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系统重点

2024-10-27

儿科护理学系统重点(共12篇)(共12篇)

1.儿科护理学系统重点 篇一

近些年来,我国的医疗服务机构依旧没有摆脱医疗资源与医疗需求之间的严重不平衡的状况。尤其我国的儿科对于医生与护理人员的缺乏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程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这些都离不开由于儿科的服务对象较为特殊责任重大如果稍有差池就可能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对于儿科护理而言也是如此,许多重大事故的酿成在最初也紧紧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都体现在儿科护理工作的细节方面。因此儿科的护理工作应该从工作的细节抓起,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可以说在整个讲究细节的时代,细节往往可以决定许多事情的成败。笔者将通过本文为大家讨论关于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细节。

2.儿科护理学系统重点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是笔者所在医院2012-2013年接收的200例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其中男115例, 女85例;年龄3个月~7岁;喘息性支气管炎84例, 哮喘52例, 小儿肺炎35例, 咳嗽变异性哮喘11例, 急性喉炎18例。笔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患者分为两组, 各100例。其中观察组男55例, 女45例;3个月~6岁, 平均 (4.7±1.1) 岁;喘息性支气管炎35例, 哮喘32例, 小儿肺炎17例, 咳嗽变异性哮喘7例, 急性喉炎9例;基础症状评分 (4.3±1.2) 分[症状评价标准为呼吸困难 (指吸频率>35次、发绀、三凹征) 记3分, 喘息记2分, 咳痰或咳嗽或发热 (腋温>38℃) 记1分]。对照组男60例, 女40例;年龄6个月~7岁, 平均 (5.1±0.9) 岁;喘息性支气管炎49例, 哮喘20例, 小儿肺炎18例, 咳嗽变异性哮喘4例, 急性喉炎9例;基础症状评分 (4.1±0.9) 分。两组患者年龄、基础症状评分、病情等各项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常规检查及诊断, 并根据病情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了抗感染、抗病毒等药物的综合治疗, 其中抗感染平喘药应用的是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 抗感染化痰药是60万U红霉素、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10 mg地塞米松配成的溶液, 将5 ml此溶液和1支α-糜蛋白酶进行融合, 利用面罩或者喷嘴对儿童进行喷雾, 将氧流量调至5~7 ml/min, 再利用喷射式的氧雾微粒随儿童呼吸进行呼吸道、肺部, 每次进行10 min, 2次/d, 3~7 d为一疗程[2]。通过相同的治疗方法, 保证了两组患者各项条件的相同。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100例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笔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 即对病房进行清理、定期对儿童进行检查等。而对观察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用的是人性化的科学式护理方法, 包括环境的护理、语言行为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等, 具体如下。

1.3.1 环境护理

为了促进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 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将病房温度控制在8℃~20℃, 而且还定期清理病房, 保证病房的空气清新、无烟、无尘, 每天都对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1次, 并对病房进行通风换气[3]。

1.3.2 儿童呼吸道护理

儿童呼吸道护理就是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 根据患者病情对其采用相应的体位, 并及时清理儿童口鼻内的分泌物, 保持儿童呼吸系统的通畅, 减少他们的呼吸困难状况[4]。

1.3.3 心理护理

除了做好常规护理外, 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还主动与儿童进行沟通, 即使是幼儿, 他们也主动与其进行肢体上的交流, 在一定程度上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感情, 使其能够配合医务工作者的护理工作[5]。

1.3.4 并发症护理

儿童的呼吸系统非常脆弱, 稍一疏忽可能就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或者病情的转移,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 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还定期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并发症的检查, 确保病情的稳定, 一旦发现病情加重、病情转移, 立即请医生诊断, 保证了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进程。

1.4 观察指标

经在院治疗期间的护理后,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在相同的治疗方案下, 采用科学人性化护理方案的观察组住院时间 (4.8±1.6) d, 对照组住院时间 (6.6±2.1) d,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在所有入组接受相同治疗的患儿中, 共有22例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 (如过敏性喉头水肿、痰液阻塞、呼吸窘迫等) , 其中观察组仅2例 (2%) , 对照组20例 (20%) ,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1) 。

3 讨论

通过本次分析研究发现,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规护理无论在专业技术、技能方面都逊色于人性化的护理方法, 人性化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技巧更加巧妙, 对儿童能够进行更全面的护理, 保证儿童呼吸系统不被感染, 此外, 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还能够有效加强护理人员对幼儿患者的心理、病情的了解, 更有利于消除儿童抵制治疗的情绪, 使其乐于接受治疗, 从而加快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进程[6]。本次研究, 笔者所在医院对两组患者采用的都是相同的治疗方法, 只是护理方式不同, 但是却导致了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的不同, 由此可见, 人性化、科学的护理方式能够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提供更好的恢复环境, 而且人性化的服务能够使幼儿、儿童不惧怕护理人员, 能够消除他们的抵制情绪, 使他们配合治疗, 因而就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 缩短了康复时间。总而言之, 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不断改革, 以及人们护理意识的提高, 人性化护理方式已经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护理方式, 它强调“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在术前、术中、术后都能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安抚, 最大化地满足了患者的情感、心理、生理需求, 而且特别注意护理的细节, 丰富了护理内容, 使医务护理人员与患者的距离大大缩短, 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 减少了患者的恐惧心理, 使护理理念和护理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对促进患者手术的成功、缩短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儿童的呼吸系统极为脆弱, 导致儿童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大大提高, 近几年来, 我国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但由于儿童本身自制能力、护理能力的缺乏,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康复起来比较慢, 而且稍不注意就会引发并发症, 从而为治疗带来更大的威胁, 因此, 加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是非常关键的, 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 能够有效地加快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进程, 而且能够大大降低并发症的产生, 在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7]。通过此次研究, 笔者所在医院专家也发现, 常规护理方法虽然也能为儿童提供清洁的护理环境, 但在一些护理细节上还是比较欠缺的, 例如儿童不配合、护理不细致导致儿童呼吸道感染等, 而人性化、科学化的护理方式就弥补了常规护理的这一缺陷, 它能够更加细致地为患者服务, 能够想患者所想、忧患者所忧, 更好地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服务, 从而大大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减少了儿童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情况, 而且能够促使医务人员与儿童建立良好感情, 避免儿童不配合的情况[8]。

总而言之, 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中, 人性化、科学化的护理方式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观察要点, 能够在护理环境、护理语言、并发症护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 实施系统化的程序护理, 有效提高了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质量, 缩短了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进程, 值得在医学领域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 探索科学、有效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200例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00例。观察组采用科学、规范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 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0.0001) 。结论:科学、人性化的护理能够大大增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治愈率, 能够提高对患儿的生命保障, 值得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赵华, 杜晓娟, 林丽渊, 等.中国人哮喘易感性与染色体5q31~33区连锁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 2009, 52 (12) :65-66.

[2]李华强.小儿哮喘发病机理和治疗展望[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0, 23 (4) :47-48.

[3]江沁波, 刘玺诚, 高红, 等.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婴幼儿肺疾患25例临床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 2010, 53 (6) :36-37.

[4]赵顺英.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9, 22 (5) :347-348.

[5]赵顺英.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9, 22 (11) :87-88.

[6]罗征秀, 刘恩梅, 李渠北, 等.婴幼儿反复持续吼喘58例病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11, 52 (5) :65-66.

[7]邓江红, 姚开虎, 胡惠丽.新生儿脯炎死亡病例中B组链球菌的检测[J].中华儿科杂志, 2010, 53 (1) :77-78.

3.儿科护理学系统重点 篇三

儿科名解 中医药大学 儿科学期末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生长:小儿身休体各器官各系统和长大和形态变化可以用相应的测量值表示。是量的变化。

2、发育:细胞、组织、器官分化的完善和功能的成熟,是质的变化。

3、脏腑娇嫩,形气未充N:指小儿时期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发育及生理功能者处在不断成熟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4、肺常不足:肺位在上,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又为娇脏,清虚而娇嫩,主一身之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小儿肺脏尤娇,肺常不足,表现为呼吸不匀,息数较促,容易感冒。

5、脾常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主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年龄越小,生长发育速度越快,因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于成人较多,故脾胃功能相对不足,小儿脾常不足表现为运化力弱,每因饮食变更引起运化功能异常而发生疾病。

6、肾常虚: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主纳气。小儿肾常虚表现为肾气未盛,肾精未充,骨骼未坚,齿未长或长而未坚;青春期前的女孩无“月事以时下”,男孩无“精气溢泻”;婴幼儿二便不能自控或自控能力弱等。

7、稚阴稚阳:“稚阴稚阳”说明小儿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上都是不完善的,需要不断地生长发育,充实完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阴”:是体内的精、血、津液等物质;“稚阴”指精、血、津液,也包括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之质,皆未充实、完善。

“阳”:指体内脏腑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稚阳”指各脏腑功能活动均属幼稚不足和处于稳定状态。

8、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指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在机体的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方面,都在迅速地不断地向着成熟完善的方面发展。生机,指生命力,活力。

9、纯阳之体:所谓“纯”,指小儿未经情欲克伐,胎元之气尚未耗散;所谓“阳”,即以阳为用。说明小儿生机旺盛,发育迅速,好比旭日东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

10、易虚易实:指小儿一旦患病,则邪气易实而正气易虚。实证往往可迅速转化为虚证,或者转为虚实并见之证;虚证往往兼见实象,出现错综复杂的证候。

11、易寒易热:是由于小儿具有“稚阴稚阳”的特点,患病之后不但寒证易于转化为热证,也容易从热证转化为寒证,而尤以寒证转化为热证更为突出。因小儿体属“纯阳”,“稚阴”,所以在病机转化上寒易化热表现尤为突出。

12、透关射甲:即指纹穿过了风、气、命三关达到指甲的部位,则病情危笃。

13、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以血浆含量浓度成比例丢失,血浆渗透压在正常范围内,血清钠浓度为130~150mmol/L。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临表最多见于呕吐、腹泻、进食不足等原因所致。

14、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损失量比水多,血浆渗透压较正常低,血清钠<130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临床表现特点为脱水症状比其他两种类型严重,更易于发生休克。患儿可有脑细胞水肿,颅内压增高的

表现,如烦躁不安、嗜睡、昏迷或惊厥神经系统症状。

15、高渗性脱水:电解质损失量比水少,血浆渗透压高于正常,血清钠>150mol/L,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临床患儿呈现黏膜和皮肤干燥明显,烦渴,高热,烦燥不安,肌张力增高甚至惊厥;严重者出现神经细胞脱水、皱缩,脑脊液压力降低,脑血管破裂出血,亦可发生脑血栓。

16、支气管哮喘: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患。

17、哮喘持续状态:哮喘急性严重发作,合理应用拟交感神经药物无效,持续达24h以上。

18、充血性心力衰竭:称心衰,是指心脏工作能力下降,即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状态。

19、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

20、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是母乳喂养儿。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可为乳糖不耐受的一种特殊类型,添加辅食后,大便即转为正常。

21、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广义上是指一组病因不一的肾小球疾患,居泌尿系统疾病住院患儿的首位,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少尿)为主,常伴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

22、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具有以下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

23、反复:激素用药过程中又尿蛋白已转阴,停用激素4周以上,尿蛋白又≥ ++为反复。

24、复发:肾病综合症尿蛋白已转阴,停用激素4周以上,尿蛋白又≥ ++为复发。

25、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RBC数,Hb量或RBC压积低于正常。

26、生理性贫血:指RBC数和Hb量在2~3个月时达最低水平,RBC数降至3.0*1012/L,Hb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

27、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发生的全身性结缔组织非化脓性免疫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及皮下小结,以心脏损害最为严重和多见,反复发作可导致永久性心脏瓣膜病变。

28、舞蹈病:也称Sydenham舞蹈病,起病缓慢,表现为面部和四肢肌肉不自主、无目的的快速运动,如伸舌歪嘴、挤眉弄眼、耸肩缩颈、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语言障碍、书写困难、细微动作不协调等锥体外系神经系统症状。8~12岁的女孩多见。

29、尪痹:是指因风、寒、湿、热之邪留滞于筋骨关节,久之损伤肝肾气血,以关节晨僵、小关节对称性多发性肿痛,活动受限甚至僵硬变形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30、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患者肾脏受累,症状轻重不一,多数患儿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少数重症患儿伴浮肿及高血压。

郝氏沟:重症佝偻病肋骨软化,被膈肌收缩牵拉而内陷,形成横沟,称郝氏沟。

麻疹粘膜斑:麻疹患者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位于双侧第二磨牙对面的颊粘膜上,为0.5~1mm针尖大小的小白点。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体征,具有诊断价值。

白草莓舌:猩红热患者于发疹之同时出现舌乳头肿胀,初期舌被白苔,肿胀的舌乳头凸出覆以白苔的舌面。

红草莓舌:猩红热患者2~3天后舌苔脱落,舌面光滑呈绛红色,舌乳头凸起。此可作为猩红热辅助诊断条件。

口周苍白圈:猩红热患者面部潮红无皮疹,而口鼻周围皮肤苍白。帕氏线:又称线状疹,猩红热患者皮肤皱折处,如腋窝、肘、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色深红,其间有针尖大小出血点,形成深红色横纹线。

贫血性皮肤划痕:猩红热患者躯干部皮疹密集,疹间皮肤一片红晕,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偶仍可见正常皮肤,用手指按压皮疹,皮疹色退,暂呈苍白后又恢复原状。皮疹多于48小时达高峰。

问答题

1、添加辅食原则?

答:①从少到多,以使婴儿有一个适应过程;②由稀到稠,如米汤到粥到稀饭;③由细到粗,如菜汁到菜泥;④由一种到多种,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不能同时加几种; ⑤天气炎热或婴儿患病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

2、“浮沉分表里、红紫辩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指纹辩证的意义?

答:浮沉分表里,浮,为指纹显露;沉,为指纹深隐。即以指纹显陷来分辩疾病的表里。

红紫辩寒热,红为红色,即指纹显红色,主寒证;紫,紫色,指纹显紫色,主热证。

淡滞定虚实,淡,为推炎流畅,主虚证;滞,为推之不流畅,复盈缓慢,主实证。

三关测轻重,根据指纹所显现的部位判别疾病的轻重,达风关者病轻,达气关者稍重,达命关者病重。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若“透关射甲”即指纹穿过了风、气、命三关达到指甲的部位,则病情危笃。但若纹证不符时,当“舍纹从证”。

3、小儿肺炎三兼证中医病机?

答:肺卫失宣,病变部位主要在肺。由于小儿肺脏娇嫩,易夹惊、夹痰、夹滞。

感邪之后,肺气失宣,气机不利,津液不得敷布而内生痰液,痰壅气道,则咳嗽加剧,喉间痰鸣,此为感冒夹痰;小儿脾常不足,感邪之后,脾运失司,稍有饮食不节,致乳食停滞,阻滞中焦,则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有呕吐、泄泻,此为感冒夹滞;小儿神气怯弱,感邪之后,热邪心肝易致心神不宁,睡卧不实,惊惕抽搐,此为感冒夹惊。

4、小儿重型肺炎循环系统合并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答:肝脏迅速增大;心率突然加快,超过180次/分;吸突然加快,超过60次/分;然发生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皮肤苍白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音低钝,有奔马律;颜面,眼睑或下肢水肿,尿少或无尿。具有前5项即可诊为心衰。

5、支气管哮喘中医病机?

答:主要在于痰饮久伏,遇到诱因,一触即发,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阻塞气道。气机升降不利,以致呼

吸困难,气息喘促。若痰气交阻气道加重,导致肺气闭阻,气滞血瘀,心血瘀阻,出现口唇、肢端发绀,甚则面色 苍白,头额冷汗,肢冷脉微等阳气欲脱的危象。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6、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

答:①持续咳嗽>1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

②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

③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史,过敏原检测可作辅助诊断

④排除其他原因的慢性咳嗽。

7、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答:①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② 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③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

④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⑤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同时在肺部闻及哮鸣音者,可酌情采用支气管舒张试验协助诊断,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

8、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

答:①年龄<3y,喘息反复发作≥3次;

②发作时双肺可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③具有特硬性体质;

④父母有哮喘病等过敏史;

⑤除外其它引起哮喘的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毛支炎、腺病毒肺炎)

9、使用洋地黄的注意事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答:①用药前了解近期内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情况,防止过量中毒; ②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补充钾盐,但应避免同时使用钙剂(钙与洋地黄有协同作用),以免引起洋地黄中毒;

③心肌炎、缺血、缺氧、电解质紊乱及肝肾功能不全时,心肌对洋地黄耐受性差,剂量均宜偏小,一般按常规剂量减去1/3;未成熟儿和<2周新生儿因肝肾功能尚不完善,易引起中毒,洋地黄化亦应偏小,可按婴儿剂量减去1/3~1/2.有条件可作洋地黄血浓度监测。

10、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答:①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儿>180次/分,幼儿>160次/分,不能用发热或缺氧解释者。

②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安静时呼吸达60次/分以上

③肝大达肋下3cm以上,或在密切上短时间内较前增大,而不能以横膈下移等。

④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

⑤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而不能用原有疾病来解释。

⑥尿少、下肢浮肿,已除外营养不良、肾炎、维生素B1缺乏症等原因造成的。

1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应怎样休息?

答: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血压下降后方可下床活动。血沉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宜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当尿液Addis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活动。重症患儿必须住院治疗。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2、单纯性肾病及肾炎性肾病的诊断?

答:①大量蛋白尿(尿蛋白+++~++++,1周内3次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mg/kg);②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③血浆胆固醇高于5.7mmol/L;④不同程度的水肿。①②为必须条件。符合上述标准诊断为单纯性肾病;

在符合单纯性肾病基础上凡具有以下上项之一或多项者属于肾炎性肾病:

①明显血尿:尿中红细胞>10个/HP(2周内3次离心尿检查);②反复或持续高血压:学龄儿童> 130/ 90mmHg﹝17.3/12kPa),学龄前儿童>120/80mmHg﹝16.0/10.7kPa),并排除因用激素所致者;③氮质血症:血浆非蛋白氮>35.7mmol/L或尿素氮>10.71mmol/L,并排除血容量不足所致者;④血总补体量(CH50)或血 C3反复降低。

13、小儿生理性贫血的原因?

① 随着肺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RBC生成素合成明显较少,骨髓暂时性造血功能低下;

② 胎儿RBC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 ③ 婴儿生长发育迅速,血循环量迅速增加。

14、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常见病因?

答:常见原因:储铁不足,铁摄入不足(主要原因),生长发育迅速,对铁需求量增加,铁的吸收障碍,铁的丢失过多。

“吃少了,长快了,存少了,丢多了”

15、风湿热心肌炎表现?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答:①心率加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

②心尖部第一心音低钝,可闻及奔马律,心尖部可听到轻度收缩期杂音;

③心律失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期前收缩等,ECG示P-R间期延长及T波改变和ST段异常; 心脏轻度或明显增大。

16、风湿热的调护—如何休息?(与肾炎相区别)答:卧床休息的期限取决于心脏受累程度和心功能状态。

在急性期无心脏炎患儿,应卧床休息至急性症状消失;有心脏炎无心力衰竭者应卧床休息1个月;有心脏炎并心力衰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约2~3个月;心脏扩大伴心衰者,约需6个月左右方能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17、川崎病诊断标准?

答:应在下述六条主要临床症状中包括发热在内的五条即可确诊: 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5天或更久;双侧球结膜弥漫性充血;口腔及咽部黏膜弥漫充血,唇发红及干裂,并呈杨梅舌;病初期手足硬肿和掌跖发红,恢复期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或肛周脱屑;躯干部多形充血性红斑;

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直径达1.5cm或更大。18、1,25—(OH)2D3的生理功能?

答:1,25—(OH)2D3是维持钙、磷代谢平衡的主要激素之一,它通过对肠、肾、骨等靶器官的作用发挥其抗佝偻病的生理功能:①促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进小肠黏膜细胞合成钙结合蛋白,以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②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尿磷的排除,提高血磷浓度,有利于骨的钙化作用;③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的合成,促进骨钙素的合成,促进间叶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分化,从而发挥其骨质重吸收效应。④促进旧骨质脱钙,使旧骨质中骨盐溶解,钙、磷运到血液中,增加细胞外液中钙、磷浓度,促进成骨细胞的功能。

20、VitD缺乏性佝偻病西医病因?

答:日照照射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生长发育过速,疾病或药物的影响。

21、过敏性紫癜

ITP

出血部位:

四肢,下肢伸侧面明显,对称性。

多见于皮肤粘膜内脏。

紫癜形态:

点状出血,高出皮面,荨麻疹样。

瘀点瘀斑,不高出皮面。

理化检查:

PLT、BT、CT、血块收缩均正常。

PLT、BT延长,血块收缩不良

骨髓象:

正常

巨核C,分类示幼稚型

伴随症状:

胃肠道、关节、肾脏症状。

鼻衄、齿衄,重者颅内出血。

血管性水肿:

多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所属系统:

结缔组织疾病

造血系统疾病 ?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4.儿科护理学 篇四

A、受精后的38周B、受精后的270天C、精卵结合到分娩前约40周D、受精后39周E、精卵结合后的28周2、小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为()

A、学龄期B、幼儿期C、学龄前期D、新生儿期E、婴儿期

3、、一个正常5岁儿童的体重约为()

A、22kgB、18kgC、16kgD、19kgE、20kg4、体重达到出生体重3倍的年龄是()

A、1岁半B、2岁C、3岁D、1岁E、2岁半

5、小儿乳牙应出齐的时间()

A、8周B、12个月C、10岁D、2岁半E、12岁

6、新生儿病室的适宜温是()

A、22~24℃B、18~20℃C、16~18℃D、26~28℃E、28~30℃

7、婴儿计划免疫下列哪项正确()

A、5个月接种麻疹疫苗B、2个月开始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

C、7个月开始接种百日咳疫苗D、4个月开始接种卡介苗 E、8~10个月注射乙脑疫苗

8、女婴,11个月,其营养需要与成人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A、基础代谢所需的营养素和能量B、排泄物中热量的损失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需的热量D、活动所需的营养素与热量 E、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与热量

9、婴儿神经系统和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选择镇静止惊药时不宜选择()

A、安定B、苯巴比安C、异丙嗪D、氯丙嗪E、吗啡

10、母乳喂养的方法,下述哪项不合适()

A、正常新生儿生后半小时即可开始喂乳B、1~2个月的婴儿可按需随时喂乳

C、每次哺乳约15~20minD、应两侧乳房各喂一半量

11、新生儿的正常呼吸频率为()

A、50~60次/分B、40~45次/分C、18~24次/分

D、20~30次/分E、15~18次/分

12、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排便时间一般为()

A、生后18小时内B、生后24小时内C、生后36小时内

D、生后12小时内E、生后5小时内

13、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切缘上有黄白色小斑点,俗称“板牙”,应如何处理()

A、抗炎治疗B、刮擦C、用针挑破D、无需处理,可自行消失E、涂制霉菌素

14、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实施蓝光治疗时,灯管与婴儿皮肤距离为

()

A、55~60cmB、10~20cmC、33~50cmD、20~30cmE、60~70cm15、营养不良时皮下脂肪消减顺序最先是()

A、面颊B、腹部C、躯干D、臂部E、四肢

16、疱诊性咽峡炎的病原体是()

A、支原体B、流感病毒C、带状疱疹病毒D、柯萨奇病毒E、副流感病毒

17、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是()

A、腺病毒B、支原体C、衣原体D、柯萨奇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

18、鹅口疮的致病菌为()

A、金黄色葡萄球菌B、白色念珠菌C、肺炎双球菌

D、溶血性链球菌E、沙门氏菌

19、婴儿秋季腹泻的病原体为()

A、柯萨奇病毒B、腺病毒C、合胞病毒D、轮状病毒E、流感病毒

20、小儿腹泻饮食管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A、严重呕吐者暂时禁食B、严重脱水患儿禁食2天

C、母乳喂养者暂停辅食D、人工喂养者禁食4~6小 时E、恢复人工喂养,奶可由稀到稠

名词解释

1、脱水 由于丢失体液过多和摄入不足使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

减少的病理生理状态。

2、围产期从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天。

3、惊厥是指由于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或阵挛性收缩,同时伴有意识障碍的一种神经系统暂时紊乱的状态。

4、小儿腹泻 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失常,进而引起以骨骼发育障碍为主的慢性营养缺乏症,重者造成骨骼畸形。

6、高危儿是指那些在围产期或出生后存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或发育障碍因素的小儿

7、贫血 单位容积外周血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水平下限的临床综合征。

简答题

1、母乳喂养的优点

① 营养价值高 ② 增强免疫力 ③ 喂养温度适宜,不易污染,经济方便,且乳量随婴儿增长生长而增加 ④ 可增进母婴感情,促经婴儿智力发育 ⑤ 有利于母亲健康和产后康复

2、新生儿复苏的方案

A(Air way)建立通畅呼吸道

B(Breathing)建立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正常循环

D(Drug)药物治疗

E(Evaluation)评价、监护

3、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的生理状态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口腔内改变: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切缘上常有黄白色小斑点,系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分别俗称为“上皮珠”和“板牙”,于生后数周至数月自行消失。新生儿面颊部的脂肪垫,俗称“螳螂嘴”,对吸乳有利,不应挑割,以免发生感染假月经

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1.日光照射不足2.维生素D摄入不足3.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当4.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5.疾病或药物影响

5、口服铁剂的护理

餐中或者餐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的症状;与维生素C同服,促进铁的吸收;避免与茶、咖啡、蛋类、牛奶等同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避免与H2受体阻滞剂同服。口服铁剂时用吸管服用,避免染黑牙齿。

6、辅食的添加原则

由少到多,一种到多种,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的原则

7、对麻疹患儿高热的护理特点

5.儿科护理学试题 篇五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80分)

1、正常6岁儿童体重约为

A.18KG B.19--20KG C..21--22KG D.23-24KG

标准答案:B

2、小儿药物剂量计算法错误的是

A.成人剂量的一半 B.按年龄计算 C.按体重计算 D.按体表面积计算

标准答案:A

3、不是新生儿寒冷综合症主要致病因素是

A.寒冷 B.感染 C.败血症 D.早产

标准答案:C

4、新生儿窒息复苏步骤正确的.是

A.通畅气道—建立呼吸—药物治疗—恢复循环—评价 B.通畅气道—建立呼吸—恢复循环—药物治疗—评价 C.评价—通畅气道—建立呼吸—恢复循环—药物治疗 D.评价—建立呼吸—通畅气道—药物治疗—恢复循环

标准答案:B

5、小儿细菌性肺炎的最主要病原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肺炎链球菌 D.肺炎杆菌

标准答案:C

6、一正常4岁儿童的身高为

A.95CM B.96CM C.97CM D.98CM

标准答案:D

7、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主要原因是

A.新生儿胆道狭窄 B.新生儿胆囊较小 C.出生后过多的红细胞破坏 D.肝脏形成胆红素能力强

标准答案:C

8、下列小儿动作发育中哪项正确

A.2个月时会翻身 B.4个月时会滚动 C.8个月时稳坐且会爬 D.18个月独立行走

标准答案:C

9、婴儿上呼吸道感染早期突发高热最易引起

A.惊厥 B.中耳炎 C.支气管炎 D.哮喘

标准答案:A

10、长期单纯以羊乳喂养小儿易放生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标准答案:D

11、出现生理性流涎的年龄为

A.5-6个月 B.3-4个月 C.2-3个月 D.6个月以后

标准答案:B

12、小儿受结核感染至出现PPD阳性反应的时间是

A.12—24h B.24—48h C.2—4w D.4—8w

标准答案:D

13、婴儿颅内压增高主要的头部体征是

A.烦躁或嗜睡 B.前囟隆起 C.频繁喷射性呕吐

D.惊厥

标准答案:B

14、女孩第二个生长高峰期是

A.1—2岁 B.3—5岁 C.6—12岁 D.12—18岁

标准答案:D

15、典型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可见

A.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 B.糖和氯化物含量升高 C.糖含量正常,氯化物含量降低 D.糖含量正常,氯化物含量升高

标准答案:A

16、口服补液盐治疗腹泻适用于

6.浅析儿科护理体会 篇六

1 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 护理管理对象包括;护士、患者、家属和医生, 在管理过程中, 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人性化管理。

1.1 关心体贴护士

现在儿科患者多为独生子女, 家长都视为掌上明珠倍加爱护, 一个小孩就有两个甚至四五个家属围着, 对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高, 同时这些父母年青气盛脾气大, 护士如果稍一不慎, 就会遭到家长的责怪和投诉甚至谩骂, “一针打不上”就否定你的一切, 再加上幼儿患者病情变化快, 小孩自我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差, 观察护理较成人有一定难度。因此儿科护士在工作中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 很多护士都不安心儿科工作, 所以护士长在工作中既要对护士严格要求, 督促其按要求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又要关心护士, 尊重护士, 体贴护士, 在关键问题上勇于为护士承担责任和风险, 有错误应在事后单独批评, 维护护士的自尊心;如果护士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 护士长应尽量创造条件给予帮助, 关心体贴他们, 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安心在儿科工作。

1.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护士对病人的管理过程, 而管理过程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就是正确处理护、患关系,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孩子有病家长格外着急, 对护理的要求很高。为此我科安排两个责任心强, 静脉穿刺技术过硬, 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 专门上白班, 负责新入院患儿的接诊、治疗与护理, 要求她们做到接诊热情, 健康宣教全面, 治疗护理及时, 给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每个病房都有专门的责任护士, 除做好健康宣教外, 还要利用一切机会多接触患儿、跟他们玩耍, 以消除他们的陌生感与恐惧感, 并且在病人多时, 护士实行弹性排班, 如增加中班与夜班工作人员, 以保证治疗护理工作及时, 减少护患矛盾。

1.3 加强医护合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 病情变化快, 医、护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分歧和磨擦。如:医生对护士的要求是正确执行医嘱, 仔细观察和及时反映病情, 而护士却要全方位地护理患儿, 进行健康宣教、解答有关疑问、解决护理问题、做好护理记录等, 工作繁忙。有些医生很不理解, 认为护士不务正业瞎忙碌, 使护士的工作得不到尊重, 而有的医生工作缺少计划性, 早上忙于写病情记录, 造成查房不及时、医嘱不及时、临时医嘱过多, 造成护理工作忙乱, 护士对医生有意见等等, 对于这些矛盾, 护士长首先从护理上查找原因, 若主要责任在护士应批评帮助护士, 并向医生解释道歉, 责任在医生应不卑不亢地给予策略解决, 护士切忌同医生发生正面冲突。本着平等、尊重、团结的原则,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1.4 护士长要树立自身的威信

护士长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过硬的技术, 开拓创新的意识。

2 灵活使用管理策略, 加强病房管理

2.1 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在病房制定并推行“首问负责制”

“首问负责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护士要主动开口问:您找谁, 有事吗?需要帮助吗?第二方面是患儿家长有什么疑问, 如果问到哪位护士, 那位护士马上负责解决, 不推给其他护士, 即使护士解决不了的医疗问题也必须由护士传达给医生, 避免家属传达不清或家长认为护士是在有意推委等情况发生。

2.2 根据儿科特点创造人性化环境

为了减轻患儿对医院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 在病房创造家庭式的温馨环境。我们在病房透视窗上张贴儿童喜欢的利用静电吸附的塑料卡通唐老鸭、米老鼠等图案;在病房走廊的墙壁上张贴色泽鲜艳的育儿知识并配有好看的卡通图画;在护士站大厅的天花板上挂上风铃;在每个病房里挂有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育儿小册子, 病房内有各种温馨提示卡。鼓励家长为患儿买玩具, 护患双方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2.3 严格控制交叉感染

儿科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点科室。针对这种情况, 我科由过去被动应付检查为现在主动迎接检查, 采取日提醒、周强调、月检查等方法, 让每位护士熟练掌握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推广一次性物品, 厂家为我科特制的各种型号的小儿胃管、小儿肛管、小儿吸氧管、小儿吸痰管及一次性中单已经得到普遍使用, 一次性物品既方便了护士操作又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对不能一次使用的物品如氧气表、负压表、雾化器、呼吸机管道、吸引器装置等均做严格消毒处理, 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病房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收住肠炎病人的病房每天用消佳净消毒液拖地一次。

2.4 加强病区经济管理

儿科由于病人多、周转快、临时处置多、工作忙乱琐碎等特点, 一直存在设备资金投入不足现象。针对这种情况, 专门制定了收费管理办法, 早上查对医嘱时, 由下医嘱者检查。同时护士长每周查架上病历两次、责任班下午负责长期医嘱处置的收费管理, 过医嘱者负责检查医生的医嘱是否按收费标准要求书写及有无漏写医嘱, 遗漏现象及时向当事人反馈并与效益工资挂钩。儿科耗材大盈利小, 所以一定要做好增收节支, 严抓经济管理。

3 正确对待护理纠纷

3.1 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

(1) 采血输液没有做到“一针见血”; (2) 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不良, 造成液体外渗或针头脱出; (3) 工作不到位, 遗漏液体; (4) 拔针后针眼压迫不好而出血; (5) 患儿皮肤娇嫩, 液体外渗, 致局部出现红肿、水泡; (6) 护士忙着抢救重病人或处置新病人而没有立即为某位患儿处置; (7) 病人多, 治疗、护理不能及时; (8) 各种处置、操作未告知家属目的、注意事项; (9) 解释不耐烦、态度生硬; (10) 给小孩镇静后送门诊未能及时安排检查。

3.2 纠纷的防范措施

(1) 加强“三基”训练, 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2) 护士实行弹性排班, 护理人员根据年龄大小、技术水平高低、责任心强弱搭配、优势互补, 解决了8h外护理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 (3) 强化法律意识, 进行责任心教育, 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操作, 如实记录护理文档, 在保护患儿的同时保护自己; (4) 严格查对制度, 每位患儿每日输注的液体 (包括临时液体) 都要认真查对, 药名、剂量、配制人、每瓶液体的输注时间及操作护士都要有记录, 责任到人; (5) 严格执行告知制度, 每项操作和处置都要告知目的和注意事项; (6) 须送检查时应提前与相应科室联系, 小儿镇静后及时送检查; (7) 执行纠纷预警制度, 对有纠纷倾向的患儿, 除向主任、护士长汇报外, 当班护士要做好交接班, 将信息迅速传递给各班, 使各班谨慎对待, 防止事态恶化。

3.3 护士长的应对策略

7.儿科护理学复习题 篇七

1)满足营养需求

2)增进身体健康

3)喂养方便易行

4)促进感情交流

5)利于母亲恢复,加快子宫复原,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

2、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1)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205.2—256.5umol/L(12—15mg/dl),或每日上升超过85umol/L(5mg/dl);

3)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4)黄疸退而复现;

5)血清结合胆红素>26umol/L(1.5mg/dl)

3、指导佝偻病户外活动:

1)指导家长每日带患儿进行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直接接受阳光照射。

2)生后2—3周后即可带婴儿户外活动;

3)冬季也要注意保证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

4)夏季气温太高,应避免太阳直射,可在阴凉处活动;

5)尽量多暴露皮肤,冬季室内活动时开窗。

4、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休息

1)一般起病2周内应卧床休息

2)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

3)尿内红细胞减少、血沉正常可上学,但需避免体育活动;

4)Addis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生活。

5、口服铁剂的护理

1)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足量,在两餐之间服用

2)液体铁剂可使牙齿染黑,可用吸管和滴管服之;

3)服用铁剂后,大便变黑或呈柏油样,停药后恢复;

4)铁剂可与维生素C、果汁等同服,以利于吸收;

5)忌与抑制铁剂吸收的食物同服。

6、单纯型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

1)多呈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数秒至10分钟,可伴有发作后短暂嗜睡;

2)发作后,除原发病的表现外,一切如常;

3)在一次热性疾病中,大多只发作一次;

4)约有50%的患儿在以后的热性疾病中再次或多次发作。

7、肺炎合并心衰的指征:

1)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儿>180次/分,幼儿>160次/分,不能用发热或缺氧解释者;

2)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安静时呼吸>60次/分;

3)肝在短时间内较前肿大,而不能以横隔下移等原因解释者,或肝脾肿大,超过肋缘下3cm以上;

4)心音明显底钝或出现奔马律

5)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而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者

8.儿科护理学毕业论文 篇八

【论文摘要】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一项最基本但又最重要的基本功,儿科护士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不但要有饱满的热情、无私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有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善于总结工作方法,注意小儿的心理护理。

【论文关键词】头皮静脉穿刺;静脉穿刺;按压方法;心理护理Shallowly discussed how carries on the young child scalp venous transfusion

1头皮静脉穿刺的基本方法

1.1血管选择:小儿从出生~3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回流,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3~12岁的患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头发厚密,血管不清晰,不利于头皮静脉的穿刺。从解剖位置方面讲,额正中静脉固定表浅,血管中粗,易穿刺,但输液过程容易渗漏,主要用于药物刺激性小,短时间内输液的患儿;眶上静脉表浅,清晰,输液时不易渗透漏;颞前静脉及颞静脉粗大,位置深,适用于大量输液及注射刺激性大的药物时使用。

1.2光线的强弱:光线的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光线太强瞳孔缩小,光线太弱瞳孔增大,明亮的自然光线是最理想的光线,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光线不好时,我科选用2 根30W日光灯,灯管在操作者前上方,距穿刺静脉在50cm左右,以保证充分的照明条件。

1.3针头的选择:对于出生到3岁的小儿,一般选用412~512号大小的头皮针,用2~5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并与头皮针连接。

1.4进针手法: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成10~15°夹角,针头斜面向上,右手持针,左手绷紧皮肤,直接通过皮肤刺入静脉,见回血后不宜再进,直接固定。如未见回血,右手抽注射器针栓,如穿刺成功,即可回血。

1.5 针头的固定:穿刺成功后,左手拇指固定针柄,用3~4条胶布固定,头皮针小辫绕圈后用1条短胶布固定于耳廓上,头皮针小辫绕圈范围不宜过大,以免在输液过程中被牵拉或碰掉,要特别提出在穿刺前要剃掉穿刺点周围毛发,以利于胶布固定。如遇到有患儿因哭闹或应用退热药物引起头部多汗而影响胶布固定时,可用头围固定法。长35~45cm,宽2~3cm的松紧带两端连接,套入头部,固定于穿刺点所粘胶布之上,可避免因出汗胶布脱落,拔针时不粘头发。

1.6肥胖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肥胖小儿头皮静脉不清晰,头皮脂肪厚,进针深浅不易握,我们掌握运用以下3点来进行操作:

1.6.1肥胖小儿头皮边缘常有静脉显露,但管腔细回血慢。穿刺时要求持针稳,进针慢,感觉针头进入血管后,回抽注射器针栓,可见回血,证明穿刺成功。

1.6.2根据静脉解剖位置,在额正中静脉,颞前静脉,耳后静脉等血管的相应部位,用手指横向触摸时,可触及“沟痕”感,触摸“沟痕”时可感觉静脉的走向及深浅,穿刺时进针角度15~20°,进针速度宜慢,有时进入静脉会有落空感,见回血时,穿刺成功。

1.6.3小儿头颅沿额缝、冠缝、矢状缝、人字缝均有静脉走行。穿刺时摸清骨缝,进针角度45~60°,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平行向前刺入,见回血,即可固定。

2静脉穿刺及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2.1在配药及穿刺过程中,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2.2穿刺时从静脉一端开始穿刺,逆行顺行均可,而不应从血管中段开始穿刺,以防穿刺失败,形成皮下瘀血,致整段血管模糊不清,无法再穿刺。

2.3固定胶布要牢固:固定时针头不能漂浮在皮肤上,以致针头移位,穿出血管,造成局部肿胀。

2.4注意按压方法。

2.4.1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将消毒棉球放在穿刺部位,左手拇指沿血管方向纵向压住棉球,迅速拔出针头,这样可将进皮针眼及进血管针眼同时压住,以防皮下瘀血。

2.4.2因血小板及其他凝血物质形成的“生理性止血”需1~3min,加之小儿在拔针时因疼痛及恐惧而哭闹时头皮血管内压力增高。固需按压3~5min。切忌边压边柔,揉搓可使已凝血的进血管针眼重新出血,发生皮下瘀血。

2.5做好宣教工作:告知患儿家长在进行静脉穿刺前不要喂奶喂水,以免在穿刺过程中患儿因哭闹引起恶心呕吐,造成窒息,发生意外。进行穿刺操作前告诉家长协助约束患儿头及腿部的方法,可采取一人约束头部,一人约束膝部的方法,穿刺成功后可采用喂奶的姿势抱患儿,并适当约束患儿双手,以免患儿拔掉针头。

2.6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回观察以及时发现患儿面色,神志变化,及固定胶布的松动,针头移位,局部的肿胀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

3心理护理

3.1环境及氛围:我科护士均着淡粉色工作衣,头戴淡粉色燕帽,床单及窗帘为淡粉色碎花样,通风条件良好,灯光明亮,营造了一种活泼、愉快、轻松、亲切的环境,给人以温馨、愉快之感。

3.2利用小儿注意力易被转移及喜欢表扬鼓励等特点,穿刺前安抚及逗引患儿,语调柔切、语言温柔、耐心和蔼,消除其陌生和恐惧感,尽量减轻他们的痛苦,以减轻哭闹。小儿哭闹时尽可轻轻拍一拍,摸一摸他们的`脸颊、四肢等。并亲切、温柔的安抚他们,用爱心体贴和爱护他们受伤的小心灵。

4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

4.1提高自身修养,理解家属心情:患儿哭闹时,患儿家长心情紧张,心疼孩子,遇事易冲动,激动的 情绪会干扰护士的操作,因此,做为护士,要理解家长的心情,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和宽容心,理解和宽容患儿家长的过分语言及行为,用温和的语言化解家长的不安情绪。

4.2克服急躁情绪,提高应变能力:护士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集中精力,沉着镇静,从容不迫,排除干扰,工作忙而不乱,尽力做到1次穿刺成功。

4.3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建立高度的责任感有利于护士在工作中加强学习,总结经验,并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业务技术,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5总结

9.儿科手术患者的护理 篇九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01~2010—12我院手术室配合小儿外科手术实施的100例患儿, 其中包皮为60例, 年龄5个月~12岁;阑尾炎15例, 年龄2~14岁, 鞘膜积液5例, 年龄1.5~6岁, 疝气10例, 年龄2~14岁, 尿道下裂3例, 年龄2~14岁, 肠梗阻5例, 年龄2~14岁, 先天性肛门闭锁2例, 年龄2~14岁。

2 护理

2.1 术前

2.1.1 术前访视

术前一日, 器械护士要阅读病历, 了解患儿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 然后到病房访视患儿, 与患儿建立感情, 做到语言亲切、态度和蔼, 并根据患儿的年龄、性格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和鼓励, 向家属详细交代小儿术前禁食水时间、去掉饰物及原因, 请家属注意看护患儿。

2.1.2 术前物品的准备

根据手术的种类、部位准备好手术所需用品, 备齐抢救用物, 检查电源、各种仪器、设备是否完好。

2.1.3 调节室温

小儿体温易受环境影响而不稳定, 因此, 患儿进入手术室前30min应调节好手术间的温湿度, 室温24~26℃, 湿度50%~60%。

2.1.4 认真查对

器械护士持手术通知单取病例, 核对患儿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体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查看各种化验报告是否正常、术前准备是否完善, 然后携带病例到病房接患儿并再次核对患儿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腕带标识, 接入手术室由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查对患儿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并再次称体重加以确认。

2.1.5 建立静脉通道

根据患儿年龄大小、静脉粗细选择合适的套管针, 选择距离手术部位较远的静脉以方便术中给药, 新生儿及婴幼儿最好选头皮静脉便于手术中管理。

2.1.6 手术体位

年龄较小的患儿不善于或不敢表达, 而且皮肤娇嫩容易压伤, 因此要特别注意给以舒适的体位, 身下保持平整, 既要保证术野充分暴露, 维持原位不移动, 又要有利于呼吸、血液循环;肢体不可过度外展;上约束带松紧度要适宜, 以能伸入一指为宜, 里面放好衬垫。对于悬吊、捆扎的肢体, 应预先用厚棉垫包裹后再行捆扎, 且保持一定的空隙, 以能容纳成人1~2指为宜。

2.2 术中

2.2.1 严格查对

器械与巡回护士于手术开始前、术中关闭体腔前后、缝合切口前后均应共同仔细清点纱布、纱垫、器械、缝针、棉球等所有用物的数量以及是否灭菌并在有效期内并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留取的病理组织标本妥善保管、及时登记、按时送检;执行口头医嘱前后均需复述一遍并及时记录, 严防差错事故。

2.2.2 静脉通路

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 保持通畅的输液途径。严格根据体重控制液体入量以防肺水肿, 准确测量和记录出入量。输液要求输入量尽量准确, 速度以每小时7~10mL/kg为宜。术中输血一般以等量输血为原则, 即出多少补多少。

2.2.3 手术操作的配和

术中器械护士要注意力集中, 密切注意手术进展, 稳、准、快、巧地配合好手术的每一步骤, 术中患儿如病情发生变化, 应沉着冷静地配合抢救, 巡回护士及时备好备齐手术所需特殊器械及物品, 与医生密切配合, 缩短手术时间。

2.3 术后

2.3.1 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

患儿未清醒应注意看护, 防止坠床。将患儿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 出现躁动、意识不清、幻觉等表现时应对患儿进行保护性约束, 双手进行功能位的固定, 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患儿镇静剂。

2.3.2 护送患儿

途中注意保暖, 备氧气袋, 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 观察病人的面色及呼吸, 以保证患儿的安全。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包括生命体征、手术方式、出入量、术中用药、输血、皮肤情况及引流管等, 并交清病例和随身携带的物品。

2.3.3 术后访视

术后1~3d到病房访视患儿, 了解患儿术后的恢复情况、有无并发症及对手术室的全程护理工作是否满意。

3 讨论

10.11《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篇十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Byh19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 分 数:4 学 时 数:64 适用专业:护理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 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 学科。儿童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儿科护理学自始 至终贯穿这一动态发展的特点。《儿科护理学》是建立 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 性应用科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任务是 通过学习儿科疾病及其护理,从身体——心理——社 会三方面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真正体现以人 为本的特点。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明确儿科护理学的任务目标

2.明确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及护理要点

3.明确儿科常见的四大疾病佝偻病、肺炎、小儿腹泻、贫血

4.掌握泌尿系统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小儿 的护理

5.掌握缺铁性贫血小儿铁剂的治疗和护理

6.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二)能力目标

1.了解小儿喂养的知识 2.学会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

3.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小儿进行整体护理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热爱

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 3.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3.了解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三、教学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任务和范围

一、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第二节 儿童年龄分期

一、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第三节 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一、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一、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第二章 儿童生长发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长发育的概念及规律

2.掌握应用儿童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判断儿童生长

正常或异常的方法

3.熟悉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4.了解儿童发展的一些相关理论

5.了解小儿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及其干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生长发育的概念及规律

2.掌握应用儿童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判断儿童生长 正常或异常的方法

3.熟悉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时数 4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一、生长发育规律

二、影响生长发育因素

第二节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二、出生至青春期前体格生长规律

第三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各系统发育

一、骨骼发育

二、牙齿发育

第三章 儿童保健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新生儿期及婴幼期小儿的保健要点

2.掌握预防接种的免疫方式、注意事项

3.熟悉常见生物制品(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麻

疹减毒活疫苗、百白破、流脑、乙肝疫苗)的特点及 接种方法 4.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小儿游戏的特点及发展过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预防接种的免疫方式、注意事项

三、教学时数 4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一、胎儿特点及保健

二、新生儿特点及保健

三、婴儿特点及保健

四、幼儿特点及保健

五、学龄前特点及保健

六、学龄期特点及保健

七、青春期特点及保健

第五节 计划免疫

一、免疫方式及常用制剂

二、免疫程序

三、预防接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四、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

第四章 儿童营养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小儿对热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

2.掌握按照体重、热卡计算牛奶配方的方法并能指导 母亲进行正确的人工喂养

3.掌握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及方法

4.熟悉母乳喂养的优点并能指导母亲正确进行母乳 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按照体重、热卡计算牛奶配方的方法并能指导 母亲进行正确的人工喂养

2.掌握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及方法

三、教学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能力与营养素的需要

一、能量的需要

二、营养素的需要

第二节 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

一、婴儿喂养

二、幼儿膳食安排

三、学龄前儿童膳食安排

四、学龄前儿童和青春期膳食安排

第五章 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时期小儿对住院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重点

2.熟悉小儿用药特点 3.熟悉药物选择的注意事项(抗生素、退热药、镇静

止痉药、止咳平喘药、泻 药和止泻药、肾上腺皮质

激素)

4.了解药物剂量计算原则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各时期小儿对住院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重点 2.熟悉小儿用药特点

3.熟悉药物选择的注意事项(抗生素、退热药、镇静

止痉药、止咳平喘药、泻 药和止泻药、肾上腺皮质激 素)

三、教学时数 10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三节 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一、各年龄阶段患儿对疾病的认识

二、患儿对住院的反应及护理

第八节 儿童用药特点及护理

一、儿童用药特点

二、儿童药物选择及护理

三、儿童药物剂量计算

四、儿童给药方法

第十节 儿科护理技术

第六章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新生儿分类方法及相关的概念、新生儿的几种

殊生理状态、早产儿护理重点(体温、呼吸、喂养、感染)

2.掌握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3.掌握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

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4.掌握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

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5.熟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因、分度、治疗要

点及护理

6.熟悉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7.熟悉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新生儿分类方法及相关的概念、新生儿的几种

特殊生理状态、早产儿护理重点(体温、呼吸、喂养、感染)

2.掌握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3.掌握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

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4.掌握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

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生儿分类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一、正常足月儿的特点及护理

二、正常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第五节 新生儿窒息

第六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第七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 第十节 新生儿黄疸 第十一节 新生儿溶血病

第十三节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第七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护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措施

及护理措施

2.掌握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措施 护理要点、急救措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措施 及护理措施

2.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措施 护理要点、急救措施

三、教学时数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二节 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

一、营养性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

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小儿腹泻的护理

2.熟悉小儿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3.了解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4.掌握小儿体液平衡特点 5.学会液体疗法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小儿腹泻的护理

2.熟悉小儿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3.掌握小儿体液平衡特点 4.学会液体疗法的计算

三、教学时数 8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四节 婴幼儿腹泻

第九节 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及液体疗法

第九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小儿肺炎的护理

2.熟悉小儿肺炎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3.熟悉小儿肺炎的主要合并症的表现及处理 4.了解小儿肺炎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 5.了解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小儿肺炎的护理

2.熟悉小儿肺炎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3.熟悉小儿肺炎的主要合并症的表现及处理

三、教学时数 4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四节 肺炎 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

2.熟悉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改变 3.了解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 2.熟悉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改变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

室检查、治疗要点及护理

2.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及 护理 3.了解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

检查、治疗要点及护理 2.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及 护理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肾病综合症

第十二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

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2.熟悉两种营养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

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三、教学时数 4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造血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小儿贫血

一、概述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三、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重点、不同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 2.了解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重点、不

同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

第三节 病毒性脑炎

第十四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分类及散发性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实验室检查方法及护 理

2.掌握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酮症酸中毒的监 护过程;指导患儿及家属正确使用胰岛素 3.熟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表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分类及散发性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实验室检查方法及护

2.掌握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酮症酸中毒的监 护过程;指导患儿及家属正确使用胰岛素

三、教学时数 4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二节 生长激素缺乏症

第五节 儿童糖尿病

第十五章 免疫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对风湿热患儿的休息安排和健康教育;儿童类风

湿病及过敏性紫癜的护理要点

2.熟悉风湿热、儿童类风湿病及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 现、治疗要点

3.了解风湿热、儿童类风湿病及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发 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4.了解小儿免疫特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对风湿热患儿的休息安排和健康教育;儿童类风

湿病及过敏性紫癜的护理要点

2.熟悉风湿热、儿童类风湿病及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 现、治疗要点

三、教学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四节 风湿热 第六节 过敏性紫癜

第七节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

第十六章 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遗传的定义,遗传病的种类及各类特点

2.熟悉21-三体综合症、糖原累积病、苯丙酮尿症的 临床表现及治疗护理要点

3.了解21-三体综合症、糖原累积病、苯丙酮尿症的病 因与发病机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遗传的定义,遗传病的种类及各类特点

三、教学时数 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二节 21-三体综合症

第三节 苯丙酮尿症 第十七章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麻疹的临床表现、麻疹与其它出疹性疾病的鉴别

要点、麻疹的护理要点

2.掌握典型水痘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护理 3.掌握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标准及临床意义;常用

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

4.熟悉原发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护

理要点

5.了解麻疹、水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麻疹的临床表现、麻疹与其它出疹性疾病的鉴别 要点、麻疹的护理要点

2.掌握典型水痘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护理

3.掌握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标准及临床意义;常用抗 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

三、教学时数 4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病毒感染

一、麻疹

第三节 结核病

一、概述

二、原发型肺结核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崔炎.《儿科护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年11月

[2] 肖红玲.《儿科护理学》第二版.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六、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门课程采用期末集中闭卷考试。理论考试成绩为

70%,并制定考核认知领域方面的目标层次,即记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能力等,其中基础层次目标(理 解+记忆占2/3),高层次目标(综合分析占1/3),对学 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评价。护理操作成绩为20%,包括儿 科护理技术(头皮静脉注射,喂药方法、用药计算)、保暖箱和蓝光箱操作及适应证。综合素质成绩为10%,包括课堂回答问题、病例讨论发言、撰写体检报告、学习观念和学习主动性等项目.七、其他说明

1.本大纲教学内容除规定要掌握和熟悉外,其他内容要 学生了解。

2.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不一定都通过讲授的方式进行,允许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在教学顺序上也可以 进行适当的调动。但必须保持课程的基本体系。

大纲执笔人:赵莉娟

大纲审定人:

11.护士儿科护理学资格考试资料 篇十一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及内外因素所致的病理现象,并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对小儿进行整体护理,以下是“20护士儿科护理学资格考试资料”,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正常新生儿特点

正常新生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满37~42周,体重>2500g,身长47cm,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

1.外表特征——出生时哭声响亮,四肢屈肌张力高,皮肤红润,胎毛少,覆盖有胎脂,耳廓发育好,乳晕明显,可摸到结节,指甲长过指端,足底皮纹多,男婴睾丸已降入阴囊,女婴大****完全遮蔽小****。

2.皮肤黏膜及脐——皮肤薄嫩,血管丰富,易感染,脐带生后1~7天后脱落。

3.体温——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调节功能差,易随外界温度变化。

4.呼吸——呼吸中枢不成熟,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节律不规律,40~45次/分。

5.循环——心率快,约l20~140次/分。且波动较大,范围在90~160次/分之间。

6.消化——胃呈水平位,贲门松弛,幽门紧张,易发生溢乳,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墨绿色胎粪,3~4天后转为黄色粪便。

7.泌尿——肾功能差,易发生水肿或脱水。一般在24小时内排尿。

8.神经——新生儿脑相对较大,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善,常出现无意识、不协调的活动。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新生儿有神经系统疾病时,这些反射才能消失;正常情况下,生后数月这些反射自然消失。

9.免疫——可由胎盘从母体获得IgG,数月后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善特别是分泌型IgA缺乏,故新生儿易患各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二、护理

1.护理诊断/问题

(1)有体温改变的危险: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不完善有关。

(3)知识缺乏:家长缺乏有关喂养及护理知识。

2.护理措施

(1)预防体温改变的护理:保暖,将刚娩出新生儿皮肤擦干并用温暖毛巾、小棉被包裹,外置热水袋。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对维持体温非常重要,应将新生儿置于中性温度下,即穿衣、包裹棉被、室温维持在22℃~24℃,在这种适宜的`环境温度下,机体耗氧量少,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亦少,又能保持正常体温,此温度又称适中温度。此外新生儿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清新。相对湿度在55%~65%。

(2)预防感染的护理:环境清洁,卫生应湿式清扫,每日紫外线照射30分钟,工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严格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衣服应柔软,体温稳定后可沐浴,水温在38℃~40℃,每日一次,注意头颈、腋窝、手掌等皮肤皱褶处的清洗,脐部保持干燥,注意日常观察。

12.8年儿科护理学自学考试试卷分析 篇十二

1 8年试卷分析

儿科护理学[1]考试代码是03003, 教材由陈京立主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笔者对2004—2011年共8年的儿科护理学自学考试试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其中, 2004年7月题型特殊, 不在本文统计之列。所以, 共对15套试卷 (每年分别在4月和7月各考一次) 进行统计分析。

1.1 15套儿科护理学自学考试试卷分值分布 (见表1)

1.2 各章节分值构成分析

2 讨论

2.1 题型题量基本固定

我国从1985年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来[2], 儿科护理学自学考试试题的类型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尤其是2004年以来, 除2004年7月试卷外, 其余试卷均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5种题型。总题量约为50个, 其中单项选择题30个, 填空题从2009年4月起由20个 (20个空) 减少为10个 (10个空) 、名词解释5个, 简答题由2009年4月前的4个变为5个, 论述题由2009年4月前的1个变为2个, 试题总分为100分。根据这一特点, 考生或辅导教师应重点研究这几类题型的特点及答题技巧,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考试分数。

2.2 重点章节有据可循

对试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表1分值构成可知, 在儿科护理学的19个章节中, 对自学考试有重要意义的重点章节共7章, 即第二章生长发育、第三章儿童保健、第五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十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其总分值分别为第二章139分, 第三章126分, 第五章170分, 第七章150分, 第八章115分, 第十章137分, 第十一章121分, 合计958分;分别占8年总分值的9.27%, 8.40%, 11.33%, 10.00%, 7.67%, 9.13%, 8.07%, 合计为63.87%。而论述题也多集中在这其中的几个章节中。具体而言, 论述题在第七章中出现过7次, 在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一章中各出现过3次。因此, 从总体上讲, 考生重点掌握熟记这7章中的知识, 过关的几率就会大幅度增加。与此相反, 所占分值最少的3章分别是第一章绪论、第十五章遗传代谢病和免疫缺陷病患儿的护理、第十九章急性中毒患儿的救治, 8年总分值分别是9分、18分、10分, 所占百分比分别为0.60%、1.20%、0.67%。这意味着, 考生在准备考试时, 全面掌握大纲中要求的知识最好;但如果时间和能力有限, 这几章暂时可以忽略, 以后在工作中或需要时再深入学习掌握。

2.3 主观题比重增加

在各种题型分值的构成及变化上, 单项选择题30分, 名词解释15分, 分值从未变化;填空题从2009年4月起由20分减少为10分, 简答题由2009年4月前的4小题20分变为5小题25分, 论述题由2009年4月前的1小题15分变为2小题20分。增加主观题分值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精确回忆所学内容, 灵活组织材料, 清楚表达问题, 深刻了解问题实质的能力, 以考核考生对某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这提示考生和辅导教师平时除背诵知识点外, 还要注意教材语言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2.4 各章节内容均有涉及

儿科护理学5种题型的总题量近年为50个, 这就说明考试至少包含50个知识点, 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都可能涉及, 从这个角度讲又没有所谓的“重点章节”。就以学习、掌握知识和本领为目的而言, 或考生想得高分, 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

2.5 过关难度依然很大

在前面的讨论中谈到, 掌握了7个重点章节对提高过关率有重要意义, 但自学考试的不可预测性也是过关率低的一个原因。所谓的不可预测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分值分布的反规律性。由表1可见, 所占分值最少的3章是:第一章绪论、第十五章遗传代谢病和免疫缺陷病患儿的护理、第十九章急性中毒患儿的救治, 这3章在绝大多数年份的试卷中的分值都只有0~1分, 但是, 2010年7月的试卷中绪论占了5分, 遗传代谢病和免疫缺陷病患儿的护理在2010年4月的试卷中占了5分, 急性中毒患儿的救治在2009年4月的试卷中占了4分。而重点章节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最高分值是在2004年4月试卷占25分, 但在2006年7月试卷中所占分值又仅为1分;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最高分值是在2006年4月试卷中占19分, 而在2007年7月试卷中仅占1分;第十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最高分值是在2005年7月试卷中占23分, 而在2007年7月试卷中也仅占1分。二是每年的考题中都有历年从未考过的新的知识点出现。如2005年4月试卷中选择题“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时所检测的指标”;2005年7月试卷中名词解释“肋骨串珠”;2007年4月试卷中考了填空题“新生儿期筛查的疾病”;2008年7月简答题“简述中心静脉压的定义、正常值及检测意义”等。这都增加了自学考试的难度, 也提示考生还是要以全面熟悉、掌握教材内容为基础, 不能抱侥幸心理。

参考文献

[1]陈京立.儿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村级工会制度上墙下一篇:剪纸樱花花朵图案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