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发展(共12篇)
1.中国人口发展 篇一
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昨日,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司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2 .47亿人,占总人口18%,相当于每6个人就有一个流动人口。另外,报告还显示,近年来流动老人的规模正在不断增长。
2030年超1/5中国人
会离开故乡
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2.47亿人,较2014年末(2.53亿)有所下降。但报告认为,这是由于短期经济波动、流动人口落户规模增加、个别特大城市人口纾解和统计误差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流动迁移人口的概念包括人户分离的乡城流动、城城流动人口以及新落户的迁移人口,两类人的总体规模增速会有所降低,但持续增长态势不会变。
报告预计,流动迁移人口在2020年前将每年增长600万-700万人,2020年之后,流动迁移人口每年增量将减至500万人以下。到2020年、2025年、2030年,流动迁移人口总量将增至2.82亿、3.07亿和3.27亿人。
此前,国家卫计委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达到14 .5亿人的峰值。这意味着2030年超过1/5的中国人将会离开故乡在另一个城市常住。
流动老人不断增长,多为照顾晚辈
根据2015年国家卫计委流动老人健康服务专题调查,60岁以上的流动老人所占比例达7.2%,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5.79%)有所提高,流动老人的规模继续增加。
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表示,“中国人口迁移流动已进入到以家庭化迁移为主要特征的阶段。”
不过目前,流动老人中约八成低于70岁,超过一半不到64岁,80岁以上流动高龄老人不到5%。眼下构成老人流动最主要的3个原因是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其中超过四成老人是为照顾晚辈,与子女团聚或自行异地养老的占25%,另外23%老人是因务工经商而流动。
报告还发现,尽管九成流动老人参加各种形式医疗保险,但92 .9%是在户籍地参加医保,其中58 .2%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如果无法解决跨省报销问题,流动老人会遇到社会保障不足问题。
焦点
东北地区人口增长趋于停滞
报告研究发现,20 0 6-2015年的10年间,东北地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仅0 .21%,不到全国同期水平0 .5%的一半。
报告称,东北地区人口增长趋于停滞。以目前的生育水平和人口流出趋势看,东北地区人口已临近快速减少的下行通道。
王谦说,东北地区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城镇化水平就超过50%,而当时全国的`城镇化水平只有30%,东北地区的低生育率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显现出来。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 .773、1 .842和2 .062,均低于2.584的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育率也偏低,人口呈现负增长趋势。其中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口已连续十多年出现自然负增长。
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当时东北三省虽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都只略微超出10%,且14- 6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都在75%以上,但其中45-60岁的占比就达到30%左右,这意味着老龄化在未来几年将会持续加速。
而此次报告已经发现,眼下东北地区的一些人口流出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口占比均已接近20%,处于严重老龄化状态。
报告指出,东北地区人口转变先于全国,低生育水平已经持续30多年,加上20多年的人口净迁出,目前的人口结构不利于经济社会长期均衡发展。
高中失学比例远高于义务教育阶段
报告还研究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状况发现,流动人口子女的失学比例在不同的就学阶段存在很大差异,高中阶段的失学比例远高于义务教育阶段,这和中国眼下的教育政策有关。
数据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失学比例低于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的失学比例每年在4%-5%之间波动。留守儿童的失学比例2012年为2.94%,2013年为3.97%。
然而,到了16- 18岁的高中年龄段,超过1/4的流动少年和12%的留守少年处于失学状态。
在这一阶段,流动少年失学比例高于留守少年,原因一方面在于户籍限制,流动少年在16-18岁高中阶段不得不回户籍地上学,变为留守少年;另一方面是部分留守少年不再上学后外出打工,成为流动少年。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中国最贫困人口调查报告
2.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3.2016年乡镇镇贫困人口调查报告
4.二孩政策人口增长影响情况调查报告
5.2016年长沙人口老龄化情况调查报告
6.北京常住人口调查报告
7.2016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
8.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调查报告
9.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10.县贫困人口现状调查报告
2.中国人口发展 篇二
1884年,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两种生产理论。在此之前,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项研究, 善于将婚姻和家庭的微观研究与社会制度的宏观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婚姻和家庭这些微观问题受资本制所有制支配, 是阶级对立和斗争的产物。同时, 在大量的史料研究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
恩格斯在《起源》 (第一版) 的序言中第一次精辟地阐明了两种生产理论, 他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 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 生产又不是单一和绝对的, 分为两种, 即“一方面是生活资料, 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 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 受到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这两方面又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劳动愈不发展, 劳动产品的数量愈少, 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 社会制度就愈是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 然而, 在以血族关系为基础的这种社会结构中, 劳动生产率日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 私有制和交换财产差别使用别人劳动力的可能, 从而阶级对立的基础等等新的社会成分, 也日益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社会成分在几世代中竭力使旧的社会制度适应新的条件, 直到两者的不相容性最后导致一个彻底的变革为止。”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两种生产理论集中而全面地论述。
两种生产理论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 并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所传承。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的条件只能适应一定数量的人口”, 即人口的规模和世代更替的速度受到社会生产条件的制约。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 人既是生产者, 又是消费者, 作为生产者, 人能创造财富;作为消费者, 人需要消耗财富。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这二重作用, 是正确认识人口和社会经济相互关系的出发点。因此,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是一切社会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正是因为如此, 人口的再生产既提供劳动者, 也提供消费者。如果劳动者过多, 超过一个社会所能容纳的数量, 势必造成劳动者过剩, 出现社会中的失业问题;如果消费者过多, 将会造成消费资料供应的紧张和短缺。因此, 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 大量的劳动力不能与物质资料按照固定比例结合, 过剩人口相应的产生。列宁继承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口观点, 坚持了人口的存在和发展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基本观点, 明确地指出, 人类的生存和增殖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 最主要的、直接的制约还是来自社会条件。继列宁之后, 斯大林领导了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革命的实践和理论的研究都促使他研究人口问题。他首先肯定, 人口状况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 “人口的增长, 人口密度的大小, 无疑也包括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这一概念中, 因为人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必要因素, 没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就不可能有任何社会物质生活”, 并进一步概括了人口增长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人口的增长对于社会的发展有影响, 它促进或者延缓社会的发展, 但它不可能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的力量”。
在中国, 毛泽东肯定了人在世间一切事物中的作用, 他明确地提出了“世间一切事物中, 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观点。在肯定人的重要性的同时, 毛泽东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提出“我们这个国家的好处是人多, 缺点也是人多”。既看到人口多的有利一面, 要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各种条件, 把中国人多、劳动力丰厚这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又看到人口多的不利一面。对于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过快, 出现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的新的人口问题, 毛泽东同志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建国以来的实践经验,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1956年就又提出了要计划地控制中国人口增长问题的观点, 逐步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
纵观两种生产理论逐渐完善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 两种生产理论揭示了原始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性, 而且也科学地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 大大丰富和完善了唯物史观,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二、人口均衡发展的当代价值及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取得了人口、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为国家未来的长足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 中国面临着各项人口数量、结构、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状, 党中央在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把人口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统筹规划, 体现了人口因素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并且人口规模适度、人口素质优良、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平衡发展。
因此, 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外延都是相一致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从人口的供求关系上来看, 人口的供给和需求相一致, 这是两种生产理论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中国就曾面临过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 毛泽东曾有过经典论述“中国人多, 是好事, 也有困难”、“人多就嘴巴多, 嘴巴多就要粮食多”, 并指出人口要有计划的发展, 而且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类要控制自己, 做到有计划地增长”。回顾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 中国通过控制人口快速增长, 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随后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所有的这一切都为了使人口供给和需求能达到相互协调的状态。
第二, 从生产的供求关系上来看, 人口的生产和消费应相互协调, 这是对两种生产理论的有益借鉴。在传统的社会中, 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生产力水平不高, 社会经济制度承载力较为稳定;进入现代社会, 生产力高度发展,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较为稳定, 在这一条件下, “制度承载力”成为主导, 人口的均衡将受制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同时, 人口的生产和消费处在不断的适应、变化的过程中, 人口的消费超过人口的生产时, 在经济中表现为经济发展驱动力弱, 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差, 各项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经济发展的效率低下, 进而又导致了人口抑制资源的有效使用;反之, 当人口生产超过消费时, 意味着资源过度开发, 社会超负荷运转, 经济整体处在低水平的发展阶段。
第三, 从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来看, 人口与经济社会达到互相均衡的状态, 这是结合中国国情, 对两种生产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人口与经济、社会达到互相均衡的状态, 并不仅仅体现在人口的数量方面。在一个国家中, 人口的概念较为广泛, 除人口的数量之外, 还包括人口的素质、年龄性别结构、分布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诸多的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因素密切相关, 同时又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程度、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所制约。
三、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反思及建议
第一, 大力发展教育, 投资于人。人口的素质反映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总体条件和能力。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 人口不仅要在数量上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 而且要在质量方面与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相适应。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 人口的素质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 同时也是生活资料生产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的程度, 正是体现了这个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所处的阶段, 人口质量的提高, 大大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发展。
第二, 促进人口合理分布, 有力引导。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同时区域发展的差异日益明显。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差异的逐渐加大, 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选择到东部沿海工作和生活, 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区域之间的差异。
第三, 积极发展老龄产业, 未雨绸缪。新一轮的“民工荒”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一方面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 城乡区域之间差异正在逐渐减少, 农村将成为吸引农民工返乡的重要吸引地区。另一方面说明了学界所指的“刘易斯拐点”到来。综合考虑这一问题,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并不仅仅意味着劳动力人口的减少, 更重要是中国历来以劳动力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总之, 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 从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均衡发展的高度, 认识中国人口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从人口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相协调的角度研究并解决中国面临的各项人口问题,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G]//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2]列宁.论农业中的资本主义[G]//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G]//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4]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G]//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4.
[5]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G]//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中国人口发展 篇三
关键词: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阻碍;改善
中图分类号:F1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8-0042-01
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两个理论
1.1马尔萨斯人口论
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三个命题。即:他以“两个公理”为前提: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为了维持人口增值力和土地生产力的平衡,他提出了三个命题:“①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②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增加;③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压,致使现实人口得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1.2人口陷阱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提高,结果人均收入水平又会退回到原来的水平上。只有当投资规模足够大到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人均收入才能超过人口增长率上升,否则,人均收入的增长率都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
2我国人口变动的五个阶段
从1950年到现在,我国人口变动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2年,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阶段,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第二阶段:1952—1957年,第一次生育高潮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第三阶段:1958—1961年,第一次生育低潮阶段,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四阶段:1962—1973年,第二次生育高潮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第五阶段:1974—至今,第二次生育低潮阶段,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实施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幅度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周期长,惯性大,我国还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面临人口压力大的问题。
3人口快速增长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阻碍作用
当前我国正经历人口增长转变的过渡型阶段,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人口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导致人口抑制经济发展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人口的增长必然会加大对资源的开发力度,人口规模的大小决定了资源开发量的大小。我国长期以来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人口规模大,导致出现资源过度开发的现象。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近几年来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
第二,人口快速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但生活质量却在不断的下降。生活质量的下降会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第三,人口增长快,基数大,教育投资少造成人口素质低下,极大的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舒尔茨曾提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 第四,人口快速增长带来很大的就业压力。人口快速增长,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使得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下降,收入减少自然消费也会减少,最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当新增的人口年老时,会带来严重的养老负担,养老压力增加年轻一代人的负担,会使年轻一代人的消费受到抑制,消费能力下降,生产也会下降。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4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改善措施
为了协调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第一,加大教育投资,逐步提高教育经费在GNP中的比重。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劳动力的需求,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第三,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 田雪原.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 李建民,王金营.持续的挑战——21世纪中国人口形势问题与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中国人口发展 篇四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目前,中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 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老 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18.48%)、天津(13.75%)、江苏(13.75%)、北京(13.66%)、浙江(13.18%)、重庆(12.84%)、辽宁(12.59%)、山东(12.31%)、四川(11.59%)、湖南(11.51%)和安徽(11.18%)等11个省市。
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 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04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达 862亿元,占基金收入的75.5%,比上年增长31.6%,增长速度比基金收入增长快3.5个百分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之所以高速增长,人口迅速老 龄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为老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目前,由于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庞大老年人群,特别是迅 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以养老机构和床位数为例,目前,中国共有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3.8万个,养老床位120.5万张,平均 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仅有8.6张,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
50-70张的水平相差甚远。其他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许多为老服务也都存在发 展缓慢的问题,不能满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需求。
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大。2000年,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 1.24个百分点。同时,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
加快,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许多制度尚待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压力早就潜伏生长,人口老龄化只 是凸显了这些压力。目前,这些压力还只是初现端倪,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这些压力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更加普遍。
二、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 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 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 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 将增加到
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 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
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 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 龄化的平台期。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超过4 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 五分之一,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
二是老龄化发展迅速。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法国130年,瑞典85 年,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
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 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年)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
四是城乡倒置显著。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 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 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五是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万人,2049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645万人。21世纪下半叶,多出的 女性老年人口基本稳定在1700-1900万人。需要指出的是,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中50-70%都是8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高龄女性人口。
六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 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 超过一千美元,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根据此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开始,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直到2100年,老 年人口总量仍然高达3.18亿,占总人口的31.09%,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
(二)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一方面,这一阶段,老年人口数量和老龄化水平都将迅速增长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迎 来老年人口规模的高峰。另一方面,2030年以后,人口总抚养比将随着老年抚养比的迅速提高而大幅度攀升,并最终超过50%,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低抚养比的 “人口黄金时期”将于2033年结束。总的来看,2030到2050年,中国人口总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比将分别保持在60-70%和40-50%,是人 口老龄化形势最严峻的时期。
(三)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经过50年左右的快速增长,到21世纪下半叶,中国老年人口规模、老龄化程度以及高龄化程度都将在较 高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老年人口总量虽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3亿以上,老龄化程度为31%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规模将保持在 8000-9000万,高龄化水平为25-30%,重度老龄化和高龄化问题将显得越来越突出。
(四)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总人口过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由于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总人口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控
制,但目前人口总规模仍然高达13亿,预计到2030年达到最大人口规模14.65亿,总人口过多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与此同时,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这 是一个新的重要国情。人口老龄化压力已经开始显现,并将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而不断加重。整个21世纪,这两方面压力将始终交织在一起,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带来严峻的挑战。
三、问题和建议
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历史表明,人口老龄化对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经济领域,人口老龄化将对经济增长、储蓄、投资与消费、劳动力市场、养老金、税收等产生冲击。在社会方面,人口老龄化将影响社会福利、医疗制度、家庭构成以及生活安排、住房和迁移。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人口老龄 化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收入水平属于中等偏下国家的行列,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 力还相对落后,实现现代化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解决。在这种基本国情下,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在建立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压力巨大;在建立满足庞大老年人群需求的为老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加快社会资源合理配 置,增加为老服务设施,健全为老服务网络的压力巨大;在处理代际关系方面,解决庞大老年人群和劳动年龄人群利益冲突的压力巨大;在协调城乡和谐发展方面,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特别是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老龄问题的压力巨大。同时,中国政府和社会还必须付出巨大成本来调整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管理体制等,以适应人口年龄结构的巨大变化。
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在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以后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严峻挑战。2020年,2.48亿老年人能否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目前还有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解 决;2050年,中国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同时,能否承载4亿多老年人群各种需求的巨大压力,更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总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关系着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鉴于人口老龄化对人类生活全方位的深刻影响,自1982年第一届世界老龄大会以来,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老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的战略和对 策。2002年,联合国召开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敦促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战略和对策,否则,将会丧失战略机遇,付出巨大代价。
中国人口老龄化挑战愈来愈严峻,并将很快进入2030年到2050年的最严峻时期。从时间表上看,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只有短短的25年。正如联 合国和有关国际组织警示的:人口现象是一个长周期事件,解决人口问题必须要有足够的提前量。目前,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还不 足。
在未来的25年时间里,要全方位地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准备,不仅时间十分紧迫,而且压力十分巨大。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的建议是:
1、要把老龄社会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国情认真对待。中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社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全社会必须充分认识人口老 龄化挑战的严峻性,树立老龄意识,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挑战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在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要切实从老龄社会这一基本国情出 发,把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列入未来中国的发展战略。
2、要充分利用25年战略机遇期做好应对老龄社会的各项准备。从现在开始的未来25年,是应对老龄社会的关键准备期,也是仅有的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重要。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老龄社会的挑战和机遇,把解决老龄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 体发展战略,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法律法规,调整社会经济政策,做好应对老龄社会的各项准备。要制定应对老龄社会挑战的中长远战略规划。要立足当前,在完善 政策、加大投入、加快发展老龄事业的同时,健全和完善适应世界老年人口第一大国这一国情的老龄工作机制。
3、加快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设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老龄社会日益突出的养老医疗问题的制度安排。要在健全和完善城市社 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体系的同时,大力推广城乡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下,努力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普遍实行农村新型合作 医疗制度,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试点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30年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到来以前,在全国城乡基本建立起符 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城乡老年人养老、医疗问题的妥善解决。
4、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发展老龄产业是应对老龄社会、满足庞大老年人群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制定老年服务业发展规划,实施 国家对老年服务业的扶持保护政策,建立老年服务业发展管理体制。立足城乡社区发展为老服务业,培育老年服务中介组织,培养专业化的为老社会服务队伍,在 2030年以前,使老年服务业有较大的发展。同时,大力研制开发老年消费品,培育老年用品市场。
5.中国人口发展 篇五
一、人口规模和人口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排名第一的国家。截至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中国人口数量为12.9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约1/5。目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0余人,世界人口的平均密度为38人,我国是世界人口平均密度的3份多。预计到2005年全国总人口将控制在13.3亿人以内。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建国以后,由于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出现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人口的迅速增加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从70年代开始,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迅速增长的势头有所遏制。但根据人口的惯性作用,在今后的几个年中我国人口仍将继续增加。
由于人口增长太快,新增的物质财富很大一部分被新增加的人口所消耗,所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比较低,形成“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积累少以及建设资金少,致使我国每年新增加的固定资产赶不上进人劳动适龄阶段人口增长的需要,造成劳动力就业的暂时困难。同样由于人口增长快,教育经费的增长跟不上学龄人口增长的就学需要,严重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从7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20多年来人口数量控制已取得实效。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为9.5(千分之)。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的人口增长率继续保持着很低的水平,人口年平均增长已降到1.079(千分之),但是由于人口惯性,每年仍然以1279万的平均增量增长。许多人口预测表明,即使在这样较低的生育水平,人口惯性增长仍会持续到21世纪30-40年代,届时总人口将会达到15亿以上。因此,继续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总量是十分必要的。
二、人口结构特征
人口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人口质量的重要指标。人口结构可以分为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两方面。人口的自然结构包括性别、年龄、种族、民族等要素的构成状况;人口的社会结构包括职业、文化程度、健康水平、社会组织等要素的构成状况。合理的人口结构对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的人口众多,其人口结构也有一些明显的特征。
1.年龄构成特征。人口年龄构成是指不同年龄人口的数量比例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口再生产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50年代人口出生率一度上扬,死亡率则锐降,结果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都上升了。60年代初中国遭遇了严重经济困难,但后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出现补偿性生育高峰,致使人口显著年轻化。进入70年代,生育率明显下降,少年儿童比重迅速减少,但老年人口比重变化不大,年龄构成属典型成年型。随着出生率下降成果的积累,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年龄构成变化已十分明显。0-14岁人口2.8亿多,占总人口的盟.8%;15一以岁人口8.8亿多,占总人口的70.1%,历岁以上的人口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5岁以上的人口正在增加。以上数据表明中国目前已踏人成年人口型的后期,老年型已在望。
2.性别构成特征。在社会稳定发展的情况下,一个社会的人口性别比主要由出生性别比和少儿性别比所决定。中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982年为107.17,1990年上升到111.7,1997年高达120.14。2000年男性为6.5亿,占总人口的51.63%,女性为6.1亿,占总人口的48.37%。性别比为106:74。从总体上来说,现在还没有出现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调的问题,但在一些地区,少儿性别比失调也导致早婚早育现象屡禁不止,影响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
3.劳动人口职业构成特征。国际上一般将16-64岁年龄组列为劳动适龄人口。按此标准计算,中国不仅人口总数庞大,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19卯年中国劳动适龄人口6。8亿,占总人口的2/3,2000年劳动适龄人口8.8亿。现在中国人口年龄构成正处于迅速变动之中,在一段时间内,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幅度将超过老年比重的上升,将使劳动适龄人口比重逐渐增大,导致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规模庞大的劳动人口在第一产业中占压倒优势,其绝对数量仍在上升,相对比重趋于下降,但速度不快。劳动人口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上升较快,但内部结构不理想。第三产业的比重出现明显上升,但仍然偏低。
4.城乡构成特征。在人口结构中人口的城乡结构,即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人口城市化的重要指标。中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城市人口比重还很低,但人口城市化速度相当快。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5亿多,占总人口的3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8亿多。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8%。
5.人口质量特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接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有4.5亿,接受初中教育的4.2亿,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4亿,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4571万人。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8507万人。同1990年相比文盲率由15.88%下降为6.72%。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 8039人上升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344人上升为 33961人。到2005年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60%,高等教育达到15%,我国人才素质进一步提高。此外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提倡优生优育等服务措 施,并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实施人才战略,扩大人才队伍。
三、人口分布特征
中国不仅人口规模庞大,而且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总体而言,呈东密西疏格局,东南沿海地区人口高度稠密,是世界上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而西北内陆地区人口则相对稀疏,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发表的题为“中国人口之分布”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显著特征:“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之面积,计四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六,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四;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计四万万四千万,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百分之四,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文中所指瑷珲--腾冲线,至今仍是现中国人口分布地区差异性的一条基本的分界线。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东部沿海的辽、京、律、冀、餐、苏、浙、闽、粤、桂、沪11省市区人口达4.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7%多,面积1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3%;我国西部的陕、甘、宁、青、新、渝川、藏、滇、黔10省市区人口仅2.8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的21%,国土面积达520方平方公里,占全国的54%。胡先生所指的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格局仍没有改变。
从人口密度来看,以上海市人口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在2000人以上,而人口密度最低的西藏、青海和新疆,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其中西藏仅为2人,相差十分悬殊。这种相差悬殊的人口地理分布,也是中国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一,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要受到自然环境极大 的制约,人口的地理分布则体现了这种制约性。在整个自然环境中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很多,而对中国人口分布起主要影响的集中在地形、气候、资源等因素方面。地形因素。山地和高原不太适宜人类的居住,其原因就是温度和气压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直接制约着人体的生理反应,对某些人来说,在海拔1800米高度即出现高山反应,超过4000米就可能因气压过低而死亡。而且山地和高原地区土壤贫瘠、交通困难,对农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均有较大限制。因此人口绝大部分都趋向低平的平原和丘陵地带,而中国的东部就是平原集中 的地区,因而东部集中了大量的人口。
气候因素。气候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一般而言,西北地区年积温过低、光照不足、无霜期短等都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西北内陆地区的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00-200毫米,有些地区甚至在25毫米以下,严重地威胁着居 民的生存,从而造成人口密度过低。
资源因素。东南部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我国最大的两个平原,以及淮河流域、长江流域、闽江流域、珠江流域等长期形成的冲积平原,雨水充沛,利于农作物生长。而西北部广大地区耕地少,或者有大面积可耕地,但多为高山高寒地带不利于居住。至于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则西北部比较丰富,但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程度和开发利用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充分利用,这将会成为中国改善人口分布不平衡的一个有利的条件。
其二,经济因素的影响。人口分布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其经济发展的水平。就中国而言,尽管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明显的增长,但在世界上仍然是一个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不高,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仍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正是这些因素对人口的分布起着极大的制约作用。目前,中国劳动者总数中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达到60%左右。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化水平很低,还未摆脱小生产和半自然经济的状态,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形 成的人口分布格局得以延续,未得到根本改变的主要因素。
其三,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人口分布除了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外,还经常受到各种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这种影响还表现得非常显著。唐代以前,中国的人烟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此后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宋朝迁都开封、临安,元以后定都北京,人口也随着转移。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渗透和侵赂,在东南沿海地区开辟商埠,霸占租界,大量输入商品和资本,使中国工商业畸形集中到沿海少数大、中城市中,人口分布也相应出现了向沿海地区集中的趋势。
四、人口问题和内部安全环境
中国的人口控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由于人口基数较大,加之经济因素和旧有人口结构的影响,使得人口问题在今天仍显得十分严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人口问题仍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
人口问题表现最突出的,首先是劳动就业问题。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部分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企业经营遇到困难,出现不同程度的停产和半停产现象。据统计,近年来下岗和失业人数接近1000万人。虽然大量下岗职工很快实现再就业,但仍有不少人长期休息在家,这不仅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当前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一方面是经济环境变化造成的,另一方面在其背后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劳动适龄人口的持续增长。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不会改变。
其次,流动人口的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近年来,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游离出来,流向农村的第二、第三产业和城镇非农业部门。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既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又会对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稳定。近年来的统计显示,许多城市的社会犯罪,有很大比重是由流进来的外地民工所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50%以上的恶性案件是外地民工所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将有大量流动人口向发达地区涌人,如何避免流动人口产生的负面影响,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第三,人口老龄化问题。从许多国家发展历程看。人口老化本身是经济发展到了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但中国却是在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迎来了白发浪潮的冲击。老年人口比重迅速提高,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中国一定比重的劳动力数量所支撑的老年人口数将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确实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随着人口老化步伐的加快,需要解决一系列与人口老化有关的人口问题,包括老年社会保障、老年健康、老年就业等一系列问题,这不能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人口老化的同时,劳动力队伍也呈现老化的趋势。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年龄已从1990年的34岁上升到现在的36岁。劳动队伍的老化,会对劳动力资源量带来消极影响,使经济失去活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由于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不仅造成部分资源的短缺,而且对环境也有极大的压力。以水资源为例,由于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目前中国666-个城市中,缺水的城市有400多个,北方城市严重缺水的达100多个。首都北京的发展也为缺水所困扰,并成为北京长期发展的直接制约因素。
6.当今中国人口政策及人口问题 篇六
社会学 郑宇
摘要:2011年0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我国人口的特点主要有:数量庞大;基数大,增长快;地区发展不平衡;素质普遍较低。其中,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就是人口基数大和人口素质不高。基于这样的特点,当今中国应当制定什么样的人口政策从而能体现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政策;人口问题;解决办法;完善制度
一、当今中国的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同的国家,因本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而且,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还会随着本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中国现行的人口政策可概括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中国的人口政策,最关注的是人口数量问题,最主要的努力放在控制人口数量上。而当今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有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经过批准间隔几年以后可生育第二个孩子。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民族素质,在少数民族中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做法和要求比汉族地区要宽松,由各自治区或所在省决定。另外,中国《收养法》还规定:“收养不得违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目前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人口政策。
二、人口问题
(一)人口质量方面的问题
我国人口质量从总体讲,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有了较大的提高,无论是身 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或思想道德素质都是如此。但是,同发达国家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比,则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人口质量的差距在于人口群体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
1、身体素质方面的问题
全国现在约有各类残疾人口5164万人,残疾人口中,各类遗传病患者约有2200多万人,而主要问题是人口的耐力、精力不足,不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连续工作,劳动中的紧张度不够,散漫松弛,精力集中度不够。
2、思想素质方面的问题
我国大多数人口的思想素质基本上是适应自然、半自然经济旧体制的观念,对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总是适应不好,商品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必要劳动时间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劳动生产率观念也很薄弱。
3、科学文化素质方面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多的职位需要越来越多的智慧型、熟练型人才。而现今我国的大多数人口只能适应半机械的劳动,能够适应大机器生产的劳动人口数量很少,而且技术层次很低,能够进行现代化管理的的人才更是十分缺乏。
(二)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10%,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而且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到201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由于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老人数目也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农村老龄化将更为突出。老年人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生活无法自理的空巢老人将会成倍增加,他们在生活中的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将更加突出,社会总体负担加重,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口安度晚年是一个大问题。老龄化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基本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社会养老意识低的现状。与之相应的赡养问题、劳动力人口老化、抚养比升高都将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性别比失调 出生人口性别失调,给社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跨境非法婚姻,跨境强行拐卖妇女儿童,强迫妇女卖淫等社会问题。
导致性别比失调原因:一是重男轻女,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三是B超的普及和滥用。说到底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实际是一个养老问题。经测算,到2020年,20~45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婚姻挤压情况凸现,低收入及农村低素质者结婚就很困难。这将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严重隐患。
三、解决办法
(一)完善现行人口策略
1、控制人口增长,实现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的转变。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群众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都是旧的传统的生育生育观念。引起这种生育观念自发转变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出现。因而要由国家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政策的、技术的各种措施,推动和引导群众减少生育,降低出生率,控制住人口的迅速增长,努力使人口的再生产类型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生产类型,并努力使人口再生产类型达到稳定的零增长。
2、建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政策保障体制。
在我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人口政策及相关的社会发展政策应该作出及时的反应,努力创建一个促进我国人口外生性低生育率向内生性低生育率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
3、坚持“以人为本”和“制度创新”的策略。
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改变单纯追求人口数量控制目标的思路,强调科学的、综合的决策,既要保持较低的生育水,保证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人口质、结构、分布的优化。“制度创新”即在法律层次、政策层次、工作层次上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的、高效的、有利于实现稳定的生育率战略目标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4、教育战略地位与人口发展战略相结合。
人口素质的高低影响生育意愿。人们有了文化知识就容易理解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容易接受新思想,觉悟程度高,同时也希望所生子女受到教育,如果多 3 生那么就加重了养育成本。因此,人口素质的提高能从根本上帮助人们改变生育意愿。从宏观上有利于我国人口控制,更重要的事在微观层次上有利于家庭福利水平的提高,促进内生低生育率的转变,形成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我们大力普及教育,将教育与人口政策相结合,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1、解决老龄化的根本出路是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构建符合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从目前我国国情看,应采取国家、社会、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
(1)发展养老保险事业。由政府完全供养老年人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应该由人民本身负起大部分责任,将收入按照规定比例存入银行。当他们退休后得到一笔累积下来的养老金,至少可以用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2)提高退休年龄,吸纳老年劳动力。随着保健意识提高,许多老年人退休后仍拥有一定的劳动力。政府应鼓励企业再聘请老年人,让他们从事较轻的劳动或利用丰富的经验进行脑力劳动。同时也要打破老年人们退休后就要“颐养天年”的旧观念,再就业不止能维持收入,也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年老后就没用。(3)提倡家庭养老的美德。政府应提倡中国传统精神中的尊老、敬老、养老的美德,靠家庭成员供养老人家。这不止能减轻社会的负担,还可以让老年人有精神寄托,不会觉得晚年孤单。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农村地区应注意一下原则:
(1)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一般地区,先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入手,创造条件,逐步展开;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要把社会保险与救济救灾工作统一起来,扶持贫困户参加社会保险,提高他们战胜灾害、脱贫致富的能力。(2)以保障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生活力原则。
(3)坚持“国家政策引导,农民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保障原则。(4)坚持务农、务工、经商等各类人员社会保障管理一体化的方向,尽可能将农民组织也来参加社会保障。
3、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
这个体系的建设,要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要为目标,加强疾病医护、生活服 4 务、精神慰藉、文化体育、老年参与社会等硬件和软件的建设。
4、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要进一步落实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体制。
参考文献:
[1] 杜亚军,中国人口的困境与对策,中国人口出版社;
[2] 马宾,中国人口控制:实践与对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7.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篇七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9月14日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 表示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 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蓝皮书介绍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 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 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 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表明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 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在这一新的城市时代, 蓝皮书认为城市经济将占支配性地位, 城市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 城市品质受到高度重视, 城市发展趋向集群化, 绿色休闲空间备受关注, 而现有城市在经济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环境质量、公共服务、社会和谐和安全等方面还难以适应城市时代的新要求, 城市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科学发展, 全面提高城市品质和城镇化质量, 积极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 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同繁荣, 走低碳、环保、高效、和谐、安全的绿色繁荣之路。
8.中国人口数量预测 篇八
关键词:人口阻滞增长模型 中国人口数 预测
一、前言
2015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表明,中国16—59岁劳动年龄段人口在2014年进一步减少了371万人,降幅相比2013年的244万人进一步扩大。现在的中国在年龄结构上,与日本上世纪80—90年代所经历的状况相似,中国在劳动年龄人口总数见顶开始回落之际,经济也开始减速,中国人口红利基本消失正在成为现实。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传来重磅消息,我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这是我国人口政策自1980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人口问题是当前世界上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数量与粮食问题、经济发展问题密切相关。认识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较为准确地预报人口数量的变换趋势,是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人口数量预测模型
指数增长模型和阻滞增长模型是两个最基本的人口模型。指数增长模型由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于1978年提出来的,其基本假设为人口的增长率是常数,获得的结果表明人口将以指数规律无限增长。而事实上,随着人口的增加,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人口增长的限制作用越来越明显。阻滞增长模型是考虑到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人口增长的阻滞作用,对指数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修改后得到的。阻滞作用体现在对人口增长率的影响上,使得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而下降。这个模型比指数增长模型更加合理。
人口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是:
■ (1)
这里r是固有增长率,xm是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下年容纳的最大人口容量,函数■表示人口增长率,是一个减函数,表明人口数越多,受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的阻滞作用,人口的增长率就越低。当人口数x(t)达到最大人口容量xm时,人口增长率为0,表明人口数不再增长。解方程(1),得:
■(2)
这个模型用在美国人口数量预测上获得了比较好的结果[1]。应用这个模型,我们来预测中国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图1给出了中国建国以来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三、预测结果
图1中人口普查的年份不是很有规律,考虑到中国人口普查是采用1%人口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及建国初期调查条件的限制,我们把1953年、1964年、1982年的数据看成是1950年、1960年、1980年的数据。使用专门用于计算的数学软件Matlab软件[2],应用图1中的数据对方程(2)中的r和xm进行拟合,得r=0.3652,xm=16.0792,这表明模型预测中国人口的最大容量是16.0792亿人。利用得到的参数代入方程(2)计算出模拟的结果,见图2和表1。
表1给出了模拟的结果和已有结果的比较。我们发现相对误差非常小,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阻滞增长模型可用于预测中国的人口变化趋势。从图2可以看出,模型预测中国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的人口数分别是14.2722、14.7804、15.1549、15.4262亿人。考虑到中国实行放开二孩的政策,这个人口数可能有所增加。
参考文献:
[1]赵静,但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张志涌,杨祖樱.Matlab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9.中国的人口 篇九
面积(万平方千米)
1700
997
960
936
人口(亿)
1.48
0.26
12.2
2.6
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超过其他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请大家看一看教材中的“读一读”材料,了解中国的人口数量特点。
〔提问〕:请同学们看图“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思考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中哪一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最多?哪一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最少?人口总数在5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有哪几个?
〔讲述〕:为了比较不同地区人口的多少,我们用人口密度进行说明。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
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上的人口数。
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根据图表,填写“做一做”中的表格。
〔提问〕:根据课本中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图,参考课本“做一做”提供的上述省区的面积,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与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
〔提问〕:观察“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以下问题:
(1)找到黑河——腾冲一线,对照图例观察线两侧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密度的差异。观察哪些省区人口大于200人/平方千米,哪些省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
(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该线两侧的面积、人口所占比例。
(3)确认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评议,学生总结〕
〔讲述〕: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人口密度大于20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等省,这些地方多为平原区;该线西北部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省区,这些地区多为高原和沙漠。可见,我国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平原大于高原和山区。这是由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开发时间的长短而决定的。
〔过渡〕:人口密度东西部存在差异,农村与城镇也存在差异,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扩大,这种差异也在变化。
〔出示投影〕:“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比(人口构成特征)”
〔讲述〕:我国的人口构成中,农村人口所占的比重大于城市人口。20xx年我国的总人口为12.95亿,其中农村人口达80739万人,占63.91%;也就是说中国有13亿人,其中有8亿农民,是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也同时看到,与1950年相比,我国的农村人口比重呈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20xx年我国城市人口为45594万人,占36.09%。比1995年的28.9%上升了7.19个百分点,比第四次人口普查的1990年上升了9.86%。
〔提问〕:世界平均城镇人口比重为41%,目前我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仍低于这个水平,你认为今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乡人口分布将出现什么问题?城乡人口怎样合理分布,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总结〕:全国仍有8.5亿人口在乡村,乡村容纳不下这样多的劳力,应该就近建设新型城镇,以缩小城乡差别;为保护大城市的环境,应限制大城市的规模,建设卫星城以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
〔过渡〕:我国到海外的移民,大致分为华侨与华人两种,前者指长期侨居国外并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人,后者指定居国外并取得外国国籍的,又称为外籍华人。
〔讨论〕:以华侨和华人热爱国家以及他们积极支援国家建设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讲述〕:我国赞成与鼓励华侨自愿的选择自己的国籍。我国政府和人民十分关怀和重视保护海外华侨和华人的正当权益。
〔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知道了我国人口的分布、乡村、与城镇人口的差异,了解了华侨和华人的情况,这对我们学习中国的人口问题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0.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 篇十
物资捐赠仪式活动方案
一、捐赠仪式时间、地点及酒店安排
活动时间:2013年6月4日(捐赠仪式和游戏在1小时以内,教室参观互动在1个小时以内,整个仪式用时不超过两小时)
活动地点:洋县磨子桥镇金土村完全小学 入住酒店:6月3日入住白云宾馆
二、出席人员
姓 名 性 别 职 务
葛振江 男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
李 爽 女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项目管理部项目官员 马锡森 男 霁霁贸易有限公司深圳办事处经理助理 胡路溪 女 利荣电子产品厂副总经理 贺 敏 女 利荣电子产品厂品牌主管
陈 昭 男 陕西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计生协副会长 季国栋 男 陕西省计生协会副调研员 程秀齐 女 陕西省计生协会幸福工程部部长 笑 妍 女 陕西省计生协会幸福工程部干部 赵文杰 男 汉中市人口计生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荣清 男 汉中市计生协会会长 金建忠 男 汉中市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 张学钧 男 汉中市计生协会办公室主任 田雅平女 汉中市计生协会办公室干部 向 嘉 女 汉中市计生协会办公室干部 彭义成 男 洋县县委副书记 蒙燕钰 女 洋县政府副县长 何先柱 男 洋县人口计生局局长 薛亚民 男 洋县教育体育局局长
任崇军 男 洋县人口计生局副局长、计生协会秘书长 王伟东 男 洋县人口计生局副局长 龚新英 男 洋县磨子桥镇党委书记 白光洁 男 洋县磨子桥镇政府镇长
古德华 男 南郑县人口计生局副局长、计生协会秘书长 杨利华 男 勉 县人口计生局副局长、计生协会秘书长 周 茜 女 城固县人口计生局副局长、计生协会秘书长 王忠福 男 镇巴县人口计生局副局长、计生协会秘书长 刘志平男 佛坪县人口计生局副局长、计生协会秘书长
三、行程安排 6月3日(星期一)
下午5:00 各级领导抵到洋县,入住白云宾馆。6:00 晚 餐 用餐地点:一楼餐厅(自助餐)6月4日(星期二)
7:30 早 餐 用餐地点:一楼餐厅(自助餐)8:00 从酒店出发前往磨子桥镇金土村完全学校 9:00 举行捐赠仪式
11:00 午 餐 用餐地点:磨子桥镇金土村完全小学食堂
四、捐赠仪式
1、主持人:李荣清
2、议程:
(1)县上领导致辞;(2)霁霁企业代表发言;
(3)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领导讲话;
(4)捐赠交接:霁霁企业代表将捐赠牌交给省、市计生协领导,市计生协领导将捐赠牌交给各县计生协领导;
(5)现场发放:基金会领导、捐赠方代表、计生协领导帮学生背上新书包,送上Snoopy公仔套装,并与学生合影;(6)学生代表发言;
(7)学生表演节目(2个节目,简单、质朴、自然,不用租借演出服装);
(8)互动游戏:嘉宾与学生现场互动,教导同学们要齐心协力,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动游戏一:绑腿跑(请学校准备绑腿的布条)。从简入难,先是两个人一组并排站好,把中间的两只腿用布条绑在一起。几组参赛者在听到开始声后,同时向终点迈进,哪组最先到达,哪组获胜。玩过几轮后,增加难度,改成四个人绑在一起。
互动游戏二:吹气球。每组6个学生,每人一个气球(基金会提供气球),开始后,将气球吹起来(要比标准气球大),每个气球上写一个字(团结就是力量),哪组率先完成,哪组为胜利者。(9)教室互动:
留两个桌椅破旧的教室,不要把旧桌椅换掉。领导嘉宾在捐赠仪式后,到教室里帮孩子们把旧桌椅抬出,将新桌椅搬进去,并为孩子们发放书包、玩具、文具等物资;领导嘉宾到教室里与学生互动(不用特意安排互动的教室,现场随机选择)。
五、相关准备工作
1、县计生协会做好以下工作:
(1)制作活动背板一面(淡蓝色或粉底色)。
(2)制作捐赠牌7个(1个尺寸为80*60cm,6个尺寸为60*40cm);
(3)联络媒体宣传,拍摄捐赠仪式照片,活动后及时传给基金会。
2、请县教体局协助督促磨子桥镇金土村完全学校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于6月3日前完成课桌凳的安装和更换,预留两个教室旧桌椅,于活动当天由基金会领导、企业代表和省市县计生局、计生协领导现场更换。(2)布置活动现场,安置背板,安排音响、话筒、背景音乐等相关设备。
(3)确定一名学生代表发言,排练两个节目,安排互动现场和参加互动活动的学生,准备绑腿布条。
(4)做好6月4日中午11点午餐的准备工作。便餐,用餐人数40人。
联系人:赵长安
11.古代中国人口知多少? 篇十一
中国最早人口统计数据,见于西晋人皇甫谧所撰《帝王世纪》一书,记载上古禹时代中国“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即0.13亿人。很显然,这一数据并不可靠,当时连文字都没有,根本无法统计,也无统计。学术界认为较靠谱的是东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的数字,当时已出现“料民”这一人口调查统计活动,此时中国有“一千一百八十四万七千人”。
从春秋至汉代(公元前770年~公元200年),中国总人口开始变化,到汉代时形成了中国人口史上第一个生育高峰期。
先秦时,各诸侯国出于强国、征战和称霸的需要,纷纷推出积极的人口政策,鼓励生育。如东部齐国,管仲治齐时,国内采取奖励生育政策,对外推出移民政策,欢迎“外国人”到齐国定居;被吴国打败的越国,越王勾践尤重人口发展,国内所有家庭妇女,只要生孩子,从医疗到护理,费用国家全包。
西部的秦国,在秦孝公继位后赶紧调整人口政策,重用商鞅,实施变法,对内奖励农耕,改善老百姓生活,提高生育能力;对外“利其田宅,免其兵役”,欢迎三晋百姓移民秦国,为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人口基础。
到秦王赢政时,秦国进一步加强人口管理。秦王赢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开始要求男子登记年龄,即《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谓“初令男子书年”。据《帝王世纪》,秦代时中国总人口达“二千余万”,这是中国总人口首破0.2亿。
到汉朝,中国人口增长加速,刘启(景帝)当皇帝末年(公元前141年),中国总人口已超0.3亿;到西汉后期又翻近一倍,约0.6亿人,中国首过半亿人。
西汉人口为何增加这么快?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力有关,更重要的是,西汉朝廷采取了相当给力的鼓励生育措施。据《汉书·惠帝纪》,汉惠帝时“民产子复勿事二岁”,生一个孩子可免徭役2年,当时能生育的妇女自然都放开肚皮生。
中国总人口何时过亿?——《中国人口通史》:北宋后期1.2亿多人
那么,中国总人口到底何时破亿?12世纪的北宋年间,这是中国古代第二个人口出生高峰期。
但在历代人口统计中,宋代的全国总人口并不多,这是为什么?现代人口学家普遍认为,宋代人口普查最不严肃,在登记编写户籍时,财产人丁情况一般不实,漏报瞒报普遍。
现代学术界认为,北宋人口最盛时期是在赵佶(徽宗)当皇帝时。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大观四年(1110年),全国总户数是20882258户,为历史最高,但总人口仅约0.47亿,平均每户仅2口多,显然不对。考证发现,原来宋代人口统计不计女性,推算大观四年北宋全国总人口应过0.9亿;如果以通行的古代平均每户5人计算,则人口过亿。
路遇、滕泽之著《中国人口通史》分析,算上当时的少数民族、辽、西夏、西藏等今日中国版图内人口,中国总人口约1.21亿。这一数据还是偏低估算,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估计为1.25亿。
古代人口最多时有多少人?——《清宣宗实录》:清咸丰元年4.3亿多
在宋代这一最高峰后,中国人口又进入了相对长的低增长时期,元、明至清初人口的发展虽有起伏,但总体表现为“迟滞”状态。
到了清代,中国人口剧增,出现了古代中国人口增长第三个高峰期。从乾隆年间开始,中国人口数量一路增速,突飞猛进,有学者称之为“人口大爆炸”。
据《东华续录·乾隆》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中国人口达143171559人,超过1.4亿,这也是古代官府史料上人口统计第一次出现9位数;到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人口已达200472461人,这是中国人口首次破2亿;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人口达301487115人,这是中国人口首次破3亿。
前后仅仅50年,即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国增加了1.6亿人。
到道光皇帝时,中国古代人口达到最旺盛期,道光十四年(1834年),中国人口首次破4亿,据《清宣宗实录》记载,当年总人口为401008574人。到光绪年间,“四万万”已成为形容中国人口资源的惯用语,一直到1949年之前大家都这么说。
古代中国的人口极点出现在咸丰元年(1851年),人口达4.3亿,为古代人口最高水平——从2亿到4.3亿,前后仅用90年时间。
古代“人口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人口史》:约占世界总人口35%
为何在清代发生“人口大爆炸”?学术界认为,这与清朝的人口政策有直接关系。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开始实行“摊丁入亩”政策,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人口与赋税分开,不再像以往那样按成年人头收税,这大大刺激了每个家庭的生育欲望。
实际上,清朝人口剧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世界人口发展是相适应的,当时全球人口都在增加。“摊丁入亩”仅是刺激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以前大量漏报的人口重新登记入册,也导致“人口激增”;另外医疗水平的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种的增加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那么,在古代“人口大爆炸”时代,中国人口资源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从古至今,中国都是世界公认的人口资源大国。据公开的估测数据,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总人口为13.6亿,约占世界总人口18.8%。如果依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中的数据,这一比例并不高,仅相当于公元1年的低端水平。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最少时,是东汉末年,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全国仅0.25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10%左右;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最大时,是北宋末期,当时人口过1.2亿,占世界总人口40%上下。
中国古代人口最多的“人口大爆炸”时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反而不是最高。以1850年来算,当时世界总人口约10.9亿~14亿,而中国人口4.3亿。这样一算,中国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在31%~39%之间;取平均数,“人口大爆炸”时代的中国总人口,占世界的比例为35%。
12.中国人口发展 篇十二
一、我国“人口红利”独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之快速被外界称为奇迹,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大原因就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的计算要综合考虑就业、收入及对经济增长等其他变量的影响。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左右停止增长, 不足的问题很快就会到来。但我国独有的优势很可能会使局面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 我国的城乡二结构使得情况有了一定的转机, 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人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城镇提供劳动资源。
由于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大多偏低, 所以进城务工的工人占据了大多数的社会底层劳动岗位, 他们成为了城市最坚实的基层劳动力。
(二) 在老龄化的初期, 新进入老龄化阶段的人往往有较高的储蓄率和储蓄倾向。
也有人将其看做第二次“人口红利”期。刚刚步入老龄化的人口的储蓄额处于巅峰状态, 他们拥有非常高的储蓄、理财欲望, 若能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储蓄金额的效率, 让资本得到合理的回报, 就极有可能开辟第二次“人口红利”时期。
二、我国“人口红利”的弱势
虽然在表面上看来我国的“人口红利”在短期内还有继续维持的可能, 但剖析到深处我们会发现很多阻碍我国特有优势发展的几点弱势:
(一) 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并且很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1.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成为了社会中下级的劳动力, 有些大学生为了找到匹配自己身份、能够实现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不惜一段时间内在家待业。当大学生已不再是应届毕业生时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已经有所提高, 而他们本身却没有提高。2.长期待业的大学生会成为“抚养人口”, 成为社会的负担。他们不仅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还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 农民工虽然人口数量众多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劳动力人口素质普遍偏低, 工作岗位普遍在第二、三产业, 重头主要在建筑业、制造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口红利”的实现程度。农民工属于低素质、低成本的劳动力, 他们的创造性相对较低, 他们转化为现实劳动生产力的实现程度相对较低。同样的基层工种一小时的工作报酬, 美国就相对于中国要高出10-20倍, 所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成本成为中国实现“人口红利”的关键要素。2.城市文化对农民工产生“排他性”使其游离在城市文化范围之外。农民工的收入较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他们没有像大多数城市人那样受过高等教育。城市的高文化氛围使农民工的社会文化生活受到很大的局限。他们无法融入到城市文化氛围当中, 虽然长期的在城市工作却完全找不到归属感。这使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没有乐趣和温暖, 工作也只是为了糊口而已。3.近20年农民工工资几乎无涨势, 工资的拖欠也是家常便饭, 这使得农民工进城成本太高, 收入很低并且无保障。近几年每逢佳节都会有媒体报道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情, 农民工的收入本来就不高, 多数农民工的家乡又距打工的城市千里之外。对他们来说回家的成本本来就非常高, 付出的工作努力又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更有人由于不懂得劳动合同被骗取劳动力而得不到任何回报。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仅没有保障, 同时又没有能够挽回的有效办法, 这使得农民工的进城成本过高。
三、解决“人口红利”消失有效办法
在劳动力人口急速下降的今天人力资源部门急需采取必要措施应对困难, 蔡昉在2013年提出政府应该营造一个“创造性破坏”的环境, 就是让有效率的企业生存发展, 逼着效率低下的企业提高效率。
(一)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1.要尽可能的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工作效率。企业要对优秀、上进的基层员工进行专门的培训, 并且定期变换岗位, 让人才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这样不仅有助于员工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更有利于企业目标的达成。2.要将岗位细化, 尽量做到在面试环节最大程度了解可能被录用的员工。岗位的细化会为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在招聘时尽可能的了解可能被录用的面试人员的能力和特长, 会做到人才适岗, 不浪费人才。让员工对自己被分配的岗位工作感到如鱼得水, 尽快的有企业归属感, 从而减少人员的流动。
(二) 从社会底层劳动力角度来看。
1.要增强对农民工先进技术的培训, 技校升专科会让农村劳动力人口看到自己未来的工作希望。更高学历的工人就能够胜任更多的工作岗位。2.要改进雇佣关系以及农民工待遇, 政府不仅要制定规范的农民工劳动合同并监督劳动合同的实施情况还要为工人开设专门的投诉热线, 让拖欠工资的组织无路可逃。
总体看来2013年后我国的“人口红利”会逐渐消失, 但如果国家出台相应政策, 让刚走出校门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就业或自主创业, 使他们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 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利益。让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有技术的提升, 能签到正规、可靠的劳动合同, 拿到应得的工资。企业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 努力提高效率, 做到人才适岗不浪费人才, 我国的第二次“人口红利”时代很可能会卷土重来, 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半月谈时事政治:如何应对“人口红利”消减挑战.2013, 03版.
[2]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06月16版.
[3]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员.人民日版, 2012.05.01.
【中国人口发展】推荐阅读:
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2-13
中国失业人口统计06-15
中国历年人口统计数据06-15
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06-15
6.11中国人口日宣传活动总结07-19
最新关于中国人口日的演讲稿09-27
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方式调研报告09-07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08-08
人口普查数据发展情况07-19
一线城市流动人口不利于城市发展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