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种类的(精选8篇)
1.公文种类的 篇一
行政机关公文的种类、行文规则
一、公文种类
(一)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
适用于公布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八)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一)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二、行文规则
(一)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
(二)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三)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四)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
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
(五)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应当由部门自行行文或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当明确主办部门。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以由部门行文,文中应当注明经政府同意。
(六)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当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
(七)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
(八)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九)“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十)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十一)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2.公文种类的 篇二
中国科学院资源规划项目 (Academia Resource Planning, 简称ARP项目) [1], 是实现中国科学院科学的资源规划的信息系统工程。ARP项目从中国科学院院所两级治理结构出发, 拥有包括公共事务平台与信息资源平台两大应用平台以及10个应用系统的格局, 其中ARP公文系统是公共事务平台的一个子系统, 支持发文、内部签批件、收文的起草、待办及草稿处理和查询等功能。ARP公文系统与其他公文系统是分布式系统, 部署在129个节点, 每天都有数十份文件在各个节点之间时时交换。
ARP公文系统是在纸质公文办理方式基础上, 在公文办理流程、公文红头文件、公文办理效率等方面对的纸质公文办理方式的提升与变革。ARP公文系统在保留纸质公文办理方式合理部分的基础上, 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 完成电子公文流转、发送及管理。ARP公文系统已经在中国科学院129个单位应用, 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应用层次不断加深, 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 用户对ARP公文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需求。本文首先比较了ARP公文系统与纸质公文的, 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ARP公文系统的发展动态。
二、ARP公文系统与纸质公文办理方式的比较
ARP公文系统与纸质公文办理有很多相同点, 首先两者的工作目标相同, 其次两者的办理者以及办理者的角色相同。另外两者都对办理者、职能部门划分了角色、权限[2], 不同部门的办理者拥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权限、任务以及约束。ARP公文系统在管理对象、管理过程、管理措施、管理效果等方面较纸质公文有很大的变化及优化, 而且ARP公文系统的公文可以通过网络传输, 从而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 实现发文、收文、归档等行政事务办理的一体化, 以及在文件利用方面有很多优势。
1. 传递渠道与方式:物流传递与网络传输
纸质公文办理方式中公文传递功能的实现, 是通过纸质物流渠道以纸制文件载体传递的方式实现的;而ARP公文系统中公文传递功能的实现, 是通过网络传输以信息传递的方式实现的。这是ARP公文系统与纸质公文办理方式最根本的不同, 并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纸质公文从公文成文制作完成到各收文单位收到公文一般需要一到两周左右的时间, 发文单位不能主动确认收文单位是否收到文件, 效率较低。
ARP公文系统在公文成文后公文发送前, 需要文书管理人员加盖电子印章, 点相关按钮, 但这些工作的完成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一人一机几分钟内即可完成, 而且后台同时完成对公文与数据的封装、加密工作。文件制成后上传到ARP数据交换平台[3], ARP数据交换平台在几分钟之内将文件发送给收文单位。发文单位可以通过ARP公文系统查询该文件是否送达收文单位, 收文单位是否开始办理该文件, 实现了公文快速传递以及主动反馈功能, 降低了业务过程的处理时间, 效率较高。图1是ARP系统公文发送、接收及办理的情况。
2. 管理对象:纸件个体与共享的信息
纸质公文办理方式是以纸制文件这一载体为管理对象, 各个部门做的公文管理工作都是管理好纸制文件。纸质公文同一时间只能在一个机构或部门办理, 各部门只能对在本部门的文件进行管理及利用, 而且只能获取到纸制文件表面上的内容, 无法对文件进行整体管理及利用。纸质公文办理方式下的提高公文管理效果大都注重本单位内的管理模式提升, 不会考虑全局的管理模式提升。
ARP公文系统是以信息流为载体, 管理对象主要是以数据为存储形式的信息流, 对公文的整个管理过程是一个信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 信息的全生命周期包括信息的产生、传输、存储、处理以及应用等5个环节。ARP公文系统存储的信息流主要包括文件的基本属性、文件的内容、文件的修改信息、文件各个环节处理信息、以及文件交换信息。ARP公文系统涉及了数据及相关信息的产生、传输、存储、处理以及利用全过程, 并提供管理和决策功能ARP公文系统中的文件是时时共享的信息, 即使该文件当前不在本部门也可共享、利用该文件。
3. 管理过程:松散管理与规范管理
公文需要多个机构或部门进行协同办理, 需要在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部门之间流转办理。传统的公文办理方式是公文到达每个单位或者部门都是由该单位或部门的文书管理员先接收该公文, 然后按照该公文应该办理人角色将文件转递给相应处理人, 这样增加了文书管理员的工作量、重复劳动多、耗费时间, 管理松散、效率低。各单位和部门只办理当时在本单位内的公文, 没有机构或者部门对公文的进行全过程管理, 造成公文流转管理松散、办理效率低。办理公文的机构多, 各机构对于公文管理按各自的习惯进行管理没有统一规范, 经常出现正文修改没有统一格式、处理意见写错意见栏、意见不规范等问题。虽然各单位都有公文处理的管理制度, 但实际工作中不同的办理单位采用各自的公文办理方法, 导致公文管理不规范。
ARP公文系统是对纸质公文办理方式进行精简、优化、整合、重组, ARP公文系统的公文流程在中国科学院标准基础上增加各单位的特色环节, 消除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限定了如核稿、签发、复审等必须流转的办理环节, 限制了具体环节的意见只能签署在发文稿纸指定位置, 具体环节只能操作该环节必须操作的工作。ARP公文系统对公文流程做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 同时对公文的红头文件的版头、版记、页码根据中办发[2012]14号文件要求进行统一制作, 对正文中的标题、主送单位、正文内容的位置、字体、字号进行了统一设定, 集中制作。图2某个单位的ARP系统公文流转过程。
4. 管理措施:监管难与监管容易
纸质公文办理方式的管理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 有明显的机构或者部门分割, 各机构或者部门接收、办理文件没有关联, 各自登记文件基本信息, 没有一个统一的文件流转记录, 无法掌握文件正文修改内容、文件处理意见以及文件当前状态, 文件监管难。另外纸质公文办理方式下的文件很难掌控公文当前处理环节没有统一规范, 这导致无法掌握文件当前办理人、文件所在部门, 无法跟踪文件当前状态和信息。
ARP公文系统的公文可以被跟踪和监控。在ARP系统中通过公文查询功能, 可以掌握公文当前办理人、公文的正文内容、公文处理情况和公文各个环节的办理意见。点击当前文件办理人的姓名可以凭借短信、邮件等方式办理人进行催办。由于ARP公文系统时信息共享的而且整个办理流程相对透明, 有权限工作人员可以时时了解公文当前办理人、公文的正文内容、公文各个环节的办理意见、各个环节的办理时间等公文当前状态的基本信息, 并通过该功能查看和评估整体办公效率。
5. 管理效果:效率低与节能高效
传统公文的办理方式是利用人工传递纸质文件的方式实现的, 是封闭的、延时的、分散管理、监管难、传递时间长、无法利用、效率低;而ARP公文系统是以信息流为载体通过网络传输方式实现的, 是共享的、实时的、共享的、规范管理的、可跟踪的、效率高。ARP公文系统通过ARP数据交换平台交换公文, 文件在几分钟内就可到达收文单位, 发文单位可以通过交换平台查看发送出的文件收文单位是否收到、收文单位是否开始办理, 提高公文交换的效率和效果。
ARP公文系统通过网络联系起来, 突破空间、地域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另外, ARP公文系统流程是已经配置好的自动的, 在ARP系统的角色、权限控制之下, 电子公文及其信息可以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流程自动传递。通过ARP公文系统传递公文不用印刷物流传递, 节省了纸张、印刷费、物流费, 节约了能源。
三、ARP公文系统发展趋势
ARP公文系统自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应用至今已有8年, 目前应用的单位有129家ARP上线单位以及32家没有实施ARP系统的单位, 全院已经办理的文件有数十万件。但随着用户对系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应用层次不断加深, 以及各种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 用户对ARP公文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及需求。
1. 扩展移动办文方式
目前ARP公文系统用户达2万人, 很多用户经常出差或者在外开会不方便用PC机器及时办理ARP系统公文, ARP公文系统需要利用成熟的移动技术, 开发利用移动终端处理ARP公文的应用, 解决这些用户随时随地办理文件的问题。将移动办公技术植入ARP公文系统中, 保障用户稳定、便捷的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办理ARP系统文件。
ARP公文系统结合移动技术方式下办文模式首先还需要保证公文是内部信息的特性, 所以需要继续在VPN的虚拟专网下应用。然后进行移动中间服务器与客户端应用软件的开发。ARP公文系统移动终端应用模型如图3所示。
2. 自动识别并适配客户端
目前用户的PC机器需要安装很多客户端插件, 才能正常应用ARP公文处理系统。客户端的操作系统、浏览器、OFFICE等版本很多, 而且各版本的配置方式和方法也不同, 给终端用户正常使用ARP公文系统带来很多不便。尤其是ARP公文系统成为中科院办公自动化的重要支撑环境, 受众用户群体庞大、应用频度较高, 对系统环境的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ARP公文处理系统需要能够比较好地适应主流操作系统的不同版本, 提升系统的柔性。
自动识别并适配客户端的功能需要自动识别应用ARP系统的客户端操作系统、浏览器及OFFICE版本, 针对识别结果适配ARP公文应用环境, 保障用户在主流客户端系统下应用ARP应用系统。通过自动识别并适配客户端, 能够识别主流的客户端操作系统版本 (如WINXP、VISTA, 以及类似IE6、IE7、IE8、IE9的浏览器还有OFFICE主流版本) , 并实现自动适配应用的功能, 用户不需要再手动配置客户端就能正常应用ARP公文处理系统。
3. 增加手写签字及数字签名功能
ARP公文系统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公文处理流程、公文处理中的痕迹保留、公文跟踪、电子印章功能, 但影响了喜欢手写文字的用户工作习惯, 同时也没有数字签名功能。ARP公文系统需要增加手写笔迹融合到电子公文中的功能, 同时要增加公文中批阅、修改、手写签字等痕迹跟踪与保留, 公文的数字签名, 手写签字辅助认证等功能。该功能需要对公文的手写修改、批阅、签字等批注信息进行转换后得到矢量数据与公文一起保存。公文查询中可以查阅、修改批注后有痕迹保留的公文, 同时对各种存取权限作相应控制.实现痕迹跟踪与保留。
数字签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 将手写签名上传到系统中并进行保留、上传、转换后得到矢量数据、保存。ARP公文系统中公文流转过程到领导签发环节, 相关领导进行手写签字后返回公文, 实现数字签名手写签字辅助认证工作。
4. 公文导航
经常有新用户使用ARP公文系统, 但这些新用户无法及时进行系统操作培训, 所以需要在使用系统时系统能够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 虽然目前系统已经有在线帮助功能, 但在线帮助是被动给用户提供帮助, 公文导航应主动给用户提供帮助。ARP公文系统的导航应该在公文流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页面、各个操作步骤给予简单、必要提示, 确保用户准确、正常应用ARP公文系统。
四、结语
ARP公文系统是在中国科学院纸质公文办理方式基础上对纸质公文办理方式的完善与变革。ARP公文系统虽然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公文进行处理、管理及利用, 但也改变了部分用户的工作习惯。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应用层次不断加深, 用户对ARP公文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及需求。ARP公文系统需要继续优化完善相关功能来满足用户更好办理公文的工作需求, ARP公文系统如果能为用户提供更人性化功能更多的用户才会应用ARP公文系统。
参考文献
[1]ARP系统网站ARP说明主页[EB/OL].http://www.arp.cn, 2006.
[2]梅绍祖译, [美]James T.C.Teng著.流程再造——理论、方法和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赵屹等.电子公文流程与传统公文流程的比较研究[J].档案学通讯, 2010, (4) :35~38.
3.日本签证的种类 篇三
日本对外使领馆给予的签证分为外交、公务、过境、观光、商用及特定签证6大类。
日本的签证分为长期签证和短期签证两种:居留期限在1年以下的为短期签证,1年以上(最长为3年)的为长期签证。长期签证主要包括留学签证、学术交流签证、教育传授签证、普通工作签证、高级劳务签证。还有若干种类特殊签证,如日本孤儿、日本人的中国配偶等,以及因公务的外交、新闻、贸易签证等。
按照日本入境管理法的规定,外国人有一定的专业特长的,日本允许他们在日本居留一定的时间,从事一定的工作。通常能够获得在日本长期居留的几种签证有:技术签证、工作签证、被抚养者签证、特殊签证等。
1.技术签证
包括代号为4-1-7和4-1-12两种签证。外国人中的专家教授、讲师、医生、翻译和各种技术人员,如果被日本有关企业或科研机构、学校雇佣,可以获此签证。入境后,一般允许居留1年,以后再凭雇佣证明申请延期到3年。这些入境者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也可以同时入境居留。
2.工作签证
签证的代号为4-1-13,是发给各种熟练工人的入境签证。例如,接受雇佣的中国厨师,受日本人或华侨开设饭馆的雇佣,可以以此种身份入境。这种入境签证有效期为1年,对有特殊技能的劳工,1年期满后,可以申请2次延期,居留3年时间,3年居留满后,必须出境。而后,他们在国外再重新申请入境,可继续居留3年。只要有雇主雇佣,每隔3年就可以重新入境1次,不受入境次数的限制。
3.被抚养者签证
通常是指在日本华侨的父母、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可以申请此种签证。签证期限一般为签证期满后,可要求延期居留,以后可以得到3年有效的居留签证,都可长期居留下去,这类签证实质上就是移民签证。
4.特殊签证
这种签证主要是发给具有日本血统或与日本有血缘关系的人,有效期为3年,可以申请延期,直至取得永久居留权利。按照日本有关法律规定。连续在日本居留10年以上,就能获得永久居留权,如日本血统人、日本公民的外国籍配偶、对日本有显著贡献者,这类签证实际上是移民签证。
日本签证的有效期限,除外交及公务护照外,原则上过境和观光签证为4个月;其他签证为6个月。有效入境次数,原则上仅限一次,再度入境时必须重新进行签证。例外者,如果确认属于必要,也给予2次或数次有效签证。
申请途径
根据日本法律的规定,不同种类的签证,应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申请。技术签证与工作签证,应当由聘请或雇佣部门向当地的入国管理局提出申请,即申请入境许可。申请时必须提供聘请书、合同书、担保书等证明材料。入国管理局呈报法务省核准后,便发给一份有签证代号的《号留资格证明书》向日本驻华大使馆或领事馆申请签证。
被抚养者签证和特殊签证,一般由申请人直接向日本驻华大使馆或领事馆申请即可。申请时出具亲属关系证明,担保证明或工作采用证明。在日本出生的,出具户籍誉本就可以,而不再出具其他证明。从申请到取得入境签证,一般需要3个月至半年左右。
申请日本签证通常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申请人在国外向日本使领事馆提出申请。一种是由旅居日本的亲友向所在地的入国管理局提出申请。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最后都是经过法务省批准后,授权大使馆或领事馆签发入境签证的。
1.向日本驻外使领馆申请的程序
无论是做工,还是定居等,均可以由申请人直接向日本驻在当地的领事馆申请签证。填写签证申请表格,递交与申请事由相应的证明材料。然后,由日本大使馆或领事馆将有关档案材料报回日本外务省,外务省转送法务省,再由法务省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审核。申请高级劳务签证的,则需送到通产省核准。如无不同意见,再由外务省批示驻大使馆或领事馆签发签证。从申请到取得签证,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时间。
2.在日本国内向入境管理局申请的程序
日本出入境管理法规定,申请留学、技术服务、普通工作签证的外国人,必须向法务省申请《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书》,方可取得入境签证。如果申请人在日本有亲友,可以委托他们向所在地的入境管理局申请。然后,由入境管理局呈报法务省,进行审查批准,包括审查担保人的担保资格、财产状况、有无违法行为以及以往担保信誉等。经过审查同意,便由所在地的入境管理局发给担保人一份《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书》。担保人将此种证明寄给申请人,由申请人持此证明向大使馆或者领事馆申请签证。
日本对侨居在日本的外国人,因某种原因,要暂时离开日本,在离开日本前,应向日本法务省申请再次入境许可证。此证由法务大臣签证。在此证有效期内,可随时入日本。若因某种原因过期,可到日本驻外使、领馆申请延期。
4.公文种类 篇四
般不宜使用决议。
决定适用于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励有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人员、依
法惩处有严重错误的单位和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党政 机关办公室一般不宜使用决定。
命令(令)适用于区政府公布规范性文件、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卓
越贡献的单位和人员。党的机关和其他政府机关一般不宜使用命令(令)。
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区级及以下党政机关不宜使用公报。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区级及以下党政机关不宜使用公告。通告适用于政府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党的机关一般不宜使
用通告。
意见适用于党政机关就重要问题、重大事项提出指导性、原则性、建设性的见解和处
理办法。
通知适用于党政机关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和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印发本
机关公文、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通报适用于党政机关表彰有较大贡献或有较好业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批评违规违纪
事件,传达重要精神,告知重要情况。
报告适用于党政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询问。
请示适用于党政机关向上级机关就重大问题、重要事项请求指示、批准。 批复适用于党政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议案适用于政府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
请审议事项。党的机关一般不宜使用议案。
函适用于党政机关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
复审批事项。
纪要适用于党政机关记载会议重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5.行政公文写作种类 篇五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章‚公文种类‛共确定了‚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类、14个文种。
一、命令(令)
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公告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公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四、通告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案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八、报告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十、批复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十一、意见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函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下面就各个文种作一介绍。
一、命令(令)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命令(令)有3个特点,即:具有强制性、有限定的发令机关、发布命令必须以法律和法令为依据。在具体使用中命令(令)可以分为公布令、行政令、任免令、嘉奖令等。
1.公布令。这是颁布法律、法令和法规时使用的令文。公布令正文比较简短,一般由颁布对象、颁布根据、颁布决定、执行要求4部分组成。颁布对象,指所公布的法规文件的名称;颁布根据,说明是经过什么会议通过或由什么领导机关批准的;颁布决定,即公布或批准的决定,一般有‚现予颁布(公布、发布)‛、‚ 现予公布施行‛等;执行要求,一般指公布的法规文件开始生效实施的时间要求。颁布令后面要附上所颁布的法规文件。
2.行政令。这是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时使用的令文。行政令的正文一般分为3个部分,即命令缘由(引言)、命令事项(主文)和执行要求(结语)。
命令缘由部分着重阐明发令原因,扼要写明发令的背景、形势和缘由,揭示发令的目的和意义,使受令方了解执行此令的重要性,增强执行命令的自觉性。
命令事项是命令的主体部分,也就是命令所要采取的重大的强制性措施。要分条款或分层次地写明规定事项、工作要求、方法步骤。文字要写得具体、肯定、简明、庄重,不作议论。使受令方一目了然,易于执行。
执行要求是命令事项的补充,对受令方提出要求和嘱咐。有的令文执行要求已在前面两部分讲明,也就不必再单独写这部分了。也有的命令的正文没有明显地分为三个部分,而是篇段合一的。
3.嘉奖令。这是上级对下级授予荣誉称号,表彰、奖励时使用的令文。嘉奖令的正文一般包括4个部分:优秀事迹、性质和意义,嘉奖项目、号召和希望。
优秀事迹部分是构成嘉奖令的依据和基础,主要写被嘉奖对象的英雄模范事迹。
嘉奖项目是嘉奖令的主要成份。要交代是什么机构或什么会议决定给予嘉奖,嘉奖项目是哪些。然后,要根据嘉奖对象的事迹,扼要地写出对受奖者的勉励和对大家的希望。撰写嘉奖令应注意:第一,嘉奖令并不常用,凡发令嘉奖的,必须是相当突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其功绩显赫,影响甚大,足以效法、学习。第二,嘉奖今既要叙述事迹,又要议论意义,还要有号召力,这就要求注意语言的运用,要实事求是地概括,不能夸张渲染。
二、决定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决定是领导机关发出的,带有制约、规范、指导作用的下行文。各类决定的写法:
1.表彰决定:这类知照性决定,就是把决定事项简要地传达给有关单位,极少有要求执行的具体意见,它的内容比较单纯,主要是决定依据和 决定事项,即使有号召或者鼓动性的结尾,也很简短。在写法上往往开门见山,直接陈述,篇段合一,语句简练、明快。
2.处分决定的写法有所不同,应写受处分人的身份、错误事实、错误性质、根源、本人对错误的态度、处分内容等。
3.关于重大行动或重要事项的决定。这类决定用于安排较大范围的重大行动或重要事项,一经发出,震动较大。如:《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等。这类决定大都经过一定的会议讨论通过。它的写法更强调把道理说清楚、讲透彻,以便尽可能地统一认识,增强执行决定的自觉性。
三、公告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公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项的公告。它通常以国家机关名义或者授权新华社向国内外庄重宣布某一重大事项。如宣布国家领导人的选举结果、出访、颁布法律、重要法令,公布重大科技成果等等。
第二类是宣布影响面很大的专门事项的公告。这类公告,是由有关职能部门,按法定程序发布的,有的也因涉外工作的需要而发布。如按《商标法》规定的注册商标公告,以及公布企业破产的公告,企业换证公告,质量监督公告等等。
第三类是向特定对象发布的公告。
公告内容单一,篇幅一般比较简短,标题可以写成三种形式:由发文机关、事由、文体组成;由发文机关、文体组成;只有文体这一要素组成,如(《公告》)。标题下可依公告单独编号。在公告的正文中,要简明扼要地写出公告依据、公告事项。结尾一般以‚现予公告‛、‚特此公告‛作结语。
四、通告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告文种各行政主管部门使用的比较多,时常见诸报端。如公安部门发布的车辆年检、交通管制的通告,工商部门发布的企业许可证年审的通告等等。
通告的标题大体有三种:一是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二是只有发文机关和文种组成;三是只写文种《通告》。通告的正文主要是针对某些事项作出规定或限制,成为告知对象行动的规范,要求遵循。因此,正文一般由目的根据、规定事项和要求三部分内容构成。正文之后,习惯以‚特此通告‛、‚此告‛等词语结尾。
拟制通告要注意三点:一要突出中心。通告常常带有法规的性质,要明确‚允许做什么和不允许做什么‛。力求简明易懂、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要体现方针政策。必须正确地把握方针、政策,熟悉有关事项的具体情况。三要通俗易懂,切忌语言含糊,公众难以理解。
五、通知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通知是使用得比较多的一种公文。通知大多是下行文,因而有一定的指挥、指导性。和其它下行文种相比,通知应用范围更宽,具有广泛性。大多数类型的通知对受文对象总是有所要求,提出需要执行或办理的事项,它虽不同于命令,但也有一定的权威性。通知还有明显的时间性,有些通知,如会议通知,只是在指定的一段时间里有效。
按《办法》通知可以分为批转和转发性通知,传达、要求执行、周知性通知及人事任免通知三种。我们在办理公文中发现一些地区和单位在使用通知时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标题繁琐。比如出现几个‚关于‛或‚通知的通知‛等情况;二是转发和批转性通知的按语部分文字过多或态度不明确;三是要求执行或周知性的通知的引言部分未能表明行文的目的和所依据的事由。因此,我们在拟制通知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只使用一个介词‚关于‛再加事由和通知即可。如:《××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点的通知》。另外,还要注意在标题中除引用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时可加书名号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在起草层层转发的通知时,要尽量把标题写得简明些。可以采取两种办法解决:一是对各个转发通知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的,可以综合改写为一个新的‚通知‛,贯穿全部内容或主要精神。二是对非政策性文件,几个转发通知又无新要求的,可以减少中间层次,直接转发。如:关于转发市计委‚关于转发省计委‘关于转发国家计委办公厅《关于批转(<××日报>)发行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如果改写为:××市计委关于转发国家计委办公厅批转《××日报》发行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就简明多了。
2.批转和转发性通知。这类通知是针对被批转或转发的公文而发的,通知成了主件,原公文成了附件,正件、附件一起,组成了批转性或转发性通知。正文包括两个部分:转发对象和批注意见。转发对象要写明被批转、转发的公文名称及原发文单位。批注意见要写明对所转发公文的态度、意见和执行要求。批转性通知的批语和转发性通知的按语,可长可短,应看具体情况而定。有的照批照转,只极为简要地表明态度、作出评价、提出要求。如:‚省经贸委《关于1998年经济运行调控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有的强调重点,在写明态度、评价和要求之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对所转发公文的重要意义或者某一方面的精神,突出加以强调,以引起重视。有的补充完善,对所转发的公文除作出基本肯定外,还就其本身不够完善的地方作些补充、说明。但一般情况下,批语和按语不易过多,以免与转发、批转文件内容重复。
3.要求执行和周知性通知。引言部分一定要写清楚行文的缘由、意义、目的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
4.要根据转发公文的不同情况,恰当使用习惯用语。如表态的‚同意‛、‚原则同意‛、‚基本同意‛等词语;提出要求希望的‚希遵照办理‛、‚请认真贯彻执行‛、‚请研究执行‛、‚请参照执行‛、‚供参考‛、‚请研究试行‛等词语。
5.任免通知。除法定机关的主要领导人外,其他任免一般采用‚通知‛。任免通知正文只写明经某级组织决定,任命(或免去)某人担任某项职务即可。有的还写明任期和待遇。
六、通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通报和通知都具有知晓性和指导性,但通知大都要求贯彻执行,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而通报只起引导、警戒、启发、教育和沟通情况的作用。通报可分为表扬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等。
(一)表扬性通报:正文一般包括先进事迹及其意义、先进经验、表彰决定、希望和要求四个部分。
先进事迹是这类通报的主要内容。在直述式通报中,这部分内容直接在通报中叙述,写得详细些。在转述式通报中,这部分内容已出现在通报的附件中,就不必再重叙述先进事迹了,只须概括地强调或突出要点。直述式通报在介绍先进事迹时,应做到:第一,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简明地交代清楚。第二,要实事求是,不能任意夸大、渲染。第三,要重点突出,涉及能体现先进的精神境界和突出通报中心的,就把事实写得详细些,无关紧要的可一笔带过或略而不记。先进事迹的意义和先进经验,是通报的主旨。着重表彰先进事迹的通报,应在介绍事迹的基础上,说明其意义。
表彰决定是写明领导机关对先进表彰奖励的决定,它通常写在通报的末尾部分。
希望和要求,既包括对被表彰者的勉励和期望,又包括对广大群众的号召和希望。这一部分要发掘先进的典型意义和时代精神,针对当时形势需要有感而发,力求符合实际,有针对性,概括、鲜明、不千篇一律。‛
(二)批评性通报:这类通报是通报中使用得最多的,它的内容除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对某单位、某人、某事的批评处理外,着重是要从被通报的事件中吸取教训,以典型事例对群众进行教育,以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其惩戒作用十分突出。
这类通报,有的是批评错误、公布处分决定,行文较短。有的除批评错误、宣布处分外,侧重于分析情况,总结教训,指导改进工作,篇幅就要长些。这类通报写法和前一类大同小异,正文包括错误事实、根源和教训、处理决定、希望和要求四部分。
七、议案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议案格式比较简单,一般写明提请审议的事项名称、什么时间、什么会议讨论通过、目的、法定提交人和提交时间即可。
八、报告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报告种类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报送文件的报告等。
1.工作报告。这是用于汇报工作进程、总结工作经验、反映工作问题、提出工作意见的报告。这类报告是报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的正文,一般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绩、经验体会、存在问题、今后意见等几部分。格式上,每一部分可标出序数分项写,或列出小标题来写。根据需要,工作报告可以写成综合性的,也可以写成专题性的。
综合性的工作报告,它是不同阶段、不同范围的全面工作总结或汇报。可以是各方面的综合工作,或者一个系统、一个部门的全面工作。
专题性的工作报告强调专一性,它是就某一项或某一方面的工作向上级机关所作的报告。它可分为总结经验的专题工作报告和研究工作的专题工作报告。前一类就是呈报上级的专题工作总结,它不需要答复,后一类通常是就落实、开展、加强、发展、改进、改革某项工作向上级作的专题报告。它不一定在工作结束后才写,常常是在工作进程中,待工作告一段落时写好,待上级答复、批转。
2.情况报告。这是对工作中的重大情况、特殊情况、新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后,向上级作出的报告。它不需要答复、主要是让上级了解、掌握情况,以便根据情况采取措施,指导工作。向上级提出工作建议的报告,也属这一类。
3.答复报告。这是答复上级机关的查询、提问或汇报执行上级机关某项指示、意见的结果的报告。正文包括答复依据、答复事项两部分,写法比较自由。有的先写依据,后答复;有的边写依据,边答复。
九、请示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请求指示的。对上级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法规、规章或某项指示有不同理解,希望上级明确解释,或者从实际出发需要对某项规定、制度、指示作出修订、补充。
第二种是请求批示、解决问题的。请求上级机关解决本单位的某些困难,或对本单位的某个问题提出处理意见请求上级批复而写的请示,就属这一类。
第三种是请求批转的。某职能部门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即因为不能直接要求平级或不相隶属的机关部门照办,而需要请求上级审定后批转有关方面执行,这样上报的请示,就属这类。这类请求批转的请示,容易同研究工作的专题报告混淆,写作时尤其要注意。
请示一般由请示事由、请示事项、结尾三部分组成。结尾常以请求语作结,习惯用的有‚以上意见是否妥当,请批示‛、‚妥否?请指示‛、‚当否?请批复‛、‚以上意见如可行(或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等。撰写请示应注意:
第一,要控制使用,当用才用。必须办理而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又不能解决,确实需要请示上级的才可行文请示。不要动辄请示,把矛盾上交。
第二,要一文一事为宜,切忌把不相关联的问题放在一个请示里,使上级无法批复,影响工作。
第三,要按级请示,确实必须越级请示的,也应同时抄送直接的上级机关。如果一项请示涉及不止一个上级机关,应当以主管此项请示的上级机关为主送单位,其他为抄送单位,避免职责不明,耽误处理时间。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要直接送领导者个人,也不要同时抄送同级和下级机关。第四,它的格式也包括标题。正文和结尾,它的标题一定要写明事由,不能光写‚请示‛,以提请上级机关注意,及时处理。
十、批复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批复具有针对性、权威性、鲜明性。它是对某项具体工作发表指示、意见,对受文的下级有约束力,特别是关于重要事项或重大问题的批复,往往有明显的法规作用。批复中对答复的问题应态度鲜明,观点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使人无所适从。
批复的正文分为批复根据、批复事项两部分。
批复根据,要极其简要地引述来文的请示事项,或引述来文标题,都是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
批复事项是主要部分,要针对请示的内容,给予明确答复或具体指示。有些批复,不是简单地就请示事项表明态度,还应根据需要给予具体指示。
批复如果不同意下级的请示,则应简要说明理由,以利对方接受,及时作出相应安排。
撰写批复时应注意:
第一,批复要紧扣请示明确作答,不要答非所问,复非所求,节外生枝。有时以有关法规、文件精神为依据答复问题时,应写明引据出处,以备执行中查考。
第二,批复内容若涉及其他部门,起草批复时应同有关部门会签或商量,但不能互相推倭,造成公文旅行。
第三,批复一定要有明确的受文单位。有的在标题中就标明了受文单位。正文结尾可写上‚特此批复‛、‚此复‛,也可以不写。
十一、意见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意见是《办法》中新增加的文种。主要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从行文方向看可以是上行文,也可以是下行文。作为上行文,可用于向上级机关报请批转或转发有关事项。作为下行文,可用于领导机关或某些重要问题提出处理的方针、原则和措施、办法。
意见一般由引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引言要写明提出意见的事由、依据和目的。正文部分是意见所提出的具体见解和措施办法,可采用小标题或围绕问题分条列项进行撰写。结尾,对贯彻意见提出具体要求。意见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
十二、函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函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在上下级机关之间、平级机关之间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涉及各方面的公务联系,都可使用。
较为正规的公函,格式可分为三部分:
开头,包括标题、编号和受文单位。标题可由发函单位、事由、文种组成。
正文是函的主要部分,要看不同用途来确定写法。去函要把商洽的原委、询问的问题、请求的事项、告知的情况等写清楚,以便得到对方的支 持、理解或回答。复函,要针对来件所询问的问题、商请的事项给予明确答复,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不着边际。
结尾包括结束语及署名、日期。结束语如去函的‚为要‛、‚为盼‛、‚为感‛、‚为荷‛,复函的‚特此复函‛、‚此复‛等。也可不写结束语,正文写完即结束。
撰写函件应注意:
第一,要写的内容专
一、集中、中心突出,一般要一函一事。
第二,要有分寸。对上应尊重,对下应谦逊,对平行或不相隶属机关,应以礼相待。语气应力求平和、礼貌。要摒弃不必要的客套、无须讲的道理、空洞的套话。
第三,恰当使用习惯用语。
十三、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根据会议性质的不同,会议纪要可以分为办公会议纪要和其它专题会议纪要两大类。
办公会议纪要的标题,可写为会议名称加纪要。专题会议纪要的标题可写为事由加会议纪要。如:关于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会议纪要。一般政府机关的办公会议、常务会议都有固定的文头。如:××省人民政府省长办公会议纪要、××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等。正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叙述会议组织情况,可以写出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出席人员、列席人员(办公会议的列席人员通常写在正文之后)等。若会议只有一个议题,可以写明专题研究讨论的议题名称。如:专题研究了农业问题等。
第二部分是写会议精神和议定事项,这是纪要的主要部分。办公会议纪要的这部分。可以写对议题的讨论情况、各种意见、建议、会议作出的决议、决定,布置的工作、任务,将要采取的措施和要求等。
若只有一个议题,常采用贯通式的纵式结构,不分条款。专题会议纪要也可采用这种写法;若多项议题,可依会议议程的先后顺序安排组织材料。
撰写会议纪要应注意:
第一,会议纪要是对所有会议材料的概括、综合和提炼,因此,要写好纪要必须做好处理材料的工作。要广泛搜集会议材料,全面掌握会议情况;要按照会议精神和领导工作意图,对材料进行分类和筛选;要对选用的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围绕中心组织好材料。
第二,纪要篇幅不宜过长,语言要简明扼要。纪要常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如‚会议认为‛、‚会议强调‛、‚会议指出‛、‚会议号召‛、‚会议决定‛之类。
6.行政公文种类包括以下13种 篇六
命令
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指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它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必须严肃审慎,不能滥用,错用。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可以发布命令。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21号)
《最低工资规定》已于2003年12月30日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 郑斯林
二○○四年一月二十日
公告
公告是一个词语,其意思是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或者公开宣告,宣布。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告的使用表述为:“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公布依据政策、法令采取的重大行动等;二是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项,公布依据法律规定告知国内外的有关重要规定和重大行动等。
范文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全 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公 告
第一号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13日选举胡锦涛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现予公告(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主席团 二00五年三月十三日
通告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施行)。它的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各类机关,它的内容又往往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无论其使用主体还是其内容都具有相当的广泛性
1、标题:可为完全式标题:即发文机关十事由十文种。
2、正文:正文一般由通告缘由、通告事项、通告要求三部分组成。
3、落款:写明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标题中有了发文机关,此处可不写。有的通告的日期写在标题之下。
范文
X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剂的通告
X府发[2002]74号
为了保护和改善三峡库区的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防止含磷洗涤剂对水体的污染,根据《X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剂。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自2003年1月1日起,禁止在本市行政区内销售含磷洗涤剂;本市企业和经营性单位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改用无磷洗涤剂。
二、本通告所称无磷洗涤剂,是指织物洗涤剂、、、、、、三、在本市销售的无磷洗涤剂,必须在其产品包装的显著的位置标注“无磷”字样;未按规定标注的,视为含磷洗涤剂。
四、禁止本市广告经营者在本市辖区内发布含磷洗涤剂的广告,新闻媒体不得承接发布含磷洗涤剂的广告。
五、各级工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职责对洗涤剂市场事实监督管理。
六、对违反本通告规定的行为,由环境保护、工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职责,依据《X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分别予以处罚。
X市人民政府(印)二00五年X月X日
通知
通知,是运用广泛的知照性公文。用来发布法规、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项事务等。通知,一般由标题、主送单位(受文对象)、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范文
青岛市粮食局
关于加强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区市粮食局、局直各单位:
据中央气象台和青岛市气象台联合预报,受南方热带低气压的影响,预计明、后两天青岛市将有一个强降雨过程,降雨量可达200毫米以上,并拌有8级大风,局部有冰雹。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通知精神,为加强 系统防汛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视。一是领导要高度重视。各处室负责人、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充分认识做好本次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本次防汛工作的领导,确保安全渡汛。二是要制订好防汛工作预案。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制定本单位加强防汛工作预案,落实工作措施,做好防汛准备。市粮食局的防汛工作预案由局办公
全市粮食室负责制定。三是要建立统一协调的领导机制。建立起由市粮食局局长为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以及各有关人员参加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下设在市粮食局办公室,由市粮食局办公室统一做好防汛期间的协调调度工作(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二、要采取有力措施。一是要认真做好隐患排查。各单位要认真将本单位防汛工作隐患排查一遍,各仓储企业要彻底排查各个粮仓安全情况,做好预防大风和降雨的有关准备工作,做到预防为住,防患于未然。二是要落实防汛工作相关保障。各单位都要成立防汛工作队伍,确保防汛期间的通讯畅通,落实好防汛车辆安排,做好充足的防汛物资储备。三是要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各单位要做好出现险情后的应急抢险准备工作,出现险情后立即组织抢险,并迅速上报有关情况,确保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要落实责任。一是要建立防汛工作责任网络。各单位务必于6月23日12时以前上报本单位防汛工作预案,落实好责任人员,建立防汛工作责任网络体系。二是各单位要层层传达防汛工作通知精神。要通过各种形式,将防汛工作通知精神传达给每个干部职工,统一大家对防汛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防汛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在本次防汛工作中因个人问题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于出现事故隐瞒不报的个人和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附:青岛市粮食局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二○○六年六月二十二日
通报
通报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通报的运用范围很广,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都可以使用。它的作用是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其目的是交流经验,吸取教训,教育干部、职工群众,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范文
关于电子政务大赛情况的通报
局直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根据市局《关于举办电子政务大赛的通知》要求,6月22日在青岛粮食科学研究所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举行了由一、二、三库、军供站和机关工作人员参加的电子政务大赛。由于各单位领导重视,组织规范严密,圆满完成了大赛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大赛共有66人参加,其中局机关26人,一、二、三库各12人,军供站4人。参赛人员围绕电子政务和公文写作等方面的内容,用微机操作的方式进行了考试,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
二、主要特点
1、妥善安排,积极参与。各单位领导和机关各处室高度重视这次大赛活动,克服半年工作忙、任务中等困难,积极参加大赛活动,除因公离青外出的人员外,符合条件的人员都报名参加了这次大赛。
2、准备工作充分,措施有力,实现了通过比赛促进学习的预期效果。大赛前,市局政工处组织各单位符合条件人员进行了脱产培训,系统学习了电子政务和公文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机关各处室主要利用业余时间以自学为主,形成了人人学技术、学业务的良好氛围。对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大赛的人员,经主要领导批准后,组织统一补考。
3、领导重视,组织严密。为了保证大赛质量,比出真本事、真水平,聘请了专家封闭出题,设立了专门考场,市局领导亲自到考场巡视检查,确保了大赛落到实处,不走过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个别单位及处室对大赛认识不到位;个别工作人员有重工作轻学习的现象。附件:参加电子政务大赛成绩单
二○○六年六月二十二日
请示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请示可分为解决某种问题的请示,请求批准某种事项的请示。范文
某市市级粮食储备库
关于组织部分人员到武汉进行培训的请示
某市粮食局:
自2003年开展仓储管理年以来,在经历了标准化、规范化等几个阶段以后,我库仓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仓储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在硬件建设达到一流的同时,存在着软件与硬件建设发展不相配套的问题。为切实提高我库仓储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全面解决软硬件建设不相配套的问题,经库党委研究,我库拟组织选派部分人员到武汉粮食管理学院进行培训。现将有关事宜请示如下:
一、培训人员及费用
拟从库全体职工中选拔仓储业务骨干20人参加培训学习。培训费用为1000元/人。
二、时间安排
培训时间初步定于2006年7月6日至20日。
三、拟培训内容(一)(二)(三)(四)(五)国内外储粮新技术的应用 储粮害虫防治
储粮四项新技术的应用 粮食物流方面的业务知识 储粮生态系统知识
四、其它相关问题
为切实组织好此次培训,我库准备安排库副主任某某某同志带队参加培训,全面负责解决培训过程的问题。
当否,请批复。
某市市级粮食储备库
二○○六年六月二十二日
报告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范文
青岛第三粮库
关于开展学习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活动情况的报告
市粮食局:
根据市局5月15日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学习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库于5月17日至26日组织全库职工集中开展了学习宣传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真组织。库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班子会议研究活动具体意见,成立了以分管业务主为组长的《条例》学习宣传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各项具体活动,库于17日召开全库班长以上干部及骨干职工会议,对活动进行了动员。对各部门开展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措施得力,内容丰富。为搞好此次学习宣传活动,根据《条例》的内容并结合我库实际,我们制订了周密详尽的活动方案,按照时间计划和要求积极推进,并对各分库和科室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跟踪调度,及时指导各单位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向职工宣传国家颁布《条例》的重要意义,学习《条例》的具体内容。我们在中层以上干部中开展了“主任讲条例”、“科长谈体会”活动,结合库办公会集中进行学习。组织全库职工开展了“我学条例”演讲比赛,以分库为单位组织了黑板报比赛。全库有十三名职工上台演讲,由两个单位的黑板报获得优胜奖。为了让全社会了解条例,我们在库临街区域悬挂了多条条幅,努力营造学习宣传氛围。
三、职工积极,效果显著。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我库职工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对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具体内容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我库组织的此次学习宣传活动达到了学习法规知识,提高员工素质,增强职工干好粮食工作使命感、责任感的目的。
青岛第三粮库
二○○六年五月二十八日
决定
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或安排,并要求机关各部门和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贯彻执行的指令性公文。适用于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重要文体。范文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文件
武政发[2004]29号 关于开除徐志林公职的决定
徐志林,男,1956年2月生,初中文化,武进区奔牛镇人,1972年1月参加工作,原为武进区奔牛镇广播电视站工作人员。
徐志林于1996年9月至1999年11月间,利用职务之便,采用虚开发票、虚列支出等手段贪污公款,数额较大。为此,于2003年11月12日被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法院认定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刑期自2003年5月19日起至2009年5月18日止)。
徐志林身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竟目无法纪政纪,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已构成犯罪。为严肃政纪,经研究,决定开除徐志林公职。
二○○四年三月一日
批复
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它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公务文书。
一、批复的含义和特点(一)批复的含义
批复也是行政公文和党的机关公文中都有的文种。
《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对批复的功能作了这样的界定: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对批复功能的界定几乎完全相同:
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批复跟指示有相似之处,都是指导性的下行文,所表达的内容都是受文的下级机关开展某项工作的依据。不过,它们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二)批复的特点 1.行文的被动性
批复是用来答复下级请求事项的,下级有请示,上级才会有批复。下级有多少份请示呈报上来,上级就有多少份批复回转下去。批复不是主动的行文,是公文中惟一的纯粹被动性文种。另有两种公文也可以是被动性的,就是报告和函。不过,报告只有在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才是被动的,函只有复函才是被动的,所以说,纯粹的被动性公文只有批复。
2.针对性
批复的针对性极强,下级机关请示什么事项或问题,上级机关的批复就指向这一事项或问题,决不能答非所问,也无需旁牵他涉。
3.集中性和明确性
由于下级的请示是一事一报,请示内容十分集中,相应的批复也是一文一批,答复的内容也十分集中。因此批复的篇幅一般都不长。
批复的态度和观点必须十分明确。对于请求指示的请示,批复要给以明确的指示;对于请求批准的请示,批复或者同意、批准,或者不同意、不批准。有时,由于情况的复杂性,原则同意,但对某些个别环节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要求,这是充许的,不违背态度明确的原则。但如果观点不明,态度含混,令下级机关无所适从,就不合基本要求了。
4.政策性和依据性
对于撰写批复的上级机关而言,不管是发出指示还是批准事项,都必须有政策依据,不能随意为之。对于发出请示的下级机关而言,批复一旦到达,就是行动的依据,不得违背。在这些方面,批复和指示的特点是一致的。
二、批复的写法
(一)批复的标题和主送机关 1.批复的标题
批复的标题一般采用公文常规模式写法,即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略有不同的是,批复往往在标题的主要内容一项中,明确表示对请示事件的意见和态度,而一般公文标题中的主要内容部分一般只点明文件指向的中心事件或问题,多数不明确表示态度和意见。如《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撤销榆林地区设立地级榆林市的批复》,其中“同意”两字就是用来表明态度和意见的。如果不批准请求事项,标题中可以不出现态度和意见,到正文中再表态。如果是答复请求指示的请示,也无须在标题中表态。
批复的主送机关
批复的主送机关,一般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出请示的下级机关。(二)批复的正文
批复的正文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批复依据、批复事项、执行要求。1.批复依据
批复依据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方的请示,二是与请求事项有关的方针政策和上级规定。
对方的请示是批复最主要的论据,要完整引用请示的标题并加括号注明其请示的发文字号,例如:“你省《关于变更西宁市行政区域范围的请示》(青政〔1999〕49号)收悉。”
上级有关的文件和规定是答复请示的政策和理论依据。可表述为:“根据××关于××的规定,现作如下答复。”必要时,可标引文件名、文件编号和条款序号。如果下级请示的事项在上级文件和规定中找不到依据,这样的文字便不需出现了。
2.批复事项
针对下级机关请示所发出的指示,做出的批准决定,以及补充的有关内容,都属于批复事项。如果内容复杂,可分条表述,但必须坚持一文一批的原则,不得将若干请示合在一起用列条的方式分别给以答复。
3.执行要求
对下级执行批复的要求可写在结尾处,文字要简约。如《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撤销榆林地区设立地级榆林市的批复》的结尾:“榆林市的各级机构均应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由你省自行解决。”如果只是批准事项,无需提出要求,此段可免。
批复撰写要注意及时、明确、庄重周严、言简意赅。【 范 文 一 】
国务院关于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函〔1993〕1号 湖南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报请审批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年)的请示》(湘政〔1991〕23号)收悉。国务院同意修订后的长沙市总体规划,现就有关问题批复如下:
{范文二}
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
撤销榆林地区设立地级榆林市的批复
国函〔1999〕141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撤销榆林地区行政公署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请示》(陕政字〔1998〕36号)及有关补充报告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撤销榆林地区和县级榆林市,设立地级榆林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榆林市。
二、榆林市设立榆阳区,以原县级榆林市的行政区域为榆阳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北大街。
三、榆林市辖原榆林地区的神木县、府谷县、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吴堡县、米脂县、绥德县、清涧县、子洲县、佳县和新设立的榆阳区。
榆林市的各类机构均应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由你省自行解 决。
国务院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五日 范文
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
撤销榆林地区设立地级榆林市的批复
国函〔1999〕141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撤销榆林地区行政公署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请示》(陕政字〔1998〕36号)及有关补充报告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撤销榆林地区和县级榆林市,设立地级榆林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榆林市。
二、榆林市设立榆阳区,以原县级榆林市的行政区域为榆阳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北大街。
三、榆林市辖原榆林地区的神木县、府谷县、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吴堡县、米脂县、绥德县、清涧县、子洲县、佳县和新设立的榆阳区。
榆林市的各类机构均应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由你省自行解 决。
国务院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五日
函
1、告知函。即把某一事项、活动函告对方,或请对方参加(如会议、集体活动)。这种函的作用和内容类似通知,只是由于双方不是上下级和业务指导关系,使用“通知”行文不妥,故应该用“函”。【范例参考】
尊敬的XXX先生/女士:
我们很荣幸地邀请您参加将于5月15-16日在北京21世纪饭店举办的第27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亚太地区大会非政府组织磋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 从议程到行动——继非政府组织粮食主权论坛之后.此次磋商会议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粮食主权计划委员会亚洲分会(IPC-Asia)主办,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协办.届时,来自亚太地区80多个民间组织的100余名代表将参加会议.本次会议宣言将在5月17-21日召开的„„
XX XX XX XX XX X
X X年x月X日
2、商洽函。主要用于请求协助、支持、商洽解决办理某一问题。比如干部商调函,联系参观学习函、要求赔偿函等。【范例参考】
关于鄂穗两地携手联合打捞“中山舰”的函
湖北省人民政府:
现沉于长江金口赤矾山江底的“中山舰”,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重要历史文物,尽快将其打捞、修复和陈列展览,是海内外同胞的共同心声。
“中山舰”是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物。该舰192喀年参加“保卫大武汉会战”时被日军炸沉。尽快打捞“中山舰”,使其重展英姿,是一件深得海内外同胞和两岸有识之士拥戴的义举。这对于充实完善中国现代革命史文物,并重现其历史价值,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改善两岸关系,促进台湾回归祖国大业的早日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中山舰”在广州的时间长达21年,且围绕“中山舰”的几次主要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广州。因此,“中山舰”是把广州建设成为中国现代革命史教育基地,向广州、全国乃至海内外同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不可缺少的文物。近几年采,广东省、广州市人大、政协、民革,黄埔军校同学会中的不少代表、委员、成员,各界有关专家学者、人民群众,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向广州市政府采电来函.希望广州市政府主动与贵省联系章一起尽快组织打捞“中山舰”,并进行修复和陈列。为此,我们经过认真研究.提出由两地政府本着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态度,协商联合打捞,修复。展出的办法和有关问题。专此函达,请答复。
广州市人民政府(盖章)X X年X月X日
3、询问函。主要用于询问某一事项、征求意见、催交货物等。
4、答复函。主要答复不相隶属机关询问相关方针、政策等问题而不能用批复时使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安徽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复函
国办函〔2000〕16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要求批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皖政秘〔1999〕138号)收悉。经国务院领导同意,现函复如下:
一、同意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的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二、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合肥市南郊,东以始信路、耕耘路、清潭路为界,西至合安公路、石门路、高压走廊、锦绣大道、合安公路,南至紫蓬路,北至繁华大道、明珠广场,规划范围总用地985平方公里。
三、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合肥市经济技术发展总体规划,建设发展资金由你省自筹解决。
四、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坚持以工业项目为主、吸收外资为主、出口为主和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的方针,积极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五、要加强领导和管理,促进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
二○○○年二月十三日
5、请求批准函。主要是指向有关机关、部门请求批准时使用。如果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只能用请示,而不能用函。
广州*局销售公司请求批准函 *局销办函 [1996] 5号
广州*局:
我销售公司从去年十月成立以来,国内务活动日益增多,经常有许多文件、合同、契约、技术资料需要复印,为便于工作,我们拟购买一台复印机,请给予批准。
可否,请批复。
广州*局销售公司(盖章)
7.翻译策略的种类及选用 篇七
早在1813年, 德国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途径有两种, 一种是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者;另一种是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1]。文中施莱尔马赫只是描述了两种方法, 并未对之冠以名称。1995年, 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 在其《译者的隐形》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一书中, 将上述两种方法明确为“异化法” (foreignizing method) 和“归化法” (domesticating method) [2]。概括而言, 异化法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 要求译者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 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而归化法则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 要求译者遵守目的语的主流价值观, 以便使译文迎合本土的典律 (canon) 、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
2 影响译者选用翻译策略的主要因素
译者是原作与译作、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中介。译者的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当然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制于其所处的时代、自身的文化、语言能力和审美特征。功能翻译理论代表人物费米尔 (Hans J.Vermeer) 认为, 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 译者的任务是要让不同文化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得以进行。当两种语言及文化背景出现较大差异时, 为了使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能进行有效沟通, 译者根据其自身的翻译目的、文化取向和审美意识, 采用一定的翻译策略[3]。翻译理论家列维 (Jir Levy) 在《翻译是个做决定的过程》 (Translation as a Decision Process) 一文中指出, 翻译活动包括一系列的步骤, 每个步骤都会涉及到一次选择, 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3] (p.148-59) 。随着对翻译主体性等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 译者已被看作处在翻译活动最中心的位置, 是翻译活动中最能动的因素。法国翻译家贝尔曼 (Antoine Berman) 指出, 译者的翻译动机、目的、立场、方案以及翻译方法使译者成为翻译中最积极的因素, 一旦态度、方法和立场确立, 译者也就为自己定了位置[4]。从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 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其自身的翻译目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文化态度、审美取向等决定了翻译标准的确定和翻译策略的取舍与选择。在任何翻译中, 译者都需要经历阅读理解文本和表达文本的阶段, 译者扮演着读者和再作者的角色。作为读者, 译者在阅读文本时需要调动自己的情感、审美、想象等能力, 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充分理解原文, 实现文本意义的完整构建。在文本表达阶段, 作为再作者, 译者需要充分发挥创造力, 不仅要传达原作的基本信息, 还要传达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
3 影响译者选用翻译策略的其它因素
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 除了受到译者自身主体性的制约, 还需要考察有哪些文化因素影响和制约了翻译, 译者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 更要克服文化的障碍。这其中的制约因素自然来自两种语言与文化, 将从原作、作者及读者三方面分别论述它们对与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3.1原作。正确的理解与准确的表达是翻译活动的两个关键步骤, 理解原作则是翻译活动的第一步。通过研究原作的风格、内容、时代背景、写作意图等, 把握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语篇功能, 以便在内容构思、结构安排、形象塑造和语言运用等方面, 尽力尊重和再现原作。但是, 任何译者不可能做到一次性就能准确把握原作的思想内容, 他对文本的理解不一定能与原作的本意相吻合。因此, 译者需要不断学习和领悟, 不断深化其理解[5]。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根据原作文本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根据诺德 (Christiane Nord) 的观点, 翻译可以分为工具性翻译 (instrumental translation) 和文件性翻译 (documentary translation) [6]。工具性翻译强调的是信息的传递和作品的交际功能, 因此译文的明白易懂应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这类翻译主要包括广告、新闻报道、通知及各种实用文体的翻译。如果译者在翻译这类文本时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与采用归化策略相比, 会使信息接受者更容易地接受更多的信息。文件性翻译指的是那种以让读者了解信息、拓宽视野为主要目标的翻译, 从文体上说, 它主要涉及以介绍异国思想文化为目标的哲学著作及历史、民俗的介绍等资料的翻译。译者翻译这些文本正是为了填补目的语文化中的知识空缺, 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此外, 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上的差异, 原作与译作的功能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不一致。译者需要优先考虑译文所期望达到的功能, 在不违背原作意图的情况下, 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灵活处理, 决定在特定语境中哪些原文信息可以保留, 哪些必须根据需要进行调整。3.2作者。作者作为原作的创造者, 是译者理解原作、阐释文本、再创造译本活动所需参考、借助的研究对象。译一部作品, 译者首先需要研究作者的生平、创作经历、文学成就、文学特色、性格气质、写作目的等, 深入体验作者的创作情绪, 尽量与作者的心灵和精神契合。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作者的研究并不等同于对原作的研究, 因文学作品一旦完成, 便成了独立于作者之外的新的生命, 其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就不再局限于作者个人。正如谢天振所言:“一部作品, 即使不超越它的语言文化环境, 也不能把它的作者意图完整无误地传达给读者, 因每个接受者都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 去理解、接受作品的”[7]。作者本人也是在变化的, 其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也会有所变化。比如, 青年华兹华斯和老年华兹华斯不一样, 写《满二十三周岁》时的弥尔顿和写《梦亡妻》时的弥尔顿也不一样。译者应该对此掌握好分寸。[8]3.3读者。针对翻译活动的特殊性, 这里的读者应该包括两个概念, 一个是原作者对其作品所设想的读者, 另一个是译者所关注的译文的潜在读者, 毕竟原作不等同于译作。由于原文的读者和译文的读者所处社会、历史环境完全不同, 而且读者的世界观、文学观、个人阅历往往会影响其接受文学作品的方式, 这两个读者的概念不是完全等同的。翻译最终是要以译文读者为中心, 译者应该通过阅读有关资料, 充分了解作者对原作读者的定位, 借助译人语将原作的思想、感情及联想意义最大可能地传达给译文读者, 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产生相同的反应, 实现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的沟通。正如韦拉莫维茨说的:“译者的目的, 就是要构成这样的句子, 它将在今天的读者中间引起像原文读者、听者身上造成像原文在原作者同辈人身上所造成的那样的印象, 唤起同样的思想和感情”[9]。读者的阅读活动是翻译活动的最后环节, 也是翻译目的最终能否实现的关键。不容忽视的是, 读者的接受能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 不同时期的译文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 具有动态性。
4 结论
当代翻译研究表明, 翻译活动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法则, 也不存在一种绝对正确的翻译方法。对翻译策略的正确态度应该是避免抽象地在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间寻找“忠实”与“对等”, 或拘泥于某种固定不变翻译模式。译者应尽力缩小各种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 需要使用各种变通手段和补偿措施。在对各种翻译策略进行选择和取舍的过程中, 译者只有全面考虑, 仔细分析, 才能真正达到翻译目的。
参考文献
[1]Schleiermacher, A.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2]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5.
[3]Venuti, L.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0.
[4]Munday, 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1.
[5]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C].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6]Nord, C.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M].Amsterdam:Rodopi, 1991.
[7]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8]屠岸, 许钧.“信达雅”与“真善美”.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C].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8.丝瓜的种类及营养 篇八
丝瓜分为有棱的和无棱的两类。有棱的称为棱丝瓜,瓜长棒形,前端较粗,绿色,表皮硬,无茸毛,有8~10条棱,肉白色,质较脆嫩。无棱的称为普通丝瓜,俗称“水瓜”。常见品种有:蛇形丝瓜和棒丝瓜。蛇形丝瓜又称线丝瓜,瓜条细长,有的可达1米多,中下部略粗,绿色,瓜皮稍粗糙,常有细密的皱褶,品质中等。棒丝瓜又称肉丝瓜,瓜棍从短圆筒形至长棒形,下部略粗,前端渐细,长35厘米左右,横径3~5厘米,瓜皮以绿色为主。
一般来说,棱丝瓜肉质脆嫩,但极不耐老,采收稍迟,肉质变硬,水分迅速丧失,内部已布满纤维,种子变硬,影响食用品质,但此瓜外观变化较慢,因此,选购时须格外小心,以防买到老丝瓜。
蛇形丝瓜品质中等,但由于瓜形较长,去皮时比较麻烦。而棒丝瓜果肉细腻而柔软、肥嫩而多汁、纤维少,清香滑口,品质上乘,耐老且食用方便,实为丝瓜之佳品。丝瓜可配肉清炒,做汤菜或做馅,味道鲜美,与鸡蛋合炒,清淡且口感佳。丝瓜以嫩果供食,收获宜早不宜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