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评估自评报告(8篇)
1.大学英语评估自评报告 篇一
汕头大学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医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对评建创优工作进行了长期、精心的准备。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学院各项工作特别是本科教学的建设与发展,使其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下面从七个方面加以介绍:办学回顾及基本情况、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精品教育、教学基础设施与条件、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办学特色与成效、存在问题。
第一部分 办学回顾及基本情况
汕头大学医学院是香港知名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捐巨资兴办的汕头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83年将汕头医学专科学校并入汕头大学,成立汕头大学医学院,并于当年开始正式招收临床医学本科生。1990年国家批准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8年6月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1年4月设立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我院现有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影像专门化、护理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和临床医学影像专门化专业又分为五年制、七年制两种学制;现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博士点4个,以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在校本科生(含七年制)1310人,硕士生358人、博士研究生53人,在校学生数合计1721人。医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1997年1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通过立项审核,步入广东省“211”重点建设院校行列。
医学院有独立完整的行政管理系统,实行院长负责制,下设组宣部、党政办、人事处、科教处、总务处、学生工作部、监察审计室7个部处室,管理机构精简高效。医学院本部位于汕头市区,基础教学部分位于汕头大学校园内,1~3年级学生在此学习。医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25人,长江学者1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178人,正高职称112人(含博士生导师),副高职称108人。
汕头大学医学院现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1个预防医学教学基地。第一临床学院是三级甲等医院,有病床数688张,教职员工993人;第二临床学院是粤东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花园式三级综合性医院,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病床数516张,教职员工886人;第三临床学院为肿瘤专科医院,是粤东肿瘤防治研究中心,有病床300张,教职工398人;第四临床学院是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以其“管理开放化、治疗综合化、建筑园林化、生活家庭化”的特色享有较高声誉,有床位160张,教职工154人;第五临床学院是眼科专科医院,具有全新理念与管理模式,正在成为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眼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基地,有病床100张,教职工100人。5所附属医院总病床数1744张。
2006年2月经广东省基地领导小组批准,广东省人民医院成为汕头大学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冠名为“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南医院”,该医院是国内著名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现有病床2270张;同时还有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该医院是粤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精良、技术力量最强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也是韶关地区唯一的三级甲等医院,有病床893张。2005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与汕头市疾病控制中心签订协议书,疾控中心作为汕头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实践基地,全面承担医学院本科生预防医学实践工作。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
汕头大学医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医学院校,引进、培养、使用好人才始终是学院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的—个关键环节。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地缘上不具优势的汕头大学医学院,充分利用李嘉诚先生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及其对医学院的全方位支持,建立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努力用政策吸引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护人才,用感情留住人才,从而在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确保了学院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一、师资队伍建设
(一)引进人才、用好人才
1、积极引进人才
医学院先后制订了《汕头大学医学院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规定(修订稿)》等文件,规定“凡引进到我院工作的教授、博士给予发放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住房等问题”。同时为了鼓励和吸纳更多优秀的留学回国人员前来我院工作,在上述优惠条件的基础上,制订了《汕大医学院关于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修订稿)》,通过政策倾斜(如职称评审、科研启动基金、实验室建设、助理科研人员配套等方面)为留学回国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始动环境。另外,对一些特殊人才则采取特殊的政策。如长江学者何韶衡教授,是英国国籍,我们除国家的相应待遇外,李嘉诚基金会从2000至2005年拨专款25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科研经费及部分生活津贴。澳大利亚籍学者崔歧教授每年来院工作6个月,除高额薪酬外,医学院又投入3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科研经费、差旅费及科研人员配套等。同时对引进高层次人才有贡献的推荐人也给予奖励。
制定师资队伍发展目标,实行人才引进目标责任制。既有长远的人才、学术梯队发展规划,又有严谨论证,根据学院本部及临床学院师资队伍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每年具体的人才引进目标和方案,实行人才引进目标责任制,由学院人事处和各临床学院的人事科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每年考评一次并作为院内津贴、评优的业绩之一。
2、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建立人才非正常流失责任制
对新引进的专业技术人员,时时注意从生活、工作上给予最大的关照。努力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如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对因专业等原因未能解决配偶工作安排的,在引进三年内每月给予发放1000元生活费。在工作安排和工作条件上,根据 引进人员的专业特点妥善安排工作,并创造舒适、良好的工作条件。特别注意体谅他们从异国、异地来到汕头所带来的冲击,尽可能地缩短他们由于生活习惯、文化差异等造成的休克期。排除人为的刁难打击排挤引进人员的现象,如因不当原因造成高层次人才非正常流失,将追究相关人员、有关科室负责人及其有关部门、主管领导的责任。
良好的制度与氛围是人才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破格晋升,特聘教授,校内聘任和每半年进行一次的《专业技术职务浮动式滚动聘任制》,以及年终奖金评审,SCI论文发表奖, 科研立项奖、成果奖等各种科研及教学奖励制度,营造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的良好的人文氛围,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参与竞争、发挥作用的平台,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注重自身人才的培养,提高教师水平
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也积极制定政策,创造条件,支持、鼓励本院教师出国留学、在国内外进修、在职攻读学位等,以多种形式提高本院教师的学历和学术水平。
我院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日本爱媛大学、兵库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加拿大明尼托巴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我院先后选派30多位青年教师前往进修。2003年以来,我院教师在院内外攻读博士学位的就有50多人,到国外及香港进修的有86人次。目前已获得学位的教师陆续回到学院,对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004年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2005年分两批选派临床科室主任及骨干教师50人对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学改革、科研、医疗及管理等先进经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与学习。
认真做好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校级培养对象的推荐选拔和培养、考核工作。目前共有省级培养对象3名,校级22名。“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作为我院学科建设的带头人,在其培养和实践工作过程中,对加快我院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推进学院整体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李嘉诚基金会还在汕头大学特别设立了“卓越教师奖”,每年评选出文科、理工科和医科卓越教师各1名,获奖者可获得一次免费到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进行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机会。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医学院每年定期举办“国家自然科研基金中期报告会”,博士后论坛,重点项目工作汇报,英语科技节和文化艺术节等学术活动吸引了整个学院的教师。“走出去”,何韶衡、崔歧、苏敏、李康生、吴仁华、胡盛平等一批学者长期与国内外、香港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并选送自己研究队伍中的年轻人前往合作方参加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请进来”,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学院讲学,举办讲座,如艾滋病鸡尾疗法的发明者何大一教授,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著名医学家巴德年院士、曾毅院士、樊代明院士、刘德培院士等大师级学者为学生们做专场学术报告等。
1998年以来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霍普金斯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瑞典隆德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日本大阪大学、法国柯尚研究所、法国肌学研究所、香港中文大 3 学、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等联合举办了9届全国远程医疗教育研讨会,前六届研讨会由中央教育电视台向全国播放,第七、八、九届全国远程医疗研讨会采用网上直播方式进行。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使教师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水平,同时也扩大了汕头大学医学院的影响。
为提高全院教师的英语水平,积极创造条件,举办了多期各种层次的英语培训班。并针对专业英语教学工作的需要,由外籍教师对经过评选的各个专业老师进行培训。教师队伍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保证了我院科研、国际交流以及教学的需要。
(三)师资队伍现状
在教师队伍中,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有以广东省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苏敏教授为代表的长期勤奋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专家教授,也有一批从美、英、德、法、澳大利亚、日本、比利时等国获博士学位归国的年轻学科带头人。他们不仅有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也对国内外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将国际领先的科研思路、先进的实验技术、教学和管理理念带回来,用于学科和学院的建设发展,用于人才培养,他们已经成为学院教学、研究领域的中坚。
医学院现有教师325人,其中教授112人,副教授108人,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67.70%(见图1),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193 人,具有博士学位77人,占23.7%,硕士学位教师 147 人,占45.23%,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共248人,占教师总数的 68.93%。其中具有国外、境外学历者占51.9%,学术带头人和主要学术骨干基本上是博士,大大超过全国(44.3%)或广东省(43.5%)的比例。45岁以下青年教师总数为23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52人(占22.3%),具有硕士学位者122人(占52.4%),具有研究生学历占74.6%(见图2),对教学科研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名;全国高校师德先进个人 1 人;广东省劳动模范2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3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 1 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5 人。此外,还有一批国家级、省级和汕头市其他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教授34.5%副教授33.2%博士22.3%硕士52.4%其他25.3%其他32.3%
图1 汕大医学院教师职称结构 图2 汕大医学院45岁以下青年教师学历结构 我院还充分发挥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的作用,采取特殊优惠政策,对每位博士后人员 在生活、科研条件上给予政策倾斜,每人给予科研启动费,按初、中、高职称分别给予6~8万元年薪,大大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截止2005年底进站博士后已达到120余人,一批高学位博士后人员出站后留校工作,使师资队伍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我院教师的学缘结构与办学时间长的大学相比,有明显的优势。目前,教师最后学历毕业于外校的占66.16%,教师平均年龄为41.61岁。45岁以下教师233人,占教师总数71.69%,55岁以下教师305人,占教师总数93.84%,具有一支较为年轻的师资队伍。
师生比为1:7.01,大大保证我院精品教育的需要。
二、学科建设成绩显著
师资队伍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院学科建设。医学院在各个学科整体稳步发展的同时,根据自身规模小、高端人才相对不足的特点,重点扶持、发展优势学科。为进一步加强我院重点建设工作,学院成立了重点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认真制订学科建设规划和具体措施。把重点学科建设作为“211工程”的核心。重点建设三个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重点扶持五个学科:外科学、肿瘤学、药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预防医学。使其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承担国家地方科研和科研任务的基地。汕头大学“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和“创新药物基础与临床研究”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优异成绩。2005年以“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和“创新药物基础与临床研究”两个学科组各自学术梯队为核心申报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与“药理学”博士点均获批准。
(一)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科,作为粤东地区的病理诊断的中心,一直是我院的优势学科。该学科在肿瘤病理研究方面颇具特色,为南方沿海食管癌、鼻咽癌等主要肿瘤的诊断和防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1986年,该学科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199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教育部批准在学科设立特聘教授岗位;2001年,以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科为基础设立了基础医学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与英国剑桥合作项目——食管癌、鼻咽癌研究,教育部“长江学者”项目——变态反应性疾病研究,成为我院科学研究的两大突破口。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杂志发表了数百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数十篇。肿瘤流行病学与病因研究获得国家十大科技成果证书。2005年,“肥大细胞脱颗粒信号自身放大机制假说的初步建立及其临床意义”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免疫病理实验室又成为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获得200万元/年科研经费,连续资助3年。
(二)微生物与免疫学(汕头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联合流感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的汕头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联合流感研究中心,在禽流感病毒研究方面屡创佳绩。以汕头大学医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先后在《Journal of Virology》,《Nature》,《Lancet》,《PNA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引起国内外同行的 广泛关注。200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三)分子影像学(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以第一、二临床学院影像医学科为研究基地的分子影像学研究,近年来异军突起,承担了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等一批国家或省级重点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包括专业领域里顶级杂志等SCI收录10多篇,2005年成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得到了广东省科技厅150万元的资助。该研究室已吸收了国际上众多的著名科学家的合作,努力将分子影像中心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此外,我院第一临床学院的心血管内科和第二临床学院骨科门诊为广东省卫生厅特色专科。
三、快速提升的科研能力
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医学院已建设有4个博士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药物化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二级学科硕士点,基本涵盖所有学科。学科建设的大力投入,促进了医学院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快速发展。
省部级以上课题在九五(1996至2000年)期间仅为49项,在十五(2001至2005年)期间迅速增加,达到218项,为前5年的4.4倍。SCI论文在九五(1996至2000年)期间仅为19篇,在十五(2001至2005年)期间迅速增加,达到213篇,为前5年的11倍。SCI论文总影响因子在九五(1996至2000年)期间仅为15.5,在十五(2001至2005年)期间逐年迅速增长,达到450,为前5年的29倍。由于我院近几年发表的SCI收录论文数量和质量迅速提高,引起有关专家高度关注,2005年12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13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我院被特邀作为全国高等院校唯一代表在大会发言。
第三部分 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精品教育
一、全方位的医学教学改革
传统的高等医学教育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早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加拿大、美国的一些著名大学已开始了各种不同方式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教育部也在1996年对国内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进行了专题立项。尽管改革的必要性已成为较为普遍的共识,但受到观念、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迄今参与改革的院校不多,且仅是某些局部课程体系的整合或改革。汕头大学医学院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师资力量强,生源质量好,办学条件好,加之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具备了全方位改革的基本条件。经过学习、参观、研究、设计与反复论证,最终于2002年9月,启动了系统的、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工程,即汕头大学医学院新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构建系统整合课程体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问题导向、师生互动为主要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突出了医学院“精品”教育的内涵,对学生进行“精雕细刻”。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于2002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取得满意结果,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与认可。
(一)以系统整合为基础,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课程体系
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关键是理念的更新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我们根据国际高等医学教 育的经验、现状及发展趋势,参照香港中文大学等大学的课程体系,结合国情、校情,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以“系统整合”为基础的新课程体系。
新课程体系依照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未来医生必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以器官系统重组课程内容,以知识点整合教学内容,以新进展更新教学内容,以临床问题带动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社科、基础医学知识的衔接与渗透,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创新。
1、课程体系的构成:由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临床实习三大部分组成(以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为例)。
(1)核心课程模块(占56%学时):1-7学期进行,包括公共基础、人文社科、系统整合、技能、临床核心课程五大类(见表1)。要求掌握医学基本理论,为临床实践提供专业有关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表1 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核心课程的构成情况
课程模块 公共基础模块 门数 6
重点课程名称
高等数学,化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应用,体
728/23.2
育
人文社科模块 系统整合模块 6 10
健康与社会,“两课”,法律基础与卫生法学 人体结构,基础学习,消化与营养,血液、感染和免疫,生殖、性、发育和生长,1146/36.6
机体平衡,疾病机制与药物治疗,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神经学,肌肉与骨骼
技能模块 4
临床方法,终身学习,沟通技能,369/11.8
机能学实验
临床核心模块 10
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精神病学,传染科学,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
总计 36
3131 604/19.3 284/9.1
学时数/所占比例(%)
(2)选修课程模块(占20%学时):共有72门课程供学生选修。
早期选修——1-6学期进行,充分发挥综合大学优势,加强人文自然科学类的内容,包括社会科学、语言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专业选修等5个课程组。
后期选修——在第10学期进行,开设基础与临床整合的高级选修课,同时也安排预防医学实践、或回归基础科研训练等。
(3)临床实习(占24%学时):通科实习48周安排在8-9学期进行。选择性实习8周,安排在第10学期,根据学生毕业后意向可选择到二级学科(如内、外、妇、儿等科)实习8周。
2、系统整合模块的构建
以系统为基础,将传统解剖学、生理学等14门医学基础课程与相应临床课程整合为十大模块(见图3)。整合后的模块教学,基础与基础、基础与临床、临床与临床优化组合,交叉渗透,知识点更系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图3 课程体系整合示意图
3、模块教学的组织
为保证教学,学院任命模块负责人,赋予模块负责人权利和义务,各模块成立教学组,由模块负责人精选相应学科教师组成。打破传统的学科界线,教学的组织不再是各教研室。在模块负责人领导下各模块编写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集体备课、听课,审核考试内容。同时学院成立新教学模式教学指导专家组,认真审核各模块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命题考试等,确保教学质量。
4、新旧模式下学生掌握基础、临床知识状况评估
为评估实行模块教学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对新旧教学模式的学生进行了基础综合考试和临床综合考试,对成绩进行比较。基础综合考试覆盖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共六门课程,临床综合考试含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病学、传染病学共六门课程,考试模式、试题难度相同。考试结果(见表2、3、4、5)表明,经模块教学的学生对基础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与旧模式相当。对能力方面的评价将通过临床实践、毕业考试,包括客观结构式临床考试(OSCE)等方式进一步进行比较。
表2 汕大医学院2002级基础综合各科考试平均成绩新旧教学的比较
教学模式 新模式 14.3旧模式 8 13.10
15.26
14.85
13.05
16.78 解剖 14.212.66
12.38
13.25
11.25
15.40
生理
病理
生化
药理
微免
表3 2002级基础综合考试及格率新旧教学模式的比较
教学模式 新模式 旧模式 参加人数
177 40
及格人数
37
表4 2000级、2001级、2002级临床综合考试各科平均分新旧教学模式的比较
神经
级别与模式 2000级(旧模式)2001级(旧模式)2002级(新模式)10.88
8.80
2.83
4.29
21.08
18.19
66.07 10.98
9.55
3.43
4.84
19.27
18.80
66.87 10.84
9.76
2.63
4.60
21.27
19.48
68.58 儿科
妇产
病学
病学 传染
内科
外科
总平均分
及格率(%)
82.5
ρ>0.05
统计处理
92.5
表5 2000级、2001级、2002级临床综合考试成绩新旧教学模式的比较
级别与模式 2000级(旧模式)2001级(旧模式)2002级(新模式)
176
144
81.82%
271
227
83.76%
269
236
87.73% 参加人数
及格人数
不及格人数
合格率(%)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从孔子和苏格拉底探索知识的真谛以来,教育家们一直在争论的核心问题是:教什么?怎样教?21世纪这两个问题已演变为:学什么?怎样学?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不仅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新模式中我们致力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摄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问题导向学习”为切入口,全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激发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借助“真实问题”,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积极、自主、合作地学习,寻找和利用多种学习资源,问题的答案。同时也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分析性思维能力。
我院从2001年开始,神经外科率先进行PBL教学尝试,其后病理学、微生物学、内科 9 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学科也选择部分内容实施PBL教学法。我们对实施PBL教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见图4、5、6),大多数学生认为PBL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4 提供病例资料 图5 课堂组织情况 图6 学习收获
具体做法是:学生分为若干小班(7~10人/班),由一名带教老师专门指导;带教老师通过集体备课,统一要求,保证带教效果的一致性。学习过程是:学生围绕案例查找资料,提出问题,进行第一次讨论 ;继续查找资料,第二次讨论;再查找资料,第三次讨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为确保PBL实施效果,2000年以来,我们先后多次派教师到香港大学观摩学习,邀请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的专家来院讲学及进行现场示范与交流;加大教学投入,保证充分的教学场地和设施,并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调动广大师生的教学积极性。这些措施使我院PBL教学得到顺利的实施。
在临床核心模块教学中,我们打破传统的大班授课以及先理论后见习的模式,采用以床边教学、PBL、小组讨论式为主的新模式,理论课与见习课融合;学生2-3人一组,每天上午跟着带教教师查房,诊治病人,下午上课,让学生在临床中边当医生边当学生。以典型病例作为切入口,启发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充分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对知识的分析应用能力。
2、积极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构建网上教学体系
新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由此我们积极开发网络教学系统,构建网上教学体系。学院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建设教学软、硬件,教室、实验室及宿舍等全部实现网络化;多媒体课件、自测题库等教学内容全部上网;电子阅览室、CAI教室全天免费向学生开放,部分必修课内容也可通过网络自学。“新教学模式网站”、“临床基本技能网站”、“机能学网站”、“病理学网站”等教学资源丰富,界面友好,并全部对外开放。临床基本技能网站2002年开通以来,点击数已达60余万次。我院临床基本技能2005年获国家精品课程,是临床基本技能方面唯一的国家级精品课程。
(三)加强临床基本技能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系统整合模块教学下,我们以《临床方法》为龙头,将临床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传统《诊断学》安排在第5、6学期,仅涉及内科体格检查、问诊等基本技能,并以大 班授课为主。新设置的《临床方法》是一门全新的临床基本技能课程,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急救、眼、耳鼻咽喉等学科的基本技能,授课形式灵活,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临床见习有机结合。第2、3学期对学生进行全身体格检查训练;第4学期学习问诊与书写病历;第5学期训练临床基本操作,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等;第6学期进行外科技能操作(外科实验动物学)训练。通过5个学期的系统训练,教师手把手地教(一个教师带3~5名学生),学生基本技能显著提高。在2002级临床技能考核中,老模式学生平均分数为67.5,新模式学生为85.0分,二者相差近20分。
为配合《临床方法》课程的实施,我们于2002年在国内率先建设了设备一流、功能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该中心在国内第一个引进全自动多功能模拟人及一大批教学模型,应用了虚拟技术、模拟技术、标准化病人、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成为医学生早期临床实践的重要基地之一。
(四)开设系列新型综合课程《健康与社会》、《终身学习》、《沟通技巧》
1、《健康与社会》课程
该课程涵盖了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公共卫生学、卫生政策学等众多学科的内容。将医学、社会、健康等诸多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来认识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更加关爱病人;提高法律意识,保证安全可靠的医疗活动。为了提高课程效果,我们聘请国内著名教育家医学家如王德炳、文历阳、王一飞教授等亲自为学生授课。
本课程的另一重要特点是走出课堂,以大量的社会实践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李嘉诚基金会拨专款购买社会实践用中巴,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去偏僻农村、环境污染现场,在实践中体会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2002级学生开始利用周末与假期已参加了至少一轮的宁养义工服务和医疗扶贫体验活动(这两个项目均为李嘉诚基金会资助,为附属医院主持的长期项目。宁养院为贫困晚期癌症患者免费提供住院医疗诊治,使之减轻临终前痛苦并体会到人间关爱;医疗扶贫是赴省内外贫困地区实施的医疗救助行动)。
此外,还以“医患关系”、“生殖伦理”等为主题开展辩论赛,活跃的授课形式,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程内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这一符合潮流、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的设置与创造性实施方法意义重大,使学生们开阔了眼界,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医德,陶冶了情操。
2、《终身学习》课程
该课程涵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文献检索、循证医学、统计学等内容,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学习能力;同时在完成在校正规教育和培训后,能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适应医学实践和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具备未来发展的潜能。
3、《沟通技能》课程
旨在使学生能够从容应对复杂的工作环境与社会环境,把握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并进行有效地沟通,在与人交往中显示出真诚与关爱的品格,理解、合作的能力。
“创新医学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05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创建新型综合课程,加强临床能力培养”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全面提升医学生英语的能力与水平
努力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是我院“精品”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对99级、00级、01级实施全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七年制学生英语教学做到全程培养不断线:第1学期为全浸式英语教学计划(English Immersion Program,EIP)学习,第2学期重点强化学生英语能力,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全国大学生四级英语考试,第3-8学期进行科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第9-10学期在临床教学中倡导用英文查房等等,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一)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根据教育部200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结合国外双语教学英语浸入计划(IMMERSION PROGRAM)的成功范例,我院为七年制(本硕班)学生设计了基于网络的EIP。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学术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我院长期聘请4-6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的专任外教及多位志愿外国友人参加EIP计划。
具体改革内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摒弃传统的单一面授教学,借助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采用教学工程模式(Pedagogic Engineering),即面授辅导、网络自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教学和管理机制。该模式不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更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理论知识和技能,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理论知识与技能,又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全新教学模式的转变。
2、EIP教学计划强调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注重发挥计算机可反复进行听说训练的优势,以及教师可通过课堂面授辅导,传授阅读、写作、翻译技能和技巧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借助计算机的帮助,迅速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
3、EIP教学计划突显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本,以教师辅导和网络自学为辅的交互式教学指导思想,最终实现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与计算机的互动,从而使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4、通过入学分级考试,把新生分为A、B两个级别进行滚动教学机制,小班化和竞争性取代了以往大班教学松散的落后机制;把原先跨度两年,总课时为280学时的英语课程,集中在一个学期完成。确保授课和学习的连贯性和强化性,以使学生短期内快速地提高英语水 12平,为后续专业英语教学奠定重要的基础。
5、课外活动的设计:EIP教学计划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的《新时代交互英语》,我们开发了一套完整的、配合教科书内容的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方案,力争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如早晨英语阅读或听力训练,晚上(19:00)CCTV英语新闻联播;还有经常性的活动(专题英语角,英语读报会等)、阶段性的活动(口语比赛,英语辩论赛),以及总结性的活动(圣诞节英语晚会,科技英语节等)。精心设计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是实践这一全新教学理念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活动来检验教学效果;学生可以通过活动来体验EIP教学的内涵。
6、自主学习系统的配套建设:
① 配备六个可容纳30人专用的多媒体课室,装备投影、无线耳机和可活动式桌椅(供小组讨论),以备学生小班面授辅导或英语活动之用。
② 装配EIP网络教室,配备65台先进的电脑设备(小型局域网)与英特网相连,两台CPU PENTIUM 4 以上,容量为300 G的小型局域网服务器。软件有与课程配套的学生自学系统、自测系统和部分影视课件。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可留言、与教师约课。教师可回答问题、辅导,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
③ 改造两个45个座位的带多媒体功能的网络语音室(供视听、朗读和电影课使用)。④ 组建英文图书阅览室,购买一定数量的英语图书、报纸、期刊杂志和有声图像光盘,为学生营造课外英语活动的氛围。
首届EIP计划(2004级七年制)学生的英语能力明显提高,该届学生于2005年6月参加全国大学生4级英语考试,一次通过率达97%。由于教学理念先进,该届学生不仅英语水平提高,而且综合能力普遍增强,专业任课教师普遍反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意识、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二)加强专业英语教学
第3~4学期我们开设“科技英语”课程144学时,由外籍教师、留学多年归国的专业教师承担,主要培训学生专业英语文献阅读、科研信息获取、资料处理以及科技论文写作等能力;同时将英语教学渗透到各学科的专业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各学科除采用原版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外,“医用物理学”等课程还自编了全英教材;病理学教研室按我国教学大纲与我院聘任三名国际资深外籍教师联合编写国内第一部案例式教材,并配套有图、文、声、动画为一体的电子光盘,为推动国内全英教学起到重要作用。学院在政策上对英语教学进行倾斜,用全英或双语教学的工作量按普通工作量的三倍计算。在质量上严格把关,规定只有取得全英授课资格的教师,才能进行全英或双语教学。资格审查是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经过资格评审委员(由六名外教和一名校内专家组成)的初试(面试)、复试(英语试讲)而获得,还要根据需要,由外教对获得资格的英语教师进行进一步培训。最后由学院正式聘任,方能授课。
(三)努力提高教师英语水平
针对学院专业英语教学工作的需要,近年来在教师引进中我们十分注重教师英语水平,坚持英语面试,严格筛选。要求40岁以下的教师均应通过英语口语考试;院内长年举办以外籍教师为主讲的各种教师口语培训班,已培训了教师共80多人;每周3晚举办一次英语角活动,由外教直接负责,面对院内英语爱好者;近年来我们有计划地选派临床中青年教师赴加拿大和美国等大学进行专业研究与英语培训。2005年有50名临床骨干教师分期到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提高,既增强临床业务和管理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语水平。
三、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发挥综合大学优势
汕大医学院是国内第一批合并到综合大学的医学院。从1987年开始,五年制本科生1~2年级,七年制1~3年级均在大学本部校园内学习与生活。借助汕头大学特殊而浓厚的人文环境,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我们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期待在条件优越、自由愉快的环境里,在多学科背景下使医学生成长为思想活跃、善于综合思维、具有创新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1、设立“杰出医学生科研基金”,支持大学生科研活动
从1999年开始每年拨出10-20万元专门用于资助本科生的科学研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第二学年开始,在感兴趣的专业领域,由相关指导教师的帮助进行科研训练。资料收集、课题申报、预备实验、正式实验和论文撰写都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每个项目的资金在3000-10000元之间。已立项课题97项,完成48项,撰写学术论文125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45篇。参加第六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作品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以及团体总分金奖和优秀组织奖;第七届获优秀组织奖、特等奖各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4项;第八届获优秀组织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第七、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作品分别获二等奖各1项。
2、邀请大师讲座,开阔学生视野
邀请国内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为本科学生开设课程或讲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潘毓刚等一批世界级大师,艾滋病鸡尾疗法的发明者何大一教授(题为《The global pandemic of HIV/AIDS》), 剑桥大学、伯克利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著名科学家都曾莅校讲学。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协和医科大学原校长巴德年院士(题为《医学与医学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曾毅院士,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樊代明院士(题为《奋发向上,立志成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刘德培院士(题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医学科学发展机遇与挑战》),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王德炳教授,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王一飞教授(题为《二十一世纪的医学科学——严峻的挑战,空前的机遇》),梁国栋教授、管佚教授等大师级学者为学生们讲述使命、责任与未来,讲述成长之路,讲述创造性工作的灵 14 感、艰辛与快乐。这一切都极大地启迪了学生心灵,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励了学生不断奋发向上的信心与意志。
3、配备高学历的兼职班主任和导师
学院要求高学历人员原则上都要担任一届或一届以上的班主任、七年制兼职导师。他们十分关心刚刚走进校门的学生,在学习、专业思想方面全面指导学生,还根据自己所在实验室条件,鼓励、支持有兴趣的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人,深受学生的爱戴。罗文鸿教授、郑锦鸿教授、胡盛平教授等年轻的学术带头人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罗文鸿教授、胡盛平教授、李恩民教授、许丽艳教授等经常利用假期在他们各自的实验室对所带班级的部分学生进行科研训练。
(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
1、文化艺术节
当代医学生人文知识的基础普遍薄弱,直接影响他们树立明确的专业思想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近几年来,学院立足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每年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分别以“飞扬青春,和谐校园”、“健康人生、爱心奉献”等为主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青年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操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文化艺术节活动始终坚持以先进文化引导学生,以奉献文化激励学生,以高雅艺术陶冶学生,积极为同学们构建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把文化艺术节办成既有文化内涵又贴近学生生活,既格调高尚又雅俗共赏、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品味,对于促进我院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打造医学院奉献文化等起到较大推动作用。
文化艺术节至今已举办六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出了一大批大学生优秀艺术作品,挖掘了一大批学生艺术人才,成为医学生的文化大餐。许多学生的摄影作品、文学作品、书画作品等多次在全国、省、市等各项比赛中获奖,为学院争得了荣誉。文化艺术节活动还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比如利用临床技能中心的各种模型到其他院校、公共场所进行宣传急救常识、各种医学科普知识和技能培训,既体现了医学生的特色,又扩大了活动的影响面。
2、英语科技节
随着我院精品教育和开放化、国际化的办学思路的实施,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一需要,学院积极为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和四会能力搭建平台。每年举办英语科技节,包括专家讲座,大学生学术报告会,英语司仪大赛,英语角活动,英语经典电影欣赏,英语手抄报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歌唱比赛等。
历届英语科技节的主题分别是:“英语让您了解世界,科技创新让您改变世界”、“英语架通国际桥梁,科技推动创新发展”。目的是提高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跟上新世纪科技发展的潮流。该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由“名师讲坛”、“校园英语文化巡礼”、“我与科技同进步”等板块组成,营造出浓厚的校园英语和学术气氛,培养了学生的 15 创新能力。
第四部分 教学基础设施与条件
医学院加大在教学方面的投入,大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确保精品教育的实施。
一、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
作为医学资源重要来源的图书馆的建设受到学院的重点关注。医学院图书馆0.461万平方米,藏书292775册。图书馆不断改善硬件条件,为广大教职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获取教学、科研、医疗等信息提供了重要保障。图书馆还进行了馆藏重要文献的数字化处理,引进了国内外重要文献数据库,建成了先进的医学电子资源基地。
多功能电子阅览室实现了图书馆光盘及网络数据库的在线检索使用,通过校园网与Internet连接,提供所有Internet功能服务。图书馆不仅实现了电子图书、电子学位论文的网络检索和阅读,还实现了图书馆网上声频、视频及多媒体教学光盘的点播。图书馆已经成为医学文献检索课及网络信息教育的培训基地。
二、完善的校园网络和电子化教学设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在国内的广泛应用,与Internet互联的校园网建设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它己成为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发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完善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成为学校在竞争中求发展的重要手段。
由于网络电子化教学是现代医学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掌握医学最新信息最直接快速的途径,医学院加大投资力度,对校园网络进行改造,现有的校园网覆盖行政楼、教学楼、综合楼、科技楼及研究生楼、学生宿舍和职工宿舍等全部建筑,网络覆盖率100%。网络运行质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网络环境更加优良。主干采用千兆互联,建设4条主干光纤及四个二级交换中心,楼层通过光纤三级交换连接二级分中心。校园网主要服务器千兆或百兆互联。100 M光纤通过汕头大学与中国教科网相连接,10 M通过电信直接接入INTERNET网,还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10 M以太网升级为1 G主干,为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以及全院师生提供现代化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环境。
在信息应用和数据建设方面,学院先后开发、建设了多个基于校园网络的应用系统,如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公文发布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基金管理系统、网上教学评估系统、EIP网络教学系统等;建立了临床技能中心、新教学模式、病理学、生理学、网络实验室、计算机教学等十多个专业教学网站; 开辟了精品课程网站,我院国家级精品课程《临床基本技能》,《病理学》、省级精品课程《临床基本技能》,以及校级精品课程《机能实验学》、《医学物理学》、《生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均在网上展示。
为方便医学院院本部与临床学院的联系,做到医学院与医院资源的共享,医学院投资几百万元支持临床学院的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将临床学院的宽带网连入校园网。为配合教学改革和网络电子化教学的进程,我院以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环境优势,为广大师生搭建起教与学的桥梁。学院先后投入80万元用于CAI课件、教学网站等建设,多媒体课件、自测题库等全部教学内容上网;电子阅览室、CAI教室全天免费向学生开放,在教室、实验室及宿舍均可随时上网浏览,给予学生更宽松的学习空间。“新教学模式网站”、“临床方法教学网站”、“机能学实验教学网站”、“病理学教学网站”等教学资源丰富,界面友好,师生均可便捷应用。临床技能中心网站形式之新颖、内容之丰富,受到国内外来访专家的赞赏,2002年开通以来,国内外点击人数超过60万。汕大医学院的“临床技能中心”,最先出现在国际知名搜索引擎google、Baidu网站上,已成为搜索的关键词。
三、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造
(一)基础学科实验室的建设
在教育厅和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下,汕大医学院利用 “211工程”本科建设等经费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对形态学、机能学、病原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诊断学、预防医学、临床技能中心等实验室按标准实验室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实验室不仅环境、设备一流,而且也在管理上进行了大胆改革,将原挂靠在各个学科的实验室按二级实验室设置进行管理,责任到位,实施开放性管理,为大学生科学研究、设计性实验提供良好的场地。三年来我院“杰出大学生科研项目”绝大多数在这些实验室进行,开放性实验室深受学生欢迎。
同时我们还改造了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在所有多媒体教室安装了空调、更换了课桌椅等,从根本上改善了教学条件,提供了舒适的和现代技术支撑的教学环境。
(二)临床技能中心的建设
2002年医学院在国内率先建设设备一流、功能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该中心第一期建设占地550平方米,引进全国第一个全自动多功能模拟人及一大批教学模型,集内、外、妇、儿、诊断学基础等技能培训为一体,应用虚拟技术、模拟技术、标准化病人和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成为医学生早期临床实践的重要基地之一。目前已接受100多家医学院、4000多人来访参观,其方式已在各兄弟院校中推广应用。第二期计划建设650平方米的动物手术室、标准手术室和产房,于2006年7月份动工,2006年9月份交付使用。
临床技能中心按照“微型医院”的要求设有规范化培训室、标准化诊断室、标准病房、动物外科手术室及标准手术室、产房等共1200多平方米。除配置各种先进的进口、国产教学模型外,还有设施先进的中央监控室,对学生操作进行全程监控及录像,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操作,从不熟练到熟练,从不规范到规范。外科动物实验室根据现代医疗发展水平要求,配备电视摄像系统、多媒体及远程教学系统,以利于教学观摩和指导。
一批“标准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SP)通过我们的培训,能逼真地模拟临床情况,可充当正常人、病人和评估者,不仅可供学生问诊及体格检查,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而且作为评估者,能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缓解了医学生实践机会少的矛盾,收到明显的效果。
临床技能中心的建设和投入使用,为医学生早期实践及技能培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医学生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如鱼得水,反复训练,反复操作,临床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他们深有体会地说:“技能中心不仅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让我们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以信心,相信进入临床后我们会很快上手,争取更多操作机会。”
四、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一)实践教学基地概况
我院一贯非常重视临床实习基地的建设,建成了一系列稳定、合格的临床实习基地。5所附属医院病床总数1744张,临床医学类专业本科生生均床位数接近1.33张;同时还拥有广东省人民医院、粤北医院二所非直属临床学院,病床数3163张,生均床位数3.74张;另有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12所教学医院,病床总数6644张。毕业实习生每生实际管理床位超过6张,可满足我院精品教育的需要。为提高学生对疾病预防及突发性传染病的认识、预防和控制,2005年我院与汕头市CDC签署了全面合作的协议,以其作为汕大医学院预防医学教学基地。
(二)高度重视临床学院建设,建立临床教学科学体系
附属医院是实施临床教学最重要的基地,又是学院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窗口,附属医院建设好坏、条件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我院高度重视附属医院的建设,始终把附属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列为汕头大学医学院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资金筹措、增加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强对附属医院的建设。据2001年以来的不完全统计,除上级对附属医院正常的卫生事业经费以及基建等专项经费拨款外,我院从211学科建设、教学经费、课酬、学生宿舍建设经费等渠道多方投入经费,对附属医院进行建设,共投入2000多万元,大大改善了临床的教学条件。
(三)临床医师的培训
临床技能中心从2000年开始,分5批对副主任医师以下临床教师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培训资历与院内聘任挂钩;同时举办各种形式的示范教学活动,如床边教学、PBL、教学查房等等,规范临床教师的教学,使临床学院的教师在带教意识、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条件优越的学生宿舍
医学院的学生入学第1-3学年,居住在大学校本部,具有良好的生活、运动、居住条件。第4~5学年,在市区学院居住,由于市中心地区土地紧缺、学生宿舍破旧等。近年来,医学院克服了诸多困难,采取收购校园周边待开发的土地,拆旧房建新房,扩建运动场地等措施,2005年新学生公寓完工,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居住与生活条件。未来几年,医学院还将建筑一栋面积21000平方米的20层本科生、研究生用综合宿舍楼(此楼现已完成设计与招标工作,即将破土动工)。另外,医学院出资在第一附属医院加盖了一层165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在第二附属医院对面购买了3650平方米的商业住宅,大大改善医学院本部学生住宿 条件。目前,生均教学占有面积、学生宿舍面积都超过了教育部的标准。
第五部分 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
一、组织机构
学院本着精简机构,提高效益的精神,1997年将科研处、教务处、设备科、电教网络中心、基础部及临床部等整合为科教处,从而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使各种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临床教学实施“院系合一”管理体制,在附属医院中分别设置有第一、二、三、四、五临床学院,各附属医院的第一把手即是临床学院的第一把手,是临床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各临床学院下设科教科,临床学科相应教研室具体负责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
二、管理队伍专业化、知识化
目前,我院已经拥有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教学管理队伍。现有25名教学管理人员中,院本部11人,临床学院14人,其中教授(含主任医师)10人,副教授(含副主任医师)8人,讲师5人,助师2人,高职称占72%;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硕士学位4人,研究生学历占管理人员总数的44%。在管理人员中有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基础研究会理事(黄东阳)1人,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杨棉华)1人,医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何萍)1人,广东省医学教育与信息学会常务理事(杨棉华)1人,广东省教学评估专家库成员(黄东阳、杨棉华)2人。
学院鼓励教学管理干部积极参与教学管理研究,近年来,院本部教学管理人员承担国家级教学研究课题2项,省部级教学管理研究课题5项,校级教学管理研究课题多项;其中“应用卫星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创造医学教学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创建新型临床综合课程,加强临床能力培养”获省级成果二等奖;以及一批院级教学成果。近三年来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4篇。
在学院领导下科教处全体人员开拓进取,尽职尽责,使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工作都有了快速的发展。2000年科教处被汕头市人民政府授予“汕头市先进集体”,2003年获“汕头市中国文明示范岗”,2004年获“汕头市先进职工小家”,2005年获“广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等。
三、教学管理制度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我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各类教学管理制度,从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务管理(课程管理、考试管理、教材管理、课室管理等)等方面入手,制订各部门工作职责、教学督导与质量控制系统、教学成果与奖励、教育科学研究、精品课程建设等一系列规章,并于2000年和2006年编印了《汕头大学医学院教学管理文件汇编》。
在制定和实施教学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我们既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依,依法治教,依法治学;同时又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改 19 进完善现有规章制度。如(1)在七年制的学籍管理过程中,针对淘汰条例要求太高,淘汰率过高,被淘汰到五年制的学生学制延长等具体问题,我们一方面反复加强对学生的政策宣传,强调七年制淘汰的严酷性,同时根据特殊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相应条例进行适当调整。(2)我们严把毕业生出口关,明确规定“毕业技能考试不合格者,不参加理论考试,不予毕业,重新实习一年。”(汕大医[2003]28号)。但由于毕业生在毕业考试前已联系到录用单位,针对目前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和学生个人、家庭的实际困难,我们坚持做到:①如果毕业技能考核是内科或外科系统不合格,则补内科或外科实习三个月,由第一临床学院配备专门老师带教,结束时进行考试,合格者可离校。②同时科教处反复与用人单位沟通,取得用人单位支持,三个月后考核合格用人单位保留录用资格,确保学生就业。2003年以来王垚等4位同学都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这样即可执行相关规定,也兼顾了就业的实际困难。(3)由于就业压力影响到实习质量,一方面我们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将毕业实习由原来第9、10学期改为第8、9学期。同时针对用人单位要求毕业见工(试工)2~3周的要求,学院科教处反复与用人单位沟通,科教处长不厌其烦,每次都亲自给用人单位打电话,反复介绍我院严格保证教学质量的相关规定。得到用人单位理解与支持,将见(试)工时间控制在一周左右,既保证实习时间,又不影响就业。
四、完善质量监控措施,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长期严格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我院建立了学院、教研室、临床学院三级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成立了学院教学委员会,宏观指导全院教学工作及质量监控;成立医学院、临床学院教学督导组,具体执行教学督导,对教学秩序、质量进行全程的监控;明确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的负责部门为科教处,在科教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对全院各专业的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的监控。在实施中督导专家们经常深入课堂、临床科室听课督导教学全过程;2003年以来各类课程听课结果见表6。同时发放各种调查问卷(新教学模式问卷、临床核心模块问卷、PBL教学问卷等),全面了解教学情况,并将调查结果反馈给教研室或教师,及时解决教学存在问题。
表6 2003年以来各类听课结果统计表
专家评估结果
学期 类别 门次 8 204 11 209 11 24 10 159 636
优
(>90分)1(13%)58
(28.4%)(9%)74(35%)(27%)(29%)(20%)60(30%)206
良 中 可以 差(80~90分)(70~80分)(60~70分)(<60分)5(63%)119(58.3%)(64%)104(50%)(36%)(50%)(50%)
90(57%)346(25%)
(10.3%)(27%)(14%)(27%)(21%)(20%)(6%)82
/ 6(3.0%)/ 1
(0.47%)(9%)/ 1(10%)
/
/ / / / / / / / / 03~04学年 期中教学检查 第一学期
学院督导听课 03~04学年 期中教学检查 第二学期
学院督导听课 04~05学年 期中教学检查 第一学期
教学查房 04~05学年 期中教学检查 第二学期
临床督导听课
总计
(32.3%)(54.4%)(12.8%)(1.4%)
学院已逐步形成了教学质量控制标准,对课程讲授、课堂讨论、实验教学、临床见习、床旁教学、PBL教学、辅导和答疑、成绩考核与评定、毕业实习等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质量标准都给予了明确的界定和严格的规定。为了保证新教学模式的实施,科教处组织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严格的规范和培训 ①临床教师技能培训:2002年以来先后举办五期临床技能培训班,临床所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全部都要经过培训和考核,考核成绩与院内教师职称聘任挂钩。②PBL示范教学活动:先后请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的专家及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的专家进行了多场PBL示范教学活动。③举办床旁教学查房示范活动和教学查房考评等,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我院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技术,切实提高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利用计算机校园网络,逐步开发网络管理。我院科教处2001年研制的“网上教师授课质量及临床带教效果评价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多年,学生通过该系统对老师上课及带教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从中产生出优秀授课教师、优秀带教教师及最受欢迎科室候选名单;同时还开发了“学生学籍计算机管理系统”、“教材建设与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课程评估系统等,建立计算机题库,实施考、教分离制度等,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取得显著效果。
五、强化临床实践的管理,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首先,学院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临床各科有见习大纲、见习指导、实习大纲、实习手册等;第二,严格审查带教老师资格,对带教老师进行全面指导和管理;第三,在临床实习阶段(内、外、妇、儿、手术及传染等),学生出科考试不仅有理论内容,还要求有临床操作;第四,毕业考试中理论考试占40%,技能考试占60%,技能考试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成为国内少数几所能实施OSCE考试的学校之一。对医疗技能严格要求,技能考试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理论考试,延长一年毕业,重新进行临床实习。为保障学生临床实践需要,学院积极开辟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学基地,经广东省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批准,韶关粤北人民医院冠名“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冠名为“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南医院”,成为我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实习基地。
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管理。我们规定学生在实习期间不放寒暑假和节假日,休息采取轮休办法,具体做法由科教处制订细则,实习医院具体负责实施。实习期间,学生接受医学院和医院的双重领导。学院委托临床学院和医院对实习生的德、智、体进行全面管理,包括医德、医风、业务学习、考勤、考核、生活管理等。为更为有效地管理学生,学院还在各教学医院聘请兼职班主任。兼职班主任一般由医院的医教科或科教科的管理人员担任,负责实习生的教学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检查实习大纲的完成情况和学生出勤情况,并在实习结束时做出全面鉴定。
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各病区,设立病区教学干事,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主持实习生的实习安排,组织带教,督促修改病历,转科考核和考勤登记工作。实习生在上级医生指导下,每人管理6~8张病床,参加科室值班,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特殊病例讨论,书写病历、病情记录,进行各种诊疗及操作。学生在实习完临床各科以后,要求熟练掌握各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进行出病区考核,包括鉴定评分及专业考试两项。鉴定评分在科主任领导下由病区教学干事主持进行,专业考核包括各种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病例考试,并派教师到各教学医院监考,也组织临床学院内、外、妇、儿科的专家到各教学医院进行专题讲座和示范教学查房等。各科实习成绩不合格或实习鉴定不合格者,均需补该科实习,转科考各科成绩计入毕业实习总成绩。学生在完成48周的毕业实习后须进行毕业考试,全面考核毕业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操作能力,检查毕业生综合素质。我院从98级(2003届)毕业生开始对毕业考核进行改革,即在原来单一的内、外科理论考试的基础上加内、外科技能操作考核。从2005年开始(2000级)对毕业生进行OSCE。教师对学生进行面试和各种临床的操作技能考试,并通过标准化病人等标准评估体系,进行临床综合考试。根据汕大医学院“关于加强教学建设与管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意见”(汕大医[2003]27号)文件的精神,“毕业技能考试不合格者,不能参加毕业理论考试,不能毕业,须重新进行临床实习”等规定,学生实习的要求提高了,质量也有了更进一步提高。
由于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我院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与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9%,居广东省高校第一。毕业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取得骄人成绩,通过率名列全国前矛,2005年取得全国排名第3名,2004年为第12名,2003年为15名。
第六部分 办学特色与成效
一、办学特色鲜明
(一)特殊体制、年轻而富有朝气
医学院1983年并入汕头大学,是全国最早的综合大学办医学院之一。李嘉诚先生、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对医学院的发展给予了格外的关注和大力的支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汕头大学医学院管理问题的通知”(粤府[1984]128号、粤组通[1987]78号)等文件明确规定“汕头医专改为汕头大学医学院后仍保持相对独立”。医学院具有完整的行政管理机制,独立的人、财、物系统,使医学院在医学教育方面有更多的独立施展空间,为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医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大胆改革,精简机构,1999年以来将原有25个部(处)室合并为7个,提高效率,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学校编制向教学、科研第一线倾斜,保证精品教育的需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用制度、政策凝聚人,建立良性竞争体制,打破平均思想,大大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汕头大学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医学院也伴随着改革步伐快速发展,年轻而富有朝气。一批从美、英、德、日、法、澳大利亚、中国香港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归国人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慕李嘉诚之名、慕汕头大学医学院之名来到这里,在其特殊的体制优势下,在其雄厚的物质资源基础上,来发挥自己的才干。时间短、发展快、以超常规的速度,使汕头大学医学院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高校之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二)坚持“精品教育”,培养高素质医学生
我们遵循李嘉诚先生“医德医术兼优,爱心奉献济世”的意愿,坚持精品办学之路,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实施新教学模式,英语浸入式教学计划(EIP),充分发挥综合大学文、理、工、医多学科交叉渗透优势,对人才培养进行精雕细琢,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的医学科学素养又富有人文情怀,既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与技能,又拥有高尚职业道德,并具有终身学习能 力的21世纪医学人才。
1、构建全程能力培养,坚持临床能力培养全程不断线
汕头大学医学院十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学模式突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实施“4+4”方案,构建全程临床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临床基本技能。
(1)通过以《终身学习》、《临床方法》、《沟通技能》和《机能学》“四门技能课程”为龙头,对医学生进行严格的技能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技能。
(2)通过模拟技术、虚拟技术、网络技术、标准化病人“四种手段”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对学生手把手地严格进行临床技能的训练。
(3)通过7、8、9、10四个学期的临床实践(见习、实习),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更多时间在临床一线中磨炼。
(4)坚持“四种技能考试”确保学生基本技能:①所有实验课均要求考基本操作,考核结果纳入课程总成绩;②技能模块(机能学、临床方法、终身学习、沟通技能)以技能考试为主;③临床实习坚持出(转)科技能考试(理论50%、技能40%,其他10%);④临床毕业技能考试占毕业考试60%,并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
2、坚持英语教学全程培养不断线
我们十分关注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在对1999级、2000级、2001级实验班进行全英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从2004年开始,对七年制学生坚持英语教学全程不断线。第1学期实施浸入式英语教学(EIP),通过课内教学及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快速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第2学期强化公共英语教学并协助学生顺利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考试;第3~8学期通过开设科技英语及专业课,实施全英教学或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科技英语及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第9~14学期通过采用英语临床教学查房,书写英文病例及在导师指导下阅读科研文献和完成全英论文写作。学院每年拨出20万元,购买英文教材,提供学生英文教学参考书以保证英语教学。
3、充分发挥文理工医等多学科综合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汕头大学医学院是国内较早的综合大学医学院,从1987年开始,本科五年制入学第1~2学年,七年制第1~3学年生活学习在大学校园内。大学浓厚的人文气氛,自然科学的环境,丰富的图书资料,宽敞的运动场地和学生生活中心,以及浓厚的学术氛围,使医学院学生得到全面滋养,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4、宁养与扶贫——德育教育的必修课
由李嘉诚基金会全额资助的宁养与扶贫项目是培养医学生人文关爱的理想课程,从2002级学生开始已有超过600人次的学生参加过这两个项目的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社会责任感、陶冶了情操。
教育就像琢磨玉器,教师是艺术工匠,而课程体系则是加工玉器的程序,对每件原始的璞玉,恰当的程序是将其雕琢成精品的基本前提条件,还要根据其特点找到特定的角度,方能让每一件作品最大限度地展现其优势,发射出璀璨的光芒。汕头大学医学院具有一支高层次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生比达到1:7.01,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优良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及良好的临床教学基地,无疑是高素质人才成长的沃土,我们相信一定能培 23 养出高素质的21世纪优秀医学人才。
二、教学成果显著
(一)办学水平、办学层次不断提高
1、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我院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本科教育中以七年制专业为主,从2002年首批招生30名(占12%),到2004年以来每年招生180名(占本科学生总数72%);硕士、博士生招生数逐年增加,在校研究生人数411名,在站博士后49人。
2、办学指标稳步上升,质量得到保证:
(1)录取新生质量高,连续八年均为第一批、第一志愿录取。
(2)就业率连续六年达到99%以上,列广东省高校首位;在院生考研率连续3年超过20%。
(3)全国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名列全国前列:我院毕业学生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2003年~2005年,通过率分别在全国排列第15名、第12名和第3名(见表7)。
表7 汕大医学院2003-2005年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与全国通过率比较表 2003年(第15名)
参考 人数
汕头大学 全国 151 23631平均分 365.32 345.99
通过率(%)94.70 83.67
2004年(第12名)参考 人数 143 24205
平均分 376.78 359.13
通过率(%)91.61 77.91
2005年(第3名)参考 人数 165 33438
平均分 392.55 359.48
通过率(%)93.94 71.19
(4)全国四级英语通过率超过85%,持续大幅度超过全国重点大学的通过率(见图7),2004级首批EIP一年级学生四级英语统考通过率高达97%。
图7 汕大医学院97~03年全国大学生四级英语考试通过率
(5)临床医学专业2002年成为广东省首批名牌专业。
(6)临床基本技能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病理学、临床技能为广东省精品课程。
3、毕业生深受社会好评,并成为广东省卫生医疗系统的骨干:
(1)毕业生问卷调查:最近我们对2002~2005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共调查 了16所医院,87名毕业生(结果见表8、9),说明我院办学质量、毕业生受到社会认可。
表8 2003~2005届毕业生一般工作状态的调查结果
项目 工作技术能力 职业道德及规范
遵纪守法 探索(创新)能力
合作精神 组织管理 工作效率 强(%)47.7 50.8 49.2 23.1 30.8 6.2 15.4
较强(%)
47.7 49.2 50.8 61.5 44.6 55.4 64.6
表9 2003~2005届毕业生专业知识的调查结果
项目 掌握专业知识 适应工作能力 专业水平自学能力
获取信息、综合利用能力
本职工作能力 动手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强(%)23.1 16.9 23.1 24.6 26.2 23.1 23.1
较强(%)67.7 61.5 66.2 56.9 38.5 60 63.1 52.3
一般(%)
9.2 15.4 12.3 20 35.4 12.3 12.3 20
较低(%)
3.1 4.6 1.5 1.5 1.5 4.6
低(%)
一般(%)
4.6
15.4 21.5 36.9 18.5
较低(%)
3.1 1.5
低(%)
1.5
(2)毕业生大多数成为广东省医疗卫生系统的骨干:不少毕业生处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近期我们收取1973~1990年入学汕头大学医学院历届毕业生1444人,其中具有教授(主任医师)111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192人,占90.23%。担任区级以上医院院长职务的有66人,特别是在人才交替活跃,竞争激烈的深圳市,有20名校友分别担任深圳市卫生局、龙岗区和福田区等卫生局的主要领导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人民医院等医院的院长。
(二)教学改革倍受瞩目,成绩喜人
1、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得到高教司、广东省教育厅及国内外同行的肯定(1)领导关怀:
教育部吴启迪部长、高教司张尧学司长、石鹏建、田勇泉、刘风泰副司长、学生司林惠菁司长、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长王德炳教授等领导先后多次亲临我院指导新教学模式及参观临床技能中心。
(2)汕头大学医学院在高等医学教育的地位明显提高:
2002年以来我院成为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综合大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教学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基础研究会理事单位、教育研究会理事单位、教材研 究会理事单位等。
(3)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医学教育学会上做专题报告:
全国高等教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大会(2002年),全球医学教育高峰会议(2003年),全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学会(2004年),全国第一届医学教育研讨会(2004年),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研讨会(2004年),全国第二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会议(2005年)。
(4)兄弟院校频频来我院参观和考察:
2002年9月份以来我院新教学模式得到国内外高等医学院校的关注,专程到我院参观考察的兄弟学校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近百所学校,累计2700人次。
2、取得一批可喜的教学成果(1)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应用卫星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01年);“创造医学教学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2005年)。(2)广东省教学成果: 一等奖:
“应用卫星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01年); “创造医学教学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2005年)。二等奖:
“和谐式CPC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2001年); “创建新型临床综合课程,加强临床能力培养”(2005年)。
3、精品课程建设成绩明显: 国家级精品课程:临床基本技能
广东省精品课程:病理学、临床基本技能
院级精品课程:技能学、生理学、物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
(三)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1、获各种先进殊荣:
全国先进班集体(97级三班)、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大学生“三下乡”先进单位和广东省大学生“三下乡”先进单位等。
2、全国、全省竞赛获奖项目:
(1)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获奖项目:第六、七、八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获特别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2项及优秀组织奖;第六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还获得团体总分金奖。其中《早期人胚羊膜共聚焦激光扫描光学切片及ヌ-actin的研究》和《食管癌细胞NGAL基因51调控区的克隆及其反式作用因子特异结合位点定位分析》分别获得第七、八届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 26 二等奖。
(2)英语竞赛项目: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三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三等奖。
第七部分 存在问题
1、汕头大学医学院是一个年青的学校,需要不断地沉淀。虽经多年努力,我院师资队伍,学历层次、职称结构明显改善,已建成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但缺乏大师级学科带头人,缺乏高层次的科研成果和重大科研课题,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2、新教学模式虽经全体师生努力,实施较为顺利,某些方面已取得明显效果,并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教育部和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的认可,但也存在不少需要努力和改进的地方:
(1)系统整合模块:各模块间基础与基础、基础与临床、临床与临床之间如何进一步融合,做到真正的整合。
(2)如何评价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等。
(3)教材问题:缺乏与其相匹配的教材,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4)如何进一步的推广PBL教学等。
3、汕头大学医学院近年来引进一大批留学归国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他们的英语水平高、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大专业英语教学,特别是提高临床英语教学能力,真正实现在人才培养的英语教学全程不断线,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能力,这也是“十一五”规划中我们需努力的目标。
2.大学英语评估自评报告 篇二
关键词:美人美己,学生自评,臻美课堂
一、研究背景
研究之前, 我们全体教师对“课堂”和“学生”作了独立、深入的思考:
1. 臻美课堂是怎样的课堂?
我们以为:臻美课堂是有弹力、有吸引力、有活力、有生命力的课堂。课堂如一条河流, 学生如活泼的河水, 河水在受限的两岸里, 不息地向前奔流。
2. 明确研究方向和主题。
结合我校课题研究和办学特色, 我们把研究点集中在“学生”, 确定以“美己”为核心, “学生自评”为主题的实践研究, 依据如下———
(1) “美己”的根基是“以生为本”。臻美教育是我校的教育特色。“美人美己”的思想建立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之上。美己, 是通过认识自我, 评价自我, 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最终实现“美美与共”的教育愿景。因此, 确定“美己”为核心的研究, 既符合吴江区“必须聚焦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要求, 也契合我校科研的内容。
(2) 自评, 才能自知、自明, 达成“美己”。教育评价专家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 而在于改进。小学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中, 小红马嘲笑小骆驼长得难看, 小骆驼很难受。在和妈妈沙漠旅行后, 小骆驼明白了难看的睫毛、脚掌、肉疙瘩, 都是骆驼与众不同、适应沙漠生活的宝贝, 此时, 小骆驼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的价值, 客观地评价自我, 由衷感受到: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我们的学生, 也如小骆驼, 由于对自己认识不够, 往往仰赖周围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所以, 需要像“骆驼妈妈”一样的老师,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自评”犹如一面镜子, 让学生真实、正确、诚实地认识自我。只有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 才能扬长避短, 逐步纠正自我, 发展自我, 完善自我, 最终真正达成“美己”。
(3) 微研究, 是切合我校实情的研究方式。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 学校老, 师资结构也偏老, 科研力量薄弱。“微研究”其内容微、理论微、形式微、成本微, 很切合我校科研的实际。因此, 我们选择微研究的形式进行实践研究。
二、实践“微研究”
明确了研究方向和主题后, 我校以“美己”为核心, “学生自评”为主题, 分层、分组开展课堂实践研究, 在自下而上的研究中总结、提炼。
1. 分组学习理论文章。
教科室印发关于“学生自评”的理论文章, 由教研组长组织学习。通过学习, 使教师了解“学生自评”的现状、意义及引导学生自评的一些策略, 为之后的课堂观察、论文反思做好认知准备。
2. 开展沙龙活动。
我校教科室组织教师开展以“学生自评”为话题的沙龙活动。沙龙以自由、轻松的谈话形式, 把教师对“学生自评”的思考引向宽处。
3. 组织论文评比。
教科室组织以“学生自评”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教师通过写论文, 梳理了“学生自评”的现状、问题、意义、方法、策略等, 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思考和观点。通过论文评比, 把教师对“学生自评”的思考引向深处。
三、研究总结
有了以上的系列研究, 我们对“学生自评”形成了以下粗浅的总结:
1. 深入了解了“学生自评”的现状。
(1) 教师缺乏“学生自评”的意识。意识指导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自评”价值的认识, 就没有主动预设“学生自评”的意识。
(2) “自评”形式单一, 力量羸弱。课堂上, “学生自评”还是以语言评价为主, 如“你觉得自己读得怎样, 写得怎样, 画得怎样?……”有的科目, 如英语、美术、综合实践, “学生自评”主要通过课后的等级 (星级) 进行自评;数学等科目, 作业自批是“学生自评”的主要方式。总体而言, 学生自评的数量少, 形式单一。羸弱的“学生自评”没有发挥强劲而持续的内动力。
(3) 学生不善“自评”。能力在训练中提高。由于课堂上教师忽略“学生自评”, 学生的“自评”能力得不到引导和强化, 总体上, 学生不善“自评”。
(1) 自评不习惯。由于课堂教学中, 以教师评价为重, 学生互评为主, 学生已习惯“被评价”, 一旦让他们自评, 往往显得不知所措。
(2) 自评不正确。学生主观上有迎合教师、同学的意向, 自评就缺乏客观性。低、中年段学生往往“自我评价”过高;高年段学生受传统文化影响, 往往自我评价过低。
2. 提高了对“学生自评”的认识。
通过理论学习和课堂观察及论文反思, 我校的大多数教师提高了对学生自我评价意义的认识。
(1) 自我诊断, 扬长避短。学生通过自评, 对照具体的标准, 发现哪些方面有长进, 需要加以巩固和发展, 哪些地方不足, 有待于改进。
(2) 自我反馈, 自知自明。学生依据评价结果, 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 不断促使自己校正目标。
(3) 自我激励, 自我完善。学生通过及时的自评反馈的信息, 当觉得学习有成效时, 学习者会从精神上产生动力和满足, 增强信心, 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
四、丰富了“学生自评”的策略
1. 激发启蒙:
形成自评意识。教师首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有了良好的评价意识, 学生才可能有审视自己、评判自己的行动, 从而促使自己在学习上有一个新的增长点。
2. 引导示范:授之于自评方法。
(1) 标准要清晰。有了自评的意识, 没有自评的标准, 就如少了操作的工具。试想, 一个人想种花, 手头没有锄头、铁铲等工具, 往往因为无从下手而放弃。学生自评也如此, 评价标准是标尺, 是工具, 标准越具体、清晰, 评价结果越精准。
(2) 评价要客观。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是起步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 很大程度上是从依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到学会自我评价的。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时, 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导向, 激励学生实事求是、客观地评价, 这既是自我评价的要求, 也是学生素养的要求, 力在当下, 功在长远。
五、加深对“臻美课堂”的再认识
所谓“课堂空间”, 并非是一排篱笆围出一个院落, 一道砖墙围出一方空间, 而是一个由学生、教师、教材这三个基本要素建构而成的立体网络状的系统, 它是有生命张力的。
1. 远视, 才能延伸课堂的长度。
课堂的长度, 也就是学生的发展道路。毫无疑问, 教师都知晓课堂教学的起点应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而终点, 很多都落在学生期末的分数。教育者的近视, 往往让课堂急功近利, 为考而教, 这种忽视学生未来的教学, 本质上已经不是教育。“浇树浇根”,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做的是浇根的工作, 虽然默默无闻, 无花无果, 但力在当下, 功在未来。学生能否成为一个有知识、有道德、有责任、有梦想的人, 取决于我们的课堂, 也就是一块块培养基地, 从中, 他能得到多少滋养和锻炼呢?我们这样的课堂教学, 首先应该是关注人, 关注人的发展, 这样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2. 尊重, 才能提升课堂的高度。
课堂教学, 不应只是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和技能, 而应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位学生, 让其感受到自身独特的价值。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鲜花都是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 何况人的思想呢!所以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育者应当予以最大限度的宽容和尊重。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尽一切可能去和谐地实现他们自己, 发展自己。缺乏宽容、尊重的课堂是没有高度的, 给人压制和压抑;有了宽容、尊重, 这样的课堂就是高大的, 为学生参差不齐、形态各异的勃勃生命提供了自由生长的空间。
3. 退让, 才能强化课堂的自由度。
乌申斯基提出:“教学不是教, 而只是帮助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而非教师。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教师过多的讲解, 无意中让学生成了听众, 占去了学生思考、体验、训练的时间。教师的“懒惰”, 是多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习得方法, 训练思维, 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但这个“懒惰”的教师必须是高明的, 他不是袖手旁观, 而是全面了解、观察, 灵活调控、反馈、点拨。
3.学生自评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篇三
开展科学的写作自评活动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很多英语写作教学都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改善。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阅读和批改,批改完后的习作,学生也不会仔细研究,既浪费了时间又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使用写作自评的教学方式,能够良好地改善目前的教学状况。
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将写作自评的教学模式充分应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状况,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让学生主动去反思和发现自身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并且教师在批改之前让学生进行自评,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也应积极转变观念,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批改,覺得不批改学生的作文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使得自评活动没法完善的开展。自评教学方法并非是完全由学生来进行,只是适当的让学生参与到自评活动中,教师在总体上还是处于指导的地位,对整个自评过程进行引导和调控,帮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英语习作进行恰当的自评,同时教师再对学生的自评进行补充,自评与教师的点评结合,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制定合理的写作自评标准
对于学生作文自评标准的制定,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保证制定的自评标准能够起到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写作任务,选择难度适中的题材,并多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等,制定出良好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教师应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独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联想、反思等来解决自己遇到的英语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高中英语写作自评可以让学生从阅读作文要求、重视文章的分段情况、基础词汇、句型及语法等在文章中的应用。最后应引导学生多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记忆一些好的短语、句型等,应用于文章中,美化文章结构。在具体的自评过程中,首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后在自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自评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在进行作文自评时关注自己的拼写问题、时态应用、代词应用等,科学审视自己的文章,通过长期的坚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同时在自评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策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作文是否将要点都表达了出来,段落与句子之间的衔接是否正确等。例如以“My hometown”为题的作文中,有学生写到:A new railway is being building in my hometown. 这句话就可以依据评价里的词组优先原则改成:A new railway is under construction in my hometown. 评价的原则是词组优先、地道优先、不可重复及较长、较高级词汇优先。这样让学生自评就能很好的提高自己。
引导学生掌握写作自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向学生详细的解释英语写作自评的标准,让学生能够有所依据,充分理解每一项评分标准,从而更有效率地进行自评。刚开始进行自评活动的时候,可以先挑出几个比较容易方面来进行评价,让学生熟悉评价方式,然后再逐渐深入完善,循序渐进地建立起相应的自评方法,掌握英语作文的自评技巧。确定完整的自评流程和方法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自评的方式,事先选取好学生写的范文,选择的时候应注意选择多个层面的文章,这样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有全面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明白怎么按照评分标准来自评作文,充分掌握自评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评的效果,让学生充分适应自评标准的应用。
教师在讲解之后,学生对自评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也大致掌握了自评的方法和技巧,通过适当的实际评价,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英语文章自评的内容和步骤。在实际的评价中,教师可以事先选择几篇层次不同的文章,教师先进行相应的评改,然后再将没有改的文章发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对文章进行评改,直到小组成员都达到一致的看法。评价结束后,教师可以跟学生交流评价的结果,然后强调作文评分的依据,让学生巩固认识评价的标准,并及时说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相应的解答等,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掌握自评的技巧。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在自评方面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效地改善自己的不足,这有助于学生更客观的认识自己,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树立起端正的学习观念,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教师应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探索学生自评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保证学生科学掌握自评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4.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篇四
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全力提高教育质量 督导评估
孙镇初级中学
二Ο一三年十二月
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全力提高教育质量 一年来,我校在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以教委提出的质量教育为奋斗目标,为实现创建“书香气与乡土气并重,规范管理与科学发展兼备”的现代农村初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先后荣获2007~2012年全国阳光体育冬季长跑优秀学校,2013年全国红十字会青少年自护自救知识竞赛最佳组织三等奖,山东省第二届齐鲁情•山东省校园学生才艺展示优秀组织单位奖,山东省十二届中学生运动会踢毽子项目总分第二名,滨州市阳光体育运动会跳绳总分第二名,滨州市学生舞蹈比赛一等奖,滨州市声乐教育特色学校,滨州市感恩教育、才艺培养、经典诵读示范学校,邹平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分流工作先进单位,综合考核一等奖,在全县道德讲堂现场会上做了典型发言,重点高中升学人数和截留分数线连年在全县稳居前列,获得了教育同仁的认可。
一、用道德讲堂丰富师德教育内涵
开设道德讲堂是为了在学校营造“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扬好德、得好报”的浓厚氛围。道德讲堂是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载体,它能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和教师职业道德水准,推动学校工作更上新台阶。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教师能认真批改作业,学生在学习上也绝不敢糊弄了事;
如果教师乐观、热爱生活,那么学生也定能勇敢面对未来。只有拓展道德讲堂的外延,让道德讲堂提倡的形式和内容延伸到学生的课堂中,渗透到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角落,使每位老师在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才会生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学校德育的有效形式。
二、严格落实课程方案,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 开全课程,开足课时。针对音、体、美、综合实践、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相对薄弱的学科,实施了重点突破。
投资35万元装备了录播室、机器人活动室,投资120万元建设了风雨操场,更换了部分教室多媒体设备,丰富了学校教育资源,方便了教育教学。
充分挖掘校外教育资源,开辟了鲁牛食品厂、清泉机械厂、食用菌厂、小清河、健身广场、敬老院等固定实践、服务基地,丰富了校外课程资源。以宿舍、餐厅、班级文化建设为阵地,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活动,提升了学生自主实践能力。
积极组建了音、体、美、信息技术等活动队、兴趣小组,满足了学生兴趣与特长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提升课程管理效益 一是缩小管理单元,提高管理的精细化和精致化水平。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实行校长包级制度,抓住班主任和教研组两个核心,实施双核驱动,同体并进。
二是缩短管理周期,完善教学工作阶段推进机制。学科、班级以单元为周期,学校以期中、期末为周期,定期实施质量检测,强化质量分析,查摆教学中的问题,剖析原因,制定措施,及时补偿矫正,确保了教学效果。
三是教学质量实施“三级负责制”。即班级教学质量班主任负责制,学科教学质量备课组长及任课教师负责制,学校教学质量校长负责制。严格落实教学环节,向过程要效益。
四、扎实开展有效教研,提高课程实施实效
一是加强集体备课,提高研讨实效。学校既强调备课的宏观统一,又强调教师个体的独创性和分层次教学的弹性,实现了集体备课和有效备课有机整合。
二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实效。以创建县“高效课堂示范学校”活动为契机,坚持聚焦课堂、关注学生,创新教学研究形式,开展了“青蓝工程”“骨干教师课堂观摩”“中青年教师课堂大赛” “同课异构”“一课多磨”“常态课研究”“学困生论坛”等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是加强作业研究,提高巩固实效,注重错后订正和个别辅导,提高了作业的层次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四是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发展。把课时教学反思列入学校常规教学工作,要求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学校精选后刊登在校刊《新语丝》上,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五、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确保学校平安和谐
一是强化学生养成教育。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专门编印了《孙镇初中学生手册》,对学生在校行为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实的规定。学校加大督查力度,领导干部带班检查,详实的填写《领导干部值班记录表》,及时记录师生在校常规遵守情况,每日一公布。学期末,计入级部、班级和个人考核成绩,极大的提高了师生的守纪意识,使学校常规管理步入正规,为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大学校安全投入。一年来学校先后投资一万五千余元购置了消防器材,增加了监控探头,为学校安全运行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
三是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学校与级部、级部与班主任、级部与任课教师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让每一位教职工明确在学校安全管理中责任与义务,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学生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形成了分管副校长靠上抓,任课教师、值班职员一起抓的良好局面。
四是教会学生学法用法。学校制聘了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律辅导员,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按照上级要求和学校实际,学校积极与镇驻地派出所联系,加强沟通与联系,镇派出所所长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走访,并每学期到校进行一次法制教育,极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法守法意识。
一年来,我校的素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教师专业素养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了长足进步。截止目前学校拥有省市县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5人,超过专任教师三分之一强;30余篇教师论文、文章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383名学生在县市级体育比赛、才艺展示、艺术节、电脑动画制作中获奖;63篇学生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在全市中小学生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上我校获总分第一名;2013年升入重点高中186人,得到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好评。
5.综合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篇五
一、自评工作的组织、实施
1.成立自评领导小组:
组长:戴济林 副组长:史记敏 刘荣成
组员:单圣进 张光荣 刘连成 杨春生 田华军 栾文东
2.自评报告小组人员分工:
戴济林校长全面负责自查自评工作的组织安排,督促检查,召集有关会议,汇总自评有关情况;史记敏、刘荣成负责教导工作的自查自评;单圣进、张光荣负责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自查自评工作;杨春生、刘连成负责总务后勤工作的自查自评;栾文东、田华军负责自评报告的草拟工作和各种档案资料的汇总归类整理。
3.自查自评工作安排及进程:
第一阶段:学习有关文件,进行宣传发动,统一全体师生思想认识,成立学校自评领导小组,并进行分工,下发指标体系。
第二阶段:对照指标体系查资料,归类整理档案。
第三阶段:对照指标体系自评赋分,草拟自评报告。
第四阶段:向全体教职工公布自评结果。反馈自查自评信息,研讨改革措施,审定自评报告。
二、自评赋分及档次确定
自评等级:良好
三、学校基本情况:
胡庄初中创办于1975年,1986年9月搬入现址,现有占地面积23575平方米,建筑面积3385平方米,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我校现有10个教学班,教职工57人,其中男41人,女16人;学生540人,其中男生307人,女生233人。我校现有52名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36人,二级教师12人,未评职称教师3人;教师中大学本科31人,专科21人,年龄结构以中、青年教师居多。
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认真研究了学校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确立了“在困境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方针,狠抓教育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我校是一所农村公办初中,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学校办学条件一直没有得到改善,房屋陈旧,设施落后,教师们还依靠原始的教学手段上课。民办学校崛起,以及全市其他公办学校的教学条件突飞猛进,农村初中生源大量外流,胡庄初中在全市中的劣势就更加突出。学校何去何从,成为摆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面前的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
四、学校自评综合分析
(一)遵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办学,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让每一位学生充分享受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善待贫困生和问题生,保证进得来留得住,无流生。
学校始终依据上级精神,初中入学率100%,不分快慢班、重点班,不办复读班,并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注重减轻学生负担,对学生作业实行量化管理,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节假日休息时间,不举办任何收费补习班,不购买国家及省审定以外的任何教学用书、学习辅导资料,对学生不进行题海战,考试不排队,不纯粹以考试成绩论学生优劣,不放弃任何一个教育对象,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素质人才。
2.坚持了听课、评课制度。凡是4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人都按照要求上了一堂校级公开课。上课的教师课前精心备课,教研组同仁出谋划策,上课时,全体教研组成员认真听课,课后大家共同研讨、探究。领导班子成员听课都在20节以上,教师互相听课均不少于10节,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任务。
3.坚持教育教学工作检查制度化。每学期,我们都对教师的备课笔记、班务手册、听课笔记、学生作业、集体备课记录等进行认真检查,每次检查都做好了详细的记载,并当面交换意见,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做认真的总结,表扬先进,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学期、考核
4.重视了教科研工作。学校建立了教科室。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近年来教师共撰写并发表论文近百篇,有数十篇论文在各级论文竞赛评比活动中获奖。
(五)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对学生的管理。
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认识到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求广大教师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1.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我们利用每周的国旗下的讲话,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孝敬父母长辈、关爱同学、讲求诚信,教育学生遵守校纪校规、法律法规。充分利用班会课、专题教育活动、黑板报、橱窗等教育阵地,形成了一股教育合力,增强了教育实效。
2.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团总支牵头,学校组建了日常行为规范检查组,全部由各班的班干部和团干部组成,每天检查各班的清洁卫生、自行车排放、广播操、眼保健操等,打出分数,并每天在黑板上公布。每两个星期,团总支根据各班的分数情况,评选文明班级,并授予“循环红旗”以示表彰。各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场面,都争着要把“循环红旗”挂到自己班上。
3.做好对后进学生的跟踪督促教育工作。党支部、校长室针对各班的情况,将一些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教育,从《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入手,规范、强化后进学生的行为。加强了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效扼制了一些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党支部还与每位党员签订了帮教后进生的协议,要求每位党员负责联系两名后进生,每周与后进生进行谈心活动,时刻关注后进生的思想动向和日常行为。
(六)强化了校园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了师生的安全。
我们一直牢固树立“学校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抓好以“师生安全法制教育、食堂卫生安全、消防安全、内部治安、校园周边治安、矛盾纠纷排查”等为重点的创建“最安全学校”的工作。全体教职工人人参与,校长室与所有班主任和各部门负责人签定安全责任书,建立了治安防控网络;完善了食堂卫生制度,加强了食品卫生管理;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和教育,有效控制了在校生违法犯罪、季节性传染病的流行和学生在校活动安全事故等事件的发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保障了师生的安全。
(七)严格财务制度,改善办学条件。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度,重大开支都经过校务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后执行,学校所有资金实行一本帐管理,做到日清月结。学生实行收费卡制度,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进行收费,做到收费许可证、收费卡和收费票据的三统一,学校从未发生乱收费现象。
积极寻求资金来源,利用有限的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我们在“四配套”工程的指引下,建设了教学楼、综合楼。为改善办学条件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我们建起了校园广播系统,添置了多媒体设备一套,使教师开始逐渐摆脱了原始的教学方式,向现代化迈进了一步。
总之,我校狠抓管理工作,近年来初显成效。学校学风、教风、校风有了很大改善,校园卫生状况有了显著变化,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提升。历年中考,我校都按照计划超额完成省泰中录取指标生的任务,整体录取情况创下了历年来的新高。各类学科竞赛近年来有8人获奖。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布局调整不到位,教师超编,学校经费短缺,校舍破旧,教学设备十分落后,严重制约着学校的持续发展。但以党员为核心的教师队伍正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师资问题
分析我们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我们觉得主要的还是师资问题。尽管近三年来我们加大了师资的培养力度,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师资问题,还是我校的一个主要问题。
1.骨干教师的流失,新教师的不断增多。
2.解决问题的策略:继续加大新教师培养力度。
(二)校舍问题
多年来,政府不断地对学校进行改建、扩建,但是校舍问题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1.现对照XX年的防震标准,我们与标准要求悬殊较大。
6.督导评估自评报告2 篇六
一、学校基本情况。
洛河中心初中位于镇驻地东北角,占地74.8亩,有办公楼1座,教学楼3座,实验楼1座,建筑面积7125平方米;建有规范标准的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音美活动室、实验室、劳技教室等特种教室22口78间,室内设施一应俱全,顺应了教育发展,满足了教学所需,达到省定标准。附设6条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运动场,更成为师生强身健体的好去处。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4人,其中取得本科学历的教师82人,专科学历的教师4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6%。有市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教学新秀1人,县级学科带头人3人,县级骨干教师23人;取得副高级职称的教师44人,取得中级职称的教师73人,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兴教育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可靠保证。
学校可容纳24个教学班,现有班级22个,在校学生1096名。
二、健全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标准200分 自评190分]
我校领导班子健全,大局意识强,分工明确,责任意识明显,都做到了持证上岗。我校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的精神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切实做到了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颁行后,我校首先组织校级领导班子进行了学习,及时吃透文件精神指导教育实践。校长还参加了2011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小学校长培训平台”举办的“规划纲要专题培训”,提高了认识,丰富了思想,认清了教育形势,把握了教育大势,增强了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
2011年寒假期间,我校又按照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的安排,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三天国家省市《教育规划纲要》的专题学习,使全校教师的思想统一到规
划纲要地贯彻落实上来,统一到国家的教育方针上来,并据此制订了我校新一工作计划和新的发展规划。
针对去年综合督导评估中提出我校“地方课开设不规范,校园管理需细化”和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的问题,我们严格标准,固定课表,开足课时,开齐开全了地方课程;制定了《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和《校园卫生评比细则》及《学生纪律行为自主管理章程》,细化标准,强化责任,校园管理得到了切实加强。对改善办学条件的问题,我们已向镇政府和县教育局递交了申请报告。
三、强化师德建设,促进专业发展,优化师资队伍。[标准160分 自评160分]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在教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根本性的影响和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是实现教育腾飞的关健。近年来,我校严格编制管理,强化学习培训,落实待遇措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和建设水平。
1、我校教师编制152人,实有在岗教师134人,2008年至今补充教师10人,满足了教学所需,适应了发展需要。对教师我们尽可能做到量才适用,专业对口,让其充分发挥所学建功立业。我校教师取得本科学历的82人,专科学历的46人,均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教师学历达标率96%,符合规定要求,无违规聘用代课教师现象。
2、我们建立了《教师三年培训规划(2008-2010)》和培养培训计划,立足岗位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认真落实新教师岗前培训和跟进式培训的有关要求,使其尽快适应教育教学要求并不断提高施教水平。为做好教师的培养培训保证,我校全面落实县教育局有关教师培训经费专项列支的规定,对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提供便利条件和可靠保证与经费支持。近三年来,我们投入经费5万余元,派出教师320余人次,参加了市县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素质,促进了队伍建设。校级领导任职前都参加了岗位培训,在职后也都及时参加了提高培训,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开展了行风评议和学生、家长评教等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4、我校教师工资均由县里执行统一标准、统一津贴、补贴和社会保障政策,每月20号前均都打到个人工资帐户上,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鼓舞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全面实施新课程,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标准160分 自评160分]
1、我校严格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开齐开全课程,开足了课时,特别是开展好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四个领域的课程开设和教育教学工作。对照《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课程实施纲要》,我们开设了以信息、劳技和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为主的综合实践课程,分年级开设了以《安全》、《传统文化》、《环境》与《人生规划》为主要内容地方课程,自主编写了研究性学习教材《二十四节气》,多方面培养学生素质,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2、在严格标准,规范课程开设的基础上,我们还坚持开展好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每年我们都认真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按时向国家数据库上报数据,为增进学生健康,开展针对性训练提供保证。此外,我们还成立了各类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多方面才能。
3、常规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坚持“三维教学目标”,坚持以学为主,理论联系实践,超周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更要备学法,开展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构建高效课堂,力避满堂灌,很好地贯彻了新课程理念。
4、我校每周一都举行全校性的升国旗仪式,开展“国旗下的讲话”已有三年之久,学生自己主持、自主演讲、自已确定主题、重点,这种“现身说法”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收到了良好教育效果。我校还利用建军节开展传统的国防教育日活动,每年组织避险演练、春季田径运动会、秋季体操比赛,在国庆节、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庆、传统节日,我校还组织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知识讲座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锻炼学生全方位的能力。
5、我校严格落实“办学行为40条”即《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学生每天在校8小时,上午4节课,下午3节课,最后一节课外活动,学生不住校,每天早8:00到校上课即可,符合省定时间要求。学校每天及时调控任课教师作业量,要求学生每天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体现层次性和可选择性,让学生都能不断发展。双休日和节假日,我校都三令五申,认真贯彻省市县各级有关放假的规定要求,坚决杜绝补课行为,把时间还给学生。我校学生教辅用书除省定《初中生活》和《配套练习册》外,再无其他用书,符合政策要求。
6、为把素质教育理念引向深入,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进步,我们在坚持读书学习的基础上,每学期都制定具体可行的教研计划,坚持集体备课,规划活动内容,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保证教研的实效性。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以写教后记和教育反思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提升;我校也有2项市级实验课题,7项县级实验课题,被结题验收,取得一定成果,推动了素质教育。
7、我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引领家庭教育,指导教育方法,共同作好育人工作。贯彻各项保学控辍措施,严格学籍管理,认真落实困难学生帮扶补助工作,义务教育功固率99.4%。
五、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标准160分 自评130分]
随着新课程地实施和素质教育地推进,我校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使其满足教学所需。我们现在拥有2口微机室80台微机,能够满足最大班额的教学;有教师用机22台,尚不能满足人手一机。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以应用为重点,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积极探索在网络环境下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教改实践,强化信息技术在其它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习质量,从而推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
2009年,我们认真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实验仪器配备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要求。我校图书室现有图书2.9万册,生均图书26本,超过规定标准;近年来每年更新1200余册,亦符合要求。办学条件的改善,推动了素质教育水平地提升。
六、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稳步推进。
我校一直十分重视安全工作,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教务、后勤等职能处室具体抓,形成了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的组织领导机构。牢固树立了“安全无小事”意识,从大处着想,从小处着手,从细处防范,形成了人人抓安全、时时想安全、事事有安全的学校安全管理良好氛围。6名专职安保人员,更是尽职尽责24小时昼夜值班;我们也安装了8个摄像头实现了覆盖无死角,形成了遍布校园的监控网络,做到了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为有有效多年来,我校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学校财产和师生安全也从未受到过任何损失和伤害。
七、严格财经纪律,加强物资财产管理。[标准200分 自评200分]
1、学校财物管理制度健全,设有专职报账员和固定资产管理员,固定资产和存货价值管理总账与分类明细账清楚,每学期都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学校经费收支遵守财务纪律、帐目清楚,日清月结。财务人员及时准确地编制财务收支预(决)算报表,每学年根据学校实际测算生均教育成本和公用经费,在经费的使用中首先保证教育教学需要,努力做到增效节支。
2、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政策,全面推进公示督导、责任追究、教育收费资金“收支两条线”制度,严禁截留、平调、挪用、挤占学校经费。“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上级下拨的“两免一补”及资助贫困学生的资金专款专用,足额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严格按政策确定享受减免课本费的对象,增强透明度,减免对象花名册在学校公示栏中进行公示。我校建立健全了经费预算制度,做到财务公开、透明,确保了资金合理开支,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3、建立健全助学制度。学校建立了完整的帮扶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体系,建立了贫困学生档案,采取学校减免、社会捐助等形式,对贫困学生进行扶助。
4、关注食堂管理。认真按照食品法规,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和各种预案,强化食堂人员个人责任意识,食堂人员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对食堂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重视卫生保健工作的落实。
七、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我校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和发展的征途上我们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集中表现在:
1、办学条件相对滞后,硬件建设特别是信息化建设水平亟待提高。
2、教师素质有待提升,继续重视教育科研,培养研究型教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拓教师视野,更新教育教学理论,推动专业成长。
3、教学设施的现代化,办学水平的素质化,决定了学校管理必须人文化、精细化,这也是我们有待提高的地方。
我们坚信,有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有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我校的办学水平推向一个新台阶。
洛河初中
7.大学英语评估自评报告 篇七
一、有关概念
1.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
本文所指“引用其他评估报告”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对企业整体资产价值等进行评估的过程中, 对具备特定评估资格的其他评估机构所出具的评估报告结论的引用。
2. 其他评估报告。
本文所指“其他评估报告”是指与资产评估机构不存在聘用关系的其他评估机构出具的具有法定效力的报告。目前, 注册资产评估师直接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结论的实践, 主要体现在土地估价报告和矿业权评估报告两个方面;所涉及的其他评估机构一般特指具有特定评估资格的土地估价机构、矿业权评估机构等专业中介服务组织。而定义中的“不存在聘用关系”, 是指在针对需要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业务项目中, 资产评估机构与其他评估机构之间不存在签署书面合同约定的业务关系。
二、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动因———制度性安排
1.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政策基础。
与其他国家引用专业报告截然不同的是, 在我国, 极少发生评估机构因专业局限而引用其他评估机构所出具的评估报告的情形, 几乎都属于制度性的安排。
2005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5]60号) 规定, “企业改制涉及土地使用权的, 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具备土地估价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 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备案”, “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探矿权、采矿权, 必须经具有矿业权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作价并纳入企业整体资产中, 由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后处置”。这是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政策基础。
基于这一政策, 在国有企业改制实践中, 对企业整体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时, 为了妥善解决土地处置方案报批以及估价报告备案问题, 委托方往往委托一家 (或若干家) 资产评估机构和一家土地估价机构, 同时以一个评估基准日对企业整体资产进行评估, 受托资产评估机构将经备案的土地估价结果直接引用, 汇入资产评估结论中。如果涉及矿业权, 还需要引用矿业权评估的结论。这种模式几乎被所有改制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所采用。
2.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情形分析。
从国内外评估行业看,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1) 主动引用。基于自身专业限制并承认自身专业的局限, 这一点为世界各国评估行业所认同;在执行评估业务中, 利用专家协助工作、引用其他机构专业报告的评估结论, 也是世界各国评估行业通行的做法, 同时也是各国评估准则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
例如, 美国评估准则 (USPAP) 规定:评估师应采取所有必要或适当的措施, 以确保能够有效完成评估业务;在评估报告中披露专业知识或经验缺乏的事实, 并披露为完成评估业务所采取的措施。对应注释中则提到, 如果评估师应邀承接某项评估业务, 但缺乏胜任该项目相关专业知识或经验的事实, 并采取必要或恰当的措施以保证能够有效完成该项评估业务, 可以采取与其他被合理认为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评估师联合, 或聘用具有所需专业知识或经验的人士。国际评估准则 (IVS) 的《指南5———动产评估》和《指南6———企业价值评估》对此也都有规定:动产评估工作有时需要其他评估师、专家的工作。
在不同专业的评估师之间, 必须针对不同专业领域的评估对象划分责任范围, 以此避免发生遗漏或重复。当依赖其他专业的工作时, 动产评估师需要: (1) 采取必要的程序确保专家的专业胜任能力, 确认所依赖专家所提供的结论是合理可信的; (2) 如果没有采取以上措施, 必须披露相关事实。为表述方便, 可将上述情形称为“主动引用”。该情形在我国评估实践中, 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生。例如, 资产评估机构承接二级市场范畴的评估业务时, 因专业局限往往会引用其他评估机构就某一资产所出具的评估报告。
(2) 被动引用。与前述情形完全不同的是, 基于我国评估行业管理体制而出台的相关政策, 客观上确立了我国特有的评估结论引用情形, 即:不具备土地估价资格和矿业权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在对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等进行评估时, 其注册资产评估师即使具备必要的专业胜任能力, 也不得不引用具备特定评估资格的其他评估机构所出具的评估报告结论。这种引用可以称为“被动引用”。在这种情况下, 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引用报告的出具机构和个人一般不具有主动的选择权, 对其出具的报告和结论, 特别是已经国土资源管理等部门备案的评估报告和结论, 通常也无权发表不同看法。但与此同时, 引用方仍然需要对包含所引用结论在内的评估结论承担全部责任。这已经成为我国评估行业引用专业报告的主流。
三、引用其他评估报告存在的问题
1. 权责交叉。
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评估报告中对其他评估报告结论的被动引用, 未必基于机构自愿和业务必需, 由此使得评估的责任主体出现复杂化和模糊化倾向。近年来, 资产评估机构和其他评估机构在其执业过程中所背负的风险也随着其从事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扩大而逐步加重, 其中因引用报告结论导致的责任纠纷不断出现更是给我国的评估执业规范和司法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
2. 价值扭曲。
在评估实践中, 一个完整的企业整体资产评估项目被分为不同类型的资产组, 分别由不同专业机构评估, 企业完整价值体系变成各个部分价值拼装, 评估整体定价功能被肢解, 造成整体资产价值的扭曲。首先,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 容易忽视评估范围的对接, 导致重评或漏评, 使评估结论以及增减幅度发生偏离。其次,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 往往缺乏对有关方法选择、参数选取等事项的分析与审核, 缺乏相应的评估技术说明, 直接影响评估结论。再次, 引用其他评估报告, 如果没有对资产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有效关注, 还会导致重大事项揭示不充分, 造成权益差异。最后, 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是多个生产要素发挥协同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简单地引用、加和、汇总其他评估报告的结论数值, 难以真实反映其整体价值。
3. 尺度不一。
不同评估行业, 遵守不同的评估规范标准, 互不衔接, 导致不同机构在评估过程中的参数选用不同、技术路线不同、工具使用不同、方法标准不同、道德规范不同、报告格式不同。这些都造成价值尺度的不统一, 直接影响评估结论的合理性, 甚至伤害了评估的客观性、有效性和公信力, 危及评估行业在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中的应有地位。
4. 成本增加。
一方面, 评估委托方迫于按资产类型无序细化的评估序列和各管理部门的管理规定, 不得不分别聘请不同的评估机构进行分割评估、重复评估, 必然增加其付出的服务费用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 政府相关部门对同一个行业的监管对象数量增加, 引起其监管难度的提高, 监管成本随之加大, 并且部门利益过度膨胀带来的评估泛化还会导致政府形象的扭曲。此外, 资产评估机构的工作效率下降, 评估时间、协调成本和风险成本都会增加。
5. 资源浪费。
鉴于评估行业分部门割据的约束, 许多注册资产评估师不得不同时考取土地估价师、矿业权评估师等多项评估执业资格, 以此来承接相应资产的专业评估业务。而不同评估执业资格考试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存在高度重复性。由此可见, 评估师疲于应对资格考试和承担多重会费的局面, 必然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和评估人才储备的滞缓。
四、关于引用其他评估报告问题的若干建议
1. 关于评估行业结构的调整。
(1) 推动评估立法, 理顺评估行业管理体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评估立法工作, 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管理体制、业务领域和执业资格、执业责任鉴定以及与相关法律衔接等一系列问题, 严格限制评估部门细分行为, 化解政出多门、行业分割、部门垄断、各自为政的症结;开展行业清理整顿, 要求机构彻底与主管部门脱钩, 进而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以此规范评估市场,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对于土地估价、矿业权评估等特定类型的评估业务, 应当放宽准入, 以市场机制为准绳。资产评估机构或其他评估机构只要具备了业务所需的专业胜任能力, 就应当可以介入相应的评估业务中来, 这样也有利于促进竞争, 提高评估总体服务质量。即使不能放宽准入, 也应当赋予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引用报告的出具机构和个人进行把关和选择、评价的权力, 而非强制性的被动引用。
(2) 强调机构责任与强调个人责任并重。资产评估是专业人士提供的专业判断, 一家评估机构对企业和资产集合的评估可以由具有不同资质和特长的评估师来完成, 各评估师对自己的工作承担专业责任, 机构则对整体报告承担机构责任。这种做法既可以降低委托方的交易成本, 又可以摆脱报告引用的权责困境。所以应鼓励资产评估机构拥有更多的专家, 而不是在让评估师成为考试专家和承担多重会费的同时, 削弱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
2. 关于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责任界定。
(1) 主动引用情形的责任界定。对于注册资产评估师因专业限制而主动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情形, 其引用的前提是需要对出具被引用报告的评估师的专业资质、从业经验、教育背景、可信度等进行有效的甄选控制, 对有关评估事项进行必要的审核, 并对其引用行为以及包含被引用结论在内的评估结论的合理性承担责任。
具体而言, 对其引用责任进行界定时, 建议根据以下原则来判定:首先, 注册资产评估师是否履行了引用其他评估报告所应当遵守的必要程序;其次, 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评估报告是否是基于恰当评估、形成可信评估意见和结论的需要;最后, 注册资产评估师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结论后, 能够对主评估报告的结论进行可信性分析。如果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引用过程中没有达到上述要求, 那么其应当承担不可推卸的引用不当的责任。
例如, 作为整体资产的评估结论, 尽管对某种类型的资产引用了其他评估报告的结论, 但应当将引用的评估结论一体化地看成资产评估报告书评估结论的组成部分, 不应肢解成两个或若干个结论。因此, 在同一报告书中, “引用”就具有评估取值方法的性质, 或者理解为“引用”实际上是评估师确定评估结论的取价依据。签字注册资产评估师以及资产评估机构应对包括被引用评估结论在内的评估结论的合理性承担责任, 而不能通过仅仅评估报告的“特别事项”部分, 将责任完全或部分推给其他评估机构。
(2) 被动引用情形的责任界定。对于因制度性安排而被动引用其他评估报告的情形, 由于是基于相关法规或监管要求而引用其他评估报告, 那么, 如果注册资产评估师根据客户要求无法就所引用报告的出具机构和个人做出选择和评价, 则注册资产评估师只能根据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在报告中进行披露和提醒。这时注册资产评估师只要履行了必要的程序, 并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判断, 就不宜承担对评估结论受所引用报告的影响方面的责任。
例如, 在评估实践中, 经常遇到以下两种具体情况, 应区别对待: (1) 有委托方分别委托不同专业机构对具有不同类型资产的项目进行评估, 所产生的评估机构间的报告引用情形。该种情形下, 所有的评估机构服务于同一委托方;委托方需要对提供的信息和资料的真实性承担责任;委托方为评估报告的有效性提供相应的费用。这种情况下, 评估报告间的相互引用, 应该是在委托的总协议中强调各自的法律责任, 引用方不宜承担额外责任。 (2) 证券业从业资格机构牵头出具评估报告时引用专业报告的情形。在该种情形下:一是需要强调该类机构依法对评估报告承担责任;二是该机构具有选择和评价其他机构所提供专业意见的相应权力和能力。基于以上两个前提, 该类机构应当对包括基于其他机构提供的专业意见构成的资产评估报告承担责任。当前, 该种情形主要是土地估价报告和矿业权评估报告的引用。此种情况为被动引用的特殊情形。
(3) 其他假设情形的责任界定。按照上述有关评估行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如果政府有关部门能够以市场机制为准绳, 放宽准入条件, 使具备一定专业胜任能力的资产评估机构介入土地估价、房地产评估等特定类型的评估业务中, 或者赋予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引用报告的出具机构和个人进行把关和选择、评价的权力, 那么由此带来的责任应由注册资产评估师和资产评估机构承担。
参考文献
8.白鹿巷健康评估报告 篇八
姓名:托特纳姆热刺
住址:伦敦白鹿巷球场
症状:2008/2009赛季英超第20名(截至第11轮)
病史:2007/2008赛季英超第11名
心电图:心律不齐
去年10月25日,荷兰人马丁·约尔在白鹿巷丢掉了饭碗。巧合的是,整整一年之后,他的继任者胡安德·拉莫斯同样被敲响离职的丧钟。从去年10月27日上任,到今年10月25日卸任,拉莫斯在白鹿巷的苦日子终于画上了句号。随后,英超联赛第九轮,托特纳姆指挥席上换成了本土名帅老雷德克纳普。
带着57场比赛22胜16平19负的糟糕战绩,拉莫斯显然与其600万英镑年薪的身份地位并不相符,唯一体面的遮羞布就是上赛季的英格兰联赛杯冠军,其中半决赛率队在北伦敦德比中战胜阿森纳,让白鹿巷球迷八年来首次在死敌面前得到了扬眉吐气的机会。除此之外,曾在塞维利亚仅用短短的15个月就不可思议地赢得了五座奖杯(包括两座联盟杯)的拉莫斯,并没有表现出其他能够征服俱乐部主席丹尼尔·利维的能力,这位54岁的西班牙人被俱乐部和球迷冀望能够将球队带进英超四强和冠军联赛的“梦中人”,竟然让球队梦游般地在英超联赛中任人鱼肉。
★ 临床表现:前八轮联赛仅得到两分,甚至比上赛季降级的雷丁队同期积分还低。今夏高达8920万欧元的支出,如今却只换来了一场噩梦——1912年之后球队联赛的最差开局,拉莫斯的这份试卷显然不及格,下课自然在所难免。
内科:五脏俱裂
内乱是欧洲主流媒体给托特纳姆诊断出来的病根,前该队球员贾森·坎迪在最近谈到托特纳姆遭遇的危机时就指出,拉莫斯绝非是俱乐部全线溃败的“罪魁祸首”。“教练来来回回换了许多茬,然而最大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桑蒂尼在执教托特纳姆之后就变得‘一钱不值’,约尔和拉莫斯也是如此……这绝非偶然,完全是俱乐部主席利维一人造成的。”
显然,直接将“无能”的帽子扣在拉莫斯头上是不公平的,别忘了去年冬天拉莫斯的球队是如何先后击败阿森纳和切尔西成为联赛杯冠军的。许多球迷会在战术设置方面进行假设,如果贝巴和基恩还在的话……尽管这种假设并无实际意义,但是为何要甩卖贝巴和基恩呢?这同样被认为是俱乐部内乱而导致的结果。许多球迷起初以为是拉莫斯与贝巴、基恩产生了矛盾的缘故,但事实并非如此,真正添乱的是已经下台的俱乐部技术总监科莫利,尤其在贝巴的转会问题上,科莫利并没有咨询过拉莫斯的意见。内乱并不单单体现在转会市场上,拉莫斯对于队中的本土球星本特利和伍德盖特等人缺乏必要的震慑力也是产生内乱的导火索之一。西班牙人一度让本特利改踢边后卫,导致后者对其颇有怨言,在球队成绩最不好的时候,几名“大佬”的不敬言辞充斥于英格兰媒体,球队的士气自然更加低落。
★ 临床表现:许多球迷都将怒火烧向俱乐部主席利维,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科莫利对主席的话言听计从,而出现这样的窘境显然是利维在背后摆布的结果。而在大难临头之际,利维解雇技术总监科莫利的做法,也难逃丢车保帅之嫌。老雷德克纳普今后就将面临这样一位事必躬亲的主席,利维是否还会继续干涉球队的正常运作还很难预料,但他如果继续我行我素的话,对于托特纳姆和老雷德克纳普而言则将是灾难的延续。
眼科:严重散光
球员的配置自然是考核俱乐部和主教练眼光的首要因素,转会市场上的运筹帷幄将直接影响到球队整个赛季的成绩。本赛季,由于主教练拉莫斯对买卖球员的主导作用,托特纳姆在人员构成方面逐渐西班牙化,单凭这一点,似乎让人看到了贝尼特斯在利物浦的影子。今年夏天是拉莫斯进行大幅度改革的一年,除了在欧洲杯大放异彩的莫德里奇之外,俱乐部先后引进了多斯·桑托斯、帕夫柳琴科、本特利和乔尔卢卡等球星,初衷是美好的,但是实际效果却奇差无比。本特利作为前两个赛季的英超传中王,技术和速度虽然都不算特别出众,但作为一名准豪门级别的球员,和伦农轮换打右路或者充当莫德里奇的替补都是不错的选择,而多斯·桑托斯的加盟则是对锋线力量的有效补充。但十分离奇的是,原本按需搭配的新球员在实际比赛中却完全迷失了方向,在无所适从下竞技状态更加低迷,从而为托特纳姆的沉沦埋下了伏笔。
比转入更加离奇的是,俱乐部将一干强将纷纷卖走,小基恩和贝尔巴托夫的锋线组合不逊色于任何英超豪门,将他们双双抛售无异于自废武功;法国人希邦达、马尔布朗克和芬兰人泰尼奥都能征善战,马尔布朗克更是能胜任中场所有位置,而这三个人却被打包送给了桑德兰。
★ 临床表现:事实证明,现在换血太大,磨合成为大问题。非英超球员的适应,新阵的磨合,这一切都像是拉莫斯在自掘坟墓。另外,拉莫斯的改革基本都只是针对中前场的改造,而上赛季那条丢了61球的后防线却未得到有效的改善,这也是球队开局不佳的原因之一。
外科:接驳失败
依着贝尼特斯画葫芦,将西甲风格移植到英超赛场,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拉莫斯下课的步伐。从技术层面而言,拉莫斯的西甲化忽略了身体和球场上的对抗能力,托特纳姆买来的中前场球员以技术型居多,这让球队整体偏软,对抗能力差导致了技战术根本无从发挥。羸弱的锋线首先成为众矢之的,帕夫柳琴科和达伦·本特位置重叠,而且两人都属于以勤奋奔跑来弥补先天不足的前锋类型,组合在一起根本无法发挥功效。此外,中场攻击群的状态同样令人堪忧,风风火火加盟的莫德里奇丝毫没有展现出欧洲杯时的风采,甚至失去了拿球突破的勇气。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莫德里奇现象”,伦农和杰纳斯难以做到一脚出球,全队的进攻推进因此变得迟缓。左边锋一直是球队的软肋,拉莫斯在试用了本特利、莫德里奇和多斯·桑托斯后均不如意,本特利对这种尴尬体会最深,作为右边锋的他,却先从左翼打起,接着在达伦·本特身后充当二前锋,虽一度回到右路,结果又被当作边后卫使用,拉莫斯病急乱投医的做法让人十分费解。
而在精神层面,拉莫斯想模仿贝尼特斯,却忽略了后者麾下有杰拉德这样的硬汉队长,这恰恰是托特纳姆的一个潜在问题——球队的性格缺失。卖走基恩后,球队中前场显然缺少一个能够威慑对手的硬汉。几个赛季以来,基恩都是球队的旗帜,这不仅仅是因为能力强,更可贵的是他的精神和拼搏意志。每支豪门球队在注重技术天赋的同时,也都会确保阵容中有精神领袖的存在,这正是现在这支托特纳姆队所缺乏的。
【大学英语评估自评报告】推荐阅读:
大学生大一自评报告范文07-17
大学英语试卷分析报告06-15
大学一年级团员自评08-31
大学生团员个人自评06-12
优秀大学生村官自评10-17
大学学生评估评语07-15
大学评估工作方案模板07-07
大学教师对学生评估评语07-07
轮机英语考证评估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