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选择五大原则

2024-07-20

高考志愿选择五大原则(9篇)

1.高考志愿选择五大原则 篇一

高考填报志愿五大注意事项

高考考生选报志愿时,专业的选择可谓至关重要。是选择现在最热门的专业,还是选择相对较冷些的专业?是选择名牌大学的弱势专业,还是普通高校的强势专业?选择专业时又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高考考生选择专业五大注意事项: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及相应的能力。兴趣是人行为的强大动力,对一件事兴趣盎然,就会乐此不疲、创新不断,对于学习、择业,乃至事业发展是有极大好处的。谁找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职业,谁就等于踏上了通向成功的大道。

注意事项一:选专业不要忽略考生的个性特征

家长在早期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孩子的个性特征。我国古语所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这段时期正是儿童个性特征形成的关键期,家长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注意力是否集中、稳定,对“挫折”的感受如何等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外向型的人一般适合将来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教师、律师、导游、记者、演员、社会工作者等;内向型的人往往适合从事与物打交道的工作,如计算机编程、机械设计、会计、科研工作等。

注意事项二:兴趣爱好很重要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及相应的能力。兴趣是人行为的强大动力,对一件事兴趣盎然,就会乐此不疲、创新不断,对于学习、择业,乃至事业发展是有极大好处的。谁找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职业,谁就等于踏上了通向成功的大道。(励志名言 )兴趣可以培养、激活,更要正确引导。培养兴趣要从孩子的好奇心入手,同时要强烈表现出家长的同理心,耐心解答孩子的问题,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注意事项三:家长不能越俎代庖

家长喜欢的事业考生不一定喜欢,不一定要“子承父业”;家长的兴趣不一定是考生的兴趣,不要强迫考生,而应因势利导

注意事项四:考生和家长要避免不良的心理

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眼睛只盯在最好的院校或专业,往往力不从心,给考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再如求稳、保守、犹豫心理,过低估计自己,缺乏自信、过于求稳,也容易错失良机。正确的选择是报考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又有兜底的专业,因为来日方长,将来肯定会有更多的机遇去把握。

注意事项五:合理认识冷热门风险

冷热门专业只是相对而言,入学时的冷热门并不代表毕业时的冷热门,更何况大学本科教育现在只是复合式、通才式的教育。根据考生的实力,不要“追热避冷”,“冷”“热”专业可以兼报。

2.贵州高考志愿填报五大变化早知道 篇二

一、三本、高职(专科)志愿不再单独安排填报

今年贵州高考体育、艺术类本科、专科各批次志愿,文史、理工类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本科、高职(专科)等各批次志愿全部安排在6月29日00:00至7月2日18:00同时填报。6月27日00:00至6月28日12:00,填报特殊类型招生本科院校和公安院校本科定向志愿。

二、增加实行平行志愿批次

今年新增体育类院校、第二批本科农村学生专项计划、预科实行平行志愿,

备考资料

体育类第一、二、三批本科和高职(专科)院校均设5个平行志愿;第二批本科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设3个平行志愿;文史、理工类第一、二、三批本科院校预科和民汉双语预科均设3个平行志愿;高职(专科)院校预科设2个平行志愿。

三、增加文史、理工类平行志愿数

文史、理工类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本科院校平行志愿数由往年的5个增加为6个,高职(专科)院校平行志愿由5个增加为8个。

四、增加公安院校本科定向志愿

在文史、理工提前批本科院校志愿之前增加公安院校本科定向志愿,设一志愿、二志愿。

五、合并体育、艺术第二批本科免费师范生院校志愿批次

3.高考志愿选择五大原则 篇三

你究竟想去哪个地方求学?你未来想在什么地方发展?你适合什么样的城市气候?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考生认识到,高考志愿的填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对于考生人生道路的重要性。高考志愿填报不在仅仅只是考虑学校以及学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多的家长把目光也投放到了城市的选择上。

很大程度上,选择一个城市就是选择一个生活的方式,一种文化氛围,甚至决定未来的发展空间。

城市选择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一)城市选择的三种情结

高考结束,去哪里求学,往往成为很多考生在选择大学时很注重的事情。很多时候,人生是一个选择!也许往往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选择,就确定我们以后人生的发展方向。

不少同学心仪去一些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城市上学;也有一些同学希望在所在地区上大学,也有一些考生因为心理叛逆,想要逃出家里的管制,故意报考离家很远的学校。

选择没有对错之分,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必须按照自身的发展方向来进行定位,更要要的是填报志愿要以分数为前提。

作为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要尽量避免历年报考中出现的“扎堆现象”、“恋家情结”和“叛逆情绪”,结合自己未来的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将自己的每一分都恰到好处的用在“刀刃”上。

1、扎堆现象 热门城市拥堵

这些年来,从每年高考录取的结果来看,从各地区每年的媒体报道中都可以看出来一个共同的现象: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地的高校录取分数都一致走高。

北京、上海两地更是热门中的热门。这两地一本院校不用多说,每年都会以最高的分数争取最多的优秀学生,而二本院校的分数有些往往也会超过当地的一本控制线,甚至有些专科学校似乎更有面子,分数高过二本控制线,甚至超过了一本线。对于这样的情况,其他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城市的高校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这就是地域的特殊性给考生报考时带来的集体地域倾向--这些地方的高校成了众多考生的首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每个人都知道答案。

首先是看重北京、上海等城市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优越性”。

认为在这些地方求学,不仅能够接受到高校的良好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还可以为今后的就业拔得头筹。这一点其实和很多高分考生放弃北大、清华选择去香港读书的情况一样。大家看好的就是一个与国际化交流的平台,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就可以接触更多高层次的人与事,这就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这样的想法的确没错,毕竟大家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也要与社会接触,与外界交流,这样一来,校外环境对人的发展来说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从众心理。

有不少考生和家长是因为看见别的孩子选择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因为“从众”心理也选择了这些城市;甚至有的家长和考生觉得在这样的城市里读书很光彩,从而选择这些城市。

案例分析:一个偏执造成的“悲剧”

孙纪纪是山东的一位高考理科学生,高考成绩是600分,高出20山东本科一本线18分,这个成绩不尴不尬,不是很具有竞争力的分数,可是孙纪纪一想想要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发展。她一直觉得只有这些大的城市,未来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孙纪纪没有犹豫,第一志愿选择了北京理工大学,第二志愿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

录取结果出来了,本身在一本线上的孙纪纪没有达到上述两个大学的录取线,去了北京一个二本的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年在山东的理科的录取线为612分,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在山东的录取线更是高达661分。

虽然孙纪纪最终圆了她的大城市的梦想,但是我们不能不感叹,按照她的成绩,本来可以选择一个非热点地区的一个更好的大学就读,而而为了赶热点的地区,最终只能在北京的一个二本院校就读。这个二本的院校大一大二还不在北京上课,大三大四才回到北京继续就读。

飞飞导师点评:我们不能说孙纪纪的选择酿成了一个悲剧,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个选择并不是孙纪纪的最佳的选择。所以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分数,做出最优的选择!

北京邮电大学招生办主任贾伟老师说:“当分数本身没有竞争力的时候,我们在填报志愿时尤其要理性对待。”

毕竟报考大城市的考生本身就很多,使得竞争压力巨大,基本不会出现第一志愿不满额的情况。而有的考生为了上北京、上海的高校,宁肯填报这些地方的一般院校,也不愿意去中西部或者其他地区的一些在全国都很有名的学校。还有的考生宁肯报考热门地区高校的非优势学科,也不愿意去读中西部或者其他地方高校在全国都很有名的专业。这些做法无形之中抬高了热门地区的录取分数线,使得报考热门地区高校变得难上加难。

选择去热门城市读书,首先要考量自己是否拥有了足够的实力,这种实力不仅仅是指你的成绩,还包括适应能力、经济能力等。因为这些大城市的录取事实上已经一再凸显了“三高”--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所以,同学们在决定是否报考这些地方高校之后,应该自己掂量掂量,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决定自己是否要去这些地方的高校,以免造成落榜的苦果。更有甚者,选择大的城市,相应也就选择了较高的城市的消费,家庭的经济情况也需要考生仔细考虑。

2、不愿离家 选择熟悉环境

背景资料:天津考生不愿离家集中填报志愿抬高本地院校分数

由于天津考生过多集中填报本市高校,天津多所本科第二批次录取的院校及属于本科三批的独立学院在天津迎来了招生录取的“大年”。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等多所天津本地高校今年在天津录取分数超过往年,属于招生的“大年”。据了解,这种情况在天津的市属高校属于普遍现象。

而在本三的录取中,也存在这种现象。在本科三批顺序志愿录取结束后,天津共录取新生7218人,但是文史类尚有59所招生院校,余缺计划419个,理工类尚有58所招生院校,余缺计划476个。在对本科三批征询志愿时,天津教育考试院对考生填报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录取情况看,考生填报院校志愿不均衡,考生对院校坐落地点和专业的选择性较强,特别是报考本市院校比较集中。据了解,一些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外地院校,根据本校的情况采取了一志愿降分政策,700余名本科三批控制分数线下的考生被外地本科三批院校录取。

据了解,本三院校中,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以及河北工业大学等“211工程”高校所属的独立院校不仅在天津本地分数较高,由于其“母体”品牌以及所处地理位置,吸引了许多外地高分考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

像天津这样的事例在高考志愿填报的事件中并不是偶然事件。每年都有很多的考生不愿意离家,抬高了本地的录取分数线。而很多片西部地区的大学则经常无法录满。

之所以只愿意留在本地读大学。因为有些家长觉得考生身心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读书不够安全。从考生的角度来看则是自己对本土风俗习惯、文化氛围比较了解,不必要像其他同学那样还要有一个“适应期”,并且身边这么多的亲朋好友,办起事来会很方便。包括在自己未来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在这个城市生活了这么久所积累起来的人脉关系也会或多或少的帮上些忙。出于这些考虑,就有众多的考生不愿意离开当地,这其实也是一种地域选择过于狭窄的情况。

对此,专家们建议这类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放眼全国,通盘考虑。尤其是对于那些分数不尴不尬的考生,不妨选择先报外地高校,以距离来换分数。

填报技巧:以距离换分数

这种技巧,主要针对某些考生和家长“非省内院校不上”的认识误区所提出的。由于某些考生和家长紧盯省内名校,从而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同等分数在省内不一定能上该省最好的大学,但是如果跳出本省,填报其他省份的高校,则极有可能增加录取的几率。

中山大学招生办主任做客新浪时说,以中山大学为例,在广东报考该学校的考生,分数一般都要超出本一线100分左右,但对江苏考生来说,分数只要超过本一线50分就够了。因此在考生分数优势不明显的时候,以距离换分数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3、逆反心理 离家越来越好

背景案例:千里走东北 后悔已晚矣

刘炜是2008年四川的考生,刘炜总是感觉自己和父母家人的价值观差异很大,在家父母总是不停地唠唠叨叨,高考结束了,刘炜心中的唯一的一个愿望就是离家越远越好。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刘炜选报的专业都是东北、西北一些地区的大学,最终被黑龙江一所大学录取。今年刚上大二的刘炜谈起自己当时的决定,非常后悔,他不仅仅不适应东北的气候,还不能习惯当地的饮食,始终无法融入当年的生活环境。决定毕业之后,继续回四川发展的他,觉得如果自己能够当时选择留在四川的话,不仅仅是不受东北的寒冷之苦,也能够在当地建立一大批的人脉便于自己未来的发展。

刘炜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由于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很多孩子想要逃出家的庇护,离家越远越好。这种心理并不奇怪,但是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尽量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考察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不能仅仅为了远而追求远,影响自己人生的发展。

为了刘炜的悲剧不再上演,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千万不要和父母故意作对,我们要充分理解父母,同时父母也要学会理解孩子的意图,做好孩子的参谋,不至于怠误人生。

做好人生的每一步选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不在未来说后悔!

综合以上三种情况,飞飞导师建议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对于地域方面的考虑要从大局出发,而不仅仅只停留在某几个地区,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大学的实力、自己心仪的专业和兴趣进行选择,哪怕有的大学地处中西部地区,如果大学本身实力不凡,相信你照样能够在这样的大学里学到更多的知识,照样可以赢在大学的起跑线上。

填报志愿的城市选择,要从大局出发,综合自身素质,立足自身发展,按照自身兴趣选择。

(二)、你会选哪个城市上大学?

全国有那么多的高校,究竟哪一所适合自己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如何海选城市,进而海选高校,怎么由面到点找到自己心仪的大学?这些都成为考生和家长们关心的话题。

志愿填报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我们需要做很多前期的准备的工作,我们只有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够在短短的几天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得心应手。记住,成功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与其在志愿填报那两天抓耳挠腮,不如现在未雨绸缪。自身定位,确定区域,了解区域,锁定选择区域的目标院校,并设计好调整的方案,当志愿填报真的开始,就可以轻松搞定!

在进行城市选择的时候,考生一定要综合考虑气候、经济、文化等等各种因素,锁定属于自己的城市!

4.高考后选择专业四策_高考志愿 篇四

今天很多同学在参加高考。不容易啊。多保重。我在祝福同学们的同时,先给大家未雨绸缪,就未来怎么选择高考资源的问题,给大家一些意见与参考,汇集成四点。

其一:从自己想做的职业出发去选择你可能学习的学科。比如你真的要想去学习金融,我建议你学习高等数学与应用数学,还有经济学与高级统计学;如果你要想去做管理,我建议你学习社会学与心理学;而你如果想去做设计师,我建议你学习美术与心理学;而你如果想去做传播呢,则我建议你考虑语言、人类学、心理学。其实你可以看到,你的职业方向不是学习直接的本科方向,而是相关的基础学科,最后可以在研究生或者第二学位的时候可以考虑。

第二:按照自己的爱好去选择。有同学有自己一定的职业选择倾向,比如想去做律师,那么一要去选择法律,而要利用暑假认识些朋友亲戚中的律师,如果你认识了投资律师,发现其实这样的律师学习商业与投资的成分远大于法律;(励志 )而你如果要想做咨询顾问,那么你的学科边界不受影响,但是最好有更多的技能学科,最终来看基础学理工与研究生学管理可能最合适。在这里我强调的自己的爱好,也包括尽量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请父母尽量不要自作主张地给孩子决策。

第三:在大学专业选择的时候,就要把本科与研究生选择结合起来考虑,基本的原则是本科尽量学习得基础一些,才能掌握一些基本训练,今天的所谓新专业学科,基本都是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但你可以考虑在本科学习基本学科的基础上,在研究生的时候学习应用方向,而这个方向最好是在本科有更多实习、兼职、实践与各类创业尝试的基础上去确定。

5.高考志愿填报专业选择技巧 篇五

1志愿报考时怎样选择专业首先考生要知道自己能够上哪个批次的学校,这样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就能够缩小自己的范围。

另外很多专业在不同批次上的分数线是不一样的,也有某一个专业只有本科一批设有该专业,所以考生还是要了解自己的定位,才能更好的选择专业。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不乏考生上网查找相关专业的资料,也会看到很多例如新兴专业,女生热门专业,男生吃香专业等等这类的话题。

小编建议,这类专业推荐可以作为参考,但切不可盲目追从,心里要有几个专业作为待选,不能因为看到专业推荐就盲从,还是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来考虑,适合不适合等等。

专业的选择要符合考生个人特点,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在选择的专业上。选择专业也不能自己一意孤行,还是要和家长商量。

体现优势的选择一个专业,是为了让考生在这个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快乐,这样才有利于考生日后的职业发展。

2选择专业的技巧选择专业的时候,还要明白自己的分数是否满足招生需求,另外还要了解该专业的学校排名情况,如果不以专业优先,那么就尽可能被自己满意的大学录取。

此外还要了解考生所选专业的各校招生计划,以便增加自己被录取的几率,更有把握的被所选专业录取。

选择专业时最好结合数据看一下,专业就业形势,专业发展前景等等。这样也有利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

一般好的大学能够给考生更多的资源,所以有自己喜欢的专业,当然还是要冲刺一下,说不定就会被录取。

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志愿填报选择专业,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朋友选择什么专业就一味的跟随,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还是考生自己的事情,所以还是要以自己为主。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考量哪些要素

学校的选择

现在的高考志愿填报都是出了考试成绩之后开始填报志愿,中间时间不会相隔太久,所以首先建议同学们可以在高考完之后就先了解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学校。

那么在知道成绩之后,我们如何选择学校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是根据你自己的分数筛选出你可能上的一些比较好的学校。这时候需要用到的就是在高考之后学校会让你们买的一本关于志愿填报的书,非常厚一本,里面有所有学校的历年分数线等等相关信息。

如果说你觉得历年的分数线可能会差别很大的话,那么还有一个小妙招,就是看省市排名,通常一个学校在一个省市招收的学生的排名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时候,你就可以拿起你的笔,将你所有可能上的比较好的学校都圈出来(只要有可能的都画出来)。

第二就是把你画出来的这些学校,都去网上了解一下,途径主要是:官网、宣讲会、学校招生电话、你的高中老师等等。

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所在城市的环境,气候,学校综合实力,专业设置等方面。然后排除一些你确定以及肯定一定不会去的学校,剩下的就是你的学校选择大名单了。

地域的选择

筛选出了一些学校之后,很多家长和同学都会考虑的是一个地域因素,这个不作为决定性因素,但是也对于学校的选择或多或少的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像“西交大”、“哈工大”等这一类的学校,在工科上也算得上是很好的学校了,但是一个在西北,一个在东北,气候都不是那么的宜人,所以很多同学也不愿意去这样的类似的学校。

其次是关于去“北上广”的问题,一部分同学比较偏好在家附近的城市上大学,一部分同学则是想去外地上大学。那么如果你的想法是想要出去看看,去外面的地方上大学,那么“北上广”当然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因为通常在一个地方上学,你可以感受到的并不只是这一个学校带给你的认知,而是整个城市环境对你的整个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

并且如果你毕业之后想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工作,想接触更好的工作环境、工作伙伴,那么当地学校毕业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因为学校他的认知度都是有一定的辐射范围的。比如北京有“清北人师”等。

所以!如果想去追寻更广阔的世界,可以考虑去更发达的城市。

专业的选择

专业可以一定程度上说决定你今后的人生道路是怎样的,从事什么样的行业,有什么样的工作生活。那么在你选择好几所心仪的学校之后,怎么填报专业呢?

首先当然是兴趣第一。大学都有一句话就是“只要专业选得好,回回期末胜高考”,所以如果你非常不喜欢这个专业,那可以说是很悲惨了(当然同学们都不太了解这些专业可能也谈不上喜欢,但是只要不是非常的抵触也就行啦),千万不要因为某些专业热门,然后就不管不顾的就报了,还是应该结合自身的喜好和学习特点来决定报哪些专业。

专业有了大概的几个选择之后,在填报的时候,学姐要提醒同学们同一所学校的不同专业他的录取分数线也是不同的,所以尽可能的把可能性高的写在第一志愿。

再者对于服从调剂的问题,如果你不是非这个专业不上,学姐还是建议大家服从调剂,保守地说,即使上不了那个专业,至少还可以上那个学校,进去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转专业也是可以的,很多学校换专业还是比较简单的。

高考选什么专业好

1高考选什么专业好

1、高考可以选择的专业众多,涉及文学、哲学、法学、土建、水利、制造、财经、旅游、公安法律、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轻纺食品、医生、公共事业、文化教育、生化与药品、材料与能源、资源开发与测绘、环保、气象与安全、艺术设计传媒等等学科。

2、高考选择专业时,应该从自己想做的职业出发选择专业。比如,想学习金融的考生,建议学习高等数学与应用数学,或者经济学与高级统计学;想做管理的考生,建议学习社会学与心理学;想做设计师的考生,建议学习美术与心理学;想做传播的考生,则建议考虑语言、人类学、心理学。

2高考选什么专业吃香

高考所谓吃香的专业,就是就业前景好,薪资待遇好。不过一般这类专业的报名人数也会很多,人多选择的方法自然就是择优录取,所以成绩好还是可以给自己更多的机会的。

物流专业越来越吃香,互联网时代下,物流也变得更加便利快捷,因此在管理层次还是缺少很多的人才,学习物流管理专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6.高考志愿选择五大原则 篇六

平行志愿规则下,我们在定位学校时,一定要运用该校的往年的平均分差来衡量判断。再不能用最低录取分数的分差来判断。平行志愿下如何用分数定位学校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情况下,那种想依据志愿技巧以低分进入好学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学生只有用分数为武器进行竞争,从以往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来看,由于高分落榜及低分高就的情况大大减少,因此,录取到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成绩范围大大缩小。从各高校反馈的信息来看,生源分布发生显著变化,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距缩小,可能只差十多分或二三十分,一些热门专业的高分考生密集且分差甚微。南航在江苏招1265人,但一分之差就有几十人或上百人,那么这些学生的成绩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其实就是该校的录取平均分。所以,平行志愿规则下,我们在定位学校时,一定要运用该校的往年的平均分差来衡量判断。再不能用最低录取分数的分差来判断。这些数据一般在各省级招办出版的公开资料中获得。实行平行志愿,必然会对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平行志愿让高分低就甚至落榜的概率大为降低,同时低分高就的概率也必然相应降低。这就使得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出现了高低分化,由于热门学校、名牌学校等考生心目中的好学校高分学生都愿意报,而低分学生进入这些学校的可能性降低,因此,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必然大幅度提高;而各批次中原来用以保底的学校则因为学生的弃选而导致录取线下降。其他一些中游学校则变化不大。从近年先行试点的省份来看,各学校的生源发生了的明显的变化,学生心目中的好学校,录取到很多优秀的学生,而学生不看好的学校则很难录取到优秀的学生。这一现实就在提醒我们,在预测学校录取分数线时,要深入分析该校在人们心目中的水平,如果很好,那么录取线要比原来提高,录取分差一般要达到平均分差的水平,而人们心目中的中游水平学校,其录取分变化不大,可以参考往年的录取分差。而人们心目中的保底学校,录取线一般还是处于该批次最低水平,即省批线。

平行志愿下的志愿决策策略

平行志愿一般是指第一志愿实行四个或以上学校志愿的填报方式。它的规则是学生以它的成绩先在平行志愿的第一个学校进行排名,如果他的排名进了学校招生计划的投档比例之内,则可以投档到此学校安排专业录取。如果成绩的排名没有达到第一个学校投档比例以内的名次,则再以相同的规则看能否向第二个学校投档,以此类推,再看后面的学校能否投档。如果被排在前面的学校录取,后面自动作废。所以,在设计志愿时,排在前面的学校一定要是学生最愿意去的学校,否则被前面高校录取,则再无进入后面高校的机会。一般来讲,同学们心目中好学校的录取分数都比较高。所以,在设计平行志愿的顺序时,一般实行按往年录取分差高低大小排名,录取分差大的排在前面,录取分差小的排在后面。这也叫平行志愿的梯度。前面的分差大一些,后面的分差小一些。

由于实行平行志愿,为降低考生被退档的风险,各批次院校几乎都宣布进档就不退档。因此,各校的投档线就是该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今年各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与相比都有很大幅度的上涨,是考生始料未及的。而且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完全是保护了各批次的高分考生,除非其不愿接受专业调剂,高分“落榜”的考生基本没有。这样,对于各批次的“踩线”考生来说,“踏空”的就非常多。如上海考生小魏的考分刚好“踩”在理科467分的控制线上,A志愿是上海大学,按照往年铁定能被录取,但今年落到了第二批次院校。负责招生工作的一位业内人士提醒,由于平行志愿完全是“分数至上”,对考生来说,填报志愿的博弈减少了,按考分的高低来排序录取。但对各批次控制线附近的考生来说,则因为各校最低分数线的上扬,造成投档投不出去,录取几率减少。为此,对新高三生来说,如果成绩徘徊在各批次的控制线附近,就要认真并慎重填报下一批次的志愿。

平行志愿虽然给了学生一定的选择权,但仍然很有限,也就是学生只能选择一次到两次左右,这就像投标一样,选择后大家一次比对,如果进了所选学校及专业的招生计划排名之内,则可以被录取,如果没有,则只有等补填志愿,那时学校已经很不令人满意了。所以,这里仍然有一个一次预测分数线的问题。

7.高考志愿选择五大原则 篇七

第1步、确定四维初始区域。根据考生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分数位次,按照明确喜欢的做加法,明确不喜欢的用减法,不确定的先保留的原则来筛选。确定目标高校、学科专业、城市地域和就业方向的四维志愿区域。

第2步、筛选确定志愿区域。把四维初始志愿区域中明确喜欢的部分进行交叉匹配。如果志愿组合已经达到数量要求或满足报考条件,则在确定交集区域内,结合高校的录取规则和培养特色,进行志愿的筛选、优化和排序,直至确定最终志愿组合。

第3步、调整优化志愿区域。如果志愿组合未达到报考数量要求或不能满足报考条件,则在四维不确定区域中扩大选择范围,逐步筛选和匹配,直至达到报考志愿数量和要求。然后结合高校的录取规则和培养特色,确定最终志愿组合。

如何选择城市

关于城市选择,一定多看学生的性格类型,如果孩子是一个对未来人生期望值比较高的,希望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一定要去一线或者新一线城市;如果希望得到家里的照顾,父母也希望留在身边,那么中小城市也挺好的。在专业和城市的徘徊选择,一定是衡量城市和自己想学的专业匹配度,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产业结构,如果学生想选的这个城市和学的专业比较对口的话,就业机会就会多一些。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建议孩子优先选择城市,因为你的认知是由你身边最常见的七个人决定的,尤其是在18-22岁这个阶段,当你去了一个大城市、一个好学校,你的视野、平台和见识是不一样的,而且毕业后可以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未来的发展空间会更大一些,但如果去了一个比较小的城市,那再想回到大城市就很难,所以就有了原则上能上985,不上211;能上双一流,不上“双非”院校!的说法。

但是这两年就业形势严峻,学校优先派明显处于劣势,专业优先派日渐受欢迎。网上两者争论还是很多的。但是现实中专业优先派已经开始占领上风,很多名校在河南出现严重滑档,就是专业优先派的家长在用一生来投票。理论具有普适性,但是每个家庭小个体却有繁杂性,这就是我本文中说到的自己的资源,孩子的意愿和特点的兼顾问题。

当然,在志愿填报选择中,孩子和家长的意见大概率会有冲突。那么,我个人建议谁也不能偏执强迫,一定是遵从信息获取更充分的意见的。

家长一定做到“三看”,

第一个“看”是往远看,了解未来行业的发展;

第二个“看”是往近看,了解孩子的特点和自己的资源;

第三个“看”是结合看,家长要尽量打开视野、了解规则,和孩子一同商讨,如果是政策性问题,那一定要听政策的,如果在家长倾向的一些专业中,孩子愿意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那就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

如何选择专业

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于学科/专业了解甚少,但是孩子真正适合哪些专业就不很清楚了。团长从事升学规划行业近十年了,因为专业和自己理想的或者适配的存在很多差距,去学校报到然后退学复读的不少于三位数了。那么到底怎么选择专业呢?其实,一定要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孩子,了解自己,综合考量这个学生的兴趣、天赋能力、家庭资源等。

把14个学科门类和学生的人格类型进行匹配,比如一些学生比较内向,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比较强,那他们适合学理工农医等自然学科,未来不管是学一门技术还是去搞科研,都是可以的。还有一些学生比较适合与人打交道,创意无限,那他们可以去学艺术、教育、哲学、历史等专业。还有一些同学比较适合与人打交道,但相对来说是属于按部就班的,希望生活比较可控,还比较细心,他们可以去学会计学、管理学等经管类的专业。切记,一定不要追求计较所谓的冷热门,毕竟现在的热门,孩子上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谁也不知道到时候这个专业是否热门。毕竟专业每十年会有一些冷热的转换,前后,一些省状元连清北都不报,可能会选择追逐社会的热门专业去外经贸或中财,在2023年这个节点上,我们来看这十年间热门专业的更迭,医药类、师范类、公安类,还有一些偏工科的专业越来越火。

选专业一定是学生喜欢的,大概率是符合学生个人兴趣和能力,家长要做的就是不断鼓励,去给他创造环境和提供资源。不管是哪一个专业,只要你能做好做精,能够进入这个领域的前20%,你的生活就会比较好,获得的成就感会比较强,如果做到前5%,甚至1%,就成为领军人才了。

8.高考志愿选择五大原则 篇八

http://.cn2012年02月02日 11:28东方网-文汇报

方明 复旦(微博)大学教师

很多人把复旦大学能力水平测试形象地叫做“千分考”,其实,从笔试到申请入学,再到面试,是一个完整的考察过程。如果要把这样一个过程硬拆分成若干环节,自以为很有针对性地去准备,其实还是体现了应试的思维。

复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过程比较复杂,一是为了公平公正的需要而运用严格的程序;二是为了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学生。从后一个意义来看,这也是学校和学生双向选择的过程。大学希望招到真正适合自己教育理念的学生,学生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所以,考生们当前最要紧的,不是复习,而是先真正地了解自己。

从2006年以来,我每年都是自主招生过程的观察者。我建议备战自主招生考试之前,每个中学生都先问自己十个问题,每题100分,看看能得多少分。你认真地对待了中学的每一门课吗?

人类庞大的知识体系就浓缩在中学的课程中。现行的中学教材和课程体系并不是完美的,但它起码提供了一个框架。你可以借此了解主干课程的大体结构,这是学科和知识划分的基础;了解主要的知识积累过程,这是学术史的基础。然后,才是掌握具体的知识点。在中学学习中,不能因为忙于解题,而不去了解学科框架和学术发展的过程。掌握学科框架,就能提纲挈领,不会迷失在黑屋子里;理解学术发展的过程,有助于体会前人的思维,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你探究过最喜欢的课程内容吗?

大学提倡探究式学习,中学也应如此。在残酷的应试背景中,学习的动力不全是名次的计较,而要努力为自己寻找探究的快乐。你的学术研究潜力也会在这种与课堂学习紧密相连的探究中得到滋养。良好的学习观,首要原则就是不为名次而学习,而是从学习中寻找探索的快乐。请不要因为过度竞争而扭曲心灵,不要因为长期枯燥而变得麻木,当你在学习中感到快乐时,请留意自己因为什么而快乐。你能形容自己的兴趣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快乐学习和美好生活的动力源泉。有兴趣,才有创造。年轻的时候,兴趣是多变的。但在成长中,要努力寻找到持久的兴趣,并让自己的兴趣扎下根来。当你谈到个人兴趣时,能迸发出热情,而且展示出它的广阔前景和脚下之路,那也许就是你值得为之努力的人生目标。所谓精英,就是在你擅长的领域成为顶尖高手。没有兴趣,何来擅长。你能界定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吗?

人生最美好的境界之一,就是一辈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好的职业规划都离不开兴趣的指引。中学生的人生规划就是寻找自己的兴趣,并在大学中转换成专业素养,在大学毕业后打造成职业前景。人们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其实应该反过来,只有将理想变得骨感,才能经得起挫折,才有丰满的现实。这个理想,就是一辈子坚持一件事的决心。5 你能评价中学生活的成功与失败吗?

不要拿父母的要求和升学的期望来评价自己的中学生涯。与考上一所好大学相比,认清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与失败才是更重要的目标。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有成功与失败,认清它们,那么成功会越来越多,自己也会不断提高。不断总结,不断调整目标,就不会好高骛远,人也变得明智起来。智慧,是从“一日三省吾身”开始的。你对四年大学生活有规划吗?

大学生活不是从入学一刻开始的,而是从准备上大学的一刻开始的。你要与大学的面试考官们交流,总要对大学有较多的了解。好在有网络,还有师兄师姐。其实,大学最大的作用,是为你提供了实验的机会,让你花四年时间做个人生实验,为真正踏上社会做好准备。实验成功了,就向真正成功迈出了坚实一步。如果只是游荡四年,那么就不要期待以后了。7 你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了解吗?

不是让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是看你对未知是否有探究的兴趣,对缤纷世界是否有独立的见解。所以,与其集中苦背时事信息,不如每天花十分钟阅报,再花十分钟查阅些资料。所谓公民或世界公民,其实是一种素养的积累,有对世界多元政治和文化的正确理解,有理性的爱国主义和国情观念,有对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人文关怀。你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吗?

生活中的美好,是要主动去发现和体悟的,而不是依靠物质刺激和感官满足。只有精神上的充实,才有真正的幸福。日常中的点滴感动、片刻温馨、瞬间精彩,都是幸福。发现的幸福越多,情感越饱满,心情就越阳光。千万不要因为应试的桎梏阻挡了你人生中的阳光。生活不是只有题海,美好的阳光将减弱题海的寒冷。你能形容自己的性格吗?

面对镜子,看到自己的容貌;面对内心,看到自己的性格。真正了解自己,必须了解自己的性格。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度和场合的把握。把握住自己的性格,才能把握个人的命运之轮。了解自己的性格,才能在特定的场合取长、藏拙,有自知之明。自知的人,随着阅历的增长,会越来越有修养和涵养。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吗?

成功的微博,不只看粉丝数;人际交往能力,也不光看能说会道。更重要的,是看一些习惯。例如,守信,不轻诺、重然诺。又如,守时,惜光阴、不拖沓。再如,待人接物中的一些细节,让人感受到真诚和尊重。每时每刻遵守是苛刻,但基本原则一定要恪守。良好的行为举止,能够弥补拙于言辞。在阅人无数的教授长者面前,忌讳巧言令色。

9.高考志愿填报切莫忽略的四项原则 篇九

一、估计高校录取分不能直接用往年录取分做参考

填报志愿时,对所选高校录取分的估计,只能依据往年的录取分,但又不能直接用录取分作参考。

假设某考生高考成绩为550分,所选高校上一年录取分为530分,能说该考生的高考成绩超过了所选高校上一年的录取分吗?没有这么简单。假设该考生高考当年本一批次线为530分,则该考生的高考成绩超出本一批次线20分;假设上一年本一批次线为500分,则该考生所选高校录取分超出本一批次线30分。

虽然该考生的高考成绩高于所选高校上一年的录取分20分,但该考生高考成绩超出本一批次线的分数却比所选高校录取分超出本一批次线的分数低10分。

可见,直接用绝对分进行比较,会导致错误判断。而用相对分进行比较,不同年份的分数,才具有可比性。所谓相对分,是指考生高考成绩、高校或专业录取最低分高出当年批次线的分数。

当然,对所选高校录取分的估计,仅参考某一年的录取相对分是不够的,因为高校某一年的录取相对分或高或低,可能具有偶然性。建议参考高校近年3至5年的录取相对分。

比如,某考生所选高校近3年录取最低分分别为540分、553分、545分,近3年批次线分别为534分、543分、540分,则所选高校近年录取相对分分别为6分、10分、5分,最高时为10分,最低时为5分,近3年录取相对分平均分为7分;该考生高考成绩为535分,当年批次线415分,则高考相对分为20分,超过所选高校近年录取相对分平均分13分。考生通过这样的分析,便可大致判断所选高校把握度的大小了。

二.选择院校时,莫忽略专业录取分

考生高考相对分超过所选高校录取相对分,仅表明有被所选高校录取的可能,能否被录取到所填报的专业,则要看所选专业的录取相对分,因为高校的专业录取分,往往要高于学校录取分,高出几十分的情况并不鲜见。而对所选专业录取分的估计,也需参考近年3至5年的录取相对分。

至于什么情况下参考学校录取相对分,什么情况下参考专业录取相对分,则要看考生更看重学校还是更偏爱专业。如首选学校,只要被录取就读,即使被调剂到没有填报的专业(当然填报服从专业调剂是前提),也能接受,可以学校录取相对分为参照;如首选专业,尤其是目标比较明确的专业,最好以专业录取相对分为参照。

三.平行志愿冲的院校,莫忽略调剂志愿

假设平行志愿设A、B、C三个院校志愿,按照平行志愿的检索、投档流程,首先会检索考生A志愿所填高校,如达到投档线则投出,未达到投档线则检索考生B志愿所填高校,如达到投档线则投出,未达到投档线则检索考生C志愿所填高校,如达到投档线则投出。也就是说,只要考生的高考分数达到A、B、C志愿所填任一一所高校录取分,都有可能被投出。但考生的分数一旦达到首先被检索到的高校的投档线,档案投出后检索便告结束。即使被高校退档,即使考生的分数超过后续志愿所填高校投档线许多分,也不会再检索和投档。

由于学校录取相对分每年有可能发生或高或低的变化,因而考生可以在学校录取相对分高于和低于自己高考相对分适当范围内,对院校进行筛选。如考生所选院校的录取相对分,既有高于高考相对分的,也有低于高考相对分的,且考生对这些院校的喜好程度与这些院校的录取相对分高低排序一致,可采取一冲、二稳、三保的方式排序。即A院校志愿可以冲击一下自己心目中较好的高校,填报录取相对分高于高考相对分的高校;B院校志愿则应以稳为重,可填报录取相对分适当低于高考相对分的高校,力争被录取;C院校志愿因是最后的机会,应填报录取相对分低于高考相对分一定分数的高校,录取相对分低于高考相对分也多,保险系数越大。

这里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如冲进A志愿高校,自己的高考分数往往不占优势,被录取到自己所填专业中最希望读的专业的机会较小,甚至有被退档的可能。因此最好填报服从专业调剂,以降低退档风险。不过,如服从专业调剂,有可能被调剂到自己不满意的专业。考生对此要有充分认识。

四、A院校志愿冲与不冲要理性

高校录取分的高低波动或不同高校间录取分的此消彼长,往往反应出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复杂心态和对所选院校的认知变化。如同一省会城市的某211财经类高校和既是211又是985的某综合性高校,去年招生时的最低录取分,前者低于后者许多分,而在这之前的几年中,最低录取分前者却常常高出后者许多分。可见,高校录取分的高与低,并非意味着高校的好与不好。

但许多考生会用A院校志愿去冲所谓好学校。在这些考生看来,录取分数高的就是好学校,录取分数低的就是一般的学校,因而用自己的高考相对分去对号入座学校录取相对分,认为这样才不浪费分数,这是一个很大误区。

五、平行志愿冲、稳、保非固定模式,不能照搬

上一篇:网络校园流行语下一篇:交通警察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