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教学反思(精选13篇)
1.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篇一
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因此,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1)写成功之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以上是笔者对教学反思的撰写一些看法,可能还有很多错误,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批评指正。笔者也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反思认知和研究深入进行修正。
2.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篇二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的教学目的, 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 教学方法的渗透与应用, 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 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等分析性地记录下来。例如, “阿基米德原理”是物理的难点, 备课时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 变一课时为二课时。在课后的反思中我写到:本节课用了两课时, 第一课时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第二课时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溢水杯, 猜想、验证, 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培养, F浮=G排这个难点得以突破。比起以往的教师演示一节课完成, 学生的收获更多。事实说明, 课堂上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地学习, 不能急于求成, 特别是难点, 学生的感性认识比教师的讲解更重要。像这样把教学反思详细地记录下来, 供以后教学时参考, 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即使是成功的一节课, 也难免有疏漏之处, 对它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 并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 会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得更好。例如, 在《光的反射》备课时, 由于器材的限制, 只能采用演示实验。我在课后写到:本节由于器材的局限性, 无法做分组实验, 把“光的反射定律”硬灌到学生脑中, 是一堂失败的课。对学生十分不利, 今后应多研究实验, 摸索分组的器材如何收集和改进, 方为负责任的做法。又如科学探究《摩擦力》一节的反思:有的组只验证了摩擦力与粗糙度的关系, 没有验证与压力的关系, 说明实验前这部分学生只猜想到与粗糙度有关, 这是教师引导不到位的原因。对于如何进行探究前的引导, 今后要多思索。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 能为今后的教学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二、写教学灵感与困惑
在课堂教学中, 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 师生思维的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 若不及时去捕捉, 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令人遗憾。例如在“平面镜成像”中, 虚像是教学中的难点, 课本这样定义:物理学中把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称为实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只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像称为虚像。许多学生不理解, 这时我想到了能成实像的投影仪。把物体投到光屏上, 能清楚地看到有光线到达光屏, 如果把光线挡住, 像就看不到了。最后再与学生在平面镜中的像作对比, 学生就会豁然开朗。诸如此类的教学灵感日积月累, 便成为教师的智慧, 能更好地形成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然而现实中, 无论教师如何努力, 课堂上难免存在缺陷和不尽人意的地方, 因此, 对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 要先记下来。如“平面镜成像”课后的反思:凸透镜成像中对成像规律的探究, 要有指导性, 应指导到什么程度, 值得深思!学生要从实验中找出F与2F的分界点不容易, 若不指出, 学生实验陷入盲目;若指出, 探究的成分是否减少了?又如“惯性”的反思:学生认为, 一个物体的速度越大, 惯性越大。这个问题该如何解释?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要不要提?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教师把这些问题记下来, 在集体备课时和其他教师讨论, 或从教学参考中注意同行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策略, 不失为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
3.如何撰写历史课堂教学反思初探 篇三
【关键词】历史课堂 教学反思 教学创新
宋代大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所著的《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魏徵》记载唐太宗对谏臣魏征说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这段名言尽管谈的是治国方略,但其中蕴含着强烈的求过反思的道理。正因为唐太宗不断地求过反思,不断整改完善治国韬略,才使唐朝统治繁荣昌盛,文化灿烂,万方臣服,威震世界。我们历史教师不妨以史为鉴,效仿古人,在波澜壮阔的教学改革的潮流中,胸怀卓越,勇立潮头。在自己不断创新的教学结构中,多些借鉴,多些反思,在“创新——实验——反思——再创新”的不断反思、进步完善的过程中,让我们的课堂灵光闪动,睿智夺人,让学生徜徉历史的空间,感悟人生的真谛。那么我们在教学之余如何撰写历史课堂的反思呢?
一、弄清概念,明确目的,是撰写历史教学反思的基础
教学反思就是对教学过程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它是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和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它作为一种研究方式,运用方便,可以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我们历史老师应该思考这节课的效果(成绩)有那些,过失有那些,重点是什么。说实在的,说白话点就是把教学设计反过来写,再思考思考。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些概念搞清楚了,我们撰写历史课堂的教学反思,便有了目标,有了方向,为写好历史课堂的教学反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理论,分析得失,是撰写历史教学反思的依据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教育是一门艺术,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例如在讲述“禁烟运动”一课时,可选用电影《林则徐》中的相关画面: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白银大量外流,银荒日重;人民吸食鸦片,导致家破人亡;林则徐上书道光帝、查禁鸦片和虎门硝烟等。这样通过再现历史,使学生投身其中,产生强烈共鸣,引起兴趣,从而思维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创新教育思想。但有老师指出这样做不好,经过反思,了解学生实际,采取了参观博物馆的方法,学生的情趣更加高涨,效果更好。这堂课使我明白了要搞好教学,必须进行教学反思,要提高反思的有效性,必须抓住五个关键点,那就是:(1)、反思对象: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2)、反思问题:这些行为适宜还是不适宜,(3)、反思重点:为什么适宜或不适宜,(4)、反思结果:对适宜的行为做出总结和提升,在实践中加以巩固和发展,对不适宜的行为找出结症,在实践中加以调整。
三、学会方法,正确定位,是撰写历史教学反思的关键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经途径,只有不断扬长辟短,汲取经验,我们的教学设计才能趋于合理。具体方法是:(1)、从课堂教学结构反思: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看课程结构的合理性。①教学层次是否清楚,条理是否分明。②活动设计是否运用恰当。③教学方法有无创新。把这些详细记录下来,作为以后的教学参考,从而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不断提高。(2)、从课堂教学亮点反思:从课堂上找到自己的精彩之处。也就是在课堂上师生情感融洽之时,也就是心灵的碰撞和瞬间的教学灵感交会之时,这些精彩之处就是创新教育的开始,就是赏识和激励教育的尝试。此时的方式方法值得细心琢磨,记载下来会给我们的教学拓宽思路,补充养分,提高教学水平。(3)、从课堂教学效果反思:①从是不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写反思。②从课堂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写反思。③从学生的情感升华写反思。(4)、从课堂教学败笔反思:课堂的败笔就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失误之处。①从教学环节的层次和连贯度写反思。②从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组织控制写反思。③从自己的怀疑之处写反思。(5)、从课堂教学再设计反思:从败笔出发,考虑本节课的特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说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完成教学再设计。
四、收集资料,归纳总结,是撰写历史教学反思的结果
搜集资料是写好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具体方法有:(1)、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2)、记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3)、记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4)、记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总之,写教学反思要注意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意反思的系统化,注意反思的实践性和真实性。只有认真反思,学习后再反思,才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欧阳修所著的《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魏徵》
[2]《历史课堂教学讲解的技能》王莉芸.2008.5
4.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篇四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及有效的经验。教师要想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那么,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呢?
1、写成功的经验
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将教学过程中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设计;讲解重点和突破难点而选用的典型例句;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要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教学中的失误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及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应该把课后发现的不足或教学中的失误记录在课后反思中,并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吸取教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3、写教学中的灵感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好的教学方法、策略、手段等,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教师应该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并把它们记录下来,以便今后的教学服务。
4、写学生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肯定,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成为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教师的疑惑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对教材、教参或同步练习册的某个知识点有疑惑,教师应该记录下来,向教材出版社、杂志社或报社询问,以便教学资源更加完美。
6、写学生的困惑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特别留意哪些词、哪个短语、哪个句型、哪个语法点学生掌握不好,把它们记录下来,帮助学生找到原因,提出改进的办法。
7、写他人的成功做法
教师在听其他教师课后,再对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时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别人的长处。在写课反思时,教师应该将他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记录下来,补充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8、写教学"再教设计"
教学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更加完美。
写课后反思既要及时又要执着,一有所得立即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泥于形式,不受篇幅限制。课后反思有益教学,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思进则成。
总之,教师只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听取他人的建议,采纳他人忠告,借鉴他人的经验,辛勤耕耘教育这片沃土,就一定会品尝到奋斗后成功的喜悦。
新疆哈密伊吾县盐池寄宿制学校
5.如何撰写班级管理反思或案例 篇五
对于班主任来说,“反思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自觉地把自己的班级管理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改进班级管理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班级管理,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那么如何写好班级管理反思或案例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这方面体会,简单谈几点认识和做法,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关于教育教学反思
1、教育教学反思的内容(即写什么)
(1)、写成功之处
将班级管理过程中达到预先目的做法;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育思想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班级管理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录下来,供以后班级管理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新的高度。
如《树立浓厚的学习氛围的几点做法》
去年分班后,不少住宿班老师都感到压力较大。如我们班当时全级前生少,中下游学生多,想让优秀生帮扶一下基础弱的学生都力不从心。口呢?我决定首先从树立学习氛围入手。一是对早饭前主动到教室学习的学生、提到的表现突出的学生、对学习氛围浓厚的宿舍进行各种方式的表扬;点成绩不失时机地夸赞班级的进步,树立全班学生的自信;三是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每逢级部、学校开展拔河比赛、秋季运动会,我都注意和学生全身心投入,对有能力但有顾虑的同学我对他们说:试试就能行,争争才能赢!对成绩不佳但努力拼搏的学生同样表彰。生们深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拼搏的价值,逐步树立起竞争的意识。考中首次进入全级前列或一定范围的学生进行表彰。五是达到一定程度后,目标,如开始我为班级制订的目标是全级前四名,同学们努力一段时间,好成绩,我就对班里学生说:以前我说咱们班学生能行,怎么样,事实胜于雄辩,因此现在我有
详细得当地记100名中只有6人,优秀学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对任课教师每天二是抓住学生取得的每一让学对在月逐步树立更高的奋斗借助于偶尔一次取得的四是制订激励机制,把握的说,中考全体同学努力,全级第一就是我们的,然后把班里有进步的同学有根有据的表扬一番,再表扬一番班里学习风气。学生一听我说的有道理,更来劲了,中考各项指标真就得了全级第一!可见好学生、好班级、好的学习氛围是表扬出来的,这是我最深刻的体会。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班级管理方法也难免有疏漏失误或不切实际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吸取的教训,以便更上一层楼。
(3)、写班级管理机智
班级管理工作中,随着情况的变化,班主任的管理策略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反思去捕捉、记录,则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如《对由成绩评价学生的冷思考》
在刚刚举行的运动会上,我们班的贾靖同学获得跳高第一名的好成绩。赛后贾靖高兴地对我说:“老师,跳得这么高,连我自己都没想到,谢谢你的指导和鼓励!”我对他的表现也十分满意,拍着他的后背说:“其实你本来就有这个水平,只是你今天表现出来而已!”看着他高兴的样子,回想当时对他的指导,也就是当他每次过杆或擦杆而过的时候,我对他边打手势边说的那句话—你的屁股其实离杆还早着呢?班会总结时我蓦地想:评价学生的学习也是这个道理啊!
学生的成绩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动态反映。多数学生的成绩一般是这次好些,下次差点或这次差点,下次好些。因此我们一般不要用一次成绩的得失,尤其是当我们以一次较差的成绩来评价某一学生时,学生就有可能降低主动学习的意识,甚至成为成绩下滑的起点。反之,如果这时综合一段时间(如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成绩来得当地评价他,以考得较好的一次成绩来勉励他,不但为学生的下一步的学习留了一个缓冲空间,而且会使学生对下次考试充满期待,我常常用自己总结的一段话来勉励学生,激励家长:“只要你曾经达到过一个高度,说明你就具备了达到这个高度的能力,如果调整好心态,你甚至能超过这一高度。”
(4)、写学生创新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班主任老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提出的一些独特的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管理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也是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方法也会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好的举措。
(5)、写“案例分析”
一天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管理方法;其中有哪些创新;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是否得当;激励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否合理,班风的细微变化,“学困生”和“问题生”的变化,优秀学生的弱点,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的表现,课间学生与你的交谈,“优秀学生”评选后班级中的反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变化或现象,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处理类似问题时应该如何做,写出“案例分析”,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2、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
⑴、从怀疑处反思。
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如:班级管理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度,还可以延生出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⑵、从转换立场处反思。
一个教育的细节,从班主任、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
⑶、转换时空处反思。
环境、时间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每个教育细节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时空特性,一节主题班会、一个教育管理过程的成功与失败都有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为成功或失败就放过或忽略潜藏其中的问题。
⑷、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注重思维的设计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要点。假设是逻辑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种假设就代表一种新思维、新概念,甚至能产生与已有的问题相悖的结果。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就可能是在发现问题后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⑸、从联系对比处反思。
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⑹、从事物本质处反思。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理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二、关于教育案例:
1、什么是教育案例
关于教育案例的含义,许多专家学者有过不同的表述,虽然说法不同,却也有一定的共识。如果将其概括为一个定义,可表述为: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2.基本格式
(1)标题:以主题定标题或以事件定标题
(2)引言:展示事件的大致状况,反映事件的主题
(3)背景:包括直接背景(与事件直接相关)和间接背景(虽与事件不直接相关,但对了解和认识事件有帮助的信息)
(4)问题:问题是什么?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的效果。(6)讨论与反思:问题解决效果的评判;问题解决的启示;问题解决中还有哪些未解的问题;下一步的打算和设想。
3.撰写教育案例时,要把握以下四点:
①有对事件的描述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描述不是简单的班级管理实录,更要反映这个事件(或片断)发生的过程、重点描述反映师生角色的变化和戏剧化的情境,尤其是重点描述教与学的方法巧妙运用的始末;
②事件(或片断)的描述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应当蕴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
③应当从案例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教训;
④有一定的理性思考。第一点,犹如记叙文写作,突出主题,详写重点,雕刻高潮。第二点,实际是将撰写者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基本素质原理渗透于描述的字里行间,比如学生做了什么,参与程度,投入程度如何、教师如何引导点拨,师生心理、行为变化情况等,无不体现撰写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基本原理。第三点,即从案例描述中分析、总结、归纳出经验或教训,给人以启示。第四点,最重要,最主要,可以说是统领以上三点的,所谓理性思考,就是撰写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
如:《请把你的纸条撕碎》
晚自习前,我夹着备课本和教材来到了初四(4)班教室。教室里很静,同学们都忙着做题,以备战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我巡视了一遭,看到同学们做的材料,才发现忘记带来啦!当我习惯性地走到课代表明德平那儿取他的材料时,他却一反常态的用手捂住材料时,我已掀起材料一边,看到了材料下纸条上的一行字:“真,你好!”,联想刚才明德平那慌乱的神情,我已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我真想夺过来,可转念一想,事情再清楚不过啦,用不着看个仔细,我决定改变主意,低低地告诉他:“请你把它撕碎!”明德平似乎明白了我的用意,慢慢地将纸撕碎啦!
课堂上我一边讲着题一边思考着我的处理,我这样做是维护了学生的自尊,还是毁了学生?明德平真陷在其中怎么办?再问他,他不和我说实话又怎么办?如果当时看了事情会真相大白,他想赖都赖不掉,看着他平时很老实,谁知道……他还是我的课代表呢?我真不了解他!课后明德平主动找到我,和我详细谈了事情的起因。并说“刘老师,我没想到你会这样做,我再不告诉你就对不起你!”原来他的信是写给我班马荣真的,因马荣真元旦联赛没考好,在自己班里对同学说怕同学们笑话,于是写了一封信给曾在一个班的明德平,诉说心中的苦闷。明德平写信是为了安慰马荣真。没想到刚写几句就被我发现了。联系到马荣真这几天的表现和联赛成绩,我知道他说的是真话。我庆幸自己没有贸然行事,否则不仅冤枉了明德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对马荣真造成不应有的伤害。由此可见,遇到突发事件时,老师一定要冷静,要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处理,才有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有新的感悟!
总而言之,写班级管理反思或案例,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管,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最后,我引用教育大家高枝国的一段话作为这次活动的结束语)
让思考成为习惯(高枝国)
在生活、教学和思考中,总会有一些美丽和难忘的瞬间在你眼前闪过。如果我们只是沉醉,这些难忘的瞬间就会像流星一样从眼前飞逝,留下的只是日渐淡漠、虚无飘渺的记忆碎片。如果我们及时记录点滴感悟,给精彩与遗憾、困惑与顿悟的瞬间拍下照片,它们定会在记忆中成为永恒!
教育随笔是对教育细节与教育现象的一种倾诉与呐喊、对话与交流。它不仅可以抒发你的情感,倾诉你的心声,传递你的思想,还可以考验你的意志,锤炼你的思维,无论是精彩还是遗憾,你都会敏锐地发现问题,积极地用心思考,细致地加以提炼和升华。这时,问题意识、思考习惯已不自觉地成为你的精神之花,虽然生长艰难,却以自己地坚韧与耐心,预示着教育的美好未来!
当思考成为习惯,你对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与独到,分析更加深入与理性,阐述会更加自信与自如,视野会更加开阔与广博。
当思考成为习惯,你会自觉地把读书当做一种习惯,为你的思考积淀深厚的养分,使你的文章更加流畅,教学更加从容。
当思考成为习惯,你会由衷地感到内心的充实、自信和坚定。
一个勤于动笔的人,必定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必定会做出不凡的业绩来!
6.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篇六
一位成功的教师,一堂成功的课例,都要求教师付出大量的辛勤劳动,执教教师要做反复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其对于教学的价值有:
1. 反思教学成功之处
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按照预先设想的教学方案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如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巧妙地新课引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教学中的亮点,精彩片断,以及教师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示、情境的创设而产生的灵感,与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处等,课后进行认真反思,记录下来,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2. 反思教学失败之处
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中的失败教训,如对教材理解出现的偏差,对教学重点、难点处理不当,演示、实验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某种原因,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等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的探究,成为今后教学吸取的教训。
3. 反思学生的反馈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独特见解或是学生的问题,如能力缺陷,思维障碍,以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作业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老师解决不了的奇特问题,记录到课后去研究。
7.如何撰写数学日记 篇七
一、小学生撰写数学日记存在的问题
笔者主要调查了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并访谈了执教的数学教师高老师。据了解, 这所小学只在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中开展撰写数学日记的活动, 目前还处于尝试写数学日记的阶段, 其理论和实践均还不成熟, 调查中发现了如下问题:
1. 不理解数学日记的价值。
有许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数学日记的价值所在, 也没有制定有一定理论依据的实施方案。高老师说:“我们没有固定的要求学生多长时间写一篇数学日记, 只是在每学完一节内容之后, 要求学生写一写在这一节中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随机性很大, 而且学生们都不愿意写, 写的质量也不高。”不难看出, 数学日记并没有引起教师们的关注, 在实施之前他们并没有系统的学习数学日记的理论和教育价值等相关知识。教师尚且缺乏对数学日记价值的认同, 学生又如何能够体会其价值而重视写作呢?而且, 作为数学教师, 在批改学生的数学日记时, 没有语文教师那样富有诗意的点评, 评语比较枯燥, 一般仅仅打个等级, 导致学生不把数学日记看作“日记”, 文字也就显得比较“僵硬”, 反而像道数学题。被调查小学的数学教师在批改学生的数学日记时, 主要是打一个等级, 如一个英文单词Good或者是一个“大拇指”、“优秀牌”等标志, 不对学生的日记加以文字评论。
2. 不知道写什么, 该怎样写。
长期以来, 语文学科较注重学生的日记, 而对数学日记的撰写, 学生、家长、甚至老师也缺乏理解与支持。许多人认为数学只是一些数字的组合与变化, 没有什么素材可写, 不知道数学日记该记什么。高老师说:“学生们都不知道该怎样写, 老师必须提前做一下具体指导或者是提出具体的要求, 这样学生才能较顺利地完成日记。”
3. 不能坚持。
有许多小学生明显表现出在写作兴趣、写作热情、写作自发性和写作积极性方面的畏难情绪。对于这些学生来说, 语文写作就令他们“绞尽脑汁, 搜肠刮肚, 仍难成文”了, 更何况数学日记。在写作一开始还能较自觉地完成日记, 但不久之后, 他们就感到“没什么可写”和“老一套, 没意思”了。许多学生出现了不能按时完成日记的现象, 他们认为:写数学日记对数学学习一点作用也没有, 而且还增加了他们的课业负担, 数学日记让他们望而生畏。
4. 内容僵化、空洞。
有小学生在面对数学日记时, 不知道写什么内容, 无话可说, 不知从何下手。学生思维僵化, 写出的日记缺乏真情实感, 写作思路程式化, 机械地生搬硬套, 空话连篇, 内容空洞无物, 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盲目状态。高老师对于这个问题也很无奈的说:“我们主要是让学生写一写学了哪些内容。学生写得比较简单化、模式化, 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语言也不规范。”如下是学生的一篇数学日记:
1.我学会了相向运动。
2.还学会了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的笔算) 。
3.学会了估算。
我真高兴啊, 我要继续努力! (三年级三班学生A)
据高老师说, 这篇日记是学生中较普通的一篇, 大部分的学生都这样写。
5. 为写而写。
许多学生仅仅是为了教师的要求而写, 他们写数学日记就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为了不受到没完成作业的惩罚, 许多学生经常地把别人的数学日记改一改数据, 然后就变成自己的数学日记, 甚至原版抄袭, 教师因此感到非常困惑。如此一来, 教师和学生做的都是“无用功”, 毫无价值可言, 让学生写数学日记也纯粹是一种负担。
二、指导小学生撰写数学日记的建议
1. 注重对写作内容的指导。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有限, 他们往往需要教师在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做一些具体的指导, 这样学生就知道了自己可以写什么, 怎样写。在此基础上, 学生才能不断进步, 树立想写乐写的信心。笔者认为, 数学日记至少有如下8个方面可以写。
(1) 数学认识。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 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理解了什么、掌握了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不清楚都可以写。通过写, 有利于学生温故知新, 加深对数学知识尤其是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督促学生有目的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便于学生重新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改造, 以实现新知地内化与重建, 从而促进认知的进化, 促进缄默知识向外显知识转化。
(2) 数学情感。让学生写数学情感, 就是记录他们学习数学的“心语”, 以实现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知识与情感的融合。同时, 教师也可从学生的数学日记中了解学生学习的切身体验, 发现教学中的不足, 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进度, 这样数学日记就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3)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可以说, 任何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数学日记就是在数学和生活之间起了一个很好的沟通作用, 学生把自己亲身体验并解决了的数学问题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感兴趣的数学知识写下来, 读给老师、同学听, 让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发现、探索的喜悦, 这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学生如果能够经常用日记的形式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写出来, 一定会很好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 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进而激发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热情。
(4) 数学中的不同观点。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 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更加开放与自由, 摆脱拘泥于单纯计算的模式, 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广阔, 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个性化得到充分发展。但是, 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个性差异的限制, 在课堂上有的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没成熟, 他们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 可能想说还没说;有的学生可能想说还没轮到说;有的学生可能不喜欢积极回答问题, 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等等诸多情况。如果学生的不同观点随着一节课的结束而烟消云散, 这是多大的损失!这时, 就可以用引导学生写数学日记的方式将它们保留下来, 教师再利用适当的机会在教室里展示。
(5) 数学方法。小学生到了中高年级, 抽象逻辑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已经具备理解和接受一些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如果让学生将他们在课堂上所掌握的这些方法用数学日记记录下来, 就能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6) 数学发现和数学创造。数学发现和数学创造都是一种高级的数学学习活动, 数学创造相对于数学发现其要求更高、更难, 它们往往是数学观察、数学思考的结果, 是以丰富的数学知识、高超的数学技巧和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为基础的。在数学实践中, 它们多是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 是一种灵感的实现、一种顿悟的表现, 是学生长期进行数学思考和数学积累的必然反映。
(7) 数学评价。数学评价也是数学日记的主要内容, 应该充分利用数学日记来进行数学评价。评价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学生本人对自己学习数学的评价, 其中主要是以日常作业和测验的反思为主;其次是对同伴的评价;再次是对教师的评价。这些评价对于教师来说是难得的教学参考资料, 从中可以窥视学生的内心世界, 便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对于学生来说, 既培养了他们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8) 数学童话。儿童对童话都有一种特殊的爱好, 写数学童话正是顺应它们心理的发展规律。把数学对象当作人来写, 写他们的对话, 想象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合乎数学逻辑的事情,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日记的快乐。
另外, 在学生记日记以前, 教师要列出日记的目标要求。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求用一些基本的术语、图表、数字和符号等形式来表达;另一方面是文章是否突出核心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在此基础上, 教师应明确等级的要求, 这样有助于学生评价自己所处的水平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2. 注重方法指导。
当学生想写、乐写数学日记时, 教师要从方法上给与具体的指导。首先, 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随时随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适时指导学生学会洞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提炼生活, 写出学数学、用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经过与感受。
其次, 在数学日记的撰写中,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规范表达, 使学生规范的运用数学语言。在日常教学中, 很多学生在日常的数学作业与试卷中表达不规范, 逻辑结构不是很清晰, 数学语言也存在运用不当的现象, 而数学日记的撰写无疑为这些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练习舞台。在这里, 数学教学若能注意培养学生规范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 相信以上这些现象会有所改善。
3. 注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时, 对于日记的格式和字数不要做太多的限制和要求。不论学生用什么样的格式, 数学日记都能使学生更广泛的接触现实生活, 更仔细地观察现实生活, 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的意识, 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日记可长可短, 无论学生写多少字, 只要写出自己学习数学的感觉, 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 写出自己对数学学习的一些想法, 就是一篇优秀的数学日记。
另外, 数学日记不能仅记载与数学有关的内容, 数学知识不仅能在数学课上使用, 语文课、音乐课、美术课上也会有用到数学的地方。因此, 在指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时, 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 让他们展开想象, 鼓励学生仔细看、大胆写。
4. 注重时效。
首先, 数学日记的写作数量不宜过多, 要做到低数量、高质量。千万不能要求学生天天写数学日记, 否则效果不好, 可以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其次, 要长期坚持写, 偶尔写几次是不会有成效的, 只有当学生写数学日记形成习惯时, 其成效才会自然而然的显露出来。最后, 要根据所学内容写。每个星期的数学教学内容, 肯定有1到2个相对重要的, 学生就可以围绕这一重点的内容写。教师要做到及时批阅、及时点评。比如, 每天在上数学课时挤出3~5分钟, 组织学生交流, 把写得好的日记让同学上台宣读, 互相交流评议。坚持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欣赏交流优秀作品, 坚持对学生的数学日记做艺术性的评价, 并将特别优秀的数学日记推荐给校报、杂志发表。
参考文献
[1]陈丽华.数学日记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 2006, (4) .
[2]富宇.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J].湖南教育, 2006, (8) .
[3]戴国军.数学日记:演绎生活中的数学[J].基础教育研究, 2006, (7) .
[4]宿彦莉.关于数学日记的几点教育价值的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1) .
8.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篇八
撰写教育反思是帮助幼儿教师积累自身教育教学经历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正确评价自身工作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师在撰写教育反思时,要细致捕捉问题,选择好的切入点;写作时可具体记录幼儿教师成功的教育经验、反思教育败笔、反思教育机智和创新感受,并应对记录的反思内容展开分析和讨论。
一、幼儿教师撰写教育反思的意义
幼儿教师教育反思指幼儿教师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和自身素养为目的,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理性地批判与反思。它以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反思对象,旨在解决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实现科学地教育儿童的目的。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与幼儿教师教育实际紧密相关的。
教育反思不仅被视为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活动,也可将其看为一种写作的文体。教育反思的写作方式有反思随笔、反思日记和反思教案。撰写教育反思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自我反思,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从而能够使得其变得理性、自觉,能够更主动地探索实践,对幼儿教师的成长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撰写教育反思可以帮助幼儿教师积累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撰写教育反思是记录幼儿教师实践经历和心路历程最好的工具。幼儿教师把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例,通过撰写教育反思的形式再现出来,实际上是对自己职业生涯中一些情感上的困惑、喜悦和面对的种种问题的记录和描写,从而积累自己的教育职业经历,不断回顾自己走的路程,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2. 撰写教育反思能促进幼儿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专业化水平。近年来,幼儿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被认为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教育评价”的内容也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获得专业进步,就应学会有效运用自我评价,其核心策略就是自我反思。
幼儿教师撰写教育反思能够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研究能力,对幼儿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有重要意义,并且写好教育反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幼儿教师的自信心,减少职业倦怠感,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3. 撰写教育反思有助于幼儿教师清楚地认识自己工作的困境、重点。幼儿教师在对教育教学经历的梳理和反思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常常是那些自己不能理解、感到困惑的事情和现象。通过及时撰写教育反思,幼儿教师能够强化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促使幼儿教师能够把关注点聚焦在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上。同时,撰写教育反思能够使幼儿教师及时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了解到自身在学识或经验上的一些不足之处,为幼儿教师以后的努力方向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幼儿教师撰写教育反思的步骤
撰写教育反思虽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但很多幼儿教师就如何撰写教育反思仍存在困惑——教育反思究竟要写哪些内容呢?其写作步骤具体分为哪几步?针对这些困扰着幼儿教师的问题,笔者认为幼儿教师撰写教育反思的具体步骤可具体分为以下三点:
1. 捕捉问题。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是幼儿教师写好教育反思的首要条件。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够捕捉到问题。有时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能够解决一个一般性的问题更有价值。很多幼儿教师之所以觉得教育反思很难写,就是因为她们问题意识的缺乏。形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常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幼儿教师缺少问题意识,对一些幼儿发生的事情缺乏思考,不认为这些是有价值的“问题”;二是幼儿教师由于个体能力差异或自身教育观点等方面存在偏差,不能及时捕捉到一些问题点;三是一些幼儿教师以工作繁忙、琐碎为借口无瑕反思。
因此,幼儿教师在撰写教育反思时,首先要树立问题意识,要学会寻找写作的切入点,做到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
2. 记录反思。简单地说,撰写教育反思就是记录幼儿教师如何教,幼儿如何学。因此,记录可以说是撰写教育反思最重要的步骤。通常一篇优秀的教育反思所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记录成功的教育经验、反思教育败笔、反思教育机智和创新感受。
记录幼儿教师成功的教育经验,即包括反思其教学上的成功之处,也包括反思幼儿教师管理及教育幼儿的成功之处。其实,幼儿教师在撰写教育反思时,任何在教育过程中的成功之处,都可以成为反思的内容。只有详尽地记录这些优点,才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借鉴和使用。
幼儿教师的工作繁重而琐碎,即使是优秀的幼儿教师,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对这些疏漏和失误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做出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可以使之成为今后的教育工作能吸取的教训,从而更上一层楼。为此,幼儿教师写作教育反思,除了教育的成功之处外,还可以选取自己在教育上的败笔,以此作为写作教育反思的重要材料。
教育机智指教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如何机智地处理好一些具体情况,特别是一些突发性事件。教育机智是写作教育反思极好的选材,幼儿教师书写教育反思时,教育机智不但是极好的切入点,也能反映出教师的综合能力。幼儿教师选择教育机智作为自己的反思内容时,要清楚地交代出当时的具体情境,在特定情境下的具体内容(当时的想法、具体行动),最后简单写出事件对自己的启示和感想。
记录整理创新感受就是记录幼儿的见解。常言道,教学相长,幼儿的一些独特体验、有创意的想法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然而,这些看似大胆、稚气的想法总是容易被忽视。因此,幼儿教师在撰写教育反思时,要记录幼儿这些创造性的想法,并给予积极有效的评价和支持。幼儿这些独到的见解不仅可以增进教学,也可以开拓幼儿教师的视野,提升其业务水平。
3. 分析讨论。幼儿教师撰写教育反思不仅要捕捉问题、记录反思内容,还要认真分析事件,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或提出能够引起大家关注和和思考的问题。
幼儿教师在反思时,因受个体习惯、经验和经历等影响,有时容易陷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困境。因此,在反思时,应加强与他人的讨论。同事、领导及幼儿家长都是幼儿教师重要的讨论对象。幼儿教师在撰写教育反思时,应认真记录这些人对此事件的观点及评述,这有助于扩展幼儿教师的思维,提升反思的效率和质量。
9.如何撰写教学案例 篇九
如何撰写教学案例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 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 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是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二、教学案例与其他体例的区别
1.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而案例则 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
2.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一般来说,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 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选择的。选择什么内容,取决于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
三、案例的基本组成元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组成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 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四、撰写教学案例的方法
1.选择一个有冲突的教学事件。一节课下来,觉得要写的事件很多,那么哪一个事件才该选择?哪一个对于自我发现更有潜力?案例的性质怎样,是关于教学策略、学生行为还是教学政策方面?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理解,还是为了职业发展?尽管没有一个选择是非遵循不可的规则,但下面一些建议对写好一个案例却仍是有益的:事件对你有情感力量吗(心灵是否受到震撼)?事件呈现的是一个你不能确定怎样解决的进退两难的境地,还是你成功地解决了一个他人可能进退两难的问题?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难的选择吗?事件使得你必须以一种感觉不熟悉的方式或是仍在思考的方式回答吗?事件暗示一个与道德或道义上相关的问题吗?如果有冲突的事件满足以上各条,那么你的选择在自我学习、内省和深层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有成效。
2.对事件背景进行描述。在描述事件的背景时要考虑:这种情况以前出现过吗?第一次引起你注意是什么时候?这以后发生了什么?接连发生的事件是怎样开始的?事件发生的上下文(即情境)是什么?开始的场景中你的反应是什么?你的反应怎样使事情的发展变得更加顺利或怎样使之恶化?影响那个事件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是什么?物质环境因素是什么?教学因素是什么?历史因素是什么?在写案例时,你要为即将发生的事件设置场景,做好铺垫。要注意把重要事件放在它所发生的上下文中,必须考虑事件是在上下文中才得以理解的。
3.确定事件中的“演员”。每个故事都是因为有了一群活生生的人物、有贡献的角色才得以充实。在案例写作时要考虑:谁是主要演员和次要演员?出场的演员是谁?幕后演员是谁?每个人都扮演了什么角色?相互之间关系怎样?与你的关系呢?坚持考虑每个角色个人的情感、动机、目的、期望,不要忘记把自己放于演员表之中;不要忘记通过情感、动机、目的、个人价值这面多棱镜来审视你的角色;也要审视你可能要做的假定:假设源于何处?它怎样影响你的行动?
4.检查你行动的结果。教师所做的每个行动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你的回应引起的一些反应是什么?对学生的影响是什么?对班级气氛的影响是什么?对其他演员的影响是什么?你所采取或未采取的行为对自己的结果是什么?你的行为以何种方式 提高或降低你对自己的重视?
5.假设你再次遇到该事件。你怎样以不同观点看待事件?看待演员?如果再做一次,你的行为不同之处是什么?现在允许你重新考虑,你要选择一个不同的回答吗?
五、写好案例的关键
写好一个教学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
1.选择复杂的情境
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所谓复杂,也是相对的。你认为复杂,他认为不复杂;以前觉得复杂,现在觉得不复杂。因此教学情境的选择,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一是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二是考虑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总之,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这个故事。
2.揭示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
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如何,可以娓娓道来,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往往被忽略不计了。人们常说“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3.具有独到的思考。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 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炼去领悟和掌握。
六、教学案例撰写基本格式
第一部分
案例背景
案例背景是案例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整篇案例的核心思想,每个案例都应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背景主要叙述案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的基本情况,还可包括教育背景:教材的地位、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标;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思维特点;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环境与当前社会研究的热点等。这些内容不必面面俱到,不宜很长,只须提纲契领叙述清楚即可。
第二部分
案例描述
案例的描述一般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片段,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问答式的课堂对话,也可以概括式地叙述。通过巧妙的事件描述,把问题寓于情节中,本质寓于现象中,答案寓于故事中。案例描述的材料要求真实、完整、具体、典型、有效、适时。
第三部分
案例反思
案例反思是结合有关的教育理论来诠释教学活动,针对描述的情景谈个人感受或理论的说明,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来促使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水平。可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课堂教学实录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资料等作理论上的分析,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教育现象隐含的丰富教育思想的阐释等。分析方法可以对描述中提出的某一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对描述中的几个问题,集中从一个方面加以分析。
抚顺市体育运动学校
10.如何撰写课堂教学案例 篇十
一、课堂教学案例的基本特点
课堂教学案例就是包含着某些决策和疑难问题的教学情景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可以反映出教师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体现教师反思的能力和水平,表达教师的教育主张。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应该具有这样几个鲜明特征:
1、教学案例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展示着一个教学事件的演进过程,要有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
2、教学案例必须是包含教学问题与戏剧性冲突的事件,简单的“白开水式”的没有问题在内的教学事件,不能称之为教学案例。
3、教学案例要有典型性,而且要通过典型性的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主张,没有理论主张的教学案例是没有价值的。
4、教师是教学案例最主要的撰写者,教学案例要揭示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活动,叙述必须生动具体。要对事件发生的时空和教育背景、人物活动及心理变化进行完整地描述,使案例的读者就像身临其境一样感受着事件的进程。
二、课堂教学案例的基本类型
教学案例在类型划分上可以用众说纷纭来形容。由于用途、使用主体不同,其体例格式和侧重点也常常不同。考虑到一线教师实际运用的情况,简约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意外式案例。这是反映师生巧妙处理教学中发生的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偶发事件的案例。例如,由于教师对一位学生不理解、不尊重而引起尖锐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曲折过程。这一类案例的特点是:出乎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问题格外集中,矛盾十分突出;故事情节不复杂,但能使人由小见大、深受启示。
第二类,专题式案例。这是师生围绕一定主题而展开教学活动的典型实例。这类案例一
般是按照一定专题开发的,如自主学习专题、合作学习专题、探究式学习专题、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感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一类案例的特点是:主题鲜明,内容新颖;注重专题研究,富有学术价值。其突出功能是,可启发和促进广大教育工作者探索与落实课堂教学的新主张以及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第三类,综合式案例。这是师生运用教材中的一课或一节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实例。例如,师生运用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进行教学的案例,或运用数学课本中的一节进行教学的案例都属于综合式案例。
综合式案例有三个突出特点:(1)体现教学活动的整体性。这种案例所反映的是一个教学课题或教学活动的整体,而不是它的一个部分。(2)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案例所反映的具有整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的。所以,这种案例不是教师的教案,它着力反映学生怎么学,而不是着力反映教师怎样教。它十分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上产生的矛盾以及矛盾解决的过程,十分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和新的发现。(3)强化教学的精彩场面。综合式案例不是教学实录。它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过程中,对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热烈讨论,对一些学生的奇思妙想、真切的情感表露、出色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教师出色的教学机智,都会浓墨重彩,纵情描绘。
三、教学案例的格式与撰写要求
正是因为教学案例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决定着教学案例结构和格式的丰富性,因此我们千万不能运用一种单一的结构模式作为判断教学案例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只要具备了教学案例的四个基本特点,我们就认为它是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
各类课堂教学案例的外在结构都由三大有机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案例背景的概述。意外式案例不需要单列一个标题来说明事情发生的背景,只需简单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行
了。其他两类案例则需要单列一部分来说明案例产生的背景,包括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手段等要素。
案例结构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案例运行过程的描述。专题式案例和综合式案例都有明显的运行过程。这是师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是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的过程。意外式案例也有一个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的时间跨度有时较久,这时意外式案例就不必详细描述较长时段内矛盾发展的过程,只需记述矛盾发展的几个重要“镜头”。
案例结构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案例运行结果的总结分析与反思提升,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发展是否达到甚至扩展了原定的教学目标;二是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有所提升,是否提炼了教学经验与教训。
在具体撰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在写作课堂教学案例之前,首先要转变一个观念,课堂教学案例既不是教学设计,也不是教学实录,课堂教学案例也不是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简单罗列。所以课堂教学案例所使用的语言一定不能单调乏味,而要简洁准确,形象生动。课堂教学案例不仅要描述所发生的事件,而且要写进当事人对这些事件的看法,作相应的概括和分析。
一是教学背景的描写要尽量地准确,与教育教学过程相关的部分尽量详细完善,要反映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背景的分析包括教育教学事件发生的地点、教育者的个人背景、受教育者的个人背景等等,为问题的产生提供场景。
二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描写要突出重点。一个真实的教育教学故事,必有其起因或诱因,也有其发展的条件和过程,还有其变化的机制和结果。不论其多么复杂曲折,总有一些关键环节,抓住这些关键环节,浓墨重彩,加以具体描述和详细分析,就为案例描写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保证课堂教学案例的可读性和真实性,也为了使其更具有启
发性,撰写者应尽量地捕捉教育者和学习者双方的心理活动,对教学双方心理变化的具体描写和分析应不吝笔墨,要反映教师与学生复杂的内在心理状态,能够提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案例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富有个性。如果对关键环节描述和分析不够,或者找不到和抓不住关键环节,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课堂教学案例就会缺乏相应的说服力。
11.如何撰写述职报告 篇十一
尽管当前述职报告的使用队伍庞大,应用频率极高,但论文界对这一文体的研究相对滞后。笔者不揣浅陋,愿以点滴之见抛砖引玉。
一、述职报告的文体特征
1.真实性。真实性是应用文的生命,对述职报告来说也不例外。述职报告是人员考核、评优、晋升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述职者客观真实地陈述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犯过的错误及存在的不足。
2.述评性。述职者除了陈述工作事实以外,还要结合有关标准对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3.标准性。述职者在进行自我评价鉴定时有无标准?答案是肯定的。这个标准就是述职者所在岗位的行为规范、岗位职责、目标任务。这三个标准从不同层面概括了述职者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达到的要求。
4.实绩性。述职报告侧重于情况、事实的表述,即个人任务完成的情况、工作质量与效率、所作的主要贡献、个人态度表现,但突出的是工作实绩。
二、述职报告的撰写
述职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单位、正文、附件、落款等部分组成。
1.标题。述职报告的标题形式有两种。第一人称式《述职报告》或《我的述职报告》;第三人称式,即由述职者职务、姓名加上“述职报告”:《××大学校长××的述职报告》。
2.主送单位。主送单位即述职报告的呈送单位、部门或负责人。如“区委组织部”“市人事局”“院职称评定委员会”。主送单位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
3.正文。述职报告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为了让有关部门或人员更准确、恰当地了解述职者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述职者必须首先概述任职的自然情况,即所任职务、任职时间、所负责的具体工作。
主体。主体部分包括了正文的主要内容,是述职报告的核心。在内容的安排上,一般来说先谈工作中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情况,再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表明今后努力方向和打算。在谈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时先把自己的工作分成几个方面,再写各方面工作的主要进程,包括采取的主要措施,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在叙述中应做到:首先,注意区分工作中的主与次、宏观与微观、战略与措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其次,在陈述工作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时,一定要注意各项措施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最后,在陈述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联系实际,以丰富、生动、具体的工作事实和工作成绩说明自己是如何履行岗位职责的。
结尾。述职报告的结尾语常用“以上报告,请审查”“专此报告,请审阅”“特此报告”等。
4.附件。如果有补充说明正文的文字材料、图表,如获奖证书、文章转载情况等,可作为述职报告的附件处理。一般在正文末尾左下方写明附件的名称及数量,然后将具体材料附在述职报告的最后。
5.落款。述职报告的落款一般在正文末尾右下方(如有附件,就在附件栏右下方),署上述职人职务、姓名。在署名下方,写上成文日期。
三、撰写述职报告的注意事项
1.做好写前准备工作。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材料是撰写述职报告的前提和基础。占有材料就是搜集占有那些充分体现了述职者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文字、数字材料。这需要通过真实生动的材料去反映。在日常工作中,述职者必须注意搜集有关材料,如会议记录、文件、工作计划、阶段总结等等。
2.态度要老实,文风要朴实。撰写述职报告一定要端正态度,实事求事地反映本人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认真对待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切不可文过饰非制造假象,迷惑欺骗有关部门和群众。在文风方面,一定要平直朴实,对自我的评价要中肯贴切,避免使用夸张、比喻等文学性手法,也不要讲大话、空话。(摘自《写作》2001年第10期)(注:请本文作者告知详细通讯地址,以奉寄稿酬)
12.如何提高语文教案的撰写效率 篇十二
本人从教中学语文多年, 按照传统的 (常规的) 教案模式, 该学科以其相关资料多、表述性文字多, 其撰写难度较其他学科为甚。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针对常规教案模式, 就如何提高语文科教案撰写的效率问题谈几点想法。
第一, 淡化纲领性环节。共同性目标可以不写, 个性化目标 (各篇课文的目标、重点、难点等) 从大处入手, 要粗化、简化。
第二, 简化陈述性文字。备课已掌握得很熟练的内容可以提纲挈领的写。
第三, 重视学习方法指导环节的构想。达尔文说:“最优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习惯即方法。根据语文的特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向, 这是最重要的方法。记得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在报告会上说过一件事:当他外出两个多月回到班级, 问学生有哪些课文需要教一教, 学生回答说都不需要了。指导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基本的思考方向, 学生自会去探究, 而且他们探究所得较之于老师所教, 范围要广得多, 也常常要深得多。方法是最好的老师。无怪现代语文教学名师钱梦龙说:“如果转去二十年, 我要拜魏老师为师。”
第四, 重视师生互动环节的设计。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变量, 新课改在教学方式上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最大区别在于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互动, 在互动中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环节的设立重在互动如何进行, 如何丰富多彩而避免单调。单调的方式容易让学生厌烦。因此, 如何创设最新颖的互动方式, 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是关键。同时, 必须讲究实效。讲究实效要重视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生实际。要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 不要让少量学生在互动, 大部分学生则在“看戏”。其二是资源情况。各学校有各自的教学资源优势, 设计互动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 形成系统, 形成特色。这资源还包括教师自身的知识构建、经历、经验情况, 这些资源是最能形成特色的资源。
第五, 选用老教案和在教材上记录有关资料, 也是一种相当好的办法, 是既省纸张, 又省时间的教案方式。
13.新教师如何撰写教学设计 篇十三
流渡中学 严庄坤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写教案,那么教学设计与教案有什么异同呢?新老师对此比较陌生,应该加强学习和了解。
相同点:
两者都是课前撰写的,可以说都为一节课“预设”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研究课题、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不同点:
教学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教学的思路和策略,从宏观、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不仅要呈现怎样做,而且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教学设计侧重于教学流程与结构呈现,以及重要的情景、问题、活动的设计。
教学设计强调反映教学过程的规律。教学设计一般较为简单,教案设计的特点(教案既有活动设计,也有重难点阐释,更有对教学一般细节的安排)
教案设计主要呈现怎样做,不一定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教案设计侧重于呈现教学的全过程,以及预设的情景、问题、活动、训练、评价等素材。可以体现教师个人的风格。教案相比显得冗长
以下内容是一般教学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可以结合每个学科的特点,有所不同,仅供参考。
一、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含三个部分,即: 第一部分,“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其任务是通过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它要解决的问题是:①了解学生已有水平,确定学习的起点;②根据教学的总目标,决定阶段性教学目标;③围绕目标差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设计的核心是了解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决定解决问题的目标,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是研究学生的需求.及教学内容的状况以便编制教学目标。
第二部分,“如何教”和“如何学”的教学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是形成教学质量的核心部分。“如何教”和“如何学”才能有效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首先涉及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然后在某些教学策略指导下,合理安排课的教学顺序,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优化组合运用各种教学媒体,这些都是教学活动过程的基本环节。
第三部分,“教得怎么样”和“学得怎么样”的教学设计。如果说,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运用回答了“如何教学”的问题。那么在教学设计中,最后一个问 题是“学得怎么样”。它要求回答:阶段的或最终的教学结果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的目标。
这是教学设计的反馈——调控环节。其任务是测量、评判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为教学的反馈调控获取详实的信息。因此,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价,教学设计工作将得到不断反馈、矫正而更趋完善。这部分工作,主要由形成性评价和一定阶段的总结性评价组成。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写法
(一)、教学任务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
2、学习本节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3、教学主要过程——与教学的几个主要环节雷同
(二)、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一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能力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生预期的改变。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教学过程要促进学生、教师和相关教学资源间的互动,逐步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 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听,还应指导学生去看、做、问、议、讲、想、练,使学生在观察、思维、质疑、解惑、发现和创新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要明确行为主体,学习者即行为主体,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应该陈述教师做什么;要明确行为动词(指向),陈述要明确具体,要可以观测,应采用《课程标准》上界定的行为动词,避免用含糊的、不切实际的、不确定的语言;要明确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要明确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是指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一种程度或要求等。
关注学生经过教学之后,将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
总体要求:符合课程标准、明确行为主体、切合学生实际、发挥教师特长、表述规范。
三维教学目标的表述示例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分“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一般分开写。一般写法是:“学习水平+相应目标”,其中,学习水平一般应使用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行为动词”(知识的用语是:知道、理解、掌握和应用;技能的用语是初步学会、学会、设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方法”主要指科学研究方法,如探究方法、观察方法等。
一般应通过“过程”,感受、认识或运用(学习水平)相应的“科学方法”的。写法,一般是:通过„„过程+(学习水平+相应的科学 方法),即,通过„„过程,感受(认识或运用)相应的“科学方法”(或经历„„的探究过程)等
(过程与方法——经历物理学习过程,领悟科学方法用语是感受、认识、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般应通过“过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上引起相应的变化。写法,一般是:通过„„过程+(学习水平+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通过„„过程,在相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科学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关爱生命、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等)上达到所期望达到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热情,形成思想情感、具有科学态度,懂得知识的应用价值,用语是体验、感悟、形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资源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 个方面:一是,二是,三是。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方法是:。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方法是:。完成本设计的内容需 课时。
六、教学流程
【如何撰写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如何撰写教案10-28
如何撰写创业计划07-07
如何撰写军队新闻07-22
如何撰写亮点工作09-30
如何撰写商业计划10-04
如何撰写教育叙事11-03
如何撰写《思想汇报》08-11
如何让撰写调查报告06-16
如何撰写个人自荐信?10-01
如何撰写公共管理论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