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建设的要求

2024-09-30

体系建设的要求(精选8篇)

1.体系建设的要求 篇一

乡镇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内容及要求

一、社会面流动犯罪防范体系

1、加强以公安派出所24小时值班为龙头的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健全和完善专兼职治保人员、治安巡逻队伍及其工作制度,将村镇规划、工商、文化、卫生等行政执法队伍纳入整体联动防范体系,明确和落实各自在维护治安稳定的责任、任务。综合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有效预防、控制和打击街面犯罪。

2、建立动态防控网络。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以公安派出所和群防群治组织为依托,健全警民联动的快速反应体系,强化社会面治安防控。

3、以南北公路、东西公路、进村主公路为线,以村为面,重点要害部位为点,开展治安巡逻。形成步巡与车巡相交叉,点、线、面结合的治安巡逻防控网络。

二、重点部位治安防范体系

1、根据省州和公安系统规定,准确界定重点部位单位、区段、设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步实现重点部位、派出所、警务区、门卫值班室相互联网。

2、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金融储蓄网点等钱、财、物集中的重要部位,都要安装防盗门、防护栏等防范设施。有条件的要安装技术报警设施。

3、抓好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工作,特别是维护好集贸市场、公共场所的治安秩序。建立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员和义务治安员。健全防范管理制度,落实责任,从严管理。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开展安全检查,消除隐患,防止发生重大治安事故,努力减少刑事和治安案件。

三、社区治安防范体系

1、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加强社区警务建设,建立社区警务室。派出所要根据社区规模、人口数量、治安状况因素合理调整警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证民警深入到社区、警务贴近群众。

2、加强社区防范队伍建设。设在派出所的治安联防队,要在公安派出所的组织领导下,按社区(村委会)划分责任区,实行昼夜巡逻看护。村镇规划所应视情况参与村镇治安巡逻。

3、加强外来人员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对外来人员管理工作的领导,形成工作合力。镇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专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镇外来人员管理工作;派出所抓好外来人员的治安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抓好外来职工劳动就业管理和服务;工商二分局要严把工商执照申领关,坚持各证齐全方可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制度。

4、加强对暂住人口和租房户的管理。对用工单位的外来人员,按照“谁用工、谁管理”的原则,由用工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对租住房屋的外来人员,坚持“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房主的治安责任;对散居公共场所、建筑工地内的外来人员,要在登记发证的基础上,由社区民警和专职户口协管员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

5、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违法青少年和其他治安危险分子的教育、监督、管理和控制,同时逐一建立帮教小组,做到人员、制度、措施三落实,帮教率要达到100%,避免漏管失控,减少重新犯罪,重新犯罪率要逐年下降。

6、全面推行商业店铺、柜台联户联防活动。

四、内部单位治安防范体系

1、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动承担起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

2、建立健全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各部门要确定综合治理联络员。结合行业管理,要将综合治理纳入本部门的工作规划,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

3、各企事业单位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自觉服从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接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要建立专职或兼职的安全保卫人员,建立门卫和夜间值班制度,落实财会室、仓库等重要部位的安全防范措施。

五、农村“四级”治安防范体系

1、提高对全镇社会面的控制能力。公安派出所要把治安联防队的主要力量放在全镇的治安防控上,增加街面的巡逻密度。镇城管监察人员要实行“一岗双责”,参与街面的治安巡逻。

2、扎实开展基层创安活动。镇创安工作覆盖面要达到100%,创安达标率不低于总户数的85%。

3、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综治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强化对治安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镇综治委组织协调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指导治保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4、配齐配强村治保主任和调解主任。在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治保会、调委会具体负责本村的治安防范、民事调解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治保会、调委会做到组织、制度、工作、报酬四落实。

5、建立健全村级治安联防网络。农村村民小组要建立义务治安联防队或季节性义务联防队。自然村或村民小组,要广泛开展义务治安巡逻值勤活动,根据自然村或村民小组的实际情况,采取“排班轮值”、“自愿组合”等多种形式进行看护自防。

六、行政区域和边际协作治安防范体系

1、在镇整体联动领导小组领导下,在行政区域和边际协作治安防范体系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

2、建立毗邻县乡(镇)治安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签订边际治安共防协议,实现资源共享、情报信息互通,建立合作机制,定期分析、研究毗邻区域治安工作,采取协作共防行动,促进边际地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不留死角。

3、对结合部治安混乱地区及突出治安问题,适时协商联合开展专项整治。

4、对边际、交界间发生的重大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双方要加强情报信息反馈,根据需要可协商设立临时性检查站点,及时参与共同打击。

5、建立纠纷联排联调机制,跨区域的矛盾纠纷,司法所间要紧密配合,维护好地 区间的稳定和团结。

6、加强周边相邻县乡(镇)的合作与交流,带动多方面深层次的睦邻友好,全面推进社会稳定,共同发展。

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

1、在镇整体联动领导小组领导下,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小组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

2、以乡镇司法所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保卫组织为依托,认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制度。

3、严格执行《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制度》,落实各村委会、各单位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的责任,使各种社会矛盾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调处在萌芽状态。

4、充分发挥镇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处复杂矛盾纠纷,指导村、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开展工作,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5、司法所和镇调处中心切实发挥指导作用,使基层调委会的调解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使调解制度和诉讼制度相衔接。

六、司法所切实担当主力军的作用,并将调处工作与行政区域边际协作体系建设相结合,负责好联排联调工作。

八、信息反馈体系

1、在镇整体联动领导小组领导下,在信息反馈体系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

2、加强维稳情报信息网络体系建设。镇分管政法、综治工作的副书记、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维稳办主任或副主任及村民委员会治安员为特定的维稳情报信息员。并按照自下而上,逐级汇报的原则反馈维稳情报作息,定期汇报维稳工作情况,及时反映重要情况和紧急情况。

3、以镇维稳办为中心,以派出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所、镇综合办、各村组为信息网络骨干成员,并逐步把网络建设延伸到村组,合理布建信息情报员,保证情报信息传输及通讯畅通。

4、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情报信息,要在第一时限内(重大事以4小时内,一般以12小时内)上报,可逐级上报,也可直接向镇维稳办上报,也可书面材料上报,也可用电话简明扼要上报后再作书面汇报。如隐瞒不报、贻误处置将追究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5、情报信息员要广交基层群众,广辟线索,辨别真伪,注意保密。

九、公路护路联防体系

1、在镇整体联动领导小组领导下,在公路护路联防体系小组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

2、以“平安大道”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公路护路专项整治及爱路护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3、积极组织广大群众参与护路和维修乡村道路活动,增强群众爱路护路意识。

4、确保全镇交通畅通有序,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采取有效措施,整治交通秩序。

5、继续完善公路护路联防各项工作措施,各相关部门相互支持配合,切实提高护路联防工作水平。

6、开展集中整治和平时路检路查工作相结合,严禁黑车非驾和取缔非营运车载客,确保全镇道路交通安全。

十、健全和完善处置突发事件体系

1、建立和完善处置突发事件预案。针对重特大自然灾害、交通安全及安全事故,以及因人民内部矛盾引起的群体性越级上访、聚众闹事等突发性事件的不同特点,研究和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明确有关领导及部门、单位的职责任务,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处置有力。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立即顺利话中有话启动预案,有序有效进行处置。

2、加强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分析预测及报告工作。要定期对各种特大自然灾害及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排查,加强监测、监控及信息情况的收集上报。紧急突发事件发生后,当地领导、治安保卫等有关人员要在第一线时限内按照规定程序、渠道,如实报告事件情况,并及时控制事态局势,积极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3、强化统筹协调,提高处置能力。要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协调,各部门、单位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维护社会稳定和处理突发事件工作机制。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责任制。紧急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当地及上级的党政领导干部和主管部门负责人要及时赶赴现场,指挥协调处置,并根据事件原因、性质、程序,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对因领导重视不够,敷衍了事、贻误战机,或处置失当,千万恶劣影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2.体系建设的要求 篇二

一、人才培养

(一) 人才需求分析。新疆智能建筑起步较晚, 专门从事智能建筑工程设计、安装、调试与维护管理人员匮乏。从业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没有接受过楼宇智能化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 造成施工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系统一旦发生技术故障也难以排除, 从而使设施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目前, 新疆智能建筑人才稀缺现象相当突出。

(二)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通过与行业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分析, 在确立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的基础上明确岗位工作任务、核心能力, 提炼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

该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如下:一是具有正确识读和应用专业CAD软件绘制工程施工图的能力;二是具有初步设计中小型建筑工程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系统、电气消防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的能力;三是能够编制智能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资料的能力;四是具有设计、安装、调试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能力;五是具有编制智能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能力;六是具备对各子系统组态、编程、系统集成的能力;七是具有对智能建筑设备运行管理及维护。

(三) 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 (群) 的特点和能力要求, 构建了“工学结合、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见图1) 。该模式以职业基础为平台, 以建筑供配电及照明、安防与消防、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四大核心系统为载体, 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重心, 突出实践教学和岗位技能训练, 形成工程管理及设备运行管理综合知识, 达到知识、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不断递进, 通过顶岗实习, 获取职业岗位初步工作经验, 从而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实现零距离上岗。

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针对就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 进一步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将其转化为行动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见图2) 和基于施工过程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 使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相吻合。该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 突出职业岗位 (群) 的综合能力, 围绕培养目标, 以工作任务驱动、理论和实践对应, 结合职业成长规律, 根据各阶段的能力和要求不同, 获取相应的职业岗位资格。该体系由3大教学平台组成。一是职业基础平台: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使学生掌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完成基本技能训练、形成职业基本素质和基本操作能力。二是职业技能平台:通过做、学、教、评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将消防与安防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四大核心系统安装操作技能, 以及岗位技能训练项目融入课程, 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训练的培养, 使学生掌握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安装调试等知识和技能, 形成职业基本素质。三是岗位管理平台:通过对学生进行施工组织管理、设备运行管理知识和综合能力训练的培养, 使学生具备施工组织管理、工程成本控制、建筑设备运行管理等知识和能力, 形成职业综合素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参与实际工程实习, 从事各项生产活动, 获取职业岗位初步的工作经验, 达到职业岗位工作要求的能力和素质目标, 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二) “校企合作、双边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采取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与多家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共同探索了基于施工过程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双边管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岗位 (群) 的特点和技能要求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和项目, 构建了“三平台、三阶段, 技能递进”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 突出职业技能培养, 以基本技能实训为职业基础平台, 以建筑设备监控、综合布线、安防、电气消防四大系统为核心进行职业专项技能实训和课程设计, 以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预算编制、毕业设计等培养职业综合实践技能, 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三个阶段, 获取职业岗位初步工作经验, 形成职业综合能力。

三、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保障

(一) 师资团队。通过引进、培养、聘请等多种途径, 建立了数量合理、结构优化、教学质量一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专兼职教师12人, 其中专职教师8人, 兼职教师4人, 高级职称7人, 中级职称5人,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 多名教师具有机电建造师执业资格证、技师职业资格证等, 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教学及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师资队伍, 充分保障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得以顺利实施。

(二) 校内实训基地。近年来,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更新实训、实验设备, 加大设备投入力度, 逐步建成了为本专业教学服务的实训中心, 专业实验、实训室, 专业软件实训室等实训场所, 改善了教学条件, 使学生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校内实训的70%以上。2013年9月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被批准建立了全疆第一家且目前唯一一家智能楼宇管理师考试鉴定站, 鉴定站的建立不仅能满足本专业的实习、实训考核要求, 而且还能够满足疆内智能楼宇职业资格考试等教学要求。

(三)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疆内多家行业内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聘请企业专家指导专业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不断完善校企共建共管机制和组织机构, 注重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满足了智能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设备安装与调试, 教学参观, 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与职业岗位相对应的实践性课程教学要求, 逐步形成职业综合能力, 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过渡。

(四) 专业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实施体系。为了加强专业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在专业指导委员会及行业企业专家的共同论证下, 建立了结构合理、运转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 并对教学各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建立了校企共建监控机制, 对专业建设过程、课程建设过程、教学质量运行实施监控, 制定了《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管理制度》、《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机制》等管理文件, 有效地保证了教学效果。

四、结语

通过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 构建了“工学结合、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了“三平台、三阶段, 技能递进”教学课程体系, 突出职业岗位 (群) 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实施, 全面提升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实力和水平, 辐射和带动了新疆地区高职楼宇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

摘要:本文以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锲入点, 通过深入分析, 构建了“工学结合、技能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就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 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基于施工过程为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完善,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技能递进

参考文献

[1]王法洁, 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价值工程, 2012

[2]姜大源, 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3]周龙军, 陆琪.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职教论坛, 2010

3.体系建设的要求 篇三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决策支持;信息化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问题分析

当前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存在“分散建设、重复建设,重建设、轻应用”等粗放式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信息化建设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实际业务工作的脱节。

(一)过于重视计算机等硬件因素,忽视人的因素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存在下列思想:“管理信息化建设,即由计算机取代人员手写纸质单据、填写报表、撰写报告工作,信息化应用的工作就是简单地输入电子信息。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中,计算机是主要因素,业务岗位人员是次要因素”。正是由于这种认识,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缺乏对业务岗位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二) 重视记录计算功能,忽视统计分析和综合管理功能

长期以来,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视生产过程信息的记录、审批、流转跟踪等具体事务的处理,积累了大量生产过程数据,却没有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有效利用,没有实现信息系统的综合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支持功能。

(三)重视信息化系统建设,忽视信息化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软硬件系统和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企业为了发展状大,提高管理水平,一般愿意投入一定的资金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化系统。但是,往往忽视信息化的制度建设,没能建立起与信息化相适应的内控机制。如一些单位将计算机系统的维护、数据的输入与修改交给同一个人完成,操作权限设置不合理,密码管理不严等,这些现象大大增加了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也存在企业内部信息的安全隐患。有些单位为了加强控制,不是从信息化人手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而是保留了传统纸质工作方式下的大部分过程资料,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越性。而且长期计算机和手工台帐并轨运行,增加了业务岗位人员的工作量,会使业务人员产生厌烦情绪。

(四)重视单个信息化系统建设,忽视信息化的统筹协调建设

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开发应用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往往各自为战,信息交流不畅,有限的人力、财力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同一企业集团的各子企业之间,不能做到信息完全共享,使得提供的信息滞后、单一,不能有效的集成。即使是同一单位内部各个应用软件系统也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在系统与系统之间不能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有些单位通过信息化软件生成的信息资料不系统、不完整,难以被企业领导和主管部门有效利用,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企业管理信息化。

二、以体系贯通促进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体系融汇贯通,用体系化的思路,在“面”上实现信息化对企业主要业务工作的全过程覆盖,从而有效避免“分散建设、数据孤岛、业务逻辑冲突”等问题。

加强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促进体系化管理思想的不断优化。企业体系化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技术主要是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目前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长久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性,是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在应用过程中跟企业业务流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流程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到是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因此,通过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直接反映企业各个业务流程的执行情况,从而有利于企业领导层的职能管理。

三、以决策支持促进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为相关管理业务工作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效支撑。目前,很多企业经营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在满足业务活动需求及信息系统技术架构研究上,随着业务应用的不断深入,系统中都积累了丰富的业务数据。但如何提高业务数据的共享水平,获得企业全局视图,并以更加丰富灵活的图形、图表等手段进行展示,以辅助各级领导决策,成为当前信息化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需要开展信息系统业务数据综合应用技术研究,探索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技术及应用模式,为不同层面的业务决策提供支撑。

对于典型的制造型企业,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范围基本覆盖从原材料、元器件、标准件,到零部件生产、组件装配,到产品总装及交付等方面,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旨在实现应用系统内业务数据的综合展示,为各类系统用户提供统一的查询、统计、分析等数据综合展现功能。决策支持系统着重于管理与经营的决策,其数据属于数据中心的一部分,由科研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业务系统抽取而来。

决策支持系统面向决策层、管控层和执行层等各类用户使用,旨在将企业各业务系统中多年来积累的业务数据进行整合、汇总和深入应用,通过各种数据处理工具、建模工具、分析工具等,从纷繁复杂的业务数据中提取出对企业发展有用的关键性数据信息,实现企业研制生产管理信息的即席查询、统计报表、关联分析等功能,推进企业科研生产综合管理的集成化和一体化建设;通过数据自动采集、集成、更新等方法,有效解决企业科研生产管理非结构化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循环利用问题,实现关键指标分析、综合查询统计、综合快速展现等功能,推动企业决策的知识化和智能化,辅助各级领导进行决策分析,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经营管理水平。

四、总结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融汇贯通,用体系化的思路,在“面”上实现信息化对企业主要业务工作的全过程覆盖,从而有效避免“分散建设、数据孤岛、业务逻辑冲突”等问题;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讲求“用数据说话”,在“点”上实现信息化对企业重要业务、关键事务、决策分析的重点支持,从而推进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应用,并通过实际应用效果反馈信息化建设,实现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4.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篇四

A1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

制造单位应按本要求的规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制造单位应当做到:

(1)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制造单位中的应用;(2)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3)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4)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5)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6)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7)对外包过程加以识别,确保对其实施控制。(8)按本要求管理这些过程。

A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 A2.1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

制造单位应当编制下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质量手册;

(3)本要求规定的程序文件;(4)质量计划;

(5)本要求所规定的记录。

A3 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的内容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规定制造单位的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质量管理体系;

(2)概述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的控制内容、控制方法,规定程序文件;(3)表述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A4 文件控制

制造单位应当建立文件控制程序(形成文件),并且加以实施和保持,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予以控制。A4.1规定控制要求内容

文件控制程序应当规定以下控制内容(1)明确受控文件类型;

(2)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方法;(3)文件的修改与更新方法; A4.2控制应当达到的要求 文件控制应当达到以下要求:(1)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2)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3)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4)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5)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6)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7)文件的发放、回收、保管及建立现行有效文件清单等管理要求。

A5 记录控制 A5.1 记录保持

(1)制造单位应建立并保持产品记录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记录,以提供产品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优质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2)制造单位应当建立记录控制程序(形成文件),并且加以实施和保持。A5.2记录的控制

记录的控制应当做到以下要求:

(1)明确产品记录和质量管理体系记录所需的表格,并且做到表格的标准化、文件化。(2)产品记录表格的内容应当满足压力管道元件产品安全性能的控制要求;(3)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得到所需的控制。

B 管理职责 B1 管理承诺

制造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应当承诺对本单位生产的压力管道元件的安全性能负责,通过以下活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1)向制造单位传达满足顾客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重要性;(2)制定质量方针;(3)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4)进行管理评审;(5)确保资源的获得。

B2 质量方针

制造单位最高管理者所制定的质量方针应当与制造单位的宗旨相适应。质量方针中应有对满足产品安全性能、顾客要求等的承诺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质量方针应当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质量方针在制造单位内能够得到沟通和理解,并且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B3 质量目标

制造单位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制造单位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质量目标应当是可以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B4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制造单位最高管理者应当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变更进行策划,并且达到下列要求:(1)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满足质量目标以及本要求。(2)变更实施时,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保持完整性。

B5 职责、权限和沟通 B5.1 部门和质量管理责任人员

制造单位应当规定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确保职责、权限的沟通,并且达到以下要求:

(1)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制造单位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2)将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形成文件;(3)制造单位管理层中应当有一名成员担任质保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应当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3)确保在整个制造单位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意识。B5.2 责任人员

对重要的生产过程或系统,如设计、工艺、材料、焊接、锻造、铸造、热处理、无损检测、检验、压力试验、计量管理、设备管理等应当设立责任师或者责任人员,并且规定其职责、权限。

B5.3 最高管理者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制造单位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B6 管理评审

B6.1 管理评审达到的要求

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1)管理评审应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3)管理评审的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1)内部审核的结果和制造许可评审的结果及其他审核的结果;(2)顾客反馈;

(3)监督检验所提出的问题;(4)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5)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6)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7)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8)改进和建议。B6.4 管理评审的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当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1)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2)与顾客要求和监督检验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3)资源需求。

C 资源管理 C1 资源提供

制造单位应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1)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资源;

(2)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3)满足用户要求所必需的资源。C2 人力资源

制造单位应当确保从事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经适当的教育、培训,具有相应的技能和经验,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并且具备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应资格。制造单位应当做到:(1)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资格;(2)建立培训控制程序(形成文件),并且加以实施和保持。对质保工程师、焊接工程师、检验人员、理化和无损检测人员、焊接人员和其他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制造活动执行者、验证者和管理人员等提供培训并且进行控制。

(3)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与产品质量的关系及其重要性。(4)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5)评价所采取培训措施的有效性;

C3 基础设施

制造单位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要的并且满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生产厂房、场地、库房、生产设备、工装、检验检测设备等基础设施。制造单位应当建立设备工装控制程序(形成文件),并且加以实施和保持。

C4 工作环境

制造单位应确定并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D 产品制造 D1 产品制造的策划

制造单位应策划和开发产品制造所需要的过程。产品制造的策划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产品制造的策划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D1.1 产品制造策划内容 进行产品制造的策划时,应当确定以下方面的内容:(1)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2)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3)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4)对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D1.2 产品策划输出

定型产品的策划至少采用质量控制一揽表的输出形式。D1.3 质量计划

对于特定产品,应当制定质量计划。

D2 产品要求的确定

制造单位应当确定产品要求,对这些要求进行评审。制造单位应当建立确定产品要求及评审的控制程序(形成文件),并且加以实施和保持。产品要求的确定及评审应当达到本条要求 D2.1 需要确定要求的产品

制造单位应确定以下有关产品的要求:

(1)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2)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3)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4)制造单位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D2.2 产品要求的评审

制造单位应当评审产品要求。评审应在制造单位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进行(如:如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受合同或订单的更改),并应确保符合以下要求:(1)产品要求得到规定;

(2)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解决;(3)制造单位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4)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5)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制造单位在接受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

(6)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制造单位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D2.3 评审的其他形式

制造单位对有关产品信息,如产品目录、产品广告内容等应当进行评审。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评审可以代替正式的评审。

D3用户沟通

制造单位应针对以下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1)产品信息;

(2)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3)用户反馈,包括用户抱怨。D4 设计控制

制造单位应当建立设计控制程序(形成文件),并且加以实施和保持,对压力管道元件产品的设计予以控制。设计单位的设计控制至少达到以下要求:(1)对设计部门各级人员的职责做出明确的规定。

(2)对设计策划、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设计验证、确认、设计更改等设计环节做出明确的规定。

(3)设计与工艺文件齐全,满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4)遵守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所设计的产品安全性能符合要求。(5)须进行型式试验的产品,设计时提出了型式试验的要求。(6)保持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和设计更改的记录。

(7)有与压力管道元件制造有关的安全规范、产品标准,及时收集和贯彻应新标准。

D5采购与材料控制

制造单位应当建立压力管道元件产品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采购与管理的控制程序(形成文件),并且加以实施和保持。制造单位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采购与管理应当达到本条要求。D5.1 采购控制

采购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制造单位应根据供方按制造单位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2)制造单位对供方的产品质量问题有适当的处理方式;(3)安全技术规范供方产品有制造资格要求的,供方必须经许可。(4)制造单位应当制订采购文件,采购信息应当表述拟采购的产品。

(5)制造单位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D5.2 材料的保管和发放

材料的保管和发放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1)应制订原材料及外购件保管的规定,包括关于存放、标识、分类等要有明确的规定;(2)应制订原材料库房存放措施的规定;

(3)应制订关于材料发放的管理规定,包括材料的领用、代用等;

(4)应制订材料标记移植管理规定,包括加工工序中的材料标识移植和余料处理等。

D6 工艺控制

制造单位应当建立压力管道元件工艺的控制程序(形成文件),并且加以实施和保持。工艺控制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1)对工艺文件的管理,包括工艺文件的编制、发放、更改、审批等应有明确的规定。(2)根据产品的特点,制订压力管道元件产品工艺流程图、工艺过程卡或工艺卡。(3)应有指导作业人员的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D7 生产过程控制的总要求 生产过程控制的总要求以下:

(1)制造单位应当根据所生产压力管道元件的特点,按批(或者按台)组织压力管道元件的生产,并且按批(或者按台)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

(2)制造单位应当明确生产工序,并且按照工序特点,逐工序规定产品要求、作业指导书、设备、检测器具、检验、放行及交付等控制要求。

(3)当生产工序的输出不能完全由检验加以验证时,制造单位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如焊接、热处理、压力试验、无损检测、理化试验)实施确认。焊接、热处理、压力试验、无损检测、理化试验等过程的控制应当符合本要求。对其他这样的过程,制造单位应当通过规定过程的评审和批准准则、设备认可、人员资格鉴定、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记录等证实这些过程的能力。

D8 焊接控制

制造单位应当建立压力管道元件焊接的控制程序(形成文件),并且加以实施和保持。焊接控制应当达到本条要求。D8.1 焊材管理

对焊材焊材的订购、接收、检验、贮存、烘干、发放、使用和回收进行做出管理规定,并能有效实施。D8.2 焊接管理 D8.2.1 人员培训考核

对焊接人员进行培训,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焊接人员考核,建立焊接人员档案。D8.2.2 焊接工艺

有适应压力管道元件产品需要的焊接工艺评定(PQR)、焊接工艺指导书(WPS)或焊接工艺卡,有焊接工艺指导书(WPS)分发、使用、修改的程序和规定。D8.2.3 焊接工艺实施

应制订确保合格焊接人员从事受压元件焊接工作的措施,并制订焊接人员资格评定及其记录(WPQ)的管理办法,同时规定了产品焊缝的焊接人员识别方法,并能有效实施。D8.2.4 焊缝返修

应制订焊缝返修的批准及返工后重新检查和母材缺陷补焊的程序性规定 D8.2.5 焊接记录

应有对主要受压元件施焊记录的规定。

D9 热处理控制 D9.1 热处理工艺

应制订热处理工艺文件的管理规定,包括对热处理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批、使用、分发、记录、保存等。D9.2 热处理质量控制

应制订热处理的质量控制管理规定。D9.3 热处理分包 热处理分包时,应有分包管理规定,至少应包括对分包方评价规定和对分包项目质量控制的规定。

D10 可追溯性

制造单位应当制订和保持合适的程序,用合适的方法受压零件材料进行标识,这种标识应当贯穿材料验收、生产过程直至制成的压力管道元件最终试验。

D11 产品防护

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制造单位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这种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防护也应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D12 检验检测控制 D12.1 检验检测仪器

制造单位应当确定需要实施的检验检测(如压力、电流、电压、几何尺寸等)及所需的检验检测装置(如压力表、电流表、电压表、千分尺等)。D12.2 检验检测仪器管理

单位应建立检验检测装置管理规定,确保符合以下要求:

(1)检验和测量装置必须具有与检验和测量要求相一致的精度等级;

(2)建立检验检测装置管理台帐和检定计划,按规定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保证检验和测量装置完好,并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

(3)检验检测装置应带有标明其校准状态的标识,应保存检定和校准记录。

E 测量、分析和改进

E1 对检验检测、分析和改进的总要求

制造单位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检验检测、分析和改进过程:(1)证实产品的符合性;(2)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3)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E2 对产品的检验检测的控制要求

制造单位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检验检测,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制造单位应当策划对产品检验检测的方法(如目击检查、无损检测、理化试验、压力试验等)和时机(如进货时的检验、工序检验、型式检验、出厂检验等)。对产品的检验检测应当做到:不合格材料不投产、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进入下道工序、产品不合格不出厂。

E3 检验检测控制 E3.1 检验检测人员

制造单位应当设有专门的机构及人员从事产品检验工作。E3.2 程序文件 制造单位应当建立检验控制程序(形成文件),加以实施保持。产品检验的控制应当做到以下要求:

(1)检验管理的内容能够包括检验管理人员的权责、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检验报告的存档和质量证明书管理等;(2)制订试验计划,并能有效实施。(3)制订关于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规定。

E4 无损检测控制

制造单位应当建立无损检测控制程序(形成文件),加以实施保持。无损检测的控制应当做到:

(1)无损检测控制的内容应当包括对检测方法的确定、标准规范的选用、工艺的编制批准、操作环节的控制、报告的审核签发和底片档案的管理等;(2)有无损检测的工艺和记录卡,并且能满足所制造产品的要求;(3)制订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管理的规定;

(4)无损检测分包时,应有分包管理规定,至少应包括对分包方评价规定和对分包项目质量控制的规定。

E5 理化检验控制

制造单位应当建立无损检测控制程序(形成文件),加以实施保持。试验试验的控制应当做到以下要求:

(1)理化试验控制的内容应当包括对试样的管理、试验方法的确定、标准规范的选用、工艺的编制批准、操作环节的控制、理化检验结果的确认、重复试验、报告的审核签发的管理等。(2)有理化试验记录。

(3)对理化试验人员资格进行管理。

(4)理化检验分包时,应有分包管理规定,至少应包括对分包方评价规定和对分包项目质量控制的规定。

E6 压力试验控制

压力试验控制应当能够达到以下要求:(1)应编制压力试验工艺和相关程序要求;(2)应制订对压力试验进行质量控制的规定,包括对压力试验的监督、确认,对压力试验过程的安全防护,压力试验介质和环境温度等。

E7 不合格品控制

制造单位应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以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E7.1 职责和权限

应明确不合格品识别和控制活动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相应措施,如识别、记录、评审和处置等。E7.2 不合格品的处置 制造单位应通过以下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品:(1)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

(2)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3)采取措施,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E7.3 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

应保存不合格品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措施的记录。E7.4 不合格品返修

不合格品返修后应重新检验,以证实符合要求。E7.5 交付使用不合格品的处置

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制造单位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E8 产品质量信息反馈

制造单位建立产品质量信息反馈与处理程序,建立信息收集的渠道、方式,明确职责,并及时处理产品质量信息。定期分析产品质量信息,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用于产品质量改进。

E9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监视

制造单位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实施从上至下的层层控制,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当发现过程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E10 内部审核

制造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本要求和是否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

制造单位应当建立内容审核的控制程序(形成文件),并且加以实施和保持。内部审核控制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1)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2)明确审核有关人员的职责。

(3)制定审核方案、保持审核记录、形成审核报告。

(4)审核人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人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5)负责受审核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6)跟踪对审核意见的改进结果。

E11 数据分析

制造单位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这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数据分析应提供顾客满意情况;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分包方、供方等有关信息。E12 持续改进

E12.1关于持续改进的总要求

制造单位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 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E12.2 纠正措施

制造单位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1)识别不合格(包括顾客抱怨);(2)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3)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4)确定和实施所需的纠正措施;(5)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6)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E12.3 预防措施

制造单位应采取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1)识别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

(2)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3)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4)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5)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F 执行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制度 F1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制度的规定

应当制定并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行政许可制度的规定,并且做到如下要求:(1)应制订执行遵守中国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制度的规定,明确对在中国境内使

用的压力管道元件产品的控制程序。并明确制造许可审查人员在执行制造许可审查时,享有查阅有关的图纸、计算书、程序、记录、试验结果及其他必要文件资料的权力。(2)应制订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书使用和管理的规定。

(3)应制订向中国客户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等随机文件的规定。

F2 接受监督检验 F2.1 安全监察

应制订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的安全监察工作的规定(包括由专人负责与安全监察部门的联系工作等)。F2.2 监督检验 应制订接受压力管道元件产品监督检验工作的规定(专人负责与监督检验人员的工作联系、对监检单位提出的问题的解决等)。

G 附则

G1 适用于的规定

本要求的规定是通用的,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压力管道元件产品的制造单位。当本要求的规定因制造单位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增加和删减

G2 术语

本要求采用GB/T 19000中的术语和定义。

G3 与GB/T 19001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5.体系建设的要求 篇五

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成人教育督导评价体系

近年来,我国成人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成人教育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不断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国内外对这个重大问题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先后有不少著作和论文问世,但大都针对以学历补偿教育为主体的成人教育,而对新形势下的成人教育质量问题涉及甚少,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探讨新形势下的成人教育问题,建立一整套适应时代要求的成人教育督导评价体系,为确保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作 者:张护玺 作者单位:河北,邯郸学院成教院,056005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年,卷(期):“”(22)分类号:G72关键词:

6.体系建设的要求 篇六

工作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更加开放的外部环境,只有不断创新其工作定位、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活动载体等,才能在企业中找到应有的位置,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想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位,必须认识到位。虽然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方式与刚性的管理制度不同,但正是由于其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能使企业管理达到刚柔相济的效果,保证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国有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

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导致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要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建立健全科学考评机制,使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考评机制,有利于层层掌握情况、层层落实责任。

工作考核应按照与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目标考核密切结合的原则,通过设置目标体系,加大量化考核力度。坚持 考核标准公开,考核程序公开,考核结果公开。

建立健全规范的制度体系

具备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体系,是落实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应当借鉴企业经营管理的先进方法。在实践中,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体系,能有效促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正规化、日常化。同时,对待党群工作应同其他管理工作一样,定期审查,发现不符合项及时予以纠正。

建制度和抓实施紧密相关,缺一不可。在实际工作中,应通过采取完善配套措施、量化责任目标,定期检查考核、加强督促指导等措施,督导基层党组织把制度实施作为加强支部建设,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集中精力抓紧抓好,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和落实到位。

建立沟通体系和渠道

要使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成效,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职工遇到的问题。近年来,XX卷烟厂实施了“一点三网”。“一点”即党委委员基层联系点,党委将全厂所有车间、部门划片归类,每个党委委员都有具体分管单位。党委委员定期深入基层,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对职工提出的问题,根据工作职责范围,凡能解决的,当场予以解决;一时难以办到的,要给予解释说明,并提交党委会或厂长办公会研究,拿出解决措施。“三网”是在党务、工会、宣传三方面建立职工思 想动态信息反馈系统。一是各党总支和党群部门在本单位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对职工反映集中的问题,每月至少一次报党委办公会研究解决。重要信息实行一事一报,随时办理。二是厂工会牵头,在全厂各部门选出一名职工代表组成职工信息联络网,每月三次报送职工思想动态信息。三是宣传部门与近50名通讯员保持联系,对广大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映。在此基础上,党委还建立了职工思想动态定期分析、党政工领导与职工代表对话等制度,及时解决职工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遇到的问题。

建立形式多样的活动体系

有针对性地设计、实施主题活动,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的重要保证。在载体的选择上,应坚持固定活动和随机活动相结合。固定活动包括: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员主题活动日、庆“七一”系列活动、党员民主评议、职工运动会、评比表彰会等,使其月有安排、周有活动、节日有高潮。在搞好固定活动的同时,注重在不同时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丰富和深化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开展活动,使思想政治工作入心入脑,增强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应坚持从企业实际和职工群众需求出发,积极探索党组织活动的实现形式,努力做到“活、巧、实、新”。“活”就是既要选准时机,又要注意 形式的变化,根据需要丰富和改进活动方式,达到组织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巧”就是对活动方式巧设计、巧安排。一是要通过新的构思,开发新的题材、组织新的专题,力求体现时代特征。二是要创造性地开展活动,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活动内涵进行深刻揭示。“实”就是找准党组织活动方式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结合点,以企业奋斗目标作为党建工作的奋斗目标,使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目标同向、工作同步、责任同负。“新”,就是要适应新形势,研究新的工作方法和规律,以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7.体系建设的要求 篇七

一、地域差异大与产区批发市场的建设

批发市场数量和规模扩张较快,已成为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主体。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目前发展到5000多个。从目前看,批发市场虽然交易场所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然而无论是交易手段还是管理制度,仍和集贸市场无实质性的区别,差异仅在于交易规模的大小。所以培育、完善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本着科学论证、合理布局的原则,重点抓好产区批发市场的建设。

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农产品的种类繁多,这就需要对农产品交易市场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农产品市场受到农产品供给形成的地域性因素影响。农产品流通的地域性首先与农产品的生物性相关。不论何种植物,对其生长所需的光能、日照、气温、降水、土壤等自然条件都有一定要求。动物除了受这些条件制约外,还有个喂养食物问题。这应根据农产品的特点,区别产地、销地、集散地和口岸的不同情况,在现有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发展,建立一些全国性统一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主要产区和销区进行农产品的集中交易和对口交易,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减少不合理的地区差价以及为追求这种地区差价而进行的投机买卖所带来的市场资源的浪费。通过市场本身的规范化来增强市场的辐射范围,提高市场的吞吐量。

另一方面,农产品流通的地域性还与农产品生产、销售的比较优势相关。对于一个特定地区而言,发展什么农产品,不仅要看自然条件怎样,而且要看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各地根据本地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发展商品农业的结果,将使农产品流通地域性表现得更加显著。农产品比较优势至少具有双重含义。其一,与别的地区比较而言的经济优势。这种比较优势类似于斯密提出的绝对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实质是成本优势,不仅包括生产成本也包括流通成本,是这两种成本总和而言的成本优势。其二,区内各种品种比较而言的经济优势。这种比较优势类似于李嘉图所说的相对比较优势。对一个自然条件优异的地区而言,可能适宜生产的农产品较多,与别的地区相比也大都有优势,这就有优中选优的比较优势问题。

二、季节变化大与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的建立

农产品季节性通常是指人类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季节变化所导致的结果可能带来盈利或亏损的随机现象。农产品流通的季节性指农产品流通量在时间上循环性出现的波动现象,这种现象通常有一定规律可循。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生活中必然存在着农产品季节性。季节性的存在对农业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有两重含义:一是农产品季节性包含风险;二是农产品季节性包含机遇。在漫长的商品农业生产、市场交换发展过程中,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中动态风险或称机遇风险的转移机制,是市场经济体系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工具。农产品市场交易中的季节性风险可以通过农产品期货市场进行化解。农产品期货市场本身不能消灭风险而是将风险分散化,并且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投机者。对于想回避市场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套期保值者来说,期货市场是一种风险抵消、转移和化小的机制。

三、特色多样性与农副产品专业交易市场的建立

20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农产品市场主要移向城市,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农产品市场也由无形无序转向依托副食商店、超市及有固定场所和设备的集贸市场,市场外交易受到限制,农产品经营和管理逐步规范化。

一方面,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建立和完善重点农产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形成布局合理、交易方式先进、功能齐全、信息灵敏、安全卫生、覆盖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重点市场。优先扶持目前已具有全国性或省内影响较大的辣椒、牲畜、蔬菜产地专业批发市场。

另一方面,在大力抓好特色农副产品生产过程中,要花工夫建立和扶持特色农副产品中介服务组织,要培育“三个体系”,即信息服务体系、市场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下大力气抓好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开发适销对路、市场急需、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是解决特色农副产品销售难的根本措施。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一个带有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努力搞好农产品的流通,加快实现农民劳动成果的转化,又是“三农”问题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刘天祥.“十五”期间加快湖南农村商品市场培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2):35-36.

[2]柳思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131-136.

8.体系建设的要求 篇八

关键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4.017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自身要求就是要随时代、历史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自我发展,自我创新,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内容。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新的发展阶段,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七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指出,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革命导师们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自身解放创立的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思想精髓,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必须坚持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使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打算为未来理想社会设计一套周详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的制度安排,从来没有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当作是达到“千年王国”的操作方案,他们提供的只是对现存社会的“正确的认识”。未来社会应该由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依据当时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研究当时社会主义运动的特殊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深入研究现实社会主义面临的新情况和特点,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创造出不同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体现其生命力,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也是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再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适时转换社会主义发展主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不同的理论形态。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初的历史发展中得了出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末这一阶段,针对社会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主题,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关于“世界历史”、“东方社会”和“跨越卡夫丁峡谷”等极有价值的探索基础上,提出了“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这一阶段,列宁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总体涵盖了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问题。在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多个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针对社会主义如何与资本主义合作,在斗争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严峻形势,马克思主义陷入了危机与探索、创新与发展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在要求决定了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必须对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并存的现实作出科学的解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涉及时间继起性基础上的空间并存性问题,时间继起性是空间并存性的前提,只有在科学全面地认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原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并存关系。空间并存性是时间继起性的过程形式,因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并存,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以及资本主义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趋势。《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国各民族实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充分展示其作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的应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先后肩负了革命救国和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过程中,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提炼时代主题,总结根本经验,顺应日新月异的世界发展形势,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历史潮流,明确指出,搞社会主义必须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并把党的思想路线丰富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成功地推向21世纪,针对我党所面l临的新的历史任务,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向新时代,回答新问题,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路线的内涵,提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和社会转型变革时期,我们特别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求真务实”,并对其做了具体的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贯穿着“继承和发展”的要义,继承就是坚持和一脉相承,就是不丢“老祖宗”,就是恪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发展就是创新和与时俱进,就是说出“老祖宗”未曾说过的新话,就是赋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

原则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又一个的新成果。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形态,它依然不是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若干理论新观点;党的十四大和党的十五大报告阐述的许多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文风和党风运用于全面深刻地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新矛盾,在不断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在深刻认识“三大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的根据;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必然会促进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进程是有一定规律的,问题只在于发现这些规律。每一个人都按照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些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和目的及其对外部世界作用力的最终结果,主要取决于历史的创造者能否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并且以此指导未来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在探寻社会前进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条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总结这些基本经验时,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有80年的奋斗历史,有创立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实践,有国内外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只要我们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我们就能够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做出贡献。”

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明确了通过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硬道理”,从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两个文明”一起抓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解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和条件等问题的实践,是社会主义矛盾理论的正确运用和对当今全球化时代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正确应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与时代特征相符合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的实际,科学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和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矛盾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要求,总体布局“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同时,我们党一直关注以什么样的党来执政和领导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在党”,对“执政党应该是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算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等有关执政党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改革开放新时期,江泽民同志基于时代特征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我们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执政兴国的重大使命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当具备的特殊品格——始终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把它概括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和人民性,强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些思想和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党建领域的

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党自身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也达到了相应的理论自觉。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我国实情和发展目标相结合,在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长期发展后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一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的基础上,始终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相统一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本质,实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新人”等与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策略方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自身建设的实践中,紧紧抓住“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两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把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紧密结合起来,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方面体现社会主义发展和执政党的先进性。在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的新阶段,党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等基本问题,把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传统发展观进行了历史性的超越。中国共产党科学地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促进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更加合理地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就在于在这些领域不断升华和提炼“三大规律”,不断赋予其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并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新的活力。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列宁晚年在回答苏维埃俄国如何巩固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这一崭新课题时强调,“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也反复强调,“中国搞社会主义,强调要有中国特色。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发展中国的经验总结,又是发展中国的理论指导。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与时俱进,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鲜经验,开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才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在不断解决改革攻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既要继承前人总结的经验和规律,更要植根于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立足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但无论坚持还是发展,都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在解决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即是说我们的发展进入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的新起点。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党必须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全球化发展浪潮的世情,准确把握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国情,牢牢抓住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党情变化,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同时,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各种困难、风险,直面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直面社会活力不断进发,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情况下发展不平衡现象有所扩大的新课题新矛盾,致力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少,“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改善”,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仍需加强等等。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如何又好又快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仍然是我们思考一切社会问题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所遵循的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曾有过违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性;也违背过真正把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诉求的价值前提,导致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把不断提高公有制的社会化程度,把平均主义和消灭人的个性差异以追求社会平等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诉求,使社会主义建设发生重大挫折。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本质与中国具体历史的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什么时候就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执政规律有了充分认识的情况下,更加理性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阶级政党领导,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等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巩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灵活地运用于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中,在解决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实施中善于发现问题,达成理论自觉和创新;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在理论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着力于深入思考和研究:高新科技革命浪潮中现代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社会主义体制模式危机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发展的关系;人民群众与社会主义发展和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与社会和谐与公正的关系;坚持改革开放与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等等。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必须始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特别强调的是,在思想理论领域,针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要高度重视对意识形态价值观层面的国民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入研究,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发展的核心和根本。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身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我们要树立科学的问题观和强烈的问题意识,客观而勇敢地正视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新矛盾新冲突,在用“发展”来解决“发展”问题的实践中,概括提炼新观点、新理论,在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又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体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以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立足于当代中国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深刻把握社会主义阶段性特征,积极面对当前中国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4.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2.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列宁全集:第1 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09.

[7]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1.

上一篇:项目费用申请报告下一篇:三四年级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