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解决问题评课稿(精选8篇)
1.简单的解决问题评课稿 篇一
解决实际问题的评课稿
朱老师在出示例题信息后,先画出一条线段表示“裤子的价钱”,并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出上衣的价钱”。之后让学生动手尝试画一画,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展示了学生的不同画法,辨析哪种画法比较合理,哪种画法简单。这样以来,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上时而有静静地思考,时而有小手如林的场面,难点也不攻自破。在这些比较中,学生很快便发现“表示3倍”的`线段,每一段都得和表示裤子价钱的长度一样长。为了能一眼看出数量间的关系,两条线段的左端还是应该对齐。当然,这样的教学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有些内容是不用让学生去尝试发现的,如表示“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钱”。
教时可以从这四方面进行修改:
1、删去复习环节。探索线段图这一环节和第一部分看图列式结合起来设计进去,只是应该更精细,如何展示学生的画法,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把关键处讲解明白。这些都值得进一步思考。
2、在图上表示出问题这一步可省去让学生探究的步骤,而改为由教师直接讲授,可以节约一些教学时间,也没必要去探究。
3、讲完例题后,教师应带领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策略,真正提升思维层次。
4、练习设计分为两层:一是看线段图列式计算,二是根据题目先画图再列式。
2.简单的解决问题评课稿 篇二
1 兼容性
要使用打印机就要安装打印驱动程序,有很多打印机在自身给出驱动程序的同时还注明“与某某某某打印机兼容”,事实上有很多打印机都存在这种兼容性,这种兼容性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方便,在找不到原装驱动程序时我们往往能很快地找到与其兼容的驱动来解决问题。但有时也正是这种貌似相容又有所不容的东西产生的错误让人产生错觉,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延误处理时间。
例如:有一次用户一台管理产品火车装车单据的计算机感染病毒导致系统运行速度极慢,维护人员对其进行了重装系统,且各种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都保持跟重装前一致。重装后硬、软件配置无任何改变,就是打印参数无法设置致使打印一直不正常。延误火车装车近20个车厢,直接经济损失上万元。
打印部分一直是使用的EPSON 1600K3(以下简称:K3)驱动,挂接EPSON 1600K4(以下简称:K4)打印机,重装后打印测试页正常。重装系统前该系统正常运行了近一年。出现打印不正常后系统维护人员又反复重装了几次系统,依然不能解决问题,请来应用系统开发人员也未找出问题所在。在接到故障排除任务后本人仔细分析了打印部分的情况:在系统建成投入使用时是K3驱动挂接的K3打印机,设置好打印参数后一切工作正常。后来K3打印机出现严重机械磨损,于是新购进了一台K4打印机,在更换时直接将K4打印机接上,打印输出一切正常。由于K4驱动从来没用过,所以光盘驱动也不知了去向。大家都认为K3驱动挂接K4打印机实践证明是没有问题的。说到这里本人已基本明白问题所在,立即找来原K3打印机,将K3连接到系统中进行参数设置,设置好后再换成K4打印机打印,故障立即排除。
分析:这是典型的兼容性造成的故障,K3驱动虽然能在打印时兼容K4,但在打印参数设置时系统却不认为K4就是K3,所以无法设置成功。只有在K3驱动挂接K3打印机将参数设置成功后才能更好的兼容K4。
2 操作系统问题
在一个ERP系统销售模块中调试打印输出标签环节,打印机采用的是刚购置的全新KD350C+高速行式打印机,走纸方式为:滚筒穿孔式连续走纸,标签纸大小、格式已由专业工厂制作完成,只需对其特定格式中的内容进行套打即可。每个标签的尺寸为:10.50X22.0(长X宽,单位:厘米)。进入调试过程后,调试人员发现在WIN XP下,进入【打印机和传真机】,点击右键再进入【服务器属性】,在格式栏中创建新格式并设置好格式描述内容后在长度走纸方向根本无法达到走纸精度要求。其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参数设置在10.57或10.58时实际走纸尺寸为10.43和10.57,所以在实际使用中不管参数选择10.57还是10.58,在连续打印4张以上标签后套打内容基本就跑到了格式之外。反复对应用程序和打印参数进行调试,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标签纸张,效果依旧毫无改善。项目组对采用这种型号打印机懊悔不已,对于每天需打印几百甚至上千张的应用系统这种误差是无法容忍的。因为同时有几台这样的设备要投入,若无法达到要求的话用户就会提出退货,所以厂家也派来了技术服务人员,通过打印机控制面板对打印机各项参数重新设置,以及对格式参数反复实验,效果依旧,最后厂方代表给出的解释是:有可能是公、英制转换产生的误差。围绕这个问题前后反复调试近一周时间依然毫无解决的迹象。
笔者听取了所有试验过程和结论解释,认真阅读了产品说明书,并仔细研究了所有打印机控制面板内容,认为这些实验和解释应该是还未找到出现问题的真实原因。理由是:
1)面板设置内容大多与手动控制有关,且与程序走纸精度无关
2)上述实验只是记录了输入参数和输出效果,系统内部有些什么变化没有仔细观察;
3)所谓的公—英制转换误差解释是不对的,因为选择公制还是英制用户在参数输入前就选择和转换好了,精度也应该在用户容许的范围内,然后再由系统换算成打印机控制参数,这个换算精度是相对较高的。
鉴于此,本人在WORD中对打印参数进行了重新设置并记录每部分的变化,在观察【服务器属性】格式参数时发现有时格式参数会莫名其妙的出现混乱,改动了的参数在打印完后再观察变成了原来没改动的参数,甚至出现顶端、底部边距跑到左、右边距上去了。逐怀疑操作系统有问题,当然此时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重装操作系统。装好系统后再进行测试,故障消失,系统走纸进度提高了不少。通过调整现在可将误差控制在:走50个标签误差1毫米左右,完全达到了用户对该系统的要求。
通过这个教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调试新设备、新软件时首先应保证有一个安全、干净的软、硬件环境,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操作系统在多次安装、删除各类应用程序后,以及在网络上或其他环境下感染病毒后表现出来的故障症状是十分令人费解的,本例中采用标准程序WORD对系统进行测试、记录,就是为了发现系统和设备的不正常之处,以便有针对性的快速解决问题。
3 参数设置问题
通常在各种应用程序中要打印自定义纸张就要对系统进行正确的设置,Windows XP中在“控制面板”中选择“打印机和传真机”双击打开。然后点击“文件”,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服务器属性”,打开“服务器属性”,在“服务器属性”中,勾选“创建新格式”。然后在“表格名”中为自己新定义地纸张起一个名字,并在“宽度”,“高度”中键入自定义尺寸。“打印机区域边距”也可依据需要自行制定。最后点击“保存”。一个自己取名的格式就产生了,以后应用程序就只要按照名字直接取用就行了。但有时其他设置配合不到位也会引起纸张设置不听使唤。
例如1:在设置某针式打印机自定义纸张时,自定义尺寸等参数都设置好了,进纸方式设为自动,系统却默认打印为A4纸,在经过一番折腾后仍未找到原因。后仔细阅读厂家说明书发现“自动进纸”对系统所列的标准纸张是有效的,就“自定义纸张”而言应当选择“手动”或“滚轴”进纸。经正确设置后故障排除。
例如2:在.net 2003框架用C#语言开发的水晶报表程序,由于所采用的针式打印机驱动程序不能自定义纸张,所以在XP下采用【打印机和传真机】的“服务器属性”设置自定义打印纸张。程序上线运行时发现只有连接服务器的打印机能正确打印Windows自定义的纸张,其它终端机上却只认A4纸张。
经分析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参数设置无效导致水晶报表应用程序与Windows自定义纸张不兼容,Windows在自定义纸张时只需我们输入纸张名称,其实每个纸张名称在Windows下都有自己对应的ID号,而我们的水晶报表设置打印机时只能设置名称,不能设置ID号,在终端机上安装打印机、设置自定义纸张时,我们无法保证其与服务器上的纸张ID号一致,所以就出现终端机上不认自定义纸张的现象。处理过程中我们在终端机上搭建源程序的环境,在确定自定义纸张的ID后,把所有程序都延用同一个ID,应用程序则是通过同一名称设置为同一ID,问题顺利解决。
通过上述两个实例可以清楚的知道正确设置好打印机的每一个参数也是保证打印机正常运行的必要步骤,这其中包括仔细了解打印机使用方法和仔细研究打印机的使用环境很有必要,尤其注意电脑单机使用打印机和网络系统使用打印机的区别,使得有些看似复杂的问题也能处理神速。
4 电磁干扰
某生产现场的打印机与台式计算机并口连接,连接距离约5米。经常出现错误报警和出乱码,几天一次,有时一天几次,维修人员一到场将系统复位后又一切正常,在维修和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有时打印线放在地上和放在桌子上效果都会不一样。经对周围环境的考察,发现周围有大型轧机和行车等大负荷电力设备,控制室地面不远处还有主电缆沟,根据现象和环境可以判断此类故障很有可能是现场的电磁干扰引起的。更换屏蔽较好的并口电缆仍有时出现故障,更换屏蔽较好的USB电缆故障现象消除。依照类似原理我们对生产现场只有并行接口的打印机采取使用USB转并口连接,即:用USB线传输到打印机后再转换成并口与打印机连接,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不同的传输方式信号的传输频率是不同的,对于较为恶劣的工业环境,例如周围有大卷杨、电炉、轧机、大功率输电线路等设备时,如果强大的谐波频率正好与计算机传输信号重合,打印机弱电信号可能由于电磁干扰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故障灯报警、打印乱码等现象,致使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大家知道并口传输的最高速率是133Mbit/S,USB2.0的最高是480Mbit S。因此,不妨换一种信号传输方式,避开干扰频率影响范围。使得这种生产现场经常出现的软故障处理起来变得轻而易举。
5 结束语
计算机与打印机的连接和协调工作存在诸多疑难问题,可以看出要解决这类问题其实并非难事,只要人们不被惯性思维所误导,例如:K3、K4的兼容性问题。只要人们不仅仅就事论事,例如:KD350C+打印走纸精度问题,人们处理问题时光把注意力集中在KD350C+上,却忘记了这是个计算机与打印机合成的系统。只要人们能够仔细地阅读一下产品说明,多一些软件和生产现场方面的综合知识,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就要求开发、运行维护人员具备良好的素质,不断积累使用、维护经验,尤其要注意不要使简单问题复杂化,这样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好看似疑难的故障,从而赢得宝贵的时间。
摘要:在计算机系统打印输出环节中有很多故障具有不稳定性和指向不明确性,人们在处理这类疑难故障时既费时又费力。透过表面现象,将看似复杂的计算机系统打印故障分类为:兼容性问题、操作系统问题、参数设置问题、电磁干扰等问题。结合应用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疑难故障,详细分析故障现象和原因,并给出快速简便的处理方法。指出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好的事项,使得这些被人们定性为疑难故障的问题轻而易举的得到解决。尤其是通过对那些看似正常但却隐藏着故障根源问题的剖析,旨在给系统调试、维护人员以启发,拓宽处理问题的思路。极大地提高计算机系统调试、维护效率。
关键词:打印机,疑难问题,兼容性,操作系统,参数设置,电磁干扰
参考文献
[1]尚吉刚,方成亮.针锋再现——2006针式打印机应用指南[N].中国计算机报,2006.
[2]徐岳军,王小铭.Windows XP操作简明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凤舞科技.电脑故障排除与维护速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7-109.
[4]宋翔.Word排版之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53-58.
[5]王星,李大鹏.电脑故障排查[M].重庆:电脑报电子音像出版社,2010:69.
[6]荣耀,瞿静文.ASP.NET2.0实战起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10-329.
[7]李树广.数字通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5-45.
3.浅谈“解决简单问题”教学 篇三
关键词:简单问题 数感 数量关系 解题方法
一、学会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
(一)结合生活实例,建立对数学的感知能力
1.联系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建立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的感知能力,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观察身边的事物。在教学“米、分米、厘米”长度单位时,为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在身边(如教室里)找一找接近1厘米长度的物体,如手指甲的宽度约1厘米.....接着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熟悉的事物,如书本、橡皮擦、铅笔等有多长。这样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实际测量,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2.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发展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发现知识,使学生能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与联系。比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教师可设计一个活动环节,为迎接“六一”儿童节,教师要学生用80元,去购买相关的物品,教师先出示彩带、气球等物品的价格,并让一些学生做营业员,其余学生都是采购员,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准备要购买的物品,但不能超支,要货比三家与营业员讨价还价。在这一游戏中,不仅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而且培养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训练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
1.通过“说”来训练数学的感知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一个用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地梳理、归纳、整理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数本班有多少个男同学?有多少个女同学?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在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根据这些数,你能知道是男同学多呢还是女同学多?从你数出的数中,你认为哪个大,哪个小?为什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数学问题着手,学生感悟用数来表达事物的多而且有大有小,感受数数的必要性,同培养学生敢于“说”。
2.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玩”来培养训练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
如何把枯燥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生动有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爱动、爱玩游戏这一天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愉快轻松的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感。例如,在教学9的组成时,6可以分成2和4(或者分成1和5等他很多分法),如果采用机械式的记忆或背诵记忆,学生不仅不愿学而且效率低下。如果改用玩“拍手游戏”的学习方式,教师拍4下,学生就拍2下,教师如果拍1下,学生就拍5下,也可以同桌互拍,这样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6的组成。一个非常简单的游戏,使学生在充满轻松活跃气氛中边玩边体验数的分解与组合,增强了对数与数之间转换关系的理解,也即增强了数感。
二、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
1.动手操作,在理解中感悟数量关系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利用情境图或故事等,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和困惑,然后根据题意并借助学具等通过分一分、画一画,手脑并用,引导学生在有实效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用多种感观参与学习,从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如我在教学“车上有3个小朋友,经过站点时,又上来了2个,现在车上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时,先让学生画圈圈,用3个圈圈代替3个小朋友,又上来了2个,就再画2个圈圈,要求“现在车上有多少个小朋友?”就要把3个圈圈和2个圈圈合起来。进而让学生逐步脱离实物抽象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的道理。
2.抓住关键句,理解数量关系
当学生对一些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有困难时,为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中可借助语言对题意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量关系,并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如解决“倍数关系”的问题时,里面都有一句倍数关系的关键句,如“苹果的个数是梨的4倍”,通过分析,学生能说出把梨的个数看作一份,苹果的个数就有这样的4份。学生通过深刻理解题里的数量关系,为正确解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化难为易,认知结构
解决问题的题目往往有有简单的情节,为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在教学时,我们可用采用语文缩句的方法,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简化次要条件进行缩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如“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六(1)班参加植树的人数有57人,比六(2)班参加植树的人数的3倍少24人,六(2)班参加植树的人数有多少人?”这道题若按题中关键句把它简化为“六(1)班57人,比六(2)班3倍少24人。”这样,文字简化,题意明显,学生易于理解。
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1.审题
小学生常常出现因不审题而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究其原因,大都是因小学生没有反复阅读题目,不了解题目的基本意思,没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所造成的。所以教师一定让学生充分地审题,看到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要学生反复默读,直到理解题意,这样,才有一个正确的起点,为正确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2.分析数量关系
在解决问题的题目中,有些数量关系明了,很容易弄清,有的却较复杂,不易把握,学生一疏忽,就会找不到正解的解题途径。如小王有6个苹果,小东有7个苹果,他们共有多少个苹果?其数量关系是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较简单。又如,小王有6个苹果,小东比小王多7个苹果,他们共有多少个苹果?在这里,数量关系复杂,需要对已知条件中所有的数量进行综合分析。以弄清数量关系,找到正确的解题途径。学生往往会只求出6+7=13(个),以为就算好了,其实,这只是小东的,而要求出他们共有多少个,应在知道小东的苹果个数后,再求出他们共有多少个苹果。
3.列式解答
就是根据分析得到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最后算出答案。学生在这一环节,以为马上就大功告成了,反而易轻敌,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比如,有个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后的计算时将一个加数4/1写成0.2,结果这道题5分就不得分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细心答题,对每一道题都要认真审题,认真做答。
4.验算并写出答案
检验解答过程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与原题的题意是否相符,然后写出答案。
4.《解决问题》评课稿 篇四
一年级小学生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窄,识字不多,语言表达能力差,增加了教和学的难度。针对以上特点,吴老师用课件(森林里的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充分利用图画,引导学生根据图意进行说话训练,通过观察、口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加上动作、画图加深学生对图意的理解,使学生弄清图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去进行列式计算。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数学离不开思维,语言表达是开发学生思维的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解决问题入门教学的关键。
解决问题启蒙教学应当重视算理,揭示算法,避免让学生搬硬套。因此,吴老师在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明确大括号和问号的作用,并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表示图意,再列式计算,加深学生对图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明白,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道理。
新课标提倡教师选择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数学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吴老师从低年级入手,通过大量的生活事实以及在教室里找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拓展延伸题目的设计很有训练价值,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数学信息,解决相同的数学问题。
问题思考:
1.在组织教学时,用了一些奖励的办法,但效果不是很好,应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XX同学坐得端正,听得认真,回答问题积极?
2.设问应准确、易懂,否则学生无从答起,或者答非所问。
3.多问“为什么”(如: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
5.《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评课稿 篇五
刘小弘 2017年10月13日
听了王老师的课受益匪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一、时间把握到位,每个环节的分配时间都恰到好处,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很好。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从复习旧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再到课堂小结,整个过程非常流畅,没有过多的赘述。
二、实物投影。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拿三个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投影对比,将错误的解答方法进行了当堂改正,也纠正了下面大部分学生的共同错误,加深了印象,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将正确的解答方法进行了讲解,用投影的方式将这节课新知进行了传授,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三、有效提问。像是“最多”什么意思?这道题里给出的数学信息是什么?问题又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法进行解决?都对学生的正确思考进行了引导,同时对新知识的探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联系生活实际。在例1中,研究需要几个瓶子的问题时,有的学生将结果写成了小数,王老师当场提问瓶子可以用小数表达吗?我们日常生活中都说是几个瓶子,有说几点几个瓶子吗?好比一个人,我们会说几个人,能说几点几个人吗?方便学生理解。
6.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评课稿 篇六
从磨课到最后的展示课,俞老师的这节《解决问题》我听了不下6次,每次听完都会有新的收获。作为一个同样教龄不到一年的新教师,俞老师的课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由于老师们已经从每个我能想到的角度,对这节课进行了严谨、周密的评价,我只能从个体比较的角度来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课前谈话,畅所欲言,体现距离美。
曾经也在自己的赏析课前设计了课前谈话,但基本上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谈话环节趋于形式。再看俞老师的这一教学环节,在课前谈话中创设了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境,有目的地渗透了物体之间的比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老师比年龄,比身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小朋友们畅所欲言。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新知的引出作好了铺垫,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语言简练,恰到好处,体现简洁美。
小学数学课堂上,语言传递着老师和孩子的智慧。俞老师抓住“简练”这一语言特点,表达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整堂课,俞老师很少有多余的话,每一个提问、每一句过渡语都恰到好处地点出问题的关键,也能很简洁地总结出解决相差数的算理与算法。反观自己的教学语言,不严谨是标志,拖泥带水是常态。在课上我还喜欢重复学生的回答,即使是那些错误的答案,充分体现了自己在教学上的不成熟。
三、练习丰富,切合主题,体现多样美。
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数学学习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有效地练习。何为有效,及落实教学目标。然而在每次的练习设计中,我更多的是复制粘贴别人的想法,很少考虑每一道题目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回顾俞老师的练习设计,她巧妙地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层次的练习之中,很好的发挥练习的作用,如专项练习、选一选,基础练习、填一填,综合练习、连一连。这些练习设计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
四、拓展延伸,提高创新,体现思维美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现是从简单到复杂,思维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面学习的知识往往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先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迁移。本课最后,俞老师设计了一道贴合实际生活,又与本课主题密切相关的气象信息。这道题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迁移,既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为了体现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我也会在教案最后设计一道拓展延伸题。但是没有把握好时间的火候,通常还没开始拓展,无情的下课铃就响了起来。
7.简单的解决问题评课稿 篇七
一、学生早恋的危害性
由于学生没有经历社会生活的历练与磨难, 对人生与家庭缺乏全面、客观、正确的了解, 对恋爱的神圣性、严肃性及后果的严重性缺乏清晰的认识。因此, 学生的早恋与成人的恋爱有着本质区别:学生的早恋是一种感觉型、生理型恋爱, 目的是满足精神与生理需要, 是一种缺乏家庭概念与责任意识的“儿戏行为”;成人的恋爱是一种理智型、思维型、成熟型恋爱, 目的是组建家庭、生儿育女, 怀有家庭的责任与人生的担当。正在恋爱的学生, 只有对对方的感觉和生理性认识, 具有盲目性与冲动性。一旦恋爱失败, 极易引发过激行为, 酿成令人痛心的结果。所以, 学生早恋, 无论对学习, 还是对身体以及整个人生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 研究科学有效的方法, 解决学生的早恋问题, 显得十分重要。
二、解决学生早恋问题的方法
实践中, 不少班主任对早恋学生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谩骂或惩罚;二是写保证或检讨;三是开除或交家长处理。但这些方法对解决学生早恋问题效果均不理想。因此, 解决学生早恋问题, 成了班主任最棘手的工作之一。
笔者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 遇到过不少早恋学生, 也尝试过很多方法, 但效果不明显。后来笔者采用既不批评惩罚早恋学生, 也不要早恋学生写保证、作检讨, 更不开除早恋学生或将早恋学生交家长处理, 而是运用简便易行的方法, 如除了理解与包容之外, 就是给他们讲故事, 让他们做简单的数学题, 效果很好, 且屡试不爽。
(一) 给学生讲故事
用生活中的真实故事 (实例) 来解决学生的早恋问题, 是笔者常用的德育方法之一。笔者一是在班上还没有学生谈恋爱之前就将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 近似于打预防针;二是在特定场合, 如找早恋学生谈话时复述这些故事;三是联系班级活动或教学活动来温习这些故事。比如, 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就是笔者必讲并经常复述的故事。
早些年, 央视播报过这个故事。故事说的是一对就读某中职学校三年级的男女学生, 由于产生了爱情, 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民房, 过起了同居生活。不久, 女生怀孕了。老师、同学和双方父母都劝那位女生把肚子里的孩子打掉, 可是那女生死活不肯, 她说:“我绝不打掉这孩子, 我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我要用这个孩子来证明我与他之间的爱情是真挚的”。后来, 由于两个十七八岁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如何抚养孩子, 孩子生下没几天就生病了, 急需看医生。由于没有经济来源, 在走投无路时, 这位年轻的父亲只好晚上出去抢劫。在实施抢劫的第三个晚上, 他被警察逮住了, 判刑两年。那位年轻的妈妈与自己的孩子今后的生活如何过?这难道不是早恋引发的悲剧吗?
(二) 引导学生算家庭生活账
由于上面的故事与金钱有关, 因此, 每当笔者讲完这个故事, 都要学生, 尤其是早恋学生算家庭生活账, 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早恋是不理智的危险行为, 从而对早恋持谨慎态度, 促使早恋学生从迷途中走出来。
1.算家庭收入账:学生从在外打工的亲戚朋友那里得知, 一个既没有大中专文凭又没有专业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 每月工资只有一千四五百元, 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过三千元。
2.算家庭开销账:租一套三四十平米的房子, 每月租金至少 ( ) 元;一个哺乳期的孩子每月吃奶粉至少 ( ) 元;两个大人的生活费, 每月至少 ( ) 元……
当学生填完这些空, 进行了收支加减之后, 笔者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从一个既没有大中专文凭又没有专业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收入与开销中发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学生们纷纷表示, 那些既没知识, 又没技术的少男少女们如果早恋生下孩子, 是无法把孩子抚养成人的。
这样的教育方法较批评惩罚或口头说教更有震撼力与说服力, 更能引起早恋学生对早恋问题的严重性与危险性的重视与思考。
就学生早恋问题, 笔者咨询过六十余名家长。从中发现,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长都不希望孩子早恋。笔者在给学生讲故事和算家庭生活账时也把家长的意见和心理告诉学生, 以增强学生对早恋的危险性与危害性的认识。
三、结语
1.学生早恋问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思想品德问题。所以, 既要灵活运用常用的德育方法, 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 又必须运用与常用的德育方法有所区别的特殊方法, 如不能在班上当着全体学生的面指名道姓批评早恋学生。
2.班主任必须要有观察和思考意识以及创新精神, 不能“等”“靠”“要”, 不能生搬硬套, 亦步亦趋。因为任何科学的、高效的教育方法和艺术都来自教育工作者的观察、思考、尝试与创新等。
8.《伴性遗传》评课稿 篇八
关键词:红绿色盲;问题引导;创设情境;启发式教育
本节课是一节新课,是新课标教材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实质上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实例。陈老师全面阅读教材、利用教材,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通过设计多次、环环相扣的学生讨论活动,促进了师生的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主线清晰
陈老师这节课的设计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以学生接触过的色盲检测图片导入,介绍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症两种病,得出两种病与性别相关,再通过资料由学生自主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由红绿色盲为线索一一解决学生的疑惑。最终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思路清晰、层层递进,通过学生课堂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能够利用遗传图解的形式来研究人类伴性遗传的规律,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遗传学问题,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知识目标突出
新课程倡导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并不排斥知识目标,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在本节课中,陈老师运用多种形式,有效地组织学生接受信息,巩固知识,提高了知识目标的达成度,突出了伴X隐性遗传规律的重点;而对知识运用环节的处理上,陈老师介绍并示范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自主联系其他,总结归纳,突破了伴性遗传的遗传图解书写这一难点,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同时,增强了生物学素养的培养。
三、创设教学情境,分小组合作探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
本节课陈老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重难点,设计出多种形式的讨论,有过程,有内容,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知识,纠正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例如,课本中的红绿色盲家系图中只有男性患者,学生思考色盲基因的位置时很容易判断为“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通过学生的讨论,有的学生提出,如果位于Y染色体上,那么患者的所有儿子应该都患病,但是家系图中并非如此。这样的设计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仅得到知识,同时从其他人那里学到自己可能没有的一些能力,體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四、注重启发式教育,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遗传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学生听起来费劲,效果也差强人意,陈老师在处理的时候并没有一讲到底,而是把知识以问题串的形式提出来,在适当的地方进行指导点拨,甚至在要求学生写遗传图解的时候,只是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书写方式解释清楚之后,尝试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如何来写,如此一来,对学生自己来说,提高了动手的机会与自己联系已学内容并对知识的组合能力。
五、教学启示
这是一节较成功的公开课,教学思路较清晰,逻辑思维较强,能利用例子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较活跃,教学实施过程顺畅,教学效果好,特别是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值得我们多多学习。
六、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
本节课以红绿色盲症为主线,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对于遗传病,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一些轻视的态度,甚至有些歧视遗传病患者,因此可以考虑从色盲的发现者也就是首位被发现的色盲患者道尔顿入手,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道尔顿作为一名色盲患者,在物理和化学中还能取得卓越成就,甚至在生物学史上都能留下一些可供后人研究的内容,所以,色盲患者并不会低人一等,甚至他们能够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俞慧.新课程期待老腔出新调:对高中生物评课的几点建议.中学生物学,2012(9).
[2]金树培.新课改背景下一个简易的评课标准及其解读.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1).
【简单的解决问题评课稿】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11-22
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评课稿08-05
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评课稿11-04
《用括线和问号解决问题》评课稿08-23
67的解决问题说课稿06-27
解决稍复杂分数实际问题的说课稿08-14
解决问题说课稿一06-12
用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08-01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