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自主学习阶段小结(10篇)
1.指导自主学习阶段小结 篇一
前石畔九年制学校校本研修之微型课题研究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阶段小结
理化生信技组
胡继娥
通过近阶段的不断研究,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结果,我发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策略。
一、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来源
钟祖荣认为,学习动力由于其作用的不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引起力、指向力,把人的 力量指引向一定的对象、目标,驱使人去学习;一种是维持力、坚持力,使人的学习行为持续一定的时间。维持力又来自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因此,学习动力根据来源的不同实际上可分为三种:目标动力、生理动力、心理动力。目标动力即学习动机,它是由学习需要引起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满足学习的需要。奥苏贝尔认为,在学校情景中的学生学习动机包括三种需要:一种是认知需要,即获得知识的 需要,第二种是自我提高的需要,即获取得地位和成就的需要,第三种需要是获得赞许的需要,或称为人际交往的需要,它是一个人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做好工作的需要,这种 需要在学生身上体现最突出。心理动力是指由情绪、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除需要和兴趣外)推动学习的力量。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不是引起学习,而是维持学习。生理动力是由人的生理机能而产生的动力。学习是一种精神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物质的 活动。精神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大脑本身是一种物质,大脑的运转还需要其他物质。这些物质 的性能如何、供应是否充足,同样影响精神活动的效率。上述三种动力在学生实际学习活动中是综合地起作用的,提高任何一种学习
动力,都有助 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高学习动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策略。既然学生的学习动力有三种力量来源,作为教师要想使学生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就要根据 它们的来源采取措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1、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增强目标动力。首先,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自己提问,并提供内容新颖的学习材料,通过新奇的活动的变化的方式呈现材料,从而满足学生的认识需要。问题情景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方法,它可以制造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主张更多的让学生自己提问,因为他们提出的问题的的确确是他们自己不明白、想解决的问题,而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一定是学生真正不明白的问题。同时,教师要注意搜集教材以外的内容新颖的学习材料,并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和各种现代 化教学手段来呈现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认识需要。其次,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的自信心,对成功给予奖励,对失败给予帮助,从而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比如给学生创造多种表现自己长处的机会,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另外通过开展各种竞赛,给他们创造取得成就的机会,并鼓励他们自己和自己竞赛,不断超越自己。对学生,教师应以表扬为主,并给学习失败的学生给予耐心细致的关心、帮助,使他们也获得 成功。另外,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多关心学生,从而满足他们 的交往需要。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公正对待所 有学生,跟他们多接触、多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
2、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心理动力。最常用的锻炼意志品质的方法是强身健体法。教师通过创设情景,进行挫折训练,克服困难,比如军训、野营、长跑、劳动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改善学生 的意志品质。榜样激励法也有同样的效果。教师可以运用人物传记、人物画像、影视手段、身 边的榜样等多种途径进行榜样激励,如教师自己以身示范,带头锻炼,传授锻炼技巧等。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自我暗示、命令、要求、定规矩等方法来增强自己的意志品质,或运用适当 延迟做事时间的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忍耐力。锻炼意志品质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事,教师应充 分激发起学生的锻炼兴趣,让他们做好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达 到逐步改善意志品质的目的。
3、调节学生的生理状态,增加生理动力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膳食。学生正是长身体的年龄,身体的发育与营养有着密切的 关系。教师应倡导学生注意食物的多样化,在主食方面粗粮细粮搭配、谷类豆类混合,在副食 品方面荤素搭配、蔬菜加豆制品等,从而大大提高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同时,应注意一日三 餐的安排,有句俗话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是很有道理的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休息与合理作息。大脑的兴奋和抑制是相互交替的,休息是为 了更好的学习,不会休息的人也不会学习。怎样才能休息好?方法有很多,如睡眠、静坐、闭 目养神、参加文艺活动、体育活动、更换学习内容与形式等。对于课间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因小失大,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保持良好的情绪、学会放松等调节生理状态的方法。
2.指导自主学习阶段小结 篇二
因此,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展示学生特长,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下让体育课堂发挥学生特长,促进共同提高,课堂由“要我练”转变为“我要练”,成为一线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在体育课小组学习阶段将已熟练掌握或掌握较快技术的组员随堂提拔为组长助手对本组组员进行技术指导(简称“技术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效果颇佳,愿与各位同仁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弊病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分组练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大量在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练习时,小组长一人统领全组既管纪律又管技术学习,弊病不断凸显,尤其某一技术是组长的短板时,更令组长权威不在。小组学习在组长的带领下往往忽略了组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容易造成学习效果不佳。
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他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技能掌握参差不齐,往往学得快、学得好的学生掌握技术后就再不专心学习,反而爱嘲笑他人,容易引起组员不和、纪律涣散、团结力下降等问题。
二、体育课小组学习阶段选用“技术指导”的优势
试行小组“技术指导”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针对学习内容的不同,随堂实时选拔掌握较快的学生来当组长助手,对本组组员专门进行本课技术指导,既能让组长有时间对组员进行纪律管理,又能让技术出众的学生展示自我。组长管人,“技术指导”人员管传授技术。随着课堂内容的变化,“技术指导”人员也随之变化,促使每位学生若想展示自我,必先了解课程、必先熟练掌握下一节课技术动作,从而由课堂“要我练”变为“我要练”,长此坚持会让每位学生对体育课充满期待,进而达到体育课关注个体差异、发挥个体特长、促进团体协作的育人目的。
三、将小组“技术指导”作为体育课成绩评价加分项
每学期、学年体育课成绩评价将小组“技术指导”作为课堂突出表现列入加分项,肯定表现,鼓励参与,则更能激发学生课堂展示自我的积极性,促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四、设置“技术指导”的办法
(一)选用“技术指导”时机
1.课堂进入小组练习时可以考虑;
2.小组长对所学技术动作有困难时可以考虑;
3.组员对所学技术动作有特长或已掌握时可以考虑。
(二)选用“技术指导”人员要求
1.能遵守课堂纪律;
2.能服从小组长指挥;
3.能有效帮助其他组员完成所学技术动作;
4.要有耐心。
(三)“技术指导”人员职责
1.协助老师或组长帮助其他组员完成所学技术动作;
2.选拔组员参加班级展示;
3.落实组长要求,尤其是安全要求;
4.以最有效的方法激发组员练习兴趣;
5.不得打骂组员;
6.要对本组练习质量负责,承担责任。
(四)“技术指导”注意事项
1.随练习内容的变更,要适时更换人员;
2.在开学初,要将本学期学习计划告知学生,以方便学生计划;
3.在下一节(单元)上课之前,要将学习内容告知学生,以方便学生准备;
4.教师不要轻易否定“技术指导”练习方法,要积极鼓励练习效果;
5.期末体育课成绩评定要酌情考虑加分(征求组长及组员意见)。
五、反思
1.体育课“技术指导”方法的运用不能万能化,牵强的运用会起到不良效果。一些课堂不能使用“技术指导”,如,大家都没有掌握技术的课堂;需要保护帮助的课堂;熟悉的游戏性小组活动;竞赛性的课堂等。
2.低年级学生要慎用。二年级可以尝试,一年级第一学期不主张。
3. 体育课整体和局部都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挥个体特长,促进团体协作,激发课堂激励性、趣味性,不能仅仅在练习阶段。
3.指导自主学习阶段小结 篇三
关键词:积累词句;仿中学写;抓住契机;鼓励激趣
当前,作文教学仍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大部分学生都是“谈文色变”,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作文质量更是无从说起。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步阶段,也是过渡阶段,更是关键阶段,万事开头难,兴趣是最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取决于老师,一开始,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得通过多种途径别让学生对写作这个新生事物产生畏惧心里,而应全方位地帮助学生喜欢写作,爱上写作。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做尝试,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积累词句打基础
没有大量的词句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 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实践证明:传统教学中那种让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的做法还是值得提倡的。我给每位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本,定期给学生布置摘录任务,并能做到定期检查,要求他们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同时我把校本教材——诵读本作为阅读课的主要教材,我们三年级的诵读内容是成语和歇后语,我把每周的任务通过形式多样的检查方式落到实处,让学生学有所得。
二、凭借文本作范例
教学中,教师没有必要要求学生购买形式多样的作文书,学生手中的语文教科书就是一本很好的作文书,书中涉及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有多彩的生活、名人的故事、四季的美景、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等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好学生手中现有的作文书,抓住语文书这一原始资料,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
三、指导观察获题材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这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抓住契机写片段
三年级的作文起步训练主要是练习写片段。平时每单元按规定的要求写一篇作文的常规习作训练,有可能造成了学生“害怕作文课”这一心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极为不佳,我认为:作文教学应打破常规,抓住契机来练习写片段。
其实,这样的契机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比比皆是,关键是老师能否做个有心人,能否把握机遇,为学生创设一次难以预设的习作训练教学。
五、引发想象求生动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
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有了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六、寻找亮点激自信
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是让学生想写作文的法宝。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成功是支撑信心的不竭动力。
三年级的学生是初学作文,他们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要敢于肯定学生的“四不像”作文,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对于刚刚写起步作文的学生来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难度,对于提高学生的寫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是必要的。
以上所述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深切体会,作为教师的我们应重视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起步教学,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千万别把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萌芽期给扼杀了,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的作文教学模式,让传统教学模式与创新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不让写作契机在你的慧眼底下溜走,努力让三年级的孩子想写作文,敢写作文,会写作文。
参考文献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谈(4,5).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4.指导自主学习阶段小结 篇四
阶 段 报 告
邻水县九龙镇新合中心学校
2013年3月,我们确立的研究课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指导方法研究”获得立项审批。从开始课题研究起,课题组成员热情高涨,各项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现己进入了课题实施阶段。现将我们在探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反对填鸭式、注入式教学,解放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面向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在学习上获得主动、自主和独立。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头脑注入了新的思想,但同时也给我们的老师带来了不少迷茫。不少老师提出:《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那么,怎样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放开学生手脚的同时,我们老师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我们在学习方法该做怎样的指导……这些问题成了我们全组教师共同的心声。而实践证明,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较多的是语文学习方法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前,不知道如何预习;课后,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外,不知如何复习;拿到一篇文章,不知从何外着手阅读;学习文言文,只知抄录课文译文……诸如此类的问题,实在不胜枚举。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我们教师作好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学法指导。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让我们的教师走出自主性学习教学的误区,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这对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知识,发展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步出校门后,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研究的内容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自主性学习学法指导,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1、课前预习指导;
2、课后复习指导;
3、自主性听说指导;
4、无命题自由习作指导;
5、自主性阅读方法指导;
6、文言文自学方法指导;
(二)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指导,使学生“会学”、“善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特别是在学法指导方面的能力,并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探索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的指导方式,并推广到各科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及方式,形成系统、实用、开放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指导模式。
三、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调查分析,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2013年3月--2013年 4月为实验准备阶段。
1、建立课题组,形成管理网络。
由校长牵头,教导处组织监督,组员具体开展,做到分层管理,步步落实,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运行。
2、开展问卷,调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上课方法指导情况。
3、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①查找资料,课题组组织全体成员学习了解自主学习相关理论及方法;②共同设计指导策略;③选择实验班级,确立实验对象;④制定了详细的实验研究计划。
(二)加强教师理论学习,落实课题实验。
1、注重教师培训,加强理论学习。
实施“学法指导”的实验研究,对教师的教育思想和业务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组内首先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弄清“学法指导”的实质和任务,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
2、强化过程,加强全程管理。
首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使研究者明确研究的任务和目标;其次是加强调查研究,把握学生在实验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的学法水平,以有的放矢的实施指导,不断修正课题研究方案,使课题研究工作更趋科学化和规范化;再次是开设学法指导课,选择课题承担者根据各自研究的内容上好实践课,供大家观摩学习;第四是督促全体组员不断总结,积极撰写论文、心得体会、个案分析等。
3、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法指导实验研究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我们的研究重点要放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学法指导上:
(1)转变教学观念。我们强调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建议者和指导者。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点拨下,通过学生自身的多种感官参与与亲身的活动来掌握科学的方法,自主、独立、创造性的实现学习目标。同时,我们还要帮助学生把学生过程拓展到课前及课后。
(2)指导学习方法。在学法指导中,我们除了要组织一定数量的专题形式予以指导外,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和心理倾向在课堂上进行渗透,在课堂后进行交流总结。
(3)培养学习习惯。我们注意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仅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不够的,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强学法、抓习惯、促养成”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发展自我。
4、参研教师积极外出参观。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课题教师提供培训、学习、参观的机会,使教师开拓视野,拓宽思路。
5、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活动。①读书活动。要求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每学期完成读书笔记五千字。②参加专题讲座学习。积极参加假期由教体局组织的有关进行“如何开展教育科研”,和初中语文研讨会,听取“如何撰写教学论文案例”等专题讲座。③课题研讨。组织课题组成员交流课题研究信息,围绕实验课题进行研讨,做到“三个一”,即:拟定一份实验方案,上一节教改活动实验课,写一篇实验总结。④教学观摩。除了加强本校观摩研讨外,积极创造条件到外校观摩研讨。⑤优秀课例、经验总结等教科研成果展评。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运用了行动研究法,同时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法、经验研究法、文献法、个案法及总结法等教育科研方法。
三、阶段性取得的成果: 经过半年来的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探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一)通过研究,参研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主要表现在:参研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参研的三位教师语文教育教学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现在已经成长为冲在第一线的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全体参研教师在教学上最大的变化是:都向课堂要效率,逐渐克服了上课随意性的毛病。在备课的针对性上下功夫,在指导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上下功夫。
(二)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1、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由于在教学中给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学会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自己学习,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感觉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2、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让学生善于学习,学会学习,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3、在对语文自学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对其他各科的自学水平。
四、对课题研究的思考: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积淀了如下思考:如语文教师的工作烦而杂,课题组成员怎样有更充足的交流反思时间与空间;如何更好的积累资料、进行课题数据的监测;我们还需要一些实际的、科学的指导;学校电脑配备不足,工作不便等。
五、今后我们的努力方向: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我们的课题研究,不断的完善和积累经验。主要打算是:
1.重视深化实验。开发富有农村特色的语文教学方面的自主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构建开放的自主活动场所,创设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
2.重视资料整理。对实验所形成的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经验总结进行理论升华,争取在结题前编写一本有关实验理论探索的经验论文集
3.重视实验推广。一方面把实验由实验班推广至其他班级,扩大研究面,形成一定研究规模。
以上是课题组第一阶段所做工作的简述,我们虽尽力而为之,但还有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对我们的阶段性成果分析报告指导和批评。
附:
(一)八年级作文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学校: 班级: 同学:
你好!为了解你们在作文学习方面的有关情况,便于老师指导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作文。以下列出的各题,请你在认可的答案上打“√”(可多选)。谢谢你的合作!1.你是否喜欢读课外书?()①非常喜欢 ②比较喜欢 ③一般 ④不喜欢 2.你是否经常读课外书?()
①经常读 ②有时读 ③在老师、家长要求下读 ④从来不读 3.你喜欢读哪方面的书?()
①优秀作文选和提高作文技能的书籍 ②百科知识书籍 ③故事、童话、小说、传记文学 ④卡通漫画书 ⑤其它 4.你每天花多少时间读书?()
①基本不读 ②不到30分钟 ③30~60分钟 ④60分钟以上 5.你是怎样读书的?()
①随便翻翻 ②只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③通读全书
④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能边读边想,记下疑问并请教别人 6.你读书时是否有摘抄的习惯?()
① 经常摘抄 ② 偶尔摘抄 ③在老师的要求下摘抄 ④ 从不摘抄 7.摘抄过、见过、学过的好词句你会在作文中运用吗?()①不会 ②有时会 ④会有意识地运用 ③经常会 8.通常作文课给你的感觉是:()
①轻松愉快,丰富多彩,使人充满信心 ② 严谨,但乐趣少 ③平稳单调,不讨厌也没乐趣。④ 紧张单调,难于忍受。
9.作文课时,你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回忆起与某方面相关的一些经历吗?()
① 通常都能做到 ②有时能做到 ③偶尔能这样 ④ 从来都做不到 10.你喜欢写作文吗?()
①非常喜欢 ② 还可以吧 ③不太喜欢 ④一点儿也不喜欢 11.你写作文的目的是?()
① 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②为了练好作文
③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④ 其他原因 12.你比较喜欢写什么类型的作文?()
①写人记事的 ② 写景状物的 ③想象作文 ④自由作文 ⑤其它 13.写作文前,你是否有读别人的佳作或查阅相关资料的习惯()
①常常这样 ②有时这样 ③ 偶尔如此 ④ 从不这样 14.你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①没有 ②老师布置才写 ③有时兴趣来了就写 ④经常写 15.通常,你在日记里记些什么内容?()①一天的生活学习情况 ②每天发生的新鲜事 ③自己的心里话 ④感受特别深的事情
16.一般情况下,你在写作文或日记之前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①很有激情,充满创作的欲望 ②比较有激情,有创作的想法 ③ 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无所谓 ④ 烦躁,不太想写
17.一般情况下,你写完作文或日记后会有一种怎样的心情?()
① 愉快,满足 ② 完成任务后的轻松 ③没什么感觉 ④真累啊 18.你喜欢作文的原因是()①觉得作文很容易,能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② 对作文非常感兴趣 ③老师、家长的鼓励 ④ 不喜欢上课的老师 19.你不喜欢作文的原因是()
①觉得作文很难 ②对老师出的作文题目不感兴趣 ③老师给的作文分数低 ④不太喜欢上课的老师 20.你觉得作文难写的原因是什么?()
①没有东西可写 ② 缺少好词句③肚里有话表达不出 ④作文题缺乏新意,脱离学生生活
21.你对我们国家或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关心吗?()①很关心 ②一般 ③与我有关的才关心 ④根本不关心 22.你对我们周围或学校发生的事情关心吗?()①很关心 ②一般 ③与我有关的才关心 ④根本不关心 23.你对自己家里或亲人发生的事情关心吗?()①很关心 ②一般 ③与我有关的才关心 ④根本不关心 24.平时,你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吗?()
①观察很仔细,记得很清楚 ②知道,但印象不深 ③不太留意 25.遇到自己感兴趣或惊奇的事时,你怎样做?()
①告诉别人 ②记在日记本上 ③动脑筋想一想 ④过了就过了,没放在心上。
26.对批改及评语态度()
①认真看阅 ②一般浏览 ③从不看阅
(二)“八年级作文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分析
《农村初中生活作文研究》课题组
近期,《初中语文以农村生活为素材的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组对七八年级学生的作文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提高作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调查的对象是七八年级160名学生,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为了确保所采集数据的真实性,调查采取无记名答卷方式,并强调“答案无所谓对和错,真实最为重要”。
调查结果与评析如下: 1.学生自我评价。
调查显示,25.8%的学生对自己的作文现状感觉良好,58.3%的学生认为自己水平比较一般,同时也有11.2%的学生自觉较差;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优秀和很差的学生比例极小,分别占3.3%和1.4%。
评析:问卷调查提供了一个与教师评价不同的视角,结果虽然呈常态分布,但教师们通常认为,作文水平较好的学生没有这么多,而较差和很差的比例则要高一些。显然,教师的期望值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值之间存在落差。如果教师未能从鼓励原则出发,对教学评价(如口头评价、分数等级评价)进行相应的调整,势必会伤害到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大部分学生喜欢写作文和上作文课,真正不喜欢的只占极少数。近六成学生(59.7%)表示喜欢写作文,其中,“非常喜欢”的占12.3%;超过七成(70.7%)的学生表示喜欢上作文课,其中,“非常喜欢”的占 23.6%。另一方面,表示“一点儿也不喜欢”写作和上作文课的学生,分别只有4.1%和3.3%。
评析:调查数据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惊喜,并纠正了一个普遍性误会:教师总觉得大部分学生讨厌写作文,怕上作文课。这种误会通常来自于作文课前学生脸上的表情变化——怨天尤人状、愁眉苦脸状、无可奈何状、长吁短叹状„„问卷“不小心”揭出了学生的心理底牌:他们喜欢写作,希望尽快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大部分学生都有正确的写作目的,少数学生主要是应付作业和提高成绩。调查显示,近六成学生(59.5%)写作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作文技巧和记录自己的思想情感;但也有13.8%的学生主要是应付作业,15.9%的学生主要是应付考试。
评析:写作目的性关系到学习心态、努力程度和作文成就。以应付作业为目的的学生懒于在写作上进行主动探索,其作文水平可想而知;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学生较拘泥于范文的框框和任教教师的评价,热衷于写缺少灵性和创意的所谓“考场作文”。教师有必要对这两类学生加强写作目的性的教育和引导。
4.近八成学生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少于一小时,相当部分学生基本不读;文学著作、杂志是最受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数据表明,77.8%的学生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少于一小时,大部分阅读时间在半小时左右,更有11.2%的学生基本没进行课外阅读。只有 17.5%的学生平均每天进行1~2小时的阅读,4.6%的学生达到2小时以上。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文学作品最受欢迎(47.6%),其次分别为科幻作品(20.1%)、辅导教材(16.8%)、卡通作品(12.0%)、武侠小说(7.9%)。
评析: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能不令人关注和焦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 7~9年级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然而,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显然达不到要求。许多学生称没有时间,更主要的原因则是没有养成习惯。初一年学生尚且如此,随着课业负担的逐步加重,初
二、初三年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更不容乐观。正是由于课外阅读量的不足,知识积累“贫血”,严重制约了学生写作的思路拓展、选材和表达。
文学作品和科幻作品得到学生的青睐,卡通读物和武侠小说却没有想像中那么泛滥,这使教师和家长多少松了口气。
5.大部分学生尚未养成读书摘录和记日记的良好习惯。调查发现,88.8%的学生没有养成读书摘录的习惯,近一半学生只是“偶尔”或“从不”摘录;能够坚持的人数甚少,只有2.9%。与此同时,78.1%的学生也没有养成记日记的习惯,“经常”和“始终坚持”记日记的分别只有15.7%和6.2%。
评析:读书摘录和写日记对于提高作文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读书摘录以阅读感悟为基础,有助于加深记忆、促进素材的积累、理解和运用,是信息输入的有效学习过程。学生们读书不足,当然摘录也少;同时,习惯的养成还有赖于教师的积极引导。写日记以生活和情感的感悟为基础,有助于激发思维、激活素材和加强表达,是信息输出的有效训练过程。然而,日记涉及学生内心世界的隐私,以作业形式统一布置和上交并不适宜,目前教师大多只要求学生写周记,但仍须提倡和鼓励学生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6.大多数学生遭遇作文难写的尴尬,主要困难在于无法创新、无话可说、表达不清楚和不生动,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调查中,95.9%的学生承认在写作中会遇到难写的情况;其中,12.9%的学生时常面对这种窘境,更有1.4%的学生每次作文都陷入困境。只有4.1%的学生自豪地宣称“从未遇到”难写的情况。写作困难主要表现为:文章写不出新意;不知该写什么;知道该写什么,却不知该怎么表达;作文语言不够生动。此外,部分学生觉得作文拟题和开头也较难。令语文老师尴尬的是,当学生遇到作文困难时,只有25.7%的学生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低于其他的求助渠道:书本(80.7%)、家长(30.2%)、同学(29.6%)。
评析:作文难写的原因比较复杂,它与学生的知识经验、阅读积累、作文思维能力、练笔次数等息息相关。在解决学生作文困难方面,教师有责任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作文教学的针对性,调查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困难,因材施教,分层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改进“少、慢、差、费”的现状,重视作文思维训练,对审题、立意、选材、表达进行专项训练等。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营造生动活泼的作文课堂气氛,培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遭遇作文困难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语文老师。7.大多数学生渴望以合作学习的方式上作文课,以改善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技巧。调查表明,与同学相互讨论写作思路和技巧的合作学习方式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80.7%的学生认为合作学习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74.5%的学生认为“可以打开自己的思路”;学生们认为,其好处还在于能“获得别人及时的帮助”和“提高写作积极性”。持反对态度的学生只占4.3%。在问卷的“对作文教学的建议”一栏中,学生们也普遍呼吁:“教师少讲一些,让我们多互动一些”、“让我们互相批改作文”、“建议多让小组讨论作文的得失”„„
5.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阶段性小结 篇五
曹庄小学 张天卫
本学期,我的课题在教研组长和各成员的支持和帮助下,围绕课题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总结如下:
一、活动令阅读课更为充实
有效地利用课时指导学生诵读与阅读经典儿童文学,内容丰富多样,如:文本中的故事,让他们当堂谈感受,再在笔记上写下听后的心得体会,于下一周的阅读课上交流自己的听后感。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像如何查工具书,如何学会圈点评注等,如何做到边读书边思考,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像读前的新书推荐,读中的名著导读都在阅读课中呈现给学生。课上还展评优秀课外阅读记录、举行课外阅读知识大赛、故事大王比赛……让学生在对话及成果的展示中交流读书方法,激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的兴趣。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时间虽短暂。却往往令学生期盼并愉悦!
二、活动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本学期以来,班级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一系列,如:传递感动读书交流,制作读书的展版,师生共读一本好书,故事大王比赛等,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巩固了阅读的成果。重要的是课外阅读把学生们从电视、无意的游戏前拉过来。用经典故事,中外名著,紧扣学生的心,感染学生心灵,并逐渐成坚持每天阅读的习惯。每周的班级阅读课有利于指导学生养成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边读书边圈、点、勾、划,抓重点,深入理解。此外要求作“阅读记录本“,已形成制度化。学生的美文摘抄、笔记及时记下心得体会,对积累资料和活跃思维,增强写作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都十分有利。
三、方法指导让学生们兴趣倍增
有了正确方法,学生读起课外书来,或浏览、或精读、或选读、或记笔记,我们仿佛看到阅读课堂的春天,学生不再深陷题海之中,沐浴着文字的朝阳,尽情地畅海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变色龙》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神奇,有目的地阅读中外科普名著,如高士其的《细菌世界历险记》,李四光的《穿越地平线》,贾兰的《爷爷的爷爷爷从哪里来》,法布尔的《昆虫记》,房龙的《地球的故事》,伊林的《十在个为什么》。学生们读了有关书籍后,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
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心到、口到、眼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讲质量讲时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确实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4、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谈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总之读书 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阅读的书籍不同,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我们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为拓宽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本学期我以《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为课题进行研究。现将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小结如下:
一、读书方面
(一)课内指导学生读好课文(潜移默化中逐步教会读书方法)在学习教材中的课文时,我们要求学生按三个层次来读:(1)读得正确;(2)读得流利;(3)读得有感情。教学中,我们为了避免学生唱读、拖读、抢读、用嚷来代替朗读等现象,关键时候实验教师一句一句地为孩子做示范,理解一句朗读一句,让孩子学会听,学会读,引导孩子根据文章的内容,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语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出来。从目前学生反应出来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读好文章的技巧和方法。
(二)借助课外书拓展知识面,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高年级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增大孩子的阅读量,拓宽知识面,我们对学生严格要求,从
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情况看,大部分孩子能利用好课余时间大量阅读。近一年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1、要求学生利用早晨和中午早到时间和课间在教室内阅读老师推荐的或自己喜欢的好书。
2、每天都布置适量的读书作业。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天我们都布置适量的读书作业,并要求“吃不饱”的同学可继续增加“营养”,阅读更多的好书。习惯成自然,现在大部分学生都从书中找到了乐趣,并爱上了书这位好朋友。
3、充分利用每周的阅读课。学生非常喜欢每周的阅读课,因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读的好文章,并且能把好书相互推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4、为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在读完书后把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讲给家长听,让家长评价,让学生从中体会读书的乐趣。刚开始,家长反映孩子讲起来很费力。但是没过一个月,家长就高兴地告诉我们孩子的进步很快。通过这样的训练,一学年快结束了,在我们班学生的读书笔记中经常会读到一些有血有肉丰满的语句,他们还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其次,我们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上了一个台阶。
5、开展多种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班级有计划地举行读书故事会、佳作鉴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与幸福。举办“读书月”,征文比
赛、朗诵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
(三)读书方面采取的必要的鼓励措施。
为了有效地监督学生读书活动的落实,我们要求家长将学生每天读的课外书中的文章名称及所读页数填到每月的“读书记录表”中,这既是对孩子的督促,更重要是对家长配合积极性的调动。为了激励孩子开心地投入到读书活动中来,每月我们会根据孩子“读书记录表”中的记录情况,评选出“阅读大王”、“红花少年“,并颁发奖品(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练习本等)。这样,得奖的孩子很激动,听家长说回家看课外书的尽头十足,;没有得奖的孩子为能在下月评上“读书大王”也更加努力地读书,来汲取“营养”。
二、写话方面
(一)读中学写,提高写话水平
随着孩子识字量的增大及阅读数量的增加,我们适当增加了习作练习,主要包括:
1、每周进行一次写话训练。
为了扩大学生作文题材范围,丰富作文内容,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把写话练习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有计划地进行了写话的训练。每次写话我们都会确定一个重点,要求不高,使学生每次都有长进。为了逐步提高学生能连贯地、有次序地写清楚一个片段的能力,我们特别注意三点:一是主题坚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二是根据学生完成写话的情况,坚持进行想象写话的综合训练;三是坚持引导学生经历训练过程,训练要求逐步提高,每次练习都要让学生经
历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训练过程。
2、每周写四篇日记和两篇读书笔记。
有的学生问:“老师,写什么呢?”我们告诉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一句话、两句话都行。”交上来的日记中,很多同学都只写了三、四句话。针对这一点,我们硬性的规定了他们每天写话的内容,当然内容是丰富的,系统性的,要有一定的程序计划,又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具有很强的机动性、灵活性。在学生渐渐地入轨以后,我们开始征求他们的意见,看看该写些什么,学生也乐于表达心中的想法。每次批改完日记,我们都会对写得好的和有进步的孩子进行一番表扬和鼓励,当学生们听到我们在一字一句地读他们的日记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从孩子们兴奋的笑脸上,我们看到了希望。
(二)正确的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作文和日记的批改方面,孩子总会看到我们批改的红红的批语,如 “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继续努力!”“期待着下次你能带给老师一份惊喜!”“你的作业本可真整洁!”等。为进一步激励学生多写,写出更好的习作,我们还把班里优秀的作文作为范文抓住时机地读给全班学生听,被读到的同学每次总是那么自豪,没有读到的同学眼睛里流露出羡慕的眼神。我们想他们一定暗下决心下次写好,争取把自己的作文也被老师读给同学听,事实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对的,原来害怕写作的同学也能写出让人惊喜的小作文。当然,由于个体差异,有几个孩子还不能写出让人满意的文章,但我们不会放弃。
三、存在的问题
(一)读书方面
1、借读生读书量整体上大大少于在籍生。
由于我们班住宿较多,周一到周五的学习任务比较中,双休日回家„„这部分学生缺少家长的监督管理,导致学生没有太多时间来读书,读书效果也不是很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需对他们做硬性的要求,并要求任课老师及家长做好配合工作。
2、有少部分同学没有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家庭环境的不同,有少数学生到现在为止都是老师、家长逼着读,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我们想这是学生还没有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在班内多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让孩子知道开卷有益,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的孩子。
(二)写话方面
1、学生的词汇量太少,作文中优美词句太少。
下学期要求学生进一步提高读书笔记及好词好句摘录本的质量。
2、很多同学还不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6.学习活动阶段小结 篇六
天星寺镇学习教育活动学习研讨阶段即将结束,在开展近一个月以来,我镇仅仅围绕活动主题深入学习上级精神,深刻认识发展定位,不断理清发展思路,掀起了追先进、超先进的新高潮。现将学习研讨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三项特色活动掀起学习研讨高潮
一是安排思想解放大学习。通过镇党委带头学,镇机关支部结合工作学,村居干部响应号召重点学,把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结合,把自我学习与大家讨论交流结合,把学习理论与研究实际工作结合,突出了学习实效。
二是部署“唱读讲传”提升干部群众精气神,发挥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作用,搞好下基层送红色文化、送惠民政策、送实用技术活动,着重把干部群众发展的劲头凝聚起来。三是开展解放思想干部群众谈。通过干部带头,群众广泛参与,找到我镇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吸收大家智慧,找出解决良策。
二、四条措施推动学习研讨顺利进行
一是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镇党委政府积极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研究制订活动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确保学习教育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开展。
二是认真学习,深入讨论。全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区十
一届五次党代会、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并开展了“解放思想、提振精神、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要求全镇干部对照党性原则,认真讨论思想上的差距、如何提振精神、怎样加快发展。
三是创先争优,狠抓实效。镇党委、政府把学习教育活动与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以市委三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勤政、廉政示范表率作用,要求全体机关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创新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提高素质,争当优秀,大力营造服务干事、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
四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全镇各村居悬挂标语、横幅共计30余条,大力宣传“解放思想、提振精神、加快发展”,鼓励全体党员干部开动脑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认真组织学习活动,宣传解放思想的实践创新,加快发展目标。
三、四大行动展现学习研讨阶段实际成效
一是召开学习教育活动推进会,于每周一、周五集中进行学习,取得活动实效。
二是以召开年初人大会、征求我镇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意见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谋划好高山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建设,进一步树立我镇“四镇建设”总目标,推进科学发展新征程。
三是以目标考核为动力,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目前,我镇民生工作有声有色,“结穷亲”、“三进三同”让群众得实
惠,春节慰问活动温暖人心,合作产业园的发展为农户万元增收提供重要保证。碑二路建设即将完工,场镇“巴渝新镇”风格改造正在筹备中。
四是以合作经济产业园为平台,通过引进优势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开发生态观光农业,拉动都市休闲综合服务及生态旅游,形成区域一、二、三低碳产业集群发展,市场一体化整体运作,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打造“产供销一条龙”和“农工贸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实现土地集约化、产业一体化、农民专业化、农村城市化。
7.搭建自学平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篇七
这一情况表明,经过中学近六年的英语学习,大批农村中学学生并没有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笔者认为仍有责任千方百计地给后进生搭建自学的平台,积极指导他们自主学习,尽快弥补不足,迎接新的挑战!下面笔者从自身经验谈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方法。
一、语音知识到位,自主学习单词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多数后进生不会识读单词。其原因在于:缺少必要的语音基础知识,集中在音标、音节、拼读等知识方面。教师首先帮助后进生正确识读每一个音素、音标。各个音标发音是否到位,必须经过教师耐心指导和学生仔细领会与实践,才能真正见效,万万不可“走过场”。读准音标之后,帮助学生熟悉音节以及拼读方法。指导学生自主掌握拼读方法、实施拼读过程尤为重要,准确拼读是正确读出音节的关键性的一步。
接下来的任务是训练与巩固了,具体步骤如下:
1.区分易混音素,如 [e]和[æ],[e]和[ei],[u:]和[əu],[e]和[ə],[t]和[d],[s]和[z],[ts]和[dz]等。
2.拼读并比较音标词,如[bed]和[bæd],[li:p]和[lip],[fut]和[fu:d],[plæn],[plein]和[pla:nt]等。
3.让学生自学新词汇,按下列程序实施:先把生词分为三类—给双音节词、多音节词划分音节——拼读/读准各个音节—读出单词—识记单词。如单音节词 [sel],[preiz],[gəut];双音节词['və:səs];多音节词['despərit],[ə'naunsmənt]等。
过了音标关,读准了单词,后进生就能够大胆说、高声读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和积极性自然产生并逐步提高。
二、时态概念到位,自主选用动词
时态,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而在近80%的乡村中学学生的大脑中却是一个“盲区”。什么是时态?什么场合使用什么时态?各种时态又应使用什么动词形式?是否需要助动词?用什么助动词?这些问题弄清楚了,“盲区”自然就消失了。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态呢?首先应明确:时态是一种语法范畴,是用来表示各种时间和动作方面的动词形式。现在、过去、将来、过去将来等四个主要时间与一般、完成、进行、完成进行等四个动作方面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英语16种时态。
熟悉了时态的概况之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常用时态并模仿运用,牢固建立动词形式与各时态之间的联系。现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现在完成时态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第一步:探究定义。
1.过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到说话时结束,并对现在带来影响。
他们出去了。They have gone out.(说明他们已离开说话之地)
李先生还没有到达。Mr. Li has not arrived yet.(说明李不在说话之地)
2.从过去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也许还将继续下去,并对现在带来影响。
我学英语有五年多时间了。(说明 “学”这一动作五年前就开始,而且延续至今,将会持续下去。)
Tom has been ill for two months.汤姆病了两个月了。(说明汤姆现时仍处于有病状态,未能上学或上班、病重。)
第二步:观察并归纳主要结构,如助动词have/has+动词过去分词。
第三步:按动词形式的要求自己造句。
第四步:交叉批改。
第五步:交流与评价。
第六步:补充持续性动词与非持续性动词的用法。
第七步:拓展与探究。
1.have/has gone与have/has been的区别:
She has gone to Beijing.(表示“她”不在说话之地。)
She has been there twice.(表示“她”不在北京。)
2.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比较:
I have seen the film.(“看”动作发生在过去,但对现在有影响,即“我”已了解影片内容。)
I saw it last Sunday.(只说明“看”动作发生在过去,对现在是否了解影片内容这一结果无关紧要。)
3.多种译法,例如:那位老人去世二十年了。
The old man has been dead for twenty years.
The old man died twenty years ago.
The old man has been dead since twenty years ago.
It is twenty years since the old man died.
在学习和探究常见时态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发现:正确选用动词形式是重点和难点。说是重点,是因为动词形式有:原形、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和加-s形式,而且各种动词形式又有各自不同的构成情况;说其是难点,是因为动词形式必须符合时态的要求,而且构成情况很复杂,易混淆,尤其是不规则动词。务必耐心指导,逐一到位。
三、分类识记到位,追求自学实效
不规则动词的形式虽然很复杂,但使用频率相当高。因此,熟记“不规则动词表”是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近70%的农村学生对其了解不够,使用正确率太低,失分严重。
如何帮助后进生快速掌握“不规则动词表”中的动词形式呢?引导他们观察、指导他们分类、促进他们速记,一直是我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对“不规则动词表”进行全面观察,对不规则动词的三种形式进行分析,引导他们从“不规则中”寻找出“规则”。经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很快发现了共同点,对“不规则动词表”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分类。重新分类后,学生们感到容易记了。他们自主安排时间和任务,先少后多,先易后难,逐类识记,各个击破。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后进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在学生分类识记的同时,我又引导他们对易混动词形式加以区分和归纳。如:fall,fell,fallen和feel,felt,felt;lie,lay,lain和lay,laid,laid等;同时引导他们留意caught,taught与bought,thought等在书写上和读音上的异同之处;提醒他们要区分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如:leave是不规则的,其余两种形式为left,而live是规则的,其余两种形式,在live后直接加d。甚至还提醒学生不要把动词thought写成though或through。
四、句子结构到位,自主探究句型
单词、时态、动词形式等都是为句子服务的。那么,怎样才能用英语写出或说出正确的句子呢?让学生先了解一下英语句子的构成情况,让学生理解一个基本的规律:要想学好并列句和复合句,必须先学好简单句。简单句的核心是什么呢?是谓语动词。谓语动词除按照时态要求使用规定的动词形式以外,还决定着句子的内部结构。怎样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句子呢?
首先,让学生研读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出简单句的五种基本结构:主语+关联动词+表语,主语+不及物动词,主语+及物动词+宾语,主语+及物动词+双宾语,主语+及物动词+宾语+补足语。紧接着,让学生按照五种结构自己造句。最后让学生板书所造的句子,集体讨论与评价。
在学生掌握了单句之后,我就着手指导他们自主学习并列句和复合句了。下面重点介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复合句的六步做法:
第一步:让学生朗读并观察复合句:
I think that Mr. Lin will come soon.
If he comes,I will tell you.
The talk which he will give is very important to us.
I hear the news that Mr. Lin will fly back tomorrow.
第二步:引导学生找出从属连词并标出。
第三步:引导学生建立单句与复合句之间的联系,强化复合句结构。
第四步:引导学生认识从句。
第五步:让学生按从句要求自己造复合句。
第六步:交流与评价。
此后,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予以复习与巩固。
8.指导自主学习阶段小结 篇八
关键词 学习者自主;教学策略;教师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014-0015-02
教育界越来越意识到“学习者的自主性是我们最终的目标”(Brookes A & P.Crundy 1988),即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自主学习可分为不同程度的自主阶段。理想的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有能力完全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方法、时间、地点、材料并能对自己的外语学习进行监控、评估和调整。在此过程中,强调学习责任从教师到学生的转移。而多年来传统的课堂角色定位,使学习者面对责任的转变时,往往无法即时做出决定或做出合理的决定。因此教师应该制定相应的英语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初步培养学习自主性,使学生从“被引导的语言学习”逐步过渡到“半自主语言学习”,从而达到“学习者完全自主学习”。笔者根据教学理论和自身教学经验,从师生合约、教学互动、知情并重几个方面探讨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学习自主。
1 师生合约策略
师生合约源于“学习者合约”,是指“学习者与指导教师或学习者与自己的一种约定”(Dickinson 1987:99),其目的是帮助学习者组织自己的学习,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计划框架及一系列学习者必须考虑的因素,如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所利用的资源、完成目标的期限、自我评估等。因为自主学习培养初期阶段,这种合约往往是根据教师的教学大纲,并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在学期开学前制定和实施的,所以在这里改为师生合约。内容应包括每门课的课程信息,如课程简介、教学任务和目的、课程进度、测试与作业、成绩评定标准以及对学生的要求等,还要包括任课教师的姓名、联系电话、E-mail地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依照合约内容监控并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课程结束时教师也可验收结果。合约打破了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为学习者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框架。这使学习者独立于教师和一本教材的控制而培养自主学习。因为信息公开透明的合约,使学生在一开学时便对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课程进度、测试安排、成绩评定等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合约,学生清楚学完该课程后应了解到的知识,能得到的收获,这样学习就会有的放矢。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进度表从容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如果确实因故缺课,也可以根据进度表自学落下的内容。对没有自主学习愿望或尚未做好自主学习准备的学习者,合约可帮助他们了解学习目标和评估,培养他们对语言和语言学习过程的意识。师生合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2 教学互动策略
自主学习培养初期阶段,学习者总是恢复为传统的学生角色,难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他们认为对学习和学习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教师,教师应告诉他们做什么。因此,教师应采取教学互动策略来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自主性。
2.1 学习策略渗透学习是每个人终身面临的任务。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减轻学习负担,而且能够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方法,以及宏观管理学习的能力,然后有的放矢地讲解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及学习管理策略等知识,并告知学生策略的运用和学习成绩之间的正比关系,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学习和管理策略;在相应的课堂上再引导学生微观的学习策略,如词汇学习策略、阅读学习策略、听力学习策略等。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够监督并管理自己的学习,从而增强学习责任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习自主的培养。
2.2 兴趣激发美国教育心理学家Maslow指出学习应以学习者为本,以兴趣为前提,以激发成就动机为出发点,使学生在感知、认知知识的过程中自我发展。鉴于此,教师应从培养兴趣出发,让学生出于个人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自觉参与。再例如在口语课上进行话语分析讲解时,教师可以围绕语言功能节选电影片段,使学生体会不同交际场合下语码转换的规则以及不同性别、年龄、地位之间的会话原则。这就为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打开一扇窗。
2.3 学习资源引导培养学习者自主就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外语教学创建了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知运用目的语。笔者在讲泛读时,有2篇关于Nike公司的发展和美国高校教育的文章。笔者把学生带到网络语音室,分4人一组借助网络合作完成文章的阅读,并回答基于课本阅读内容之上的几个知识性问题;然后在课堂这个平台上进行陈述或辩论。现代技术运用策略使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练”和“思考”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合作学习,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成为主体,有学习责任感和成就感;同时给学生打开学习的渠道,课内向课外延伸,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2.4 日记/周记即让学习者每天或每周保持书面记录,对某一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分析。记日记可帮助学习者对课堂内外的语言学习经历和成效进行思考,也为学习者提高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评估提供了一种工具。
3 知情并重策略
社会学家Meighan 认为:“教师对学生的信念会对他们的课堂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情感上,师生应是客户和伙伴关系。看作客户,指学生不再是凭教师意愿可以随意塑造的原材料,教师的角色是满足学生的需求;看作伙伴,指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容纳器,相反,学生参与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机会发挥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自主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必须强化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影响的意识,重视学生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表达,以真诚、接受、同情、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思想观点方面的交流。这样,师生之间不仅仅通过认知结构发生交流,而且还通过情感内容发生交流,教学实现知情并重,知情合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减缓焦虑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4 结语
9.小组合作学习阶段小结 篇九
阶段性小结
单位:石花镇第一中学 时间: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能力,我们开展了“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实验。通过研究、实验,初步取得了一些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课题的研究主要包括《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阶段》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阶段》两个主要内容,现将两阶段进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阶段。
1.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协助、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学习知识的学习方法,它改变了学生以往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了人际关系,也有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相应发生了改变,这就使得教师在吸收新知,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均会投入相当多的心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教师也由于小组互动的机会能多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并能以学生的角度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缩短了师生在课堂上的距离。
2.了解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老师的引导和参与是分不开的。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在此,教师不是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这些角色具体表现为:
⑴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二种情况:闲聊(与课题不相干的交谈);冷场。此时老师要合理地进行组织、调控,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刚开头就夭折,或者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
⑵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当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真正完成了任务。如果确实完成了,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等。
3.小组成员的组成有了更科学的分配。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4人组成,其中一名是优等生,一名是差生,二名是中等生。这样异质分组的最大好处在于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让每个人的价值作用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才能发挥出团队学习的最大成效。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4.掌握了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时机。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专用来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应该用于解决知识的难点。对有疑难的问题,本课的重难点,教师在作一适当引导后,让学生去合作、探索,运用集体的智慧去攻克难关。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证。
个人探索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多用在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处。如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动脑、动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自己设计方法来验证。学生如果独立探究的话,学有困难的就无所适从了,其他同学也很难把性质探究完整。这时运用集体的智慧,全班同学都积极行动起来,以好带差,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就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5.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⑴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近来,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有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后四人马上聚在一起,满教室嗡嗡声,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动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这种几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组建了合作小组后,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议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小组合作还需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小组内应该有分工:领导者、记录者、联络者、检查者等,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增进角色的互赖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⑵关注每个学生的有效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不允许任何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出工不出力”,“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都是不行的。同学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依赖意味着大家在彼此合作、相互启发中共同学习,而不是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题,而另一些人在小组掩护下逃避责任。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决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演变成“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模式。
自课题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为了更好地运用合作学习,我们课题小组将继续边实践边思考。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阶段。
1.严格要求,务实开展。
自我申报“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立项后,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则。在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一次初评和总评,及时交流。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要想顺利的实施本课题,我清楚的认识到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意识。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在改革教育同时,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主宰课堂的局面中解放出来,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
3.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最佳方案,突出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首先,从实验研究课中,我不难看出学生被教师牵着走的现象明显少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多了。每节课的教学都力求做到: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紧扣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其次,从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积极探索班级和小组、个人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采用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本课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二是: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三是:学生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知识的认识,有时还会受同学的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便于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索性材料,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一特殊的认识活动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领会数学。
4.营造浓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需要。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探究学习,也唯有如此,课题研究才能实现实质性进展。在具体的实施中,通过正面引导、树立榜样等手段给予落实。我要做到:⑴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应更多一份关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开掘出创新的潜质。⑵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多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⑷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即指导学生怎样当学习的主人,怎样当好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深度;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过去,使学生学会不断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5.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近段的实验中,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⑴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学校组织的统考中,尤其是有关创新能力的命题,我班学生答的准确,有创新。
⑵提高了参研教师的素质。近段的实验探索,也使我校教师自觉地加强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对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存在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10.语文学习习惯阶段小结 篇十
实施阶段总结(低段)
我校自申报课题以来,紧紧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这一课题,积极进行探索,按计划分步实施。课题实施以来,在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在课题组实施老师的探索研究下,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我校教师把语文学习习惯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了习惯、习惯,让学生习而惯之。下面我就这一阶段低段学生语文良好习惯的养成进行一个总结:
一、主要培养方向和措施:
一)预习习惯的培养
我们的学生有一部分没有预习的习惯,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本阶段以来我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习新课之前能按老师的要求预习课文,要求做到:把课文读通读顺,借助拼音学习生字,不懂的生字多读几遍弄懂为止;不懂的问题感兴趣的问题做一些标记。老师在教学新课之前,会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的较好的会进行表扬,存在的问题会提醒孩子以后注意。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走稳这一步,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自觉进行了预习的同学,上课就积极主动,认真听讲,对新知识接受快,学习效率就高;成绩越来越好,反过来又促使他自觉地预习。这样,良性循环就形成了。
二)课堂习惯的培养
1、每一课都抓常规,重检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的习惯。课堂的伊始应该从上课铃响,这时候是教师管理的盲区,那学生就会随心所欲,继续玩耍。既不关心上什么课,也不准备好学习用具,因此,对此行为,我校教师对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铃声响,进课堂;用品齐,不慌张。互致礼,起勿响;坐姿正,身舒畅。让学生用儿歌的形式,熟读成诵,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
2、每一课都是写字指导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法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低段孩子的写字显得尤为重要,写字是低段孩子的基础,字记不住写不好孩子无法进行后面的学习,平时我们的写字训练是结合每一篇课文进行的,让每一课都成为写字课。在写字教学中,对于低段的孩子,首先老师的字要写得好,老师的字要写规范,低段孩子的模仿性很强,老师的字写得好学生的字才写的端正好看,所以低段对老师的写字要求很高。学生写字时老师要对学生的坐姿要领、执笔姿势、运笔技巧以及汉字的笔顺、间架结构等要有严格的要求,使学生在低段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写字打下扎实的基础。
3、把良好的朗读习惯贯穿在每一节课中。
朗读对于低段孩子来说像一张白纸,他们头脑中根本还没有朗读的习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方面,我首先要求学生从读书的姿势,书本的摆放规范自己的读书行为;其次教师范读,教孩子朗读的技能技巧;再次让学生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名学生读课文,比如:开火车轮流读、男女学生比赛读,低段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对于低段的孩子读书时形式要灵活多样,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以使学生在读课文时音正调准。每节课都这样坚持下去做到持之以恒,就可以养成孩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从如培养孩子的语感。
4、每节课都是学习方法指导课,培养学生积累、掌握学习方法的良好习惯。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首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应该把每节课都当成学习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法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的指点。例如识字教学,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识字的规律,教给学生怎样拼读音节,怎样识记字形等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教师可把规定学习的程序和方法的材料传授给学生,要求学生按规定的学习规程进行实践,进而形成习惯,掌握方法。
此外,还教给孩子一些看图写话、阅读的方法。低段孩子识字量少,培养孩子多看一些有图画的书,从如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平时教孩子当看到一幅图时,先让孩子说一说,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再让孩子动笔写下来,并对孩子的写话及时进行表扬,每节课都能这样做到不松懈,孩子对写话就会有兴趣,孩子的写作能力就能提高。三)作业习惯的培养
作业的问题一直是各位老师最为头疼的事了,因为作业的掌控遥不可及,状况最多了,如:不做作业,作业的质量差,写的字不规范等等,成为了一个老大难。为了培养我校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校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课题组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认真书写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让学生明白写好字是很重要的,课题组采取了多种评价和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兴趣:利用学校公共展示区域、各班教室墙报展示区等;对于低段的孩子,老师们在教学中采取穿插写字游戏、编顺口溜等生动、活泼的方法,激发兴趣。如教学铅笔字的运笔方法时,可编成顺口溜:小小一点要点好,提钩尖折又有角,学会顿笔很重要,运笔轻重要记牢。横要平,竖求直,认真练习工夫到,撇出锋捺伸脚,笔画健美字才好,这样寓教于乐,学生即掌握了运笔方法,又增添了情趣。提高了孩子们认真写字的兴趣。
2、教师之间团结合作,齐抓共管,共同促进孩子进步。
写字习惯的培养不仅是语文课上要注重,其他学科还是要注重。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首先就要善于与各学科的老师沟通:让各科老师树立练字意识,让他们与我们齐心协力,统一要求。统一要求有以下三点:1.老师的板书、批改作业等具有示范性的文字书写要规范、正确、美观、整洁。2.严格要求学生坐姿和握笔姿势正确。
3、严格要求学生作业书写做到:规范、正确、美观、整洁。这样,各科老师就会在作业中穿插练字作业。作业设计时,会更加注重少而精,逐步让学生形成提笔即练字的意识。这样,各科老师和我们语文老师就一起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写字训练团队,这样齐抓共管形成共识,孩子们的字自然如然就能写好,作业就能完成好。
3、对于低段孩子的作业书写进行形式多样的激励
对于低段的孩子我们要不断激励,从而强化孩子的写字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在肯定中形成并得到强化的。在孩子写字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去鼓励他,千方百计发现他的闪光点去夸奖他,我经常拿贴贴去鼓励孩子,让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从快乐中激发写字的兴趣。首先是作业奖励制度。我每次批改作业时,特别留意孩子们的书写,把学生这次写的字,与上次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应奖励。写得好一点的画一个小红星,写得比较好的画一朵小红花,写得非常好的奖给一朵漂亮的红花贴贴,并且这朵漂亮的红花贴贴要贴在教室公开的评比栏中,让孩子们找到激励自己的理由。学期末要评出红花贴贴较多的星级作业,奖给一份小奖品,给予鼓励。其次是进行小组竞赛。每天课堂上的十分钟写字课,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比赛的评分标准有三点;第一,小组内同学的写字姿势是否端正;第二,小组内同学写字时是否安静,专心;第三,小组内同学书写的字是否规范,正确。获胜的小组会在小组评比栏中得到五颗小星星,十颗小星星可以换一个月亮。学期末时获得月亮最多的小组会被评为优秀小组,优秀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会得到老师的一份小奖品。最后是进行个人竞赛。每个月进行一次写字比赛,把较好的字放在学习园地中展出,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来展示自己的字,同时通过在学习园地中无声无息的评比更加坚定孩子们练好字的信心,让他们自己评出前三名同学,老师奖励纪念品。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激励,孩子们的作业习惯进步很大。
4、家校合作,促进良好作业习惯养成的可持续性。
我们采用了家校合作学习的形式,我们学校通过家长会、校内外墙报、校园网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家长从思想上重视孩子的书写习惯,从自己做起,做好榜样,耐心指导小孩的作业书写;对小孩作业的书写进行监督和指导;大力配合学校和老师开展相关的作业书写评价活动。
四)课外阅读的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为使我校的学生能够爱上读书,爱上阅读,我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了一个书香校园环境。
1.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图书馆建设,并定期开放图书馆、阅览室。2.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
3.把《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推荐小学生必读书目。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二)营造了一个书香班级环境。
1.各实验班根据课题方案和本班实际制订了具体实施细则。2.设立了班级图书角。建议学生将图书交流。
3.利用黑板报开辟“班级书香”栏,让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读书成果、交流思想的舞台。
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三)读书活动四步骤: 1.设立了“四读”时间——多读
(1)晨间自由读。积极倡导学生一、三、五晨间自由地诵读经典,畅谈读书感受。
(2)课堂指导读。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由任课老师指导学生阅读(可带入图书馆,也可在班里)。积极倡导学生自由地交流读书体会,畅谈读书感受。交流可以是两人,也可以是多人;可以是几人“同读一本书”后的专题讨论,也可以是“各读各的书”后的大杂谈;内容可以是说说书中的主要内容、印象最深的情节等,也可以讲讲自己读书的收获。
(3)午间休闲读。倡导学生午间休闲时,自由读书,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让读书成为孩子们午间最好的休闲方式。
(4)睡前放松读。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建议每个孩子都在家中的床头放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每晚睡觉之前轻轻打开书本,慢慢品尝一番,让书香伴着孩子入眠。
2、倡导三个“共读”。
(1)同伴共读。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式,同伴阅读的经验对孩子很重要,可以产生良性竞争的作用。
(2)师生共读。强化阅读氛围,营造书香校园,每个教师都要做学生读书的指导者,指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共读一本书。
(3)亲子共读。积极倡导亲子共读,内容包括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书、与孩子交流读书心得、与孩子一起玩读书游戏等。
在过去的一年中,学校为学生搭建了阅读的平台,促进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提升,我们的教师不仅仅是课题的实施者,也是课题的受益者。为了使我校的课题能够深入实施,我校老师经常阅读有关习惯养成的论文、著作,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与此同时,还把理论带入课堂,每上一次研究课,我们都能找到老师在学生习惯培养中下的功夫。此外,老师还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个案调查,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分析,个案跟踪等等,以点带面,不断地反思,总结,根据自己的课题实验教学写出有价值性的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
三、问题分析与思考:
本课题的实施阶段虽然已经结束,我们收获了一些成果,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研究的深度还不够。同时我也感觉到了习惯的培养非一日之功,习惯的培养也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家庭、学校、社会缺一不可;做任何事都需要有一个过程,良好习惯的培养,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耐心等待才能养成。正如“磨刀不误砍柴工”那样,好习惯对于孩子的终身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指导自主学习阶段小结】推荐阅读:
高一八班班级自主管理活动小结08-08
自主学习名言08-23
自主创业学习总结06-10
自主学习研究现状07-08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探析06-14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07-04
化学教学与自主学习07-22
自主学习心理教案07-27
学习的自主性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