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心得体会

2025-01-08

传统礼仪心得体会(精选12篇)

1.传统礼仪心得体会 篇一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造福人类的宝藏,是全人类的珍贵遗产。礼仪规范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礼仪规范讲究提升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道,谈吐高雅,举止文雅,待人处世合乎道德规范。礼仪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社会风貌的现实反映。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活水源泉。民族力量的核心动力。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充分重视、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不仅可以丰富礼仪的人文内涵,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高品质的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礼仪,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延续,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并以礼仪文化的历史悠久及影响深远为世界所景仰。我国传统礼仪,即儒家所提倡的“礼”,它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其典章制度、宗教、法律,以及伦理风范、生活方式、做人本分。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我国传统礼仪在其延续中不断扬弃和完善,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礼仪不仅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如礼貌、礼节、礼宾等,还具有其深层的精神内涵,即思想道德及品格修养。显然,礼仪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更合乎人性,并更有利于时代的进步。

礼仪是为维护社会秩序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既表现为外在行为方式,又表现为传统的民俗习惯。从深层次看,它体现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里不断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称。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外显地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饮食建筑、生产生活内容甚至各种经典、文献、制度当中,而且它已经内化成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我们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就非要了解“礼”不可,而学习礼仪,也必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丰厚的基石,只有融入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把握礼仪之精神内核。

当今,人类处于一个文明、开放的时代。无疑,一个时代的开放意识愈浓,其社会交往活动愈显示出它的价值,而作为维护健康和正常社会生活的礼仪规范,则更体现了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可以断言,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的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因而处在社交活动中的个人仪表、仪态及礼貌规范,通常对其交往效果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大量实例证明,一个具有良好礼仪风范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其端庄的仪表风度、得体的言谈举止、高雅的修养品味等,令自身形象生辉,在各种社交场合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作为一名现代的大学生,不免要把中华传统礼仪的弘扬融入到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礼仪教育由来已久,我国历代教育家都非常重视礼仪教育,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在高校,开设礼仪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社交能力和人文道德修养。当代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礼仪素养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高校礼仪课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不足,促使高校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由于历史的惯性,一些人仍缺乏对青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充分认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有不少欠缺。据调查表明,不少大学生对中国历史、哲学和文化遗产知之甚少,这种欠缺不仅影响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与弘扬,也影响着学生个人的素质与修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国家的未来发展。这种情况的存在,客观地提醒我们,在加强对大学生理论知识传授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教育,其中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就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丰富礼仪教学的内涵。在高校礼仪教育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不是让学生们简单、机械地因袭传统,我们应本着辩证的态度,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传统儒家文化中维护封建皇权与宗法等级制的思想,“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存理灭欲、义利对立的价值取向等,都已落后,就要抛弃。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诸如自强不息、谦和好礼、见利思义、笃实宽厚、修己慎独、诚信知报等则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值得继承和发扬。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礼仪的精神源头,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内涵的丰富。如礼仪的规范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有礼有节,友善相处,求得“人和”;要顾全大局,化解矛盾,求得“和谐”。因此,在进行礼仪学习时,就要正确地理解礼仪规范的目的和作用,认识礼仪规范中蕴含的一些传统文化思想,帮助理解和谐是一种秩序,协作是一种美德,学会合作共事,协调关系。共同发展;保持宽容的心态。把礼仪作为增进感情的催化剂,互相尊重、友爱,从而牢固树立团结和谐的思想观念。在礼仪学习中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之精髓,使礼仪学习摆脱实用和功利性,将现代与传统更科学地结合起来,从中汲取力量,进一步完善创新。

宣扬传统文化的崇德理念,着力塑造内外兼修的美好形象。“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礼仪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教会我们做文明人,学会自尊和敬人,塑造内外兼修的美好形象。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可以避免学生因接受外来文化、功利思想等影响,而走向片面性、表面化,忽视对中国传统美德的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以崇尚道德为首要价值取向。儒家认为道德教化和人格修养才是人生之要件,同时,强调通过“内自省”、“外慎独”的方式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与礼仪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在礼仪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崇德理念,用以养成学生自制与整饬的良好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稷下学宫的《弟子职》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学规,它从尊师敬长到敬德修业,从课堂纪律到课后复习,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都对学生提出丫明确的要求,这对当代大学生礼仪习惯、美好形象和高尚品德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通过在中国传统文化课中加强中国传统礼仪的熏陶,可以在精神上提升大学生的内涵与境界,让我们自觉养成文明得体的行为举止,不断提高道德素养,真正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2.传统礼仪心得体会 篇二

一、出家

出家, 指的是为解脱尘世的苦难, 舍弃人世间的贪爱而出家修道。这一制度其实并非出自佛教, 在印度古已有之且非常风行。在形式上, 作为出家人的基本标志便是剃除头发。其用意在于舍弃装饰, 甘于朴素清苦的生活。在中国, 僧人的僧装, 素食, 独身制度自古延续至今。一般来说成年的男性还要剃除胡须, 但也有例外, 一些有名望的人如弘一大师出家后依然蓄须。

“和尚”一词是对出家人中师长的尊称, 有德有才, 堪为人师者才有资格接受。一般来说, 一座寺庙中唯有住持一人可被称作“和尚”。在寺院里见到的普通僧人可用“法师”来称呼, “法师”是指精通佛法可以为人讲说的出家人, 用在此处既得体又可表示尊敬。其实按僧人精通经藏的差异还有不同的称呼, 但在现在“法师”已作为对一般出家人的通称了。现代人在这类称呼上面还常有误会, 可以此作为参考。

出家制度在世界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在南传佛教区, 如我国云南傣族地区, 泰国等, 基本实行人人皆须出家一次的规定。这并非佛教规定的制度, 在修行上这种临时性的出家也与长期出家的僧人有所不同。日本的佛教出家制度的特殊之处在于僧人可以娶妻食肉。这也是社会发展导致的佛教变革。

二、戒律

释迦牟尼自三十岁成道, 即开展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弘法传教活动。随着这个过程中门徒的增多, 为了团体内部的规范, 便渐渐地有了戒律的体系。而在中国, 据劳政武论, 禅宗之后千多年来的基本组织结构与生活规范, 在道信时初创, 在弘忍 (公元601-674) 时确立;正式把禅宗的规范法制化、条文化的人是百丈怀海 (720-814) 。百丈怀海根据禅宗的特性, 针对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融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宗法礼制, 折衷了佛教大小乘戒律的精神, 制定了著名的《禅门清规》。禅宗后又分出几大派系, 现存的“清规”典籍尚有《百丈清规证义》、《幻住清规》等, 日本还有《莹山清规》、《大鉴清规》等。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法令来对佛教进行规范, 实际上与之同时, 佛教礼仪对中国古代的法制也有所影响。佛教的“中国化”是与中国固有法制紧密相关的。其中儒家的“仁”“礼”的思想与佛教的相关性最大, 产生的影响也最大。政府出于为政治服务的目的对佛教进行规范, 导致了佛教的一些变化, 变得更加“中国化”。较为典型的如唐代, 《唐会要》中有记载:“开元十二年举行僧尼考试, 不合格者还俗。”以和科举考试类似的形式来进行僧尼的选拔和考核, 充分融合了当时的中国的特色。行政干预僧道事务的事例还有很多, 这一个算是积极的方面。到现代, 我国也制定有专门的宗教规范制度, 在尊重宗教自由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慈悲思想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之一。佛教认为人生是苦, “慈”与“悲”是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佛教对众生的关怀: 慈是给予众生乐, 悲是拔除众生苦。基于这样的慈悲思想, 佛教有不杀生的根本之戒。在慈悲思想的指引下, 佛教逐渐形成“断屠月”和“十斋日”的传统。从南北朝到唐代, 这样的传统渐渐深入到政府的行刑制度当中。中国自古而有的“秋冬行刑”的传统与此不无关系。在社会影响上, 佛教的戒律鼓励民众修行向善, 以其道德性和教育性客观上对一般性的犯罪起到了一定预防作用,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我国现行的宗教管理制度也提倡宗教与社会现实相适应, 共同发展。

因鼓励向善而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只是佛教戒律对社会影响的一个方面。事实上, 随着多年以来佛教在中国的普及, 佛教的思想与儒家思想融合, 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是非判断, 价值判断, 乃至处世态度。

关于犯戒的处罚, 《四分律》规定了比丘二百五十戒, 列出处罚名与罪章名若干。经研究发现, 除了“除名”性质的处罚, 许多的犯戒行为必经“忏悔”即可“出罪”, 属于非常纯粹的道德性制裁。原因在于佛教所重视的“果报”, 让其对于犯戒行为更为强调的是长劫性的果报。劳政武提出犯戒处罚的本质问题即“忏悔”。忏悔的性质与种类复杂, 据释圣严研究, 忏悔法共有两类三种, 两类分理忏和事忏, 理忏下有无生忏, 事忏下分取相忏和作法忏。这是按照罪名的层次来划分的, 在此不多做分析。这些忏悔的种类包括的各种行为层次和精神层次, 由此观之, 在佛教中, 广义的“忏悔”其实效用极为广泛, 个人修持、禅坐、念咒, 包括为众祈福等佛事都囊括在内。

戒律所依据的因果报应论, 在历史中逐步渗入世俗社会, 影响人们的生活。在佛教的社会观中, 社会共同体无不基于众生的“造业”, 那么众生无一能回避对社会的共同责任。佛教认为在社会交往中, 利他教化是核心内容。交往的发生, 本身就是佛法教化的大缘之所在。佛教对“慈悲”的信仰与儒家的“仁爱”思想十分相近, 二者融会共同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佛教思想已经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就现代人而言, 不论是否真正信仰佛教都会受其浸染, 因为佛教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礼仪改变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充分认可并继续发掘其积极的方面, 如“诚信”这一问题自古以来就受佛教教义的规范, 到了现代, 在推进诚信建设的过程中, 更多的是着眼于诚实守信的社会化行为规范和市场的规则意识, 而非信仰建设和信仰教育, 本人认为这是值得再研究的。

戒律当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佛家的素食制度。素食制度为汉地佛教所独有, 已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南传佛教国家和中国的西藏内蒙地区均无禁止食肉的规定。原本佛教里说要禁的“荤”是指的荤辛, 即味道重的几种蔬菜, 并非通常概念上的肉食。戒律中规定出家人可食“三净肉”, 即“不见”“不闻”“不疑”。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当中, 中国的大乘佛教秉行慈悲戒杀, 而素食是与之相吻合的。素食制度的形成, 除了教义经典, 还有外力因素。梁武帝对此做了大力的推行, 僧人们激烈争论后达成共识, 后此戒律一直持续至今。

三、仪式法会

(一) 课诵

课诵是中国的佛教寺院最基本的日常行事之一, 于获功德准则之中, 也被称为功课。由于课诵一般是早、晚各举行一次, 因此佛门里也称“早晚功课”“朝暮课诵”等。论其来源, 最初是由西域等地的佛教翻译家们传来的。而中国的念诵仪制始创于东晋道安, 后佛乐取得长足进展并广为传播。这也是佛教在艺术上会合当地文化的一大例证, 尤其在南北朝的梁代, 梁武帝对念诵梵呗大力提倡且亲自参与制出佛乐中的名篇, 将其宫廷化。清代的《禅堂规约》规定“行坐、课诵、受食、山坡等不随众者罚”, 成为被普遍遵循的基本制度。从修行的角度来看, 课诵本就可以发扬大乘教义, 陶冶个人修养, 有这样的礼制规范, 方能真正深入人心。现代的课诵与古制并无大异, 并且成为普通民众了解佛教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二) 水陆法会

佛教的法事众多, 这里介绍一下规模最大, 最隆重的一个——水陆法会。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 流传至今。这是一种超度仪式, 宋代最为流行, 特别在战争以后由朝野举行。该项仪式经过多年流传与演变, 现行的会场的布置、念诵经典及人数、牌轴的规定、进行的程序和法事所用的时间等项内容是依据《鸡园水陆通论》。坛场分内坛和外坛, 法事以内坛为主。内坛布置有严格轨制, 力求庄严。而外坛佛事七日, 共设大小六个坛场。从进程上来看, 法事的完成一般在七昼夜内。水陆法会的圆满是由最终的僧众皆参与的“放焰口”来完成的。放焰口的来源本是为饿鬼道众生超度, 到了现代则主要是为了对死者追荐。其布施过程仍与食物有关。

四、小结

佛教的文化深厚, 在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佛教文化的最主要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便是礼仪。中国佛教的一大特点就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 从古至今皆是如此。佛教礼仪的传统与现代, 反映了文化思想的演变, 以及其与世俗社会的相互影响。佛教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接受行政上的管理, 同时因其教义的广泛传播在客观上也影响着政治尤其是法制。佛教既吸收俗世的文化也在以本身的理念影响改变着俗世。大众对于佛教的接受度一直颇高, 礼仪成为普通人了解佛教的直接方式之一, 这也是佛教仪制不断变革的一大动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在客观上是极为广泛的, 影响也是深远的, 其演变也都是为了与社会相适应。在现代中国, 佛教的影响力仍然巨大, 在礼仪方面既有对传统的坚守也有为适应社会所做的革新。学术界对其仪轨的研究也不断发展壮大, 这也是佛教进一步继续中国化的表现。将一些基本的与普通信众息息相关的佛门礼仪进行普及, 也可有助于规范众人在寺庙等佛教场所的举止, 同时由内及外地对佛教礼仪进行研究也是协助规范, 共促社会和谐的推动力, 这些是研究佛教礼仪的现实意义。总而言之, 中国佛教礼仪的传统与现代, 都体现了佛教教义中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社会现实, 对这方面的研究都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赖永海.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仪轨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2]陈永革.佛行人间——佛教社会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8.

[3]夏金华.中国佛教的制度与仪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4]冯修齐.晨钟暮鼓——佛教礼仪[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5]劳政武.佛教戒律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9.

[6]关剑平.《敕修百丈清规》与佛教茶礼[A].禅茶:历史与现实, 2009.

[7]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3.传统礼仪与现代 篇三

关键词:天葬;宗教信仰;敬畏自然

作者简介:杨春瑶,女,汉,四川广安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4级硕士生在读,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2

一、葬礼的重要性

葬礼为《礼记》《仪礼》中规定的五礼“吉、嘉、兵、军、凶”之一。在《礼记正义.丧大计》中丧葬的问题“君之丧,未小敛,为寄公国宾出;大夫之丧,未小敛,为君命出;士之丧,于大夫不当敛而出。凡主人之出也,徒跣扱衽拊心,降自西阶。君拜寄公国宾于位;大夫于君命,迎于寝门外,使者升堂致命,主人拜于下;士于大夫亲吊则与之哭;不逆于门外,夫人为寄公夫人出,命妇为夫人之命出,士妻不当敛,则为命妇出。”等等丧葬中的行为规范都证明丧葬礼仪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

二、什么是天葬

(一)在“古书也有‘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让狐食鹰嘬的记载。”则讲述的是先民们处理亲人遗体应对死亡的方式之一“野葬”其处理方式就如同现代意义上的“天葬”。而同时天葬并非藏族所独有,其同样也是蒙古族的丧葬礼仪之一,蒙古族天葬“蒙古语为腾格里奥如希拉嘎,如同土葬、沙葬、火葬、双葬、水葬、风葬、树葬、洞葬、秘葬一样,是蒙古族丧葬仪式之一。”其中区别,在余下文章中一一详解。

(二)藏族的天葬

藏族天葬天葬又被称为“鸟葬”“风葬”“野葬”“兽葬”。藏族称为“杜垂杰哇”,意为“送(尸)到葬场”,又称“恰多”,意为“喂鹫鹰”。天葬是青藏高原尤其是牧区常见的丧葬方式。当病人处于弥留之际的时候,家人亲属会趁尸体还没有完全僵硬的情况下,脱去病人身上的衣服,用反搓而成的白羊毛绳(各个地区是不一样的,但所有捆绑尸体的绳子的颜色均为肃穆),把亡者的头颈弯曲到膝盖之处,双足按“结跏趺坐”样式交叉置于左右股上,双手摆弄成合十状于胸前,然后用早已经准备好的布衫或者印有六字真言及其他经文的白布紧紧包裹起来,再用白羊毛绳和腰带捆绑结实,固定好。之后把尸体放在帐房的下角,一般情况下是男左女右。帐角则挂一个布帘隔开,之后点起酥油供灯。出殡的当天由家中男性后辈把尸体背出去交给专业的天葬业者,由天葬师把尸体背到天葬台举行天葬仪式,所有的送葬者全部是男性,一路上不回头、不歇步。家人为死者送行只能送到村口,不能送到天葬台。由专门的天葬师送入天葬台以后,四周的经幡翻滚,天葬师举起法螺(藏传佛教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法器),点燃柏枝,念超度经,随后守在天葬台附近的乌鸦和秃鹫便上前将尸体分食。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在藏族的天葬中间存在着几大要素,即:1、用颜色肃穆的绳子按照一定的规范捆绑摆放固定尸体2、按照男左女右的方位摆放尸体3、供酥油灯(这个在汉族传统土葬中也有体现,意为为死者照明去阴间的路,不过供油灯燃烧的燃料,根据各地自然环境有所差异)4、由男性家庭成员将其送葬5、有专职的天葬人员(天葬师)6、有专门的天葬台7、送葬过程中不能回头8、天葬师将亡灵送入天国之时需要念超度经文9、尸体可以人工肢解也可以不用人工肢解。

(二)蒙古族天葬

蒙古族传统的天葬仪式:是将死者的尸体面孔朝天,盖上一块写有经咒的布,放在荒郊野外,任食肉性禽吞食。三天后,亲属前来探视,如果尸体被鸟兽吃得干干净净,或所剩无几,意味着死者生前行善,灵魂归天。如果动得很少或原封未动,就被认为生前作恶,连鸟兽都不愿啄噬,于是便请高僧诵经超度亡灵。直到肉身被狼等吞噬殆尽才算完成。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族天葬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演变,按照丧葬方式将其大体分为同房葬、草原藏两种形式。(1)同房葬,人去世之后放入格日(即部日合格日)。而部日合格日为了使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可以有一顶帐幕以供居。格日功能相当于棺椁。(2)草原葬,是蒙古族天葬最主要要的一种形式,它是通过用蛮劲推着勒勒车跑,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尸体的归处,送葬人说三声“这里就是你通往长生天的起点”,后不回头推车返回的方式丢尸于野,让鸟兽随意啃食尸体,但是其丢弃具有随意性,没有固定的丢弃地点。故可以得出在现代蒙古族天葬里面的几大元素:1、尸体不捆绑2、尸体摆放与藏族天葬差异巨大3、不供灯4、送葬人员没有明显的性别要求5、没有专门的天葬台、天葬师6、两种天葬中送故者离开的时候,都没有念诵经文,而是三日以后发现尸体没有被神接受(没有被野兽吞噬完毕)才念超度经文来表示自己对死者的心意,念经后或对尸体进一步涂以黄油或者不涂。

三、举行天葬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无论在蒙古草原还是在青藏高原树木稀少,缺乏火葬的必备元素,所以不难想象火葬成了寺庙的高级喇叭圆寂时使用的一种较高规格的葬礼体制。同时土葬的意义在于可以让后代定期的到固定地点对往生者进行吊念,这对于游牧名族而言难以实现。历史上在藏族地区和蒙古族地区食腐性动物如狼、秃鹫、黄鼬、鹰等密布,尸体在没有棺椁的情况下,仅仅埋于地下也无法起到保护尸体的作用。而棺椁又是一项对于当时平民来讲无法承受的消耗。以上几点自然原因促使天葬形成。

(二)宗教信仰原因:藏传佛教的影响,而首先佛教的一项重要的修行就是布施,布施分为法施和财施等,法施是将佛法进一步传扬使得更多的人们脱离无边的色界,而财施则是分发自己的家财物质之类,以使得自己的罪孽得到救赎,而“天葬”将自己的肉体分发给其余的动物作为食物,也是财施的一种,让自己的肉体回馈自然,以求救赎。而在佛教经典里面如“舍身饲虎”(《佛说菩萨投身饭饿虎经》中有记载),“佛割肉喂鹰救鸽”等都是将自身的肉体投食给饥饿的动物们,最后感动上天乃至成佛。或者如同“目连救母”,摆出十方大宴来飨十方高僧以感到天地赦除其母之罪,免受恶鬼道之苦。都是财施的经典。其次在藏传佛教的一位著名女性佛学家玛久拉仲创立的觉域派中则有以“施身法”为这一修行法门,即“以身为饲,供养布施”,以“无我”为修行法门,将“我执”断裂,使得自己的身体成为无上非人类抑或鬼神的食物,以自己身心供奉,“以此来度化众生有情的吝音之心和无明烦恼。”再次,无论何种派别的佛教均轮回的观点,既然肉身必定腐,而灵魂会不断地轮回,何不舍弃这会在世上循环往复的皮囊,为其余动物提供食物,积得来世的功德。同时还有因果观念在里面,生前吃肉,死后还肉,以上均为藏传佛教对天葬的影响。而藏族地区本土宗教苯教也有类似于断身仪的宗教信仰,其后容于佛教以后也对天葬有影响。

(三)自然崇拜:蒙古族除去藏传佛教影响以外应该还有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的影响,对“腾格里”的崇拜(即对天的崇拜);对“嘎佳日”的崇拜(即对地的崇拜);对水火的崇拜;甚至出现了敖包祭等崇拜自然的仪式。天地赐予了人类生命,那么在人的生命终结能量应回归天地。所以天葬也是其自然崇拜的表现。

(四)历史原因:藏族的赞普前几任均以此升天,回归天国,实际就是这七位王者去世之后,被大臣移在隐蔽地方存放,结果仍被秃鹫吞食完毕。而蒙古族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在很久以前也有着类似葬礼的存在。

(五)现实原因:最为便捷节省人力物力,在青藏高原上,冻土地遍布,人死后将其挖坑掩埋也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能够办到的,而在蒙古族地区,人们在藏传佛教和自然崇拜观念的影响下,不愿意破坏土地和草地来实行除天葬以外的丧葬活动(火葬会破坏植被,水葬污染水源,土葬保护不了尸体,而同时游牧民族四处为家其无法定期探望。)而无论土葬、水葬、火葬等等均没有天葬对人力的节约,对自然的保护,同时保护人类的尊严。

四、藏蒙古两族天葬的现实意义。

人的生命过程也许并不那么美好,往往面临着虚无与寂寞,就在这种虚无与寂寞的日子里,人类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是继续污染土地、水源。还是将自己回馈给创造万物的自然。而天葬的直接现实意义就是:让人的灵魂最快的回归到天国,让能量不朽,循环不息。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传统婚礼礼仪知识 篇四

三书六礼

三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亲书

聘书是订婚用的书,用于“纳吉”。

礼书是“纳征”时使用的书,礼书内会详细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迎亲书,即在“亲迎”时使用。

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纳采: 欲与女方结亲的男家遣媒妁提亲,送礼求婚。

问名:由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年庚及“八字”,通过占卜、算命来看男女双方是否相冲相克,问名”也称为“过小帖”或“合八字”。

纳吉: 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

纳徵:纳徵礼往往是婚姻六礼的关键。即派遣者纳送聘财以成婚礼,故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择定结婚佳期,用红笺书写男女生庚(请期礼书),由媒妁携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

亲迎:亲迎又称迎亲。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

婚礼禁忌

一:出嫁时间的禁忌出嫁的时间要尽量避开六月,三月和七月。传统习俗认为在农历六月完婚的新娘又称“半月妻”,因为六月是整年的一半,六月新娘即等于半个新娘,相当于有前无后,夫妇婚后容易离异。倘若家中突然有直系亲属辞世,那么该年均不宜办喜事也不宜去婚姻登记,否则是“生入死出”的冲犯。另外农历的三月和七月是鬼魂多出没的日子。对长辈来说,以上这几个特殊月份完婚意头都不太好,所以要尽量避开。完婚后三日,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当天须在日落前赶回夫家,如果实在来不及,新人在女方家留宿,切记不可同房,必须要分开睡,以免因此给娘家人造成晦气。除此之外,新人最好不要在外过夜。新婚的四个月内也禁止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

二:出嫁仪式的禁忌安新床后到新婚前夜,准新郎最好找个未成年的男童一同睡新床,否则犯了睡空床的禁忌,所谓“困空铺,不死尪,亦死某”,认为是凶兆。新郎到新娘家中迎娶新娘,新娘离家时应喜极而泣,且哭的越快越大声越好,这叫留下“水头”旺女家,有越哭越发之意。

三:出嫁方位地点要注意安新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不要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新床也需放置一些吉利好兆头的物品在床上,例如百合、红枣、莲子,意喻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

四:婚礼中事物的禁忌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所有礼服,婚纱,鞋子等都应是全新的,且礼服避免有口袋,因口袋多能带走娘家财运,所以最好选择无口袋的。新娘手捧花忌选生花,生花容易枯萎,婚事讳之。如若要选,最好选择连招花和石榴。连招花其状意喻闺女出嫁,石榴意喻多子多孙。新婚的对联最迟也要在结婚前夕挂上,完婚满一个月后要除下,且选购对联时,男女双方各自的对联要分清。

传统婚姻的礼仪

相亲

一般分两个程序:首先,介绍人带男方去女家,让女家看看男家,也让男女二人打个照面,或作短暂交谈。后来,让各方表态,如都同意开亲,便约定日期,由介绍人领女方及其女性亲属去看男方家庭状况,名曰“看家”。这时,女方如不同意,可小坐即去;同意了便留下就餐(这中间还有女孩给男孩煮糖心子的说法),男方家长可趁此机馈赠女方“见面钱(物)”。

定亲

相亲以后,便要议定日期举行定亲礼仪,订婚虽不是法定手续,其习俗仍普遍存在,常是男方由介绍人或由兄弟陪同,携带丰盛的礼品,送至岳丈家及岳丈的至亲,称之为“上门”。岳丈本家及至亲须轮流设宴招待,且放鞭远接远送,乡人作陪,叫男方“新姑爷”,席坐上首,留宿双日。随后,女方也携带少数礼品到男方家回拜。这样,一门亲算正式定下来。也有由介绍人带领女方(仍有女性亲属陪同)到男家“过门”的。男方盛情款待后,还要留宿(起码得留下女方两个人),翌日,则请裁缝给女方做衣(两套以上)。总之,礼仪可简可繁,并不千家一律。近年,程序日趋简化。

送日子

经男女双方及其家庭商议,选择吉日为婚期,由男方备上礼物,将结婚日期写上红纸,曰“喜帖”。由介绍人送至女方家,女方接受了喜帖和礼品,婚期便算定了。男女双方应为结婚筹备衣物、家具等。现时,还到当地政府领取结婚证。

迎娶

5.关于中国传统礼仪 篇五

我国自古就有“客来敬茶”这一民俗礼仪。

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

最基本的奉茶之礼,就是客户来访马上奉茶。奉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如有点心招待,应先将点心端出,再奉茶。

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同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是点心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向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请慢用!”奉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公司的同仁。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碟子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中国传统礼仪“东道主”的由来

在各种活动或比赛的报道中我们常会听到“东道主”这个词,“东道主”这个词是由何而来呢?

“东道主”这个词最早是来自春秋时期的一个典故。

公元630年,晋国和秦国的联军包围了郑国的国都。郑文公向老臣烛之武求救。烛之武思考了很久,决定身入险地,凭自己的口才设法解围。

当夜,烛之武在天黑时叫人用绳子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自会见秦穆公。晋国和秦国是当时的两个大国,虽然这次联军包围郑国,但他们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明争暗斗。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国怕是保不住了。但郑国灭亡了,对贵国也许并无一点好处。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国和郑国之间隔着一个晋国,贵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恐怕难以做到,到头来得到好处的还是晋国。”

秦穆公听了,觉得烛之武说得有理。烛之武进一步说到:“要是您能把郑国留下,让他们作为你们东方道路的主人,你们使者来往经过郑国,万一缺少点什么,郑国一定供应,做好充分的安排,这有什么不好?”就这样,秦穆公终于被烛之武说服了,他单方面跟郑国签订了和约。只剩下晋国独木不成林,晋文公无奈,也只得退兵了。

秦国在西,郑国在东,所以郑国对秦国来说自称“东道主”。后来,这个词就泛指招待迎接客人的主人了,一直流传到现在。

传统敬茶礼仪茶水只沏八分满

客来敬茶是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更有一句老话叫“水满欺人,酒满敬人。”现实中已少有人会记得,也不会太多拘礼!更有不解“水满”为什么会是欺人呢!

6.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篇六

1.飨燕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上古时,飨、燕是有区别的。飨礼在太庙举行,烹太牢(祭祀时使用的祭品)以饮宾客,但并不真吃真喝,有一定之规,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礼在寝宫举行,亦有一定之规,燕,通「宴」,为吃喝之宴。

2.饮食之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这里说的“饮食”也是宴饮,通常专指宗族之内的宴席,而不是日常家居的饮食。宗族兄弟合族宴饮,大抵有两种,一种逢祭而宴,一种以时而宴。

飨燕礼

二、冠礼、笄(jī)礼

冠礼

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是从这种“成丁礼”演变而来。《礼记·冠义》说,冠礼是“成人之道也”,要按照“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四个方面的礼的规范加以约束,使之成为具有“孝、悌、忠、顺”完美品德的人。故古人重冠礼,行之于宗庙,告于先祖,民族之新生命,已由幼苗而长成,负担继往开来之责任。

冠礼

笄礼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女子在15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结发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女子到了20岁,虽然还未许嫁,这时也要举行笄礼,表示今后要以成人相待。

笄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

笄礼

三、射 礼

射礼有四种。一是大射,即天子、诸侯祭祀前选择参加祭祀人而举行的射礼;二是宾射,即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三是燕射,即平时燕息之日举行的射礼;四是乡射,是地方官为荐贤举士而举行的射礼。射礼前后,常有燕饮,乡射礼也常与乡饮酒礼同时举行。大射前燕饮依燕礼,纳宾、献宾、酬酢及奏乐歌唱娱宾,宴毕而后射。

投壶之礼

与射礼相仿的还有投壶之礼。有人推测投壶乃是射礼的变异,或者由于庭院不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鹄;或者由于宾客众多,不足以备官比耦,因而以投壶代替弯弓,投壶,以箭矢投入壶中为胜。以乐嘉宾,以习礼仪。

四、乡饮酒礼

乡饮酒礼是敬贤尊老之礼。《周礼·地官·乡大夫》说:“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与其众寡,以礼礼宾之。”郑玄归纳乡饮酒礼的意义有四项:一是选拔贤能;二是敬老尊长;三是乡射,即州长习射饮酒;四是卿大夫款待国中贤者。(《仪礼·乡饮酒礼》孔疏)乡饮酒是基层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养老、优老之礼

我国有养老、优老的传统,古礼中对此有详细规定。《礼记·王制》云:“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九十使人受。”这虽是儒家的理想制度,但对历代都有很大影响。

优老是指对老年人的优待政策,往往由国家颁布律令加以施行。如在田役方面,规定80岁以上的老人,家庭中可免除一名男丁的田役;90岁以上的老人,全家免除田役。在道路交通方面,规定车辆、行人见到老人要主动让路躲避。在刑律方面,规定70以上不得为奴,80、90虽然有罪,亦不加刑。北魏时,还有为高年老人授名誉官职的办法,也表示了一种恭敬之意。礼经的这些主张,对后世的优老制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金代天德三年,沂州一名男子犯罪应处以死刑,但家中老母有病而别无侍奉之人,海陵王特准免于一死,命在家奉养老母。这是“独子留养”制度之始,后来定为法令,历代多沿用其例。

历代养老、优老的法令和规定,体现了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个方面。

六、帝王庆贺之礼

1.帝王即位改元

《尚书》之《顾命》、《康诰》篇写到周成王死后,康王告殡宫而即位的典仪,这是文献中最早的关于帝王即位礼的记载。与即位相关的是“纪元”。

新君改元,自有肇兴代终之义,第一年称为元年。我国历史有可靠元记载的是西周共和元年,相当于公元前841年。后代帝王在位期间改元,往往因为有某种祥瑞或灾异,或者是为了纪念某一事件。

2.朝礼

朝礼是帝王与大臣上朝办理政务之礼,主要涉及听朝之场所,听朝之时间,以及与听朝相关的仪式。朝之所以称为朝,因为通常都是在清晨入宫廷理事。《孟子·公孙丑》云:“朝将视朝。”《诗经·齐风·鸡鸣》云:“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古之君臣鸡鸣天明之时入朝,而未明之时即已起身上路。群臣俟君王临朝,拜揖行礼,王答礼,就位,然后听事理政。事毕,退朝入路寝。群臣各自回到各自的治事之所。

3.朝贺之礼

常朝为治理国政而设,除此之外又有大朝,又有节日庆贺,礼仪规格皆高于常朝,故朝贺之礼另有一套礼规。

唐代元旦、冬至两大朝会,合称“正至”。元旦朝会,由皇太子献寿,中书令奏诸州上表,黄门侍郎奏祥瑞,户部尚书奏诸州贡献,礼部尚书奏诸蕃国贡献,百官上殿高呼万岁。乐舞有“三大舞”,即七德舞、九功舞、上元舞。朝贺毕,皇帝宴飨群臣。

朝贺

4.千秋万寿节

帝王诞辰称为“千秋节”或“万寿节”,庆贺典礼始于唐玄宗。上古有祝寿之词,但无庆贺生日之活动唐玄宗时,宰相率群臣上表称贺,要求将玄宗生日定为“千秋节”,置酒张乐,大宴百僚。玄宗登花萼楼受贺,全国放假三天。晚唐诸帝过生日多邀集沙门、道士讲论祈福,也没有举行朝贺之礼仪。

唐、宋时,每一皇帝诞辰往往各立节日名称,如唐玄宗生日称“千秋节”;肃宗生日称“天成地平节”;五代后唐庄宗生日称“万寿节”;宋真宗生日称“承天节”;仁宗生日称“乾元节”……元代则一般统称“天寿节”或“圣诞节”;明、清称“万寿节”。

可列入“嘉礼”的典礼制度还有许多,如“尊亲礼”,皇帝追尊已故的先祖父考,给他们加上种.种尊号,或者给禅位的太上皇,给皇太后、太皇太后加上种.种尊号、徽号;又如“巡狩礼”,帝王巡行天下,察吏治,观民风等等。

礼者,履也、体也。实践谓之履,即人生行为之法则,立本谓之体,即民族、国家、社会、家族等人群之秩序。时至今日,由于各种原因,丢失了很多可以承载中华民族人文品格和精神气度的传统。仪礼就是其中之一。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一种寓教于美的文明教化方式,有着民族特有的人文传统。礼乐文化强调秩序与和谐,故而回归民族文化传统,无疑将增添我中华民族屹立风雨的底气,给浮躁庸俗文化有泛滥趋势的当今,注入一股雅正的新风。

7.传统礼仪心得体会 篇七

目前, 为优化精神生活, 提升道德境界, 增进礼仪知识, 接受茶艺培训、学习茶道知识的人越来越多, 部分城市更是高瞻远瞩, 将传统茶道教育纳入礼仪德育体系之内, 以期普及茶道文化, 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补养, 怡情雅志, 修身养性, 仪态端庄。

1 茶道与礼仪道德

我国著名茶学家庄晚芳教授认为, 茶道是通过饮茶方式, 对人们进行礼仪教育, 提升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我国自古以来被奉为礼仪之邦, 中华儿女勤劳朴实、热情好客, 每逢客来, 必定敬茶以示尊贵, 这也已成为我国人民待人接物的最起码的礼节。

茶道礼仪可以被视为个人修养中最为显著的一个部分, 孔夫子提出, “人无礼, 无以立”, 茶道是东方教化的结晶, 是谦和淡泊的体现, 茶礼的实行和茶具的选择, 都是对客人敬重的表现。我国民间有敬茶歌如下:“客人来了先问好, 净手烫杯把茶泡, 泡茶之礼有门道, 水满七成最为妙, 凤凰点头三鞠躬, 动作连贯手灵巧, 双手捧茶敬客人, 微笑致意有礼貌。”另外, 我国新人成婚之日会端茶敬给双方老人以表孝心, 邻里之间走访时会相互敬茶以示和睦, 君子之间更是会以茶会友, 象征淳朴自然的友谊。可见, 茶道在我国是道德礼仪的典型代表, 是展现人情之美、教养之德的绝佳物质载体。

在茶道发展的过程中, 形成了著名的“茶道八德”, 即康、乐、甘、香、和、清、敬、美, 这是我国茶文化的集中体现, 也是我国古典处世哲学的有力彰显, 它们与我国传统文化密切融合, 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文明。“茶道八德”是饮茶之人对自身的道德要求, 将茶道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升到精神境界高度, 纳入高品位的哲学思想范畴, 体现出饮茶之人对真善美的道德境界的无限追求。陆羽在《茶经》中曾说, “茶之为用, 味至寒,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正是将茶德归结于饮茶之人的俭朴美德。无独有偶, 我国当代茶学家也提出过类似的思想, 例如, 庄晚芳提出了“廉、美、和、敬”, 程启坤和姚国坤提出了“理、敬、清、融”, 范增平提出了“和、俭、静、洁”, 林荆南提出了“美、健、性、伦”等等, 这些都是茶德思想在崭新时代条件下的普及与发展, 它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了饮茶之人所应有的道德水平和礼仪层次, 强调要通过实践茶道的艺术过程, 引导饮茶之人进一步完善个人的品行修养, 达到至和、至善、至美、至纯、至真的崇高境界。

可见, 茶作为大自然的产物, 集天地之精华, 钟灵毓秀, 清淡和静, 俭朴甘甜, 正与中华儿女谦逊温和、恪守本分、淡泊志远的性格特征相吻合。随着茶道的发展, 茶早已超出自然范畴, 从日常物质层面升华为高度精神层次, 演化成为人格化的品行, 变成高尚道德情操和高超礼仪水准的象征。

2 茶道与品行

素来茶品如人品, 自古佳茗似佳人。中国人历来喜好以茶的纯净、高洁、清廉、淡泊的品格来比喻正人君子的高尚情怀。青青茶园中, 生机勃勃的茶叶终年葱郁、采而愈发, 让人感受到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立世精神。在制作加工过程中, 茶不畏揉搓翻飞, 不惧高温烘焙, 历经千难万险终成珍品, 正如君子一般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百折不挠, 最终促成完美的品行。茶叶成长不择沃土、随遇而安, 种茶之人不必耗费太多心神精培细养, 天水灌溉, 自然光照, 即可长出嫩绿的茶芽, 正映衬了抱朴守静的行事风格。茶道演绎时, 无论在寻常百姓人家以粗陋茶具粗茶进行, 还是在文人雅士厅堂中以上好茗茶入佳壶细杯, 茶汤依然故我不改色香本味, 超凡脱俗, 不媚俗、不势利, 中庸而纯正。经水泡以后茶味先苦涩后甘甜, 最终复归平淡, 正象征了以苦为乐、先苦后甜、先人后己、归于平凡的精神, 这是我国民族品格的集中彰显。

茶道将茶叶恬淡的一生化为一缕清香、一汪翠绿, 让人们在品茗的同时感受到茶叶高远的情怀, 继而获得灵魂的涤荡和心灵的升华, 让人们懂得无论身处何时何地, 都要自尊、自爱、自立、自信、自强, 永保一份清静与高远, 洁身自好、宁静致远, 以崇高的品行诠释高尚的人格。

我国传统茶道中蕴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处世文明与人生哲理, 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与感召力, 在经济高度发达、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日, 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日益迫切的大环境下, 普及茶道文化, 用茶道来促进我国的礼仪道德教育, 无疑能够为我国的精神文明教育和素质文化教育开辟出一块崭新的天地, 以茶教化, 习茶做人, 大幅提升群众的综合礼仪道德素养,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以传统茶道促进礼仪道德教育

3.1 以茶道传达爱国主义情怀

茶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凝聚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 能够超越地域、时间、年龄、民族, 为所有人所共赏。目前, 我国的茶道文化已经随着我国茶叶产品的国际化流通走向世界各地, 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有力代表。众所周知,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 就越能够为世界各族人民所接受, 就越能够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就越能提升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一书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及茶道的专著, 本书将我国的茶学、茶艺、茶道精神集中荟萃, 将儒释道三家的核心理念渗透其中, 对茶的自然与人文意义进行了区分, 并对我国的饮茶艺术予以概括, 促使我国茶道文化正式成为系统的流派, 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本书现已被翻译为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它奠定了我国茶道文化的理论基础, 是我国茶道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一个巨大贡献。将茶道的历史文化纳入教育体系内, 无疑能够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另外, 茶道也是我国民族统一性的极佳体现。茶道为大陆和台湾所共有, 大陆的中华茶艺业联谊会将茶道精神概括为“静美”, “中华民国茶艺协会”则将之概括为“清、敬、怡、真”四字, 大陆的陆羽茶艺中心提出茶道精神包括“美津、健康、养性、明伦”四点, 台湾高雄市茶艺协会则将其概括为“中庸、俭德、养气、品味”。大陆与台湾的茶道同根同源, 双方对于茶道文化的理解在核心理念上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将茶道文化发扬光大, 促进海峡两岸茶道文化的交流与探讨, 以茶道带文化, 以文化带经济, 以文化带政治, 将有利于两岸爱国主义的深入发展。

3.2 以茶道普及勤俭节约品行, 传达和谐社会理念

我国传统茶道文化尚俭, 陆羽在《茶经》中有云:“茶之性俭。”“茶, 行优而有俭德者饮之甚宜。”易经》中则有记载:“君子以俭德避难, 不可以禄荣之。”可见, 兴饮茶之风, 以茶代酒, 用清茶一杯替代觥筹交错、浮光掠影, 以俭朴的陶瓷杯替代美酒月光杯, 以茶宴中清丽简约的服装代替酒水宴会时富贵绚丽的服饰, 必定能够为社会带来一股勤俭、节约、清新之风, 用茶叶至清、至纯、至真的本性于潜移默化之中给人们带去熏陶和启发, 让人们从喝茶开始, 杜绝奢侈、浪费、攀比的不良风气, 自力更生、适度而为、一切尚俭, 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茶道演绎的过程中, 自始至终所秉承的精神就是谦和与尊礼。在我国, 饮茶自古以来便是人们进行人际沟通的有效手段。饮茶重视天时地利人和, 茶中含有深刻的敬意, 以茶敬客, 客人的尊贵自不用说。众人围坐饮茶, 以和为贵, 自然可以增进友谊、加强团结。学习传统茶道, 可以让人们渐渐地熟悉待人接物的礼仪, 养成自然开阔的胸襟, 遇事不急, 处之泰然, 遇人奉礼, 人际和谐, 对人对物皆能自然应对、由心而发, 必能形成一派团结向上的景象, 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3.3 以茶道养成高雅的生活情趣与审美理念

《中国茶业北京宣言》把传统茶道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将时代精神融入到茶道文化之中, 以茶道文化系统、完整地诠释时代精神, 正式将我国茶文化的核心理念概括为“清、静、雅、和”四个字, 使传统茶道成为宣传时代精神的物质及理论载体。将传统茶道发扬光大, 可以让人们体会到茶道之中所蕴藏的深刻审美情趣, 为人们带来美的精神享受, 让人们自觉地去追求雅致、高洁、淡然的生活意境, 提高个人精神修养及文化品位, 养成踏实务实、苦中寻乐、勤俭自立的精神。同时, 茶道文化中求真、求善、求美的追求也将对人们的审美理念产生影响, 它会帮助人们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找到自我的准确定位, 不为外物所动, 谨遵内心所想, 理解世界的本质、价值的所在以及存在的意义, 在茶道艺术中找到生活的真谛和审美的真理, 实现物质与精神的高度融合。

3.4 以茶道弘扬科学的处世态度

茶道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 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说, 茶道的精神层面所针对的是人们的审美理念与人生哲学, 那么茶道的物质层面就可以视为是对人们科学处世态度的概括。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收集的涉及茶叶的药方共有十七个之多, 民间秘方中以茶入药者更是不胜枚举。据研究, 饮茶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癌防癌的功效, 朱德作诗云, “庐山云雾茶, 味浓性泼辣;若得常年饮, 延年益寿法”。可见, 饮茶不仅是一种精神的放松和享受, 更是一种对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倡导。学习茶道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饮茶对于健康的巨大促进作用, 对于其中所蕴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学理念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最终养成科学的处世态度, 以最科学的方式实现人生的价值。

摘要:茶道是对古典艺术哲学与现代文化品位的集中体现, 具有高度的礼仪道德示范作用。学习茶道能够帮助人们增加礼仪知识、提升道德境界, 实现物质与精神双丰收。本文分别介绍了茶道与礼仪道德、茶道与品行的关系, 而后从爱国主义、和谐社会、生活情趣与审美理念、处世态度四个方面分析了传统茶道对我国礼仪道德教育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传统茶道,礼仪,道德,教育,关系,品行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M].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45-56.

[2]林治.中国茶道[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0.23-43.

8.传统礼仪制度对现代的启示 篇八

杨志刚在《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中坦言,研究中国礼仪制度,“一是希望廓清历史的真相,探明那些已经鲜为人知的细节,或在矛盾的历史陈述中清理出事物的来龙去脉,澄清其意义、价值;二是在此基础上,深入认识、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演变,把握其特点和特质,进而能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有所助益。”“有所助益”是在对传统礼仪制度真切理解的基础上获得的。前者是后者的升华。关于“真了解”,陈寅恪曾有过亲切而精辟的论述,它是“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例如作者在辨析礼之起源时,就是凭着“真了解”去疑存真的。先仔细辨析了风俗说、人情说、祭礼说和礼仪说等说法的合理性和局限性,然后在大体认同杨宽之礼仪说的基础上,用自己略有补充的文字如是表述: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礼仪活动。当然,这也不是最后的说法,比如,原始民族的礼仪又是如何来的呢?当然,任何问题都可以永远追问下去而没有尽头。不过,在我看来,这里牵涉到礼仪活动与民俗的内在联系及先后渊源关系。往前溯源,即从礼到礼仪活动,再到民俗活动,本链条之最后一环毕竟处在较重要的地位。欲求得对礼之深切理解和同情,与先民日常生活水乳交融从而征显同一性的民俗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形形色色的礼仪活动在历代或多或少被统治者利用,用以稳定社会秩序,有关“周礼”制定者的争论即是一显例,有学者认为是王莽托人伪作,又有人认为是王莽自己所为。杨志刚回避了这一有争论的历史悬案,直奔主题。礼仪活动虽然一般不会产生实际效果,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试图改变和驾驭未被认识的自然力量的精神依托,并且通过礼仪活动,促进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合作。这种作用即礼仪内在所涵化的同一性要求。而民俗在先民的实际生活中就起到同一性的作用。礼仪活动是民俗活动的一部分,且起源没有后者早。刘姥姥两进大观园之所以极具喜剧性,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两种礼俗生活的冲突,其精神上的同一性因社会情境的变化而同大观园的公子小姐们有所差异。本来么,看者与被看者因地位相异而心态亦不同,作为看者的贾府诸人通过被看者乡下老太而宣泄平时不能公开释放的情感,人类与生俱来的顽劣本性在此也得到形象化描摹。

礼与俗的分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乃至前者渐行渐远,几成吾国文化传统中为人诟詈的对象,而一些淳朴的民俗也无可挽回地被新的民俗或时尚所替代。我们要想在新世纪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又离不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只有“真了解”,才能除旧开新和推陈出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因此日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从一个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上讲,礼象征了社会的文化规范,俗代表的是人的生物本性,中国古人对礼俗关系的认识和把握,其实是对于如何调解、处置文化规范与生物本性之间的矛盾,在历史的过程中作出的选择。文化是人类生存的精神依托,礼俗所代表的文化在一定层次上调控着人类的精神生活,不能像物质金钱那样立竿见影。现代一般人对宗教和一切其他的精神力量都看得很淡,而对于具体有形的东西则加以重视,例如钱或权力。有钱可以得到你所想要的一切,有权更可以直截了当地为所欲为。余英时在《钱穆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深感当代是信仰普遍衰微的时代。此乃时代情境使然。钱穆在《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回忆自己如何走上治史之路后,语重心长地说,“此后治学,似当先于国家民族文化大体有所认识,有所把捉,始能由源寻委,由本达末,于各项学问有入门,有出路。余之一知半解,乃始有转向于文化学之研究。”钱穆学术之转向实“亦自国内之潮流有以启之也”。我们已可从中窥探到当时研治文化之浓厚氛围,同“五四”以来的潮流是一致的。根深才能叶茂。欲除旧开新或推陈出新,以对当代文化之建构有所裨益,“旧”的即传统我们必须“有所认识,有所把捉”,有“真了解”。杨志刚无疑通过他对中国礼仪制度的扎实研究,为我们别开一吸取借鉴传统文化的新天地;其著作对不止于“真了解”传统的读者诸君的启示想必会更多。

9.传统的殡葬礼仪 篇九

人之生死是自然规律,“福寿康宁固人令所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无”。中国民间习俗认为凡50岁以上者因老、病而亡为寿终正寝。这种正常死亡的老人称“老喜丧”,其丧事多被当作喜事来办,只是色调为白。对于正常死亡,家人已有准备,寿材寿衣早就预备好了。

弥留之际,亲属要为死者沐浴、穿衣。

亲属给死者沐浴,一方面寄托了生者对死去的人深深的孝敬之情,另一方面也有和“寿衣”一样的象征意义。清洗尸体所用的水也不是我们普通所用的水,一般情况下这些水需要用阴钱,如烧香、化纸等纸钱买来,俗称为“买水”。这种钱只有在阴间才有价值,只能由灵魂享用,买水就是把“阳水”变成“阴水”的一个转换仪式。“买水”为死人沐浴的目的除了在于“用水洗去死者生前的罪恶,消除死者在生前所犯下的罪孽”外,主要是要让死者的灵魂知道,这不是在给活人沐浴,而是要让死者干干净净地到达阴间,被祖先所收容。

在死者弥留时刻亲属还必须为其穿上寿衣,之所以在这时给他穿衣,有如下两种说法:其一为如果不穿新衣就是让死者“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地遗憾和内疚;其二为出于现实的考虑,人死了其身体就会开始僵硬,这时穿衣当然会有很不便之处。在北方汉族的习俗里,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在死者的头上要戴上一顶挽边的黑色帽,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话,脚上要穿黑 色的布鞋;而如果是女性的话要穿蓝色的布鞋。寿衣一定要是传统的式样,哪怕改朝换代、时过境迁,平时再也不穿民族的传统服饰了,等到临死的那一天,也还得要恢复原来的装束。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认不出自己的子孙,就不让他认祖归宗。

10.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 篇十

关键字:传统 礼仪 现代 社会 西方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礼仪似乎在逐渐衰落,许多传统礼仪不被人们重视,我国礼仪的渊源是什么?传统礼仪对现代社会有何影响?古今人际交往礼仪有何不同?许多人已不了解。为适应社会发展,我们还应积极借鉴西方礼仪,但在借鉴过程中,还应掌握一个度,仍应以传统礼仪为主。

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作为中华民族的基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原始社会时期,我国的礼仪规范就已经初备雏形。大约在奴隶社会的夏、商、周三代,我国的传统礼仪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学术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我国的礼仪也进入到了发展变革阶段。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奠定了封建体制的基础,中国由此开始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古代的礼仪也随之进入了强化和衰落阶段。辛亥革命后,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中国的旧有礼仪规范和礼仪制度逐渐被抛弃,新的礼仪标准得到推广和传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礼仪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许多落后的封建礼仪被淘汰,而一些优秀的传统礼仪被保存下来,发扬光大。在对中华传统礼仪进行扬弃的基础上,中国现代礼仪还广泛地吸收了西方礼仪,真正做到了“中西合璧”。

中国人素来重视礼仪,中国的“礼乐射御书数”传统六艺中,“礼”字第一,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重视礼仪的传统。人与人交往,如何称呼对方,彼此如何站立,如何迎送,等等,都有礼的规定。即使是吃饭,也应该在举手投足之际显示出自己的修养,称之谓食礼。行为合于礼,是有修养的表现,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然而,现代社会的人们,越来越缺乏礼仪素养,把那些在礼仪上不拘小节的人,认为“潇洒”;把身穿奇装异服,口讲粗话的人,认为“有个性”。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吃没有吃相,穿着邋遢,见了尊长连个招呼都不打,麻烦了别人连句感谢话也不说,在公共场所目无他人、任意所为,这都是没有修养的表现。就这点来看,传统礼仪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传统礼仪中,当然也有许多糟粕,如“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这些都是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因而需要抛弃。

作为一个文明公民,应当自觉地讲究礼仪。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而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从尊重别人做起。尊重别人就应当对别人有礼貌、讲礼仪,礼貌礼仪从来就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准。人们在见面时相互握手、行礼、拥抱、献花等,这是对对方表示尊重和友好的礼貌行为。一个人在与人交往时能够真诚热情,谦恭随和,耐心周到,这是讲究礼仪的表现,这些行为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气质修养,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礼貌、讲礼仪的人才能受人欢迎,也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按照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去交往,去生活,如遵守公共秩序,尊老爱幼,遵时守信,注重仪容仪表等。这些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创造出安定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交往。

礼仪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安定团结、和睦友好的环境中,而这种环境需要礼貌礼节去创造和维持。一句热情的问候,一个亲切的微笑,都可以使你得到一个朋友,得到一份友情,生活会因此变得温馨和谐。一声“对不起”、“请原谅”,能够减少摩擦,转怒为喜;而横眉冷对,出言不逊,高傲冷漠,就可能造成气氛紧张,矛盾横生,生活会因此变得索然无味,工作中会困难重重。在社会生活中,礼仪就如同春风与美酒,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沟通着人们的情感,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人们彼此尊重,相互理解,达成共识。礼仪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人与人的相识是借助礼貌礼仪开始的。在社交活动中,每个人总是以一定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及某种行为出现的,这些因素作用于对方的感官,会给其留下第一视觉印象,这种印象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常常会使人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定势和情绪定势,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相互交往的进展与深度。得体大方的衣着,彬彬有礼的举止,良好的精神面貌,温文尔雅的谈吐,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从而取得信任,建立友谊,有效地进行社交活动。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只有有礼貌、懂礼仪的人,才能够左右逢源,应付自如,才能够被周围的人所接受。在社交活动中,礼仪不仅起着媒介的作用,而且起着“黏合”和“催化”的作用,对于表达感情,增进了解,树立形象是必不可少的。

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还应积极吸收西方礼仪,但我们不应盲从,更不应将西方礼仪代替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

中西方文化环境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基本上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而这恰是形成礼仪的基础,因而中西方礼仪也存在极大的差异,从一些细节中就可以看出,如: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另外,在与人交谈时,切不可谈及个人的私事,诸如年龄、婚姻、收入、信仰等等。看到别人买的东西不可问其价格;如果看到别人回来,也不能问他去哪儿了或者从哪里来,否则就会遭人厌恶,西方人常用“鼻子伸到人家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人的轻蔑。而在中国,人们对个人隐私的界限远没有这么深刻,人们并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生活作一般了解。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利益是西方礼仪,因此,我们需要借鉴西方礼仪。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11.仪态礼仪中的传统文化 篇十一

关键词:仪态礼仪 传统文化

现代礼仪规范了人们在仪态现象方面的行为举止,它是从现代社会的需求来塑造每个人在社会交际中的仪态形象,开放带来了东西方礼仪规范的趋同,但传统的文化不会因为开放兼容而消失,反而会在某些方面更显其独特精神。纵观历史,我们不难从现代礼仪规范中找到传统文化的影子。

文化是什么?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简言之,文化是民族传承的精神,传统是民族精神具体化的制度、习俗等。中华传统文化是内敛的文化,它表现在个人修养方面最突出的特质是要做“谦谦君子”,所谓“君子慎独”“仁爱”都是建立在内敛基础上精神层面的塑造完美人格的行为标准,这种内敛的文化在礼制原则上又表现出高度的自谦。“温、良、恭、俭、让”是君子之人的行为准则。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尊重。就如侠客交锋,出剑的侠客总是在对方出手后方才拔剑出鞘,以守为攻,不温不火方显侠义之气。

称呼之礼,首在尊人抑己。人与人交流,称呼对方是交流的第一步,称呼不当,会为进一步的交流造成阻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一点上就能做到与人玫瑰手有余香。“尊”“贵”显而易见是抬高对方,“敝”“在下”则是把自己放低到再下一个层次,明明自己的家人颜值很高,却偏要谦称“拙妻”“犬子”“小女”,中国人的自谦可谓是到家了,但这并不影响自身的形象,抬高了对方也彰显了自己,双赢的策略。

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又要彬彬有礼。一般性打招呼,传统上行拱手礼。方式是双手合抱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进门与落座时,主客互相客气行礼谦让,行的是揖礼,称之为“揖让”,揖让时要低头,上身略向前倾,我们的老祖宗同样倡导“揖要深”。身份再高的人也要回礼揖让。

入座之礼,不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座次都讲究井然有序,面门、居中、东向,尊卑自现、主次分明。诚然如此,所谓的西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席”,被推举为西席的人,在入座前要对在座的人拱手致意,感谢大家抬爱,方能入座,这叫“承让”入座。

行走之礼,尊者居中、前行,是通行的礼仪规范。西方人讲究挺胸抬头昂然阔步。我们的文化传统则内涵更加丰富。君子行路要四平八稳,取意在心性的平和,性格的健全。在长者、尊者面前,要表现出应有的礼节。首先要放低姿态,低眉垂手而立。古代有“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孔鲤过庭”这个历史典故大家都熟知,作为儿子,孔鲤每次经过父亲堂前,都是“趋庭而过”,在父亲大人面前,他必须表现出他的谦恭,;《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同样写了这样一个细节,有脚疾的触龙,面见太后之时“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这种传统,还体现在乡间民俗里,即便是寻常百姓之家,那小小的门槛,也不是随意能踩的,须是迈过方是正式的入门。这迈就意味着礼的存在。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仁者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者他人,以赢得他人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收到良好的时候效果。传统文化的浸染,又表现为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礼节性的表示,更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者,是恭敬虔诚的,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仪原则在当代时候仍然值得提倡,这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12.传统礼仪心得体会 篇十二

一、加强对大学生实施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

21世纪的竞争, 归根结底就是对人才的竞争。21世纪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 还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要求具有健全的人格。这不但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也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中开展的传统礼仪教育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着眼于大学的实际生活, 把礼仪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 并让学生在生活中把所学的礼仪知识表现出来。传统礼仪是拓宽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的要求, 也是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 随着时代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二)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智育发展

大学生的智育发展和大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智力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时代需要的人才既需要有创新的思维方法, 又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高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 要把传统的利益知识作为理论知识渗透到对大学生的整个教育中,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传统礼仪文化培训, 丰富大学生的礼仪知识。通过对大学生实施传统文化礼仪教育, 让大学生学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说话、学会穿衣打扮, 让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学会利用传统礼仪文化来交际, 和教师搞好关系, 和同学搞好关系, 学会合理分析和解决问题,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在人际交际中处处有礼, 促进大学生智育的全面发展, 为今后的职场生活奠定基础。

(三)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传统礼仪文化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 也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大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学习, 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文化水平。礼貌谦逊、为人诚恳、尊老爱幼等都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 礼仪可以引导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表现出一个人得道德精神。礼仪处于社会公德的范围, 包括了社会人的一切行为。通过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掌握到传统文化礼仪的真正内涵, 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 引导大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因此, 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礼仪文化教学,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利用传统礼仪文化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一)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礼仪文化教学是一门集礼仪实践教育、文化教育以及思想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教学。要在传统礼仪教学中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就要让大学生喜欢上这一门学科, 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 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性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传统文化礼仪的课堂教学中来。同时, 教师还要做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以及通过提问的方式等, 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一些管理传统礼仪的视频和图片,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 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

知识和行为的结合, 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也是传统礼仪文化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 要想实现大学生知识和行为的结合, 就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传统礼仪文化的知识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内容也纷繁复杂, 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遵循思想、文化以及礼仪三要素并重的原则。同时, 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的提高, 道德修养的养成。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的选择, 尤其是要针对面对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礼仪丢失现象, 选择相应的内容,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讲解, 帮助学生矫正不恰当的行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其教学的内容还要体现出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内容, 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通过教学,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教学内容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特点,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效率。

(三) 注重对课程的建设

就目前来说, 高校在实施传统礼仪文化教学的过程中, 课程资源短缺一直制约着高校传统毅力文化课的开展。高校要解决好这一问题, 就要鼓励更多有利条件的教师开设传统礼仪文化课程, 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渗透到传统礼仪文化课程中, 把传统礼仪文化纳入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 在课时课酬、教学条件、教学设备上给予满足, 并加大对传统礼仪文化师资团队的建设。除此之外, 高校还可以实时的组织礼仪文化讲课,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传统礼仪文化课程中来, 也可以成立传统礼仪文化协会, 加大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宣传力度, 让大学生在学院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传统礼仪文化的气息和魅力, 从而让学生养成学礼仪、讲礼仪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 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传统礼仪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目前的高校来说, 学生的宿舍、食堂、实验课, 以及教学课堂等多个角落都有计算机的进入, 对大学生的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开展对大学生传统礼仪文化教育, 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 丰富传统文化礼仪教学的知识和内涵。当今的网络无处不在, 具有及时性、开放性以及丰富性的特点, 高校通过网络开展传统礼仪文化教育, 更贴近当今时代的发展、贴近大学生的生活, 让大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传统礼仪文化教学中, 可以在学校的网站内建立起与传统礼仪道德相关的主页或者论坛, 教师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对外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 传统礼仪文化作为一门行为科学较强的学科, 学习传统礼仪文化有助于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高校在传统礼仪文化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礼仪课程的优点,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摘要:礼仪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种历史文化, 在约束人们行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礼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作用,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 通过传统的礼仪文化, 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文明诚信、勤俭节约等基本的道德素质,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本文就传统礼仪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提出了如何利用传统礼仪文化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礼仪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景云.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

[2]杨洪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3]刘洋.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1.

[4]孙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 2012.

[5]蒋春梅.当代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 2013.

上一篇: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下一篇:写给家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