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学校工作总结

2024-08-07

民主学校工作总结(精选11篇)

1.民主学校工作总结 篇一

民主评议工作总结

这次评议是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从社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主要评学校管理、评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和形象,评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等。

一、加强学校管理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通过访问调查了解,几乎全体教师都认为学校管理逐步规范化、系统化、透明化。首先做到校务公开,不以任何形式乱办班、乱收费。学校定期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除了向教师公布学校最近所做、所决定的一些事情,及时让老师了解学校的各项管理情况外,还利用教师大会学习有关的教育法规和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案例;其次,严格制定各项考核制度,重新规定的迟到早退无故旷工及病事假的制度,有奖有罚,使老师们愿意为学校作贡献,降低了人浮于事目无纪律的现象;第三,学校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给年轻教师很大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创新积极投身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去.通过加强学校各项管理,教师普遍感觉到现在我校风貌焕然一新,学校安定团结,教师觉悟同样也有了较大提高,大多数教师都在尽心尽力地认真进行教学工作,力争使教学质量有所提高,特别是高三教师,不讲报酬,不讲条件,发扬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忘我工作着。

二、领导身体力行注重工作方法

通过这次民主评议,教师们都说:现在领导班子有魄力、有胆识。能够做到勤政廉政、公正执行制度,校务公开;领导本身率先垂范从我做起、自我看齐,自我监督。要求老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

老师不做的自己也坚决不做,对老师提出的合理建议能及时采纳,不能采纳的也及时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并且加强自身学习,能充分利用电脑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和进行学习,率先学习和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

三、提出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生存和发展

通过本次民主评议,教师也反映师德师风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有的教师为经济利益驱动,热衷于有偿家教而放松了对学生的教育与帮助;有的重智轻德,对教育工作性质的认识不全面;有的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效率低;有的教育方法不当,法纪观念不强,不能平等对待学生。这些问题,都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其次,干部队伍中也存在明显的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比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好人主义等,大局观念、服务意识不够强,如不坚决刹住这些不良风气,势必会削弱我校的战斗力,影响我校的发展。

通过开展民主评议,全体教职工思想认识有了显著提高,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我校全体教职工将以更加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正视评议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认真加以总结,全面实施整改,真正落到实处。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革,以评促发展”。

2012年12月

2.民主学校工作总结 篇二

一、高校党内民主与学校民主互动的现实意义

高校党内民主与学校民主互动机制的建立, 是为了适应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和民主管理的实际需要, 探索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新途径。

1. 有利于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高校的民主建设分为党内民主和学校民主两个层面。要形成党内民主与学校民主互动机制, 必然要求党内民主体制和运行模式的创新, 以此带动学校民主制度的完善、民主管理措施的到位和民主机制的有序运行。

2. 有利于高校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高校民主政治建设,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客观要求, 同时也是高校党组织民主政治建设的落脚点。党内民主与学校民主互动所产生的合力将促进形成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能够促进高校建立起广大党员和教职工的利益表达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和民主管理参与机制;能够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把广大党员和教职工的力量凝聚起来, 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凝神聚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良好氛围。

3. 有利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建立起“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运行体制和机制。这种体制和机制必然要求学校党委正确处理和校长行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关系, 形成校长依法行政, 教授专心治学, 教职工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良好局面。党内民主与学校民主的互动促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完善和有效运行机制的建立, 促进民主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 促进学术权力的回归, 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有效平台和载体。

二、高校党内民主与学校民主互动现状分析

高校党内民主和学校民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分析党内民主和学校民主建设现状, 理清互动中的障碍性因素, 才能回答好如何建设这个问题。

1. 党内民主与学校民主两者互动的现实可行性。

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学校民主既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 也是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激发其创造的活力、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动力。国内有的高校以完善“两代会”制度为主要方式,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优化运行机制, 为党内民主和学校民主互动提供了可行模式。以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代表常任制度作为着力点, 为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现实的空间和内在的推动力量, 为学校民主建设提供了方向。

2. 党内民主与学校民主互动的障碍性因素。

一是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不够健全和完善, 科学决策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二是党员和教职工权利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一方面, 保障基本权利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另一方面, 现有制度在执行上还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三是高校党政权力主导化倾向依然严重。四是党内民主和学校民主建设平台搭建不够。五是民主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六是党内外监督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无论对权力运行, 还是党员教职工权益的保障, 还没有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模式。

三、党内民主与学校民主互动机制的建立

笔者认为, 建立起学习教育平台、制度建设平台、监督制约平台和互动发展协调平台是党内民主和学校民主互动发展的关键。

1. 构建学习教育平台。

党员和教职工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的提高, 主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党内民主与学校民主的互动要以党员和师生民主意识的培养为先导, 民主制度的落实及功效的发挥必须以党员和教职工高度的民主意识为支撑。要采取有效措施, 使民主建设理论知识进入教材, 进入课堂, 进入党员、教职工和学生的头脑。要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基本平台和载体, 搭建起共同学习教育平台, 建立适合党员和教职工不同特点的教育模块, 强化党员、教职工民主意识的培育, 把党员和师生的认识统一起来。要发挥高校党校教育的主要渠道作用, 把民主建设理论知识列入对党员、干部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

2. 构建“四位一体”的民主制度建设平台。

要实现党内民主与学校民主的良性互动, 就要对不适应民主建设要求的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发展。具体而言, “四位一体”的民主制度建设平台是指:民主集中制制度体系、党员代表大会和代表常任制制度体系、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体系和学术 (教授) 委员会制度体系。“四位一体”制度平台之间统筹兼顾、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互为促进。首先, 要健全和完善学校党委会 (常委会) 的议事和决策规则, 构建依法规范权力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其次, 完善党员代表大会制度和建立代表常任制度, 充分发挥党代表大会的决策和监督机构的作用。第三, 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建立起保障教代会讨论建议权、讨论通过权、评议监督权等权力的运行机制。第四, 改进高校学术委员会 (教授委员会) 的组织制度, 逐步完成从行政权力主导向学术权主导。

3. 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民主互动监督制约平台。

建立起管用、有效、有约束力的全方位、立体式监督制约机制, 是保障党内民主和学校民主互动的和谐发展, 并使其整体合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关键。一是从上级党委、工会组织和教育主管部门层面上进行制度设计与规范, 建立起高校党内民主和学校民主互动压力传导机制。二是在高校层面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三是在教职工层面, 建立和完善教代会、学术委员会 (教授委员会) 制度, 赋予其决策、监督权力。

4. 构建党内民主和学校民主互动发展协调平台。

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分工协作与联动支持的协调平台, 是党内民主和学校民主互动发展的保障。一是构建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联系制度, 建立综合指导和协调机构, 明确民主互动平台建设主要负责部门各自的具体职责、工作目标;二是强化责任部门特别是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意识, 推进部门间协调配合和压力传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明确完成任务目标的期限、相互配合程序和责任追究程序, 确保协调事项的落实。

5. 强化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督促指导。

上级党的组织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督促指导, 对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强化对民主建设的督促指导, 可以为高校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和科学发展、民主管理、办学治校能力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对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提高高校领导班子的考核准确度、完善高校办学水平评价体系等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摘要:论述了高校党内民主与学校民主互动的现实意义, 针对当前党内民主与学校民主互动的现状, 提出了党内民主与学校民主互动机制建立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党内和学校民主建设,互动机制构建

参考文献

[1]程勉中.现代大学管理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刘红凛.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耦合与互动[J].理论探讨, 2009, (6) .

[3]刘国瑜.简论我国大学内部权力的协调[J].高等农业教育, 2011, (2) .

3.民主学校工作总结 篇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047-02

School Development Plan,即学校发展计划,简称SDP,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指在学校层面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广泛征求社区群众的意见,由学校和社区自主制订的关于学校发展的计划。其主要特点是自下而上广泛征求意见,学校相关利益者充分参与发表意见,制定计划和实施的过程公开、合理,每一个阶段都有上级主管部门、社区代表、学校管理者、师生、家长代表等参与,注重学校的内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学校管理形式基本是按照“上级布置,我来做”的思路进行,如学校的工作计划,其制定过程是自上而下完成的,实施过程较被动,即由学校领导制定,然后向师生宣布计划的内容,全体师生、各职能部门一起学习计划内容,按照计划被动地开展工作。这样的管理,从表面上看秩序井然、纪律良好,但潜在的负面效应却令人担忧。学校在进行管理时,师生、家长只有被动服从的义务,没有主动参与的权利,主人翁意识受到制约,创造精神受到束缚,自育自律能力受到压制。而SDP顺应了现代学校管理的形势,让“民主”很好地贯穿学校管理全过程,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

一、传统模式下中小学校民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主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教代会、工会等组织难以发挥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提出以教代会等形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但多数学校没有制定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相关制度,即便有,这方面的制度也是摆设,要么没有执行,要么不具备操作性。不少学校的教代会主席、工会主席由副校长或学校中层领导兼任,管理流于形式。更有少数学校没有成立教代会、工会等民主监督组织,谈不上把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或议事日程。

(二)学校管理者民主管理意识不强,参与学校管理意识淡薄

校长负责制是一项有效的管理制度,但由于权力的过于集中、校长民主意识不强,导致很多学校形成校长“一言堂”,由此,社区、师生、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意识和热情逐渐淡薄,决策水平也随之下降。一所学校中,只有少数教师知道学校管理中有关计划和制度的制订等方面的详细情况,而对于学校办学目标、发展战略、改革方案、与个人工作有关的改革活动、业务活动等方面的内容,也只有部分教师略知一二。教师在学校管理中能够作出的决定权利集中在对学生教育与惩戒、科研交流、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

(三)校务公开机制不够完善

据《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的意见》显示,校务公开已经成为学校民主建设、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校务公开内容包含学校管理的一切事务,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涉及广大教职工以及学生利益的事务。然而,多数学校公开内容不全面,公开形式单一,敷衍了事,有的学校在实行校务公开时搞形式主义,走过场、避重就轻,甚至搞假公开,致使校务公开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和作用。

二、学校发展计划(SDP)改变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有效促进学校民主管理

(一)学校发展计划(SDP)的基本做法

1.学校发展计划(SDP)的制定是自下而上的。学校成立了学校发展委员会,由学校管理者、教师代表、村委干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人员组成,计划文本的制定来自基层,充分征求了不同人群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信息来源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学校发展计划(SDP)的文本有固定的格式,主要分析学校的现状,设计切合实际的愿景,明确学校的主要问题,制定相应的目标和措施。学校管理者根据从群众中收集到的信息制订工作计划,在一定的范围进行计划文本的答辩、修改、完善。这样的计划代表了群众的利益,师生、家长和社区代表参与计划实施活动的积极性就会更高。

2.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是全民参与的。由于学校发展计划(SDP)文本的制定充分代表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利益,在学校发展委员会的组织下,全体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参与计划实施的积极性更高,他们充分了解学校发展计划(SDP)文本的内容,明确了学校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前景,知道自身在学校发展计划(SDP)实施过程中应承担的任务及个人的职责,并配以过程性监测,这样,发展计划实现的效果就会更佳。

(二)学校发展计划(SDP)促进学校民主管理的具体体现

1.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凝聚人心

学校制定发展计划的目的是让学校管理者发现学校面临的问题及成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明确发展目标与措施。学校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搜集各种信息,用民主磋商的方式逐步消除各成员间的意见分歧,最后达成一致的看法。学校发展计划(SDP)的制定与实施,使各成员的关系更为紧密,各成员认识到,帮助学校就是帮助自己。比如,教师或者社区成员为学校的发展操劳,他们不觉得奔波劳碌,反而感觉“就像在做自己家里的事一样”。有些教师利用放学时间或者周末,到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边劳作一边访谈,晚上则打着手电挨村挨户征集问题。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将几个村校点合并成一所学校,师生来源复杂。学校合并后承担着全县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重担,学生由500多人增加到1600多人,一开始,教职工人心涣散。项目实施后,学校组建实施的十几个教育教学团队朝着师生自己制定的“礼仪教育”的目标发挥各自力量,大家心往一处想,“人心”环境得到了很好地改善,有效增强了凝聚力。

2.有效改善学校的管理系统

首先,学校引进管理项目,特别看重找准问题和解决问题要达到的目标和措施。项目引进的“头脑风暴”“问题树”“问题排序”等西方先进管理技术手段,有助于校长及管理者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和群众的积极性,集群众智慧办学,多从主观找原因,通过自身努力解决问题。其次,项目基于为学校的发展服务,强调了学校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学校计划是师生自己共同制定的,学校发展目标就是本校师生的共同愿景,而不是上级“压”下来的,每一年的学校工作计划当中要解决的问题都是通过自下而上地广泛征求师生意见而来,如“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怎样解决问题”是通过“问题树”集大家智慧提出来的,学校各部门的计划都围绕着学校发展计划这一“母计划”而制订,学校从上到下目标一致,大家围绕学校发展愿景主动地去追求着“梦想”,实现发展目标学校管理由“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良性局面转变。

3.学校发挥自身优势,改变“千校一面”的局面

受习惯思维的影响,学校管理者很少去分析学校的情况,再加上全体师生还没有转变思想观念,要想全方位地认识、分析学校的问题,无异于纸上谈兵。学校发展计划(SDP)打破习惯思维,特别强调“认知学校”,即认清学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对过去、现在、将来作深刻的分析,提出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学校管理者站在学校的角度讨论“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通过什么途径办成什么样的学校?育什么样的人”,从而使学校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理念,比如龙胜各族自治县实施学校发展计划(SDP)的13所项目学校,经过反复发放问卷,开座谈会,分析、筛选信息,确定了在国家教育方针统领下各自的特色发展方向,制定了学校的特色建设方案。如处于侗族大乡的平等小学提炼形成“孝亲教育”;位于花坪自然保护区的三门小学提炼形成“绿色文化”;具有丰富低龄寄宿管理和女童教育经验的泗水小学提出“生活教育”;实验中学的学生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自信心不足,学校提出以“进步就是好学生,提高就是100分”为内涵的“成功教育”理念等,特别贴近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师生实际,凸显了学校特色。

总之,学校发展计划(SDP)在学校的实施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唤醒了人的主体意识,使得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民主、可持续发展的氛围,值得推广应用。

4.民主学校工作总结 篇四

---××中学“民主管理 校务公开”工作总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那么,作为一所区直属初中学校,怎样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呢?近年来,学校紧紧依靠市区教育局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全面发扬“同心协力、团结奋进”的精神,突出了学校的民主管理,构建了和谐的人文校园,提高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的水平,促进了学校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现将学校民主管理、校务公开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学校实施民主管理工作的概况

1、以“教代会”为主渠道,赋予教师“参政议政”的基本责权。教代会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它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落实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在学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对于充分发挥教职工在学校的主人翁作用,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

学校在较早建立工会组织的基础上,就比较及时地建立了教代会制度。

一是我们坚持每年底召开一次教代会,在教代会上,凡是有关学校的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重要规章制度,包括教师校内工作考核、财务预决算等一系列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方案都要提交教代会讨论审议,并根据不同的议题,分别行使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和审议决定权。

二是认真做好提案征集工作。每年召开教代会时,我们都要进行教师提案的征集工作,这些提案的内容涉及教育改革、学校管理和教师生活福利等方面。每次提案征集工作开展后,我们学校领导都要认真处理教师的提案,先是将教师的提案进行归类,归类后再进行逐条阅读、分析,只要提案内容合情、合理、合法的,我们就都予以采纳,并及时处理或落实,这当中,如果有些提案一时难以解决,我们就实事求是地向提案相关教师说明原因,确保提案件件有明确的答复。

由于我们坚持了教代会制度和提案征集工作,教职工行使自己民主管理学校的权利就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教师“参政议政”的基本权利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2、以“校务公开”为主抓手,促进教师民主监督的过程参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是在学校工作中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深化教育改革、确保稳定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学校民主管理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我校坚持以“校务公开”为主抓手,促进教师民主监督的过程参与。

一是建立了校务公开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切实推进校务公开工作,我们学校建立了由党总支书记、校长任组长,副书记、副校长及工会主席任副组长,教导主任、办公室主任、总务主任和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的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校务公开的组织领导,工作规划、方案的制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有关事宜,并对重大事宜进行协调、指导。同时,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1—2次校务公开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工作程序等。近年来,我们结合学校实际重点确定了七大公开内容:一是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近期远期目标,改革方案及规章制度。二是学校领导分工、责任目标及中层干部的任免条件、程序、结果。三是学校财务预、决算及经费收支情况。四是学校的建设项目。五是大宗物品采购。六是教师人事调配、聘任及职称评审。七是教职工评优评先。真正让校务公开制度化、日常化、过程化。

二是构筑了教师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保障体系。为使校务公开工作高效运行,确保校务公开工作的健康发展,学校建立了由工会主席任校务公开监督小组组长、工会委员为组员的校务公开监督小组,监督和检查校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情况,保证监督的制度化、经常化,突出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确保教职工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教师民主监督的过程参与。

二、对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理性思考

1、营造健康和谐的人文校园是加强学校民主管理的基础。

“民主”就是指人民有权发表意见、参与政治生活和国家管理。从这一意义上讲,“学校民主管理”就是让学校教职工知道校情、参与校政、谋议校事、监督校务。而要使全体教职工切实增强民主管理的主人翁意识,首先就要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人文校园。

一是我们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我们始终要求中层以上领导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不以“官”压人,待人处事要真诚、坦然,不以个人的喜恶和亲疏来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提高处理事情的透明度。在处理问题时,尤其是在对待评优评先、评职晋升等这些工作,要求行政一班人要坚持原则,公正、公平、公开,努力树立学校管理的一股正气。

二是我们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我们每年组织教师趣味运动会,开展了教师的拔河、跳绳、乒乓球、羽毛球、接力跑等比赛,还分别组织与兄弟单位举行职工篮球比赛等等。尤其是今年庆祝三八妇女节,更是别具一格,为使女教师们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3月8日,学校召开女教师座谈会,会上学校领导向女教师赠送一束鲜花、一份精美的礼品、一句有个性的祝语、一张由校长亲笔签写的贺卡。以这样的形式来庆祝“三八”妇女节,让女教师倍感新鲜和浪漫……

就这样,由于我们一方面建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一方面又开展了经常性的轻松愉快的教工文体活动,有效地增进了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同事情谊,营造了健康和谐的人文校园。为教师民主管理学校奠定了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

2、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加强学校民主管理的关键。

让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关键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此,我们牢固树立了服务的意识,领导就是服务。我们始终要求学校的行政领导要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思想,要主动去关心教师,业务上要热情指导、帮助,生活上也要关怀备至。近年来,凡遇教师生病、生产、家庭遭遇不测等,学校总支、工会领导都要代表全体教师上门探望,努力把党和组织的温暖,送到教师的心坎上。平时,学校领导也切实落实局提出的“三类办工作移动工程”,工作中创先争优,除自身做好工作的表率外,还注意抽时间深入到教师中去,听一听课、评一评课,在校园里巡视巡视,跟老师们交流交流。这样校领导和教师之间很好地建立起一种同事加朋友关系,在这种健康和谐的管理模式中,教师也就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也就从内心深处真正树立起“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集体荣辱观,参政议政、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的高涨。学校党员干部移动办公桌,走进课堂、走近教师与学生的做法还在市教育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

3、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是加强学校民主管理的核心。

学校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是办学的主力军。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一个学校能不能办好,能不能培养合格人才,关键在教师。所以,加强学校民主管理中必须充分相信和依靠教职工队伍。为此,一直以来,学校凡是遇到涉及到学校重大事项和教职工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时,我们都要通过多种渠道,深入地与教职工进行交流、协商和对话,倾听倾听老师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征询征询老师对学校管理的建议。在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的基础上,对问题采取较为合理的解决。这几年,我们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的创建工作,如创建省级示范家长学校、创建省级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创建市初中标准化建设合格校、创建市教育管理年先进校、等等,每次创建活动,我们都要将创建的目标、要求以及学校创建工作的方案等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通报,征得全体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学校尊重了教师,充分依靠教职工,教师也就充分感受到他们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他们也就能急学校所急,想学校所想,群策群力、献计献策,有时教师还会为了学校中心工作主动加班加点,多做工作。

近年来的工作使我们深切的感到,我们什么时候密切联系广大教职工、关心教职工切身利益,代表了大家的意愿,我们工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就凝聚了人心;我们什么时候忽视了群众意见,没有妥善地解决好群众工作、生活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就脱离了群众,就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学校民主管理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与时俱进,努力实现新形势下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新突破 几年来,虽然我校在民主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民主管理的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健全、民主管理的方式还

有待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民主管理特色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学校教育即将跨入 “十二五”发展规划,新的形势赋予了学校民主管理的新的内涵和要求,如何进一步完善以上问题,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作为学校党组织和工会,就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追求新形势下民主管理的新突破。

1、要进一步尊重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坚持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作为学校重要的工作方针。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好学校的光荣传统,进一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作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学校民主政治建设、依靠教职工办学成为学校所有成员的共识。

2、要进一步将民主管理纳入到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学校要坚持把教代会、工会工作作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进一步发挥教代会主渠道作用,使之在制度上完善,机制上有效,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真正使教代会成为“展示校情、明确目标、汇集民智、科学决策、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必不可少的民主大会。

3、要进一步畅通校务公开渠道,提高校务公开质量,增强民主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要进一步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校务公开,以此增强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广大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落实。

4、要进一步拓宽民主管理工作新领域。要创新工作为体(教工之家、教职工活动中心等),创设公平、和谐的民主环境。学校还要不断拓宽民主渠道,通过建立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建立校情发布会制度、设立教代会意见箱等,以多方位行之有效的形式和途径,实现民主工作的经常化、多样化,促进学校民主管理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促进和强化学校的民主建设,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锐意探索,努力实现新形势下民主管理工作的新突破,再上民主管理工作的新台阶,为建设市区名校迈出坚实的一步。

5.学校民主推荐工作流程 篇五

一、学校推荐后备干部人选

1、制定学校民主推荐实施方案,成立学校民主推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施民主推荐工作

2、在学校公开栏张贴宣传《实施方案》

3、学校召开民主推荐会(学校全体教职工参加)

(1)主持人说明会议目的,宣读推荐条件

(2)校长强调有关事项

(3)发放民主推荐表,进行无记名推荐

(4)收回推荐表,交学校民主推荐领导小组统计后报学校党组织讨论

(5)召开学校班子会议讨论,确定推荐人选

(6)学校将推荐人选名单在公开栏公示

(7)学校于11月29日前向局党委上报推荐人选的干部信息表、个人简历、现实表现材料(含政治思想表现、工作能力评价及业绩、获奖情况、廉洁自律、不足之处)

二、局党委组织考察(12月初)

三、局党委讨论确定后备干部人选(12月20日前)

6.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实施意见 篇六

为了全面加强学院行风建设,进一步规范办学、招生、收费等行为,提升我院的良好形象,促进信息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发展,根据《浙江省2020年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实施方案》(浙纠组〔2020〕20号)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目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工作原则和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以民主评议为手段,着力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学校行风建设,为推动学院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二、组织领导

为抓好我院行风评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经学院党委研究,成立**职业学院2020年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院党委书记郭改英为组长,院长姚勇为副组长,党委副书记蒋清民、副院长赵玉奇、朱东方、陈君丽,纪委书记崔在伟,工会主席蔡娜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学院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系部主任、书记组成,郭德顺任办公室主任,肖玉霞任副主任,负责情况了解、材料综合、信息交流、协调督办等日常工作(见附件)。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网络邮箱:

三、评议考核内容

1.校风建设情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传统优良,内涵建设丰富,办学定位科学,目标方向明确,校园管理规范,学校风清气正。

2.教风建设情况。培养教师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政治坚定,严谨治学;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钻研业务,精心施教;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形成“敬业奉献、修德育人、治学严谨”的良好教学风气。

3.学风建设情况。在广大学生中树立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使自觉学习蔚然成风。培育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刻苦的学习精神、科学的学习方法、坚强的学习意志、严格的学习纪律、健康的学习动机,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形成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

4.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认真落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学院实际开展师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教师坚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责任和追求,做到为人师表,无私奉献。落实教师管理、师德

建设有关文件要求,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定、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维护教师良好形象。

5.机关作风建设情况。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切实改进机关工作。增强大局意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做到令行禁止;增强服务意识,规范办学、招生、收费行为,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践行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坚决纠正“四风”,克服纪律松弛现象,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确保纪律刚性运行。

四、方法步骤

学院2020年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2020年5月10日至5月31日)

1.建立机构,制订方案。成立学院2020年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订学院行风评议实施方案。

2.动员发动,安排部署。在前期动员教育和签订《**职业学院2020年行风评议目标责任书》的基础上,结合上级精神,组织进行再动员,再部署。院党委将组织召开各系部党政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行风评议专题工作会议和全院行风评议工作专题动员大会,进一步部署我院本行风评议工作。各总支、支部书记和各部门负责人要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评议工作方案,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

施,大力宣传发动,安排部署部门的行风评议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0年6月1日至10月31日)

1.扎实开展

“向社会承诺,让人民满意”主题活动。从注重实效、着眼教职工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以提高教育服务效率与质量、提升人民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为目标,重点围绕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进行承诺;切实解决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确保承诺事项落到基层,落实到实处,不断强化我院办学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

2.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一是学院设立师生意见箱,每周由书记、院长开箱查看。二是设立“院领导接待日”,每月第一周和第三周下午为学院领导接待日,当面听取师生意见,回应师生诉求。三是设立网络专栏,搜集和梳理师生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反馈。四是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求社会、企业、学生家长的意见。五是每学期召开一次专题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意见。各部门也要通过二级网站、组织专题座谈会、设立评议意见箱、举报电话、电子信箱等多种形式,畅通师生诉求渠道;要落实“四联四进”(即全院每个党员干部联系一个系部进行调研、联系一个班级进行引导、联系一名困难学生进行帮扶、联系一个企业进行协作),广泛征求教职工和广大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

3.认真开展评议活动。各总支、支部和各部门要认真

对照评议内容,结合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采取切实可行的评议措施,组织多种形式的评议活动,不断丰富和深化评议内容、创新评议方法,提高评议质量,增强评议效果。要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针对广大师生提出的意见建议,查找工作漏洞,深入开展作风纪律整顿;要把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作为行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好;使评议工作更加贴近系部、贴近师生、贴近校园。学院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强对各总支、支部和各部门行风评议工作的督导,通过专题调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全面推进各部门评议工作的开展,保证评议不走过场,取得切实成效。学院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将采取措施,对全院的评议工作给予指导、督促与协调。

4.全面落实整改工作。对全院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反映的问题,学院要求各部门要认真整改,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对问卷调查反馈的意见和自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剖析,特别是做好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对发现的新问题,及时在制度上给予完善,坚持和完善学院行风建设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把全院行风建设引向深入。各部门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情况,要及时向学院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5.切实解决存在问题。对评议工作中反映出的违规违纪案件线索,学院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将责成办公室认真

组织查处,并依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纠风工作责任制等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问题严重的将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进一步调查进行处理。

(三)考核总结阶段(2020年20月1日至20月30日)

在此次行风评议工作活动中,要认真总结行风评议工作中有效的工作措施和成功的工作经验,准确把握和衡量行风评议工作取得的成效,充分发挥评议工作的作用,把评议结果作为改进工作、推动学院行风建设、促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动力。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群众意见较大的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理;对于真抓实干、行风建设取得明显实效、群众满意度有较大提升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鼓励和适当的奖励。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加强对行风评议工作的组织领导

学院行风建设事关教育形象,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行风建设具有反复性,复杂性的特点,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各部门要在学院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评议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把握好评议工作的进度,逐一落实评议工作内容,扎实推进,认真评议,不走过场。在实际工作中要强化群众监督,通过评议工作实现、维

护和发展广大师生的利益,确保评议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确保通过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评出正气、评出干劲、评出实效。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认真解决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

要把行风评议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坚持把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热点问题、规范学校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民主评议学校行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评议工作成效的标准。学院行风评议工作办公室要把师生反映问题较多的部门报请学院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列为重点评议单位,就师生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着力开展专项评议,在评议工作中要认真解决广大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为广大师生诚心诚意办实事,推进评议工作能够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7.民主学校工作总结 篇七

1 高职高专学校党内基层民主的界定

按照党章规定, 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在工厂、商店、学校、机关、街道、合作社、农场、乡、镇、村、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设立的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高职高专学校教育是培养行业基层技术型应用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 无论其性质是公办还是民办, 都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设立相应的党的组织 (基层组织) 。就目前高职高专学校的普遍的办学规模而言, 此类学校的党的基层组织包括:党委、总支、支部委员会等。高职高专学校党内基层民主是指在高职高专学校的基层党组织的党内生活中, 根据党章和党的其他规定, 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 在平等的基础上, 按照有关的民主程序和形式, 享有对党的事务的参与、决策与管理的权利。

2 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实现形式的意义

众所周知, 基层民主包括基层人民民主和基层党内民主两大部分, 其中基层党内民主尤其重要, 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工程。从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来看,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中的基础层级, 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必须夯实基层党内民主这个基础;从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载体来看,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单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必须从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做起;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来看, 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 需要找到新的抓手, 注入新的动力, 这个抓手和动力就是发展党内基层民主;从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实践来看, 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过程, 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坚持从基层做起, 探索积累经验, 循序渐进, 自下而上地逐步推进, 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 自上而下地规范和指导;从基层广大党员群众的要求来看, 随着民主意识的普遍增强, 对发展党内基层民主也寄予热切期望。由此可见,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必须不失时机地积极加以推进。

3 高职高专学校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

高职高专学校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的拓展应当在认真贯彻落实好已有形式措施的同时, 积极探索扩大其他实现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3.1 党员 (代表) 大会

这里所说的党员 (代表) 大会是指由学校党委、总支、支部委员会等召集的由基层组织全体党员 (部分代表) 参加的会议。学校党员 (代表) 大会是党内基层民主的最常见、最普遍的实现形式, 同时也是党的支部、总支部和基层委员会的领导机关。高职高专学校应该根据各自情况, 适时召开党员 (代表) 大会, 让党员能够阅读学习党的有关文件, 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充分发表对党的工作、学校工作的建议、倡议;充分行使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此外, 还要进一步理顺常委会、全委会、党代会之间的运作关系。十七大提出“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而对于高职高专基层党组织来说, 围绕加强全委会的领导核心地位,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和全委会制度, 在扩大全委会决策范围、落实全委会决策权力、强化全委会监督职能等十分必要, 也十分可行。

3.2 集体领导

坚持集体领导, 反对个人专断, 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项基本准则, 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各级领导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也是党内基层民主基本的实现形式。所谓集体领导, 对于高职高专基层党组织来说, 就是凡属重大问题, 如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 重大工作任务的部署, 党组织自身的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利益方面的重要问题, 以及上级领导机关规定应由党委、党总支、党支部集体决定的问题等, 都应提交集体讨论决定, 不得由个人或少数人专断。要坚持集体领导制度, 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 要开好党员 (代表) 大会;第二, 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第三, 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正确处理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第四, 凡重大问题必须经过会议, 由与会者充分发表意见, 再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制定相关决议或决定。少数人的意见可以保留或申诉, 但少数不同意见者必须服从、执行多数人通过的决议或决定。

3.3 民主选举

选举权是一个综合的民主权利, 它既体现对重要事务发表意见, 又体现充分的参与决策, 还体现有效监督和制约党的干部的权利。落实党员对党的组织负责人的选举权, 是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 民主选举是党内基层民主最核心的实现形式。根据十七大关于"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的精神, 高职高专党内民主选举要根据《党章》有关党的基层组织的规定, 以创新党内选举制度为根本, 保障党员选举权落实, 包括逐步扩大党内直选范围, 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 规范尊重和体现选举人意志, 积极探索"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选举方式, 实现由党员直选产生党支部委员会, 条件成熟地直接扩大到党的基层委员会, 组织候选人与选举人见面, 由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 由党员群众择优选举等。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由党委、总支、支部组织党员自下而上酝酿提名、推荐, 召开党委、总支、支部委员会 (或扩大会议) 提出建议名单, 提交党员大会选举出党员代表。选举严格按照党章规定, 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差额选举。

3.4 民主决策

民主决策是指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通过可行性研究后采取由决策者集体表决的方式而作出决策的方式。就高职高专学校而言, 对于学校重大问题, 应在党内进行民主讨论, 广泛听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意见, 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不断完善党委内容的议事和决策机制, 提高党的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民主决策是党内基层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为了更好的实现民主决策, 第一, 要建立拟议议题会前调研协商制度, 凡党委、总支、支部委员会拟议议题, 要在会前通知与会领导 (代表) , 进行调查研究和充分酝酿, 要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协商, 对事关学校发展的重要事项应预先广泛征求党员同志等各方面的意见, 并将各方面的意见综合后提交会议研究;第二, 要规范会中议题研究程序, 在认真听取议题提交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依据资料和会前协调意见的基础上, 进行深入讨论、论证, 通过举手表决、票决等形式集体研究决策;第三, 要建立会后请示、报告和通报制度, 会议结束后, 对需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或报告的事项要以书面形式及时报送上级党组织, 对需向社会各界通报情况的, 通过书面或会议形式及时进行通报。

3.5 民主监督

党内监督和党内民主密切相关、互为保证, 发展党内民主, 加强党内监督, 是确保学校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不失察、行为不失范、权力不失控的重要保证。民主监督是党内基层民主的必要的实现形式。为了更好的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第一, 必须制定用权规则, 明确权力运行的职责。党委、总支、支部委员会应当制定具体的议事范围、议事程序、议事规则, 对书记及班子成员在人财物管理方面的权限责任进行严格界定, 防止越权、独权等滥权行为。进一步明确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与其权力相应的责任, 做到权力与责任相统一、有多大的权力就得承担多大的责任;第二, 要严格党内监督。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 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带头作表率, 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做到讲问题一针见血, 提要求开门见山, 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战斗性。要认真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 定期向所在党小组、党支部进行汇报情况, 自觉接受组织和其他党员同志的监督;第三, 要突出职能监督。纪检组织是实施监督的职能机构, 是做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保健部"。要充分发挥纪检组织的职能作用, 把监督工作覆盖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第四, 要建立完善评价制度。党委、总支、支部委员会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工作, 应接受全体党员的满意度评价, 并将它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及所有工作的标准, 不仅是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3.6 民主生活

党内民主生活会是指在党的内部组织及其有关成员学习理论, 交流思想,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 一般包括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支部民主生活会。党章规定, 每个党员, 不论职位高低, 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 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民主生活是党内基层民主最基本的实现形式。目前, 高职高专学校要切实规范党内基层民主生活。一方面, 要规范支部民主生活。支部生活是党员行使权利、参与或决定党内事务、表达利益诉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思想交流的最基本的形式。当前规范党内民主生活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树立党章权威, 从制度和机制上确保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营造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的氛围, 鼓励和引导党员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 使支部民主生活会真正成为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平台和载体。另一方面, 要规范党委 (党组) 民主生活。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参加规定的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会, 又要参加党委 (党组) 召开的民主生活会。当前, 规范党委 (党组) 民主生活, 要在理清党内权力授受关系基础上, 进而理顺党委内部成员间的关系, 切实提高民主生活的质量。这是当前及今后发展党内民主必须致力于解决的重要问题, 因为它会对基层民主起示范和带动作用。

3.7 党务公开

党务公开是指学校等基层单位建立的基层党组织, 依照党章和党内法规, 通过一定形式将有关党内事务真实、及时地向党员或群众进行公开。党务公开是党内基层民主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实现形式。就高职高专而言, 一是要严格党务公开的制度。对每个党务公开环节、公开内容、事项、范围、方式要严格监督制度, 在纪检组织实施监督的基础上, 广泛发动党员进行监督。二是要明确党务公开的内容。围绕群众关心的焦点、围绕权力运行的重点环节进行, 凡是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的事项, 只要不涉及党内的秘密, 都要最大限度地公开。三是要规范党务公开的程序。将党务公开工作贯穿于党内重要事务酝酿、决策、实施的全过程。提出环节由党委、总支、支部在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基础上, 提出拟公开的事项及其范围、形式、时限等内容。四是要丰富党务公开的形式。在党内公开的, 可通过党内会议、文件、通报、党员活动日等形式进行公开;同时可探索建立党员代表旁听制、党内询问和质询制, 制定相关的配套实施办法, 不断扩大询问、质询的主体范围, 并为党内询问、质询权的行使提供保障, 提高党内询问和质询制度的效力, 有力地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摘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高职高专学校的基层党组织包括:党委、总支、支部委员会等。高职高专学校党内基层民主可以通过党员大会、集体领导、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生活、党务公开等形式加以实现。

关键词:高职高专,党内,基层民主,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1]张奎义.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党建, 2008, (8) :45.

[2]马兴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J].军队党的生活, 2008, (3) :14.

[3]于桂英.基层党内民主发展方向及路径选择[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5 (4) :59.

[4]赵君嫦.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初探[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6 (5) :92.

8.民主学校工作总结 篇八

认识上有偏差,评议工作的推动呈现“高难度”

首先是一些“原则论”者认为民主评议与党管干部矛盾,有悖于党的组织原则。其次是一些“灵活论”者认为民主评议在理论上是好的。但在实际上却存在着种种弊端,因此应“灵活”地对待上级的这项要求。这些人认为,民主评议会引发群众的尖锐意见,使干部丢面子;会滋长群众的主权意识,影响领导的权威性;民主评议可能会使个别干部的得票数或得分数低,影响其积极性;可能出现班子成员间考评结果的较大差异,影响班子团结等等。

上述顾忌或“论调”,虽说可能有对工作和事业考虑的成分,但更多的却是其实质上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怕自己曝光,怕对自身不利。他们很少考虑甚至根本不去考虑民主评议的益处,如民主评议是否会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是否会加强学校班子的勤政廉政建设,是否会促进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进程,是否解决了群众最关心和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否调动了干部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不失信于广大教职工,学校行政领导应当深入学习,转变观念,真正认识民主评议的政策性、原则性和必要性,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1,开展民主评议是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表现。实施民主评议是世界观的问题,也是方法论的问题,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任何干部都是群众的公仆,你的职位和权力都是党给的,都是人民给的,所以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依照党的要求,接受群众的监督。学校行政必须以教职工为镜,以教职工为重,切实强化公仆意识、民主意识,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在这个方面,首先要求学校主要领导强化观念,坚决摒弃个人英雄主义和唯我独尊的意识,要懂得“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要承认群众也是英雄。2,开展民主评议有它的政治意义。我们党一直重视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政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这就要求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教育系统的领导同志尤其是主要领导同志,要切实找准自己的位置,把响应党的号召作为自己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坚决克服官本位意识,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3,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是教代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党和国家要求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只要有规范、科学、合理的运作,教代会这一重要的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有显著效果的。其中的道理众所周知。但为什么教代会这种很好的民主评议载体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较好的作用呢?这就需要领导同志去克服自身的不足了。要真正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建言献策。4,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并不是不要党管干部,而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干部。学校党组织要严密组织,规范操作,就可以做到考核结果较为客观和公正,这样的结果当然可以为党组织选拔使用管理干部提供依据。当然看待问题要全面、辩证,既要克服“唯票论”“唯分论”的倾向,又要充分重视评议结果。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的同志身为教育部门的领导,其工作作风、待人态度等却与教育这片杏坛圣土不太协调,无谦诚之意,有凌傲之风,乃至恣意妄为。因此我们说,对这些同志应当多一些制约,我们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则应当把工会工作尤其是民主管理、民主评议工作真正纳入督导检查评价之中,并把评价结果作为考核学校和领导干部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开展过程欠严密,考评结果表现出“无效化”

这里说的开展过程并非专指评议的具体操作本身,还指具体操作的前期准备工作。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前期工作的实质意义要比具体操作本身的意义还要大。具体地说,这种工作主要是指要健全机制,包括机构的建立、制度的确立,特别是校务公开的实施。但是相当一段时期内,一些学校特别是从事中等教育的学校为了迎合形势,为了所谓的“学习高校的经验”,同时也为了超前于义务教育学校,也做起了民主评议的文章,这本身不算坏事,但可惜的是有其名而无其实,或者顾此失彼,或者本末倒置,最终收效甚微。

民主评议干部政策性强、难度较大,要做到积极稳妥的开展。健全机构是保障。因此必须在学校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成立民主评议的专门机构,一般由书记担任负责人。同时在教代会下设立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工作专门委员会,负责民主评议工作的具体事宜。在诸多事宜中,代表的选任是关键。人作为评议过程中最具活力最起作用的因素,决定着评议的功效和意义。因此评议委员会和工会组织应该把那些真正具有政治热情、大局意识、政策水平和议政能力的同志选取过来,同时对代表加强教育,严格工作纪律,对不合格的代表随时通过程序进行更换,以保证教代会代表的素质过硬。在代表的选用问题上,应避免“三种倾向”,一是重老年轻青年,二是重工作轻思想,三是重党内轻党外。

民主评议领导理应规范、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形成制度,形成常规,为此需要建章立制。要制定文件,以党组织的名义下发。相关文件要对民主评议的组织领导、评议委员会的职责、评议的对象、主要内容、主要方法和具体程序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学校党组织工作计划、学校行政工作计划、学校工会工作计划等都要相应地体现或突出民主评议干部的内容,让大家知道民主评议干部是学期或学年工作的一部分乃至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当然这些不光要写在纸上,更重要的是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但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问题是不少的。有的学校只是成立民主评议领导小组而无工作计划,体现为一种“政治作秀”;有的学校只是在上级要来检查之前临时拟定工作计划,敷衍应付;有的学校虽有工作计划但内容空洞,仅为存档,以备所需;有的学校民主评议工作计划与学校其他计划分立门户,互不相干;还有的是计划制定得头头是道,但根本不去落实,形同虚设等等。这些做法都从源头上堵塞了民主评议的渠道,应坚决克服。

民主评议干部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坚实的基础。基础性的工作较多,而校务公开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离开了校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就成了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学校都要充分认识到民主评议工作是整个学校民主管理工作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和其他环节环环相扣,尤其要和校务公开这项工作密切关联。所以要搞好民主评议,首先要搞好校务公开。要识大体,顾大局,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以磊落无私的胸怀,健全和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推进校务公开。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教职工和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为重点,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搞好校务公开工作。要坚决避免校务公开的内容听“一把手”的裁决,校务公开的形式只是一块公开栏,搞闪光点的展示。为满足民主评议之需,校务公开要公开重大事项。涉及到干部人员的职责和职责履行情况,以便群众知情。要搞规范化操作,不搞少数人操作,严防形式主义。有的地方、有的学校的民主评议表现出无效化,甚至无形当中成了形式主义,与评议代表的“不了解内幕”而“无话可说”不无关系。

当然评议本身的操作对评议是否有效至关重要。这里首先有个评议对象的问题。中等学校主要有校级和中层两级干部,校级干部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头羊,当然是首先要被评议的对象,其次才是中层干部。而现在有的地方、有的学校却避主就次,只评议中层干部,而将校级干部的评议置之一边。理由是校级干部的评议权在上级,学校本身无权评议。这种近乎愚民的做法和解释。严重违背了事理,其真正的原因不是自己无权操作,而是有其他难以道明的算盘。试想,如果都这样去确定评议的对象,中层干部能服吗?教职员工能看惯吗?校级干部的约束和积极性又从何而来?难道身处决策层的干部就不需要监督与制约吗?难道我们的工会组织及评议领导小组就真的无权评议校级干部吗?其次是评议的内容。不能不指出,即使是比较认真地搞民主评议的学校可能也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一些忌讳。表现为“唯上是从”的照抄照搬上级文件的“纲领主义”,德、能、勤、绩,一二三四;表现为“粗枝大叶”的你我他都均衡的“平均主义”,不看对象,同一标准等等。当然我们不是否定上级文件,而是要知道上级文件的宏观性,在制定自己单位的评议内容时决不能照搬照抄。我们应该从本单位被评议对象的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工作职责出发,根据相关工作计划和岗位职责,制定出因岗位而异,甚至因人而异的评议内容,即所谓“量体裁衣”。当然还有具体的评议过程,如严格述职、民主测评、整理结果、落实反馈等,都还有需要注意细节。这些细节性的问题把握不好,也会影响整个评议工作的效果。我们相信,只要秉持公心,对学校和个人负责,肯动脑筋想办法,这些细节问题的处理都可以有较好的落实。

9.民主学校工作总结 篇九

三年来,我校围绕教育中心工作,积极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学校全力依靠工会组织,把校务公开工作与加强政风行风工作有机结合,把推进民主管理与加强制度建设和督查落实有机结合,加大服务广大教工学生的工作力度,学校动员,组织和凝聚广大教职工积极投身于学校改革发展大局,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努力规范办学行为,全力构建和谐校园。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校民主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发展

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的民主管理,把它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注重发挥校工会、教大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支持校工会充分履行职责。为了保证校务公开工作落实到位,我校成立了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校务公开工作执行小组和校务公开工作监督小组。具体负责校务公开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如《**小学校务公开制度》《**小学校务公开实施细则》等,平时工作中,我校领导注意加强检查督促,确保学校民主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严格落实教大会制度,充分发挥教大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学校党组织重视教大会工作,学校行政领导支持教大会工作,学校工会认真履行工会职能,严格落实教大会制度,做到会前酝酿准备充分,会中严密组织安排,会后一一落实提案,教大会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教大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1、我校领导和教职工把每年教大会当作学校一次重大的民主政治会议,教大会召开前夕,学校党支部、行政、工会专门召开会议,针对学校工作的中

1心重点,教职工的热点,研究提出教代会的中心议题。

2、当会议中心议题一经确定,学校工会组织预先公布会议主题,向广大教职工作深入的宣传,在宣传的同时广泛地征集教职工的提案和意见,然后汇总并报党支部、行政领导。

3、会前,工会作为教大会的工作机构,按照教大会的条例和有关法规,对会议的程序作出严格的部署,使教大会做到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

4、在教代会预备会议上,由工会主席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会前培训,使教职工人人明确大会召开的目的意思,及所履行的职责,增强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

5、教大会召开时,全体教职工认真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的发展规划、重大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教职工队伍建设及其他有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审议通过校内人事、试行人员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实施办法以及与教职工权益有关的规章制度;审议决定学校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学校积极在人、财、物方面为教代大会提供必要条件和保障。

我校通过加强教大会的建设,进一步发挥了教大会的功能,推进了学校民主管理的深入实施。2008--2010年学校教大会期间,全体教师以主人翁的精神,对学校试行的改革方案和发展规划及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展开讨论,积极提出完善修改意见,收集到有价值的建议和提案,绝大多数得到了学校的采纳,未曾采纳的建议和提案也都做到了件件有答复。

三、定期进行丰富多样的民主评议活动,不断提升学校的民主管理水平我校把民主评议与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主评议活动,提升学校的民主管理水平。首先是校级领导干部要接受教师的全员考评,每年6月,校长级领导干部一一用书面材料向全体教师进行工作述职,全校教职工参与测评,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进行了家长、学生民主测评学校的问卷调查,任课教师每学期接受一次全班学生考评,并且民测结果与期末教育教学综合评估奖励相挂钩,有效地激发我校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育人素质和事业心;再次,接受师生反馈,学校设立举报信箱,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或家长通过信箱和电话向校长直接反映或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另外,定期召开家校沟通会,架起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我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和不定期召开家长委员沟通会,请家长参与监督,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出谋划策,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管理科学化、决策民主化水平。

四、深入开展校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我校工会把校务公开同学校管理工作、学校改革相结合,同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建设和行风建设相结合,同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相结合,同学校建立规章制度相结合,全面深入地开展校务公开工作,增强了广大教职工参与管理学校的意识,促进了学校的民主建设和廉政建设。

一是拓展公开渠道。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一套规章制度,在校内设置了公开栏,设立了校长信箱,公布了举报电话,并结合校园网、学校QQ群建设,推动校务公开上网,不断拓展公开渠道。

二是明确公开内容。首先是学校重大问题及决策的公开,如:**小学08-12年发展规划、2008年教大会通过《**小学绩效奖励方案》《特色教育活动改革及经费发放方案》;2009年教大会审议通过《**小学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小学期末奖教办法》《特色教育活动改革方案》等重大教育教学改革方案。2010年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审议、表决通过了《**小学试行人员聘用制岗位设置方案(讨论稿)》、以及《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实施细则》。等。二是社会热点问题的公开,如:六年级毕业班学生的推荐、我校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公布。三是教职工关心问题的公开,如:每学期的评优、评先、考核主任的职务

晋升、工资晋级等,我校各级各类先进评选(包括评优)范围、对象、条件、名额,评选程序安排,评选活动过程,确定上报人选和评选结果均实行公开,而且各类评选均采用先量化评估推荐,再进行集中研究决定产生的方法,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包括任职条件,学校职称评审组成人员,量化评估标准、方法,申请者名单,参评材料及考评情况,确定推荐上报人选等都实行公开。四是敏感问题的公开,如:学校的财务情况、物资采购情况、经费收支、教职工绩效奖励方案、每月奖励性绩效工资等均实行了逐月公开。

三是做好解释工作,增强公开效果。几年来,我校不仅加大了校务公开的力度,增强我校校务工作的透明度。同时,校工会还注意收集教职工对公开内容的反映,配合校领导做好相关政策、措施、规定的解释工作,做好教职工思想疏导工作和矛盾化解工作,争取教职工的广泛理解和全力支持,校务公开,不仅有力地推进了我校行风建设和师德建设,提高了我校的民主管理水平,还达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效果。

**小学

10.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篇十

一、深化校务公开的目的和意义

深化校务公开,实现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在学校工作中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深化教育改革,确保学校稳定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学校党群、干群关系的客观需要。各学校(单位)领导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基本原则

全面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关于建立健全校务公开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试行)》(荆教监〔20xx〕4号)、荆门市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关于印发<荆门市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控制程序指导文本(第一版)>的通知》(荆校开办〔20xx〕1号)、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关于印发<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年检公报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荆教工〔20xx〕7号)和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关于印发<荆门市关于实行校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的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荆教监〔20xx〕 5号)等文件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水平,促进教育事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三、总体目标

建立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展校务公开内容、创新校务公开形式、规范校务公开程序、提升校务公开实效,实现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到底,市直各学校(单位)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检“达标单位”达到100%,其中“示范单位”达到20%以上,“优秀单位”达到30%以上。

四、实施步骤

(一)成立专班,制定方案(20xx年5月中旬-20xx年6月中旬)。

成立由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樊雁同志担任组长,市教育局党委其他成员担任副组长,市教育局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荆门市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市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工会,具体负责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日常协调指导。市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制定并出台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有关文件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校务公开工作。

(二)宣传发动,学习培训(20xx年6月下旬)。

召开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培训暨阶段推进会,安排部署工作,组织学习培训,武装骨干力量,全力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三)组织实施,阶段推进(20xx年7月-月)。

1、20xx年7月-20xx年8月,各学校(单位)分别成立学校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做好本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及教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2、20xx年9月-20xx年12月,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教代会是校务公开的主渠道、基本形式和基本载体,各学校(单位)根据《荆门市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程(试行)》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规范教代会操作程序和运行程序,落实教代会各项职权,实现教代会制度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3、20xx年9月-2012年12月,加强校务公开规范化建设。一是校务公开内容规范化。根据《关于建立健全校务公开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试行)》(荆教监〔20xx〕4号)的要求,围绕本单位改革发展的要点、教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点,确立校务公开内容;二是校务公开形式规范化。重点加强“一箱、两栏、三网、四会”(即校长信箱,对内对外公开栏,广播、电视、校园网,教代会、党政工联席会、教职工民主议事会、教职工听证会)的建设,规范校务公开形式。三是校务公开程序规范化。按照《荆门市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控制程序指导文本(第一版)》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实现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程序规范化。

(四)检查考评,总结表彰。

市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专班按照《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年检公报制度实施办法》(荆教工〔20xx〕7号)的要求,根据各阶段的重点工作安排,分别对各学校(单位)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进行阶段检查和年度考评,适时召开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和表彰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挥校务公开“示范单位”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确保校务公开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同时,对不按规定和程序实施校务公开的学校主要领导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并根据造成不良影响的程度轻重进行责任追究。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学校(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建立完善“党组织统一领导,行政负责主抓,纪检监察、工会组织协调监督,职能部门具体承办,教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对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把深化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为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全面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结合实际,有序推进。实施校务公开是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和谐氛围的重要抓手。各学校(单位)要从实际出发,突出工作重点,采取多种形式,讲究工作实效,全面实施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11.民主学校工作总结 篇十一

一、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意义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当家作主, 除了执政党在思想引领, 制度设计上做出安排外, 还需要公民不断提高的民主意识和民主技能。中国公民的自主性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日益增强, 为发展社会民主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 由于国家正处于巨大的调整期, 社会生活正处于建立新规范的关键期, 公民自主的水平也处于一个不断成长的时期。

需要加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教育, 才能形成全社会推进社会民主的合力。而这个教育的关键时期, 就是在校大学生的民主教育, 民主引领。随着中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 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人数已经达到8037639 人, 占全国高校在校人数22.58% (2014 年教育部教育事业公报数据) , 由此,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民主教育与民主引领, 是推进社会民主的一个基础工程。而鉴于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底子相对薄弱, 纪律意识相对薄弱的特性, 加强在校期间的民主教育、民主引领, 其意义就更加重大。

2.学生成长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明确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 这是学生成长的方向。它包括具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专门技能, 具有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民主管理的知识, 拥有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归根结底, 拥有自我发展的能力。高职学院理应结合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 创造学生参与学院民主管理的机制与平台, 推动学生民主意识的增强, 提高他们民主管理的能力。这是学生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 学会规划, 组织, 实施和调整, 学会交流、妥协、宽容和共识, 这将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路径思考

(一)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现状

青年学生是热情与精力的代表。他们有意愿参与到管理自身的事务中去, 这是动员组织青年学生参与学院民主管理的基础。相当多的高校包括高职院校在学生参与学院民主管理方面都有相应举措, 有些学校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学生民主管理还做得相当特色, 也比较有影响力 (中国青年报专门报道2012 年6 月14 日) , 中南大学开展学生民主管理的理论研究, 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高职院校在推进学生参与学院民主管理的路上, 也做了些有益的探索。无论哪一学校, 都建立了学生自治的组织, 比如宿舍自治委员会、伙食管理委员会等, 这些学生的自治组织, 比较好地反应了学生的需要, 解决了学生与相应部门之间的问题, 比较好地维护了学生的权益, 有利于学院的稳定。

(二)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学院民主管理的路径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学院民主管理, 要达到的目标, 一是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在学生参与的情况下, 更有效率的处理与学生有关的事务, 提高管理的效益;二是为学生打造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这个平台是个开放的平台, 通过机制的建立, 系列制度的制定, 确保广大学生的知情权, 参与权, 能以合适的方式参与到自我管理和学院管理中;三是吸纳学生的力量参与到学院管理, 推动师生的互动, 建设积极和谐, 交流充分, 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

三、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对策分析

1.从战略的高度, 加强学院管理的顶层设计, 凸显学生参与的学院民主管理。

因应现代公民自主性日益增强的现实, 切实推动素质教育, 学院领导层须重视学生的参与, 推动学生管理体制的创新。坚定学生自我管理的信念, 逐步将学生由被动的执行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建立由学院相关职能部门统筹的学生自我管理的体制, 加强职能部门的引导和指导, 确保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 通过学生自我管理促进学院学生管理目标的实现。

2.夯实保障基础, 保障学生参与学院民主管理实践得以长期推进。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学院民主管理, 从学校层面, 要保障相应制度得到彻底地贯彻执行, 不会因任何事情干扰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进程, 为学生参与民主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办公设施保障, 要规划学生委员会专门的场所, 办公设备等;经费保障, 作出专门的经费预算, 学生代表选举、学生代表委员会运作、具体管理过程中所需经费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开展所需经费。在学院划拨的学生活动经费中作出调整, 预算专门的费用。

中国的职业教育正方兴未艾, 走在大步发展的征途上。高职院校不仅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上要紧随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上也应承担责任。创新学生管理, 吸纳学生力量参与到学院管理中来, 既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的需要。

摘要:推动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不仅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更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主要对策包括从战略的高度加强学院管理的顶层设计;建立学生参与的运行机制, 建立并完善配套制度;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夯实保障基础, 保障学生参与学院民主管理实践得以长期推进等。

关键词:对策,民主管理,高职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事业公报, 2014年

上一篇:六年级教学设计下一篇:致暑假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