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

2024-08-27

西游记读(11篇)

1.西游记读 篇一

读《西游记》有感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籍一直都是我们人类忠实的伙伴。鸟儿没了翅膀不能飞,植物没了根就不能生长,飞机没了油可以说就是一种摆设,而人没了书籍,不就相当于是一具行尸走肉吗?书籍能给我们知识,能我们鼓励,给我们安慰,给我们启迪……

这个寒假我读了《西游记》,在这本书里,一个慈悲为怀的人物形象印在我脑海里。他凭着坚持不懈、顽强的精神,并在徒弟的帮助下战胜了去西天路上的妖魔鬼怪和险恶的环境。经历八十一难后,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唐三藏。

唐三藏出生于一个官臣家庭,他的身世非常悲惨,他还没出世之前,父亲便已被水贼谋杀,母亲被人强占为妻,勉强生下他,但是恐怕他被贼人所害,所以把他放在木盆里,放在江里向远方漂去,恰巧被僧人捡救,就剃发为僧,因此也叫江流僧,也从此开始了西天取经之路。

这一路,他收了三个徒弟,第一个叫孙行者,法号“悟空”,第二个叫猪八戒,法号“悟净”,第三个叫沙和尚,法号“悟能”。他们三个可是为唐僧去西天立了大功呢。

读了这本书,让我深有感触。从唐曾身上,我就学到了许多道理:人只要信念坚定,有理想追求,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从不动摇就一定会成功,但也不能是非不分,盲目慈悲,懦弱无能。也要学习孙悟空的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勇敢机智、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幽默乐观、聪明灵活、勇敢的精神。但不能学他调皮捣蛋、性情急躁、好胜心强、喜欢听奉承话的坏毛病,同样,沙和尚和猪八戒小心谨慎、忠诚老实、立场坚定、知错能改地好品质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温泉中学七(2)班

陈玉珠

指导老师

高丽娟

2.西游记读 篇二

我们知道100回本《西游记》故事的主要矛盾集中在西天取经途中的两大阵营:一方是代表正义的唐僧师徒四人, 在某种意义上也包括降妖伏魔的天界佛界;另一方则是代表邪恶的各路妖魔鬼怪。其中前者的主心骨显然是孙悟空, 而后者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妖魔队伍中, 有一个妖魔比较独特, 即牛魔王。他自第三回开始就出现, 一直到六十一回牛魔王被斗败才基本结束。中间时隐时现, 而线索不断。五十九回至六十一回的三借芭蕉扇, 更是专章描写。就是六十一回结束后, 六十二回、六十三回孙悟空与万圣龙王一家斗, 也仍是与牛魔王斗争的余波。说起这牛魔王, 他与孙悟空还颇有渊源。将他们作为正邪双方的代表人物, 并分析他们的人生之旅, 对小说主题的把握就比较容易了。

孙悟空与牛魔王的关系得从五百年前说起。那时, 孙悟空学成回来, 在花果山自立为王, “遍访英豪”, “广交贤友”, 结拜了七个兄弟, 大哥就是牛魔王。此时的孙悟空与牛魔王同属妖类, 他们“讲文论武, 走斝传觞, 弦歌环舞, 朝去暮回, 无般儿不乐”。他们是一群自由自在的江湖好汉, 雄姿勃勃的草莽英雄, 无牵无挂的年轻朋友。然而当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 随着花果山时代的结束, 众兄弟分道扬镳、各奔前程, 牛魔王亦是如此。

孙悟空与牛魔王分手后, 一隔即是五百年。此时的孙悟空在观音的指引下已是西天路上的取经人, 而牛魔王也已非昔日的浪荡江湖单身汉的牛大哥。他已“成家立业”, 并建立了一个网络八方的牛魔王家族关系网:牛儿红孩儿是号山一霸;牛弟如意真仙是破儿洞一霸;牛妻铁扇公主挟持宝扇操纵火焰山生灵的性命;牛妾玉面狐是摩云洞一带的女财主;牛友万圣龙王一家是盗贼。牛魔王就是这一系列人物的家长与核心, 他家大业大, 有钱有势, 看看他都做了些什么?红孩儿说他“平日以吃人为生”。这就是五百年后的牛魔王, 西天路上的一霸“大力王”。从他的家业、事业, 我们已经很清楚地了解到他所作的人生态度、人生道路的选择。

《西游记》安排了五百年后牛魔王与孙悟空重新相见, 他们阔别多年, 却并没有忘记过去的友情。孙悟空“整衣上前, 深深地唱个大喏”, 然后道:“长兄, 还记得小弟么?”牛魔王答礼道:“你是齐天大圣么?”两人见面时虽各自心中已有气恼, 但仍不失彬彬有礼, 见面时没有大打出手, 都很谦和。在牛魔王看来, 他可没惹孙悟空, 是孙悟空“害”了他的儿子, 看过去情分, 饶了;是孙悟空“欺”他的妾, 看过去情分, 再饶了;是孙悟空又“欺”他的妻, 打了几个回合, 也算了。可是, 孙悟空还是紧追不舍, 实在欺人太甚, 才去决斗。他实在没有存心与孙悟空作对, 他也从未忘记过去的友谊, 事情闹到这样的地步, 完全出人意料。当年的猴七弟居然让他子去、妻散、妾死、自己被哪咤擒住牵去, 皈依佛门, 得此结局。

而从孙悟空角度看, 自从红孩儿要吃唐僧肉开始, 他与牛魔王的斗争就拉开了序幕, 但他从开始就表现为不忘旧情。唐僧被红孩儿抓去, 他就去火云洞认亲讨人, 想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此事, 但红孩儿拒不认亲, 非唐僧肉不吃的强硬态度让他的努力宣告失败。在与如意真仙的争斗中, 孙悟空最后还是棒下留情:“看你令兄牛魔王的情上”, 饶了性命———还是不忘牛大哥的情分。至于牛妻铁扇公主, 孙悟空始终以“嫂嫂”相称, 就是对玉面狐, 也尊称“二嫂嫂”, “躬身陪笑”。这些都说明是他始终把“牛大哥”放在心里的。

《西游记》写这对结义兄弟, 五百年前是如此志同道合, 五百年后却人事全非。这就如同人类社会一样, 有不少人在少年时代是志气相投的好友, 以后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孙悟空和牛魔王的问题就在这里。

孙悟空从不满玉帝“甚不用贤”, “嫌恶官小, 反了天宫”到被压在五行山下, 最后接受观音点化找到了他的人生事业——象征正义的取经事业。西行取经是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一次壮举, 对于西行的每一个人来说又是一次艰苦卓绝的考验。然而使命的严峻感从来都是与他的崇高感成正比的, 没有一样伟大的事业不需要克服困难, 这于是便赋予了孙悟空的行动以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自觉性。事实上, 英雄之成为英雄往往并不仅仅在于他做了什么, 而在于他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使命, 并且全身心地投入他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专注, 他的献身精神, 他所表现出来的热情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百折不挠的毅力, 总之是这样一些非凡的精神品格构成了一个英雄的重要标志。而孙悟空无疑正具备上述所有的品格。于是他历尽艰辛, 万死不辞, 一路上主持正义, 打妖除怪, 救护“众生”。他以此为乐, 永远生机勃勃, 乐观快活。他以从事正义的事业为人生的幸福。

牛魔王呢?在与孙悟空分手五百年来, 他是福禄寿喜齐全, 吃喝玩乐尽有, 俨然一个大富大贵的牛员外。在他们两人没有碰面以前, 似乎各走各的路, 河水不犯井水。但是, 当孙悟空举起“普济众生”的正义大旗西行时, 就与西天路上一霸的牛魔王及其家族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取经之路, 每到牛氏家族所在处, 皆寸步难行。孙悟空要主持正义, 要去西天取经, 就不得不除掉西天路上这一霸。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他们从事的事业不同, 他们选择的人生道路不同。他们虽然念念不忘过去友谊, 但友谊却必须服从他们各自的生活准则。牛魔王的人生道路使他无法理解孙悟空, 不可能支持孙悟空;而孙悟空的人生道路使他无法容忍这个家族的所作所为。总之, 五百年后再相见, 根本分歧已形成。孙悟空从事的取经事业, 每前进一步, 都要以扫除邪恶, 度众生脱苦为准则;牛魔王家族要“兴旺”, 每前进一步, 却总是给众生带来苦难。一个以众生为念, 一个以财、色、享乐和一己的家族为念;一个从事救人助人的正义事业, 一个从事吃人损人的邪恶事业。不管他们怎么不忘往日情义, 到如今, 不同的人生道路, 使他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势不两立的对立面, 这种对立是必然的。在他们未重逢时, 对立的客观形势已形成, 三借芭蕉扇只是这一对结义兄弟矛盾总爆发的导火线。对人生道路的一念之差, 使这对好兄弟陷入了互不相容的境地。人生的境遇啊, 总是那么让人感叹。

以上我们主要是从正邪双方的代表性人物来探讨人生选择不同, 所得归宿亦不同。当我们回头再来看小说中其他人物时, 可以发现表现的是同一个道理。比如唐僧, 他虽然懦弱无能、胆小如鼠、听信谗言、是非不分, 但他对自己的人生, 从一开始方向就特别明确, 即求取真经, 修成正果, 纵使花花世界有千万诱惑, 也矢志不移, 痴心不改, 他的确也如愿以偿。又比如说喜剧形象猪八戒, 他一开始在取经队伍中老是拖后腿, 搞分裂, 是个不安定分子, 但在后来的取经途中, 逐渐坚定, 找准了自己的人生定位, 最终也得善果。再反过来看他们的对立阵营, 其中有不少妖魔本是仙家的亲戚或是坐骑, 总之多多少少与仙家有关联。他们要修成正果, 条件可谓是近水楼台, 条件得天独厚。但他们偏偏背道而驰, 结果必然是受到惩罚。

3.西游记读 篇三

就文辞和内涵而论,西游远不及红楼;论人物的丰富和灵性,西游与水浒和三国都有差距。那么,西游缘何也能跻身中国四大名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劝学论、谈禅论、证道论、通《易》论、农民起义论、阶级斗争论,应有尽有,这些或许都不是作者本来的意思,倒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胡适语)可能最为切中要害。笔者认为,西游的制胜之道在于其虽简单但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故事情节,以及表现这些故事情节的大众笔法。前者正是明代以来倍受铁桶政治、文化统治与煎熬的国人迫切需要寄托悲戚哀思的稀奇素材,后者则将人生百态和各种社会现象用故事化笔法尽数呈现,深入浅出,大道至简,娓娓道来,即使在今天,依然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简要谈谈西游记中团队成员的选拔与熔炼,呈与各位读者指正。

团队任务决定了团队成员的选拔

团队成员选拔与熔炼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服从并服务于团队任务的顺利实现,因此,团队任务不仅决定了所要选拔的团队成员的资质和禀赋,也决定了团队成员进入团队的先后顺序。

西游团队任务的来历。西游团队的任务,在如来应玉帝之邀前往天宫成功擒住孙悟空后所发出的一番感慨:“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诸菩萨闻言,合掌皈依,向佛前问曰:“如来有那三藏真经?”如来曰:“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当有观音菩萨,行近莲台,礼佛三匝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第八回)

由此看来,西游团队的任务,起于如来佛普度众生的一番感慨:东土大唐那个国家太需要先进文化的输入了,需要找一个人前去帮他们组建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专门负责来西天进口启迪明智、教化人们乐施好善的经典图书若干。观音主动请缨并获如来批准,于是就开始了他西游团队成员选拔与调配之旅。

西游团队领导玄奘的选拔。对于西游团队领导玄奘的选拔,原著中可谓是泼墨如云。

“却说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自领了如来佛旨,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实有德行者。忽闻得太宗宣扬善果,选举高僧,开建大会,主坛法师乃是江流儿和尚,正是极乐中降来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长老。菩萨十分欢喜。”(第十二回)

由此看来,观音猎寻玄奘过程中,确是费了很多周折的,可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遗传上看,玄奘是金蝉子转世,其父陈光蕊是“唐王御笔亲赐的状元”,母亲为当朝丞相殷开山女儿殷温娇,加上坎坷的身世和近二十年来在金山寺的修行,不仅根正苗红,佛心和佛性都没有任何问题,满足临行前如来钦定的“善信”标准。

背景资料调查一关通过,个性特征与组织文化是否契合呢?菩萨临行前,如来为他准备了锦襕袈裟一领和九环锡杖一根作为专门的测试工具。

“不遵佛法,不敬三宝,强要买此袈裟、锡杖,定要卖他七千两,这便是要钱。若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我这袈裟、锡杖,情愿送他,结个善缘,这便是不要钱。”观音与木叉在大街上高声叫卖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

“贫僧有愿在前。今见陛下明德正善,敬我佛门,况又高僧有德有行,宣扬大法。理当奉上,决不要钱。”观音将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送与玄奘并拒收太宗七千银两时如是说。

背景资料调查、个性与文化的契合度都已通过,但西进之旅毕竟要“苦历千山,远经万水”的长途凶险之旅,玄奘是否具备与之对应的不畏艰难的恒心和毅力,是否满足观音依照如来的原则性标准自行开发的“有真实德行”及其对应的操作性定义。于是他们决定亲临大会现场,兼用观察法、结构化面试与情境测试等方法,以进一步甄别玄奘是否具备他们的猎头标准:

“今日是水陆正会,我(菩萨)和你(木叉)杂在众人丛中,一则看他那会何如,二则看金蝉子可有福穿我的宝贝,三则也听他讲的是那一门经法。”两人随投寺里。正是有缘得遇旧相识,般若还归本道场。入寺观看,只闻得那一派仙音响亮,佛号喧哗。这菩萨直至多宝台边,果然是明智金蝉之相。那法师在台上,念一会《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又宣一会《劝修功卷》。这菩萨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教法么?”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起手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概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观音等人通过面对面观察发现玄奘“果然是明智金蝉之相。”一番“只会……,可会……”的情景询问,“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的动作描述,深入解读了玄奘既有的知识结构,并以反射的形式彰显了他的学习进取精神。观音由此断定,玄奘满足他所设定的“有真实德行”及对应的“有相当专业基础”和“有足够的进取心”等操作性指标,很有可能就是他所猎的“善信”之人了。

对玄奘胜任特征的考察仍在继续。观音大闹经堂,惊动了太宗皇帝,于是观音等人被擒来面见太宗。太宗一看,原来是此前为玄奘义赠袈裟和锡杖的老朋友了。

“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于是观音现出原形,给唐王留下几句颂子后飘然而去。“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太宗见了颂子,即命招贤寻西进“敢死队队长”:“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问不了,旁边闪过法师,向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就去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自此,玄奘有了唐僧的美名。

西游团队领导的选拔大功告成,接下来团队运营将会遇到些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观音可谓智慧超群,不仅后续成员的选拔个个精准,还特别注意从人员本土化与人力成本最小化角度,在东进途中积极储备团队成员候选人,充分体现了一个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和猎头人员的专业。

西域之远决定了西域之险,这就需要领导人有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玄奘面虽柔弱,但内心刚毅实乃常人不及。“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誓不回国,永堕沉沦地狱。”玄奘在太宗面前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西游团队成员的选拔。就这样,玄奘就开始了他的西天之旅。临行当天晚上。“众僧们灯下议论西天取经之事,有的说水远山高难走,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箝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几度。众僧请问其故,三藏答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说下誓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愿使法轮回转,皇图永固。”众僧闻得此言,人人称羡。(第十三回)

玄奘出发了。在大唐境内,因有太宗皇帝亲笔签署的通关文牒,数日后到了巩州城,又三日就来到大唐边界河州卫,一路都有地方官吏并僧道的迎来送往,通行无阻,又有两个随从使者和太宗赠送的良马作为脚力,不仅生命安全有保障,一路上大伙儿说说笑笑,自然日子就过得很快。

转眼间玄奘一行三人到了双叉岭,在此遭遇了初出长安的第一难:两个随从被寅将军老虎精吃掉了,玄奘本人幸得太白星暗中相救才免得一死。可不到半日,“正在危急之际,只见前面有两只猛虎咆哮,后边有几条长蛇盘绕,左有毒虫,右有怪兽,三藏孤身无策,只得放下身心,听天所命,又无奈那马腰软蹄变,即便跪下,伏倒在地,扯又扯不起,牵又牵不动,苦得个法师衬身无地,万分凄惶,自分必死,莫可奈何。”值此千钧一发之际,镇山太保刘伯钦出手相救,又使玄奘幸免一难。不仅如此,刘伯钦还送了玄奘一程:

行经半日,只见对面一座大山,真个是高接青霄,崔巍险峻。正走到半山之中,伯钦回身,立于路下道:“长老,你自前进,我却告回。”三藏闻言,滚鞍下马道:“千万敢劳太保再送一程。”伯钦道:“长老不知,此山唤做两界山,东半边属我大唐所管,西半边乃是鞑靼的地界。那厢狼虎,不伏我降,我却也不能过界,故此告回,你自去罢。”三藏心惊,轮开手,牵衣执袂,滴泪难分。

三藏“滚鞍下马”、“牵衣执袂,滴泪难分”,以极其鲜活的方式向人们诠释了一个事实:没有一个能降妖伏魔的贴身保镖,玄奘的西进之旅简直寸步难行。“正在那凄惶苦切之处,只听得山脚下叫喊如雷道:“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唬得个三藏痴呆,伯钦打挣。(第十三回)行者悟空呼之欲出。

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做这种高级人员的随行贴身保镖呢?鉴于保镖是用自己的特种能力和素质与生命来换取他人的人生和财产安全的职业,所以保镖不仅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临危不惧、遇险不惊的超人气概,灵敏的警觉反应,老练的经验判断,精熟的格斗技能,同时还要消息灵、朋友多、门路广,还不能有家庭的拖累,而这些,孙悟空条条满足。

出生“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上一仙石”的孙悟空不仅无父无母、无妻无小,还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跟随菩提祖师学道十数年之久,学得一身高强的法术,呵一口气,就有七十二般变化。觔斗云一驾,就能够上天入地。他偷吃了王母的蟠桃,又盗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成就了金钢之躯,后又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呆了七七四十九天,练就了“火眼金睛”。同时他被天庭招安后曾担任过天宫御马监,类似当今各级政府部门的司机班班长。

由此看来,论背景资料,悟空无父无母,没有任何家庭的后顾之忧;论专业能力,悟空有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还会腾云驾雾、呼风唤雨;论工作背景,曾在机关事务局做过事,关系圈不仅包括了众多领导人,还有他们的秘书、司机等等,由此看来,作为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贴身保镖,悟空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悟空的加入,使唐僧的生命安全有了保障,但新的烦恼也由此而生。唐僧乃得道高僧,谨言慎行,注重内省,话语不多,属于典型的内向型性格。而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尽管在五行山下被压了五百年,但江山易改、本性难易,不仅性子急躁,且言行举止多不沉稳,猴性不改,用今天的话来说,是那种专业能力超强,但处世不圆润、做事不细腻的小愤青。师徒两人,自然搞不在一起,不出二日,终因悟空对前来打劫的强盗出手过重——“尽皆打死”,而遭到唐僧“若还像当时行凶,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恶,忒恶!”的责骂而分道扬镳,悟空一个觔斗云跑到东洋大海龙王宫那里逍遥去了。

没了悟空的唐僧,“收拾行李,捎在马上,也不骑马,一只手拄着锡杖,一只手揪着缰绳,凄凄凉凉,往西前进。”此时观音及时出现,向唐僧口传专治悟空野性的《紧箍咒》,龙王也用张良拾履的故事智引悟空,师徒两人又走在了一起。

不论是观音,还是龙王,他们都不是西游团队中的一员。按照“人民内部矛盾由人民自行解决”的基本原则,西游团队中迫切需要招募一名能有效调和唐和孙之间关系的新人。这个新人既不能像唐僧一样内敛少语,也不能像孙悟空那样急躁冒失。这个人不仅外形上要憨厚老实,给人一种稳重和踏实的感觉,同时还必须是一个无话找话说,能适时调理团队氛围,使团队成员能感受到一起工作的快乐,进而忘记长途鞍马的疲劳和枯乏,因而他在性格上既不能像唐僧那样墨守成规,也不能像悟空那样随心所欲。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不曾养性与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出生天河里天蓬元帅的猪八戒应运而生。

唐、孙、猪三人,唐僧是团队领导,负责团队的战略与方向,“圣僧淡漠禅机定”,按照德鲁克的观点,就是团队中“做正确的事”的人;孙悟空是保镖,主要负责团队的安全事务,两人个性、能力与岗位胜任特征需求都非常匹配。苦就苦了新加盟的的“贪淫劣性顽”的八戒,他的个性、能力本是一个工会主席或战地文艺队长的角色,但他现在还兼职做搬运工。

且说他三众在路,餐风露宿,带月披星,在又至夏景炎天。那日正行时,忽然天晚,又见山路旁边,有一村舍。三藏道:“悟空,我们且借宿一宵,明日再走。”八戒道:“说得是。我老猪也有些饿了,且到人家化些斋吃,有力气好挑行李。”(二十回)

八戒虽是天蓬元帅出身,论力气搬运点小行李没有问题,但他不沉稳、缺乏定律,好面子,经不起诱惑,哪能安心长时间做挑担子这种默默无闻的工作!所以这个团队还迫切需要招募一个个性与长途搬运工作非常契合的团队成员,出生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沙和尚便因此出场。这样一来,西游记写到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时,西游团队成员的选拔宣告完成。但严格地说,这时候的师徒四人只是一个松散的结合体,彼此之间并没有团队的感觉,于是观音等人决定采用行动学习法来熔炼这个新组建起来的团队。

西游团队的熔炼

工作团队是一群个性与技能相互补充,通过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的人员共同体。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增益效应的发挥,有赖于团队成员彼此之间价值的认同和肯定,这也是团队熔炼关键之中的关键。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长老,圣僧恨逐美猴王》中记载了如此情节,白骨精一化“月貌花容”的女儿,二化“年近八旬的老妇人”,三化“手掐着数珠念经的公公”,均被悟空识破并打得脑浆迸裂,走真隐去。唐僧由此心生极度不满并日渐累积,但经过悟空提供的物证解释,不悦之气正待消解时,好色、贪吃的八戒的当面诋毁摧毁了师徒之间仅剩的一点信任。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

悟空的“手下无人”和唐僧的“悟能、悟净就不是人”的对白,暗示了刚刚组建起来的西游团队成员对彼此之间的价值和存在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就这样,悟空在受到唐僧“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的呵斥与得到再也不念紧箍咒的书面承诺后回了花果山。

悟空一走,猪、沙二人就得承担起随行保镖的角色,但如前所述,不论出生背景、个性特征,还是能力素质,他们都与该岗位的胜任特征需求相去甚远,两人联手也斗不过黄袍怪,当然也救不得宝象国的公主。关键时刻,小白龙力劝八戒前往花果山请悟空回来,事情才有了转机。

行者道:“既无贬书,又不曾赶你,你来我这里怎的?”八戒道:“师父想你,着我来请你的。”行者道:“他也不请我,他也不想我。他那日对天发誓,亲笔写了贬书,怎么又肯想我,又肯着你远来请我?我断然也是不好去的。”八戒就地扯个谎,忙道:“委实想你!委是想你!”行者道:“他怎的想我来?”八戒道:“师父在马上正行,叫声徒弟,我不曾听见,沙僧又推耳聋。师父就想起你来,说我们不济,说你还是个聪明伶俐之人,常时声叫声应,问一答十。因这般想你,专专教我来请你的,万望你去走走,一则不孤他仰望之心,二来也不负我远来之意。”

………

行者见说起菩萨,却有三分儿转意道:“兄弟,既这等说,我且不打你,你却老实说,不要瞒我。那唐僧在那里有难,你却来此哄我?”八戒道:“哥哥,没甚难处,实是想你。”行者骂道:“这个好打的劣货!你怎么还要者嚣?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你趁早儿告诵我,免打!”八戒闻得此言,叩头上告道:“哥啊,分明要瞒着你,请你去的,不期你这等样灵。饶我打,放我起来说罢。”行者道:“也罢,起来说。”众猴撒开手,那呆子跳得起来,两边乱张,行者道:“你张甚么?”八戒道:“看看那条路儿空阔,好跑。”行者道:“你跑到那里?我就让你先走三日,老孙自有本事赶转你来!快早说来,这一恼发我的性子,断不饶你!”

八戒道将事情的原委说了以后,还特别强调:“师兄是个有仁有义的君子,君子不念旧恶,一定肯来救师父一难。’万望哥哥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情,千万救他一救!”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行者道:“贤弟,你起来。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

如上这段文字,足见八戒的幽默、诙谐、机智和大局观。为了团队的融合,很会编故事,且专门捡好听的说,刚开始试图以情动人,见效果不佳,迅速改用智激,充分体现了一个工会主席兼战地文艺队队长的专业和素质,也充分彰显了八戒在西游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人生价值。

就这样,八戒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连哄带骗终于把悟空从花果山请了回来,才将黄袍怪奎木狼降服,并将已被妖化成老虎的唐僧复原,至此师徒二人之间的信任又加深了一层。

行者接水在手,念动真言,望那虎劈头一口喷上,退了妖术,解了虎气。长老现了原身,定性睁睛,才认得是行者,一把搀住道:“悟空!你从那里来也?”沙僧侍立左右,把那请行者降妖精,救公主,解虎气,并回朝上项事,备陈了一遍。三藏谢之不尽道:“贤徒,亏了你也!亏了你也!这一去,早诣西方,径回东土,奏唐王,你的功劳第一。”行者笑道:“莫说莫说!但不念那话儿,足感爱厚之情也。”(第三十一回)

4.读西游记有感 篇四

——做一个不忘初心的人

作者:李义昕 单位:丹东市26中学 指导教师:柯宇婷 童年时期,我最喜欢的电视剧就是《西游记》了,哪怕现在看电视时看到它,那就意味着家人别想换台了。一直是看电视剧版的,对一些情节有点不敢相信,免不了有了想看原著考证的想法,因此,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重游吴承恩笔下的西行一路。

无论是影片中还是书籍里,我最喜欢的人物都非孙悟空莫属,每当我的脑海浮现出他的身影时,感觉他四周都散发着光芒,他坚强、勇敢、活泼也略有些顽皮,这些都是他的闪光点,而最大的闪光点则是他那种斗争精神,总是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就算是到了地府也敢大闹一番,见到了玉皇大帝也敢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若换了旁人这可是万万不敢的呀,他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遇妖魔无数却从未喊过一个怕字,他遇妖除妖,遇恶制恶,倒也可以称得上是嫉恶如仇;他知恩图报,唐僧只是撕下一张符,他便一路保护着唐僧西天取经,无论唐僧是责罚他也好,误解他也罢,只要听到唐僧有难,就立刻飞奔而起保护唐僧。

师徒四人,求取真经路漫漫,关重重,猪八戒最易动摇,唐僧不曾改变,可在我看来,玩世不恭的孙悟空却是表露不多但是决心更大的人,西天取经原本不是他的事业,但是他却能忠于一开始对唐僧的诺言,把他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开始时被师傅误会过,赶走过,心伤过,可他无论身在哪里都是心随取经人,忠于曾经的忠于,感觉如果唐僧半路被哪个妖精吃掉的话,大圣一定会血洗妖精之后仍然走到西天,替师傅完成一辈子的心愿之后质问佛祖为什么要给师傅这样一个结局。九九八十一难啊,有他打不过的妖精,有让他吃大苦头的魔王,但他总会想出办法救出师傅渡过难关,九九八十一难,完成西行历练,九九归一,还天地一个斗战胜佛。

读过《西游记》之后,越发觉得我现在的求学之路仿佛也是一部“西游记”,父母和老师如唐僧般教化我,希望我跟从他们,努力学习,通过求学之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走出一片天地,这一路上,我需要战胜好多“妖魔鬼怪”:懒惰、迷茫、怀疑、焦躁、叛逆……记得我开始时答应父母要做一个好学生,记得刚入学时老师在黑板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和“妖怪”几番的纠缠中,我是否已经忘了那些曾经?

不忘初心,孙悟空不忘初心成就自己,我也要做一个不忘初心的人,忠于我曾经忠于的一切美好,让自己在破茧成长中成为一个更好的我,可能我不会一下就到达我心中的西天,但是我可以像孙悟空那样,一步一个脚印,怀揣着最虔诚的心去坚定不移地慢慢走,最初的梦想与最初的心一定渴望重逢,也一定会重逢的!

点评:

5.读西游记有感 篇五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西游记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西游记有感1

每当暑假时电视中都会播放各个版本的电视剧《西游记》。只要电视里播放《西游记》,我甚至可以不吃饭也要观看,为此,我没少挨爸爸的“骂”。今年刚放暑假爸爸送我一本《西游记》,一拿到这本书我马上就看了起来,我越看越觉得好看。

《西游记》以唐僧西天取经为主线,讲述了一心想修成正果的唐僧,能够斩妖除魔、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贪生怕死、好吃贪睡的猪八戒和老实忠诚、默默无闻的沙和尚师徒四人从东土大唐去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一路斩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回到东土大唐。不知不觉地我被那个能够上天入地,有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所吸引,被那一个个性格鲜明、活灵活现的神仙或妖魔鬼怪及书中那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所打动。

读完了《西游记》,心里有了与以前不一样的感触。读书、做事,都贵在坚持。朱熹《读书有感》一诗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若要不断长进,就要不断地读书、学习,探求新知识,吸取书中的营养。毛主席在安源号召工人参加革命时讲过到“我们应该要像西游记里那匹白龙马一样,就是驮着中国革命,一步一步向前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直至把中国革命驮到最后的胜利。”我愿意做一匹驰骋疆场的战马,为我国全面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更愿意做一匹承载事业的战马,为我们国家繁荣富强建设不停奔跑,奋斗毕生。

读西游记有感2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由吴承恩先生创作的一本经典著作。全书讲述了唐僧、孙悟空、沙僧、猪八戒前往西天取经途中的九九八十一难。每一个小故事都刻画的栩栩如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文中的孙悟空无疑是个英雄的典范,他机智、勇敢、有责任心。我认为文中描写最多的不是师傅唐僧,而是孙悟空。西天取经得以成功的最大功臣也是孙悟空。如果没有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没有他的火眼金睛,唐僧恐怕被吃了几回都数不清了吧。在孙悟空这么努力保护唐僧的情况下,唐僧还一次次的误会孙悟空,一次又一次的将他逐走,却从未想过哪次不是孙悟空保护的他!

在这么多美轮美奂的小故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打白骨精”这一回。白骨精多次幻化成人形,想方设法的将唐僧抓走却每次都被孙悟空打死。而唐僧却执意认为孙悟空滥杀无辜。通过念紧箍咒来惩罚孙悟空。唐僧是凡人,他不可能看出那是妖怪。所以他理所应当的认为孙悟空错了。无论孙悟空怎么解释,他都听不进去,只不断地念着紧箍咒,疼得孙悟空满地打滚,还要与孙悟空断绝师徒之情。孙悟空将解释了一遍又一遍,可唐僧根本不信他被逼无奈只能回到花果山。虽然孙悟空被唐僧逼回了花果山,可他却一点儿也不怪师傅,还处处为他的安危着想。回到队伍以后,也一如既往的尽全力保护好唐僧。

孙悟空很好的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英雄,无私、无畏、大义凛然。

在我们生活中不缺乏这样的英雄。也不会缺乏九九八十一难,如果在困难面前,我们选择面对选择坚持,而不是退缩,那么你就是英雄!

读西游记有感3

我相信大家都看过或读过西游记吧,里面的内容也丰富多彩。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过妖魔鬼怪,但他们毫不恐惧,坚持不懈,最后才取到真经。这本书的内容很简单,但是也表现出他们个人的特点。悟空,什么都不怕,忠心的保护师傅去西天取经,他很聪明,还会帮助别人,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太冲动,总是喜欢打打杀杀,所以唐僧总是念紧箍咒,使他痛得要命。猪八戒,什么都不行,就爱吃,什么都没吃重要,但是他也是忠心的保护师傅去西天取经。沙僧,老实厚道,对师傅也是很好,他也拼命的保护师傅。

读完《西游记》,我想,唐僧的四个徒弟为了保护唐僧干什么都任劳任怨,一路保护唐僧,这种宽容和大度是们们都应该学习的。再说唐僧,他去西天取经并不是为了唐太宗而去的,只是得到了唐太宗的支持罢了。要是唐太宗逼他去西天取经,他就算看了那些经书,也不会修成正果的。唐僧知道,他和徒弟们去取经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就跟我们学习差不多,所以,我们大家也一定知道,学习也是为了自己学,并不是为家长和老师学的。读完之后,我想了一下,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为自己而奋斗,还可以制定一张学习计划表,课上积极发言,课后有不会的题目可以问老师……

读西游记有感4

捧着厚厚的《西游记》,我仿佛就置身于那个五彩斑斓的神话世界。为善良的唐僧担心,为英勇的孙悟空加油,为八戒的愚蠢行为而傻笑,为沙僧的忠诚而感动。

西行的路,是坎坷的路,也是艰难的路,于是我也时常会想:孙悟空那么神通广大,只需一个跟斗就可以到西天,为什么背起唐僧一步西去呢?这样,一路上千辛万苦就省去了,没有哪个妖怪能吃到唐僧肉了。没想到悟空也有这样的想法,但被唐僧拒绝了,这样的为什么呢?因为唐僧认为,佛祖让他取经,并不是取《经书》,这经指经历,人生的经历,就好比是一部人生经历。只有在取经的路中才能感受到这部人生之经,所以他非要用双脚一步一步走。他的话我怎么就这么熟悉,他的话与妈妈的话怎么这么相似呢!“你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没有尝试就放弃,太让我失望了!”这是在我放弃参加英语口语大赛后,妈妈痛心地对我说的话。我是个胆小的孩子,我担心怯场后会影响成绩,于是就决定不如不参加。这样我就可以说,不是我拿不到奖,而是我有实力不参加。现在想来,这是多少可笑的想法,唐僧明知一路上有那么多艰险,他依然微笑着前行,他心中了然出了门才能长知识,要是一步登上西天,怎么知道世间百态?是呀,爸爸不会放弃一场球赛而去看比分,妈妈也不会跳过精彩剧情,而去看最后一集,而我却连“门”都不敢迈出,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怕失败总把结果放在首位,而忽视了过程。如果我去参加比赛,我参与了,我体验了,拿不拿到奖又有什么关系呢?

取得真经固然重要,获得好成绩也很重要,但《西游记》,重在“游”,人生重在体验,只有充分享受过程才是真正快乐!

读西游记有感5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书中的主人公孙悟空,本是花果山水帘洞洞主,后因想要学习更高强的法术便前去修行,之后还在东海龙宫获得了一件称手的神器——金箍棒。但后因大闹天宫,被压在五指山下,后被唐僧收为徒弟,一起取经。之后又收服了猪八戒和沙僧为徒弟,最终组成了四人组的取经小队,由此便开启了漫漫的取经之路。

《西游记》中有很多让我念念不忘的故事,其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三打白骨精这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情节。在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三次化作不同的人类,试图接近唐僧,但都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给识破了并把这些障眼的人形一一打死,唐僧看到这一幕非常生气,还要把孙悟空给赶走,但孙悟空却恳求唐僧让他留下来,从这一点,我看出了孙悟空身上知恩图报的精神,因为当年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出不来时,是唐僧来救他的,所以孙悟空谨记师父对自己的恩情,并一直没有忘记要保护师父取经的任务。

读完三打白骨精这一章,从孙悟空的身上,我学到了知恩图报,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要学的吗?正是因为孙悟空有着一颗回报的心,才让他坚持护送唐僧成功取得真经。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要尽全力的帮助别人,而当你有困难时,他也会尽力帮你。我们要记住别人对我们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读西游记有感6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也使此书成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著;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分析精确到位!)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孙悟空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他敢于和强大势力作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也令我十分欣赏。

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又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著、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只求问心无愧!)

读西游记有感7

近日,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读完后我深有感触。

本书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护送师傅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九九八十一难,一路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嫉恶如仇的孙悟空,心地善良的唐僧,憨厚单纯的猪八戒和忠心耿耿的沙僧。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在我看来,孙悟空就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西游记》写出了他如何成长的过程。

最开始,孙悟空仗着自己神通广大,谁也不放在眼里,大闹天宫,最终闯下了大祸,被压在五行山下。后来,他被唐僧解救,在唐僧的教育下,他开始成长,明白了自己以前的顽皮。后来的他,一心一意地守护着唐僧,为他斩妖除魔。始终忠心耿耿,胆量超人。每当唐僧遇到危险时,他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拼尽全力保护师父。虽然唐僧有时候不分青红皂白地念紧箍咒,但是悟空一心保护师父,不让他受到一点伤害。最终修得正果,成为了斗战胜佛。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人一旦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就要排除万难,忍受各种折磨,才能取得成功。以前的我,就像孙悟空一样,觉得自己很厉害,总是冲动浮躁。读了《西游记》后,我明白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我慢慢把心静下来,为自己制定了目标,并坚定地向它迈进。

《西游记》用充满幻想的神话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总要经历艰难曲折。所以我们要有勇敢、执着的精神,必胜的信念,不断奋斗,为了最后的胜利不断前进。而孙悟空这个顽童的经历,更让我体会到: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在实现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成长。

读西游记有感8

这是一本神话小说,妖魔鬼怪,神仙道人,互相斗法;这是一本讽刺小说,皇帝昏庸,将领忠诚,奸诈阴险,百姓无辜。这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这是一部中国人智慧的结晶,这就是轰动文坛的,由吴承恩著的神魔小说——《西游记》。

在《西游记》中,吴承恩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向人们阐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想象世界,为世人展现了许多有个性的人物,如:一个筋斗云能翻十万八千里的法号悟空的主人公之一——孙行者、生性懦弱的唐僧、好吃懒做且吃错能改的天篷元帅——猪八戒、无能的玉皇大帝……每当翻开那散发着淡淡油墨味的《西游记》,我都被那神奇的.故事吸引,仿佛至身于其中。

我最喜爱的情节莫过于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救了师傅,可唐僧并不知情,把孙悟空赶走了。我的心里为孙悟空愤愤不平:你唐僧有什么能耐,不就是孙悟空的师傅!就依靠观音菩萨给的一幅头箍来制服悟空。可是,孙行者在唐僧需要帮助时,还是回归了取经的队伍。他的好心肠让我不得不更敬重他了。这大概就是神话小说的精神所在吧。

每一次捧起这本书,我都深深地沉浸在书中,细细地品着,回味着,斟酌着……

读西游记有感9

只要是中国人一定都读过一部小说,或看过由这本书拍成的连续剧——《西游记》。这本书是以唐僧为师父,和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三个徒弟为主角的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以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历尽艰难险阻,到印度取经的真实事迹,运用了许多美词佳句,生动地加入了无数人的创造、取舍、增删、修改、加工,写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这部《西游记》。

这部小说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了五行山下,后来观音菩萨派金禅子转世的唐玄奘西天取经,孙悟空被唐僧收为大徒弟,陪同师父取经途中唐僧又收了猪八戒、沙和尚两徒弟和一个坐骑白龙马。于是,三个徒弟和白龙马一路保护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到了西天取得真经。

在这个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他是一个不避艰险、忠勇双全的正义人物,为西天取得真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优点挺多:——忠实,他曾经赌气离开过师父,却因实在放心不下手无缚鸡之力的师父,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师父身边,保护师父西行取经。——勇敢,一路上那些妖魔鬼怪基本上全是孙悟空给消灭的。他上刀山下火海,上天入地,所向披靡,无所不能。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这些脍炙人口故事里都有孙悟空勇猛的表现。——勤快。孙悟空常常主动帮师父化斋,不像猪八戒总想着怎么偷懒,师父遇到困难了,孙悟空不辞劳苦及时相助。——机灵。早年孙悟空上山拜菩提祖师学艺时,有一次因为祖师要教他一些法术他

不学,惹恼了祖师,祖师当时打了悟空三下,背着手走进屋里,关上中门。孙悟空竟一下悟到祖师给他出了道哑谜,而谜底是三更时分叫他到祖师房里,于是他学到了许多别人没学到的本领。孙悟空的机灵还使得他在陪师傅取经途中,一路上不仅和妖魔鬼怪斗勇而且还斗智,把许多艰难险阻都化险为夷了。

读了《西游记》,我不仅认识了孙悟空以及猪八戒、沙僧和唐僧,还学会了许多道理,比如要学会团结一致,要学会舍己为人等等。这也许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魅力。

读西游记有感10

最近,我迷上了一本书,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这本书写了美猴王孙悟空闯荡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能在这本书上寻找“敢问路在何方”的豪情与斗志,这是吴承恩的代表作。《西游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共一百回。它的成书,酝酿了七百多年。无数民间艺人和无名作者付出了艰巨的劳动,为吴承恩的最后写成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唐僧取经,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唐太宗贞观年间,二十多岁的僧人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在天竺取经,费时十七年,经历百余国,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取回佛经六百五十多部,影响深远。唐僧取经这一事件本身就带有传奇色彩,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还逐渐增加了神猴得道、降妖捉怪等许多传说。吴承恩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古代神话的优良传统,进行再创作,写成了《西游记》。

吴承恩的《西游记》,虽然仍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线索,但却以神猴孙悟空为主角,整部小说充满了敢闯敢拼的大无畏精神和侠胆义肠。《西游记》还可以说是一部童话。书中,不管是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懒惰贪吃的猪八戒,还是各显神通的神仙妖魔,在读者眼里都是如此亲切,如此可信,如此活灵活现。因此,它极大的激发并发展了读者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是人身上最可宝贵的东西,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人类丰富、独特的想象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人的长大,头上戴的胫箍咒也就多了。读一读《西游记》吧,也许你能从这里面寻找出一点“敢问路在何方”的豪情与斗志。

读西游记有感11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并喜欢上了这本书,它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这本古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收获,即使是遇到困难、挫折,我们也要迎难而上,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本书讲述了师徒四人和白龙马去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次磨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善良的师傅唐僧,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心,经常可怜别人,被狡猾的妖怪骗。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神通广大,能上天入地,七十二行样样都行,大闹天宫,玉帝都拿他没办法。二徒弟猪八戒,虽然有时候好吃懒做,喜欢吹牛,爱睡大觉,经常被妖怪抓住,给大师兄惹了不少麻烦,有时候还帮倒忙,但是关键时候还是能助大师兄一臂之力。沙师弟是一个老实人,整天挑着沉重的担子,也毫无怨言。白龙马驮着唐僧走走停停,一样无怨无悔。

看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做任何事情要坚持、努力,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我以前在数学课上,觉得有的数学题目非常难,花了很久的时间也没有想出来,有时候做出来还是错的,这时我就想放弃了。自从我看了这本书后,我一定要改变我这个的想法,孙悟空他每次遇到妖怪,都会积极主动的去寻找,找到踪迹自己斗智斗勇,如果妖怪确实很厉害,他斗不过,就会去请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等神仙帮忙,收拾很多妖精,从而取得真经。

我也应该向他们学习,遇到难题不应该退缩,应该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先思考,如果硬是做不出来,可以向老师请教,直到搞懂为止,这样我才能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学习才能上升一个台阶,将来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

读西游记有感12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看的书之一。每天看到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时,我总会想到一个问题:悟空本领这么大,为什么不能背着唐僧直接飞到西天呢?

但是,我转念一想,如果悟空背着唐僧飞到西天,这书还有意思吗?还有人喜欢看吗?我还记得,在‘流沙河’这一段,因为唐僧过不去,八戒让悟空背着师父飞过去。悟空的回答是“师父要一步步走上去,不能跳过磨难”。在我们现实中,与此类比,就像你爬山,有人背你上去。你到了山顶,确实是胜利了。但是你战胜大山的体验就被剥夺了。

我想,其实很多事情的完成,就像《西游记》里的“西天取经”,比如我陶笛考级的事情。去年8月,我准备去参加陶笛考级。那段日子,反复吹一首曲子,开始让我觉得吹陶笛变成了一件单调的事情。时间一天天度过,考级的日子越来越近。老师说我的音准和熟练度不好,但也说我有进步;对于考级,我差了一些距离。但是,我知道只要努力我就会有收获的。

之后的日子,我不停地努力,从最基本的单音,节拍,节奏,不断的打磨。别人练习,我在练习;别人休息了,我还在练习。直到我拿到6级证书的那一天,我感受到了在付出汗水和时间后的快乐。

我想,我们学习知识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途中,肯定会遇到困难与挫折,不可能不努力就取得成功。我们自己一步步经历学习中的酸甜苦辣,不畏各种艰难险阻,我们一定会像唐僧取得真经一样,取得应属于我们的那一份成果。

读西游记有感13

《西游记》我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每次读它,面前呈现的都是色彩斑斓,惊心动魄的神话世界。作者吴承恩把书中每个人物都描写的多灵活现,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他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是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孙悟空。

主人公孙悟空,调皮任性。他夺走老龙王的镇海之宝;游乐地府撕碎“生死薄”;大闹天空,还自封“齐天大圣”。当然这样无拘无束的生活没过多久,自五行山下出来后,悟空被迫戴上了紧箍圈,从一向我行我素变得举止规范了。孙悟空的本领在保师傅唐僧道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了大用途。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向往自由,他从一开始到取回真经都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争也都是为了自由。他给予了我一种寻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勇气。总之,我觉得现代人对自己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方面较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开拓进取,寻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个磨难让我联想到了它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我觉得自愧不如。我应该再坚强一些,就如同故事中的四人一样,不要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执着的想自己的目标前进,相信未来的一天,我也能够取得那传说中的真经!

读西游记有感14

当我读完《西游记》,几乎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书中唐僧师徒三人在取经路上团结、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令我深感佩服。

到现在我仍然很难想象,十万八千里的路程他们竟然徒步而行,更令人惊愕的是,八十一个劫难,他们都安然度过。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孙悟空有七十二变降妖除魔的本领,唐僧师徒就能安然脱险,来到灵山大雷音寺求取真经吗?不,不是的,他们靠的是勇敢、团结、百折不挠的取经精神,猪八戒、沙僧、孙悟空的奋力拼杀,唐僧在妖怪面前面不改色的胆识和坚定的取经信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取经获胜的法宝。

想想唐僧,再想想自己,真是天壤之别,看看秤,76斤了,下定决心要减肥,从星期一开始每天做仰卧起坐50个,跑步3圈,可是,仰卧起坐才做了20个,跑步才跑了1圈,我就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对自己说,明天再一起补做,一拖再拖,拖到星期天,又对自己说:“下次再减肥吧!

”接着一切照常,还是天天吃饭、睡觉,压根儿不再提减肥的事儿,怪不得表姐说我这是“三分钟热度”呢。哎,为什么总是不能坚持到底呢?当我看完这本书时,下决心要想唐僧那样有毅力,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做事再也不半途而废了。

读西游记有感15

在暑假生活中,自己重温了《西游记》这本书。既然它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那么必定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索。

《西游记》这本书出自吴承恩,作者运用“降妖除魔”这一主题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出一股正义的力量。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悟空三借芭蕉扇”这一回。此章具体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来到火焰山时因为热不可耐,无计可施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可铁扇公主因记恨孙悟空而拒绝,可悟空的足智多谋逼得铁扇公主不得不将芭蕉扇借与师徒四人。在这章中我们可以看出悟空的足智多谋以及调皮的性子。作者将这一幕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不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体现出作者文笔成熟且耐看。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唐僧的善良与仁慈,悟空的聪明及调皮,沙僧的老实和敦厚,八戒的天真及勇敢。正式因为有了四人的团结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做铺垫,才得以唐僧能顺利取得西经。换一处想,若是他们之间并无团结可言,遇到困难都如缩头乌龟般退缩那么必定会失败。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你有着一个伟大的梦想,但你不肯坚持不肯奋斗,拿什么去谈成功。当别人站在高山之巅时,你只会去羡慕他们,埋怨自己为什么没有如此好运,可你不会从中吸取教训,反倒时如以往一般“行尸走肉”。当拖延症遇上懒惰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正值青春的年纪,我们要学会吃苦头,用父母的话来说:“你现在不努力,将来苦的是自己。”“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既是生,那要活得轰轰烈烈,而轰轰烈烈的资本是成功,但成功的资本又为坚持,所以只有坚持,你才不枉来世间一趟。

6.读《西游记》有感 篇六

《西游记》是中国经典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著作,是根据唐代的玄奘到遥远的古印度天竺去讲述佛教的事而改编的。书中的人物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故事情节精彩生动,扣人心弦,令我百看不厌。

书中讲述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他们各有特点,性格也各有不同。唐僧一心向佛却胆小怕事,而孙悟空大胆正义,火眼睛睛,敢作敢当。猪八戒虽然贪财好色,好吃懒做,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沙僧老实本分,踏实能干,这四个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了,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而且十分忠诚,一路上保护唐僧降妖除魔,立下了汗马功劳,我最佩服的是孙悟空身上那股敢于强大势力做斗争的精神,所以一直以来我把孙悟空当作我的偶像,嘻嘻!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想要做成一件事,必须“不忘初心”。只有在不忘初心的前提下齐心协力,坚持不懈,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取得成功。

只要坚持自己的初衷,那么一切困难在人的面前都会显得渺小,一切努力最终都会结成硕果。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西游记》人物姓名研究 篇七

关键词:名字意义,心里关联,文化含意引

一、取经五众名字含义

1、孙悟空

《西游记》中的人物大都不止一个名字,以孙悟空为例,最开始时是石猴,后有孙悟空、美猴王、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等,又如《西游记》中妖怪出场,中有小妖介绍:我家大王姓甚名谁字号等等。孙悟空的一生经历了从无名到有名,从有名到有号,从有号到多号的过程。孙悟空一出场即为天生天养,无名无姓,仅以石猴称之,作者称孙悟空为那猴,等到猴子称王才有了美猴王的称号。孙悟空出海寻长生不死之法,拜在菩提祖师门下,才是真正的有名有姓,被赐名孙悟空。孙悟空的猢狲称号也是在这时才有的。自此,孙悟空成为了有名——悟空,有姓——孙,有号——美猴王,的猴子。第二次天庭招安后,玉帝承认他齐天大圣的名号,大圣才算是孙悟空一个固定的对外名号。

孙悟空不光是一只猴子,也反映出作者的一种对于人生的态度。孙悟空代表的是人性跳脱的一面,经常被作者称为“心猿”。猿猴是最跳脱的生物,与心性最为相合,所以用心猿来形容孙悟空。文章中也多次以心猿作为章节回目来体现悟空的心动历程,如: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等,都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宗教上对于心的修炼层次,分别是放心——定心——修心。而被镇压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正是一个磨炼心性的定心过程,西天取经的一路也是对孙悟空性格的磨炼的修心过程。直到最后,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的成正果,得到斗战胜佛的尊称,由自封齐天大圣到被封斗战胜佛。从猴到佛,体现出的是对人格、人性的一种磨炼。

孙悟空的原身就是一枚石头,见风化为石猴正是从心所欲,变为心灵本初的模样,西天取经的一路就是对这枚石头打磨的过程。初始的孙悟空行事可以说只凭本心,他打上天宫号称“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从他安心做弼马温看蟠桃园就可以看出,在孙悟空说这句话时并没有常人的钩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心思。他只是个随性的人。真可谓是心中无一物的空,但是并不是空就可以,还要悟。心中放空没有法度就成了无法无天。

此外,孙悟空还经常被称为“弼马温”,弼马温是天庭一个养马的小官,但是,孙悟空养的并非凡马,而是天马。有一句成语叫做“天马行空”,常指思维的不同寻常的跳跃,还指不切实际的想法。天马也就是意马,孙悟空管马就是一个约束自身心性的过程,但是他没管好马,而是翻出天庭,也表现出他对自我心性的一个放逐。与之后管理白龙马有异曲同工之妙。

2、猪八戒

猪八戒这个角色曾在天宫做过官,常自报家门“我乃是天蓬元帅”。猪悟能名字是由观音菩萨起的。佛家都有很多忌讳,其中有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唐僧因这八戒,给他起的别名是“八戒”。猪八戒代表的是人性中的懒惰的一面,所以他虽名为八戒,但是经常不守规矩,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等回目中,猪八戒经常犯色、贪等戒律。猪八戒本来是由人修炼成仙,后来被玉帝封为天蓬元帅。直到犯了天条贬下界来,投成猪胎。猪本身就是懒惰的代表,猪八戒的身上又有很多代表贪欲和懒惰的毛病,真是最好的对应。

对于八戒来说,取经一路也是对他心性的磨炼,而他也确实得到成长。猪八戒是人性中欲望的代表,取经一路对他的磨炼就是消除欲望。欲望的最直接表现就是贪。包括贪吃、贪色等。可是取经后期八戒心中懒惰的一部分已经被消磨掉了,他也得到了成长。最后被奉为净坛使者。

3、沙僧

沙僧,本是卷帘大将,犯了天条贬下界来。观音才给他取了沙悟净的名字,后来唐僧又给他取了“和尚”的名字,一同西天取经。取经后的成正果为金身罗汉。在《西游记》中,沙僧的表现是最少的,也不常说话,一直充当挑夫的角色,但是沙僧是取经队伍中的不可缺少的调和的角色。唐僧和孙悟空有矛盾的时候,猪八戒大多是煽风点火的,沙僧却总是在中间说好话,孙悟空和猪八戒有矛盾的时候,沙僧也是和事佬。反倒是一路上降魔除怪并未怎么见沙僧出手,一旦有妖怪出现,悟空八戒上前厮打,沙僧总是做看行李马匹,照料师傅。偶尔有水下的妖怪出现,他才显露身手。沙僧代表的是人性中愚钝的一面,所以他总是木讷的,看似可有可无。更像是一个替补队员,悟空八戒人手不够的时候凑数用的,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沙僧的一面,只有不断精进修行,才能摒除人性中懦弱的一部分。取经后期,沙僧也积极进取,成为取经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4、师徒关联

唐僧的三个徒弟的大名都不是唐僧起的,但这三个名字又和唐僧的名字有关联。唐僧又名唐三藏。佛教中三藏分为:经藏、律藏、论藏,西天如来也说:“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而在佛教中,空、能、净是精进的三种境界,《西游记》中多次出现“心经”,阿难迦叶给他们的经卷也是无字真经,第二次才拿到有字的经卷,返程途中又有第八十一难,经卷损毁,三藏懊悔道:“是我们怠慢了,不曾看顾得!”行者笑道:“不在此!不在此!盖天地不全,这经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应不全之奥妙也,岂人力所能与耶!”可见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这些经卷既是无上的宝藏也是师徒一行一路艰险才得到,对于师徒一行来说,最大的收获反倒是一路的磨炼,取到的是“心经”。也因此,空、能、净三种境界是作者想表达的修行的圆满境界。

同时,《西游记》也用五行对应师徒五人。原文中明确的有金公,木母,刀圭。二十二回,木吒收服沙僧曾有一首诗“五行匹配合天真,认得从前旧主人。炼已立基为妙用,辨明邪正见原因。金来归性还同类,木去求情共复沦。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和水火没纤尘。”以此看来,孙悟空对应金,猪八戒对应木,沙和尚对应土,唐僧对应火,小白龙对应水。从五行相克上来看,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也正对应师徒关系。同时五行又与五脏相关联。心属火,在古代人眼中,心是支配身体的中枢,也是思想产生的地方。唐僧的火属性对应心,是取经队伍中的核心和首脑。但是《西游记》中多次提到心猿,以此看来属金的孙悟空也代表心,从这一点上看来,孙悟空是唐僧的心,二位一体。也就是原文中的“心猿归正,六贼无踪”。所以五行对应也是师徒五人的一个特征。

二、其他

《西游记》明着写了师徒一行西天取经,但是整部书看更像是一部修心历程。例如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孙悟空初初拜唐僧为师,就碰上六个剪径毛贼,但这六个蟊贼的名字却有很深的意蕴,“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这六个人名就是宗教上所说的六贼。这六贼本是道家用语,是人的与生俱来的六种情绪,也正是由于这种情绪阻碍了人的修行,这些都是能够在心中产生心魔的根源,孙悟空说:“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说明这六贼的主人是唐僧,所以出手打死了六贼,等于是为唐僧扫除修行上的障碍。但结果却是唐僧并未醒悟,反倒埋怨了悟空一通。佛家讲究明心见性,直指本心。对于初始的唐僧而言,他的心被六贼蒙蔽,没有办法像孙悟空一样用“火眼金睛”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在黄风怪一难中才需要定风珠定住心神。而之后五庄观人参果,白骨精都是真人与假人的区分,唐僧仅凭肉眼分辨,没有看到本质,才会不辨真伪。唐僧一行西去的一路就是斩除六根也就是六贼的过程。

此外,第六十二回唐僧师徒一行行至祭赛国,当地僧人丢失了佛宝舍利被国王囚禁。而偷宝的妖怪留下两个看守名叫:奔波儿灞、灞波儿奔。从字面上来看。灞字,应该指的是灞水或者是灞上,离长安不远,应该是暗指大唐,波应该是指波浪,随波逐流之意,大概意思是指跑到了大唐,又从大唐回来了,这里也暗指的是唐僧境界。奔波儿灞,灞波儿奔迷迷糊糊的,自己也不知道咋回事,只是受人之命,正如唐僧的心灵境界又一次跌落到离他修行的时候不远的地方,可是他自己却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唐僧扫塔的时候可以看到他境界的跌落。金光寺共有十三层。唐僧曾发下誓愿,遇塔扫塔。但是实际上唐僧只扫了十层塔,剩下的三层塔是由悟空代劳的。十三层层宝塔被灰尘蒙蔽了。根据时间推断,金光寺被灰尘蒙蔽应在三年前也就是师徒四人过了鲤鱼怪,遇到青牛精的时候。在那一关时,八戒偷了青牛的衣服,唐僧身为师父这种行为已经玷污了他的心境。唐僧此前种种都显示他心境不稳,六根不净。所以奔波儿灞,灞波儿奔一个被砍了耳朵,一个被削了下唇。而牛魔王弃正妻于不顾而爱上了玉面狐狸,就是不务正业,受色相所诱惑。所以这几关是从青牛怪起到牛魔王终,都是心境修为的缺陷。之后的九头虫,九头虫9头18只眼被咬掉头,也就是从源头戒了心中邪念。心中邪念干净了,自然蒙蔽在心中的尘埃也就没有了,所以舍利可以重放光明。奔波儿灞,灞波儿奔虽只是两个小妖但是对于唐僧的心境表现是有特殊意义的。

《西游记》在第九回之前有一个附录,讲述了唐僧父辈的事情。首先看唐僧父亲陈光蕊。他本名陈萼,光蕊是他的表字。萼是托在花下部的绿色的小片。陈者,东也;阳气发生之地;光蕊者,英华达外之象。殷温娇又叫满堂娇,娇和蕊都是花朵初生之时的样子。表面上看光蕊是受害者,是正的一面,刘洪李彪是黑暗的恶的一面,但实际上是这样吗?附录中没写刘洪在任的作为,但从后文中可以的乌鸡国中可以看出来,国王被道士谋害,道士代替国王管理国家,这一部分与光蕊遭灾,刘洪上任如出一辙,结果是,道士把国家治理的比国王还好。以常理揣度,十八年为官若是不好早就开除了。乌鸡国中的最后孙悟空质疑菩萨纵容坐骑害了后宫妃嫔的清白,菩萨只说一句:他是个骟了的狮子。而附录中,殷温娇又叫满堂娇所生的孩子是谁?殷温娇的孩子可能是陈光蕊的,也可能是刘洪的,原文只说只因身怀有孕,未知男女,万不得已,权且勉强相从。至于孩子究竟是谁的,没说,那么是怎么认定江流儿是陈光蕊的孩子呢?全凭殷温娇的血书和记号。还有张氏的与我儿一般模样。那么假设刘洪和陈光蕊长相相似呢?这就到了真假的问题上。

刘洪与陈光蕊的真假难辨在于,刘洪穿上光蕊的衣服,拿了他的文书就变成了陈光蕊,娶了他的妻子,也就是窃取了陈光蕊的成果。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协助者,就是李彪。彪为虎彡,有成语叫如虎添翼,李彪就是刘洪的翅膀。《西游记》第一回说:“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寅为虎,生人兽禽为彡,李彪所代表的为寅时出生的人兽禽。整个《西游记》表面上看是唐僧一行西天取经,但是实际上看来是下层和上层的对抗,那些妖怪未必就不如神仙,或者有些妖怪比神仙还要强,但却因为出身、资历等种种原因屈居人下。《西游记》中妖怪除个别的,大都实力强横,悟空几次三番请救兵才能降住他们。那些从上界私逃的妖,包括像猪八戒和沙僧这样由人修行成仙在被贬的,可以看出并不是天生天养的神仙。对于《西游记》中的世界,人兽禽可以说是最底层的,仙佛就是上层。有很多妖怪其实并不是非要吃唐僧的,是唐僧自己跑到人家的地盘上,有些妖怪已经放了唐僧还是要被杀、被抓!而李彪、刘洪两人代表的下层,反而杀了代表统治阶级的陈光蕊,这也是下层人对上层的对抗。结论

8.股市《西游记》 篇八

悟空学得一身本领,屡屡向天庭发难,太白金星出招,先是让孙悟空当上了弼马温,后来又让他管理蟠桃园,还封了个齐天大圣的封号。托塔天王不满:“齐天大圣?这名头也太大了吧?”

太白金星一阵阴笑“前头是个弼马温,现在换成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其实还不都是属于农林牧渔板块嘛,不过是个题材而已。”

涨跌停板

悟空大闹天宫,以横扫千军之势大破天兵。玉帝急得手足无措,幸有如来助阵。如来伸出巨手,打赌说悟空跑不出他的手掌心。悟空自然不服,于是在如来的手掌上翻起了筋斗云,却始终无法跳出来,最后只好投降。

悟空疑惑不已,连忙向如来探寻究竟。如来大笑:“你知道为什么逃不出我的手心吗?因为我在这里设定了涨跌停板。”

做空高手

唐僧在五行山下救了悟空,悟空忙行礼。唐僧道:“你叫什么名字,”

悟空躬身:“我叫孙悟空。”

唐僧大笑:“妙哉!你能够发现天宫的漏洞,大闹天宫,让玉帝损失惨重,果然是个做空的高手。”

白马股

蛇盘山唐僧收了龙王三太子,因为小白龙吃了唐僧的马匹,于是自己化身白龙马,成为唐僧的坐骑。

有了白龙马,唐僧非常高兴,悟空忙问:“师傅为何如此高兴?”唐僧笑道:“你看,从此,我也有了白马股。”

题材炒作

唐僧师徒五人整合完毕,兵强马壮,一路向西而去。菩萨担心起来,忙向如来汇报:“我看这师徒实力太强了,去西天取经恐怕易如反掌,如何有九九八十一难?”

如来沉思片刻:“这样吧,你就放个消息,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菩萨恍然大悟:“太好了,有了唐僧肉这个题材,一定会被各路资金反复炒作。”

印花税

9.读西游记有感 篇九

相信没人不喜欢那个调皮的大师兄孙悟空吧。他神通广大,火眼金睛,乐于助人。总是能在关键的时候救大家于水火。二师兄是憨态可掬的猪八戒,鼓着圆圆的肚皮,看见美女眼睛就发直,贪恋美色,好吃懒做,但是在关键时刻也不含糊,是孙悟空的得力帮手,一路上与大师兄吵吵闹闹,倒是为旅途增添了一些趣味。

沙老弟呢,平时不说什么话,没什么存在感,但是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一路上任劳任怨的挑着担子,扶着师傅,在大师兄,二师兄拌嘴的时候帮忙调和。当然还有师傅,唐三藏,他善良正直,宽宏大量,有时却不免迂腐,分不清好坏人,比如在三大白骨精时错怪悟空。还有最后一个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主角,白龙马,它可是西行路上的主力军呢,西行要经过长途跋涉,而师傅唐三藏呢又是一个凡人,脚程跟不上,白龙马可是个得力坐骑,一路驮着师傅西行,尽忠职守。

除了五个西行主力军之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美女画皮。美丽的女儿国国王;狡猾多变的白骨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手拿宝瓶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每一个人物都鲜活如在眼前。

10.读西游记有感 篇十

暑假里,我看了很多书,有《小偷别跑》、《百问百答》、《水浒传》等,我觉得最好看的还是《西游记》。

先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吧!孙悟空学了本领,上天入地。因为太白金星请他上天,做了弼马温,由于一次蟠桃会没请他而惹怒了他,于是他把太上老君的仙丹吃个精光,然后大闹天宫。因为孙悟空太强大了,连玉帝也拿他没办法,最后还是如来佛把他压在了五行山下,天宫才平静了下来。后来过了五百年,唐僧来了,他帮孙悟空解开了封印,又降服了悟能和悟净。他们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困难,终于到了西天,取到了正经。

我觉得唐僧师徒坚持不懈,我要向他们学习!

11.《西游记》 篇十一

(1)余秋雨说:”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有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另一位外国作家则把没读过名著的人比喻为”精神上的残疾人”。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关于读书《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里就提出了”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结合学校提出学生在假期里”离校不离教”的要求,考虑到班上学生学习情况,安排了这次的语文实践活动。

(2)《电影课·轻松学语文》(高年级版)是我校校本教材,它将电影、文学、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本书包括10个主题单元,其中就编排了“西游记”这一主题。学生不仅可以欣赏书中提到的电影,阅读书中提供的文章,还能进行书中教给的活动,切实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拓展了学生活动的视野,为此次综合实践活动架设了一座桥梁。

【活动目标】

(1)了解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感受美的熏陶,鼓励学生走进名著世界,激发学生品赏名著的读书情趣。

(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对《西游记》进行研究,并学习用交流的方法丰富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掌握的信息。学会在实践中探究,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一)走进文本课程

1.激趣导入

课件播放电视《西游记》片头,带学生走进《西游记》。

读文感知

文一:《三打白骨精》 引领学生随着课文的叙述,从读名著入手,立足“三变三打二拦”,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文二:《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引领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课文叙述,感知作者丰富独特的想象,还可以说说假如你自己有七十二变会做什么。

文三:《西游记后传》 引领学生借助文中的故事,了解唐僧师徒奉玉帝之命出国取科技经的经过,试着编编《西游记续集》的故事。

(二)开启电影课程

1.播放电影片段,激发兴趣

教师选择一、两段和《西游记》有关的经典电影(电视剧)片段,如《西游记》、《西游记后传》等,并作适当简介。

2.选择喜欢的电影,自主观看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部电影(电视剧)观看。

3.捕捉难忘镜头,畅谈感受

以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方式,说说观后感。

(三)分组制定方案

1.分解主题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也是一部规模宏伟、结构完整、用幻想形式来反映社会矛盾的巨著,内容包括很多,学生不可能把这些方面都研究清楚,必须引导学生把“《西游记》”这一个大的主题分成几个小主题,然后分组去进行阅读分析和调查研究。如:《西游记》写作背景、《西游记》经典故事、《西游记》人物、《西游记》景点、与《西游记》有关的传说故事……

2.明确方法

如:发放调查问卷,采访亲朋好友、邻居;到景点实地考察;到图书馆、书店、阅览室查阅资料;上网搜集信息……

3.分组拟定

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自由组合,分配好人员,选好各个小组长。然后由组长带领,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阶段

(一)分组行动,各展其能

1.《西游记》课本剧组

该组成员每人阅读原著,挑选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仔细揣摩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和神态,最后进行分工合作,穿戴服饰,准备道具,编演出自己喜欢的西游故事供大家欣赏。

2.《西游记》人物介绍组

该组成员通过对故事中人物的感知、品评、比较、探究,完成对主要人物——孙悟空及其他人物的解读,并用剪纸,绘画,电脑三维动画制作等完成对人物的再造,提高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3.《西游记》景点探究组

该组成员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祖国的山川林野,来到笔者的家乡滇西祥云等地,拍摄照片,了解当地的西游故事传说,并制作出精美的手抄报,带到班上与同学们共享。

4.《西游记》续编故事组

该组成员通过阅读原著,发挥想象,续编《西游记后传》,并编辑成册。

《西游记》智慧抢答组

该组成员通过到图书馆查找资料,上网搜集资料,整理出了关于西游记的常识、歇后语、诗歌、歌曲、影视作品、故事情节等方面,共200多道题,摆成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四个方阵进行擂台抢答赛。

……

(二)整理资料,汇总成表

把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资料分类整理一下,并完成下表活动内容。

(一)激发情感

寒假前,我们组织开展了一次有关《西游记》的综合实践活动。大家分工合作,人人参与,显得热火朝天,相信一定有很多的收获,或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小故事。今天,就请大家一起谈一谈,将你的活动成果展示给大家。

(二)小组交流

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交流自己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成果、使用的方法、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式及活动的感受。组内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三)活动评价

全班交流,提出改进意见。评选最佳小组及“实践活动之星”。

(四)成果展示

上一篇:全国计量检定人员考核统一试题下一篇:妇女节微信祝福语3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