设中把握机遇,提高项目建设质量,是学校“985工程”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这种形势下,在国家下放管理权限的同时,学校应当加强自我约束,将绩效评估的管理监督效进一步转化成巩固成果,提高项目建设质量的推动力。

(二)开展项目绩效评估工作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绩效评估工作牵涉到每一个项目的每一个建设单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这样一项工作高效完成,复杂程度较高、工作量大,对于学校是一种挑战,也是对各项目单位日常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的一次考验。因此,在开展绩效评估工作前期,不能把评估当成形式,而应把把评估当成一种总结建设经验,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进一步剖析学校“985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项目建设水平的发展机遇。

二、构建校内“985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原则

(一)分类指导与规范性相结合

分类指导是在开展绩效评估指标导向上,学校鼓励根据各自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不同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体现分类指导的思想。学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学科建设项目的学科性质分别划分为科技创新学科建设项目、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项目、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交叉学科建设项目三类。虽然在评估中是用相同的一级指标体系来评价所有项目,但考虑到项目类型不同、涉及学科属性不同,绩效评估的二、三级指标与各指标的分配比例各有不同。具体项目名称见表2-1。具体评分体系见表2-2、表2-3。

(科技创新学科建设项目)

说明:以上成果统计均应为新一轮“985工程”建设期内成果。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项目)

说明:以上成果统计均应为新一轮“985工程”建设期内成果。

规范性是对学校“985工程”建设绩效评估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所有项目评估的重点都须以“三个符合度”为依据。具体来说,第一个符合度是考察项目的阶段完成情况(包括研究方向、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否符合学校“985工程”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要求;第二个符合度是考察项目的日常管理(包括项目建设创新思路、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及管理、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等)是否符合学校的整体要求;第三个符合度是考察项目的各项建设成效(包括人才培养成果、科研项目成效、科研成果、学科平台建设、队伍建设成果)是否能够保证实现项目预期目标。

(二)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

学校绩效评估采取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绩效评估中,学校既考虑项目建设成果产出,也着重考察项目建设工作创新性。定量评估结果与定性评估结果各占最终评估结果的50%。定性评估工作由学校“985工程”办公室组织相关领域专家依据评估办法进行,重点考察项目执行情况,具体包括:项目建设目标阶段完成情况、项目建设创新思路与举措、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及管理情况、经费预算执行进度等。专家评分等级分为A(优秀)、B(通过)、C(暂缓通过)三档。具体评分办法见表2-4。

定量评估重点考察学科建设项目投入产出情况,其一级指标包括人才培养成果、队伍建设成果、获得科研项目情况、科学研究成果、学科平台建设成果等。按照项目属性、导向政策侧重不同,评价的权重有所不同。具体评分体系见表2-2、表2-3。

(三)项目自评与专家评审相结合

开展项目绩效评估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所以采取项目自评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评估办法,能够有效地保证评估工作的信度和效度。评估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各“985工程”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调动各项目积极地参与到评估中来,通过自我审视查找问题,进一步明确建设方向。在自评的基础上,学校邀请专家对各项目进行评审,这是对项目建设情况的过程诊断,也是对自评结果的进一步评价和认定。项目自评与专家评审的有机结合,有效增强了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三、构建校内“985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

根据吉林大学“985工程”学科建设项目绩效评估办法要求,评估工作主要分为定量评估、定性评估、结果处理三个阶段。

(一)定量评估阶段

定量评估按照数据采集与自查、数据整理与核查等步骤进行。各参评项目根据评估要求和不同的指标体系统计相关指标数据。校学科建设办公室通过不同形式,协助参评项目开展自评工作,做好数据整理与核查,并组织相关单位人员对上报材料和数据进行核实,对重点数据、有疑问的数据进行核查和修正。

(二)定性评估阶段

学校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召开了“985工程”学科建设项目评估会,组织各项目负责单位进行项目建设情况汇报。评估专家依据绩效评估办法要求,对照各项目上报的定量统计数据及项目绩效评估自评报告进行项目评定。

(三)结果处理阶段

绩效评估结果是学校评价学科建设项目的依据。学校“985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数据的统计结果确定最后评估等级,评估等级分为“优秀”“通过”“暂缓通过”3个等级。依据学校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将每年项目建设经费的20%作为绩效经费,与建设绩效挂钩。对评估结果优秀的项目,学校将给予奖励;对评估结果暂缓通过的项目,学校将提出整改建议与改进时限,并调整项目绩效经费。

四、构建校内“985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机制保障

(一)认识到位、筹划得当是做好绩效评估工作的前提

自新一轮“985工程”项目启动伊始,学校就将绩效评估工作作为提高学校“985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学校“985工程”项目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学校先后多次召开专门会议,校领导和分管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开展绩效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为使绩效评估工作更具操作性和符合学校实际,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财政部、教育部《“985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及学校“985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具体要求,学校专门制定了《吉林大学“985工程”学科建设项目绩效评估办法》,就开展绩效评估工作的组织管理、评估方式及程序、评估结果处理以及专家评估指标体系和各类项目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明确规定。

(二)明确职责、上下联动是做好绩效评估工作的基础

做好绩效评估工作,必须责任明确,任务到人。学校认真制定了评估工作方案,确定了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分三个阶段逐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学校与各项目在评估工作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学校“985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绩效评估工作的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各学科建设项目绩效评估工作的宏观指导;确定绩效评估工作指标体系;检查督导学科建设项目开展绩效评估工作情况;依据最终绩效评估结果,做出相应管理决策。学校“985工程”办公室在学校“985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绩效评估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其主要职责是:按照学校“985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制定绩效评估工作计划、工作细则并组织实施;承担各学科建设项目绩效评估工作的指导、数据材料的审核、整理等;配合并协助学校“985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做好对学科建设项目绩效评估工作的过程监督检查;负责对绩效评估结果进行数据汇总、结果统计、公示等;负责绩效评估工作的总结、评估结果的反馈。各学科建设项目责任小组组长组织本项目绩效评估工作,负责数据填报、核查等工作。

(三)程序规范、严格标准是做好绩效评估工作的保证

在定性评估阶段,学校组成了由校领导、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评估专家组。专家组本着实事求是、对项目建设负责的态度,坚持严格掌握标准,通过听取项目汇报、查阅材料等形式,对项目的实际建设工作和自评状况进行了评估。专家组认真细致、规范化的工作,保证了绩效评估的公开与公平,达到了对建设项目“把脉诊治”的效果。

10.211大学与985大学 篇十

移动图书馆是所有通过移动设备访问图书馆的资源、利用图书馆服务的形式。其实现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让用户无限制地访问并共享信息资源。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图书馆联盟模式的发展由传统型过渡到数字型。传统型的重点是建设履盖全国或地区性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详尽的书目信息体系与周密的文献传递体系。进入数字图书馆时期后, 美国是数字图书馆联盟形成较早, 国外移动图书馆最早的定义是1949年提出的:“设计、配备和运作一种机构以提供相对分馆服务范围更广、更合理可行的服务。”目前, 美国、日本、英国等很多国家高校图书馆都已经意识到移动通信技术给高校图书馆服务所带来的变革, 正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

而我国在移动图书馆联盟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了国家级高校移动图书馆和各省级高校移动图书馆组成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体系。虽然从2000年开始才有初步的研究, 但国内移动图书馆平台建设和应用发展较为迅速。

3. 省7所211高校图书馆有关概况及分析

3.1 陕西省7所211院校高校图书馆现有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规模

据调查与分析, 陕西省7所211高校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无论是从种类还是从数量来看都很丰富。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图书1211841种、电子期刊40596种;西北工业大学电子图书400000册、电子期刊20000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图书4100000册;西北大学电子图书800000册、电子期刊190000册;陕西师范大学电子图书1090000册、电子期刊15000种;长安大学电子图书与期刊共407700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5315375册。在构建移动图书馆联盟时, 以联盟成员自有的信息资源储备为知识仓库, 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使读者任何时间、地点都能无限制地获取信息资源。

但根据这7所211高校的数据库的构成来看, 主要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CNKI)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库、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 (SCI) 等数据库构成, 且存在着重复购买数据库的问题。另外, 有部分数据库因信息资源建设重复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利用。

在这7所211高校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建设层面来看, 仅有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独立拥有自己的移动图书馆, 其余的5所高校与超星等第三方合作拥有移动图书馆。

3.2 SWOT分析法:

外部因素:

O (机遇) : (1) 用户需求与第三方介入 (2) 4G时代的来临与移动终端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对全民阅读的支持

T (威胁) : (1) 版权限制 (2) 全文阅读障碍 (3) 技术限制 (4) 信息安全

内部因素:

S (优势) : (1) 资源利用率上升且资金有保障 (2) 各高校互惠资源, 优劣互补 (3) 高校无线网加速覆盖

W (劣势) : (1) 技术力量薄弱, 服务经验缺乏 (2) 图书馆联盟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存在的固有问题

SO:在机遇与优势并存的状况下, 应抓住机遇,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采取积极策略建立和完善移动图书馆联盟。ST:当外部环境面临威胁时, 应在克服或避免威胁的情况下, 利用自身优势, 采取稳健性政策平稳缓慢的建立和完善移动图书馆联盟。WO:在机遇与劣势并存时, 说明外部发展的大环境是良好的, 应当抓住机遇, 努力克服自身不足。WT:当外部环境与自身因素均不太乐观的情况下, 应采取紧缩型战略, 逐步完善自身, 等待机会的来临。

4. 结论与展望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其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不仅能够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而且对于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至关重要。图书馆联盟是当今国内外公认的信息共享的有效模式与组织形式, 但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联盟存在着以下问题:

(1) 资金投入没保障, 没有建立可持续投入机制; (2) 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导致各省市的发展极为不平衡; (3) 缺乏交流、开放力度不够, 区域性信息资源共享联盟开放力度不够; (4) 共享数据库资源不足, 资源重复建设严重。

移动图书馆联盟与以往的图书馆联盟不同, 它是以985图书馆为中心馆, 并在其中起主导地位, 集中采购、集中编目、联机参考咨询, 主导着联盟的发现方向。

综上所述, 借助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联盟这一载体, 以移动图书馆技术为支撑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形式———移动图书馆联盟将成为未来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方向与理想模式。

参考文献

[1]范晨晓.基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移动图书馆建设SWOT分析[J].现代情报, 2012, 32 (9) :16-19.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9.004.

11.国家985与211工程学校名单 篇十一

1998年5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幹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他說:“這樣的大學,應該是增強和造就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的搖籃,應該是認識未知世界、探求客觀真理、為人類解決面臨的重大課題提供科學依據的前沿,應該是知識創新、推動科學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力量,應該是民族優秀文化與世界先進文明成果交流借鑒的橋梁。”

由此,中國教育部決定在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重點支持國內部分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簡稱 “985工程”。

“985工程”一期名單(34所)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湖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南大學,吉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蘭州大學,東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985工程二期名單(共4所)

中國農業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

(二)211工程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及國務院《關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中,關於“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為了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面向21世紀,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及辦學效益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力爭在21世紀初有一批高等學校和學科、專業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大學的水平。並可概括表述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點。

學校名單(共109所):

北京(24所)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上海(9所)上海外國語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上海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東華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並

天津(3所)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重慶(2所)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河北(1所)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1所)內蒙古大學

遼寧(4所)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3所)吉林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延邊大學

黑龍江(4所)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江蘇(11所)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浙江(1所)浙江大學

安徽(3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2所)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1所)南昌大學

山東(3所)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河南(1所)鄭州大學

湖北(7所)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3所)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

廣東(4所)中山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廣西(1所)廣西大學

四川(5所)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雲南(1所)雲南大學

貴州(1所)貴州大學

陜西(7所)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長安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陜西師範大學

甘肅(1所)蘭州大學

新疆(2所)新疆大學 石河子大學

寧夏(1所)寧夏大學

青海(1所)青海大學

海南(1所)海南大學

12.211大学与985大学 篇十二

★ 福建有哪些大学是985和21

★ 天津有哪些大学是21

★ 985大学是什么意思?

★ 985大学是什么意思

★ 西安有哪几个大学是21

★ 南京有哪些大学是211和985

★ 北京林业大学是985还是211是重本吗

★ 长安大学自荐信范文

★ 北外是985学校吗

上一篇:采煤队机电技术员安全生产责任下一篇:幼儿园古诗文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