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历史材料题题型归纳及方法解析(2篇)
1.高三年历史材料题题型归纳及方法解析 篇一
历史材料分析题类型归纳及答题技巧
历史材料分析题是历史中考中的一种主要题型,也是最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它具有综合性强、灵活性大、逻辑性严密等特点,成为中学历史考试中最有生命力的题型之一。因此,受到历史中考命题者极大推崇。
说它综合性强,是由于它既能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还能考查学生如何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既要求学生具备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一定的阅读史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史论结合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见解、感悟的能力,并能反映自己的价值取向。说它灵活性大,是由于材料题中的材料来源极为广泛,命题者只须设计一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既可以从课本中选取一段文字,一幅图片、表格或示意图,也可以从众多的历史典籍、历史文献、名人论著、统计资料、图表中选择截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远远地摆脱教材。因此,每一道材料题都可以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设计新问题,充分体现了灵活性大的特点。说它逻辑性严密,是指材料题的设问层次化。材料题所引用的几段材料或图文之间,联系紧密,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事实的本质,共同说明一个历史问题,因而在题的设问上层次性强,环环相扣、步步推进,逻辑严密。
正因为材料题具备这样的题型特点,如果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练习不到位或解答时不得要领的话,在考试中将会无所适从、思无头绪、无从下笔、不知所云,成为学生中考得分的“瓶颈”。
笔者以为,解答材料题可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一、读:带问阅读、审清题意。读题是解题基础。任何人做材料题都必须做好这个环节。当然,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材料难易程度不同,因此读题也因人而异,有人一遍即可,有人须读两遍,也有人就须更加用心地读上三遍或要更加细致的阅读、揣摩。但在读题的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却基本相同。(1)阅读一段文字,除了读懂文字的中心内容外,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这往往是我们后面解题的目标或参照物。
(2)有时一个材料题往往不止一则材料,有两则、三则材料。这两则、三则材料从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时则分别联系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历史事件。阅读时既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同时又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要注意其内在联系性,为下一环节的思考作准备。
(3)读题不仅要认真地阅读材料,更要认真地审读设问,有人可以先读设问,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因为这样有目的阅读就如同“有的放矢”了。实在不行,先读材料有了一个大致梗概、轮廓后,也要认真读设问,再带着问题细读材料,这样才能保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
(4)阅读时一定要注意文字的出处、注释、出自何人之口,图片、图表、图示则一定要先读标题。这些内容往往能带给我们一些背景知识、提示,好比行路时看路标一样,不可视而不见。
二、思:建立联系、找准中心。读完或读懂了材料后,这时就要根据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比如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子,或者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联想大脑中记忆的有关知识信息,找出一些联系,如材料与教材知识有何内在联系,这一段材料究竟与哪一个知识点相联系;材料与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有的不同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时代展示不同内容,要找出这个中心,有的不同材料虽然各自联系着不同的知识点,但这不同知识点之间可能有某种相似性或相关性,这种相似性或相关性即是要找的中心;材料或材料的中心与设问之间又有何内在联系,以及设问之间有哪些联系;材料反映的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外历史之间的一些联系等等。这一环节所建立的各种联系,找准的中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前一环节阅读的升华,又是后一环节答题的铺垫。
三、答:按问作答、直奔主题。完成了前面两个环节再进入第三环节就好比稼穑的农夫有了播种和耕耘马上就要收获了。但笔者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常有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死抠课本。有的学生作材料题不太读材料及题目就开始翻课本,以为课本是万能的,希图从课本中找到现成语句、段落成为理想答案,有如胶柱鼓瑟!一种是信马由缰、漫天飞舞。这样的学生做材料题根本不管课本上知识点,材料的中心也把握不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却往往不得要领,有的所答非所问,还有的虽与所问有联系,但只是沾沾边而已,不能抓住实质,有如疯子打拳!这两种现象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原因,既有读题环节不到位、思考环节不到位的原因,也有答题没有养成按问作答,直奔主题的习惯。其实答题必须坚持“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语言精炼准确、逻辑严密,对问题作出准确地说明,严密地论证,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感悟,并有意识地反映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掌握了这些步骤及答题技巧,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几类常见的历史材料题型。通常我们把材料题按材料展示的不同形式分成文字类材料题、图表、图示类材料题,混合类材料题三种主要的类型。
一、文字类材料题
传统类型的材料解析题主要是文字类型的材料题。其文字材料来源广泛(前面已有论述)。其中尤以文言文和外语翻译文字的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阅读理解能力及相应的背景知识(如地理知识等)。例:阅读下列材料。(荆州市2007年历史试题中考)
材料一 应准添设下列各处,定为通商口岸,以便**本从事商业工业制作:
(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
(二)四川省重庆府;
(三)江苏省苏州府;
(四)浙江省杭州府。——摘自《马关条约》
材料二 **本方面痛感**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两国政府确认,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摘自《中**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
回答:(1)与《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马关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2分)
(2)在材料二中,中**两国政府达成了哪些主要共识?(2分)
(3)回顾中**两国近现代的处交史实,你得到的主要启示是什么?(2分)对于这一道材料题,第一步“读”,首先注意材料一出自《马关条约》,材料二出自《中**联合声明》及时间“1972年9月29**”等说明,结合材料一主要内容:允许**本在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材料二的主要信息:“**本”对“战争”“表示反省”、“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等,这时再阅读设问,就进入第二步“思”,《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各有什么特点?这要结合必要的地理知识;第二问中有“材料二中”字样,明确答案应在材料中归纳;第三问要联系中**关系的现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第三步作答:
①《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上游地区。
②**本对侵华战争进行了反省;中**决定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国之间的问题。
③勿忘历史,以史为鉴,热爱和平,开创中**友好关系的新局面;中国与**本都是亚洲强国,要积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等。
二、图表图示类材料题
这一类的材料题的材料包括图片、图表、图示、地图、漫画等内容,形式新颖,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且跳跃性大,因此这也要求学生读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清楚准确地理解材料中反映的各种信息,解读这一类材料时注意要将“标题”与材料结合起来。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49-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表 单位:亿斤(1)与1949年比较,1957-1985年粮食产量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2)从农业方针方面分别说明1957、1960、198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3分)(3)材料给我们的主要历史启示是什么?(2分)
这一道材料题的材料看似平常,实际上时间跨度大,综合性强。它以粮食产量这一结果折射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读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懂得该柱状图反映的是粮食产量的变化,再结合时间及设问(1)和(2)了解到1957年、1960年、1985年的粮食产量既要依次比较又要参照1949年的产量来对比。这时再结合1957年、1960年、1985年这三个时间之前中国农村发生了什么样历史事件,带来了粮食产量的变化。回答启示时,必须围绕“粮食产量”(即生产的发展)这一中心来谈。思考到这里就开始答题了。答:①粮食产量得到增长。
②农业合作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③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适合农业国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三、混合类材料题
这一类材料题指材料由图片、图示、地图一类材料与文字材料结合起来。其读题与思考的方法步骤出用前两类材料题的方法步骤结合起来,大同小异。在此也就不再举例了。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尚春文科组 徐怀海
在中考历史题型中 ,材料解析题是最具有历史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 ,它本身既源于教材 ,又高于教材 ,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 ,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 ,摒除了过去传统的死记硬背 ,更将开卷形式充分发挥。如何把握好这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提高解题能力,对于中考考生来说尤为重要。一、正确阅读历史材料是解题的基础。
历史材料解析题都有两部分组成 ,一是材料部分 ,二是设问部分。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 ,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和观点。因此 ,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 ,了解和掌握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 ,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在阅读材料时 ,要带着设问仔细读材料 ,将材料读懂、读透。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所以明确设问要求 ,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细读材料 ,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这样既避免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如 2009 年泸州市中考题中给出这样的设问 :(1)据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实现了怎样的转移?(1分)(2)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的背景。(1分)(3)并写出四项基本原则的任一项内容。(1分)带着设问去阅读材料 ,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另外 ,阅读材料时 ,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以及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一般情况下 ,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 ,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 ,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 ,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准确找出历史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阅读历史材料的过程 ,也是思考历史史实的过程 ,从历史材料中找出符合题意的相关历史信息 ,对于正确解题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 ,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 ,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 ,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 ,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 ,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 ,对号入座 ,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 ,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 ,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 ,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 ,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 ,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的内容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断准确 ,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情况下 ,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 ,而每一个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 ,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 ,然后围绕这个中心 ,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三、精心组织答案是解题的归宿。
阅读和寻找是为了准确无误地答题。答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 第一 ,要按问作答 ,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 ,每问具体指向 ,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 ,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分值大的 ,回答要详尽些;分值小的 ,回答要简洁些。如果有字数要求 ,更要慎重处理 ,想好再下笔。第二 ,语言要言简意赅。材料题不是问答题 ,一般设问问什么你就回答什么 ,分值一般不大 ,不可能用过多的语言。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防止随意性。即论从史(材料)出 ,结论必须在材料中能找到依据 ,由此依据而得出。
第三 ,要克服思维定势 ,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 ,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因此 ,在回答时 ,要克服思维定势 ,对材料作具体分析 ,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第四 ,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准确辨别材料观点正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 ,多是原始史料,难免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 ,必须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
一般来说 ,历史材料解析题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 :文字型材料题、图表型材和开放型材料题。下面就这三种类型的解题技巧作细致分析。1.文字型材料题。这是中考材料题中的传统题型。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 ,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 ,考生较好回答。这种类型的材料题旨在考查阅读材料并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按照前面的“一读”“二找”“三答”三步来入手即可。
2.图表型材料题。图表型材料题是以数字表格或图像(线)变化为信息载体 ,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它不仅融阅读、判断、理解及阐释本质和内在联系为一体 ,而且因其材料精炼、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而阅读量小等特有优势,成为中考测试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主要有单纯表格型、单纯图片型和文、图、表混合型材料题等形式。变化性、对比性和直观性是历史图表材料承载信息最显著的特点。因此 ,解决这类材料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要先读设问部分 ,带着问题再去分析表格 ,有意识地去观察分析材料。通过观察发现现象之间的联系 ,再分析原因然后组织答案。
3.开放型材料题。所谓的开放性 ,一是指所选材料大多脱离教科书 ,尽可能的新颖 ,贴近生活 ,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二是指试题的设问尽可能的“彻底”开放 ,“不限定”范围 ,答案也非唯一性 ,这是开放型材料题的本质特点。近年来开放型材料题命制的一个趋势就是选择材料时 ,是考生熟悉的、非教材中的材料 ,如新闻时事、名人名言、谚语诗歌、漫画海报等,材料来源无法预知。但考生应当把握一点 ,即无论材料千姿百态 ,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 ,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标;所考问题必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 ,一定要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 ,能敢于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随着中考制度改革的深入 ,历史中考中材料解析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务必理清知识线索 ,形成整体认识。只要我们能有效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题型中,材料解析题是最具有历史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在中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泰安历史会考卷,材料解析题占40分,如何把握好这类试题的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对于即将中考的同学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吧!如何解答材料题?总的而言可分三步:
一、读材料:解题的基础。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材料题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设问部分。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再说一下阅读的顺序。如何去读却有讲究。在读题环节中,先读设问,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另外,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从后往前读,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原因有三: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找联系:解题的关键。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的内容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断准确,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每一个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三、组答案:解题的落脚点。走完了“读”和“想”这两步,答题的思路有了,只剩最后一步组织答案了。在组织答案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问什么答什么。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对号作答,坚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
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注意设问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些。如果有字数要求更要慎重处理,想好再下笔。
3、要恰当使用历史中的术语,少说白话。
2.高三年历史材料题题型归纳及方法解析 篇二
材料解析题在高考历史学科中的分值是52分, 独占半壁江山,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材料题的解答过程中, 同学们往往存在读不懂题、没有思路、无话可写、写的不全、写的不专、站位不高等问题, 本文以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的材料题为例, 为同学们分类解答, 指点迷津。
材料解析题按设问角度大致可分为背景原因类、影响作用类、比较异同类、特点特征类、实质启示类等五大类型, 这五类几乎涵盖了2013年高考材料解析题的所有设问方式, 因此, 掌握了这五大类的解题方法, 也就掌握了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基本方法。
一、背景原因类
这类题型是材料解析题中最常见、最常规的类型。其答案来源一是结合所学, 从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文化、军事、科技、民族、外交等方面入手, 组织答案。来源二是从材料中找, 将材料分层、概括、提炼关键词关键句、转换成历史学科专业术语, 最后组织答案。2013高考题中背景原因类占了26分, 分别是47题第 (1) 问、48题第 (1) 问。
例1 (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48题) (15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 耗费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 与中国言语不通, 衣服殊制, 口不言先王之法言, 身不服先王之法服, 不知君臣之义, 父子之情。”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 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 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 “文以载道”。在他看来, 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 在孟子死后失传, 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 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 一面又讲“义”。他所说的“义”, 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 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 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 (8分)
【考点】唐代儒学中兴。
【答案】 (1) 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 华夏传统受到冲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最大限度获取材料有效信息, 归纳、概括的能力, 答案主要从材料中提取, 而获取信息全面准确的第一要务是依据材料内容给材料分层, 同一个中心意思划分为一层, 然后逐层提炼, 这才能确保答案全面无遗漏。
第一层:前两句是第一层, 是对古文运动大背景的一个概括, 时期是“唐中后期”, 状况是“耗费大量财富”, 结合所学可见这时唐朝处于一个转型时期, 由盛转衰。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韩愈为了治愈社会弊病、复兴唐朝而提倡古文运动, 显示了儒学积极入世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感。因此, 这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宏阔的背景。第二层:从“韩愈力加谏阻”到“不知君臣之义, 父子之情。”这一句为第二层, 中心意思是佛教的消极影响, 翻译材料可知中国的语言文化、服饰等级、礼节规章、传统伦理观念均受到冲击, 因此韩愈提倡古文运动, 要文以载道, 恢复华夏传统。第三层:从“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 ”到“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 ‘文以载道’。”这两句是第三层, 中心意思是当时的文风骈体文空洞无物, 韩愈主张文章应该有实质内容、实质作用, 因此主张文以载道。第四层:第一自然段剩余部分和第二自然段, 这几句是在分别解释“道”的涵义、内容、作用, 因此, 不算背景范畴, 不在此组织提炼答案。
【规律总结】题中所给材料在论述某一问题时是有思路可寻的, 我们可以按照语文学科的方法对文章段落进行分解分层, 全面把握段落的结构, 这是做好材料题、确保答案全面无遗漏的前提。一般段落的结构是总—分, 即第一句话是中心句, 然后分角度论述, 分—总, 即先分别论述最后一部分是总结, 或总—分—总, 即第一句是总述, 然后分述, 最后再总结。把握住这个规律有利于我们准确分析段落, 整体把握材料, 全面获取答案。
二、影响作用类 (评价类也可以归到此类)
此类题型也是历史材料题中最基本的一种类型, 要求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或重要典章制度的作用进行分析评价, 指出其影响。这类题型的基本思路是从积极、消极两方面总结回答, 也可以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方面来考虑。但对于有些倾向性强的历史事件也可能只有积极作用或只有消极作用。答案来源也主要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从材料中提炼概括。在2013年高考中这类题型有19分, 分别是第46题第 (2) 问、47题第 (2) 问、48题第 (2) 问。
例2 (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46题) (15分) 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 上以议国家之得失, 下以评草野之是非, 可以知四方之物价, 可以悉外国之情形, 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 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 外国情形, 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 或传教不公道者, 皆可写入新闻纸, 布告各国, 咸使闻知, 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 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 惕然知惧, 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 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 (1867年)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后, 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 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 “思想新而正”, “材料富而当”, “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 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 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 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 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 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 厥道非一, 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 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 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 (6分)
【考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答案】 (2) 逐步冲破封建专制的言禁, 拓展了国人视野;进行了救国图存和启蒙思想的宣传, 有助于开启民智;为社会变革作了舆论准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归纳材料以及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设问是报纸的作用, 首先对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定位。材料一第一层:从开头到“可以悉外国之情形, 原为有益之举。”这一句话显然是在讲报纸的作用, 可看出报纸有利于国民了解外部世界, 冲破中国原本封建专制制度下言论不自由的状况, 从而拓展国人视野。第二层:从“今宜仿而行之”到“布告各国, 咸使闻知, 使归曲于彼;”这一层中心思想是清政府对报纸内容的规定, 不属于报纸的作用, 因此不在此层归纳答案。第三层:从“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到“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 自行约束。”这一层次的中心思想是合适的办报内容可以激发国民的爱国精神, 有利于抵制西方侵略, 从而有利于救亡图存。救忘图存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 办报可以激发民族精神, 可以宣传、讨论救国方式、途径和主张, 因此, 一定要上升到主题层面。
材料二第一层:从开头到“一举足不能无方向, 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这一层的中心思想是维新派办报的原则非作用, 因此不在此层归纳答案。第二层:从“有维新人士倡言”到“报馆愈多者, 其国愈强。”这一层的中心思想是在讲报纸的作用, 从中可以提炼出关键词变法、阅报与爱力成正比、其人愈智等意思, 转换成历史学科术语即报纸有利于为社会变革作舆论准备、可宣传启蒙思想、有助于开启民智等。
【规律总结】由上述分析可知, 答案就蕴涵在材料之中, 准确阅读、理解、分析材料是关键, 依据材料所述内容给材料定位、划分层次、再提炼要点、转换语言, 最后组织答案, 按照这样的步骤最后答案就会呼之欲出, 迎刃而解。
三、比较异同类
比较异同点是高中历史学习所要求的基本能力之一, 新课标明确规定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 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比较类材料题在高考中也备受青睐, 在2013年中多达48分 (选修题重复计分) 。分别是40题第 (2) 问、45题第 (1) 问、46题第 (1) 问, 还有第45题第 (2) 问和第47题第 (1) 问, 表面看似乎是原因题, 其实是对原因的比较。
此类题型的基本思路是从重大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主要人物、目的、方式、过程、相关因素、结果、实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例3 (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45题) (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1年1月29日, 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 在于习气太深, 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 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 困天下者在一例字, 至近之学西法者, 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 此西艺之皮毛, 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 学其皮毛而又不精, 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 各就现在情形, 参酌中西政要, 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 当因当革, 当省当并, 或取诸人, 或求诸己, 如何而国势始兴, 如何而人才始出, 如何而度支始裕, 如何而武备始修, 各举所知, 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 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 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 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6分)
(2)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9分)
【考点】清末新政、戊戌变法。
【答案】 (1) 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 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国内外情势不同。
【解析】本题选取课外史料, 考查学生阅读材料, 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样对材料进行分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天下安得富强耶”, 主要讲到:1.变法的目的是改变中国弱国状态, 救亡图存, 维护清政府的统治。2.变法的方式是向西方学习。3.变法的内容是从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第二层:从“著军机大臣”到最后, 主要讲了:4.变法的方式是自上而下。5.变法的内容很广泛。结合戊戌变法的知识, 以上五点也适用于戊戌变法, 因此得出答案。
第 (2) 问需要打开思路, 确定角度, 应从改革的时代背景、领导者、改革的相关人员和推动者、改革的过程等方面来比较认识。结合所学可知戊戌变法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主导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 他们积极宣传、推动变法, 而此时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非常有限, 因此在行动上并没有与维新派站在一起, 导致戊戌变法昙花一现, 迅速失败。而新政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 中国革命形势风起云涌, 清政府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统治的背景下开始的, 它的主导者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 在经历了大变故之后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此时, 地方实力派在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也深受刺激, 清醒地认识到了西方的强大和中国亡国的危险, 因此清政府在推行过程中经历了从派遣大臣西洋考察、颁布新政措施、从预备立宪到立宪等一系列有准备的过程。因此, 两者结果差异很大, 与时代背景、主导者、地方实力派、推行过程关系密不可分。
四、实质启示类
实质类题型是考查考生透过历史表象, 正确认识历史事实的能力, 实质类试题一般要指出其根本目的、阶级本质、本质属性等内容, 往往与历史表象相反, 因此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唯物史观, 运用正确的史观来认识历史得出正确的结论。
启示类题型通常要求考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分析得失。它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 来检测考生历史思维层次、认知水平、感悟能力。启示类试题的一般答法是:从原因、内容、影响等大方面入手, 抓住主干和本质, 密切联系现实, 得出与现实报道相一致的结论。
在2013年高考中涉及到的主要有40题第 (2) 小问启示类、45题第 (2) 小问实质类, 由于这种类型一般都是材料题的最后一问, 是升华部分, 因此分值并不大, 往往在2—4分左右, 就不再举例说明。
五、特点特征类
历史特征的含义是一个历史事物区别于另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点, 它源于历史事物自身, 但又高于历史事物本身, 是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结果, 要求语言必须深刻、简洁、精练。因此, 特点特征类题型在组织答案时一方面要从所学知识中提炼历史事物本身所特有的属性, 做到语言准确、专业、到位, 另一方面从材料中提取时要注意全面、概括、凝炼。
在2013高考中涉及到的是第40题第 (1) 小问, 从材料中得出答案的基本方法在前三类材料题型中都有明确解析与举例, 因此不再赘述。
【高三年历史材料题题型归纳及方法解析】推荐阅读: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10-17
2024年高三历史备考计划10-19
中考历史综合题解析09-21
高三历史备考策略:高考历史答题术语09-18
高三历史史料教学08-16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报告10-15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通史11-03
高三历史最后的备考11-06
高三历史复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历史答题11-14
高三上学期历史教学总结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