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心得体会(精选8篇)
1.科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一
《植物和水》、《种大蒜》听课体会
肥城市王庄镇演马小学 孟宝珠
11月18日上午我参加了我市小学科学基于“四个研究”的“践行三线并进双板书的科学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三位老师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徐艺老师的课堂,她在授课过程中表现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很高。她教学理念先进灵活,在基本功和技能方面展示出了教师的综合能力。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具体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目标明确,以问题为引领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纵观这节课,都深刻的贯彻了这一观点。上课伊始,徐老师就带来的水培大蒜、水培豆苗菜,抛出了问题: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生长的吗?接着PPT出示选中、浇水、发芽、植物生长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你们能提出什么科学问题?纵观整个过程,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步骤,都设计的恰到好处,都能根据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灵活的方法.二、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能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概念,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课中,徐老师践行德育线、知识线、方法线三线并进,当徐老师出示自己养的铜钱草时,一盆正常养护,一盆不浇水,在第三天时已经叶子枯萎了,这时她问学生:我们还要继续实验吗?学生纷纷表示:我们要救它,给它浇水。把爱护花草的种子悄然植入孩子们的心中,德育的渗透恰到好处,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二、实验材料准备充足。
徐老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带来了学校无土栽培室的大蒜、豆苗菜,又带来了实物玉米给学生已直观感受。课中又准备了三幅图片引导学生分类,使学生明白植物和水的关系。课堂展示环节每一组又带来了自己养护的绿植,这些对于活动的开展都是密不可分的。总之,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汲取精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2.科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二
过去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 禁锢了多少少年的手脚, 僵化了多少青年的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实验探究教学势在必行。探究实验是提高学生素质, 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的教学手段。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究实验教学实践, 反复反思和自我总结, 感触如下。
一、科学探究实验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既然是探究, 就应该让学生去动手, 去思考, 去发现, 教师千万不能去统一指挥学生的探究活动。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 这个问题也要由学生自己提出;第二步, 猜想和假设, 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独特的猜想, 无论正确与否教师不要轻下结论, 而要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活动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第三步, 设计实验方案, 要充分利用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共同设计本组的实验方案;第四步, 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互助, 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究过程, 鼓起他们的信心, 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学生的探究过程, 无论成功与失败, 都要让他们亲自经历;第五步, 合作交流过程中, 让学生自己寻找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小组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互相借鉴, 小组内反思总结, 寻找问题。无论在哪个环节, 学生都是主体, 教师只是一个配角。一开始, 学生可能有点无所适从, 但久而久之, 他们自我思考的能力, 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意识, 动手操作的熟练程度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 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 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恐惧心理会一扫而光, 取而代之的是积极的探索精神。
二、科学探究实验教学, 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点拨
虽然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 但是关键时刻, 还需要教师的修正和启发。比方说在设计实验方案环节, 教师可以让学生公布各自的方案, 供大家讨论,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经过不断修正, 得出最优方案, 避免在进行实验环节出现失误, 同时教师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 大胆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操作探究, 实验完成后再与其他组比较, 发现各自的优点,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进行实验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 及时发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完成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 对学生的突出表现和创造性思维进行充分肯定, 又要回到课本要研究的问题, 归纳出一般性结论, 落实到知识点。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要扮演好助理的角色, 时时刻刻注意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帮助。教师的帮助和点拨很必要, 但千万不要越俎代庖。
三、探究实验的准备工作很关键
无论是演示实验, 还是学生的探究实验,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而探究实验的准备工作尤其重要。教师在实验器材准备之前就要构思实验的主要环节, 哪些环节将用到哪些器材。比如在做探究海波熔化过程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首先要想到加热和测温两个重要的环节, 要加热就要用到加热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要测温当然要用到温度计, 而用什么量程和分度值的温度计又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加热和测温器材选择好后, 又要想到研究的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当然还要用到停表;然后更关键的一步还要想到, 海波如何加热, 为防止直接加热海波, 受热不均匀, 发生烧焦, 需要一个特殊的设计, 将盛有一定量海波的试管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加热;好像一切都解决好了, 但不要忘了石棉网这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器材。可见, 实验器材的准备过程同时也是实验方案设计的前奏。教师不能光想到器材的准备, 课堂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课堂上, 教师要设计哪些问题, 板书哪些重要环节和提示, 都要提前做好准备, 切不可临时手忙脚乱, 丢三落四。而对于学生如何合理分组, 安排实验位置, 实验中发生突发事故如何处理, 实验前后的注意事项, 教师都要提前告知学生, 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 既放开手脚, 又有条不紊, 顺利完成探究过程。
四、实验方案的制定决定着探究的成功与失败
实验方案的制定要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内和小组间的合作交流, 集中多人意见, 制定既合理又科学的实验方案, 不可匆忙决定, 草草了事, 导致探究过程随意无序, 小组内分工不明, 手忙脚乱。每个小组都要安排一名负责任, 有组织能力的优秀学生担任组长, 在实验方案的制定过程中, 领导小组成员广泛讨论, 听取各位学生的意见, 最后集中思想, 制定出本组的实验方案, 方案制定完成后, 还要再重新讨论, 设想每一步会出现的结果, 对方案进行最后的确认和修正。在学生制定实验方案的过程中, 教师也要参与进来, 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教师也可以对学生优秀的实验方案进行公布和点评, 以帮助那些迟迟设计不出实验方案的小组, 防止出现有的小组能完成, 有的小组白耽误时间, 小组之间参差不齐, 出现完不成探究活动的小组。探究方案也不一定只是一种方案, 也可以多设计一些方案, 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案进行实验,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总之, 我们要保证探究实验的有效性, 帮助和引导学生制定科学的、有操作性的方案, 不能让学生高高兴兴走进实验室, 一无所获, 垂头丧气地离开。
总之,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一定要重视探究实验的教学, 因为它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平台, 它是学生摆脱死学习、被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学生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进入物理殿堂的台阶;它是教师进行新课改,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虽然它有这么多优点, 但是它并不是一种神秘的, 抽象的课堂模式, 我们教师首先要敢于走近它, 去感觉它, 去领会它, 去实践它, 久而久之, 我们将发现, 探究实验教学使学生收获很多, 也使教师学到很多, 是一种既有益于学生一生成长又有益于教师教学的教学模式, 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它, 实行好它。
摘要:探究实验是提高学生素质, 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首先可以让学生摆脱题海战术的枯燥乏味, 提高学习兴趣;其次, 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科学教学论的学习体会 篇三
关键词:科学教学论教师技能培养学习体会
科学教学论和科学实验教学研究则是培养新一代科学教师的关键课程,其目的是“使师范生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学科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学科教学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学科教学和进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1]。然而如此重要的一门教育类基础课程,却由于课时少、内容多等原因,在实际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就个人科学教学论学习体会报告如下。
一、充分利用假期、课余时间,合理安排课程时间
当代大学,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大学生平时的课程量少、作业量少、学习压力小。因此,相比较而言,大家的课余时间充裕。但是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好好利用这些时间。开学前的假期,完成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这样一方面很好地预习新课程,也促进自己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提前了解熟悉关于教师招聘考试的一些题目以及答题技巧,为将来正式面对教师招聘考试打下坚实基础。完成的作业如下:1、预习科学教学论教材,了解并熟悉中小学的科学教材以及课程标准;2、提前预习教学技能内容,可以前往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资料或参阅教师发送的电子书;3、查阅关于“当教师的利弊”方面的资料,开学后安排相关教学辩论活动;4、提前预习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尝试设计中小学科学课堂教学;5、按照下发的“教师技能训练活动安排”和“结构化面试训练活动安排”信息,提前做好预习。
除了这些基础知识与技能之外,了解熟悉关于教师招聘考试的题目以及答题技巧也是相当重要。因此,利用老师下发的“教师结构化面试试题”信息,我提前做足准备。将其细分为6类:自我认知类、综合分析类、人际交往类、计划组织协调类、应急应变类以及处理学生问题类,这六大类试题共计百余道,涉及全面,范围广泛,我将这些题目一一看过,并且对这些题目一一做出自己的解答,做到心中有数。
二、自主竞标,教师技能培养
老师根据科学教育的特色以及教学方式,整理出了一份“竞标项目一览表”。其中,竞标项目共计10项,分别为课堂导入技能训练、课堂教授技能训练、课堂提问技能训练、课堂结束技能训练、课堂板书技能训练、课堂演示技能训练、课堂调控技能训练、媒体运用技能训练、课堂评价技能训练以及教师职业形象设计。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竞标,竞标成功后对全班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这样的小组活动,在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更多地需要我们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互相配合。因此,我的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其次,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课件制作方面,我的技术还欠佳,对于上讲台发言,我还有一丝胆怯,看到这些不足,我清楚知道,我应该利用平时的这些小组活动,积极去改正弥补。
三、团队合作,模拟上课,实战得经验
中小学科学中存在大量实验内容,但是,大学的实验内容与中小学实验内容往往有很大的差距。适当加强大学学习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联系,同时要重视培养师范生的专业性科学理解,采用正确授课方式,以确保师范生自己明确每一实验的目标、任务、操作原理及过程[2]。在“科学实验教学研究”课程中,我们全班分组,每组4-5人。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合理分工,利用一周时间整理中学教材中所有试验内容,并罗列所有试验所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以及这些实验器材的作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在整合各类实验项目后,给每小组按顺序安排实验课程内容。每小组负责一个实验,组内成员自行分工并提前准备教具,而班级内其余学生充当中学生,利用实验课堂时间进行正式上课。课堂结束后,全班学生按小组分别从学生、听课教师、课程优点以及缺点这些角度对本小组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讨论评课。这样的团队实战练习,给予师范生更多机会,让我们提早尝试着做一名科学老师,亲身体验想要上好一节课的艰辛,能够尽早调整自己的教师形象,为将来走上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虽然从开学前的寒假便让学生开始忙碌,但是一环紧接一环,并没有在一个时间段里安排所有事情,而是将这些零碎的事情进行整理整合后,循序分配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言、自己思考、自己改进。更多的任务则是按小组分配进行的,在小组内,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带动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同时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在小组间,本小组认真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与其他小组分享,全班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收获丰富;培养了每一位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技能均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邓磊.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构建研究[D].重庆: 西南大學, 2012.
[2]兰明庆.浅探教改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导与主体关系[J].科技视野, 2012(28): 8.
4.科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四
对科学课堂教学我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1、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这是自然课与科学课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间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也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他从提出问题,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过程,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最后把问题解决了,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在经历过程和运用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实现、要达到的目标。
2、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5.初中科学教学心得 篇五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从事科学教学工作,科学是走在改革的前沿。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总结反思,在此,我想浅谈自己工作的点滴体会:
一、培养学生兴趣,从入门抓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都不错,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对兴趣的东西,他们掌握起来十分快,而且很牢固,况且科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的学科,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都有一种新鲜感,特别喜欢里面的实验活动。一些从未见到的器材,一些从未想过的奇怪现象都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和培养,那只会是昙花一现,过雨云烟。如何让学生长期保有这样的兴趣,并学好科学,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准备,认真设计教案,上好每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开放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科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社会,指导于生活,科学里的每一个概念和规律、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出。很多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科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把学生引入实验活动,让他们自己动手,去观察,记录,分析,归纳,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式主导,或导航仪,是加油站,是为学生解疑答惑的朋友。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课堂就是微型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科学现象都应该在课堂中重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课堂是在模拟孩子们未来的生活情景,我们应该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提高成功率,利用课件把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或是物理过程展现给学生看,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改进实验,让学生不仅获得科学知识,还应该获得社会知识,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取向。
三、创设情境,学以致用。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课堂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安排、纪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纯正的普通话、优美的语言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备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例如:可以突破传统教室的课桌布局,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形成开放性结构,便于学生们交流合作;整堂课不受约束,学生可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举手发言,无须起立等等。教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先播放各种各样学生熟悉的声音,学生模仿各种自己熟悉的声音,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发出声音,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在这样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学生们满怀兴趣地通过仔细的观察、身体的触摸,去感知发声体的振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刻领会物体发声的原理。再者多采用对比教学,归类教学,使学生即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又能够复习旧知识,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辨别事物间更加细微的差异的能力。增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表明,新课程的实施中,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并快速地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进科学探究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信息反馈,及时指导教学工作。
6.科学教学心得 篇六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一、融洽关系,务实乐学课堂根基。
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科学教学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真正的科学教学不仅是师生的。科学学练更是师生,生生心灵的相互接触。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性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尤其保护好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密切关注学生具体学情把握好。学生科学学习的理解。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能得到发展,又能得到自身思维的限。
二、制定规则,构建乐学课堂保障机制。
良好的规则有助于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秩序,保证学生科学活动安全,却能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科学学练潜能。过去。科学课堂学习规则往往是由教师单向度制定的,甚至沦为霸王条款。事实上,如果学生对科学学练规则缺乏认同,就容易形成心理排斥抵触现象,淹死教师要引导学生协商,共同制定规则,规则。咋和秩序是构建乐学课堂的根本保障机制。
当学生制定出规则,规则深入学生内心时,科学乐学课堂构建就有了保障,作为教师,要摒弃一言堂,多和学生平等对话协商,让学生主动学习,修订完善规则,让规则入脑入心,让规则落到学生科学学验实处。学生。在科学学验活动中将会更积极,行为将更规范,意识将得到延续和增强。
三、积极评价,盘活乐学课堂。
构建乐学课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科学学习心理,要开展积极评价,盘活乐学课堂。让评价成为学生热血之动力。实践证明,学生是非常希望得到老师认可、赏识的,作为教师应不吝惜表扬,激励,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学验信心。通过积极评价,让学生科学学习成为享受快乐,体验成功喜悦的过程。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在教师激励下,通过自主模仿,探究完成科学学验,而获得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
7.科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七
1 口腔科学网络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除了专门设立口腔医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外, 大部分医学院也都在非口腔医学专业医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包含口腔科学内容[2]。近年来, 由于教学计划的修订及课程总时数的控制, 口腔科学教学在非口腔科学专业医学生的教学计划中课时有所减少, 甚至取消了课间见习。由于课堂时间减少, 教授内容相对较多, 老师在上课时往往只能点到为止, 而学生也仅仅是走马观花。因此, 在较少的课时安排下如何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完整性, 是目前口腔教学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口腔科学的专业性很强, 与临床其他专业的临床检查步骤、诊断思路、治疗方法有很大的差别, 口腔科学中大量的操作技能方面的教授如果单纯用语言进行表述时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而学生往往较难领会, 在客观上影响了学生口腔医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热情。因此,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虽然老师精心备课, 认真讲解, 但还是有学生反映通过课堂学习很难理解口腔科学的基础理论, 对口腔科学中的器械、操作等更无感性认识。
这些传统教学模式下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 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寻求一种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手段, 将图形、声音、动画、文字等各种信息引入教学过程, 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有益的补充。口腔医学教学具有形象生动, 直观性强, 操作、实践性知识较多的特点, 适合于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 可使口腔理论课教学成为集声像、图文为一体的教学方式, 因此抽象的知识被具体化, 复杂的问题被简明化, 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 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3]。因此, 我们尝试建立口腔科学教学网站,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改进传统教学方式, 解决当前口腔科学教学中的诸多问题, 以提高教学质量。
2 口腔科学教学网站的设计制作
教学网站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学生, 为了有利于学生进行自学和复习, 整体结构设计我们采用的是树状线性链接形式, 即将教学内容根据章节安排划分知识节点, 每个知识节点对应网络课件的一个链接点,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最恰当的素材形式。本网站结合教科书的内容, 适当扩大知识点, 通过临床病例图片、检查操作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口腔黏膜病这个章节, 我们在网页中加入了大量在平时临床工作中所收集病例的JPG、GIF图像文件, 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白斑等, 使得教科书中一些枯燥的文字描述转变成直观影像, 帮助学生理解了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发展特点。我们还将教科书中没有涉及的, 但临床表现相似、容易混淆的疾病图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创伤性溃疡、癌性溃疡, 加上简要概括的文字说明, 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鉴别诊断,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网站与门户网站的目标人群不一样, 建设教学网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 让教师用, 其统一性、完整性、扩展性、及时性、可交互性非常重要。我们经过反复的调查论证, 在功能模块设置方面, 从符合本学科特点、为师生应用服务出发, 将该网站分为教学章节、习题下载、主题搜索、教学公告、在线答疑、在线测试六个功能模块。教学章节模块提供本课程的所有章节内容以及我们制作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口腔科学教学课件, 学生既可以在线浏览, 也可以下载后学习, 从而有利于学生借助这些课件进行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 明确授课重点, 避免学生在上课时忙于抄录课件、疏于听讲的情况发生, 提高学习效率;习题下载模块提供本课程的课后习题, 以DOC文档的形式可以打包下载至学员电脑中进行练习, 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在线测试模块提供本课程的模拟试卷并当场计算得分结果并提供答案, 从而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状况, 增加学习兴趣;主题搜索模块对本课程的一些关键词提供搜索功能;教学公告模块在主页提供与本课程有关的教学方面的公示与成绩发布;在线答疑模块针对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供网上解答, 保持师生互动, 帮助学生学习上课时未能彻底掌握的知识难点, 同时也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可能存在的教学不足, 便于在今后授课中加以改进。
3 建设和应用口腔科学教学网站的体会
在建设网站的过程中, 为了更加符合学生的使用习惯和适应当前互联网发展的潮流, 我们走开放、合作的道路, 和专业网站制作公司合作, 在充分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 共同完善了网站的制作设计。我们考查了国内外一些教学网站, 汲取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同时也发现了不少共同存在的问题[4], 如:课程体系大而全, 主题不明确;教学内容较少, 表现形式单一;自主学习资源不足, 网络导航系统不强;缺乏互动式教学活动设计。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首先制作并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相关的文本文件、GIF动画文件、FLASH动画文件, 以及由视频通过FLASH MX进行转化后的视频动画文件, 同时, 我们还收集了一些知名口腔网站的相关链接和国内外著名口腔医科大学的网址方便学生浏览。其次, 我们采纳了专业网站设计人员的意见, 运用数据程序ASP、CGI语言以及PHOTOSHOP7.0、Maromedia公司推出的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网页制作软件开发了本网络课程, 从而可以便利地做到网页的及时更新与维护, 方便了授课教师的操作。同时真正实现了网页加密、教学互动、在线解答等互动环节并节省出大量的服务器内存空间。最后, 在教学页面上采用了竖向导航条与横向导航条综合进行导引, 其他页面在INDEX01.ASP页 (次主页) 上以横向导航条和登录窗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导航, 为学生进行网页阅读学习提供了一个友好的界面。总之, 我们在网站建设中采用口腔专业教师提供教学素材和设计思路、专业网站设计人员按要求协助开发的模式, 将各种教学资料有机整合, 制作的网站较好地满足了教学网站的设计要求。
本教学网站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和多媒体先进的表现手段, 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通过使用文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 以知识点为单元传授知识, 知识点内部及知识点之间均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预习, 了解学习内容, 通过老师的指导帮助再结合网站进行复习、自我测试,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开髓引流治疗术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牙髓疾病的常用方法, 在教科书上仅为简单的文字描述, 在以往的教学中, 学生对操作过程理解较困难。我们在网站中加入了这个操作过程的Flash文件, 学生通过动画就很容易掌握这个操作的技术要点了。同时, 我们还加入了相关口腔专业网站的链接, 感兴趣的同学通过这些链接就可以更加系统地学习这种手术方法的原理、步骤以及相关的临床病例, 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利用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 变抽象为具体, 变静态为动态, 使教学和学习模式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 从教师到学生都感到耳目一新。总之, 通过口腔科学网站这个平台, 可以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增加教学信息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较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网络课程的学习是一种没有固定课堂, 也不由教师组织的自由式、自愿式、自主式学习, 具有教与学的交互性、课程的开放性、学习的协作性等特点。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5]。在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下, 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 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网络应用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与学生交流, 提高教学质量。同时, 口腔医学知识更新很快, 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新材料层出不穷, 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 对网站的内容经常更新, 以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朱晓鸽.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 2000, 12:31-32.
[2]刘根娣, 陈耀忠, 牟永斌.非口腔医学专业医学生口腔科学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7, 9 (4) :448-450.
[3]柴枫, 徐凌.国外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于现代口腔医学教育的现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3, 5 (2) :135-136.
[4]严斌, 赵春洋, 汪小文, 等.创建口腔正畸学教学网站的研究与实践[J].医学信息, 2004, 17 (6) :320-321.
8.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八
小学科学又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但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深深的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科学老师有着很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有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利用“好奇”让孩子们走人精彩的科学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我们应该小心的保护、培养和激励。
在日常的教学中,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孩子们都会提出一些让人感到很奇怪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眼里很滑稽,但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取笑他,我们要有一颗和孩子一样的童心,要和孩子们融洽在一起,要走进孩子的世界,要从孩子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耐心的讲解,引导孩子们去探求,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问题。假如我们不屑于这些问题,就会极大的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或许还会在无形中抹杀一名未来的科学家。孩子会在好奇心的引领下,才能对科学进行无拘无束的探索,才能渐渐培养出孩子们的科学素养。
二、用我们的激情去点燃他们
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激情投入,学生身动而情未动,不以
成功喜,不以失败悲,这样不就与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相去甚远?那么培养科学素养也无从谈起。只有具备激情,科学家才能在枯燥的探索之路上走的更远,才能更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我们老师有这个责任去点燃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激情,不求人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求人人都可以研究科学,都成为有科学素养的人。记得在四年级上“点亮小灯泡”这一课时,我组装了一个简单电路实验。在灯泡亮的一瞬间,学生们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整个教室掌声雷动。当时作为教师的我还真有些意外,没有想到孩子们会这么激动。我相信这一堂课给了学生们很大的惊喜,它点亮了他们,也点亮了我。
学生只要积极投入,就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成功的欢乐,失败的懊恼;探究的渴望,合作的期待;甚至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憎恶等。这些体验连同所学知识,都是学生宝贵的财富。总结知识,我们习以为常;把体验升华,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让这种体验推动学生今后的学习,这才是教师的高明之举。
三、教材的把握是教学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四平八稳平均使用力量,没有轻重缓急。要从教材的全局着眼,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目的要求,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还要研究每一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三,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教学的认知结构,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住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
例如,五年级下册“热”这部分内容,备课时要将本单元8课通读一遍,分析每一课在整个单元里对热的理解起到了什么作用。如第一课通过讨论“使人热起来的方法”和“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的研究,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对热源和热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认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后每课的内容是逐渐递进加深对热的理解,所以我们要摸清它的知识脉络,这样才能对每课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抓住重点,提高效率。
四、重点突出是把握教材的核心
科学教材中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教师应抓住教材中本质的、主要的东西,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出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些成份上去,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但是突出重点并不是只抓重点而舍弃非重点,相反必须注意利用学生的已有旧知识和已初步掌握的新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发生点、衔接点和转化点,所以对于课本中相对次要或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例如,还是“热”这部分内容,总结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内容,第一是物体的热胀冷缩,第二是热传递,第三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保温杯的设计),但前两个更为重要。抓住这两个内容第三部分也就很容易设计出来了,“热”这部分内容也就基本掌握了。
五、适当的补充教材也是必要的形式
大自然是纷繁复杂的,科学教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将所有自然现象罗列起来,只能选择少量而且有较强典型性的内容。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内容,往往会因新旧知识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知识,形成知识空白点,造成新知识学习的跨度大、难度高;还有些内容抽象、枯燥,我们可以增加一些生动的,贴近生活的一些事例,让学生更易理解,更能被吸引在科学上。
例如,“热”的第一课“热起来了”其中“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这一内容,课本只有如何保温增加温度容易给孩子一种错觉,所以我增加了一个生活实例。就是夏天卖冰棍的小贩用棉毯盖住冰棍走街串巷的叫卖。由这个例子说明衣服、被子的作用是延缓内外高低温度的对流。这样就将衣服的作用理解的更透彻一些。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要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但我认为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为重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包括教材的把握等等。学生有了求知欲就可以无形中推动学生去学习、去探究、去观察、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基础。
【科学教学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一07-07
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09-10
科学教学叙事12-05
科学教学研究08-26
六年级科学教学10-26
初中科学教学总结11-15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