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出口俄罗斯分析(精选7篇)
1.纺织品出口俄罗斯分析 篇一
导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数额越来越大,国际上原先的关税贸易壁垒也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逐渐减少,但新型的绿色贸易壁垒却取而代之,成为我国目前纺织品出口的最大的限制和障碍。本文通过研究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和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方式,从而找出能让我国纺织品出口商从容面对当今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的方法。1.2 研究的现状
纺织品的出口一直是我国热点,很多学者和教授从各个方面对出口的贸易壁垒做了深入的研究。有从区域划研究的,有从产业政策方面研究的,有从纺织品技术差异来研究的,也有从各项国际认证方面来研究的。卓小苏(2007)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消费者对纺织服装产品的要求必然水涨船高。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和市场优势设置贸易障碍,迫使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贸易与技术水平,企业如果不能紧跟时代潮流,最终摆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目前中国大部分出口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型企业,无论是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产品开发能力和获得最新信息的能力方面都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甘世定和甘敏(2007)提出随着我国加入 WTO,国外对我出口产品的关税逐步下调。与此同时,技术、环保等非关税壁垒却将日益增强。也就是说,入世后随着我国加入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进程,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税门槛越来越低,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步弱化,但绿色壁垒这一非关税壁垒问题却日益突出,而且有加剧的趋势。从目前情况看,绿色壁垒对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程度已超过了反倾销案件的影响,成 1 为入世后影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一个最大问题。于长永(2007)认为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引起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限制进口的一种措施,绿色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出口的一大问题。随着纺织品配额逐年取消,中国纺织品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纺织品的绿色壁垒。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成为提高我国纺织品竞争力的关键。面对这一情况,我过出口企业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何兰花,潘文琼(2007)认为绿色壁垒客观上是由于各国的环境标准的不一致所导致,主观上则是由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所引起。绿色壁垒具有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特点。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的纺织业在开展绿色营销方面具有较强的原料优势,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破除绿色贸易壁垒。何虹(2007)认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受绿色壁垒限制的影响也愈加明显,因此对这种影响不可小视。研究我国纺织品出口如何在跨越绿色壁垒的同时更好的利用它,使经济和贸易尽快适应国际市场,成为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适应国际贸易的新局面,我国政府应建立预警机制,狠抓环保和落实国际标准,双方联手,增强跨越绿色壁垒的能力,并结合我国实情,走健康、绿色、高效率、技术型的产业发展之路。1.3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了解相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然后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研究出来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1.4 创新点
本文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问题的解决方式不同于其他人研究的那种依靠技术提高或者取得认证或者依靠政府倡导机制来完成,而是在于提出走绿色路线,打出环保牌,从绿色贸易壁垒的根本上来解决问题。倡导通过各种方式使得我国纺织 品在国际上树立绿色的形象。
2 绿色贸易壁垒的阐述
2.1 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发达国家为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在国际贸易中以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立法制定一系列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以限制不符合其生态环保标准的国外产品进口。由于其具备合法性,绿色壁垒近年来日趋,并呈加快发展的态势。2.2 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
绿色贸易壁垒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1)绿色关税制度
发达国家对一些污染环境和影响生态,可能对环境造成威胁及破坏的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和禁止商品进口,甚至对其实行贸易制裁。但是,在标准的实行上常常内外有别,明显带有歧视性的规定,可以说是以绿色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2)绿色技术标准制度
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技术优势和垄断地位,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对进口产品不分国别一律采取非常严格的技术标准,事实上导致发展中国家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3)绿色环境标志制度
绿色环境标志又称绿色标签,是环保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发展中国家产品为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必须提出申请,经批准取得绿色环境标志。目前已有40多个国 家和地区推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并趋向于协调一致,相互承认,对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形成了巨大的障碍。(4)绿色包装制度
发达国家制定了较高且比较完善的包装材料标准、包括废弃物的回收、复用和再生等制度,是为了防止包装材料及其形成的包装废弃物给环境造成危害,结构不合理的包装容器可能损害使用者的健康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但某些过于严格的绿色包装措施,则可能事实上妨碍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引发贸易争端。(5)绿色补贴制度
发达国家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内部采用比较宽松的环境标准,这些国家的产品就不必支付高昂的环境成本,与本国产品竞争时就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其实质是政府在对企业及其产品提供消极的环境补贴,所以进口国基于保护环境和本国的利益而有权征收反补贴税。(6)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指国家有关部门为了确保人类及动植物免受污染物、毒素、微生物、添加剂等的影响,对产品全面的严格检查,防止超标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影响最大的产品是药品和食品,为保障食品安全,许多国家采取了严格的检疫制度,有些国家通过立法建立了近乎苛刻的检疫标准和措施,形成了实质上的贸易保护。2.3 绿色贸易壁垒的性质
从性质上看,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两面性:
第一,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性。实施正当绿色壁垒的进口国,是出于保护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的动机。正当的绿色壁垒反映了各国对环保的普遍重视,是世界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第二,贸易保护主义方面的消极阻碍。实施不正当绿色壁垒的进口国,是指进 口国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其抬高本国环保标准实际上是为了构筑阻挡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障碍。其行为主要有两种表现:其一,对特定国家的相同产品给予歧视性待遇。其二,对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实行双重标准。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贸易领域的环保水平以适应它。2.4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1)名义上的合理性
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世界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行贸易限制和制裁措施之实。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很自然地关注环境问题,对于那些可能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商品和服务表现出了高度敏感性。绿色贸易壁垒正是抓住了这一共同心理,使贸易保护在名义上和提法上有了合理性的巧妙性。
(2)形式的合法性
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范畴,但其不同之处在于绝大部分的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的,而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则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和基础。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通过有关国际组织及国际会议先后制定了许多多边国际环保协议、规则。它们在形成国际环保习惯法以及在对国际贸易造成冲击和影响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保护内容的广泛性
绿色壁垒保护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涉及到与资源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有关的许多商品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达到一定的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亦产生巨大压力。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同时,由于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措施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因此在具体实施和操作时,也很容易被某些发达国家用来对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随心所欲地加以刁难和抵制。(4)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如进口数量与配额等相比,绿色保护壁垒具有更多的隐蔽性。首先,它不像配额和许可证管理措施那样,明显地带有分配上的不合理性和歧视性,不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其次,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各种检验标准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烦琐复杂,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例如,1995年4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展实施“国际环境监察标准制度”,许多国家利用此标准限制和拒绝产品进口。(5)较强的技术性
即对产品的生产、使用、消费、和处理过程的鉴定都包括较多的技术性成分。
3 绿色贸易壁垒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3.1 纺织品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1)致癌偶氮染料。该类染料可以分解成MAK(Ⅲ)A1及A2 组中芳香胺类的偶氮染料, MAK(Ⅲ)A1及A2是德国联邦健康总署每年公布致癌物质最大浓度。A1类为对人体疑有致癌性,A2类为对动物疑有致癌性。MAK(Ⅲ)A1及A2共22种芳香胺结构经证实,不需要经过还原裂解为致癌芳香胺,即能对动物致癌。
(2)重金属盐。重金属盐可能是由化学产品中催化剂残余、染色氧化剂、染料以及一些固化剂、阻燃剂等助剂所带入。一旦被人体吸收即会在人体的肝肾中积累,对健康造成损害。这些重金属为砷、铅、镉、六价铬、汞、镍、锌、锑等。
(3)甲醛(释放甲醛及游离甲醛)。可能是由固色剂、树脂整理剂、粘合剂、阻燃剂、柔软剂、防腐剂等助剂所带入。甲醛刺激人体皮肤及粘膜,引起过敏、搔痒及皮炎,也会引起呼吸道发炎,甲醛与含氯的催化剂还会诱致癌变。内衣产品和儿童服装对甲醛含量要求有严格的控制。(4)五氯苯酚。浆纱时常加防腐剂——五氯苯,染整前处理过程中部分被排入废水,部分酚残留在织物上。由于五氯苯酚在天然降解中较为稳定,致使其留在织物上的五氯苯酚导致癌变。
(5)农药。许多农药如DDT、HCH(666)、毒杀芬、艾氏剂等都能残留在纤维原料上。农药含量较高的纤维原料如棉花制成服装后,在与人体的接触过程中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6)染色牢度。人体的汗液及唾液中酶的作用,会促使染料分解;纺织品在水洗及摩擦过程中会使染料脱落而引发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问题。3.2 纺织服装行业绿色壁垒的新趋势
当前国际纺织服装行业绿色壁垒的发展已经呈现新的趋势。
(1)绿色认证制度日益严格。如美国和欧盟规定,只有获得ISO 9000认证的服装企业所生产的服装产品才能参加其展销会;欧盟要求服装产品从生产前到制造、销售、使用以及最后处理各阶段都达到ISO 9000 系列标准,纤维、服装贴上生态标签方可进入欧盟市场。
(2)环境标志日益国际化,标准水平逐步上升。目前已有40多个发达国家实行环境标志认可,如德国“蓝色天使” 标志,美国“能源之星”标志,欧盟采用的纺织品生态标签(Eco-Label)最为苛刻,对产品各方面限制更加广泛。
(3)绿色标准日益严厉。国际生态纺织品研究和检验协会根据市场变化,发布了Oeko-Tex Standard 10年版本,修改期从两年缩短到一年以下,被检测和禁用的纺织化学品不断增加;欧盟2006年起实施化学品注册、评估和许可(即REACH)后,我国出口欧盟的纺织品有70 %因染料和纺织化学品受到影响;2006年10月欧盟议会正式通过决议,规定欧盟市场上制成品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含量不能超过质量的0.005 %,使我国众多行业出口受到巨大影响,而纺织服装业首当其冲,势必大量增加生产成本。(4)检验手段和要求日益提高。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高灵敏检测设备进行精密分析,大大提高检测标准。如对十大类重金属的检测,砷、钽等直接与皮肤接触的限值分别为0.2 和0.8 mg/kg,纤维聚合过程中要求有机化合物的释放量不能超过1.2 g等。
3.3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一直受到国际纺织品贸易体制的严重制约,配额品种不断增多,且配额品种的设置主要是针对我国出口的强项。加入WTO后五年的过渡期已经结束,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纺织品、服装贸易领域的一体化待遇,其中包括美国、欧盟、加拿大、土耳其等设立配额限制的国家和地区分别对我国出口的部分类别的纺织品及服装产品取消配额限制。当然,国内现行的外贸体制、出口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等问题也影响我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的发展。但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准入,二是竞争力。3.3.1 对市场准入的影响
“绿色壁垒”限制了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纺织品及服装进入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经济实力和先进技术优势,通过国内立法或特定区域性环境标准,限制别国产品的进入。目前,发达国家对不符下列合标准的产品限制进入市场:PH值、甲醛含量、偶氮燃料、颜色坚牢度、重金属残留物、农药残留物、防霉变物质、防静电剂等。我国纺织品或服装由于重金属残留物超过标准,或因未取得环境标志等原因,被限制进入市场的情况也很多。3.3.2 对竞争力的影响
“绿色壁垒”在很多场合下,并不表现对产品市场准入的直接限制,而是通过环境标准的设置或提高原有环境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成本,削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据报道,深圳出口下滑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企业对非关税技术壁垒形式估计不足。这种非关税技术壁垒已让深圳企业尝到苦头。另一方面,技术壁垒的制定者也为其 本国企业找到了赚钱机会,如一家深圳制衣厂反映,欧盟进口商要求出口产品必须使用欧盟国家生产的“环保染料”。与市场准入相比,“绿色壁垒”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刻。因为受某种环境标准制约而影响市场准入的产品,往往是具体的、个别的,而因“绿色壁垒”而涉及到产品竞争力的却是普遍的、经常的。3.3.3 给纺织品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
环保问题一直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与周边地区相比,我国纺织企业在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方面显得较为落后,这成为我国纺织品出口的障碍,中国每年的纺织品出口量,2005年据中方的统计是110亿,而美国方面由于加入了经香港转外销的数量,统计为136亿。显然,纺织品作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重要产品,在外贸出口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美国特殊保障的门槛一经设立,纺织品出口就出现大幅下降。
3.4 我国纺织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
(1)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我国出口到他国的纺织品价格低,严重影响他国纺织品在本国的竞争力。因此,为了维护竞争中的支配地位,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对我国纺织品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力度,以达到限制我国出口,保护本国市场和纺织业的目的。
(2)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决策者和广大企业家似乎还没有对绿色贸易壁垒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前几年我国已开展了 ISO14000 认证工作,但是这项工作在国际和国内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都还远远不够,仅仅处于起始阶段。就现实的状况而言,我国纺织企业是难以面对国际上不断发展强化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我国大多数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对国际标准和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性手段缺乏深入地了解。此外,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限制大都发生在欧盟及美国。
(3)我国纺织品的相对弱质性。发达国家利用信息产业的成果从事技术及资本 密集型纺织品的生产,产品侧重个性化、流行化、环保化和高档化。我国的纺织品单位产品价值较低,创汇能力差。虽然中国纺织业正逐步向产业升级目标努力,但出口的纺织品多为无品牌的中低档产品,质量不高、附加值不高。而且我国纺织品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廉价的劳动力成本。
4 针对纺织服装绿色壁垒的对策
4.1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我国应该认识到绿色营销已成为21世纪营销的主题。面对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企业除了积极开展绿色营销已别无选择。绿色营销的开展不仅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且由于绿色产品的大受青睐还可以使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纺织服装企业应及早树立绿色营销观念,从战略的制订到具体实施过程都应始终贯彻一种绿色理念,而不能消极回避或通过抗争去减弱绿色壁垒的阻碍。
4.2 不断推进纺织品服装技术的进步
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为我国企业实现技术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企业的技术进步往往是循序渐进式的。而在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技术进步方式的往往是飞跃式的。例如,1994年7月德国的《食品日用消费品法》第二修正案禁止使用可释放种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在这一法案出台之前,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动因,我国对禁用偶氮染料的替代品研究很少。消费品法颁布以后,世界市场的绿色需求促进了我国对替代品的研究。同时国内企业同国外技术领先的染料企业合资,不仅给国内企业带来了环保理念,更带来了资金和技术,因此也进一步带动了国内对禁用染料替代品的研究和生产。4.3 积极研发绿色纺织品和生态服装 由于绿色壁垒的广泛存在,国际贸易中对环境影响大的初级产品的比重逐渐下降,深加工产品和绿色产品的比重日益增大。对此,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应调整产品开发战略,大力开发绿色环保产品,把绿色纺织品、生态服装等作为出口的新的增长点。近代纺织品广泛采用人工合成染料的化学品进行印染加工,产品面貌得到很大改观但这些染料和化学品却有碍健康,而绿色纺织品是指无害和具有促进、保障健康功能的纺织品。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发上市的绿色纺织品具有防臭、抗菌、消炎、抗紫外线、抗辐射、抗冻疮、止痒、阻热、增湿等多种功能。生态服装是指服装选择的原料必须是品质受控制的以“综合方式”生产养殖的天然动植物材料如棉、麻、丝之类。这些服装不仅从款式和花色设计上体现环保意识,而且从面料到纽扣、拉链、别针等附件均采用无污染的天然原料,从原料培植到生产工艺也完全从环保,避免使用化学印染原料和树脂等破坏环境的物质。据行家分析,未来几年内,绿色纺织品和生态服装将大行其道。
4.4 使用清洁技术 变传统生产方式为清洁生产方式
清洁技术是指可减少或防止产生污染或不产生废弃物的技术。纺织业是典型的化工生产行业。具有各种可能的污染渠道,所以要加强环境管理。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就是ISO14000系列标准。它综合采集了各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的先进经验,提供了一套以减少环境污染的管理方法。我国政府目前正在大力倡导企业积极争取ISO14000认证,一方面通过认证提高企业的环保水平,另一方面也获得了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绿色通行证”。现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把认证ISO14000作为市场准入条件,对于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拒绝进口。所以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应积极采取清洁生产方式,争取获得ISO14000认证,这样有利于打破绿色壁垒。
4.5 努力提高纺织品服装环境标准水平
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但环境标准(也 称生态标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对于国际公认的限制或禁止在纺织品和服装上出现的各种有毒化学品,除甲醛外,其它指标我国都没有正式的标准对其做出限定,这种低标准的状况极不利于我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对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我国企业在进行纺织品服装的生产时,不应只满足于符合我国目前的低环境标准,而应参考国际染料权威组织和主要贸易对象国的环境标准法规,避免使用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有害物质。4.6 产品包装绿色化
绿色包装正成为绿色营销中引人注目且行之有效的一环。由于产品包装占用了大量物质材料,会污染自然环境或损害人体健康,而许多不可回收的包装物更是又污染又浪费。所以推行绿色包装的重要性日益上升。而且,作为最外在表现的产品附加成分,包装的绿色化无疑能最直接地向消费者传递绿色信息,在公众心目中树立绿色产品形象。所以绿色包装对于绿色营销的顺利实施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传统的纺织品服装包装大多采用塑料包装,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而急需绿色化。包装绿色化主要表现在:减少产品的包装物(如减少包装材料的厚度与层数);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使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物等等。4.7 争取获得绿色标志
在当今的绿色社会中,绿色标志无异于企业打破绿色壁垒、立足国际市场、赢得顾客,获得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现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实施了绿色标志制度,我国也已实施该项制度。获得绿色标志的产品就等于拿到了市场准入证。因此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应详细了解主要贸易对象国有关绿色标志的认证标准、程序,积极申请认证,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效益。4.8 开展绿色促销 树立绿色品牌形象
绿色促销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围绕绿色产品而开展的促销活动,传递有关绿色产品的绿色信息,其目的是通过绿色信息的传递来树立企业和产品的绿色 形象,使之与消费者的绿色需求相协调,从而吸引消费者、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销售。其二,绿色促销即“绿色的”促销。是指企业在促销过程中以“绿色”为指导原则。例如在促销活动中不污染环境、节约资源等等。通过在国际市场上大力开展绿色促销活动,树立起我国纺织品服装的绿色品牌形象,有利于改变我国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上较低档的形象与地位,提高档次,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力。
5 结语
今后的企业必须走绿色经营的路线才能在出口中从容面对各种贸易壁垒。“绿色壁垒”虽然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贸易壁垒,但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看,是一种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这种新的“游戏规则”,大家都必须遵守。面对绿色壁垒的中国企业必须强化绿色意识,跟上绿色消费为主流的21世纪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兰花,潘文琼.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7 [2]甘世定.浅谈纺织品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和应对[J].广西纺织科技.2007(1):40 [3]于长永.浅议应对纺织品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2):6 [4]何虹.纺织品出口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探析[D].天津纺织科技.2007(2):5 [5]冯双生,孙秀英.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面临的主要贸易壁垒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4):11 [6]卓小苏.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绿色壁垒的新趋势与对策[J].纺织导报.2007(4)[7]管增军.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出口的影响[J].集团经济研究.2007(1):41 [8]陈剑峰.原产地规则与纺织品服装出口[J].科技咨询导报.2007(2):117
[9]李德军,孙瑞富,惠永杰.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障碍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J].SSM.2007(1):5
[10]蒋杰生,董雅宇.中国服装业警惕出口绿色贸易壁垒[J].中国纺织.2001(4):22 [11]施用海.纺织企业如何提高产品的环境竞争力[J].宏观经济研究.2002(1):13 [12]王建华.生态纺织品认证不可忽视[J].中国纺织.2002(1):25
[13]董桂才.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J].市场周刊.2004(8)[14]杨蕾,王珏.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路径[J].中国投资.2005(9):29
[15]鲁德银.绿色壁垒的趋势、危害与对策[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2(6)[16]吴晓玲.国际服装贸易绿色壁垒[J].服装科技.2000(3):33
[17]严斌,赵银德.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3):56
[18]吴群,陈建琼.我国纺织品与服装出口面临的新贸易壁垒及对策[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4):24
[19]熊维.我国企业如何理性应对绿色贸易壁垒[J].经济论坛.2005(13):6 [20]金祥荣.贸易保护制度的经济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5):34
附录:开题报告
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及对策分析
一 论文结构
导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绿色贸易壁垒的阐述
2.1 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 2.2 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 2.2 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 2.3 绿色贸易壁垒的性质 2.4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3.1 纺织品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3.2 纺织服装行业绿色壁垒的新趋势 3.3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3.4 我国纺织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针对纺织服装绿色壁垒的对策研究 4.1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4.2 不断推进纺织品服装技术的进步 4.3 积极研发绿色纺织品和生态服装
4.4 使用清洁技术 变传统生产方式为清洁生产方式 4.5 努力提高纺织品服装环境标准水平4.6 产品包装绿色化 4.7 争取获得绿色标志
4.8 开展绿色促销,树立绿色品牌形象 结语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绿色贸易壁垒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者利用环境保护浪潮滥用环境保护条约、法律和规则的产物。它以其过高的技术标准、繁杂的检验检疫程序和各种环境标志、认证体系阻碍着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市场准入,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违背了WTO规则,影响了贸易自由化进程。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出口数额越来越大,国际上原先的关税贸易壁垒也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逐渐减少,但新型的绿色贸易壁垒却取而代之,成为我国目前纺织品出口的最大的限制和障碍。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和市场优势设置贸易障碍,迫使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贸易与技术水平,企业如果不能紧跟时代潮流,最终摆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所以通过研究绿色贸易壁垒成因,分析我国所遭遇的绿色壁垒问题,并从中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是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三 本文的创新点 本文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问题的解决方式不同于其他人研究的那种依靠技术提高或者取得认证或者依靠政府倡导机制来完成,而是在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然后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研究出面对绿色贸易壁垒走绿色路线,打出环保牌,从绿色贸易壁垒的根本上来解决问题。倡导通过各种方式使得我国纺织品在国际上树立绿色的形象,进而越过绿色贸易壁垒。
四 文献综述
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一直是我国众多学者和教授研究的重点,大家从绿色贸易壁垒的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卓小苏(2007)在《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绿色壁垒的新趋势与对策》中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环境保护的重视,对纺织服装产品的要求必然水涨船高。目前中国大部分出口纺织品服装的生产些企业,无论是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产品开发能力和获得最新信息的能力方面都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甘世定和甘敏(2007)在《浅谈纺织品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和应对》中提出随着我国加入 WTO,国外对我出口产品的关税逐步下调,与此同时,技术、环保等非关税壁垒却将日益增强。从目前情况看,绿色壁垒对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程度已超过了反倾销案件的影响,成为入世后影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一个最大问题。
于长永(2007)在《浅议应对纺织品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中认为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引起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限制进口的一种措施,绿色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出口的一大问题。随着纺织品配额的逐年取消,中国纺织品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纺织品的绿色壁垒,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绿色贸易 壁垒问题,成为提高我国纺织品竞争力的关键。面对这一情况,我过出口企业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何兰花,潘文琼(2007)在《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中提出了绿色壁垒客观上是由于各国的环境标准的不一致所导致,而主观上是由于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所引起。
何虹(2007)在《纺织品出口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探析》中认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受绿色壁垒限制的影响也愈加明显,因此对这种影响不可小视。研究我国纺织品出口如何在跨越绿色壁垒的同时更好的利用它,使经济和贸易尽快适应国际市场,成为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致谢
本论文的完成,首先要衷心感谢付信明老师和白玲老师的指导,付老师我撰写论文期间在很多方面启发我的论文的思路和并在学术方面对我有很大的启发,给我了很多关怀。在此特别向付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感谢图书馆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使我能够更好的借鉴前辈的精彩研究成果。感谢所有参考文献的作者及相关的杂志社或出版社。感谢一直在支持和帮助我学习工作的各位同学和朋友。同时,也要感谢四年来给我传授专业知识的所有老师们,为我完成这篇论文奠定了理论基础;衷心的感谢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对本文的辛勤评阅和指正,谢谢!
2.纺织品出口俄罗斯分析 篇二
(一)出口量逐年增加
纺织品行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特别是在解决就业、扩大出口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发展相较于其他国家非常迅速,出口额年年增加,连年顺差,是我国外汇收入中相对比较重要的来源(见下图)。
(二)绿色环境标准较低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国外的大多数产品标准都是基于产品的使用,并对产品生产制造的监管更加简洁、灵活。然而我们国家的纺织品生产标准却因我国纺织企业的生产水平情况而不同,一些企业认为标准太低,但另一些企业却认为标准太高,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要求、标准和评价,所以在不同的地区,企业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即使一些企业实施绿色环保标准,国家也很难依照法律法规来处理,更难以执行。综合来看,我国现有的纺织品标准中能够符合国际标准的还不到一半。
(三)环境污染相对严重
我国的很多纺织品企业只重视产品的数量和收益,而不那么重视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等环保问题,所以在中国,纺织品行业是污染度较高的行业。我国纺织品生产所产生的污染中,废水污染是最厉害的,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水资源与人们的正常生活。除此以外,纺织品的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还存在有毒、有害人类健康的一些废气、废渣、扬尘及噪声等,这些污染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非常不利于我国纺织品的发展。
(四)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地区
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出口过度集中在发达国家(地区),例如美国、欧盟、日本和我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地区,且每年的出口量在逐年上升,但对其他地区的出口却很少。这样的情况减少了对外贸易出口的弹性,增加了对市场的依赖性和不稳定性。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业出口的影响
(一)有利方面
1. 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
绿色壁垒是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发达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措施限制非绿色的产品进口,而我国现阶段部分纺织品出口企业水平都还很低,就会遭遇禁止出口及退货的现象。我们意识到,只有增强环保意识,提升产品的质量,加强发展高新技术的产品等,才能够突破绿色壁垒,才能使我国的纺织品有更远的发展。
2. 有利于企业重组
我国的很多纺织品企业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及工艺,降低产品的资源消耗,提高环保技术含量,以此来突破绿色关税壁垒。同时,我们还要加强行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明确地规定企业生产出口、耗能、工艺等问题,通过实现行业的整体管理进步,最终会带来我国纺织品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因此,绿色壁垒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的重组、出口行业管理体制的强化。
3. 为我国纺织品企业的出口带来新的机会
随着近年来世界绿色纺织品需求的不断上升,很多公司己经领先研发出了绿色环保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开辟了新的领土。如果此时我国纺织企业能提高技术,增强研发水平,先别人一步研发出绿色新产品,就会大大增加我们新的出口优势,也就能使我国的纺织品顺利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突破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关卡,为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创造更多的机会。
(二)不利方面
1. 出口市场范围变小
我国的主要贸易地4/5以上是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这些地区都是倡导绿色贸易主义的国家。我国推行绿色贸易概念比较晚,又长期不重视环保问题,所以,我国出口的纺织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部分发达国家的标准。如果发达国家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及在绿色环保方面的优势,通过国内立法,以此制定的高要求不适用于我们发展中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以限制别国产品的进入。那样,我国的外贸出口市场就会大幅度缩减,外贸出口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 增加出口成本
如果中国纺织品打算突破贸易壁垒进入国外市场,那么就必须建立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我国的纺织品企业就要不断改变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技术,严格要求产品的生产,制造、包装等过程绿色环保,这样会极大地增加纺织品的生产成本,削弱产品的竞争能力。
3. 增加贸易摩擦
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其纺织行业,往往会采取一定的贸易保护措施,限制从他国进口纺织品,这样的贸易壁垒导致了国家间的贸易摩擦。而且在世界区域贸易集体化的大趋势下,例如在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均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间制定统一的区域环境标准,极大地限制了区域外的产品进入该市场。这样,非区域内的国家将没有机会出口产品到他们的国家,致使出口的环境进一步恶劣。
三、绿色壁垒下我国纺织业出口的策略
(一)增强绿色纺织的意识
政府应该按国际标准指导和要求我国纺织品的生产加工,在前期采用强制性的政策,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生产意识,建立绿色壁垒警铃,时刻关注分析产品进口国的政策变化跟技术标准变化,使企业的生产能够跟上世界的轨迹,有利于企业更加准确地确定绿色经营目标、设定产品的绿色经营方案,为能够实施绿色经营策略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企业自身也要提高改变环保思想意识,树立环保及绿色观念。
(二)完善绿色纺织标准
政府要加快国际标准化组织框架的进入,同时提高我国企业产品标准,使其与国际标准同步,利用发展中国家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的要求,制定出适应我国、保护传统产业和特有资源的技术法规及强制性标准。从企业的角度考虑,企业需要争取通过ISO9000国际标准体系的认证,从而使企业产品更好地打入国际市场。此外,我国需要建立一个纺织品检验机构,在得到国际认可的前提下,既有利于我国对其他国家的产品建立贸易壁垒,也可以保护我国的产品。如果我国拥有自己的检测机构,它不仅有利于我国纺织工业的长期发展,而且可以帮助我国企业打开跨越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之门。
(三)研发先进的绿色纺织工艺
绿色纺织工艺的研发关键在于绿色新能源的研发,节能和节约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新技术提高产品的成本和原材料的利用率。绿色产品的设计是绿色纺织品研发的首要任务,绿色产品的设计要注重产品材料的选择,要结合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的设计需求,使产品在整个过程中都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要进行绿色生产。生产出的产品在质优价廉的同时又兼顾环保的绿色产品,也就是产品要选择清洁的原材料、能源,无论在卫生环境标准上还是在技术安全上都要符合绿色消费要求。提高产品生产过程的中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产品使用过后的废品应具有回收再利用的能力,确保对环境无污染。
(四)重点发展我国的绿色纺织品的生态区
政府要积极推动绿色的纺织生态区的发展,走产业集群化的道路。近年来,国际纺织品市场变化显示出绿色纺织品逐渐吸引了更多的购买者,尤其是比较发达的国家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绿色纺织品,同时也体现了当代社会人们对纯天然、健康等产品的追求。在中国发展绿色纺织生态区,政府应当加大支持力度,一方面,考虑国际消费市场的趋势,增加纺织品出口额;另一方面,发挥中国丰富的资源优势,解决中国的劳动力过剩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行业作为出口量最大、发展势头最好的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新的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严重阻碍。我国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突破绿色壁垒障碍、解决问题,实现贸易经济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因此,分析我国纺织品产业现状、绿色贸易壁垒对其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国际分工,绿色壁垒
参考文献
[1]张爱东.争议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出路[J].经贸论坛,2009,(4).
[2]邢洪涛,张亚军.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11).
[3]于长永.浅议应对纺织品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J].国际经贸,2007,(2).
[4]朴海锦.非关税壁垒应对问题[J].延边党校学报,2010,(6).
[5]徐华.纺织品出口受阻非关税壁垒[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01-25.
3.纺织品出口俄罗斯分析 篇三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纺织品服装出口原因
1.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科技的进步、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环保浪潮的高涨,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达国家纷纷以环境保护为借口构筑其绿色贸易壁垒
2.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
2.1绿色法规增多出口难度增加
世界各大发达国家大多按本国的生产技术标准和本国市场的需要,对纺织品和服装的市场准入标准颁布了法规。2008年6月1开始执行的REACH法规,是由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保护环境和国民健康为由首先提出,并通过WTO决议的对化学品注册、评估和许可的法规,其中对对纺品服装作了许多规定:(1)有害有机化学品的限制和禁止(2)偶氮染料的限制与禁止(3)重金属元素含量的严格限制(4)服装附件的质重要求。另外还规定:目前正在广泛使用和新发明的化学品,只要其产量或一次进口量超过1吨,其生产商或进口商均需向REACH中央数据库提交相关信息。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如果要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就必须达到这些国家法规的规定,完成注册。企业需要提供大量的数据、材料和报告,其中包括一些必须通过复杂、专业的技术检测和评估才能取得的报告,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并支付检测、评估,注册、许可费用等费用。这些认证的过程以及高昂的花费都极大的增加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难度。
2.2绿色技术标准提高、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
发达国家制定的生态技术检测标准在不断提高,比如当今国际市场认可范围最广的Oeko-texstandard100由德国在1992年制定后,每年修改一次,检测和禁用的纺织化学品不断增加。我国的纺织品服装技术虽然也在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的准入技术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要达到并追赶其不断提高的进口标准,势必会增加我国家产品的出口成本。增加的出口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产品检验和认证的成本、环境治理的成本和营销成本。
首先从原材料成本控制说起。要达到进口国的技术标准只有两个渠道,一是直接从发达国家高价进口原材料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这样成品的价格势必会上涨。二是采用本国的原材料,比如出口面料的企业,如果是用天然材料则涉及到种植环节,新的技术标准要求在种植的过程中采用有机肥料,除虫治病不用或尽量少用化学药品,这也势必会降低产量,提高原材料成本。
然后从产品检验和认证的成本角度来看。欧美一些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经销商,如德国知名女士内衣戴安芬、美国知名零售商西尔斯等全球知名企业已将生态纺织品认证作为采购下单的重要参考指标,要求进口的纺织品服装必须经过专业实验室检测,具备国际上的权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单据。生态认证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赢得更多订单的重要资本,带有绿色标签的纺织品服装售价通常要比同类普通纺织品服装高20%至30%。目前国际上几种普遍为欧盟、美国的买家所认可的生态纺织品认证标志包括生态纺织品标准100认证标志、欧盟纺织品环境标志、白天鹅生态纺织品认证标志等,根据企业的产品、认证环节不同、所需费用从几万到二十几万不等。此外还有针对企业的认证,如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涵盖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环境审计标准,环境标准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等内容。目前我国申请ISO14001认证的费用,仅咨询费、体系建立费用、审核费和认证费用一般需20——30万元,这些检验和认证的支出企业最终还是要加进产品的成本。
再从环境治理的成本看,纺织品的印染和后整理等环节是必须要用到化学药品的,排污不可避免。为了改善环境污染,企业对净化设备、污染物检测、技术革新,员工环保培训等费用的投入也必将加入产品成本。
最后从绿色营销成本来看。实施绿色营销,就意味着企业提供的是绿色产品,符合绿色技术和质量标准,绿色产品除了其实体部分还应包括其包装都应该是减少资源消耗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与绿色产品配套的绿色营销渠道要求选择绿色交通工具,建立绿色仓贮,制定绿色环保节能的管理办法。另外,绿色产品信息的传递也得通过绿色手段,如绿色广告。绿色推广,绿色公关等等手段。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就必须对产品本身、产品的销售方法做一系列改变,使产品以新的形象为顾客所接受,这些都需要重新注入资金,也就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总之,由于绿色技术标准的提高,我国纺织品服装的成本大大增加后,出口商品的价格必定随着上涨,我国多年来一直所凭借的价格优势弱化,进而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3贸易摩擦频繁,贸易风险增加
我国各主要出口市場国,如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水平,环境的标准都比我国要高很多,随着绿色生态的深入人心,绿色标准的制定和推进,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因为不符合发达国家的绿色标准而被召回、警告、撤柜或销毁的事件频发。2012年,欧盟非食用消费品快速通报系统(RAPEX)共通报不合格产品1939例。其中,中国产品通报高达1116例,占全部通报的57.56%,因违反欧盟REACH法规而被通报的案例为179例,占化学危险类型的46.37%。以上数据表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风险在增加,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遭受到的绿色壁垒比率提高,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
3.原因分析
3.1缺乏制定权
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配额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遏制作用越来越弱,这给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带来了一波上升的狂潮,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额连年上涨。然而整个市场份额是有限的,要想获得相对较多的经济利益,发达国际就逐渐利用绿色贸易壁垒来取代之前的关税,配额对不发达国家的限制。具体做法就是发达国家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并且根据情况不断提高,从而把不能及时跟上的国家挤出市场。目前,国际上有三大标准组织——ISO、IEC、ITU担负着标准的制定权,其中美、日、德等五国控制着制定权的60%以上,我国则不到百分之2%
中国是全球纺织品服装的最大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多年来超过50%。鉴于国际主要市场都集中在发达国际,那么要继续保持全球市场中的纺织品服装份额,中国纺织服装业就不得不接受这些由发达国际制定并且不断更新的环保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3.2科学技术落后
欧盟、日本、美国等发達国家一直致力于高科技、新型纤维的开发与生产,环保纤维、智能纤维等新产品不断推出:意大利多功能吸噪音面料问世、加拿大研发耐受型亚麻品种、美国研究将传导纳米涂层应用于纺织品、英国开发回收碳纤维技术降低织物成本、日本富士纺研发体感凉爽除异味功能面料等等。在纺织品服装的科研领域,发达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处于主导地位,产品科技含量、生产效率提高迅速,竞争优势明显。相比之下,国内化纤企业尚未形成自己的研究开发机制、专有技术和一定的生产规模,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纺织品服装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进而削弱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
3.3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
我国纺织品管理方式单一,一些中小型企业管理方式落后。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处于经验管理初级阶段,企业管理和信息化水平落后,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管理素质低,不适应现代市场环境的要求,比如我国绝大多数纺织品服装企业的战略决策权仍然掌
握在一人手中,企业中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有些企业市场开发、产品开发能力薄弱,甚至还存在依靠国家政策和政府保护的思想;有些企业的领导者忽视了对员工的激励、协调和支持,对员工依然是简单的指挥、命令;此外,企业内部的横向沟通机制也不健全,缺少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导致部门间相互争夺资源,协作性差,企业内耗严重。管理机制的不健全,高级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了我国纺织品企业在面对国际市场的时候,其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的薄弱。
3.4企业环保意识淡薄
我国纺织企业环保意识和观念淡薄。在德国政府颁布118种偶氮染料禁令后,国内有关单位对我国印染纺织品生产企业就此范畴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104种正在广泛使用。欧盟国家规定纺织品和成衣要有环保标志才能在市场上销售,然而在我国已已获得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0ek0-TexStandard100)认证证书的企业不足3%,大多数参与纺织品服装生产与出口的企业在绿色壁垒前不知所措。如今的纺织产品,绿色生产、绿色销售已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我国大部分的纺织品服装企业却如果仍然停留在老旧的只注意产品外在元素的吸引力,不注意产品内在绿色科技成分的提高,必然会被市场逐渐淘汰。
总之,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只有积极投入到降低产品能耗,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向国际绿色标准靠近才是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网站
4.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招标实施细则 篇四
日期:2005-9-19
来源: 中国服装协会资料库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和《出口商品配额招标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 招标管理机构
第二条 商务部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招标委员会(以下简称招标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二人、委员若干人。
主任由商务部主管部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负责人担任;委员由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外国投资管理司、机电产品进出口司、规划财务司的相关人员担任。
第三条 招标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定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以下简称出口数量)招标方案,包括:
1、确定招标类别、招标数量和招标时间;
2、制定投标资格标准并核定投标企业资格;
3、确定中标保证金的缴付比例;
4、其它需要在招标方案中明确的事项。
(二)发布招标的各类通知、公告、决定等;
(三)主持开标及评标工作,并审定中标结果;
服装——牛仔裤为您提供最新消息 I II
(四)受理招标办公室上报的企业上交数量以及数量转受让备案;
(五)审查中标保证金和中标金的收取及出口数量使用情况;
(六)其他须由招标委员会确定的事项。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负责招标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 招标办公室由主任一人、副主任一人、成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及成员由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相关行业协调部门的代表及有关方面的专家担任。
招标办公室采取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的办事规则。
第五条 招标办公室履行下列职责:
(一)拟订招标方案,对方案中有关投标资格标准等重大事项,由招标办公室组织行业代表讨论、表决,确定初步方案后,报招标委员会审定;
(二)按照投标资格标准确定投标企业名单,并报招标委员会审定;
(三)拟订招标的各项通知、公告、决定等并报招标委员会审定;
(四)确定招标管理相关的各类电子证书的统一格式,包括《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招标中标金交款凭证》、《招标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申领证明书》、《招标纺织品出口数量转受让证明书》等,并进行有关证书的电子传输和核查;
(五)核查企业交纳中标保证金、中标金等情况,并向招标委员会报告;
服装——牛仔裤为您提供最新消息 II III
(六)接受企业上交的出口数量,收回无法使用的出口数量,并报招标委员会审定;受理、批准企业出口数量转受让申请,并报招标委员会备案;
(七)检查、监督企业的出口数量、许可证使用情况,跟踪核查招标商品出口及市场变化情况,并按季度报招标委员会;
(八)办理招标委员会交办的有关招标的其它事项。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负责招标办公室的日常事务。
第三章 投标资格
第六条 投标资格
凡按国家有关规定享有出口经营资格、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在规定时段内在所投标类别上有对全球市场出口业绩的企业,均可参加投标。
前款规定的时段和出口金额标准由招标委员会在招标公告中公布。
第七条 投标资格审查
(一)初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及哈尔滨、长春、沈阳、南京、武汉、成都、广州、西安商务厅(局)(以下统称“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对所属地方企业的投标资格进行初审。在京中央管理企业的投标资格由北京市商务局负责初审,地方中央企业由所在地地方商务部主管部门负责初审。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并将初审结果报招标办公室。
服装——牛仔裤为您提供最新消息 III IV
(二)复审
招标办公室须在五个工作日内对投标企业资格进行复审,并将复审结果及有关材料报招标委员会审定。
第八条 审核投标企业的出口实绩以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计算采用商品10位码)为基准。
第四章 评标规则及程序
第九条 招标办公室须将招标方案报招标委员会审定。经审定后,招标委员会在指定新闻媒介上发布招标公告。
第十条 投标价格
投标企业自主决定投标价格。为防止出现不合理的低标价,招标委员会可视具体情况事先确定并公布最低投标价格,低于最低投标价格的标书和明显背离正常价格水平的高价标书均视为废标。
第十一条 投标数量
为了防止中标数量过分集中或分散,招标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各类别最低投标数量,并根据投标企业出口金额大小进行分档,设定各档企业的投标数量上限。
前款规定的最低投标数量和分档标准及投标数量上限在招标公告中公布。
低于最低投标量或高于投标数量上限的标书视为废标。
第十二条 投标方式
服装——牛仔裤为您提供最新消息 IV V
企业须在规定的时点前以电子标书的方式投标。截标、开标、评标等均以电子标书为准。各类出口企业在规定的截标时间内只能投标一次。企业在发出电子标书后,务必通过电脑接收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发出的标书到达反馈信息,在确认标书安全到达后,投标工作方告完成。企业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电子标书,视为自动放弃投标资格。
第十三条 评标工作由招标委员会主持,并按照本细则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确认合格标书。
第十四条 电子标书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作为废标处理:
(一)在规定的开标时间前企业主动向招标办公室申请废标的标书;
(二)超过规定的截标时间送达的标书;
(三)同一企业在规定的时点前送达两份以上(含两份)的标书,不论内容相同与否;
(四)其他根据本实施细则应被确认为废标的情况。
第十五条 中标企业的确定
将所有合格投标企业的投标价格由高到低进行排列,按照排序先后累计投标企业的投标数量,当累计投标数量与招标总量相等时,计入累计投标总量(即招标总量)的企业,即为中标企业。
如果在最低中标价位的企业投标数量之和超过剩余出口数量时,此价位的企业全部中标,但中标数量低于最低投标数量的除外。
第十六条 中标价格、中标数量的确定
中标企业的中标价格为其投标价格;中标企业的中标数量为其投标数量,如果在最低中标价位的企业投标数量之和超过剩余出口数量时,此价位的企业按其投标数量比例分配剩余出口数量。企业中服装——牛仔裤为您提供最新消息 V VI 标数量低于最低投标数量的,按未中标处理。
第十七条 招标委员会在开标当日以电子方式公布初步中标结果。投标企业如有疑问,可于公布初步中标结果日起两个工作日内向招标办公室提出。招标办公室须在公布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对初步中标结果报招标委员会审定。
第十八条 招标委员会审定中标结果后,须在两个工作日内通知招标办公室,公布中标企业名单。
第十九条 招标办公室须根据招标委员会通知,及时通过电子投标系统向中标企业发出正式中标结果。
第五章 中标金
第二十条 中标企业须按下列规定交纳中标保证金和中标金,且不得由其他企业代交:
(一)中标企业须在规定时间内以支票、汇票、汇款等形式将中标保证金汇到指定银行帐户(以到帐日期为准),并以电子方式发出《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招标中标金交款凭证》。无论中标出口数量使用情况如何,中标保证金一律不予退还。
(二)招标各批次各类别中标价格最高的10%的企业中标保证金为中标金的100%,其余中标企业的中标保证金比例为30%。中标企业必须将同一招标批次的各类别中标出口数量的中标保证金一次性交齐,不允许中标企业放弃部分中标类别的出口数量,而只缴纳剩余部分中标类别出口数量的中标保证金。
(三)企业在每次申领出口许可证前,按领证数量向指定银行帐户交纳相应数额的中标金余额,并以电子方式发出《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招标中标金交款凭证》。
第二十一条 在收到企业交纳的中标金后,招标办公室以电子方式发出《招标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申领证明书》。
服装——牛仔裤为您提供最新消息 VI VII
第二十二条 招标办公室应在中标保证金收取截止日后五个工作日内向招标委员会报告收取情况。
第六章 出口数量的上交、转让、受让和收回
第二十三条 企业可根据自愿原则将本中标出口数量通过招标办公室上交或转让。
第二十四条 企业向招标办公室上交出口数量的时间不得迟于出口数量当的7月31日,上交出口数量不计入浪费数量。
招标办公室在7月31日前收到企业上交的出口数量,其中已交纳相应中标金的,可予以退还,但中标保证金不予退还。
第二十五条 中标企业可在向指定银行帐户交纳拟转让部分出口数量的相应全额中标金后进行转让,也可以在交纳中标保证金后进行转让,剩余中标金由受让企业在使用出口数量时交纳。
第二十六条 转受让企业必须将双方同意进行出口数量转受让的申请以电子方式报招标办公室审批。受让企业必须是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具有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
第二十七条 当根据需要设立新的出口数量调剂机制时,按商务部批准的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 对企业上交的出口数量,招标办公室须在接受上交出口数量三个工作日内将情况上报招标委员会;对于企业的转受让申请,招标办公室须在受理后三个工作日内按照规定完成审批,并将电子《招标纺织品出口数量转受让证明书》定期报招标委员会备案,同时通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第二十九条 招标办公室须及时从上交出口数量企业或转让企业中标出口数量中扣除其上交或转出的出口数量,在以电子方式发出《纺织品出口数量转受让证明书》的同时,向受让企业以电子方式发出《招标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申领证明书》,并以电子方式分别通知有关发证机关。
第三十条 中标企业必须于出口数量当10月31日前将所有中标出口数量的100%中标金交至招标委员会指定的银行帐户。对于逾期未交纳100%中标金的中标出口数量,招标委员会将视为已无法使用而予以收回,且不退还已交纳的中标保证金,并将收回出口数量的20%计为该企业该类别当服装——牛仔裤为您提供最新消息 VII VIII 浪费出口数量。
第三十一条 对收回的、上交的出口数量以及其他剩余出口数量,招标委员会可以根据其数量大小决定实行再次招标或采取经商务部批准的其他方式进行处置。
第七章 出口许可证
第三十二条 出口数量招标中标企业名单及其中标数量,由商务部核准并下发各有关许可证发证机关及各地商务主管部门。
第三十三条 核发招标商品出口许可证除依据有关出口许可证管理规定外,还须同时依据由招标办公室以电子方式发出的《纺织品出口数量转受让证明书》或《招标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申领证明书》。
第八章 罚则
第三十四条 对招标过程中发生下列行为的,按照《出口商品配额招标办法》及《商务部行政处罚实施办法》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实施细则的作弊行为;
(二)以串标、虚报投标资格条件及以其它手段扰乱招标工作的行为;
(三)已中标而不按规定交纳中标保证金的行为;
(四)其它故意破坏招标工作的行为。
第三十五条 对于企业未按规定上交、转让,又未在出口数量有效期截止日之前领取出口许可证以及虽领取出口许可证但未实际使用的出口数量,视为被浪费的出口数量。
对中标出口数量浪费率<5%的企业,免于处罚;对5%≤中标出口数量浪费率<30%的企业,取消其服装——牛仔裤为您提供最新消息 VIII IX 下一年该类别商品投标资格;对中标出口数量浪费率≥30%的企业,取消其下两年该类别商品投标资格。
中标出口数量浪费率的计算公式为:
已交100%中标金但未使用的数量+收回中标数量*20%
中标出口数量浪费率=----------------
中标数量-转让数量+受让数量-上交数量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招标委员会在指定银行开立专用帐户,用于收取中标保证金和中标金,具体事务委托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办理。开户行和帐号信息由招标委员会在招标公告中发布。
第三十七条 纺织品出口数量招标的公告、通知等由招标委员会在《国际商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上发布。
第三十八条 未经商务部或招标委员会批准,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均不得发布与纺织品出口数量招标有关的规定、公告或通知等。
第三十九条 本细则由商务部负责解释。
5.纺织品出口俄罗斯分析 篇五
摘要: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绿色贸易壁垒给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有效地跨越有关纺织服装行业的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及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寻求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和妥善解决贸易纠纷的途径。
在纺织品贸易中,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竞争中却要遵循由发达国家制定的贸易秩序,这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纺织业的对外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国纺织品的出口。本文通过正确认识绿色壁垒的成因,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最后以绿色营销为思路,提高企业竞争力,突破绿色贸易壁垒,从而真正实现中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关键词:贸易摩擦
绿色壁垒
纺织生态标准
1引言
纺织品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我国是目前前世界最大的纺织品贸易国,加入WTO给我国纺织业带来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也明显看到,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一些进口国利用种种借口,不断地给纺织品出口国制造麻烦。我国每年有大批纺织品因不符合环保标准而出口受阻,或者未通过“生态性”检验而遭退货。情况表明,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进程,传统猫一般壁垒如关税、配额的逐步消除和弱化,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规避绿色贸易壁垒,增强纺织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是目前我国纺织业亟待研究和探讨的一大课题。
1.1选题背景
自2005年1月1日起,支配全球纺织贸易长达40余年之久的纺织品配额制度全面取消,这给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贸易国的纺织服装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7年全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实现进出口额1902.58亿美元,是全国货物贸易总顺差的6成,强劲拉动了总体贸易的顺差,对我国外汇收支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如此,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每年仍有大批纺织品因不符合环保标准而出口受阻或者未通过“生态性”检验而遭退货。种种情况表明: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配额已逐步消除和弱化,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和生态环境,采取了新的贸易壁垒形式——绿色贸易壁垒。它是近十几年来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的非关税壁垒,把环保要求与国际贸易联系,以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有关国际公约、法规、标准为依据,并以进口国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为准绳,以保护环境为由进行的市场保护。这种非关税贸易壁垒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日益成为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壁垒之一。
1.2研究意义
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虽然只是近10年的事,但目前已日趋全球化,并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前沿。绿色贸易壁垒与保护环境理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且受到WTO规则等国际条约承认其实施的合法性,因此,逐渐为许多发达国家普遍使用,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最大的障碍。在纺织服装贸易中,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主动权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竞争中却要遵循由发达国家制定的贸易秩序,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对外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绿色壁垒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1绿色壁垒的概念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Green Barriers,简称GBs,也称为环境贸易壁垒(Environmental Trade Barriers,简称ETBs),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绿色贸易壁垒通常是进出口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
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保护措施、法规和标准等,也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它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蓄意制造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标准,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从而达到贸易保护目的而设置的贸易壁垒。
目前,国际上经常使用的绿色壁垒主要有:第一,“绿色壁垒”,又称环境进口附加税,是指以环境保护为理由,对某些进口产品除征收一般关税外,再加征环境税。第二,“绿色技术标准”,以保护环境的名义,通过立法手段制定苛刻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进口。第三,“绿色检疫”,某些国家制定严格的卫生检疫标准,对商品中农药残留量、放射性物质残留量、重金属等要求十分严格、限制或禁止外国产品的进口。第四,强制性措施,一般是以进口产品的生产制造环境、方法、过程等不符合本国环境要求为理由,强行禁止某些产品进口。第五,环境贸易制裁,即一国以另一国违反国际环境跳跃为理由采取的强制性进口限制措施。第六,环境许可制度、环境配额等其他形式,其限制的又多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如初级产品、粗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客观上保护了发达国家利益,给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增加了难度。
2.2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
(一)、名义的合法性
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世界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行贸易限制和制裁措施之实。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很自然地关注环境问题,对于那些可能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商品和服务表现出了高度敏感性。绿色贸易壁垒正是抓住了这一共同心理,使贸易保护在名义上和提法上有了合理性的巧妙性。
(二)、形式的合法性
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范畴,但其不同之处在于绝大部分的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的,而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则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和基础。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通过有关国际组织及国际会议先后制定了许多多变国际环保协议、规则
(三)、保护内容的广泛性
绿色壁垒保护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涉及到与资源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有关的许多商品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达到一定的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亦产生巨大压力,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同时,由于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措施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因此在具体实施和操作时,也很容易被某些发达国家用来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随心所欲地加以刁难和抵制。
(四)、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如进口数量与配额等相比,绿色贸易壁垒具有更多的隐蔽性。首先,它不像配额和许可证管理措施那样,明显地带有分配上的不合理性和歧视性,不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其次,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各种检验标准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繁琐复杂,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
3我国纺织行业的现状与前景
(一)纺织行业面临的历史机遇
总体上,走势稳中趋升,因为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纺织业将有大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迈进,对纺织品的需求开始由呆暖为主转向以追求时尚和表现个性为主。到本世纪末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要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对纺织的数量、品种、档次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纺织工业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使纺织品日趋成品化、配套化、时尚化和个性化。
其次,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内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的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这势必要求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的改革速度大大快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再次,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纺织品在相当长时期内必须立足国内,特别是农村市场。目前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市场对服装需求潜力巨大。同时,我国仍具备劳动力和资源的比较优势,为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
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纺织品生产与供应中心已东移亚洲。过去垄断世界出口的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纺织品的主销市场。如美国几乎所有的纺织品都需进口。世界纺织品贸易迅速向成品化、高质量、时尚化转变,从而改变了国际纺织品市场的商品构成。主要表现为:服装和制成品已成为纺织品贸易的主体;化学纤维及其制成品的贸易比重上升;世界高科技的发展,大批新型合成纤维的问世,扩大了纺织品的服务领域,产业用纺织品在世界市场上取得了新的地位;同时对纺织品的时尚化、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致使纺织品贸易向小批量、多品种、多变化、快交货、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我国内销纺织品的消费水平,取决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未来5——10年内纺织品的消费,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纺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将有所减缓,但绝对量仍有较大增长。在外销市场上,总体上看,未来3——5年内世界纺织品服装需求仍然较为旺盛。
(二)纺织行业前景分析
纺织工业面临着国内、国际十分有利的发展环境,同时,也面临着外部的和自身的诸多不利因素。
一段时间内,纺织工业生产将继续以较低的速度增长;纺织品市场将平稳发展,不会有大的波动;纺织品出口有望以一定的速度增长,考虑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增幅可能减缓。
扭亏曾增盈将显现成效,行业经济效益将继续回升;纺织行业总的经济形势会有所好转,好转的程度取决于全行业结构调整力度和企业机制转变的步伐。
1、纺织品服装出口将继续增长,但增幅会有所下降。
2、国内农村市场增长较慢,今年刺激农村消费的措施将有一定的时滞,城市又处于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之中,衣着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将会下降到10%左右。城市居民追求品牌,农村市场对物美价廉的纺织品需求较大,而产业用、装饰用、家用纺织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6.纺织品出口俄罗斯分析 篇六
一、低碳经济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低碳经济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而言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 发展低碳经济会产生绿色壁垒和新贸易壁垒, 将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阻碍。另一方面, 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按照低碳纺织品的标准, 如国际社会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及各种环境标准来生产低碳纺织品, 可以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 大力提高生产技术, 主动提高产品质量, 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
(一) 征收碳关税使我国纺织品出口减少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 以“碳关税”10美元/吨计算, 我国纺织等高碳产业的税负共计108.5亿美元 (以2002年贸易为基准) , 占贸易额的1.28%。如按照30美元/吨碳和60美元/吨碳二个等级的“碳关税”税率, 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 (CGE) 模型, 可初步分析美国“碳关税”对我国高碳产业出口流量的影响程度。征收30美元/吨碳的关税, 将导致我国高碳产业出口总额下降0.715%以上, 如税率提高到60美元/吨碳, 出口总额将下降1.244%以上。可见, “碳关税”税率与我国高碳产业的出口额呈正相关关系, 税率的上升对我国高碳产业的影响逐渐加大。
(二) 纺织品出口产品成本的增加
中国的纺织服装业大多是以化学工业为主支撑的, 化学纤维、化学染料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不少产品的低价格是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研究显示, 我国纺织行业全过程能耗大致为4.84吨标煤/吨纤维。其中, 服装行业能耗为1.05吨标煤/吨服装, 织造行业能耗为0.95吨标煤/吨纤维左右, 印染行业能耗大体在2.5~3.2吨标煤/吨纤维之间, 平均为2.84吨标煤/吨纤维, 印染行业约占全纺织行业能耗的58.7%, 成为纺织业节能改革的重点。此外, 作为中国的传统优势行业, 纺织业在国际竞争上的优势目前依然存在, 如低价的劳动成本、娴熟的技工等, 一旦实行碳关税, 中国产品的成本势必会增加, “碳关税”给中国纺织企业提出了新的问题。据测算碳关税在15~60美元/吨之间, 我国高碳产业将增加5%左右的碳成本, 并且这种成本会随着时间的推进、长期温室气体累计目标的变化而增加。与此同时, 发达国家运用掌握的低碳技术, 大力发展节能高效机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促进相关新产品出口。例如美国就依靠领先的低碳技术实现了美国从消费型经济向生产型经济和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转型, 美国重启实体经济, 制造业重新复苏, 使贸易逆差减少, 同时促进出口。这必然造成我国对美国纺织品出口减少。迫于环保的要求, 我国的纺织行业很可能会增加纺织机械和其他机械的进口, 使得出口产品的成本加大, 不少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引进产生了戒备, 在引进技术及设备方面抬高价格, 从而抬高我国纺织品的出口成本。
(三) 技术性贸易壁垒仍是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
据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 近年来我国每年平均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纺织品因不符合生态健康安全要求而受阻。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统计, 2009年1—9月, 我国纺织服装类产品共收到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通报警告153起, 同比增加6.29倍, 占全部对华通报比例的20.84%, 而2008年同期纺织服装类产品只占对华通报案件的3.73%;2009年前三季度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 (CPSC) 对中国纺织服装类产品共发出21起召回, 同比增加10.53%。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中遭遇的技术壁垒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针对纺织品和服装从设计、生产到报废的全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设置的贸易壁垒;另一类是针对产品本身对消费者安全和健康所产生的影响而设置的贸易壁垒。实施低碳经济, 降低纺织业的工业废水污染密集度、工业废气污染密集度、工业固体废物密集度、工业用水密集度以及工业能源消耗密集度, 使用先进的低碳绿色生产技术, 使出口纺织品达到相关国家的进口标准,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纺织品出口屡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
二、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 政府层面
1.建设低碳社会, 发展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
为实现这一目标, 我国政府应通过必要的行政监督管理机制推动企业进行ISO 14001标准工作的认证, 正确引导企业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
2.通过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保证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 我国现有纺织品标准难以满足进出口贸易的要求。因此, 要制定和完善纺织生态标准及相关法规, 争取在国际标准中体现我国技术水平, 达到国际互认、相互衔接且接近国际先进标准。我国要加快环境标志的认证工作并将其纳入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参加有关环境标准相互承认的协议, 为实现国际普遍互认作准备。
3.加大力度对研发绿色产品提供经济支持。
政府可以选择部分纺织品行业的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 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为其提供研发绿色产品的经济支持。其次, 政府可以鼓励包括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投资研发绿色产品项目。再者, 积极鼓励外商投资以增大对纺织行业绿色产品研发的资金投入, 形成群策群力局面, 提高我国纺织品的整体质量。
(二) 纺织企业层面
1.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主要采取的措施为两个方面:一是染整设备的改造, 逐步淘汰高耗能、低产出、染化料助剂耗用量大的旧设备, 发展新型的染色机, 减少染色废水的排放量;二是重视开发新型染料、助剂, 进行工艺革新, 采用对环境友好、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的绿色环保型染料、助剂产品, 以减轻传统印染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耗能多、污染严重的突出问题, 使之符合清洁、环保、低“碳”标准。在出口贸易中, 根治我国中小型纺织企业普遍存在的技术附加值较低, 缺乏自主创新的“硬伤”, 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2.熟悉贸易规则, 重视国际贸易市场信息及其战略战术。
在当今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我国纺织企业要时刻关注商场战略和战术问题。企业需要树立“在竞争中求生存, 在生存中求发展”的生存理念, 努力加强自我竞争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纺织企业经营者在国际贸易激烈的市场环境中, 要始终保持敏锐观察和深刻分析, 掌握国际贸易市场信息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
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长远发展来看, 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必须坚持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而实施“走出去”战略正是实现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引进来”的是国外的资金、纺织业先进低碳技术和设备等, 借此提高企业低碳产品质量;“走出去”的是产品和技术人员, 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要定期将自己的技术人员送到国外大型相关企业或大学学习深造, 建立国外试验基地, 将其建设成内外沟通协作的窗口, 借此开拓国际市场, 为应对低碳经济建立沟通平台。
总之, 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应该全面客观地认识低碳经济的性质, 在保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同时, 使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发展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 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达到世界“纺织强国”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张坤民, 潘家华, 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2]王海燕: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壁垒及对策[J].中原工学院学报, 2005.
[3]常亚平.中国纺织产业分析和发展战略[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7.纺织品服装全年出口平稳 篇七
全年出口以增长5.1%收官
2014年,中国经济在“三期叠加”、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正式步入“新常态”阶段,进出口贸易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纺织品服装作为主要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所受的影响程度超过其他产品。但在政策支持及全国出口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出口额仍然创出新高,且从各月的出口情况看,始终保持平稳态势。除年初2月下降较多外,年中各月均呈现中等较快水平增长,年底两个月出现小幅下降,全年以5.1%的增长收官,基本与年初的预测相符。
2014年,纺织品服装一般贸易出口2264.3亿美元,同比增长5.8%,进口128.7亿美元,同比增长3%,在出口和进口中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分别达到48.5%和75.9%,比2013年提升2.2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占比首次超过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进口和出口全部下降,出口分别下降2.9%和1%,进口分别下降10.2%和16.4%。
在贸易结构继续优化的同时,出口企业构成也更趋合理。2014年,民营企业出口1945.5亿美元,同比增长9.7%,超过平均增幅,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65.2%,比2013年提升2.8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出口占比,则分别进一步下降至11.9%和22.8%。在全国8万余家出口企业中,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合计占比已不足1/4,民营企业则接近八成。
欧盟跃升为出口增长最快的传统市场
201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欧盟出口达到586.6亿美元,增长13.6%,位居传统市场增幅第一。对欧盟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全部实现增长,增幅分别为9.3%和14.8%。其中,主要商品针、梭织服装出口量近80亿件(套),增长11.1%;出口平均单价为5美元/件(套),增长14.4%。
对美出口保持小幅增长
201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国出口达到创纪录的447.4亿美元,同比增长7.5%,增幅达近三年新高。对美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分别增长6%和8%,其中占主要份额的针、梭织服装合计出口62.3亿件(套),增长4.4%;出口平均单价4.5美元/件(套),提升3.5%。
东盟市场热度降低,针、梭织服装出口形势迥异
经过连续4年的迅速增长后,201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对东盟出口增长的脚步开始放慢,当年对东盟出口361亿美元,仅增长5.5%,增速低于欧盟和美国。其中,纺织品出口增长10.9%,近年增长迅猛的服装出口则热度降低,甚至出现2.1%的负增长。造成服装出口下降的主要是针织服装,出口量、值分别下降15.8%和34.8%。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价格相对高的梭织服装出口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出口量、值分别增长120%和14.5%。
对日出口继续下降,服装出口量创近年新低
日本经济在2014年仍未出现明显好转。与此同时,人民币对日元升值与订单转移使我国对日出口继续恶化,日本继续成为我国出口唯一出现下降的传统市场。全年对日出口245.1亿美元,下降9.1%,降幅比2013年扩大了8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分别下降1%和10.9%。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要出口商品针、梭织服装的出口量近年来首次跌破30亿件(套),同比下降9.7%,降幅也达近五年最高。针、梭织服装的出口平均单价为5.8美元/件(套),下跌1.9%。
三大传统市场所占份额继续下滑
据欧盟海关统计,2014年1~11月,欧盟自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1257亿美元,同比增长8.9%。欧盟自中国累计进口纺织服装产品475.1亿美元,同比增长7.4%,低于平均增速。自东盟进口纺织服装112.1亿美元,同比增长13.4%。中国纺织服装在欧盟市场份额为37.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东盟市场份额为8.9%,较2013年同期扩大了0.3个百分点。土耳其和孟加拉各占13.4%和11.2%,同比波动不大。
据美国海关统计,2014年1~11月,美国自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1085.6亿美元,同比增长2.9%。其中,自中国进口纺织服装415.8亿美元,同比增长1.5%;自东盟进口207.9亿美元,同比增长4%。中国产品在美市场份额为38.3%,比2013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东盟在美市场份额为19.2%,比2013年同期扩大0.2个百分点。
据日本海关统计,2014年日本全年累计进口纺织品服装401.3亿美元,下降5.5%。其中,自中国进口270.4亿美元,下降10.5%,降幅超过平均值;自东盟进口73.8亿美元,增长11.3%,东盟中主要是自越南和印度尼西亚进口。中国在日本市场所占份额继续被东盟“蚕食”,中国的份额首度跌破70%,仅占67.4%,比2013年再下跌3.7个百分点,而同期东盟所占份额升至18.4%,比2014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
服装出口增长后劲不足
2014年,我国纺织品出口1121.8亿美元,同比增长4.9%;服装出口1863.1亿美元,同比增长5.2%,服装增幅依然超过纺织品。但从全年走势上看,尤其是第四季度,服装的出口增速开始放缓,最后两个月还出现了负增长,纺织品的出口增速正逐步赶上并超过服装。
纺织品三大类商品的出口增幅随加工程度的提高而逐步上升:纱线下降0.3%,面料增长4.9%,纺织制成品增长6.3%。服装中针、梭织服装合计出口355亿件(套),增长6.6%。
另外,主要出口商品的价格趋降,纱线下降8.1%,针、梭织服装下降1.3%。
nlc202309032223
主要省市力托出口实现增长
2014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均实现出口增长,东部地区累计出口2842.2亿美元,同比增长4%。其中,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和山东位居前五大出口省市,除福建小幅下降外,均保持出口增长,五省合计对全国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各省出口增长均较平稳,增幅年中变动不大。中西部地区各省合计502.8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增幅超过东部地区,其中有9个省市的出口增幅超过20%。但中西部地区间发展不均衡、本地出口增减波动幅度大的问题依然存在,出口增长最快的和下降最多的省市都出现在中西部地区。
纺织品进口五年内首降
2014年,纺织品服装累计进口下降1.7%,是近五年来的首降,这主要是由纺织品下降所致。纺织品进口203.9亿美元,下降5.9%,服装进口61.6亿美元,增长15.8%。纺织品中主要进口商品纱线和面料进口分别下降7.3%和9.7%;纺织品制成品增长5%,其中家用纺织品增长较快,增幅达14%。年初以来,由于国内外棉价差逐步缩小,棉纱线进口较前两年回落,全年进口201.1万吨,下降4.2%。服装中主要进口商品针、梭织服装累计进口5.4亿件(套),增长61.1%。
大类商品的进口价格普遍下跌,纱线下跌4.3%,针、梭织服装下跌26.4%。
棉花进口大幅回落
受国内政策面的影响,以及适应消化库存的要求,经过三年快速增长后,2014年棉花进口大幅回落,全年仅进口244万吨,降幅达41.2%,重回2007年和2008年时的水平。进口平均单价呈现先涨后跌的态势,年底达到低点,年均2050美元/吨,与2013年基本持平。
2014年度,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在新疆启动。受政策调整、储备棉投放价格下调及国内外需求不旺等因素影响,我国棉花现货价格全年呈现阶梯式下跌。国际市场价格同样较为疲弱,但跌幅小于国内,内外棉价差缩小。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全年下跌5929元,跌幅达30.4%。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 Index M)年均价86.05美分/磅,同比下跌7.93美分,跌幅8.4%。从全年走势看,内外棉价差逐步收窄。年末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 Index M )1%关税下折人民币价格已低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 3128B)2253元,而年初这一差价为4842元;滑准税下,已高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 3128B)132元,而年初时仍低于价格指数3738元。
【纺织品出口俄罗斯分析】推荐阅读:
纺织行业分析报告06-26
中国纺织品战略贸易研究10-15
东华大学纺织品整理学07-15
HPLC法测定纺织品中AP和APEO10-04
纺织行业论文08-24
××年上半年全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运行情况07-22
2023纺织会议内容08-09
纺织外贸实习报告06-27
纺织厂生产计划答案07-06
社会实践纺织业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