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传记

2024-07-07

科学家的传记(11篇)

1.科学家的传记 篇一

科学家传记的读后感

--------在农村初中科学实验中开展创新性思维的探究

巧妙设疑,以引导行。明代学者陈献章④说过:“学起于思。”要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实践。学生的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是思考的方向和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巧妙的设疑,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间的探讨和议论,激起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点燃思维火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澄清模糊认识,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在争论、思辩中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深化认识,引导实践。

在讲铝这一内容时,课本强调Al(OH)3具有两性,在制备Al(OH)3时加入适量NaOH,若过量则得不到Al(OH)3,如何体会好适量的含义,及在什么环境下Al(OH)3能稳定存在呢?对此疑点可用实验来解决。甲、乙两生分别制取Al(OH)3,所用的试剂相同,即用同一瓶的NaOH溶液和同一瓶的Al2(SO4)3溶液,不同的是甲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l2(SO4)3,乙往盛有Al2(SO4)3溶液的试管中加NaOH溶液。甲的实验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振荡试管沉淀消失,当这种现象重复数次后,再加入Al2(SO4)3溶液后,无论怎样振荡试管沉淀都不消失了,而且随着Al2(SO4)3溶液的继续加入,出现的沉淀越来越多。乙的实验现象是: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出现沉淀且振荡试管不消失,但随着NaOH的增加,沉淀逐渐溶解,且NaOH越多,沉淀溶解的就多,最后沉淀全部溶解,再也无白色沉淀。同样的试剂,同样的实验,只是取溶液的先后不同,为什么实验现象不同呢?带着这样的问号,师生一起分析实验现象并作出解释,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使学生体会到突破常规思考方式、进行创造性思考的乐趣,可以激发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自觉性。

鼓励学生学会创造和实践,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工作中首先得从鼓励学生提问着手,教师通过创设安全容忍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培养讨论习惯,触发创新思维,真正把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落在实处。古人云:“学起于思。”要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实践。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矗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等。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精辟出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

在农村中学中结会本校实际,创设初中科学教育校园文化环境。合理设计、精心布局,使校园文化环境在学校科学教育的舆-论导向、氛围烘托和寓教于景方面发挥作用。

在教学楼、长廊上制作有关科学教育的大型宣传画,教室内设立科技角,教学楼、实验室墙壁上悬挂科学家画像及名人名言。学生听科学家的故事,看科学家的传记小说,用科学精神感染每一个学生。同时,学校每年举办一届科技节,每月进行一次科技项目的比赛,每月出一期科技专题的黑板报,使科技教育深入人心。发挥初中科学教育社区、家庭的功能。实行开放办学,让学生更多地走出校门,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活动空间和条件。充分开发社区科技教育的一切资源,整合社区科技教育力量,树立大教育思想。通过整合形成教育的合力,使学校科学教育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发展。

指导学生在看科学家传记时,要求学生写一篇有感悟的读后感,并在课后的科学兴趣小组中进行评比,给获奖学生一定的奖励,并将他们的文章写在科技专题的黑板报上。鼓励学生多实验,多思考,找出与科学家之间的差距和自己存在的不足,能够在科技活动时有所提高。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鼓励提问、倡导学生自己动手、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兴趣小组和科技活动,定能让孩子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扬长避短,无往不胜”。在农村中学中充分利用科学实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学科的独特优势,可以收到其他学科无法收到的效果。

2.科学家的传记 篇二

1. 高考题型:

命题情势与过去考卷中的现代文大阅览题近似, 由于该类题在2007年高考首次出现, 难度应为中常, 题量为3至4小题, 分值占总分值大抵为15―25分;主、客观题有可能会同时出现, 此中会有一道探索追究题, 且分值较重, 重点考察考生的探索追究阐发能力。

2.文本材料:

一般选择古今中外那一些内部实质意义丰富且思想性强、反映社会形态时代风貌特点、体现人类精神品格的人物传记、回忆文章、悼词、墓志、评传等现代文传记类作品作为测验文本, 其传记主人翁大多为中外汗青明星, 如闻名政治人物、科学家、艺术家等。

二.解题指津

解题的基本原则

1. 整体驾驭原文与语境分析相联合的原则、整体原则

阅览文章要起首从整体起航、弄清文本大意, 明白中心主旨, 驾驭传主特点, 思虑回覆问题时紧扣中心主旨, 不能孤立地去看问题, 尽量阐发问题与中心主旨有何干系。

语境原则:理解具体问题时要有强烈的语境意识, 阐发回覆任何一个问题都要从上下文起航, 从原文找到问题的模板相关信息点或者表示内部实质意义, 再加以阐发、归纳、作答。

2.“知世论人、知人论事、事中见人”原则

“传主与时代”和“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

首要关注传主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形态背景、家庭背景等众多因素, 这样才更深刻、更好地理解传主;其次, 要理解各种人物瓜葛网中的传主, 因为传主的人际来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 通过传主与他人的瓜葛去理解传主是阅览传记的一条通道。

再次, 传记本身的特征之一就是真实性, 思虑阐发传记阅览题时亦须阐发人物性格或者评价判断, 都必须在文本中找到相关的究竟作为依据, 用究竟说话, 不能平空妄下判断或者凭臆想作揣度。

◆解题的基本步调

1.揣摸题干, 有备而读

研读题干, 认真审题, 看清命题人问了哪一些方面的问题, 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儿”形成明确而强烈“问题意识”, 让问题作为阅览文本的有力指示。

2. 理清脉络, 整体驾驭

第一遍速读文本:第一步, 传主的经历是如何贯穿起来的, 驾驭文本的布局思绪;第二步, 整体体会文本内部实质意义,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领实, 弄清文段写了传记主人翁哪一些事, 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品质特点;第三步, 区别出作者的身份, 弄清作者的首要概念和基本偏向是什么。

3. 细读文本, 圈点勾画

第二遍精读文本:携带问题, 有意识地细读全文, 注重具备典型意义的事件与细节, 勾画出问题的相关信息区域, 尤其注重叙述之外的议论性、阐发性等内部实质意义。

考查方式:

1.把传记当作一般的阅读材料。如对重要词语、句子和内容的理解、作品风格的分析、人物形象评价、感情的体验和感悟等等。

2.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一是结合作品考查对传记理论知识的理解, 如自传的真实性、传记作者与传主的关系、传记的真实性与文学虚构、传记的选材与语言表达、传记人物描写与刻画、勾勒与细节等。二是运用传记知识分析作品。如分析传记的结构、表现手法, 总结传主的事迹、贡献或形象、性格特点, 评价传主的价值、影响或传记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从目前所见的考试题型来看, 基本上都是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一般分成三大题, 共25分。

第一大题一般为分析综合题, 多侧重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案可以用原文原句作答或在原文原句基础上整合而成。

第二大题一般为鉴赏评价题, 多涉及传记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我们通过归纳可以看出, 第二大题的设题多和传记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有关, 而答题的角度则应多从传记的真实性和主题入手。

3.父亲的传记 篇三

不过有一些巧合,他们同在一个城市生活,他们的名字,一个叫明强,一个叫国强,都带个“强”字。更关键的是他们的手机号码,11个数字10个相同,仅有尾数不一样。

事情得从3年前说起。有天晚上,明强接到电话,对方说:“阿强哎。”他正看电视里的球赛,随口答:“嗯,你好。”

对方开始说话,声音苍老,唠唠叨叨,明强听着听着觉得不对:“大爷,您找谁呢?”

大爷不理他,只管自己说啊说。明强和大爷对话半天,才知道大爷是把自己当成儿子了。他让对方挂掉重新拨打,万一耽误了正事儿咋办。可大爷耳朵背,怎么也解释不清楚,自己这个“儿子”又不好贸然挂掉,只好阴差阳错地又听了会儿。大爷说到“你妈”怎么怎么的,“你姐”怎么怎么的,好像还说到有个老战友去世了怎么怎么的。于是明强说:“您老多保重啊,再见。”

明强接了这通电话心情不错,算做了件好事。可没想到隔几天,那电话又来了,估计大爷不仅耳背,眼神也不好使了,老是拨错号。

明强觉得大爷可怜,便又跟他聊上几句,多数时间是听他唠叨。听多了,也像是熟人了。看到这个座机号码,仿佛也熟悉了。有时大爷电话里咳嗽,他也会关心大爷是否病了,还知道了大爷的好些状况,当年打过仗,受过伤,阴雨天陈伤会隐隐作痛等等。

现在要说到国强,国强要比明强大20多岁,生意做得蛮大,整天忙得不得了。他把老爸的生活安排得不错,只是老爸的电话让他不胜其烦,总是敷衍两句就挂。但近一年来,老爸的电话明显少了,那天正好路过,进去看看,见老爸正热火朝天地给“儿子”打电话,哈哈大笑,“阿强阿强”唤得亲热,才明白了这个由来已久的误会。

国强给明强说明情况,明强终于解脱了。国强感慨不已,向这个小弟弟致敬,表示了深深的歉疚。而老人对自己打错电话的事是否真的不知道?这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国强和明强还是有些不同的。

老人离世后,小弟弟明强写了一本书,里面的故事很精彩,都是老人在电话里聊的,署名阿强,书名叫《父亲的传记》,于是我们知道了那个打错的电话。

4.数学家传记读后感(通用) 篇四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家传记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家传记读后感1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家的传记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数学家传记》,讲述了许多数学名人的故事。比如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高斯……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对圆周率的计算得出了非常精确的结果。这篇文章讲的是祖冲之经过很长时间的编写,终于写成了《大明历》,他上书皇帝,请求颁布实行。皇帝命令主管天文历法的宠臣戴法兴进行审查。但是戴法兴思想保守,是个腐朽势力的卫道士,他极力反对新历法。面对戴法兴的刁难、攻击,祖冲之寸步不让,和他唇枪舌剑的辩论。最终,《大明历》没有通过,后来在祖冲之去世后10年,《大明历》才颁布实行。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对祖冲之坚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正因为他有这样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坚持”两个字。不由地,我想到了许多人,有文化名人、爱国将士,和我身边的同学。

读《数学家传记》让我更加喜欢数学,更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数学家传记读后感2

数学的真谛在于创新,而不在于死记硬背。——题记

“数学王子”高斯从小家里就穷,在他七岁的时候,小高斯上小学了。教师名字叫布特纳,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数学家”。这位来自城市的青年教师,总认为乡下的孩子都是笨蛋,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他在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长长的算式:81297+81495+81693+……+100701+100899=?孩子很都被难倒了,布特纳很是得意。不料,小高斯却算出了答案。原来,小高斯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样一个数一个数地加,而是细心地观察,动脑筋,找规律。他发现一头一尾两个数依次相加,每次加得的和都是182196,求50个182196的和可以用乘法很快算出。

小高斯这种细心观察,乐于动脑的精神我们也要学会,数学不只是纸上死气沉沉的公式,而是一个个跳动的.数字,我们要让数学活起来,才能使我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才能攻略更多的难题。如果我们的脑袋里只有各种僵硬的公式,而没有半点活跃的思维的话,即使做再多的题目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不要让你的脑袋塞满机械的公式。留出一点空间,让数字活起来;让思维活起来;让数学活起来!

数学家传记读后感3

“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数学故事》是我刚到手的一本课外书,在读过它以后,它不仅乐趣无穷,还增添了我对数学的热爱。

这本书紧联着我们的生活,从数字、道理、和一些精彩的小故事,它用了许多列数字的方法,使读者更加感兴趣。虽然这些小故事看起来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但是,这本书给予我们的是知识、是智慧、是力量和热爱。了解了一个小故事,就等于了解了一个精彩的数学发现。

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激发了我对数学的热爱,和利用数学为生活其中的社会做出卓越的贡献。就说说数字0吧,我猜大多数人都认为0是个不起眼的小数字,帮助不了我们什么。你们错了,你可以翻一下你所有看的书,都有0,如果说0“丢”了的话,页数就会变得乱七八糟。100元的钞票,相信你们都见过,每个人都能说出它的组成,但是,如果0消失不见了的话,就变成了1元,1元和100元是相差何远吶?再比如说,一个卖杂品的店主,在批发商城买衣服成本价的400元,而他卖出去价是500元,丢了0,就变成5元了,这亏的可就大了啊!0能使计算的变得方便,所以,0是数字大家族中,一位必不可少的贵客。

一个个风趣诙谐的故事,配上生动形象的插图,牵动着一个个大道理。这本书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更加了解了数学,并且更加热爱数学!

数学家传记读后感4

这个暑假中,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不一样的数学故事》。

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位从外星球来的“怪怪老师”和班里的同学的数学故事。其中,有又淘气又喜欢恶作剧的皮豆;有乖巧漂亮的蜜蜜;有霸气外露的班长女王;有俊朗帅气的十一;还有天才儿童博多;以及一只怪怪老师从外星球带来的一只流浪狗,叫乌鲁鲁。

怪怪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奇特,因为怪怪老师有魔法。在第一课“四舍五入”的时候,怪怪老师把同学带到了一扇神奇的门前,这时候,同学们犯难了,因为52约等于50,那么必须有2个人留下,可是留下谁呢?这时候,女王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乌鲁鲁叫来,让他分身成两个,在加上怪怪老师,正好55个人按照四舍五入,全班同学都可以进去了。还有怪怪老师让画平行线,皮豆和十一一组,结果画到了古代,成了交。还有用生命在搞鬼的怪怪老师将同学们变成棋子来教授乘法交换定侓。在悬空山上与小数点大战一场之后,又拿起尺子给楼房量体裁衣,还掉进了温度计里感受正负温度的变化······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寓教于乐,不但让我读了一些由重点要点编成的小故事,还让我学习了知识,让我觉得学习更加简单了。

数学家传记读后感5

寒假我读了《不一样的数学故事5》这本书主要讲了五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用故事的形式把数学讲的既有趣又简单,让我又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

书中怪怪老师的魔法失常,她把同学们带到了穷山恶水的小山村,幸好聪明机智的博多用体积原理把大家带出了小山村。因此我知道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任何东西都有体积,只是体积大小不同。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容积。

正方体的体积是:a读作:a乘a乘a;长方体的体积是:长*宽*高,读作:长乘宽乘高。

自从体育健将——十一收留了外星人贝鲁克之后,他经常做噩梦,一天,贝鲁克的外公来找贝鲁克但同学们打不过贝鲁克,必须穿上神奇斗篷才可以,可是大家不知道能做多少件斗篷。乖巧漂亮的甜美女生——蜜蜜利用分数计算出了一共需要做33件斗篷。从这件事中我又学到了一个知识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关键找准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单位“1”乘所求量占单位“1”的分数等于所求量。

霸气外露的班长——女王,通过制作“瘦身麻花”发现:5与1/5是倒数关系。女王告诉大家: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之为倒数,例如:6不是倒数,6和1/6互为倒数。也就是说两个数相乘,乘积为1的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5.传记的分析解读 教案 篇五

教案

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的相关知识。

2、把握传记的解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从整体上把握传记的解读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配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开设的选修课,它在2007年的宁夏海南高考语文试卷中第一次出现,继而,2008年江苏、山东、宁夏海南卷所选的都是人物传记。这类考题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出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考题进一步贴近生活,旨在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关注生活。属于选考内容(与文学类文本阅读二选一),分值25分,分值很重。而我们这一届是河南省实行新课改的第一届高中生,你们高考时的语文卷也将采宁夏海南卷的模式,所以,传记文体的阅读对我们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就对这一考点进行分析解读。

一、考纲解读

(一)(考什么?)

《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要求为: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二、了解传记 传记的定义

传记是记述人物事迹的一种文体。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寻回那逝去的岁月云烟,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传记的主要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传记的分类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评传是传记中的跨类文体,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一方面有对人物生平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因为它的篇幅较简短,更适合于高考命题时选用,因此考生对这一类型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自传:第一人称。作者即传主。展现心智历练过程、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他传:叙述性传记:第三人称。展现思想脉络、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人物评传:第三人称。“传”思想轨迹、人生历程,“评”人品高下、成败得失。

三、考纲解读

(二)(怎么考?)

本考点在高考卷上是一道选考题,有四个小题组成,25分,分值很重。第一题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信息筛选能力,属于分析综合,能力等级为C。第二题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对文章内容整合能力的考查考查,能力等级为C。(考查内容包括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语言特色、文章结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手法)

第三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以及社会影响。属于鉴赏评价,能力等级为D。

第四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人文精神,探讨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等级为E。

四、传记的阅读要求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以及高考的考查方向,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传记的阅读方法

从传记阅读的命题上来说,除了关注传统阅读材料所考查的重点语句的理解,文章主旨的把握,艺术手法的考查等内容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掌握关于传记的文体知识,特别关注如何评价传主的功过得失,如何从选文中汲取有益的人生启示这类内容。这就要求阅读者要善于从传记中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体悟传主的情感世界,追寻传主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传主成败的缘由,感受其人生经历的沧桑。要做到这些就要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传记阅读方法。

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完全取决于内因,他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让读者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夸张与虚构。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因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了解了传记作品的这些特点,同学们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品味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赏析传记中的想象艺术,多角度地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4、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另外,评传是传记中的跨类文体,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一方面有对人物生平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因为它的篇幅较简短,更适合于高考命题时选用,因此考生对这一类型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六、练习

完成《高考适应性训练》

(三)第四大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解说恰当的两项是(B)(E)

A、作者因为《黄河大合唱》的演奏是“小规模”且指挥非冼星海本人,认为冼星海先生弟子的指挥不够精彩。

B、作者认为只有把表达出冼星海作曲时神韵的马达木刻与冼星海的自传结合,才能满足自己对主人公的好奇。

C、见面“感到生疏”是因为与作者想象中的冼星海魁梧奇伟、沉默寡言不一致;“觉得熟悉”是因为与朋友告诉我的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欢说笑相吻合。

D、在西安与冼星海的一席长谈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为自己的话太少,对冼星海不够热情感到深深的遗憾。

E、在新疆逗留尽量收集各民族的歌谣说明冼星海十分注重民族特色,认为创作之花离不开民族的土壤。【解析】A那一次的演奏十分美满,使我感动。C“觉得熟悉”是因为事先对冼星海有了解,“感到生疏”是因为与想象中的不完全一致。D冼星海的活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非不够热情。

(2)在与冼星海见面前,作者从那些侧面表现对他的认识?表现了冼星海的那些特点? 答:①听《黄河大合唱》,表现了冼星海作品的伟大气魄。②看木刻《冼星海作曲图》,表现了冼星海创作勤奋。③读冼星海自传,表现了冼星海坚强的斗志和崇高的理想。(3)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要写,还得回中国来”的理解。

答:①经受极端困厄颠沛流离也要回到中国,表现了冼星海的爱国之情。

②有生命力的作品要根植于祖国大地,富有民族特色。表现了冼星海的民族创作情结。③作者为冼星海再也回不到祖国感到惋惜。

(4)作者在文中提到:“什么都做过的一个人,有两种可能:一是被生活所压倒,虽有抱负只成为一场梦,又一是战胜了生活,那他的抱负不但能实现,而且必将放出万丈光芒。“星海就是后一种人!”结合文中材料,你认为一个人怎样才能不被生活压倒,实现自己的抱负?

参考要点:冼星海的字典里没有“难”这个字,我们从冼星海身上看到的是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魄力,好学深思,勇于经验生活的各种方面。这些都是冼星海没有被生活压倒的主要原因,答案只要是从这些方面引申皆可。

七、小结:(解题策略)

在整体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培养自己全面审题与确认阅读区间的能力。

能体会命题意图。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

寻找阅读区间。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间的“彼信息”。传记作品包含了议论和抒情,这些就是答题的重要区间。

最终,我们要具有信息筛选与语言转换整合能力。转换说法、语言重组、提炼概括等。探究题的答题格式

①应写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或“我赞同„„”

②分析自己的理由,“理由是:1.„„2.„„

6.身边的人物传记作文 篇六

阿黄生辰不详,任教于心远中学。若论长相,真是寻常,混在人群堆里便没了影了。倘若非要挑出个不同处来,那便是脸上常常挂着的那抹蒙娜丽莎式的微笑。高兴罢,笑。生气罢,也笑。令人捉摸不透,颇有一番高深莫测的神秘气息。

说罢阿黄的长相,咱们再来聊聊阿黄的课堂吧。阿黄的课较为轻松愉快。看到这里,不免有人要心生疑惑,为什么要用“较为”一词呢?要知道阿黄的课堂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课堂的轻松愉快也有个度,倘若不小心越过了这个“雷池”,后果便令人无奈了。实不相瞒,本人便体会过这种“滋味”。

那天也无非是这样,正是窗外大树枝繁叶茂的时节,透过枝叶间隙的阳光确是像星罗棋布的繁星,而窗内正是阿黄的语文课自由讨论之时,也许是课堂讨论氛围太活跃了吧,我竟有些飘飘然了,在热热闹闹的讨论声中我便迷失了自己,开始大胆地越过雷池。一边欣赏窗外宜人的美景,一边与周围的`同学高谈阔论无关的话题。起初我是小声地,眼神还戒备地瞟着阿黄,发现她正在指导小A,我窃喜不已,嗓门不知不觉地大了。我天真地以为“远在天边”的阿黄就算是神通广大也不可能察觉到这边的动静,说时迟那时快,周围那群与我聊得正嗨的伙伴们突然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不约而同地沉默了,齐刷刷地坐的笔直。仅仅一眨眼的功夫,整个动作便一气呵成,没有半点拖泥带水。此时就算是反应再慢的人也该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我心里一沉,猛地扭过头去,可惜为时已晚,阿黄竟已候在我的身旁多时了。“唉,大意失荆州呀”,我低下了我高昂的头颅,等待暴风雨的来临。但意外的是,阿黄只是意味深长地望了我一眼,就示意我坐下,继续幽默风趣的课堂。

我惊讶于阿黄怎么不批评我?这不,在下午放学之时,就有一位“钦差大臣”来传唤我。一丝寒意顿时在我内心深处晕染开来。要知道,前途未卜呀,再加上周边伙伴掩饰不住的笑意,我拖着灌了铅的双腿,怀揣着压抑而忐忑不安的心情准时赴约。

还是那个平淡的下午,也许是因为时间晚的缘故,阳光也收敛了锋芒锐气,透过云层照在我的身上,却感不到一丝暖意,我一边看着自己拖在地上的的影子被时间的手把玩得又细又长,一边有气无力地磨蹭着。这一小段路,我竟走的格外漫长。只见那扇平日敞开的门虚掩着。我透过门缝一瞧,便将室内的情形一览无余。其他办公桌都是空的,只剩阿黄一个人伏在桌前备课。

吱呀一声,我推开门走进去。阿黄见我来了,便拉过一把椅子,招呼我坐下,我抬起头,迎接我的是一个眼神,那是怎样的一种眼神啊,有关爱,有温馨,有期望,有激励,那么闪烁,给人温暖,给人勇气!她静静地看着我,眉头平展着,眼睫毛时不时眨动着,昔日严肃的面庞,挂着一抹温和的笑容。沉默了好一会儿,她才缓缓道了一声:“你可算来了。”阿黄此时的语气与往日抑扬顿挫的腔调大不相同,取而代之的,则是博学多闻的长者风范。她语重心长地说:“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知错能改,错误就会减少甚至消失。犯一次错误就等于在纸上画上一个小黑点。老师知道你已经知道错误了,这个小黑点能擦掉对不对?”……望着阿黄的脸,我的内心便悄然泛起阵阵涟漪。想到之前的所作所为,心里不禁滋生着一份歉疚。临走时,阿黄给了我一个糖果,说是我以后的做法一定都是甜的。

站在门口,我回首一望,阿黄又像满载谷粒的麦杆一般垂了下去。望着那深埋进书里的背影,就仿佛触及到阿黄的内心,那真是一位教书匠犹如红烛一般燃烧自已照亮他人的博大胸怀。我长叹一声,陷入了沉思…

7.网络对中国传记文学的影响与意义 篇七

关键词:网络时代,传记文学,特点

传记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模式在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从中国传记文学的鼻祖《史记》算起, 已经有2000多年了。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传记文学在中国是作为史学的附庸存在的。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则是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最初的倡导者包括梁启超、胡适、郁达夫受西方传记文学的影响而引入中国后而兴起的。 (辜也平, 2005) 尽管引入了新的写作模式和方法, 传记文学在中国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在最近十多年, 传记文学发生的变化比前2000年的变化总和都要多。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因特网的出现而引起的。

一、传记文学的变化

今年来中国传记文学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1传主的变化

在中国, 传统上都是给皇亲国戚、将军、大臣、著名学者、诗人等有巨大影响的人物作传的, 平常百姓事难有这份殊荣的。但在因特网出现后, 出于不同的动机, 每个人都可以写传, 企业家、电影明星、甚至年轻的青春偶像都可能为自己写传。这导致传主由传统的为他人作传为主变为给自己作传、由传统的为领袖、英雄、名人作传变为凡人作传, 同时也导致传主的年龄有逐步降低的趋势。

1.2载体和传播方式的变化

在载体方面, 由传统的纸质媒介为主变为纸质媒介与电子媒介并举、且以电子媒介为主;互联网的出现, 也使传统的传播方式出现了变化, 以往印刷后再传播的传统模式逐渐为写作即传播的模式所替代。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重新定义了大众传播的概念。网络的大众传播是建立在人际传播基础之上的, 同时, 网络还有了社区类型的小众传播 (丁国旗, 2008) 。这方面的变化是最显性的。

1.3传记时间跨度的变化

在传记时间跨度方面, 由以全传为主变为以小传为主。传统上, 中国的传记要将传主的生平用非常概括的话语描述完备, 大多数的传记要包括其出生至死亡期间的重要事件, 传记时间跨度很大。网络传播平台的出现让传记的写作更为容易、随意, 商业化、大众化的趋势也让平凡人有了立传的可能、愿望和需要, 由于记载的事件本身时间跨度小, 导致传记的时间跨度也呈现减小的趋势。

1.4作品特征的变化

在传记作品特征上, 由传统的以文字为主变为文字、图片、音乐并举。网络的出现使得传记作品的表现形式更趋多样化, 可以将文字、声音视频、图像等以“超文本”形式链接起来, 从而给读者提供更大的阅读空间与想象空间, 带来更为丰富的娱乐兴趣与享受, 也使得传记文学更多地从史学转向娱乐领域。

1.5作品内容的变化

在作品内容方面, 由传统的以雅言、美德等正面题材为主, 变为大众化、粗俗化的杂言、隐私并举。传统上, 传记作者大都选择传主的一些文雅、高尚的话语, 或者有教化意义的行为来记载。而网络的出现,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使得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思想观念多元化, 相当一部分人甚至产生对传统的叛逆心理, 这使得他们把以前认为不能张扬的想法、事件都拿出来炫耀。这是网络时代传记文学的另一个变化和特点。

二、网络对传记文学的影响

网络的介入引起了中国传记文学多方面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变化将给中国的传记文学带来长远和深刻的影响。

2.1对传记作者和受众关系的影响

网络的介入对传记作者和受众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传记作者和受众之间原有的不对等关系的瓦解以及新型的平等互动关系的建立上。

在传统的在传记文学的撰写、印刷传播阶段, 传记作者和受众处在不对等的关系状态 (丁光梅, 2008) , 传播者和作者的关系是间接的, 传播者的影响并不表现在传记写作的前台, 他们实际上拥有文学作品出版、发表的权利, 文学受众只能是被动地接受, 就某一题材而言没有选择权。受众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以及对作品的看法需要通过信件、座谈、电话等形式与作家、编辑或其他读者交流, 具有很强的滞后性。这些交流意见对传记作者创作思路的调整、对文本形态的改变难以产生作用, 也就是说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制约了受众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

网络的出现和新的传播方式打破了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界限, 抛开了传统传播模式中的传播环节, 与传统模式相比, 作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更为直接, 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和丰富性使得受众首次拥有了充分的选择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的隔膜, 消解了传统传记文学的森严体制, 改变了读者在文学交往中的被动的、被训导的地位, 突出了其交往主体的地位, 在读者和作者之间建立了相对平等的互动关系 (丁光梅, 2008) 。

2.2对传记文学写作模式的影响

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为传记文学的交流和创作创造了更广阔、自由的交流空间, 也为多媒体化的文本创作方式成为现实。传记文学作者在将他的作品在网上发表后, 还可以在网上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后期解说, 回答读者提问, 而读者在阅读中可以随时通过跟帖、回帖等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 表达真实的想法, 也可以给作者发信、留言。根据读者的意见, 作者甚至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后再发布。而读者之间也可以互动, 他们在网上表达读后感之后, 还能引发其他读者以及作者进一步的对话和交流。从纯文学的角度看, 甚至出现了在线共同写作的模式 (孙延蘅, 2002) 。也许不久的将来, 传记文学也会出现由多位作者共同在线写作的方式。

2.3网络对传记文学表现手法的影响

网络的出现为传记文学提供了全新的表现手法, 从传统的文字为主转变为表现手法多样化, 可以将声音、图片甚至视频等轻松地结合起来, 大大提高了传记文学的表现力。这些新型的表现手段具有更大的直观性、娱乐性, 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期待与阅读心理 (焦雨虹, 2007) , 这种多媒体化的表现手法比单一的文字更能激发读者的心灵回响, 从而达到更好的文学效果。

2.4网络对传记文学的负面影响

但网络对传记文学的影响也并不总是正面的, 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负面影响是网络的出现使得传记文学出现了文学水平下降和思想性不足的问题。传统上, 传记大多数由专业作家写作, 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持传记的专业化水平和思想内容。网络作者通常不是专业作家, 大多是在某段时间兴趣高昂时的即兴之作。由于心有旁骛, 他们很难深入地去思考和构思, 因而写作对于这些人来说只是一种情绪释放和宣泄, 写的内容仅仅是个人的体会和感触, 这很难保证其作品的艺术水准和思想性。

结语

网络的出现促进了传记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但是如何在繁荣的同时, 维持传记文学应有的学术水平,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 使传记文学向全新的高度发展, 是所有传记文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丁国旗, 对网络文学的传播学思考,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 (2)

[2].丁光梅, 论网络传播对文学交往主体关系的影响,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8 (1)

[3].辜也平, 论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民族特色, 文论, 2005 (2)

[4].韩春萌, 论传记文学的分类及其文体特征--兼就所谓“两韩之争”与韩晗先生商榷[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6年 (2)

[5].焦雨虹, 图像、媒介与娱乐——消费文化与传记研究, 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年 (11)

8.破碎的传奇,残次的传记 篇八

在大元和李德胜北京相遇的开篇里,大概称得上是最不忍卒读的一段小说。故事枯燥、情节唐突不说,单是老套的叙事和乖张的用词,就足以成为没有耐心读者放弃的理由。幸好作者是有着数十年叙事经验的老手,不动声色进入华章部分,并能在高潮跌宕的情节中注入独特而沉着的“中年气氛”,这既是老练小说家的本事,也是令《牛鬼蛇神》不至于沦为一部丑陋小说的理由。

有评论落井下石地称,《牛鬼蛇神》中穿插的玄学和思辨部分是装神弄鬼且不得要领,但在我看来,这部分内容倒是读得神采飞扬。以马原这位资深的小说原创作家身份和常年研究经典文学的经历,再加上过于传奇的生活经历和勤于思考脑力激荡的习惯,这部分应该是多年洞察揣摩之后的精华一笔。关于“科学、真理和常识”的辩证,以及“外星人是否存在”,还有“人之三大问题”的思辨,尽管有啰唆和重复之感,但也一样可以称之为一个聪明人的精华思考。马原在这部分的才华,如果不能拥有一个与爱因斯坦并肩的人类精英头衔,至少送其一个大师名号是不过分的。

还有关于大元在西藏的遭遇和传说,也是小说中极其精彩的部分,尽管这种写法早就过时了。在写到琼布如何猎熊更是让人有了一种海明威在写《老人与海》的错觉。这当然不是马原的模仿或者致敬,而是他作为一个英雄主义者的一种流淌,自然而然。

诸多魅力和美感,如果置于一个过于虚妄的企图构建自我传奇的野心之上,呈现出来美之背面,也是小说叙事中一触即发的事情。1966的北京,八十年代的西藏深处,1983年的海南山区,2011年的北京地铁,几段传奇成为叙述者大元的一生中几个节点,毫无疑问,作者是当传奇来写的,写出来也颇有传奇之感,但让读者从这样的主人公想到作者自传性的故事,意在叙述履历般将自己写成传奇的命题,难免产生几分隔离感。这种隔离不仅仅是基于不信任小说家的语言,更是对个体依靠历险、偶然等事件塑造个人传奇的一种抵制。人,终归是人,纵览神迹无数,也无法就此超越凡人。倘若你注定是一个传奇,也只有事后从他者的口中讲述出来时,才具备可信性,就更甭说历史、证据、论据等资料性东西的出示了,于小说文字是没有办法令人完美信服的。文字的妙处在于美得出欺骗性,但它无法承载那些滔天的野心和自我传奇的虚妄。

人,生于肉胎,归于尘土,有生之年成为传奇的假象,要么是二得过头之人的幻想,要么是眼高手低者的一出拙劣演出。作为观者,在浩浩荡荡数十万字的阅读之后,也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了。从传奇到“参悟人生奥秘”,这里搅和在一起的是难得糊涂的作家和流俗嫁祸的评论家的一次合谋,从新闻中的强势报道,到如今的“悄无声息”,你可以说大众审美一文不值,但大众的选择的确偶尔也有对的时候。

牛鬼蛇神

作者: 马原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5月

定价: 42.00元

遗憾理由

9.伟人传记的读后感 篇九

在海伦凯勒她出生几个月的时候,因为一场病,让她失去了宝贵的听力和那双将要探索世界的眼睛,从此他成了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重废残疾的人。

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学习,可谁也没料到她能凭着自己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向可怕的疾病挑战,在病魔面前,她没有屈服过、没有认输过。而是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和难以做到的困难。

海伦。凯勒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女孩,她凭着顽强的、惊人的意志学会了读书和说话,脾气不再暴躁,甚至开始和亲人以外的人沟通。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语言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的嘉奖。

如果把我和海伦。凯勒相比,我是渺小的,她那种惊人的意志、顽强拼搏到底的精神、对美好明天的懂憬,无法与之相比。

10.人物传记的阅读攻略 篇十

从文体来看,主要以人物传记为主;从选材来看,传记涉及的人物主要有四类:潜心钻研的学问家,见识卓越的教育大家,追求卓越的科学家,还有为国为民的政治家,他们大都是传承爱国情怀、体现时代精神的人物。文章蕴涵积极昂扬的情感基调,对激发人的志气,培养健康的人格,增强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增长应事接物的智慧,都有一定的启迪借鉴作用;从题型上看,兼具稳定和灵活的特点。题型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形式多样,相对灵活。总起来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三个重要方面。

在实际的阅读考试中,大多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畏惧和懒惰心理。由于传记中的人物大多与我们不是处于同一时代,这种距离感无疑会给学生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有些学生一面对这些文章,就会有一种“哇!好难哦”的畏惧心理。有些学生本可通过自己的仔细阅读解决一些问题,但也懒得去做。

2.读不懂文本、审不清题意。这是阅读能力不足的表现,多

数学生由于平时读得少,思考得少,所以阅读起来自然就不那么

容易。

3.不能准确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让人遗憾的是虽然有些同学能够体会或者感受到一些什么,但一下笔写出来的内容所表达的意思却并非自己所想的那个意思。

因此,我们有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1.树立信心,不怕困难,有方法一定要用,在成功中享受快乐,在挫折中重拾勇气,相信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

2.读懂文本,审清题意。

(1)弄清问题,明确问的是什么,带着问题有备而读。

(2)速度文本,整体领会文本内容,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弄清文段写了传记主人公哪些事,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品质特点。这需要我们抓住文本中的叙事和描写,分析传主的个性、情感,把握传主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作者特意为一个人物立传,其目的就是要突出其事迹、刻画其形象、张扬其个性、凸显其思想、弘扬其品格,而这些目的的达成总是通过对传主的事迹、言行、成就的叙述描写来体现的,因此,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

(3)区分出作者的评价成分,弄清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基本

倾向。

传记一方面对人物生平进行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传记中的“评”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以,阅读这类文章必须注意分析作者的评论性语言。

(4)细读文本,圈点勾画,准确圈定答题信息区域。

第二遍精读文本要带着问题,有意识地细读全文,注意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与细节,勾画出问题的相关信息区域,尤其注意叙述以外的其他议论性、阐发性的内容。强调两点: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二是准确圈定答题信息區域。

(5)深思熟虑,尽量精确表达。

将问题与文本紧密衔接起来。对文本内容作深入思考,对传记人物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以及作者所持的态度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对试题具体问题思考分析时,坚持“整体原则”“语境原则”和“知世论人、知人论事、事中见人”原则,问什么,答什么。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删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11.科学家的传记 篇十一

最近十年来,柯律格的研究在国际上声势越来越大,对国内学术界也开始产生巨大的冲击。目前他关于中国艺术的几本著作正在被翻译成中文,已经出现在三联书店与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新书预告当中。而《雅债》一书,也已经在2009年9月由三位台湾学者翻译完成,在石头出版社出版。[2]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三位译者中有两位曾经直接受教于柯律格教授,因此他们的翻译肯定最忠实于原著。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即便在原著中出现的小瑕疵也被他们如实地翻译过来了。例如在第六章柯氏提到了文徵明《猗兰室图》中的题跋“嘉靖己丑徵明为朝爵画猗兰小景”,误将这一别号图的主人拼为“Chaoshun”(p.125),并感慨在文献中找不到此人的资料,而译本中竟然也默契地将此人翻译为“朝舜”(第173页),不知这是否意味着译本曾经过柯律格的校对。总之,基于对译本的忠实,在阅读中我时刻对照两个版本,在下面出现的引文中我将采用中译本的翻译,并在必要时标明两种出处。

在简单交代完版本问题之后,我们将可以通过引用原文来继续上面的话题。2009年柯律格在“致中文读者”中首先明确了其研究文徵明的资格:首先,他接受过专门的中国语言与文学训练;其次,“当我还在伦敦的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担任策展人的时候,便常能磨练自己的眼力,故对中国艺术里的漆器、家具、玉器及瓷器等,也算是小有心得”。这两个声明让我想起早在1947年约翰·波普(John A.Pope)在无情地批判了巴贺霍夫(Ludwig Bachhofer)后的结语:“努力以大量第一手研究训练其眼力的汉学家,以及努力掌握汉学工具的艺术史家,他们的工作将会更有价值。这个双重训练没有琐碎的承诺,但它是有可能将光明洒向依然为误解与无知所蒙蔽的领域的唯一途径。”[3]柯律格显然想到了巴贺霍夫对文徵明的评价,他在“后记”中为之开脱道:“对于纳粹迫害下的流亡学者Bachhofer而言,艺术家的自主性或献身艺术的执着,可能不单单只是个具有历史回响的议题。更值得玩味的是,当研究文人艺术的风气在中国以外的地区蓬勃发展之时,正好也是美俄冷战方炽之际;对照于当时中国艺术家备受钳制的处境,一股对古代中国艺术家所享有之自主性的新冀求,亦因此而生。”(第246页)然而,巴贺霍夫的时代毕竟已经离我们太过久远了,柯律格将其作为自身的虚拟对手似乎多少有些“为古人担忧”了,在上述引文之后他接着写道:“要为中国艺术撰写‘社会史(social history)’得要等到这冀求已渐趋缓的1990年代方能进行。”如果单看这句话,我们不禁会感到疑惑,这未免也太对50年来国际上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成果视而不见了。幸好,柯律格其实对学术史的边界很有把握,他明确指出所谓文徵明的“社会性艺术”,并不是一种带有统摄性的单一模式,对他来说“纷然而独具的细节,才是真正要紧的。因此,研究这样的社会性艺术,自与一般所谓艺术的社会史(social history of art)极为不同,因后者仍受制于(反之亦然)将艺术品优先视为某种‘其他东西’的反映,无论这东西是‘时代精神’或是‘生产模式’”。(第247页)正是通过与这些术语拉开距离,柯律格在学术史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除了自身训练有素的眼睛与解读文献的能力之外,柯律格赖以在文徵明研究上超越前人的还有两个外部“资本”。其一即为取代旧框架的新理论。柯律格知道,研究单一人物的著作自从70到80年代“新艺术史”风行英国以来已少有人问津。因此当带着新的观念回到这一看似保守的写作方式时,他必须求助于其他学科的理论预设。对此柯律格毫不讳言,在“致中文读者”中指出:“如人类学家的作品,以及那些讨论‘自我’与‘个人’在不同时代里如何被建构、并挑战艺术史于19及20世纪初成为学科时所依凭之哲学论点的著作,对我而言便格外重要。希望随着本书的开展,读者们会更明白这些作品对我的深远影响。”如果说这是柯氏最想在著作中呈现给读者的面貌的话,那么他确实成功地做到了,在下文的讨论中我们还将在他的不断提醒下涉及到这个话题。第二个“资本”则是大陆学者周道振在1987年所编的《文徵明集》。正是由于周道振夫妇对于文徵明文字的大量收罗远远超出了文氏官方文集《甫田集》的范围,才使得柯律格对两种文集的不断比较成为可能,也才使得他的人类学理论找到了用武之地。不过,若要论起“纷然而独具的细节”,我们却不能不产生疑问,关注文徵明二十余年并于2004年出版《雅债》的柯律格,为何没有注意到周道振的另外一本力作,即1998年就已经出版的《文徵明年谱》,至少在《雅债》的注释及参考书目中我们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可以肯定地说,缺少了这一必备的参考文献,柯律格在细节的分析方面无可避免地要大打折扣。

看过一头一尾,我们很快将要进入正文的阅读。

关于“引言”

引言部分开始于上面提到的学生提问。柯律格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心存顾忌,因为他发现在文徵明生前留下的文字中,我们今天所讲的艺术并没有占据显眼的比例,甚至在当时已经流行的传记资料中也很少将其视为一个“艺术家”。他认为“现下对于主体(subjectivity)的讨论方式其实只注意到文徵明作品的极小部分。在中文世界以外,这小部分的作品基本上指的是明代语汇里称之为‘画’的物品,少论及其‘书’”,他说:

除了含混不清的介绍,人们对文徵明书法的内容亦缺乏深入了解的意愿。这些书法作品有很高的比例是为了特定场合、及特定受画者所书所作,却常被轻鄙为应付社交之谊的产物,因此对“身为艺术家”的文徵明应该是较不能反映事实、无关紧要的作品。然而,文徵明所写的文本,无论是信札、祭文、序或是诗,即使今日原迹已逝,只有经过修订而印刷成书的版本留存,这些文字原本都是一件件的书法作品。(第11页)

在第二次通读全书之前,这段话在柯律格著作中的重要性或许不容易被注意到。他在《雅债》中对读者许下诺言,就是要研究文徵明书画作品具体的创作情境,一开始他甚至想藉此研究风格问题,“以为真有可能建立画作风格(画成何样)与其制作之社会情境(为谁而画)的关系”。很快他放弃了这一理想,“相信此间的关联性已细致且复杂到今日无法察觉的程度”,但是其野心仍然体现在著作的副标题“文徵明的社会性艺术”之上。举个例子,文徵明的一件代表作《古柏图》是晚年为得病的张凤翼所作(这一点葛兰佩[Anne De Coursey Clapp]在其关于文徵明的专著中早已专门提出),“图像与诗作中复杂的视觉与文字隐喻,不只是修辞的表现,亦是‘送礼’(gift—giving)这一社会行为的体现。透过画上题诗,我们清楚得知送礼的时机、情境以及受画者的身份。许多文徵明的作品亦可透过类似的题跋来定位。然而,如果题诗与画卷分离(此事经常发生),我们便无法复原这件作品的原本脉络。因此我认为,文徵明作品中有好大一部分(我将刻意地模糊其数),其实都可以在送礼的活动中找到之所以产生的根源”(第11页)。然而如果读者期待着在该书中能够读到一系列画作的创作情境分析,则很可能会大失所望。柯氏的确尽其所能利用周道振提供的文献寻找他所感兴趣的文徵明的社会关系,但却似乎对其“艺术”毫无兴趣。这时,读者应该想起上面的那段话,原来,文徵明所流传下来的所有文字都属于柯氏书名中的“艺术”,至少都是书法艺术,正因为如此柯律格才会感慨文徵明的书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真的吗?)。

对此柯律格还举了一个例子:

如果我们视文徵明《千字文》这类标准的书法习作为“艺术品”,只因其流传至今,而不理会他为姨母写的祭文,只因其现已无存,可谓一开始便划地自限了。(第11页)

通过这个例子柯律格巧妙地将文徵明留下的所有文字都纳入“艺术”的范围,然而这可不是个恰当的例子。有趣的是,柯律格苦口婆心地要说服我们注意区分历史上文徵明的形象以及千差万别的社会情境,但他却宁愿将文徵明的所有书法(也许还有绘画)视为铁板一块。《千字文》对于文徵明而言,绝不至于与包括祭文在内的其他所有书迹毫无区别(除非他在写的时候想到了《姨母帖》)。文氏一生所临写的《千字文》大概不下数百件,足以比肩智永和赵孟頫。事实上早在《题赵松雪千字文》时文徵明就已经表露出他的目标:“永禅师书《千文》八百,赵魏公书当不减此。”(《甫田集》卷二十一)《千字文》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学标本,代表着一种权威的书学传统,对此文徵明不仅恭行临习,还力行推广。原来,据说智永作为王羲之七世孙继承了王氏家学,其所书《千字文》八百本与浙东诸寺各施一本,大力传播了家族书法。文氏此举显然是依样画葫芦,不能简单地视为“书法习作”,与平日书写的应酬文字自不能说毫无差别。

在“引言”剩下的篇幅中,柯律格愉快地交代了他真正的兴趣点:牟斯(Marcel Mauss)《礼物:旧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功能》[4]中关于礼物、商品的理论;Arjun Appadurai、Nicholas Thomas、Annette Weiner等人类学家对“礼物”概念的持续关注;杨美惠、阎云翔、开普耐(Andrew Kipnis)对中国城市与村庄的田野调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礼物”的研究;作为可借鉴的先例,“礼物”的观念在西方历史包括艺术史研究中的运用;以及“英文世界里重建中国艺术家交友圈最早的尝试”,等等。牟斯关于“礼物交换”的开山之作显然给了柯律格足够的信心和鼓舞,因为在这部考察了多个地区和民族的巨著中,“莫斯没有离开他在巴黎的寓所就实现了这一目标。他潜心钻研民族志资料以及一切可供利用的语言学素材;但是,他之所以成功,则完全因为他同时也是社会学方法的大师。莫斯就像一位深入乡野的人类学家那样工作,以训练有素的心智,投入到那些原始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去。他不仅观察他们的生活,同时也经验了他们的生活。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人类学家,也都把莫斯视同我们当中的一员”——这段话出自柯律格的前辈,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埃文斯—普里查德(E.E.Evans-Pritchard)为1970年英译本所作的导言。[5]

与几位人类学家一样,为了将“礼物交换”的理论用于中国对象,柯律格找到了《礼记》中的一段话:“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有了这把尚方宝剑,柯律格将全书进一步分成三个部分,以讨论文徵明各个时期不同的社会关系。第一部分包括前三章,大致对应于入仕之前;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第五章,大致对应北京时期;第三部分包括后三章,大致对应辞官返乡之后。

关于“第一章:家族”

这是文徵明的第一笔债,用柯律格的话说,“自其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文徵明就成了一个社会主体(social subject),负起漫长一生中接踵而来的一连串人情义务。其中最直接的莫过于对文氏家族在世或已逝成员的义务(指其父系家族,称‘家’或‘氏’)。此外,姻亲亦是他尽义务的对象,先是对母系家族,既而扩展到自己妻子的亲族,由是而渐延伸成一片广布而模糊的亲戚网络,如连襟,或子孙辈的亲家等”。(第25页)

如果说柯氏在本章中关注于文徵明的社会性艺术的话,那么最明显的例子当数《仿李营丘寒林图》的创作(可是这幅画作于1543年,当时的文徵明已步入晚年)。文徵明的画面题跋交代了当时的情况:文氏刚刚丧妻,武原李子成不远数百里赶来慰问,期间文徵明(显然因为客人姓名的关系)与其谈及李成寒林,因而乘兴当场为其作画。柯律格认为这位李子成正是利用了这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获得了文徵明的画作,而文徵明则“如此迅速回礼、如此直白地道出(画跋异常直接地说明当时情境),并以如此精审的画当作回礼,文徵明有效地清偿了这笔人情债,且关上了日后继续对李生负担人情义务的大门”,因为“这符合牟斯(Marcel Mauss)所勾勒出的关于人情义务的收、受及回礼的经典模式”,也符合一些人类学家所强调的“收受时机方为重点”的理论。(第44页)他进一步认为,“文徵明那些清楚写出题赠对象的作品,代表的极可能不是两人间的亲近关系,反而是恰恰相反的情况”。(第45页)

除了这件作品之外,柯律格在本章中主要提及了文徵明的几篇题跋、墓志和书信,由此来揭示家族中的人情义务,当然,如前文所示,柯氏已经打好伏笔——这些都是“文徵明的社会性艺术”。可是,本文在此仍然忍不住想为柯氏增添一个更加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停云馆帖》的摹刻。停云馆是父亲文林所留下的遗产,文徵明继承了这一文化产业并传播了文氏家学,在这部大名鼎鼎的法帖中不仅有历代书家的作品,还有文徵明本人的题跋与书作。这里面的关系值得好好探讨,正如柯律格所说:“当他成为文家成就的新神话时,无论其个人的成就有多么灿烂辉煌,他也是以文家一份子的身份而获得颂扬。”(第48页)

柯律格注意到,文林去世时,文徵明请杨循吉撰墓志铭,并在给徐祯卿的信中提到理由——“杨公一代名人,其文一出,人必传诵”;然而在杨的文集中却找不到这篇文章,“因为对杨循吉来说,他对文家的义务还不足以让他将这篇墓志铭收入自己的文集中,因此这篇墓志铭只会在看得到杨循吉亲笔原迹的文氏家族成员间流传”。(第29页)对此柯律格不禁困惑:“难道这样的交换代表的是纯粹的商业关系吗?这是否与将丧礼祭文收入文集中的徐祯卿所代表的关系完全不同呢?然这又是个容易提出却难以回答的问题。”(第29页)柯律格很可能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文徵明对于杨循吉所撰的墓志铭并不满意,而杨循吉对其修改要求更是大为光火,以至于最后要第三方的加入才基本修复了彼此间的关系。不过,我不知道这一补充在柯律格看来究竟会是正面还是反面的证据,我想两者都有可能,关键还在于他想将其置于哪条理论,达到哪个目的。

关于“第二章:“友”、师长、庇主”及“第三章:“友”、同侪、同辈”

在关于“友”的两个章节里面,柯律格关心的是所谓“恩庇(patronage)与侍从(clientage)的关系”。他首先注意到文徵明四十来岁时写下的《先友诗》,并逐个分析了这八位前辈与文徵明的关系。在提到庄昶时,柯律格自信地说:“对于文徵明与第三位友人庄昶(1437—1499)的关系,我们同样亦接近毫无所知。”不过柯律格又根据周道振《文徵明书画简表》所著录的“莲鹭图”找到了他所认为的二人间唯一的关联:“此画今虽不存,但周道振根据庄昶写给文徵明以谢其赠画的一首诗,将该画年代定为1493年。在这首诗中,庄昶亲切地称文徵明这位年轻晚辈为‘文儿’(‘Wen minor’[Wen er]),至于其他的往来就只能用猜测的了。”(第51页,p.36)英文读者肯定难以相信,倘若亲自翻阅周道振的著作,就会发现原文其实是“庄昶《定山集》有《败荷鶴鴒图为文二作》诗。微明本年在滁州从庄昶学,此图本年作。”[6]将表示排行的“文二”换成亲切的“文儿”,看来并不是中文翻译者的错误,只是不知道柯律格此举到底出于什么目的,或者仅仅是疏忽而已。庄昶与文徵明的关系其实比柯律格所知道的要更加明朗一些。除了书画题跋之外,二人之间还有诗歌来往,文徵明最早的《甫田集》四卷本中就收入了两首对庄昶的知遇与教导表示感激的诗歌,而庄昶收入《定山集》的《赠文二》也有“但觉忘年得友迟”等极为赞许之句。种种证据表明,文徵明二十岁出头时确曾从学于庄昶,以至于黄佐《衡山文公墓志铭》及冯时可的《文待诏徵明小传》都没有忘记这层关系。假如柯氏能仔细阅读周道振的《文徵明年谱》,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7]

关于“第四章:官场”及“第五章:“吾吴”与在地人的义务”

对于文徵明在北京官场的三年与其艺术生涯的关系,历来存在着这样的说法:从北京回来之后文徵明过起了与世隔绝的自由艺术家生活,以书画创作为主;传统观点将这三年当作文徵明艺术史上的空白,也有人认为这段时间对于文徵明画风转变而言至关重要。柯律格对这些说法表示质疑,并做出了一些精彩的论述与统计。他颇有见地地指出“这些都是后见之明,仿佛其仕途经验在一开始时便注定了不可能‘顺遂’,只是为了造成失意的结局。文徵明当然不是为了在画风上有何突破才走这一遭,故亦不能据此而评判其仕途的成败”。(第99页)柯律格这么说是为了建议读者换一种角度来看待文徵明,注意他“终其一生与‘官’往来的各种方式,以及他身处官场时各种不同的应付之宜”。不过,如果仔细体会文徵明的诗文,我们也可以发现出仕与归隐的矛盾很早就纠缠于他的内心,所谓“欲为绝世行,道远恐不支”,[8]若想看清文徵明出仕的心态,或许还真地需要更深入的考察。

文徵明此期家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此只是人事太多,不能供给”。柯律格提到艾瑞慈(Richard Edwards)曾将其理解为“这里社交活动太多,让人几乎无法应付”,而他却别开新解:“收到的礼物太多,让人几乎无法一一回赠。”(第111页)在第一章中柯氏就已经提到文徵明在文林治丧期间的另一封信“到家,人事纷然,加以哀荒废置,未遑裁谢”,并理解为:“这可能是文徵明众多感谢亲友为此丧事致赠礼品的信札中,意外流传下来的一封。信中用‘人事’二字代表礼物,是最晚开始于宋代并沿用到明代的习惯用法。”(第29页)在这前后两处,柯律格都通过注释提醒我们注意他发表于1997年的专文《中国艺术中的礼物与赠与》,[9]显示了他在这种研究方法上的长期关注。

晚年的文徵明曾经致信知府谢绝为其建立坊表的好意,理由是“夫声闻过情,君子所耻。有损无益,贤者不为。今大巡郭公,欲为某建立坊表,出于常格,区区浅薄,岂所宜蒙?深有不自安者”。柯律格认为真正的原因是“也许于生前树立坊表是很粗糙的纪念方式;因为在此事之后,文家人至少享有五座这样的坊表,于有明一代,主导着苏州城西北角的地景。另一种更细致的方式,可让菁英同侪与乡里大众在城市景观里意识到家族的名望,此即立祠,乃国家授权用以祭祀著名历史人物之处”。因此他认为文徵明真正在意的是建立文天祥祠,“在文章中不断拉近自己与这位宋代忠臣、名宦暨烈士文天祥的氏族渊源”。(第126页)这本身可能就是一种比较粗糙的推论,实际上文林并不赞同将家族与文天祥牵强地联系起来,文天祥祠的建立大概出自于文森父子的一腔热情,文徵明只是在文林去世后遵从了文森的做法,很可能还为此付出了改名的代价,因为“文壁(璧)”正与文天祥之弟同名。此外,文徵明对于“如何永垂不朽”的认识很可能远比柯氏想象的要细致得多,他不仅谢绝坊表,还曾向学生明言不愿进入乡贤祠;正德十年(1515)秋天,他与吴爟、汤珍、王守兄弟纵步城西,饮于葛氏墓,忽然感伤起人生无常:“上题生前爵,下表没世功。辛勤名世图,岁久已尘蒙。剔藓三过读,漫灭不可终。人生本柔脆,所恃身后公。金石且复尔,浮云安足崇?”[10]可见,对于家族名声的传播,文徵明比我们想象的要想得更多。

热衷于社会学的柯律格是个统计高手。在第四章中为了揭示文徵明所可能产生的心理变化,他做了一个精彩的统计:“文徵明在世期间,苏州共有廿九任知府,多数只在任二至四年。知府比县令重要,其记录自然更为详实;我们可根据他们的生卒年资料,约略推算文徵明到何时会赫然发现知府甚至比他自己还年轻。想来当时他心里一定很不好受……”(第104页)然而,在研究文徵明的地方观念时,他的这类统计似乎并不总是具备足够的说服力。他说:“若身为文徵明的近邻,似较有机会请他撰写墓志碑传。因此总数83篇的墓志文章里,便有26篇什为同邑长洲县人所作,几乎是为吴县人所撰数量的两倍(仅14篇)。”(第135页)倘若查阅地方志,他会发现长洲的面积与人口大概也是吴县的两倍。

关于“第六章:“友”、请托人、顾客”及“第七章:弟子、帮手、仆役”

柯律格在第六章中继续了精彩的统计。葛兰佩曾于1975年根据《甫田集》指出文徵明“没有任何一篇带有年款的散文作于1527年至1545年间,而文徵明的画作却在这段时间内增加了十倍”,因而她断定此时的文徵明已经将主要的精力转入了绘画。可是柯律格却不同意这一点,他借助周道振的收集工作做出了新的统计,发现“文徵明在1530年代,即传统上被理解为其专心致力于书画创作的时期,更频繁撰作这类文章,甚至比前三十年加总的数量还多”。(第156页)这是柯律格否认文徵明回乡后“自绝于俗世”,成为“自由艺术家”的重要证据。然而,在文徵明自己与当时人看来隐居的关键在于什么呢?在什么程度上与世隔绝才算隐居呢?我们不应当要求柯氏对此做出回答,因为这并非《雅债》一书所关心的问题。不过,这同样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第七章开始于柯律格冷酷的理论思路,即文徵明与其晚辈间“有来有往(reciprocity)与人情礼数(obligation)的法则均历历可见”(第193页)。在描述文徵明与陈淳的关系时,柯律格断言“至少可以肯定,文徵明所授之业,乃是其自我蕴蓄多年的书画涵养,以及上接元代甚或更早期的文化传承”。(第196页)不知道柯氏如此肯定的信心从何而来,从书画风格来看,两人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而且众所周知的是,文徵明自命为陈淳的“举业之师”而否认在书画上的师徒关系。

关于“第八章:艺术家、声望、商品”

在这一章中,柯律格对文徵明的传记资料做了非常有意思的研究。他首先对《甫田集》中的题跋进行了统计,发现“《甫田集》中共录有49则题跋,其中39则(80%)是书跋,而十则(20%)是画跋。相对于周道振辑校的《补辑》,180则题跋中有99则是书跋(55%),而有81则(45%)是画跋。这意味着仍有许多文徵明所书的跋文不被认为值得收入《甫田集》”。(第216页)柯律格提醒我们,“如果将文徵明几个世纪以来积累的声誉抛在一边,我们甚至可以怀疑,‘绘画’是否总是同时代人用以看待文徵明的主要场域”。

紧接着柯律格依次考察了文徵明身前身后的传记资料。首先他注意到,陆粲所撰的两篇《翰林文先生八十寿序》未曾提及绘画,皇甫汸的《代郡守寿文太史九十序》也大致类似。随后他仔细分析了文嘉的《先君行略》、黄佐的《将仕佐郎翰林院待诏衡山文公墓志》、王世贞的《文先生传》、《明史·文苑传》、1519年版《图绘宝鉴续编》、王穉登的《吴郡丹青志》、1603年的《顾氏画谱》、姜绍书的《无声诗史》、徐沁的《明画录》、郎瑛的《七修类稿》、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1607年的《三才图会》等等。这一考察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验证柯律格在本章开头所预设的理论:

文徵明成为“名书画家”的过程并非纯然只是现代人的误解,而是一段漫长的阻绝过程的结果,阻止我们认识前几章所铺陈的各种主体定位的方式。这是一个“删减描写”(de—scription)的过程,与杜赞奇(Prasenjit Duara)所谓的“层累描写”(superscription)恰好相反。后者若以中国民间信仰为例,则指神祇的新身份并非随着时间而层层叠加,反倒是渐渐减少。因“名望之建立”常是透过文字来进行;故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将检视文徵明生前及死后的文字记录如何将他与我们现在所谓的艺术品逐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何省略文徵明的其他身份、并使其作品之所以产生的物品交换情境隐晦不显。(第216页)

从前面几篇传记资料看来,这的确是一套天才的理论,文徵明似乎真地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成为我们今天眼中的“伟大艺术家”。然而,这难道与特定文体的特定功能毫无关系吗?寿序、行状与墓志铭都属于格式固定的应用文写作,在明代大概很少有人会甘心将书画小道作为“立功、立德、立言”的关键来占据这相当有限的篇幅。以这一点来作为文徵明在当时缺乏书画家名声的证据或许有待商榷,倘若比较当时其他文人(画家)的同类传记我们应该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相反,柯律格所关注的大量文献显示,当文徵明在世时,相比较于其他大部分文人,他已经足够清楚地显示出对书画的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还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折衷的路子——“士夫画”家。

本文显然不是一篇为柯律格教授《雅债》一书所写的书评,而仅仅是学习过程中的读书笔记,因为我并没有在柯律格所规定的游戏规则中(尤其是人类学、社会学的学术背景)讨论这本书的合理定位,相反本文却在另一个逻辑上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这有点像前人所言的“责寺人无须”。换句话说,我所提出的问题也许柯律格教授已经全都仔细考虑过了,只不过这些并非他想在这本书里面强调的重点。可是,如果读者在进入这本书之前未曾对以往的文徵明研究有过一个基本的了解,则可能会对主人公产生另外一种误解。柯律格在理论框架下强调了文徵明的人情债务,冷冰冰的术语与数据体现了这种研究的“科学”态度,然而也许有些读者会与我一样,希望在这个基础上文徵明能够被还原成一个活生生的人,让我们能够更加细腻地体会到他的所思所感。这一点,柯律格没有兴趣,巴贺霍夫没有想过,也许只有回到高罗佩(R.H.van Gulik)的时代才能在西方成为可能。

注释

1[1]Craig Clunas.Elegant Debts: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1470-1559.Honolulu 2004.

2[2]柯律格著,刘宇珍、邱士华、胡隽译:《雅债:文徵明的社会性艺术》,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9月。

3[3]John A.Pope,Sinology or Art History:Notes on Method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rt,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0,No.3/4,December 1947,p417.

4[4]中译本为[法]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陈瑞桦校:《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5[5]同[4],第191-192页。

6[6]周道振:《文徵明书画简表》,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6月,第1页。

7[7]周道振、张月尊:《文徵明年谱》,百家出版社1998年8月,第59页。

8[8]文徵明:《寂夜一首效子建》,见《甫田集》四卷本卷一。

9[9]Craig Clunas,‘Gifts and Giving in Chinese Art',Transactions of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LXII(1997-8),p1-15.

上一篇:医院值班、交接班制度下一篇:胃镜检查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