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沼气,促进县域循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2024-10-10

发展沼气,促进县域循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精选15篇)

1.发展沼气,促进县域循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篇一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以“一主三化”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狠抓打基础、管长远的根本性工作,坚持以项目建设推进“一主三化”,以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以“回归工程”推进招商引资,以环境建设推进“回归工程”,全县经济摆脱前些年低速徘徊的局面,进入了提速发

展的新阶段,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全县共实现生产总值22.6亿元,同比增长12.5,比全省平均增幅高1.6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2亿元,同比增长32.9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1家,总产值10.72亿元,增长31.96,是全省26个增幅在30以上的县市之一;增加值3.26亿元,增长32.9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3.9,产销率达到96.07;销售收入8.48亿元,增长34.26;实现利润5680.8万元,增长37.62;完成各类招商引资项目155个,实际到位资金2.22亿元,同比增长41。2005年,我县被省政府确定为扩权县之一,县域经济基本迈入了产业优势明显、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资源消耗较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去年我县还被评为全省工业先进县、科技示范县、最佳金融信用县、城镇建设工作先进县、交通建设先进县、“阳光工程”先进县。纵观这几年的发展,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以“回归工程”为重点,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通城县区位不优,交通不便,资源贫乏,招商引资受到诸多客观条件限制。为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决定发挥打工经济的优势,实施“回归工程”,吸引外出打工有成者返乡创业。通城县常年有近10万人在外务工经商,其中一部分人经过多年打拼,不仅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而且掌握了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在广深地区经商办企业、当老板的近400人。为吸引他们回归创业,我们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采取了“十个一”的措施,每年端午、中秋、元旦等节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给外出创业、工作人士写一封信、寄一张贺卡,联络感情;每年不定期上门走访、看望一次在外创业人士,亲自向他们宣传家乡招商引资政策,增进他们对家乡发展的了解,激发他们回归创业的热情;每年帮助在外创业人员解决遗留在老家的一些实际困难,比如照顾老人,调解乡邻纠纷等;每年到深、广等经济发达地区组织一次同乡联谊会,宣传招商引资政策,推广回归创业先进典型,推介发展项目;每年腊月28日,县委县政府都要把回乡的在外创业人员请到县城吃一顿团圆饭;每年正月上班以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上门拜年;每一个外出创业有成人员返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接待;县委、县政府每一位领导都把移动电话号码公布给外出创业人员,以便他们及时联系;每一个乡镇和县直部门有一个招商专班或专人,通过老乡联谊会,主动与在外创业人士接触,力促他们回归创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家乡招商引资政策的引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感化下,在亲情、乡情、友情的召唤下,一批在外创业人员走上了回归创业之路。三年来,全县招商引资共引进项目442个,引进资金13.52亿元,其中“回归工程”引回创业人员470多人,兴办各类企业398个,引进资金10.42亿元,“回归工程”项目个数占招商引资总项目数的90.04,“回归工程”资金占招商引资总额的77.07。“回归工程”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而且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新闻媒介的广泛好评。2005年4月,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通城作为三个先进县市之一作了“‘实施回归’工程发展县域经济”的典型发言;5月份,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在通城召开,现场检查“回归工程”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10月份,湖北卫视连续三天在“新闻联播”节目中对通城“回归工程”进行了系列专题报道,新华社《半月谈》把“回归工程”总结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模式之一。2006年元月1日,市委宣传部开展的“感动咸宁2005十大新闻”评选活动中,《“回归工程”点亮通城经济》被评为十大新闻之一。

二、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快开发区建设

近两年来,在项目建设上,我们主要是大力实施“双十工程”:即每年规划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不少于10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不少于50,每年竣工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不少于10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不少于50。一是新思路建设开发区。我县工业区继被评为省管工业园区后,2005年又被省批准为通城经济开发区。为了使开发区整体上台阶,我们集中力量,修订了开发区近期及远景发展规划,冻结了园区内民房审批和建设,完善了园区内水、电、路、电话、电视、因特网等基础设施工程,同时,严把入区项目审核关,确保新上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符合安全生

2.发展沼气,促进县域循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篇二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提高生产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同时也是解决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的过程中, 遵循整体、协调、循环的原则, 通过改变能源结构, 开发生物肥, 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办法, 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

五原县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实施步伐, 不仅必要, 而且非常紧迫, 不仅因为农业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 而且因为五原县是农业大县, 要改变产业轻型化、产品初级化、增长粗放型的现状, 必须转换发展思路, 转变增长方式,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谋划和选择有效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这对于五原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因地制宜,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发挥农业资源优势, 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 强化生态功能, 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 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使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的保护协调同步。结合五原县把发展养殖业做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 发挥农业部门在资源保护, 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树立生产、生态、生活一体发展的“三生”理念, 依靠科技进步, 强化质量管理, 创新工作机制, 充分利用农户现有的日光温室和标准化日光暖圈与改厨、改炕、改灶、改厕、改圈、改院、改路、改水、改电相结合进行户用沼气的配套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四位一体”生态家园模式和“一池多改”能源生态模式, 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一整套生态种植、高效养殖技术, 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 (园) 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农畜产品安全化的目标, 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目的。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今后我们只有通过节约型农业建设,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原则, 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 在农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厉行节约, 提高资源利用率, 才能促进五原县农业尽快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道路。近年来, 五原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支撑, 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使农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在五原县的实践证明, 它不仅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加速农民致富步伐, 而且对于推动农村文明进步,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总结多年来沼气建设经验, 从解决农民的燃料入手, 建沼气池, 用沼气连接种植业和养殖业, 为种植业提供优质有机肥料, 实现产气与积肥同步, 种植养殖并举, 以牧促农, 以农养牧, 能流、物流良性循环,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不仅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增加了一条新途径, 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因此推广以沼气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大有可为, 前景非常广阔。

四、五原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

1. 领导重视

五原县县委、政府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突破口, 作为了农村工作的重点。

2. 群众认识水平高

几年来农村沼气项目的实施,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能源效益, 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 全县广大农户参与愿望增强, 主动要求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五、五原县推广应用的沼气建设模式

1.“四位一体”生态家园模式

它是将沼气池、日光温室、畜禽圈舍、厕所建在一起, 以太阳能为动力, 以沼气为纽带, 通过生物能转换技术, 将日光温室、畜禽养殖、沼气生产和瓜果菜种植四者有机结合, 相互依存, 优势互补, 在同一块土地上, 实现产气积肥同步, 种植养殖并举, 能流、物流良性循环, 成为庭院 (园) 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一种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模式。

2.“一池三改”能源生态模式

它是将沼气池、畜禽圈舍、厕所建在一起, 将农户的庭院、厨房与门前屋后的田园结合起来进行改造建设, 使人、畜粪便得到有效管理利用, 庭院 (园) 经济高效发展。

3.“一池多改”能源生态模式

它是将畜禽养殖、沼气生产与农村的改厨、改灶、改炕、改圈、改院、改水、改路、改电以及植树造林结合起来, 优化布局, 改造建设, 不仅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加速农民致富步伐等方面取得巨大成效, 而且对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沼气生产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农村沼气, 可以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的同时, 促进种养业的协调发展, 推动了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变革了农村生活、生产方式, 实现了多业结合与集约经营, 巩固了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 解决了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五原县一些地区燃料与饲料矛盾紧张, 从目前看, 工业能源作为农村能源农民很难承受得起, 而且也不环保。从长远看就可能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沼气是一种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能源生产, 原料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沼气又是一种优质的燃料, 一个8~10立方米沼气池常年运行, 可产沼气近450立方米, 完全能够满足一家4~5口人日常烧水、做饭、照明之用。此外, 还将农村妇女从烟熏火燎的灶台前解放出来, 使之有充足的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

2. 实现了多业结合与集约经营

通过“四位一体”生态家园模式的推广应用, 在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基础上, 为温室内动植物生长及沼气发酵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一改过去北方沼气池半年使用半年闲, 且冬季极易冻坏的弊病, 达到全年正常运行产气, 使北方沼气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并改变了北方冬季土地闲置的状况, 变淡季为旺季, 变无收为有收。这种模式把种植业、养殖业等多行业、多学科浓缩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内, 达到技术与劳动高度密集, 有利于节约资源和多级利用, 便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实现低投入、高产出、速见效。在沼气生产过程中人畜粪便及时进入沼气池, 解决了沼气发酵原料, 而且净化了环境;沼气池为棚菜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 日光温室与之一体相连畜禽暖圈间, 又形成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互补;日光温室的适宜温度为畜禽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保证沼气池常年产气。从而在有限的土地上, 科学、高效地利用空间、时间、小气候、人力、物力等资源, 多业结合、集约经营, 实现了能源生态系统中物流和能流的良性循环, 达到了能源、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 推动了农村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人畜粪便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达到无害化程度, 减少了有害病菌的传播途径, 避免了地下水资源污染, 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特别是优质、清洁燃料———沼气的使用, 改变了农民千百年沿袭的烟熏火燎的炊事方式, 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加快了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农村沼气技术的推广应用, 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模式, 安排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力,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民变冬闲为冬忙, 克服了很多旧的不良习惯, 增加了学科学、用科学, 抓生产的干劲, 改善了精神风貌, 从而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 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生态环境建设, 必须解决农村能源和农民长远生计问题, 特别要解决好农民的生活燃料问题。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特别是西部地区, 生物质仍然是主要生活能源。农村地区能源结构性短缺, 一方面制约着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滥砍乱伐。发展农村沼气, 建设生态家园, 既为农村生活提供优质清洁燃料, 又促进庭院经济发展, 是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战略举措。农业是生物再生产的产业, 可以归纳为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和微生物分解三个方面, 三者的有机结合是生态循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沼气池是微生物消化还原的关键设施, 是植物生产和动物转化的有效纽带, 促进形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农村沼气是实现以资源消耗性的常规农业向以资源循环利用型的生态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 强化农业的多功能作用, 正确处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 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七、结论

以沼气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模式, 必将使五原县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大县迈进的步伐大大加快, 也必将对五原县农牧民生存条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总结了它具有四大功能:

第一, 沼气这一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沼气作为能源烧水做饭为农民造福后, 残留的牲畜粪便变为沼渣、沼液。一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年可提供30~40吨有机肥, 可培肥3~5亩地, 可使每亩地增产15%~20%。沼液是营养丰富, 无毒无害的猪饲料添加剂, 沼液养的猪增重快, 瘦肉率高, 饲料利用率高, 抗病能力强。

第二, 沼气这一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一户农家建设一口10立方米沼气池, 一年产生的能量分别相当于1500千克标准煤, 150千克液化气, 这个数字如果放在家家户户办沼气上去透视, 小沼气就变成了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大事业。

第三, 沼气这一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环境卫生的改善。沼气进入农家使农村过去那种“房前屋后粪乱堆, 生火做饭烟满屋”的脏、乱、差现象从根本得到了改善, 解决了人、畜、粪便的污染, 阻断了疾病的传染源, 减轻了农村妇女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第四, 沼气这一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不和谐突出表现为生态不和谐, 而沼气发展的目的则是直接建设生态家园。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大大减少了化肥、农药用量, 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农民健康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初步形成了“人、自然、经济、社会”的生态经济价值观, 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总之, 沼气这一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改变农户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为目的, 以家庭为依托, 以沼气为纽带, 将可再生能源技术、农村节能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及科学种养技术, 打捆给农户的一种技术模式。这种模式把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生物链, 通过沼气连接起来, 优化了生态系统内部结构, 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统一, 满足了国家要生态, 农民要致富的目标要求, 是一件利国利民, 特别是农民得实惠的大好事。

摘要:五原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支撑, 加快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的建设, 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农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 特别是通过对“四位一体”生态家园模式创新性建设, 加速了设施农业瓜、果、菜及花卉的反季节栽培的发展, 沼气的综合利用技术日臻完善。沼气生产是连接种植业、养殖业的纽带、沼气进入农业生态循环链后, 不仅提高了各项资源 (土、气、肥、热、光) 的利用率, 而且赋予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的涵义, 即:解决了农村的生活用能问题;沼气主副产物为产业结构调整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优质沼肥, 促进了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 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注入了新的内容。

3.发展沼气,促进县域循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篇三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云南 沼气

一、发展沼气对推进云南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农村和农业循环经济。农村沼气建设主要是利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通过沼气池内的反应、发酵后产生沼气(甲烷),形成了“农业废弃物——沼气——种养殖”这一典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林木资源消耗。目前,在云南省广大的农村,全省以薪柴为主要能源的农户占全省农户的比例为60%左右。通过发展农村沼气,可以改变目前农村的用能现状,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有效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

3.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业是生物再生产的产业,发展农村沼气是实现以资源消耗型的常规农业向以资源循环利用型的生态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可以在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的同时,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协调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

4.有利于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村与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村垃圾、人畜粪便和农村污水。通过发展农村沼气,把农村生产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集拢到沼气池里进行发酵,避免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随着风吹雨淋,流入、浸入湖泊、河流和库塘,减轻水体污染。

二、农村发展沼气的现状

近年来,云南省农村沼气取得显著成效。

1.农村沼气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05年底,云南农村沼气保有量累计达到150万户,沼气池保有量居全国第4位;建有处理畜禽粪便的大中型沼气工程3处,总池容为500立方米,年产沼气4.5万立方米,年废弃物处理量为3300吨。

2.投资力度不断加强。从2003年开始,云南省实施了沼气国债项目,增加了农村沼气的投入,省财政对沼气建设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投入资金从2002年的5200万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7500万元。

3.促进农民增收取得成效。云南省沼气的推广应用,拉动了云南省种养殖业的发展,实现了“猪多,肥多,气多,粮多,钱多,环境美”的局面,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60—100元。

三、云南农村发展沼气中反映的问题

1.各地区沼气发展不平衡,技术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云南各州市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全省各州市沼气发展不平衡。同时沼气建设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边远山区,技术服务、技术指导跟不上,没有专业的施工队伍,导致建池不规范,对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技术还有待提高。

2.沼气建设管理有待统一,沼气生态农业难以形成规模。目前,云南省沼气建设由农业厅、林业厅和扶贫办分管,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资金、人力等管理比较分散,缺乏示范和推广补助性资金,没有完善的沼气服务体系,维修网络不健全,制约了典型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导致沼气生态农业难以形成规模,严重影响沼气效益的发挥。

3.沼气建设资金不足。据了解,建一口沼气池大约需要1500元,加上相关的配套设施需要2500—3000元,省里补助500元,县里补助不一,贫困县基本没有配套的补助资金,资金和项目安排满足不了群众的需要。

四、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农村沼气的对策建议

1.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一是统一管理机构。针对目前农村沼气建设管理机构比较散这一问题,建议统一管理机构,减少人力财力的浪费。二是加强质量管理。沼气池建设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建设标准和技术标准进行;必须遵循职业准入制度。

2.增加资金投入,扶持贫困地区。一是提高补助金额,减少农户的负担,提高建沼气的积极性。二是改变现在一刀切的补助额度,对贫困县和非贫困县的贫困村给予倾斜。三是建议农村信用社设立发展农村沼气小额专项贷款

3.完善服务体系,促进沼气发展。一是对建池技工进行培训和考核,保证建池质量。二是加强建池后服务工作,各乡镇建立沼气配件服务站或沼气零配件销售点。三是组织流动培训学校到每个乡镇进行专人培训,由此人负责维修,以保证农户沼气正常安全使用。

4.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综合利用率。加强技术引进和创新,不断成熟完善沼气的建池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提高产气率,拓宽沼液、沼渣的用途,把沼气建设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结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5.加强推广大中型沼气池,推进生态农业发展。通过大中型沼气池推广,把沼气建设与生态农业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推进云南省生态农业大规模的发展,另一方面有效控制大中型养殖场和农场产生的禽畜粪便及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刘润芳. 循环经济发展的条件及模式研究[D]. 西北大学,2006.

[2]曲格平. 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 当代生态农业,2002,(Z1).

4.发展沼气,促进县域循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篇四

董成森

近几年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化进程加快,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逐步改善,生活消费水平显著提升,并呈现出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特征。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任重而道远,必须加快推进。

实施差别化和特色化发展。我省县域经济所面临的情况变化很大,县域产业类型各不相同,区位条件千差万别,资源禀赋贫富不均。我们要结合当前状况,研究出台全省指导政策性文件,为各地提供分类指导;鼓励各地根据县情选准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把特色资源作为特色产业,使特色产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可在大城市周边和交通干线沿线,打造三四十个工业强县,形成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环洞庭湖和湘资沅澧四水沿岸一些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地方,打造三四十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县,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更多更优的粮食生猪油料;完善重点农业县和生态功能补偿机制,对生态功能县、江河源头县和禁止开发区,加大生态补偿力度,禁止发展重化工业,优化发展旅游产业,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确保生态安全和用水安全。

重点抓好产业园区和项目建设。采取贴息、补贴与奖励等办法,特别是将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技术改造资金、科技引导资金等向工业园区倾斜,支持各县市工业园区建设。按照“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招商项目向园区集中”的要求,建设好一批重点工业园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发展空间。引入竞争机制,对省级工业园区实施“淘汰”与“替补”考核。突出产业特色,加强引导协调,实现产业优化配置、功能互补,提升园区

产业集群水平。按照“两型”要求,把园区建设和新城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创新驱动,要强化项目规划,围绕工业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引进一批集约用地水平高、投入产出比率大、技术支撑强、财税增长快的项目,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着力在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提升项目质量、规范项目管理上下工夫。创新工作举措,推广“飞地招商”,探索推行BT、BOT和TOT建设模式,整合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强化行政引导,促进各部门资金、项目的有效整合,破解搬迁安置难题,为项目建设扫除障碍,自觉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加强中心镇、中心村和中心社区建设。实施“以县连镇,以镇带村,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筑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体系。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功能配套、能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及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城镇。做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进乡镇合村并点到重点小城镇,将人口吸纳能力小的城镇,合并到周边的大镇。推动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有序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大抓城镇园林绿化,建设森林型小集镇,改善城镇环境,提高城镇化水平,推进资本与人口向中心城镇聚集。

发展块状、集群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建设经验,促进县域农业工业化发展。总结推广一批用工业化的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标杆引领农业、用城乡一体化的机制推进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典型,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与农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区、涉农专业合作社建设示范区结合起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因地制宜选择农业发展模式,长株谭等城市郊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农业,湘中、环洞庭湖区重点发展高效集约型生态农业,湘南、湘西等山区重点发展有机无公害农业、生态观光农业、有机生态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集约化、机

械化、设施化水平,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建立节水型栽培模式和灌溉制度,实施优质种苗推广,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水平,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加强土地使用的保障。一是提高土地供应能力。允许占用耕地实现跨市跨县占补平衡。尽可能利用荒山、荒坡、荒地、荒水、荒滩建设工业园区,加大土地整理、新造耕地和将废弃地复垦成耕地的工作力度。不搞用地指标分配“平衡”和“一刀切”,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等战略性投资项目以及其他优势产业、优势项目予以重点倾斜。二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根据项目投资强度确定用地规模,提高工业用地的产出率,减少园区非生产性配套设施;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向空中要土地。清理工业园区用地情况,强化土地成本核算意识,检查企业土地使用合同,对没有达到规定的土地用途、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等要求的,应限期追加投入。对闲置土地及其用地指标,应收回并重新进行招商,盘活土地存量。

强化财政金融的支撑力度。一是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各项配套措施。适当调整市县财政收入分配体制,提高税收返回比例,促进财力分配向县域倾斜,增强县级政府可支配财力。二是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逐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整合专项转移支付的项目,减少专项转移支付使用限制,使县级财政有更大的调剂空间。加强县级财力保障,稳步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建立健全类型多样、导向明确、分配科学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体系。实行分类分档配套,取消财政困难县的配套任务,减轻县市财政的政策性配套压力。预算安排较大规模的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县域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贴息。三是引导县域走市场化融资渠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争取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拓展信券、信托、股权和保险等融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县

域,积极利用国外贷款。四是引导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到县域设立分支,大力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对“三农”的信贷投资规模,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引导强化对中小企业的信货服务功能,对其货款规模实行切块管理。

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按照“能放则放,权责统一”的原则,认真执行湖南省政府《关于扩大县(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决定》。同时选择一批经济强县和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县,进行扩大经济管理权限试点,赋予试点县(市)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外与市级相同的部分经济管理权限。省级行政审批权,试点县(市)能够办理的,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以及水电、矿产开发等涉及环境、资源保护等项目外,原则上直接放权或委托给试点县(市)。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扩大推广范围。县(市、区)争取上级支持的项目申报实行双轨制,不需市级匹配资金及平衡安排的项目直接报省,国家、省的项目资金由省直接安排到县(市、区)。

完善激励奖励机制。建立科学的县域经济统计评估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绿色GDP、幸福指数在激励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依据定量考核和群众评价意见,对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作出科学评价和激励。县域经济发展实绩是县市主要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县市及乡镇主要领导,要优先提拔、重用;对后进县市及乡镇的领导,要实行鞭策措施。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对于评选出的全省县域经济强县市和先进县市区,在一年一度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表彰;并对全省县域经济强县,经济增长速度上升较快的县市区,大幅度提高奖励标准。进一步完善县域领导干部交流挂职制度,积极鼓励强县(市)干部到欠发达县(市)任职。

5.发展沼气,促进县域循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篇五

一、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循环经济是继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出现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主要希望解决的是由工业化所带来的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及手段,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循环经济可以解决污染严重问题。传统经济遵循的是“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单向的线性过程,其结果是资源和能源越来越少,而垃圾和污染却日益增长,这将给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带来剧大的压力。循环经济遵循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原则,变废为宝,使原来的污染物和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既提高了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从而促进了经济、社会与自然的良性循环。第二,循环经济可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目前,能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水、森林、土地等资源严重不足。而我们正处在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又因为技术不高、观念落后,导致资源的利用效率差,从而资源成为了发展的瓶颈问题。循环经济采用资源—生产—消费—二次资源”的封闭式流程,通过延伸产业链,使资源在产业间形成层次递进的多级利用和共享,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三,循环经济可以解决生态脆弱问题。工业水平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

展,同时也使气候、地理等环境条件更加恶劣,使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限制。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迫不容缓。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深谋远虑而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紧迫性、指导性和重大的战略意义。然而,受经济实力不足、观念相对落后、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目前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只有沼气池工程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资源再利用,工业废物循环利用还只局限于企业内部实行清洁生产,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不够长,污染物再利用深度、广度不够,需进一步提高。

二、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困难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和地区在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成功经验和总结国内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积累了经验。但是当前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实际困难和障碍:如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国家还没有指导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资源利用的指标和核算体系也不健全,法律法规

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规建设仍是薄弱环节,有效的激励政策尚未建立起来,技术开发和推广利用还不够,还缺乏符合国情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这些都是我们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障碍。

1、发展理念落后。受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及公众对循环经济理念了解不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尚未形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谋求发展的全局观念,在生产、经济活动中,造成资源与环境无谓的浪费与污染。

2、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发展方面,因技术装备差,科技含量不高,容易造成高能耗、高物耗、低效益;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副产品、废弃物资源化程度低,这些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并存的现象。

3、资金投入不足。受经济条件制约,县财政比较困难,难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投放到循环经济项目、技术开发上。投入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4、科技水平落后。目前县域存在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人员少、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适用科学技术推广率低等问题,即使存在一批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好项目与好机会,也会由于缺乏关键技术而影响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致使循环产业链处在较低层次。

5、基础设施薄弱。虽然县域经济水平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受历史欠帐因素的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较弱,如尚未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要素的参与,需要观念、制度、科技等因素不断完善和提高。在观念方面,要使绿色、环保、节约,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普及和提高政府、企业、公民的环境和资源意识。在制度方面,需要有政府的有力措施作保障,如规划指导、立法规范、政策调控等等,完善政府的循环经济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制度保障。在科技方面,要学习和引进其它地区节能降耗、废物处理、能源替代等新方法和新技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转变观念。把发展观统一到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

2、搞好规划。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工作,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及分阶段的推进计划。

3、调整结构。引导和鼓励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益,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4、完善政策。建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研究并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和收费政策,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

5、依靠科技。学习、引进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借鉴、推广零排放技术、再生资源的回收处理技术以及绿色再制造等技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咨询服务体系。

6、示范推广。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找出适合县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和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法规政策和措施。通过试点引路,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

7、强化管理。加强企业资源环境管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故要在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基础。在企业内部要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加强资源消耗定额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职工节约降耗的积极性。

6.发展沼气,促进县域循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篇六

张社教

2011年第5期 ——经济建设

“十一五”以来,武穴市把握武汉城市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在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湖北综合实力强市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9亿元,财政收入12.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5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3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6%、27.7%、13.4%和14.1%。

目标凝聚转型共识

发展县域经济是县市工作的第一要务。早在2006年,中共武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就提出“两争一建促跨越”的奋斗目标,即“在黄冈争第一、在全省争一流,建设湖北综合实力强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五年来,武穴市围绕这个目标,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树立五个理念,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是科学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市发展实践,重点探索发展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工业化,壮大“龙型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科学路径,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开放发展理念。把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来抓,坚持大开放、真开放、全开放,始终做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三是创新发展理念。把改革创新、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依靠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产业产品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和谐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发展与环保、强市与富民的关系,营造和谐稳定、生态良好的发展环境。五是率先发展理念。坚持自我加压,自强进取,强化“争先”意识、“领军”意识,树牢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几年,我市经济发展一路领先,各项工作全面进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位由2005年全省第34位,上升到2010年第22位。

项目筑牢转型根基

县市发展出路在项目。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建立完善市级领导、责任单位、服务专班、业主单位“四位一体”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解决重点问题的政府协调机制,定期检查通报的督办机制,使项目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一是全面技改上项目。五年来,全市共实施大型技改项目76个,技改总投入105亿元。广药推进三次创业,核黄素生产能力实现了翻番;祥云集团每年一次大技改,工业产值从2003年改制时1亿多元,增至去年的32亿元。其他33家重点工业企业都在不断做大做强。二是全力招商引项目。实行领导带头招商、企业主体招商、专班专业招商、政策激励招商和营造环境招商,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载体,把产业集群作为招商引资的主导向,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近四年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83.3亿元,成功引进了华新、亚东、武昌造船和玉柴多菱等重大项目,成为武穴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三是全力以赴争项目。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实施中型水库整险加固、主干公路建设、件杂货码头建设、城镇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循环经济、生态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112个,完成境内铁路电气化改造、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任务。

危机催生转型路径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武穴经济发展一度出现困难。面对危机,我们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抢抓市场低谷和企业重新“洗牌”机遇,加速推进工业企业规模扩张。推进“百亿产业、百亿园区、百亿企业”建设。通过调结构、转方式、扩规模,全市医药等6大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成为武穴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2010年,广药核黄素产量突破3000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核黄素生产基地之一;集中兴办3个市办园区和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入园规模企业130多家,创造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深化企业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7年的111家发展到现在的200家,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成倍增长。二是依靠科技创新,全面促进企业和产品升级。一方面,抓紧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主要是新建多处环保设施,关停59家污染企业等,拒绝了20多个新污染项目落户;启动田镇“两型”社会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新上磷石膏、余热发电等15个循环经济项目,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名牌战略。促进产学研合作,共研发科技项目65个,申报高新产品32个,建设省级创新型企业3家。目前全市拥有中国名牌2个,中国驰名商标1件,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湖北名牌11个,湖北著名商标7件。三是用工业化理念,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新发展地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8家,实现加工产值46.3亿元;坚持种植业抓板块、养殖业抓小区、水产业抓片带,大力发展油菜、生猪、水产、生姜、山药等特色产业,其中“双低”油菜面积发展到40万亩;推进品牌农业建设,全市获“三品”认证企业35家、产品56个;新增农民合作社47家。此外,出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民办公助和新农村建设奖励扶助等政策措施,创新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机制,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四是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速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商贸、物流、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发展,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目前,武穴城市建成区面积26.6平方公里,城市绿地面积345公顷;坚持城乡统筹,重点建设梅川、花桥两个副中心,龙坪、石佛寺等6个重点镇及2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农村沼气池1.9万户,解决了2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作风决定转型绩效

在推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实践中,全市各级干部强化中心意识和大局观念,大力转变作风,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一是市级领导带头,“领衔”主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34名市级领导每人主抓一项工程、负责一个项目、联系一家企业、引进一笔资金,并实行月报季核年终结账兑现。对于重大项目,要求相关负责人每月督办一次,现场解决相关问题。二是相关部门配合,搭建平台提供生产要素服务。为解决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题,市里注册成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募集资本金2.5亿元,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7.5亿元;成立城投公司和农业担保公司,保障城市建设和农业发展资金需求;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先后安排2.4万农民就近就业,为企业解决用工问题;解决用地问题方面,积极修编用地规划,采取迁村腾地、收储存量土地、开发利用闲置土地和提高园区土地利用强度等措施保障企业发展,近3年全市新增工业用地4500亩,为120家民营企业入驻扩张提供了便利。三是全社会协调联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重点营造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服务环境。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增强服务发展的意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严格干部发展业绩考核,凭实绩选用干部等等,有力推动了转型发展。■

7.发展沼气,促进县域循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篇七

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内容和重要基础[1]。发展现代农业, 能为县域经济提供物质基础和特色产业支撑;能够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提升县域经济科技含量;能够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优化县域工业结构;能够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促进农民增收。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加快县域现代农业建设, 对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是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尤其是土地资源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约束。二是农业基础薄弱,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合作组织实力差、管理欠规范、带动能力弱,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存在。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 自主创新能力差, 产品科技含量低, 市场竞争力不强。五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科技素质偏低。六是县域经济基础较薄弱。

3 加快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是夯实基础, 突出特色。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后劲。做强优势产业, 培育特色产业, 增强竞争优势。二是科技引领, 龙头带动。加强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新机具推广,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 发挥延伸产业、开拓市场的带动作用。三是深化改革, 创新机制。加快土地流转, 发展规模经营, 培育新型市场主体,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四是扩大开放, 市场引导。立足国际、国内2个市场, 在有中生新上下功夫, 在无中生有上做文章, 用开放思维、市场理念发展现代农业, 加大资金、技术、装备、人才、品种引进力度, 实施一批重点合资合作项目, 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五是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支持优势产区建设。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引领发展,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级、省级贫困县要加快脱贫步伐[2]。

4 强化对县域现代农业建设的服务和保障措施

4.1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 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鼓励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对因转让土地而失地的农户, 在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就业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照顾。鼓励金融保险部门加大对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落实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措施, 推动农民合作社由生产合作向土地合作、由资产合作向资本合作、由专业合作向综合性合作拓展, 提高引领带动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农业公司、家庭农场发展, 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深化供销社体制改革, 逐步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合作社服务体系[3]。

4.2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公益性服务体系, 提升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服务能力, 构建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 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经营性服务主体, 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与省、市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4.3 加大对县域现代农业建设的支持力度

县级政府要提高农业投入总体水平, 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农业基本建设和重点项目投资, 向优势产区和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县倾斜, 加大对现代农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县域现代农业发展力度, 加大商业性金融支农力度, 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作用, 确保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

4.4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县级政府要把现代农业建设纳入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之中, 与二、三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统筹谋划、有效衔接、互促互动,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推动。要立足当地实际, 制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加强资金、技术、人才、项目引进, 鼓励企业“走出去”。要搞好宣传发动和典型示范, 推动县域现代农业建设深入开展[4]。

参考文献

[1]吴炜峰, 高焕喜.我国县域经济推进中现代农业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其原因剖析[J].理论学刊, 2009 (5) :42-48.

[2]任连娣, 王倞, 张永翊.现代农业与县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 (3) :26-28.

[3]简宜钦.浅论以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J].绿色科技, 2010 (8) :177-180.

8.发展沼气,促进县域循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篇八

决定重大事项,助推经济发展。旬阳县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开展对旬阳“工业200亿”工程实施情况集中视察。积极支持政府融资筹款、争取和建设重大项目等工作,常委会作出同意政府实施旬中扩建、商贸街改造、桂花电站建设、吕赤公路改造、职业中学建设融资筹款等重大事项决定10余项,为助推县域经济提供有力保障。常委会还在调查分析全县经济运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注重监督实效,保障经济发展。常委会牢牢扭住事关全县经济发展的大事和难点,通过执法检查和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依法实施监督,为解决全县经济发展中大型项目建设用电难的问题,常委会对全县电力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进行专题调查,并连续两年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未落实问题发出专项督办函,促进落实。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培育后续产业,常委会组织开展了《陕西省旅游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建议政府将旅游业作为兴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抓实抓好,坚持把监督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作为经济工作监督的重要方面,修定完善《旬阳县财政预决算及其它财政性资金监督办法》,重点加强对政府编制的预算进行监督,把住预算调整关口,努力保证全县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

9.县发改委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篇九

县发改委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本报讯(记者曹希霞通讯员王书华)县发改委积极发挥自身职能,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努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确保了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和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今年前10个月,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1亿元,同比增长44.7%。为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该委精心规划储备项目,以“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指导,按照不求多而求精、谋划一个成一个的原则,提前衔接谋划一批亟须建设的项目,筛选、论证一批长远发展的后备项目。截至目前,全县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在建、准备开工和储备项目共计420个,总投资825.2亿元。重点加强对“两城、三区、六园”准备开工、计划签约项目的监督和入项目库工作。目前,已入库项目73个,总投资320.1亿元。同时,该委加大项目申报力度,积极落实项目申报资金。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使团泊新城国际网球中心、团泊体育场、多功能体育馆、十里长街拓宽改造、奎恩国际中心、古城粮食储备库、蒙羊生物制品、滨海生态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唐官屯大型燃气储配供应站、县医院改扩建工程、大邱庄镇基础设施项目、唐官屯物流园区石油物流中心二期扩建、开发区电镀园等15个重点项目顺利通过市发改委审批、核准或备案,计划总投资41亿元。在此基础上,为切实管好项目,该委对列入重点工程的项目,认真组织项目业主开展项目开工的前期工作,切实把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透、做扎实。同时,抓实项目推进与项目督促,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进度。截至目前,全县列入市各类重大建设项目57个,总投资372.9亿元,现累计完成投资66.5亿元,已开工建设53个。

10.发展沼气,促进县域循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篇十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发现农业产业发展因缺乏技术、人才,导致已建起的木瓜、杏李等产业基地产量低、病虫害多,无法收到应有的效益,牲猪、牛羊等养殖业也因无技术保证,面临风险高、市场不稳、收益不高等现象,企业因技术含量低生产成本高导致竞争力不强,发展前景不乐观等难题,既看到了老百姓因缺乏技术而无奈的眼神,又看到了老百姓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期盼。可以说,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人才;竹山实现跨越性大发展,关键在人才。作为贫困山区县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推进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拥有一大批勇于创新、素质优良、吃苦耐劳的优秀人才。因此作为基层人事部门必须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和服从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建设开发一支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人才队伍。

一、我县人才队伍的现状

我县位于鄂渝陕三省交界,湖北省西北部,东邻房县,西接竹溪和陕西旬阳,南抵神农架和重庆巫溪,北靠郧县和陕西白河,全县国土面积3586平方公里,辖8乡9镇,总人口45.6万。截止2008年底,全县人才队伍总量28688人,其中党政人才2035人,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1766人,农村基层乡土人才12731人,企业管理人才2156人,分别占全县人才队伍总数的7.1%、41%、44.4%、7.5%;人才队伍从学历上看:中专以上14877人,高中3271人,初中及以下10540人,分别占人才总数的51.9%、11.4%、36.7%;从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下18938人,41岁以上9750人,分别占66%和34%;从技术职称看:高级318人,中级3118人,初级8330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7%、26.5%、70.8%,农民技术职称461人,占农村人才总数的3.6%。已表彰命名各级各类实用技术拔尖人才62名,其中:省级4名、市级28名、县级30名。我县人才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人才集中在城镇,农村基层高级人才欠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相对集中,企业人才比例偏低。二是人才分布不均匀,全县专业技术人员中,超过50%从事教育和卫生工作,产业化发展急需的理工科专门人才严重短缺。三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偏低,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偏少,50%以上人才是通过函授或业余进修形式取得专科以上学历。人才接受继续教育不足,知识更新缓慢。四是人才工作制度和机制还不够健全,现有人才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用人单位人才观念淡薄,人才施展才能的软硬件设施普遍不足,绩效工资未推行到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尚未根本解决。五是人才队伍活力不足,高学历毕业生回归率低,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机制不完善。

二、充分认识人才在县域经济中的价值

(一)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人才是发展县域经济有关政策的倡导制定者、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核心技术的引进创造者,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潜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因此,这些人就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资源和基础性资源。为此,我们必须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坚持人才开发,努力满足当前我县经济发展最急迫的人才需求,统筹考虑我县经济长远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从特色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传统产业和产品的改造升级,到市场开拓等一系列问题都离不开人才,县域经济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成功,拥有未来。因此,人才是县域经济的根本动力。其它资源包括资金、技术、项目等,都是在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以及各类人才的推动下才能高度整合和充分利用。

(三)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市场基础设施等全方位的支撑。但只有人才的支撑才是最不可缺少的,它可以弥补其他因素的不足。远到国际上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新加坡,近到国内的浙江温州、义乌,这些国家和地区既不是原料产地,也不靠近大的销售市场,它们的经济成功靠的就是有一批敢闯敢干、敢于吃苦、敢于冒险的人才。因此,在发展我县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把人才的支撑放在首要位置来考虑。

(四)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保障。现在人才的区域化、市场化趋势日益加强。发达地区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对高技术和高级管理人员纷纷放宽政策限制,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社会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特别是近年来,人才的竞争非常激烈。发展县域经济就要求我们取得人才竞争的主动权,以此来保障我县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与政策优势。

三、目前我县人才需求状况及供求矛盾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县人才队伍建设的雏形已初步形成,总量得以扩充,特色经济人才和特色产业群体不断涌现,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对促进我县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是,应当看到,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多方面对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区域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技术集成创新和推广,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技术水平方面有很大的需求;二是在加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上有很大需求;三是广泛开展面向城乡居民的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科技普及工作,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上有很大需求。制约人才供求平衡的主要原因:一是人才流失严重。企事业单位一批业务骨干、管理人才思“金”求“洋”,通过多种方式纷纷流向发达地区发展,有一技之长的农村青壮年 “厌„农‟思„工‟”,成群结队流向沿海城市打工,真正留下来的人才难免存在年龄老化、知识老化问题,人才青黄不接,本地急需人才与人才外流的矛盾凸显;二是人才的整体功能和优势难于发挥,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各级政府对人才重视和组织引导不够,在管理使用上缺乏必要的配套资金、技术、信息等激励服务措施,致使一些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难于发挥整体功能和技术优势,辐射示范作用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

四、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新理念。把人才资源当作是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资源,将吸引人、培养人、用好人作为第一要务,营造良好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逐步实现由单一的能力开发向综合素质开发转变,由个体开发向团体开发转变,由技巧开发向专项专利开发转变,在人才管理模式上要有新的突破,变指挥为指导,变管理为服务,变控制为支持,变监督为激励,这样才能使人才的潜能不断发挥。

(二)完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努力盘活现有人才。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一是充分利用现有阵地,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其学习新知识,拓宽新视野,掌握新方法,运用新技能。二是在使用中培养,让他们在一线岗位上,在恰当的位置上承担重要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和提高。三是为其提供优越的学习和工作条件,让他们有用武之地。四是对他们在科研生产一线所表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取得的工作成就大力宣传和表彰,引导和激励他们不断增强进取意识,增长工作才干。

(三)创新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要有 “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理念,创新用人机制。一是针对我县工业、农业、科技缺乏大量人才的实际,落实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到大中专院校选用部分优秀毕业生,同时动员鼓励本县在省内外大学读书的学生学成归来,建设家乡;二是广泛向社会选贤任能,不为学历、身份、资历、区域所限制,向社会公开竞聘;三是聘请退离休高级职称专家为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余热;四是开展“校县联姻”,聘请大专院校专家教授为项目基地技术指导或高级顾问,或选拔部分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人才去大专院校深造;五是提高高科技人才待遇,对特殊人才,要特事特办,解决他们晋升职称、孩子入学、住房等实际待遇,高薪鼓励科技人才到边远乡镇和艰苦的环境去工作,做好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后续工作;六是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力度,以我县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为主阵地,培养新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四)积极支持,热情帮助,使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带动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雁”。农村乡土人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劳动在农村,和当地群众结合最紧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具有示范作用,更具有感染力和辐射力。为充分调动实用人才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放手发展,并更好地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共同致富,在创业培训、科技项目、税费优惠、信贷支持、金融服务等政策和待遇上要给予农村乡土人才充分的倾斜,并通过评审农民职称,选拔德才兼备的实用人才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参加乡镇、村委重点项目决策的可行性论证工作等各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使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五、对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的几点建议

人才管理机制和制度的创新归根结底要通过政府行为和政策体系加以引导和体现,必须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组织、人事、科技、财政等有关职能部门要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突出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格局。

(一)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观念。人才是经济发展的财富之源,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资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核心是尊重劳动,本质是尊重人才。惟有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和开发,让最重要的发展因素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才能增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而科技以人为本,从根本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无论是领导人才、专业人才、技术工人,还是土专家、种养能手、能工巧匠等,都是发展县域经济需要的人才。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兼容并蓄,识才用才。

(二)努力创造优良的用人环境。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因此,必须努力营造以培养、留住、评价、激励、流动、使用为内容,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政策、法规环境;营造为人才服好务、办实事,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的拴人引才环境;营造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支持科研、鼓励创造、施展才智、建功立业的工作环境;营造互相理解、增强团结、彼此信任、真诚合作、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只有全力营造,精心打造,形成环境洼地,人才高地,才能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要想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人才,必须在环境打造上狠下功夫、做好文章。一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强化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各级各类人才信息数据库,辟建人才信息网,提高人才市场信息化水平。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我县的人才政策,使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参与人才资源开发。二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人才政策对人才工作具有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直接影响人才能否脱颖而出。要根据实际,结合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大力

推进人才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和使用的软环境。逐步建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流动、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三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要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变管理人才为服务人才。要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给予人才无微不至的关怀,努力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让人才工作称心、生活舒心、事业顺心。

(三)建立完善合理高效的用人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对各类人才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考核评价,根据不同的行业、专业、岗位特点和人才的层次与类别,按照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各级各类人才的考核制度,明确考核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标准和要求。考核结果必须与他们的使用、升降、待遇挂钩。特别是在企事业单位推行职称评聘分开和竞争上岗制度,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二是建立激励表彰机制。激励是人才资源开发最重要的手段。要用人所长、用人所愿、用其当时,鼓励各种要素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表彰奖励。要把德才兼备的人才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同时,要妥善解决优秀人才的住房、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就医等问题。

(四)着力搭建广泛的育才平台。只有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积蓄潜力。作为贫困山区不可能引进、使用、留住大量所需要的各类出类拔萃的人才,因而必须加强本土人才培育。一是要整合培训资源,全力搞好培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筹建人才培养专项资金。优化配置,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搞好党员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农民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培训。二是搭建创业平台,提供锻炼机会。创造各种条件,加大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力度,构建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创业平台和载体,让人才充分显示才华。着力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懂得经贸洽谈、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的复合型党政人才。同时,对从事新技术、新品种、新项目的,要提供经费资助。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开发农村人才。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大多数,他们的教育程度和劳动技能状况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摆上重要位置。要通过争取“青年志愿者”以及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等各种创新举措,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并以科技下乡、科技扶贫、劳务输出等为契机,培养科技和技能型人才,千方百计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

11.发展沼气,促进县域循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篇十一

“十五”、“十一五”10年间,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始终将改善县域经济发展条件和支持扶贫开发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中心工作,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求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入达到49亿元,为以前两个规划期总投入的41倍,位居全市前列。

高等级公路实现跨越。10年间新增高速公路60公里,改建国道二级公路29公里、三级公路35公里,本省西南门户“卡脖子”的交通环境彻底改善,打通了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的大动脉。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畅通宁强”战略举措,快速推进交通建设。实行县级领导包抓、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加大项目建设的管理、协调、督导和检查,积极深入施工现场化解矛盾,解决难题。2011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实施灾后重建续建项目14个,其中新、改建一级公路5.2公里、二级公路9.73公里、三级公路107.8公里、四级公路91.6公里、大桥2座、中桥4座。灾后重建累计完成投资61439万元,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路桥配套工程、宁阳三级公路、宁罗一级公路、108国道县城过境段、阳竹、何万、大托四级公路如期建成通车;阳燕、燕青三级公路加快推进,已基本完成路基工程和部分路面基层。

农村公路普惠民生。举全县之力,积极启动“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的部省共建通村水泥路和通达工程项目,多举措掀起高潮,实行国家补助和地方配套共同建设通村公路的办法,共计完成投资3.3亿元,新建通村公路524公里,改建通村水泥路675公里,极大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进程;按照“有路必养、养必良好”的目标,率先实施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健全机制、落实经费、夯实责任、稳定队伍,实现了县乡公路规范化养管、通村公路常态化养管;艰苦奋斗,全力以赴实施灾后重建项目54个,已建成投入使用52个,在建项目两个,完成建设投入6.8亿元,农村公路等级普遍提升,通行环境显著改善,除了灾后重建交通项目外,先后完成投资1.7亿元,改造县乡公路209公里,使之通了水泥(沥青)路面,大庙、戚水、大禅、阳两等一大批事关产业、富民的民生工程相继建成通车,助推了县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运输服务提升水平。不断加大公路运输基础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十年间累计建成农村客运站点58个,大力发展通村客运,大幅改善农民出行条件,投放通村客车24辆,并给予每车两万元购车补助,全县100%的镇和73%的建制村通上班车,让广大农民出行“有车坐、坐好车”。加大农村渡口改造力度,改造渡口7处,为沿江沿河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了保障。

12.中国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思考 篇十二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述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含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利用”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新的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长远来看,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利用”为原则发展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以期建立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协调的生态型社会经济系统。

(二)循环经济的3R原则

减量化原则,属于源头控制,旨在源头减少投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量,坚持生产和资源节约并重,实现资源和污染物排放的源削减。在生产领域,减量化原则常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节能、节材、节约资源及节约土地,所生产产品的体积小型化和轻型化,并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以及产品功能增大化,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在消费领域,减量化原则要求改变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推崇政府绿色采购、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使用一次性用品。

再使用原则,属于过程控制,目的是提高产品和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防止物品过早的成为废物。在生产领域,要求按照生态设计的理念来设计使用标准尺寸的零部件,以便于维修和升级替换,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在消费领域,提倡消费者购买耐用的商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强调通过强化服务等手段,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而减少废弃。

再循环利用原则是循环经济运行应遵循的第三原则,属于终端控制,目的是使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通过“资源化”的手段,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将其再加工为可重新使用的原材料或产品,使其重新返回到生产和消费领域。

(三)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是到2010年,力争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力争重点行业资源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力、较低污染排放的清洁生产企业,对重点领域要建立完善资源合理利用的体系和机制,形成若干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以及资源节约型城市。

二、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进入2004年,发展循环经济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项国策,社会各界对此给予了空前的关注,不仅理论性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各项实践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大量的企业已经加入到清洁生产的行列。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在20多个省(区、市)的20多个行业、4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建立了20个行业或地方的清洁生产中心。另外1万多人参加了不同类型的清洁生产培训班,5 0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几百种产品获得了环境标志。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是国际上公认的清洁生产搞得最好的国家。

2.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所谓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就是指在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开发区,根据生态学的原理组织企业生产,建立企业间的经济循环利用关系,使得一个企业的“废料”变成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尽可能减少废气物和污染的排放,甚至“零排放”。2004年4月,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在天津开发区落户。在获得一定的经验之后,这种实验将陆续在全国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进行。

3. 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发展生态农业的口号在中国提出的时间较早,并且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积极响应。从20世纪90年代起,农业部在全国批准了两批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积极地探索,中国已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总结出了上百种生态农业模式。

4. 区域层次上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已经展开,各地在试点过程中统一部署,做好了规划。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辽宁省和山东省。辽宁省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老工业基地的结构调整中。按照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制定和实施一整套法律和经济政策体系,在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城市和产业等多个层面同时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力争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山东省从点(企业层面)、线(行业层面)、面(社会层面)多层次、全方位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组织实施“613工程”,即抓好煤炭、建材、发电、轻工、化工和冶金等6个重点行业,10个循环型企业,300个循环经济骨干企业的发展。

5. 开始尝试排污权交易。

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将企业和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了。谁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谁就要为此付出相应代价。在这种情况下,“排污权”成为了一种可以进行交易的商品。在政府对污染排放进行总量限定的情况下,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可以向污染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通过这种市场自动调节的方式,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就将逐渐被淘汰,注重环保和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将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2003年南京下关电场与江苏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签署了中国第一个二氧化硫排放权协议,后者以每年170万元的价格从前者手中购买了17 000吨的排放指标,合同时效期为三年。

(二)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明显的宏观经济效益,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仍处于理念倡导、早期摸索以及局部实验示范阶段,有些方面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仍需引起我们的重视。主要问题还在于中国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严重滞后。截至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专门的全国性的循环经济法律。虽然现有的相关法律已经包含了循环经济的萌芽,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弃物处理法》等都有涉及。

三、推进中国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决条件,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才能把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明确政府、企业、社区和公民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确保法律的有效性和严肃性。(1)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2)建立健全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做到有法必依。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做到执法必严。(3)加大环保产品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者及时曝光并给予相应的制裁,做到违法必究。

据悉,中国正在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并抓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律。“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4年年会上海宣言”指出,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二)政策引导与经济激励并行

环保产业在中国尚属新兴产业,所占市场比例很小,需要政府采取对策积极扶持发展。政府应大力宣传,多方筹集资金,增大对环保产业和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通过政策和经济等手段培育有助于环保产业成长的市场条件,引导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向环保产业的方向转移。就目前中国相关政策的建设情况来看,在基本法出台之前,国务院在2005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可以暂时作为指导中国目前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其他还有一些相关政策对循环经济发展也较为有利。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

中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今后每年还有大量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必须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对农产品及其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对耕地、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同时要扶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农副产品要在“吃干榨净”之后回归大地,建立循环的生物链。对第二产业要按照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要求,扶持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排污少的项目,依法淘汰那些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没有市场、治理无望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企业,减轻工业污染负荷,缓解结构性污染问题。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靠智力和人力资源,极少造成环境污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吸收新成长的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主要领域。合理布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规划、人口分布、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等综合因素,从区域污染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合理的布局,凡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交通、城市公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监测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要给以经济处罚,并限期治理;对群众意见大,影响人民生活的,要实行关、停、并、转、迁,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四)环保部门应充分发挥“指导、监督、推动、服务”的作用

1. 指导。

就是指导循环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抓好循环经济规划的编制,通过指导循环经济试点规划的编制来发挥作用。环保部门要指导发展循环经济有积极性的地区、企业、园区等,并组织专家队伍,结合当地的环境和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地编制本地区、本企业、本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生态产业链的发展纳入规划,形成可实施的项目。其次要做好宣传工作,正确引导舆论,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迫切性,介绍国内外循环经济动态等。

2. 监督。

环保部门作为一个执法监督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逐步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同时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保障这些责任制度得以有效实施。

3. 推进。

环保部门要继续稳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试点面除了现有的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的示范以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废弃物,包括废包装、废塑料、废旧家电、厨余垃圾、废旧汽车等重要的生活、工业废物,开展回收、拆解、循环利用、最终处置的全过程示范试点。通过这些试点工作,推进全社会循环经济的建设。

4. 服务。

各地环保部门应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的科学研究,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组织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咨询服务队伍,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科研和服务机构及社会各界的科研力量,开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咨询等技术服务工作。

5. 切实有效地加强企业行为的转变

首先,企业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方式,使各种资源能够有效地被循环利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传统工业生产方式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在循环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在进行生产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利用可循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利用高科技,以知识投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其次,企业的其他行为,包括经营目标、经营思想理念、环境管理方式等也应有较大的转变:(1)企业在选择商品生产技术时,应考虑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选用生产原料和产品制造过程中,应符合环保标准;(2)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包装装潢设计时,应尽量降低商品包装或商品使用的残余物,以减少商品对环境的污染;(3)企业应努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废物回收体制。

(六)积极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含义有: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食品(如无公害蔬菜、瓜果等);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不要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消费者应转变消费观念,注重环保,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行为将导致人类的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消费结构的改变必将导致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质量的调整和升级,形成绿色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循环济的发展。在此笔者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应制定一个明确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划分标准,这样既方便我们消费者正确有效地处理各种生活废弃物,增强环保意识;又能提高环保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了工作因疏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环境的二次污染。

(七)密切加强国际间的相互合作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虽然在中国提出的时间较早,但现在仍处于早期探索和局部实验阶段,所以要实现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正确措施,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企业实践、公众参与的机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仍需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只有各级政府、各个企业、每个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使中国循环经济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摘要:目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资源的高消耗和污染的高排放实现的, 并且这种现状仍在恶化, 已经日益明显地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针对这种状况,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是目前有效解决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李汝雄, 王建基.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环境保护, 2000, (11) :29-30.

[2]左铁镛.关于循环经济的思考[N].经济日报, 2005-12-16 (5) .

[3]肖利平, 姚咏梅.循环经济---中国可持续发展新引擎[J].中外企业文化, 2005, (10) :6-9.

[4]任勇, 陈燕平, 周国梅, 冯东方.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5) :137-142.

[5]王辉, 郑祥民, 刘飞.不同行为主体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努力途径[J]环境保护, 2005, (1) :54-60.

[6]雷育武.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J]环境保护, 1993, (11) :47-13.

[7]任勇, 李华友, 周国梅, 陈赛.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与法律体系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5) :131-136.

13.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十三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的一大趋势.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以及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也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 者:王军 WANG Jun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81刊 名:经济与社会发展英文刊名: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年,卷(期):20053(8)分类号:F205关键词:环境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14.发展沼气,促进县域循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篇十四

岳阳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的大力关心下,岳阳县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在为全县科技工作、经济工作积极服务的过程中,作用不断发挥,地位不断提高,职能不断强化,影响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全县科技进步的重要推手和骨干力量。

一、岳阳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基本情况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县地处东洞庭湖畔,全县总面积2716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558个行政村,44个居委会,共70.7万人口。1983年,县城由岳阳市区迁至荣家湾。目前,全县有规模企业148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级工程技术(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已形成“三园”(台湾农民创业园、生物医药工业园、建材工业园)“三区”(麻塘电磁机械功能区、新开食品产业功能区、鹿角临港产业区)的发展格局。在农业方面建成了优质米、优质果、名茶、蔬菜、瘦肉型猪等十大高产优质优质高效基地;在工业方面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建材、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轻纺化工等五大产业。1

岳阳县先后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生猪百强县、水产品重点县、商品蔬菜基地县。2008、2009、2010年连续三年跻身“全省经济强县”行列。连续2年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县。

岳阳县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无论是在“大科委”时代,还是撤“委”设“局”到现在,岳阳县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一直是县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不管历次政府机构改革怎么变化,岳阳县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一直保留了“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机构和牌子。2008年,县科技局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将“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站”正式更名为“岳阳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二、主要工作特色及贡献

近些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科技局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岳阳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积极服务全县科技发展和县域经济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工作成绩。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三个个方面。

1、有机构,有地位。

2010年以来,在县科技局新任局长高度重视、局党组全力支持和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下,县生产力促进中

心各项工作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将县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县科技局的二级机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纳入财政预算,并在启动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机构只减不增、编制只减不增”的情况下,为县科技局新增了2个行政编制。今年7月,县编委正式下发了岳县办发

[2011]5号文件。现在,岳阳县生产力中心隶属县科技局主管,是县科技局下属二级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为全县财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8人。

2、有作为,有影响。

近些年来,岳阳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岳阳县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进步、建设科技强县意见》、《岳阳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岳阳县科技进步、企业自主创新奖励办法》、《岳阳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财政奖励暂行办法》等,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一是积极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长期以来,“中心”一直承担和致力于及时为全县广大企业提供技术、产品、项目、资金等各方面信息服务。去年,“中心”引进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湘潭大学国家“园区经济与地方经济发展”课题组为园区企业现场作指导;主要承担起搭建全县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工作,创新了岳阳县科技服务网站。网站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不仅成为了县科技局的“门户”,而且成为了县委、县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和渠道。今年,组织50家企业代表、10名科技特派员代表召开全县科技项目对接会,认真开展、精心指导科技创新工作;协办了岳阳市建筑陶瓷战略联盟成立大会、中部地区陶瓷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先后协助20多家工业企业、10个农业企业与4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科研合作关系;为企业做各类项目材料50多项,争取资金近2000万元。二是积极提供各类科技中介服务。“中心”发挥优势,在申报科技成果、申报知识产权、申报项目、申报信贷等方面,先后为天欣陶瓷公司、科伦制药公司、利尔康生物公司、神斧集团向红机械化工公司等2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科技项目服务,成功申报了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成功申报了天欣陶瓷公司市级建筑陶瓷产学研战略联盟、大力神电磁机械公司市级电磁机械产学研战略联盟、科伦制药公司生物医药产学研战略联盟等3家市级产学研战略联盟;成功申报了大力神高梯度磁选机、向红机械化工电子雷管、自动化生产线等3个国内领先、国内先进科技成果,3项国家认定新药、150多项国家专利;成功申报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申报成功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项,省产学研结合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其他省市科技项目30多项,争取资金近2000万元。2007年以来,天欣陶瓷公司、科伦制药公司、大力神电磁机械公司、向红机械化工公司、民康医材公司等企业获得县委、县政府自主创新奖励300多万元。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服务。“中心”积极与组织、宣传、劳动、教育、文化、广电等部门和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县农村远程网络教育中心,开展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发放科技培训资料2万多份。近年来,“中心”多次组织县内规模企业负责人免费进行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项目等政策业务培训,得到了广大企业负责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3、有实力,有效益

15.发展沼气,促进县域循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篇十五

关键词:循环经济,促进,化工及制药,发展

循环经济主要是通过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 将污染消耗在生产过程中, 以达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的效果。发展循环经济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好选择。化工、制药企业与人类的生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所以, 用循环经济促进化工、制药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其必要性。

一、以循环经济促进化工及制药企业的发展

(一) 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

循环经济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 构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 充分的利用资源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实现对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增长模式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 延长企业的生产链, 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或着无害处理, 最大程度的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 化工制药企业的发展现状

化工及制药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有着共同的必要性:两者皆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及资本的扩张都是以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 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为代价的。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化工、制药企业大部分发展规模在中小型的范围内, 市场竞争力弱, 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人才缺乏, 信息化技术在生产中应用水平低下。同时, 面对着土地、能源、环境等客观方面的压力劳动力及原料成本不断上升, 特别是化工产品的价格受各方面的影响呈下降趋势。因此, 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 化工及制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有其必要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举措

(一) 强化化工及制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企业首先要从经营理念上向循环经济上转变, 增强社会责任感,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积极主动地寻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主动编制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 建立循环经济的考核指标体系, 迈出发展循环经济的第一步。

(二) 加强政策支持,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循环经济是以一定技术为依托的系统工程, 基于化工及制药企业的发展现状, 让企业依靠自身的能力主动地向循环经济靠拢是不现实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特别是政府的引导作用。一方面, 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 另一方面, 引导社会投资, 鼓励金融机构对化工制药企业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引导化工制药企业集团化发展, 将一定区域内的企业进行聚集整合,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最优化, 这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因此, 相关部门需要调整政策。打破地域、所有制的限制, 建立起统一的管理体制, 将化工、制药企业规模化发展以实现循环经济增长模式。

(三) 加大技术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是决定其发展循环经济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 要加强对技术的改造与研发, 特别是在循环经济领域内。化工及制药企业要重点对生产过程的技术投入, 以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 实现对废弃物的再利用, 力求生产过程无废弃物或废弃物最少化, 生产的产品绿色无污染等。只有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才能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 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平衡。保护环境,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

(四) 多层次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要想搞好循环经济需要多层次、全方位的推进。首先是企业内部的推进, 企业各部门间要相互协调, 联合运作, 将各生产部门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产业链, 实现上一生产部门生产所排放的废弃物自动成为下一部门的生产所需要的原料, 生产最终过程与生产源头连接, 形成良性循环圈, 实现物质能源的循环再利用;其次, 企业之间也要加强协作, 在区域范围内形成生产链, 不仅能够信息共享、价值共创和物资共享, 还可以共用基础设施, 节约资源。此外, 企业与社会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 比如, 建立废物回收站, 让消费过程与生产过程连接, 实现整个社会的循环。

(五) 发挥企业自身的力量

企业要注重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以推进清洁生产, 在技术改造的同时, 重点研发能够将资源能源最大限度的转化为产品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新工艺;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材料取代原先使用的材料;将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陈旧设备替换为污染少、噪声低、节约资源的新设备;积极对“三废”进行综合利用, 加强同行业以及其他行业之间的合作。化工及制药企业污染严重, 耗水量大, 首先应从生产线的开端控制污染物的产生, 同时加强中间过程的治理及再利用, 最后将无法利用的废弃物作无害化处理。化工及制药企业的工艺用水量在百分之七十左右, 针对化工、制药工业的生产特点, 制定相应的节水措施。若通过技术, 减少过程中的用水量或使用无水工艺代替耗水工艺, 用以减少或不用水的目的。发达国家为了保护环境, 在污水技术处理上已具有相当水平, 比如采用的冷却塔循环使用工艺冷却用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用水量及废水的排放。

三、化工及制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中小企业要在市场上特别是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 就必须主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化工、制药企业是中小企业的代表, 就拿化工企业来说, 中小企业占99%以上, 而截至2012年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又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 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及服务价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所以, 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推进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 扩大就业、提高技术水平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促进化工制药企业的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能使其本身获得持续盈利的能力, 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还可以为其他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经验。

四、结语

当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题, 成为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救命稻草, 那么积极主动的寻求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 成为各企业的当务之急。政府要加强引导, 加强政策支持, 加大资金投入, 努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 为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化工及制药企业作为高耗能、污染重、经济力量又薄弱的中小型企业, 发展循环经济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努力调整生产结构, 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减低生产成本, 是获得长足发展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黄克强.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循环经济促进机制[J].党政干部论坛, 2009.

上一篇:金融人2014全国银行招聘考试专用教材下一篇:《积的近似值》第七课时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