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第八章习题答案(4篇)
1.机械原理第八章习题答案 篇一
第八章 练习题与答案
刘荣材
(一)单项选择题
1.首次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文件是:()
A、《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宏观调控下使()A.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重要作用 B.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辅助作用
D.计划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3.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社会保障水平是()A.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B.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C.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D.实现小康
4.国有企业可以采取股份制形式,因为股份制()
A、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B、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唯一实现形式 C、是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D、是实现职工当家作主的一种有效形式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6.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状况 B、资金短缺 C、就业压力 D、市场经济的存在
7.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计划经济 B、股份制经济 C、国有经济 D、市场经济
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计划与市场内在结合的经济体制 B、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
9.计划与市场是()
A、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 B、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 C、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 D、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10.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仍是人们的谋生手段 C、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
D、社会成员中存在着不同的阶层
11.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A.现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B.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C.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D.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1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是()
A、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高,从注重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和效益 B、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C、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D、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3.2006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通过()年的努力,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1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全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6、现阶段,我国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有所差别。这是因为()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17、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深刻革命,因为它()A、肯定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B、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C、贯彻了商品交换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 D、承认社会成员之间有富裕程度的差别
18、私营经济就其性质来说属于()A、小私有制经济
B、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资本主义性质经济 C、集体所有制经济
D、与外资企业一样性质的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和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E、股份经济
2.在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上,邓小平认为()A、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E、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
3.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有()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E、外资经济
4.公有制经济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中外合资企业 E、中外合作企业
5.“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个论断说明()
A、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 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资本主义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D、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E、计划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6.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A.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B.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 C.公有制经济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D.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E.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7.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运行的原则主要包括()
A、减量化 B、再利用 C、资源化 D、经济化 E、科学化
8.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E、管理民主
9.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同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A、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B、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10.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主要包括()A、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收入 B、集体企业职工工资收入 C、个体劳动者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所取得的收入
D、私营企业雇用劳动者取得的收入 E、外资企业雇用劳动者取得的收入
11.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形成()的产业格局 A.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B.坚持党的领导
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D.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E.服务业全面发展
12.自主创新包括()
A.原始创新 B.集成创新 C.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D.理论创新 E.体制创新
13.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构建()
A.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B.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C.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D.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E.健全和完善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14.新型工业化道路()A.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B.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工业化
C.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 D.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E.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15.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以下问题()
A.覆盖范围窄 B.制度不健全 C.管理基础薄弱 D.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很完善
16.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的行业 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E.一般竞争性行业
17.中国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是()A.建国时面临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国情
B.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世人瞩目的直接影响 C.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单纯,计划经济体制比较顺利地运行 D.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E.中国共产党的首创
1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因为()
A.劳动者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会出现收入的差别
B.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会导致富裕程度的差别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会产生富裕程度的差别
D.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存在差别 E.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
19.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A.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 D.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 E.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作出贡献
20.“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
A.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B.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C.有公有制经济参股的就是公有制 D.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E.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21.“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22.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其主要内容有()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B.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C.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服务业全面发展
2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E.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4.在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制企业在各地区各行业中都占有绝对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即()A.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
B.企业是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C.政府运用间接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D.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受健全的法律体系规范和约束
26.下述哪些环节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A.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D.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E.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判断分析题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衡量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成绩,就看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3.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比重的减少,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4.实行按劳分配,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5.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6.任何一种形式上属于共同所有的企业和组织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7.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8、有商品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市场经济。
9.市场对于资源配置具有灵活而有效的导向作用,因而能保证社会生产各部门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四、简答题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怎样体现? 2.简述按劳分配的内容及其必然性。3.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有哪些形式和类型? 6.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论述怎样全面认识我国公有制经济。
五、论述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分配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是怎样形成的?
3.目前我国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分配政策是什么? 4.试述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其现实意义。5.试述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
6.试述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7.试述我国实现工业化为什么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8、试述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
9、试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
六、材料题
1.下面是一组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材料: 材料1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
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8页)
材料2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36页)材料3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好像一谈计划就是社会主义,这也是不对的,日本就有一个企划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笫203页
材料4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资本主义就没有控制,就那么自由?最惠国待遇也是控制嘛!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
材料5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7页)材料6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
材料7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页)材料8 在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强调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得灵活一些。以后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06页)根据材料回答:
(1)邓小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2.下面是一组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发展变化的材料: 材料分析
(1)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国有经济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国有资本逐步退出低效益企业,退出既没有必要国有也没有明显优势的行业,退出处于结构性矛盾中的长线产业。采取合资、合作以及参股、控股等多种实现形式,集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冶金、电力、石油、煤炭、化工等重点产业和金融、保险等关键部门;同时,通过“抓大放小”,一批企业集团组建起来,一批大企业到境外上市,一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退出市场,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其结果,一方面,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从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构成来看,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1985年为63%,1995年下降到32%,1998年下降到28%;另一方面,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不仅达到近年来最妤水平,而且呈现出稳步提高的良好态势。到2000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2392亿元,比1997年增长⒈97倍,大中型企业亏损户数比1997年减少了72.7%。同时,国有经济控制力增强,实际调动或支配着约40-50%的其他经济成分。
(2)20多年来,城乡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增加。根据全国工业普查资料,集体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1985年为30.5%,到1995年上升到35.5%,1998年达到38.4%,从接近1/3堵加到1/3强。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个体经济迅速复兴,蓬勃发展。1981年,个体工商户183万户,从业人员227万人,注册资金5亿元;1999年,全国个体工商
户3160万户,从业人员6240万人,注册资金3440多亿元。个体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多种需求;特别是开辟了多种就业渠道,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城市新增劳动力和一些离开原企业的职工加入。一定意义上,降低了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本,促进了社会主义市扬经济的发展。
(4)、随着党的政策的推动,私营经济逐步成长起来。到期998年,我国私营企业户数达到120多万户,从业人员达到1710万人,注册资金达到5140万元,与1989年同口径相比,分别增加了13.3倍、10.4倍和85.7倍。私营经济产值占GDP的比例,1989年为0.57,1998年达到7.37。私营经济的税收贡献1989年为1.12亿元,1997年增长到90.49亿元,增长了80倍,高于同期全国以及国有集体企业的税收增长速度。私营经济是要的劳动力就业渠道。从1989年到1999年就业人数平均增长29%,远远超过了同期全社会的就业增长率。1995年,私营经济新增就业人数占到全社会新增就业总人数的41%,1999年从业人员达到2021万人。私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天然基础的发展起点。在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转轨过程中,私营经济的作用己不仅仅是组成部分,它们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参照系,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竞争提供基础和标准。私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5)、外资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积极成果。1992年的外商投资达到110.1亿美元,相当于1985年的6.5倍,1993年的外商投资达到257.6亿美元,相当于是992年的2.4倍。在经济济发展中外资经济越来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1993年开始,中国工业总产值增量中外商工业的贡献每年都在20%以上。1998年,所有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总额中,三资企业的份额占到22.16%,就业总人数中,三资企业的份额占到10.63%。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我们引进紧缺的资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3400亿美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外资经济还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3.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4.2003年9月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七部门联手出击开展屠宰市场集中整治,严把肉品市场准入关,规定进入市场销售的肉品必须是由定点屠宰厂(场)生产、经检疫合格的产品。对失信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其违法违规行为将被记录在案,公开曝光。
根据材料辨析:有必要限制市场机制的作用,让有强制力的政府来干预。
5.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
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
6.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000美元达到3000美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
请结合材料,辨析这一观点。
第八章 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道题)1.(A)2.(B)3.(C)4.(C)5.(A)6.(A)7.(C)8(C)9.(D)
10.(B)11.(D)12.(B)13.(C)14.(B)15.(C)16.(D)17.(B)18.(B)
二、多项选择题(共53道题)1.(ABCD)2.(ABCD)3.(ABCDE)4.(ABC)5.(ABDE)6.(ABCDE)7.(ABC)8.(ABCDE)9.(ABCD)10.(CDE)11.(ACDE)12.(ABC)13.(ABCD)14.(ABCDE)15.(ABC)16.(ABCD)17.(ABCD)18.(ABCDE)19.(ABDE)
20.(BDE)
21.(BC)22.(ABD)23.(ABCDE)24.(ACD)
25.(ABCD)
26.(ABCDE)
三、判断分析题(共11道题)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正确。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确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只有深刻地认识我国国情,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2.衡量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成绩,就看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答案】错误。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性决定多种所有制结构。为了克服我国原有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化的弊端,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条件下,适当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而提高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必要的。但是,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小,要根据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客观需要来确定,不能简单地以它来衡量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成绩。
3.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比重的减少,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不正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含着非公有制经济在内。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不会构成对社会主义的威胁,相反,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门路,吸纳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增加国家税收等等。
(2)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4.实行按劳分配,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答案】不正确。
(1)在现阶段,社会公平只能理解为人们在主要生产资料的占有大体实现了平等。这反映在分配方面,是实现了分配机会上的平等,大家都是按照“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取得收人。社会公平原则并不要求消费资料的平均分配。
(2)鼓励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先富起来,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体现。按劳分配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只承认劳动差别,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收人水平的不同,这并不违背社会公平的原则。
5.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答案】错误。
(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但是,共同富裕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会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能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劳动者学习先进,提高经济效益,也逐步富裕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是有先有后的。
(2)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非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6.任何一种形式上属于共同所有的企业和组织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答案】错误。
(1)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2)一些以“社会所有”或“公众所有”的名义出现的、被一些人称为“新公有制”的企业和组织,并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因为在这些企业或组织中不同的个人或集团,对该企业或组织占有的生产资料并不具有平等的权利和利益,而是以个人出资多少为依据来确定他们权力的大小和利益的多寡,真正的经济大权
始终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里,因此不符合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平等和收益公有的基本特征。
7.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答案】正确。
所有制关系决定收入分配关系。
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按劳分配是公有制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的实现和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个人收入分配应与效率挂钩,职工所得的工资、奖金等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公有制企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公有制企业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也必然多样化。例如,实行租赁和承包经营的方式,存在租赁收入和承包收入;在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条件下,职工拥有本企业股票还可以得到股利(息)收入,职工以资本、技术为生产要素入股,还可以得到按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等。这些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
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决定个人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8、有商品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市场经济。【答案】错误。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市场最初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有商品,就有商品交换,因而就有市场。
(2)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一种运行机制。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劳动产品和生产要素都成为商品,成为买卖的对象,商品经济就成为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的作用也就覆盖全社会,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形式。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就发展成为市场经济。所以,不能笼统地说,有市场就有市场经济。
9.市场对于资源配置具有灵活而有效的导向作用,因而能保证社会生产各部门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答案】 错误。
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的作用,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去,实现
资源优化配置,使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是市场机制的长处。但市场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因而单靠市场的作用,并不能保证社会生产各部门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而必须有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正确指导和有效的宏观调控。
四、简答题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怎样体现? 【答案】(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2)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简述按劳分配的内容及其必然性。
【答案】(1)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2)在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②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首先,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力还没有高度发达,社会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其次,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再次,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这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
【答案】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比资本主义国家要强得多。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有哪些形式和类型? 【答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要形式和类型有:(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它主要是个体劳动者的个体劳动和经营所得的收入,受雇于非公有制经济雇佣劳动者所取得的收入;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是资本所有者取得的利润,利息,以实物形态租借给他人而取得的租金;
(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6.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论述怎样全面认识我国公有制经济。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主要是: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公有制经济采取多种形式。
应该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虽然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但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仍然占优势,并且通过改革,资产质量有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比重尽管有所减少,但始终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控制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控制力增强。公有制采取多种实现形式,增强了公有制经济 的活力,同时也为其它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公有制经济的变化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而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五、论述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分配制度?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首先,这是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的客观要求。产品分配的方式是由生产方式,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所决定的。同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结构上,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
其次,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土地、经营能力等生产要素都是稀缺性资源,以商品形式出现在市场上。要获得其使用权,就必须向其所有者支付使用代价,实行生产要素有偿使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中,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按生产要素获得收益,即使在公有制企业内部,职工也可能将一部分收入转化为证券投资,获得相应的要素收入。
可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除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以外,还有多种分配方式。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前后的实践证明,只有建立这种分配结构才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理论的教条主义理解,长期以来,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存在一个重大的理论障碍,即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将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著名论断。
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原则和总方向确定下来。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发展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有机结合。
邓小平南方谈话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的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3.目前我国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分配政策是什么? 【答案】第一,存在的问题有:平均主义的分配现象仍然存在;靠权力换取利益的现象仍然存在;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城乡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与“暴富”阶层形成巨大反差;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
在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都是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如不认真解决,就会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后果。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要把这一问题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党的十五大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强调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解决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应采取的分配政策是:(1)依法保护合法收入:继续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一切合法收入,均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2)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他人财产,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谋取利益的,坚决依法惩处。(3)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予以纠正。(4)调节过高收入:逐步完善累进递增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清理和规范免征范围,调整消费税,开征遗产税、赠与税等新税种。(5)保证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以及丧失劳动能力者实行救济,在城镇建立普遍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低收入者也能够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4.试述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其现实意义。【答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了很快发展。因此,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现在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单一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例如中外合资经济和股份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本身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差别。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即使经过国家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5.试述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
【答案】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基本制度的性质。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为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是要在社会总资产中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区、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根据“三改一加强”的原则以及“抓大放小”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城乡集体企业也要在发展中不断深化改革。
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指导这类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则是:鼓励发展,正确引导,加强监督,依法管理。国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只要我们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就能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合理的所有制结构,使各种经济成分能够发挥各自优势,从而使我国经济既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又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6.试述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鼓励一部分地区发展得快一些,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各地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但是,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和地理环境等方面因素有利,率先对外开放,加上国家政策支持,发展得比中西部地区更快一些。因而,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比过去扩大了。
实践证明,我们实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是一个成功的政策,它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对于地区差距问题,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一是要看到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由于条件不同,地区发展差距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要从大局的角度来认识这种差距。从战略上看,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并继续发挥优势,这是一个大局,内地要顾全大局。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多做一些贡献支持内地发展,这也是大局,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二是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三是因为地区差距是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多种原因形成的,解决地区差距也需要一个过程,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四是缩小地区差距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国家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支持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使资源优势逐步变为经济优势。东部地区在经济继续加快发展的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促使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7.试述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答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出来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我们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已经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但是,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工业化的路子是不同的。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大都是在十九世纪完成的,走的是殖民掠夺、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严重破坏环境、贫富悬殊的工业化路子,对自然界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长期难以医治,给后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今天,我们实现工业化,不能、也不应该再走这样的工业化老路,而应该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这里的“新”是相对于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主要表现在:
(1)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以说“先发展,后治理”,代价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3)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失业问题。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必须扩大就业。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顺应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从世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和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得出的正确结论,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基本实现工业化作出的科学规划,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
8、试述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
【答案】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基本制度的性质。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为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是要在社会总资产中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区、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根据“三改一加强”的原则以及“抓大放小”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城乡集体企业也要在发展中不断深化改革。
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指导这类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则是:鼓励发展,正确引导,加强监督,依法管理。国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只要我们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就能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合理的所有制结构,使各种经济成分能够发挥各自优势,从而使我国经济既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又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9、试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
【答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单纯强调这一面,轻视或者忽视另一面,都不利于改革和发展。
要使我国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是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所证明了的。同时也要看到,市场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一面,国家必须对市场活动加以正确的指导和调控。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又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要特别注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强法制建设,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使二者统一起来,做到优势互补,有机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应该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做得更好,更有成效。我们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恰当地确定市场机制作用的广度和程度,以及宏观调控的形式和力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作用不断扩大。但目前市场发育还不成熟,特别是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必须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凡是能够由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要进一步放开放活,激发经济活力。特别是竞争性产业和行业应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产业和行业也要引人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同时,我国宏观调控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也需要加快改革。宏观调控的思路、方式和手段要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主要运用经济、法律的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以间接调控方式为主,实现经济总量的大体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改革的经验证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有必要的集中和相应的手段;微观放开和市场化进程,要同宏观调控的能力相适应。微观经济越放开,市场化进程越快,要求宏观调控和管理越有力和灵活有效。
六、材料题答案 1.根据材料回答:
(1)邓小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没有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都是方法;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二者要结合。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答案】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和方法,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践证明,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而市场经济能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正是在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问题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找到了结合点。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因而,不能将实行哪种经济体制作为区分两种制度的标志。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与资本主义社会相似,但却有根本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主体。
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数量标志。公有制经济占全社会资产的66.4%。②体现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就是说,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控制力增强,实际调动或支配着约40-50%的其他经济成分。
(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案】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即“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理论上是一个突破,在实践上也有重大意义。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并巩固其主体地位,是确保我国社会性质的要求。但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公有制还不能涵盖
一切领域。因此,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并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客观必然。
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和作用也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它们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多种需求;特别是开辟了多种就业渠道,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城市新增劳动力和一些离开原企业的职工加入。一定意义上,降低了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本,促进了社会主义市扬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转轨过程中,私营经济的作用己不仅仅是组成部分,它们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参照系,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竞争提供基础和标准。私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我们引进紧缺的资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3400亿美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外资经济还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3.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答案】(1)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在克服分配领域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注意收入分配中的差距过大问题。
(2)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在我国现阶段有其客观性。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便收入差距拉大。
(3)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我们又不能便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国家必须采取对低收入者实行补助,征收累进的收入所得税等措施,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4.2003年9月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七部门联手出击开展屠宰市场集中整治,严把肉品市场准入关,规定进入市场销售的肉品必须是由定点屠宰厂(场)
生产、经检疫合格的产品。对失信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其违法违规行为将被记录在案,公开曝光。
根据材料辨析:有必要限制市场机制的作用,让有强制力的政府来干预。【答案】(1)良好的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生产主体行为的制约。当前某些不法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谋取自身利益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由政府采取建立信用档案,借助媒体曝光等多种措施,严把市场准入关,强化法制作用、从严监管十分必要,政府为市场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2)政府干预与发挥市场作用并不矛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约束市场主体,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树立诚实守信的市场道德风尚,培育和发展有序的市场,恰恰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
5.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答案】从表象看,两者都是牛奶供给过剩。但是,前者反映的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体现;后者主要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鲜奶销售渠道不畅导致的结果,不是经济危机的征兆。
(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答案】这个案例说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起作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人们过多、过快地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到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行业,一旦供过于求,企业就会压缩鲜奶收购量,奶农只好倒奶。这个案例还说明,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政府有必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逐步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
(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 【答案】由于奶农和企业往往缺乏充分的信息和对市场风险足够的认识,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予以引导和服务。如着力帮助奶农和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开展事前的供需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链条;采取优惠措施,帮助企业和奶农开拓乳品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扩
大内需;监督奶农和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促使其改进生产技术。
6.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000美元达到3000美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
请结合材料,辨析这一观点。
【答案】(1)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互相促进、互相统一,不可分割。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
(2)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的重大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终要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来解决,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离开了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
2.机械原理第八章习题答案 篇二
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1.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A.一只母鸡 B. 一张课桌 C.一本八年级物理教材 D.一只鸡蛋
2.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侧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可分
3.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 B.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C.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 D.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 4.下列事例中属于应用了重力方向的特点是
A.敲打钉子 B.用力拉弹簧 C.用重锤线检查相框是否挂正 D.往前推车
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M、N上的物体P、Q,分别在FP=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A.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 B.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 C.桌面M一定比N粗糙 D.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
6.如图所示,教室里悬挂着的吊灯处于静止状态,吊灯所受重力的平衡力是 A.吊灯对悬绳的拉力 B.悬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C.悬绳对吊灯的拉力 D.天花板对悬绳的拉力 7.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一组是
①汽车行驶时,司机系着安全带 ②火车进站前,撤去动力,仍能进站 ③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
④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冰壶在冰面上继续向前运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同种材料制成的几个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粗细、高度各不相同,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A.质量较大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 B.较粗的圆 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 C.它们对桌 面的压强一样大 D.较高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 9.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的四种飞行器,在飞行时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获得升力的是
11.将适量的橡皮泥捏黏在铅笔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于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B.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
C.用它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 D.用它直接可以测出液体密度的大小
12.把一个实心小蜡块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9.6g;若把该蜡块再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水的质量是(已知ρ蜡=0.9×103kg/m3,ρ酒精=0.8×103kg /m3)A.6.9g B.9.6g C.10.8g D.12.0g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本题有12小题,每空1分,共27分)13.体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用去了其中的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kg/m3。14.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带上了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
15.冰冰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0N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 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N。16.小华从背后推小明,小明前进,小华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 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华是__________(运动/静止)的.小华运动越来越慢 是因为受到__________的作用.
17.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这表明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如图所示,是某运动员在滑下 过程中碰撞标志杆时的情景,它说明力还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18.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火车突然刹车,车箱里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 的小球朝着自己滚动过来(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小球具有__________ 的缘故。若乘客是面朝西坐着的,则列车是向_________(选填“东” 或“西”)运动的。
19.科学研究表明: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物体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若不考虑雨滴质量的变化和风速的影响,雨滴由云层向地面下落的过程中,其运动情况是先做_________运动,后做_________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20.将质量为45kg,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放在1m2水平桌面的中央,该物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N,压强为_______Pa;如果沿竖直方向将该物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__Pa。(g=10 N/kg)21.志华在使用笔时,发现手握的位置有橡皮套,这是通过增大______________来减小压强;而且它的表面粗糙,这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在瓶的a、b两处各扎一个小孔,并将孔封住.在瓶中注满水,打开a、b两孔后观察到图示的情况,这说明:水对容器的_________有 压强;液体压强随_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23.高山上普通锅都不熟饭,是因为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________(选填“大” 或“小”),普通锅密封性能差,从而使锅 内水的沸点_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大于”)100℃。
24.如图所示,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将 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气泡受到水的浮力将 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研究发现,同一物
体在地球的不同纬度所受的重力不同,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重力越小; 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重力越大.我国一艘军舰从青岛港出发,前往位于
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海水密度及舰艇质量不变,比较两地,则舰艇在亚丁湾的浮沉情况是:将___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不变).
三、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共49分,解答26、27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25.(6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如图所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足球在水平草地上向左减速滚动,请 画出足球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图.(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水烧杯和两根吸管可以制作一个“口吹喷雾器”。请你将两根吸管画在装水烧杯的恰当位置,完成“口吹喷雾器”的示意图;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6.(6分)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水陆两用坦克,它的车体比普通坦克要大,呈船形,既能在陆地行驶,也能在水中浮动。该水陆两用坦克的总质量是22t,每条履带的触地面积是2m2,发动机功率是420kW,水上最大速度14km/h,陆地最大速度54km/h。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g= 10N/kg)(1)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它对地面的压强多大?(2)在水上航行时,它排开的水的体积是多少m3? 27.(8分)学校购买了一批水龙头,据商家说其材料是铜质的,实验室的老师组织八年级的一些同学通过实验来验证商家的说法。他们把两个水龙头用轻质细线捆好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测得它的总重力为3.2N,再把这两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8N(ρ铜=8.9×103kg/m3, g=10N/kg)。求:(1)每个水龙头的质量是多少?
(2)这两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有多大?(3)这批水龙头的密度是多少?商家的说法是否正确? 28.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杯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g;牛奶密度为________kg/m3。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_____,这样调整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科学探究的过 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和论证”等环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提出了三个猜想: 猜想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为了验证这三个猜想,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实验中,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小华应该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__________运动。
(2)由图_______和图________两个实验可知,滑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3)由图甲和图丙两个实验可知,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实验次数 木块运动速度(m/s)测力计示数(N)1 0.05 0.6 2 0.10 0.6 3 0.15 0.6(4)为了验证猜想C是否正确,小华同学用图 甲装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右: 由实验记录可知,猜想C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5)在实验探究中,小华同学应用的研究 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A.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 C.推理法 D.理想模型法 30.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31. 下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 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 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其中运动 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 或“不受力”).
(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 .
3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聪对实验器材做了一些改进,如图所示,在有机透明盒里放入一块海绵和 砖块进行实验。
(1)实验时,是通 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比较砖块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_________两次实验(填序号)。(3)分析比较图中a、b、c三次实验,可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某中学九年级(2)班ST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有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提出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1)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猜想1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①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②配制一大杯盐水;
③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实验数据如右表: 编号 放入盐水前 放入盐水后
3.党课习题第八章(精选) 篇三
C.民主、公开、竞争、择优 C 2.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党的各级委员会按照()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A.个别酝酿集、体领导、民主集中
B.民主集中、集体领导、个别酝酿 C.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 C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会于()在北京举行。A.9月14日-9月19日 B.9月15日-9月18日 C.9月16日-9月19日 B 4.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A.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革命化 B.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C.知识化、专业化、革命化、年轻化 B 5.以()为根本,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强班子成员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自觉性,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干事创业水平。A.坚定信念、高举旗帜、践行宗旨 B.践行宗旨、高举旗帜、坚定信念 C.高举旗帜、坚定信念、践行宗旨 C 6.要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有计划安排年轻干部到()、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A.富裕地区 B.艰苦地区
C.西北地区 B 7.(),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
A.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 B.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C.坚持党内民主 A 8.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按照()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A.党的经济发展路线 B.党的思想理论路线 C.党的政治路线 C 9.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改善党代表大会代表结构,提高()比例,增强代表广泛性。A.基层一线代表
B.少数民族代表
C.青年妇女代表 A 10.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A.巩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B.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 C.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C 11.落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基层党员(),拓宽党员受教育渠道。鼓励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推广党员承诺制等做法,探索建立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机制。A.定期培训的长效机制 B. 教育培养机
制 C.轮训制度 C 12.下列哪个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不是由选举产生的。()A.党支部 B.党总支 C.党组 C 1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抓紧抓好()这一基础工程。A.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B. 党员队伍建设
C.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 B 14.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用人失察失误造成()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追究()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A.严重后果 主要领导人 B.不良后果 主要责任人 C.严重后果 主要责任人 C 15.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坚持()。A.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B.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C.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A 16.地方党委常委会要把廉政勤政、选人用人等方面工作作为向()报告的重要内容。A.党代表大会
B.全委会
C.人民代表大会 C 17.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推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A.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建设
B.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民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C.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C 18.坚持把()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A.邓小平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马克思主义 C 19.《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党始终把()作为根本建设。A.组织作风建设 B.思想理论建设 C.廉政制度建设 B 20.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优良作风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教育引导全体党员(),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A.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加强党内生活锻炼 B.加强实践、加强学习、加强党内生活锻炼 C.加强党内生活锻炼、加强学习、加强实践 A 21.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普遍推行机关、企业、社区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等做法,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相促进。A.结对帮扶 B.互助互建 C.结对共建 A 22.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
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A.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的历史任务
B.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 C.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 23.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时,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A.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科学意识、责任意识 B.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C.党的意识、宗旨意识、科学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B 24.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A.密切联系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求真务实 A 25.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创造性。A.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 B.预见性、原则性、系统性 C.系统性、原则性、预见性 A 26.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A.组织创新、思想创新、作风创新 B.机制创新、理论创新、宣传创新 C.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C 27.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A.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B.战斗力、创造力、凝聚力 C.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A 28.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A.新观念、新知识、新经验 B.新思想、新知识、新成果
C.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 C 29.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使党面临着()四大考验。A.权力考验、能力考验、先进性考验、观念考验
B.世界观考验、价值观考验、权力观考验、方法论考验 C.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C 30.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任务。A.研究型 B.创新型 C.学习型 C 31.把求真务实贯彻到治党治国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真正做到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营造求真务实良好氛围,使党员、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不断取得实效。A.建立健全党员教育长效机制 B.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问责制 C.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 C 32.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发挥地方积极性同维护中央权威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统一起来,严守()特别是政治纪律,保证中央政令畅通。A.党的纪律 B.组织纪律
C.思想纪律 A 33.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要以()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A.思想教育、完善制度、联系群众
B.集中整顿、严肃纪律、批评和自我批评 C.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 C 34.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培养,贯彻()的战略思想,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A.建设学习型政党 B.党管干部、党管人才
C.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 C 35.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发挥地方积极性同维护中央权威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统一起来,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保证中央政令畅通。A.督查制度 B.政治纪律 C.纪律保障 B 36.要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党组织活动始终。A.农村基层
B.街道社区
C.国有企业 B 37.全党同志必须时刻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其中最重要的是()。
A.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 B.坚持全党服从中央 C.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 B 38.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作用。A.进头脑、进教材、进课堂 B.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C.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B 39.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贯穿街道社区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文
明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服务中心、()贯穿机关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完成本部门各项任务中的协助和监督作用。A.维护稳定 提高效能 B.维护稳定 建设队伍 C.凝心聚力 建设队伍 B 40.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⑴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 ⑵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⑶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 A.⑴⑶⑵ B.⑵⑴⑶ C.⑶⑴⑵ C 41.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本决定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落实(),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A.党建工作考核综合评价体系
B.党建工作责任制
C.党建工作格局 B 42.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A.党的十七大 B.十七届一中全会 C.十七届四中全会 A 43.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做到()。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切实解决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问题。A.系统培养、择优使用 B.持续培养、择优使用 C.系统培养、优中选优 A 44.《决定》强调,()中的党组织要围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等职能探索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A.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 B.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 C.行政管理组织、非政府组织 B 45.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建立健全()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A.责任明确、主体清晰、程序科学 B.程序科学、责任明确、主体清晰 C.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 C 4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A.党
B.加强党内民主
C.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A 47.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要求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A.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改革创新 B 48.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必须坚持()。A.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B.严格推荐
、严格考察、严格选拔、严格监督 C.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纪律、严格监督 A 49.《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A.实行党建工作责任制 B.大力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C.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A 50.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党的建设 C.密切联系群众 B
二、判断题,共30题,每题1.25分
51.过硬的能力才干,是成为高素质干部的首要条件。()错
52.新时期党所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对
53.党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方针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对
54.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廉政承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应根据单位实际需要。()错
55.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对
5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对
57.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对
58.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对
59.地方党委常委会要把廉政勤政、选人用人等方面工作作为向社会报告的重要内容。()错
60.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造自然的关系。()错
61.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对
6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政审批。()错
63.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错
64.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错
65.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快速发展。()错
66.要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罢免或撤换等制度。()对
6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对
68.新时期党所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对
69.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完善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错
70.历史和现实表明,任何政权和政党
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民心向背。()对
71.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对
72.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错
73.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错
74.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
75.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对
76.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社会的重大政治责任。()错
77.当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对
78.长期以来,我党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对
4.国际贸易实务复习题 第八章 篇四
一、填空题 1.无因性、(要式性)和(流通性)是票据三个最基本的特性。2.国际结算中的支付工具主要包括货币和票据。票据主要有(汇票)、(本票)和(支票)。国际贸易结算中以(使用汇票)为主。
3.一份汇票通常有三个当事人,即(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4.按照出票人的不同,汇票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5.汇票的行为一般包括(出票)、(提示)、(承兑)、(付款)、(背书)和拒付等。6.持票人将汇票提交付款人要求承兑或付款的行为叫(提示)。付款人看到汇票叫(见票)。
7.跟单托收方式下,根据交单条件的不同,可分为(付款交单)和(承兑交单)。其中卖方风险较小的是(付款交单)。
8.根据不同的汇款方式,汇付方式有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
9.凡L/C中未注明“可转让”的,就是(不可转让)L/C;凡L/C中未规定“允许转运”的,即为(允许转运)。
10.汇票上收款人的抬头,可写为(限制性)抬头、(指示性)抬头及(持票人或来人)抬头。其中不能转让的为(限制性)抬头的汇票,无须持票人背书即可转让的为(持票人或来人)抬头的汇票。
11.汇票的贴现实际上是将(未到期的远期)汇票换取成现金的做法。12.信用证支付方式通常涉及的当事人有(开证申请人)、(开证行)、(通知行)、(受益人)、议付行,付款行,偿付行等。(开证申请人,开证行,通知行,受益人,议付银行,保兑行,偿付银行,受让人)
二、单项选择题
1.(C)是基本票据行为。
A.背书
B.承兑
C.出票
D.付款
2.汇票上的“收款人”如填写为(C)则为限制性抬头。A.Pay to A or bearer
B.Pay to the order of A
C.Pay to A only
D.Pay to A or order 3.指示性抬头的汇票(A)。
A.须经背书方可转让
B.不能通过背书转让 C.无须背书,仅凭交付即可转让
D.以上都不对 4.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除非信用证另有规定,商业发票的抬头必须做成(C)。
A.开证行
B.开证行指定的银行
C.开证申请人
D.合同的买方
5.托收业务中,承兑交单(D/A)方式下,使用的汇票是(A)。
A.远期、商业汇票
B.即期、商业汇票
C.远期、银行汇票
D.即期、银行汇票
6.国际货物买卖使用托收方式收取货款,(B)。
A.属银行信用
B.属商业信用
C.付款交单属商业信用,承兑交单属银行信用
D.承兑交单属商业信用,付款交单属银行信用
7.在我国进出口业务中所使用的收付方式主要有三种,其中以汇付方式支付货款的是(B)。A.直汇法
B.顺汇法
C.逆汇法
D.托收法 8.按照《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银行的审单工作必须在收到单据次日起(B)个工作日内完成。
A.3
B.5
C.7
D.11
9.信用证上如未明确付款人,则制作汇票时,受票人应为(B)。
A.开证申请人
B.开证银行
C.议付银行
D.受益人
10.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出口人使用托收方式,委托并通过银行收取货款,使用的汇票是(A)。(信用证:银行信用,商业汇票,逆汇;托收:商业信用,商业汇票,逆汇;汇付:商业信用,【(银行汇票)出口商无须开商业汇票,进口商主动汇款】,顺汇)A.商业汇票,属于商业信用
B.银行汇票,属于银行信用
C.商业汇票,属于银行信用
D.银行汇票,属于商业信用
11.信用证规定到期日为2010年5月31日,而未规定最迟装运期,则可理解为(C)。
A.最迟装运期为2010年5月10日
B.最迟装运期为2010年5月16日
C.最迟装运期为2010年5月31日
D.该信用证无效
12.如付款方式为L/C和D/P即期各半,为收汇安全起见,一般应在合同中规定(B)。
A.开两张汇票,各随附一套等价的货运单据
B.开两张汇票,L/C项下为光票,全套货运单据随附在托收的汇票项下
C.开两张汇票,托收项下为光票,全套货运单据随附在L/C的汇票项下
D.开两张汇票,部分单据随附L/C的汇票项下,其余部分随附托收的汇票项下
13.信用证体现了(D)之间的契约关系。
A.开证申请人与开证银行
B.开证银行与付款银行
C.进口商与出口商
D.开证银行与受益人
14.在我国出口业务中,L/C或托收方式下的汇票,在填写受款人时,一般采用(A)。
A.指示性抬头
B.限制性抬头
C.持票人来人抬头
D.留空不填
15.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规定,数量的“约”或“大约”应理解为(B)。A.2%
B.10%
C.5%
D.15% 16.出口商要保证信用证下安全收汇,必须做到(B)。A.提交单据与合同相符且单单相符 B.提交单据与信用证相符且单单相符
C.当L/C与合同不符时,提交单据以合同为准 D.提交单据与合同、信用证均相符
17.当受益人审证时发现信用证与合同不符时,可要求(B)改证。A.开征行
B.开证人
C.通知行
D.付款行
18.在L/C、D/P和D/A三种支付方式下,就买方风险而言,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就卖方风险而言,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L/C、D/P、D/A)A.L/C>D/A>D/P
B.L/C>D/P>D/A C.D/A>D/P>L/C
D.D/P>D/A>L/C 19.银行审单议付的依据是(C)。
A.合同,信用证
B.合同,单据 C.单据,信用证
D.信用证,委托书
20.合同中规定采用D/P30天的托收方式付款,托收日为8月1日,如寄单邮程为7天,则此业务的提示日、承兑日、付款日为(A)。
A.8月8日/8月8日/9月7日
B.8月1日/9月6日/8月1日 C.9月6日/8月1日/8月1日
D.8月1日/9月6日/9月6日 21.承兑交单的汇票付款期限的起算日应为(B)。A.出票日
B.付款人见票承兑日 C.付款日
D.托收日
三、.多项选择题
1.本票与汇票的主要区别有(BCDE)。
A.本票只有远期的,汇票则有即期、远期之分
B.本票是无条件的支付承诺,汇票是无条件的支付命令
C.远期本票无须办理承兑,远期汇票则要办理承兑
D.本票票面有两个当事人,汇票票面有三个当事人
E.本票只能开出一张,汇票则可以开出一套
2.汇票付款期限的规定方法有(ABCDE)。
A.见票即付
B.见票后××天付
C.出票后××天付
D.提单日后××天付
E.指定日期付
3.托收方式的当事人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的有(BCE)。
A.委托人与付款人
B.委托人与托收银行
C.托收银行与代收银行 D.代收银行与付款人
E.委托人与“需要时的代理”
4.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信用证项下的汇票付款人应作成(BC)。
A.开证申请人
B.开证行
C.开证行指定的银行
D.开证申请人指定的银行
E.受益人指定的银行
5.汇票使用过程中的退票行为是指(ABCDE)。
A.拒绝付款
B.拒绝承兑
C.付款人拒不见票
D.付款人死亡
E.付款人宣告破产
6.以下属于银行信用的有(CDE)。
A.汇付
B.银行托收
C.信用证
D.备用信用证
E.银行保证书
四、判断题
1.汇票、本票和支票都可以分为即期和远期两种。(F)
(本票:国内只用即期,国际有即期也有远期;支票:只有即期)2.划线支票的持票人只能委托银行收款,而不能直接提现。(T)
3.在D/P方式下,银行交单以进口人付款为条件,如进口人不付款,货物所有权仍在出口人手中,所以D/P对出口人没有什么风险。(F)
4.根据《UCP600》的规定,只审核单据而不付出对价并不构成议付。(T)
5.《UCP600》对商业信用证全部适用,但对备用信用证只是部分适用。(T)
6.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议付行议付后,如开证行倒闭或拒付,可向受益人行使追索权;但开证行或保兑行付款后,则均无追索权。(T)
7.付款信用证、承兑信用证及议付信用证的到期地点均为开证行或其付款行所在地。(F)8.根据《UCP600》的规定,只审核单据而不付出对价并不构成议付。(T)
9.L/C规定有效期至7月30日截止,出口方于7月25日装运并取得提单。由于L/C未规定运输单据的交单期,根据“银行拒收迟于装运期后21天提交的单据”,因此卖方于8月2日向银行交单议付应是合理的,银行不得拒收。(F)
10.《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L/C项下汇票的付款人必须是开证申请人。(F)
11.买卖双方以D/P·T/R条件成交,货到后买方凭T/R向代收行借单提货,事后若收不回货款应由代收行负责。(F)
12.见票后或出票后或提单日后固定时期付款的汇票的时间计算原则为算头不算尾。(F)(算尾不算头)
13.如果汇票的付款日期为见票后双方再协商,则此汇票是无效的。(T)
14.汇票金额大小写数目不一致时,为维护出口商的利益,应以数目大的为准。(F)15.汇票金额写为“约100美元”或“550或600美元”的汇票为无效汇票。(T)16.汇票注明出票地点是为确定汇票的有效性寻找法律依据。(T)17.如果一张汇票未注明“汇票”字样,并不影响此汇票的使用。(F)18.即期汇票和远期汇票均可贴现。(F)19.远期汇票和远期本票均需承兑。(F)
20.加注“不受追索”字样的汇票在市场上通常难予贴现。(T)21.议付信用证中规定的汇票的付款人不应为开证申请人。(T)
22.开证行拒绝接单的通知的发出不能迟于收到单据翌日起第七个银行工作日。(F)23.信用证项下商业发票的抬头人应为开证申请人。(T)24.可转让信用证与汇票一样,可以做多次转让。(F)25.如信用证上注明“assignable”,则此信用证为可转让信用证。(F)(只有明确指明“可转让”(Transferable)的信用证方可转让)26.备用信用证与跟单信用证一样均属于银行信用。(T)
27.对国外开来的信用证,如其中不符合合同规定,一律需要修改。(F)(如果出口商可以满足的,而且所需花费不大,不需要修改)28.由于银行的介入,信用证项下使用的汇票为银行汇票。(F)29.付款交单和承兑交单都有即期和远期之分。(F)
30.凡汇票上规定“付款人于一定日期付款”为即期汇票。(F)31.可转让信用证只能由被授权转让的银行办理。(T)
五、名词解释题
1.汇票(Bill of Exchange, draft)——汇票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签发的,要求见票时或在将来的固定时间或可以确定的时间,对某人或其指定的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的书面支付命令。
2.本票(Promissory Note)——本票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签发的,保证于见票时或定期或在可确定的将来的时间,对某人或其指定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的书面承诺。
3.支票(Check)——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即存款人签发给银行的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委托命令,出票人在支票上签发一定的金额,要求受票的银行于见票时,立即支付一定金额给特定人或持票人。
4.汇付(Remittance)——指付款人通过银行或其他途径主动将款项汇交收款人。
5.托收(Collect)——债权人(出口商)出具债权凭证(汇票、本票、支票等)委托银行向债务人(进口商)收取货款的一种支付方式。
6.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L/C)——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也是开证行对受益人的一种保证,只要受益人履行信用证所规定的条件,即受益人只要提交符合信用证所规定的各种单据,开证行就保证付款。(银行信用)
7.信托收据(Trust Receipt)——进口人借单时提供的一种书面信用担保文件,用来表示愿意以代收行的受托人身份代为提货、保管、存舱、保险、出售,并承认货物所有权仍归银行。
8.付款交单(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D/P)——出口人的交单是以进口人的付款为条件。
9.承兑交单(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D/A)——出口人的交单以进口人在汇票上承兑为条件,进口人在汇票到期时,方履行付款义务。(只适用于远期汇票的托收)
10.不可撤销信用证(Irrevocable L/C)——指信用证开具后,在有效期内,非经信用证各有关当事人的同意后,不得修改或撤销的信用证。
六、案例题
1.我某进出口公司与加拿大商人在2007年11月份,按CIF条件签订一出口5万码法兰绒合同,支付方式为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加拿大商人于2008年3月上旬通过银行开来信用证,经审核与合同相符,其中保险金额为发票金额加一成,我方正在备货期间,加商人通过银行传递给我方一份信用证修改书,内容为将投保金额改为按发票金额加三成。
我方按原证规定投保、发货,并于货物装运后在信用证有效期内,向议付行提交全套装运单据。议付行议付后将全套单据寄开证行,开证行以保险单与信用证修改书不符为由拒付。问开证行拒付的理由对否?为什么?
要点:受益人未同意信用证修改。要点参见教材P225 答:(结论):开证行无理拒付。(依据/规定):不可撤销信用证未经开证行、保兑行(如有)以及受益人同意,信用证既不能修改,也不能撤销。(应用于案例中):本案例中,开证行发来修改后,受益人未同意信用证修改,所交单据与原证规定相符,应视作单证一致,开证行不得拒付。
2.中方某外贸企业与某国A商达成一项出口合同,付款条件为付款交单见票后45天付款。当汇票及所附单据通过托收行寄抵进口地代收行后,A商及时在汇票商履行了承兑手续。货抵目的港后,A商凭信托收据向代收行借得单据,先行提货转售。汇票到期时,A商因经营不善,失去偿付能力。代收行以汇票付款人拒付为由通知托收行,并建议我外贸企业直接A商索取货款。对此,你认为我外贸企业应如何处理?如果上述结果是由于我方主动授权代收行借单造成,又该如何处理?
要点:代收行凭信托收据自行借单给进口人,到期不能偿付,应由代收行负责。
3.中方某公司收到国外开来的不可撤销信用证,由设在我国境内的某外资银行通知并加以保兑。中方在货物装运后,正准备向银行交单议付,忽接到该外资银行通知,由于开证行已破产,该行不承担对该信用证的议付或付款责任,但可接受我方委托办理向买方直接收取货款的业务。中方应如何处理?
要点:中方应要求该外资保兑银行付款。根据《UCP600》的规定,保兑行与开证行同为第一性的付款人。
答:中方应要求该外资保兑银行付款。
【机械原理第八章习题答案】推荐阅读:
1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08-25
机械原理期末题及答案07-19
流体机械原理课后解答09-25
同济大学机械原理期末08-25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原始数据11-26
浅谈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的教学改革10-01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机械原理11-21
保险考试原理与实务《第十八章 再保险实务》习题-中大网校10-02
南理工机械设计原理专业考研复试经验分享08-24
ProE软件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