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分析与研究(精选8篇)
1.非营利组织分析与研究 篇一
一、我国非营利组织及相关税收法律制度的现状
(一)非营利组织内涵及其在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
非营利组织最早出现于17世纪,它的出现主要和资本主义的民主、自治、慈善等价值取向及社会精神有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不平等的现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市场化、民主化、民营化和全球化
浪潮,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都出现了更加蓬勃发展的局面。然而对于非营利组织这一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尚无统一明确的规定。不过总的来说,非营利组织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志愿性。正因为有着这些属性,因而也常常被称为“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公益性组织”、“非企业单位”、“独立部门”、“公民社会”等等。在我国,非营利组织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性的非营利组织约有1900多个,地方性非营利组织近20万个。它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其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这三类实体构成了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主体,它们在我国发展迅速并且在经济、环保、公共卫生、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扶贫、法律援助、社会福利等广泛领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弥补了政府和市场的功能欠缺,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我国现行非营利组织相关税收法律法规。
当前,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问题,我国并没有专门为其设立一部税收法律制度。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规范问题,都由各个税种的税法来规定。也就是说,在每一个税种中,如无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特殊的规定,非营利组织将和其他纳税主体一样,无论其性质如何,从不从事经营活动,都要交纳税收。目前,根据非营利组织所从事的活动和我国的税法规定,非营利组织可能涉及的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等13个税种,而其中前五个又是对非营利组织影响最大的税种。为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我国在上述各税种的税法规定中,都给予了非营利组织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总的来说,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以三种方式呈现:1.针对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税收优惠政策;2.针对企业对非营利组织捐赠时的税收优惠政策;3.针对个人对非营利组织捐赠时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在第二种方式上,土地增值税的有关规定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是指以出售或者其他方式有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也就是说,房产所有人、土地使用权人将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赠与非营利组织可以享受免税待遇。再比如在第三种方式上,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为:个人向教育、社会公益事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捐赠的,可以在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得到扣除。而在减免的程度上,有的税种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扣除一定的税额,有的则予以完全的免除。二我国非营利组织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由上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对于给予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的条款和规定比较多但也比较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非营利组织的需求日益增加,非营利组织在更广泛领域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现。为能给予非营利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有必要分析挖掘出非营利组织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非营利组织税收体系。我国目前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税收政策规定比较多也比较乱,这些规定都散见于各税种的税法规定中,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体系。也就是说,我国没有专门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特定税收条款来规范它的运行。这对于快速发展的非营利组织显然是一大制约。
(二)没有从税法的角度来定义非营利组织,没有把公益组织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区别开来。对于非营利组织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国内外一直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根据各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和管理来看,大多数国家一般都把非营利组织中的公益性组织单独划分出来,给予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特殊的税收待遇。因为公益性组织和其他的非营利组织不同,公益性组织活动的目的具有公益性,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多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而其他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虽然也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其性质不一定具有公益性,它往往具有互益性。因而区分两者并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待遇是必要的。但在我国当前,还尚未从税法的角度去定义非营利组织,更没有区分公益性和其他的非营利组织。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便出现了许多非营利组织打着“非营利”的旗号,名义上是非营利组织,但其大多数活动却从事着经营性活动,有的甚至以营利为目的,违背了活
动的宗旨目的,这不但使得国家税收流失而且对于其他组织来说也有失公平。
(三)有些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有失税收的公平性。按照税收的公平性原则,相同性质的行为应当受到同等的税收待遇。但在我国,却存在着违反税收公平性原则的税收规定。如同样对一家非营利组织进行捐款,但实施这样一项行为的主体分别是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则税法允
许二者从所得额中扣除的比例便不同。外资企业允许从所得额中全部扣除,而内资企业却有扣除比例的限制。另外,对只有被列举的非营利组织的捐赠才能获得一定比例的扣除,这同样有失公平性,不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三、完善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的思考
针对非营利组织还存在上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完善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一)应从税法的角度来界定非营利组织,应规定非营利组织的宗旨必须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主要的活动应是非经营性活动。当然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是不允许其从事经营性活动获取利润,只是经营性活动不应构成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活动,其从中获取的经营性利润禁止向个人分配而只能用于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的目的。因而对于非营利组织有必要区分经营性活动和非经营性活动所获取的收入,对于其从事的经营性活动所获取的收入如投资所得、贸易活动等应当征收税收,而对于来源于非经营性活动的收入如捐赠、会员的会费和财政的拨款则应予以减免。
(二)学习其他国家,应把公益性非营利组织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区分开来,并给予不同的税收待遇。对于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所有与公益目的有关的活动所获取的收入应当免征所有的税收,而其他一般的非营利组织则仅对其来源于非经营性活动的收入予以免证。这是因为从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活动中获益的是公众,而其他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社会,但其受益的主要是会员,因而应给予它们不同的税收待遇。
(三)应统一内外资企业允许捐赠额从所得额中扣除的比例,这样一方面体现税收的公平性原则,另一方面也会提高企业捐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壮大。
(四)提高所得税中关于捐赠数额从所得额中扣除的比例。现行对于捐赠比例的规定有些偏低,应进一步提高。
(五)改变现行捐赠通过向列举的非营利组织才能扣除的规定,而应当是只要获取了非营利组织资格的认定特别是公益性组织资格的认定,就应允许捐赠直接扣除。
2.非营利组织分析与研究 篇二
关键词: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
我国非营利组织应当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介于政府和社会个体之间向社会或集体提供社会服务的、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正式组织。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非营利组织在政府全方位改革的推动下发展迅速。非营利组织在促进社会发展、满足人们公共需求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职能优势,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共同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主体。然而, 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还有待改善。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和我国政府的关系, 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行探讨。
一、当前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 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了自身所承担的工作, 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也应清醒的认识到, 由于当前体制和制度的不完善,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 也影响到政府或非营利组织的公共事务管理效力的提高。当前, 我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关系中主要存在一下的问题。
1、政府对于非营利组织的认识有待提高和统一。
近年来从总体上而言, 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仍不到位。例如在对于非营利组织产生及发展规律, 如何处理非营利组织的关系, 做到有效的培育和监督管理等问题上, 认识还不够。有的部门认为非营利组织, 是党政机关的内部机构或代管机构, 只是作为政府的一个附属机构而存在, 用于安置闲散人员, 缺乏独立性。有的甚至认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相对立的机构, 是社会的一种负担等等。这些都是认识上种种误区的体现, 极大地阻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建立互动关系。
2、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导致非营利组织的作用无法发挥。
随着民主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推进, 政府职能转变已成为客观发展的趋势。然而一直处于“强势”地位的政府职能转变不能到位、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已成为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巨大障碍。例如一些社团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 建立了明晰的社团章程, 有着各自的宗旨、任务和职责, 但由于政府并没有把该由社会承担的职能交给社会, 使得这些社团无法完全或独立地尽到这部分职责, 无法发挥组织的作用。
3、政府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非营利组织应该是独立的, 但在我国, 由于体制及观念上的影响, 导致非营利组织一直没能够以独立的形式存在。政府将非营利组织视为政府管理范围的一部分, 关于非营利组织活动范围、内部日常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直接的干预, 过多的采用行政手段, 甚至采用严格的预防和监控模式, 严重抑制了非营利组织的自然健康发展。
4、非营利组织自身能力不足。
相比于国外的非营利组织, 我国的大部分非营利组织起步较晚, 能力有着很多的不足。例如, 有的长期依赖于政府, 缺乏独立性, 往往依附于某个政府部门, 行政化倾向较为明显。有的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 有的缺乏对公民的号召力, 存在存在人事、财务等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 甚至有的非营利组织成为谋取私利的手段, 严重损害了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二、完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的途径
1、政府自身的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政府主动从很多领域中撤退, 并将自身原来所承担的很多职责转交非营利组织来承担。政府应将自身精力集中于宏观管理和服务上。首先, 政府应逐步放开对非营利组织的管制。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对非营利性组织放松管制是共同的趋势, 政府要合理规划、逐步放宽对非营利组织的管制, 并使兼任各社会团体领导职务的的党政领导干部逐步推出非营利组织, 允许由社会团体自行选举产生领导人, 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其次, 政府要积极对非营利组织实施各项优惠的政策。如给以更多的财政拨款或更高的税收优惠政策, 给非营利组织充分的资金支援。再次, 要积极维护非营利组织的合法权益。坚决杜绝各类侵害非营利组织合法权益的各种行为, 对给非营利组织造成伤害的个人或组织要严格按照法律进行制裁。
2、非营利组织的途径。
首先, 非营利组织要加强组织自身的制度建设, 取得政府和公众的信任。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章程, 并允许包括政府、媒体以及公众等对组织的活动或财务进行民主监督。其次, 积极引进一大批热于奉献的高素质人才投入非营利组织中, 进一步提高非营利组织的战斗力。其次, 要积极保持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非营利组织应在与政府的交往过程中保持独立性。不能因为需要资金拨款而取悦政府部门, 非营利组织只有具有独立性, 才能真正的发挥自身作用, 对政府进行有效的监督。最后, 要进一步开拓市场, 创新思想, 使非营利组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3、法律体系的完善途径。
目前, 我国已基本构建了有关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制度,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应进一步制定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法, 为非营利组织确立与之相应的社会地位, 明确界定非营利组织的权利和义务, 促使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要依法积极保护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管理、参政议政中的合法权益, 对破坏非营利组织日常活动的行为要给予法律的严惩。
三、小结
协调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是对促进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做好自身工作都有着巨大的意义。当前, 我国非营利组织是在政府引导和管理下参与政府管理的合作关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 但也存在着不少的不足。为了更好的做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工作, 政府应充分给予非营利组织自主权, 放松对其的管制, 同时非营利组织也应加强自身制度建设, 增加自身透明度, 以独立的身份参与到各项公共事务中来。同时, 应积极加强有关非营利组织的法制化建设, 确保非营利组织的安全、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木花:《公共治理模式下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008年。
[2]齐海丽:《参与式合作——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新模式》, 《创新》, 2009, (12) 。
3.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分析 篇三
关键词:激励机制;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
非营利组织乃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社會服务活动的独立的民间组织”,因为其这种特性又被人称为第三部门或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作为正式组织,其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对组织正常运行、目标达成等都有直接影响。因此,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是每个非营利组织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非营利组织出现的时间较晚,虽然经历了比较迅速的发展阶段,但是其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政策规范性不强
当前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和运行主要在参照《基金会管理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以此形成了非营利组织现行的登记管理制度、税收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但是现在尚无专门针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律制度规范作为其工作的现实依据,更别说是涉及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的相关政策规范。这种局面使得非营利组织运行中缺乏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有效依据,使其很多现行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不足,如某个非营利组织中所正在执行的、涉及组织成员晋升、奖励等方面工作的条例或者方案,就缺乏相关政策法律规范的支持,很多时候就只能是非营利组织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制定,政策规范性亟待提升。
(二)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行政性过强而灵活性不足
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存在问题还表现在其行政性过强而灵活性不足。一方面,人力资源激励标准和手段呈现出较强的行政性。人力资源激励标准不是依照工作人员日常表现而多参照其级别高低。这在常规性激励中更为突出,最有力的体现就是在同一类别的激励中,工作人员级别越高其所获激励也越高,反之则越低。在激励手段上也忽视了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的心理和精神层次需求,而是参照行政规章制度进行激励。另一方面,人力资源激励途径和方式缺乏灵活性。现行激励途径和方式均是依照非营利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和固有做法所进行,如对有突出表现的工作人员主要是进行物质利益激励,辅之以少量社会心理激励,而基本不会采用工作激励。事实上,后两者在现实工作中的灵活运用在很多时候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无法有效体现其公益性特征
无法有效体现公益性特征也是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现有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确是能够对个人行为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非营利组织乃是开展公益性或者互益性活动的社会组织,其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也理所应当要能够促进实现其公益性特征,但现实未达到这一点。如对非营利组织成员的物质激励措施,缺乏与之相匹配的精神激励,使得其激励效果仅仅局限于个人而无法有效体现在为社会服务的公益。
二、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构原则
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和运行都深切体现出其宗旨,因为其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构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激励环节要凸显行政管理的公平公开
公平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透明显然更加符合公开的要求。可以说,坚持公开透明原则,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效果。因此,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的激励环节要有效凸显出行政管理的公平公开。一方面,这意味着激励环节要能够使内部工作人员感觉到公平公开,让他们在激励过后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所得、自己的付出/所得=(作为比较对象的)别人的付出/所得。另一方面,其激励环节还要让组织中的外部成员感觉到公平公开。非营利组织和行政管理工作一样具有公益性特性,需要接受外部组织或个人监督以保障其实施效果。因此其激励环节还应该能够使得外部组织和个人感受到公平公开,同时还可以借助外部监督保障激励效果在非营利组织中的实现。
(二)激励手段要体现行政管理的即时高效
一方面,激励手段要体现行政管理的即时原则。即时原则是指在非营利组织成员取得优异的工作成绩、符合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标准后,非营利组织应该及时对这些成员做出激励,同时在第一时间将激励决定付诸实施而不能拖延。对于非营利组织成员而言,及时的激励会促使其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和荣誉感,使其能够感受到组织和领导对他的重视和工作业绩的肯定、认可,这样就会促使其在今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高的责任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另一方面,激励手段还应该体现行政管理的高效原则。要尽可能减少激励手段的复杂性和执行环节,使激励手段的可操作性更高,以便将激励决定在最短的时间内付诸实施,取得最佳的人力资源激励效果。
(三)激励机制要坚持行政管理的公益性职能
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应该能够帮助非营利组织发挥其公益性职能,改善社会成员对其的认识状况,将非营利组织塑造成为“担当着崇高的社会道义责任;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社会公德”的公共组织。比如激励标准应该能为大众所接受、激励环节应该坚持透明公开,最重要的是激励措施不仅能够使得组织成员满足,同时还应该能够通过影响组织成员个人行为而使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从中受益,借此发挥其公益性职能。
三、完善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议
为建立体系完善、运行良好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依照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建构原则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以实现既定目标,取得预期效果。
(一)完善政策法规,创建非营利组织良好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运行环境
针对当前非营利组织运行中所存在的政策规范性不强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在积极调研并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内容更完善、规范性更强的政策、法规,从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招聘和录用,到工作人员的晋升、培训、调任和辞退等各个方面都予以规范和保障。这样不仅可以给予非营利组织以更有保障、更合乎规范的法律地位,同时还能够为非营利组织减少其在人员招录和管理等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非营利组织创建良好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运行环境。同时,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还应该尽快出台关于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的管理规章制度和优惠政策,使得非营利组织能够更加合理、有效的招录志愿者并对其进行人力资源激励。
(二)明确非营利组织公益宗旨,提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社会公信力
结合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和其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建构原则,应该在今后工作中更加明确其公益宗旨,以有效提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社会公信力。今后在设立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时,行政管理和监督部门要赋予其明确的宗旨和所承担的社会使命,使其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感受到其工作中蕴含的社会责任,从而激发其为工作而不断努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还要将其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宗旨和使命向外界广泛的公布,建立接受外部监督的途径。还应该积极招录志愿者前来参与工作,有效提高其人力资源机制的社会公信力。
(三)强化对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行政指导,提高其科学性
对非营利组织具有管理权限的行政职能部门应该积极强化对其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行政指导,以有效提高其激励机制的科学性。也就是说行政管理部门要“以其积极温和的行政态度,柔软灵活的方式以及与相对人沟通、信任和合作的服务理念”,帮助非营利组织制订或修正其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对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运行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对其中效果不佳或者有待改进的地方提出劝告、指导或建议等,以帮助非营利组织改进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取得更好的激励效果。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激励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更加是一种艺术。非营利组织今后在激励工作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对其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进行灵活运用,以取得预期效果,实现组织职能。(作者单位:中储棉花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苗丽静.非营利组织管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2.
[2]嵇建珍,王义宏.实用管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2.
[3]齐小华,殷娟娟.公共关系案例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24
[4]孙越.中国非营利组织激励机制研究[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5).
4.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篇四
总预算会计是指财政部门进行的会计,财政会计的主要事项是资金的划转拨付,就是说只管钱从哪收来,拨到哪去。
财政部门的财政会计并不涉及事业和经济活动,也就不需要固定资产、存货、现金等科目。、对于“现金”需要特别说明一下,财政部门只是资金的划转拨付等,不用现金支付,也不收现金;说通俗一点,它只开凭证。只管账,不管钱,资金由国库支付收纳。2国库单一账户 概念:国库单一账户是指将所有的政府资金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集中于一家银行的账户,即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存款帐户,同时所有的财政支出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均能通过这一账户进行,取消各预算部门,预算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内资金账户和预算外资金账户,各部门、各单位发生的支出,直接从国库单一账户支付给个人或商品供应商及劳务提供者。
实行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支付,虽然不改变各部、各单位的支出权限,但其作用在于建立起了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机制。一方面通过单一账户集中化管理,灵活地调度和使用资金,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杜绝在预算执行中的克扣、截留、挪用资金的现象,促进政策资金使用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强化了约束力和社会监督力,从源头上堵住了政府资金使用的行政干预和腐败现象。国库单一账户-职能机构 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国库”概念进行新认识。我国历来把国库界定为对财政收支进行会计核算的机构如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即使用的是狭义的国库概念。而西方发达国家已实现从单纯核算财政收支,扩展到对财政收入实行全 国库单一账户面控制,即使用的是所谓广义的国库概念。拓宽了的国库概念,目的旨在促进财政资金优化管理,使“国库”不再游离于财政管理之外,而借助于因收支核算而掌握全面、准确、及时的收支信息,对收支活动展开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因此需要: 一是在人民银行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预算资金由原来层层下拨给预算单位,改变为预算资金在没有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之前始终统一保存在人民银行国库单一账户上进行管理。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职责主要是负责国库单一账户和分类账户的开立、设置,办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资金清算。二是设立财政国库机构。建立统一的资金账册,将预算资金由原来通过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整笔拨给各预算单位,改变为财政国库机构根据各部门、各预算单位用款情况和实现的购买行为开具集中付款申请,直接通过人民银行国库单一账户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财政国库部门是预算执行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中央财政资金的调度和各预算单位的协调,负责预算执行。三是建立一个政府采购机构。为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内的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采购,采购内容跨行业、跨部门。政府采购机构主要职能:第一,分析集中采购需求,建立项目有关标准。第二,预测并承担可能采购风险。第三,制定采购方案,确定采购方式。第四,根据产业政策分析供应商群体,第五,分析采购效益。
建立国库账户单一的重要意义:
l、实行财政资金的集中管理,有利于改变财政资金的分散状况,加强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财力的大小,国家财政资金雄厚,才会有较强的能力实施其财政政策。然而,目前我国财政资金分散在各级财政在商业银行的账户及人民银行的各级国库账户中,在这些账户中的财政资金的实际使用权也都分散于各级财政部门、各支出部门和支出单位,从而削弱了国家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而国库改革首先则要求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减少政府资金的流失,从而加强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
2、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大量财政资金分散,游离于国库监管之外,特别是财政部门公款私存,不但干扰了金融秩序,而且还可能诱发乱发滥用、利用财政资金谋取私利的腐败现象。实行国库单一账户管理,一方面政府和财政部门能够掌握
各支出部门和支出单位每一笔资金用途,准确掌握财政资金整体状况,为各级政府进行经济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加强对财政资金支出的监督和管理,促使财政部门管好、用活财政预算外资金,杜绝不合理的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3、强化财政资金管理,有利于减少财政资金分散流失。财政单一账户的实施,能够改变由于财政资金大量分散的局面,利于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随时准确了解财政资金运行动态,从而为制定出相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强化财政资金管理,实施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实行国库单一账户管理,能更有效地稳定财政性存款,维护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完整,使国库始终保持一个较大库存余额,利于用来作为中央银行调节经济、控制信用的基础货币,实现统一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4、有利于增收减支、削减财政赤字。目前在我国财政赤字日益增长的同时,预算外资金却以惊人的速度急剧膨胀。建立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预算外资金纳入国库账户统一核算,统一管理,集中使用。一方面,财政部门可以综合运筹预算内收入与预算外收入,调余补缺,调度调剂使用;另一方面,财政预算外资金存入国库,具有稳定性强,没有资金风险的特点,有利于依照法律法规规范管理预算外资金;再则,在公共资金得到统一管理后,财政赤字规模是在通盘考虑预算内外收入的基础上形成的,收入基础的扩大将相应缩减财政赤字的数额。
4、零余额账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在办理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业务时,先由代理银行根据支付令(即拨款凭证,下同),通过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或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将资金支付到供应商或收款人账户。支付的资金由代理银行在每天规定的时间内与人民银行通过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将当天支付的所有资金从人行国库划到上述各账户,当天轧账后,各账户的余额均为零。
1.财政部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该账户每日发生的支付,于当日营业终了前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营业中单笔支付额5 000万(含5 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应及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财政部零余额账户在国库会计中使用。
2.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授权支出。该账户每日发生的支付,于当日营业终了前由代理银行在财政部批准的用款额度内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营业中单笔支付额5 000万(含5 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应及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财政授权的转账业务一律通过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办理。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在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中使用。
4、财政周转金支出的核算方法
各级地方财政总预算会计设置“财政周转金支出”科目,核算因使用周转金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发生有关费用时记入该科目借方,支出收回时记入该科目贷方,本科目平时借方余额反映财政周转金支出累计数,年终,本科目借方余额应如数转入“财政周转金收入”科目借方。“财政周转金支出”科目下设“占用费支出”和“业务费支出”两个明细科目。前者核算因借入上级财政周转金而支付的资金占用费,后者核算委托银行放款而支付的手续费以及经财政部门确定的有关费用支出。
5国库
人们常说的国库,通常是指国家金库,是一个存放具体实物、货币和黄金的库房。但现代意义上的国库,已经不单单是国家金库,每个国家的国库往往都担负着保管、管理该国财政的资产和负债,以及反映该国预算执行情况的一系列国家财政职能。国库的职能已由传统的“库藏”管理发展成控制政府预算内、外资金,管理政府现金和债务等全面财政管理。
6第212号科目 与上级往来
1.本科目核算与上级财政的往来待结算款项。
2.从上级财政借入款或体制结算中发生应上交上级财政款项时,借记“国库存款”或“上解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归还借款、转作上级补助收入时或体制结算中应由上级补给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国库存款”、“补助收入”等科目。
3.本科目贷方余额,为本级财政欠上级财政的款项;借方余额,为上级财政欠本级财政的款项。
4.本科目应及时清理结算,年终未能结清的余额,结转下年。
5.本科目是往来性质的科比如发生借方余额,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以负数反映。有基金预算往来的地区,可按资金性质分设明细账。
与下级往来
1.本科目核算与下级财政的往来待结算款项。
2.借给下级财政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国库存款”科目。体制结算中应由下级财政上交的收入数,借记本科目,贷记“上解收入”科目;借款收回、转作补助支出或体制结算应补助下级财政数时,借记“国库存款”、“补助支出”等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3.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下级财政应归还本级财政的款项;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本级财政欠下级财政的款项。
4.本科目应及时清理结算。应转作补助支出的部分,应在当年结清;其他年终未能结清的余额,结转下年。
5.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复习题 篇五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预算收入的确认以(C)为准
A.征收机关的收纳数额 B.缴入国库经收处的数额 C.基层国库的数额 D.“缴款书上的金额”
2.与企业组织相比,我国政府单位的中期财务报告多出了(B)这个时间跨度的报告 A.月报 B.旬报 C.季报 D.中期报告 3.行政单位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A)入账
A.估价 B.市场价格 C.重置完全价值 D.计划价格 4.公安部门收取的居民身份证件费、出入境管理费属于(A)
A.应缴预算款 B.其他收入 C.应缴财政专户款 D.预算外资金收入
5.事业单位结账后,发生以前会计事项调整或变更,涉及以前结余的,一般应直接转入或冲减(C)
A.事业结余 B.经营结余 C.事业基金 D.结余分配 6.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最高层次的财务会计概念是(D?)。
A.会计要素 B.会计假设 C.财务报告目标 D.会计原则 7.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清理费用应计入(A)
A.经费支出 B.固定基金 C.其他收入 D.结余
8、行政单位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应列入(B)
A.应缴预算款 B.其他收入 C.预算外资金收入 D.应缴财政专户款 9.事业单位购买债券,收到的债券利息记入(B)账户 A.事业基金 B.其他收入 C.事业收入 D.事业结余
10.文物文化资产盘盈,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应按照其公允价值,贷记(D)科目 A.捐赠收入 B.限定净资产 C.非限定净资产 D.其他收入 11.下列属于专用基金收入的是(C)
A.社会保障基金 B.其他部门基金 C.粮食风险基金 D.文教部门基金 12.事业单位专款结余按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部分,形成(A)
A.一般基金 B.投资基金 C.专用基金 D.专项结余 13.行政单位对于无主物变价款应先做(C)入账
A.暂存款 B.暂付款 C.应缴预算款 D.应缴财政专户款 14.应当在其他费用账户中核算的项目是(A)
A.无形资产处置净损失 B.资产盘亏损失 C.应偿还的受赠资产 D.资产减值损失
15.民间非盈利组织为了实现其业务活动目标、开展其项目或者提供服务所发生的费用,计入(C)
A.管理费用 B.筹资费用 C.业务活动成本 D.其他费用 16.应当在管理费用账户中核算的项目是(B)
A.募款宣传资料费 B.应偿还的受赠资产
C.无形资产处置净损失 D.募款活动费
17.(A)是我国预算收入的主体。
A.一般预算收入 B.基金预算收入 C.专用基金收入 D.资金调拨收入
18.在财政周转金会计核算中,专门为处理呆帐而设置的科目是(D)A.其他财政存款 B.暂存款 C.暂付款 D.待处理财政周转金 19.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中不使用(C)会计要素。A.资产 B.收入 C.利润 D.费用 20.人民银行国库拨付预算资金的依据是(D)
A.缴款书 B.申请书 C.收据 D.支付指令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家预算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ABD)A.分配 B.调控 C.干预 D.监督
2、行政单位收入包括(ABC)
A.拨入经费 B。预算外资金收入 C。其他收入 D。上级补助收入
3、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应当划分为(CD)A.一般预算支出 B。基金预算支出 C。基本支出 D。项目支出
4、事业单位收入包括(ABD)
A.事业收入 B。经营收入 C。预算外资金收入 D。附属单位缴款
5、一般预算支出的支付方式有(BC)
A.集中缴库 B。财政直接支付 C。财政授权支付 D。差额拨款
6、政府及非营利组织收入的主要特征是(BC)。
A.等价交换 B.无偿性 C.非交换性 D.持续性
7、我国预算调拨支出有(AD)。
A.补助支出 B.调入资金 C.专用基金支出 D.上解支出
8、一般预算收入是指各级财政部门组织的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收入,包括(CD?)A.上解收入 B。补助收入 C。税收收入 D。非税收入
9、民间非盈利组织的收入包括(ABC)
A.政府补助收入 B.投资收益 C.提供服务收入 D.经营收入
10、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收入包括(ABCD?)
A.一般预算收入 B。专用基金收入 C。基金预算收入 D财政周转金收入
11、一般预算收入是指各级财政部门组织的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收入,包括(CD?)A.上解收入 B。补助收入 C。税收收入 D。非税收入
12、民间非盈利组织的收入包括(ABC)
A.政府补助收入 B.投资收益 C.提供服务收入 D.经营收入
13、我国预算收入的缴库方式有(ABC)。
A.就地缴库 B.集中缴库 C.自收汇缴 D.直接缴库 ?
14、事业单位的项目支出一般包括()
A.专项业务支出 B。专项购建支出 C。专项会议支出 D。专项大型修缮支出
15、下列属于负债的总账科目有(ABC)。
A.预收账款 B.预计负债 C.预提费用 D.待摊费用
16、下列项目中,应当在“其他费用”账户核算的是(CD)。
A.资产减值损失 B.募款活动费 C.固定资产处置净损失 D.无形资产处置净损失
17、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年终结帐包括(BCD)工作环节。
A.年终结算 B.年终转帐 C.结清旧帐 D.记入新帐
18、下列项目中,应当在“筹资费用”账户核算的是(ABCD)A.一般借款费用 B.汇兑收益 C.汇兑损失 D.募捐活动费
19、我国高校专用基金主要包括(ABCD)。
A.职工福利基金 B.修购基金 C.住房基金 D.医疗基金 20、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收入包括(AC?)
A.一般预算收入 B。专用基金收入 C。基金预算收入 D财政周转金收入
21、我国已经颁布并执行的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包括(ABCD)。A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B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C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D 《民间非组织会计制度》 E 《公立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
22、财政总预算收入会计预算资金调拨收入的内容包括(ABC)A 补助收入 B 上解收入 C 调入资金
D 财政周转金收入
E 预算收入
23、我国下列单位中,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是(ABCDE)。A 人大机关
B 行政机关
C 审判机关
D 检察机关
E 政党机关
24、下列专业会计中,属于事业单位会计的有(AD)。
A 中小学校会计
B 人民法院会计
C 民办医院会计 D 社会福利院会计
E 律师事务所会计 三.判断题
1、事业单位的各种无形资产在计价入账后应进行合理摊销。(Y)?
2、政府财务报告没有必要提供反映政府受托业绩和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统计报表和文字叙述资料,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N)
?
3、事业结余中的项目支出结余如果按规定留归事业单位自主安排使用,应当直接转入事业基金,不参与结余分配。(Y)
4、行政单位的年终结余总数,包括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结余,应当在接到财政部门在次年初下达的批复后才可以使用。(Y)
5、事业结余中的基本支出结余经分配后,剩余部分转入事业基金。(Y)
6、事业单位的经营亏损应当用以后期间的经营结余进行弥补,不可以用事业结余进行弥补。(Y)
7、限定性收入通常在捐赠收入政府、补助收入等这样的非交换性交易收入中存在。(N)
?
8、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费用类科目期末只能结转至“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Y)?
9、在民间非营利组织中,会费属于一种非交换性交易收入(Y)
10、行政单位的工资核算要通过“应付工资”帐户。(N)?
11、某事业单位收到所属报销单位交来的收入,应列入“附属单位缴款”账户(Y)
12、行政单位的工资核算要通过“应付工资”帐户。(N)
13、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资产类科目有现金、银行存款。(N)
14、行政单位的年终结余总数,包括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结余,应当在接到财政部门在次年初下达的批复后才可以使用。(Y)
15、事业结余中的基本支出结余经分配后,剩余部分转入事业基金。(Y)
16、事业单位的经营亏损应当用以后期间的经营结余进行弥补,不可以用事业结余进行弥补(Y)
17、行政性收费既有可能是预算内资金,也有可能是预算外资金。(Y)
18、一般情况下,民间非营利组织对于取得的无条件捐赠应当在收到捐赠资产或者受到解除相关负债时确认捐赠收入。(Y)
19、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董事会或管理层对所接受捐赠的资产市价的限制条件构成限制性捐赠收入。(N)?20、在民间非营利组织中,会费属于一种非交换性交易收入(Y)
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不存在所有者,所以没有设置净资产会计要素。(N)
21、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的会计主体为政府组织与盈利组织。(N)
22、行政单位会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而购入固定资产不增加支出。(N)
23、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即非营利组织会计。(N)
24、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Y)四.简答题
1、什么是财政直接支付?适用的支出范围是什么? 财政直接支付,是指由财政部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
适用的支出范围包括工资,工程采购支出,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
2、财政周转基金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财政周转基金是指各级财政部门按规定设置供有偿周转使用的的资金。财政周转基金的来源渠道一般有两个:一是由财政预算安排,这部分财政周转基金在财政列报预算支出时转入;二是年终结算后由财政周转金收入减财政周转金支出后的净收入转入。
3、简述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主体
我国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是一个独立核算的非营利组织。
4、简述财政周转金的概念与管理原则
财政周转金是指上级财政部门借给下级财政部门用于周转使用的有偿财政资金,包括“财政周转金放款”,“借出财政周转金”,“待处理财政周转金”。
原则:十六字原则,即“控制规模,限制投向,统一管理,加强监督”。
5、简述转移性收入的概念与内容 转移性收入就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
6、什么是限制性净资产?
如果资产或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如资产的投资收益和利息等)的使用受到资产提供者或者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所设置的时间限制或(和)用途限制,则由此形成的净资产即为限定性净资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净资产的使用直接设置限制的,该限制的净资产亦为限定性净资产。(p168)
7、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净资产包括哪些内容? 净资产是一级政府所掌握的资产净值,即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的剩余部分。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净资产,包括各项结余,预算周转金及财政周转基金等。
8、我国现行政府会计与非盈利组织会计体系的内容是什么?政府会计与非盈利组织会计如何划分?
我国现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组成体系:(1)财政总预算会计。(2)行政单位会 计。(3)事业单位会计。(4)其他:国库会计、税收会计、基建会计。(5)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其中,政府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国库会计、税收会计、基建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五.业务题
(一)行政单位发生业务
1、将自筹的基本建设资金100万元,转入建设银行
2、财政通过其零余额账户为单位支付了在职人员的基本工资48000元,离休人员离休费10000元。
3、收到财政部门从预算外资金专户中核拨的预算外资金75000元
4、终了,对比预算指标,财政直接支付用款额度尚有15000元没有支付,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仍有26000元没有收到,另外,单位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有5000元没有使用,做结账处理。
5、收到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财政为单位支付了一笔日常行政活动经费96000元
6、以现金支付王某出差伙食补助等300元。
7、收到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66000元
8、开具授权支付令,支付物业管理费3800元
9、开具支付令购入办公用品一批12400元,已经验收入库
10、开具支付令购买办公用设备一台,价值2000元
(二)事业单位业务
1.以专用设备一台对外投资,评估价位95000元,账面原值为88000元 2.将一项专利权作价对外投资,双方协议价67000元,账面价值70000元 3.年末按事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事业活动用固定资产修购基金45000元
4.年末,事业结余—基本支出结余科目贷方余额为13000元,事业结余—项目支出结余科目贷方余额为6700元,属于尚未完成的重大学科建设项目结余,做年末结账处理。5.财政直接为单位支付了一笔日常活动经费12000元
6.某科研单位A业务开发部专门从事科技产品的开发业务,实行成本核算,本月份从仓库领用材料1500元,投入开发甲产品;月末分配该业务部发生的办公费等间接费用,应由甲产品负担的为500元;试制完成的甲产品成本16800元,已验收入库;另外,本月出售甲产品收入为12000元,款项已存入开户行;月末结转销售产品成本8000元。
7.单位开展对外有偿服务取得收入10000元,已存入开户行;月末按规定计算营业税(税率为5%)。
8.报废固定资产一台,发生清理费用180元,以现金支付;残料变价收入1500元,已存入开户行。
答案: 1.借:结转自筹基建 1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 2.借:应付工资—在职人员 48000 —离休人员 1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8000 3.借:银行存款 75000
贷:预算外收入 75000 4.直接支付时,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15000
贷:拨入经费 15000
授权支付时,(1)未收到时,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26000
贷:拨入经费 26000(2)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5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000 5.借: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 96000
贷:拨入经费—经常性经费 96000 6.借:应付其他个人收入 300
贷:现金 300 7.借: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66000
贷: 拨入经费 66000 8.借: 经费支出 38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800 9.借: 经费支出—办公费 124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400 10.借:经费支出 2000
贷: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000
(二)事业单位业务
1、借:对外投资—其他投资 95000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95000 借:固定基金 88000
贷:固定资产 88000
2、借:对外投资—其他投资 67000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3000
贷:无形资产—专利权 70000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70000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70000
3、.借:事业支出 45000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45000
4、借:事业结余—基本支出结余 13000 —项目支出结余 6700
贷:结余分配 19700
5、借:事业支出 12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12000
6、借:成本费用—直接材料 1500 —其他间接费用 500 贷:材料 2000 借:产成品—甲产品 16800
贷:成本费用 16800 借:银行存款 14040
贷:经营收入 1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040 借:经营支出 8000
贷:产成品 8000
7、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事业收入 10000 借:销售税金—事业收入 50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500
8、(1)收到残值收入。
借: 银行存款 1500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1500
(2)支付清理费时。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180
贷:现金 180
(三)民间非营利组织业务 1.接受海外机构捐赠文物一件,捐赠人没有提供有关的计价凭据,也没有对捐赠提出明确的使用限制条件;经评估该文物的公允价值为50万元。
借:文物文化资产 500000
贷: 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500000
2、转让一项无形资产,账面余额为45000元,协议作价为42000元,已存入开户行;办理交易费用15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按规定计算营业税(税率为5%).借:银行存款 42000
其他费用—无形资产处理净损失 3000
贷:无形资产 45000 借:其他费用 1500
贷:银行存款 1500 借:业务活动成本 210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2100
3.年末,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检查,发现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1240元
借: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124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240
4.按照捐赠人的要求将接受捐赠的一批物资计100000元从仓库领出使用在限定的乙项业务活动上;
借: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100000
贷: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100000 借: 业务活动成本 100000
贷:存货 100000
5、开户行收到A单位捐赠的款项50000元,指定用于购买办公设备两台;签发支票购买上述指定设备,价款50000元。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50000 借:固定资产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6、月末计算本月份应纳所得税数额为260元
借:其他费用 26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60 ?
7、2010年5月17日通过证券公司购买某公司股票,购买价为20万元,交易费用等计2500元,作为短期投资;5月20日股份公司宣告分派股利4000元;5月31日出售上述股票,出售价格为21万元,交易费用等2625元。
借:短期投资 202500
贷:银行存款 202500
借:其他应收款 4000
贷:短期投资 4000 借:银行存款 207375
贷:短期投资 198500 投资收益 8875
8、由于无法满足政府补助所附带的限制条件,因此确定向政府退还12000元的政府补助收入款项,已由开户行支付。
借:管理费用 12000
贷:其他应付款 12000
(四)某市财政局财政总预算会计发生下列会计事项,写出会计分录。(1)收到国库报送的一般预算收入日报表,本日各项营业税、所得税等收入合计300万元,行政收费收入60万元。
借: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3600000
贷:一般预算收入 3600000
(2)收到国库报送的一般预算收入日报表,本日发生退库,各项收入减少20万元。
借:国库存款—般预算存款 200000
贷:一般预算收入 200000
(3)收到国库报送的基金预算收入日报表,本日电力基金收入合计60万元,养路费收入合计20万元。
借:国库存款——基金预算存款 800000
贷:基金预算收入——电力基金 600000
一养路费 200000
(4)本级安排粮食风险基金56万元,存入农业发展银行。
借:一般预算支出 5600000
贷:国库存款 5600000
借:其他财政存款 5600000
贷:专用基金收入 5600000
(5)收到省财政拨入粮食风险基金20万元,已经到账。
6.非营利组织分析与研究 篇六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6 年 3 月
孟莎 201410290 会计学 翟之明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改革的推进,我国非营利组织正在不断增加,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除了国家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程度,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水平也变成了一个有着重要分量的衡量指标。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研究,既是我国现代公共管理中的一个新兴领域,也是非营利组织经营管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综合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相关理论进行初步阐述的基础上,以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析了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结合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财务特点,引入企业财务管理研究方法,提出了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I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目录
一、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1
(一)非营利组织的内涵与财务特征..................................1
(二)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概论......................................2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4
(一)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探析..........................6
三、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7
(一)完善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7
(二)调整传统预算管理模式.......................................9
(三)扩展筹资渠道、优化资金结构..................................9
(四)引入财务风险预警指标......................................10
(五)加快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10 参考文献...................................................................11
II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水平却远远落后于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发展,严重制约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持续性。因此,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研究对于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和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非营利组织具有其自身的内涵和财务特征,其财务管理的内容、原则、目标与流程构成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层面。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主要存在资产管理随意松散、预算编制不够准确、筹集资金面临困境、收支管理后劲不足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非营利组织自身特点、传统预算存在缺陷、筹资机制先天不足、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财务风险估计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针对目前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完善非营利组织财务制度、调整传统预算管理模式、扩展筹资渠道并优化资金结构、引入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加强财务分析与评价、加快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等方面提高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从而保证非营利组织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非营利组织的内涵与财务特征
1.非营利组织的内涵界定
社会结构理论将现代社会的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学术界对“非营利组织”普遍认同的概念是由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提出的“结构——运作定义”,该定义着眼于组织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方式,认为凡是符合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等五个特征的组织均可视作非营利组织[1]。目前,国外对非营利组织的称谓并不统一,一般叫法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公立单位等等。但范围一般界定为下列组织或单位:政府单位,包括联邦(中央)政府,州、县、市、镇、村等地方政府;卫生福利机构,包括医院、诊所、护理所、福利组织、红十字会;教育机构,包括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各种宗教组织;各种慈善机构;各类基金会。
从财务的角度来定义非营利组织,我国正式文件还尚未出现类似提法,但西方国家使用较多。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所使用的“非营利组织”一词也是从美国借鉴而来。顾名思义,非营利组织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其经营的目的在于社会利益而非某人或组织的经济利益。美国会计学会在《非营利组织会计事务委员会报告》中指出:通常区分营利与非营利的基础就是有无营利动机。并从行为上定义非营利组织为“无营利动机,无个人或个别拥有组织的股权或所有权,组织的权益不得任意抽收或者交换,通常都不可或被要求直接地或按比例地给予资金捐助者或赞助者财务上的利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1980 年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四辑《非营利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组织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指出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特征包括:(1)绝大部分资财来自资财供给者,他们不期望按照其所提供的资财比例收回资财或获得经济利益;(2)业务运营的目的主要不是获取一笔利润或利润等同物而提供货品和劳务;(3)不存在可以出售、转让、赎买或机构清算可以分享剩余资财明确的所有者利益[2]。
2.非营利组织财务特征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被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资源提供者向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且不享有组织所有权,其剩余资财不存在明确所有权,承担一定受托经营责任的组织。与营利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具有以下明显特征:第一,运营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追究利润或利润等同物。尽管某些非营利组织业务的收支会产生结余,但总体上是以宏观的社会效益而非微观的经济效益为目的。第二,业务运营所需要的资财,全部或部分来自政府预算拨款、单位收支结余以及接受的捐赠等渠道。政府或捐赠者等资财提供者目的不在于收回所提供资财或按提供资财的一定比例获取经济回报,而在于保持和加强该组织为整个社会或特定团体提供商品或劳务的能力。第三,运营业绩不能用利润指标来衡量。第四,不存在可以出售、转让、赎买的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说,当非营利组织解体时,资财提供者也没有分享剩余资产的明确所有者权益。第五,业务运营通常借助政府和捐赠者对使用其所提供的资财加以限制、以单位预算约束等手段进行控制[3]。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学会、商会、协会、联合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团体,以及学校、图书馆、研究所、医院、博物馆、福利院等各种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它在教育文化、科技、医疗卫生、权益保护、社区服务、扶贫发展及慈善救济等领域为社会公益提供服务。
(二)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概论
1.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1)非营利组织筹资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非营利组织的创立、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以不断的筹资作为前提。资本是非营利组织的血脉,是非营利组织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非营利组织资金筹集管理应遵循国家有关规定,选用合法有效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合理分配各种资金并保证各种形态资金的适宜占有程度。
(2)非营利组织投资管理
非营利组织对外投资包括短期投资、长期投资。非营利组织以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实物资产等方式向其他组织或独立核算的企、事业单位投资和购买国家债券等。非营利组织对外投资必须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并按规定报经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3)非营利组织收支结余及净资产管理
非营利组织收支结余包括财政专项补助收支结余和其他收支结余等。结余分配是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指非营利组织当年结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结余及其分配管理主要是指对非营利组织收支结余及其分配、使用所进行的管理。收支结余一般按照收支两条线进行管理。净资产管理又称基金管理,基金是指非营利组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资产,按照资金的用途可以将基金分为:事业基金、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基金管理主要是指对非营利组织基金的提取、取得和使用所进行的管理,基金的使用应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
(4)非营利组织财务预算管理
国家财政对非营利组织实行一定的财政补助,并要求非营利组织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指非营利组织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财务收支计划,对计划内非营利组织财务收支规模、结构和资金渠道所作的预计,是计划内非营利组织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在财务收支上的具体反映,是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的基本根据。
2.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原则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原则是组织非营利组织经济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准则。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工作应结合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特性及其经济管理的需求,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财务活动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行。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牢固树立法律意识,规范非营利组织财务行为,使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在法制轨道上运行。这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所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非营利组织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并结合各行业的特点、实际情况,制定财务管理规定、财务管理办法和开展财务活动,从而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体系。
(2)坚持量入为出、控制成本的原则
量入为出、控制成本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非营利组织开展日常业务活动时,国家预算对其进行补贴,但由于国家财政拨款有限,各项事业发展且都需要资金,就导致资金供需矛盾十分尖锐。非营利组织在国家补贴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兼实行低成本收费,导致资金缺口形成在所难免。非营利组织应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到急需的地方,坚持节约、勤俭办事的原则。
(3)实行预算管理的原则
非营利组织全部财务活动都应按规定编制预算,实行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正确编制组织预算,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单位的财务活动,保证各项业务顺利的进行。非营利组织预算的编制,既要考虑前期执行情况,又要兼顾非营利组织的事业发展规划,考虑计划期内的各种有利与不利因素,使预算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随着财务预算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非营利组织预算的编制,应更多地采用零基预算等更为科学的方法,按照当地财政对其预算编制的要求,完成组织预算的编制、批准及执行工作。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4)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的原则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工作,是在最高管理层或总会计师的领导下,由非营利组织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组织的财务活动,有利于强化组织财务管理,对促进其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它以价值形式综合反映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层进行统一领导时,必须加强各项财务基础工作的建设,财务相关部门也应健全各类原始记录,严格计量验收,加强定额管理,做好财产清查工作。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一)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产管理随意松散
目前,大多数非营利组织对资产的管理比较混乱。内控制度不健全,资产账实不符。资产管理随意松散。其中,最为突出的即非营利组织固定资产的管理,其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部分固定资产登账之后并没有及时入库,造成会计数据的账实不符,财务核算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从而导致资产的流失。其二,设备仪器等固定资产一味求大求新,在未经过科学财务分析的前提下,盲目购置新的资产,导致购入资产闲置不用、使用效率十分低下的情况非常严重。其三,对于已经转让、转性的固定资产未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有关资产的转移手续,对该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少提折旧或者不提折旧,对该缴纳资金占用费的不缴纳,该收缴的承包费不追缴,将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无形中置于次要地位,投入的资产无法得到补偿,致使资产价值受到侵害[4]。此外非营利组织对于日常办公等低值易耗品资产的处理,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日常办公用品通常在需要时采购,采购地点与时间都比较分散,采购回的物品在财务上没有及时进入库存,缺乏科学有效的库存管理。
2.预算编制不够准确
非营利组织预算编制脱离实际是目前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数据不能真实反映资金需求
目前,非营利组织预算编制主要是依据上级部门下达的预算内经费拨款指标以及本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对人员经费指标和公用经费数额进行分配。在对非营利组织的投资项目进行预算时,预算部门通常缺乏长远考虑,没有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规划项目,有时即便考虑了计划发生的项目,也没有具体计算所需资金量从而在预算中进行反映,由于上没有科学预计次年可能实施的项目,对于完全无预算的但所需资金数额较大的项目,财务上实施起来困难极大。尽管在预算中留有不可预见的费用即准备资金,但对于收入较小的非营利组织,其准备金却远远达不到支出金额,导致巨大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的资金缺口。而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由预算数额不真实、不准确所导致的。预算数据脱离实际是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预算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2)预算编制缺乏各部门通力配合
在非营利组织中,预算资金配置的主体主要是非营利组织财务处计划科,各部门在预算编制中参与度很低,预算项目经切块分割后的细化分配方案并没有公开,各部门仅知道本部门的各项经费指标,部门之间缺乏配合监督,不利于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此外,在实际过程中,往往有些管理层对各自部门的管理缺乏积极主动的负责态度,对规范的预算管理缺乏科学的认识。在各部门上报预算时,不重视预算本期的计划,仅仅按照上指标随便一报了事。导致组织整体预算与实际情况发生较大差异,使预算数据失真,给国家和上级统计预算数据带来了极大的不实。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大打折扣,造成本应由预算解决的问题推致决算工作中,形成了轻预算、重决算的不正常现象。
3.筹集资金面临困境
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NGO 研究中心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有41.1%的非营利组织当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5]。由于非营利组织的产出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多年来,非营利组织的投入也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然而,随着非营利组织自身的不断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也逐渐加大,政府财政的投入已不能满足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国非营利组织难以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捐赠,向社会募款的效果较差,捐款金额占总收入的比重远低于国际同类非营利组织水平,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非营利组织接受营利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平均不超过组织总收入的30%,而在香港,非营利组织接受捐赠占总收入的83.2%。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面临筹集资金的困境,许多非营利组织存在严重的资金不足,甚至导致根本无法开展正常活动。由此可见,非营利组织资金短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非营利组织长期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
4.收支管理存在漏洞
非营利组织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非营利组织因其组织的特殊性质可将收入分为非自创收入和自创收入两大类。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因其财务特性容易放松对自创收入的管理,作为自创收入主要来源的服务性收入在总收入的比重也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如此,非营利组织在开展业务工作时,可按国家收费标准获得一定的服务性收入,但这类服务性收入的收费标准一经制定并经物价部门批准后,往往十几年不变,不管市场环境如何变化,也不顾组织自身情况如何变化,始终没有改变原有的收费标准。这种情况就是由于组织对收入疏于管理造成的。另一方面,非营组织对支出的管理措施不得力也导致组织发展的后劲不足。在资产使用上,普遍存在轻视成本核算,缺乏效益观念的现象,仅按照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简单的开支标准计提费用,而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使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此外,支出费用的界限也比较模糊,各支出常常相互挤占挪用。同时,非营利组织中对货币的未来需求量预测不足,造成资金限制,资金的时间价值被忽略,货币的机会成本较高。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探析
1.非营利组织自身特点所产生的问题
由于非营利组织自身的非营利性,导致其财务上具有缺乏利润指标、所有者权益特殊等特点。此外,非营利组织管理者也由于组织的非营利性而排斥商业和营利行为,从而对其组织内部财务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具体表现为:
(1)财务缺乏利润指标
在企业财务中,利润指标能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权威标准,为企业提供了量化分析的科学方法并使企业分权管理成为可能。然而,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组织,在非营利组织整个财务体系中缺乏利润指标,就导致管理人员很难就各种目标的重要性达成一致,对于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也无从确定。同时各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难于考评,各部门权责利难以区分,导致分权管理难度加大,从而带来一系列财务管理的问题。
(2)所有者权益形式特殊
非营利组织资财的权益属于组织本身所有,但非营利组织不能对其资财权益进行转让、出售,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按照资财提供者的要求来运作、管理和处置资财。然而非营利组织出资者或捐赠者,其出资的目的并不是要求非营利组织寻求经济利益,也不期望收回或据以取得经济上的回报,多数情况下,他们在交出其资金所有权的同时,也将监督该笔资金是否用于公益目的的权力一并交了出去,相当一部分出资人出资后连出资凭证也不索取甚至匿名出资,他们既不享受经营管理权,也不享有收益分配权,因此组织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也很少被出资者予以关注,非营利组织内部也因此常常忽视损益的计算。从一定程度上说,非营利组织所有者权益形式的特殊性是导致其内部控制长期置于外部审计监督之外的根本原因。
(3)管理者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过去计划经济的体制下,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那时的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缺乏理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直到现在,非营利组织最高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仍然普遍偏低,对财务管理的职能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非营利组织不同于企业,不存在商业营利行为,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因而也就不存在财务管理的问题。财务管理部门大多只是停留在日常核算、预算编制的层面,并没有过多考虑资金使用效率、资金成本、资金风险等深层次财务管理问题。这种观点显然是一种误区,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逐步建立,市场经济已把非营利组织和社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传统核算型报账制的财务管理方式早已不能适应组织发展的需求,一个组织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非营利组织的发展。2.我国传统预算会计存在缺陷
(1)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目前,非营利组织多数采用固定预算和定期预算的方式。固定预算是根据未来固定不变的业务水平,不考虑预算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业务量变动而编制的预算。固定预算是一种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它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水平编制,一般适用于经营业务稳定,能准确预测成本的固定费用或者数额比较稳定的预算项目。固定预算的特点是不考虑业务量的变动,只按某一确定的业务量水平为基础编制预算,将实际结果与预算期内计划规定的业务量水平所确定的预算数进行比较分析。然而,固定预算的并不能随时反映市场状况变化对预算执行的影响,当实际业务量偏离预算编制所依据的业务量时,预算便大大降低了其作为控制和评价标准的意义。
(2)预算编制程序颠倒
依照惯例,非营利组织将经费指标划分到各部门,应首先让各部门申报下一用款的计划,之后再根据需求进行分配,最后由财务上报预算。然后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管理总是先由财务上报预算,之后再将经费指标划分到各个部门,编制程序在时间上是完全颠倒的。于是,预算项目在实际支出时很可能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一方面,事前有预算的事中却没有执行,以至预算没有完成。另一方面,上级批复的项目预算没有预期完成,从而影响了次年专项资金的划拨。最终造成专项资金的挪用,导致预算失效,给非营利组织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3)预算管理缺乏激励机制
由于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激励机制,造成各科室部门忙于追加、争夺资金,财务部门忙于平衡资金,无力跟踪资金的使用情况,致使资金利用效率地下,部门之间资金矛盾加剧。由于预算资金分配的不合理,有些部门到年底没有经费,只能将许多本应做的事情递延到下个,而相反,有些部门年底预算经费结余较大,为了保证下年非营利组织不削减其预算指标,就突击开支,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导致部门之间资金矛盾加剧。
三、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
1.加强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
(1)建立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为该机构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加强验收和使用固定资产的管理。资产管理机构受托对非营利组织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依据有关政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府制定并实施的具体管理办法,办理资产的验收、登记、调拨、转让、转性、报废等一系列手续。
(2)加强会计核算。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总分类明细帐,进行价值和数量的双重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和固定资产台账、卡片,由专人负责管理,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型号、使用的单位以及存放的地点等。保证整个管理体系环环相扣,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账帐相符。
(3)实行集中管理,分级分口负责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管理权属应统一收归财务部门,在财务部门进行价值管理的同时,有权监督实物管理部门的实物安全管理情况。
(4)固定资产的购进、拍卖、转让,原则上应先经非营利组织办公会议以及资产管理机构评估讨论,财务部门审核无误报批核准后方可进行。未经审核评估以及批准而擅自处理固定资产是违背了资产管理制度的行为,应予以处理。
(5)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每年组织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对非营利组织资产的品种、数量、存放地点进行盘查,核对财务账目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实物账目是否相符。同时加强非营利组织固定资产的财务审计监督。对非营利组织的运作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确保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6)加强产权管理。非营利组织资产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固定资产产权登记、界定、变动和纠纷的调出,保全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对外投资转移固定资产使用权一定要履行审批手续并坚持有偿使用,收取占有费。
2.加强收支管理制度的建设
收入管理是非营利组织财务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非营利组织必须建立健全收入管理制度,并使之环环紧扣,没有漏洞。主要要求为:
(1)所有收入均由财务部门统一核算。款项由财会部门或制定的授权部门的专人收取,任何部门、个人均不得经手现金和银行存款,但依法单独建账、独立核算、置于组织审计的监督之下多种下级经营公司等除外。
(2)收费收据均应连续编号,由财务部门严格管理,所有收据均应在财政部门制定处购买或印刷,未使用的收据由财务部门制定专人保管;票据管理人员应根据日常收入情况,对每人每次领用的收据数量进行核实;根据收费员收据返还情况决定再次发出收据的时间和数量;定期或不定期对库存收据和收费员处进行收据的盘点清查,必要时由部门领导人或授权人员参与,以保证收据和现金的安全,防止贪污、挪动现象;使用后的收据应根据财政部门关于油价政权及票据管理制度规定保存,保存到达法定年限后,依法上缴财政部门或销毁[6]。
(3)收费员每天清点所收款项,除规定数量的周转金外,收费员每天所收款项必须在指定的时间上交出纳,由出纳集中送交银行;财务部门经常性地对收费员的现金进行清查,做到账帐、帐款相符。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4)收费标准应公开在显著地方,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保证非营利组织服务群体的合法权力和组织本身的良好声誉。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财务支出管理制度的完善,关系到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和税收征管活动的正常进行,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非营利组织支出管理制度实行的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
(二)调整传统预算管理模式
1.改进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的编制,既要参照前期的执行情况,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事业发展规划,考虑各类有利与不利因素,使预算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随着财政预算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预算编制应更多的针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预算的编制方法,并结合当地财政对非营利组织预算编制的要求,完成单位预算的编制、批准与执行工作。较传统的固定预算与定期预算方法,非营利组织可以考虑引进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
2.建立全面预算体系
全面预算反映的是非营利组织未来某一特定期间的全面业务服务和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全面预算按其涉及的内容分为业务预算、财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按其涉及的预算期分为长期预算和短期预算[7]。
全面预算编制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时间性强,操作复杂的工作,涉及经营管理的各个部门。预算编制一般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首先,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由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委员会拟定预算总方针、各相关政策以及非营利组织总目标与各部门分目标,并下发各有关部门,然后组织各部门按具体目标编制其部门预算草案。接着,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平衡和协调各部门的预算草案,并进行预算的汇总和分析;第三,审议预算并报职工代表大会或董事会或上级主管部门研究,最后通过非营利组织的综合预算和部门预算。最后,将批准后的预算下达各部门分头执行。全面预算是由一系列预算构成的体系,各项预算之间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关系较复杂。
(三)扩展筹资渠道、优化资金结构
1.采取多元化融资方式
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的主要方式仍为国家财政拨款与适度举债,然而,随着组织发展扩大,其对融资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加深,此时需要更多渠道的融资,才能满足资金的筹集需求。一方面,非营利组织由于长期缺乏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存在资金短缺和资产闲置并存的严重问题,资产运行效率十分低下,此时非营利组织筹资活动应首先考虑如何积极进行内部融资。通过合理调度盘活内部的停滞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次数,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科学调配各项资源,利用各项资金的时间差与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空间差,总体有效利用资金。经过调整后的经济结构,组织的存量资产得以盘活,资产结构得以优化,闲置资产得以变现,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不失为一种成本低廉且颇有成效的筹资方式。
2.科学分析筹资成本
在面对各式各样的融资途径时,非营利组织需要科学做出筹资决策,而科学决策的首要前提就是理性分析筹资成本。筹资成本既包括资金的利息成本,还包含筹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因此,只有通过深入分析,确定利用筹资的资金所带来的总收益大于筹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如何筹资。筹资成本的确定对于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具有积极意义,是组织比较筹资方式、追加筹资方案的依据。
(四)引入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我国非营利组织在面临筹资、资金运营、外部监控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风险,引入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对于完善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提高组织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使用非营利组织财务预警指标测度,可以帮助财务人员察觉财务管理系统所受损害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调整,从而增强非营利组织应对风险的能力。一般来说,非营利组织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测度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设计财务预警的监测指标;第二,测度或规定各项财务监测指标的预警临界值;第三,根据相对应的实际指标数据,计算得出财务监测指标的实际值;第四,计算各监测指标的财务预警指数;第五,在规定监测指标权重的前提下,计算财务预警综合指数,并设置整个财务体系及相应项目的警限和警度[8]。
(五)加快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
加快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工作的步伐,就要大力培养专门的财务管理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方面,非营利组织要加大高素质财会人员的引进与选拔。从战略目标和长远眼光出发,通过内部推荐、广告或网络招聘、猎头公司和招聘会等多种形式,广开纳贤渠道,坚持高起点和高标准地引进和选拔一批熟悉财务管理知识、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市场经济规律并具有良好财务会计基础的高素质财会人员。
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还要加强储备和培训专门的财务管理人才。把集中培训和个性化培训、走出去培训和请进来培训结合起来,重点就非营利组织财务特性、财务管理基础知识、财务会计继续教育、国内外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强化提升。另外,还要针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凸显的问题研讨对策,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目的在于防微杜渐,更有效地完成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工作。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参 考 文 献
7.非营利组织分析与研究 篇七
一、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类型有很多种类。其中, 政府组织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 是立法、司法、行政等机关的总称, 包括中央、省、市、县、乡等各级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指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介于政府和社会个体之间向社会或集体提供社会服务的组织。非营利组织由于各国国情不同, 它所包括的组织类型在各国所指也有所不同。在美国, 非营利组织包括文化与休闲、教育与研究、卫生、社会服务、环境、发展与住房、法律、民权推促与政治、慈善中介与志愿行为鼓动、国际性活动、宗教活动和组织、商会、专业协会和工会等12类组织。在我国, 通常所说的非营利组织主要是指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也称为民间非营利组织或私立非营利组织。我国的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由各级政府批准设立, 由国务院及各级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查登记, 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经费来源均主要由政府决定和财政供给, 在现实生活中属于依赖于国家拨款的准政府组织。但是, 从广义上和发展趋势来看, 这两类组织也可以看作是非营利组织, 可称之为国有非营利组织或公立非营利组织。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诸多方面体现出与营利性企业不同的特征。美国学者弗里曼和肖尔得斯 (Freeman, Shoulders) 认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其他组织不同: (1) 获利不是它们建立或运作的动机; (2) 它们通常由其委托人集体所有, 其所有权不是由个人拥有可出售或交换的权益份额认定; (3) 它们的财务资源提供者未必能对他们所提供的货物或劳务获得直接或部分回报; (4) 通常, 它们的政策决策和一些运营决策都是通过一个选出的或指定的管理委员会一致投票做出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四辑《非营利组织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中指出:“识别非营利组织 (包括政府机构) 的主要特征有: (1) 绝大部分资财来自资财提供者, 它们并不期望按照其所供资财的比例收回资财或获得经济利益; (2) 业务营运的目的, 主要不是为了获取一笔利润或利润的等同物而提供货品和劳务; (3) 不存在可以出售、转让、赎买, 或一旦机构清算, 可以分享一份剩余资财的明确的所有者权益。”
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营利性企业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是源于审计人员、企业管理者、企业投资者和监管者的需要, 是内部强化管理和外部强化监管的必然结果。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运行环境与营利性企业组织相比, 既存在许多相似性, 也存在很多差异性。正是这些差异性决定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比营利性企业更具有建设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 组织目标决定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目标是在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向公民提供尽可能多的产品或服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每年尽可能多地去筹集可用资源的目的, 是为了能够向其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或服务, 而不是为了增加组织自身的财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重点是资源的取得和使用过程, 而不是净利润或每股收益这样的事后目标。因此, 政府与非营利性组织只有通过建立和执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才能实现对其运行的过程控制, 才能及时有效地防止其组织目标的偏离, 最大程度地实现其组织目标。
(二) 资源来源决定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营利性企业资源提供者——企业投资者为了实现资源保值和增值的目标, 必然要求企业管理者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以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防止舞弊和欺诈行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收入、收费收入和捐赠收入分别来源于纳税人、缴纳人和捐赠者。纳税人、缴纳人和捐赠者经常怀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滥用职权, 贪污和浪费这些财务资源, 未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原因之一就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缺少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无法对这些财务资源的取得和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三) 运行方式决定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向消费者提供的许多产品或服务具有垄断性, 许多消费者在获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时, 不需要付费或只需要象征性地付一部分费用。这些消费者无法用“货币选票”来表示他们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因此,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不会自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来防止对资源的浪费和滥用。为了确保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能够合理规范地分配和使用有限的资源, 避免不经济和无效率的运营活动无限制地继续下去, 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从而有效监控其提供的每一个产品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政府与非营利性组织比营利性组织更加迫切需要建设其内部控制制度。
(四) 诚信责任决定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当市场经济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带来巨大冲击的时候, 社会要通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诚信精神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 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发展, 良性运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肩负塑造诚信精神的主要责任。一旦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和道德缺失, 不仅会影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反还会加剧人们道德的沦丧。当前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发生了个别诚信危机事件, 诚实信誉受到了挑战,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需要恢复和重塑其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如果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对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进行有效的监督, 将可以重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诚信精神。
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缺乏深度, 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
一些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领导人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往往重事业的发展, 轻内部的管理, 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 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 个别领导甚至认为加强内部控制, 会对自己权力的行使造成阻碍。一些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尚未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的即使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 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 或只强调灵活性, 或不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生搬硬套;有些单位用一般财经制度代替内部控制, 有些单位则直接以工作经验代替内控制度。
(二) 已建立的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不够严密, 甚至是流于形式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堵塞漏洞, 但一些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 不够全面, 存在一些授权和监控的漏洞;一些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但“有章不循, 有律不依”, 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应付检查的条文, 未能发挥其有效作用;一些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建立了很多的内部控制制度, 但往往缺乏系统性, 需要进行系统的整合。
(三)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比较困难, 执行效果比较差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差主要表现为授权审批不按制度执行, 岗位分工不合理和预算执行弹性太大等。有些组织事项的决定权、审批权、执行权集于一身, 重大事项决策的执行程序有一定随意性;有些组织资产处理、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事项的决策与执行缺乏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机制;有些组织部门预算在实际执行中对单位约束力度不够, 或不按预算执行。有些组织领导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 自身不注意遵守内控制度, 使用例外原则, 致使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下降。有些组织执行人员素质不高, 执行力度有限, 造成内部控制失控。
(四)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内部控制实施效果反馈不及时
一方面, 外部监督机制弱化, 监督范围不全面。财政部门重预算分配, 轻资金使用的监督, 忽视了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审计部门只重视会计核算资料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 对查出问题的处罚, 往往就事不就人, 执法的刚性被扭曲。对于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控以及内控是否得到有效执行都较少进行实质性检查。另一方面, 内部监督机制失效, 很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 能起到对会计工作和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作用的较少。由于内审机构和人员均是单位领导委任, 其隶属关系、经济利益均受到单位领导人的制约, 内审人员的监督行为必然受到约束。
四、加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若干措施
(一) 增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强化领导人的内部控制责任
按照《会计法》的规定, 单位负责人应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 要明确领导人应负的责任, 只有这样, 才能使组织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要求, 从而推动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还可以在领导层中推行责任制, 将责任风险直接与决策层挂钩, 即按领导分工予以纵横监控, 规定职责, 相应授权, 从而实现各尽其职、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目的。要真正确立起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领导人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 必须强化主要领导及一些相关领导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学习。财政部门应当分期分批和分类型地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举办相关的研讨班, 使他们在了解把握内部控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二)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规范组织内部行为
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包括5个方面: (1) 内部环境, 组织的核心是人和他们所处的环境, 环境是组织发展的基础和引擎。 (2) 风险评估, 组织必须确立识别、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以了解并应对其面临的风险。 (3) 控制措施, 组织必须建立和执行控制政策和程序, 以确保减少风险的措施得以执行。 (4) 信息与沟通, 围绕在控制活动周围的是信息和沟通系统, 它可以帮助组织员工获得及交换与运作、管理和控制组织有关的信息。 (5) 监督检查, 整个控制过程必须得到必要的监控和修订, 内控系统才能对环境的变化自动反应。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可以参照这个框架建立一个结构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 并注意随着新业务的不断发生, 及时制定相应新的制度, 经济业务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漏洞要及时修改、补充、完善, 不适应的制度要及时废止, 使内控制度覆盖各个角落和环节, 不留漏洞, 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科学的控制系统。
(三) 强化关键内部控制程序, 提高内部控制执行效果
首先, 要有明确的授权批准程序, 在授权批准控制时, 一定要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批准、权限、授权批准责任和授权批准程序。同时要把授权批准权限的分解和审批额度的分配与核算管理制度的建立、财务公开制度的建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以防止滥用职权审批情况的出现。其次, 要有科学的职务分工和岗位分离, 通常情况下, 任何业务都可以划分为5个步骤, 即授权、主办、批准、执行和记录, 其中任意两个步骤都是不相容的职务。设置岗位时, 做到按事设岗、按岗设人, 做到职责明确, 相互牵制。最后, 应该执行严格的预算控制制度, 在预算编制环节, 努力做到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 应当结合当年财力状况, 核定具体支出额度, 明确各项支出的方向和用途。在预算执行环节, 应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 防止随意调整追加预算以及超预算、扩大预算范围等行为的发生。
(四) 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相结合,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要健全内部审计部门, 强化内审部门的监督职能, 提高内审部门人员的素质, 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不仅仅是对财务资源进行监督和检查, 还应该监督内部控制各项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情况, 了解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进行反馈完善。国家财政部门是内部控制工作的主管部门, 国家审计部门是高层次的政府监督体系, 在健全完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 各级财政和审计部门应当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加强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组织与指导, 并拨出专项经费, 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经费支持。
(五) 参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制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规范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效果, 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规范体系来支持和保证。财政部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适用于营利性企业, 2001年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虽明确指出其适用范围包括政府与非营利组织, 但实际上仍然是针对企业制定的。由于没有考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特点, 也没有体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资金和经费管理体制上的特殊性, 诸如收支两条线管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国库集中支付和国库直接支付等, 实际上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适用性是比较差的。鉴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状况, 财政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学者, 尽早研究制定体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特点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规范》, 促进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并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
摘要: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目标、资源来源、运行方式和诚信责任决定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政府与非营利性组织应该增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强化领导人的内部控制责任;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规范组织内部行为;强化关键内部控制程序, 提高内部控制执行效果;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相结合,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参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制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规范。
关键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监督
参考文献
[1][美]厄尔.R.威尔逊, 苏珊.C.卡特鲁斯, 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M].第1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砚, 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审计研究, 2007 (1) .
[3]刘秋平.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制度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6 (5) .
8.非营利组织分析与研究 篇八
一、非营利组织筹资现状分析
根据清华大学NPO研究所提供的一份名为《中国NGO研究——以个案为中心(2001)》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的非营利组织有近50%的资金收入是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和补贴,21.18%是非营利组织的会费收入,6%是非营利组织的营业性收入,5.63%是企业提供的赞助和项目经费,5%是其他收入。根据收入来源结构分析,可以得出我国非营利组织当前的筹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非营利组织对政府依赖性强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和补贴,而不是以项目为导向的经费支持,至今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多元化的筹资渠道。这种单一的过分依赖于政府的筹资渠道,使得非营利组织缺乏提高效率的竞争机制,不但增加了政府的管制成本,而且使非营利组织行政化倾向严重,不利于非营利组织的职能发挥。而且在政府不再对非营利组织注入资金时,非营利组织也就无法利用自创收人生存,一旦失去重要资金来源渠道,组织领导或成员必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筹资,严重影响组织职能的发挥,导致筹资更加困难,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非营利组织自创收入比例低
非营利组织的自创收入,包括其通过提供产品或劳务而向消费者收取的费用以及通过投资而从受资方取得的收益。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2)》和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险成本(1993)》的资料显示,国外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中,民间捐赠所占比重仅为10%,公共部门资助所占比重为43%,私人收费所占比重为47%,这表明非营利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创收入。在我国香港,自创收入占非营利组织收入的40%。在美国,1995年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服务收费,它占总收入的56.6%。而我国由于长期处于政府的控制之下,非营利组织对政府的从属性与依附性很强,独立自主的生存能力较差,获取自创收入的能力较弱,自创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相当低。1998年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结构中,营业性收入仅为6%。可见,自创收入的严重不足,是我国非营利组织陷入资金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度不高
非营利组织缺乏社会公信度,向社会募款效果较差,而媒体向社会募款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国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社会团体应当向业务主管单位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并应当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但现阶段,我国许多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是不公开、不规范的。根据清华大学NPO研究所于2000年组织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在我国,10.5%的非营利组织没有年度财务报告制度,一半以上的非营利组织通过内部审计或不通过审计制作定期的财务报告,只有14.7%的非营利组织通过注册会计师等外部审计进行规范的年度财务报告。财务信息不公开,捐款人就无法了解所捐资金的使用情况,必然会降低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管理和使用问题上的信任度。而混乱的财务管理和暗箱操作所引发的贪污腐化、徇私舞弊和低效率等丑闻,更是对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造成严重的打击,极大地削弱非营利组织通过民间捐赠获取资金的能力。
(四)非营利组织接受社会捐赠比例低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中,企业与民众的捐赠比例较低,其中的原因:一是公众捐款的意识不强。我国人民群众的平均收入不高,且长期置身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政府包办社会公益事业的环境中,倾向于免费享受别人提供的福利,参与、资助社会公益事业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二是税收减免的激励效果不明显。目前我国关于公益事业捐赠行为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年)》、《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中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2001年)》和《扶贫、非营利性捐赠物资免进口税收暂行办法(2001年)》。它们虽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对非营利组织在内的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捐赠予以税收减免鼓励,但这些税收减免方面的规定还很不够,对公益捐赠的激励效果不明显。
二、非营利组织筹资对策建议
(一)拓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筹措渠道
随着我国非营利组织从政府领域向公共领域转型,社会对非营利组织的服务需求在不断增加,非营利组织筹资渠道可涵盖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营利组织、个人、基金会和自创收入。成熟的非营利组织应采用多元化的筹资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由官民合作朝民间自治发展,国家财政拨款和补贴不再是主要的筹资渠道,这部份比例将逐渐缩小,由营利组织、个人、基金会筹资比例将逐渐增大,非营利组织必将寻求新的高效的筹资渠道以满足生存。
(二)提高非营利组织自创收入的比例
非营利组织虽不以营利为目标,但并不等于不能营利,它可以进行营利性经营并获取利润,不分配给组织里的个人,成为组织筹措资金的一部分,为完成组织的目标和使命而使用。非营利组织可通过以下途径来获取自创收入:1.收取服务费用。顾客支持型和公众支持型非营利组织在对其顾客提供商品或劳务时,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2.从事经营活动。非营利组织在开展实现其社会使命的主要业务活动的同时,还可以从事一些相关的经营活动,将获取的收入用于组织的发展壮大,以便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3.进行商业投资。对非营利组织来说,投资是一种重要的筹资方式。例如慈善基金会可将闲置资金投入到房地产、股票或期货市场去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当然,非营利组织进行商业投资,必须遵循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和合法性的原则。
(三)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度
社会捐赠是非营利组织重要的资金来源,要获得更多的和持续的社会捐赠,需要非营利组织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自身公信度的建设,让企业和个人更多的了解并支持组织的活动,从而扩大组织的社会影响力。非营利组织在宣传和活动中,要“以人为本”,尽量激发民众的同情和认同感,培养人们的慈善意识,开拓持续性的资金来源。此外,还要引入竞争机制,淘汰那些不正当和服务质量差,又严重影响非营利组织声誉的组织;及时公开和反馈捐赠信息,让捐赠人了解资金的流向和用途,进而增强人们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程度,提高社会的捐赠愿望。为此,非营利组织必须维护自身的公信力,主动完善自律机制,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确保组织运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四)提高非营利组织接受捐赠的比例
在市场经济下,非营利组织在筹款的策略上应该采取顾客导向,分析组织在市场中的位置,关注那些接受组织宗旨的人们,设计使潜在捐款人满意的活动计划,甚至和潜在捐款人一起合作设计活动项目,同时通过筹款活动培养新的潜在捐款人。针对我国个人捐赠比例太低的情况,非营利组织在筹资时还应该重视对捐赠者的利益补偿,想方设法拓展个人捐赠领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不对非营利组织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正确地运用利益驱动机制,给捐赠人以利益补偿,以此来推动捐赠事业的发展。
【非营利组织分析与研究】推荐阅读: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09-08
关于非营利组织11-19
非营利组织管理试题10-23
关于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及管理12-02
非营利组织的使命愿景08-15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08-16
非营利组织营销在中国08-29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