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基本礼仪(精选5篇)
1.西餐基本礼仪 篇一
席位排列的规则
(1)女士优先
在西方国家,有女士优先的原则,在西餐礼仪中也有所体现,在用餐时,一般女主人为第一主人,坐在主位。而男主人为第二主人,坐在第二主人的位置上。
(2)距离定位
在西方国家也有尊卑之分,在西餐礼仪中也有所表现,西餐礼仪中的尊卑表现,是根据其距离主位的远近决定的。距主位近的位置要高于距主位远的位置。
(3)以右为尊
吃西餐时,之前需要安排席位,排定席位也分尊卑,一般情况是以右为尊,坐在右侧要比坐在左侧地位要高,在西餐排位时,男主宾要排在女主人的右侧,女主宾排在男主人的右侧,按此原则,依次排列。
(4)面门为上
按礼仪的要求,面对餐厅正门的位子要高于背对餐厅正门的位子。
(5)交叉排列
西餐排列席位时,讲究交叉排列的原则,即男女应当交叉排列,熟人和生人也应当交叉排列。在西方人看来,宴会场合是要拓展人际关系,这样交叉排列,用意就是让人们能多和周围客人聊天认识,达到社交目的。
注意事项
一、交谈
无论是作主人、陪客或宾客,都应与同桌的人交谈,特别是左右邻座。不要只同几个熟人或只同一两人说话。邻座如不相识,可先自我介绍。
交谈时声音不要过大,不然可能会引起邻座的不满。
交谈时切勿将刀叉对着对方,否则是对对方的不尊敬,造成对你的厌恶。
二、搭配
饮酒时应该搭配食用什么食物,时常困绕着人们,几百年来,饮酒时选择适当的食品似乎已经形成了一条条的规律。但是,随着现代的社会中新食品和新型酒类的不断涌现,这些规矩显得陈旧,越来越不适用了。
饮酒如何搭配食物首先应该明白一点,生活因个人喜好不同,饮酒和食物搭配毫无疑问的也应该随个人品味随意搭配。你可以按自己口味点叫酒和食物,即使是规则中不允许的,或者与你同桌用餐的朋友坚决反对的话,也不用害羞或不好意思。
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不宜搭配的事物组成在一起,还是显得那样和谐。然而,晚饭时应该用什么酒,你还是拿不定主意时,该怎么办?是不是求助于那些规则搭配呢?多年来,我积累了些经验,可以解决你遇到的难题。这些所谓的“原则”不是告诉你喝酒时吃些什么,只是说明食物与酒类之间如何影响,相互作用的。
饮酒时搭配食物重要的是根据口味而定。食物和酒类可以分为四种口味,这也就界定了酒和食物搭配的范围,即:酸,甜,苦和咸味。
三、刀与叉
刀、叉等银器类皆称为Cut-lery。刀、叉又分为肉类用、鱼类用、前菜用、甜点用,而汤匙除了前菜用、汤用、咖啡用、茶用之外,还有调味料用汤匙。调味料用汤匙即是添加调味料时所使用的汤匙,多用于甜点或是鱼类料理。如今所使用的餐具依料理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正式西式料理的套餐中,,常依不同料理的特点而配合使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刀叉,并不是一开始就全部摆出来的。说到全套,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在餐桌上摆满银器的画面,而如今大都是以点用2-3道单品料理的方式为主流。
四、祝酒
作为主宾参加外国举行的宴请,应了解对方祝酒习惯,即为何人祝酒,何时祝酒等等,以便作必要的准备。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可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祝酒时注意不要交叉碰杯。在主人和主宾致辞、祝酒时,应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也不要借此机会抽烟。奏国歌时应肃立。主人和主宾讲完话与贵宾席人员碰杯后,往往到其他各桌敬洒,遇此情况应起立举杯。碰杯时,要目视对方致意。
西餐礼仪
1. 喝汤、咀嚼不要出声。
2. 使用刀叉,不要发出刮盘声。
3. 讲话时不要挥舞刀叉或用刀叉指人。
4. 切食物只切适量小口,一口放进嘴里,不要只咬半口。
5. 不要翻看盘底的餐具品牌。
6. 每上一道菜,从最外侧的左、右一副刀叉开始使用。
7. 分享叉勺用双手取食,即使你会单手操作
8. 西餐讲究菜品同收同上,注意用餐进度
2.西餐基本礼仪 篇二
一、民族性
苗族自从迁居台江以来, 他们在共同的时空范围、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地域环境下生存, 其礼仪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一)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以语言和仪式的方式传承和发展。由于苗族有语言无文字, 苗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诸多文化形式都无法通过本民族文字加以记述, 因此,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自产生之日起, 都是以语言为唯一载体表达出来, 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传承和发展。例如, 苗族先民在岁首节日中使用的芦笙曲就是由苗族语言词汇汇编而成的, 其中一个苗族词汇就是一个芦笙音符。又如苗族在举行黑鼓祭时使用的各种祭祀隐语是由苗族的习俗语言组成的, 其中的信仰文化更是通过仪式和语言的方式展示出来的。因此, 依靠语言和仪式的手段传承民族文化, 是台江苗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根本性特点。
(二)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我国苗族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民族,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从形式到内容、从传说到具体仪式、从举办时间到具体活动内容都体现出了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 尤以节日礼仪最显著。例如, 从内容上讲, 吃新节讲述了苗族民间谷种的起源及人们采摘稻橞和随意下田捞鱼, 姐妹节讲述了姑娘们在田间林地团聚或游方的情景;龙船节描绘了水手们背蓑衣戴斗笠划船比赛的状况。从时间上讲, 台江苗族多选择在农闲或岁首时节举行节日活动, 节日日期主要依据自然时序和庄稼生长的特点决定, 上述这些现象充分体现了台江苗族节日礼仪文化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台江苗族在举行祭祖仪式时喜用糯米饭、米酒、鸡鸭鱼等作为祭品。喜用糯米饭表明苗族社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粘稻等各种先进粮食作物还未在苗族地区普遍种植;喜好米酒说明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 苗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当贫乏, 遇事总是借酒取乐;喜用鸡鸭鱼表明在饲养业还不发达的台江苗族社会, 鸡鸭鱼是农户家庭唯一能够自给自足的农户产品。由此可见,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具有极其深厚的农耕文化特色。
(三)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具有浓厚的巫文化传统。从汉文献记载中考察苗族文化, 可以看到, 从蚩尤时代《国语·楚语下》记载的“民神杂糅”、“家为巫史”到“三苗”时期《尚书·吕刑》记载的“相尚听于鬼神”, 再到汉朝王逸《楚辞章句》中的“其俗信巫而好祠”, 等等, 都充分体现了苗族自古以来就有巫文化的历史传统。台江苗族礼仪文化, 我们能深刻体会其中的巫文化内涵。如在信仰礼仪、丧葬礼仪、婚姻礼仪和节日礼仪中, 台江苗族人民都需要根据习俗宴请巫师或歌师举行祭祖仪式。尤其在信仰礼仪中, 人们除了举行隆重的祭祀祖仪式外, 还要举行祭树、祭桥、招龙、祭嘎哈、洗寨和各种以祭神驱鬼为内容的占卜活动等, 这些巫术活动充分体现了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巫文化传统。
二、祭祀性
台江苗族是一个具有浓厚巫文化传统的民族, 当地苗族人民普遍崇拜祖宗、信奉神灵。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对神灵的敬畏与尊重, 祭祀神灵成了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显著特征。
(一) 信仰礼仪中的祭祀性特征。信仰礼仪的祭祀性特征主要通过黑鼓祭的形式体现出来。鼓社祭期间, 台江苗族以鼓社为单位举行全家族的祭祖仪式。根据1955年台江县人民政府初步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台江的覃膏、孝弟、德条三个乡镇的1552户家庭中, 人们举行鼓社祭时杀去393头鼓藏牛, 以当时每头牛平均100元 (按旧币折合) 计算, 共计39300元。每头鼓藏牛要喂三年, 每天每人割草花费的劳动力以0.40元计算, 三年合计169.676元。此外, 杀鼓藏牛时, 每家亲友前来送礼祝贺, 估计每头鼓藏牛平均礼物15元, 393头年约计5895元。在杀鼓藏牛的第二年又要杀鼓藏猪, 几乎每户杀一头, 也有一户杀两头的。据估计杀去的鼓藏猪大约400头以上, 以每头平均15元计算, 累计6000元, 以上共计达22万余元 (1) 。在台江的交汪寨, 总户数有196户, 1955年用48头牛在吃黑鼓时打架, 附近村寨有五千余人到场参观, 虽主事者在斗牛完毕后宣布接受党的教育, 厉行节约, 不再宰杀牯牛, 不按旧例招待亲友, 以免浪费, 但是还是有800多人在交汪苗族村寨吃住一晚, 仅酒饭就耗去8000多斤谷子。如果按照原有旧俗, 那么在交汪寨吃喝通宵, 至少会有3000~4000人 (2) 。
(二) 节日礼仪和婚丧礼仪中的祭祀性特征。如龙船节, 从龙舟制作到划船比赛, 自始至终贯穿一系列祭祀仪式。如砍树制龙舟时, 先请巫师“祭嘎西”、“请龙神”;开工造船时, 先杀鸡“祭鲁班”;制好龙船后, 要杀猪祭菩萨, “喊龙神归塘”;龙舟出行前, 先“祭嘎西”保证龙舟划行平安;龙舟到达比赛地后, 先到“龙塘”抛掷茅草“们勇”, 祈求当地龙神保佑平安;龙舟比赛节结束时, 杀“三牲”祭菩萨和祖宗, 等等。台江苗族举行婚丧礼仪时, 餐宴前人们都要举行祭祖仪式。届时, 先由主人在自家堂屋正中备好酒菜, 举行完毕祭拜仪式后, 所有宾朋方能就餐。特别在丧葬礼仪中, 台江部分地区有专门的祭祀芒筒芦笙队, 治丧期间人们通过芦笙手的表演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即使在日常生活中, 台江苗族民众在吃饭前也习惯用筷子取少量酒菜于地, 表示慰劳祖先。
三、地域性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流行空间的地域有限性和流行时间的地域差异性上。
(一)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流行空间的地域有限性特征。如节日礼仪, 台江苗族在举行节日文化活动时, 通常以某一个固定场所, 如某个平坝、山坡、河边、寨旁作为节日活动的集中地, 以此形成固定的节日文化空间。节日期间, 人们穿着节日盛装, 从四面八方赶来, 汇集在一起举行节日文化活动。在节日参与者中, 有的来自邻近村寨, 有的来自邻近乡镇, 有的来自邻近的县或省, 其人数之多、场面之壮观常为汉族地区所罕见。在信仰礼仪、婚姻礼仪等活动中, 台江苗族民众常常聚集在斗牛场、芦笙堂、游方坪等固定地点举行斗牛比赛、跳芦笙比赛和游方活动, 礼仪文化活动的地域性特征较明显。
(二)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流行时间的地域差异性特征。台江苗族礼仪文化在流行时间的地域差异性上, 尤以节日文化最突出。在台江苗族地区, 并非全体苗族都在同一时间举行同样的节日活动。相反, 往往每一节日只流行于某一地区或部分地区, 甚至同一节日举行的具体时间也会因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据调查, 台江巫脚交十月第一个丑日是大年的正日, 第二个丑日和第三个丑日为小年;宝贡乡在十月第一个及第二个子日, 先后过大小年两次;孝弟乡以十月第一个丑日为小年, 第二个丑日为大年, 第三个丑日为小年……革一、大塘、茅坪等乡只在十一月以后的卯日过一次苗年, 老屯乡在十一月辰日过一次苗年 (3) 。又如苗族姊妹节, 由于台江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县境内各地庆祝姊妹节的时间稍有区别。在台江城郊、宝贡乡、巫脚交一带, 人们在每年农历二三月的任意一天过节;在革东、交下一带,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过节;在施洞口一带,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过节;在孝弟乡一带, 人们过节的时间则推迟到每年农历三月底四月初。
四、群体性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是当地苗族民众在共同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发展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是广大苗族民众共同的民族标志, 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这种群体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礼仪文化主体的行为方式、礼仪文化活动的参与人员和礼仪文化的文化层次三方面。
(一)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主体行为方式的群体性特征。台江苗族以支系和宗族为单位聚族而居, 形成同姓村落———鼓社, 他们常常以鼓社为单位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信仰礼仪, 苗族民众以鼓社为单位, 以鼓头为核心, 在祭师的主持下举行家族式的集体性祭祖活动。人们在祭祖活动中遵守共同的仪式和程序, 祭祖仪式是一个以家族或氏族为中心的集体性行为活动。在招龙、祭嘎哈、洗寨和各类占卜活动中, 除了主持人员祭师或歌师外, 还需有相关人员参加, 参与人员必须听从祭师的指示, 在祭师的指导下行事。在丧葬礼仪中, 一个家庭亲人病故, 所有家族成员前来帮忙治丧, 一切丧葬仪式均在祭师的主导下有序进行。在婚姻礼仪中, 从婚前游方、订婚, 到送亲、接亲, 以及婚后吃客饭和媳饭等, 都是十数人以上的群体性活动, 人们在此过程中还需遵循固定的婚姻规范。
(二)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活动参与人员的群体性特征。除了祭祖礼仪、丧葬礼仪、婚姻礼仪外, 台江苗族节日礼仪的群体性特征也较明显。台江苗族在过节时, 除了增添饮食和添加服饰外, 他们更多地注重在节日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性文化活动, 如斗牛比赛、对唱情歌、踩鼓、跳芦笙、游方等。例如, 1956年过第一次苗年时, 台江巫脚交、巫脚南、巫梭、反排四个村寨在其交界地“松岔由”斗牛场举行斗牛比赛, 前来参加的观众就有1千多人。四个苗寨共440户, 平均每户约有3人参加。第二次和第三次苗年斗牛赛分别在番召乡附近的覃膏堡和九龙乡的交汪举行, 仅交汪斗牛当天就有近3千人观战 (4) 。
(三)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属于普及型的群众性文化范畴。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是当地苗族人民的生活样态和民族意识的个性表达, 是广大苗族民众都熟悉、掌握和了解的社会文化形式, 它属于普及型的群众性文化范畴。从主体看, 无论是信仰礼仪、丧葬礼仪、婚姻礼仪还是节日礼仪, 其礼仪文化主体都是广大苗族群众;从内容上看, 所有礼仪文化的内容都来源于民众生产生活实践, 都为广大苗族民众认同;从普及性上看, 在台江县境内, 无论在高寒地带还是清水江边, 同一礼仪文化都为广大苗族民众所喜闻乐见。因此,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是当地苗族社会众人皆知的民间大众化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上述四个基本特点表明,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体现的是苗族农耕文化的传统精神, 承载的是苗族人民的历史积淀和民族风貌。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价值在于彰显民族团结精神, 展示民族情感和人生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继焦.中国少数民族礼仪[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
3.西餐礼仪基本知识 篇三
一个正式的全餐里有许多道菜,每道菜都有其搭配的饮料。通常餐具会这样摆放在餐桌上。
中央:大餐盘一般放在你位置餐桌的前方中央。
右边:从里到外是主菜用刀、一把鱼刀或一把汤勺、一把头盘菜刀。
左边:从里到外是一把进主菜的叉、一把鱼叉、一把头盘菜用叉。
垫盘上方:一把甜食叉、一把鱼叉、一把头盘菜用叉。
左边外侧:一个面包和一把黄油刀。面包盘要放在最外端叉子的左边。黄油刀放在盘上右侧,刀锋向左。应与垫盘右边的其他刀子呼应。
杯子的摆放:一只白酒杯、一只红酒杯、一只水杯,排成三角形(郁金香型)或排成一行。
正确使用刀叉
使用刀叉进餐时,刀用来切割食物,叉用来送食物入口。需要注意的是,千万别用刀取食物送人嘴里。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背上。
切东西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食物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外向。若有两把以上刀叉,应由外面的一把向内依次取用,因为刀叉摆放的顺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顺序。
如果在餐桌上需要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须放下。不用刀时,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做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挥舞摇晃。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用叉取菜。
刀叉用餐会传递这些信号
刀叉的摆放方式会传达出“用餐中”或是“用餐结束”的信息,服务员可能会根据你的这些信息判断用餐情况,以及是否收拾餐具准备接下来的服务等等。所以要特别注意刀叉的摆放方式,避免发出错误的信息。
无论何种情况下,刀刃的一侧必须面向自己,而且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进餐中需要暂时放下刀刃时,应摆成“八”字形,分别放在餐桌边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还要继续吃。
用餐结束后,将叉的背面向上,刀的刀刃一侧应向内与叉并拢,平行放置在餐盘上。尽量将柄放入餐盘内,这样可以避免由于触碰而掉落,服务员也容易收拾。
西餐的餐巾
如果参加的是正式宴请,一定要牢记:只有女主人把餐巾铺在腿上之后,才是宴会开始的标志,这也意味着餐巾暗示着宴会的开始或结束,如果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便是宴会结束的标志。
一般而言,就餐时,餐巾要铺在腿上,并且叠成长条形或者三角形,为着装保洁是餐巾的第二个作用。
4.商务西餐厅基本礼仪要求规范 篇四
约会
约会的具体时间与对象,一定要三思而行。
宴请对象
宴请对象是指邀请哪些方面的人士出席,请多少人出席。范围过大,造成浪费,范围太小,则会得罪某些人。总的原则是在照顾各方面关系的前提下,尽量控制范围,减少人数。
宴请的时间
确定宴请时间,最好先征求被邀主、宾的意见,选择主、宾双方都适宜的时间,以示尊重。不要选择对方工作繁忙的时间,涉外宴请也应避开对方国内重大节假日。
回避选择禁忌日为宴请日期。如西方国家忌讳“13”,特别是恰逢13日的星期五。
伊斯兰民族的斋月有白天禁食的习俗,所以,宴会只宜安排在日落以后。
给对方宽裕的准备时间,以便安排好各方面工作。
特定的节日、纪念日的宴请,只能在节日、纪念日之前或当日举行,不能拖到节日、纪念日之后。
临时动议的宴请,事前不可能有准备。如客人突然造访等。
环境
宴请地点恰当与否,体现着主人对宴请的重视程度。宴请地点可依据宴请目的、规模、形式和经费能力来确定。通常应选择环境优雅、卫生方便、服务优良、管理规范的饭店或宾馆。落实宴请地点时应注意:
按客人多少确定宴请地点。客人多,在大宾馆;客人少,则可在小酒楼。
按宴请类型确定宴请地点。宴会可安排在饭店、宾馆,冷餐会、酒会则可安排在大厅或花园。
宾主熟悉程度、关系深浅也是选择宴会地点的依据。
注意按来宾的意愿和地方特色选择宴请地点。
可以选择负有盛名的老字号或名酒家。
尽可能选择举办者所熟悉的、有声誉的饭店或宾馆。
费用
在费用的使用上,既要热情待客又要量力而行,反对浪费。商务交往既要有档次,又不主张奢侈浪费,所以要注意少吃少餐,少餐而精,也就是说既要强调宴请内容的少而精,又要避免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做法。
菜单
在菜单的安排上关键是要了解客人尤其是主宾不能吃什么,排除个人禁忌、民族禁忌与宗教禁忌,而不是问之爱吃什么。具体安排菜单时,既要照顾客人口味,又要体现特色与文化,即吃文化、吃特色。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拟订菜单时要考虑宴请对象的喜好和禁忌。
拟定的菜单既要注意通行的常规,又要照顾到地方的特色。
应考虑开支的标准,做到丰俭得当。
宴席的菜单,应安排有冷有热,有荤有素,有主有次。
菜单以营养丰富、味道多样为原则。
略备些家常莱,以调剂客人口味。
晚宴比午宴、早宴都隆重些,所以菜的种类也应丰富一些。
考虑季节,菜肴应时、鲜、特,如春吃鲥鱼秋吃蟹。
在征求饭店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自己设计菜单,以更加适应客人的口味和宴会的需要。
举止
在餐桌上,宾主均应举止优雅、文明、规范。
礼貌入席
首先入席的应是主人夫妇与主宾夫妇,依次为其他宾客及陪客人员。
当长辈、女性入座时,晚辈、男性应走上前去将他们的座椅稍向后撤,待他们要坐下时,轻轻将椅子向前推一点,待其坐稳后再离开。
一般应从自己行进方向的左侧入座。
同桌的女士、长者、位高者先落座。
落座后椅子与餐桌之间不要过近或过远,距离最好为20厘米左右。
双手不宜放在邻座的椅背或餐桌上,更不要用两肘撑在餐桌上。
举止文雅
入席后当众补妆、梳理头发、挽袖口或松领带是不礼貌的。用餐中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用自己的筷子东挥西指。
交谈适度
就餐期间,静食不语是不礼貌的。
交谈的对象要尽量广泛。
交谈的内容应愉快、健康、有趣。
交谈的音量要适中。
若的确有话不便公开讲,则应另找适宜的场合个别交谈。
与人交谈时应放下手中餐具,暂停进食。
正确使用餐具
不能用筷子敲打任何餐具或插在饭碗中。
席间若失手把餐具掉落在地上,应请服务员补上相应的餐具。
不小心打翻酒水溅到邻座的客人身上,应表示歉意并帮助擦干。如对方是女士,则应把干净的餐巾递过去,由其自己擦干。
应把餐巾摊放在膝盖上,主人打开餐巾就意味着宴席的开始。
餐巾不应用来擦汗、擦眼镜或擦拭餐具。
只使用餐厅提供的餐巾纸,不要把自己随身带的纸掏出来使用。
餐桌举止五忌
不布菜
让菜不布菜。在餐桌上可以把自己所欣赏的或者餐桌上有特色的莱肴推荐于人,但是不可为客人布菜。
不劝酒
祝酒不劝酒。如果碰上志同道合者可以一醉方休,如果对方不喜饮酒,不要勉强于人,这是有教养者的基本表现。
不出声
吃东西不发出声音,在涉外交往的.宴会上特别要注意这一点。在一些西方客人看来,吃东西发出声音是粗鲁而没有教养的表现。
不乱吐
不满桌满地乱吐。进了嘴的东西,原则上是不应该当众再吐出来的。万不得已,要用餐巾,或者手掌加以遮掩,不可以当众搞得沸沸扬扬,一团糟。
不整理服饰
不在餐桌上整理服饰。任何一个有教养的人都不能够当众宽衣解带,脱鞋或卷袖子。
商务西餐礼仪八大戒律需牢记
第一大戒律:不打无准备的战争
在选择用餐的餐厅之前,可以先通过餐厅的网站了解餐厅的菜品、特色和地理位置等,这样在您同客人见面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底,在点餐时也不会显得犹豫不决。
第二大戒律:用餐时不要如狼似虎
即使您已经饥肠辘辘,但是在用餐时千万不要表现得太过明显,如狼似虎地用餐会给客人留下非常低劣的印象。如果您只专注于盘中的美食,可能您同客人的谈话就会显得心不在焉,这是对客人的不尊重,也丧失了商务西餐的意义,到头来您也是得不偿失。
第三大戒律:点餐时不要同您的客人唱反调
如果客人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您在点餐时最好就不要大鱼大肉了。如果客人不点开胃菜,您也就不要点了。总结起来就是,客人点什么样的菜,您尽量选择风格相似的,并且要保证菜品的数量同客人保持一致。
第四大戒律:点餐时不要点“风险”菜品
这些“风险”菜品可能弄脏您的衣物,也可能会让您吃相全无(如塞牙),如意大利面可能会从叉子从溜走,带有过多酱汁的菜品可能会飞溅到您的衬衫上,菠菜可能会夹在您的牙缝中。所以在点餐时尽量选择那些容易入口、吃起来不那么困难的菜品,还有菜品中的酱汁要尽量少,以免玷污您的衣物,影响美观。
第五大戒律:切勿酩酊大醉
一般在商务西餐中都不会喝酒,特别是商务午宴喝酒对于很多人来说更是大忌。如果在用餐时喝酒,您一定要时刻注意饮用量,要让头脑时刻保持清醒状态,酒后胡言乱语就等同于自毁前程。
第六大戒律:不要犯常识性的错误
(1)不要用餐巾擦鼻子;
(2)不要在咀嚼食物时张嘴;
(3)用手抓食物后不要舔手指;
(4)离开座位时不要将餐巾放在餐桌上,要放在座椅上;
(5)避免拿错杯盘,记住BMW原则,面包(Bread)盘在您的左边,主菜盘在您的中间,水杯酒杯等在您的右边;
第七大戒律:不要将移动设备放在餐桌上
将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放在餐桌上,不单单会影响您的用餐,也会分散您的注意力,让您无法同客人进行良好沟通,这对客人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不敬。所以在用餐前,就应该将手机调成振动模式,并且放在公文包里,以免影响您同客人的用餐。
第八大戒律:不要鸡肠小肚
5.西餐礼仪常识服饰礼仪 篇五
西餐礼仪常识服饰礼仪1Formal-White Tie
正式着装——白领结
这是西方社交场合在晚间最正式的着装守则,也称为full dress(全套礼服)、evening dress(晚礼服)、full evening dress(全套晚礼服)。这种全套晚礼服一般在国宴、正式舞会、晚间婚礼等正式场合穿着。
男士着装
男士要穿黑色或午夜蓝色燕尾服、与燕尾服面料相同的长裤、纯白色硬胸棉质衬衫、白色可拆卸硬翼领、白色领结、白色低领口马甲、黑色丝质短袜或长袜、黑色宫廷鞋。
女士着装
女士要穿着下摆及地的长裙(如舞会裙),在最正式的初次社交舞会上,裙装常被要求为白色。而猎人舞会上女士的裙装须为黑色,白色,银色或金色。
Semi-formal-Black Tie
半正式着装——黑领结
这是最常见的半正式着装要求。
男士着装
男士要穿tuxedo(晚礼服),前襟领子是黑缎面的,配白衬衫、黑领结、黑腰带、黑袜子和黑鞋。
女士着装
女士穿evening gown(晚礼服),长至脚踝或及膝的晚礼服,相配的小包和高跟鞋。项链、耳环等首饰的真假无所谓,但是要闪亮,戴手镯而不是手表。
Cocktail
鸡尾酒会
鸡尾酒会一般在下午4点到7点举行,属于Semi-formal(半正式着装)。
男士着装
男士穿深色西装
女士着装
女士穿短裙或套装,长度和白天服装相同,但用料要讲究,天鹅绒、丝绸缎子之类的,颜色要比白天的服装明亮,华贵,配上闪亮的首饰,可搭配围巾。要穿高跟鞋。妆比白天要浓。
Business
一般商务着装
这种是介于正式和非正式之间的一种着装要求。着装可较为自由,但是并不是随便的休闲装。
男士着装
男士:深色西服。
女士着装
女士:短礼服、考究的套装。
西餐礼仪常识服饰礼仪2入座
进入西餐厅后,需由侍应带领入坐,不可冒然入位。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不可在进餐时中途退席。如有事确需离开应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用餐时,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长。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脚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记得要抬头挺胸着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进口中时,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弯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餐巾
西餐餐巾一般用布,餐巾布方正平整,色彩素雅。经常放在膝上,在重礼节场合也可以放在胸前,平时的轻松场合还可以放在桌上,其中一个餐巾角正对胸前,并用碗碟压住。餐巾布可以用来擦嘴或擦手,对角线迭成三角形状,或平行迭成长方形状,拭擦时脸孔朝下,以餐巾的一角轻按几下。污渍应全部擦在里面,外表看上去一直是整洁的。若餐巾脏得厉害,请侍者重新更换一条。离开席位时,即使是暂时离开,也应该取下餐巾布随意迭成方块或三角形放在自己的座位上。暗示用餐结束,可将餐巾放在餐桌上。一定要注意这方面,否则在你中途去洗手间时将餐巾放在桌子上,等你回来待者可能已经把你还未吃完的菜收走了呢!
用餐巾过程中,千万要注意不要有如下失礼之举:
1.不要当成围兜般(塞)在衣领或裤头。
2.不要用餐巾擦拭餐具、桌子,会有看不起主人家之意。
3.不要用餐巾拭抹口红、鼻涕或吐痰,不要用餐巾擦眼镜、抹汗,应改用自己的手帕。
4.不要在离席时将餐巾布掉落在地上。
5.不要把餐巾布用得污迹斑斑或者是皱皱巴巴。
6.不要将吃剩食物放到餐巾布上。
取食
【西餐基本礼仪】推荐阅读:
西餐的基本礼仪和注意事项10-25
孩子应该学习的最基本西餐礼仪10-04
商务礼仪西餐礼仪10-30
图解西餐餐桌礼仪06-09
西餐刀叉文化礼仪07-01
法国西餐文化礼仪07-17
西餐基础礼仪知识09-06
西餐文化与礼仪09-11
西餐餐饮文化礼仪09-13
西餐服务礼仪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