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村实施方案(共10篇)
1.健康村实施方案 篇一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农村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根据《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健康宁夏20xx”发展规划》、《“健康盐池20xx”发展规划》、自治区《进一步加强农村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20xx年-20xx年)》,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为统领,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着力全面普及健康知识,有效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扎实推动健康盐池建设。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的社会文化习俗、群众接受方式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健康教育。
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地区的疾病流行特点、生态环境状况,分类指导,开展健康教育。
分众施策。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健康影响因素,精准提供健康教育服务。
(三)工作目标
全面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健康理念,倡导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技能。到20xx年,全县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5%。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突出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和贫困人口,围绕不同人群面临的健康问题,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对青少年主要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合理用眼、合理膳食、科学运动、肺结核预防、烟草危害、毒品危害、伤害防范、心理健康等核心知识。对妇女主要普及优生优育、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对老年人主要普及老年保健、常见病预防等知识。对残疾人主要突出残疾预防、康复知识普及。对贫困人口主要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相关疾病预防等知识。(责任单位:各乡镇卫生院)
(二)加强重点疾病健康教育。针对当地高发疾病(责任单位:疾病谱前十位的疾病),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精神疾病等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乙脑、炭疽等重点传染性疾病、人畜共患疾病,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治知识,促进群众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各乡镇卫生院、县疾控中心)
(三)加强地方病健康教育。针对碘缺乏病、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包虫病、鼠疫等地方病,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治知识,改变群众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责任单位:各乡镇卫生院、县疾控中心)
(四)加强使康核心知识宣传。围绕《健康素养66条》主题内容,深入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科学就医、合理用药、“三减三健”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引导群众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责任单位:各乡镇卫生院、县疾控中心)
(五)开展公共卫生使康教育。开展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的健康教育。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健康技能。(责任单位:各乡镇卫生院、县疾控中心、卫生和计生监督所、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三、主要措施
(一)开设农民使康讲习所。依托乡镇和村级文体中心、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以村为单位,配合乡镇和村级党组织成立农民健康讲习所,建立农民健康知识传播体系。由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对乡村医生、村干部、村民小组长进行培训,培养健康教育骨干力量,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2学时。由乡镇、村健康教育骨干对农民群众进行健康知识轮训,年培训覆盖率以村为单位达到95%以上。发挥相关协会、学会、志愿者作用,探素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开展健康教育。(责任单位:各乡镇卫生院)
(二)规范健康教育咨询点。每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设立一个健康教育咨询点,通过提供健康教育资料、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健康咨询活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个体化健教育,为农民群众提供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有服务。每个咨询点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的使康教育印刷资料,播放不少于6种的健康教育影像资料。乡镇卫生院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咨询点每年至少开展9次健康咨询活动,每两个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责任单位:各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所)
(三)强化“一对一”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强农村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团队以维护和促进居民健康为中心,面对面提供签约居民健康咨询,普及健康知识,促进其树立健康意识,引导其学习并掌握心理卫生、膳食搭配、疾病预防等相关知识,指导处理健康应急事件,指导其定期清理家庭药箱及合理用药。加强健康行为的干预与指导。培养签约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促进其维护与改善自身健康,对其实施健康管理风险评佔,对亚健康状态及不良生活行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促进其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责任单位:各乡镇卫生院)
(四)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紧紧围绕《健康素养66条》和《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传播工作,用青少年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和途径普及健康知识。协调教育部门完善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上好健康教育课,保证每两周1课时,做到教师、教材、教案、课时评价五落实。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家长会、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和家长宣传青少年健康核心知识;定期举办生理、心理卫生和健康行为教育知识讲座;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小手拉大手”、“一校一品牌”健康知识传播活动,积板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和社会氛围,引导青少年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充分调动青少年学习健康知识、践行健康行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责任单位:各乡镇卫生院、卫计局计生指导室、健康教育所)
(五)发放健康保健宣传包。利用三年时间,为全县农村家庭发放健康保健包,包内装有体温计、腰围尺、盐勺、控油壶、碘酒、医用棉签、创口贴、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宣传小折页等。向农民宣传健康素养66条内容,指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责任单位:各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所)
(六)加强健康文化传播。一是全面开通自治区、市、县电视台卫生健康栏目,播出城乡居民应知应会的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市级每周刊播不少于2条(次),各县电视台不少于3条(次)。借助电影三下乡平台,放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科学就医等健康教育科教片和公益广告,每个行政村放映不少于1场次。二是健全完普乡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文化广场等场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三是协调相关部门编排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卫生健康题材文艺节目,组织下农村巡回演出。县不少于50场次。(责任单位:健康教育所)
(七)探索互联网+健康教育。积极创新传播方式,广泛利用网络、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新媒体平台,普及健康知识以健康知识竞赛、有奖答题等趣味形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根性、扩大覆盖面。探素家庭医生通过网络、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提供健康教育咨询和健康知识科普,提高健康教育的可及性和针对性。(责任单位:县卫计局公共卫生科)
四、落实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年10-11月)。制定工作方案,全安排部署。建立健全工作网络,做好基础工作。
(二)试点实施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6月)。各乡镇按照工作方案选择1-2个健康教育工作基础较好的村或上级单位帮扶村作为试点,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县健康教育所要加强督导,及时指导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间题,深入推进试点工作、形成针对性和可及性强、可推广可复制的农村健康教育模式。
(三)全面推进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在试点工作基础上、总结各地经验做法,向全县推广。各乡镇要运用有效方式全面推进农村健康教育工作,形成浓厚的健康教育氛围。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卫生院、相关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农村健康工作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意义,增强农村健康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要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统筹使用资金,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二)科学制定方案。要深入分析本地农村地区主要健康问题、农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农民健康教育需求,在问题分析基础上,明确各类服务对象健康教育干预重点,制定合理、可及、有效的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三)加强技术指导。县健康教育所要成立技术指导组,规范培训内容,做好技术指导。
(四)加强监测评价。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发布当地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结果。
★ 村卫生室健康讲座范文
★ 村工作总结
★ 村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 村年度党建工作总结
★ 村卫生室年度工作总结
★ 村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 村年度的工作总结
★ 村党支部工作总结精选
★ 村信访工作总结
★ 村党支部工作总结
2.健康村实施方案 篇二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许多村庄也时兴新年时集中在村礼堂里举行新春团拜会,家家户户共贺新春。这不,马上就是新年了,江西省永新县澧田镇田味村礼堂内张灯结彩、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祝福声、欢歌笑语构织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整个礼堂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长寿村--田味村。该村位于里田镇镇中心东北方向,距319国道0.5公里。在这个只有2416人的村子里,其中80岁以上36人,90岁以上9人,百岁以上5人,占总人口的0.206%。超过了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国长寿之乡”的评审标准,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村。
据了解,目前江西省有百岁老人471人,每10万人口中才拥有百岁老人1人。而在只有两千多人口的田味村里就有5位百岁老人,他们分别是112岁的杨素敏、108岁的左香姬、106岁的赵秀媛、105岁的颜金风和103岁的陈希平。百岁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漫长的人生岁月里潜藏着什么健康密码?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探访了这五位百岁老人的生活,以求解他们的长寿之道。
巧:1 12岁杨素敏能穿针引线
杨素敏作为“长寿村“最年长的老寿星,在2009年全省高龄寿星排名第六,获得省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金。一头整齐的银发,脸色红润,精神矍铄,说起话来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让人很难想象她已经是一位112岁高龄的老人。
别看年纪大,但杨素敏的生活完全可以自理。都说人上了年纪,总会得这样那样的病,但她除了腿部不小心扭伤外,身体其他部位都很健康,特别是视力很好,穿针引线一点儿没问题。在交谈中,还会发现老人的听力很好,即便是很小的声音,她都听得特清楚。不仅如此,老人的口齿很清晰,思维也算敏捷,与人交谈中不时还会说个笑话,调侃一番。
当问起杨素敏的长寿秘诀时,她觉得就是多年坚持的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几十年来,杨素敏每天早晨6时就会起床,晚上7点左右准时睡觉,雷打不动。老人每天的饮食也很有规律,早上吃的是自家腌的咸鸡蛋和一碗粥;中午和晚上每餐吃3两左右的米饭,菜则以自家种的豆角、白菜、茄子等素菜为主,特别爱吃鱼。
如今,老人已经是五世同堂,家庭总人口55人,最大的儿子80岁,最小的重孙女的女儿也已经6岁了。儿孙满堂的子女轮流照顾老人在家居住,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奇:108的左香姬能看书写字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早已年逾过百的左香姬老人,既不用带眼镜也可以读书看报,“我奶奶现在每天还要读书写字3个小时以上。”今年52岁老人的孙子陈立群介绍道。
左香姬早年毕业于南昌职业女子学校,毕业后在南昌一所中专教书,抗日战争时,“走日本”流落于田味村,与该村一男子结为百年之好。她性格开朗,心态平和,习惯早起锻炼,饭后散步之时,喜与邻居聊聊乡村趣闻。在饮食上,以米饭蔬菜为主食,不偏食,且食量不减当年,每天每餐都要品上几杯自酿的米酒,老人说,年龄大了适量喝酒有利于暖和筋骨。
这位老寿星生有二子,如今已是五世同堂,家庭总人口35人,儿孙们争相孝敬她,使她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妙:104岁赵秀媛能下地种菜
在赵秀媛老人家里,还可以看到她种在家门前面的菜园里的各式蔬菜。我们采访时,赵秀媛老人正在菜园劳动,见有来客便热情地招呼我们到家中去坐坐。
在交谈中可以发现老人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身板硬朗,看上去不过八九十岁的模样。老人75岁的小儿子认为自己母亲长寿的秘诀是除了爱劳动以外,还有一点就是心态非常好。老人从来不和邻里争长论短,即使儿子与儿媳有时小吵小闹,她也是装做没听见。有趣的是,等儿子儿媳吵完后,她还要哈哈大笑,于是儿子儿媳也被她逗乐了,气就消了。
现在老人与小儿子一起生活,早起早睡,生活很有规律。除了喜欢吃自种的蔬菜外,还特别爱吃野菜,吃饭从来不吃饱,即便美食很诱人,她也坚持只吃八分饱。前几年,老人还能绣绣花,现在则喜欢与重孙儿孙女们一起猜猜简单的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老人一听马上笑答:”下雨。”只要她猜到了,老人的脸上就会露出灿烂的笑容。
乐:105岁颜金风心静如水
今年105岁的颜金风95岁才住进里田镇敬老院,据说她在94岁之前还在家里砍柴、种田种菜;她年轻时只因一次谈恋爱失败就再也不愿结婚了,一直独身,无儿无女;她独住独吃,粗茶淡饭,一年很难吃一次肉;她生小病从不随便吃药,有时采草药自己调养。
敬老院里员工对她的生活习惯了如指掌:老人每天早晨6点多就起床,收拾好自己的床铺和衣服以后就爱打扫整个敬老院里卫生,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她十分乐意到院子里的蔬菜地种菜,每天吃完晚饭后看看电视回到房间里就开始休息了。
“她身体健康,思维敏捷,一生都很乐观,爱开玩笑,从不与人发生口角,也从来不发脾气。平日偏好酸甜型食物,橙子、葡萄都是她的最爱,她还爱喝汤,除了忌辣,从不挑食。”敬老院周院长说出老人长寿的秘诀就是稳定,她不但生活规律没有大的变动,她连心情都不会有大的变化,无论是高兴还是悲伤,都能平静地接受,乐观地对待,从来不大悲大喜。
强:103岁陈希平能跑步爬山
采访“长寿村”这天陈希平老人刚好103岁,是田味村唯一的男性百岁老人,也是这五位百岁老人中最年轻,身体最好的一位。陈希平老人对书法很有研究,喜欢向人讲解书法创作的心得。老人还有一套自创的健身拳。打起来是行云流水,时而大吼,时而跳跃。看到面前的这位老人生龙活虎、精力充沛,如果不是事后知道年龄,最多只能猜到六七十岁的样子。
陈希平老人还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人,青少年时曾在国民党军事学校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军队中实习,因日军大举进攻疏散回家。后在中共抗日救国政策的感召下,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中央的一位地下党员,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生活上,老人保持着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管春夏秋冬,每日五点起床,跑步到村子对面的山脚下,然后开始爬山,到了山顶后开始打半个小时的健身拳。上午和下午都步行一个小时后到镇上打门球或看老人打牌,在家时每天坚持看书、读报、练毛笔字。在饮食上,以米饭蔬菜汤水为主,偏清淡,饮茶喝酒戒烟,尤其是每天都要喝1到2斤红糖水。
微量元素:超过30%的长寿泉
大自然给了田味村一份厚礼,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体现着自然界最真实的面貌。
在田味村,随处可见成片的参天大树,一条清澈见底的大河从村边流淌而过,村子被群山包围;村内有两条清澈的山泉,被当地人称为长寿之泉,这里的泉水没有经过污染,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水质化验显示,泉水的水质完全符合饮用水标准,大肠杆菌为0,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均超过国家标.准30%以上。都说好水可以养人。而田味村人喝的、用的都是清澈甘甜的山泉水,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后该村引泉入户,村民只要拧开水龙头,就能喝到清凉爽口的纯天然泉水。这自然是该村长寿的一大秘诀。
在村子里,一排排整齐的农家院,果香四溢的菜园,充满了乡土田园气息。家家院墙外都有花草点缀,人人身边都有馨香缭绕,让人呼吸着高质量的新鲜空气,喝着纯净的泉水,吃着自给的果蔬,享受着原生态生活带来的乐趣。一切都让人感受到回归自然的乐趣。如果你是从城里来的,你一定会在田味村呼吸到一丝丝甜甜的空气。这无疑是田味村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
而田味村人在享受这种健康生活的同时,也不忘保持着勤劳朴实的本质,村民在饮食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吃的蔬菜、水果都是自己种植的,不喷洒任何农药,不使用大棚,属于天然长成。自己种植的蔬菜、水果更新鲜,更有营养。虽然,与那些用农药、化肥培育出来的又大又漂亮的果蔬相比,村民自己种的果蔬产量低,外表也不漂亮,但这却是吸收自然精华的纯天然作物。这里的长寿老人,吃的都是他们自家种植的蔬菜、水果。用都市人的说法,这才是真正的有机蔬菜,有机水果。这自然是该村长寿的第三大秘诀。
和睦友爱:源于《村民公约》
“田味村人亲如一家,和谐融洽,该村老人和蔼可亲,中年人谦恭孝顺,小孩子友爱团结,我来里田镇当书记从没有听说过该村发生过家庭、邻里纠纷以及违法乱纪的事,和睦友爱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里田镇党委书记贺文华书记说。
数百年来,田味村都有自己的《村民公约》,随着不同的时代该村的《村民公约》不断更改,但为了保障和谐的邻里关系,“互尊、互爱、互助,和睦相处”的公约条款从没改动。附近村庄的人都知道,田味村人胸怀开阔,不爱钻牛角尖。他们倡导和气生财,好客好交友,善于助人为乐,“人人都有一颗年轻愉快的心”。多年来,该村从来没有发生过家庭、邻里纠纷以及违法乱纪的事。
“田味村出门是山,地无三尺平,村民每天要到几公里外的山上去干活,常常劳动让人气血畅通、手脚灵活,在劳动中换来了健康长寿。”村里的老寿星杨素敏说。
“旧社会如果我们这把年龄还会被别人骂‘老不死’,现在政府把我们这些老骨头当成宝,县、镇、村党员干部不仅逢年过节给我们送温暖,现在政府每月还发给我们200元的长寿金,这些都跟做梦一样。”说到现在的社会,左香姬老人感激地说。
3.健康村实施方案 篇三
【关键词】城中村居民;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相关分析
The Effect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Intra-City Village Residents
YANG Jun-tao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anghuai College, Zhumadian 463000, Henan)
【Abstract】Through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intra-city village residents, the author hopes to provide grounds for decision-making on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city dwellers and intra-city village residents and 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intra-city village residents to modern urbanized residents. Up to 86% of the intra-city village residents suffer from moderate or severe mental problems, 5% above that of the city dweller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found in mental health between people doing regular exercises and those doing no exercise. It is also discovered that the amount of exercise-taking is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8 factors, including interpersonal tension and sensitiveness, poor psychological endurance capability, bad self adaptability, psychological imbalance, anxiety, depression, hostility, and somatization.
【Keywords】 intra-city village residents; physical exercises; mental health; relevant analysis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中形成的既不同于城市也不同于农村的特殊居住形态,由于城乡二元的管理体制,城中村仍然保留着农村的管理模式,其经济、社会与建设发展未能真正融入城市发展体系中,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1998年,第一篇以城中村为研究主题的地理学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其后不久,国内核心规划类刊物《城市规划》杂志以专栏形式刊登了数篇关于城中村研究的论文,这两件事标志着城中村进入了我国学术界的研究领域。随后,众多城市规划、地理 、社会学、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我国城中村的特征、形成机理、改造策略等多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1〕,且多以“城市怪事”“城市癌症”等灰暗词汇来表述“城中村”,研究城中村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健身锻炼的相关关系,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关系,缩小城中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和加速城中村居民向现代都市化居民的转变有着重要的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管辖的16个地级市(不含省会郑州市)的城中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8岁以上的1600名居民为研究样本。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问卷一采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等编制的《中国成人心理健康量表》(2006年),该量表包括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都包括8项。该量表的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Cronbacha在0.74~0.97之间,Guttnan分半信度在0.69~0.93之间,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在0.70~0.93之间,表明总量表及各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内容效度系数在0.77~0.89之间,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2〕。各分量表的因子分的计算方法,是将8个项目的分数加在一起之和除以因子数(即除以8),为该分量表的因子分。每一项目采用1-5级评分法。
问卷二采用中国群众体育调查课题组制定的《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的指标,根据本研究需要选取调查内容。
在问卷调查前,对选取生源地在所调查市的32名学生进行培训,随后于2009年1月—2月按照预定的16个市随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要求以“城中村”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不含流动人口),当场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问卷1600份,剔除不符合本研究目的或问卷内容不全的问卷43份,有效问卷1557份,有效率97.31%,有效问卷符合统计学要求。
调查对象的性别、学历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调查对象的性别、学历结构图
1.2.2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和书刊、报纸等途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城中村”居民健身锻炼与心理健康方面的信息资料,并归纳整理。
1.2.3统计分析法
对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运用Excel-2003和SPSS17.0软件包处理分析。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城中村居民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依据《中国成人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在2~2.99为轻度的心理问题;3~3.99为中度心理问题;4~4.99为较严重的心理问题;5~5.99为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的说明,城中村居民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不平衡、焦虑、敌对和躯体化等5个因子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抑郁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表1)。对所获取的样本数据进一步统计:城中村居民24.86%的人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此结果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2007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中“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良好,但仍有近两成的被调查者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问题〔3〕”的结论相比高近5个百分点。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仅获得户籍制度性保障而从农民转变为市民的城中村居民,其文化程度及价值观念并没有随之实现同步转换,原有村委会变更为居委会,其管理仍是农村管理体制,仍然共享着一套更为接近农村文化的价值系统,并未像城市居委会一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传播和组织沟通机构。城中村居民仅为名义上的“城市人”,不能享受到城市居民在就业、医保、低保、养老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4〕。虽然城市生活为他们提供了比农村生活更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但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及竞争压力远比农村要高得多,人际交往圈子远比以前的生产队或行政村宽泛,心理上没有归属感,有一部分低收入者甚至怀念农村生活,高收入者也没有因为自己经济地位和城市人不相上下而将自己认定为城市人,出现“城市人不像城市人,农村人不像农村人”的尴尬局面〔5〕。而从学历因素的因子均分来看(表2):城中村居民专科以上学历的人群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焦虑、抑郁、敌对等6个因子得分普遍低于学历低的人群,这可能与专科以上学历层次的人群已有3-4年的城市生活经历,对城市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生活习惯等有所了解或比较熟悉,能较快地融入城市生活有关。综上所述,城中村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要提高城市质量、提升城市素质,就必须关注城中村居民的心理健康,高标准、高要求、高效能地把城中村的各项发展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体系中,使城中村居民在文化和社会心理上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促进城中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协调发展。
2.2城中村居民锻炼人群与非锻炼人群的心理健康现状对比
体育运动能使人体内的内啡呔(天然止痛物质)的含量增加,产生欣快感,达到心理平衡,明显改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人群的低落情绪和焦躁不安的状况〔6〕。从表3中可以发现:在1557名样本中,有57.7%(898人)的城中村居民从不参加任何健身活动,参与锻炼(锻炼人群与非锻炼人群的界定:每周参加1次以上锻炼活动的人群为锻炼人群,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为非锻炼人群)的659名城中村居民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适应性差、焦虑、抑郁、躯体化等5个因子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偏执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而非锻炼人群则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焦虑、抑郁、敌对和躯体化等7个因子上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锻炼人群与非锻炼人群在各个因子均分上全部出现非常显著差异(P<0.01),说明参与锻炼的人群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锻炼人群。
2.3城中村居民体育锻炼次数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
对城中村居民每周锻炼次数和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F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表4),结果显示: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情绪失调、焦虑、抑郁、敌对、偏执等9个因子的得分情况与参与每周锻炼次数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P<0.01),且相关程度除情绪失调因子外均达到0.2以上,特别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不平衡和抑郁因子相关程度在0.3以上,说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7〕,调节情绪状态,降低抑郁症状,缓解焦虑,从而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状态。此结果支持了Leith、Taylor〔8〕等人对1979~1989年间发表的81篇研究论文的总结:78%的前实验研究,80%的准实验研究以及50%的实验研究显示出长期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明显促进作用。
2.4城中村居民持续锻炼时间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
表5数据表明:城中村居民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情绪失调、焦虑、抑郁等8个因子得分与不同持续锻炼时间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1),敌对因子有显著相关性(P<0.05),且锻炼时间在50min以上的锻炼人群各因子得分普遍低于锻炼时间在30min以下的人群,说明长时间的体育锻炼对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否锻炼时间越长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本研究尚未涉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5城中村居民运动量大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
从运动量大小(运动量界定:以城中村居民能理解的运动“不出汗”为小运动量,“全身出汗”为中运动量,“大汗淋漓”为大运动量)的因子均分来看(表6):城中村居民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焦虑、抑郁、敌对、躯体化等8个因子上与锻炼的运动量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说明锻炼的运动量大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非常显著意义,且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和敌对因子与运动量大小的相关程度均在0.2以上,这与杨剑等的研究“运动能减轻强迫症状,改善人际关系,降低抑郁,缓解焦虑,从而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状态〔9〕”相一致;表6的数据还显示:中等运动量的因子均分普遍低于大运动量和小运动量的因子均分,说明中等运动量的身体锻炼能增加或改善锻炼者对身体的满意程度,有益于积极心态的形成〔10〕。此结果支持了Berger(1992)〔11〕、Steptoe&cox(1988)〔12〕、考克斯(美1994)〔13〕等的研究“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的锻炼(最高心率的60%~75%)每次活动20~60min有助于改善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情绪具有抵抗作用”的结论。
3结论
3.1城中村居民有24.86%的人群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高于全国城市居民近5个百分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不平衡、焦虑、敌对和躯体化等5个因子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抑郁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
3.2每周不同锻炼次数、不同持续锻炼时间和不同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影响不同。从每周不同锻炼次数来看,有8个因子与锻炼次数的相关程度在0.2以上,3个因子达到0.3以上;从不同持续锻炼时间上有8个因子得分与锻炼时间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1),且锻炼时间在50min以上的锻炼人群各因子得分普遍低于锻炼时间在30min以下的人群;而不同运动量对与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焦虑、抑郁、敌对、躯体化等8个因子的影响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
3.3城中村锻炼人群与非锻炼人群在各个因子均分上全部出现非常显著差异(P<0.01),说明体育锻炼对参与者心理健康的促进是积极的、有效的,需要说明的是:体育锻炼只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手段之一,仅仅依靠体育锻炼不可能全部解决城中村居民的心理问题,应当把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及社会支持等手段结合运用,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俊夫.城中村改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20.
〔2〕王极盛,韦筱青,丁新华.中国成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与其标准化〔J〕.中国公共卫生,2006(2):137-138.
〔3〕中国科学院网站.2007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
告公布〔EB/OL〕. http://www.cas.cn/10000/10001/10010/2008/120373.htm, 2008-4-14.
〔4〕刘梦琴,傅展.城中村:一个特殊的三农问题〔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9):22-25.
〔5〕贺建平,刘娟,常烨等.城中村农转非居民身份认同与人际关系传播探析.〔J〕新闻界,2008,6(12):60-63.
〔6〕颜军.体育心理论稿.〔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386.
〔7〕赵纲.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
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3):114-116.
〔8〕Leith,L.M. & Taylor,A.H.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exercise on Ade-cade literature review.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1990,13(4):219-239.
〔9〕杨剑,季浏,田石榴.不同锻炼方式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3):80~83.
〔10〕Skrinar G.S, Bullen B.A,Greek J.M,McArthur J.W,et al.Effect of endurance training of body-consciousness in woman. Perceptual and Sport.1986,62(20):483-490.
〔11〕Bergre,B.G.Introduction. Internation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93,24:87-93.
〔12〕Steptor A,Cox S.Acute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on Mood. Health Psychology,1988(7):329-340.
〔13〕理查德·考克斯(Richard H.Cox美)著,张力为等译.运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健康村建设规划方案 篇四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广西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计划(20xx-20xx年)》为依据,以切实改善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开展各项健康促进活动为载体,以干预和控制农村居民健康的危害因素,规范农村(社区)公共卫生工作,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核心健康观,全面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促进我镇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创建健康村,提高农村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健康社会水平。狠抓工作落实,力争通过三年的建设,全镇30%的村初步达到健康村建设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组织领导
成立江平镇创建健康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健康村建设的统筹谋划、调度协调、指导督促、考核评估工作。
(名单见附件)
下设健康村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徐瑞振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四、创建内容及主要任务
(一)营造社会氛围
1、制定政策。各村至少制定一项与健康促进建设有关的政策。把健康村建设纳入村发展规划,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定期召开例会。
2、制定方案。各村根据健康村建设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制定本村的工作方案,指定专人负责本村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全面提高本村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
3、明确分工。各村要根据《健康村评价标准》、《健康村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制定本村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
4、宣传造势。各村利用动员大会、宣传长廊、宣传标语、宣传卡发放等广泛宣传造势,营造健康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创建健康环境
1、开展无烟环境建设。各村在村委会、活动中心、活动广场、学校、卫生所等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主要建筑物入口处、楼梯、公共厕所、会议室、活动室等区域有明显禁烟标识,无烟草广告和促销,党员干部带头戒烟。至少举办一期以控烟为主题的宣传活动。20xx年,吸烟率下降3%。
2、开展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各村打造一个健身广场,购置一批健身器材,建设一个“农家书屋”,设置一个阅览室,提供一批健康教育资料,为村民提供足够的锻炼场地及阅读环境。
3、开展公共卫生建设。一是环境卫生建设。建立一个卫生治理长效机制,购置一批垃圾箱,聘请一批保洁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使用卫生厕所家庭比例达到80%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二是公共卫生建设。以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强化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健康村公共场所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持证亮证经营,公共场所“五病”人员调离率达100%,公共场所卫生合格率达95%。
4、开展人文环境建设。建立健全健身设备、阅读场所规范管理制度,指定专人管理。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强化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困难群众救助。
(三)开展健康活动
1、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各村按照健康村建设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知识竞赛、健康主题演讲、戒烟竞赛、健康小屋、健康咨询等健康活动。20xx年,村民健康素养水平在原基础上提高20%。
2、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各村结合自身实际,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各种健身活动。如开展篮球赛、羽毛球赛、健身舞等体育运动增强村民体魄;开展卡拉OK比赛、文艺晚会等文艺活动提高村民艺术修养;开展舞龙、舞狮、传统器乐演奏等传统活动传承文化。20xx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2%,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
3、开展健康家庭评选活动。各村采取自愿申报、小组推荐、村级评选等方式,结合健康家庭评价标准,开展健康家庭评选活动。
4、定期组织健康体检。镇卫生院定期组织医生到各村为村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统计各村的肥胖和吸烟人数。
5、组建宣传阵地。设立固定的宣传栏,每年更换不少于6次。
五、相关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镇属各单位、各村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做到定人、定责、定任务、定目标、定时限、定奖惩,保证健康村建设顺利实施。
(二)要周密制定方案。各村要认真开展基线调查。通过基线调查,掌握村的基本情况,了解辖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在此基础上,周密制定本村的健康村建设工作方案和工作进度推进表,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要强化宣传发动。群众是建设健康村的主体,要充分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小喇叭等形式大力宣传建设健康村的目的和意义,使健康村建设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使学习健康知识、实践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努力掀起人人参与、全民共建的热潮。
5.村健康教育总结 篇五
梅园村健康教育工作,在村委会、村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提高人民健康,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来抓,紧扣健康教育这一主题,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
一、组织健全,职责明确
成立了以专职卫生干部为组长,村卫生室医生为副组长,各片负责人为组员的健康教育工作组,并成立了健康控烟组,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
二、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利用健康教育课、黑板报、宣传窗等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宣传。今年累计对村民上健康课2课,分别为“绿化与身心健康”、“普及碘盐、造福人类”。村卫生室利用黑板报、贴报栏、宣传窗每月一次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培养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了村民的健康意识。
三、搞好医务室建设,卫生室各项制度健全,医生业务水平较高,收费合理。村民小病基本不出村治疗。加强了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几年来我村未发现传染病染发现象,村医务室符合医疗卫生的规定要求。
四、宣传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条例》。春、秋两季对全村育龄妇女、外来务工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教育,扎实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为广大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生殖
健康知识和服务信息。
五、配合卫生部门搞好预防接种工作,作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总之,我村健康教育工作在上级卫生部门的帮助下,经过村民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标准还有很多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健康教育宣传内容面不够广,宣传工具须进一步改善;
2、健康教育课节数不够多。
6.健康村教育工作计划 篇六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有关健康村教育工作计划,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推进健康村镇建设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国发〔20**〕66号)、《全国爱卫会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全爱卫发〔20**〕5号)、《柘荣县爱卫会转发宁德市爱卫会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指导意见的通知》(柘爱卫会〔20**〕3号)精神,乍洋乡前楼村作为市级健康村镇试点,现结合我乡实际,拟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保障和促进人的健康为宗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通过建设健康村,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文化,提升人群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坚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针对当地村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制定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将健康相关内容纳入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政策之中,促进健康服务的公平、可及。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薄弱环节倾斜,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健康服务均等化。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发展。找准城乡发展中影响健康的重点难点问题,科学施策,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建设的策略、方法、模式,循序渐进推动健康村持续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共建共享。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促进部门协作,鼓励、组织和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家庭和居民参与健康村镇建设活动,提升全社会的参与度,使健康福祉惠及广大群众。
(三)工作目标。在卫生村镇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人居环境卫生面貌,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提升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实现乡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
二、重点建设领域
(一)营造健康环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布局,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力度,开展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收集处理,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创造整洁有序、健康宜居的环境。
(二)构建健康社会。努力解决好群众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需求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实现基本覆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别。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和食品药品监管制度,保障饮食用药安全。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支持慈善事业发展,逐步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有尊严地生活和平等参与社会发展。
(三)优化健康服务。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基层卫生人才特别是村医队伍建设,补足医疗卫生服务的短板。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疾病监测和干预能力,积极防治传染病、寄生虫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完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机制,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及时处置传染病疫情。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探索中医药与养老、旅游、文化等产业协同发展新业态,推进“健康柘荣”建设。
(四)培育健康人群。强化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和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倡导社会性别平等,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升群众身体素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大力开展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调查,评价干预效果。引导居民建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五)发展健康文化。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知识宣传,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健康理念。着力提升全民健康意识,移风易俗,改变陈规陋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健康科学知识转变为群众能够理解接受、易于养成践行的良好行为习惯。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提升群众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大力倡导健康文化,鼓励和支持健康文化产业发展,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文化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文化需求。健全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公序良俗,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三、健康村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完善道路、环卫、电力、通信、消防等基础设施,全面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深入推进农村广播电视、通信等村村通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加大乡村垃圾清运设备和中转设施建设力度,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简单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采取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多种方式,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二)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加快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农村新建住房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鼓励建设四格式生态厕所,提升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坚持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统筹实施改水改厕、污水处理等项目,让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用上卫生厕所。
(三)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理乱堆乱放,拆除违章建筑,疏浚坑塘河道。建立村庄保洁制度,通过聘请保洁员,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强化畜禽养殖污染物的综合利用,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推广生物有机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秸秆焚烧,引导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规范收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加强规范种植和绿色养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规范农产品流通市场。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保护自然景观,加强绿化美化,深入推进卫生村镇创建活动,健全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以乡带村,以村带户,有效破解农村卫生管理难题。
(四)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实施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强化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全面落实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村居民的重大疾病。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科学布局基本医疗服务资源,设置1个村卫生室,方便农村居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强化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正常分娩、高危孕产妇筛查、儿科等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全科医学建设,在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在村卫生室全面推广中医药服务。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保证村卫生室正常运转,筑牢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网底。
(五)提升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破除迷信,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和帮助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依托村卫生所拓展医疗卫生、健康教育和环境整治服务功能。健全完善乡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文化广场等场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建设农村体育健身场所和设施,培养农村文体骨干和体育健身志愿者,带动开展简便易行的群众性健身活动。
四、强化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村两级要将健康村建设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加强统筹规划,明确部门职责和任务,扎实推进建设工作。
(二)制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前楼村“健康村”发展规划。要通过开展健康影响因素评价、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等方式,对本地城乡建设和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估,明确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确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制定相应实施方案,确定阶段性评价指标和部门职责分工,分阶段、分步骤完成工作目标。
7.城中村综合覆盖方案探讨 篇七
城中村又叫“密集居民楼”,是城市化进程的特殊产物。由于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无序,城中村内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相互交织,建筑物密集杂乱,楼间距往往只有1~2米,呈现出“一线天”状况。城中村一般范围较大,建筑物以5~7层楼房为主,区内无线传播环境恶劣,信号衰减较大,低层弱覆盖现象比较普遍。城中村典型无线环境如图1所示。
由于城中村建筑密度高、间距极小,“握手楼”普遍,楼内还存在“楼中楼”、“墙中墙”、“房中房”等复杂建筑结构,城中村成为目前无线网络覆盖的难点之一,城中村覆盖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1)无线信号衰减严重,低层普遍存在弱覆盖甚至无网络情况,通话质量差;
(2)城中村内私装直放站较多,上行干扰严重;
(3)城中村房屋密集,人口集中,移动通信业务需求大,但网络弱覆盖问题普遍,矛盾突出,容易形成客户投诉热点;
(4)城中村农民房承重能力不高,很难通过建设铁塔或升高架来提升天线挂高改善覆盖。
2 城中村覆盖思路
结合城中村的无线传播环境特点与实际规划施工经验,我们从覆盖模式、信源及设备选择两方面来介绍城中村常见的覆盖思路。
2.1 覆盖模式
目前城中村的覆盖主要有大站覆盖、平行分布系统覆盖、垂直分布系统覆盖这三种覆盖模式。在实际网络规划建设过程中,根据城中村的传播环境、物业选址、施工难度等情况,通常需要综合采用上述三种覆盖模式解决网络覆盖遇到的实际问题。
(1)大站覆盖
大站覆盖即传统室外宏基站覆盖,是通过在城中村内部或周边选取合适位置架设室外基站实现城中村的覆盖。大站覆盖可以有效解决城中村区域内中高层的大部分信号覆盖,解决30~50米覆盖半径区域内低层的信号覆盖。但是,由于城中村建筑密集、内部间隔多、无线信号衰减大等原因,在离大站较远的中低层区域普遍存在弱信号甚至无覆盖的情况。由于仅通过大站实现城中村的全覆盖会使基站数量大幅上升,代价过大,一般不采用。大站覆盖模式一般适用于小型城中村的全面覆盖,或者实现大、中型城中村的基本覆盖。
(2)平行分布系统覆盖
平行分布系统覆盖,是将传统的分布系统引入城中村,通过馈线和天线的室外分布系统,将单点信号引入城中村的各个角落,实现城中村覆盖的一种方式。平行分布系统覆盖的优点是覆盖信号可以深入到城中村的每个角落,整体造价相对较低。缺点是需要对整个城中村覆盖区域施工,物业协调困难;主干路由传输主体信号,一旦被破坏将导致大片区域无覆盖。平行分布系统覆盖是目前城中村覆盖最有效的一种技术手段,适用于整个城中村的全覆盖方案。
(3)垂直分布系统覆盖
垂直分布系统覆盖综合了大站覆盖与平行分布系统的特点,通过划整为零的策略,将城中村分为若干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选择1栋楼,根据楼宇高度在高、中、低层布放天线,实现垂直立体覆盖。垂直分布系统覆盖需要在若干相邻的小区域中选择中间的一个为母区域,并以微蜂窝作为信源,而其它周边子区域则通过直放站放大母区域的信号,实现对整片城中村的覆盖。
垂直分布系统可以深入覆盖城中村的每个角落,施工区域灵活,针对投诉点可以降低物业选址困难。但垂直分布系统建设费用较高,另外,如采用直放站将引入一定的网络干扰,因此一般只适用于小范围区域内全面覆盖。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大站+室外分布系统”模式,以平行分布系统为主,以垂直分布系统为辅,互为补充,共同解决城中村的覆盖问题。
2.2 信源及设备选择
城中村无线网络覆盖目前主要采用室外宏蜂窝基站和室外分布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室外宏蜂窝主要解决城中村高中层区域的信号覆盖。但是由于业主协调、站址获取等原因,宏蜂窝基站的建设难度较大,同时,由于通过天线调整、加大功率等宏基站常用的优化手段很难解决城中村低层区域弱覆盖问题,因此需要引入室外(水平+垂直)分布系统实现全区域的有效覆盖。
在信源选择上,如果仅针对城中村小范围弱信号区进行补充覆盖,一般可直接耦合已有宏蜂窝基站信号;如果弱覆盖区面积较大、话务量较大,为避免信道拥塞,可考虑采用新建信源的方法。在信源设备方面,由于传统直放站在大输出功率下易引起自激,干放数量增加时会导致底噪提升,建议在城中村覆盖中少用。而数字射频拉远系统GRRU具有时延校正功能,在相同覆盖范围的情况下,上行增益比模拟光纤直放站小很多,能有效控制噪声电平,更适合在城中村覆盖中应用。RBS6601 MU+RRUS是爱立信推出的分布式覆盖产品,具有集成度高、干扰控制好、安装条件要求低、组网灵活等优点,也非常适用于城中村场景的覆盖。GRRU光纤拉远和MU+RRUS的连接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
3 室外分布系统设计原则
3.1 设备输出功率
GRRU与RBS6601的最大输出功率均为60W,约48dBm。设备的输出功率与载波数有关,根据工程经验,一般每增加2载波按减少3dBm来计算设备输出功率。
天线密度估算
无线信号的自由空间传播损耗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f为系统工作频率,d为收发天线间距离;
对于GSM系统,f取900MHz,则Ls与d之间的关系为:
GSM系统的传播损耗Lt为:
Lt=Ls+墙体遮挡损耗+多路径损耗+人体损耗
而边缘场强P=天线口功率Pt+天线增益Gt-Lt
由于城中村室外分布系统一般采用低增益的鞭状天线或对数周期天线。对于鞭状天线,其增益一般为3dB。对于城中村场景,墙体遮挡损耗为40dB (按信号穿透两面墙的极端情况考虑),多路径损耗为5dB,人体损耗为3dB;根据相关覆盖设计规范,GSM900的边缘场强为-90dBm,GSM900的天线口功率为10dBm,则GSM900的空间损耗Ls=55dB。由前表可以看出,城中村室外分布系统的天线间距约为15m。对于对数周期天线,其增益较大,一般为8dB,天线的覆盖距离接近30m。在布放天线时,宜结合具体环境对参数适当调整,合理取定天线密度。
3.3 天线布放
城中村室外分布系统的射频单元根据分布系统设计拉远到城中村的各个角落。分布系统天线使用以多天线、小功率、多点覆盖为原则。为降低居民的敏感,天线一般选用增益较低的全向鞭状天线或定向周期对数天线。建设时需考虑信号的泄露问题,避免与村周边基站信号相互干扰。
室外分布系统天线布放方式最常见的是单层天线布放方式(见图4),对于部分较高的楼层,也可采用双层天线布放方式(见图5)或垂直天线布放方式(见图6)。
对于五层左右的楼宇一般采用单层天线覆盖低层,天线挂高离地5米左右;对于八层以上的楼宇可采用双层天线方式覆盖中低层,上层天线装在离地10~12米的楼宇外墙上;个别特殊的小区域覆盖,可采用垂直天线布放方式,用板状小天线从楼顶附近向下覆盖,这种方式应注意天线覆盖范围的控制。
城中村分布系统天线安装时,不能正对私装直放站的八木天线,以避免对分布系统产生干扰,对分布系统天线附近发现的私装直放站应进行拆除。
3.4 容量估算
容量估算是城中村室外分布系统载波资源配置的依据,常见的估算方法如下:
(1)小区忙时综合话务量(Erl)=忙时综合话务量密度(Erl/平方米)×小区覆盖面积(平方米)
其中:忙时综合话务密度可参考现网络话务统计取定,如某地区典型的城中村忙时综合话务密度为0.005Erl/平方米;
(2)根据无线利用率规划值,得到:
小区容量(Erl)=小区忙时综合话务量(Erl)/无线利用率
(3)通过修正爱尔兰表可得小区容量对应的载波数,即小区的载波配置需求。
3.5 近端设备安装
城中村室外分布系统中,无论是GRRU的近端机DAU和远端机DRU之间,还是RBS6601的MU和RRUS之间,都是通过光纤来连接的,一般建议把近端设备DAU或MU安装在现有室外宏蜂窝基站机房或者中心机房内。如现有机房的位置空间、电源或传输等配套资源预留充足,近端设备应优先安装在现有机房内,以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和降低成本。另外,也可安装在其他中心机房内,以提高光纤设备或光缆干道的利用率,减少配套建设和物业协调工作量,同样可达到加快建网速度、节省配套和传输投资的目的。
4 切换设置
在城中村覆盖中,中高层由室外宏基站覆盖,低层由室外分布系统覆盖,应合理规划小区划分,做好切换带设置,控制信号泄漏和乒乓切换。
(1)小区切换带建议选在村内绿化地、河流、人流少的巷道等低话务区域;
(2)村内室外分布系统天线一般不正对干道,以避免与室外宏站的强信号重叠导致频繁切换;分布系统的切换带可设置在一些人流较少的小巷内,两个小区背向安装,用天线后瓣覆盖切换区域;
(3)宏基站覆盖范围附近的小片弱信号区域,通过耦合宏基站信号或增加小功率干放方式进行补覆盖的,仍为同一小区,不改变邻区设置仍可正常切换;
(4)对于新建的独立小区,由于其覆盖范围较广,应优化与周边小区的相邻关系,避免大量切换掉话;
(5)室外分布系统天线泄漏在城中村外围道路上的信号强、范围小,经过的汽车如切入这些小区容易掉话,通常可考虑对分布系统小区的PT参数进行适当设置,确保汽车以正常速度经过城中村周边区域时不切入城中村小区,避免切换掉话。
5 泄漏控制
信号泄漏会引起频率干扰、频繁切换、浪费系统资源等问题。城中村室外分布系统的天线布放于室外,信号泄漏多出现在干道上,一般应通过天线选型、安放位置、安装高度等手段控制分布系统天线的覆盖范围。应合理划分小区,使切换和泄漏区域尽量落在村内的绿化地、河流、人流少的巷道等低话务区域,降低信号泄漏的影响。对于城中村边界区域,可以采用方向性较好的对数周期天线,使所有边界天线方向朝向村内,并灵活运用遮挡物,减少天线后瓣信号外泄,与外围基站产生干扰。
6 结束语
城中村由于其特殊的传播环境成为无线覆盖的一大难题。本文从覆盖模式、信源及设备选择两方面对城中村常见的覆盖思路进行了介绍,同时对目前城中村覆盖中最有效的室外分布系统的设计原则进行详细说明,并对城中村覆盖小区的切换设置与信号泄漏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城中村覆盖需要充分考虑物业选址、设备选型、传输配套资源、参数设置等因素,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各种建设手段和技术方案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啜刚王文博常永宇全庆一.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第二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2]京信GRRU产品资料.
8.健康村实施方案 篇八
摘 要:云南省传统村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玉龙县白沙村传统村落是纳西民族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的结晶。然而白沙村因其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和旅游开发潜质,经济建设突出,同时给当地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经过日积月累,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本文通过该地区进行方案设计,将从源头解决现有问题。将项目区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收集设施,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后排放,消除污水负荷的影响;垃圾通过村户收集,集中收集入垃圾集中房,定期清运至垃圾处置地,进行减量化处理。让污水、垃圾将不再影响周围环境及村民身心健康,且得到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传统村落;环境整治;污水;垃圾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拥有7000年文明农耕史,在全国各个区域遍布各具民族特色的传统古村落。我国传统村落不仅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而且历史积淀深厚、文化个性鲜明。云南省传统村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急速退化的现状。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7个乡镇(办事处)102个村委会的青山绿水间,散落着大量的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是玉龙县各民族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的结晶,它集中体现了玉龙县各民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生态文化。白沙村隶属玉龙县白沙镇,其北面为玉龙雪山景区,因其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和旅游开发潜质,经济建设突出,同时给当地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经过日积月累,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对当地土壤、水体造成危害,进而影响着生态食品的安全,严重影响着人民的身心健康。为有效保护、深入研究幸存于世的形式与类型丰富、地域与民族特色突出、历史文化信息承载厚重的传统村落,改善项目区传统村落生态环境,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项目区基本概况
1.1 地理位置
白沙村隶属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白沙镇,为行政村,辖兴都村、岩脚村、忠义村、三元村、街尾村、新文村6个自然村(其中三元村、街尾村、忠义村和新文村四个自然村位置相连,以下称这四个村为“古街”)。东邻木都村,南邻丽江市古城区,西邻文海村,北邻新善村。村委会所在地离乡政府1.5 千米。村内交通便利,村道以五花石板路、水泥路为主。其北面为玉龙雪山景区,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和旅游开发潜质。本项目区域范围为南起新文村,北至三元村,东北向太平村与白沙完小齐平以南,东边以束白公路为界,西边以岩脚村紧邻山体等高线为界,西南向包括兴都村。
1.2 自然环境概况
白沙村所在地为平坝区,周边多为平整的农田,源自玉龙雪山融水的青龙河从村落西面蜿蜒流过,是当地重要用水供给河流。白沙村西面紧邻山体,地势较陡峭,山体自然风貌保留较好。白沙村紧邻玉龙雪山,项目区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白沙村河流流入青龙河,属漱河流域,金沙江水系。
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白沙村委会,属于坝区。 国土面积12.90平方公里,海拔2430.00米,年平均气温8.90℃,年降水量935.8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5565.00亩,其中人均耕地3.70亩;有林地16286.00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06户,有乡村人口1622人,其中农业人口1507人,劳动力83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23人, 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见表1)。
2 项目区传统村落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分析
通过对本项目区环境现状查看,白沙村饮水为自来水厂供应,设施完善,家家户户通有自来水,自来水水质卫生部门定期检测均合格,且水源点已做保护,不存在饮水安全隐患。
2.2 生活污水污染现状分析
据现场查看,村庄道路均已硬化,为石板路。项目区农村生活污水涉及1622人,生活污水年排放量33153.68t/a,主要污染物有COD 10.89t/a、TN 1.26t/a、TP 0.24t/a。项目区村庄三元村、街尾村、忠义村和新文村(以下称这四个村为“古街”)分布集中,古街排水已经统一规划,主干道上已经建有污水收集沟,收集后的污水进入城镇污水管网,但次干道的污水收集沟还不完善,不能满足收集率,需另增设污水收集设施。岩脚村和兴都村两个自然村距古街较远,污水不能纳入古街的城镇污水管网,村内无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水直接排放,对村内环境造成污染,需新建污水收集设施,对收集后的污水进行统一处理。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村民生活习惯基本相同,自来水主要用于日常生活、洗浴等。依据《云南省用水定额标准》(DB53/T168-2013)规定,Ⅱ类区域(亚热带)农村居民(集中供水)生活用水定额为60~85L/(人·d)。白沙村位于坝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平均用水量约为70L/(人·d),污水转化系数取0.8。污水收集率按60%计算。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负荷COD、TN、TP分别按23.00g/人·d、2.56g/人·d和0.51g/人·d计。
2.3 生活垃圾污染现状分析
目前白沙村无完整的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其现状表现在如下几点:
2.3.1 村民环保意识有待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也有所增加,种类增多。
2.3.2 村民家中户用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分类不够清楚,村庄内垃圾收集设施不完善,产生的垃圾堆放地零散,不集中,部分村民垃圾乱丢至附近沟渠,对周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2.3.3 虽然村中已经有拖拉机清运车清运垃圾,但清运不及时,不能定时定点相结合收集运输。
根据现场勘察及参考相关资料,农村生活垃圾人均产生量取0.6kg/人·d,参照相关文献,另参《全国总量核算技术方法》,垃圾回收率为15%,垃圾中污染物溶出率约15%,取样垃圾中含有机成分的量为10%,含N量0.5%,含P量0.2%,
2.3.4 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分析
粪便处理现状:根据现场调查,村民饲养的畜禽不多,大都自行沤肥处置,不外排,故本项目不再考虑畜禽养殖污染。
综合以上污染现状分析,项目区总污染负荷排放量见表2。
通过上表分析可看出,COD、TN、TP三个污染物指标中,COD、TN、TP对生活污水污染贡献率最高,其次为生活垃圾。根据项目区实际调查情况,其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村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为从源头削减村庄污染源,减少进入外环境的污染负荷,改善村庄环境状况,应重点对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处理。
3 项目区环境整治方案设计
结合项目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实施本方案,切实解决项目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将从源头解决现有问题,项目区生活污水进入污水收集设施,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后排放,消除污水负荷的影响;垃圾通过村户收集,集中收集入垃圾集中房,定期清运至垃圾处置地,进行减量化处理,从而解决村庄垃圾污染问题。让污水、垃圾将不再影响周围环境,且得到资源化利用。
3.1 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
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结合该村落内现有污水收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完善古街次干道污水收集设施,提高污水收集率,收集后的污水进入城镇污水管网。岩脚村和兴都村两个自然村需新建村落污水收集设施,充分利用项目区地形,将村落的生活污水引入污水处理系统场地进行集中处理。
3.1.1 污水的收集 结合村落的实际情况,拟采用截污沟的收集方式,根据村落地势新建污水收集设施,并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村庄地形,将污水引至村落较低点,在较大的环境容量下进行处理净化,这样不仅实现了污水收集的无动力运行,减少了不必要的投资。
3.1.2 污水的处理 由于村庄布局相对密集、经济条件好、地形条件不复杂、污水适宜集中收集,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如地形、可利用土地等,综合考虑各处置工艺的适用性、经济性、进水水质情况、出水水质要求以及考虑未来工艺的运行成本,维修成本及改扩建成本,长远考虑,拟选用污水处理工艺组合技术处理污水,采用的塘化处理系统组合工艺为:隔油隔渣沉淀+厌氧塘+景观好氧塘+兼性塘+生物反应过滤池的工艺组合,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处理主要工程设计参数见表3。
3.2 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程
根据当地情况,由于白沙村村庄城镇化程度较高、离县城较远的村庄,采用“户分类 、组保洁、村收集(垃圾房暂存)、乡镇运输处置”的模式。村庄每个村民每户首先把生活垃圾自行分类,将可回收垃圾回收利用,将有机垃圾进行堆沤然后还田,从而实现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对于不可回收垃圾,村民自觉地放入垃圾桶中,村庄公共场所垃圾桶由村庄指派专人每天清扫;清扫后集中收集在垃圾房中,每周由村委会组织人员对垃圾房中的垃圾进行清运。根据地势地形条件,在乡镇选择适宜的位置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站,每周将垃圾清运至集中处理站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置。
4 整治方案工程量及结论
根据该地区环境现状及方案论证,白沙村传统村落环境整治方案结论如下。
4.1 项目区现有的污水排放体制为雨污合流制,但是污水收集设施不完善,项目区将根据实际需求新建污水收集设施,提高污水收集率。
4.2 污水处理因地制宜采用集中处理,污水处理系统采用隔油隔渣沉淀+厌氧塘+景观好氧塘+兼性塘+生物反应过滤池的工艺组合。
4.3 结合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村民愿意在村庄设置垃圾集中房,对村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通过垃圾清运车定期收运至集中点进行减量无害化处理。为解决好项目区垃圾污染问题,项目区采用“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清运、村集中处理”的模式治理项目区垃圾。
4.4 本项目主要工程量
4.4.1 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新建污水收集系统截污沟:0.4m×0.6m的300m,0.3m×0.3m的1000m,新建白沙村污水处理系统(40m3/d)1座。
4.4.2 村落垃圾收集清运处置工程:新建垃圾房(8m3)3座,垃圾桶(60L)150只,并配套垃圾减量化设施1套,户用垃圾桶406个,保洁工具6套。
通过对本方案的初步设计,工程量见表4。
4.5 主要环境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以削减进入外环境的污染负荷为COD:12.15t/a、TN:0.86t/a、TP:0.23t/a。
白沙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实施,一方面能削减进入外环境的污染负荷,另一方面能改善村落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和健康水平,协调农村生态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的环境质量,从而提高该村形象,促进经济产业的发展,因而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等四项文件的通知(云环发[2013]130号).
[2]《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云环通[2011]64号).
[3]《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云南省用水定额标准》(DB53/T168—2013).
[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8]《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范》CJJ142—2008.
[9]《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10]《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574—2010).
[11]《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9.村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九
成立了以专职卫生干部为组长,村卫生室医生为副组长,各片负责人为组员的健康教育工作组,并成立了健康控烟组,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
二、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利用健康教育课、黑板报、宣传窗等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宣传。今年累计对村民上健康课2课,分别为“绿化与身心健康”、“普及碘盐、造福人类”。村卫生室利用黑板报、贴报栏、宣传窗每月一次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培养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了村民的健康意识。
三、搞好医务室建设,卫生室各项制度健全,医生业务水平较高,收费合理。几年来我村未发现传染病染发现象,村医务室符合医疗卫生的规定要求。
四、宣传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条例》
春、秋两季对全村育龄妇女、外来务工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教育,扎实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为广大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知识和服务信息。
五、配合卫生部门搞好预防接种工作,作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20xx年村健康教育总结汇总工作总结。 总之,我村健康教育工作在上级卫生部门的帮助下,经过村民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标准还有很多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健康教育宣传内容面不够广,宣传工具须进一步改善;
2、健康教育课节数不够多。
10.某村健康促进半年工作总结 篇十
为深入贯彻省市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推进健康促进,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素养水平,深化健康扶贫工作开展,我村室采取了多方举措推动健康促进工作,现将半年总结如下:
一、明确工作目标有的`放矢
我村室以全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防病、抗病能力为工作目标,把减少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对群众的危害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尽可能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半年来,健康促进医院达标率达到了50%,其他类型健康细胞达标率要达到了30%以上。
二、思路清晰工作有内容
(一)大力开展了“健康细胞”建设。根据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工作思路,在全村贫困地区全面开展了健康家庭、健康社区(村)、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等“健康细胞”建设,等具体活动。
(二)大力开展了“三控四健”活动。开展“三控四健”活动,倡导从改变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做起,树立健康理念,提高身体素质,逐步建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倡导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的生活理念,增强群众对骨质疏松的警惕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积极开展“三送一查”活动。在贫困村开展“三送一查”活动,配合县医院、镇办卫生院等帮扶单位向结对包扶村组织开展不少于多次次送健康活动,向贫困村群众送医保政策、送医疗知识、送健康知识和检查身体疾病。帮助进群众自觉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半年的健康促进工作,我村村民健康意思大大提高,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百姓的生活中越来越明显。
【健康村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建设健康学校实施方案08-26
健康咨询活动实施方案06-13
疾控中心健康先行实施方案06-15
中医健康管理实施方案07-10
学校健康体检实施方案08-03
健康档案实施方案doc08-16
医疗健康管理实施方案10-09
儿童健康管理实施方案10-27
《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专题06-21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施方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