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版书法教案(共6篇)
1.华文版书法教案 篇一
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1 第一单元 基本笔画——钩
第1课 竖钩和弯钩
教学目标:
1.掌握竖钩、弯钩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双钩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竖钩、弯钩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1页的文字,思考:“竖钩、弯钩”的书写应特别注意什么?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木、乎”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2.研究“钩”在字中的写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2页上的“观察提示“,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拓展:学生用一张白纸把空心的“竖钩”和“弯钩”双钩出来,进一步体会“竖钩”和“弯钩”的书写要领。
4.学生自主研究碑帖,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刻帖原石、碑石。
5.学生介绍自己春节期间收藏的年货包装纸和贺卡的毛笔字。6.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2
第2课 横钩
教学目标:
1.掌握横钩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双钩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横钩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4页的文字,思考:“横钩”的书写应特别注意什么?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容”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2.研究“横钩”在字中的写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4页上的“观察提示“,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拓展:学生用一张白纸把空心的“横钩”双钩出来,进一步体会“横钩”的书写要领。
4.学生自主研究拓本,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简单演示硬币“拓本”。
5.学生了解学雷锋纪念日的缘由。
6.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3
第3课 卧钩
教学目标:
1.掌握卧钩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双钩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卧钩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7页的文字,思考:“卧钩”的书写应特别注意什么?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心”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2.研究“卧钩”在字中的写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7页上的“观察提示“,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拓展:学生用一张白纸把空心的“卧钩”双钩出来,进一步体会“横钩”的书写要领。
4.学生自主研究双钩廓填,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简单介绍王羲之的《兰亭序》。
5.学生介绍自己旅游中感受到的书法艺术。6.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4
第4课 竖弯钩
教学目标:
1.掌握竖弯钩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双钩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竖弯钩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10页的文字,思考:“竖弯钩”的书写应特别注意什么?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充”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2.研究“竖弯钩”在字中的写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10页上的“观察提示“,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拓展:学生用一张白纸把空心的“竖弯钩”双钩出来,进一步体会“竖弯钩”的书写要领。
4.学生自主研究书丹,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简单介绍书丹后还没刻的字迹。
5.学生自主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的“竖弯钩”,再次体悟“竖弯钩”的书写要领。
6.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5
第5课 斜钩
教学目标:
1.掌握斜钩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双钩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斜钩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13页的文字,思考:“斜钩”的书写应特别注意什么?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或”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2.研究“斜钩”在字中的写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13页上的“观察提示“,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拓展:学生用一张白纸把空心的“斜钩”双钩出来,进一步体会“斜钩”的书写要领。
4.学生自主研究摹勒上石,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简单介绍诸葛神力勒石。
5.学生自主研究孔子登临处。
6.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6
第6课 我来写求知
教学目标:
1.掌握书法创作“求知”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能力,受到书法作品内容的感染与熏陶。
教学重点:“求知”两个字的写法及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16页的“求知”的单字的书写提示,思考(1)“求知”所表达的哲理是什么?
(2)作为一件书法作品,“求知”中各字在不同位置,怎样书写,(3)理解同一个内容,使用不同的规格(横幅或竖幅)表现的方法。
2、欣赏书法“求知”。
3、书法作品创作的基本方法介绍。
四、自主创作
(1)要求:内容“求知” 规格:横幅或竖幅1*4的宣纸(2)作品展示。(3)老师点评。
五、课外完成每日一得。
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7
第二单元 复合笔画
第7课 横折钩
教学目标:
1.掌握横折钩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双钩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横折钩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18页的文字,思考:“横折钩”的书写应特别注意什么?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月、而”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2.研究“横折钩”在字中的写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19页上的“观察提示“,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拓展:学生用一张白纸把空心的“横折钩”双钩出来,进一步体会“横折钩”的书写要领。
4.学生自主研究《淳化阁帖》,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淳化阁帖》。
5.学生展示自己喜爱的一件印有毛笔字的茶叶包装。6.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8
第8课 横折弯钩和横折斜钩
教学目标:
1.掌握横折弯钩和横折斜钩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双钩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横折弯钩和横折斜钩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21页的文字,思考:“横折弯钩和横折斜钩”的书写应特别注意什么?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
九、气”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2.研究“横折弯钩和横折斜钩”在字中的写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22页上的“观察提示“,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拓展:学生用一张白纸把空心的“横折弯钩”双钩出来,进一步体会“横折弯钩”的书写要领。
4.学生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李斯,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李斯《峄山刻石》。
5.学生按要求寻找品牌。
6.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9
第9课 竖折折钩
教学目标:
1.掌握竖折折钩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双钩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竖折折钩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24页的文字,思考:“竖折折钩”的书写应特别注意什么?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弘、弱”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2.研究“竖折折钩”在字中的写法,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25页上的“观察提示“,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拓展:学生用一张白纸把空心的“弓”双钩出来,进一步体会“竖折折钩”的书写要领。
4.学生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蔡邕,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蔡邕《熹平石经》。
5.学生比较篆书与楷书的转折。
6.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10
第10课 我来写个“龙”
教学目标:
1.掌握书法创作“龙”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能力,受到书法作品内容的感染与熏陶。
教学重点:“龙”字的写法及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27页的“龙”的来源和意义,思考(1)“龙”是怎么产生的?
(2)作为一件书法作品,“龙”字 的不同书写样式,(3)理解“龙”字的书写格式建议
小斗方
2、书法作品创作的基本方法介绍。
四、自主创作
(1)要求:内容“龙” 规格:小斗方(2)作品展示。(3)老师点评。
五、自主做一个“龙”字的小书签。
六、了解跟“龙”有关系的节日。
七、说出三个跟“龙”相关的成语。
八、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11
第三单元 笔画的组合变化
第11课 横的组合变化
教学目标:
1.掌握横在结字中的变化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横在结字中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30页的文字,思考:横画组合应特别注意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诸、昧”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2.研究横画组合,小组内交流横画组合的特点。结合课本30页上的“观察提示“,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制作小团扇。
4.学生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张芝,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张芝《秋凉帖》。
5.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12
第12课 竖的组合变化
教学目标:
1.掌握竖在结字中的变化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竖在结字中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33页的文字,思考:竖画组合应特别注意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无、酉”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2.研究竖画组合,小组内交流竖画组合的特点。结合课本33页上的“观察提示“,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制作小斗方。
4.学生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钟繇,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钟繇的书法作品。
5.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13
第13课 撇的组合变化
教学目标:
1.掌握撇在结字中的变化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撇在结字中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36页的文字,思考:撇画组合应特别注意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众、度”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2.研究撇画组合,小组内交流撇画组合的特点。结合课本36页上的“观察提示“,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制作小团扇。
4.学生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5.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14
第14课 捺的组合变化
教学目标:
1.掌握捺在结字中的变化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捺在结字中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39页的文字,思考:捺画组合应特别注意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迷、受”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2.研究捺画组合,小组内交流捺画组合的特点。结合课本39页上的“观察提示“,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制作小斗方。
4.学生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王献之的书法作品。
5.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15
第15课 点的组合变化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点在结字中的变化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点在结字中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42页的文字,思考:点画组合应特别注意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其、无”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2.研究点画组合,小组内交流点画组合的特点。结合课本42——43页上的“观察提示“,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制作小斗方。
4.学生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珣,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王珣的书法作品。
5.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16
第16课 点的组合变化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点在结字中的变化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点在结字中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45页的文字,思考:点画组合应特别注意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其深、羽”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2.研究点画组合,小组内交流点画组合的特点。结合课本45——46页上的“观察提示“,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制作小团扇。
4.学生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智永,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智永的书法作品。
5.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17
第四单元 综合练习第17课习作(上)
教学目标:
1.掌握书法创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能力,受到书法作品内容的感染与熏陶。
教学重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四个字的写法及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48——49页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出处和意义及单字的书写提示,思考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表达的深刻哲理是什么?(2)作为一件书法作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各字应怎样书写。
2、研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单字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进行单字书写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五、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六、课堂小结。
华文版五年级(下)书法教案 18
第18课习作(下)
教学目标:
1.掌握书法创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能力,受到书法作品内容的感染与熏陶。
教学重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四个字的写法及搭配要领。
教学准备:班班通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示标
三、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50——51页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建议幅式及单字的书写提示,思考
(1)作为一件书法作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各字应怎样书写。
(2)作为一件书法作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各部分应怎样配合,才能做到协调美观。
2、回顾书法作品创作的基本方法。
四、自主创作
(1)要求:内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规格:条幅(2)作品展示。(3)老师点评。
五、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六、课堂小结。
2.华文版书法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垂露竖的写法。
2、继续练习双钩,培养细心、耐心的双钩习惯。
3、巩固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保持书写环境干净整洁。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写垂露竖,培养双钩习惯,巩固双姿。教学准备:书写用具,课件,大毛边纸,小磁板,双钩用字帖。学生准备:书写用具,双钩用毛边纸,中性笔。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垂露竖的写法
1、书写方法讲解
竖是汉字的另一个主要笔画,在楷书中一般分为“垂露竖”和“悬针竖”两类【课件:垂露竖和悬针竖】。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垂露竖。垂露竖的末端较为圆浑,像欲滴的露珠,因而得名“垂露竖”,大家看图片。【出示欲滴的露珠和垂露竖对比图】 那么我们如何写出垂露竖呢?请大家先看老师示范。【师一边书写,一边说步骤方法】
师:第一步,笔锋横向切入后按笔;第二步,调顺笔锋,匀速向下行笔;第三步,至尾部时笔锋略按;第四步,顺势提锋收笔。
2、画笔法图
师:大家看一下屏幕,是刚才老师书写的步骤。一共有几步?【课件:写法】 生:四步。
师:对,一共分四步,咱们一步一步来。咱们先来画个简单的图。【师一边读步骤,一边用单线画笔法图】
下面请同学们拿起中性笔,跟着老师画一个这样的图。【师再画一个,生跟着画】
师:这样用单线画出来的表示笔法写法的图,就叫笔法图。请同学照样子再画两个。【师画第三个,生跟着画两个】(板书上与学生毛边纸上都是三个笔法图)
3、书写准备
师:笔法图的书写是为了一会儿蘸墨书写做准备的。在蘸墨书写之前,咱们还要做点热身运动。第一项,是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书写姿势的十字真言: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执笔五指令:按、压、钩、格、抵。【课件】请大家按照老师说的做。【师巡视并纠正姿势】
第二项,是书空练习。大家让笔锋在空中行笔,练习笔画的写法。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书空练习。【师做书空练习,生跟做】
4、书写练习
老师已经示范过一个竖的书写了,同学们也画了三个笔法图,做了几遍书空练习。现在大家就蘸墨跟着老师在笔法图上练习一下竖的写法。你们可以只听,不看,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你自己的笔锋上。【师边说步骤,边示范一个,生练习】
师:好,感觉怎么样?还有两个笔法图,大家自己练习,找找感觉。写完这两个笔法图,大家可以再多练习写几个,但是希望你们能够按照画笔法图——书空练习——蘸墨书写这三个步骤来进行。同时,要注意自己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现在开始。【课件:画笔法图——书空练习——蘸墨书写】【音乐】
5、学生作品展评
二、双钩练习
刚才同学们对垂露竖的练习很不错,因为我们不是凭空书写的,我们画了笔法图,还进行了书空练习,这些都对我们的书写有帮助。接下来老师再介绍一种对书写非常有帮助的方法,这就是双钩练习。现在大家看老师手里有两张小纸片,你们手里也有,第一张上面有两个毛笔字,其中的竖印成空心的字,第一张是薄薄的纸,是老师把大的毛边纸裁成小块所成。我们把小毛边纸盖到字上,下面的字就透过来了。然后我们用中性笔把字里那个空心的竖描出来,也在小毛边纸上描出一个空心的竖,这样就完成了。大家看老师双钩。【师展台示范,讲解】
大家注意,双钩是指在另一张空白的纸上描,而对原来的字帖要细心保护,不要弄脏。另外,大家在描的时候要细心,要严格按照字帖上来描字。描完了之后你可以试验一下,你描的笔画和原来的字帖如果完全重合到一起,就证明你的双钩是合格的,如果能很清楚地看出纸上的纸条和字帖上的线条错开了,那就要再好好练习了。现在大家开始练习双钩字帖上的空心竖,多练习几次。
三、总结
3.华文版书法教案 篇三
1、汉字的起源:
图画文字→象形字的符号化→汉字
仓颉造字: 流传于郑州市郊区、新郑、新密、登封一带。新郑市城南关有座风台寺,相传是古代仓颉造字的地方。古时候没有文字,人们结绳记事。轩辕黄帝统一中华后,命大臣仓颉造字,仓颉在洧水河南岸的一个高台上造屋住下,专心造字。好长时间也没造出字来,仓颉很着急,一天他正坐在茅屋前苦想,一只凤凰呜叫着从天空飞过,凤凰嘴里衔的一片树叶落下来,上面有个明显的兽蹄印,一名老猎人说这是貅蹄印,各种兽的蹄印都不一样,他只要一看蹄印,就知道是什么兽。仓颉由此受到启发:世上万物各有特征,抓住特征,画出图像,不就是字吗?从此他注意观察各种事物,造出了山河湖海、日月星云、树木花草、鸟兽虫鱼等很多字,从此中国有了文字。后人为纪念仓颉造字的功劳,把仓颉造字的高台叫“凤凰衔书台”,宋朝人又在这里建寺筑塔,称为“凤台寺”。
汉字,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世界上另外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中美洲印第安族玛雅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都已经成为死文字,不再使用。汉字从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文字,尽管在形体上、读音上或字义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性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现代汉字是从古代汉字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我国的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后来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已经形成完整体系。从文字结构和造字方法看,甲骨文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演变过程,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它的发现对研究商周的历史和中国文字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中国文字的发展史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字体及事件呢? 2.甲骨文、金文
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它被刻在龟甲和兽骨之上,故称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是甲骨文(教材插图:《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卜辞”或“殷墟文字”等,是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随着商朝的灭亡和商都变成废墟而长期埋没于地下,后世当地居民耕田于此,时有发现,并把它当作“龙骨”卖给药材商店。直到1899年才被王懿荣发现,得知是殷墟遗物。经过多次发掘,至今出土的甲骨已达十多万片。甲骨文中有象形字、形声字和会意字等(举例:日、河、明、十二生肖图)
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金文始于商代,盛行于两周。西周晚期,一位史官对汉字进行系统地整理,形成了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即大篆。(教材插图:《西周散氏盘铭文》)籀文的特点:笔画匀称,行款整齐,有了较为固定的结构
这两种文字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两种字体。但随着经济交往、人们的交流活动的增加,汉字各自为政而没有统一标准的状况,便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于是,“书同文”的意义便显而易见了。3.“书同文”: 小篆→隶书
“书同文”为哪国的哪种字体?秦国的小篆,后来是隶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又称籀文,相传是西周周宣王太史籀所创,是一种较为统一的文字,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1年),向全国颁布的官定文字。缘于当时六国的文字过于混乱而决定“书同文”。
文字发展到小篆已经是相当规范,偏旁有统一的样式,笔画委婉曲折,粗细匀称,字形狭长。
隶书:秦始皇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又推广书写简便的隶书。据载,隶书是程邈改造的,因程邈当时获罪入狱,而秦时称罪徒为“隶”,所以便将程邈改造后的文字称为隶书。
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 之称。
汉隶特点: 1,改变了篆书狭长的字体,结构上呈横长竖短,字形变得扁宽。
2,点画由匀称的弧笔变为粗细结合笔姿险峻的直笔。并在用笔上出现“蚕头燕尾”,曲折处由圆转改为方折 3,象形意味大大减少
探究:文字统一的意义何在?
提示:文字的统一,有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形成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字的发明不仅成为了一种工具,而且后来还成为了一种艺术。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第二目,书艺历程。
二、书艺历程
汉字为什么会成为一种艺术? 1.汉字发展为艺术的原因
a单体汉字的字型丰富、数量庞大---准备了材料
b知识群体的形成----动力基础(具有艺术素养和精神追求的知识群体的形成和壮大,则为发展汉字书法艺术提供了人力准备,这也是书法艺术不断推陈出新、异彩纷呈的动力。)c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提供了条件
特征——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志趣。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各个朝代的书法成就来感受其间的风骨意蕴。
2、书法艺术发展历程(1).秦汉——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
秦汉时期书法艺术处于自发阶段,这个时期秦小篆汉隶的特点(结合地图册中秦《泰山刻石》和汉《石门颂》思考):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汉承秦隶,但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由于秦时刚统一文字,所以当时文字比较重视实用性。书法进入自觉阶段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段后,其发展情况怎样?(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艺术性为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朝代更替频繁。在对社会危机反省的同时形成一个特立独行士人群体,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条件。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是“书圣” 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地图册中插图),具有飘逸飞扬、虚玄灵动的特点。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其为怀念在安史之乱中死于叛军之手的侄子所作,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为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苏东坡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 》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书体.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又不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而是象云、象水那样慢悠悠地不停地流动着,所以,叫“行书”。行书易写、易认、易于流行,实用性很高。最擅长写行书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称“书圣”。(3).隋唐——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名家有张旭、怀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教材插图《张旭草书》和颜真卿《多宝塔碑》:张旭的草书较为张扬个性、意绪狂放,怀素继承了张旭的草法,把草书艺术推向了高峰。颜真卿的楷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柳公权的楷书则是遒劲森严、另创新意。较之颜体,柳体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草书——张旭、怀素狂放不羁
楷书——注重规范法度(欧阳询、颜筋柳骨; 社会走上正轨之时,法度和规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颜真卿的书法成为一种讲究法度和规范的楷模。)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狂”就是漫无章法,随心所欲。这种几乎无法辨识的“狂草”实际上不再是一种实用的书写字体了,而只是一种艺术观赏 形式罢了。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特点是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但不容易识别.“楷”又称正书,正楷,真书,因其字形方正,笔画平稳,结构均匀,具有较强的书写规范,可作楷模,故名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创始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达到顶峰。按照用笔和结体特点,可分为魏碑和唐楷两大系统
楷书到唐代已相当成熟,无论结构,用笔都已达到完善成熟的境界。完全摆脱了隶书的痕迹
魏碑,主要是指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碑志造像等刻石文字。它是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性书体,点画形体造型还留有明显的隶书的痕迹,是一种还不成熟的楷书。
问题:为什么唐代会有这种不拘一格的书法风格?它与什么有密切关系?
(时代风貌)当时的时代风貌:国家一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开放,兼收并蓄,整个社会充满活力,激荡着一种进取精神,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4).宋代——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崇文风气浓厚,又因当时理学的发展,使人们在文艺审美上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强调表现心境和意趣。
这个时期的代表有“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地图册中苏轼、黄庭坚的书法作品)苏轼——豪放逸丽,追求自然
黄庭坚——入古出新,用笔锋利,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黄庭坚(1045--1105)“苏门四学士”之一。以文学著称,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朗月清风,书韵自高。)
米芾——善写行书,笔力爽利而沉着
蔡襄——落笔精丽,使人心醉(蔡襄(1012-1067)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他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 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学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
宋徽宗赵佶(1082-1135)他政治上昏庸,生活上荒唐,艺术上聪颖。北宋王朝因他而亡,但在艺术上他是个天份极高的书画家 ,他的书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瘦劲;;结体笔势取大字楷书,舒展劲挺。(5).明代——呈现平民化、世俗化趋势,更强调个性化创造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书法呈现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趋势,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祝枝山、文徵明(教材插图)。祝枝山书法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文徵明书法温柔婉约,如春日柳莺。书法作品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
汉字艺术,不仅表现在书法艺术上,还表现在篆刻艺术上。教材P33的小字进行了介绍,同学们可参看。
中国的印章篆刻与书法并称为姊妹艺术,秦汉时以小篆为基础,融合隶书风格。到明代与书法、绘画合为一体。
小结:书法千年,千年书法,独特的方块字,不仅传承了中华文明,也造就了一种艺术门类,同学们在感受其美感的同时,更应体会华夏文明的个性。汉字的发展演变:
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演变规律:由复杂到简单;
由具体到抽象;
由不规则到规则、稳定
4.华文版书法教案 篇四
第五课
撇
授课人:尉氏县城关镇西关小学
杨曦
教育目的:
通过学习练习写撇时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运笔方法,初步掌握撇的书写方法,增强书写技能,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观察撇画的基本笔画的形态变化级特征,学会分析撇画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书写撇画时的起、行、收的运笔方法,掌握正确的出锋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毛笔、墨汁等书写用具,米字格书写纸。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横和竖的书写方法,横为左右伸展的笔画,竖为上下伸展的笔画。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撇的写法,看看撇画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1.这节课我们学习撇的写法,撇是向左下伸展的笔画,是楷书的基本笔画之一。
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看撇画的笔画形态像什么?(像弯刀、像兰花的叶子、像被风吹动的柳条……)
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通过观察想象,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我国汉字笔画的形象美。
2.我们来看《九成宫醴泉铭》原碑帖中的“太”字的形态,注意观察撇的写法,发现了什么?说一说我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发现撇的起笔与竖画中的悬针竖较为相似,中间部分粗细较为均匀,临近尾部是稍粗,末端较尖。不同之处是撇画较之悬针竖从中段起稍向左下弯曲。
四、讲解示范
1. 我来分析
请同学们说一说“太”字共有几笔?撇从哪里起笔?怎样起笔?从哪儿收笔,怎样收笔?
2. 观察撇的行笔过程(见屏幕)
确定好起笔的位置,毛笔顺锋斜入纸,向右下按笔; 调整笔锋,转笔蓄势像左下中锋行笔,渐行渐提;
慢慢提笔出锋,笔尖送至撇尾,力之笔端,而不是甩出去。3. 教师示范(边示范边讲解)示范“太”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撇画起笔的位置及起笔、转笔、中锋行笔和提锋收笔的运笔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笔,了解笔画的形态特征、五、书写实践(我来临摹)
1. 打开课本P19,先观察课本中“太”、“石”、“尤”三个例字中撇的不同形态变化。“太”字中的撇属于竖弯撇,上段竖直,中下段弧度较大、较弯,起笔较重,中段粗细均匀,近尾部笔稍下按,笔画渐粗,尾部逐渐提笔出锋;
“石”字中的撇画整体粗细均匀,笔画较“太”字中的撇画稍直; “尤”字中撇画起笔较重,左下行的过程中逐渐提笔出锋,弧度居中、2. 强调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按笔后调锋时,注意锋尖的转折调整;
行笔过程中注意中锋行笔——笔尖始终保持在笔画中间运行; 提笔出锋时,笔尖渐行渐提,一定要送到笔尾,不能甩出去。
3. 指导学生在课本P20中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P64继续临摹练习。
六、展示评价(我来评价)1.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
自评时引导学生说出是否掌握了撇的写法,从哪儿起笔、怎样行笔、怎样收笔等;描红是否完全盖住红色,双钩填墨是否填满等。
互评时说说谁书写得好,用具保护得好,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正确等。2.教师点评
展示几幅学生作品,教师加以点评指导
七、知识拓展
1. 请同学们在《九成宫醴泉铭》原碑帖中寻找一下哪些字有撇,这些撇都有哪些特点?选择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字形的例字,并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
2. 在生活中发现撇,并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5.撇
太
石
尤
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
第五课
撇
授课人:尉氏县城关镇西关小学
2016.11
5.人美版书法三年级上册第六课 篇五
第六课《捺》教学设计
峨眉山市黄湾小学熊燕芳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捺的写法,练习由左上向右下行笔过程中渐行渐按然后出锋的笔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规范的书法课堂常规。3.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掌握捺的形态和书写要领。
三、教学难点:
掌握书写捺时渐行渐按然后出锋的书写要领。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学生拍手读课堂小知识。
(2)师检查学生书写材料准备情况,表扬准备充分的小组。(3)齐背《书法歌》,巡视学生坐姿。《书法歌》 头要正,背挺直,肩放平,脚平放,三个一,手中空,学书法,写好字,中华文化传下去!2.探究新知:
(1)书法家勤练小故事引入。(课件出示全班阅读)(2)学习捺的写法。
第一. 名家视频,认真观察。第二. 认真分析
在米字格里,如何由左上向右下行笔过程中渐行渐按然后出锋。学生书空练习捺的写法。
第三. 教师示范捺画。
强调行笔过程:起笔----行笔----收笔。
第四. 学生练习捺画。
在书法用纸上练习10次,完成第22页《我来临摹》。3.课间写字操:
第一套1—3节都已经学会,跟着教师做一遍,再跟着视频做一遍。
4.书写实践活动:
(1)观察分析23页例字。(2)临摹23页例字。(3)教师注意巡视指导。5.展示与评价活动:(1)比一比。(自评与互评)(2)展示较好的作品,拍照。(以备发学生家长微信群交流)6.书法欣赏活动。7.趣味笔墨游戏活动:
用余下的墨汁练习画柳树枝叶、画菊花、画荷花等等(中锋勾勒)。8.总结整理活动:(1)总结这节课的收获。(2)齐读《从小学书法》儿歌。(3)收拾整理书写材料。附儿歌:
《从小学书法》
扬我中国风,从小学书法,一点一画见精神,一字一句展风采。临过千张帖,狼毫就听话,蘸完两缸水,功夫就到家。
扬我中国风,练字学书法,一草一楷写文明,一诗一文润中华。要让墨更香,用心采百花,大地铺宣纸,高山做笔架。
我是学生像白纸,肚里有墨天地更大,我是学生像朝阳,胸有蓝图挥洒天下。
教学反思:
1.书法课铃声响,学生拍手读《课堂小知识》,学生很有兴趣。2.小学三年级上册刚开始学习毛笔书法,重在学规矩,所以我总是强调书写姿势,编成儿歌《书法歌》,要求学生背得,每节课都要很有精神地去背一遍,教师巡视,学生立马坐直。
3.背儿歌、课间写字操、笔墨游戏等作为书法课小常规,不让书法课很单调,有点趣味性,让我们的孩子喜欢书法课,课堂也张弛有度。
4.笔墨游戏活动一般只有三分钟,学生多余墨汁也不会到处洒,练习自由挥洒运用毛笔,让学生爱上毛笔,不再拘谨,也是为了美丽校园!
5.每次课堂拍照与课后家长微信群交流相结合,对学生都是一次促进,家长的督促与鼓励,是学生书法学习的一种动力。
6.书法课堂教学设计(最终版) 篇六
花沟初中
孙法刚
一、教学内容:横的写法
二、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短横、斜横的写法和用法 ;
2、知道笔画的完成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讲解法、演示法、对比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传统书法艺术之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坐姿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长横和短横的写法
难点:
1、顿笔的写法;
2、长横和短横的弯曲度以及弯曲方向。
五、教学预备:电子白板、ppt课件、毛笔、墨汁、练习纸等。
六、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首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永”字,然后讲解:历代以来,一说到汉字楷书的笔画,一般会提到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其实就是包含在“永”字里面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钩、折、提。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八种笔画在“永”字中的位置。
(这八种基本笔画就好比建房子的地基,只有地基打好了,上面的房子才稳当,可见基本笔画在楷书种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基本笔画——横的写法)
2、出示目标:掌握两种横的写法和用法;知道笔画的完成过程;掌握顿笔的起收笔方法。
3、教师出示基本笔画“一”(横),动画演示。
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
4、师小结并导入下一环节。
二、合作读帖
1、出示课件ppt:二 三
动画演示一遍。
让学生观察、交流:说说这些字的横画有什么不同?
2、教师归纳小结:通过对比,横有长横、短横、斜横之分。
过渡:练写主笔是长横的字,把握长横的写法。有人这样写长横,你当评委,你看看怎样来写好汉字当中的长横呢?
师:在白板上书写“二”、“三”;
(1)动画演示“二”:上横短,下横长。短横写在田字格上半格,长横写在田字格下半格,两横间隔要适当,不要靠得太近或离得太开。
(2)动画演示“三”:第一横和第二横都是短横,第三横是长横。第二横的位置应在横中线上。三横之间间隔要均匀,笔顺规则是从上到下。
3、教师在白板上书写: 旦 旦 旦
让学生观察哪个“旦”字好看?为什么?
4、师范写“旦”字,动画演示,并讲清书写要领 出示规则:长而平稳、略带斜势。
5、学生在练习本上描红练写“旦”字。
(教师巡视,给坐姿端正、握姿正确、字又写得好的学生加分、奖星。)
6、师生小结:横长的字,竖要短。横长的字,撇要短。
7、教师小结:写主笔是长横的字,不但要留意写好长横,还要留意些什么?(设问)还要留意些处理好长横和相临笔画的关系,整体考虑才能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8、每组挑两个练写一遍。请两生上前板演(音乐伴写)。
9、同桌互评,指名评议存在哪些问题。
10、投影展示优秀作业
三、临摹
练写多横的字,体会横画的参差有别,长短相映。教师出示ppt:
工、亚、天、来(士)
王、羊、春、青(言)
隹、美、垂
1、设问学生这些字有何特点?上下有两横的、三横的、四横的,引导学生归纳字形特点。
2、组中任选两个,每个各练写1遍或重点练习一字。(放音乐)
3、小组评议后推荐本组优秀者上台板演。(重点是横与横之间是否等距,横是否长短有别。)
4、教师小结,引申。
5、教师范写“七”。
请学生回忆带斜横的字,师选其中三个范写在田字格内。如:七 也 戈 毛 我
6、把斜横写成平横,你来试试看好不好?对照说明“斜横不可平”。
7、任意挑其中三个请三生板演。
8、评议板演的字。
9、学生练习本上选三个练写,评议。(学生自评:较好的,自己上前台板演,较差的,板演其字后请他人指点。)
10、短横的写法(与长横的写法基本相同)
11、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除了要把握好汉字的长横和短横,还要留意到有些横一定要写得斜一点才能压平整个字。
四、达标拓展
1、课堂达标:在米字格里书写:上、士、王
教师点评。
2、课堂拓展:让学生自己挑选个人爱好的例字,完成整幅作品。
师生互动:写好的学生请老师评点、签名留念。还可把好的字用红笔圈出来。
【华文版书法教案】推荐阅读:
华文出版社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09-30
书法教案捺06-23
粉笔书法教案09-21
关于书法教案10-05
书法四年级教案09-10
三年级书法指导课教案06-23
五年级上册书法备课教案08-13
六年级软笔书法教案06-18
毛笔书法撇捺笔画教案07-22
小学六年硬笔书法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