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的诗意

2024-10-17

出塞的诗意(11篇)

1.出塞的诗意 篇一

王昌龄出塞赏析及诗意

【出塞】

作者: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译文】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如果有卫青、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诗意1】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诗意2】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一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诗意3】

这首诗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使整首诗都活了起来,而“万里长征人未还”一句,是千百年来的事实,这是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悲剧。后两句写到了汉代飞将军李广,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李广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语意含蓄,情感深沉。诗中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一情。

【诗意4】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

诗从写景入手。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于是在第三、四两句,诗人给出了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一情一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诗意5】

这是王昌龄著名的两首边塞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良好愿望。

诗人一着笔,便勾勒了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这里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还是秦汉时的边关,可是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却从不曾间断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战事的频繁。而“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万里”极言边塞和内地距离之遥远,空间之辽阔。“人未还”又令人不得不联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诗人悲愤的情感在此表现得更为直接而又深沉。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时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让,不允许。“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像汉代李广那样的将军,同时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弦外之音,令人寻味无穷。

凡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有着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王昌龄这一首有名的边塞七绝,其妙处在于;篇幅虽小,而容量特大.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四句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诗的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接着,诗人触景生情,写出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既叙事又抒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诗人对于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而这一句,又从空间的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诗人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把读者带到万里以外的边塞,引进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去回忆、体验、思考。这两句包含了多少言外之意呵!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面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已有多少士卒血洒沙场,至死未归;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诗人借助阔大、悠久的时空意象,表现战争给秦、汉以来历代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立意既高,又看得深远,真可谓“发兴高远”。

既然战争造成了人民共同的悲剧。那么,怎样来制止、结束这个悲剧呢?诗人在三四句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为久戍的士卒发出呼吁,希望有象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来率领广大战士打败敌人,夺取胜利,使敌人从此不敢再来侵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掷地作金石声!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对《出塞》历来评价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一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一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这些评价未必恰当,但它确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2.出塞的诗意 篇二

关键词:昭君出塞,歌曲演唱与处理

演唱好任何歌曲的前提是对作品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但由于词曲作者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只是以乐谱形式的存在, 因此很难直接地从乐谱上感受和欣赏它。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歌唱者来充当介质准确地把作品的曲调旋律、歌词内涵以及内在情感直接地呈献给观众。所以我们就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创作风格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以明确作品表达的核心内容和主题思想, 进而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涵以达到演唱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一、作品背景的全面了解

1. 歌曲《昭君出塞》词曲作者简介

刘麟, 1943年出生,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 国家一级编剧, 著名词作家, 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特殊津贴享受者, 中央民族乐团艺术创作室主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他的词极具诗词韵味, 内容丰富深远。

王志信, 1942年9月出生于河北乐亭, 他自幼学习民间音乐, 演奏多种民族乐器, 有着突出的音乐天赋和扎实的民族音乐功底。国家一级作曲家、指挥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

两位作者的作品大都选材于民间传说中的故事, 他们喜欢采用传统音乐中的“叙事性”特点, 以及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语汇, 成功的塑造了中国民间传说中美好的女性形象, 深刻地突出了传统女性的优秀品质, 其作品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意义, 充分展现了积极昂扬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其代表作有《孟姜女》《木兰从军》《牛郎织女》《昭君出塞》等。

2.《昭君出塞》故事背景

《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王昭君, 名嫱, 字昭君, 原为汉宫宫女, 也是我国四大美女之一。公元前54年, 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 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 同西汉结好, 曾三次进长安入朝, 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主动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 被封为“宁胡阏氏”, 她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作者将《昭君出塞》这个民间故事题材改编成了一首情感迭荡起伏、以歌颂传统女性优秀品质为主的女声独唱曲、为昭君树立了一个深明大义、为民族团结与和平做出重要贡献的光辉女子形象, 展示了昭君的爱国主义思想、英雄气概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

3. 作品音乐结构分析

这首歌曲是A、B、A1型的再现性单三部曲式结构:开始是一段17小节的引子, 呈示部 (A部分) 由2个对比乐段构成 (a、b) 。一个11小节的链接过后是展开部, 展开部 (B部分) 由2个对比的乐段构成 (c、d) 。c段音乐做整体反复, d段后面有一个9小节的扩充引出再现部。再现部 (A1部分) 再现了b段的主题乐思 (b1、b2) , 将其素材进行展开。

作品的调式调性第一部分是行板, 4/4拍, 采用d小调。每分钟54拍, 缓慢的速度所要表现的是一个悠远的、凝重的历史事件。前奏又仿佛是车轮行进的声音, 用委婉舒缓的旋律描述了昭君远嫁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第二部分是快板, 间奏热情欢快, 速度由每分钟88拍增加到144拍, 依然是d小调。勾画了匈奴族人民载歌载舞欢迎昭君的场景, 表现出匈奴人们热情好客, 粗旷的性格。第三部分是全曲的最高潮, 速度由热烈奔放的快板转到激情的广板, 每分钟58拍。演唱者以第三人称的口气, 激情地诉说昭君为汉匈两族人民的和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这首歌曲旋律流畅柔婉、曲折细腻、具有鲜明的戏剧特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二、作品的把握与演唱处理

1. 歌词的理解

歌词是作品的眼睛, 能直接准确地反映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 对于演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首声乐作品, 演唱者首先要理解歌词的含义, 理解作品内容的中心思想, 以及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描绘的意境。例如开头的“别家园, 出雄关, 昭君琵琶马上弹。”要唱出昭君离开家乡的惜别之情。“女儿情, 连胡汉, 从此长城无烽烟。”体现出昭君和亲的目的和重要意义。“纵马塞上行。放眼敕勒川, 绿草绕毡房, 牛羊接蓝天。胡笳迎远客, 长袖舞翩跹, 阿妈捧奶茶, 暖在我心间。”边塞迷人的风景——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好客的匈奴人民、勤劳纯朴的阿妈使昭君感到无比温暖, 逐渐忘却了心中的留恋和幽怨, 融入当地牧民的歌舞之中。“古来都说昭君怨, 谁知红颜为江山。一支出塞曲, 慷慨越千年”, 最后以第三人称的口气, 激情地诉说昭君为汉匈两族人民的和平所做的巨大贡献。否定了过去一些书籍上说的昭君“怨”, 体现出“红颜为江山”“慷慨越千年”的博大胸怀, 结尾要激扬澎湃。

2. 音色的运用

作品风格的不同, 音色处理自然也不同。首先发声的准确、音质的优美和歌唱的表情都离不开共鸣的美化, 歌唱的状态、音色、音量都需要正确的呼吸来协调, 歌唱的过程中若吸得过满, 会使声音缺乏弹性。而力度的变化、渐强渐弱的控制等全都需要高度的气息控制技巧。要表达符合歌曲特点的音色主要靠气息、力度、共鸣腔体、声道的控制来调整。在演唱“别家园, 出雄关”时, 音色圆润、气息坚定沉稳, 直接把听众带入意境, 凄美深情的诉说即将别离家远的不舍, 但要注意的是昭君是中国的四大美女之一, 也是个很有身份的人, 切不可唱的悲悲切切凄凄凉凉, 气息要均匀的分给每一个字, 用平稳的气息向听众娓娓道来诉说的感觉。第一段必须一气呵成, 在演唱的时候, 不能随意换气, 否则会破坏歌曲的流畅性。

3. 腔调的处理

润腔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对唱腔加以美化、装饰、润色的独特技法。歌曲《昭君出塞》中作者运用了多种润腔技巧。装饰音即带“点缀”色彩的旋律, 它的含义就是使本来的形态更加美观。例如在演唱“园”“关”“弹”时, 运用倚音润腔, 通过润腔的处理把歌曲内容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展现的更具体, 进而增加音乐的表现力, 更加突显昭君难舍难分的离别之情。

4. 韵味的把握

一个作品的完美表现, 除了要声情并茂还要唱出作品所特有的风格和韵味。《昭君出塞》这首歌中A部分出现了两次八分休止符。使用了休止、顿音、波音、倚音等音乐表现手段, 十分形象地刻画了昭君离家远嫁的缠绵伤感。感情既要从容又要连贯, 像是女子哭泣时的抽泣, 形象又逼真。声断气不断的演唱, 使得音乐形象增添了几分凄楚、可怜。当歌曲唱到“从此长城无烽烟”时, 八分休止符强调了歌词的语气, 加强了“从此长城无烽烟”的“无”字, 紧扣主题再一次唱出昭君和亲的历史意义。

5. 情感的表现

一首歌曲缺少了感情就失去了其本质意义, 任何声乐作品都是要用“真情”去歌唱, 以“情”带声, 以声动人。首先注意力要集中, 全神贯注地投入感情, 贯穿到底, 不可受周围环境的干扰, 影响情绪的连贯性。例如《昭君出塞》里的“啊”字, 就有着多种不同的感情色彩, 前面两个“啊”流露出内心的情思, 表现了匈、汉和睦相处, 百姓安居乐业, 黎明苍生都能得以平安, 不禁发出的感叹。后面的两个“啊”字, 表达了内心的一种矛盾心理, 由此而内心激动, 情绪缠绵委婉, 既悲壮又哀怨最后一组的“越千年”声断气不断, 在“千”后处, 快速换气然后唱“年”, 胸腔和头腔的共鸣在这里要运用得多一些, 使声音饱满立体又气势恢宏。

结语

声乐演唱并不单指演唱技巧有多么娴熟高超, 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充分体现和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 因此演唱者在完善演唱技巧的同时, 更要加强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 从而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想象、感悟、表现等能力, 从而真正的达到独立处理音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魏丽莉.《刘麟、王志信新创民歌的综合美感》.人民音乐.2009年第3期.

3.出塞的诗意 篇三

《昭君出塞》作品塑造了一名有胆有识、深明大义、为民族团结与和平做出重要贡献的光辉女子形象,所表现的不是昭君的“怨”,而是把王昭君那种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和历史的真面目呈现给大家,彰显出昭君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英雄气概,弘扬了中华民族积极昂扬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

一、《昭君出塞》第一部分的演唱诠释

民间故事声乐作品《昭君出塞》为ABA'的三部曲式结构。作品第一部分A乐段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a乐段“离别家园”:作品开篇以一个九拍长音的重低音和弦营造出大漠的空旷之感,将我们带入那个久远的年代,仿佛听见号角响起,看见浩浩荡荡的远嫁车队。昭君坐在木轮车上弹着琵琶,在车轮辘辘中,告别旧日熟悉的家园,踏上和亲的漫漫长路。演唱时要化“我”为昭君,以第一人称唱出“别家园,出雄关,昭君琵琶马上弹”;同时,虽然离别家园,但她也是胸怀大志,并且是大汉朝公主的尊贵身份,所以演唱时不能哭哭啼啼,要以委婉舒缓、略带忧伤的的语气演绎深深的眷恋和依依不舍之情。演唱“别”字时,可以添加下方大二度的倚音并稍作延长,以更显不舍。“昭君琵琶马上弹”这一句,昭君也有对前去的那片未知土地的茫然,心怀忐忑却又无人可以倾诉,她只有怀抱琵琶、轻拨琴弦,伤感中,也带着一份从容与优雅:“琵琶”作顿音效果时一定要轻,口型不能大,“弹”字要略带哭腔,重复“马上弹”时速度要稍加快一点,流动起来。第二个层次b乐段“满怀决心”:“女儿情,连胡汉”,虽然满怀离别之情,但随着马车的渐渐远行,昭君看着窗外美丽祥和的土地,心情变得开朗起来,想着能够以自己的一人之力,换取百姓的平安、国家的兴旺,无比欣慰。此处旋律拉宽上扬,力度应适当加重,要用宽广大气的语气表现昭君心中的欣慰感和自豪感。之后连续两句的“从此长城无烽烟”,歌词虽然相同,但要以不同的语气进行演唱。演唱第一句时,力度较“女儿情”一句稍轻,要有对比,体现昭君希望出嫁之后汉匈能够和平相处、百姓可以安居乐业的心理活动;演唱第二句时,应该以坚定的语气、稍强的力度表現昭君自信自己能做到,使汉匈永无战火的决心。此处,谱面上的“烟”字在高音区延长了八拍,但笔者认为,此处可以把“烟”字紧接至“无”字的半拍休止处换气,用更加坚定地语气表达昭君“能做到,真的能做到”的决心,体现昭君为了民族大义甘愿牺牲的高尚情操。

二、《昭君出塞》第二部分的演唱诠释

过门以钢琴刮奏的形式,由慢板转入热烈奔放的快板进入第二部分B乐段,这部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描述。首先,c乐段“热烈欢迎”:美丽辽阔的塞外大草原上,蒙古族人民载歌载舞欢迎昭君的场景,通过钢琴伴奏热烈奔放的节奏与欢快跳跃的旋律展现出来。“纵马塞上行,放眼敕勒川,绿草绕毡房,牛羊接蓝天。”经过连日的车马劳顿,昭君一行终于到达目的地。放眼望去,“绿草”、“毡房”、“牛羊”、“蓝天”,好一派迷人的塞外风光!这片美丽的土地并非是她所想象的荒蛮之地,昭君既感惊奇也感到惊喜,匈奴人民的热情迎接也冲淡了她的忧伤之情。“胡笳迎远客,长袖舞翩跹,阿妈捧奶茶,暖在我心间。”此部分要用亲切热情的语气唱到:淳朴好客的匈奴人民因为美丽的大汉公主远道而来而欣喜万分,他们吹着动听的胡笳曲,跳着优美的胡旋舞,慈祥的老阿妈奉上热腾腾的奶茶,温暖了昭君的心,她渐渐忘却了对故土的留恋和一腔幽怨,融入欢快的气氛中,和大家一起载歌载舞,在匈奴安居下来。整个乐段要唱得较轻快,略带舞蹈的律动感。第一段歌词中的“塞”、“敕”、“绕”、“接”,和第二段中的“迎”、“舞”、“捧”、“我”都出现在强拍上,且多为动词,演唱时可适当加强力度,把语气叹下去,把各个字的语音语调形象地表现出来。此外,为了吐字更加清晰,避免出现倒字现象,笔者认为,可以在“敕勒川”的“川”处以及和第二段“舞翩跹”的“跹”处添加上方小三度向下的前倚音润腔处理,在“牛羊接蓝天”的“接”处添加下滑音润腔,可以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

作品经过四个小节的间奏,音乐情绪再度发生变化,进入第二部分第二个层次d乐段:“回首望中原,千里麦浪翻,炊烟夕阳里,黎民得平安。”回眸远眺,不经意地勾起了陶醉在匈奴人民欢歌笑语中的昭君对中原家乡的思念之情,但她透过麦田,仿佛也看到了家乡炊烟袅袅,亲人们正在准备晚餐,柔和的霞光中,中原大地一片安宁祥和、国泰民安。看到此景,思及此情,昭君更加认为自己出塞和亲是明智之举,思乡之情慢慢淡薄,而要让汉匈和睦相处的决心更加坚定。演唱时,要把四句歌词的语气以“较低沉—激动—欣慰—坚定”处理表现出来。

第三个层次e乐段,四个衬词“啊”,看似相同,却有着不同的感情,起着“启、承、转、合”的作用。此处作曲家借鉴蒙古族长调的音乐表现手法,气息悠长,是一种内心情感的抒发。第一个“啊”为“启”,充溢着自豪骄傲的情感,为大汉的富强,为自己身为大汉公主也为自己身负的神圣使命而骄傲,演唱时要情绪饱满、音调上扬,语气稍强;第二个“啊”为“承”,音调下转,演唱时语气要较之前一个较弱,要做出语气上的对比;第三个“啊”为“转”,昭君至此已是内心激动不已,气息要往前推动;最后一个“啊”为“合”,把昭君为国为民的豪情抒发出来,将作品推向高潮。前四个音符演唱者的速度可以适当加快,但在第五个音符时,又转为谱面上所提示的减慢,形成速度上的对比,可以在最后一小节的re音前换气,演唱者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再推出高音,但这个高音不能唱的太“滿”,开得太“大”,演唱激动的情绪时也要注意到呼吸的适度控制。

三、《昭君出塞》第三部分的演唱诠释

第三部分A乐段变化重复第一乐段第二个层次“女儿情,连胡汉”的旋律素材,为全曲高潮部分,以第三人称的语气激情地唱出“古来都说昭君怨,谁知红颜为江山”。这一句既可以看作是昭君满怀强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的内心表白,又可以说是历史对昭君的忠实评价,赞扬昭君“红颜为江山”的博大胸怀以及为国为民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此处旋律拉长、拉宽、厚重、快速的钢琴伴奏演奏出现代乐队齐奏的音响效果。第88小节“昭”字的七度大跳语气要唱得坚定有力,“怨”字要做倚音润腔,“谁知红颜为江山”要做顿音和波音的润腔处理,后一句“为江山”要用陈述的语气演唱,前后做出对比。“一支出塞曲,慷慨越千年”再次重复“古来都说昭君怨”的旋律素材,但演唱力度上可以略弱一些,做好乐曲进入高潮前的铺垫;第二次重复“一支出塞曲,慷慨越千年”时演唱力度还可减弱一点,而且要唱的比较流畅抒情;第三次重复“慷慨越千年”时,力度再次转强,笔者认为,此处“年”可以紧接着在“越”字休止的地方换气,与前文所提到的“从此长城无烽烟”的演唱处理有异曲同工之效。“千”字在延长音la之前的三个音符可以适当加快速度,为四拍延长的高音la做“起跳”准备,力度逐渐加到最大,同时“千”的字头要唱得快而有力,演唱时口型不能变,要把字腹、字尾唱准确。最后,全曲在九拍长的延长音上强有力的结束,再次颂扬昭君“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巾帼不让须眉的高尚情操,使人思绪万千,回味悠长。

由此可见,对一首声乐作品进行艺术诠释,既要有高超的演唱技艺,又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才能使自己的演唱不仅符合作品艺术表现的需要,又能充分体现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最终生动地演绎作品,与听众产生情感上共鸣,实现作品永恒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曹洋.声乐作品<昭君出塞>表演艺术的再创造[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

4.出塞的诗意 篇四

《出塞》是鄂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首古诗, 也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该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情画, 意境深邃、雄浑、苍茫。诗人从千年之前、万里以外落笔, 将历史与现实紧紧联系在一起。冷月、关隘、苍山、旷野、征士等纯粹的边塞意象使苍凉之状一目了然。

此诗写了边塞风情、征士之怨, 历经千百年后, 无休止的战争依然在侵袭着老百姓的心灵, 他们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友好, 渴望边塞春天的降临。诗人抓住月照边塞的典型环境, 极其简约地概括了从秦汉时代到唐代边境战争, 又借对历史上的名将的怀念, 表现自己对朝廷不能平定边患的不满。在教学设计时, 笔者以“读”为主, 感悟语言, 想象画面, 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 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这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高段古诗文教学的要求:“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诗意,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作品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 了解古诗大意。

3.引导学生读悟结合, 想象画面,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提示课题

1.师导语:同学们, 这学期我们又学习了不少古诗, 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两首边塞诗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2.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 大家有兴趣吗?

3.板书课题。 (指导“塞”的读音, 理解其意) 齐读课题。

4.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

开课伊始, 笔者以复习学过的古诗导入本课, 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首边塞诗和以前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如此一来, 抓住学生心中的疑惑,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古诗, 读通读顺

1.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反复诵读, 读准字音, 读出诗的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联系诗意,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诗文, 老师准备了自学提示, 谁愿意来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检查初读情况:

1) 同学们,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过:“凡读书, 须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错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少一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 (指名读, 相机正音“还”“将”“教”, 再指名读)

2) 诗是有节奏的, 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 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 (指名读, 评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

3) 听古诗录音。咱们再来听听这首诗的录音吧。读得怎么样?咱们也像这样试着读读。齐读。

4) 小结:其实, 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 也不在于摇头晃脑, 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 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 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设计意图】

古诗讲究韵律, 读起来琅琅上口, 作为小学教材中的必读古诗, 更以其优美的节律与独特的意境著称, 是小学生阅读、赏析的典范。因此, 笔者在教学设计时注重朗读的层次性和目标性, 从浅入深, 循序渐进。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 再出示标注的节奏, 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听古诗录音, 指导学生初步读出诗的韵味。这样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使诗中的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形成印象。

三、细读古诗, 入境悟情

(一) 品读第一、二行 (课件出示)

1) 请大家自由读这二行, 边读边理解这两行诗的意思。

2) 出示画面。谁来说说这画面描绘了什么?看到这幅图, 你想到了什么?

3) “秦时”和“汉时”分别指什么?

4) 明月依旧, 边关如故, 只是这延续的战争, 从未停止过, 以至万里长征人未还。

5) 从“万里”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这里的“人”指的是谁?“人未还”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不回家, 他们想回家吗?

6) 补充资料。这些将士们多么想回家啊, 可是他们真的能平安地回家吗。我们来看资料。 (课件出示:据《资治通鉴·唐纪》载, 玄宗时, 改府兵为募兵, 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 终于成为久戍之役, “天宝以后, 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读了这份资料, 我们看一个“未”字包含着多少辛酸与失望啊!读到这里, 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 (沉重、悲凉、凄凉)

7) 指名读。

8) 齐读。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啊!让我们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一起齐读——— (一二行)

9) 此时, 假如你是那些将士中的一员, 你会想些什么?

10) 是啊, 当那些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将士们, 渴望回家的时候, 在同一轮明月下, 远在故乡的亲人同样也会思念他们。“人未还却心相系”, 让我们感觉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天伦之乐不能享, 儿子孝道不能尽, 明明有家不能回。都是这该死的战争啊!同学们, 读到这里, 你们的心情仅仅是悲哀吗?从这里, 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板书:痛恨、同情)

11) 带着这种感受再来齐读这一句。

【设计意图】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情感, 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画面, 读出情感。在这部分的教学设计中, 笔者抓住表示时间的关键词“秦时”、“汉时”来引发学生思考: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但战争仍未停止, 戍守边关征士的生活是无与伦比的痛苦, 征士的心情是难以言尽的凄哀;抓住“未还”引导学生想象:这些征士为什么不回家?他们能回家吗?适时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战争的残酷, 人们心中的那份凄苦、悲哀。随后让学生进行换位想象:假如你是那些征士中的一员, 你会想些什么?这里的种种想象, 既是对诗的整体性和生命性的一种小心翼翼的呵护, 又是对诗的一种具有个性化的深入解读。

(二) 品读第三、四行 (课件出示)

1) 请大家自由读, 结合注释理解这两行诗的意思。

2) 对齐出示李广将军的简介。

3) 理解“但”。

4) 了解了这些, 再来读读这句诗, 谁来说说这两行诗写了什么? (板书:飞将在)

5) 是啊, 要是汉朝的李将军在, 胡人——— (不敢度阴山) 阴山也就安定了, 那么边关也就会——— (安宁了) , 边关安宁了, 将士们也就不用万里征战了, 他们——— (就能回家乡) , 和家人团聚, 那么国家——— (也会更太平) 。

6) 诗人写这首诗要表达什么良好的愿望呢? (板书:期盼)

7) 期盼有良将, 难道朝廷真的没有像李广将军这样的良将吗?为什么他们不到前线杀敌呢?

8) 唐朝前期曾经有过辉煌与繁荣的时期, 人们也过着安定的生活。可是到了唐玄宗时期, 皇帝昏庸无能, 朝廷腐败, 将领们醉生梦死。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就写出这样的诗句: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课件出示) 诗人写这两行其实还有一层意思, 就是对朝廷用人的不当, 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 (板书:不满)

9) 指名读。谁能来读出作者的这种感情?

10) 引读:诗人王昌龄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情, 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 在大声地呼吁, 他希望———

这不止是诗人的希望, 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将士们的希望, 他们希望———

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将士们亲人的希望, 他们希望———

(三) 小结并尝试练笔

1) 通过刚才的学习 (师点板书) , 我们明白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 既有对戍守边关战士的同情, 对战争的痛恨, 也有对和平生活的期盼以及对朝廷用人不当的不满。

2) 假如你是士兵、是父母、是妻子、是儿女……你想说些什么, 请写出来。

【设计意图】

读是写的基础, 写是为读服务的, 写服务于读。因此在这部分教学设计时, 笔者引导学生理解古诗内涵与情感的基础上, 增加了一个小练笔的训练, 其目的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交流, 将理解获得的情感和语言经验化成文字输出, 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感, 情感进一步升华;二是提出了书写的要求:注意先想好了再动笔, 书写要工整, 尽量不要涂改。因为《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非常重视, 明确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 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 讲究练字效果。”如果教师每节课都有这样的要求与提醒, 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赏读古诗, 背诵古诗

1.点出古诗的现实意义。

是啊, 你们说的这些都表达了将士们的亲人渴望早日结束战争, 渴望亲人早日团聚的情感, 然而战争结束了吗? (没有) 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 一个有着浓浓爱国情怀的诗人渴望和平, 关爱所有生命的愿望, 再读读这首诗, 试着背下来。

2.学生试背。

3.指名背、齐背 (配乐) 。

五、拓展延伸, 升华感情

1.出示介绍李广的诗。

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飞将军, 唐代的诗人卢纶也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赞颂飞将军的, 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课件出示《塞下曲》。

2.升华感情。

我们今天虽然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 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却反映了中国人渴望和平, 关爱生命的美好愿望, 让我们远离硝烟, 远离战争, 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设计意图】

在古诗教学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拓展是积累, 就是广泛且大量地积累语言。课后的拓展目是就引起学生的兴趣, 丰富学生的积累。因此笔者在教学设计中结合古诗中“飞将军”进行拓展, 出示了卢纶赞扬“飞将军”的古诗———《塞下曲》。

5.历史上的“昭君出塞” 篇五

传奇不?一点儿也不,寻常赐婚罢了,连和亲都不像。历史上的和亲,通常带有一定的屈辱感,用女人换和平,即意味着真刀真枪干不过人家,说起来也是没脸。“昭君出塞”则不同,其时匈奴经历了“五单于争立”的窝里斗,国力早已江河日下;而汉元帝坐享“昭宣中兴”之成果,建昭三年(前36年)在西域又灭了郅支单于,朝野集体牛哄哄的,呼韩邪却是抱着“且喜且惧”的心态来的,哪有和亲的必要?然则王昭君的故事还是名动青史,成了传奇,这又是为何?

如果正本清源的话,也不难解释。

史家虚构,一也。我个人总结为“心生‘悲怨’犹可信,画工所误实无稽”。心生“悲怨”说,出自《后汉书·南匈奴传》,大意是说,王昭君入宫多年,见不到皇帝,心里有气很不爽,听说朝廷“招聘”外嫁女,就毅然决然应聘了。

前半段是可信的,后边纯属写小说编故事。画工所误说,出自《西京杂记》,虚构了画师毛延寿一角,把汉元帝损得一塌糊涂,“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令画工图其形,按图召幸之”。宫女们为了出人头地,纷纷贿赂画工,独王昭君不肯,结果别人画像都很美,都被皇帝临幸了,没王昭君什么事。然后故事就顺溜了,呼韩邪过来讨老婆,汉元帝按图索骥,选了画得 不好看的宫女,送行的时候才发现不对劲儿,又不能反悔,肠子都青了,回来就拿毛延寿等人开刀,致使“京师画工,于是差希。”

实际上,汉元帝龙体一直欠安,年轻的时候就不好,有个外戚叫张博,写信给朋友说:“陛下春秋未满四十,发齿堕落”。想想看,身体这么差劲,女色上如果不加节制,那还了得?性格上,他“柔仁好儒”,当皇帝也许不称职,当丈夫还是不错的,体现在用情上,比较专一,平生喜欢的女子屈指可数。王昭君出嫁,是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五月,汉元帝病逝了。以此可见,作为普通宫女的她,见不到皇帝也属正常,跟画工没关系,更不会自愿请行,朝廷“外交”事务传达不到她这一级。合理的推测是,因为她姓王,勉强可与皇后王政君连宗,身份可以尊贵一些,所以选择了她。

文学家宣泄情感,二也。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蔡邕。蔡邕反对“和亲”,汉元帝,才子皇帝一枚,《汉书》赞他“多才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活脱脱李后主前世啊!蔡邕著《琴操》,焉能不加收录?才子得有佳人配,为了对王昭君错过帝王面表示遗憾,虚构其高超琴技,一曲《琵琶怨》,大雁落平沙,很有些蔡文姬的影子,于是王昭君有了“落雁”之雅称,跻身古代四大美女之列。

所谓的传奇,至此完全定格。

搞清楚了这些,我们就会发现,“昭君出塞”,真的没那么传奇,也不像后世所宣扬的“鸣镝无声五十年”那么玄乎的承载,作用其实有限。也许汉元帝当初有这方面的期许,如封其“宁胡阏氏”,改元“竟宁”等等,可是现实政治又岂是一位小女子所能左右的?没有王昭君的牺牲,匈奴大概也成不了气候;王莽代汉时,不过才过去40年,匈奴印玺一改,仍然箭拔弩张。

昭君出塞,与其说是传奇,倒不如说是王昭君个人的悲剧,正如蔡邕操刀的《怨词》写的那样,“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何其悲怆也!她与呼韩邪仅仅生活了三年,呼韩邪就呜呼了,她就上疏汉成帝,要求回家,汉成帝的回复异常冰冷,《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曰:“成帝赦令从胡俗。”什么叫“胡俗”?也就是“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妻其妻。”皇帝有令,王昭君没辙,只得含羞忍辱改嫁呼韩邪长子雕陶莫皋,共同生活十一载。

鸿嘉元年(前20年),雕陶莫皋过世,此时王昭君约莫三十二三岁,一代佳人,风华正茂,却已然没了生念。后五年,有说她再嫁新单于,有说她服毒而死,均无确凿史料支撑,郁郁而终倒是可能的。

6.昭君出塞的故事 篇六

据传,王昭君是齐王襄的女儿,十七岁时,被汉元帝选入宫中。汉元帝是按画工的画像选宫奴的,深居后宫的宫女们,为了能被皇上幸召,总想把自己画得美点儿。所以,她们不惜重金贿赂画工。

王昭君初入宫廷,一来不懂这些规矩,所以没有备下这笔贿金;二来自恃美貌,不愁皇上不召见。据说,画工毛延寿当画到王昭君的眼睛时,便启口说:“这画人的传神之笔在于点睛,真是一点千金呀!”昭君对毛的暗示虽心领神会,但她没有买他的账,相反讽刺了他几句便离去了。毛延寿见她如此傲慢,便把那点该点到昭君眼睛上的丹青,点到了她的脸上。就是这么一点,竟让王昭君在掖庭里苦守了不知多少时光。

这时,恰好匈奴呼韩邪单来于朝,要娶汉人女子为妻。元帝正苦于无法抵御匈奴的侵犯,见到呼韩邪单于来朝求娶,觉得正是开展政治和亲外交的好机会,于是便赐给他五名宫女。王昭君久居深宫,面见圣上无望 积怨甚深,听说匈奴前来求亲联姻,便主动要求离汉宫去匈奴。汉元帝只知她缺少姿色,因此同意了她的要求。

到了呼韩邪单于临别的那天,汉元帝见王昭君丰容盛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不禁大吃一惊。他本想把她留下,可是怕失信于人,只好忍痛割爱,让王昭君出塞和亲。据传,汉元帝由此对画工毛延寿大为恼火,遂有杀毛延寿等画工之说。

从上面记传的情况看,王昭君为何出塞应这样解释:王昭君因自傲,未买通话工毛延寿,结果被丑化。美貌的昭君因此的不到皇上的宠爱,久留宫中实在无聊,于是自请去匈奴,经汉元帝同意,便出塞去和亲了。

历史上却有人认为,王昭君所以出塞,是毛延寿设下的救国计策。据传,毛延寿见昭君美貌非凡,生怕已经沉恋于女色的汉元帝更不能自拔而误国,于是在画王昭君肖像时,有意把她丑化了。汉元帝未能察觉,后来呼韩邪单入朝要娶汉人女子为妻,汉元帝原想以丑送人,结果误将王昭君送了出去。若昭君不被送出,有朝一日必得宠,就会变为妲己式的人物,到时误国殃民,后患无穷。因此,毛延寿就成为了“忠臣唯有毛延寿,能送名妃出宫门”的大好人。

据正史记载,王昭君出塞和亲,对汉边疆的安宁起了良好的作用,在呼韩邪父子当政时期,汉匈关系和睦,这说明政治联姻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也有人认为,汉室谋臣如云,猛将如雨,用妇人安邦息事,实在是有伤国体。

7.出塞的诗意 篇七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

作者:骆宾王  朝代:唐  体裁:五排   促驾逾三水,长驱望五原。天阶分斗极,地理接楼烦。

溪月明关陇,戎云聚塞垣。山川殊物候,风壤异凉暄。

戍古秋尘合,沙寒宿雾繁。昔余迷学步,投迹忝词源。

兰渚浮延阁,蓬山款禁园。缨陪绂冕,载笔偶_[。

汲冢宁详蠹,秦牢讵辨冤。一朝从篚服,千里骛轻轩。

乡梦随魂断,边声入听喧。南图终铩翮,北上遽催辕。

8.出塞的诗意 篇八

关键词:民族声乐 创作特色 赏析 《昭君出塞》

21世纪初,词曲作家刘麟、王志信根据昭君出塞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创作改编了民族声乐作品《昭君出塞》。该作品把完美的曲式结构与文化内涵有机结合起来,把西方和声技法有机融入民族调式之中,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对民族声乐作了成功的探索;在具体内涵上,对民族声乐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在艺术形象上,把昭君置于特定的背景之中,巧妙而灵活地把多种音乐元素融汇一起,深刻揭示了女主公矛盾而复杂的心理变化,真实而形象地抒发了女主人公丰富的思想情感,成功塑造了王昭君为了民族团结而放弃个人幸福与追求的艺术形象,深切表达了艺术家对这一历史人物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目前,该作品常常被作为声乐学习的考试曲目,以及各类声乐大赛的参赛曲目。深入分析该作品的创作特色,对于教学实践和声乐演唱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曲式结构与思想内涵完美统一

民族声乐作品《昭君出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从历史背景看,西汉时期,为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王昭君主动远嫁漠北的匈奴首领,使“汉与匈奴为一家”,使得两个民族和好达半个世纪。为表达作品的这一思想内涵,作曲家采用了再现ABC的三部曲式结构。在前奏部分,作曲家通过从弱变强的力度、从慢至快的速度,表现了全曲的调式调性。

在第一部分即A乐段,作曲家安排了两个密切联系的层次:前一个层次安排了两个整型乐句,第一个乐句由两个2+2的乐节组成,旋律线条在音阶上下以环绕级进而发展;b乐句由两个4+2的乐节构成,旋律线条在音阶上以休止符、三度小跳等下行形式不稳进行,意在揭示女主人公内心的伤感。第二个层次,旋律由下行转为上扬,以四度、八度大跳的形式进行,旋律宽广而且力度加大,揭示了女主人公对汉匈两家不再有战争、和为一家的希望,将离别亲人、远嫁他乡的伤感转化为一种使命和自豪。此后出现的间奏,钢琴伴奏以刮奏的形式出现,引导节奏由慢板转入快板,巧妙地转入作品的第二部分。作品的第二部分即B乐段,与A乐段一样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由两个4+4方整性乐句构成,旋律线条以欢快跳跃的形式出现,表现了匈奴族群众热烈欢迎昭君的情形;然后,作者插入了4小节的间奏,使得音乐情绪发生了变化,并自然地进入第二个层次:音乐以较低的旋律起音,逐渐转为高亢激昂,细腻而真实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虽然怀念亲人和故土,但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甘愿献身。接着,作者采用了蒙古族的长调素材,在跌宕起伏的旋律线条中一连融入了4个衬词“啊”,气息凝重而绵长,具有“起、承、转、合”的作用。所谓“起”,即表现女人主公内心的情思;所谓“承”,即采用蒙古长调,两个一强一弱的乐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谓“转”,即女主人公的情绪由此转向激动,音乐如麦浪般涌动;所谓“合”,即逐渐把音乐情绪逐步推向高潮。第三部分即C乐段,重复着A乐段第二层次的素材,将其拉长、拉宽,速度由热烈奔放的快板转为充满激情的广板,表现了后人对女人主公的赞美与崇敬之情。由此可见,词曲作家是根据《昭君出塞》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而对曲式进行精心布局的,这种结构既表达了女主人公柔弱的一面,也表现其坚强的一面,音乐形象真实而感人。

二、民族特色与西方技法有机结合

在民族声乐创作中,作曲家始终把传统的民间音乐素材与现代作曲技法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注重吸收民间音乐的养分,灵活运用戏曲、曲艺音调素材作为创作素材,在《昭君出塞》中,作曲家大胆地运用了多种民间音乐音调素材,并把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现代表现技巧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这首声乐作品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洋溢着现代性的韵味,较好地增强了这首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大胆吸收西方创作技法来塑造音乐形象,融抒情、叙事、戏剧品格于一体,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调性、调式上,在《昭君出塞》中,作曲家坚持统一性原则,对作品的调性、调式进行精心安排,采用中国民族调式写成。该作品以d音为主音,以d羽雅乐为主调式,同时为了保持调性、调式的简洁,作者还采用了主音转调手法。作品的A乐段,音乐在F宫系统的d羽雅乐调式陈述;B乐段,则转到近关系C宫系统的D商六声调式上,进一步推动音乐展开;C乐段又重新回到主调d羽调式。根据人物形象塑造以及音乐发展的需要,作品在富有民族特色的调式中融入了西方的和声技法。譬如,在前奏部分,运用了附加四度音的和弦叠置,同时伴以雅乐音阶的旋律,使得音乐充满了凝重与沧桑之感,细腻地揭示了女主公在出塞途上,面对天地的空阔、环境的恶劣所发生的微妙的心理变化。在乐句的终止式方面,借鉴了西方作曲技法中的和声功能性终止,表现出和声进行中的和弦的功能性,并有意识地运用谐和与不谐和和弦来表现情绪,构成音响紧张度的变化。譬如,A、B乐段中的上下两个乐句的终止都采用D—T的结束方式,这种结束方式使得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增强乐句以及调式、调味性的紧凑感、归属感。在音调和旋律上,该作品把西北民歌的音调作为基本素材,使得旋律既富有一种流畅感和绵柔特点,又突显了音乐的戏剧性和民族性。同时运用了传统的琵琶曲、塞上曲,并添加了内蒙民歌等歌曲旋律,这些戏曲、曲艺音调素材的融汇贯通使音乐本身获得了一种既熟悉、又新鲜的天然品格。比如,A乐段中和“昭君琵琶马上弹”一句,运用了休止、顿音、波音、倚音等表现手段,表现了女主人公远嫁他乡的浓浓的伤感。同时,在基本曲调的基础上加入了装饰音等,于“弹”字的后四拍形成了一个小三度,在“汉”的音符前加上前倚音“5”,使得曲调显得更加优柔委婉。B乐段中的“黎民得平安”一句,由于运用重复歌词的手段难以充分表达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便在4个变化的“啊”乐句中运用了变化音降B,与前面的音形成了小二度,与其后的音形成了小三度,一强一弱,起承转合,把音乐情绪推向了高潮。

三、钢琴伴奏与画面意境的呈现

音乐之美,就音乐自身而言,是由多种音乐元素构成的,包括演唱和伴奏;就音乐审美而言,需要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包括视觉审美、听觉审美,还有心灵的感悟等。《昭君出塞》乐中有画、画中有乐,这种画与乐的美妙融合,不仅体现在富有诗韵的歌词之中,富有变化的旋律之中,也体现在钢琴伴奏之中。这种画与乐的美妙融合,很容易把观众引入一个美妙的境界。

在前奏部分(1—16小节),钢琴伴奏前2小节左手为八度主和弦,由于左手和弦只是作为背景存在,因此弹得弱、整齐、清晰;右手则弹奏西北少数民族风格的旋律,表现了汉匈两个民族的团结与和睦,表达出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待与憧憬。第3小节的强力度和弦,似乎一下子打破了这种安详和静谧,接着,钢琴伴奏采用三连音与连续十六分音符、震音交替,以一种节奏表现出了古代木质车轮带有声响的那种感觉,让人不禁想到一种离别之情。第5小节,钢琴模仿琵琶的六连音旋律,把人带入了尘土飞扬的西北大漠之中。9-13小节,左手八度和弦基础上进行转位,改变和弦的排列顺序,右手八度演奏全曲高潮旋律音,生动展现了西北大漠的空阔与苍凉,以此对比表现女主公远嫁塞外的悲壮与崇高。第14小节,左手转到高音区弹奏八度,右手则重复弹奏大三音程,描绘了迎娶女主人公的长长的车队人马慢慢行走在西北大漠之中。第15-16小节,钢琴伴奏再次回到原来的速度进行弹奏,左手和右手都采用了分解方法进行弹奏,表面上描绘了迎娶女主人公的车队人马行走的艰难和缓慢,实则表现了女主人公依依难舍的心情。在17-20小节,钢琴伴奏利用左手的八度和右手的后半拍音程交替音型,进步表现了车队人马慢慢行走在西北大漠之中的情形;第22小节,钢琴伴奏采用“抓”的弹法来演奏,与演唱者的“琵琶”二字断唱相结合,伴随演唱者的情绪一起进入A段的b部分;第38小节,钢琴伴奏采用了双手六连音琶音奏法,描述了昭君告别家园,手抱琵琶出发匈奴的景象。在17-20小节,钢琴伴奏利用左手的八度和右手的后半拍音程交替音型,进步表现了车队人马慢慢行走在西北大漠之中的情形;第22小节,钢琴伴奏采用“抓”的弹法来演奏,与演唱者的“琵琶”二字断唱相结合,伴随演唱者的情绪一起进入A段的b部分;第38小节,钢琴伴奏采用了双手六连音琶音奏法,描述了昭君告别家园,手抱琵琶出发匈奴的景象。间奏(43-53小节),钢琴伴奏的力度从前面的mf变成了f,更多地运用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与八分音符交替的节奏型,呈现了昭君到了匈奴以后受到欢迎的生活情景。在B段(54-84小节),钢琴伴奏主要分为三次层次:首先,钢琴伴奏在热烈而奔放的节奏与欢快跳跃的旋律中展现出来,真实而形象地再现了匈奴人民迎娶女主人的热烈场景,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喜悦与兴奋之情。其次,钢琴伴奏采用长琶音,描述了昭君回首望中原的情景和心理变化。在C段(85-100小节),第92小节,钢琴伴奏再次模仿琶音伴奏音型,揭示“一只出塞曲,慷慨越千年”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了音乐情绪,充满了对王昭君的无限赞美之情。由此可见,该作品正是由于钢琴伴奏,使得音画交融、浑然一体,可谓乐中见景,景中有乐。

总之,民族声乐作品《昭君出塞》把女主人公置于特定的背景之中,把我国民间传统音乐艺术与西方和声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功塑造了感情深沉、性格坚毅、雍容大度的艺术形象。演绎好该作品,关键在于“驾驭”,既要驾驭好自己,在加强自身艺术修养、进一步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掌握了解、感悟力、创新力及表现力的同时,深入研究歌词,深刻理解歌词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并注意准确掌握自己的音准、节奏;也要驾驭好作品,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对作品中哪个地方该强、哪个地方该弱、哪个地方该断,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驾驭观众,以优美的嗓音和旋律、真挚的情感感动观众,以准确的肢体语言带动群众,使观众要有所震撼、有所感动、有所回味。

参考文献:

[1]陈茜.声乐作品《昭君出塞》的演唱分析与处理[J].音乐大观,2014(1).

[2]林若瑜.对比分析两首不同版本的声乐作品——《昭君出塞》[J].大众文艺,2014(3).

[3]杨勤.如何更好地诠释民族声乐作品《昭君出塞》[J].大舞台,2011(7).

[4]李京容.浅谈《昭君出塞》钢琴伴奏的艺术处理[J].乐府新声,2013(4).

[5]段菁艺.声乐作品二度创作之我见——以《昭君出塞》为例[J].音乐时空,2014(18).

9.两看昭君出塞的议论文 篇九

曾几何时,我毫无保留的将赞美之词送给他;

曾几何时,我怀着崇拜之情仰望这传世女神;

曾几何时,我在迷梦中看见那长长的汉朝队伍拥着她走向大漠。

这些儿时的仰慕之情源于“昭君出塞”的故事,现在读了王思廉的诗,一种沧桑之感油然而生。

在抗击匈奴的斗争中,男儿本应冲锋陷阵,而元帝少了高帝的霸气、武帝的雄才,他生于王室,却没有与匈奴抗争到底的勇气,将本是男儿的.责任归于女流之辈,而昭君便成了元帝政治上的牺牲品。但想想昭君在三千佳丽的争宠斗争中独善其身,却为了民族利益不得已的走向大漠,真是令人感叹。

10.《出塞》教案 篇十

教材解读

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其七绝诗堪称唐边塞诗中“神品”,尤以《出塞》为冠,明李攀龙赞《出塞》为唐七绝压卷之作。《出塞》一诗主旨,历来有厌恶战争、渴望和平说;盼望朝廷起用良将说;同情征人、百姓疾苦说等。然而,当我们透过历史的天空,再次静心品读,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哪一种主旨,其背后都包蕴着作者对于所有生命的尊重与关爱。而这一点,正是唐诗的主旋律——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礼赞生命。这是博大的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伟大人文精神,在今天,它依然彰显着非凡的魅力。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后注解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唐诗。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1.读《静夜思》,抓住“明月”的意象,请学生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想家的感觉。(板书:明月)突出李白可能是在什么状况下思念家乡。自己在外想家一般怎么办?

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汇报朗读。

2.同学们课前已经自学了这首诗,还有什么读不明白的地方,在这里不妨提出来,我们大家交流交流。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4.现在谁能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齐读。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小结初步读懂古诗的方法。(板书:边关)

过渡: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下面我们来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二、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一)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从征人角度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读一读。

2.想一想。这两句诗讲了什么呢?这两句诗有没有讲述一件有关征人的具体事情?

3.说一说。诗中没有说征人们具体的生活事件,你觉得征人们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4.学一学。我们刚才总结了初步读懂古诗的方法,这里有一首描写征人具体生活的诗,你们有没有信心自学并初步读懂呢?

5.叹一叹。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心中可能会作何感叹?(思念家人、恨、渴望、愁、盼、苦)

6.诵一诵:征人们这一切一切的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生答)要知道,这征人是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从亲人角度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之下的他们的家人可能在做些什么呢?

(1)在同一轮明月下的征人的家人们可能在做些什么呢?

(2)学生思考,完成练习。

①征人白发苍苍的父母,相互搀扶着来到村口,站在一棵老树下,遥望,忍不住喊一声()

②征人柔弱无助的妻子,替别人洗完一筐又一筐的衣服,遥望着,忍不住别过脸去,偷偷擦拭去()

③征人无依无靠的孩子,看见别人的父亲百般爱护自己的孩子,忍不住流下了(),稚嫩的心灵从此()

(3)教师激情引读。

这千百年来千百万白发双亲、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可怜的妻子、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孤苦无依的孩子对儿子、丈夫、父亲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4)征人们回家有望吗?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①学生看资料,理解资料意思。

②古代的边塞诗,有很多反映了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我们一起轻声读读,感受感受。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晚唐·曹松《已亥岁二首》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唐·李颀《古意》

(5)王昌龄面对这千百年来千百万人的悲剧,发千古之感慨,写下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不朽佳句,我们也写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写话。

(二)感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学生读诗。

2.这两句诗讲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和希望?(教师可简要介绍李广事迹,帮助学生理解。)

3.学生汇报,教师引读。

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的殷切希望,来,我们来表达一下诗人的希望,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学生谈,教师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是啊,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也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父母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整体读全诗。

然而,战争停止了吗?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屏幕出示《出塞》全诗,学生齐诵全诗。

三、结课升华。

1.引入汉匈战争的一些资料。

资料:

汉王朝、匈奴河南之战后,匈奴人失去了阴山以南的广阔区域,痛心疾首,每过于此,无不掩面痛哭;河西之战后,匈奴人又失去了水草丰美的河西地,经济上蒙受的损失更为严重,所以匈奴人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汉武帝时,汉王朝、匈奴在漠北大会战,经过数月搏杀,匈奴损兵十几万,这几乎是匈奴当时人口的三分之一。此战后,匈奴几无壮年男丁。

2.时光流转到了今天,透过历史的天空,你能否试着谈一下对从秦汉一直延续到唐乃至到明清的汉民族政权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千年战争”的看法?学生自由谈,教师不做定论。

(教学意图:炙热的情感可能燃烧学生的理智,今天读这首诗,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这一历史的悲剧有全面、公正的看法。)

四、课内外结合,学习古诗

1.教师印发课堂上出现的古诗,有兴趣的课后自学。

2.王昌龄没有找到制止战争的有效办法,你对“阻止战争”又有何高见?

板书设计

边关家

征人

父母

妻子

孩子

教学反思

《出塞》一课的教学,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如,教学中《资治通鉴》资料的引入,汉匈战争资料的引入,还有课前印发给学生的资料。应该说,这些资料的引入,对促进学生全面理解诗歌内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创设意象、营造意境。诗歌是一门艺术,对于诗歌的意象的创设和意境的营造,本节课做了一些尝试。如本课的导入,借《静夜思》导入,抓住睹月思乡中的“明月”,联系《出塞》中的“明月”,在本节课创设出“明月”意象,古人是望明月而思亲人啊,那么征人望着那从秦到汉一直高悬的明月,心中当作何感想?再如,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3.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在学生悟到征人们一个朴素愿望——“回家”后,教师再引读这两句诗,这样,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4.以诗解诗,促进感悟。《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补充一首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注重抓住情感的共鸣点。古诗所表现的生活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较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了帮助理解诗歌,《出塞》教学中,我抓住“人人思家”这一情感的共通之处,从李白思乡到自己思乡的感觉,进而理解“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归”“永远永远不能回家”的感觉,最后过渡到“千百万人盼回家”这个情感主题上,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

6注重语文的训练。在古诗中加强语文训练,本课教学体现在两点:一是教给学法,引导自学。学生初步读懂古诗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初步读懂古诗的方法,在之后的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自学古诗,学以致用;二是激发情感,引导写作。在学生充分体会了诗歌前两句思想感情后,情感体验的高潮处教师引导学生也写两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情动而辞发,写作训练的时机自然合理。

11.出塞反思 篇十一

《出塞》一诗孩子们对它都很“熟”。虽然如此,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其诗意、品味其作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的妙处,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了这么几点:

首先,本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感其境,才能激其情。因此本节课中,我注重通过幻灯片展示、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感受边塞的印象时,教师播放“冷月照边关”的凄凉画面,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征人痛苦、无奈的情感世界,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融情想象的基础上,配以教师的入情解说,激情诵读,诗句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悲壮的情景,学生自然入情入境,读出了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学生的语言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诗句的情感融为一体,既加深了对诗歌感情的领悟,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教师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的精妙之处。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体味出描写的景物虽然普通,但包蕴的情感却不简单——时间漫长,战争无休无止。再如,教学第二句诗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字眼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在学生研读诗句后,我引导学生谈感悟:学生有的体会到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遥;有的体会到要突出“人”,将士们都没有回来;有的则体会到要突出“未还”,因为这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悲剧。教师再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这样,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其次,采用以诗解诗的方式,促进感悟。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这首诗高度凝练,再加上学生年纪小,这方面的历史知识、文学积淀缺乏,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边塞的艰苦荒凉以及战争的惨烈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本课教学我做了大胆尝试,补充多首相关主题的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这首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互文”和“用典”这一知识难点的处理比较巧妙,运用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感悟中国古诗文中这两种特殊的写作技巧。

但本课的教学也有亟须改进的地方。例如本节课虽然注意了朗读的指导,但在引导学生拓展想象和口语表达方面不够深入。同时,由于容量大,补充的诗歌比较多,有“走马观花”、“喧宾夺主”之嫌。

对高效课堂达标课《出塞》的评价意见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

孟老师本课的教学,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前两句诗的教学,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古诗所表现的生活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较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中,抓住“人人思家”这一情感的共通之处,从李白思乡到自己思乡的感觉,进而理解“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归”“永远永远不能回家”的感觉,最后过渡到“千百万人盼回家”上,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达到了高效。

上一篇:《岛上书店》内容简介下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解放战争讲解及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