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共9篇)
1.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篇一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1课制作电磁铁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2.知道电磁铁的组成部分,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教学过程:
1.引入。介绍科学家奥斯特。2.学习新课。、模仿奥斯特的发现
问:奥斯特的发现是什么呢?猜一猜?
从而知道了奥斯特的猜想可能是: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力可能是横向的。
二、制作电磁铁
三、初步分析电磁铁的磁力
1.比一比,你们的电磁铁,谁的磁铁吸引铁的本领比较强呢? 3.总结并且板书学生意见:导线、电池、铁钉规格
四、探究实践磁力大小
五、了解电磁铁两极的变化:
六、全文总结 板书设计: 1.制作电磁铁 教学后记: 第2课电磁铁的磁力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2.能够在探究过程中比较永久磁铁和电磁铁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
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匝数有关系。教学准备:导线、钉子、电池盒、大头针、回形针、指南针、资料图片。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自行发现问题:
一、游戏
二、学生游戏,评选优胜者。
三、讲述:
1、讲述:
为什么有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较多,有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较少。说明什么?
2、师生小结:
实验说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
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三、认识电磁铁的应用
学生汇报查找结果:(电磁起重机、电铃、电话等)教学后记: 第3课电磁铁的磁极
教学目标:
1、知道电磁铁的磁性。
2、知道电磁铁的磁性是可以改变的。
3、知道电磁铁的磁性改变的方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认识电磁铁的性质。、演示实验:
这个装置有时有磁性,有时没有磁性。你认为这与什么有关系?
3、学生分组实验、观察:
二、认识电磁铁也有两极
汇报结果:
(1)钉帽一端是南极、钉尖一端是北极。
(2)钉帽一端是北极、钉尖一端是南极。
6、师生小结: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电磁铁也有南、北极之分。(板书有两极)
三、认识电磁铁的两极是可以变化 改变线圈绕向 改变电流方向 教学后记: 第4课生活中的电磁铁
教学目标:
了解电磁继电器和电磁阀车门、磁浮列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学重难点:
知道电磁继电器、电磁阀车门、磁浮列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学准备:
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挂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什么是电磁铁?它有哪些性质? 2.电磁铁有哪些应用?
二、新课教学 1.电磁继电器的结构。
出示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挂图和示教板,介绍它的结构:主要由电磁铁、弹簧、衔铁和触点组成。2.结合挂图介绍它的工作原理: 3.认识电磁阀车门 4.认识磁浮列车
三、布置作业。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太阳与影子
教学目标:
1.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2.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并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起导入
1.你能在室内画出自己的影子吗?
二、探究太阳下影子的特点: 1.学生独自想像画自己的影子
2.小组交流讨论:各自画的影子可能有哪些错误? 3.来到室外,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4.画下自己的影子
5.比较阳光下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画的影子的什么不同? 6.组织讨论:
(1)影子会移动吗?
(2)猜一猜,你的影子再过20分钟会移多远?
三、总结延伸,指导课外实践活动 教学后记: 第2课昼夜交替
教学目标:
1.能对昼夜交替作出自己的解 2.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
1.会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教学准备: 小球、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知道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白天和黑夜是交替出现的。
二、探究过程
1.作出我们的解释。地面上太阳影子的变化
我们发现有四种情况都可能出现昼夜交替: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
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问:“哪一种解释是真实的情况?我们怎样知道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2.实验证明 3.整理、小结。第3课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使用地球仪、手电筒、蜡烛,纸人,遮光窗帘等模拟昼夜的形成,形成直观地球昼夜现象。教学重难点:
观察地球仪,弄清楚地球自转方向、周期、昼夜形成过程。教学准备:地球仪电筒纸人;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已学过的地球知识,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根据课题,学生分组研究探索,教师发研究记录卡,教师到各小组辅导实验研究,从而为学生动手操作和理解“昼夜的变化”作好铺垫,小组长记录研究成果。
3.各小组上台展示研究成果,台下学生补充评价优缺点,教师注意点评。
4.教师示范实验,重点解释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5.再次让学生按教师实验过程摸拟实验,注意思考理解方向、周期、速度。
6.质疑问难,课堂小结。
第4课一年四季
教学目标:
1.用阅读资料和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四季对动、植物的影响。2.能坚持较长时期的观察季节变化对动物、植物的影响。教学重难点:四季变化对动物、植物的影响。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法、讨论交流法。教学过程: 1.导入。
问:一年有哪四季,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2.合理安排作息。
说一说:季节变化对我们生活还有哪些影响? 3.四季中的动物与植物。
看一看:观书29页插图内容,四季中的动物与植物。说一说:通过看图知道了什么。4.季节变化对动物、植物行为的影响。教学后记:
第4课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目标
1、尝试探究地球上四季的成因,知道四季是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
2、通过探究,对四季的成因有正确认识。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知道地球上四季的成因。
2、通过观察理解四季的形成。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在绕太阳转动时,总是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这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二、探究过程1、2、猜想。观察。
(1)用手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让“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仪上。(2)观察当地球运行到不同位置时,太阳的光芒分别直射在“地球”的位置是南半球、北半球、还是赤道?
4、5、比较斜射和直射。总结:
出示图片——地球公转及四季成因。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第1课时解开生物结构的秘密
教学目标:
发现并提出有关生命世界的问题,产生对生命世界更多了解的愿望。教学重难点:
1、发现并提出有关生命世界的问题,产生对生命世界更多了解的愿望。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观察法、对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
1、引入
对话:詹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只看到了跳蚤,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什么?
2、提出问题
我们对生命世界有哪些问题呢?可以从自己的家、校园、我们的身体等方面好好想想。自学课文第 12 页
3、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和准备观察材料
说明显微镜下观察的要求,讲解观察标本的制作和培养。出示显微镜,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进行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
5、布置课外观察任务 第2课时无处不在的生物
教学目标:
1、体会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扩大了人类的观察范围,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微小世界的欲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课前组织学生收集资料——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先一起来交流关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
二、资料交流会
教师组织学生按序分组汇报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
——及时结合学生所谈到的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如学生谈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工程时,可以激发学生为祖国有这样的科学家的自豪之情,也可适时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来向袁隆平一样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的欲望。
三、尝试用酵母菌发面
四、小结 教学后记:
第3课时微生物怎样生活
教学目标:
1、培养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增强合作探究的意识。
2、发现并提出关于生命世界的问题,获得关于生命世界的更多了解。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统计法。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内容?
二、交流会前的准备
在交流会中,请大家把自己小组研究的情况介绍给大家,既向大家展示自己组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向大家征求对自己组的研究情况的意见。同时,我们也要互相评一评,看看哪组的研究更好?
三、召开“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科学展示会 学生汇报。
四、课堂小结
第4课时微生物的功与过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应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测微生物。知道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懂得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教学重难 教学过程:
(一)通过观察水样,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感官和放大镜 进行较细致观测的能力,引出用显微镜观察的活动。
(二)通过显微镜观测水样,知道水只有微小生物。
教师提出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否在运动?
(三)了解微生物的发现,引出微生物的概念,进行科学史教育。
1、介绍列文虎克的资料。
2、由学生自主学习,体会显微镜下的神奇世界。
(四)初步认识到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五)了解细菌的一些基本特征。
1、展示有关细菌的图片资料或视频资料。
2、通过资料知道细菌有什么特点。
(六)了解细菌的功与过
第四单元遗传与变异
第1课时从种瓜得瓜说起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
2、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
3、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 教学重难点:
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遗传现象
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
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
4、总结
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三、遗传现象的推测 第2课时找遗传规律,育良种 教学内容:第58-59页。教学目标:
1、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2、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教学重难点:
1、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
2、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 教学过程:
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1、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吧!(板书课题)
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
教师小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
四、小结
第五单元青春活力 第1课时我们在成长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教学重难点:
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二、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己成长的证据
1、谈话:你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长的证据。
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观察相片,感觉自己的身高、体重变化了;比较了衣服、鞋子的大小,知道自己在长大。
(二)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等
(1)如果测量身高、体重,应该注意什么?
(2)除了身高、体重,你还喜欢测量什么项目,准备怎样测量?
三、绘制身高、体重的曲线图
四、总结 第2课时我们的成长曲线
教学目标:
1、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
2、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
3、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二、了解青春期的变化
说说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明显的变化?(可以结合自己说,也可观察其它同学说)教师针对性小结。
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人过度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进入青春期,相比之下男孩要晚些。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三、讨论如何对待青春期变化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穿戴合适的衣物保持良好的情绪
四、总结延伸 教学后记:
3、男孩和女孩
教学目标
1、关注自己青春期的身体、心理健康。
2、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3、初步掌握一般的青春期保健常识。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课外调查了青春期的有关知识,你知道青春期是怎么回事吗?
二、阅读: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特征。
进入了请春期我们的生理变化有哪些主要变化呢?请同学们阅读71面的资料。
2、学生自由阅读书上的资料。
3、通过阅读,你对青春期有什么新的认识?
4、老师进行小结,并说明青春期发育有早有晚,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进入和没进入青春期的学生都不要紧张。
三、活动:要有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 青春期是我们发展成成人的重要时期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
1: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2、自尊、自强、自信、自爱的人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二、辨析:行为对青春期健康的影响
好的行为可以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青春期,不良的行为则会对青春期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三、我的青春期健康计划
1、我们同学有的已经进入青春期,有的即将进入青春期。我们可以制定一个青春期健康计划,保证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青春期
2、学生独立制定青春期健康计划。
四、拓展活动
课外知心的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计划,相互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后记
第六单元我们怎样做计划
1、我们怎样做计划
教学目标
1、阅读琴纳征服天花的故事,能说出他研究计划的周密性和可行性具体体现在哪里。
2、知道需要根据主要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教学过程
一、了解天花被征服的史实,明确制定计划的重要性。
1、简介天花背景资料。
据不完全统计,十八世纪有1.5亿人死于天花。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所引起的强烈传染病,英国医生琴纳希望对天花这种疾病的防治做出贡献。那么他怎样征服天花病毒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课件。
2、了解征服天花的过程。
3、分析琴纳计划的周密性和可行性。
4、明确制定计划的重要性
二、反思已做的计划,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制定研究计划。
三、总结 教学后记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教学目标
1、能从阿基米德鉴别真假王冠的故事中获得启示,并尝试制定用水测量物体体积的研究计划。
2、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及时修改、完善研究计划 教学过程
一、阅读阿基米德鉴别真假王冠的故事。
1、“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阿基米德)(观察74页插图)
这位希腊最伟大的科学家遇到了一个难题,是什么样的问题难倒了这位科学家呢?
2、怎样在不破坏皇冠的情况下鉴别真假?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3、阅读阿基米德鉴别真假王冠的故事。
4、小结
二、制定计划并用水测量物体的体积。制定研究计
2.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篇二
解释学作为一门西方显学, 在20 世纪80 年代才被引入中国,它是一门关于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其关注的核心是文本的诠释, 这与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文本解读有着一致的指向。 从一定意义上说,解释学的中心问题是“ 理解”,以原文的意义、作者的心境、读者的解读这三者的关系为主线, 就意义问题研究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区分“ 说和听”“ 写和读”两种模式,辨析理解原文意义和读者自我理解的关系[1]。 本文拟从解释学的视角阐述教师在进行教材文本解读时的技术路径。
一、 对话文本,触摸文字背后的丰富信息
为了理解文本,一个人必须进入与文本的对话,向它提问,并让自己接受它的提问,从而探知表面言辞背后的意思[2]。
1.初次阅读后感知到的整体信息
文本阅读过程中有一个部分是宏观理解阅读,即对文章整体形式与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 我们把前者称为文章的结构性阅读, 后者称为文章的信息性阅读。 绝大多数读者拿到一篇文章的第一次阅读都是以文章的信息性阅读为主, 这种阅读侧重于文章重点信息的把握。 教师解读文本教材也往往是从这一步开始,首先了解文本“ 写了什么”。
以《 水》 为例,教师初读后就可以知道文章主要写了:“ 我”出生在北方一个缺水的村子,全村老小在雨中洗澡很痛快, 母亲用一勺水给兄弟四人冲凉,“ 我们”很舒服。 这些是最浅表的阅读感知。
2.局部语言文字传递的零碎信息
西方解释学主要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提醒我们:“ 我们试图要理解的是符号所指的东西 ———意思或思想。 ”“ 话语不能仅仅被理解为指向某个确定意义的符号;相反,一个人必须学会倾听除了它们之外它们所带来的一切。 ”[3]文本是内在思想的外化表现形式,它是作者的思想和接受者( 读者) 的中介。 再次面对文本,教师要做的是对文章潜在信息进行推论。 而要理解这些,则要放慢阅读的脚步,细细揣摩文字传递的信息。
( 1) 平常表达传递的信息。 文本中某些司空见惯的表达很容易被读者忽略, 而在这些看似平常的表达背后其实有着作者的隐藏信息。 如《 水》 的第一自然段, 几个带数量词的短语就值得咀嚼:“ 十公里之外”———路太远了;“ 一处很小的泉眼”———泉太小了;“ 一个小时”———人太多了;“ 挑上一担”———水太少了……教师解读教材文本时, 就需要提炼出文字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 2) 陌生表达传递的信息。 解释是对陌生意义的理解和翻译, 所以当文本中出现一些基于作者独特体验的文字表达时,就需要教师敏锐地发现,并用学生熟悉的言语范式去表述, 帮助学生理解一个陌生意义所表达的东西。 如《 水》 中有一句比喻句:“ 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跟前。 ”把人比作“ 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这样的比喻对学生来说新鲜而有趣。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体会这样的比喻写出了什么, 继而让学生把“ 狗尾巴草”替换成“ 白杨树”“ 仙人掌”,辨析是否合适,从而真正感受到作者的比喻形象而贴切,既符合人物生活的环境, 又写出了四兄弟因为严重缺水蔫头耷脑、没精打采的样子。
3.整合文本后获得的全面信息
德国语文学家、 哲学家弗里德里希·阿斯特提出, 每一个人的心灵的表达都必须要求根据它的整个上下文( 及它所从属的整体) 来理解[2]。 当然,不同的哲学家对于“ 整体”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对于教师教材解读这一行为来说, 完整的教材文本必定是一个“ 整体”。 教师在经历了初读时的整体感知,再读时的细细咀嚼之后,需要再一次回归文本整体,进行深入的文章结构性阅读, 关注文章整体信息的组织与建构———篇章布局、写作意图、表现手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
上文提到《 水》 的第一自然段中的数量词各有其隐藏信息, 教师解读教材时需要将这些零碎信息整合,得出“ 生活在极度缺水地方的人们太苦了”,这才是作者想通过第一自然段传递给读者的完整感受。把这一段放在全文这个整体中来看, 又可以发现作者写缺水之苦仅用了短短一个自然段, 却用很大的篇幅在写“ 雨水洗澡”“ 勺水冲凉”带给大家的“ 痛快、舒服”,这是一种以“ 乐”衬“ 苦”的写作手法。 第一自然段写村民远道挑水像电影中的远镜头, 文中母亲腰间挂着的钥匙又像一个特写镜头, 最后“ 勺水冲凉”时的舒服则是用慢镜头一样的语言详细描摹的,统观全文就会发现, 强烈的镜头感正是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特色之一。
二、 对话作者,体察文本背后的写作心境
德国解释学家施莱尔马赫认为, 解释的最终目标是要进入语言背后的思想深处,“ 外在的” 言说必须通过联系作者“ 内在的”思想才能被理解[2]。 文本理解的过程就是体会、把握作者原意的过程。 教师在进行教材文本解读时要想实现理解的客观性、正确性,就必须和作者对话。
1.还原文本后捕捉的真实信息
教材文本呈现在师生面前时已经经过了编者的“ 手术”。 编者出于教材体系的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原文进行了改编。 有些改编后的文章无法准确传达作者的写作思想,教师就需要在教材文本解读时将文本还原。
《 水》 这一文本在选编进教材时就经过了改编。原文第一自然段有这样的句子:“ 为了水, 邻里之间隔三差五地要闹出一些磨擦。 特别是到了夏秋断水的季节,村里的关系就更加紧张了。 ”编者将其改成了短短的一句:“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 改编后的句子高度概括了原文的意思,可以作为文章的中心句,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抓手。 但是,原文的语句却更真实、具体地传递出了水对村民的重要, 更符合作者的行文风格。 再如,原文写大家雨中洗澡后,有这么两句:洗过澡后,大家碰了面,相互都会吃上一惊,一个人说:“ 啊呀,你怎么胖了? ”一个人说:“ 啊呀,你原来是这样白。 ”如此富有情趣的文字被编者删去了。《 水》 这篇文章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特色就是反衬, 用有水的“ 乐”反衬出缺水的“ 苦”,而原文中的这几句话正是大家“ 苦中作乐”的体现。 这样的文字基于作者的独特体验,是学生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
教师在进行教材文本解读时需要揣摩编者的意图,也需要越过编者直接与作者对话,还原文本,直抵作者最真实的思想, 这样的理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理解的客观性。
2.观照写作心境后得到的客观信息
施莱尔马赫认为, 理解和解释文本时要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在文本创作时的心境、情绪,将文本视作作者意识、生活的再现,努力去认识和构造作者的思想,避免误解。 因此,要合理解读教材文本,教师还需观照文本写作背景,走进作者的创作心境。
1967 年,《 水》 的作者马朝虎出生在浙江常山天马镇。 有些教师武断地认为浙江水资源丰富,作者文章里的描述不真实, 因为找不到能体现天马镇缺水严重的图片和文字, 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形象的感知,就找了我国别的干旱缺水地区的资料代替。这种做法说明教师在解读教材文本时只关注了有限的文字,而没有去观照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从而把体会“ 缺水之苦”当成了教学重点。 文本描写了三个场景———“ 远道挑水”“ 雨水洗澡”“ 勺水冲凉”, 这三个场景中直接体现缺水之苦的“ 远道挑水”花的笔墨是最少的, 后面两个场景则是越来越具体。 除了运用“ 以乐衬苦”这一写作手法外,作者在三个场景中扮演的角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当时还是个孩子,“ 远道挑水”更多是大人的事,因此,他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用短短数语勾画了这一镜头。“ 雨水洗澡”时,作者也是狂欢队伍中的一员,体会真切,印象深刻。“ 勺水冲凉”时,作者成了主角,感受自然,而且更为丰富。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写的内容却是记忆中的童年生活,经过那么多年还能留存于记忆中的镜头经过一遍一遍的温习,特征会越来越放大、鲜明,苦的愈苦、乐的愈乐,正因如此,作者描写“ 勺水冲凉”时的文字也格外细腻、夸张。 综上所述,将品味作者基于独特感受的独特语言文字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才更适宜。
观照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教材文本解读才能更为客观,教学重点的确立也才能更准确。
三、 对话自己,获得超越文本的独特解读
1.理性对待前见,实现两种视域的融合
“ 前见”也叫“ 前理解”,海德格尔认为一切理解都是在一种先入为主的“ 前理解”基础上而存在的[4]。他同时提出:“ 解释者的前见只具有消极的价值,它们作为成见和主观性只能阻碍正确的解释。 ”这样的论断未免失之偏颇,与之相比,伽达默尔的说法则更为理性:前见并不都是错误的,我们要做的是两种视域的融合。 的确,既然“ 前见”不可避免,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让“ 前见”为正确进行文本解读助力。
如在读《 水》 这一文本之前,每一个阅读者由于自己身处的生活环境,对“ 严重缺水”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如果读者与作者有着相同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在读“ 远道挑水”这一场景时会联想到更为具体的细节,读到“ 雨水洗澡”“ 勺水冲凉”这两个场景时,更会引起共鸣,丰富其阅读感受。 这样的“ 前见”,可以使读者走进作者写作心境,从而正确、到位地理解文本。 如果读者从来没有过缺水的体验,形成理解上的障碍, 那么就要想办法在这两种不同的体验中搭建桥梁, 比如说通过图文了解“ 严重缺水”地区的生活状态,甚至可以利用两种不同体验的巨大反差,去观照作者心境,正确解读文本。 所以,教师在解读教材文本时要理性对待“ 前见”,努力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生存的环境中,走进作者内心,实现读者视阈和作者视阈的融合。
2.包容多元解读,尊重超越文本的体验
在解释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奥古斯丁认为,我们的语言并不是我们内在思想的精确复制, 它们所表达的只是一个人要说的某一方面, 而不是内容的全部。 这提醒我们,不要将语言符号看成是最终的符号,它所展示的总是一个不完全的解释,它总期待更多要说的东西[2]。
文本解读不是单向还原作者写作意图的过程,而是读者和作者一起去生发文本意义的过程。 文本的意义不单是由作者赋予的, 而要有赖于读者的二次建构, 理解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性的重新表述和重构过程[5]。
《 水》 这一文本中, 有几处对母亲形象的刻画:“ 母亲轻轻一笑,从腰带上取下钥匙,打开了水窖。 ”“ 母亲锁上水窖, 笑着对我们说:‘ 你们真的饿坏了。 ’”有的教师把母亲看成了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代表,从母亲的两次“ 笑”中解读到了她面对艰苦环境淡定、乐观的生活态度。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母亲,所以“ 严重缺水”的日子给作者留下的仍是快乐的记忆多。 这样的解读就很有道理,我们应该尊重读者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阅读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读者要入乎其内,努力倾听作者的真意,同时也要出乎其外,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5]。 但必须把握好其中的度,切不可为了追求所谓的个性化解读、 创造性解读而对文本进行过度解读,最终扭曲甚至违背了作者的本意。
教材文本解读是一个多向对话的过程, 教师在和文本、作者、自己对话的过程中,细腻触摸语言文字, 用心走近作者心境, 就能更好地探寻到文本的真意。
参考文献
[1]李润洲.教育解释学[EB/OL].http://www.doc88.com/p-9059006923567.html 2014.01.27/2015.06.02
[2]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M].何卫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H.-G.Gadamer,”Von der Wahrheit des Wortes”,载Jahresgabe der Martin-Heidegger-Gesellschaft(1988),p.17.
[4]鲁苓.解释学的路径——从海德格尔到德里达[J].外语学刊,2009(3):27-300.
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题 篇三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羊群走到哪里都像是给无边的绿()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
)。
二、填空。(11分,一空一分)
1西部,祖国地图上神奇的土地!本学期第一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那里别样的景致,如果有机会,你想去那儿看一看_____。
2四大名著里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是_____,书中有个军师智多星叫_____。
3我们的祖先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现在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来传递信息,真正做到了快捷方便。
4看到你的同学小明整天沉溺于网络无心学业,请你用一条名言劝说他珍惜时间:_____
5徐庶进曹营_____
6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_____
7“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来自于_____,后来用来称赞_____
8为了让同学们养成随手关好水龙头的习惯,学校将在各个水池上方贴上宣传标语,请你写一条:_____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一题一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陈述句)
2蔺相如见了廉颇就像_____。(将句子补充完整使之更形象生动。)
3()能捐出70元钱,()能帮他们挖一口井。(填合适的关联词。)
4《西游记》是四大名著。(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5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肯定句,意思不变)
四、判断题。(8分)
1“美伦美奂、莞尔一笑、迫不急待、铤而走险”这四个成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
2剧本这种文学形式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3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刻画了一个吝啬鬼严监生的形象。(
)。
4,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足汽车。(
)
5,“走了许久,远远地望到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转折。()
6“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说的是《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7国外有一家钟表公司的广告是: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这说明他们的维修人员非常不敬业,工作不认真。(
)
8“折”是个多音字,“折本”时读“zhe”。()
第二部分阅读鉴赏(35分)
一、古诗词赏读。(10分)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____。
1将此词补充完整。(1分)
2这是_____朝_____ 的作品。(2分)
3,“清平乐”是_____,“乐”读_____ 。“村居”是_____。(3分)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相媚好:_____
亡赖:_____
5作者最喜欢小儿,为什么?(1分)
6在这首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你能再写出两句写儿童生活的诗句吗?(1分)_____。
二、课内阅读。(10分)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曾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这个片断选自于____的_____。(2分)
2诸葛亮是作者极力赞美的一个人物,他料事如神,心思灵巧得到了神奇的地步,可以用“_____”成语来形容他。(1分)
3从哪儿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有成竹?在文中划上波浪线。(1分)
4诸葛亮为什么要下令将“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1分)
5他为什么又让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1分)
6曹操为什么不敢派兵出来?(1分)
7诸葛亮为什么敢“饮酒作乐”?(1分)
8在小说中,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你认为他是“神”吗?为什么?(1分)
9你还能写出一个出自于这部小说的一个故事吗?(1分)
三、课外阅读。(15分)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限定为3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3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5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畜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3斤,放在牛的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出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它们掉转头,慢慢地往回走……
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上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的热泪。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戛然而止
骂骂咧咧
皮开肉绽
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
2为什么“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却“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2分)
3“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中的“它们”指_____,“这般”指_____ 。(2分)
4文章第三段中,从描写角度看,“鲜血沁了出来……显得分外的悲壮”是对老牛的描写,表现了老牛_____;“战士哭了”,“司机也哭了”,运水的战士违规取水,这是对老牛的描写,有力地表现出老牛的_____ 。(2分)
5第四段中“没等主人吆喝……慢慢往回走”照应了第二段中的哪个语句?请在文中用横线标出来。(2分)
6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_____(1分)
7读了此文,我们深深为伟大的母爱而感动,作为孩子,永远也报答不了父母的恩情!正如那两句歌颂母爱的千古名句所言“_____,_____”。(2分)
8我们在为老牛无私的母爱感动的同时,也深为祖国西部严峻的缺水形势而忧虑!但愿地球上的水资源能得到我们每一个人的保护!请你写一条宣传标语号召大家一起保护水资源(2分):_____
第三部分作文(35分)
从小到大,你一定经历过许多“错”的时候,或许是做错了题,或许是出门走错了路,或许是说错了话,或许是做错了事……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错,才使你认识到了对,才有了今天的成长。哪次错或哪些错令你特别难忘?请把它写成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书写规范整洁。
4.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篇四
(2014---2015第二学期)
年级: 五(1)、(2)班 科任:
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
第一课时:春天在哪里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大自然中春天的景象,以及相关知识。2.能力目标:学会表达与交流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以及热爱大自然的品德。
教学准备:展现春天的图片、儿歌、课件。
教学重难点:给同学们展现春天里的各种景物,让同学说出春天体现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引入:春天是怎样的?你们能在我们校园里找到春天的影子吗?„„ 2.师:关于春天,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填写在“问题银行”里。
3.师: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方式来讲述春天的故事呢?(提示:诗歌、绘画、童话剧、调查报告等。)
二、表达与交流
(一)故事与绘画
1.出示图片。这是美丽的春天图,图上有什么?(太阳、云、树、草地)看着这张图可以讲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先讲图上有的东西,然后再讲图上没有的和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边看图边思考。(提示:想象屋子里、树下或草地上有一些什么动物,正在干什么?)
2.请一同学们讲述,可以和老师说的不同,但要有次序地说清楚。评价同学们的讲述,启发同学们大胆地展开想象。
(二)童话剧
1.在教室里开辟表演区,让提前布置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小公鸡找春天》。2.播放歌曲“春雨沙沙”,讨论下春雨的情景。组织同学们演唱并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3.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并做动作表现春雨中的事物。布置作业
初步思考寻找春天的计划。板书设计:
春天在哪里
春天的景象 : 长新叶 小鸟欢歌唱
开红花 太阳暖洋洋
发嫩芽 春雨沙沙响
画一幅美丽的春天图
第二课时 寻找春天
课型:实验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春季的一些特点,了解春天里种子是怎样发芽的。2.能力目标:知道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能自己探究事物季节的变化。3.情感目标: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实验中让同学们自行发现种子发芽的奥秘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讲述本课目标
本课制定“寻找春天”的计划,确定展现春天特色的表达方式,并开始实施。
二、制订计划
1.选择研究春天的合适问题。引导学生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比如:春天有哪些正在发生的变化?春天的气温怎样变化?春天的种子怎样发芽?等等。
调查、实验、种植、观测等,都是比较实用的方法。儿歌、绘画、观察日记、研究报告等都可以利用。
有部分小组的主题可能不适合探究,教师要帮助他们修改为可行的活动。2.填写书面计划
① 结合教材上的表格,教师指导学生绘制计划表。② 填写具体的行动步骤。3.分工
① 确定小组成员的职责。② 准备材料。③ 日程安适。
三、实施计划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开展实践研究。分别进行调查、编写儿歌、彩排舞蹈、绘画、实验等活动。
比如,指导学生采集、制作花的标本。(1)讲述:春天的花是很美丽的,如果我们把这些花采集起来,夹在书中,多好啊!书上这幅图告诉了我们采集花和夹花的方法。(2)采花要注意的事项:
①不要采公园里的花,可以采野花或家里养植的花。
②采集的花要完整,要带上一些枝叶。不要采虫咬过的花。③采集春天的花后,把它们按照开花日期的先后夹在书页里。
④夹花时,要把花的姿态摆好,放平,夹住,压一下。隔一二天,再把书打开看一看,夹的花不要与书页粘连。如果时间不够,则再增加一个课时。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围绕“谁选择的表达与交流方式比较合适?谁表达的内容清晰准确、形象生动?”展开讨论。2.填写“评议鉴定书”。
五、总结
指导学生概括大家的表达与交流方式,填写表达与交流方式概念图,总结表达与交流的常用形式及其方法,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
六、活动延伸
开展“季节信箱投递”活动,引导学生随时发现各个季节的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将研究过程和结果用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投向季节信箱,在今后的学习中与大家一起交流。
七:板书设计: 寻找春天
分小组采集春天的景物
温度小组 花、叶小组 种子小组
第二单元
变幻的天气
第一课时
气象万千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气象基本常识。
2.能力目标:了解常见的天气现象。能够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学会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3.情感目标:培养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研究结果进行合理的猜测,并设计探究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用具:
各种气象的多媒体资料 ;
风的成因演示器材:中国地图、香、蜡烛、火柴、玻璃罩、笔等 ; 云的成因实验材料:广口瓶、小漏勺、冰块、温水;雨量器 ; 科普小报制作材料。
教学重难点:对气象知识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确定主题,感受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关心天气。
每年的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这个日期与 我们有什么关系吗? 外星人友友 又将与同学们一起经历编写《气象科普小报》 的全过程,我们来给他说说地球上的气象吧。
师生举例:草船借箭、借东风、排涝抗旱等事例。
讲述:世界上有些地方没有冬天,终年炎热,挥汗如雨,人们不知道雪是什么模样。有些地方千里冰雪,寒冷刺骨,人们住在冰块砌的屋内烤火取暖。有的时候,晴空万里,骄阳当头;有的时候,阴雨连绵,寒风刺骨。这说明了在现实社会中,了解天气的变化是多么重要,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生活 学习,无一不与天气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要了解每天或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了解天气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交流:还有哪些人比我们更加关心天气,为什么?(如渔民、旅客、农民、战士、建筑工人等。)
结合教材P12,教师指导学生将其他学科与科学相结合,用儿歌、古诗等描述天气情况。
2.角色扮演 : 呼风唤雨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请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说说自己对天气变化的感受。
以角色扮演的形式,通过姿体语言来表达同学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达到补充、巩固的目的。
二、明确目标
讲述: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编写一份 《气象科普小报》。
1.讨论 内容
我们准备向外星朋友介绍什么?
讨论 : 全面比较地球上气象的种类,筛选出一些典型的、常见的气象,并了解它们形成的基本原因。
确定 《气象科普小报》的主要组成部分。2.了解 编辑科普小报的一般流程
(1)确定主题。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爱好或社会热点选择主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特点。
(2)搜集素材。针对主题,有目的地通过实验、访谈、调查、查阅等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包括文字记录、图片、表格等,并对搜集的素材进行必要的整理、选择。
(3)排版编辑。要求做到版面生动活泼,图案新颖贴切,不出现科学性错误。(4)展示交流。展示自己制作的科普小报,互相参观学习,虚心听取修改意见,不断改进编辑水平。3.计划与组织
编辑科普小报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涉及诸多的环节,所以,组织、准备程序十分重要。
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参考教材P14,制定出书面的“编辑计划”。
三、布置作业: 学生课后调查下一周的天气情况数据。根据各组的计划,搜集相应资料。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气象万千
常见天气:阴天 雨天 晴天 雪天
天气变化带来的灾难:干旱 洪涝 雪灾
编写一份“科普小报”
第二课时 春风拂面
课型:新授课、实验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风形成的原理及原因
2.能力目标:会做模拟“风的形成”的实验。通过搜集资料和实验,了解风的成因。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能力,养成好学好问的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对风形成的原因了解 教学过程 1.交流、提问
(1)引导: 友友所在的星球上可能没有风,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友友对风很好奇,“风”是一种地球常见的气象,我们来 向友友介绍 一下吧。(2)交流: 介绍不同类型的风。采用了教材 上 “找词语”这种形式,要求 能用 5 个以上的词汇来描述不同的风。通过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判断使用的准确程度,来体会地球上各种不同的风的特点,以及它们与人类、环境的关系。(3)提问:友友问了许多问题,同时,同学们也可能有些不明白的地方,大家一起来填写“问题银行存折”吧。2.假设、计划
(1)教师帮助学生 确定一个感兴趣、通过实验 可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如:风是怎么形成的?
(2)作出自己的假设性解释。
(3)制定研究计划,准备验证这个假设性解释的正确性。3.验证性实验
(1)观察 P17 实验箱,介绍实验箱的构造和实验方法。(2)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提问:在模拟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点燃蜡烛前线香的烟是怎样流动的?点燃蜡烛后线香的烟流动的路径又发生什么变化?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如下要点:蜡烛燃烧的热量使南方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上升从烟囱排出;南方的 空气变少,压力变小,冷空气从左箱 北方 的孔流人补充,向南方移动,然后又受热上升„„形成空气流动,产生一股小风,这股风的动力就是蜡烛燃烧的热量。)
(4)小结:是蜡烛燃烧的热量使空气流动成风的。4.研究自然界的风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1)提问:自然界里的风是什么力量产生的?是人力、电力、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2)思考并讨论:根据刚才做的模拟实验,想一想自然界里是否有类似的情况? 实验表明:由于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导致空气受热程度不同,热的空气会上升,冷的空气会下沉并向低气压区移动,空气的移动就形成了风。
(3)小结: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表面各处的气温都不相同,气温较高的地方,空气就会变轻上升,气温较低的地方,冷空气就流向了气温高的地方补充,这样空气不断流动,也就形成了风。
归根到底,推动地球上的大气流动成风的能量来自太阳。5.结束语
讲述:风的种类中包含有“龙卷风”,它威力无穷,甚至可以将人卷上天空,友友和四个小主人公就一不小心被龙卷风卷上了云端,他们在云里头有什么奇遇呢,且待下一课的学习。
第三四课时 漫步云端
教学目标
1.会观察云量,能用饼形图来表示统计结果。2.会用模拟实验来解释云的成因。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提问
讲述:友友和四个小主人公被卷到云端,待静下心来,发现除了腾云驾雾的感觉外,云本身也有好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提问:友友就提出了“云是怎样形成的”“云是怎样变成雨的”等问题,同学们也会有更多的问题,先把它们记录在“问题银行”中,大家要一起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计划与组织 指导 :同学们 选择一个问题或知识点作为研究目标,制定一份简单的研究计划,做好小组成员分工。
三、实施计划
按照 计划好的步骤,采用合适的方法,搜集必要的事实和证据,再整理这些信息,形成最后的结论。
不同的小组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开展研究。
1.搜集资料。教材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呈现了一个案例,告诉同学们关于云的形成的知识,以及云与雾的相同与不同。除了文字资料,图片等也是常用的资料类型。
2.观察与测量。通过亲历观察、测量云量的活动,搜集数据。
a.提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
b.介绍方法: 阅读教材P20图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c.室外观察:观察天空中的云量、云的高度和云的形、在观察云的过程中,将结果记录下来,以统计表的形式进行整理,并采用“饼形图”的形式来辅助表达活动结论。4.设计一实验,设计 具体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同学们可以在回忆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和进行实验。
四、讨论: 除了以上问题,还准备在科普小报上介绍哪些关于云的知识呢?
五、拓展活动:P22 测量雨量个实验,来演示云雾的形成。结合 三年级时已经做 过的类
第五六课时 天气预报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预报的流程。
2.了解预报天气的常用简单方法,能坚持长期的天气预报活动。3.能制作“气象科普小报”。教学过程
一、趣味阅读
1.阅读:P23 连环画“下雨了”。
2.讨论: 下雨前的 有哪些 常见现象 ? 如:空气闷、龟壳上凝结的水、燕子低飞、乌云等。
3.讲述: 天气预报。大家经常看(或听)天气预报吗?你为什要看(或听)天气预报呢?(从天气预报中可以知道未来天气的变化,我们就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带雨具等等。)
除了同学所说的以外,由于天气变化,影响着生产、交通等很多部门的活动,所以天气预报对于几乎所有的人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有关天气预报的知识,并且掌握正确收看(或收听)天气预报的方法。4.讨论: 天气预报在生产、生活和其他领域 有哪些 重要意义 ?
二、讨论与交流
1.提问: 还有哪 些事物和现象也可以用来预报天气呢?
2.举例: 除了上面提到的现象外,一些动物、植物,包括人也能感觉到天气变化并做出反应。请 同学们列举 5 个以上“天气变化影响生物行为”的例子。3.图片分析
讲述:P24 教材上的图片,基本说明了天气预报的出台过程,大致可以把这些过程划分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三个环节。
同学们要在预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国家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长期测量 讲述:同学们可不可以预报天气呢?是可以的。除了利用身体的感觉器官来预报天气变化外,使用工具可以使我们的预报更准确。
讨论 :我们 准备预报哪几种气象?如何比较准确地预报天气?
阅读:P27,气象谚语是人们长时期观测的总结,很帮助我们预报天气。我们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 计划: 分小组,准备进行中长期的测量、预报工作。这种活动是有相当难度的,坚持、认真、责任心是做好长期测量的必要保证。
在一定的时候,教师 将 检查同学们的工作进度和质量,请大家定期整理搜集到的信息,以备将来制作科普小报时使用。
四、制作科普小报 讲述:前面的活动通过搜集资料、观测实验等方式,掌握了大量关于气象的信息,现在到了完成本单元目标的时候了。
怎样才算是一份好的《气象科普小报》 呢?请同学们阅读 教材提供 的三点标准,同学们还可以在讨论的基础上修改,甚至制定出量化评价表,然后,依照标准的要求开始编辑工作。
编辑工作需要大约一节课的时间,制作完毕,大家根据事先制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并把小报贴在教室外面的橱窗里,展示同学们的劳动成果,丰富其他同学的气象知识,接受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五、单元评价
组织同学们对本单元的活动进行回顾,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学生的活动: 1.能积极参与 制作气象小报 的过程,能与小组成员和其他人愉快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
2.会收集、整理、查阅资料。能用科普小报的形式表达和传递自己的天气预报信息。
3.能长期坚持 测量天气现象。掌握简单的气象预报常 识并对未来气象进行预报。
六、作业
完成P28“挑战自我” 知道图片含义的基础上,整体理解天气预报的流程。
第三单元
玩具总动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电流越大,线圈越多,磁性越强。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科学就在身边,只要做有心人,谁都能有所发现。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实验,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建立解释的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让指南针的偏转现象更明显的实验讨论与设计。(短路,通电线圈)
教学准备:1 小组准备:一节干电池
电池盒一个
开关
小灯泡
灯座
导线
指南针
线圈教师准备:学生器材一套
演示用指南针
条形磁铁
铁钉
视频展示台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
设问:我国的四大发明中能指引方向的是什么?(指南针,实物展示指南针)二
使指南针发生偏转
设问:①指南针在静止的情况下,它指示什么方向?(指示南北方向)②现在谁有办法在不碰指南针的情况下让指南针动一动,发生偏转? 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方法一:用磁铁吸引
(利用展示台演示)
设问:磁铁为什么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板书:受到外来磁性的影响)方法二:用铁一类的物质靠近(利用展示台演示)
3小结:非常好,看来要让指南针偏转一般只有两种方法。三
快乐探究一: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偏转 1 引言引题
(板书课题:电和磁)指导学生组装桌上的电路,要求小灯泡发光。设问:①是什么使小灯泡亮起来?
(电)
②请同学说一说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从正极出来,流过电路,回到负极。)3 讲述奥斯特实验的方法 ①将指南针水平放在桌上,等指南针静止后将刚才连好的电路中较长的一根导线拉直拉在指南针的上方,方向与指南针的指向一致。②接通电流,观察指南针有什么变化?断开电流,观察指南针有什么变化?并作好记录。
③改变导线的位置反复做几次,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板书:接通电流
断开电流)5 小组交流汇报
设问:①你们小组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板书:通电 指南针偏转,断电 指南针复位)
②针对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通电时指南针会发生偏转?)6分析解释
①让学生回顾使指南针偏转的两种方法。②设问:
Ⅰ
在刚才的实验中指南针偏转是那种方法导致的? Ⅱ
导线的金属丝是什么什么材料做的?(铜)
Ⅲ
看来实验中指南针的偏转是那种影响造成的?(外来磁性)Ⅳ
磁性是什么产生的呢?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什么?(电流)板书: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四
快乐探究二:用什么方法使指南针偏转现象更明显 设问:用什么方法使指南针偏转现象更明显?(板书:增大偏转角度的方法)
①让学生独立思考。②小组内讨论(提示:启发磁性是电流产生的可能与电流的什么因素有关
导线越多是否磁性越强)
③小组汇报:可能的答案有:增加电池数量
增大电流
用线圈等。2用短路电路增大偏转现象实验 ①用展示台演示短路电路的组装。②分组实验。
③交流汇报。
(板书:增强电流---短路)3用线圈增大偏转现象实验 ①讲述线圈的做法。
②分组实验。给线圈通上电流,线圈产生磁性吗?改变线圈的放置方法,看看怎样放,指南针的偏转现象最明显?
③交流汇报
(板书:增加线圈数目)4小结
五
简介奥斯特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 1 用课件让学生了解奥斯特实验。2 对学生进行思教。六
总结评价 谈话:今天,我们做了一回小奥斯特,你有那些收获? 2 对于“电和磁”你还有那些疑问?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七
课外探究
用线圈和指南针检测电流 用完了的废电池,不能让小灯泡发光了,一点电都没有了吗?要求学生课外用线圈和指南针设计实验自行探究。
八
整理实验器材
板书设计
电和磁
一
奥斯特实验
通电
指南针偏转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断电
指南针复位
二
增大指南针的偏转角度
增强电流----短路 增加线圈数目
第四单元
“废物”知多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经历对“废物”种类、质量、处理方法的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在活动的基础上写出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让学生了解我们周围“废物”的处理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体验探究的愉悦。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对身边的“废物”进行调查、研究,并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准备:
废旧物品组成的大象漫画、记录表
教学模拟课堂:
(上课开始,教师出示废旧物品组成的大象漫画。)
师:同学们,这幅漫画上画的是什么?
生:一头大象。
生:一头奇怪的大象。
生:一头许多烂东西组成的大象。
生:一头由垃圾拼成的大象。
师:这头大象和一般的大象不一样,它是由许多废旧物品组成的。请你看看它是由哪些废旧物品组成的?
生:组成这头大象的物品有轮胎、书本、烂笤帚、易拉罐。
生:我发现它是由轮胎、书本、纸盒、塑料袋、废纸、篮球等物品组成。
生:还有烂拖鞋、牙膏盒、石头等。
生:还有破钱包、电池、烂头盔。
生:上面还有垃圾筒、啤酒瓶、苹果核这些物品。
生:好象还有喂小孩的奶瓶、茶壶、小孩的衣服、烂搓衣板。
„„
师:组成这头大象的废旧物品很多。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这头大象很脏,都是由垃圾组成的。
生:我想到生活中的垃圾太多了。
生: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产生许多垃圾。
„„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产生许多废旧物品。据统计,平均每年每个家庭产生的“废物”堆起来,占有的空间大约有这头大象那么大。多么惊人啊!当你听到我们生活中产生这么多“废物”,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生:我想研究生活中的“废物”有哪些?
生:我想研究“废物”有多少种?
生:我想研究“废物”的数量有多少?人们是怎样处理这些“废物”的?
生:我想研究处理这些“废物”的方法是什么?
„„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是:日常生活中的“废物”有哪些?是怎样处理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把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学生回顾生活中的“废物”的种类和处理方法,填写在“小科学家记录表”中。)
师:谁愿意把你的记录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家的啤酒瓶和饮料瓶,都收集到一起,卖给收破烂的人。
生:我们吃剩的饭菜都倒进垃圾筒里。
生:我们用过的废旧书本、纸箱子卖给收废纸的人。
生:做饭剩的烂菜叶都扔到垃圾堆上。
生:我穿小的衣服都送给邻居家的小弟弟。
生:我家装修房子剩下的烂砖头、土都填在路边的坑里。
生:木头、树枝都当柴禾烧。
„„
师:我们对“废物”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要详细了解“废物”的种类、数量和处理方法,你打算采取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呢?
生:我觉得到实地看一看。
生:我们可以采取分类的方法进行研究。
生:应该采取统计的方法进行研究。
生:我认为可以去访问有关的专家。
生:我打算用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
师:同学们都打算采用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调查研究应采取哪些步骤?在调查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应注意哪些事项?请同学们商量一下。
教师出示讨论提纲:(1)调查研究的步骤有哪些?
(2)调查研究之前,我们应做好哪些准备?
(3)调查研究时应注意什么?
(4)我们选择什么方式展示调查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
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我们这一组认为调查研究的步骤包括:调查什么问题;调查的范围是什么;调查小组分工;实地调查并做好记录;分析调查的结果;展示成果。
生:我们这一组认为调查前首先确定调查的主题、小组的分工;然后开展调查,做好记录;分析并写出调查报告。
生:我觉得还应该补充一点,还要考虑怎么调查?
师:同学们分析得比较全面,调查研究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边讲边出示下表)
关于的调查研究计划 调查的问题
调查的范围:
调查的目的:
调查的时间:
人员分工:
调查的记录:
调查结果分析:
我们的建议:
师:在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调查的时候应该注意对人有礼貌。
生:我认为调查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凭空想象。
生:调查的时候,记录的数据一定要真实,有时候还要反复做两三次。
生: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工要明确。
师:同学们想得比较周到。调查结束后,你打算怎样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
生:我打算写一份关于“废物”种类、处理方法的调查报告。
师: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写调查报告?
生:我准备把调查的过程写下来。
生:我认为应该在分析调查的数据的基础上,写出分析的结果。
生:还可以把我们的想法记在调查报告上。
师;不仅可以把我们的想法记下来,还可以给有关部门提出一些建议。下面咱们分组进行调查,并及时记录有关的内容,(学生分别对学校产生的垃圾进行调查研究,做好记录。因教学时间关系,调查活动没有进行结束,要求学生课后继续进行,并做好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写一份调查报告,准备交流。)
第六单元《我像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人的许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
(2)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3)学会与别人交流,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过程与方法
(1)引领学生经历调查、比较、分析与交流的科学学习过程。
(2)使学生知道调查、比较和分析也是学习的一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调查观察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2)、引领学生体验发现的喜悦,在交流中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见解,增强自信。
三、教学准备
(1)每位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
(2)课前调查家庭成员的主要特征,找出自己的相貌特征与谁相似,哪些特征与他们不像。
四、课堂教学实录
师:我们已经知道每个人的相貌都不同,课前我们对家庭成员的主要特征做了调查。说说你是怎样完成调查任务的?
生:放学回到家,爸爸、妈妈正在做饭,我在一边仔细地观察他们的相貌,并做好记录。
生:我调查的是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回到家,我把调查任务跟爸爸一说,爸爸就和我一起搞起了调查,然后我打电话给爷爷、奶奶,进行电话调查。
生:我晚上先调查爸爸、妈妈,利用双休日到外公、外婆家去调查。
„„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都出色地完成了调查任务,让我们用掌声祝贺自己出色的表现。
(学生鼓掌祝贺。)
师:谁来把调查的发现给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妈妈和外公是双眼皮,爸爸是单眼皮,我是双眼皮。
生:我、爸爸、爷爷都是双眼皮,只有妈妈是单眼皮。
生:我和妈妈都是双眼皮,有酒窝,但是爸爸是单眼皮,没有酒窝。
生:爷爷、爸爸、妈妈和我个子都很矮,还有些胖。
生:我的眉毛像妈妈,都很浓密,而且很黑;我爸爸的眉毛比较稀。
生:我和爸爸的脸型是方形的,妈妈的脸型是圆形的。
生:我的皮肤和妈妈一样,都很白,爸爸和奶奶的皮肤比较黑。
生:奶奶和爸爸的头发是直的,妈妈和我的头发是卷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你还观察其他方面的特征了吗?
生:观察了。师:请把你的发现给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的大拇指能往后翘,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都不能。
生:我还观察了嘴唇,奶奶、爸爸和我的嘴唇比较厚,妈妈的嘴唇比较薄。
生:我和弟弟都很像爸爸、妈妈,舌头能卷起来。
生:我和哥哥走路的样子很像爸爸和妈妈。
生:妈妈是近视眼,爸爸不是近视眼,我是近视眼。
生:妈妈、爸爸额头都比较大,我的额头比较小。
生:我和爸爸、妈妈头上有一个顶,弟弟却有两个顶。
生:我和爸爸的脾气很暴躁,妈妈和妹妹的脾气却很温柔。
生:我们全家五口人都是低鼻梁。
生:爸爸、爷爷和我做事情比较粗心,妈妈做事情比较细心。
生: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手指都是又细又长。
„„
师:同学们都从不同的方面对家庭成员的特征进行了调查和观察,请你们把这些调查记录整理一下,看看能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完成自己的《家庭成员特征调查报告》。待会儿和大家一起交流。
(学生整理调查记录,填写《家庭成员特征调查报告》。)
师:请把你的《家庭成员特征调查报告》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让大家也分享你的发现。
生:我发现,我和爷爷是单眼皮,爸爸、妈妈和外婆是双眼皮;我和妈妈有酒窝,爸爸和爷爷没有酒窝;我和妈妈、外婆都是卷发,爸爸和爷爷是直发;我和妈妈、外婆的大拇指能往后翘,爷爷和爸爸则不能。从这些特征看,我比较像妈妈和外婆,不像爷爷和爸爸。
生:我和奶奶有耳垂,头发都是卷发,爸爸、妈妈没有耳垂,也都是直发。从这可以发现,我和奶奶长得像,不像爸爸和妈妈。
生:我和弟弟、爸爸、外婆都是单眼皮,舌头都能卷起来,嘴唇比较厚,做事情也比较细心;妈妈和外公是双眼皮,舌头不能卷起来,嘴唇比较薄,做事情比较马虎。从这些特征来看,我和弟弟、爸爸、外婆比较像,和妈妈、外公长的不像。
生:我和妈妈的眼睛比较大,并且不近视,睫毛比较长;而爸爸的眼睛比较小,是近视眼,睫毛比较短。可以看出,我比较像妈妈,不大像爸爸。
生:我比较像爸爸,都是双眼皮,大拇指都能往后翘,皮肤都比较黑,眉毛像扫帚;但是脸型、嘴唇、脚掌不像爸爸,而像妈妈。
生:我和弟弟比较像爸爸,但也有点像妈妈。
生:我的这些特征不全像爸爸、妈妈,也有一点变化。
„„
师:在家庭成员特征的调查与整理过程中,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真奇怪,我们班的学生不像爸爸,就像妈妈。
生:我发现,我有的地方像爸爸,有的地方像妈妈,为什么不单一地像爸爸或像妈妈。
生:为什么孩子既像爸爸,又像妈妈?
生:爸爸、妈妈都是健康的身体,为什么生的孩子有的是残疾的?
生:为什么孩子的特征只像亲人?
生:为什么爸爸、妈妈都比较聪明,而孩子却比较苯? 生:为什么爸爸、妈妈都只有5个手指,而有的孩子是6个手指头?
„„
师:同学们发现了许多的问题,可能没有弄明白。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能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请你们从调查结果中选取一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看看自己的特征与哪些成员相似?与哪些成员有差异?小组进行研究。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研究。)
师:把你们研究的结果给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生:我觉得我的酒窝、眼皮可能是从爸爸那儿得到的。
生:我觉得我的头发、脸型、脾气这些特征是从妈妈那儿传来的。
生:我的嘴唇是从妈妈那儿传来的,但也不完全一样。
生:爸爸给我带来了脸型、耳垂等;妈妈给我带来了酒窝、皮肤、睫毛等特征。
生:我的双眼皮不是爸爸、妈妈传给我的,而是爷爷给我带来的。
生:虽然妈妈、爸爸和我都是双眼皮,但形状也不完全相同。
„„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孩子的特征有的像爸爸,有的像妈妈
生:我知道了孩子的特征像自己的亲人。
生:孩子的特征有的像爸爸,有的像妈妈,但是还存在许多不同。
生:不仅我们的家庭有这样的相同和不同,其他家庭也存在着这样的相同和不同。
„„
师:孩子总是有的像爸爸,有的像妈妈,总是与父母保持着相似的特征,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教师边总结边出示课件:科学家研究表明:子女总是与父母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就是遗传。人的面貌、身高、体型、音色等许多方面都可以遗传。但是,子女又会与父母存在着某些差异,有的甚至还十分明显。这种现象就是变异。不仅人类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其他生物也都存在这种现象,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可以说,没有遗传,就没有物种的延续;有了变异,生命世界才能够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
师:为什么会有遗传和变异现象,这里边有什么秘密,课后查阅资料,下节课继续研究。
二、制订计划、准备展示
【设计思想】
目标:确定展示的内容,撰写行动方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计划的主要结构包括:展示主题、展示形式、小组分工,等等。
如果对学生的计划不放心,可以增加一个教学环节:对各组的行动方案进行互评,及时修正不合理、不可能完成的计划,避免无谓的时间和资源浪费。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前期准备工作可能会延续到课后,有些要回家才能完成,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责任心和荣誉感的教育,并隔天到班级作专门提醒,使学生能认真完成自己制订的计划,保证下节课展示工作的顺利进行。
【模拟课堂】
师:我们首先要确定展示主题,也就是你想告诉别人什么?用什么形式告诉别人?各组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主题,然后汇报。)
组1:我们组打算展示本学期制作的那个电磁铁玩具,让观众现场做实验,了解玩具的原理。
组2:我们准备用展板和照片向别人展示天气预报的过程。
组3:我们准备制作一些小发明,展示废物的其他用途,进行环保教育。
„„
师:很好,这些都是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下面我们制订这个展示计划(发放《展示活动计划表》),大家特别注意展示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便于观众理解我们的主题思想。对于各组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我会尽可能地提供。同时,同学们也应该考虑计划的可行性,实在不能完成的任务,就得进行更改了。
(学生分组填写《计划表》,填写完毕经教师审核同意,开始准备工作。)
三、展示、评价
【设计思想】
目标:通过亲自举办展示会,巩固学生的展示技能,进一步认识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性。
各组可以同时在座位上展示,也可以先后上台展示,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决定。
在《计划表》的反面设计一个《评审表》,格式与第一节课相同。每个小组将对其他组的展示工作进行评分。
【模拟课堂】
师:准备好了吗?我们的“五下科学探究成果展”即将揭幕。每个小组有部分同学留守展台,担当讲解和宣传任务;其他同学手持《评审表》作为观众,到各组去参观,并评审打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同学们分工协作,进行布展与参观活动。展示时间大约20分钟。)
师:同学们回到座位。对各组的展示工作进行回顾,大家对第一小组的“电磁铁玩具”有什么评价?
生:他们的展品又少又小,我们根本没机会玩。
生:他们组设计了现场实验的形式,对认识电磁玩具的原理还是有帮助的。
生:讲解员声音小,不够大胆,准备还不充分。
师:请学习委员收集各组的评分,计算出平均分。
5.科学五年级下册《建桥梁》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收集调查各种有关桥的资料,了解桥的历史、种类、功能、造型、结构等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参与桥的文化的传承。
(2)通过观察、回忆桥的特征,收集各种废旧的材料,利用剪、折、挖、捆、搭建等多种方法,运用对称、节奏等组合原理创作一座造型美观独特、功能强而适用的桥。
(3)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知道不同的桥在工农业和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拱形桥承受力最大,是最结实的一种桥。
2、情感目标:
欣赏讲述收集来的桥的资料与图片,并能对自己对他人设计的桥进行合理性的评述,并且课后写出自己的感受。
3、能力目标:
(1)通过欣赏中外名桥,体会桥的造型美,并感受人类创造的伟大;通过课前的调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
教师准备:各种类型的桥梁图片课件、拱形瓜皮、钩码。
学生准备:方便筷子、胶带、厚书、搜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国桥梁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为了战胜大自然设置的交通障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的劳动,在江河上架设了无数座千姿百态的桥,给人们的出行、交通带来了便利。你看,我国人民在桥梁建筑方面的.贡献多大啊!(课件出示我国古代桥梁的图片)
2、桥梁分类
(1)课件介绍赵州桥、钱塘江大桥、金门桥、立交桥、铁索桥、木桥等国内外著名大桥。
(2)让学生说出把桥进行分类,可以有哪些标准。(按材料分、按用途分、按形状分)
(3)你能说出桥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作
3、比较它们的坚固程度。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桥?需要哪些材料?注意些什么?怎样比较三座桥的坚固程度?
(2)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3)学生制作.
(4)学生展示桥梁并测试承重。
(5)组织学生研讨:为什么三座桥的承受力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前两课所学的知识解答。
(6)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实验结论
4、总结
(1)教师出示瓜皮拱,向学生介绍下节课任务。
(2)你认识哪几座具有代表性的桥梁,记下它们的名字,了解这些桥梁的类型、建造历史、所在位置和桥梁特征。
板书:
梁桥
建桥梁 : 拱桥
吊桥
反思:
6.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篇六
教学设计:
导入新:地球上有许多地理现象的产生与地球运动密切相关,探究这些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和规律使我们学习地球运动的目的。本节,我们要探究的是地球上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和相关规律。
讲授新:
一、用地球仪演示,并通过学生绘图,探究昼夜交替及晨昏线的判读
师:大家看这个地球仪,当这束光照在地球仪上时,地球上有多大面积被照亮?(1/2)此时地球仪上一半被照亮,另一半处在黑夜中,地球仪中出现了昼夜现象,再拨动地球仪,地球仪上的各点就出现了昼夜交替。
提问:那么,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昼夜和昼夜交替现象呢?
回答:由于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当太阳从一侧照射到地球上时,就产生了昼夜现象,当地球自转就产生了昼夜交替。
师:我把大家刚才看到的地球上的某一瞬间的昼夜现象定格下来,这边是昼半球,这边是夜半球,他们之间还有个分界线。现在,大家从地球仪的侧面看地球上的昼夜分布状况,然后将它给绘出来。
师:此时,我们看到A点出现在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上,它此时正看到日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A点会出现一次昼夜的交替。那么,在下一时刻,A?。那么B点呢?(和A一样)。AB所在的这条线上的各点在下一时刻都将进入白天,它叫晨线。地球上还存在一条昏线了。晨线和昏线共同构成一个经过地心的大圈,叫晨昏线,也叫晨昏圈。
二、晨昏线特点
三、晨昏线的判读
活动:自己动手画二分日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堂小结:主要学习了昼夜交替的产生和晨昏线的判读,大家要学会画图。
教后反思:
1、导入不够清晰,要有突破点,可以让学生说说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都和哪些因素有关,如地球、太阳等。
2、条理不清,知识间的联系不紧密,每个因素和昼夜现象的关系不清晰。可以对每一因素进行逐次假设,如假设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再假设只公转不自转;最后只自转不公转。
3、演示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动起来。
7.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篇七
1.学习本课生字。掌握 “浙江、杜鹃、明艳、蜿蜒 、聚集、孔隙、臀部、稍微、漆黑、观赏、盘曲而上、变化多端”等词语。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3.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 ,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条理。
2. 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及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 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展示洞内景色的课件及视频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整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 )跟老师一起来梳理作者的游览顺序 :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板书)
二、设疑导读,合作探究
师:外洞、孔隙、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你是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这些特点的?找到后在文中标注。一会儿咱们一起交流。
生:四人为一组,在小组内交流。
师:关于外洞的特点,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
三、体会“外洞”的宽广
师:外洞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
生:洞口宽、大:“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用洞口和我们常见的桥洞做比较的方法,非常真切。
生:外洞很大,宽广而开阔:“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用数字说明,形象具体。
师:谁能把外洞的宽广给读出来?
三、体会“孔隙”的惊险
过渡:从外洞到内洞必须经过孔隙,这是一条约10米长的水道,大家看第5自然段,一起感受这段奇妙之旅。
师:哪个小组先谈谈你们的感受?
生:孔隙很小,“虽说是孔隙……船就出来”。
师:再读读这句话,还能读出孔隙有什么特点? (窄)
生:我很好奇,很紧张。“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船就慢慢移动”。
师:谁能把这种好奇、紧张的心情读出来吗? 自己练一练。
生:我觉得很惊险(眼前昏暗了……擦伤鼻子。 )
师:惊险的感觉还有谁感觉到了,再来读读?
生:感情朗读,读出害怕、危险的感觉。
师:“挤压”是什么意思? (挤过来,压下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从这又说明了孔隙还有一个什么特点? (矮)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师:来,你告诉大家,这个“贴着”,“没有一处不贴着”,是怎么贴着的?(学生感受各个部位紧挨船底的感觉)
生:因为人仰卧在船里,船很窄,很小,怕碰着上方的山石,所以他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贴着船了。
师:他当时的心情怎样?
生:好奇。
生:紧张、害怕。
师:好,我们一起读读这一句,“自以为从……”生齐读。
师:同学们,这写得多啰唆呀,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不啰唆吗?
生:因为肩背是身体比较靠上面的部位,而脚跟是身体最下面的部位,从肩背到脚跟,说明他的身体全部都靠着船了,才说了一声“行了”。
师:真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了。还有谁来汇报?请你。
生:我要汇报“挤压”,因为人仰卧在船里,上方和左右的山石都离我很近,所以感觉就像朝我压下来,比喻孔隙非常窄、很矮。
师:所以作者才又觉得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你们现在有什么感觉? (紧张、害怕)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读“眼前昏暗了……擦伤鼻子”。
师:这一部分呀,是叶老先生的真实感受啊。正因为文章有了这些真实感受,我们读起来才能身临其境。所以,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才会打动人。
生:如此惊险,也说明了孔隙不但窄小还怎么样? (矮)
师:让我们再一次体验孔隙的奇妙。师引读第5自然段。
四、体会“内洞”的奇特
过渡:内洞又有怎样奇特的景色呢?
1.展示汇报 ,适时指导感情朗读。
(1)“黑”“内洞一团漆黑 , 什么也看不见……不知道有多宽广。”
(2)“奇”(奇特有趣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也很值得观赏。”
结合语言情境展开想象理解词语“蜿蜒”“变化多端”“形状各异”。
师:让我们来观赏一下洞内的景观,大家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图片展示洞内的奇特景观———“彩云追月”“寿星捧仙桃”“擎天柱”“仙女帐”)
师:这些石钟乳、石笋造型奇特,名目繁多,让我们置身于神秘的境界,大自然真是奇异无比。
(3)“大”“大得多”“十来进”
师:“进”是一个量词,有一种平房分为前后几排,一排称为一进,一进大约八九米,十来进就有(100)米左右。这是作者在内洞“走了一转”才作出的判断,说得有理有据。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
3.师小结 :作者乘船出洞 ,结束了双龙洞之旅。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和神奇。
五、体会写法
1. 游完了双龙洞 , 回过头来看 , 作者介绍最详细的是哪个地方? 刚才,我们也有很多同学对这儿感兴趣,那作者为什么不先写这儿呢? 这样重点不是更突出吗?
2.那你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呢 ?
3.那 么 ,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写参观游记呢 ? 除了写作顺序之外,要想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心,还应该抓住什么写?
(小结写作方法 :学到这里 , 我们得到两点启示 : 第一 , 写参观游记要按参观游览的顺序写;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点写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
六、总结课文
这节课,我们随叶圣陶先生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洞中的景观令人惊叹。那孔隙的奇妙,石钟乳和石笋造型的奇特,真不愧为大自然中的奇观。我们还掌握了游记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览中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体会双龙洞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山水、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大家课后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其实大自然的美景随处可见,如果大家对溶洞很感兴趣,离咱很近的北京平谷区就有一个大溶洞,AAAA级景区, 大家可以去那亲身体验一下。
七、拓展练习(选作一题)
1.请以导游身份写出介绍金华双龙洞的导游词 。
2.你 曾经到哪里旅游过 ? 按照游览顺序写一写那里的景色,突出景物的特点。
板书设计:
9记金华的双龙洞
8.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篇八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2 Part A Let’s learn
【目标】
总体目标: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交流有关个人的信息。
分项目标: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话题是“天气”,是4年级第4单元教学内容的延续,围绕一年的四个季节展开话题。本单元,在内容上与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相同之处,如描述天气情况的形容词:cool,cold,rainy,windy,snowy,cloudy,sunny等都已经出现过。本单元是对过去的一个提升。因此在学习时,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呈现新知识,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唤起他们原有的记忆,去学习新的知识。本课时是一节单词课教学,内容简单,内涵丰富。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两年多的英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学生已经有“warm,hot,cold,cool”等的词汇以及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n...)? It’s...”的积累,是二级目标学习的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
1.学生听、说、读、写四会单词spring,summer,fall,winter,season
2.学生建立词汇spring,summer,fall,winter,season和相关事物的联想。
3.学生学习并恰当使用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并交流。
4.学生了解世界不同地域的天气状况,了解中西方在谈论天气时的异同。
【评价设计】
1.通过步骤二1,步骤三1+2达成目标1。
2.通过步骤二1(3),步骤三2达成目标2。
3.通过步骤二2,步骤三3+4达成目标3。
4通过步骤二2(3),步骤四体现目标4。
【教学过程】
一、热身导入,激活所学
1.问候:略
2.歌谣吟唱:4年级4单元歌谣
二、问题引领,学习新知,关注语音,加强模仿
1.词汇教学
根据课标,结合学生英语学习的困惑,力求在词汇教学中能够做到:
注重方法训练,例如:tall→fall,windy→winter, mum→sum→summer
关注词汇外延,例如:fall (秋天、瀑布、落下)
注重词句联想:例如:Fall is golden. Fall is yellow.
本教学设计以板书中的四棵杨树的树叶变化为线索,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树叶的绘画,呈现一年四季的变化。以Spring词汇教学为例。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Hong Kong/ Harbin/ Kunming?
Which season is it?
(1)听音呈现:播放四季的英语视频,并伴有英语解说,整体感知。
T:What’s the weather?Which season is it?
(2)定格春天图片,学生猜测。
(3)板书呈现:教师板书Spring,并版画树叶。
(4)尝试拼读:ring →pring→spring,
(5)听录音验证,强化模仿
(6)词汇拓展:Spring:春天、泉水
(7)词句关联:Spring is warm.Spring is green. Spring is beautiful.
2.句型教学关注梯度
How many seasons in a year?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season→favourite season→your favourite season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1)师→生问答;生→师问答;生→生问答;集体→个体问答;个体生→个体问答
(2)任务驱动,关注个体:
例如:A: Hi, Sarah.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B:Fall.
[Name&Season&Sarah&Fall&…&…&]
3.视频播放,了解文化
播放两段英国人在乘地铁时的交流视频,请学生判断他们是陌生人还是熟悉的人,进而了解中西方在谈论天气时的不同。
三、多种方式巩固所学
1.听歌感知,激趣抢答。播放《铃儿响叮当》《春天在哪里》《知了》《爷爷为我打月饼》英文版歌曲,学生抢答说词语。
2.看图写词,巩固单词书写并描述图片。给出济南市四季的图片,学生书写单词,并针对一幅图描述。
3. 选择图片,学生问答。学生应用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进行两两问答巩固所学句子。
4.连句成段,激发表达。学生看图独立阅读,在横线上填写所缺的单词,写出相应的季节。
Seasons in Jinan.
In ________, it’s very hot.In ________, it’s warm and sunny.
In ________, it’s cool and windy.In ________, it’s cold and snowy.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四、拓展知识,课外延伸
教师指着地图,问学生我国海南的天气状况,是什么季节?对学生进行地域不同,天气不同的地理知识渗透。接着问学生世界各地此刻的天气状况,鼓励学生进行课下了解和探究,并完成某一地的季节描述。
五、课外练习
1.听录音并模仿,试着以“spring,summer,fall,winter”为主题,与以前所学的颜色词汇、天气词汇、服装词汇,用你学过的句型进行简单的描述。
2.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海南、悉尼、朗伊尔、内罗毕的天气状况,并完成其中一个城市的季节描述。
9.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篇九
目录 第一单元
沉和浮 2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4、造一艘小船 5
5、浮力 6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9
第二单元
热 10
1、热起来了 10
2、给冷水加热 12
3、液体的热胀冷缩 13
4、空气的热胀冷缩 14
5、金属热胀冷缩吗 15
6、热是怎样传递的 16
7、传热比赛 17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18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19
1、时间在流逝 19
2、太阳钟 20
3、用水测量时间 21
4、我的水钟 21
5、机械摆钟 22
6、摆的研究 22
7、做一个钟摆 23
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24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24
1、昼夜交替现象 24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25
3、证明地球在自转 26
4、谁先迎来黎明 27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27
6、地球在公转吗 28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29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29
第一单元
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板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砖块
沉 木块
浮 塑料块
浮
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过程与方法: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教学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教学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教学过程】
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3、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4、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三、用小瓶子继续研究:
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板书设计: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球的沉浮
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立方体的沉浮
控制变量
小瓶子的沉浮
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 潜水艇
应用沉浮原理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教学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教学准备】
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教学过程】
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
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个怎样做呢? 板书设计: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
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船浮在水面上
排开的水量很大 教学后记:
4、造一艘小船
【教学目标】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过程与方法:
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教学重点】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教学难点】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教学过程】
一、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1、谈话导入:
2、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3、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
4、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5、让几个装载量比较大的小组上台介绍经验。
二、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
1、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2、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
3、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
三、造个性船:
1、学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
2、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
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
4、造一艘小船
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造个性船
《我的造船计划》
一、准备
二、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
越容易浮
装载量增大
5、浮力
【教学目标】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过程】
一、感受浮力:
1、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
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板书:浮力。
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
4、出示教科书12面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
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
2、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页的示意图,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
小部分浸入水中
大部分浸入水中
全部浸入水中 拉力大小
浮力大小
排开的水量
4、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板书)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自重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教学目标】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教学过程】
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1、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2、联系生活情形,并进行推测。
二、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发现:一个下沉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三、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1、概括: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教学重点】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教学难点】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教学过程】
一、马铃薯的沉浮:
1、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1)推测马铃薯放人水中是沉还是浮。
(2)把马铃薯轻轻放人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
(3)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人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
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
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1、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
2、做液滴加热实验,教师先指导加热的方法,然后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
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1、提问: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2、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
3、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四、阅读资料:
阅读本课的资料,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液滴加热 调制液体
观察—发现—推测—验证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教学目标】
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过程】
一、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1、讨论:马铃薯在有的液体中下沉,在有的液体中上浮,是不是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有小?
2、讨论: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3、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
4、根据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进一步类推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从而验证学生原来的推测。
二、推测与验证:
1、思考: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不同呢?影响马铃薯浮力大小的原因是什么?
2、从马铃薯和液体的重量去比较会有什么结果?比较重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要在同体积的情况下比较重量。)
3、推测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重量是否相同,进一步推测与同体积的马铃薯比较,重量是否相同。
4、如果要验证我们的推测,那么怎样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
小结: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
三、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1、观察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判断塑料块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2、观察教科书第20页中间的2张图片,根据这些物体的沉浮关系,我们能判断这些物体的轻重吗?注意:判断轻重的前提条件是同体积。
五、整个单元的总结:
这是对整个单元的科学概念的梳理和总结。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梳理,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梳理。可以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进行整理:
1、怎样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的沉浮现象?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
3、石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石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4、木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木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6、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比较有关)板书设计: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
热
1、热起来了
科学概念: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过程与方法:
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教学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师: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板书课题:热起来了)师: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摩擦产生了热)
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
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2、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板书时分四类板书
1、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
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
3、自身运动产生热的;
4、保温的)
3、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
师:分析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板书: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吃食物
(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
(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盖被子
-----
?
师:加穿衣服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感觉热起来呢?
讨论汇报(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能生热;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通过提出这样一个发散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会热起来,热的产生跟什么有关?在师生交流活动中,知道使身体热起来的一些方法,同时引出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问题。)
三、研究衣服否生热的问题
1、师: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说明什么?
2、学生交流。
3、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穿衣服是不会给身体增加热量。(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5、交流研究方法。
(通过讨论、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在交流活动中学生的方案可能存在不严谨的地方,教师要和孩子们集体研讨,发现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6、学生分组验证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交流。
四、小结:
1、通过实验,你们现在是怎么认为的?
2、通过实验研究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3、通过实验研究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
4、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新的问题? 板书设计:
1、热起来了
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吃食物
(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跑步等运动
(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盖被子----(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2、给冷水加热
【教学目标】
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过程与方法:
1、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教学重点】
1、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学难点】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
2、师生交流。
(预设: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
1、师: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中,仔细观察冷水袋的变化。
2、根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解释。
3、小组讨论,谁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预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解释或推测。)
4、全班交流。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6、冷水由沉变浮能不能用物体沉浮的几个因素来进行解释?
三、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1、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的推测呢?为了把实验做好,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2、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3、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4、分析整理
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给冷水加热
水受热------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3、液体的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过程与方法: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过程】
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 观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 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
师:那在做实验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①小组要分工合作。②仔细观察水柱有什么变化?③做好记录。④注意安全,小心热水。)
3、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我们知道了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那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学生简单说明)
5、学生实验。
6、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
活动二: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
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观察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学生选择液体来实验。
4、小组汇报实验情况你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实验?实验看到什么现象?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
(有了水热胀冷缩实验的基础,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让学生自主提出实验观察点,理清实验的思路。)
5、归纳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液体受热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小结:像醋、饮料、酱油等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液体的热胀冷缩)
4、空气的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过程】
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1、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 板书设计: 空气的热胀冷缩
受热
体积胀大
空气
热胀冷缩
受冷
体积缩小。
5、金属热胀冷缩吗
【教学目标】
1、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若冰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过程与方法:
1、设计简单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2、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快速加热。
3、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模型实验加以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探究各种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表现出更浓的兴趣。
2、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过程】
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预设: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
二、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
1、师: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圆形的金属垫圈或钢丝条,根据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交流实验方法。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现象。
5、小结:我们发现金属垫片和钢丝条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金属热胀冷缩吗
1、师:铜球和钢条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呢?
2、阅读教材38页的资料。
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对之前所观察到的一个个单个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认识做个提升,需要组织学生加顾一系列观察实验的现象,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板书设计:
金属热胀冷缩吗
铜、钢......大多数金属
热胀冷缩
(锑、铋----热缩冷胀)
6、热是怎样传递的
【教学目标】
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教学过程】 引入:用酒精灯给金属条加热,一会儿金属条就会变得很热、很烫。我们能解释这种变化吗?你觉得热是怎样传递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一、观察研究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1、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
2、怎样让金属片上的热传递可以“看到”?
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实验方案:哪些办法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5、按照教科书实验设计装置图小组开展实验观察活动。
6、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让学生尽可能亲身体验,以发展学生对热传递的认识,活动中要特别强调注意安全)板书设计:
热是怎样传递的
温度较高
温度较低
热
7、传热比赛
【教学目标】
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过程与方法:
1、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2、分析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在生活中的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探究的浓厚兴趣。
2、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会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教学重点】通过设计试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来证明热在物体中的传导和不同物体传导性能有差异。即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教学难点】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我们生活当中,热的传递现象随处可见,那不同的材料它传热的速度是不是一样呢?谈谈你的想法。
二、哪个导热快:
(1)金属、木头、塑料的导热比赛(2)铜条、铝条与钢条的导热比赛
1、如果都是金属,它们传递热的速度是否相同呢?
2、根据材料设计实验方法,自主研究。(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做出推测,并设计方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需要控制的因素,还要强调如何做到安全地实验。对于这个导热比赛的实验活动,要给予较多时间,让学生们根据实际条件自主研究)
三、演示铜、铁、铝金属导热性能: 说说观察到的现象 和想法。板书设计:
传热比赛
不同材料物体导热性能不一样
热能力好的物体-----热的良导体
金属
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热的不良导体
塑料、木头......教学后记: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教学目标】
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过程与方法:
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2、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教学重点】经历佷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教学难点】经历研究哪种保温方式保温效果好的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
一、哪种杯中的水会凉得慢一些
小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慢。
二、讨论怎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
1、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
2、小组讨论:使热水凉得慢的办法。
3、小组交流,老师板书。
4、你们认为那种保温办法最好?
5、学生实验。
6、交流实验结果。
三、做一个保温杯
1、利用提供的材料,小组讨论制作保温杯的方法。
2、交流各组制作保温杯的方法,并讨论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3、学生分组实验。板书设计: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水温降得快
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水温降得慢。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1、时间在流逝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时间有时指某一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知道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和现象可以估计时间。
过程与方法:经历各种活动,感知、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进而合理估计10 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流逝的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意识到只凭主观感受有时是不正确的。
【教学重点】感受时间流逝;合理估计时间。【教学难点】客观合理的估计时间。【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带领阅读单元导语。
2、揭题:时间在流逝。(板书课题)
二、现在几点了:
1、如果不看钟表,你能知道现在大约几点钟吗?(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来估计现在几点了?(分组讨论估计的方法。)
3、汇报、交流估计方法。
4、要准确地知道现在的时间,该怎么办?(看钟表)
5、请看看钟表,现在几点了?你们小组谁估计的最接近?
三、1分钟有多长?
1、师出示大时钟,结合叙述:教材P50黑底部分文字。
2、体验一分钟有多长?
A、集体闭上眼睛,体验一分钟,师看时间。
B、你们还可以找哪些活动,来体验一分钟?小组里面先讨论下,然后拿出时钟或手表,开始体验活动。
3、汇报交流体验方法和结果。
四、过去多少时间了?
1、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离这节课下课还有多长时间?
2、在学生估计后,师出示正确时间进行对照,让学生发现有时自己的估计居然这么不准确。
3、引导交流: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什么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4、讨论:时间是否真的如我们的感受一样,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呢?
5、小结: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的,我们之所以会对时间有快慢的感觉,原因就是有些事情我们会很投入,而有些事情我们没兴趣。
板书设计: 时间在流逝„„ 体验:
一分钟有多长?
2、太阳钟
【教学目标】
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教学难点】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如今,我们只需要看一看钟表就能知道现在几点了。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时钟发明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学生充分交流)
2、揭题: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用太阳来计时:
1、关于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资料交流。
三、用光影来计时:
1、师: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2、引导思考: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会花生变化吗?
3、组织观察活动。(课前老师画一次影子,课中和学生再去画一次,使用太阳钟时还可以画一次。)
5、讨论:古人是怎么利用太阳的光影来计时的?
6、出示日晷及日晷面图,解释怎样计时。
7、师结合日晷面介绍“时辰”资料。板书设计: 太阳钟
资料:
日晷 “天” “时辰”
3、用水测量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过程与方法: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教学重点】滴漏实验 【教学难点】滴漏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
2、揭题:用水测量时间。(板书课题)
二、古代的水钟:
讨论: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作计时工具的?水钟的字捉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4、我的水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过程与方法:设计制作一个自己的水钟;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钟尝试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意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制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教学重点】设计制作水钟
【教学难点】控制漏水速度【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古代水钟和滴漏实验。
3、揭题:我的水钟。(板书课题)我们能用两个塑料瓶制成一个能够计时10分钟的水钟吗?
二、设计“水钟”:
1、我准备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
2、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
3、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呢?
4、用画图的方法把我们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
三、做一个“水钟”:
1、制作一个滴漏。思考: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
2、标出时间刻度。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计时,在容器壁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钟和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
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时间,分别标出1分钟~10分钟的时间刻度。
3、小组讨论后,进行制作。
四、用水钟计时:
1、用做好的水钟与钟表对照,我们的水钟计时准确吗?
2、讨论: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
如: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划分的准确度等。
3、思考:怎样改进我们的水钟?
4、实践尝试、改进。
5、机械摆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么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过程与方法: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重复进行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计时工具的快乐。【教学重点】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教学难点】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前几节课学习的几种古老的计时方法,如:太阳钟、水钟等。同时指出还有很多类似的计时方法,如:一柱香、一个沙漏等等。
2、师:虽然计时方法很多,但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揭题:机械摆钟。(板书课题)
二、观察钟摆:
6、摆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深刻理解重复精确实验的价值 ;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
【教学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我们知道摆具有等时性,那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都一样吗?
2、师出示自制单摆问: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
3、揭题:摆的研究。(板书课题)
二、用摆做实验:
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摆绳长度、摆锤大小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实验。)小结。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板书设计: 摆的研究
预测: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摆绳长度
摆锤重量? 摆动幅度大小? 实验验证
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长则慢,短则快。教学后记:
7、做一个钟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教学重点】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教学难点】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阅读课本P62上图和文字,并作出预测。师出示上节课的实验单摆再次演示。
3、小结:摆长不等同与绳长。
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三、做个钟摆:
1、提出要求:利用刚才的材料,我们能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钟摆吗?
2、板书课题:做一个钟摆。
3、小组尝试调整制作。
4、请成功的小组展示钟摆。板书设计: 做一个钟摆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长则慢,短则快。每分钟摆动30次
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教学重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教学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通过近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摆具有等时性,我们还知道了通过控制摆长,可以控制摆的快慢。那么摆钟又是怎样把摆的这个特性应用进去,制造出摆钟的呢?
2、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让指针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的时钟都是利用摆锤控制与齿轮相连的指针运转的。摆钟的摆锤是怎样带动指针一直以相同的快慢移动的?
二、观察摆钟齿轮操纵器:
三、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看了摆钟的内部结构,知道了摆钟的工作原理后,我们也来做一个简易摆钟吧。揭题: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2、引导思考:摆锤只需要摆动30次,摆钟就是一分钟,也就是60秒。这是为什么呢?
3、用自带卡纸等其他材料进行仿制。
4、请成功的小组进行展示。不能完成的可后继续完成。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目的:
1、对昼夜交替现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释。
2、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模拟实验,研究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3、和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做好模拟实验。
4、在实验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谨认真。
5、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教学重点: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教学难点: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太阳又从西边落下„„就这样,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2、思考: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昼夜为什么交替出现?关于昼夜,你知道哪些?还有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1、交流: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昼夜现象为什么交替出现?
2、解释:哪些情况可能出现昼夜交替?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④地球自转。
3、讨论: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我们怎样知道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三、实验探究:
1、演示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
四、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很多情况都会使地球上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交替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同学们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得出结论的?把你们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④地球自转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学目的: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及其内容。
2、认识到对同一种现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3、对收集到的资料能进行批判和借鉴。
4、通过认识科学家对昼夜现象的解释,修正自己对昼夜现象的认识。教学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教学难点: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教科书上提出的四种假设有可能使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对昼夜交替的现象,人类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呢?
2、阅读教科书,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二、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及其证据:
1、全班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2、全班交流: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3、讨论交流:“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日心说”是怎样反驳“地心说”的?“日心说”的证据充分吗?
4、思考:如果按照这两种观点来做模拟实验,都能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吗?
三、修正自己的观点:
1、小组交流:根据以上的资料,我们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有什么变化?
2、全班交流:要排除哪一种解释?保留哪一种解释?为什么? 板书设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地心说
日心说
3、证明地球在自转
教学目的:
1、知道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2、制作一个简易的“傅科”摆,知道“傅科”摆摆动后,与地面的刻度盘会发生“偏移”。
3、用收集到的证据来解释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
4、认识到地球自转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是能通过实验证实。教学重点:摆的特点。
教学难点:傅科摆的原理。
教学准备:单摆一个,支架一个,圆盘一个,有关“傅科摆”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认识摆的特点:
二、认识“傅科摆”:
1、阅读教科书,认识傅科摆。
2、讨论:傅科摆有什么特别之处?傅科摆摆动后发生可什么现象?它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三、交流:
1、全班交流关于地球自转的资料。
2、阅读课文P92页资料库中《地球自转会产生哪些突出现象?》
3、补充由于地球自转发生的河流偏移等现象。
四、解释:
对前面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些?排除哪些?为什么?
4、谁先迎来黎明
教学目的:
1、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2、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自转的方向和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3、知道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的时差是由于经度不同决定的。
4、体验领会相对运动,并能用相对运动的观点来解释天体的运动。
5、体会到物体的运动要从多个角度来认识。
教学重点:认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教学难点:理解相对运动。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二、模拟实验:
1、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关系: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
2、请一组同学面向外拉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位同学当“太阳”;先按照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圈,看谁先看见太阳;然后再自东向西(顺时针)方向转动,看谁先看见太阳。
3、小结:如果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北京先看见太阳;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乌鲁木齐先看见太阳。
三、认识相对运动:
1、思考: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
2、回忆:汽车向前运动时,车窗外的景物怎样运动?车窗内的景物呢?汽车后退时,车窗外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的车窗内呢?
四、认识时区及时差:
1、问题: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看见太阳呢?
2、出示世界时区图,找出北京和乌鲁木齐所在的时区。
3、阅读P81页资料,小组讨论: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相差多少小时?
五、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
自转证据:太阳、月亮东升西落;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24小时。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教学目的:
1、知道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结果。
2、能根据已知“北极星相对不动”等事实证据,推测地球绕地轴自转,而且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3、做模拟实验研究北极星。
4、主动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5、体会到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证据,有助于更好地解释现象。教学重点: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的。教学难点:北极星看上去“不动”的原因。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谈话:人们在夜间观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北极星不动,而其他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运动。
二、探究北极星为什么“相对不动”:
1、看图:(P82页两副图)这两副图有什么相同之处?(1)星星都在怎样运动?是否都有一个“圆心”?(2)“圆心”是否在天顶位置?是不是与天顶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2、讨论:照片中为什么北极星保持“不动”?
三、拓展:
1、观察地球仪,思考:地球仪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铁轴要做成倾斜的
2、交流:地球自转还有什么特点?
6、地球在公转吗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3、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记录。
4、体会到科学家获得证据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科学家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教学难点: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在自转的同时是不是还围绕太阳公转呢?
2、思考:怎样知道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3、小结:地球的确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二、探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证据:
1、思考:在人们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公转的呢?
2、提问:(在黑板上画一地球运行轨道图,在轨道外画两颗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转,在公转的轨道上观察星星,会看到什么现象?
三、整理归纳:
1、关于昼夜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一种?为什么?
2、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3、小结: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在公转的同时还围绕地轴自转,24小时为一个周期;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轴始终时倾斜不变的。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教学目的:
1、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2、能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模拟实验,并做好记录。
3、在模拟实验过程中能收集证据,并根据证据进行推理。
4、从古代人们观察四季中杆影的长短这一现象,推想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教学重点: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教学难点: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循环往复。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呢?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2、交流。
二、探究四季的成因:
1、古代人们是怎样探究四季的形成的。
(2)讨论:为什么一年中影子长短不同?影子长短不同说明了什么?
(3)小结:由于四季太阳高度不同,同一个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长短就不一样。太阳斜射,影子长,是冬季;太阳直射,影子短,是夏季;太阳高度适中,影子长短也适中,是春季和秋季。
三、小结:
地球上为什么会形成四季?把我们的认识填写在P87页下的空格里。
2、作业:课后收集关于地球运动和四季关系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教学目的:
1、知道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2、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3、能用模拟实验、模型、示意图等方法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4、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能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
教学重点: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教学难点: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会出现很多令人奇怪的现象,比如:北半球到了夏季,太阳就会挂在天空几个月而不落下,北极中心地带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而到了冬季,就会连续几个月不见太阳,北极中心地带的黑夜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极昼和极夜。
2、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就是一天,可是极地的白天和黑夜竟然长达半年!我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二、探究极昼和极夜现象:
1、谈话: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夜可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还记得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
2、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1)思考:利用手电筒、地球仪、示意图等材料,我们怎样能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三、研讨地轴倾斜的角度和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
1、讨论:我们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是23度,如果倾斜角度加大,会出现什么现象?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2、交流。
四、总结延伸:
1、交流并记录:
(1)在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主要有哪两种形式?
(2)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自转有什么特点?地球公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公转有什么特点?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课堂实录09-19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师下册教学计划12-11
小学五年级下册体育教案12-13
2024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08-18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07-17
2016小学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11-14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1草原》09-16
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教案10-16
习作八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教案11-20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