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选拔考试

2024-10-19

领导干部选拔考试(精选9篇)

1.领导干部选拔考试 篇一

1.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理论依据是()。

A.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是最稳定的因素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2.技术的实用性是由()。

A.技术本身决定的

B.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C.技术发展的环境和目标决定的

D.科学的基础性决定的

3.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把握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的特殊性

C.处理好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D.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则

4.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

B.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前提,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C.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内容,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形式

D.两点论以重点论为内容,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形式

5.中国要解决本国的稳定和发展问题,又要为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其关键是()。

A.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

B.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

C.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下列选项中能直接体现这一宗旨的是()。

A.我国高性能计算机芯片问世

B.诚实信用是现代经济生活的基本原则

C.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召开

D.我国政府加大农业投入,减轻农民负担

7.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8.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

A.国有成分、集体成分和个体成分

B.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C.国有成分、集体成分、个体成分和私营成分

D.国有成分、集体成分、个体成分、私营成分和外资成分

9.促进和引导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东西联动、共同发展

B.发挥国家、东部和中西部三个积极性,走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

C.有所进、有所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D.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

10.我国最基本的宗教政策是()。

A.实行自治、自养、自传

B.宗教信仰自由

C.发展宗教信仰,同时宣传无神论

D.国家保护正常宗教活动

11.二次大战中,使德军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战役是()。

A.不列颠之战

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1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主题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B.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13.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既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由()决定的。

A.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

B.所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

C.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

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的特点

14.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就告诉我们()。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B.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必须重视各个局部的作用

15.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变法通议》

D.《革命军》

16.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劳动者

17.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受到原来基础的影响和制约,而德、智、体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这表明,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必须()。

A.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B.看到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C.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看到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

18.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波浪能

B.煤炭

C.石油

D.天然气

19.黄某因偷超市的食品被挂牌示众。黄某要求超市赔偿其精神和名誉损失;超市负责人则称,他们有权惩罚小偷。对这件事不正确的看法是()。

A.黄某罪有应得

B.超市负责人无权惩罚小偷

C.二者都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D.二者都既是违法者,又都是受害者

2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主要有()。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C.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D.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2.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进一步提高全党()。

A.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B.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C.总揽全局、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D.依法执政的能力

3.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内容是()。

A.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B.切实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

C.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D.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E.进一步扩大开放

4.对于公文摘编的说法正确的有()。

A.编写文摘时应客观反映原文,不遗漏重要内容,但可作一定的评论

B.综述的题目应具体而不宜宽泛,内容应有倾向性、代表性、预测性

C.提要即是对公文内容的简要介绍和评价

D.编写数据资料汇集时,必须指明数据的出处

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党的建设方面,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哪两大历史性课题?()

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B.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C.干部革命化、年轻化和专业化

D.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6.转换国有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的主要途径是()。

A.采取适当的经营方式

B.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

C.转变政府职能

D.完善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

E.提高技术开发能力

7.以下关于公文对外发出的说法,错误的有()。

A.机要交通适于密级为秘密、机密的公文传送

B.电信传送的优点不仅在于其迅速快捷,更在于其可靠性

C.普通邮寄只能用于传递无保密要求的公文

D.公文可以通过间接传递通道转投,多数情况下需直接传送

8.为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对过高收入要进行调节,调节的主要措施有()。

A.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

B.提高出口退税率

C.恢复征收利息所得税

D.降低储蓄利息率

9.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A.罪刑法定原则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罪刑相当原则

D.刑法个别化原则

10.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

A.立党之本

B.三大作风

C.执政之基

D.优良传统

E.力量之源

11.行政行为的内容包括()。

A.设定义务

B.变更法律地位

C.剥夺权益

D.赋予权益

12.下列观点对“度”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度是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

B.度是保持事物质的数量限度

C.度是引起事物变化的关节点

D.度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

E.度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过程

13.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归属清晰

B.权责明确

C.保护严格

D.流转顺畅

E.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14.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但“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B.有公有单位入股是股份制,有企业职工入股是股份合作制

C.公有单位控股,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D.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股份制,国有企业改革就是实行股份制

1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

A.物价改革

B.税制改革

C.金融体制改革

D.国有企业改革

16.构成违法行为的要素包括()。

A.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B.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C.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

D.行为人有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

E.同时违反社会主义道德

17.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会议纪要是机关用以传达贯彻会议主要精神与议定事项,同时也据此检查会议议定事项执行情况的一种会议文件

B.会议纪要的成文日期一般用圆括号标注在标题正下方

C.专题性大型会议,一般适用归纳叙述方法撰写会议基本情况

D.对会议中出现的重大分歧,会议纪要中应如实加以记载

18.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均消费的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国民收入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B.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

C.外贸状况特别是进口商品总量

D.人口总量

19.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分为()。

A.简易程序

B.一般程序

C.听证程序

D.执行程序

20.国家对公文的格式有具体的要求,其特点有()。

A.结构完整性

B.规范性

C.相对确定性

D.灵活性

三、判断题(判断每题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领导的本质就是那种构成领导活动本身并因而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内在规定性。()

2.行政监督对行政相对方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影响。()

3.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无权向下一级政府下命令、作指示。()

4.领导作风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5.地球上的生命大约起源于45亿年前,而根据目前所发现的人类化石,大约到距今500万年前,古猿才进化演变成最初的原始人类。()

6.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内的活动,一律适用中国法律。()

7.追踪决策不同于一般的决策修正。追踪决策是对决策目标或决策方案进行根本性的修正,是对原有决策的扬弃。()

8.为减少发文,在向上级机关呈送的报告中,可附带请示问题。()

9.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10.为了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采取现在这样的部分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

四、辨析题(每题5分,共15分)

1.在我国经济活动中,政府的角色是“运动员”和“裁判员”的统一。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3.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概念。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7.5分,共15分)

1.2002年7月21日晚24时许,原告吴某因住在其楼上的周某家喧闹,影响其妻手术后休息,便上楼拉了周家的电保险闸。为此,周某和其妻王某与原告吴某及其妻发生争吵,进而厮打起来,在众邻居的极力劝阻下才平息了事态。后经法医鉴定,原告吴某及其妻、周某之妻王某均为轻微伤。2002年8月13日,区公安分局以原告吴某殴打他人为由,作出第20020543号治安管理处罚裁决书,决定对吴某处以15天行政拘留。原告不服,向某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经复议维持原处罚决定。原告对该复议裁决仍不服,遂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问:本案中公安分局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其对吴某的处罚是否有道理?

2.熊某年65岁,老伴已逝,有儿女各一,子熊甲与刘某结婚,生有一子熊丙;女熊乙与张某结婚,生有一子张甲,熊甲1998年因车祸死亡。熊某因病也于两个月后死亡,没有留下遗嘱,留有房屋、有价证券等大量遗产,遗产分割之前,熊乙也突然暴卒。

问:熊某的遗产如何继承?理由是什么?

六、论述题(共10分)

怎样理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前中国最大的实际。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A 5.D 6.D 7.D 8.B 9.D 10.B

11.C 12.D 13.A 14.C 15.B 16.D 17.C 18.A 19.A 2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E 4.BC 5.AD 6.ABDE 7.ABD 8.AC 9.ABC 10.ACE

11.ABCD 12.AB 13.ABCD 14.AC 15.CD 16.ABCD 17.ABCD 18.ABD 19.ABC 20.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辨析题

1.错误。

政府在生产经营的经济活动中,既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扮演“运动员”的角色,又负责经济的调控扮演“裁判员”的角色,这是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重大弊端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运动员”;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承担宏观调控的职能,当市场经济活动的“裁判员”。政府一般不应直接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充当“运动员”的角色。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改变政府在生产经营性经济活动中的双重身份,是增强企业活力,搞好宏观调控的关键。

2.错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这是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崭新的社会制度,要求建立在高于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旧中国极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

3.错误。

虽然,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全面继承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但二者并不是一个等同概念。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人全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根据中国实际所创造的一种新型专政形式。与无产阶级专政既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也有一定的区别。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不同之处是:范围不同(人民民主专政包括的“人民”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而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民”不包括资产阶级)和专政的对象不同(在无产阶级专政中,资产阶级是专政的对象,而在人民民主专政中,专政的对象是反动派或敌人,民族资产阶级不是专政的对象)。

五、案例分析题

1.答:本案中公安分局的行为称为行政行为。所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领导行政工作,管理公共事务,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以其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本案中公安分局对吴某处以15天行政拘留的处罚行为,既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又是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但公安分局在作出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时存在显失公正的问题。原告吴某因故意挑起事端,殴打他人,造成一人轻微伤害,被告区公安分局据此给予了原告最重的行政处罚——拘留15天;原告的邻居周某及其妻王某对原告挑起事端的态度是“针尖对麦芒”,在相互殴打中,造成原告吴某及其妻二人轻微伤害,而被告对此却不作任何处罚。被告所作的处罚显然畸轻畸重,属对同类违法行为给予一重一轻的处理。行政处罚显失公正,人民法院该如何处理呢?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吴某挑起事端,并殴打他人造成一人轻微伤害,应受治安管理处罚。原告邻居周某及其妻王某在相互殴打过程中亦造成原告及其妻轻微伤害,亦应受治安管理处罚,但被告对他们二人却未作任何处罚。故被告对原告吴某的处罚显失公正,应当依法予以变更。

2.答:(1)熊丙可以继承其父熊甲应继承的份额。理由:代位继承。

(2)张某和张甲可以继承熊乙应继承的份额,理由:转继承。

六、论述题

答: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邓小平从中国当今的具体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得出的科学论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说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说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支柱,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杰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就是要看是否符合这个实际。改革开放以前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错误,一言以蔽之,就是因为它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一思想路线的恢复,纠正了以往不符合中国实际的错误的路线、方针、政策,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前中国最大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因而使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总结我国建国后五十年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得出了一条真理,在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只能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或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也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只有坚持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我们才能更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才能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2.领导干部选拔考试 篇二

一、建设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机制的基本原则

1.党管干部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一切事业的领导者,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必须坚决贯彻和落实党管干部的原则。其基本内涵是:“一是党提出和制定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党组织负责向各级国家机关推荐并管理重要干部;三是党组织负责干部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保证干部工作的健康有序运行;四是指导和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把党管干部和依法管理以及党管干部的科学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 逐步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实事求是原则

作为我党根本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原则, 一直指导着党的各项工作。在建设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机制的过程中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原则。这就要求在确定责任内容、结构、范围及相关责任人时要实事求是, 以客观现实为依据, 不受相关责任人职位、权力、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切实保证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环节、各程序的公平、客观, 从而实现领导干部队伍高素质建设的目标。

3.依法行政原则

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这一方针对党和政府提出了依法行政的要求, 即党和政府的一切活动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 不能凌驾于任何法律之上。依法行政的原则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具体贯彻落实要实现, 从而进一步实现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保证选拔任用过程的公平和合理。

二、建设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机制的技术保障

1.科学的职位分类

职位分类, 是建立在工作分析基础上的科学化分工。通过工作分析, 将具有共性的工作划分归属在同一类, 并对该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晋升路径等进行系统、详细的描述。这些描述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标准化的导向, 同时也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责任更加明确。

2.科学的选人用人程序

许多管理活动的有效运行都有赖于管理程序的设计与安排。作为管理机制一种的责任机制, 其是否能起作用以及所起的作用大小, 也与程序的设计与安排息息相关。由于程序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因此科学的选人用人程序可以从根本上促使相关责任人承担责任, 消灭“潜规则”发生的机会, 保证责任机制实现的效率与效果。

3.科学规范的考核制度

没有考核、没有评价, 永远无法发现工作中的不足, 永远无法进步。为了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机制更好地贯彻执行, 必须要有科学规范的考核制度作为支持。因此, 我们要将对人事职能履行情况的考核列入领导干部考核的范畴之中, 从激励评价的角度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4.有效地运用职务调整

领导干部在履行选人用人工作职能时, 所承担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就是选用正确的人来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为人民服务。职务调整为该责任的履行提供了路径, 因此领导干部对职务调整的运用对责任机制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者有效的运用职务调整, 将工作突出的人予以晋升, 可以形成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三、建设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机制的路径

1.进一步构建明确的责任结构

在现实的工作实践中, 出了选人用人上的问题无人承担责任、相互推诿, 责任主体不明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责任不明。因此, 要建设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机制, 必须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责任结构。从内容上分, 领导干部所要承担的责任主要有:推荐责任, 即领导者必须认真负责的推荐自己所熟悉和了解的人才, 在推荐过程中做到举贤荐能;考察责任, 即领导者要对被推荐者进行全面客观的考察, 并对考察结果负责;任用决策责任, 即领导者要在充分了解考察结果和被推荐人的基础上,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出任命决定。在考察阶段, 考察者要对推荐者是否认真履行责任做出考察。同样, 在决策阶段, 决策者也要对推荐者和考察者是否认真履行责任做出考察。责任结构是领导者要承担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公务员队伍。

2.相关制度规范的创建与完善

制度规范是机制的载体, 责任机制的有效运行是建立在一系列制度规范基础之上的。为了建设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机制, 就要逐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首先, 要创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纪实制度。这一制度要求各级党委或人事部门, 根据自身情况制作《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表》, 并将此表运用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 由主要责任人填写并签字。其次, 要创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通报制度。目前在我国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考察与评价工作大多局限在组织内部, 由组织内部的组织和纪检部门完成。通报制度是为了实现监督主体的多元化。最后, 创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评议制度。该制度就是要定期对被选拔任用人员的工作表进行考察, 检验其是否符合选拔任用条件, 从而实现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效性的评议。

3.行政责任环境及行政伦理建设

目前, 在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出现了大量的“跑官”“买官”“卖官”等现象。在这些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 是一部分领导干部缺乏责任精神, 责任意识淡薄。“责任不仅是一个法律性的、制度性的规定, 更是与信念联系在一起的, 是一种道德自觉。”我们要加强行政责任环境和行政伦理建设, 激发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鼓励其积极主动的履行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责任机制的有效运行, 才能保证领导干部的行为符合选拔任用工作的责任要求。

通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机制的建设, 会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提高领导干部履行责任的自觉性, 增强选人用人的规范性和公平性, 深化人事改革, 最终提高我国行政部门人事工作水平, 逐步构建一支高素质、高绩效的领导干部队伍。

摘要:通过对责任机制建设原则、技术基础及其路径的探究, 以期完善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责任机制, 最终保证“选用正确的人, 正确地选用人”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责任机制

参考文献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册) [M].张雁深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1961.

3.省农委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 篇三

任克军主任指出,通过竞争上岗的形式来选拔委机关内设机构领导干部和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干部人事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增加选人用人透明度、提高群众参与度和增强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具体实践。

干部的选拔任用一直是广大干部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也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核心。委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规定,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为重点,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在全委上下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这次处级领导干部競争上岗是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具体体现。委党组对这次选拔工作高度重视,专题例会研究并通过了《省农委机关处级领导干部职位竞争上岗实施方案》、《省农委部分事业单位处级领导干部职位竞争上岗实施方案》。一定要站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着眼全委工作实际深刻理解这次机关、事业单位处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的重要意义,充分行使好自己手中的权力,选出适应岗位需要的优秀人才。

任克军主任强调,要严肃工作纪律。要认真履行自已的职责,严肃认真,本着对组织负责、对事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自觉克服和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客观公正行使自己的权利,不投人情票,不投关系票,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要按照《实施方案》规定的要求严格进行操作,从根本上保证这次竞争上岗各个环节都在“阳光下”操作,让组织放心,让单位满意,让群众服气。(省农委人事处 供稿)

4.领导干部选拔考试 篇四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7.俄罗斯有则寓言:熊和某人交了朋友,时刻不离朋友的左右。一日,朋友睡着了,一只 苍蝇落在了他的脸上。熊想打死苍蝇,抓起一块石头狠狠地砸去。苍蝇砸死没有不知道,朋 友的脑袋却被打开了花。这是好动机引起坏效果的典型事例。那么,为什么在改造世界的过 程中经常会发生好动机引起坏效果的事例呢?其原因在于()。A.动机不合乎实际 B.未能找到实现动机的正确途径 C.缺乏必要的条件 D.动机本身并不完善,所追求的目标未能尽善尽美 8.建立和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A.以人为本,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 B.尊重国情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C.必要、合理、适度的原则 D.统筹考虑、协调推进的原则 9.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A.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 B.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D.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10.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国家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目 的是为了()。A.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B.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 C.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D.维护世界和平进程,保障各国平衡发展

11.毛泽东指出的中国无产阶级所具有的自己的特殊优点和特点是()。A.人数众多,且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发动广大农民群众 B.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具有革命的彻底性 C.和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D.集中在沿海,沿江大中城市,便于组织 12.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对应当归还的罚款,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B.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 50—100 元罚款 C.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D.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直接追究主管人员的刑事责任 13. 甲综合类证券公司与乙服装公司签订证券买卖全权代理协议,实行保底经营(年息 10%),利润按甲 30%、乙 70%分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依法享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协议合法 B.甲可以从事自营业务,协议合法 C.甲不得对乙的收益作出承诺,协议违法 D.甲不得从事经纪类业务,协议违法 14.关于行政诉讼审判长的回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院长担任审判长的回避,由上级法院决定 B.审判长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 C.审判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 D.陪审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15.行政程序法上回避制度中的回避理由有哪些?()A.行政相对人不信任该行政人员

B.行政人员本人是行政决定的一方当事人 C.行政决定的一方当事人是该行政人员的近亲属 D. 行政决定的一方当事人与该行政人员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判的关系 16. 下列关于 宣告死亡与宣告失踪表述正确的有()。A.利害关系人要申请宣告死亡,必须先申请宣告失踪 B.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失踪,如果满足宣告死亡的条件,法院可以判决宣告死亡 C.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有次序排列,而宣告失踪的利害关系人没有 D.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有的申请宣告死亡,有的申请宣告失踪,应宣告死亡 17.甲已满 18 周岁(在校大学生),无收入,在校期间打伤同学乙,花医疗费 3000 元。该费 用由()承担。A.由甲承担 B.由甲父母承担 C.由甲与甲父母负连带责任 D.由甲父母先行垫付 18.甲厂与乙厂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总价款 20 万元,甲厂向乙厂支付定金 3 万元,一方违约需支付总价款 3%的违约金。后该合同因乙厂超越经营范围,被宣告无效,则正确 表述是下列哪几项?()A.乙厂应返还甲厂定金 6 万元 B.乙厂应返还甲厂定金 3 万元 C.乙厂应支付甲厂违约金 6000 元 D.甲厂无权要求乙厂支付违约金 6000 元 19.某晚报新闻记者曹某在报道某一有关农民种植蔬菜脱贫致富的消息时,粗心大意,没有 查清事实,就将配发的照片上的两个并排站立的青年男女说成是夫妻(王男李女),并发表在 当地有较大影响的某晚报上。消息传开后,当地的舆论给二人造成很大压力,李女的未婚夫 也离她而去。对此,下列

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A.此报道侵犯了王、李的名誉权 B.王、李若起诉,应以某晚报为被告 C.王、李只能选择曹某为被告 D.此行为不构成侵权,因曹某主观上不是故意且是为报道新闻而写的 20.我国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 革,实践证明方向是正确的。我国之所以进行汇率制度的改革,是因为()。A.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B.有利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C.能促使人民币币值的上升

D.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 1 分,共 10 分)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2.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而且还存在假象,所以现象不重要,不应相信它。()3.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4.行政复议必须书面审查。()5.当事人所负债务的标的物种类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6.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是遵义会议的召开。()7.政府职能是通过公务员的工作来实现的,因此公务员是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8.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包括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9.县长可兼任公安局局长和安全局局长。()10.秦统一巴蜀后,巴蜀文化逐步转型为秦汉文化的一支重要地域亚文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1.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2.我国的国家职能有哪些?

五、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 10 分)材料一:2()09 年全国“两会”前的民调显示,“反腐败”远超过预想中的“经济危机”,居 民众关注热点榜首。在今年已过的六个月里,中央政府以及部分地方政府挥下的反腐利剑撼 动整个官场。随着郑少东、米凤君、陈绍基、王华元、刘友君、许宗衡、皮黔生等一批(副)省部级官员被查处、十余件千万元以上的特大贪腐案被披露、数十名腐败官员被处以重刑、近百万县级基层官员接受中央的“跨级直训”,深入市县基层政权的反腐大网正在张开。——摘自《上半年近百名官员落马中央大规模反腐力度空前》 材料二:1951 年,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在国家机关中查出一批贪污犯。中共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和当时担任书记的张子善,堕落成为大贪污犯,被法院判处死刑。“三反” 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纯洁了干部队伍,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材料三:毛主席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 20 个,200 个、2000 个、20000 个犯有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摘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东汉初期和后期的历史论证“倡廉则兴,腐败则亡”的道理。(3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建国初期的形势,说明当时开展“三反运动”的必要性。(3 分)(3)1949~1953 年,中国共产党为整顿党风、反腐倡廉,提出了什么方针?采取了哪些措施? 取得了什么成效?(4 分)

5.领导干部选拔考试 篇五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备用开头与结尾

一、勤俭节约 【开头】

古人云: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节俭”二字。个人应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家庭应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当作“齐家”的训言;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节俭”更是执政者“治国”经验与智慧的体现,所以才有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作为“建国”良训。当前,在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习主席重申“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这无疑是对优秀治国经验的继承与发展,是执政者对百姓负责、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重要体现。

【结尾】

毛泽东曾说过:“勤俭节约和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什么时候都不能改变。”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我们必须紧遵“节俭”二字,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精神、一种习惯。

二、老龄化 【开头】

俗话说“最美不过夕阳红”,然而,随着“银发浪潮”扑面而来,老年人却面临着“晚年何处安放”的困惑。由于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严重滞后,实现“老有所养”演变成严峻的社会难题。那么,年逾古稀的老人到底该何处安放自己的晚年呢?俗话说“养儿防老”,子女应该为父母养老担负应有的责任,但是,当老龄化问题已经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要想真正抵挡“银发浪潮”的大堤,政府和社会更应该有所为。因此,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才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必由之路。

【结尾】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道出了几亿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老龄人口的心声。“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政府、社会以及子女有义务共同安放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

三、城镇化 【开头】

传统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之所以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它联系着一个民族的过去与现在,承接着一个民族的现在与未来,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舞台的文化标签。在“城镇化”成为必由之路的今天,如果以“化”掉传统文化为代价,所谓的“城镇化”将是千城一面、万屋一貌的“无根”存在,这对中华文化以及城镇建设都会是无法挽回的悲剧。因此,所谓的“城镇化”必须把保护传统文化作为题中之义。

【结尾】

所谓的“城镇化”不是走遍一乡又一乡,不是处处都是鳞次栉比得洋房高楼,而是以传统特色、地域特色为支撑的现代化!用优秀的文化思想和地域文化特色促进城镇化,才能使城镇化建设获得长久生命力。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是一个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并肩作战,协调发展的国家。当前,中国的经济实力在加速发展,毋庸置疑,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却失之千里”。在城镇化建设中,勿忘传统文化保护,也才能让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比翼双飞,共同树立中国华民族的大国形象。

6.领导干部选拔考试 篇六

面试必备话语汇编

第一、拟任职位匹配类:有位博士对公务员的职能作了形象比喻:老百姓像是坐车的人,而公务员则像司机,既要懂技术,还得认路,判断方向,把一车的人带好,别掉沟里。所以公务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团结协作篇: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也常说:“团结就是力量”,我会用宽容的态度和博大的胸怀去对待同事,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时刻注意团结同事,时刻注意维护团队形象,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团队,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家的合力,顺利完成工作。公务员队伍要求的是协作、合作,做为一名公务员融入集体是为了更好的展现自己,更快的发展自己,因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第三、人际关系篇:政府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本单位人员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在具体工作的交流沟通上,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待分歧,要换位思考,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求全责备,不斤斤计较。

第四、人际关系篇:(1)我会服从领导的安排。公务员首要原则就是服从领导,维护组织的原则纪律性。

(2)人际关系篇:我会从容对待,从大局出发,以工作为重,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抱着谦虚谨慎、尊重理解、沟通交流的态度去处理这个事情。(3)人际关系篇:和谐的关系是建立在尊重基础之上的,尊重对方,是解决分歧的前提条件,否则,沟通就不可能站靠,分歧也不可能解决。

第五、计划组织篇:(1)毛泽东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时我们党开展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有利于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地解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2)健全有效的计划,常常是优秀管理的特征之一。计划可以预测将会出现的问题,而不会在问题突发然出现时感到诧异。

第六、表态篇:(1)公务员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将权利回归给群众是我党的宗旨与要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贯要求和传统作风,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是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4)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做到禁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共产党员和国家公务员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力来自于人。

第七、态度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事之间由于经历、立场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产生不同的看法。许多时候,双方的分歧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因此,我的看法是正确的,并不标明别人的看法就一定是错误的。我会仔细分析对方观点中可取之处,反思自己观点中考虑不周的地方。

第八、应急应变篇:(1)有竞争就必然有优劣,有成功必定就会有失败,往往成功的背后有许多的困难和挫折。应急应变篇: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众所周知,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在经历了六千余次的挫折和失败后,把灯丝的寿命延长了1000小时。因此,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考验,经历越多的挫折,人就会越成熟,所以要正视挫折,不要回避。(2)事业有成一帆风顺时许多人的美好想法,其实很难做到一帆风顺,要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的背后会有许许多多的艰辛,痛

苦甚至挫折。在人生的一段时期遇到一些挫折是很正常的。只有经验知识和经历的积累才能塑造出一个成功者,许多伟大的成功者,都经受过挫折的磨难。

1、如何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分歧?

第一,尊重和理解对方。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人会尊重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因此,在态度上我会尊重对方,这样对方才有可能愿意和我沟通,从而有可能解决分歧。(另外,领导者是代表组织或单位进行领导工作的,尊重领导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尊重和爱护整个组织。)

第二,反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许多时候,双方的分歧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因此,并不一定我的看法是对的,别人的看法就一定是错的。我会仔细分析对方观点中的可取之处,反思自己观点考虑不周的地方,对自己的观点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

第三,沟通。根据对方的性格,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方式进行真诚的沟通。方法:如果对方是性格开朗的类型,我会采用直言建议的方式;如果对方是内向严肃的性格,我会通过委婉的方式或者通过第三方来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四,如果达成了共识,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达不成共识,除了明显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抵制以外,我会本着组织性、纪律性的原则求同存异(认真执行领导的指示),争取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2、甲领导说东,乙领导说西,怎么办?

第一,尊重和理解双方。领导者是代表组织或单位进行领导工作的,尊重领导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尊重和爱护整个组织。

第二,调查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双方的意见,吸取其中较好的部分,形成一个综合双方意见的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案绝不是简单的“折衷主义”,不是做老好人,其目的仍然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是一种求同存异,优势互补。

第三,分别与两位领导适当沟通,得到批准后执行。要注意沟通方式。

3、稀缺资源的分配,比如分房,人多房少,如何分?

第一,成立一个由各方面代表组成的分房小组,人员组成要按照比例,使各种情况的成员都有表达意见的渠道。

第二,分房小组研究出具体政策后,提交大会投票讨论,并按照投票结果实施。

4、看到别人在做不想被你看到的事情,怎么办?

第一、如果事情危害国家和集体利益,要加以劝阻制止,无效的要及时汇报和举报,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

第二、若私事,就当作没看见,可以故意和对方说一些天气足球之类的话题转移注意力,尊重对方的个人隐私。

5、对方说你的坏话,你当场遇到,怎么办?

第一,尊重对方,就当作没听见,可以故意和对方说一些天气足球之类的话题转移注意力,尊重对方的个人隐私。

第二,沟通,根据对方的性格,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方式进行真诚的沟通,以消除误会。如果对方是性格开朗的类型,我会采用直言建议的方式;如果对方是内向严肃的性格,我会通过委婉的方式或者通过第三人来表但我的看法。

第三,反思,自己的言语行为是否有不足之处,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加以改正。

6、串词编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可以联系网络方面的故事,因为网络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再一个办法,联系一个面试的故事(以“有一个年轻人。。。”开头,叙述父母的期望,自己克服困难等,最后来一句,“现在,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坐在各位考官的面前。回答完毕。”)比较感人的类型:救助失学儿童,挽救犯罪分子改邪归正,领导干部关心群众生活,亲情(比如父母把好东西留给孩子吃等)。

魏鲁宁老师提醒大家注意,有一些词语难以联系,可以采取比喻来消化“。。就象。。一样。

7、演讲。

开头引用几个名言,从而引出观点。举几个例子,正面反面的,从而说明重要性。分析一下原因。提出对策。展望未来,发号召。

8、安排多项冲突工作。

原则:轻重、缓急、公私。具体办法有,两件事情交叉进行,请他人,在中午或者晚上加班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与领导沟通后以后再办或委婉推脱(注意,公事不可以推脱,只有私事可以)。

9、对待工作失误。

首先,我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比较细心谨慎的,以前没有发生过也会尽力避免以后发生类似事件。但如果象题目中一样发生了类似事件。我会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冷静对待。因为发生工作失误后,惊惶失措只能让我更加举手无错,所以我首先要在情绪上冷静下来。

第二,采取应急措施,防止错误进一步扩大。(调整会议进程,及时通知领导,将数据模糊化,发传真得到副本等)

第三,事后真诚道歉,反思并吸取教训,防止以后发生类似的事情。

10、群众上访,找领导闹事等。

第一,热情接待,倒水请坐等,通过礼貌的言行,稳定对方情绪。

第二,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很多人发泄完了,就没事了。

第三,符合政策的,按照程序协调办理,不符合政策的耐心宣传解释。

第四,及时汇报领导,请示解决办法,或请求支援。

11、突发事件,中毒、车祸等。

第一,自己保持冷静,稳定群众情绪,防止产生混乱。

第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向领导汇报、报警求援等。

第三,事后追究有关责任,总结经验教训,防止今后类似事情发生。

12、组织计划能力:搞某项活动。

领导交付给自己这项工作任务,是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任,也是我锻炼能力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我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完成这项任务。我打算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此项工作。

第一,制定计划方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会在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拟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方案,对活动的主题、内容、方式、时间、地点,参加人员、预算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然后将该方案上报领导,请领导指正和批示。

第二,实施计划方案。计划方案得到批准后,我会先将有关工作人员召集起来开一个协调会,进行任务分配、人员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活动开始后,协同有关工作人员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纠正活动过程中与原计划方案有偏差的地方,冷静处理意外事件,并及时向领导汇报互动情况,让领导了解活动总体进程。

第三,总结阶段。如有需要则进行考试考核。对整个活动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书面材料,将总结向领导汇报。此外,我还会拿出当初的计划方案,结合总结分析需要加以完善的地方,以便今后更好的完成类似任务。

13、接待上级、来访等。

第一,全面了解人员组成情况,来访目的和日程安排,弄清有无特殊要求。

第二,协同有关部门或人员作好参观路线、食宿、车辆、文本资料等准备工作。

第三,做好全程陪同工作,遇有意外发生要及时处理,并将进程及时上报领导

14、召开会议。

第一,根据会议的主题、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员、预算等拟定会议通知。

第二,将通知上报领导,领导批示后,印发会议通知,时间急的可以电话通知。

第三,召集会议工作人员开协调会,进行分工,布置会场,准备有关会议材料,重要会议材料要请领导审阅。

第四,安排与会人员的食宿车辆等。

第五,会议开始前,再仔细检查一遍,防止疏漏。

第六,会议过程中若有突发事件要冷静及时处理。

第七,会后做好收尾工作,有关材料整理归档,写出工作小结报有关领导。

15、哲学类分析。

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只是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矛盾处处存在,时时存在,所以你总会找到正反两面。)

第一,前面的观点意思是。。。进行解释。

第二,后面的观点意思是。。。进行解释。

第三,我们应该将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又要。。这样才能。。做好。注意上升理论高度。

16、时政分析。

第一,题目反映了。。问题。(提出问题)

第二,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这种现象与。。精神是不相符的(上升高度——和谐社会、荣辱观等),如果不加以解决,必将危害。。(分析问题)。

第三,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政府重视,立法,制度,监督,转变观念等)

第四,展望未来(。。是共同的心愿,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的目标,我们一定要实现,我们也一定能够实现)注意上升理论高度。

17、报考动机。

第一,主观上向往。公务员的重要性+自己喜欢这个岗位。

第二,客观上具备相应能力,适合这个岗位。

第三,私人感情上,想回家乡陪父母,以情感人。

综上所述,如果能成功考取国家公务员,我相信自己不仅能愉快的从事这个工作,也一定能把工作干好。

18、个人优缺点。

优点,大学时期德智体全面发展,工作后又培养了责任心和细心耐心。

缺点:相关行政工作经验不足,做事还不够成熟稳重。

表态:如果能成功考取国家公务员,我相信自己不仅能愉快的从事这个工作,也一定能把工作干好。

19、如果录取,工作计划如何?

短期:尽快适应工作,搞好同事关系,虚心学习,少说多做。

长期:提升自己各方面素质,更好的做好工作,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7.浅析高校学生干部选拔机制 篇七

一、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干部是各类学生组织的骨干成员和核心力量, 包括各级团委干部、学生会干部、各班班委等。现阶段, 我国高等教育已基本完成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 建立和培养一支具有胜任力的干部队伍对高校学生工作尤为重要, 而选拔与某一工作职责相匹配的学生干部是保障高校各类学生工作有序进行的先决条件和有效途径。

二、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有高校的选拔基本遵循推荐—选举—考查—任命的程序, 采用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但由于选拔历时较短, 选拔任务繁重, 选拔过程存在主观性和可操作性, 诸多方面的因素导致选拔结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基本总结如下。

(一) 选拔方式单一, 选拔结果偏差。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选拔基本采取笔试、面试的方式, 这一方式就决定了其在评价过程中的片面性。选拔的结果建立在学生的笔试、面试的结果上, 或者说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上, 而非以人职匹配为原则, 以胜任力为基准, 这就必然导致了选拔结果的片面性和一定程度的单一性。并且, 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由于笔试的阅卷和面试两个环节都必须通过具体的个人执行, 而这一过程无法避免地糅合了每个参与个人的主观因素, 导致最终结果有偏差。综合以上两方面因素, 最终选拔的学生干部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选拔的要求, 但未必能成为辅助教师完成学生工作的得力干将。

(二) 选拔周期较短, 评价不够全面。

现阶段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历时较短, 要在这段时间里对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工作能力强弱、人际关系处理、特殊情况应变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 这基本无法完全实现。不同的学生个体有不同的个性特点, 尤其较为内敛的学生需要较长时间的了解, 这可能会造成部分人才的流失。

(三) 选拔方法不科学, 只见其表, 未见其心。

动机是行动的精神力量, 动机是否纯正直接影响工作绩效的高低。学生参加学生干部的选拔并未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科学的选拔体系, 现有选拔机制存在以下几类问题: (1) 主观随意性太强, 比如“外貌协会”。“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在选拔过程中, 外貌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判断, 造成对学生思想素质、内在才华等方面的判断偏差, 从而给日后的学生工作埋下了隐患。 (2) 经验主义色彩太浓。在选拔过程中, 个别教师或学生会过多地凭借以往的经验和认识去判断, 舍弃了相关科学理论的依据。 (3) 专职教师缺乏系统培训, 专业知识基础薄弱。现有高校基本是以师生比来安排思政专职教师人数。由于高校扩招, 师资力量紧张, 某些高校的辅导员任职者并非思政教育专业或相关专业教师, 导致学生工作负责教师缺乏专业知识修养, 存在一定的弊端。 (4) 人情关系复杂, 影响客观评价。部分学生家长或者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私人交情, 在干部选拔过程中, 通过这一途径拉拢关系, 对选拔学生干部的公平性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三、采用科学的方法选拔学生干部

(一) 明确选拔原则, 坚定严格执行。

原则是说话或做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学生干部的选拔作为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工作的第一环, 应从保障学生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出发, 形成和谐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高效的工作机制。以此为最终目标, 学生干部的选拔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成长成才平台。

(二) 把选拔标准具体化, 选拔程序规范化、科学化。

由于选拔必然通过个人操作, 应最大限度地降低主观因素的影响, 因此, 通过两方面实施: (1) 对参与选拔的工作人员进行删选, 并提前培训, 提高专业素养, 保障选拔工作的高效严格执行。 (2) 将评分标准具体化。将每一环节的评分细则具体罗列, 并以学生现场的具体表现为依据, 若有条件则提供图像依据, 以便后期查询。 (3) 对每一个学生工作的职位提前进行详细分析, 并确定相匹 (下转第172页) (上接第169页) 配的人格素质, 提高选拔的针对性。 (4) 加强对学生个人性格特征及特点特长的了解, 做好标识, 摒弃传统的选拔观念, 加强“人职匹配”观念的植入。

(三) 积极探索更有效的选拔方式方法。

现有的高校学生干部选拔方式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对学生的了解并不全面, 也有其他因素的干扰, 最终的选拔结果不尽理想。由此, 探索新的选拔方式和方式非常必要。

首先, 应更新观念。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并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人选。因此, 在选拔过程中, 应重视学生个人素质的考察, 给学生提供宽松、公正的竞争平台。其次, 执行多渠道推荐方式, 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比如个人自荐, 团队推荐, 辅导员推荐, 班主任推荐等。最后, 建立更丰富的选拔方式。根据各部门职能要求, 具体制定选拔方式。例如, 国内外某些企业招聘销售职员时, 一般会让应聘者现场推销一样商品。学生干部选拔也可以借鉴此类做法, 对不同部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选拔, 提高干部选拔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四) 加强学生选拔工作科学化建设。

学生工作应该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学生干部队伍的选拔应有效利用科学手段, 提高选拔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比如通过心理测验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 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 国内也有一些高校通过16种个性因素问卷测验 (简称16PF) 等提高学生干部选拔的质量, 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可取性, 但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要求。

综上所述, 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是做好学生工作的第一环节, 对学生工作的实施与落实有着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也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选拔工作, 严格坚持选拔原则, 努力拓宽选拔思路, 积极探索选拔方式和方法, 规范操作高校学生干部选拔程序, 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制度, 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打好基础, 最终为社会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新生力量。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干部的选拔作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第一环节, 其重大意义毋庸置疑。结合当前高校的新形势, 具体分析高校学生干部选拔机制中所存在的问题, 完善学生干部选拔机制, 对提高学生幸福度, 构建和谐校园具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工作,管理工作,选拔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喆.高校学生干部群体现状和选拔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1.

[2]沈才顺.谈高校学生干部的素质与能力[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13 (1) .

8.实事求是选拔年轻干部 篇八

年轻干部中不乏佼佼者,但与庞大的干部队伍相比,还是显得凤毛麟角。按说选配干部应实事求是,宁缺毋滥。但事实上,一纸公文往往打破了这个传统而实用的规律。一些平庸无为的年轻干部,就因为年龄的关系,一夜之间走向了领导岗位。许多走仕途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叹:某某人是“福将”,昨日还跟大家平起平坐,今日却成了顶头上司,对别人发号施令了。“福将”的潜台词给人留下许多思考的空间,其中最为共识的就是,这些人不是凭能力水平获取了官位,而是机遇。这个机遇便是年龄结构的需要。

一方面是一些年轻干部莫名其妙“一步登天”,一方面是一批在今天看来仍可称之为“年富力强”、“炉火纯青”的“老家伙”,被一刀切出了领导班子,退居二线,赋闲起来。

年龄限制的强制性,让人才资源大量浪费。一些部门和单位,退居二线的人员占着编制,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喝茶看报,无所事事。而那些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因为“初来乍到”,甚至连文件如何批复都一头雾水,更不要说开拓创新开辟新局面了。领导班子素质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对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事业的发展和干部的成长都受到一定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

不得不思考领导班子该如何合理有力的配备?

刚刚颁布的《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展现了未来领导班子建设的新规划。其中规定: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不简单以年龄划线,不搞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和“一刀切”,不把换届提名年龄作为平时调整的年龄界限。同时,把年轻干部整体配备目标和领导班子具体情况结合起来,统筹抓好地方和部门领导班子年轻干部的选拔配备,不简单对每个领导班子搞硬性配备。

领导,顾名思义是带领着别人,指导着他人正确前行的领头人。他的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关系着一个团队一个组织的兴衰。毛泽东曾有句名言,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选什么样的人做领导干部,是执政党首要和关键的大事。

任何人生来都不是行家,必须在历练中成长。当领导更是一门特殊学问,绝不是有些人想象的,会发号施令就能戴稳“乌纱帽”。优良的综合素质,是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刻显现才能时不可缺失的必备条件。而这些素质的积累,非一日之功,有的要伴随漫长的岁月。正如当年邓小平同志在解决两岸问题上所言,乘着他们这些老人还在,应该有个说法。显然,年龄也是资本。年轻人解决这个问题难度要增加很多:光历史渊源就足够消化一段时间。

当然,年轻并不是幼稚的代名词。时代造就英雄,总有鹤立鸡群者。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人适时进班子,对党的事业继往开来非常必要。问题在于不能凑付凑数,明明不是金刚钻,非要让其去干瓷器活,到头来岂不坏了大事?

还是那句话,事,或许都能干,但结果不一样。为什么不要最佳的呢?

9.领导干部选拔考试 篇九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管理类辨析题精选

(一)1.领导就是管理。

【答案要点】此观点是错的。

领导管理是管理的一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领导管理是指整个领导和指挥活动,包括决策在内。狭义的领导管理是指在正确前提下的管理。

(1)领导管理同具体管理的对象不同。具体管理是专业管理,它所管理的对象是具体的人、财、物等。领导管理是高层次的管理,它的管理对象不是具体的人、财、物,而是管理本身,是对各种具体管理工作的管理,是对整个事业的管理,它要为各行各业、各种具体管理规定管理目标,制定管理原则和计划等。因此,领导管理具有指导性。

(2)领导管理与具体管理的方法不同。具体管理涉及的社会因素较少,它虽然也有大量的随机因素,但一般可以用常规方法、规范制度来解决,或者通过统计数学、模拟实验、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手段做定性、定量分析,然后做出决定,予以实施。领导管理则不同,它所进行的管理主要通过组织领导关系和行政手段,通过命令、指挥、协调等控制具体管理。

(3)领导是战略性管理。领导侧重于大政方针的决策和对人与事的统御,而管理偏重于执行政策以及组织力量完成组织目标。

(4)领导是超脱的管理。在一般情况下,管理是琐碎的,而领导则要求超脱繁琐事务。

2.领导就是服务。

2.【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对的。

“领导是服务”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领导本质的深刻概括。服务观是无产阶级领导观的核心。它不仅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观与一切剥削阶级领导观的本质区别,而且在现代社会主义领导观念体系中起着支配和决定的作用。“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根本宗旨和出发点,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级领导者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选才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

3.【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对的。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作为领导者,能否积极发掘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大量培养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干部决定一切”的道理。这是因为任何决策目标的实现,都要依靠人才。在领导工作的过程中,只有通过人才的作用,才能把物质的、自然的、社会的各种条件结合起来,作用于客观工作对象,形成领导效能,从而实现其决策的目标。人才是制定和实施决策目标的能动的主导因素。没有人才,既不能作出科学决策,也不能实现科学决策。实现同一决策目标,因人才的选择、使用和培育情况不同,其实施决策目标的效果就决不相同。古今中外历史表明,任何事业的成就,无不同选才用人息息相关。毛泽东说:“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因此,选才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

4.领导者的素质是发挥领导功能的基础。

4.【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对的。

从领导的特点看,所谓领导,就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的过程。领导者之所以能够率领、引导被领导的群众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奋力去完成任务,就在于具有领导影响力。领导者的影响力,是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构成的。过去,主要是以使用职权为基础来实施领导。现在则不同,非权力性的影响力在整个领导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许多情况下(例如业务的、学术的领导),甚至占着主导的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领导者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是由组织赋予的,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则由领导者本身的品德、知识、才能这些素质及其行为所造就。所以,领导者的素质是发挥领导功能的基础。

5.领导社会属性决定了领导的本质。

5.【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对的。这是因为:

(1)领导的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的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决定领导活动中主导要素得以形成。

(3)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

(4)社会属性不受自然属性改变的影响,仍然决定着领导的本质。

6.在领导活动中,被领导者的身份是由受领导者的“指挥”和“协调”所确定的。

6.【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在领导活动中,被领导者具有双重身份,对领导者来说,他受领导者的“指挥”和“协调”,是客体;对于领导目标和领导环境来说,他又与领导者一起构成主体,决定着领导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在领导活动中,被领导者一方面接受领导者的领导,另一方面又参与领导活动,监督领导者开展工作。

7.领导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意味着有两种领导活动。

7.【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领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着领导的本质,领导的自然属性是对不同性质领导的提炼和概括。但是领导具有两重属性并不意味着有两种领导活动,而是指同一领导活动的两个方面的表现,是要说明世界并不存在单一属性的领导。

8.领导者没有法定权力也能实现领导职责。

8.【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领导者都有与自己职务相适应的法定权力,这是行使领导职责的需要。领导者一旦失去他法定的权力,就无法实现领导职责。

9.领导活动的主体是被领导者。

9.【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主体是认识和实践对象性活动的发动者、实施者和责任承担者。据此,领导活动的主体只能是领导者。

10.社会主义社会被领导者的本质是社会的主人。

10.【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与人之间是平等、互助互爱的关系。领导者的出现也只是分工的需要,只能为人民服务,成为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所以,社会主义社会的被领导者的本质是社会的主人。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管理类辨析题精选(二)1.领导者的职权是与个人相联系的,是一种特权。

1.【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领导者的职权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的资格,它是组织赋予的,是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权力,而不是一种特权。它有着明确而严格的限制范围,有着客观内涵,与领导者个人的主观特征无关。

2.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地位是固定不变的。

2.【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情况的变化,如工作能力、身体状况的不适应等等,原先的领导者可以退位成为被领导者。而原先的被领导者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具备了领导者的条件,也可以成为领导者。

3.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

3.【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对的。因为:

(1)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制约下,由其职权和素质共同形成对所辖组织和人员活动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大小与领导者的职权和素质成正比。领导者以其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才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被领导者坚定的团结起来,把分散力量积聚起来,为实现目标创造条件。

(2)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领导者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进行科学决策,制定规划目标,发布指示命令,使领导活动处于动态状况。

(3)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在领导活动过程中,领导者设置组织机构,进行科学决策,合理选人用人。当出现矛盾或偏差时,领导者根据组织目标,协调各种关系,不断修正、完善决策。

4.领导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

4.【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对的。

领导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其形成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人们总是在具体的物质生产条件和社会关系环境中生活着,从此出发思考问题的结果,就会形成各种具体的、历史的观念特征。不同的社会、阶级、时代,就有着不同的领导观念。例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等级观念作为显著特征;资本主义社会中,则是权力、金钱观念笼罩着一切;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服务观念却成为各级领导者的根本宗旨。同时,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领导观念也与小生产条件下的领导观念有天壤之别。我们要看到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领导观念的差异性。

5.领导就是决策。

5.【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对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的过程也就是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或者说“领导就是决策”。决策的优劣和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着事业成败、兴衰、得失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十分严肃认真、全力以赴地对待,切不可掉以轻心贻误大事。

6.最优决策就是满意决策。

6.【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最优决策是指决策者追求理想条件下的最优目标,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满意决策是指决策者根据现实条件,追求一种满意结果的决策。

7.决策民主化就是听听群众意见。

7.【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决策民主化是现代领导活动的客观要求,也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领导者进行决策的重要特征。实现决策民主化绝不是听听群众意见就行了,需要把握以下几项工作:

(1)决策必须代表、反映和符合人民利益。

(2)决策必须建立在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决策全过程必须广泛征求、听取群众与专家意见。

(3)发动群众积极执行决策,使广大决策执行者理解决策,在自觉的基础上共同执行决策。(4)建立决策督导制度,接受并创造条件使群众监督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8.决策活动体现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的特征。

8.【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

人们在行动之前,总是首先要考虑应做什么,如何去做,事先进行思考、设计、选择,形成某个行动方案、工作打算,然后行动。因此,决策活动体现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的特征。

9.古代的决策通常属于经验决策的方式。

9.【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

古代的决策主要是凭借决策者个人的知识、才智和经验而做出的,决策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领导者和个别高明谋士的认识和经验。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这种经验决策方式的真实写照。

10.科学决策就是“科学的决策”。10.【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科学决策是就决策的方式而言的,“科学的决策”是就决策的后果而言的。科学决策可以使失误减少到最低的限度,但并不排除失误的可能性。科学决策方式有助于领导作出“科学的决策”,但二者并非相等。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管理类辨析题精选(3)

1.经验决策就是“不科学的决策”。1.【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现代社会的问题难以完全依靠经验来处理,但经验决策并非等于“不科学的决策”。因为领导者的经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其中有不少内容也是正确地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经验决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特定的程度和范围内还是行之有效的。2.战略决策亦称宏观决策。

2.【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对的。

战略决策,又称宏观决策,是指对全局具有长远意义的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决策。它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方向、目标、政策、方针以及带全局性的规划等重大方案的制定。它通常是由组织或单位最高领导集团来进行的,具有明显的全局性、长远性和层次性等特点。因此对有关的信息资料的全面、准确、及时要求较高,并进行科学可靠的预测研究,对决策者的水平素质等等,也都要求较高、较严格。

3.决策的分类只是理论研究的需要,对实践没有任何意义。

3.【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决策的分类对于决策的理论研究和决策的实践活动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问题的决策,需要用不同的决策技术和方法去处理,因此决策的分类有利于人们正确地分析、解决问题;不同的决策问题,必须由不同的决策者来承担。因此决策的分类,有利于人们分清职责、各司其职。

4.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没有区别。4.【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提供给决策者的每个方案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后果,而各种结果可能出现的概率又是未知的;风险型决策也是指提供给决策的每个方案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但是各种结果可能出现的概率是已知的。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事先知道每个方案的各种结果出现的概率。

5.没有决策就没有领导。

5.【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

任何部门、任何层次的领导工作都离不开决策。无论哪一部门,哪一层次的领导,都需要对自己权限范围内的各种问题作出处理决定,领导离不开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决策就没有领导。

6.追踪决策是一次新的决策。

6.【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

追踪决策是发生在极端情况下的一种重新决策,它同一般的决策修正不同。不是对决策方案的某个局部的补充纠正,而是带有根本性的重大调整,是一次新的决策。

7.追踪决策意味着决策的崩溃。

7.【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追踪决策并非注定要发生,如果要发生,原有决策就失去了科学性和严肃性。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变化速度加快,主客观情况往往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需要对原决策目标和方案进行根本性的调整,这是战略性的转移,而并非决策的崩溃,是科学决策中的正常现象。

8.追踪决策的回溯分析是对原有决策的扬弃。

8.【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

在回溯分析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原决策的错误所在及其原因,而忽略原决策中的合理因素。其实,原决策的作出,自然是有其根据的,是有可能存在一些合理因素的。追踪决策的回溯分析,应当是对原有决策的扬弃,而不能是简单的机械的全盘否定。

9.追踪决策遵循“害中取小”的标准。

9.【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

一般决策追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但在追踪决策的某些情况下,只能遵循“害中取小”的标准,以便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是在原决策方案已经实施,损失无法完全挽回的情况下的不得已的选择,如若迟疑不决,损失将会更大。

10.非程序化决策是一种不需要遵循程序原则的决策。

10.【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程序原则是科学决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非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发生的新问题所进行的决策。对这类问题的决策没有常规可循,需要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寻找适当的解决方法。但并不是说这类决策可以不遵循程序原则。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管理类辨析题精选(4)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与依靠人民群众是矛盾的。

1.【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与依靠人民群众是一致的。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又指出,我们工人阶级的杰出人才,是来自人民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才能不断涌现出杰出人才。也只有有了成批的杰出人才,才能带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邓小平同志关于人民群众、阶级与人才关系的论述,把人才的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作用有机地统一起来,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2.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领导。

2.【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领导科学是研究现代领导工作规律及其方法的一门学问。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现代领导活动,其根本任务是揭示领导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领导活动的规律。

3.领导的实质是一个行政组织系统。3.【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这个系统由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三个要素构成。

4.“弹钢琴”是领导工作协调的一种形象比喻和要求。

【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

“弹钢琴”的基本要求是:要抓中心,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毛泽东曾经要求:党委的同志必须学好“弹钢琴”。其实“弹钢琴”不仅适应党委工作,也适用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其他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工作。

5.监督的原则是及时有效。

5.【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

监督的原则应该是及时而有效的。及时、准确、全面地把握组织活动情况,获得实际的执行情况与既定的执行要求之间的偏差信息,是监督工作有生机活力的标志,也是监督工作实质性的意义所在。否则,情况不明,信息不灵,处于盲目之中的监督就是有名无实的监督。

6.强调统一领导就是指要集权。

6.【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强调统一领导必须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统一领导主要指在复杂的领导系统中,对于那些事关全局的指挥权和决断权必须集中把握,没有集权就没有统一。而对那些涉及局部的在下级职权范围的则需要分权,没有适度的分权,只能是一团死水的局面。

7.实行集体领导是指将一切事情都交由集体讨论。

7.【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集体领导是指凡是涉及组织或团体的一切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由领导班子的成员共同讨论,按照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决定,不能由个人或少数人进行专断。但也不是指事无巨细一概交由集体讨论。

8.战略的全局性特征说明在进行战略指导时可不必考虑局部问题。

8.【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战略具有全局性,是研究全局的指导规律的东西,那些不具有全局性的东西,不在战略研究范围之内。但全局是由局部构成的,有些局部对全局也有决定的意义。所以,着眼于全局是战略指导的出发点,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战略指导的重要任务。

9.战略指导必须正确处理现在和未来之间的辩证关系。

9.【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

战略要管一个较长的时期,比起那些只在短期内起作用的活动和措施来说,具有更深远的意义。但同时,现在是未来发展的基础,未来是现在发展的结果,因此必须正确处理现在和未来之间的辩证关系。

10.领导观念的作用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10.【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

所谓人类意识的能动性就是指人类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观念属于意识形态,承认领导观念的作用当然就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管理类辨析题精选(5)

1.领导体制的特征是指:鲜明的阶级性;严密的体系性;普遍的约束性。

1.【答案要点】 此观点不全面。

因为领导体制的特征除了鲜明的阶级性,严密的体系性,普遍的约束性之外,还有一个特征——特殊的强制性。

2.分权制优于集权制。

2.【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集权制与分权制各有利弊,没有优劣之分。

3.委员会制按照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进行决策和处理问题。

3.【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委员会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策和处理问题,一长制按照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进行决策和处理问题。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领导层次与领导幅度成反比关系。

4.【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领导层次多则领导幅度小,领导层次少则领导幅度大。

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与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是矛盾的。

5.【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与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之间并不矛盾,而是存在着根本的一致性。一方面,党是为着实现人民民主而产生、而存在的,党的一切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人民当家作主也离不开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真正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这是历史赋予无产阶级政党的重大责任。

6.领导集体功能的大小在于人员的多少和个体素质的高低。

6.【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领导集体功能的大小不在人员的多少、个体素质的高低,而在于领导成员素质要素的合理恰当的排列组合。

7.领导集体协调的气质结构是指要尽量做到领导成员气质的相似性。

7.【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领导集体协调的气质结构是指具有不同类型气质的领导成员互相协调、取长补短的组合方式,这样领导成员之间能够彼此相容,互相补充,各自发挥自己的优点,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并能中和个人的缺点,使领导集体产生最佳效能。而不是指要做到领导成员气质的相似性。

8.英雄造时势。

8.【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者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但认为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能够发挥巨大作用,都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其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的结果。正如毛泽东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9.领导效率越高,领导效能越大。

9.【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领导的目标方向对领导效能具有决定的作用。只有目标方向正确,领导效率与领导效益才成正比,才能产生优良的领导效能。如果目标方向错了,那就根本无效能可言。在这种情况下,领导效率与领导效能就成反比,即效率越高,效能越低,甚至损失危害越大。

10.整个组织的总体目标实现程度如何,是衡量领导效能的最基本的尺度。

10.【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

领导者的时间效能、用人效能、决策办事效能,最终都将体现为组织的整体贡献效能,因而,整个组织的总体目标实现程度如何,是衡量领导效能的最基本的尺度。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管理类辨析题精选(6)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管理类辨析题精选(6)来源:青年人(Qnr.Cn)2010-8-11 13:34:32

【青年人: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资料下载

教材购买-1.领导效能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对的。

社会主义的领导活动,在本质上应是高效的。因此,领导者考虑各种问题,处理各种事情,都必须从效能出发。在制定和实施任何一项决策,选择和采用任何一种领导方法之前都应该反复考虑怎样做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最佳的效果。

2.领导方式的模式化一般都是相对的。

2.【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

领导方式较为稳定,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模式化。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这种模式化一般都是相对的,不能把它们绝对化、简单化。因为领导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采用什么领导方式,往往不是出于领导者的个人愿望,而是取决于组织性质、社会环境、领导体制、被领导者的素质条件以及领导者个人的素质修养等各种因素,并且时常因时因地而异。

3.应根据领导方式的优劣来选择运用。

3.【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领导方式固然可以划分类型,但却难以分出优劣,其适应范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决策领导方式的条件,首先应看组织的性质、任务;其次要看该组织内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素质条件;再次就是看该组织的内外环境条件。其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素质条件,往往起到主要的作用。

4.领导艺术是经验性的领导科学,领导科学是理论性的领导艺术。

4.【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对的。

因为领导艺术和领导科学是领导工作的经验性与理论性的对立统一。领导艺术不管怎样高超,仍没有脱离经验的范围,没有脱离智力手工业的特征。这当然不是说领导艺术就等同于领导经验,它一般都是对领导科学的创造性发挥。但这种属于创新成分的领导艺术,既和个人的素质修养关系极为密切,又是一种新的经验积累,它仍然带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不是人人都容易掌握的。领导科学则属于理性范畴,不管其复杂程度如何,它的原则、方法,都是个人素质修养不同的领导者能够学会和掌握的。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领导艺术是经验性的领导科学,领导科学是理论性的领导艺术。

5.领导科学可以看成是模式化的领导艺术,领导艺术可以看成是非模式化的领导科学。

5.【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对的。

因为领导科学和领导艺术是领导工作模式化与非模式化的对立统一。领导工作中有许多可以模式化的东西,这就是领导科学的比较严谨的理论体系和规范化知识,它们相对稳定,不易变化。领导工作中又有不少非模式化的东西,要靠领导者随机决断、灵活处理。这里常常要靠领导者的定性分析和直觉判断,它是发挥领导艺术的广阔天地。因此,领导科学同领导艺术相比,表现为模式化的知识;领导艺术同领导科学相比,表现为非模式化的技巧。领导艺术愈发展,非模式化的技巧愈丰富,包含在非模式化中的模式化知识就愈成熟。当今科学愈完善,可供运用的非规范性技巧就愈发达,就会形成更高级的领导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科学可以看成是模式化的领导艺术,领导艺术可以看成是非模式化的领导科学。

6.领导艺术与政客权术有着本质的区别。

6.【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对的。

(1)领导艺术服从于领导目标,服从于科学原理,服从于社会道德。它是真实可信、光明正大、有利于人民大众和社会进步的。它的本质是“善”,是为人民谋利益,是为推动历史前进服务的。它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表现为“美”,是“真、善、美”的统一。

(2)政客权术的本质却是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在自己阵营内部因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使用各种卑鄙手段,其特征就是虚伪、没有原则性。政客权术的目的既不光明正大,手段也无科学道理可言,是一种歪门邪道。在历史上,也没有靠政客权术成大气候的人。因此,领导艺术和政客权术有着本质的区别。

7.领导艺术高于领导经验。

7.【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

没有丰富的领导实践经验,要想有高超的领导艺术是不可能的。但是单有领导经验,不掌握领导活动规律性的知识,没有特殊的智慧、才能、胆略等气质性格要素,领导艺术也就无从谈起。所以领导艺术虽有经验因素和经验性特色,但它显然高于领导经验,是领导者综合运用领导经验、领导科学的表现。

8.用权就是命令与强制。

8.【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用权不等于生硬地下命令、发指示、强制执行,使用强制命令要与说服教育相结合。毛泽东说:“为着维持社会秩序的目的而发布的行政命令,也要伴之以说服教育,单靠行政命令,在许多情况下就行不通”。

9.领导者应拒绝使用表现不好的人。

9.【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这个判断过于绝对化,领导者应不怕使用表现不好的人。因为,第一,用人原则是择优录用,使用各方面表现好的人,这要肯定;第二,对人的表现不好应该做具体分析,是本质问题还是现象问题,是主流不好还是细枝末节不好,是一贯表现不好还是暂时表现不好,不能求全责备;第三,优秀领导者的特点之一是对自己的事业与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教育转化表现不好的人。古语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指的就是这个道理。拒绝使用表现不好的人,是领导者软弱的表现。

10.领导作风对党风和社会风气有着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10.【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

各级领导者是党和国家以及各个单位的带头人,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并且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广大党员和群众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领导者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就会给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最终推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反之,如果领导作风不端正,就会对党员和群众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进而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

11.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领导作风是社会主义领导本质的要求。

11.【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正确的。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是服务,是为人民谋利益,领导者是人民的公仆,他们要为人民的利益艰苦奋斗,以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就应当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而不应当害怕任何批评与自我批评。

12.被领导者对领导活动没有什么作用。

12.【答案要点】 此观点是错的。

被领导者就是指领导者所辖的个人和群体,是领导活动的客体,而对于作用对象(客观事物)来说,又和领导者共同组成领导系统的主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被领导者既接受领导者的领导,又参与对领导者领导活动的监督。被领导者对其所在组织或团体的关心程度,其自身的素质能力等条件,以及对其本职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对于提高领导活动的成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3.在一定意义上,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是解放思想,因此,两者是一回事。

13.【答案要点】本命题前部分是正确的,但结论是错误的。

在一定意义上,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之中。

但不能因此说,两者是一回事,这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主要区别是:要求不一样。解放思想讲的是要不要、敢不敢冲破思想禁锢、保守的问题,是从“破除”的方面说的,实事求是讲的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观点、态度和方法问题,是从“确立”的方面说的;

判断不同。“实事求是”是一个科学判断,即关于事物的本来面貌及其规律的判断。“解放思想”是价值判断,即关于主体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为最好的判断;

目标取向不同。实事求是是以客体及其本质为目标取向,强调的是客体的重要性,目的是揭示客体的规律性,把握客体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解放思想则以主体及其素质为目标取向,强调的是主体的重要性,目的要打破旧的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使主体获得解放,以便能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4.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指必须努力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14.【答案要点】此命题是不全面的。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仅指先进的机器设备和高新技术,也不仅指掌握了科学技术知识的人,而是指以高素质人才为主体,以包括管理科学在内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

以能够代表产业发展方向为基础,以合理的制度安排作保障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能力。

先进生产力的特征是具备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在各个领域拥有世界范围内的高新科学技术;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适应市场需求、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5.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是可以跨越的,又是不可以跨越的。

15.【答案要点】此命题是正确的。

按一般的理解,社会制度的发展在特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超越的,但其所经历生产力发展阶段则是绝对不能超越的。但在谈及经济技术发展战略时,又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并非刻板而一成不变,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现某种跨越是完全可能的。问题的关键是怎样看待生产力,即在讲到生产力发展阶段的不可超越性和可超越性时,我们究竟指的是何种范围、何种意义的生产力。如果就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来讲,它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确实是不可超越的。人类不要说从石器时代无法跳到自动化时代,就是从蒸汽时代跳到自动化时代也绝不可能。但是,如果就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来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超越个别生产力发展阶段则是完全可能的。

根本原因在于世界开放和一体化现象的出现,落后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向先进国家学习,直接吸取新的发明创造,从而绕过“重新开始”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个别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跨越是完全可能的。

1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全国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6.【答案要点】此命题是不全面的。

上一篇:高三语文励志下一篇:四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