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山居秋暝

2024-07-06

改写山居秋暝(精选13篇)

1.改写山居秋暝 篇一

王维中年的时候,他的妻子去世了,也没有孩子,一直独居,终身未娶,陆陆续续写了很多诗歌。

不知不觉中,天气变凉了。下了一夜的秋雨,秋意已经走进了山中,它驱走了夏日的炎热,给大地和人类带来了清凉。

王维漫步在小屋中,透过窗户看着空旷的山,一夜的秋雨给这山带来了阵阵的凉意,万物一新。顽皮的月亮在天空中嘻哈打闹,可是一不小心,皎洁的月光射到了松林,洒落到了光滑的地面,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仿佛在给他洗澡呢!王维静静地享受着这份宁静、这份恰如其分的适宜。

正当王维听得入迷时,竹林里突然传来了一阵阵欢声笑语,侧耳倾听,原来是一群洗衣物的女子结伴归来了,走在竹林中有说有笑,个个如桃花一般,美丽动人。也许是她们的笑声感染了水中的荷花,一个个亭亭玉立的荷叶晃动着。走近一看,原来是一艘渔船顺流而下,调皮地向前游,如同一条欢快、活泼的小鱼一般在水中游来游去,动荡的水波和莲花彼此呼应。

春天万物复苏,景色美好,大家都去追求如春天般华丽的仕途。可王维静静地躺在座椅上,心想:“我的仕途正如春天一般悄悄地走了,现在一个人在这里过着清净悠闲的日子,正如这姗姗来迟的秋天这般美好。”

2.改写山居秋暝 篇二

艺术是相通的。外国的古代文艺理论家们很早之前就已经在强调诗歌与绘画的共性。公元前6~5世纪的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曾说:“画为不语诗, 诗是能言画。”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亦犹画”都极好地证明了在西方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对诗和画的结合有了很高的认识。在古希腊、罗马之后的两千多年中, 虽然也有人谈到画和诗的差异, 但诗画共性的观点一直占主导地位。中国艺术家对诗画共性的认识较西方晚了一千多年, 但依文学 (或史传或宗教故事或传说) 底本创作绘画来看, 在先秦时期就有了, 至汉代源于社会需求更是盛行一时。东汉南都南阳汉画馆陈列的汉画, 便来自于各色的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 而这些在那时一般用作官葬的装饰或是佛教禅意的渲染。东汉之前的画作, 多为僧人所作。专业画家到三国时才出现, 且仍以绢帛绘制佛像闻名。到了晋代, 随着绘画的日益昌盛和当时文坛倡导的文风的影响, 一些画家有意识地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付诸画中, 凸显人物形神, 传达画者本意。“以眼现神”的大画家顾恺之的画, 如《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的素材都出自于先人的作品。根据西晋张华《女史箴》创作的《女史箴图》以先贤圣女的事迹规劝当朝当政的女人放弃权势回归本我, 顾恺之用一种图解的样式形象地解释了这层含义。曹植的《洛神赋》以神话隐喻失去爱情的哀伤, 可能也是用爱情的失意隐喻政治上的不得志, 是一篇文学杰作。顾恺之以长卷的形式, 以他出色的绘画水平很好地表现了出来。有人认为赋可以看作诗的一类, 因而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便可以看作是现存最早的一幅诗意图。《历代名画记》还记载顾恺之画有《陈思王诗》, 因为作品已经失传, 无从考证, 我们现在已不知道他是根据曹植的哪首诗作的画。但一句话, 顾恺之在中国诗画史中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

宋代以前, 在画上题字的很少, 题诗的更是寥寥无几, 偶尔也会有几个字, 那也只是在不显眼的角落里, 写着作者小小的姓名。那时虽然也有题画诗, 却不是写在画面上的。到了宋代, 才出现了一些集诗人、书法家、画家于一体的艺术家, 并开始在自己作的画上书写一段题记或一首诗。如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五色鹦鹉图》上都题写了诗, 除此之外, 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特别是杜甫被尊为诗圣以后, 他的一些诗, 成为后世诗人写作题画诗的样板。与此同时, 诗人、艺术家和理论家们渐渐领悟到诗与画是具有共性的艺术, 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孔武仲《宗伯集》卷一《东坡居士画怪石赋》:“文者无形之画, 画者有形之文, 二者异迹而同趣。”郭熙的《林泉高致》说“更如前人言:‘诗是无形画, 画是有形诗。’哲人多谈此言, 吾人所师。”苏轼的《韩干马》诗说:“少陵翰墨无形画, 韩干丹青不语诗。”由于他不是泛泛而论, 而确实有体验又善于阐述, 更为细致地揭示了诗与画共性的一面, 所以他的“诗画本一律”的理论, 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之后, 诗与画的关系被更加有意识地紧密结合在一起, “诗 (包括词, 张舜民云‘自古词人是画师。’) 画本一律”成为文人画所尊奉的一条宗旨。

如若说题画诗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 从现有的资料看, 在唐代就开始出现了;若不是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 而是把不直接题在画面上的吟画、题画、论画以及题扇画、题壁画、题屏风画都看作是题画诗的话, 那么, 在六朝时已经有了题画诗。随着诗与画的发展及结合, 元代开始普遍采用, 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赵孟、王冕、倪瓒、吴镇等。还有一些画家如倪云林等不仅自己在画上留出适当的空白处题写诗款, 还往往请诗朋画友在画上题写诗章。这种做法为明清至近代文人画家所继承, 在画上题写的题画诗因而大兴。清代陈邦彦编辑了《历代题画诗》一书, 收录作品多达千首。一般来说, 由画家自己整体构思的、预留空地题写的诗, 作为画面构成的一部分, 不仅不损害画面, 反而增加了供欣赏阅读的内容, 使诗与画相得益彰。

画上题诗题款, 也可以起到点题的作用。当人们面对一幅山水画或花鸟画, 有时是很难猜透画者心思的, 但通过画上的题诗题款, 就比较容易把握作者的意图。如宋代有名的皇帝画家赵佶画的《瑞鹤图》, 画上只有20只丹顶鹤绕殿飞鸣, 晴空中有浮云飘动, 虽然观画者可以从画中感受到一种轻盈舒朗之气, 但是对于画家借此想要表达的思想只凭观画是很难领悟到的, 如果结合画上的题诗书款和历史知识就一目了然了。原来在北宋内忧外患的严峻时刻, 画家祈求上苍降下祥云以挽救王朝的危亡。

在画、诗密切结合过程中, 不仅是诗向画渗透的过程, 也同样是画向诗靠拢的过程, 这就是艺术家们特地据意作画作诗的一种创作的发展过程。诗与画的结合也是随着书与画的结合而慢慢出现的, 在那时出现了一大批书法写得比较好又喜欢作诗或作词的画家, 在不经意中把诗或词写在了画中, 而且效果不错, 经那以后, 很多画家就模仿着用不错的书法把诗词书到画面上了, 慢慢地就形成并出现了 (就画所赋的诗) 题画诗。“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便是王维那时的写照, 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不过这有赖于苏轼对他的推崇。苏轼也是一个诗画结合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后人评价苏轼, 说他“以诗为有声画, 画为无声诗”, 他的题画诗影响最为深远。由此, 可以这么肯定地说, 王维和苏轼是诗画结合当之无愧的典范。

诗画作为两门艺术, 各有千秋, 若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更能取长补短。画所要表现的事物直观、具体、真实, 便于领略, 但它会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只能选取某一瞬间的静止状态;而诗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可任意地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发展变化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如天上人间、古往今来、东西南北, 可以自由驰骋, 无论是空间换时间还是时间换空间, 容量都比画要大得多。将诗与画结合起来, 可以让静止的画面活跃起来, 使画面的内容和深度有了更大程度的拓展, 而诗也有了形象的凭借和想象的依托。因此, 诗与画的结合使两者彼此交相辉映, 使诗与画最终能够达到艺术上的高度统一, 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方面:

1. 诗、画在艺术本质上的一致性。

诗、画都讲究自然而为, 无雕琢之意, 苏轼将此归结为“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 我看再合适不过了, 赵孟坚的“画谓之无声诗, 诗谓之无声画”也从本源上将两者连接在一道。近代学者钱钟书也说, 诗画“异体而同源”。所谓“同源”就是指艺术本质上的一致性。唐代王维的山水画开拓了诗画并行的先河。作为著名的诗人, 王维将《山居秋暝》中淡泊恬静的诗趣转而为画, 赋予山水画以诗的气质;而诗赋予中国画以精神灵魂和意境。诗和画反映画家、诗人的内心精神世界, 具有相同的意境与内在的表现技巧。画的形象是可以看见的, 画家不以构成形象为满足, 更是在形象的基础上创设意境。诗的内容是可以被感知的, 但诗人也不以展现内容为职责, 更是在内容的基石上挥发情感。画的形象和诗的意境互为表里, 血脉相通。诗的意境建立在形象的基础上, 虽然这一形象并非肉眼可见, 要通过想象等思维加工才会显现。诗画之间的相互交融, 使绘画富有诗意, 使诗富有画情, 更好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2. 诗、画在情感体验上的一致性。

“高情逸思, 画之不足, 题以发之” (清·方薰) 。当画面形象不能充分表达出画家的“高情逸思”时, 就用诗词形式来补充, 观者以此来体会画家当时的情感意趣, 通过情感体验来感受作品的感情取向。

在过往那多风多雨的历史时代, 朝廷更替的变幻莫测, 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 使得文人、士大夫用诗画寄托人生希望和生活感慨, 体现自我情感。宋人特别喜欢“四君子”, 往往通过赏物给予情感的外在表现, 或委婉或直接。唐末的黄巢与一老人题菊诗, 老人在旁不能立即成就一文, 而黄巢发表了他的豪言壮语,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傲慢倔强, 傲然独立, 大男人的事业野心昭然于世。在外族入侵的宋元之际, 南宋诗画家郑思肖用菊表明自己的立场:“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以菊抱香死作为一种宣誓, 宁死也不屈于元人。元人王冕赞美梅花不求人夸, 高洁清新, 不合流同污, 但实则借梅自喻, “只留清气满乾坤”, 表明自己生活态度和不向世俗低头的思想境界。因而欣赏诗画时不应单单从文字或画上思意, 更要结合诗人画家当时的生活和情感历程去剖析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以挖掘人生成长路途中的人性之美。

3. 诗、画在意境方面的一致性。

“诗传画外境”, 诗附画源于画面本身, 深层次传达了画家眼中的形象所具有的精神含义, 即借画境启示诗意精神, 也证实了诗画的共通之处, 艺术境界有上中下之别, 皆以境为上乘。被誉为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大师的齐白石, 一生中诗与画结合交融的作品多达千幅, 着重反映了诗对绘画的作用。他所作的不倒翁像, 形象诙谐。有一经典之作, 画旁附诗一首, 其中一句是“虽无胆肝有官阶”, 此乃点睛之笔, 倘若齐白石不书这些文字, 观者也不过看到了件普通玩具罢了, 但他非限于此, 而将旨意置于画旁, 一言中的, 讽刺贪官污吏。另有一张“不倒翁像”所附一首诗, 从外在装束的“秋扇”“官袍”到特点品性的描述, 将一般的玩具拟人化, 再冠以“讽”, “嗟君不肯打倒来, 自信胸中无点墨”将社会官场中官员的不道德、不清廉、不为政的黑暗现实跃于纸上, 入木三分。一代大师齐白石借人人可见的不倒翁看到了一般人看不见的社会阴暗面, 让观者为之鼓舞。2011年5月22日晚8点在中国嘉德2011春拍中以巨资4.255亿元成交的齐白石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也是诗与画结合交融的典型。清代郑板桥也从“竹”中想到了民生, 将绘画竹子的各种状态升华到了社会大众的疾苦和呼唤, “一枝一叶总关情”。不止齐白石和郑板桥能见人之未见, 杜甫也是如此。杜甫的题画诗《画鹰》“何当击凡鸟, 毛血洒平芜”, 什么时候让这苍鹰展翅搏击, 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杜甫似乎在写鹰的卓尔不群, 但笔触之深处却在于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和疾恶如仇。塞北一书生刘崇德在《从“以文为诗”到“以诗为文”———宋士人体的形成》一文中论述了, “诗不能尽, 溢而为书, 变而为画”, 也就是说“画乃诗之余”, “余”是“文章之毫末”, 但并非是可有可无, 而是必不可少, 有时更能为诗文锦上添花。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 缘于诗画都追求意境上的神韵。

笔者在上面阐述了诗画之间具有一种共性, 然而, 早在18世纪, 德国莱辛的《拉奥孔》, 从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深入揭示了诗与画的特性及功能的差异的一面, 这一理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改变了“诗画一律”论的流行观念, 明确地认识诗和画的各自特性和功能的区别, 在某一领域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在理论上, 艺术家更注重深入研究两种艺术各自的创作规律;在实践方面, 诗人和画家更着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使诗和画各自的特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正因为诗与画的蓬勃发展和亲密结合, 使中国画更具有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并形成了一种完美的程式, 而且不断地发展着、丰富着。在现代背景下, 中国传统艺术如何继承和更新是我们艺术专业从业者所必然面对的问题。对中国画与中国诗发展结合的深入认识和研究, 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与继承我们的艺术传统, 更有利于其在新时期能推陈出新、发扬光大。这对我们当下的中国绘画都是相当有益处的。

摘要:本文从欣赏诗人王维的题画诗《山居秋暝》入手, 简要论述中国诗与画相互结合的艺术现象。

关键词:中国画,中国诗,题画诗,互通,互补互济

参考文献

[1]程立国.中国画与诗、书、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2) .

3.《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篇三

1.了解王维及其山水诗的特点。

2.体会诗中优美的自然风光,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中优美的自然风光,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

走进自然,拥抱自然是本单元的教学主题,颜元叔的《荷塘风起》让我们欣赏了在现代文明包围下的自然之美,今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王维笔下的自然风光。

今天这节课主讲不是我,而是两位同学。下面就请她们来带领大家学习这首《山居秋暝》。

一、学生活动及其教案所涉及的内容:

同学甲:整体感知

1.王维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山水诗人。他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其诗清幽恬静,朴素自然,达到“诗中有画”的境界。其山水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诗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成就最高,与孟浩然齐名,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2.朗读诗歌(找两位同学读,然后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 暝 喧 浣

读准节奏: 找一位同学先试着朗读,再找学生点评。

学生依据注释疏通诗意并再次朗读。

诵读指导:

首联:点题,交待了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

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旖旎的风光,同时寄托的诗人闲适的心情,用轻快的调子诵读。

末联:是全诗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

找两位同学在指导的基础上朗读;全班齐读。

同学乙:品味鉴赏

1.通过朗读,大家知道本诗的主体部分是颔联和颈联,在这两联中诗人写了那些山中之景、山中之人?

板书:景:明月、青松、岩石、清泉

人:浣女、渔舟

2.如果让你根据这些景这些人画幅图画,你将如何构图?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给大家留三分钟的时间,同学们在写作本上打个草稿,然后找同学把你描述的图画给大家朗读一下,通过描述来体会诗中的意境。

例如:雨后初晴,空气格外清新,也特别明净,秋月银辉,洒遍了苍翠的松林,腾起一片朦胧的蒙蒙雾气。山涧涨溢,径路石阶,淌过清澈的流泉,响起一串淙淙悦耳的声音。竹林深处,传来了欢声笑语,那是浣衣女子结伴归来;远处的莲叶,在不停的颤抖着,那是渔人荡舟水上。

这首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纱归来的女子们在竹林里开怀的笑声,小渔船缓缓地穿过荷花婀娜的动态,和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这里有动景,有静景,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既写出了山野的清逸和幽深,又描绘了农家生活的恬静与安适。整首诗像一首恬静优美的小夜曲,又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惹人心驰神往。

3.感受了诗歌优美的意境,同学们再思考两个问题:

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为什么下笔却说是“空山”呢?

明确:文中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用局部的,暂时的动来写整体的、长久的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维诗中的“动”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而描写和表现大自然中园林山水的静美境界,才是其山水诗中主旨所归。

如何理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被雨后秋山诗情画意的风物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叹道:芳菲的春天过去了,就随它过去吧,眼前这秋天的山野,不是一样的美好吗?“王孙自可留”,意思是自己大可以呆在山中,赏心娱目优游岁月了。这里,王维化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典故,而取其相反的意义,进一步表明了诗人对秋天山野的深厚感情,从而表示了归隐的决心和安于隐居生活的心情,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小结:

《山居秋暝》,诗人用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清幽的山景,淳厚的民风。这正是他理想的生活环境,他不忍离去,回到官场上那种纷纷扰扰的生活中去。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陶醉于恬淡生活的情趣。

下面我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请大家背诵这首诗,一会儿请老师来检查我们的学习成果。

二、教师活动:评价、延伸拓展

对学生的活动作一个简单的评价。

检查背诵情况,然后配上音乐齐声背诵。

延伸拓展(选用):

正如同学们刚才所描述的那样,诗中的景色清新秀丽,优美和谐,使人的心情闲适自得,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王维会从大自然中获得如此美妙的感受呢?试想,如果王维心中满是世间的纷纷扰扰,能感知如此幽美怡静的风景吗?

大家知道王维一生经历坎坷,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半隐半仕,尤其是晚年,更是“万事不关心”隐居于蓝田。让他留连忘返的仅仅是自然界那优美的风光吗?我想,更重要的是他在自然界中参透的道理。林中那些古老的树木,它们经历了多少风雨磨难,然而它们全都无言的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一切的磨难,统统化作了根下的泥土和孕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与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又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且得逞又怎样?

王维正是参透了这些,才能彻底的摆脱了世俗的羁绊,达到一种“气和容众,心静如空”的境界,无心于世事而归隐山林,与松峰山月为伴,不仅没有丝毫不堪孤独的感觉,反而流露出自得与闲适,这一点我们在王维所写的其他山水诗中也有所体现,同学们能背出其中的一些诗句吗?学生背诵王维的其他一些山水诗,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例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锋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终南山》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汉江临眺》

虽然,对于诗人消极遁世的态度,我们今天应该辩证的来看,但是,他留下的这些如画的诗句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附:

教学设计说明: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成败的标志性指标”。我的《山居秋暝》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自己编写教案,为了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生必须认真深入的阅读文本广泛的查阅资料并进行思考,确定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同学们才更好接受。这一系列的活动很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同学们的教案交上来之后,我根据每个教案侧重点的不同分了两大组:一组侧重对诗歌的整体感知;一组侧重对诗歌的分析鉴赏。分工明确之后,一组为单位再修改教案。每个组的同学们各有分工,相互配合,写出最终的教案。这能促使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最后,在正式讲课前先试讲,老师在教态、教学语言等方面进行指导。以保证授课的顺利进行。

教学反思:

这种授课方式,只是我在新教改过程中的一个大胆的尝试,对于有些课文并不适合。

但对于《山居秋暝》这样一首比较简单的诗歌,采用这种学生授课的方式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编写教案,评比教案,最后推选学生上台讲课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对教材的挖掘逐步加深,对教材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把握,个性化赏析在这一节课体现得比较充分。老师在这里真正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同学们很喜欢这种形式的课,相信这样的可也会让学生终身难忘。

4.《山居秋暝》改写作文 篇四

城市是喧嚣的,分不清了白天黑夜,找不着了东南西北,没有四季也没有节气,下些雨水就蹚起一片尘土。山林间自然是寂静的,尤其是秋日的山间。这时生命不再狂妄的蓬勃,一切慢下来,等待着,收获着。五颜六色就开了一山。生命的晚年如同此时的黄昏,将时间的积淀绽放开来,所以最后的美总是带着些深沉的味道。不一会,飘了一场雨。那红枫叶,那淡黄的桐叶,被洗刷的通透明亮。地上落铺着一层杉叶,层层叠叠,雨水渗了进去。一场雨后,所有的所有都舒了一口气。

在雨后的山林里行走是惬意的,在这里你可以夸张的散开一直紧结着的领带,敞开衣襟,头发也不必规整,乱糟糟的让他去,你可以想你头上是顶着一堆草儿的。

刚从西边冒头的月亮,伸着头在松林里找着什么,松林漫着一片雾,光像水一样在里面淌着,一只松鼠就兀地从树上掉了下来,“嗖”的又跑了,雾气就在地上翻着疙瘩。

天渐渐昏暗了下来,仅有一点的五彩缤纷在山林间穿梭,远处是能听见汩汩的流水的,四周却愈发的静了。注意!轻抬你的脚步,树儿,草儿要睡了,一搭的枝叶就低了头。你好像走在一个多年幻想着的美好世界里。而你现在就在这世界里。

清泉在莹润的石上流淌,你分不清了流着的是石还是水了。莲叶摇动,去支一叶舟,让水载着你去行,谁知道要去什么地方呀!就这么走吧!几个白面长身的女子嬉笑着在岸上走,你追我打,披肩的散发就在空中忽而忽而的闪,黑亮如漆。你会想这是哪家能干的媳妇浣衣归来呢?

山林总是美好的。

5.山居秋暝改写作文 篇五

空幽的山刚沐浴完新雨,走在湿漉漉的小道上,几粒雨珠从嫩嫩绿的叶子上流下;小溪因降雨而水位上涨,哗啦啦地流着;朝前望去,水雾还未散去,犹如置身于仙境之中。

深吸一口气,闻到那潮湿的雾气;闻到那花木的清香;还闻到那泥土的芬芳。皎洁的月光拨开松树林,把光影斑斑驳驳地撒在大地上,月光把清泉水染成了银白色,缓缓地在石上流淌。从远处去传来女子的嘻笑声,想必是那群洗衣服的女子在那嬉欢打闹呢。

美丽的荷花舞动着曼妙的身姿,在小溪里,一叶扁舟随波逐流。罢了!就任凭那春天的芳菲随它消歇吧!我宁愿选择那空幽的春天,也不选择那眼花撩乱的春天。难道这单纯的秋日之月、秋月之山,秋日之林、秋日之泉不比那万紫干红的春天好吗?

6.山居秋暝改写作文 篇六

的响声,再往近一看,哦!原来它是因为经过石头才发了动人的音乐!伴随那夜间细细的风声,就是一首别出心裁的交响乐。

竹林中传来了一阵阵嬉笑声,原来是一群女子在小河旁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好们之间还边说边笑,一位女子道:“今晚明月挂天空,又大又圆又亮,好美啊!”另一位女子道:“那可不是,下过一场雨之后空气都变清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起了无数珍珠般晶莹剔透的小水珠,是什么客人人来了吗?是它们要睡觉了吗?都不是,只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打破了这荷塘月色般的宁静罢了。

7.改写山居秋暝 篇七

关键词:王维 禅诗 山居秋暝 空山 英译

唐朝时期,佛教盛行。王维的母亲崔氏笃信佛教,因佛教典籍《维摩诘所说经》中的维摩诘是一位智慧通达、品格高尚的在家菩萨,遂为他取名王维,字摩诘。王维自小受母亲影响常年食素、衣着简朴,后跟随禅师学禅,常与高僧往来,渐修得一颗“禅心”,因其诗颇有禅意,得“诗佛”之称。王维将自然、诗歌与禅学合一,在物我交会、心境交融中实现超越,把唐诗“以我观物”的自信倾向推向极致,形成了独特的诗歌美学。《山居秋暝》是王维的禅诗代表作,英译版本达十几种之多,本文围绕开篇“空山”一词的英译,探究禅诗英译的翻译策略。

一.“空”字的美学含义

王维在写诗时极青睐“空”字。据学者张节末统计,在《王右丞集》中收录的144首诗中,“空”字出现84次[1]186,出现频率之高足以证明他对这一字的偏爱。张老师特别指出,王维的“空”、“闲”、“静”的内涵是相通的[1]193,这就是说“空”本身并非是一种恒常的心理状态,更是一种动态的审美过程,是主体在刹那排除世俗干扰,以一种空明的心理状态进入审美创造的过程。

对于熟悉中国古典美学的人来说,“空”字并不陌生,它源于道家的“无”,即虽为“无”,实为“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无”是万物生发的本原。魏晋时期,何晏王弼的“贵无”论视“无”为本体,“无”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唐宋时期佛教盛行,对唐宋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演化为“空”,并呈现出“空静”、“空无”、“清空”和“空灵”等多种美学维度。“般若性空学认为,‘空是万法的真如,本质的真实,是未染尘缘的自然”[2]141,如果说“无”是道家之本的话,“空”可以说是佛教之本。大乘般若学认为,“空”并非是一无所有,杳无一物,而是“存在于现象中的本质”[3]45,“空”不是一种寂灭,恰恰相反,在宁静的“空”中蕴含着勃勃生机,诗人周遭的自然景物往往与他的万千思绪相互交织,这种独特的审美意境为众多唐宋诗人所追求。

二.“空山”的禅学意义

《山居秋暝》中的“空山”建立在“空”字的美学基础上。“空山”一词有虚实多义,应尤以其般若空观的内涵为重,很多学者都曾谈到这一点:如陈殊原说“或许是受佛家‘一切皆空观念的影响,王维的诗中常常用‘空字,这些‘空并非指虚,而是清、静之义。‘空山也如此,不是空寂荒凉,而是表现雨后山野的幽静,是诗人对山的一种感觉[4]89,”陈铁民说,“这首诗不仅写出秋日傍晚雨后山村的幽美景色,而且流露了诗人自己领受这种佳景的愉快和对自然的爱恋之情”[5]141。其实,这种感觉就是指般若空观。张节末的解读最为清晰,他认为王维的“空山”是多义的,有大、深、静、幽、净、虚诸义,“空山”的“空”与般若空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山之所以空,是因为它的闲和静,因此,山之空是人对它静观的结果,不止是视觉的大或深[1]187-188。

笔者以为,“空山”一词一出,王维的整首诗已然说尽。“佛教大乘般若空宗的直观,就是空观,它的基本认知理论是无相,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外是心之所造,可以感知界是色界,它表现为假有或假象(相)……空宗直观的对象是空,这个空是超越时空的,是永恒的般若智慧和涅槃之境。”[1]65“空山”是诗人空观和心造的结果,空山真的空吗是,又不是。山中自然可以有随风微动的松枝和竹林,潺潺流动的清泉,嬉笑欢欣的浣女和在莲花中穿行的渔舟,但又可以是“案头山水之清供,纵是百般巧做,均是徒具形骸”[6]246,也就是说,“空山”是实相(真如),“空山”外的意象皆为心造、为假象是王维一刹那连续不断的种种念头而已,是觉悟——《山居秋暝》是一个由“人空”到“法空”的动态过程。王维之所以还要谈新雨、晚秋、明月、松树、清泉、石头、竹、浣女、莲花、渔舟,一来是要完成一首古诗的完整书写,二来是呈现其“不但空”的境界。小乘仅见“空”,却不见“不空”,被称为“但空”,大乘见一切为“空”,又能见“不空”,称为“不但空”。王维看得到“空”(空山),也看得到“不空”(诸意象),此为大乘的“不但空”境界。因此,此诗开篇“空山”一词的英译之重要不必赘言:这二字是全诗的诗眼。

三.“空山”一词的英译探析

“空山”的英译直接关系《山居秋暝》译本的整体效果。如果译者能够将“空山”的空观意义译出,那么整首诗所体现的直观之美与心造之美就能得到彰显,读者便能跟随诗人一同进入他的禅悟中去。本节通过比较多种译本的方法探讨“空山”一词的英译,笔者收集了五个《山居秋暝》英译本,现列举如下:

1.Empty Mountain after fresh rains[7]25

2.After newly-fallen rain in this vast mountains[8]113

3.After fresh rain in mountains bare [9]10

4.Fresh rain has fallen on the vacant mountains[10]43

5.Blank hills look pure as a recent rain refines[11]73

“空”这一禅字应如何英译呢在上面列举的五种译文中,译者用到empty,vast,bare,vacant和blank来译,其实佛学中的“空”一般用empty/emptiness[Budd][12]1203来译,empty的本意是have nothing inside[13]614,是实质意义上的“无”,禅宗思想认为世间万物皆为虚妄,因此将“空”英译为empty最贴切;vast意为extremely large[13]2206,指视觉上的大,与“空”的意义不符;bare意为not covered by trees or grass, or not having any leaves[13]123,表示山光秃秃的,没有草木,与诗中描述的空观景象不符;blank意为showing no expression,understanding or interest[13]170,意为无表情的,淡漠的,与禅宗精神不符,因为禅宗虽然强调“空”,但拒绝“顽空”如木石,倡导的是寂静中蕴含活泼泼的生机;vacant意为vacant seat, room etc. is empty and available for someone to use[13]2202,表示闲置的(座位或房间),以上词汇除empty外均与原诗意义不符。

将原诗的空观意义译出是禅诗英译最重要的一环。前三个译本中都没有将“空山”一词的空观意义译出-----句子中均未出现动词,后两个译本中分别出现fall和look两种动词,比较而言,look更能反映诗人的空观,略胜一筹。Dictionary of East Asian Literary Terms中将“空观”译为“observing emptiness”,鉴于此,笔者建议将《山居秋暝》的第一句译为Observing the empty mountains after fresh rains,并在注释中写明“空观”的含义:observing emptiness, the meditative practice of Buddhist. Buddhists hold the belief that all things aris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dependent co-origination, observing emptiness can help overcome the hindrances of defilement(烦恼障) and the known(所知障),通过这种厚译的方法,读者能够对神秘幻变的禅意之境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为难忘的体验。

四.结语

《山居秋暝》是一首典型的禅诗,禅诗在古诗的基础上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禅意的传递。禅诗的译者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禅学知识,包括了解禅学的思想渊源、禅诗的特点及英文对应的表达,其次译者在动手翻译前应阅读所译禅诗的多种注疏,分析把握诗中的意、味和境,如果是重译,应学习并借鉴之前译本的优点,最后译者在英译过程中要尽量使用最精炼和最恰当的词汇进行翻译。禅诗是中国特有的禅宗思想与古诗结合的文化宝藏,多年来吸引着大量国内外读者,笔者在阅读中发现,现存译本大多存在词汇不恰当、语言繁冗、异化严重及错位表达等问题,这些问题值得翻译研究者深思,并在未来促成更好的禅诗英译本问世,为禅诗在世界的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节末.禅宗美学[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3]张晶.禅与唐宋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4]陈殊原编著.王维[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5]陈铁民选注.王维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6]李俊标疏解.王维诗选[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

[7]Wai-lim Yip. Hiding the Universe:Poems by Wang Wei[M].New York:Grossman Publishers,1972.

[8]Yin-nan Chang and Lewis C. Walmsley.Poems by Wang Wei[M]. Vermont:Charles E.Tuttle Company,1958.

[9]许渊冲译注.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10]张廷琛,魏博思译.唐诗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11]王宝童译注.王维诗白首[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2005.

[12]陆谷孙主编.中华汉英大词典[Z].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13]汪榕培主审.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8.山居秋暝改写成作文300字 篇八

月眨着孩童般的眼睛爬上树梢,盈盈地洒落一地柔光,照着苍松,辐射出无数银剑,顿时,林间横空舞银蛇,风过如女诉。月水如纱,朦胧着清泉溪流,照得清流如银练一般闪烁。石上流水,捧出碎月一轮,那月啊,笑歪了脸,笑没了眼。

山静了,在凝视吗?风停了,在倾听吗?啊,洗衣姑娘们踏着月光回来了,娇俏的身影穿梭在竹林间,笑声如碎珠落地,和着轻风飞扬,空谷传声,悠悠荡荡。山脚池塘,残荷轻漾,莲蓬儿摇曳着灵动的身体在月光下舞蹈。水破渔船归,唱着晚歌,哼着心曲,撑出一叶舟,欲与明月行,随月弄影,乐坏了渔归子。

9.《山居秋暝》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2.认识王维创作后期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教学难点:

品味诗中所描写的山村景色,体会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情趣。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自东晋陶渊明、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田园诗派以来,深受一些优秀诗人的称赞。到了唐代,它开始受到人们的推崇,王维、孟浩然就是这一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

二、近体诗简介

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他们的区分源于唐代,分为律诗和绝句: 1.律诗

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2.绝句

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固定格仅为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我们学习的《山居秋暝》和《登高》分别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越中览古》是绝句。

三、诗歌朗读指导 1.听朗读。

2.结合注释,读懂全诗。3.诵读全诗。【诵读指导】

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

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

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

四、介绍王维及《山居秋暝》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著有《王右丞集》。

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王维能诗善画,一个人能画画又会做诗歌,是挺了不起的一个人,他的本领其实还不止这些,你们知道吗?(任太乐丞,音乐上有着非凡的天赋)

(老师可以介绍一个小典故:有人藏有一幅“奏乐图”,在谁都不知道奏的是什么曲子的情况下,王维看了看画,仅仅凭画中演奏人物手的姿势,便断定弹的是《霓裳羽 1 衣曲》,并且说出是此曲中第三叠中的第一拍。一些好事之徒马上召来乐工奏之,结果奏到第三叠的第一拍的时候,那乐工的姿势和画中人物的姿势果然无一差错。王维对音乐的功力精至于此,不能不让我们惊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他的一首优美的山水诗。

《山居秋暝》是王维晚年闲居蓝田辋川是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诗人乐于隐的生活意趣,清新而极富生气的氛围中,表现出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堪称王维诗的代表作。“山居”是山中居所,“秋暝”是秋天的傍晚。

五、诗中有画 1.题解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王维隐居辋川之时。他在那里建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标题“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明了地点;“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体时间。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的景物。2.后人评价

王维是我国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笔触清新自然,使我国的山水田园诗在陶渊明、谢灵运之后达到又一高峰。后人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苏轼称赞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本诗即是“诗中有画”的代表作。3.诗中有画

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犹如世外桃源一般。

(1)我们首先找出诗中的写景部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①首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与诗题有什么联系? 【明确】

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②“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明确】

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③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A.两联都是写景,有什么不同? 【明确】

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用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B.颔联与首联有何联系? 【明确】

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显清泉之声响。

C.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明确】

是。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 2 味出恬静中的一遍勃勃生机。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④六句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学生概括。【明确】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教师把这四句写到画幅的中央)

⑤这四句作为画面太过简单,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具体地描绘出来,大约200字。

【参考范例】

“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⑥总结画面内容 【明确】

画面总合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⑦山中景色令人陶醉。我们体会了“诗中有画”,假如为画取名,应是? 【明确】

山居秋暝。(教师在画幅的右上角写上“山居秋暝”四字,作为画的题目。)再为这幅画的落款处补些说明,写上时间,可用哪些诗句? 【明确】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概括为“雨后秋晚”写在画的左侧)还缺什么? 【明确】

作者。教师把“王维”写在“雨后秋晚”的下面。

六、画外之意

说到这儿,我们把握了诗中蕴含的画面,对“诗中有画”有了初步体会。学诗不但要把握内容,还应体味作者的感情。从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山居秋景的喜爱,对山村生活的向往,始终流露出诗人远离人世、回归田园的愿望。如此,我们还不能算是完全读懂了这幅画。因为这幅画不能把诗的尾联概括进去。1.翻译尾联,并体会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春天的芳华景物已在不知不觉中衰败,秋景却很美,我还是愿意留居山中,不想归去。

尾联表达了作者欲远离尘世归隐山林,不再回到纷纷扰扰的官场中去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2.看诗的尾联,我们有一个疑问:王维本在做官,为何向往隐居生活呢?做官是入世,隐居是出世。唐代诗人,尤其是盛唐诗人大都渴望步入仕途以实现人生抱负。要解开这 3 个谜,我们必须了解一下王维的生平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王维早年曾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但由于身在仕途,也曾一度有过匡世济时的理想。特别是在张九龄拜相以后,王维曾极力称颂张九龄的一些政治主张,得到张的赏识与信任。但随着张九龄的罢相,王维的仕途也渐趋坎坷,对当时的官场开始感到厌倦;在这种情况下,早年对佛教的信仰开始在他的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40岁以后便“吃斋奉佛”,曾一度在终南山和辋川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以与友人赋诗唱和相酬为乐,表现出厌恶世俗、逃避现实的隐逸情趣。本诗便较为典型地体现了诗人的这种情绪。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山居秋暝》表现了王维向往田园生活的思想倾向,也流露出对仕途失望,厌弃官场的情绪。同时,我们还学会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知人论世。

七、板书

山居秋暝

王维—诗人、画家、隐士

诗中画 画外意

明月 松 清泉 石 ——自然美 向往田园 远离尘俗

竹喧 浣女 莲动 渔舟——生活美 厌弃官场 超然淡远

语言风格:清新淡雅 鉴赏方法:知人论世

八、如何理解这篇诗作的意蕴?

春芳虽歇,秋景也佳,雨后秋山的明快舒朗、清新鲜洁,寄托的是诗人一种恬静悠闲的归隐之心。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这个意象往往具有枯竭衰败的悲秋含蕴。如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零落露为霜。”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王维《山居秋暝》却挣脱了悲秋的传统审美视野,营造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清腴”(沈德潜《说诗啐语》,意谓风清质腴)雅洁、自由轻灵的慕秋意境,颇具创造性,这是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要把握的第一要略。如同我们在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样要留意,写荷、状月之文枚不胜数,而将二者对举为一个意象的乃朱先生首创,明晰了这一点,欣赏时才能探其门径、得其精髓。

10.山居秋暝-教学教案 篇十

自东晋陶渊明、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田园诗派以来,深受一些优秀诗人的称赞。到了唐代,它开始受到人们的推崇,王维、孟浩然就是这一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

二、近体诗简介 参书p56 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他们的区分源于唐代,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绝句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固定格仅为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我们学习的《山居秋暝》和《登高》分别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越中览古》是绝句。

三、诵读提示

1、诗的首联写的是傍晚时分小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应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

2、末联均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

四、教师范读,学生自读

五、介绍王维及《山居秋暝》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

《山居秋暝》是王维晚年闲居蓝田辋川是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诗人乐于隐的生活意趣,清新而极富生气的氛围中,表现出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堪称王维诗的代表作。“山居”是山中居所,“秋暝”是秋天的傍晚。

六、明晰诗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译: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新降,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译:静静的月光把松林照亮,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流淌。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译:姑娘们洗罢衣服,笑语喧哗地从竹林里回家去,渔船顺流而下,水上莲叶便摇动起来。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春花春草,任凭它枯谢吧,我要留下享受这无比风光。

七、总体赏析提示

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第三幅“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第四幅“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第五幅“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画面总合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八、讨论分析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明确

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2、怎样理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的艺术画面?明确 “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1)上句写女子,先声夺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情画意。(当然,还有平仄押韵方面的考虑)(2)以“喧”来反衬“静”。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明确 诗人曾属“王孙”,来自官场、来自社会,而今别居辋川。从“误入尘网中”到“复得返自然”,一个“自”字表达出诗人独特的“山居”领悟,更显秋韵之图乃是对羁绊人性的官场社会的强烈反驳。“留”者“居”也,而“山居秋暝”之“居”不仅有自然的深情召唤,更是诗人心灵的驻足。正是在这种精神背景下,为世人所景慕的“春芳”在诗人眼中就显得不足为怪了。

九、概括四联的内容(板书呈现)目的

了解诗中的意象,便于记忆。首联:时间、地点、天气

颔联:静景。明月、松、清泉、石 颈联:动景。浣女归家,渔舟顺流而下 尾联:诗人的愿望

十、如何理解这篇诗作的意蕴? 明确

春芳虽歇,秋景也佳,雨后秋山的明快舒朗、清新鲜洁,寄托的是诗人一种恬静悠闲的归隐之心。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这个意象往往具有枯竭衰败的悲秋含蕴。如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零落露为霜。”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王维《山居秋暝》却挣脱了悲秋的传统审美视野,营造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清腴”(沈德潜《说诗啐语》,意谓风清质腴)雅洁、自由轻灵的慕秋意境,颇具创造性,这是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要把握的第一要略。如同我们在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样要留意,写荷、状月之文枚不胜数,而将二者对举为一个意象的乃朱先生首创,明晰了这一点,欣赏时才能探其门径、得其精髓。

11.山居秋暝教案 篇十一

三.诵读:

1、指名学生朗读。

2、指导诵读: 1)、朗读节奏(五律一般的节奏为221或者212拍): 2)诗的首联应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结尾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3.学生齐读,注意停顿、语气

四、诗题解读:诗歌的标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明确:题“山居秋暝”,“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体时间;“山居”,点明了地点,并表明本诗写山中居所秋天傍晚景象。

五、鉴赏诗歌:

(一)把握意象:苏轼称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那么这首诗诗人向人们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首先看一下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来描绘他的画? 明确:明月、松,清泉、山石,竹、浣女,莲、渔舟。

(二)体味意境:用这些意象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是什么意思?(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树木繁茂 幽静、空旷 【新】新雨给人什么感觉啊? 清新。

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宁静清新的山雨初晴图。

点拨:用诗化的语言把这两句话的内容描绘出来:秋天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境界? 描绘出来,我们再来体会看是不是更容易一点。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带闪闪发光、随风飘荡。(大家找到感觉了吗?)明净清幽雅洁的月照松泉图

(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启发:这里写出了一种怎么样的生活呢?)和谐、安乐的“乡村晚归图”,描绘: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少女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沐浴着这月色,飘荡在这荷塘。

【小结】作者在这首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描绘了一幅宁静清新、明净雅洁、和谐安乐的雨后秋山晚景图。营造了雨后秋山恬静幽美清新安宁的意境。

(三)分析技巧:颔联和颈联写景意境宁静幽美,历来为人们称道,简要分析怎样表现这种 意境的?(从多角度写景的角度方面去思考。)

明确:以动衬静: 竹喧、莲动,十分热闹,是不是破坏了宁静?以“喧”来反衬“静”。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

视觉听觉结合、远近结合:明月照远-清泉流-近上下结合:明月-上,清泉-下

【总结】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层次分明、清幽宁静的秋山晚景图。

(四)体会感情:谈一谈全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尾联抒情,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大家先看注解,抓住“随意”(任凭)这个词和王孙自可留这个典故。你能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点拨:春芳已歇,诗人为什么还愿意留下来呢?是什么东西吸引着诗人?

明确:山村的清新、宁静的自然美、村民和谐安乐的生活美吸引着诗人。风景清幽、民风淳厚。这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雅洁的自然美的热爱,对平和安乐的生活美的向往以及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逸情怀。(2)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宁静雅洁和平安乐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景不仅烘托了理想的环境,意象的选择也可看出诗人的思想情趣。明月:皎洁、情操高尚。松柏:坚挺、耐寒 —正直,高洁,坚强。清泉:清灵、洁净生命,活力,高洁。翠竹:直,宁折不弯,—正直、气节坚贞,青莲。明月、松柏、清泉、翠竹、青莲,是诗人追求高尚情操的人格志向的写照。

空山:环境清幽,不是无人。无人:达官贵人。无声:尘世喧嚣。心境空灵,不掺杂念。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意的生活

(3)“知人论世”,联系诗人的生平:四十岁为界限,早年有积极地政治抱负,希望能做一番大事业的。特别是在张九龄拜相以后,王维曾极力从政。但朝廷奸佞专权,政局变化无常。随着张九龄的罢相,王维的仕途也渐趋坎坷,对当时的官场开始感到厌倦,思想逐渐消沉下来。40岁以后便“吃斋奉佛”,特地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辋川建了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的生活,表现出隐逸情趣。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寄情于山水,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背景:本诗写于晚年隐居辋川时,较为典型地体现了诗人的这种隐逸情怀。

五、总结归纳这首诗歌的主旨。

明确:这首诗通过明月、松,清泉、山石、竹、浣女、莲、渔舟意象的描写,描绘了静谧、清幽、清新而又平和安乐的雨后山村晚景,表现了诗人对宁静雅洁的自然美的热爱,对平和安乐的生活美的向往以及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逸情怀。

六、诵读诗歌。

七、延伸拓展:归纳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方法:

1、把握意象的特征及寓意

2、体味意境:a概括特点(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b描会图景(忠实于作品,语言优美)

3、体会情感:情语、景语(注意情景关系)、知人论世

4、分析技巧:多角度写景等。

八、拓展练习:运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和方法鉴赏诗歌。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迟日:春日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这里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如茵的草地上点缀着各色的野花,空气中透着清香。小燕子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成双成对的鸳鸯,躺在暖暖的沙洲上,安然入睡。

12.《山居秋暝》古诗译文 篇十二

2、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3、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5、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6、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山居秋暝》创作背景:

13.山居秋暝改写成作文300字 篇十三

渐渐地,一轮弯弯的明月逐渐升起,明月照亮了大地,照亮了那青翠的松树,照亮了那奔流不息的小溪,也照亮了……照亮了我那间破旧的茅草屋。

整条小溪都被照亮了,小溪里的泉水也就显得格外分明。泉水一直往山下流,流过了一块块石头,直至山脚下。

随着天色渐晚,竹林间发出了一阵阵喧闹,原来是洗衣服的女子回家经过竹林时发出的欢笑声。就在这时,只见莲叶纷纷动了,这是怎么回事?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叶渔舟从此飘过,渔舟上满载着活蹦乱跳的鱼虾,船夫的脸上露出了丰收的笑容。渐渐的,天色便完全黑了下来。

上一篇:初中英语单词记忆方法归纳下一篇:药监科科长竞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