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计划(精选15篇)
1.七年级下册语文计划 篇一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范勇
一、复习范围: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六个单元、课后十首古诗词、课外名著导读)
二、复习方式:
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相结合,讲练相结合,以练促学。
三、题型要求:
1.字词(注重四字词语、重点词语,注意涵盖重点)
2.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之、于、其、而”的用法;注重课文背诵、词句翻译的考察)
3.语言运用(标点符号、成语运用、改病句、仿句、口语交际,其中标点符号、成语运用、改病句的题目要有知识点、解题方法等)
4.课文默写(包括现代文默写、文言文默写、诗歌默写,要求书写准确、工整)
5.现代文阅读(重点突出记叙文和散文的指导与复习)
6.专题、名著导读(既考查基本知识,又要体现综合性)
7.作文训练(例文讲评、写法指导)
四、专题复习:
1.文言文专题:重点积累文言实词和重点虚词,并加入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指导。
2.现代文专题:重点掌握记叙文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试题的方式提高能力。
3.基础知识专题:强化背诵课文的记忆与检查。
4.期末综合练习:培养临场能力。
5.作文专题:以讲练结合的方式,提高创新思维。
2.七年级下册语文计划 篇二
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我们语文课本所收入的文章大都是经典之作。语文课堂的大部分都是阅读教学,即文本精读。从2014年开始,我的课题研究方向就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本资源,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真正搭建起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桥梁。
“利用阅读教材学习写作”“首先有必要对全部阅读教材做一研究统计,计算出有哪些教材以及它们各自在哪些方面有益于学生的作文,然后再确定采取什么办法和在什么程度上发挥阅读教材的作用。”[1]目前我们宁德市所使用的是2013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该教材较之前的教材在写作训练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增加了以往不曾有的单元写作训练指导。这对目前无序状的写作教学来说是进步。
以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为例,共六个单元的写作目标。其中,第五单元的写作目标———勤于修改,只能归为修改文章方面,谈不上是写作目标。第四单元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是指在写作中加入适当的议论,这点与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写作目标———“学会说点儿道理”是大同小异的,可以归类置后。所以,六个单元的写作目标筛选后就剩下四个。
另外,初中阶段的写作大多以记叙文写作训练为主:叙事要完整、连贯;写人能通过各种人物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因此,掌握好描写人物的方法,对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在以上四个写作目标的基础上重新框定本学期写作教学的重点:
第一、二单元:写好人物的心理描写
第三单元:写好人物的外貌描写
第四单元:写好人物的言行描写
第六单元:写好细节描写
为了更好地完成单元写作目标,在每一次的作文训练前,我会有针对性地选取部分课文的精彩段落,让学生仿写,即仿照所给的语段、短文来写作相似的语段或短文。这可理解为朱绍禹先生所说的“模仿和创造相结合的读写联结”。[1]它既能降低写作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又能为单元的写作目标服务。
以第一、二单元写作训练为例: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目标———写好人物的心理描写,由此对应的仿写训练目标也是如此,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二单元仿写训练:心理描写
(第二单元《最后一课》)
评析:这段心理描写片段,既有小弗郎士的内心独白,又通过环境描写折射出小弗郎士此时内心的愉悦,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国正濒临灭亡,这也就是环境描写型的心理描写。
仿写要求:选取一个生活事件的片断,通过描写环境,来侧面烘托人物的心理。
学生仿写范例:今天,天气十分晴朗,舒适的阳光如同母亲一样把我们抱在怀里。小鸟在树上歌唱。大家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突然叫到我的名字,我兴奋地走到台下,手中接过一张奖状,我觉得这张奖状像一束阳光,把我整个人都照亮了。(赵嘉瑛)
小结:本次仿写训练的内容是环境描写型心理描写,这只是心理描写类型中的一种。在单元写作教学时,教师据此延伸开去,补充介绍心理描写的其他类型。这样由点带面,学生容易理解也乐于接受。
第三单元仿写训练:外貌描写
【课文节选片段】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
(第三单元《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评析:加入议论性的语句(选段中划线的句子)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作家的性格特征。
仿写要求:在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时加入对其性格的评价性语言,以此来突显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仿写范例:乍一看,她瘦小的身躯外披着一套宽大的校服,但她的背影是那样地坚定,走近,仔细掂量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里透着对世界的好奇,那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更看出她对知识的渴望。(李睿)
小结:本次仿写训练是通过评价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就丰富了对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和角度。也是对单元写作训练内容的有益补充。
第四单元仿写训练:语言动作描写
【课文节选片段】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只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
(第四单元《社戏》)
评析:通过生动细致的动作描写,写出小伙伴们娴熟的驾船技术以及看戏前内心的喜悦。
仿写要求:根据给定的情景写片段,描写人物的言行。(情景:家庭贫困的你,要回去向家长要50元钱用来捐给灾区。回到家,看到生病在床的妈妈,你会……)
学生仿写范例:我看着妈妈,躲闪地说道:“妈,老师说……说要我们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妈妈先是一愣,随后又平静地问道:“老师有说捐多少吗?”“50元。”我立马低下了头。妈妈沉默了一会,便开始找起什么来,我沉思了一会对妈妈说道:“妈,要不我跟老师说说,让老师通融通融?”妈妈从枕头底下掏出了零零散散的钱,有十元的、五元的、一元的,一把塞到我手里:“你数数看,够不够……”我感激地看了妈妈一眼:“谢谢妈!”(雷宇欣)
小结:本次仿写训练虽然只是片段练习,但已经基本涵盖了该单元写作训练的三个要求。仿写就好比正式演出前的彩排,彩排得越好,正式演出当然越出色。
第六单元仿写训练:细节描写
【课文节选片段】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第六单元《猫》)
评析:简单的动作细节描写就能引发读者的想象。第一只猫活泼可爱的动态乃至情态都仿佛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仿写要求:通过具体的动作细节描写,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学生仿写范例:它(仓鼠)很活泼,都在刨木屑,从这里钻进去,又从那儿突兀地冒出来,抖抖身上的木屑,又再次钻进木屑里,不停地刨啊刨啊,接着又从中悄悄冒出一个脑袋,左看看,右望望,忽地灵巧地蹦出木屑堆,扭动着肥肥的身子,向前方的食物爬去。(雷雯)
综上所述,一方面,教师通过仿写练习,突破每次写作训练的重点,让作文教学目标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完成。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仿写的基础上再写单元作文,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也就不觉得写作面目可憎了。因此,一次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仿写练习的确能够起到或铺垫,或提升,或完善单元写作目标的作用,真可谓是写作训练的助推力。
摘要:为了促进读写结合和更好地完成单元写作目标,笔者根据每个单元的写作教学目标,从单元课文中筛选出相应的篇章段落来进行仿写训练。这些仿写练习能够起到或铺垫,或提升,或完善单元写作目标的作用,成为作文教学有力的助推力。
关键词:阅读,写作,仿写
参考文献
3.七年级下册语文计划 篇三
【点拨】 be from ...意为“来自……”,相当于come from;be from中的be要根据句子的主语来选用am, is, are,变疑问句时直接把be提至句首,变否定句时直接在be后面加not。例如: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 你的笔友来自哪儿?
2. What language does she speak? 她讲什么语言?
【点拨】 就某种语言提问,要用what language。
3. I can speak English and a little French. 我会讲英语,还能讲一点法语。
【点拨】 a little是一个固定短语,意为“一点儿;少量”,含有肯定意思,一般用来修饰不可数名词;而little则含有否定意思,意为“几乎没有”。例如:I have a little milk. 我有一点牛奶。
I can speak little Japanese. 我几乎不会讲日语。
4. The pay phone is across from the library. 公用电话在图书馆的对面。
【点拨】 across from意为“在……的对面”,相当于on the other side of。例如:Is your house across from the post office? 你家在邮局的对面吗?
5. The pay phone is next to the library.公用电话紧挨着图书馆。
【点拨】 next to意为“紧靠……的旁边;贴近;接近”。
6. The library is between the restaurant and the supermarket. 图书馆位于饭店与超市之间。
【点拨】 介词between的意思是“介于……之间”,between可与and连用,表示“在……与……之间 ”。
7. —Where is the park? 公园在哪儿?—Its on the Center Street. 在中心街。
【点拨】 询问地点时,要用where。
8. There is a big supermarket. 有一个大超市。
【点拨】 There be ... 句型表示“某处有某人/物”,be用is还是用are,要与其后面的第一个词的单、复数形式为准。例如:There are 19 girls in our class. 我们班里有19名女生。
9. Isnt he cute? 难道他不可爱吗?
【点拨】 否定的一般疑问句翻译成汉语,意为“难道……不……吗?”,多用来表示提出请求或表示说话人的看法或惊异的情绪。在回答否定疑问句时,要注意应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用“Yes, +肯定结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用“No, +否定结构”;但Yes通常译为“不”,No通常译为“是的”。例如:
—Cant you go with me? 难道你不能和我一起去吗?
—Yes, I can. 不,我能去。
10. ... but at night he gets up and eats leaves. ……但是在夜里它起来吃树叶。
【点拨】 leaf是单数形式,其复数形式是leaves。
11. —What does she do? 她是干什么的?
—Shes a doctor. 她是一位医生。
【点拨】 询问某人的职业时,可用“What is / are ...?”,也可用“What does / do ... do?” 或“Whats ones job?”句型来询问。回答时,一般要用表示职业的名词来回答,即:“主语+be+表语(表示职业的名词)”。例如: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 What is your father? / Whats your fathers job?) 你父亲是干什么工作的?
—He is a teacher. 他是教师。
12. I wear a white uniform. 我穿着一件白色的制服。
【点拨】 wear与put on都有“穿”的意思,但wear是强调“穿”的状态,put on强调“穿”的动作。例如:Its cold outside. Put on your coat. 外面冷,穿上你的外套。
13. ... then we have a job for you as a waiter. ……那么我们就有一份适合你做的服务员的工作。
【点拨】 as是介词,意思是“作为……”。例如:He works as a reporter in the TV station. 他在電视台当记者。
14. —What are you doing? 你在做什么?
—Im watching TV. 我在看电视。
【点拨】 现在进行时表示此时此刻正在进行的动作,由“be(am, is, are) +动词现在分词(v-ing)”构成。常与副词now连用。当句子中有了look, listen等词时,也要用现在进行时。例如:They are reading English now. 他们现在正在读英语。Listen! Whos singing? 听!谁在唱歌?
15. How i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北京的天气怎么样?
【点拨】 询问“天气怎么样?”,可用“Whats the weather like?”,也可用“How is the weather?”。例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 there?=How is the weather there? 那儿的天气怎么样?
16. Thank you for joining CCTVs Around the World show. 谢谢你参加中央电视台的《环球世界》节目。
【点拨】 Thank you/Thanks for (doing) sth.意为“因(做了)某事而感谢你”。Thank you/Thanks for…意为“因……而感谢”,介词for后面可接名词、代词或动词-ing形式。例如:Thank you for your help. 谢谢你的帮助。
17. But everyone is having a good time. 但是每个人都玩得很高兴。
【点拨】 have a good time意为“玩得高兴;过得愉快”。例如:They had a good time in the park yesterday. 他们昨天在公园里玩得很高兴。
巩固练习
()1. I got an e-mail this morning. Its ________ my best friend John.
A. inB. on C. at D. from
()2. Theres ________ milk at home. We have to buy some this afternoon.
A. a littleB. littleC. a few
()3. —Excuse me, young man. Where is the park, please?
—Its across ________ the supermarket.
A. inB. onC. fromD. at
()4. There ________ a lot of rain in this area in August every year.
A. isB. wasC.areD. were
()5. —Excuse me. ________ is the park?
—Its next to the supermarket.
A. WhatB. When C. WhereD. Which
()6. —Isnt he a pilot?
—________. He is a reporter from CCTV.
A. No, he isntB. Yes, he isC. No, he is D. Yes, he isnt
()7. —________?
—Im a policeman.
A. What do you doB. What do you want to do C. What are you doing
()8. —Nancy, dont always ________ that old jacket. It looks terrible.
—But I think its cool, Mom.
A. wear B. dressC. put onD. take off
()9. ________ a teacher, John thinks that his main duty is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become better learners.
A. As B. ByC. About
()10. Look!Janes grandmother ________ with some aged people in the park.
A. dances B. danced C. is dancingD. was dancing
()11. —We are going go to have a barbecue in Nanshan Park tomorrow.
—__________.
A. Have a good time!B. Congratulations!C. Thats true!D. Thats right!
()12. —Thank you very much __________ helping me.
—Not at all.
A. forB. ofC. to
13. 請按各小题的要求转换句型,每个空格只准填一个单词。
Most people in France have learned English. (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 __________ have most people in France _________?
14.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
你们的教室紧挨着图书馆吗?
Is your classroom __________ __________ the library?
15. 根据句意及所给中文提示或英文解释,写出句中所缺单词。
—Would you please put this box ___________(在……之间) the desk and the wall?
—No problem.
16. 根据句意,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There are a lot of _________(leaf) on the tree when spring comes.
17. Hows the weather in Bazhong today? (同义句转换)
________ the weather ________ in Bazhong today?
4.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四
彭学堂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学生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还行。
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语文的习惯差。
2、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4、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6、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比较差。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语文教学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语文素养。引发兴趣、关注语文(大语文)、养成习惯、巩固提高,是本期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其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仍是整体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学初期的教学工作,纠正学生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7、及时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8、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9、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实行培优补差,面向全体学生。
11、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12、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13、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4、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四、培优补差措施:
1.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2.落实好课外辅导,利用课活给差生加以辅导训练。
3.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4.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五、教学进度
本次教学进度将根据学校2014年2月15日召开的开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为准,配合备课组集体备课的要求来确定每周的教学任务。力争2014年6月20日前完成本期新课,余下时间集中复习。
5.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2 篇五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的总要求: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教学措施:
一、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质量。
深化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
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着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五、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着,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七年级语文下册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篇六
张光华
一、学生现状
从上一个学期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课堂上有勇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比较顺利。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提升,优秀率和及格率较高。
但学生的语文水平总体还不是很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也都不是很高, 学生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不是很高。良好的答题规范未全面养成,大多数学生都是接受式学习。另一个班级的学生中一部分的思维灵活一些,能够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男女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差别,大多数女生勤奋,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男生的学习态度较差,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个别甚至不学。
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勇于质疑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配合学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三、教材重点和难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伤仲永》、《最后一课》、《木兰诗》、《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社戏》、《安塞腰鼓》、《口技》、《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短文两篇》、《猫》、《斑羚飞渡》。
四、教学进度
第一周从百草园到百味书屋(4)爸爸的花儿落了(3)
第二周 丑小鸭(2)诗两首(2)伤仲永
第三周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第四周 黄河颂(3)最后一课(4)
第五周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2)土地的誓言(2)木兰诗(3)
第六周 综合性学习:(2)邓嫁先(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
第七周 音乐巨人贝多芬(2)福楼拜家的星期天(2)孙权劝学(3)
第八周 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3)复习(4)
第九周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评讲试卷(自修)社戏(4)安塞腰鼓(3)
第十二周 竹影(2)观舞记(2)口技(3)
第十三周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3)伟大的悲剧(4)
第十四周 荒岛余生(4)登上地球之巅(3)
第十五周 真正的英雄(2)短文两篇(3)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2)
第十六周 珍珠鸟(3)斑羚飞渡(4)
第十七周 华南虎(2)马(2)狼(3)
第十八周 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3)作文讲座(4)
第十九周 期末复习
附:作文计划
大作文
1、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作文。提示:可拟题为:“少年也有愁滋味”“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请允许我为自己辩护”。抒发自己在学习如何对待自己,如何与他人相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并体现出自己思考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要求有丰富的心理描写。
2、以“走近母亲河”话题,写一篇作文。提示:在单元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中充分领略黄河的风采,充分认识到黄河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领域内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莲 山课件 ]和了解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后,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形式不限,要求内容充实,情感真挚。
3、以“我与——”为话题作文。提示:选择文学、艺术、科学、军事等领域内给自己震动最大、影响最深刻的一位杰出人物来推荐给大家。清楚地介绍其杰出影响后,着重写出这位名人让你感触最深,对你影响最大的一点或几点。要求重点突出,合理安排详略。
4、以“我和戏曲”为话题作文。提示:在你看戏、听戏、学习戏曲的过程中,你一定有些感想或者有趣的经历,把它们写出来。可以是对某部戏曲中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评论,也可以是对演员表演艺术、幕前幕后生活的反映,也可以是对某段唱词、某个剧本的评价。要求写出自己真实而独特的体验。
5、以“探险”为话题作文。提示:可写读后感,就本单元课文或自己读过的某部探险类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评论人物形象,也可谈事件意义。也可写随笔,表达自己对于某一未知领域强烈地好奇和探索的兴趣。也可是一次探险计划或对某一探险领域的介绍。
7.巧学七年级语文词组之韵文 篇七
我们现将七年级语文词组韵文呈现给读者 (也有个别凑合的) , 希望能给同仁以参考,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提高语文水平。
上册
(一) 春日融融, 细草纤纤。
嫩叶繁花, 花枝招展。多姿多彩, 色彩斑斓。莺歌燕舞, 呼朋引伴。莽莽榛榛, 满地花阴。轻飞曼舞, 蜂围蝶阵。往来屑屑, 结队成群。春红已谢, 日斜西沉。隐隐约约, 夜幕降临。黯然缥缈, 树影花荫。春花秋月, 各具风韵。江河行地, 水波粼粼。一叶孤舟, 指点迷津。明察秋毫, 毫无疑问。洪波涌起, 海天相吻。多愁善感, 情不自禁。随声附和, 忍俊不禁。温故知新, 慧心未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碧瓦飞甍, 孤塔耸起。昂首挺立, 擎天撼地。
(二) 遥遥在望, 异国他乡。
伫立凝望, 夜色苍茫。稀世珍宝, 举世无双。玲珑剔透, 仙露琼浆。红灯绿酒, 望月思乡。阴晴圆缺, 变化无常。星汉灿烂, 日月经天。海枯石烂, 此心不变。日转星移, 直通霄汉。稀稀疏疏, 残月晓天。乌云蔽日, 拨云见天。春华秋实, 令人惊叹。一扫而光, 得失之患。窸窣作响, 急管繁弦。秋风萧瑟, 秋波澹澹。山岛竦峙, 高不可攀。高插青冥, 头晕目眩。海市蜃楼, 美轮美奂。重峦叠嶂, 连绵不断。群峰争奇, 姿态万千。盘虬卧龙, 古木参天。踉踉跄跄, 疲惫不堪。步履蹒跚, 任重道远。游历考察, 获益匪浅。一丝不苟, 理所当然。
(三) 雷声隐隐, 抖擞精神。
心惊肉跳, 骇人听闻。不可抗拒, 天灾人祸。猝然长逝, 不知所措。断肢残腿, 惊慌失措。开膛破肚, 心如刀割。坚韧不拔, 肃然起敬。险象迭生, 惊魂未定。突如其来, 绝处逢生。具体而微, 浓浓亲情。不可磨灭, 回味无穷。各得其所, 风定天清。
(四) 灰心丧气, 逆来顺受。
庸碌一生, 行尸走肉。满不在乎, 随波逐流。不可挽回, 一切乌有。及早悔悟, 浪子回头。少而好学, 更胜一筹。担当道义, 承前启后。专心致志, 矢志不移。津津有味, 苦心孤诣。恍然大悟, 通达事理。引人遐思, 心旷神怡。神通广大, 随心所欲。悠然自得, 无忧无虑。历历在目, 小心翼翼。闲情逸致, 合二为一。丝丝缕缕, 形影不离。无所顾忌, 毫不犹豫。直言不讳, 问心无愧。弱肉强食, 夏蚊成雷。
下册
(一) 戈壁浩瀚, 平沙无垠。“河水萦带, 群山纠纷。黯兮惨悴[cui], 风悲日曛。蓬断草枯, 凛若霜晨。鸟飞不下, 兽铤亡群。”地阔天长, 亘古及今。狂风怒号, 烟尘滚滚。风沙呼啸, 不见天日。举目四望, 茫茫无际。峨峨昆仑, 人迹罕至。久久伫立, 极目望去。奇伟磅礴, 景色壮丽。荒草萋萋, 踱来踱去。刀枪剑戟, 参差不齐。迫不及待, 妄下断语。洋洋得意, 忘乎所以。卷土重来, 烽烟四起。生死关头, 警报迭起。养精蓄锐, 用武之地。慷慨以赴, 毫不迟疑。耀武扬威, 临危不惧。按图索骥, 腾空而去。勇往直前, 坚韧无比。至死不懈, 刚强不屈。死得其所, 马革裹尸。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慷慨淋漓, 可歌可泣。齐心协力, 亲如兄弟。挥之不去, 永远铭记。碎首黄尘, 热血殷红。叱咤风云, 疆场驰骋。气冲牛斗, 燕然勒功。彩虹炫目, 岁月峥嵘。
(二) 坚持不懈, 千辛万苦。绝壁断崖, 崎岖险阻。精疲力竭, 风餐露宿。疲惫以极, 神志恍惚。双眉蹙额, 进退维谷。精神抖擞, 浑身解数。张目嗔视, 锋芒毕露。白雪皑皑, 老马识途。高视阔步, 惹人注目。远山隐隐, 若有若无。
(三) 足不下楼, 目不窥园。沥尽心血, 兀兀穷年。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无时无刻, 锲而不舍。潜心贯注, 大彻大悟。长须飘飘, 腰酸背痛。头昏眼花, 忧心忡忡。望闻问切, 返老还童。妇孺皆知, 鼎鼎大名。群蚁排衙, 批注记诵。叹为观止, 恭恭敬敬。当之无愧, 导师相称。口读耳听, 趣味无穷。朴实气质, 截然不同。安安静静, 心会神凝。无声无闻, 默不作声。十分幽寂, 月色朦胧。孜孜不倦, 映雪囊萤。博学多识, 迥乎不同。刮目相看, 文思泉涌。淋漓尽致, 奇趣横生。家喻户晓, 知人之明。一拍即合, 不约而同。声情并茂, 异口同声。相得益彰, 息息相通。热情澎湃, 芸芸众生。雄辩过人, 义愤填膺。略一踌躇, 如梦初醒。不期而至, 来势汹汹。人声鼎沸, 斗智斗勇。闻所未闻, 胆战心惊。声震天地, 石破天惊。
(四) 鲁莽大胆, 怒气冲天。毛骨悚然, 畏缩不前。闷闷不乐, 提心吊胆。怏怏不乐, 疲惫不堪。求全责备, 夜不成眠。叽叽喳喳, 声动枝颤。变化多姿, 尽态极妍。绚丽多彩, 眼花缭乱。稚气未脱, 笑颊粲然。
(五) 千年积雪, 万丈巉岩。
满山遍野, 高山之巅。冰雪融水, 一尘不染。苍苍莽莽, 峻岭崇山。一泻千里, 万丈狂澜。惊心动魄, 惊涛拍岸。惊涛澎湃, 浊流宛转。坦荡平原, 九曲连环。河水汤[sh佟ng]汤, 浩浩荡荡。百川归海, 一泻汪洋。
(六) 语无伦次, 杂乱无章。
姗姗来迟, 一反既往。本色当行, 宛转悠扬。良田美池, 屋舍俨然。念念有词, 秩序井然。千载主题, 离合悲欢。乐声幽幽, 低回宛转。
8.七年级下册语文计划 篇八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归纳认识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建文帝和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②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②阅读课文、史料,观看视频,正确地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提炼、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方法。③采用创设情境,启发式与比较法相结合,感悟内化,激励践行等教学方式落实课标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是八股取士。
教具学具准备: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朱元璋》的主题曲,直接点明主题。
2.落实课标
(1)明朝的建立
播放动画评书版的《明朝那些事儿》。学生看动画评书,总体认知朱元璋。
师:说说评书中朱元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积极发言,了解朱元璋虽出身贫寒却终成大业建立明朝,并掌握明朝建立的史实。
师:创业不易,守业更难!朱元璋是用什么措施来巩固明朝统治的·
(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第一,自主探究。出示学案引导学生标注知识点。
第二,初试身手。让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抓重点词总结归纳并展示成果,之后用多媒体出示答案。
第三,创设情境。走近明朝一位官员的生活,了解一下明朝那些事儿。
第四,举一反三。教师出示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示意图,学生根据秦朝示意图小组合作制作明太祖加强君权的示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明太祖加强君权示意图。学生看图回顾明太祖在地方和中央的各项措施,认识到其一步步把军政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加强了君权。
第五,图说历史。展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元世祖、明太祖”图片。说说他们为巩固统治分别采取过哪些措施·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皇帝,說说其统治措施。先组内分享,再展示。
(3)明成祖统治的措施
出示“靖难之役”视频,了解朱元璋的继承人如何加强君权的。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结合课本知识归纳总结:①视频中介绍了哪几位皇帝·②建文帝为加强君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果怎样·③明成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3.反思完善
(1)“朱”联璧合。出示本课学习的明朝三位朱姓皇帝及其采取的加强君权的措施,让学生连线使皇帝与其措施结合,巩固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的统治措施。
(2)知识整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形成结构。学生根据课件内容,先自主回顾明朝统治者对各个阶层采取的措施,再小组交流,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回顾各项措施,形成结构,加深印象。
(3)重点提示。明初统治者的措施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厂卫特务机构是明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采取的“非常”手段,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也是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给明朝的统治埋伏了危机。
4.巩固拓展
(1)自主闯关。让学生自主选题,集体动脑,完成练习,巩固知识。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题,检查学习情况。
(2)感悟历史。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要“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怎样的社会环境才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9.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篇九
吴志壮
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诵读欣赏、写作和口语交际三个部分。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人物分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信息传播、诗词拔萃。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通过学习可以领略古今优秀人物的风采,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介绍童年趣事的文章,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建筑艺术,欣赏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艺术,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动物有关的文章,可爱的动物让你兴趣盎然,第五单元主要是发生在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的信息报道,第六单元是诗词荟萃,吟唱讴歌祖国的动人诗篇。
从诵读欣赏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选取了十首著名古诗词。主要由学生读读背背,增加文化淀集。本册名著推荐与阅读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4、课堂上有用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还行。
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2、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3、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4、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特别是有两个考20分左右的差生。
5、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三、教学设想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8、对学生进行双基教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9、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10、实行“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11、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12、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3、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14、加强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15、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16、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五、培优辅差计划
主要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初一下学期112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吴志壮
我所带的班级已经进入初一年级的下学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成长特点,应该说,这个学期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个人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在本学期都能够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和进步。因此,本学期的工作不仅对于我个人,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经过半年的学习和锻炼,学生们已经对学校的基本情况及规章制度较好的适应性,能够融入到初中阶段的学习当中。但在心理上需要老师的及时引导才能够正确地树立人生观、社会观。鉴于此,特作出本学期工作计划,希望能够给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以明确目标。
一、争创模范班集体
对于班集体,我一直要求学生要有强烈的集体意识,把自己的个人行为放到班级中来,时时刻刻都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代表的是整个班集体的形象。所以,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就放在争创模范班集体上。具体工作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鼓励并要求大家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规制度》,重点从提高学生树立文明意识做起,从小事做起,建立更加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习惯。要求学生力争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积极参加义务劳动,为班争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卫生,也保持个人的卫生和服饰整洁。开学初,及时召开班会,明确本学期的目标,要求学生树立强烈的责任感,要在学习及做人中都体现出积极性和先进性。定时召开干部会议,鼓励、培养他们的管理意识和能力,争取使每个班干部都能胜任自己工作。
第二,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比学、敢学的好风气。学期初,强化表扬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奖励的优秀学生以及最有进步的学生,调动学生们互不服气的意识,使优秀学生相互学习,中等学生围绕优秀学生,较差生围绕中等生,形成“优比优、优带中、中帮差”的学习氛围。作为班主任,我必须充分利用课间和自习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辅导和督促。
第三,融洽师生关系。经过一学期的接触交往,我和这个班的学生已经非常有感情了,我相信我真诚的爱和关心,他们是应该能够体会到的。另外,还要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二、再发掘培养一支合格的班干部队伍
通过一个学期的锻炼,部分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将继续重用,同时发掘一批新的学生干部,以旧带新,使班里更多的学生了解学校的各项工作,培养更多的学生胜任班级管理,使大家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作为班级的一个管理者,而不总是被管理者。
三、积极配合学校各项工作
结合学校的有关规定,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进行每天的小打扫和每周的大扫除,并主动承担义务劳动。
四、积极配合任课老师进行有序的教学工作
10.七年级下册语文计划 篇十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在我校实施课改一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幸福,生命的狂欢。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语文教学,从学生上期期末考试情况来看,语文成绩不太理想,但相对新接手时语文基础与素养特薄弱的情况来看,进步还是不少的,这点得肯定。学生身上好的习惯(如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一定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1、经过上学期的语文学习锻炼,学生突出的特点是:
①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②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③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④各组小组长等一批孩子成长迅速,课堂教学开展顺利。
2、存在的不足是:
①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还要继续培养。
②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
③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④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三、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2016年秋开始全新改版,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由原来的七个单元改成了六个单元,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一单元:状物类记叙文单元; 第二单元:小说单元; 第三单元:传记单元;
第四单元:事物说明文单元; 第五单元:古诗文单元; 第六单元:古诗文单元。
四、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并由此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学习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
2、按时间线索,了解人物的成长过程,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
3、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4、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作品,品评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并注意体会文章的准确、简明的特点和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
6、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说、铭、寓言、笔记小说等古代散文的特点,增强对古代生活的感性认识。朗读、背诵古诗文,体味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
7、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五、教学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教学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7、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8、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9、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12、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讲评中来。让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对习作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广泛地征求同学的意见,相互评价,最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使学生们正确地认识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问题,课后进行必要的修改。这样,建立民主的教学风气,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六、教学时间安排。本学期时间紧凑,讲读课文在单元内先讲。提醒学生重视课前的预习,以保证课堂40分钟的高效率。第五单元、单元检测
第一周 第二周第三周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一学月检测
第三、四、五周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第六、七周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第八、九周
第四单元、单元检测、半期考试
第十、十一、十二周
第六单元、单元检测、第三学月检测
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周 期末复习、专题检测、综合模拟检测
11.浅谈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抓住孩子的好奇心
七年级学生年龄普遍较低,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探索意识。语文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應该抓住这个特点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章,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对于文章的选取,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语言精练优美、生动形象的文章资料。同时,教师一定要抓住语文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和学习,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2.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课前预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课前预习产生的疑问,教师应该进行交流和解答,鼓励学生在文章中寻找疑惑点和兴趣点。语文课堂的特点之一就是容量相对较大,相关知识点较为零散,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体会和感受。
3.教师要关注“问题”
对于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当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时,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应给予肯定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进行相关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依据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利用评分艺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教师的理解水平不可能在同一个水平上,因此,对学生的阅读理解题目进行批改时,应该以标准答案为依据,灵活判卷,只要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相反,若一味地强调标准答案,一方面打击了学生学习阅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没有尊重学生的思想观念。
花开有声,芳香四溢。对于七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立足学生,深入课堂,耐心倾听学生的思想观点,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赞许,每位学生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都是一块等待雕琢的璞玉。
参考文献:
[1]李春杰.浅谈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法指导[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6):73.
[2]任志丽.浅谈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与研究[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2.
12.七年级下册语文计划 篇十二
认识地图的基础是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图例与注记。方向、比例尺都没有太大问题,教材中阐述很明确,但是在图例与注记中,关于注记只有一句话:“地图上的文字说明。”(七上P5) 其实地图上的注记分为名称注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三种。名称注记用于说明各种事物的专有名称,如山脉名称,江、河、湖、海、地区、国家、大洲、大陆、岛屿名称等,是最常见的一种。说明注记用于说明各种事物种类、性质或特征,它是用以补充图形符号的不足,常用简注形式表示(如石油用“油”、松树用“松”等表示)。数字注记用于说明事物的数量特征,例如地形高程、比高、路宽、水深等(如:珠穆朗玛峰8844.43)。同时,借助不同字体、字号、颜色的注记也能够进一步标明事物的性质、种类及数量差异。因此,地图注记在地图图面上与图形符号是构成一种相辅相成的整体。[1]18
地图上的注记排列得是否恰当,对图面效果影响很大。
一般而言,教材中出现的地图必须是具有权威性、科学性、普遍性的地图。但是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目前现行教材中使用的部分地图并不完全符合这些特点,特别是在注记方面并不是特别科学,容易对学生产生某些误导。
如:人教版教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P45的太湖流域图(图1)。
这是一张介绍太湖流域的地图,从图中读出太湖流域水网密布、城镇众多的特点。湖州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成员,这部分教学内容,同时也属于湖州乡土教育的内容。湖州人民傍水而居,其母亲河是苕溪。教师在教学中会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找到湖州的位置,并找到从湖州注入太湖的两条河流——东苕溪、西苕溪。但是有很多学生第一眼看到的是———库水石赋、溪苕西(图2)。然后有些稍微聪明一点的同学会反应过来,“哦,念反了,是西苕溪,发源于赋石水库”。当然很多学生并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反正我最后能理解就行了。不过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一门专业学科教材的正规地图会使读者产生某些误解呢?问题出在哪里?到底是地图出了问题,还是教师在读图指导上不够细致?地图上河流的正确标注方法应该是怎样的?虽然说多数学生在阅读时如果发现文句不通顺,可能会自主倒着阅读,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这个题目变成———请学生用笔将“西苕溪”名称标注在图中,那么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标注才是最准确的?
下面图3、图4 两张地图都是来自较为官方的正规发布的,其中河流名称的标注却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在地图上河流的名称到底应该如何标注?遵循哪些原则?
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骨干工程分布示意图(截取局部)。图中的赋石水库和西苕溪是按照自西向东、从源头到下游的顺序标注的。
中国数字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湖州地图(截取局部)。图中的西苕溪是按照自东向西、下游到上游来标注的。
为了解决这些疑问,我上网查阅了地图上河流名称标注的相关资料,查找了各类各级关于太湖流域的地图(包括历史上太湖流域的地图),咨询了高中部分地理教师和专业人员,得出以下观点。
不论河流、山脉、铁路等线状、条状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图例边上的注记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东西向———水平字列(典型如:长江)。
2. 南北向———垂直字列(典型如:尼罗河)。
3. 东北—西南、西北—东南走向———雁行字列(典型如:大兴安岭)。
4.字符连线与注示物走向平行,成自然弯曲,字向不直立———屈曲字列(如:京九线、陇海线等)。[1]58
我找遍所有个人能找到的参考文献,都只有这四条原则。但是河流的流向是随着地形变化而发生任意曲折的,并且具体到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某一段的标注是否又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和原则呢?答案是没有。因此某些时候出现误读就不可避免了。
鉴于此,我觉得河流名称的注记除了遵守上述四原则外,还应该进行部分细化。
1.阅读顺序优先原则。一般人的阅读顺序是自上到下(自北向南),自左到右(自西向东),大多数南北向或东西向流向很明显的河流,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典型的如:长江流域图(图5,七下P20),长江干流东西向,标注从左到右;支流多南北向,标注从上到下。
2.部分东北—西南走向,或者西北—东南走向的河流,可以考虑河流的主干更加偏向于南北还是东西。东北—西南走向,但是更加偏向南北向(<45°),如印度河标注基本上就是从上到下;更加偏向东西向(<45°),如恒河标注基本上就是从左到右。
3.遇到某些比较长的河流,它们的流向曲折蜿蜒,上、中、下游有明显的变化。首先,可以依据它的主干流向确定标注原则。其次,如果地图的比例尺较大,地图中出现的是河流的某一段,那么则根据这一段的主导流向来确定名次标注。
4.以上标注方法,都是基于《地图学》注记标注原则的细化。但是如果在河流的标注原则中,再加上一条“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标注”,那么所有问题都可解决了。这样不仅不会出现学生误读,而且在某些政区图、交通图等非地形图上,也都根据河流名称判断河流的流向,并据此判断出当地的地形起伏和地势特点。如本文中第一张太湖流域的地图(图1)。太湖流域水网密布,加上地势低平,河流蜿蜒曲折,因此名称在标注的时候经常出现各种误读,如果都依据从上游到下游来标注,学生理解就非常方便,并且也可以读出太湖流域以及周边城镇的地势特点。
13.七年级下册语文计划 篇十三
【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本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题材、体裁与第二组相同,但表达的主题不同。本组以“执著的追求”为主题,选取的是名人和普通人不懈追求的故事,富有教育意义。训练的重点是: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留心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执著追求精神;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还要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描写一个人精神风貌的方法。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伽利略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实验过程,体会伽利略追求真理的精神。第三自然段是理解上的难点,要引导学生弄明白。
《全神贯注》,注意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语句,从而体会罗丹全身心投入、精神高度集中的艺术创作状态。再让学生抓住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会。有关罗丹的“资料袋”可先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读读,以丰富对课文人物的理解。
《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课文理解上的重点,也是难点,可抓住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场景来理解。
《父亲的菜园》要了解父亲是怎样开垦菜园的,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可以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同样,要抓住对人物描写的语句重点学习和体会。
口语交际、习作:这是本学期第二次写人的作文(第二组实际上也是写人的)。作文指导的重点是怎样选择材料,即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把一个人的执著追求的精神风貌写出来,把自己对这个人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可以提示学生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发现引号的作用。2.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读课文,感受人物的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受到心灵启示,并能付诸于行动。【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蒲岐一小
何淑华
1.通过读课文,感受人物的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受到心灵启示,并能付诸于行动。
2.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课时安排】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课时
26、全神贯注 1课时
27、鱼游到了纸上 3课时
28、父亲的菜园 1课时 语文园地七 5课时 合计 13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蒲岐一小
14.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十四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更大的发挥语文教学的职能作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相关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的精神,认真设计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教学,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为:(一)知识与能力:积累词语,掌握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积累诗词,对课本中出现的诗词要能熟读成诵,并适当拓展唐诗,了解相关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拓展关于属对,词性和词类的认识。(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内涵,体味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和意境。
2、使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语言,并能尝试运用语言表达情感,说明道理。
3、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把握文章能力,学会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
2、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适当进行德育渗透,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30课,其中古诗文共5 课,现代诗歌3 课,散文小说共 22课,作文6 个,口语交际6 个。
教学重点:
1、积累字、词和古诗文。
2、诵读理解,整体把握文章。
3、学会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语言,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2、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根据本册教材内容要求,学生积累的古诗词较多,而现代文的解读分析相对较少,这就要求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诵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掌握诵读方法、探究的方法,加强思维训练。
四、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从完成课外阅读作业时间与学习知识检测来看,这个班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距离较大。我班的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一般,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也就是简单的知识学生表现为很强的表现欲望,积极性高涨;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学生望而生畏,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五、具体措施
1,对待每位学生一视同仁,全面服务班级中的每位学生,既不能根据学生成绩的好坏而远近。
2,从严要求每一位学生,对一些学生决不放任自流。
3,找更多的学生谈话,走进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予以解决。
4,全面地进行有效教学,让他们吸收更多的知识。
15.七年级下册语文计划 篇十五
关键词:作文单元教学,层级分解,设想
1 七年级作文单元教学能力层级分解
1.1 理想的作文单元教学编排
(1) 写作和阅读密切结合、循序渐进。
(2) 写作与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可结合的结合起来, 不可结合的另起炉灶。
(3)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并重。
(4) 遵循文章生成的自然规律。把情感的积淀、素材的积累、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饰润色、修改加工等各个环节做好、做细。
1.2《课程标准》对七年级作文教学能力层级的主要要求
(1) 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 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 根据表达的中心,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 丰富表达的内容。
(5) 写记叙文, 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 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 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 写日常应用文。
(6)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 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 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 进行改写。
(7) 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 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1.3 小学作文教学状况调查
初中阶段作文能力点小学基本都已涉及, 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作文命题类型, 有了一定的情感的积淀和素材的积累, 具备了基本的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饰润色、修改加工等能力, 有了一定的作文技巧。但还存在如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作文能力和技巧的把握还很肤浅, 运用还很生硬。
(2) 情感积累过于程式化, 缺乏自己独立的生活体验。
(3) 语言比较贫乏, 平时积累不足。
1.4 七年级写作能力层级与实现途径分析
(1) 积累生活, 培养情感:阅读教学, 综合性学习, 学校德育活动。
(2) 语言积累, 素材搜集:阅读教学, 综合性学习, 日记,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3) 表达方式的选取与运用1记叙要素: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4) 表达方式的选取与运用2景物描写、人物描写: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5) 内容具体, 处理选材与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大作文练笔。
(6) 结构严谨, 详略得当: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大作文练笔。
(7) 语言生动, 巧用修辞及写作手法: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8) 联想和想象: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9) 缩写、扩写、续写、改写:阅读教学, 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10) 修改作文:专题知识, 小作文、大作文练笔。
2 七年级作文单元教学设想
2.1 作文课的基本构成元素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在平日阅读教学、课前活动、综合性学习活动、日记、练笔中进行。作文课进行汇报。
(2) 小作文练笔讲评:片段作文、缩写、扩写、续写、改写、专题训练。
在平日阅读教学、日记中进行。作文课汇报、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涵盖所有作文能力训练点。
在阅读教学、作文课中进行。
(4) 大作文训练:审题、构思立意、列纲起草。
审题、构思立意、列提纲在作文课上完成, 起草作文可在课后完成。
(5) 讲评修改:作文讲评、一文三改。
可利用作文课以“作文汇报会”形式完成, 也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可面批面改, 也可互批互改。修改要反复进行, 直到满意为止。
2.2 具体教学设想 (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记叙的要素
(4) 大作文训练:记一件________的事 (半命题作文) 。
要求:记叙要素齐全、语言生动。
(5) 讲评修改:记叙要素、表达方式的运用、详略处理。
第二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表达方式的运用 (记叙和描写) 、详略处理。
(4) 大作文训练:重写《记一件______的事》 (半命题作文) 。
要求:记叙和描写综合运用、详略得当。
(5) 讲评修改:表达方式的运用、详略处理。
第三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景物描写的作用与方法、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 的运用。
(4) 大作文训练:方案1:修改《记一件难忘的事》中的景物描写。
方案2:生活中到处都有美, 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校园中寻求知识, 是一道富有诗意的美景;家庭中感受亲情, 是一道充满温馨的美景;社会中奉献真爱, 是一道多彩多姿的美景……
以“我心中的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命题作文)
要求:抓住景物特点、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5) 讲评修改:景物描写方法、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 的运用。
第四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景物描写的技巧、描写动物的方法。
(4) 大作文训练:方案1:修改《秋》 (重点对语言进行修饰) 。
方案2:我喜欢的小动物 (无命题作文) 。
要求:抓住事物特点、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语言优美。
(5) 讲评修改:景物、动物描写方法、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 的运用、语言优美程度。
第五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人物描写方法与技巧。
(4) 大作文训练:方案1: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作文。
7岁:爸爸真了不起, 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也说得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 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 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 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 也许他能帮我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的, 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可怜的爸爸, 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请以“阅读长辈”为题, 写一篇作文。 (给材料命题作文)
方案2:妈妈的唠叨 (命题作文) 。
要求:综合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 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详略得当。
(5) 讲评修改:抓住人物特点、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详略处理。
第六单元。
(1) 积累汇报讲评: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2) 小作文练笔讲评。
(3) 专题知识辅导与训练:想象与联想。
(4) 大作文训练。
随着人体器官的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 科学家又对记忆进行了研究。据报载, 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 转移这种化学物质, 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 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的多, 也许永远不会成功, 但也有科学家相信, 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 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以“当记忆可以移植”为题作文。 (命题作文)
要求:合理想象、生动贴切, 多用描写表达方式。
(5) 讲评修改:想象的合理性、描写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5.
[2]教育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
【七年级下册语文计划】推荐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07-06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方案01-17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07-21
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09-03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10-02
语文七年级下册生字01-22
七年级语文下册字词09-02
语文七年级下册备课组11-15
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七01-24
部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