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共19篇)
1.景观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 篇一
毕业设计说明
大学三年就会在这最后的毕业设计总结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曾经以为时间是一个不快不慢的东西,但现在我感到时间过的是多么的飞快,三年了,感觉就在一眨眼之间结束了我的大学生涯.毕业,最重要的一个过程,最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过程就数毕业设计了.这也是我们从一个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转折.另一个生命历程的开始.毕业设计的两个月,我学到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我现在将我的过程以及所学到的总结如下: 我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是创意品牌,我设计的主题是伊始咖啡。我的毕业设计课题主要的步骤是:
1、创意标志设计。
2、产品盒设计:(1)包装盒(2)礼品盒
3、产品宣传:(1)宣传单页(2)创意海报(3)各种实物宣传……
4、VI设计手册。
在这么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自己亲自做过的,遇到的问题也非常多,在经过遇到问题,思索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是最多的。以往没有注意到的问题,都在这一次的毕业设计中得以体现,这培养了我的细心,耐心和专心。我觉得能够在这次的毕业设计中学到很多的东西,以往不注意的细节,在这一次中是必须让自己去注意的。也是我这三年来所学到知识的一个体现.我深深知道,每一次的学习实践环节都是那么的来之不易,都是通过老师的深思熟虑后,才给我们定下目标.然后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让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扩充自己的知识领域,也逐渐成熟,逐渐长大,老师同时也教导我们逐渐成为一个能够为身边的人,为家庭,为国家做出点点贡献的人,教导我们学会感恩.所以,我在这次的毕业设计中,认真对待每一个过程,希望自己的认真,自己最后的毕业设计的成果能够回报老师这么多年来的教导,这么多年的奉献。
此次毕业设计是我们从大学毕业生走向未来设计师重要的一步。从最初的选题,开题到计算、绘图直到完成设计。其间,查找资料,老师指导,与同学交流,反复修改作图,每一个过程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检验和充实。通过这次实践,我了解了咖啡中的咖啡因,难融于冷水,却易溶与热水。咖啡因会刺激大脑皮质,消除睡意,增加感觉与思考力以及可作调节心脏机能的强心剂,也有扩张肾脏血管,利尿等作用,然而,含咖啡因成分的,不单只是咖啡。通常一杯咖啡,含咖啡因60-65mg。但摄取过多的咖啡因,容易发生耳鸣心肌亢进(心脏跳动迅速,脉搏次数增加)。及脉搏跳动不均,所以必须适量饮用咖啡。咖啡是公认的健康饮品,但喝咖啡一定要合理、科学饮用,才能有益于健康,要做到适时适量。清晨起床后喝一杯为的是醒脑,白天工作时轻呷一口可提神,此时咖啡可稍浓。而餐后或晚间饮咖啡以略轻淡为宜。咖啡或茶都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但不适宜餐中伴饮,应在餐后饮用。有的朋友非常爱喝咖啡,但怕常喝会上火。我们常看到许多人光点咖啡,这种喝咖啡的方式是不易于健康的。应该在品咖啡时配搭一杯白水,这样做有两种好处:第一、在品咖啡前先喝一口白水,冲掉口中异味,再品才会感受到香醇。第二、由于咖啡的利尿功能,多喝白水,提高排尿量促进肾功能。这样,既品味了咖啡的美味,又不必担心上火,真是一举两得。
熟悉了对于盒子的设计步骤,锻炼了绘图设计实践能力,培养了自己独立设计能力。此次毕业设计是对我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一次实际检验和巩固,同时也是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热身。毕业设计收获很多,比如学会了查找相关资料,提高了自己的绘图能力,懂得了许多经验并获得是前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仍有很多课题需要后辈去努力去完善。但是毕业设计也暴露出自己专业基础的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缺乏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对材料的不了解,等等。
这次实践是对自己大学四年所学的一次大检阅,使我明白自己知识还很浅薄,虽然马上要毕业了,但是自己的求学之路还很长,以后更应该在工作中学习,努力使自己 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为中国石油工业添上自己的微薄之力。
最后我想表说,老师就是我们的第二父母,我就要离开学校真正走进社会了,在离开学校之前,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真诚的向我们这么可爱平时有那么严肃的老师说声:谢谢,您们辛苦了!深深的向老师们鞠一鞠躬,以表达我的感恩感激之情,表达我对您们的谢意!老师------您们辛苦了!谢谢您们对我们的关爱,对我们的无私奉献.在此,我感谢您们!
2.景观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 篇二
层次①是在海洋中自由遨游的海豚.其优化的流线形结构、优异的皮肤表面性质、卓越的水动力学性能,长期以来都吸引了生物流体力学家的关注.
层次②是血管.这是动物中最重要、最繁忙的输运网络之一,是宏观生物力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层次③是血红细胞,它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化.动物剧烈运动时,血红细胞正繁忙地进行输进氧气、输出二氧化碳的新陈代谢.这是确保生命能够生生不息、活力四射的关键环节之一.血红细胞因膜结构简单而成为细胞生物力学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
层次④是血红细胞膜的部分构图.生物膜(包括细胞膜)是该期综述文章“生物膜力学与几何中的对称”的研究对象,是卷曲微纳米软物质空间的典型代表.旁边的符号是从生物膜力学中提炼出来的新梯度算子,该算子是综述论文的核心和灵魂.微分算子是理性的符号,而血红细胞膜是感性的构图,因此这个层次显示了科学探索中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3.景观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 篇三
同学们,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你们一定学到了不少的知识,让我们比一比,谁最棒!
你能填对吗?
一、填一填。(30分)
1.1949年10月1日( )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2.我国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 )位。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一个由(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3.我国的第一大河流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
4.()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5.2003年10月15日()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6.我国汉朝时期开辟了通往西方的()之路,成为联系古代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7.我国现在还没有回归祖国的领土是()省。
8.我的家在黑龙江省,这里是()气候。
9.中国的(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10.公元元年距今( )年,我们正处于( )世纪。
二、要想了解我国的交通线路,就要学会看交通图,当你面对地图时,地图上的方向应该是:(8分)
上( )
↑
左( )←→右( )
↓
下( )
三、请你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12分)
1.有500袋面包从食品厂运到本市的超市。
( )
2.有15箱急救药从哈尔滨运到广州。
( )
3.有20 000千克煤从鸡西运到北京。
( )
4.有10 000千克鲜活海产品从青岛运往大连。 ( )
你能连准吗?
四、把下列人与他的发明、创造用线连接起来。(8分)
张衡 圆周率
蔡伦 地动仪
毕昇 造纸术
祖冲之 活字印刷
你能回答好吗?
五、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10分)
在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下,林则徐被人们推崇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把没收的鸦片当众销毁,这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这个历史事件体现中国人民一种什么精神?谈谈你的理解。
六、请你来计算一下,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克大米,全国约13亿人口每天节约大米多少呢?如果每人每天吃500克米,节约的这些米够多少人吃一天?(10分)
七、看图,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谈谈你如何改变图中的现象?(10分)
八、同学们,请你列举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12分)
同学们,别忘了检查哦!
你对自己的答题情况满意吗?
4.园林专业毕业设计说明 篇四
毕业论文
题目:
作者:学号:
学号:
系别:专业:
指导者:
评阅者:
2011年 5 月
项目名称:
工程面积:
工程地点:
设计时间:
一、基本概况:
工厂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工厂文明的标志。信誉的投资并维护城市生态的平衡。河南羚锐制药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近年来,经过建设后的新县新区,交通便利,丰富资源得以更好的利用。本次设计为河南羚锐制药厂区的部分设计,占地134余亩,此次绿化面积约56700平方米,包括办公楼前入口广场设计、药用植物园设计、生产作业区及厂房周边环境设计等。
二、绿化设计依据:
1.*****有限公司提供的厂区总平面设计图纸一份。
2.工厂绿化景观设计相关规范。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厂区景观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生产区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公司文化的延续。其设计特点有: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厂区员工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药用树种为主,选用疏密适当,高低错落的树形,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厂区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厂区相适应,最重要的是充分展
现其使用性、功能性。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的作用,又可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4.绿化景观设计围绕厂区文化的内涵,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出河南羚锐制药有限公司的景观特性。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全厂工作环境,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工厂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药用树种和乡土药用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公司特色和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有效、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五、具体设计:
通过对主导思想的把握,本次景观设计中我们将整个厂区划分为四个分区,包括入口广场、生产区、休闲区和药用植物欣赏区。在此,我们设计了一套方案如下:
入口广场:
入口前有较为开阔的广场空间,将其设为一处交流、停车的公共空间,以
中心喷泉为主体,周边广场配以休息树池。种植具有观赏性的各类乔木和绚丽夺目的花灌木。外宾前来参观时,营造大气而不失情调的氛围。
生产区周边环境:
生产作业区多以常绿树种为主,主干道栽植双排香樟,可达到防尘,除噪的效果,且不影响厂区药用产品的生产。配以开花植物,即美观大方又舒适朴实,可以很好的调节职工的精神。动力房前的绿地,主要以流畅的园路和集散用地作为构图方式,其间布置若干木质座凳。大量运用植物之间的高低层次、花色对比进行造景。
休闲区:
通过自然的曲线型路面和几何规矩形式的并置、冲突、融合等方式引发职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一个适合大众活动,交流的空间。弯曲的流线型道路则给人以流动、悠闲之感,蜿蜒的小道则是将一个个设置好的小场景,如一轴画卷展示给闲步者。而直线道路是两点的最近距离,象征高效、迅捷的工作节奏。
六、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在整体环境景观构建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景观意境及文化意蕴的传递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严整而虚实有序的形体结构是“形而下”与“形而上”交流的有效媒介,可以通过树影、声响、叶色等传递风、月、云、日、气、四季等自然的信息。植物素材丰富而独特的形体语言作为空间塑造的工具,具有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魅力。植物材料的自然属性中蕴育着历史、文化和空间情节,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营造文化、意境、独特的空间情调。
在植物配植上,充分考虑了该地土壤特点、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使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时形成稳定、自然的生态植物群落。整个园区采用充满地方特色的香樟、广玉兰、七叶树等为基调树种,重点地带采用充满亚热带风情的棕榈。植物搭配营造不同特色的绿色植物空间风格。
在整个园区绿化环境设计中,根据各区域的不同位置及使用功能的差异,在植物选择上也以侧重,广场以富有激情的红色的五角枫、郁郁葱葱的竹林、生长茂盛的栾树为主和充满收获希望的银杏,搭配以流线型的小灌木组团及景石,形成立体感强、层次丰富的植物组景;整个设计大量充满现代感的植物造型,其如水流畅的线型,给人视觉上以轻松和愉悦的感觉。
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环境规划设计当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形成“以人为本”的休闲、工作与生活环境空间,最重要的就是植物生态景观群落的适当构成,它是自然化景观再现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局部性植被生态景观群落构成、富于自然化的景观,空间就是无源之水。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充分考虑冬日对阳光的需求,大量运用的植物种植群落应具有以下层次结构: 植物群落的空间合形态上,应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从密林小径、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在富有生命的自然中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感悟空间。
在考虑植物配置的多样化的同时,还要跟厂区生产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商讨,了解哪些植物不可随意搭配,哪些植物对厂区药品的生产有影响,充分考虑各种不利的因素,慎重选种,在考虑了植物选种的问题后,我们大量采用了有益身心的植物品种,例如,雪松(四季常绿、具有防尘、减噪作用),红瑞木(四季色彩进行变化、杀菌),丁香(清新醒脑的药用功能),龙柏(防尘、减噪作用),珊瑚树(红果形如珊瑚,绚丽可爱,防尘,隔音,防火,对有害气体具有吸收性),小叶女贞球(四季常绿,隔音),石楠(四季常绿,对有害气体有抗性,隔音,早春嫩叶绛红,初夏白花点点,秋末累累赤果,艳丽夺目)等等。这样不仅实现了植物的生态,而且体现了人为的生态。
5.机电专业毕业设计范本说明 篇五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起专)
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要求:
综合课程设计最后需要提交的内容:
1.一个进给轴(纵向或横向)的手工绘制机械结构装配图一张(A0或A1)。
2.手工绘制零件图一张,图面大小按所绘零件尺寸由同学自己确定。
3.手工绘制数控系统电路原理图一张(A1)。
4.用标准普通信纸手书设计说明书一份,30页以上,内容必须包含结构设计计算和数控系统开发两方面的内容。
5.用标准普通信纸手书指定零件的数控编程。
综合课程设计范本说明:
6.怎么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篇六
目录 1 大豆的种植方式
1.1 1.2 1.3.....2 大豆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2.1国内大豆播种机的发展(根据种植方式;播种机种类及型号,播种机的播种器的形式;各自己的优缺点;)
2.2国外的大豆播种机的发展(根据种植方式;播种机种类及型号,播种机的播种器的形式;各自己的优缺点;)
2.3(机器名称)研究意义(为什么研究这种机器,针对什么栽培技术,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机器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大豆三垄栽培技术与常规技术比较(先列出各种栽培技术,然后分别写出优缺点,最后突出大豆三垄栽培技术)
3.1 3.2 3.3.....4 大豆播种机的总体设计(根据作业效率拖拉机的功率;分几种型号,6行,8行,12行等。机器整体分几部分,都起什么作用;)
4.1 4.2 4.3.....。。。的设计(写自己的设计部分,可能是三个部分看自己的图纸,分别计算过程,工作原理可以插入自己所画的装配图进行说明;或者找一个相对复杂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这是主要部分;是工作量的体现)
5.1 5.2 5.3.....6 结
论 7 参考文献 8 致
谢 附录1 附录2
大豆三垄栽培技术 大豆三垄栽培技术作为目前垦区大豆的主要栽培方式,具有简便、科学、适应性广、增产效果明显等特点。其主要栽培技术为:(1)技术要点:
①垄体、垄沟间隔深松。②分层深施底肥、种肥、追肥。③垄上双条精密(量)点播。
这三项新技术的垄作与垄平结合栽培法,被群众简称为大豆“三垄”栽培法。“三垄”栽培法与常规法相比,有六大技术改进:
①改平翻为翻、耙、松相结合。②改平作为垄作。
③改表层浅施为分层深施底肥与种肥。④改单条平播为垄上双条精量点播。⑤改病、虫、草单一防治为病虫草综合防治。⑥改一机单用为一机多用。
(2)“三垄”栽培法优点: 采用垄作深松与分层深施肥相结合的做法,增强了大豆的抗旱、抗涝、抗病、抗倒、抗低温的能力,并提高了土壤的供肥、供水、供氧、供热和提高贮肥、贮水、贮氧的能力。采用垄上双条精量点播与耕种结合,耕管结合,耕防结合等复式作业,协调了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关系。因而提高了大豆的光合生产效率,土壤水分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和有效积温的利用率,以及提高机除与化除的综合性灭草效率。
(3)大豆三垄栽培法的配套机械; 根据不同牵引力的大小,我校设计有三种类型的耕种机:
①中型车牵引的(54或75马力)。2BJGL-6型双条精量耕种机。可一次或二次完成,深松、施肥、播种、喷药、复土镇压等联合作业,70厘米垄距,幅宽6行,每班次工作量为250-300亩。
②大型车牵引(100马力以上)2BJGL-12型,其它功能与中型机相同,幅宽12行,班次作业量可达1000亩左右。
③小型车牵引(12-20马力)2BJGL-2型,功能与上两种相同、幅宽 2行。班次工作量40-60亩。组合配件有:喷雾机械(含苗带喷雾)旋转锄中耕(含苗带旋转锄)。
(4)大豆三垄栽培法必须按不同生态区制定农业技术的实施方案与操作规程。
样本2:
马铃薯播种机的总体设计
目
录
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1
1.1 课题背景和科学意义..............................................................................1 1.2 国内外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2 1.2.1国外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1.2.2我国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技术任务书
2.1 设计的主要内容 2.2 设计的总体方案
2.2.1设计原则 2.2.2基本结构 2.2.3工作原理 设计计算说明书
3.1 升运链式播种机主要技术参数 3.2 配套动力的选用 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
4.1 传动路线的确定 4.2 传动比的计算 排种器的选型设计
5.1 种箱的结构参数的设计
5.1.1种箱尺寸的确定
5.1.2种箱容积的计算 5.2 排种器的选型与计算
5.2.1马铃薯播种机对排种器的性能要求
5.2.2现有排种器的类型和特点 5.2.3排种器的选型
5.2.4升运链相关参灵敏的确定 排肥器的选型设计
6.1 排肥器的性能要求
6.2 常用排肥器的种类和特点 6.3排肥量的计算 开沟器的选型设计
7.1 开沟器的性能要求
7.2 现有开沟器的种类和特点 7.3 开沟器的选型
7.4 开沟器结构参数的确定
7.4.1 入土角α的确定
7.4.2 切土角β的确定 7.4.3 铲翼张角γ的确定
7.4.4 开沟器外形尺寸的确定 输种管的选型设计
8.1 输种管的性能要求 8.2输种管的选型 8.3输种管参数的确定
8.3.1 输种管的直径
8.3.2 输种管的倾斜度与长度 覆土器的选型设计
9.1 覆土器的种类和特点 9.2 覆土器的选型
9.3覆土器性能结构参数的确定 镇压轮的选型设计
10.1 镇压轮的使用条件 10.2 镇压轮的设计要求 10.3 镇压轮的结构设计 行走轮的选型设计
11.1 行走轮的设计要求 11.2 行走轮的结构 11.3 行走轮的安装 11.4 行走轮转速的计算
结论与建议
7.《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说明 篇七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7页的“数学广角”。
教材处理:
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有三种情形:两端都要栽;一端栽另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本课只教学第一种情形, 其变式训练求路长也没有出现。
意图: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体验植树问题模型的建构过程。其实, 在第一课时充实地建立起植树问题的模型, 后续知识的教学就驾轻就熟了。
教学目标:
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 使他们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⒉通过交流, 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3.渗透化归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植树问题 (两端都要种) ”的特征,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间隔数+1=棵数, 棵数-1=间隔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原型
1. 教学“间隔”的含义
师:同学们, 我们都有一双手, 手里面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 你想了解他吗?请举起你的右手并五指张开。
师:在张开的五指中, 你还看到了什么? (空隙或叉)
师:数学中我们把这个“空隙”或“叉”叫做“间隔” (板书) 。
师:数一数一只手中有几个间隔 (4个) ?这个4, 数学上称做“间隔数” (板书) 。
2. 例举生活中的“间隔”
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 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两棵树之间、两个同学之间、两个铃声之间…)
师:同学们举得例子可真多!今天这堂课, 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这样的开头亲切而又简洁。通过观察双手和例举生活中大量含有“间隔”的实例, 使学生较好地理解“间隔”与“间隔数”的含义, 同时为后面的建模提供了生活原型。
二、构建模型
⒈ 动手操作、探究问题
⑴解读信息, 尝试解答。
出示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的马路的一边植树, 每隔5米栽一棵 (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解读“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边”)
师:算一算,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请用算式说话)
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0÷5=200
方法二:1000÷5=200200+1=201
设计意图:只有真正理解了植树问题的这些专有术语, 才能为后面的建模扫清障碍。学生的两种解答方法为下一步的化归做好铺垫。
⑵示范植树, 化难为易。
师:现在出现了二种答案, 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这需要验证。咱们可以模拟实际种一种。我们用泡沫代替小路, 用牙签代替小树, 因为“两端要栽”, 先在一端栽上1棵, 隔5米栽1棵, 隔5米再栽1棵, 隔5米栽1棵…… (栽第5棵的时候, 师做晕的动作)
师:我们现在栽了多少米 (20米) ?这么久才种20米, 一共要种1000米。如果这样一棵一棵地栽下去, 你有什么感受? (太麻烦)
师:对呀, 老师的手都栽酸了。其实, 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 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复杂问题简单化。用简单的例子来研究它们的规律, 然后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原来的问题。大家想用这种方法试试吗?
师:我们把1000米改为20米。一齐读题:
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 每隔5米栽一棵 (两端要栽) ,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设计意图:示范的第一个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每个间隔是相等的;其二是为学生下一步的模拟栽树提供范例;其三是让学生体会到化归的必要性。
⑶初次植树, 感受规律。
师:四人一组模拟栽一栽, 算一算。
师:说一说: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5棵)
师:想一想, 20米里面有几个5米? (4个)
师:这个4表示什么? (间隔数)
师:通过栽树, 你发现了什么? (植树棵树比间隔数多1)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模拟栽树的方法, 为下一步的建模做准备。
⒉ 合作探究, 建构模型
⑴画图植树, 体验规律。
师:如果让你来植树, 同样全长20米, 我们还可以每隔几米栽1棵? (板书:2米、4米、10米、20米)
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种一种? (画线段图)
师:每组选取其中一种方案进行画图研究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 (学生研究, 教师巡视)
师:谁先来汇报一下研究成果? (学生汇报, 教师把汇报的数据集中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研究数学问题。把研究成果汇总在一起, 为下一步学生的发现提供充分的信息。
⑵开放植树, 感悟规律。
师:除了路长是20米, 还可以是几米, 怎么种?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植树, 路的全长与间隔距离由你们自己决定, 不过每组只能确定一种方案去植树。 (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 有意识指导学生扩大全长及间距)
师:谁来汇报一下植树成果? (学生汇报, 把成果继续汇总到统计表上)
设计意图:开放路长和间隔距离, 增强学生学生的主动性;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扩大数据, 使建模素材更有可信度, 同时为解决开始的问题做准备。
⑶观察反思, 提炼规律。
师:仔细观察表格, 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很容易得出: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 (板书结论)
师:这个“1”表示什么?
师:结合线段图用红粉笔一棵树一个间隔的演示。 (学生纷纷说出:“1”既可表示开头的这棵树, 也可以表示末尾的那棵树)
⒊ 完成问题, 明确算法
师:你们现在能解决前面这个问题了吗?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学生都能知道第一种答案是正确的)
师:我们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 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栽”求棵树, 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三、灵活应用
师:同学们不仅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很快找出了植树问题中蕴含的规律, 真不错, 那么, 植树问题在生活中还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⒈同学们做早操, 某行从第一人到最后一人的距离是24米, 每两人之间相距2米, 这行有多少人? (学生解答后反馈)
⒉永安溪大桥全长480米, 在桥的两边从头到尾每隔60米有一盏路灯 (两端都有) , 共有多少盏路灯? (学生练习后, 抓住“两边”进行反馈)
师:看来, 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 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 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而掌握了模型, 解决起来又非常简单,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巨大作用。
四、总结拓展
师:同学们,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师:请同学们在回家的路上数一数学校到家里共有几棵树 (几根电线杆、几盏路灯) , 几个间隔? (把看到的信息写在本子上)
8.说明文阅读设计 篇八
②“空间天气”是指近地空间或从太阳大气到地球大气的空间环境的状态。与一般意义上“天气”的概念不同,空间天气描述的是空间中背景等离子体、磁场、辐射等的变化情况。
③恶劣的空间天气很可能会导致人造卫星在运行、通信等方面出现故障,有时还会引发地面电力输送网络的崩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受恶劣的空间天气影响最大的要数高科技系统,因此越是发达的地方,受空间天气灾害的影响越严重。
④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空间天气因素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太空中的高能带电粒子不断撞击航天器表面,可造成航天器损伤,有的高能带电粒子甚至可以穿透电子器件,在电子信号串中改变数据位,导致仪器发出混乱指令或提供错误数据。
⑤当灾害性空间天气发生时,无线电通信和雷达信号传输都会受到影响,卫星微波通信也会因电离层扰动而降低通信质量。电离层闪烁还可导致GPS卫星在导航和定位时产生误差,最大误差可高达几百米,严重时还会出现信号中断。
⑥众所周知,太阳释放出的光和热是人类乃至地球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能量之源,所以太阳活动的任何变化,无论多微乎其微,都会对地球产生巨大的影响。
⑦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系家族的“主宰者”。它实际上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当你在地球上仰望天空或观赏日出日落时,或许会觉得太阳很平静。实际上,太阳内部始终处于高温、高压的状态中,那里正不断发生着核聚变反应,释放巨大的能量。
⑧太阳由里向外分为太阳核反应区、太阳对流层和太阳大气层。其中心区域不停地进行着核聚变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以辐射的方式向宇宙空间发散。太阳不断向外部喷射的高速带电粒子流称为“太阳风”,大多数空间天气事件都是由太阳表面和太阳大气层中太阳风所携带的能量驱动的。
⑨太阳表面和太阳大气层中的一些活动,如太阳黑子、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喷发等,会大大增强太阳风的强度。强烈的太阳风会引起地球上的许多天气现象,如极光增多、地球的大气电离层和地磁的变化等。
⑩“太阳风暴”是最剧烈的一种太阳活动,它是由太阳耀斑催生的。一般认为太阳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太阳风暴中气团的主要成分是带电等离子体,它们以每小时150万~300万千米的速度闯入太空。科学家形象地把太阳风暴比喻为太阳在“打喷嚏”。
(11)太阳的自身活动有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太阳的每个活动周期内都会出现一个“峰年”,并发生太阳风暴,太阳风暴大约每11年发生一次。这时太阳表面会产生巨大的耀斑和黑子群,而黑子群释放的气体和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场发生撞击后会产生地磁冲击波,随后会引发地球“磁暴”。
(12)在太阳风暴期间,人类的航空航天活动、地质勘探和信鸽的飞行等都会受到影响。同时,地磁场的剧烈变化还会导致空间电场的变化,产生异常电压,在远距离的输电网上这种电压可达上万伏,电力系统、石油管道等都可能受到极大的影响。
(选自《科学画报》,2015年第5期)
阅读正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3.根据第⑨⑩段内容,给“太阳风暴”下个定义。
4.第⑩段加点词语“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
5.从全文看,空间天气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
1.B(前一部分介绍“空间天气”, 后一部分介绍空间天气灾害——太阳风暴)
2.打比方。以突出太阳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3.太阳风暴是太阳大气中产生局部爆炸,从而使其表面也出现耀斑和黑子的一种太阳活动现象。(或:由于太阳大气中产生局部爆炸,而使太阳表面出现耀斑和黑子的一种太阳活动现象叫太阳风暴。)
4.不能。“一般”其限制作用。说明了太阳耀斑发生的位置,但不是绝对的,删去与事实不符,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5.(1)会导致人造卫星在运行、通信等方面出现故障,引发地面电力输送网络的崩溃;(2)造成航天器损伤,导致仪器发出混乱指令或提供错误数据;(3)降低卫星微波通信通信质量,还可导致GPS卫星在导航和定位时产生误差,还会出现信号中断。(4)会引发地球“磁暴”;(5)在太阳风暴期间,航空航天活动、地质勘探和信鸽的飞行,电力系统、石油管道等都可能受到极大的影响。
1.封二,学生照片一张,诗歌一首;
2.封三,老师照片一张,诗歌一首。
要求彩色生活照片,像素好,人物大;诗歌不超过10行,内容健康向上。邮编省市学校班级姓名齐全,发本刊邮箱或qq邮箱即可。
9.钻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篇九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应该学习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目的在于:
(1)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续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2)为了开阔视野,掌握制造技术最新发展,开阔专业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先进制造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以作为许多学校的必修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可以巩固、加深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
零件在工艺规程之后,就要按工艺规程顺序进行加工。在加工中除了需要机床、刀具、量具之外,成批生产时还要用机床夹具。它们是机床和工件之间的连接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获得正确的位置。机床夹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通常把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当工件定位后,为了避免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的作用而使工件的既有位置遭到破坏,还应该用一定的机构或装置将工件加以固定。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将工件定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工件装夹是否正确、迅速、方便和可靠,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制造成本和操作安全。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工件的装夹是通过机床夹具来实现的。机床夹具在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第1章 夹具的发展概况
机床夹具实在金属切削中用以准确地确定工件位置,并将其牢固地加紧,以接受加工的工艺装备。
夹具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夹具已从一种辅助工具发展成为门类齐全的工艺装备。
1、机床夹具的现状
国际生产研究协会的统计表明,目前中、小批多品种生产的工件品种已占工件种类总数的85%左右。现代生产要求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品种经常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竞争。然而,一般企业都仍习惯于大量采用传统的专用夹具,一般在具有中等生产能力的工厂里,约拥有数千甚至近万套专用夹具;另一方面,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每隔3~4年就要更新50~80%左右专用夹具,而夹具的实际磨损量仅为10~20%左右。特别是近年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成组技术、柔性制造系统(FMS)等新加工技术的应用,对机床夹具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
2、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
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标准化、精密化、高效化和柔性化等四个方面。
(1)标准化 机床夹具的标准化与通用化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机床夹具的标准化,有利于夹具的商品化生产,有利于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总成本。
(2)精密化 随着机械产品精度的日益提高,势必相应提高了对夹具的精度要求。精密化夹具的结构类型很多,例如用于精密分度的多齿盘,其分度精度可达±0.1";用于精密车削的高精度三爪自定心卡盘,其定心精度为5μm。
(3)高效化 高效化夹具主要用来减少工件加工的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常见的高效化夹具有自动化夹具、高速化夹具和具有夹紧力装置的夹具等。
(4)柔性化 指机床夹具通过调整、组合等方式,以适应工艺可变因素的能力。具有柔性化特征的新型夹具种类主要有:组合夹具、通用可调夹具、成组夹具、模块化夹具、数控夹具等。为适应现代机械工业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需要,扩大夹具的柔性化程度,改变专用夹具的不可拆结构为可拆结构,发展可调夹具结构,将是当前夹具发展的主要方向。
第2章 夹具设计
2.1 夹具的功用
(1)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工件相对于刀具及机床的位置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因此可使一批工件的加工精度保持一致。
(2)提高生产率
使用夹具装夹工件方便、快捷,工件不需要划线、找正,可显著地减少辅助工时;可使用多件、多工位装夹工件的夹具,并可采用高效的夹紧机构,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3)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
有些机床夹具实质上是对机床进行了部分改造,扩大了原机床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如在车床床鞍上安放镗模家具,就可以进行箱体零件的孔系加工。
(4)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2.2 夹具的设计
2.2.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
它是夹具总体方案确定的依据之一,决定了夹具的复杂程度和自动化程度。
根据零件的工序要求,为单件小批量生产,从经济性和实用性综合考虑,采用手动夹具即可满足加工要求。
(2)熟悉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
已知待加工件如下图2-1所示,零件材料为HT200,加工B向2-Ф8通孔。(前工序已将各尺寸加工完成)
(3)了解工艺规程中本工序的加工内容
机床、刀具、切削用量、工步安排、工时定额、同时加工零件数。这些是在考虑夹具总体反感、操作、估算加紧力等方面必不可少的。
2.2.2加工方法
本工序是转2-Ф8的通孔,选择的机床是摇臂转床,采用手动夹紧机构。
12.52A358612.5?55?35H80.0***410R601756.3B2XM8 7H120R96020B412.5C1114R65070±0.1190±0.230 图2-1 工件视图
2.3.总体方案的确定
2.3.1定位方案
工序图只是给出了原理方案,此时应根据仔细分析本工序的工序内容及加工精度要求,按照六点定位原理和本工序的加工精度要求,确定具体的定位方案和定位原件。
根据本工序的加工内容,在摇臂钻床上已A面和孔Ф
35、Ф12钻2-Ф8通孔,采用一面两孔的定位方案。Ф35H8孔定位元件是短圆柱销,限制两个自由度,Ф12H8孔定位元件是菱形销限制一个自由度,与Ф35H8孔配合限制一个自由度,A面的定位元件是大平面限制三个自由度,符合六点定位原理的要求。如下图2-2所示:
12.515
图2-2 一面两孔定位
1-菱形销 2大平面 3短圆柱销
2.3.2选择定位元件,设计定位方案
为了更好的选择定位元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定位元件(机构)设计和布置应保证工件定位稳定,并有足够的刚度。2.定位元件的材料和技术条件应确保定位精度的稳定性和使用的持久性。
3.多数定位元件已标准化,选择标准件或标准结构可简化夹具的设计制造成本。
2-3短圆柱销
2-4菱形销
2.3.3.夹紧方案的设计和压紧装置的选择
在机械加工工程中,工件的定位和夹紧是相互联系的两个工作过程。工件定位后,必须采用一定的装置把工件压紧在定位元件上。从而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由于切削力、工件重力、离心力或惯性力等的作用而发生位置变化或产生振动。
因此为了确定比较合理的夹紧方案,按如下步骤设计夹紧方案。
(1)根据工件形状、大小、加工要求、定位装置的结构和布置情况,确定加紧点和作用方向。
(2)分析工件的受力情况,确定夹紧力的大小。
(3)按所需夹紧力,并根据生产批量,选择或设计夹紧装置。
结合加工零件的具体情况,在分析考虑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加工零件的夹紧方案如2-5图所示:
图2-5 夹紧方案示意图
夹紧置除了要求能将工件夹紧压牢之外,还对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及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等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夹紧装置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夹紧过程中,必须保证定位的准确可靠,即不破坏原有的定位。
(2)夹紧力要适当,既要保证工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位置稳定不变,振动小,又要使工件不产生过大的夹紧变形。
(3)夹紧装置的目的自动化和复杂程度应与生产类型相适应,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其结构要力求简单,工艺性好,便于制造和维修。
(4)夹紧装置应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5)夹紧装置得到操作应当方便,安全,迅速。
根据以上对夹紧机构的要求和钻床夹具的主要技术要求,本设计采用的夹紧机构比较简单,如图2-6所示。
2-6 快速螺旋夹紧机构
2.3.4 导正装置的选择
刀具的导向是为了保证孔的位置精度,增加钻头的支撑以提高其刚度,减少刀具的变形,保证孔加工的位置精度,常用的几种钻套如下图所示。
图2-7固定钻套(A型)图2-8可换钻套 图2-9快换钻套
图示钻套均已标准化,设计时可以查夹具设计手册。本次设计由于加工方式只有钻一道工序,属于单件小批量生产,故选用A型固定钻套,可直接压入钻
模中,过盈配合,定位精度高,结构简单。如下图2-10所示
图2-10 固定钻套 2.3.5钻模板设计
钻模板是供安装钻套用的。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防止由于变形而影响钻套的位置精度和导向精度。按其与夹具体的连接方式不同,可分多种形式。根据生产纲领要求,本工序采用固定式钻模板,固定在夹具体上不可移动,因此加工孔氏可获得较高的位置精度。钻模板如下图2-11所示:
2-11 转模板 2.3.6.夹具体的设计
夹具体是整个夹具的基体和骨架,组成夹具的各个零件、机构等都要安装在上面。通过对夹具上各组成件的分布情况、零件形状、尺寸以及加
工性质的考虑,采用铸造夹具体,铸造夹具体的优点是可铸出复杂形状,工艺性好,并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刚度和抗振型。夹具体如2-12图
夹具体应满足以下几点计算要求: 1)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力求结构简单及装卸工件方便 ; 3)结构工艺形好; 4)排屑切屑要方便; 5)在机床上安装稳定可靠; 6)具有适当的精度和尺寸稳定性 根据以上要求所设计的夹具体如下图所示:
2-12 夹具体
第3章 夹具装配图上的尺寸和技术条件
夹具装配图上应标注必要的尺寸和技术要求,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本工序零件加工表面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精度在夹具中是否可以达到,为了设计夹具零件图,也为了夹具装配和装配精度的检测。
3.1.夹具装配图上标注的尺寸
(1)夹具总体外形轮廓尺寸,总长425mm,总宽246mm,总高326mm。
(2)夹具与钻模套导向的配合关系,如夹具与钻模套所需的配合Φ15H7/n6。
(3)各定位元件之间,定位元件与工件之间,与家具体之间装配后的位置尺寸及公差,如圆柱销与孔配合为Φ35H7/n6,菱形销与孔配合为Φ12H7/r6。
(4)上述联系尺寸和位置尺寸的公差,一般取工件的相应公差的1/3-1/5,最常用的是1/3,此次采用的是1/3。
如两个孔φ12之间尺寸是70±0.11,孔φ12到φ35H8的尺寸为90±0.2,则可以选择菱形销的中心线到专用长销的尺寸为162±0.1。
3.2.夹具装配图上应标注的技术要求
夹具装配图上应标注的技术要求包括:相关元件表面间的位置精度,主要表面形状精度等。
(1)钳工配做销;
(2)定位大平面与夹具体基准平面间的垂直度为0.05mm;(3)钻模孔与夹具体基准平面间的垂直度为0.05mm;(4)圆柱销的轴线与定位大平面间的平行度为0.02mm。夹具总装配图如3-1所示:
3-1夹具装配图
第4章 夹具零件图上的尺寸和技术条件 零件图上应标注必要的尺寸和技术要求,标注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夹具体各个零件之间的尺寸要求和安装配合后的精度要求,也是为了各夹具零件加工后进行安装配合能满足制造工件的要求,本设计所画夹具零件图为夹具体。
4.1 夹具零件图上标注的尺寸
(1)夹具体的外形尺寸,总长为425m,总宽246mm,总高42mm。
(2)夹具体上各螺纹孔之间的位置尺寸要求,定位销的配做精度要求。
4.2 夹具零件图上应标注的技术要求
(1)零件图中必须用规定的代号、数字和文字简明地表示出在制造和检验时所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2)夹具体零件图需要标注必要的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极限配合等技术要求,以满足加工精度。夹具体零件示意图如图4-1所示
图4-1 夹具体零件示意图
第5章 设计论证
5.1 设计方案论证
(1)根据所给工件的需要,选择加工机床,选用立式钻床加工比较合理。
(2)然后工件主要定位部分为两个φ8的孔,工序要求以A面和φ35,φ12孔进行定位。根据提供的要求一面两孔,用一面两销定位,正好满足六点定位原理且结构简单,所以这里就是选择一面两销的优点。
(3)最后将专用长销先固定在平面上,以平面、长销和菱形销进行定位。一面两销把工件定位后,可利用螺旋夹紧机构来对工件进行夹紧,工件的夹紧力的方向应和工件待加工孔的轴线方向垂直,并保证该轴线和夹具体底面有一定的平行度要求。
5.2 设计方法与结果
(1)根据加工要求,钻两φ8孔,选用摇臂钻床。
(2)工序要求以A面和φ35,φ12孔进行定位。根据提供的要求一面两孔,用一面两销定位。大平面限制三个自由度,圆柱销限制两个自由度,菱形销限制一个自由度,工件完全定位,符合六点定位要求。
(3)工件定位后,利用快速螺旋夹紧机构进行夹紧,夹紧简单而迅速,满足操作要求
课程设计心得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实训,使我对机械装备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装备在现在工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现在对机械设计只不过时一个初步的了解,这门课程还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在这两周短暂的课程设计里,我学会了一些机械设计的最基本的理论,同时也对机械装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设计和计算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也都尽量改正了,虽然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在这段时间的不懈努力下,我了解了在课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与工艺规程的衔接,夹具设计应和工序设计统一。所需设计的夹具绝大多数用于零件加工的某一特定工序。在工艺设计环节中,对该工序的设计已要求设计其定位与夹紧方案,因此夹具设计的具体内容应与工序设计保持一致,不能相互冲突。
设计时要有整体观念。夹具设计有其自身的特点:定位、夹紧等各种装置在设计前是分开考虑的,设计后期通过夹具体的设计将各种元件联系为一个整体。
设计中应学习正确运用标准与规范对于国家标准的规范要严格要求和执行。夹具设计过程中选择各种功能元件时应注意尽可能选用标准件,减少非标准件的设计制造工作量,降低夹具成本。
致谢
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夹具课程设计。我们花费的时间很长,因为这是同学第一次进行这样的课程设计。虽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遇到困难,但是在张老师的指点下,同学们都的十分的努力。我们这次终于把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来了,这对同学们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很有好处。同学学会了对于不同的待工件设计不同的夹具,对于夹具的各种标准件都学会了如何查标准件手册、如何使用它们。这些都是因为老师的帮助,我们才能完成的。在这里真心感谢张老师。
经过前段时间的辛辛苦苦,我受益匪浅。这次课程设计把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并在现实生活现实得以应用。这让我们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又让我们学会并掌握夹具,专用夹具设计的一般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独立设计和思考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收获确实不小。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机械装备设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机床夹具有所了解。并收获了很多,给即将踏入工作岗位我们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在此我要特别感谢院系领导给我们这次机会,再次感谢张老师在百忙之中给我课程设计导,衷心地说一句 “老师您辛苦了”。
参考文献
[1] 《机床夹具图册》
孙已德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机床夹具设计》
肖继德 陈宁平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3] 《现代机床夹具设计》 吴 拓
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4]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徐弘本
主编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5] 《机床夹具图册》 孟宪栋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6] 《机床夹具设计》
[7]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王启平
主编 赵雪松 任小中 于 华 编著 17
10.景观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 篇十
1、毕业实习起止时间为:2013-10-14至2014-1-3
毕业设计起止时间为:2013-10-14至2014-1-32、毕业实习相关文件:“毕业实习洽商表”、“毕业实习鉴定表”
毕业设计相关文件:“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人评语”、“评阅人评语”
以上文件均为电子版文件,不再发放纸质文件。
3、毕业实习期间所用“毕业实习洽商表”、“毕业实习鉴定表”需要盖章处不允许盖系部行政章。毕业实习报告的撰写实行统一规范,可依据“毕业实习报告-范例”执行,在装订报告时统一将“毕业实习洽商表”、“毕业实习鉴定表”装订与报告内,装订顺序参考范例。
4、答辩时间暂定为2014-1-6至2014-1-10之间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5、答辩人员的确定方法暂定为老师推荐加抽签的方式进行,名单的确定方法为:每组学生总的答辩人数为本组人数的30%(四舍五入),其中由指导教师安排本组学生推荐1至2名必答,系部随机抽取1名必答,剩余需答辩的学生数由指导教师组织本组学生抽签决定(若学生本人不能亲自到场参与抽签,则由本人指定其他人代替其抽签)。
6、毕业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中的教师评语部分一律手写,不允许电子版打印。
7、2013-12-30之前,将打印好的毕业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记录、本组需答辩同学的名单交给教研室主任,2013-12-31之前教研室主任再交至于长波老师处。2014-1-1至2014-1-5(其中包含元旦放假及2天周末),为教师评阅时间。
机电工程系
11.《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说明 篇十一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7页的“数学广角”。
教材处理:
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有三种情形:两端都要栽;一端栽另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本课只教学第一种情形,其变式训练求路长也没有出现。
意图: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体验植树问题模型的建构过程。其实,在第一课时充实地建立起植树问题的模型,后续知识的教学就驾轻就熟了。
教学目标:
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⒉通过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3.渗透化归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植树问题(两端都要种)”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间隔数+1=棵数,棵数-1=间隔数”。
教学过程:
一、 创设原型
1.教学“间隔”的含义
师: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手,手里面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他吗?请举起你的右手并五指张开。
师:在张开的五指中,你还看到了什么?(空隙或叉)
师:数学中我们把这个“空隙”或“叉”叫做“间隔”(板书)。
师:数一数一只手中有几个间隔(4个)?这个4,数学上称做“间隔数”(板书)。
2.例举生活中的“间隔”
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两棵树之间、两个同学之间、两个铃声之间…)
师:同学们举得例子可真多!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这样的开头亲切而又简洁。通过观察双手和例举生活中大量含有“间隔”的实例,使学生较好地理解“间隔”与“间隔数”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的建模提供了生活原型。
二、 构建模型
⒈动手操作、探究问题
⑴解读信息,尝试解答。
出示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的马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解读“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边”)
师: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请用算式说话)
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0÷5=200
方法二:1000÷5=200200+1=201
设计意图:只有真正理解了植树问题的这些专有术语,才能为后面的建模扫清障碍。学生的两种解答方法为下一步的化归做好铺垫。
⑵示范植树,化难为易。
师:现在出现了二种答案,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这需要验证。咱们可以模拟实际种一种。我们用泡沫代替小路,用牙签代替小树,因为“两端要栽”,先在一端栽上1棵,隔5米栽1棵,隔5米再栽1棵,隔5米栽1棵……(栽第5棵的时候,师做晕的动作)
师:我们现在栽了多少米(20米)?这么久才种20米,一共要种1000米。如果这样一棵一棵地栽下去,你有什么感受?(太麻烦)
师:对呀,老师的手都栽酸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复杂问题简单化。用简单的例子来研究它们的规律,然后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原来的问题。大家想用这种方法试试吗?
师:我们把1000米改为20米。一齐读题:
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设计意图:示范的第一个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每个间隔是相等的;其二是为学生下一步的模拟栽树提供范例;其三是让学生体会到化归的必要性。
⑶初次植树,感受规律。
师:四人一组模拟栽一栽,算一算。
师:说一说:一共栽了多少棵树?(5棵)
师:想一想,20米里面有几个5米?(4个)
师:这个4表示什么?(间隔数)
师:通过栽树,你发现了什么?(植树棵树比间隔数多1)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模拟栽树的方法,为下一步的建模做准备。
⒉合作探究,建构模型
⑴画图植树,体验规律。
师:如果让你来植树,同样全长20米,我们还可以每隔几米栽1棵?(板书:2米、4米、10米、20米)
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种一种?(画线段图)
师:每组选取其中一种方案进行画图研究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学生研究,教师巡视)
师:谁先来汇报一下研究成果?(学生汇报,教师把汇报的数据集中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研究数学问题。把研究成果汇总在一起,为下一步学生的发现提供充分的信息。
⑵开放植树,感悟规律。
师:除了路长是20米,还可以是几米,怎么种?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植树,路的全长与间隔距离由你们自己决定,不过每组只能确定一种方案去植树。(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有意识指导学生扩大全长及间距)
师:谁来汇报一下植树成果?(学生汇报,把成果继续汇总到统计表上)
设计意图:开放路长和间隔距离,增强学生学生的主动性;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扩大数据,使建模素材更有可信度,同时为解决开始的问题做准备。
⑶观察反思,提炼规律。
师:仔细观察表格,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得出: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板书结论)
师:这个“1”表示什么?
师:结合线段图用红粉笔一棵树一个间隔的演示。(学生纷纷说出:“1”既可表示开头的这棵树,也可以表示末尾的那棵树)
⒊完成问题,明确算法
师:你们现在能解决前面这个问题了吗?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学生都能知道第一种答案是正确的)
师:我们通过简单的例子发现了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要栽”求棵树,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三、 灵活应用
师:同学们不仅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很快找出了植树问题中蕴含的规律,真不错,那么,植树问题在生活中还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⒈同学们做早操,某行从第一人到最后一人的距离是24米,每两人之间相距2米,这行有多少人?(学生解答后反馈)
⒉永安溪大桥全长480米,在桥的两边从头到尾每隔60米有一盏路灯(两端都有),共有多少盏路灯?(学生练习后,抓住“两边”进行反馈)
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掌握了模型,解决起来又非常简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巨大作用。
四、 总结拓展
师: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师:请同学们在回家的路上数一数学校到家里共有几棵树(几根电线杆、几盏路灯),几个间隔?(把看到的信息写在本子上)
设计意图:布置这个任务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验证课堂中建构的模型,第二是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寻找活生生的学习素材。
12.“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 篇十二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 (下册) 第93~9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并理解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画圆;能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数学思考: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做出合理的归纳和合乎逻辑的演绎推理, 发现并认识圆的基本特征。
3.问题解决:经历与小组成员合作, 主动参与各种探索和实践活动, 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提出不懂的问题, 倾听不同的观点, 体验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现象的经验。
4.情感态度:在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源于生活, 初步感知
1.欣赏图片, 初步感知圆
(1) 出示一组图片
问:这些图片中都有什么图形? (生:圆)
看了这些有关圆的图片, 你对圆有什么感受? (生:感到圆很美)
(2) 谈话: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它光滑、圆润、饱满, 非常美丽, 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 圆最美。
(3) 揭示课题:圆是如此的美丽,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 (板书:圆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一) 实物抽象圆 (出示一组和圆有关物体的图片)
在这些物体中能找到圆吗? (课件操作:学生在圆形物体的边缘指出圆, 把圆用红色显示出来, 并把圆移下来) 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研究的圆。
说明:学生平时看到的圆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圆形, 这里通过课件把圆抽象出来, 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二) 比较凸显圆
(1) 我们已经认识过哪些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圆和其他平面图形) 圆和这些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2) 谈话: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 边是直的, 我们把它们叫做直线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我们把它叫做曲线图形。
【说明:有比较才有鉴别, 通过把圆与其他平面图形进行比较,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本质特征——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三) 动手画出圆
(1) 小组交流圆的画法。
(2) 全班交流。
一是利用物体画圆:利用圆形物体画圆;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硬纸板上, 另一端系在铅笔上, 然后把绳子拉直, 绕一圈就画出了一个圆。教师指导时注意引导学生感知圆的边缘是弯曲的, 和其他平面图形有着明显的不同。
二是利用圆规画圆:师生共同操作并在操作中总结圆的画法, 强调两脚叉开 (定长) ——固定针尖 (定点) ——旋转成圆。
(3) 实际操作:用圆规画一个指定大小的圆, 体会圆的画法。
(四) 自学认识圆 (结合导学案进行)
(1) 自学过课本中的例2后, 你有哪些收获呢?
(2) 汇报:
(1) 认识圆心:通过自学, 认识了圆心, 画圆时, 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 用大写字母O表示, 也就是圆中心的一点。
提问:圆的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
(2) 认识半径: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用小写字母r表示, 操作:老师画一条半径, 你看对吗?为什么?“圆上任意一点”是指什么?
追问:就这样画下去, 能画得完吗?
(3)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半径, 半径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 它是一条线段;第二, 它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
(4) 认识直径
学生:直径就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用小写字母d表示。
操作:你能在黑板上的圆中画一条直径吗?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追问:直径只有这一种画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直径有哪些条件? (教师引导:第一, 直径是一条线段;第二, 直径穿过圆心;第三, 直径的两个端点在圆上。)
(5)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 我们学会了画圆, 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 其实圆里还有很多知识等待我们去研究。
(五) 深入研究圆
(1) 师: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研究圆的特征了, 下面进行小组合作, 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讨论研究下列问题:
(1)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多少条直径?
(2)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4)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多少条对称轴?
(2) 初步交流:说一说你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3) 同学们已经有了一些发现, 那么这些发现是否正确呢?怎样验证这些发现是否正确呢?请在小组中说一说, 再做一做。
(4) 引导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5) 我国古代的数学家、思想家墨子说“圆, 一中同长也”, 你能说一说是什么意思吗?
三、组织练习, 巩固深化
1.操作: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
引导比较:这两个圆, 哪个大呢?
2.在下图中, 看到了什么, 又想到了什么?
3.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划“√”, 错的划“×”。
(1) 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叫做直径。 (%%)
(2) 在同一个圆里,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3) 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
4.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1) 车轮可以做成正方形的吗?如果做成正方形会怎么样?椭圆形呢?三角形呢?
(2) 播放动画:演示车轮是方形、椭圆形、圆形时小车的运行情况。
说明: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 可以使学生对刚刚形成的知识活学活用, 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从而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练习又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这样的练习学生乐于参与, 也有实效。
四、自我总结, 提升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对圆有哪些认识?
2.假设你就是一个圆, 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吗?
说明:让学生自己总结, 把自己当成一个圆, 以第一人称向同学介绍自己, 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主角”意识, 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整体设计思路
“圆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的, 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 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 初步感受圆的特征, 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 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 帮助学生认识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 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因此, 在教学中注重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练习形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获取知识, 总结规律,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交流中会学数学和乐学数学, 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基于以上认识, 我确定了以下的设计思路:
(一) 感受生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首先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选择学生比较常见的一些圆形图片,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圆, 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其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 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诸如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车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的位置等等, 并借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调动他们学习的思维, 从中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 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里。
(二) 重视引导, 用多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心理学实验证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用耳辨析,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先学后教”, 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教学中只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就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本课教学前, 教师给每位学生都发了一份“导学案”, 引导学生课前自学。导学案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知识链接, 内容是复习和本课有密切联系的旧知, 为教学新知做好铺垫, 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二是预习指导, 主要是指导学生预习什么内容以及如何预习;三是尝试练习, 让学生在预习基础上进行尝试练习, 检查预习的效果;四是归纳总结,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思维导图总结课堂内容, 达到深化认识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无视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 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授课, 而应从学生实情出发, 提高教学的层次。
(四) 少讲精讲,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已经在导学案的引领下进行了自学, 但学生的自学也有可能是比较肤浅的、不全面的, 因此在“教”这个环节实质上就是要解决如何深化认识的问题, 教学中既不能完全照搬导学案的内容, 否则会使学生索然无味;也不能完全脱离导学案, 让导学案成为一种摆设。这就要求教师要少讲精讲,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五) 重视直观教学, 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
13.李康德毕业设计说明书(最终版) 篇十三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所、输电线、配电系统及负荷组成的。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最庞杂的工程系统之一。
电能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极为重要的能源,它作为电力部门向用户提供的由发电、供电、用电三方面共同保证质量的特殊商品,其质量的好坏越来越受到关注。电能质量的技术治理与控制是改善电能质量的有效方法,也是优质供用电的必要条件,但电能质量具有动态性、相关性、传播性、复杂性等特点,对电能质量的控制和提高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摘要
电力规划是一种电力工业发展计划,是为了实现“电力先行”,保障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电力工业的任务是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提供充足、可靠、合格、廉价的电能,因此,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建设,必须超前于工农业等其他领域的发展,必须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总体的、长远的和发展的观点出发,进行规划和设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任务不是对电力工业的建设项目如发电厂、变电站和输电线)进行具体的设计,而是从国民经济发展、地区和环境、电力系统整体出发,在规划期的整个时间序列上来研究满足负荷增长需求和适应技术发展的经济合理的电力系统发展建设方案(包括应建设那些项目、项目规模的大小、各项目的基本参数、它们的建设及投入运行的顺序、某些重大的技术措施等等)。所以,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研究的是整个电力系统在规划期内的战策。
按规划期可以分为长远规划(规划期一般为十五至三十年),中期规划(规划期一般为十至十五年),和近期规划(规划期一般为五年)。按电力生产环节分类,分为发电(电源)规划,供电(电网)规划等。
在设计中我们要对所给的原始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在电力系统初步选择的多个接线方案中,对它们做主要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个最优方案。期间要做的工作有方案的初选、电压等级的确定、导线截面积的选择等工作,最终确定一个相对最优的方案。然后,对此方案分别做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以及对各变
压器分接头的选择,配置继电保护。
本设计论文主要叙述:地方电网的规划设计包括从最初主接线方式、变压器、输电导线等设备的规划设计到确定后再进行校验以及各校验过程的计算结果和图示等内容。
14.景观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 篇十四
根据《西安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2008年11月修订)对毕业设计(论文)装订的相关规定,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分两册装订,一册为毕业设计(论文),一册为毕业设计(论文)附件。
一.论文装订的顺序:
1封面。采用学校规定的统一封面及格式。扉页。内容与封面相同。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4摘要。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术语等汇集表(有此项目时列出)。7 论文主体。
8总结(有此项目时列出)。
9参考文献。致谢。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附录。
包括:1)不宜列入正文中的过长的公式推导与证明过程。
2)与本文密切相关的非作者自己的分析、证明及工具用表格等。
3)在正文中无法列出的实验数据。
4)小于A3幅面的工程(设计)图纸。、5)外文原文及翻译。
二.毕业设计(论文)附件的装订程序封面。采用学校统一规定的封面。扉页。内容与封面相同。目录。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检查表。中期报告。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分表。论文评阅人评分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暨综合评分表。
三.其他情况说明
15.景观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 篇十五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掌握2、3、5 的倍数的特征, 并能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2. 通过画和说思维导图, 经历有关概念整理的过程, 建构知识网络, 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复习整理的能力。
3. 通过参与游戏和比赛等活动, 让学生获得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培养团队意识、竞争意识以及乐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梳理知识, 构建网络; 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运用思维导图整理所学的知识, 并理解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揭示课题
1. 师生互相问候, 游戏导入 ( 未等学生入座) 。
师: 请同学们先不要坐下, 我们来玩个游戏, 好吗? 请按老师的要求坐下!
师: 如果你的学号是2 的倍数, 请坐下! 追问: 2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 依次让学号是3 和5 的倍数的学生坐下, 追问3、5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师: 没坐的同学学号分别是几? 如果让剩下的同学同时坐下, 可以怎么说?
( 1 的倍数请坐下! )
师: 为什么呢? ( 任何自然数都是1 的倍数)
【设计意图】课始, 借助每个学生的学号, 在轻松的游戏中复习了2、3、5 的倍数的特征, 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生愉快地进入了因数和倍数复习的情境之中。
2. 揭示并板书课题。
师: 这节课和大家一起复习因数和倍数。 (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回顾概念, 梳理知识
过渡: 课前让大家准备的思维导图, 都画好了吗?
下面我们借助思维导图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知识, 请拿出思维导图。
( 一) 展示思维导图, 初步构建知识网络
1. 同桌指图互说, 老师巡视, 选优秀作品贴黑板上。
2. 点名学生上台讲说, 同时投影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自己画思维导图, 既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 课件出示知识结构图, 科学构建知识网络。
【设计意图】因数和倍数单元, 内容杂, 概念多, 而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尚处于摸索阶段, 因此, 知识网络的构建分两个阶段很有必要, 课前学生画思维导图是初步构建, 第二次则是科学梳理和巩固提升, 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二) 通过游戏, 回顾概念
游戏:“快乐大转盘”
课件出示大转盘。 ( 转盘中间数字是5, 周围有以下概念: 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
②演示并说明游戏要求: 转盘停止后, 用中间的5 和箭头指到的概念造句, 造句时可以加上另外一个数。 ( 如“5和3 的最小公倍数是15。”)
③转动转盘, 游戏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转盘游戏, 既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对本单元概念的理解程度, 又可以快速回顾重要知识点, 保证了复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三、抢答比赛, 强化知识
1. 课件出示比赛规则: 先举手, 后回答; 回答时响亮说出答案; 答对记√, 答错记 × , √多获胜。
2.开始比赛, 老师记录。
(1) 明辨是非。
①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 ②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③质数 × 质数= 合数 () ; ④91 是倍数, 13 是因数 () 。
⑤一个三位数同时是2 和3 的倍数, 这个数最小是120。 ()
( 2) 精挑细选。
①把12 分解质因数是 () 。
A.1×2×2×3=12 B.2×2×3=12
C.12=2×2×3
②一个数的最小倍数除以它的最大因数, 结果等于 ()
A. 最小倍数B. 最大因数B C. 本身D. 1
3. 统计成绩, 宣布结果。
师: 男 ( 女) 生就是今天的冠军, 祝贺男 ( 女) 生! 女 ( 男) 生就是今天的亚军, 今天的亚军就是明天的冠军, 掌声送给女 ( 男) 生!
【设计意图】“以赛代练”往往事半功倍。简单重复的练习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而一旦引入比赛, 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际应用, 提升能力
1. 出示端午节题目。
端午节, 爱心小队的同学们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他们带了24 个苹果和16 个芒果。这些水果最多可以分成多少份同样的礼物? 每份礼物中苹果和芒果各有几个?
巡视指导, 学生口答, 课件校对。
【设计意图】从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其实就是复习“最大公因数”的相关知识, 再用学会的数学知识去成功解答, 学以致用, 水到渠成。解答的同时还受到良好的爱心教育。
五、课堂总结, 拓展延伸
内容:“破译密码”
师: 老师非常想和同学们做朋友, 想把电话号码留给你们, 我把号码设置成了密码, 你们能破译吗? 以下是老师的电话号码: ABCDEFGHIJK, 提示如下:
A: 只有一个因数。
B:既是3的因数, 又是3的倍数。
C:它的因数有1、2、3、6。
D:不是质数, 也不是合数。
E:2和3的最大公因数。
F:它的最小的倍数是5。
G:1和3的最小公倍数。
H: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I:既是奇数, 又是合数。
J:5的最小因数。
K:5的最小倍数。
师: 同学们知道了老师的号码, 以后可要经常联系啊, 咱们可以聊聊因数, 谈谈倍数, 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你也可以把自己的电话号码或者QQ号、微信号设置成密码形式, 和同学们互猜, 既有趣好玩, 又巩固知识。
16.“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 篇十六
1.知识目标:认识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和画圆的方法。
2.技能目标: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熟练掌握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生动的画面、图像、演示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圆的存在与作用,感受其神奇与蕴含的文学和美学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画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始,出示多媒体课件:在渐进的音乐声中,米老鼠和唐老鸭分别开着正方形和圆形的汽车过来了,唐老鸭的车行起路来上下颠簸得很厉害,而且行得慢,米老鼠的车快速而平稳地行使。
师:为什么米老鼠的车行起来又快又稳?(学生回答后,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突出主体,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圆。
分两个环节进行教学,先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然后出示两组图形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1)找圆心。
圆心实际上就是圆的中心,根据这一特点首先让学生动手找圆的中心,然后用多媒体演示找圆心的过程,并直接告诉学生圆心用字母O表示。
(2)认识半径。
认识半径是本节课的重点,分六步来完成。第一步,多媒体出示圆的半径,让学生观察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第二步,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具有这样特征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第三步,让学生概括出半径的意义,并告诉学生半径用字母r表示;第四步,让学生在自己的圆形纸片上画出圆的半径,并提问可以画出多少条,它们的长度怎样;第五步,归纳总结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特征;第六步,运用多媒体验证结论。
(3)认识直径。
因为有了认识半径的经验做基础,直径的认识教师大胆放手,让多媒体出示画有一条直径的圆后,提出如下五个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①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②这样的线段叫做什么?③直径用什么字母表示?④画出圆的直径,它们的长度怎样?⑤请你概括出直径的特征。
【说明:在教学的重点处设计如此周密的教学环节,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思维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既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悟和体验,又强调了数学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由扶到放,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4)探讨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先让学生猜想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再通过测量和比较,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并用字母公式表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说明: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适度开放,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同时又让学生在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到数学学习探索和挑战的乐趣,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有序和严谨。】
3.掌握画圆的方法。
掌握画圆的方法是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分五个步骤来进行教学:第一步,让学生用最喜欢的方法画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圆。第二步,要求学生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这时学生只能尝试用圆规来画圆。第三步,多媒体演示,并引导学生归纳出画圆的一般步骤:(1)定点(也就是定圆心的位置);(2)定长(也就是定半径的长度);(3)旋转画圆。第四步,提醒学生要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第五步,用圆规画出直径为3厘米的圆。
【说明:如此层层递进的安排,旨在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最终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利用特征,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这个环节让学生用刚才所学到的圆的知识来解析:为什么米老鼠的车开起来既稳又快?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一)基本训练;(二)拓展练习。基本训练中,安排了三种类型的题目:1.找半径和直径;2.填表;3.判断。这组题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拓展练习安排了一道题目,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资料链接,拓展视野
1.了解圆的历史。
2.介绍圆的诗句。
3.欣赏美丽的圆。
17.景观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 篇十七
填写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资料表格说明(参考)
一、档案资料袋填写说明:
1、2012届毕业设计(论文)
2、序号:不填(由系统一编写)
3、学号:写全
4、系:电子与通信系
5、专业班级:电信1(2、3等)班或通信某班(某用1或2等小写)
6、成绩: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级中选一种。(不要仅用优、良等)
7、题目:设计(论文)题目,写全
8、完成时间:2011年11月15日
9、指导教师(签字):必签
10、职称: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讲师等选一。(不要仅填副高等)
11、教研室主任(签字):必签
12、专业年级:09级电信(通信)1班等〔注意:在档案袋底下边〕
13、学号:写全〔注意:在档案袋底下边〕
二、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填写说明:
原则:由指导教师亲笔填写。(或指导教师对某一组设计任务理好条文学生抄写)封面:
1、院系: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电子与通信系
2、专业年级:09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或:计算机通信)
3、起至时间:2011年8月1日至2011年11月15日共15周4、年月日:2011年8月1日
内页: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按小字说明填写。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与原始数据:
按指导课题要求数据填写
(三)、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应完成的具体工作:
按课题要求填写
(四)、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按课题各阶段设计内容填写:
例:
1、学习毕业设计方法、原理。2011年8月1日-----8月3日
2、CAD—PROTEL 99SE软件绘图技能强化培训2011年8月某日-----8月某日
3、毕业设计草图绘制(时间同上)
4、电子元器件识别技能培训(时间同上)
5、电子仪器仪表使用技能强化培训(时间同上)
6、焊接技能培训(时间同上)
7、电子产品(AM/FM收音机)装配调试技能强化培训(时间同上)
8、毕业设计草图修改(时间同上)
9、毕业设计草图初审(时间同上)
10、毕业设计初稿修改(时间同上)
11、毕业设计定稿审查(时间同上)
12、毕业设计PCB板设计及制作(时间同上)
13、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样机制作等 2011年11月某日-----11月15日
实际只有8栏,可根据自巳带的课题进行压缩填写。仅供参考。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例:
1、曾广兴编著.现代音响技术应用.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2、3、4、三、毕业设计(论文)
封面:由教务处统一发,学生亲笔填写完整(指导教师栏由教师签名)
题目:写全
学号:写全
专业方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通信或数控技术)
指导教师:应由指导教师亲笔签名
指导单位:电子与通信系
时间:2011年11月15日(15日前几天也可)
内容:按《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专科生毕业论文规范》要求指导撰写和审阅。指导及评审:按《托普学院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规定(试行)》执行。
四、毕业设计周志:
1、题目:毕业设计题目
2、专业年级:07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通信或数控技术)1(或2等)班
3、指导教师:职称(职务)填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讲师等选一。(不要仅填副高等)
4、辅导教师:可填分在本班的另两位教师或参与设计过程辅导的教师,此栏由教师本人最后填写。
5、周志内容:每周至少占一页,并注明具体时间、周数及顺序页数。
第1周:2011年8月1日至8月5日
第2周:8月8日至8月12日
第3周:8日15日至8月19日
第4周:8月22日至8月26日
第5周:8月29日至9月2日
第6周:9月5日至9月9日
第7周:9月12日至9月16日
第8周:9月19日至9月23日
第9周:9月26日至9月30日
第10周:10月3日至10月7日(休息)
第11周:10月10日至10月14日
第12周:10月17日至10月21日
第13周:10月24日至10月28日
第14周:10月31日至11月4日
第15周:11月7日至11月11日
第16周:11月14日至11月15日(半周)
6、指导教师应2周检查一次学生周志,并批注。
五、实习实训报告:
封面:填写参考《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内页:
1、实习项目名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通信或数控技术)专业技能及综合技能培训
2、实习单位: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实训中心
3、实习目的与要求:
例:(电信专业参考并压缩):通过本次实习实训,其目的是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通过自已动手制作一件实际电子产品,掌握一定的电子产品设计、制作技能和调试技术,巩固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完全体验电子产品开发的全过程,整个电路的制作、调试,让学生完全自己动手完成,真正受到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内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例:(通信专业参考并压缩):通过本次实习实训,其目的是让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通过对通信系统几(具体是几个根据实际填写)个重点项目的实训,努力解决通信基本理论知识与通信工程技术之间的联系与应用问题,并自已动手制作一件实际电子通信产品,掌握一定的电子通信产品设计、制作技能和调试技术,巩固电子通信技术的理论知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通信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电子通信产品开发的全过程,整个电路的制作、调试,让学生完全自己动手完成,真正受到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成为电子通信信息领域内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例:(数控专业参考并压缩):征求数控指导教师意见填写
4、实习内容简要:
(仅供电信专业参考并压缩并请与实际所做为依据):
(1)电子CAD—PROTEL 99SE软件电子电路绘图强化培训。
(2)电子仪器仪表使用技能强化培训。
(3)电子元器件识别技能强化培训。
(4)电子元器件焊接技能强化培训。
(5)电子产品(AM/FM收音机)装配调试技能强化培训。
(6)PCB板热转印制板技能强化培训。
(7)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技能培训。
(8)毕业设计(论文)报告撰写技能培训。
(仅供通信专业参考并压缩并请与实际所做为依据):
(1)电子CAD—PROTEL 99SE软件电子电路绘图强化培训。
(2)通信系统重点项目的实训:
①通信信号参数测试与分析。
②脉冲编码调制及解码参数测试与分析。
③增量调制与解调参数测试与分析。
④码型变换测试与分析。
⑤信道模拟参数测试与分析。
⑥时分复用与解复用参数测试与分析。
(3)电子元器件识别、焊接技能强化培训。
(4)电子产品(AM/FM收音机)装配调试技能强化培训。
(5)PCB板热转印制板技能强化培训。
(6)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技能培训。
(7)毕业设计(论文)报告撰写技能培训。
数控专业:征求数控指导教师意见填写
5、实习时间安排:
(仅以通信专业为例,仅供参考)
8月1日:实习实训开学典礼、安全教育、毕业设计课题的原理和设计要求讲解,下达毕业设计课题任务书。
8月4日—15日:电子CAD---PROTEL 99SE软件绘图强化培训、毕业课题的电路
初稿设计。
8月18日—8月22日:拟用一周时间进行通信系统重点项目的实训。
8月25日—8月29日拟用一周时间进行仪器仪表使用,器件识别焊接技能培训。9月1日—10月10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始毕业课题设计。
10月13日—10月17日电子CAD竞赛和课题中期检查。
10月20日—11月3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课题设计。
11月4日—11月7日 学生完成论文并上交,教师批改论文意见反馈。
11月10日—11月15日 教师评阅论文并给出实习实训综合成绩。
数控专业:征求数控指导教师意见填写
6、实习报告:
由学生亲笔填写二页,至少要一页多,不然第二页是空白不好。不要学生在电脑上打印,放在电脑上打印视为不符合应重新用手写报告填写!目的是真实反映实习过程,防止互抄。
7、实习学生签字:必须学生本人亲笔签名。
8、指导教师评论:真实客观反映学生实习实训全过程,不要太简。
9、指导教师签字:指导教师亲笔签名。
10、系(教研室评论):由专业教研室主任签结论性意见。
11、系主任签字(盖章):由王建军主任盖章。
12、实习实训成绩:由指导教师综合各阶段实训成绩,实事求是公正地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中选其一分别填入各栏。其中《综合成绩》是
前面三栏成绩的综合;若综合成绩是优秀,则前面三栏成绩均应是优秀,否则综合成绩不能评为优秀。综合成绩优秀的比例不应超过所指导学生
数的10%(系控)。最后报学院的不超过所指导学生数的5%(院级)
六、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核表:
1、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或:计算机通信、数控技术)
2、班次:09级电信(通信或数控)1(或2)班。
3、题目全称:论文题目全称。
4、指导单位:电子与通信系。
5、指导教师评语:参考《托普学院毕业论文评语写作标准(参考)》、《电子与通信系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意见及标准(讨论稿)》执行。
6、是否推荐答辨:要评为校级优秀论文的才填:是;其余填:否。
校级优秀占总数的5%。各指导教师评优秀的名额可稍大于5%,但不得突破10%。指导教师评语时间:应在2011年11月13日后至12月10日前。
7、论文评阅教师评语:参考第5项。时间与指导教师评语相同或推迟几天也可,但
不应在指导教师评语时间之前。
8、毕业答辨专家组评语:推荐为校级优秀论文的必须要进们答辨,在答辨后由答辨
组长填写。其余的等级不填。
9、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中选其一分别
填入各栏,不要填具体分数。其中毕业答辨(分)栏:推荐为校级优秀论文在答辨时才填。其余的不填。
10、毕业设计(论文)评选:被正式评为校级优秀时才填优秀。其余等级不填。
18.景观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 篇十八
(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一、实习结束后,学生进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但根据现在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可分两类对待:
1、如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申请不回校参加毕业设计(论文):
(1)2013年3月10日以前,已签定就业协议(或用工合同),并将就业协议(或用工合同)原件上交系上(钱波老师处)者;
(2)2013年3月10日以前,本人提出不返校在实习单位做毕业设计的申请,并交班主任;
(3)2013年3月10日以前,用人单位出具的、在毕业生毕业设计时间段内、因单位工作需要暂时不能返校参加毕业设计的证明,并交班主任。
2、如不能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毕业生,必须按时返校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毕业设计(论文)。
二、不返校参加设计(论文)者注意事项:
1、不返校参加设计(论文)者,需于2013年3月10日前与班主任联系,并在毕业设计时间段保持与班主任的联系畅通,学生自己的补考、重修等事项如何处理,请学生及时的与班主任联系,否则,后果自负。
2、不返校参加设计(论文)者,必须与指导老师联系,建立毕业设计指导关系,在做设计过程中与指导老师加强联系和沟通,并于2013年4月19日前返校,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向指导老师提交毕业设计资料一份,准备毕业答辩及完善相关毕业手续。
工程技术学院
19.景观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 篇十九
空调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为满足各种用途需要, 新产品不断推出, 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多联式空调系统以其设计施工简单、实用灵活方便、运行节能、功能强大、可靠性高等大量优点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引用, 下面以安徽省合肥市富广大厦为例, 阐述数码涡旋喷气增焓技术在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应用。
一、工程概况
置地·汇丰广场位于合肥市繁华的北一环商业区, 2008年, 继置地投资广场、财富广场3期之后, 置地城市商务综合体的产品群落中又孕生了新的一员。项目总用地面积13 000 m2, 总建筑面积约为91 000 m2, 临一环路干道面宽约100 m, 南北最大进深约130 m, 容积率5.5, 建筑密度31.8%, 绿地率32%, 由28层酒店、27层办公楼及4层裙房组成, 地下室2层, 建筑高度约100 m, 布局合理, 规划建设成为合肥中心城区集商业、酒店、办公为一体的区域标志性城市商务综合体 (图1) 。
置地·汇丰广场多联机空调由深圳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 要求夏季制冷, 冬季采暖。安徽置地将继续发挥写字楼品牌优势, 沿袭写字楼开发上的高档纯商务品质, 打造合肥中心城区新一代商务旗舰产品。在合肥中心城区一环干道上将出现一座星光熠熠的城市地标, 成为合肥未来现代化、国际化的完美典范!
二、设计概况
2.1项目设计选型介绍:
置地·汇丰广场办公楼部分使用的是三星DVM PLUSIII和MINI DVM机型, 总容量为1 517 HP (后有增补) , 室内机数量529台, 室外机数量231台。
2.2室外、室内计算气象参数:
(1) 依据合肥市空气调节室内外计算参数
纬度 (北) 31°52’, 海拔298 m, 大气压力102.23 KPa,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7℃,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5%,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2℃, 夏季空调日平均干球温度31.7℃。
(2) 空调设计参数 (表1) 。 (3) 负荷计算
在进行多联机中央空调进行负荷计算方法如下:
Q实际制冷=Q1×S1×S2×S3×S4×S5≥房间设计负荷+新风负荷补偿
Q实际制热=Q2×S1×S2×S3×S4×S5×S6≥房间设计负荷+新风负荷补偿
其中:S1:外部气温引起衰减修正系数
S2:设定室内温度引起衰减修正系数
S3:内外机配比引起衰减修正系数
S4:冷媒管长度引起衰减修正系数
S5:内外机高低差引起衰减修正系数
S6:室外机结霜引起衰减修正系数
Q实际制冷:所选设备实际制冷量
Q实际制热:所选设备实际制热量
Q1:样本标称制冷量
Q2:样本标称制热量
负荷计算不仅考虑以上因素, 在整个冷指标评判的过程中, 参考了《三星数码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手册》中的空调负荷计算, 以下摘取冷指标见表2。
2.3热工参数
外墙:混凝土外墙, 外贴45 mm厚岩棉板, 传热系数为0.94 W/ (m2·K) ;
屋面:保温层为50 mm厚聚苯板, 传热系数0.69 W/ (m2·K) ;
外窗:断桥铝合金外窗, 传热系数2.43 W/ (m2·K) ;
三、空调系统合理划分及设计
(1) 合理布局
针对现代化商业办公楼的特殊功能要求, 大小空间的合理划分系统成为了关键。置地·汇丰广场在针对不同客户需求的情况下, 采用分户设置系统, 这在以后的使用中减少了用电纠纷, 也节省了安装电力计费系统的费用及麻烦, 同时为以后业主入住时的安装提供了便捷 (图2) 。
在针对风管的布置上, 采用变径风管, 使得2个均匀布置的散流器风速风量一致, 保证拥有最优的气流组织。具体风管布置如图3。
冷凝水管坡度按1%设计, 排水不利的室内机另选配排水提升泵, 可提升冷凝水750 mm高度, 使室内机安装不受排水远近的限制。
(2) 室外机设计
针对室外机与每层单独设置设备房放置的集中性, 为避免设备高温从而导致MINI DVM及本身的高温保护, 影响制冷效果。对顶出风的室外机模块增加导风帽 (图4) 。
三星DVM PLUSIII室外机排风静压可到达78.4 Pa, 全新设计的流线型导风罩有效降低气流阻力, 减少气流紊流的产生, 从而降低气流阻力损失也降低了气流噪音, 从而避免了每层相同位置的室外机摆放的热岛效应, 更好地进行空气热交换。
四、三星数码喷气增焓多联空调的优势:
置地·汇丰广场作为安徽置地投资有限公司在合肥推出的又一力作, 在空调挑选上下足功夫, 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 由于多联机更加适合现代化写字楼的分层分户控制, 压缩机根据使用荷载自动调节等多方面的优势, 最终在数码与变频中选择。而三星更是以其独特的优势赢得了安徽置地的青睐。 (1) “喷气增焓”高能效涡旋压缩机
“喷气增焓”高效涡旋压缩机提高低温下压缩机回气量, 使低温环境制热能力提升20%。空调系统利用“喷气增焓”以及中间过冷却器实现20℃的过冷度, 提升制冷性能的同时, 降低室内机制冷衰减 (图5) 。
数码涡旋中央空调的核心技术是数码涡旋压缩机。其突出的特点是压缩机利用轴向“柔性”密封技术, 将定子涡旋盘轴向活动范围精密调整, 并在压缩机吸气口增设一连通管, 与定子轴向浮动密封处的中间压力室相通。当PWM阀打开时, 中间压力室内压力大于定子上端面压力, 压缩机定子轴向上移一间隙, 由于高低压腔室的连通, 实现卸载。
当PWM阀关闭, 排气压力及中间压力又将定子下压, 实现密封并负载。当数码涡旋压缩机负载运行时, 系统消耗正常情况下同类规格的普通涡旋压缩机所消耗的还要小的功率;当数码涡旋压缩机卸载运行时, 系统消耗的功率仅为负载时的10%左右。压缩机在电磁阀控制电源的作用下, 可自由地调节开启2关闭时间的比例, 实现“021”输出, 体现数码功能。
一个周期时间包括“负载状态”时间和“卸载状态”时间。这2个时间阶段的组合决定压缩机的容量调节。例如:在20 s周期时间内, 若负载状态为10 s (卸载10 s) , 压缩机调节量为 (10秒×100%+10秒×0%) /20=50%, 若在相同的周期时间内负载状态为15 s而卸载状态时间为5 s, 则压缩机调节量为75%。容量为负载状态和卸载状态时间平均的总和。通过改变负载时间和卸载时间, 可使压缩机产生任何容量 (10%~100%) (图6) 。
然而, 快速降低室温并快速调节至所需温度对用户的舒适性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数码涡旋系统可通过改变负载和卸载周期时间迅速将容量从100%转换到10% (反之亦然) , 它能比变频器系统快得多地对系统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 无需像变频器系统那样通过中间频率的转换。
(2) 数码涡旋技术能效比COP更高
数码涡旋技术无变频损失、无制冷剂的热气旁通, 因此10%~100%负荷范围内, COP性能优良。空载时的能量损耗很低 (仅为10%) , 这也使得数码涡旋在部分负荷的情况下COP值也会更高。
变频系统损失大约占功耗的15%, 这样就降低了系统的COP值。当室内机的总容量要求较低时 (如10%、20%或30%) , 变频系统必须使用制冷剂的热气旁通进行容量调节, 因为变频压缩机最低的容量输出约为40%。在室内的总容量要求较低的情况下, 由于制冷剂的热气旁通, 能量会有损耗, 系统的COP值降低。由于马达的频率不断变化, 很难测定变频系统的能效比。为了测量稳定的运行工况, 必须用外部装置保证压缩机频率固定, 这种情况下的能量测定不包括变频器的损失。为了获得真实的性能参数, 典型的变频系统损失15%必须计入, 否则数据就会显示一个不真实的较高COP。 (3) 无级能量调节, 容量范围广
在10%~100%的大容量范围内, 数码涡旋系统可以做到数字化连续无级能量调节, 相对变频器技术是一个提高, 因为用变频器技术只能分步达到容量输出 (图7) 。无级传送容量也确保对室内空气温度的严格的控制。大范围的容量输出也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季节能效比, 因为压缩机的“启动2停机过程”消耗了更多的能量, 而数码涡旋大范围的容量输出减少了“启动2停机”的次数。
(4) 54℃恶劣工况制冷强力保证
当室外机放置于屋顶的水泥屋面, 或者集中摆放在一起, 或者放置于室内百叶机房中, 均会出现“热岛效应”, 导致室外机所处的环境温度非常高 (图8) 。
因无变频器, 无需考虑变频器高温环境下散热问题, 室外机的运转温度得以拓宽到54℃ (图9)
(5) 数码涡旋技术电磁干扰小
数码涡旋压缩机驱动只需简单的负载和卸载控制, 不需对电网配电进行频率改变, 基本不产生干扰电磁波, 符合EMC电磁兼容要求;变频压缩机产生高次谐波, 不适合用于通讯机房等精密场所, 不符合EMC电磁兼容要求 (图10) 。
电磁干扰是变频器驱动系统的一个主要问题。在许多国家, 尤其在欧洲, 对任何系统可能散发的电磁干扰量均有严格的限制。由于数码涡旋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可忽略不计。这一独特的特性, 不仅使数码系统无需昂贵的电磁抑制电子装置, 也增加了其可靠性和简易性。
(6) 室内空气品质更好
良好的除湿功能可以确保用户的舒适性, 在多联机系统部分负荷运行中尤为重要。在变频型多联机系统内, 压缩机以较低频率运行, 这减少制冷剂的质量流量并导致较高的吸气压力和较高的显热因子 (SHF) 。数码涡旋压缩机运行时的吸气压力比变频系统低, 因而除湿性能良好。如前所述, 在任何调节输出期间, 压缩机在周期的负载部分满容量运行, 该满容量运行导致较低的平均吸气压力并进而导致较低的SHF。 (7) 抗菌健康 (抗菌报告)
所有室内机的热交换器均采用三星专利抗菌工艺处理, 深层抗菌, 从源头上切断空调引起的细菌生长源 (图11) 。抗菌功能使得三星数码中央空调DVM PLUS II系列产品在医院、卫生中心等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DVM PLUS III所有室内机的热交换器均采用三星专利抗菌工艺处理, 抗菌率达99%以上, 有效抑制办公室窗帘、地毯等释放的螨虫等细菌在空调内的繁殖生长, 保证空调空间空气质量
五、结论
【景观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推荐阅读:
泰和景观设计说明06-24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07-04
庭院景观设计案例说明09-07
体育公园改造景观概念设计说明10-15
校园景观设计毕业论文09-19
人文景观设计论文10-21
景观设计的论文目录08-18
安置房小区景观设计论文09-01
景观设计论文参考文献10-21
水土保持景观设计论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