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孔子观后感

2024-08-26

影片孔子观后感(10篇)

1.影片孔子观后感 篇一

1月25日(星期一)的晚上,爸爸单位组织我们去营房部大院看电影——《孔子》。周润发的演技十分逼真,电影的场面非常壮观。电影院里面座无虚席,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来体验和感受孔子――这位伟大先贤不朽的精神魅力。

孔子,公元前551出生在鲁国。当时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各种学说百家争鸣。其中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几千年,我们现在还在受着孔子的教诲。孔子5岁时父母双双早故,于是他过着流浪地生活。一天鲁国的贵族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贵族的眷属也可以去。孔子听说后也去了(孔子的父亲是贵族),到了门口,门卫看到他落魄的样子,以为是个叫花子,便没理他。结果,孔子径直向门口走去。门卫把他拦住,问他是谁,孔子说自己是一个贵族的儿子。门卫将信将疑,没让他进去。正在两人争执不下的时候,孔子父亲的生前好友前来赴宴。孔子本来想让他说说情,哪料到他说:“哪来的小屁孩,快走开!”听了这话,孔子如同五雷轰顶,十分失落。在失落之际,他也明白了事事都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实现的道理。这事儿对他触动很深,为了受到人们的尊重,他开始学习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数学)这六艺。他先后拜老子等名家为师,并刻苦钻研古代典籍,还整理撰写《诗经》、《尚书》、《礼书》、《乐书》、《春秋》、《易经》等儒家典籍。他创立了儒家学派,主张国家和人民要遵从仁、义、礼、智、信的要求。经过不懈努力,孔子终于成为一代大家,受到了人们的崇敬。孔子收了很多徒弟,到处讲学,名气很大。鲁国国君听说孔子很有才华,于是把他召进宫里。听了他的见解,鲁国国君觉得孔子很有才干,想让他当大官,但又唯恐众人不服,于是鲁国国君便让他和他的弟子去一个偏僻的地方治理一下。鲁国国君在一年后惊奇的发现他和他的弟子治理的那个小城如今已变得比鲁国的都市都繁华。于是他让孔子做了个大夫。不久,齐国国君想和鲁国国君会面,想乘机利用大峡谷的险要地形逼迫鲁君,孔丘明白齐国的用意,也知道鲁君此去是多么的危险。他彻夜未眠,想到了一个既能保护国君,不失两国友好的办法。之后,孔丘不仅成功的保鲁君平安归来,还逼迫齐君归还失去的三座城池,并与其成为盟友。孔子,不是一个文弱书生,他身高体健、武功高强、足智多谋、文武双全,是个难得的将才,他心底善良,充满仁爱,的确称的上是“圣人”。我不禁从内心深处更加佩服他了。

后来,一些大臣起来反叛,叛乱分子前来攻打鲁国国都,鲁君任孔丘为主帅c。等到进攻的时候,孔丘命人将几口大锅推出去,装满油,待叛军过来,把火把仍进油锅里,趁热将着了火的油锅往下一推,顿时,几万大军葬身火海……虽然叛乱暂时被镇压下去了,但因诸多因素,孔子的改革失败了。经过这两件事,孔丘的地位大大提升,成了代宰相。成了代宰相的孔子并不居功自傲,而是在国内进行了改革,这使一些权贵的利益受到了影响。于是,这些大臣便把他赶走了。

被赶走的他无依靠,只得带着弟子周游诸国,到处流浪,上顿不接下顿,很是可怜。

几十年后,鲁国国君去世,幼君登基。齐国借机攻打鲁国,眼见破城之日指日可待。当初把他赶走的那些大臣这时才知道孔子的用意。于是,那些大臣派人把孔子请到鲁国。但是孔子心意已决,不再参政。在众人的请求下,孔子便让大徒弟冉求去解围,等冉求到鲁国时,已经十分危急。冉求不愧为孔子的大徒弟,他三下五除二的就把齐国大军赶走了。等到孔子被接回鲁国时,他已是古墓之年的老人了……电影是向我们讲述孔子一生坎坷的经历,也向我们述说了孔子的伟大与不凡。

孔子面对贵族与恶势力不低头,面对困难不畏缩,面对孤苦不冷漠,他的精神激励我永远向上。

2.红色影片观后感 篇二

红色的影片,红色的道路。前仆后继的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引领着中国人民走向光明。《风声》是生命的思索,是利益的取舍,在这条鲜为人知的革命战线上,多少无名英雄经历了非人的痛苦。然而在另一个战场,浴血奋战的异国军人却演绎了一段如泣如诉的《黄河绝恋》。抗美援朝中,一个王成倒下了,千万个王成站立了起来;上甘岭上志愿军没有了给养,但他们依然有“党委会”,依然有打败美国兵的勇气和精神。纵观《建国伟业》,它是党的历史,更是祖国的血泪史。是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谨记的。

在这个全新的年代,革命精神不仅没有丢失,它依然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抗冰保电中的巨人修复铁塔传送光明与温暖;也是因为如此,奥运保电、汶川救灾中到处都有电力人的身影,他们不顾炎热酷暑,不顾余震频繁,向前再向前;正因为如此,无数个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他们依然坚守在电力岗位上,为你我的幸福护航。我想,“诚信,责任,奉献,创新”就是我们国家电网人的革命信念,“努力超越,追求卓越”是我们国家电

网人的革命精神。是精神与信念支撑你我,联系你我,呼唤着我们国家电网人为努力实现四个服务的宗旨而不懈努力,为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奉献青春与力量。

同时,每一个年轻人都要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向杨善洲老同志学习十年如一日的植树精神。在生活中勤俭节约,乐于助人,善于助人。在工作中不怕吃苦,不畏惧困难,做好每一份工作,同时不断学习,勇于进步,做生活和工作的有心人。青年员工是公司的重要的力量,在人生的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更要学会思考,思考怎样才能做一个优秀的团员,思考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员工。

3.抗战影片观后感 篇三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抗日影片爱国主义影片,片名叫《鸡毛信》。

这部影片讲的是:有一位儿童团团长叫海娃,他一边放羊,一边放哨。有一天,海娃的爸爸交给他一封插有鸡毛的信,让他赶快送给八路军张连长,并说这封信非常重要,千万不能丢。海娃让爸爸放心,保证完成任务。他把信揣好,就赶着羊去送信了。海娃刚一出村,就遇见了鬼子,海娃急中生智,把鸡毛信藏在了领头羊的尾巴下,终于躲过了鬼子的搜察。谁知鬼子饿了偏偏要吃羊肉,把海娃和羊赶进了羊圈里,到了半夜,海娃趁鬼子们睡着了,悄悄地把鸡毛信一揣逃了出来,他冒着生命危险,终于把鸡毛信安全地送到了八路军张连长的手里,可海娃却昏倒了,他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张连长按照信上的地图,带着部队,成功的将鬼子的炮楼端掉了。

看了这部影片,我感觉海娃很勇敢,遇到事情会随机应变,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能躲过鬼子的严密搜查,机智的把鸡毛信安全的送到八路军张连长的手里真是不简单。

影片给我了很大的启发:在越危险的情况下,越要冷静,不能冲动,不能逃跑,要随机应变。我要向海娃学习,热爱祖国,热爱党。好好学习,长大了为人民服务。

《铁道游击队》观后感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看了一部抗日战争的电影,电影的题目叫《铁道游击队》。电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群农民在队长刘洪和政委的带领下,与日本鬼子进行了殊死的搏斗。他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难险阻,终于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

游击队员们非常勇敢,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爬上正在飞驰的火车,拿走敌人的枪-支-弹-药;面对那么多凶残的敌人,他们毫不畏惧,坚决与敌人搏斗;被捕的游击队员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宁死不屈,不向敌人透露一点游击队的秘密。

游击队员们在险恶的环境下,从不害怕,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用歌声来激励自己:“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看了这部电影,我懂得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用我们的双手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地雷战》观后感

五一假期里,妈妈给我买了一盘电影《地雷战》的VCD光盘。回到家里,我就迫不及待的在电视上放了起来。整整一个下午,我在反复的看着这部电影。电影那紧张动人的情节,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夜已经很深了,可是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我的思绪,仍沉浸在下午观看影片的一幕幕场景中„„

在我的眼前,浮现出了村民们顶烈日、冒严寒,辛辛苦苦造地雷的场景。我仿佛听见了村民们在高喊:“响了一个,又响了一个!”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群鬼子被地雷炸得鬼哭狼嚎、血肉横飞„„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顺口溜”:“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个人影看不见”。这就是民兵们对付鬼子的最好办法。民兵们就是按照这种打法,和日本鬼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在战斗中,村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制造了许多地雷,有踏雷、拌雷、飞雷、子母雷、蝎子雷等等。其中最厉害的地雷,要数“天女散花”了。这可是村民石大爷苦思冥想发明和制造出来的。这种雷,只要人一踩上去就会爆炸,爆炸时石头飞上天,落下来就会砸死日本鬼子。

鬼子虽然一次次的挨炸,但他们并不甘心。他们先用“探雷器”去探雷,然后把雷起出来。但民兵们也有办法对付他们。他们发明了“蝎子雷”。这种雷,当鬼子去起雷时,就会有一个小小的铁夹子蹦起来引爆地雷,把鬼子炸得魂飞魄散、屁滚尿流。

《地道战》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地道战》。这部电影的剧情是1942年抗日期间,日军对翼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日军常常袭击老百姓,让老百姓吃了不少苦头。

高老庄群众在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指导下,把家家户户的地窖连在一起,组成地道,并通到鬼子的炮台下,鬼子一出兵,地下的民兵就会发现,并告诉老百姓下地道,让鬼子白跑一趟。有一天,高传宝接到上级的通知,说有武工队要来,这话传到了鬼子的耳朵里,鬼子就让汉*打扮成武工队的样子,去打听地道。汉*到了那,被高传宝一眼就认了出来,杀死在地道里。

敌人出了炮台,走进村子,没发现什么人,但是,高传宝和他的民兵早已做好了准备,敌明我暗,打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最后还活捉了鬼子小队长。

4.爱国影片观后感 篇四

—— 观《建党伟业》有感

今天,我观看了《建党伟业》 这一部爱国电影。短短的一百多分钟,让我走进了许多年前的今天;让我置身在那个光辉的岁月里;让我更加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这部电影像我们演示了祖**亲自武昌起义到民国建立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段历程。这段历史间,祖国妈妈的儿女在她的胸膛前举行了震惊中华的五四运动!随后,华夏儿女的良心被唤醒了;炎黄子孙心底最脆弱的那一层被击破了;四万万同胞站起来了!国民集体抗日,最终胜利了!时光穿梭,伴随着最后几组天安门前开国大典的图片,这部电影结束了!我又回到了现实中。

今天的中国是怎样的?富强的!今天的中华儿女是怎样的?自豪的!今天的中国,国富民强!

我突然明白,我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在祖国妈妈受难的那段时期,中国人每天都过的提心吊胆!担心列强的突然袭击;担心一家人的温饱问题;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洋人瞧不起;担心、、、、、、相比起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样东西;珍惜国富民强的社会主义;珍惜、、、、、、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质量正在不断提高,这就是老一辈人的成就。以后要靠我们自己去开创新的世界,那么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祖国的未来,国家的栋梁,神州大地上新的血液…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现代教育家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所以,要想开创美好明天,现在!我们这些青少年必须努力学习,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用行动争做父辈信任的接班人!

现在,我们应好好学习,让自己有能力接过父辈手里的接力棒!做新世纪的主人!不让上一辈为我们操心!让我们一起努力开创美好明天,创造祖国辉煌未来!

上西小学五年级二班

作者:卢姝伶

5.关于影片观后感 篇五

电影人是孤单的,兀自穿梭在落英缤纷的时空中,寻求人性的解放。

福芝芳对孟小冬说:梅兰芳他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属于座儿的。

邱如白也说,谁毁了梅兰芳的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就毁了京剧。

很有哲理的两句话,仍掩盖不了影片苍白的本质。

不说孟小冬这段,单就邱如白这么重要的人物竟然也是凭空捏造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主角的黎明还没有孙红雷来得印象深刻,福芝芳不识大体,举止泼妇,黎明和章子怡就像叔叔和侄女…总而言之,这部影片是期望最高的,也是失望最大的。

这部影片,在我看来,从精神层面,仿佛超脱了,而从历史层面,它却是彻底毁了,美化得毫无触感,轻轻一拨就碎了。

远远不及十几年前霸王别姬带给我的震撼。

尽管那时候的我只是个小屁孩,它却一举征服了我。

如果一部电影连一个小屁孩都能征服的话,它还有什么不能征服的?

反观梅兰芳,禁锢的篇幅里说禁锢的人生,这样的缩手缩脚,焉能成功?

还没有桃花运好看。

非诚勿扰是部贺岁片,我本来也没报什么期望,可它让我笑了,景色不错,台词逗人的冯氏商业片,它的票房注定不会孤单。

可票房是一回事,水准又是另外一回事,硬伤比如葛优的痛哭、北海道篇幅过长、舒淇突兀的自杀…不提也罢。

功成名就的人是孤单的。从默默无闻中匍匐前行,一朝成名,闪耀光环,然后轮回,重复,在名利双收和曲解中伤中继续孤单。

人在高处不胜寒,或是江郎才尽。

每天朝九晚五的人是孤单的,格子间的潮起潮落,人生百态尽收眼底,冷眼旁观之余免不了将各种角色一一演绎。

还有那些写下文字的我们,亦是孤单的,因为文字本身就是孤单的。

每个人的孤单是旁人所不懂的。

柴米油盐之余兼顾风花雪月,酸甜苦辣之余回首煎熬挣扎,卸下面具之后,我们孤单着不同却也相同的孤单。

6.红色影片观后感 篇六

《柳堡的故事》讲述的是1944年春,宝应县柳堡地区最终解放了,新四军战士纪律严明,作风严谨,很快就解除了当地百姓的疑惧心理,与百姓们打成一片。四班副班长李进在村民田学英家养伤的时候,两个人互生好感,但指挥员劝说他放下儿女私情。部队离开后,恶霸刘胡子欲霸占二妹子,部队接到二妹子的弟弟小牛送来的消息,迅速又和指导员带队回到,及时救出了二妹子,两人感情更加深厚。但为了革命事业,李进放下了这段感情,随部队南下作战。五年后,李进成为连长,二妹子也光荣入党成为革命骨干……故事中主演人物有:“四班副班长李进”、“二妹子田学英”、“二妹子老弟小牛”、“班长”、“指导员”、“连长”等。

战争是可怕的、是危险的,因为它使百姓们遭殃——让百姓们失去儿女,让儿女们失去父母,还有的百姓因为战争而牺牲……战场上流了多少百姓的鲜血!这鲜血流进多少人的心中!虽然我们不以前历过,可是我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然而,故事中“副班长李进”、“指导员”、“班长”、“连长”、和众多战士们,他们不怕危险,不怕牺牲,不惜一切代价,打着帝国主义们,打着让我们受苦受难、受欺辱的鬼子们。故事中没打死一个鬼子,我心中都无不振奋!战士们用手雷、枪打得鬼子们落荒而逃,到最终,我们胜利了。我心中为之振奋!看到这个片段,我想到了坚守祖国、保卫祖国的战士们。他们流血流泪,但始终不离开自我的岗位,他们是付出了多少,才换来祖国的安宁和谐;有多少战士在战争中断胳膊、断腿,有多少战士在战争中盲目了、耳聋了、残疾了,想到这些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在此,我想对千千万万保卫祖国的战士们说:“多谢你们无私地付出,才有了祖国的安宁和谐。你们辛苦了!感激你们日日夜夜的坚守,我向你们致敬!”

帝国主义对百姓们的欺辱,我们是怎样也不会忘记的,那段悠久的历史,是怎样也洗刷不了的。回想以前,百姓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再想想此刻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故事中的一切,我们都不以前历过,然而,故事中的一切,都曾真实发生过。我们此刻能做的就是每人拿出自我的一份力量,我们要回顾那些经典的红色电影,多去体会,多去感受。每一个经典红色电影讲的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只是我们并不明白。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心中总有一个不变的念头——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7.影片《刮痧》观后感 篇七

中、西方两种文明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不可避免,要消除这种文化隔阂,就必须要相互增进了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消除误会,但很遗憾的是,中、西方两种文明的交流,双方的态度和主动性都不一样,是非常地不对称,也就是说中国人对西方文化了解的程度,远远大于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从片中可能看出,许大同一开始对美国的生活是非常向往,似乎已经融入西方主流社会,但这都是许大同自己的努力适应,他们能够在西方人主导的社会中有所作为,说明他们非常了解西方文化,但“刮痧”事件发生后,让许大同一家感到震惊的是,西方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不知晓,甚至有些误解和歪曲,比方说片中对方律师对“刮痧”、“孙悟空”这些中国元素的解释,可以说完全是污蔑了,就算是这名律师是有意而为之,而法官、许大同的老板等对此也毫无认识,这就是文化交流的不对称性所造成的。

这种文化交流的不对称性,造成文化相互认知的不同,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远远大于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而文化交流的不对称性,又是和国家实力相对称的,目前西方文化是世界主流的文化,就是因为西方的国家通常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所以西方人自身就会产生一种文化优越感,所以他们就不可能主动去了解别的民族文化传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但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增进文化交流,不仅仅我们要多多学习西方文化,同时也应该积极地将本民族的文化向世界传播,过去我们就不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连中国自己也要贬低自己的传统,试想现在中国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刮痧”,有多少人看病会想到看中医,这了难怪“端午节”也被别人抢注了,筷子也被西方人认为是日本人发明的,等等诸如此类,现在中国的经济实力强大了,自然而然地学习中国文化的人增加了,我相信像电影中“刮痧”这样的误会会越来越少。

在这部电影中,最应该反思的应该是许大同本人才是,这次“刮痧”事件与其归咎于文化冲突,还不如归咎于许大同个人的失误或其性格上的缺陷,在片中许大同夫妇是知道美国的相关法律,比方说对孩子的保护-法律、中医“刮痧”不被法律认可等,但他们在主观上并没有认真看待,没有认识到不尊重这些法律的后果严重性,许大同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而且是在深夜中,无论如何都是不应该的,再加上他在众在面前打小孩,这些都无法让人认同他是一位负责人的父亲,后来他第一次面对法官的陈述,明显是表演的成份居多,他只是想走过场似的解决问题,请的律师也是一个门外汉,他声泪俱下的表演让人看了反而有些呕心,至少让人觉得他不是一个诚实的人,最后他一系列的冲动举动,再次证明了他性格的不成熟,在危机面前缺乏冷静的思维,许大同的悲剧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对法律的漠视,我相信对法律的漠视,并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不诚实、违法行为都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8.影片《太行山上》观后感 篇八

一、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

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崔队长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军勇战日寇的壮烈场面,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能够用气势磅礴来形容,伴随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声,用简洁的直升机俯拍开门见山地给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荡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题,并用很好的过度手法衔接到国民政府阵地,并引出电影的主要人物——朱德。

电影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按照历史顺序将八路军如何歼灭敌人的战役一一列出,并适当地带出部分爱国将领的名字,讲述了老百姓与八路军同仇敌忾,共同抗战的历史事实。

三、在《太行山上》影片中,军民鱼水情是该剧的一个闪光点。

从外国记者的视角看到中国劳动妇女们以自我的实际行动支援八路军;而擅长标枪的崔队长则是投身到战争当中。一位国民政府军官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到好笑又觉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还要我们军队干吗然而历史恰恰证明了仅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

四、影片中八路军高级将领爱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画得生动而又鲜明。

大雪纷飞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岗。上前嘘寒问暖,还把小兵冻僵的手放进自我的怀里全暖,最终还是自我替小兵站岗,让小兵跑步热身。这种镜头在影片中还有很多。看了让人感动,从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伟人的高风亮节。

五、在这部电影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

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头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呐喊。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种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日寇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钢铁脊梁,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更感觉自我肩负的使命感和职责感。

9.抗战影片观后感(王萍) 篇九

抗战影片观后感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2015年9月1日,在学校组织下,我们观看了《五原大捷》。1940年3月20日,傅作义指挥反攻五原的战斗打响。经过3昼夜战斗,收复失地,共歼敌三干四百多人,俘三百余人,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日战争以来国军少有的收复失地的战役。

从1937年7月7日,随着卢沟桥畔的第一声枪响,中华民族开始伟大的抗日救国战争,到1945年9月9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在这场历时8年的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余万人,财产损失6000亿美元。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沉重代价和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场展览中,我们首先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四万万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从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的奋起抵抗: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保卫武汉„„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再到台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海外华侨认购国债回国参战,不同党派和团体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到了这个最危险的时刻”,整个中华民族聚合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随着缓缓移动的参观人流,杨靖宇,佟麟阁,左权,张自忠„„一个个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大家的眼帘。国难当头,英雄辈出。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敌围困河边,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沉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无数抗日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可以说,没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绝不会是在1945年。走出展览馆,大家的心中充满着崇高与悲壮的情怀,但是却没有多少作为“胜利者”的喜悦。伤亡3500余万人,财产损失6000亿美元,这一个个鲜明的数字让我们不能有丝毫的轻松和愉快。在这场战争中,由于国家的孱弱,民族承载了更多的苦难,付出了更高的代价。从来不会有人怀疑抗战史是一部胜利史,但只有在民族复兴的轨迹清晰地勾勒出回归大国的坐标时,我们才可能最终体验到“胜利”的完整涵义。今天,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因为,我们都不能忘记那段历史:落后就要挨打!

10.安全影片观后感 篇十

----安全生产宣传片观后感

这条线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它是用鲜血画出来、染出来、凝结出来的。它警示着我们无论在安全上有多小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最可怕最惨痛的代价。

安全贯穿着我们生活及生产的一切行为。就小事而言,我们不可能忽视我们自身的安全问题,人和一切生物乃至最小的生命单位都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本能指同一物种所有个体所共同表现出来的不学而能的行为反应。不学而能,即是完全不用灌输而获得的天性,关注自己的安全,对危险和威胁的警觉性,都是潜意识就能做出下意识反应的事。为了安全,避免潜在的危险,除了利用生物本能,更加要从周围的一切可能影响安全的因素着手考虑。我们都会习惯性的吃新鲜的食物,不碰尖锐的物体,为的就是自身安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吃穿用行方面的讲究和关注,都要加倍小心,因为对自身而言,生命只有一次机会。就大方面而言,安全是涉及到国家政体的大事。一个不能保证国民生产生存条件的国家,是失败的国家,一个不能保障人民基本权利和生命安全的政党,是失败的政党。安全,是党政同责,一管双责的。不可否认的是,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发展之迅猛是有目共睹的。但我国政党也不止一次的强调,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不要带血的GDP。安全生产,从管理体制上,从管理思想上就应该狠抓握紧。从中石化中黄输油管道泄露爆炸事件、吉林宝源丰禽类加工公司大火乃至吉煤集团八宝煤业公司瓦斯爆炸事件来看,这些事故都不是偶然。这些事故最根本的都是在运营管理的一开始,就出现了很大的纰漏,管理阶层管理人员那些可怕的意识,甚至完全没有把活生生的人命放在眼里。这样不负责任的安全意识,只有可能将基业与生命推向毁灭的深渊,将责任人自己推向牢狱与死亡,并不能投机取巧获得更大的利润。

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安全是要时刻铭刻在心间、在每个人的意识里。我们不能有任何侥幸的机会,无论是对自身的安全还是对全行业来说,一次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毁灭性的影响。我们都是健康健全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无论怎样,都不要让自己的失误而抱憾终身。

上一篇:一级建造师考试辅导:房建案例知识要点下一篇:小学五年级上册《伊索寓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