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承诺书(共14篇)
1.预防校园欺凌承诺书 篇一
杜绝校园欺凌承诺书
校园是承载着我们的梦想的地方。校园欺凌则使我们纯净的心灵扭曲,安全受到威胁。为了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还校园一份安宁,给家长一份放心,在此我们郑重承诺:
(1)不欺负同学,不搞小帮派,不与社会不良青年打交道;不染头发,不烫头发,不穿奇装异服,不戴首饰;放学按时回家,不在校园附近逗留,不去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2)同学间的矛盾通过正常渠道来解决,而不是叫同学、家长或煽动社会青年在校内、校外制造事端。
(3)同学之间不恶意排斥、诋毁;不人生攻击、孤立他人;不辱骂、欺辱、他人;不利用微信、QQ等网络手段造谣生事的;不 蓄意挑起他人事端、传闲话。
(4)不做其他校园内外暴力欺凌事情。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共
拒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我们的校园一定会充
满文明。
承诺人:
年级
班
和平街小学 2015年9月1日
2.预防校园欺凌承诺书 篇二
(一) “欺凌”的概念界定
欺凌是指一种反复发生的、以大欺小或以多欺少的恶意侵害行为, 通过孤立、侮辱、威胁、打骂、勒索等方式侵害他人身心。欺凌可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 直接欺凌是对被欺者采取拳打脚踢等肢体暴力或勒索钱财等行为;间接欺凌指对被欺者进行排挤孤立或语言谩骂攻击等。在《计划》中除传统的欺凌外, 又增加了对“网络欺凌”的定义, 网络欺凌 (Cyberbullying, 又称网络霸凌、在线欺凌等) , 是指通过电子信息的媒介对他人造成的有意的、重复的伤害。常见的发生渠道有:电脑、手机、即时信息、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室、社交网络等。
二、以“学校董事会”为主推进《计划》实施
(一) 多方通力合作, 普及欺凌意识
欺凌不仅是一系列的物理和心理问题, 还涉及到教育问题、反社会问题等。专家呼吁要尽早预防欺凌和对欺凌进行干预。对此, 学校董事会要从不同层面 (学生、家长、学校、社区、社会) 对欺凌进行宣传教育, 使人们深入了解欺凌, 具体包括了解欺凌的定义、类型、因素、影响等。政府提供以多种语言翻译的《家长手册》, 发送到安大略省每个中小学生的家长手中, 帮助家长和学生深入了解欺凌, 设置欺凌求助热线, 家长和学生可以咨询问题、监控欺凌行为等。
(二) 制订完善的学校预防欺凌和干预计划
一个安全、包容的学校环境对学生获得成就和幸福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公平和包容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励所有学生的学习, 并且可以发掘他们的潜力。所以学校应该制订出完善的预防和干预计划, 来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校氛围。
学校董事会在制订他们的计划时, 应该考虑到当地的地理和文化, 以及人口等因素, 考虑到当地的文化特征, 是否是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地区, 以哪种少数民族为主等。董事会还应调查学校氛围, 和其他相关信息, 来确定这个地区对欺凌的关注度。学校董事会应改进信息规划评估, 将最合适的策略囊括进欺凌预防和干预计划中, 董事会还应该反思如何与合作伙伴更有效地合作。学校董事会和学校必须向公众提供他们的计划, 例如把计划公布在网站上, 或者以手册的形式进行宣传。
三、完善预防干预机制
预防干预在解决欺凌问题中是至关重要的, 应该持续不断地努力, 创造积极的学习和教学环境, 支持所有学生的学术成就, 这将有助于减少潜在的歧视, 骚扰和欺凌。
(一) 建立健全的“欺凌”培训制度, 加深对“欺凌”的理解
要形成一个安全、包容、积极的校园氛围, 需要使用“时刻教育”的方法来解决校园欺凌行为。首先, 应该培养学校员工共同建立安全校园, 对他们进行“欺凌”培训, 当有欺凌事件发生时, 有确定的策略可以解决欺凌问题。其次, 要弱化学生的欺凌意识, 通过社会情感学习、发展自我调节能力、情感陶冶法等弱化学生的欺凌意识。再次, 要加强与社区合作伙伴及家长的交流, 用渐进式的方式与社区和家长沟通, 携手与学校共同定期检查学生是否参与欺凌, 杜绝欺凌行为。最后, 为教师提供有效的课堂管理发展机会, 将学生的日常学习与课程资源有效结合。
(二) 规范评估体制, 及时反馈问题
学校董事会要将校园氛围的调查报告应用于发展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计划 (选择策略, 实践、程序等) 的前、后评估策略中。前评估阶段是创建一个基线、确定差距和区域的学校以及地区力量。后评估阶段是收集证据测试预防的功效、反应、干预或为了在必要时进行更改提供证据。能够了解学生、学校员工以及学生家长在特定的环境下提出的问题。
建立一个自我评估体系, 教育者可以创造性地设计整个课程教学, 支持学生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技能, 防止欺凌。比如可以进行角色扮演, 并参与其中指导学生, 让学生看到欺凌的种种不良影响。帮助学生参与他们喜欢或擅长的活动中去,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突出自己的才能愿意展示给别人, 这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在同辈群体中的声望, 减少他们被欺凌的机会。
(三) 明确各部门职责, 多方协调合作
1. 教师正面干预
孩子们在学校度过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学生欺凌行为的习惯以及经验将会从学校带到其他环境中, 而这种行为也将伴随孩子成长。欺凌可能发生在操场上, 在体育活动或其他的一些活动场所, 所以教师成为孩子的第一道防线。教师认真对待校园欺凌, 对学生发展社会技能、社会责任和公民身份,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家长干预制止欺凌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 欺凌就如同家常便饭一般。欺凌将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让孩子面临社会、生理以及心理健康的风险。孩子使用武力去控制和影响其他孩子, 这种行为如果不被遏止, 后果不堪设想。被欺负的孩子也许会更加抑郁, 产生焦虑、孤独和绝望的感觉或许会尝试自杀。父母负责为孩子创建一个积极的生活环境, 帮助孩子创建和维护良好关系的能力, 帮助孩子调整欺凌中权利的不平等关系。
3. 校长及其他工作人员创建积极的校园环境
对于学校校长和其他工作人员来说, 负责调查和报道欺凌事件, 并且负责通知涉及欺凌事件的儿童及其父母或监护人。理解和包括欺凌的教育法案, 考虑以下:识别不同类型的欺凌, 包括网络欺凌;理解精神欺凌和身体欺凌;识别欺凌和区分欺凌和冲突、侵略和戏弄;识别有偏见, 偏见和仇恨会导致暴力;识别不同的表现和欺凌的潜在因素, 如身体形象、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同性恋恐惧症, 残疾等。了解整个学校和必要的正面的学校环境对学生成绩的重要性和幸福, 了解一个安全、包容、关怀的学校气氛, 使学生意识到如何预防和解决欺凌。
4. 社区和其他社会阶层参与干预计划
欺凌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 它也经常发生在社区。因此, 社区参与, 积极解决欺凌包括检查在社区内的资源, 可以帮助合作伙伴支持工作。基层社区和学校董事会雪要考虑其他合作伙伴:当地警方、公共卫生人员、消防员、医护人员、当地运动员、当地政客、媒体、艺术家和社会正义的拥护者、当地企业等等。当我们教孩子欺凌会伤害我们的身体和心理, 这些合作伙伴变成了强有力的说服者代表。这些人可以触摸的年轻人的心, 点燃他们的热情在我们的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 通过课程建立健康的环境和欺凌预防的技能
语文课程:通过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文学、诗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让学生自己写作, 使学生更多的了解欺凌。
数学课程:通过统计学让学生了解到欺凌的发生率, 以及欺凌所产生的危害程度。学生可以自己分析本校的欺凌数据或者自己通过调查分析数据。
艺术、科学以及健康课程: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视觉艺术、戏剧、舞蹈、音乐来了解欺凌, 找到解决欺凌的方法, 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通过健康课来培养学生的健康的社会情感,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 法律健全, 保障校园欺凌计划有效实施
为了保障《计划》的实施, 加拿大安大略省出台了、修订了包括《教育法》《教育法》《安大略省人权法案》《青少年犯罪法》《安全校园法》《接受同校法》等。以2012年《接受同校法》为例, 在法案中明确规定不能歧视、侮辱、孤立同性恋学生, 师生要共同创建一个安全、包容的校园环境。
(六) 建立专门化的监管团队, 客观反映校园欺凌现象
学校委员会要设立一个专门的监管团队, 监管团队成员中至少有一个学生、一个家长、一个非教学工作人员、一个社区合作伙伴、校长以及一个学校委员会。监管团队负责真实的反映校园欺凌现象, 客观评估校园欺凌计划, 要及时反馈计划中出现的不合理问题, 提交建议, 保证学校董事会可制订出合理的计划。
摘要:校园欺凌现象已上升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 加拿大在预防欺凌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加拿大不同省有不同的政策和法案去阻止和杜绝校园欺凌现象, 安大略省在2013年1月出台了《安全和接受学校欺凌预防与干预计划》帮助各学校董事会制订出合理的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计划, 并有效实施。
关键词:校园欺凌,安全,预防,干预计划
参考文献
[1]曹红蓓.校园欺凌:现实版的残酷青春[N].中国新闻周刊, 2015-08-06:3.
[2]卿滢.中国也有很多校园欺凌[EB/OL]. (2015-11-03) [2015-11-27].http//international.caixin.com/2015-11-03/100869718.html.
[3]Working Draft:Safe and Accepting Schools Model Bullying Prevention&Intervention Plan[EB/OL].http://www.edu.gov.on.ca/eng/document/curricul/prevent.html/2015-11-03.
3.校园欺凌问题分析与预防对策 篇三
校园欺凌已经成为困扰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程度之严重,性质之恶劣,令人触目惊心。校园欺凌指的是一种特定的群体(个体),通过语言、行为及其他媒介手段,对受欺凌者进行持续、长时间的作用,使其在心理和身体上造成伤害的现象。欺凌过程中,欺凌者认识不到自己错误的行为,受欺凌者不敢或无力反抗。学校必须预防和制止欺凌事件的发生,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一、校园欺凌事件的特征
受欺凌者集中于特定的学生。这些学生性格内向、胆小、怕事,在学校生活中朋友很少,甚至没有朋友。他们大多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与同学相处的技巧,不少属于身体障碍者、家庭贫困者、单亲离异家庭、留守儿童等群体。
校园欺凌的欺凌者往往人数众多,组成严密或者松散的团伙。他们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并得到部分同学的认同,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更加暴力。
时间长场合多。欺凌事件不是偶尔的一次,而是长时间地针对特定的被害者,也许几周、几个月、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欺凌事件大多不是发生在固定的场合,而是随机发生在多种场合,如课间休息的教室、学生睡觉的宿舍等。
发生在没人的地方、或者是人少的地方。校园欺凌之所以没能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重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事件总是发生在人少或者没人的地方。这些事件发生时即使有人看见,也被认为是小孩子之间的游戏活动,而不能引起成年人的重视。
暴力行为伴随着恐吓威胁的言语。校园欺凌不仅仅是行为上的暴力还包括语言暴力,给受欺凌者起侮辱性绰号,嘲笑受欺凌者某些缺陷,指责受欺凌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受欺凌者有可能发生自残、自杀事件。校园欺凌事件表面看是小问题,但是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受欺凌者由于得不到外界的关注与帮助,由最初的外在伤害变为内心的绝望,更严重的可能自杀。
加害者不理解被害者的痛苦。在校园欺凌中有一种现象必须引起重视,在欺凌事件中,欺凌者往往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甚至违法的,根本不理解受欺凌者的痛苦,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游戏而已。
二、校园欺凌的发生原因
(一)学校教育错位
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首要原因是学校教育出现了问题。首先,学校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不去教育学生,没有意识到校园欺凌问题的严重性。一些学校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不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更不重视学生法治意识教育,对学生的管理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学校不敢对违反纪律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由于我们的老师对于现有的法律法规的错误解读,在教育教学中对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不敢批评教育,怕学生想不开,出现自残自杀等问题,助长了学生的不良习气。最后,学校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一些老师对问题学生采取暴力或者冷暴力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适得其反。
(二)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些家庭只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只是满足孩子的金钱需要,不知道孩子的内心需求,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疏于管理。有些孩子是和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属生活,老人无力进行教育,更是难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有些孩子虽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同样缺乏情感沟通,家长没有对孩子价值观的是非取向进行引导。
(三)社会大环境影响
人是社会的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一样是社会的人,他们的生活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是未成年人往往不能正确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他们会把不良的行为带入学校中。相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网络游戏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影响甚至左右了青少年的道德和价值评判。暴力游戏的快意杀戮,港台影视的黑社会英雄,在青少年心底播种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对暴力的认同和膜拜。这种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上的认同和膜拜,内化后又成为了部分“问题少年”处世的准则,使得他们在待人接物等多方面都体现出一种对主流社会的反叛和仇视,使学校俨然成为一个小“江湖”。[1]
三、校园欺凌的处理对策
(一)欺凌发生前的应对
学校、教师、家长要了解什么是欺凌,以及欺凌对受欺凌者身心造成的影响,对受欺凌者和欺凌者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受欺凌者和欺凌者的基本信息以及活动规律。有些未成年人在人生价值取向上是非理性的,甚至是矛盾的。由于家长的放纵,有些个性强势的孩子很多缺点被淡化忽视,一些不良行为没有被及时制止。这些小的缺点和错位的行为慢慢地养成了孩子偏狭、自私与冷酷的性格,使孩子在处理问题时不能通过理性和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而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孩子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马上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有时甚至通过伤害对方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更严重的是,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慢慢形成了别人必须听从于我的错觉。他们把这种错觉带入了校园,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强势的语言和霸道的行为强迫大家听命于自己,成为亚群体的老大。其他弱小者为了不被欺凌,主动或被迫依附讨好他们。这样,又反过来助长了他们的病态心理。
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班队会中要加强预防欺凌的教育, 每天密切接触学生,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特别要关注那些亚群体的老大和弱势个体,以早早发现欺凌问题。教师要通过教育,提高学生预防欺凌的能力,关注那些容易受到欺凌孩子的基本状况,有针对性地对这些群体进行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正。学校管理者要不断提高教职员工对于欺凌的危机意识,在欺凌事件发生时要帮助教师解决困惑,教师、监护人、其他相关人员要交流信息。
(二)欺凌发生后的应对
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首先要关注受欺凌者的安全,确认欺凌事件的性质。教师要正确认识欺凌事件,要帮助被害者走出心理阴影,指导被害者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监护人和教师要通力合作,收集信息并研讨应对方案,更要取得学校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
欺凌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召开班队会甚至学校大会,让学生认识到欺凌者的行为是错误的,防止受欺凌者被孤立,消除其被报复的心理和不安心理。监护人和学校要密切合作让受欺凌者心理伤害得到修复,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要密切关注受欺凌者的心理健康。
对于欺凌者的批评要有坚决的态度,要对其及时处理,不能因为欺凌者人数众多而敷衍了事,让欺凌者误以为法不责众,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近几年,教育民主被哄抬到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之后,一些学校再不敢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哪怕这个学生已经严重违反校规校纪,已经严重侵害了其他同学的合法权益,也不敢给予处分和惩戒。然而,教育永远都不是万能的。这些学生如果没有约束会日益猖狂,慢慢在校园中形成了带有江湖色彩的亚群体,严重地扰正常的学校教学,也直接危害了社会治安。因此我们必须对这种欺凌行为采取行动。欺凌者的行为如果涉及违法犯罪要及时报警处理,事件处理之后要密切关注欺凌者和受欺凌者的行为,确保欺凌事件不再发生。为确保欺凌者的心理健康,心理专家要长期关注他们。
参考文献:
[1]梅志罡,汤志超.中学校园暴力:社会化视角的透析[J].青年探索,2007(4):57-60.
【石连海,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
4.预防校园欺凌 篇四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
近些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许多学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法制与规则教育,忽视生命、尊重与心理教育,由于很多国家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在欺凌过程中,欺凌者会对受害者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近期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预防校园欺凌,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给孩子的穿戴和学习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2、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3、教育孩子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4、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东西,就给孩子要带到学校去的学习、生活用具上贴上姓名。这样有利于证明这些物品都是属于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5、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尽早地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孩子会形成坚实的自我价值感,会认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样值得尊重。
6、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你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7、如果欺负仅仅是口头或网络上的,告诉你的孩子不要理会那个侵犯者。有时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应或是被欺负者并未因此而担惊受怕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失去兴趣,事情就过去了(当然,但愿他们不是继续去搜寻下一个目标)。如果情形继续,让你的孩子告诉侵犯者,他给别人带来的感受是什么,并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为。有些侵犯者面临挑战时,会收敛和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
8、如果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大声告诉周围的老师同学关注欺凌者的行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心虚,洪亮的声音可以起一个震摄作用。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欺凌行为的话,应适当自卫,而不是忍受挨打。
自卫的原则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样起一个震摄作用,以行动告诉对方我们不是软弱可欺的。一般欺凌者都欺软怕硬,若看到欺负对象奋起反抗,多会心虚停止攻击行为,而如果被欺负者默默忍受,反而会让他更加得意忘形,从而持续攻击行为,直到达到目的为止。如果反抗后对方仍未停止攻击,应该在自卫的同时大声呼救求助,并且寻找机会逃走,保护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9、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他在公共场合受到一群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态度,这种办法会免去一些麻烦。真正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到了一个封闭场所里面就比较难办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话,可能会遭来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唯一的就是麻痹对方,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寻找机会逃走,而不是准备在那儿忍受一切。受到这种暴力以后,很多人都是被威胁报案的话会受到报复,但还是应该告诉孩子,碰到这种事情一个是不要沉默,再一个是不要再以暴易暴,要以法律的方式来解决。
5.预防校园欺凌教案 篇五
小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老师们要给学生们上校园欺凌主题班会,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小学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的及意义:
不管是言语上还是身体上的攻击,都是校园欺凌,校园暴力行为。在校园暴力欺凌发生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抵制呢?我们应该保护自己,应对暴力,临危不乱,及时报告,以法维权。让学生认识到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长期欺负别人,会很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理心等等,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等等。同时间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所以,欺凌是学校须正视并加以制止及预防的问题。但同学和家长的合作也很重要的。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说一件有关校园欺凌的事情。
2.播放几则校园欺凌记实录像片。
3.由电脑高手制作smart课件。
4.准备一句反欺凌口号。
活动过程:
1.开场白。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2.下面请每个同学都来说一说你对校园欺凌最深的一件事情。(略)
3.大家说了很多欺凌事件,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真实的校园欺凌事件。(播放校园欺凌记实片)
4.看了这部记实片,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同学意见略)
5.我们将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反欺凌?,请大家说说想法。
6.请胡悦悦同学带领大家读口号。
7.活动结束,请班主任老师讲话。
效果:
鼓励学校对校园欺凌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如制定课堂规则,对学生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与学生开展有关同辈关系与行为的班会活动,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挪威于2002年通过了一个宣言,号召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长和教师团体加入到尽快根除校园欺凌现象的行动中。
总结:
一、抵制校园暴力,辨别是前提
一些同学在遭遇校园暴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却全然不知,以为校园暴力仅仅是不礼貌行为;另一些同学在目睹校园暴力时也无动于衷,以为只是同学间的“嬉闹”。要抵制校园暴力,首先要具备对校园暴力的识别能力。
校园暴力包括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行为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
行为暴力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财物等一系列对人身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二、向校园暴力说“不”
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打破了校园里原本属于我们的宁静与和谐,为了不让校园这方净土成为另一个“江湖”,为了不让我们的“花季”变成“花祭”,我们要坚决向校园暴力说“不”!
①不崇拜暴力文化,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不参与校园暴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决不充当校园暴力行为中的帮凶。
③注重心理的健康发展。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④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无知,这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要以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保护自己,关注他人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校园暴力的发生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同学间因口舌之争或其他原因的肢体冲突。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争执、事端。预防争执和事端应做好以下两点:
①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不断激化。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②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学校僻静的角落、厕所或楼道拐角都是校园暴力的多发地带,我们在这些地方活动时尤其要注意,最好结伴而行。
③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从校园同学间的交流中得到。为了保障我们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施暴人对我们打击报复,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匿名报告。预防暴力重于应对暴力,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共同参与。
(2)应对暴力,临危不乱
如果我们无法避免危险的发生,那么,在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惊慌!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是制胜的关键。我们应克服心里的恐惧,积极地去解决问题或者本能地保护自己。
①遭受语言暴力时的自救
应对语言暴力,我们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淡然处之。二是自我反省。三是无畏回应。四是肯定自己。五是调整心理。六是法律维权。
②遭受行为暴力时的自救
如果被攻击者殴打,我们该怎么办?
一是找机会逃跑。二是大声呼救。三是借助一些小动作给自己寻找逃跑的机会。四是求饶。求饶不是懦弱的表现,是减少伤害的策略。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击者截断,那么应双手抱头,尽力保护头部,尤其是太阳穴和后脑。
在人身和财产双重危险时,应以人身安全为重,舍财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伤害。
(3)及时报告,以法维权
由于校园暴力事件的随机性,许多同学对其产生了恐惧和焦虑。一些同学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更不敢报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证,成为“沉默的羔羊”。忍气吞声往往会导致新的暴力事件的发生。
自己或发现他人遭遇紧急情况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要应对暴力,我们必须增强五个意识:
第一、要有依法的意识。违法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第二、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要有方法和策略意识。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切记不能蛮干。
第四、要有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巧为的意识。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他人实施救助。
第五、要有强烈的报告意识和证据意识。及时上报并注意搜集证据,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出示。
6.预防校园欺凌作文 篇六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亲师友,习礼仪学生时代,是一个人接受教育成长的重要人生过程,如果在这个重要时期,学生不能得到正确良好的教导,那么极可能出现事与愿违,出现善花结恶果的现象。如何减少青少年犯罪?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首先,家庭是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场所。父母亲的管教方法过严或者过于溺爱疏于管教,家庭气氛紧张、不和谐等等,都会使孩子缺少关爱和安全感,对孩子的健全人格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学校是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二场所。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偏重于知识教育。老师们被沉重的升学率压着,学生们被老师布置的作业压着,师生间的关系常常处于紧张的状态,除了学业,很少有时间进行其他方面的交流和沟通。在家长的“望子成龙”和学校的升学率这两重大山下,势必使学生们喘不过气来。
7.预防校园欺凌承诺书 篇七
校园欺凌可能造成的恶果是多方面的, 它不但对 “受害者”造成伤害, 而且对 “ 施暴者” 和 “ 旁观者” 也带来危害。 “受害者”被人欺负, 留下心理创伤, 难以治愈;“施暴者” 总是欺负别人, 对同学缺乏爱心、同情心等, 导致人格出现缺陷;而 “旁观者”会因为没有帮助受害者而感到愧疚、不安等。 同时它还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校风校纪以及给涉事学生和其家庭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是什么造成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呢?第一是家庭教育的缺位。常言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行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由于种种原因, 一些父母对孩子疏于管教, 或者教育理念和方法存在问题, 使得孩子的品行教育缺失。 第二是学校德育和法制教育的缺位。 一些学校注重学生的成绩, 对思想品德教育忽视, 同时学校缺乏相应的惩戒手段, 对犯错的学生处理方法存在盲区或误区。第三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比如, 受一些充满暴力的影视、 游戏的影响, 孩子们盲目模仿。 第四是一些孩子自控力较弱, 情绪一激动就容易失控, 容易采取极端手段。
8.中国校园欺凌现象调查 篇八
“校园欺凌,不是指你和我因为什么矛盾打了一架,而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对他人实施的肢体、言语或精神上的伤害和攻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童小军解释,“所以校园欺凌不只是肢体上的暴力行为,有些非肢体的欺凌对孩子的伤害也很大。”
隐秘的、帮派化的成人社会的映射 多位专家表示,媒体所曝光的欺凌事件,通常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长期隐秘进行的,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才进入公众视野。
“隐秘性是校园欺凌的一个突出特点。”童小军分析说,校园欺凌多发生在楼梯拐角、厕所、寝室或上下学路上,这类环境几乎没有外力控制,青少年很容易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做出非理性行为。
校园欺凌还呈现出校园帮派现象。一些帮派仅由在校学生构成,他们出于对社会帮派的好奇和自我保护的需要,自成一派;另一些帮派则极为复杂,不仅有不同年级的学生,还有成人势力等。广州海珠区“青年地带”的调研结果显示,在初一新生中,有4.9%的同学表示,在过去的一个月内,有同学仗着黑社会的势力欺压自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6年针对西部某地级市进行的全市抽样调查发现,学校里“大同学欺负小同学”现象的占51.3%,“有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现象的”占36.3%,有“勒索钱财现象”的占22.5%。
“青年地带”助理社工主任郭欣欣分析说,帮派的存在,为青少年欺凌行为提供了客观条件:帮派成员被欺负,帮派会团结一致,为其“报仇”;帮派成员欺负别人时,其他成员也会尾随。
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多位专家表示,除了青少年自身的成长特点,校园状况是外部社会的缩影,是成人世界的映射,更是教育環境的直接反映。
“最直接的原因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没人教他们如何应对、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自己情绪的宣泄,最终选择了暴力这种方式。”童小军说。
欺凌者、受欺凌者和旁观者 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寇彧看来,无论是校园欺凌者,还是受欺凌者,多少都有些显性特征。欺负者通常在同龄人中身材较强壮,也更成熟,而受欺凌者则相对弱小,比同龄人略显幼稚。最容易成为受欺凌者的,是班级里“被拒绝的学生”,他们通常课间时也一个人待着,明显缺乏必要的社交能力,或内心有些自卑。
毕业于四川省某重点中学的刘博(化名)说,他曾长期欺凌一个男生,就是因为其身材矮胖,同学们都叫他“小胖墩”。刘博常在午休时把“小胖墩”拉到楼梯拐角,先是骂,接着打,一般持续5至10分钟。此外,他们也会故意扔他的书包,往他课桌上洒水。最终,“小胖墩”转学离开了这所学校。
不过刘博告诉说,外貌、成绩等不是他欺负别人最直接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被欺负者的性格不太合群,或者自己不认同。“一般学生没人欺负,容易被欺负的是那些让我们感觉有点 假 的人。”但他对“假”并没有明确定义,仅仅是“说话方式让我不喜欢”,或“看起来很不顺眼,很欠扁”。
另一个曾参与过口头欺凌行为的女生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她上小学时,班里一位女生学习成绩很好,很受老师喜欢,但在同学间人缘很差,大家认为她很“假”。于是班里多数女生结成一派,对其孤立。“我们故意不带她玩,比如大家一起聊天时,她一过来我们就不说了,或者她经过的时候故意说些不好听的嘲讽的话。”
但也有专家认为,欺凌者虽然多有攻击和伤害的习惯,但不是一无是处,往往具有一定社会技能,在同学中更有号召力和组织力。他们缺少的是获得成就感的机会、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有的还缺少同理心。
在欺凌者与受欺凌者之间,是旁观者。这个群体庞大而不受注意,却是校园欺凌行为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郭欣欣在广州海珠区的校园工作中发现,如果旁观者对欺凌行为默不作声,或者叫好,就会助长欺凌者的行为,导致欺凌现象越来越多,旁观者本身也可能转变成受欺凌者。如果旁观者能够给予受欺凌的同学以支持,欺凌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就会减少。
中国欠缺一整套儿童保护系统 “所有事件显示,我们对家庭和校园里一些常见问题太缺乏意识了。”童小军说,“曝出来一件事,大家便只关心这一个问题,所有的看法都是支离破碎的。事实上,校园欺凌、留守儿童、流浪儿童等问题,都是整个儿童保护系统的一部分,中国目前还没有从制度层面形成一个儿童保护体系。”
9.预防校园欺凌知识教育 篇九
主讲人:普昌信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多起校园欺凌引发的惨案,一桩桩、一件件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例让人触目惊心,也让我们更加关注校园安全。针对连续发生的校园安全极端事件,我们学校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和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同时,同学们也要学会一些面对欺凌的应急方法:
1.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终归大多数的同学与老师,以及社会上一切正义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会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万不要轻易向恶势力低头。
2.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迅速找到电话准备报警,或者大声呼喊求救。
3.如果危险发生,可用自己的书包、扫把、凳子、桌子等物来挡,可以躲避受到的打击;若是隔壁班发生危险情况,要赶快关紧自己班的门、窗,不让歹徒进来。
4.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 时向 老师、警察报案。不要让不法分子留下好欺负的印象,如果一味纵容他们,最终只会导致自己频频受害,陷入可怕的梦魇之中。
5.如果周围有人,要大声喊叫,引人注意,同时也要避免激怒歹徒萌生杀机,须以保全生命为第一考虑。
6.要冷静面对,巧妙运用机智逃离。
7.找机会逃到人多的地方求救,或躲入商店、民宅。
10.预防校园欺凌宣传标语 篇十
2·手中有爱花似锦,足下留情草如茵。
3·预防校园欺凌,做遵纪守法、互助互爱的好少年;杜绝校园欺凌,珍惜同学情谊,从我做起,远离戾气,杜绝欺凌,走向文明。
4·“可怕的不是施暴者,而是你们这群视而不见的旁观者。”
5·出现校园暴力,学校负责人需及时与涉及到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保证家校沟通透明。
6·和谐校园,安全校园。
7·真心真爱献出来,上下友爱创未来。
8·学生快乐成长,学校繁荣和谐。
9·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现在的校园暴力都是出于他们胆小怕事,别人跟着做什么你就喜欢跟着做什么,这种跟风成为了一种潮流。但正是因为这种潮流成为了我们的伤疤……伤疤是会结痂,但是碰了还是会疼~伤疤上的痂落下来也会有疤印,有些伤疤在心里是愈合不了的。
10·人类需要共情
11·开展相关的专题教育。
12·中国人口素质偏低是公认的,所以别把所有教师想的那么神圣。都是受过教育的,可有些人,也包括教师,许多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都比他们有教养,有素质。
13·关注安全生产,确保校园平安。
14·你被冷落你被鄙夷你被推上风口浪尖受尽伤害!
15·不甘心于别人的欺凌,但奈何自己却如此平庸。
16·警校手牵手,共同创平安
17·你得和我一样,才算道歉。
18·严禁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放学回家一定要排好路队。
19·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20·无数双黑洞盯着你几乎快要窒息!
21·我背弃我自己
22·顺手捡起的是一片纸屑,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是一块污迹,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23·如果欺负仅仅是口头或网络上的,告诉你的孩子不要理会那个侵犯者。有时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应或是被欺负者并未因此而担惊受怕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失去兴趣,事情就过去了(当然,但愿他们不是继续去搜寻下一个目标)。
24·百行文明为先,万事安全为重。
25·抵制校园欺凌
26·你我文明一小步,校园文明一大步。
27·别让书生举起拳
28·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
29·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
30·你生活在光亮里
31·为了师生员工的安全幸福,请积极参与校园平安建设。
32·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及敲诈勒索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在欺凌过程中,欺凌者会对受害者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33·生活因文明展现美好,相处因和谐彰显智慧。
34·在雪崩之前,没有一朵雪花是无辜的。
11.预防校园欺凌事件主题讲座 篇十一
主讲人:王会元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很高兴能和你们在一起来谈谈有关校园暴力的问题。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一问同学们——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是哪一天?从1996年起,我国就规定每年三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
之所以我国要确立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是因为中小学生中相继出现了因思想、心理、行为上的偏差而引发的伤亡事件,暴露出了当前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具有普遍的安全隐患,这也对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校园暴力!
在校园暴力中主要就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我国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的同学会对被欺负的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下面我列举今年发生的一些校园暴力事件:
3月,青岛市李沧区夏庄路某中学校园门口,初三学生小欣被几名女同学拳打脚踢、扇耳光、雨伞打头,小欣被吓得3天没敢去上学; 4月,青岛市四方区16岁的男生小黄,因为上课时与女同桌扔纸条起了矛盾,放学后被女同桌约来的几名男生拖到学校外暴打一顿,并被连捅4刀
7月,即墨市七八名女孩对一名同校女生狂扇耳光3分钟 此类中学生群殴事件并非青岛市所独有,全国省市或多或少都存在校园暴力。
今年7月6日下午,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田马初级中学,几十名初中学生,在距离学校仅200米远的一家书店前,手持铁棍、刀具群殴。此次群殴事件中,初三学生韩强(化名)被另一名初二学生用刀捅至靠近心脏的要害部位,经抢救无效死亡
9月25日晚,江苏省南京市南湖路上,两名中学生为争夺女友,共纠集27名中学生火拼。他们手持棍棒,“个个都很凶猛”,从一小巷中辗转打到南湖路大街上,幸有路人及时报警,双方在110赶到后各自领人逃散,混战中数人受伤
在众多的校园暴力事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从学生自身方面,由于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问题而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中学生大多是由本街道各个小学升上来的,也有少量外地转进来的学生,人数上百,形形色色,所以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学生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同学也都是陌生的,在原学校长期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性也不同,行为观念相差比较大,所以,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容易产生摩擦和矛盾。祸从口出,有些学生语言不文明,脏话随口而出,容易被人误解,产生矛盾,结果同学双方争吵,恶语相向,矛盾进一步激化,发生打架事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甚至还会引发社会人员参与的群体斗殴这样的恶性事件。
二、结交一些辍学的同学和社会不良人员,近墨者黑。比如有网瘾的、抽烟的、打牌赌博等等而引发的学生矛盾事件。
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往往与社会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当前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化现象、不良风气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腐蚀和影响,特别是一些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游戏充斥着大量的凶杀械斗,腐蚀学生的心灵,使得学生经不起诱惑,不自觉地模仿,学会了用以暴抗暴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冲突,致使校园暴力频频上演。再就是社会、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过分渲染,及个别学生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对学校责任的过分苛求,助长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因为男女生不正常交往,争风吃醋而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
这类事件往往是由于男女生交往过度,关系不正常而导致的,所以我们男女生之间一定要正常的交往,正确的交往。
四、家庭因素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家庭环境能否让学生健 康的成长,起的作用很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说得 非常有道理。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父母的个性特点、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学生总爱用暴力解决问题,他的父母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比 较偏激,所以导致孩子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一位心理学家说:“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摇篮。只有健康的家庭,才能给孩子健康的成长 环境,而一颗健康成长的心灵会在家庭环境中体会到幸福与快乐,反之则不然。”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家庭的健康都是保持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很多问题可以从父母、家庭里找到原因。
许多家长从小就向学生灌输的是在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错误观念。不少家庭的父母因孩子是独生子女就对其溺爱、娇惯,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有较严重的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发泄自身的愤怒。家庭暴力、父母离异,忽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满脑子闪现的都是打架斗殴、强者为王的画面,一旦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便会发泄出来,打架斗殴也就在所难免了。
五、“哥们”关系,所谓的讲团结,讲义气而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打群架就是因为同学互相帮忙、好朋友帮助调节问题,结果越调越乱,发生打群架事件。
六、学生心理年龄的原因,我不否认学生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学校、社会对校园暴力都要担负一定的责任,但我也不能说,学生自身对校园暴力的产生没有一点儿责任。事实上,绝大多数施暴者本人就是学生。在每一届学生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存在某种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性格缺陷问题。首先,从青少年这一群体身心发展的特点看,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加之面临考试、升学等诸多人生选择的压力,遇事往往不冷静、易冲动、敢冒险,处理问题也常常不计后果。一旦与同学、老师产生矛盾,就很容易采取一些过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其次,从个别的人格特质看,一部分学生性格偏执、过激,遇事不冷静,钻牛角尖,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间矛盾或语言摩擦,也会使其难以承受或丧失控制力,就会演化成极端的暴力倾向,催生出校园暴力事件。
以上这些就是校园暴力所产生的主要原因,俗话说,对症下药,我们现在知道了校园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那我们就要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我总结了一下,预防校园暴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终归大多数的同学与老师,以及社会上一切正义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会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万不要轻易向恶势力低头。而一旦内心笃定,就会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让坏人不敢冒然攻击。
第二、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在能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声呼喊求救。碰到施暴者应尽量保持镇静,不要惊慌,有勇有谋地保护自己。无论如何一定要记住施暴者的人数和体貌特征,以便事后及时报警或报告老师。最好还是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坏人进行周旋,达到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巧妙制服坏人的最佳效果。
第三、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申诉报案。不要让不法分子留下“这个小孩好欺负”的印象,如果一味纵容他们,最终只会导致自己频频受害,陷入可怕的梦魇之中。
告诫大家:千万不能因为一时害怕而选择怯懦,不报警只能助长施暴者的嚣张气焰,他们不仅还会不停地来纠缠你,而且还会继续危害其他同学。
对你们学生来说,让“暴力”远离校园,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
每个同学都要树立正气,这样才会形成学校的正气,这就要求我们同学要按中小学生守则要求自己,养成举止文明、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好品德和好习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十要十不要:
①要举止文明,不要口出脏话,随意骂人。②要自尊自爱,不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③要尊重他人,不要出口伤人或戏弄同学。④要团结互助,不要欺弱怕强。⑤要礼貌待人,不要打架斗殴。⑥要强身健体,不要喝酒、吸烟。⑦要友谊为重,不要早恋。
⑧要参加有益活动,不要看不健康的影视图书。⑨要遵守秩序,不要围观、起哄。
⑩要加强法纪学习,不要个人意气行事,我行我素。我们的同学做到了这“十要十不要”,那滋生“校园暴力”的土壤就会彻底的铲除。
老师、同学们,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这荣辱相伴的整体,让我们共同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提高安全意识,在全校形成一个“人人关心校园安全”的浓厚氛围,做到警钟长鸣。
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预防校园欺凌,坚决不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欺弱。共创和谐校园,从你我做起,从大家做起,从现在做起。
谢谢大家!
永昌九年制学校
12.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记录 篇十二
活动主题:反对校园暴力、珍爱和谐幸福
活动时间:2021年5月24日
活动地点:教室
主持人:张煜淇
参加人:全体同学
引导语:每年校园发生的欺凌的事例很多,那么校园应该如何杜绝呢?我们可以通过校园欺凌主题班会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校园欺凌的危害。
教育目的: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校园欺凌的危害。
2.使学生掌握面对校园欺凌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互帮互助,共建平安校园。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校园欺凌的危害,学会正确面对校园欺凌,保护自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
同学们都知道校园是一个供我们读书和掌握知识的地方,这里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但是,如果这片圣洁的土地上因充斥着暴力而失去生命,将是何等的悲哀啊!“暴力”,它不但可以摧残你的肉体;还可以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走向弯曲;更能使人的精神受到痛苦的折磨,严重时,能威胁你身边的人的生命安全。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就是“反校园欺凌,建平安校园”。
二、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三、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四、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一)校园欺凌常见情形:
1.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
4.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
5.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二)预防欺凌的办法: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欺凌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欺凌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
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欺凌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这也是防范校园欺凌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第四、要慎重择友。
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五、课堂小结
13.预防校园欺凌教案主题班会 篇十三
引导语: 跨进校园,走进平安。反对欺凌,你我共同责任。
一、班会目的 :
1、认识校园欺凌的行为,不欺负同学,不做“小霸王”。
2、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3、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校园欺凌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准备:
校园欺凌视频及ppt图片,主持人,卡纸。
四、活动流程:
(一)、开场白主持人:
1.A: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总所周知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在美好的年华里我们在这片净土中享受着童年与青春,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因此我们要在这片净土中学会拒绝暴力,预防暴力。
2.B:珍爱生命,远离欺凌。让校园正气之风吹遍到每个角落来抵制邪恶那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校园欺凌下面请观看关于校园欺凌的视频。
(二)、观看关于校园欺凌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校园欺凌
(三)用ppt放映日常本校内出现的关于校园欺凌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校园欺凌行为有哪些;
(四)观看图片后请同学讲述阐述自己的观点,共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校园欺凌现象”,并一起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1、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五)各抒己见: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1、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的身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六)面对校园欺凌应如何应对:
1、老师给每组下发卡纸让学生讨论后自己在卡纸上写上应对措施,写完收起并粘贴成一个心形,让学生分组派代表上台讲述他们的每组的应对措施。
2、老师讲述应对方法: 遇上校园欺凌怎么办 民警教你牢记这五招:
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警方建议学生们要注意以下五点:
(1)、寻求帮助:不要害怕向外界寻求帮助的行为会造成更坏的结果,当自我能力无法解决被欺凌的事实,应该主动积极的将受到欺凌的事情向第三方进行求助,求助的渠道很多,常规的求助对象有父母、老师、学校、社会公益组织。执法机关等。
(2)、保护自己:被欺凌不需要懦弱,需要的正当合法并且有效的保护自己,逃避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却解决不了后续的成长问题。性格的养成是众多小事件慢慢的积累而成,一个逃避问题的孩子,始终会遇到无法逃避的生活。
(3)、锻炼身体: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校园欺凌表象上的伤害大多来自肉体,锻炼身体以保证自己不会是被欺辱的对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上学和放学尽可能结伴而行。
5、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六、总结:
校园欺凌不仅仅指的是身体的侵犯,比身体侵犯更严重的是心灵上的歧视,作为老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我们的学生,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关心帮助
14.预防校园欺凌承诺书 篇十四
提高安全意识
预防校园欺凌
校园本应是社会最文明和谐的地方,可近年来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逐渐增多。所谓“校园欺凌”,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多发生在中小学,蕴藏着复杂的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防止校园发生此类事件,下村乡中心小学举行“提高安全意识,预防校园欺凌”手抄报评比及主题班会活动。
校园欺凌对于被欺凌学生造成的伤害通常是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双重伤害,并且留下的阴影长期难以平复,也使部分受欺凌者发生恶性变化,由受欺凌者变成欺凌者或者
化为欺凌者的帮凶。同时对于欺凌者而言,将形成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受到刑事追究。校园欺凌也严重影响着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破坏着社会秩序。
怎样自我预防?
1.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
2.必要时,向路人求救,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
4.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得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
5.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
6.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7.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要及时找老师解决。
8.上下学、独自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9.同学间要协作活动,加强团队互助意识。
10.严禁携带管制刀具。
11.远离暴力游戏、暴力性动画片及电视剧。不要沉迷于网络
【预防校园欺凌承诺书】推荐阅读:
预防校园欺凌应急预案09-18
预防校园欺凌责任书10-21
小学生预防校园欺凌方案07-12
小学预防校园欺凌演讲稿10-17
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制度和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07-19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二年级07-22
预防校园欺凌家长会校长发言稿10-07
校园火灾的预防与逃生07-12
预防校园伤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