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生产发展 搞活农村经济调研文章

2024-10-12

抓好生产发展 搞活农村经济调研文章(精选10篇)

1.抓好生产发展 搞活农村经济调研文章 篇一

立足农村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志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中共志丹县委组织部 罗有军)

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县始终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统领农村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和推动县域经济建设的先导工程,紧紧围绕“工商兴县、产业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支撑、科教奠基、跨越发展”战略,以创争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目标,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落实党委书记问责制、支部(总支)书记考核制、党员承诺制为抓手,以深入开展党建“三级联创”、“创树示范”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实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新突破,为实现率先跨越发展、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志丹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全县辖6镇5乡1个管理区1个街道办事处,共200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3781平方公里。共成立基层党委

36岁-45岁72人,46岁-54岁74人,55岁-59岁36人,60岁以上5人;文化层次在大专文化程序以上3人,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44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49人;有上级下派村党支部书记4人,在外经商务工的“经济能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2人,女性党支部书记1人;村党支部书记的家庭收入人均高于村均收入的书记165人,占总数的84%,人均收入低于村人均收入的书记31人,且这些家庭都是家庭成员年龄偏大、劳动力少、有学生上学的支部书记家庭,此外有农业以外致富项目的书记38人,占总数的20%。现任的195名村主任,不是党员的17人,仅占总人数8.7%,且年龄整体偏低,文化层次较高。在村主要干部的报酬方面,全县200个村的391名村干部都能按时领取财政支付的工资报酬,其中178个村的村干部年报酬达到2200-2400元,22个村的村干部年报酬达到2400元以上。

(三)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快。目前,全县198个农村基层党支部共有党员4096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数的4%,其中35岁以下党员868人,36-45岁1235人,46-54岁952人,55-59岁474人,60岁以上567人;大专文

10-50万元的村25个,50万元以上的村6个,95个村共有积累1500多万元。党建经费投入方面,全县200个村,全部都有固定的党建工作经费,其中单纯依靠上级拨付的村86个,上级拨付和自筹相结合的村114个,年党建经费在500-1000元的村116个,1001-2000元的村26个,2001-3000元的村11个,3001-5000元的村12个,5000元以上的村35个。近两年全县新建村级活动能力场所82处,截止目前,全县有188个村有自己独立、固定的活动场所和办公用房,使农村基层党建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

面对现实,我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还不能适应实现率先跨越发展、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志丹的战略目标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职责不明、业务不精、工作落的不实等问题;二是一些村党支部书记文化素质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好;三是村级活动场所作用发挥不好,活动不经常、形式单一,一些支部疏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部分党员党

社会治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工作给予重点扶持和指导,进行联创,着力打造一批融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一体的“五个好”乡村党组织。目前,已有何家洼、保娃沟门、宋庄、李家湾、麻地坪、贺咀、阳渠、王渠、孟洼等一批农村党支部被省市委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其中麻地坪村被省委授予“旗臶工程”示范村。2007年上半年,全县农村党支部中,已达到“五个好”的村党支部达120个,占到全县村总数的60%。通过抓班子,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强化了农村党员领导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使村“两委”会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建队伍,开展“三培养”活动(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和支部委员联系发展党员制度,建好村级后备干部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两支队伍。目前,张培贵、王星强、尚好前等被市委授予党员致富带头人,其中张培贵、王星强被省委授予党员致富带头人。2007年上半年,全县培养农村入党积极分子414名,纳新党员188名。

(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实现高标准、规范化。

光盘,发放各村党支部组织学习,同时,我们还安排了36名村干部到发达省、市参观学习。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增强了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二是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实用技术培训。主要采取现场咨询、课堂培训、田间指导、上门服务、放映专题片等形式,对农村党员进行培训。上半年,共计培训15500多人(次),发放学习资料3万册(份、套)。同时,还选送40余名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到各类大专院进行为期1-3个月的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党员的综合素质和科技致富的本领。三是积极开展党员电化教育。今年,我县多渠道筹措资金,投资30余万元,对34个重点村的电教设施进行了达标配备,全部实现了“三机一仪一柜”配备标准,并计划于10月底开通远程网络教育。目前,全县各村级党组织通过电化教育累计培训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产业户1.7万余人(次),广大农村青壮年党员通过电化教育基本掌握1-2门实用技能。

(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81元,比2005年净增211元,增幅达9.3%。2007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各

张培贵、王星强、尚好前等。从而以扶大户、强好村为支撑,提升全县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水平,力争三年内,使全县85%以上的村党组织达到“五个好”标准要求,其中综合示范乡村党组织分别达到70%和80%,新建党建综合示范基地120处(个),使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达到2000户。此外,还要坚持每年评选命名一批“好书记”、“红都先锋”,用先进典型引导和带动全县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二)配齐配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扎实做好后进村的整顿建设工作。紧扣“五个好”目标,狠抓乡镇党委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政治坚定、务实创新、勤政廉政、运转协调、民主和谐”的要求,建好乡镇党委班子,选好配强村党组织班子。一是要按照“人要公道、威信要高、能力要强、甘于奉献”的标准,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用一个好书记,带出一个好班子,带活一个好村子。二是要大胆探索支部书记选任的好路子,逐步推行村支书、主任一肩挑,从机关选派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注重从优秀青年和妇女中发展党员,从优秀年轻党员和党员中的能人培养选拔村干部,1建工作联系点,制定出台了《志丹县党员县级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夯实了责任,全县29名党员县级领导每人包1个乡镇,联系一个村,包1户贫困户,联系1个产业户。按照把党建联系点建成各项工作示范点的要求,要求每名党员县级领导每年到联系点不少于6次,驻村指导不少于10天,开展调研,参加联系点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并选派了29名熟悉党务工作、爱岗敬业、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担任联络员,具体指导、协调党建联系点工作。实行党员县级领导党建联系点工作制度以来,全体党员县级领导能够坚持每月到点一次,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帮助村上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存在问题。目前,党员县级领导共为联系点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60余件,办实事好事共计130多件(个),形成各类调研文章10余篇,有效地推动了联系点的各项工作。

在“双包双联”工作方面,我们坚持把“双包双联”送温暖、解难题活动作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一项长效机制,长期坚持,一以贯之。抽调108个县级部门单位抓108

(四)不断深化发展党员承诺制,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认真总结和推广党员承诺制的做法和经验,着力在兑现上下功夫,在创新上求突破,特别是在长效机制的落实上出实招、见实效。按照县委提出的“四个结合”和“六诺”程序要求,上半年,全县农村党组织、党员共承诺事项8863件(个),目前,已兑现落实事项4987件(个)。

(五)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今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大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是与县广播电视台合作,开办了“红都党旗红”专栏,制作了8期高质量、高水平的电教专题片,其中《群山沸腾党旗红》在市电视台播放,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在县委报刊《志丹通讯》开设了“红都先锋”栏目,宣传和报道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用身边的事教育引导身边的人,示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二是“七一”前夕,县委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6周年表彰大会。列支专项奖金22.8万元,对在全县三个文明建设和带领全县人民致富奔小康进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五个好”乡村党组织、党员致富带头人,先进党支部、优秀

5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入手,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审慎地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同时,要严格党纪,疏通“出口”,要积极探索改善和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和新办法,抓好党员的日常管理。四是要进一步夯实全县各级党组织抓农村党建工作的责任。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党的农村基层政治建设在全县农村工作中的统领地位和先导作用的认识,做到“四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领导指导到位,工作部署到位,督促检查到位。认真落实党委书记问责制,支部(总支)书记考核制,严格实行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五是要明析工作职责,加大宣传力度。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实施,要继续在县有线电视台、志丹通讯、志丹工作开设“红都党旗红”党建专栏,经常性地宣传报道全县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型,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形成声势。六是加强督查考核和指导。必须做到有布臵、有检查、有落实,才能有成效。要坚持经常性的检查指导与督促考核,把督查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委成员、党务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2.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调研分析 篇二

史遗留问题和新产生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导致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各种社会利益矛盾突出而且尖锐。部分民营企业、国有、集体转制后的股份制或其它类型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片面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导致重特大恶性事故不断发生。从我盟看,安全生产工作有下列缺陷,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我盟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我国目前的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主要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全面支持”的工作格局,其实质:一是政府部门的监管要加强;二是企业内部广大职工群众全员参与监督的机制要完善。贯彻好此方针,安全生产就能出现好局面,但我盟现状恰恰是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出了毛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各级政府仅仅依靠政府安监部门来围追堵截、严防死守,却不注重企业内部广大职工参与的群防群治,不是用疏导的办法搞好预防,各级安监部门都象救火队,哪里出问题了、才抢救、查原因、处理后事、惩罚相关责任人,如此循环往复,只能防标不能治本。

(二)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在企业内部,搞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主体是广大职工群众,其有效载体是企业的各级工会组织。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1985年下发的“三个条例”即《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委员会工作条例》、《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的具体要求,很长一段时间,企业各级工会组织在企业党委、行政的支持下,投入很大精力编织了一个完善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络,企业有工会直接领导下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车间班组有专兼职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和小组检查员,这些组织和专兼职人员在企业的各个岗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进行了有效的监督管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目前全盟绝大部分国有、集体企业都已解体或转制,另外催生了大量的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它所有制企业。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转型期,原来企业的安全监督网络基本瓦解,新的监督体系又没有建立或完善,这就给全盟安全生产 带来极大隐患,造成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有增无减。从近几年企业事故案例分析,出现重特大事故的企业绝大部分未建工会或工会组织内部安全监督网络不健全。另外,一些转制前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十分健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转制过程中或转制后也放松了自我约束,把过去行之有效的内部安全生产监督网络体系束之高阁,结果 形成事故隐患。

(三)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据工会内部不完全统计,现全盟680余户相对稳定的个体民营企业中,按照《工会法》及《工会章程》规定组建工会的不足三分之一;全盟规模以上174户工业企业中按规定组建工会的不足半数。由于基层工会组织不健全,企业内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就无法顺利开展,相应的厂务公开制度也在这些企业无法贯彻实施,但以上这些制度的建立完善恰恰是企业职工约束厂长经理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有效途径。由于企业无工会组织,也使各级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与厂方签订集体合同制度无法实施,而集体合同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保证职工劳动生产安全的约定。

二、抓好我盟安全生产领域的主要工作

鉴于以上存在问题,建议行署及有关职能部门在企业安全生产领域应抓好企业内部的“群防群治”,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出台相关文件。协调有关部门,督促协助盟旗两级工会抓紧企业基层工会的组建工作,至年底争取组建率达80%。同时在企业内部应加强劳动保护监督网络建设,推动安全生产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工会都要建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有专兼职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和小组检查员。

(二)要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与同级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安全生产及情况,制订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建立和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由工会、劳动保障部门及安监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康杯”竞赛等项活动。

(三)要建立安全生产 管理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开展“安全好矿长、安全好队长、安全好职工”为主要内容的“三好”评选活动,用典型引路、树模范人物,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职工代表安全视察、群监网上岗抽查等保障机制的积极作用。

3.抓好生产发展 搞活农村经济调研文章 篇三

武冈市政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谭文

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我市实施“四大战略”,“三农”阔步前进,同时带动了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延伸发展,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正朝着打造“五个武冈”的目标又好又快地发展。这些成效,就有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功劳。因而,越是取得初步成效,就越要巩固和扩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成果。如何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必须找准问题,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措施,寻求新的突破口。笔者在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有些肤浅的思考,感觉关键在于力破“四难”。

一、武冈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四难”及原因分析 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工作,强化了政务服务机制,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开展了“五小”非公有制企业整治;同时,通过行风评议、作风建设、创先争优等活动,进一步狠抓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工作,打造人民满意的武冈。但取得的成效还不够理想,突出表现在对外来客商的吸引过力还是不够,真正落实的投资项目还不太多,一些意向性项目落实难,因此发展推动力不足。愚以为,以下“四难”不容忽视:

一是干部思想转变难。受去年血铅超标、“12.15”事件以及系列干部违纪被查处等因素的影响,在干部中出现畏难和怕染麻烦、及怕担责任、怕受处分的思想,诸事不敢为,导致重说轻干,图四平八稳,作风不实。笔者就曾在工作中碰到过一林姓老板,本来打算在武冈投资3000万办厂,结果就是在审批中由于少数部门的干部怕事,太过“谨慎”,导致林老板误认为发展环境不优而另寻它地。主要原因:一些干部认为只要不影响自个,经济发展与否是领导的事,是市委市政府的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在如何搞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认识上就有问题,在服务行为上就表现有欠缺;发展信心严重不足,认为武冈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不足,对难度大的招商引资的项目认为不现实,怕出问题,怕担责任;同时,在十分讲究人际关系的情况下,干多干少没有区别,干和不干也没有区别,干要出了问题,反而吃亏,因而干部底气不足,缺乏进取精神。

二是公开承诺兑现难。当前,全市上下在政务公开、作风建设、创先争优方面都有承诺,制订承诺之风蔚然兴起,但真正能兑现、落到实处的却不是很多,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有的部门单位作出承诺后,由于有关工作协调不到位或者超出主管部门法规范围后,执行中无法兑现当初的承诺;或对一些外来投资项目,签订合同、协议作出承诺后,由于事先对项目论证不足,对一些政策法规考虑不周,难以落实,项目协议无法执行,实际形成单方毁约。比如有些项目建设开工难,或多或少地与上述问题有关。

三是办事效率提升难。部门多、层次多、环节多、关系多、难办事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今年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目的是解决部门单位和干部作风十大突出问题,但由于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督惩戒机制,相关职能部门之间也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工作协调服务机制,优惠政策难以得到很好执行和落实。主要原因:一些部门单位仍然存在特权思想;一些部门单位仍然存在官僚作风;一些部门单位的利益驱动思想严重。比如,往往在涉及审批权利、处罚收费等问题时,部门之间“当仁不让”,纷纷插手,应该履行服务义务时部门之间“互相谦让”,相互推诿,敷衍了事,这就是 “见利忘义”的表现,严重缺乏服务发展大局的意识。

四是监管体系落实难。虽然我市一直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制约,还没有建立一整套成熟的部门之间工作协调机制,也没有建立一套管理完善、操作具体的监督惩戒机制,往往在出现问题,追究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时,对不作为、乱作为往往“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了了之。

二、进一步优化武冈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措施

根据外来投资企业、个体工商户代表反映的情况和相关部门单位座谈交流的意见、建议,借鉴先进县市的经验,结合目前我市实际,解决好“四难”,进一步优化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笔者认为关键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强措施、抓落实、见成效。

1.培育干部五种意识。针对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笔者认为应在干部教育管理上,突出五种意识的培育。一是培育科学发展意识。打造幸福武冈,关键在于让群众得实惠,这离不开科学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际上就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要让全市广大干部真正认识到,加快武冈发展,关键在“项目兴市”,抓好项目的关键在招商,招好商的关键在环境优化,这样才能提高武冈的发展竞争力。二是培育创新进取意识。打造富庶武冈,关键在于集中精力谋发展,加快后发赶超。要让全市广大干部意识到,发展在于开动脑筋、百花齐放,关键在于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服务意识,使全市干部真正投身招商引资,通过外来项目、资本的进入延伸壮大产业,带动武冈发展,尽快将武冈的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三是培育稳中求进意识。打造平安武冈,实际上是稳中求进。在我市来说,做好当前稳定工作,特别要注重整治经济秩序、歪风邪气。如果经济秩序混乱,歪风邪气盛行,必然造成社会不和谐、不稳定,也无从谈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四是培育顾全大局意识。打造和谐武冈,关键在党员干部是否能驾驭大局,从优化环境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治理腐败。优化发展环境,目的就是规范职能部门服务行为、执法行为,切实解决好“三乱”和“吃拿卡要”问题,从源头治理腐败,保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培育真诚守信意识。打造诚信武冈,关键在于干部带头真诚守信。加快武冈经济发展,造福一方百姓,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安定有序的武冈,让外

来客商感到在武冈创业安全,政府讲信用,合法权益有保障,投资有回报。

2.落实五项长效机制。一是全面落实企业项目审批全程代办制。凡到我市投资的项目,一律由政务中心代办,外来客商只进政务中心一家门。要尽快建立政务中心与各部门单位审批机构的项目代办联系协调制度,加强有关部门配合,切实帮助外来客商完成项目行政审批、核准、登记等行政许可事项。要实行一个项目一个档案,按月报市委、市政府。工作考核主要看单位办项目多少,审批花多少时间。二是落实企业税费统收统管机制。按照“企业申报、依法定费、部门开票、自主缴纳、财政结算、分头划拨”的原则,对企业非税收入由政务中心进行统收统管,收费项目和标准一年一定,由财政部门牵头负责,相关职能部门等单位配合,收费窗口设在政务中心。三是落实行政行为全面公开机制。要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按政策法规下限收取,分类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凡不公开公布的一律视为乱收费。对行政处罚,也要实行公开听证,由市法制办牵头,职能部门等参与。除涉及假冒伪劣、重大安全责任和群众生命财产的违法行为外,听证工作定期举行。四是落实企业服务领导责任机制。对重点企业、重点工程,实行市领导、市直部门挂牌联系服务。对市内规模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和重点工程,分行业和工程类别由市分管联系领导挂牌联系,职能部门派一名副科以上干部专门协助服务,帮助协调工作。公安派出所同时派警进驻,负

责治安服务工作。五是落实服务部门工作三评机制。三评,即自我评价、领导点评、群众评议。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部门公开承诺和制度落实为重点,把干部作风评议与部门工作评议结合起来,由市纠风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一年一次,公开三评结果,对评议得分后三名和连续二年民主评议得分在后三名的部门和主要领导实行黄牌警告、诫免谈话和岗位调整处理。

3.加强窗口单位管理。一要抓好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作为环境优化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项目审批全程代办服务“一条龙”、收费“一张票”的原则,要求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按时间要求、办理程序、制度纪律上班工作,正确行使职权。加强对进驻服务中心的部门单位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保证窗口服务优质高效。二要打造满意型服务窗口。创规范管理型服务窗口,严格执行《武冈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分中心管理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办事窗口工作人员行为守则》、《窗口工作人员文明用语》等相关规章制度,并制订严格的考勤考核细则,按月奖惩兑现,通报情况;创廉洁高效型服务窗口,改进行政审批管理办证流程,实行办事服务“六公开”,设置政务公开栏、行风监督卡、监督台、服务意见簿,定期检查服务质量;创便民利民型服务窗口,各办事大厅为办事群众发放“便民手册”、“办事一卡通”、“服务联系卡”,添置“便民雨伞”、报刊架等服务设施,方便群众办事。同时,要创优质服务品牌,定期评选“红旗窗口”、“红旗分中心”和“党员先锋

岗”、“服务明星”等岗位,平时要推行“预约办件服务”、“特殊群体上门服务”、“企业全程代办服务”、“并联审批服务”等多种品牌,使办事对象满意。

4.强化三项监督措施。一要加强民主监督。要求人大、政协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监督的重要内容,定期听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环境优化工作进行视察、调研、检查、评议。对执法违法、司法不公等问题实行重点监督,及时反映,督促整改。每年组织一次有企业法人、外商代表、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民主测评活动,对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的部门进行民主测评,对测评满意率在80%以下的给予黄牌警告、取消当年评先选优资格。二要加强社会监督。在市优化办设立举报信箱、投诉电话,认真接受企业和群众的投诉,对他们提供的情况和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反馈报告。三要加强舆论监督。网络、电视、广播、武冈通讯等媒体要把优化环境作为宣传报道的重点,开辟专栏和专版,对影响环境建设、损害企业和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件,及时暴光,跟踪报道,为优化发展环境服务。

4.新农村建设调研文章 篇四

——胡宅垄村发展现状的对策及思考

根据“蹲点调研谋开局,服务基层促发展”专项行动要求,在4月6日至12日到胡宅垄村进行了蹲点调研。通过活动,对该村近几年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今后发展方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胡宅垄村地处武义、永康交界,有4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134人,山林面积6743亩,耕地面积1234亩。2001年以来,该村先后出让700余亩土地用于工业开发,成功引进58家企业,目前与村相连的胡宅垄工业区已初具规模。依托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该村多渠道寻找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全方位发展工业区配套服务,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道路。2010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5512元。

一、发展现状

(一)工业经济发展,助推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

由于村庄紧邻工业区,招工信息及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近几年,到工业区就近打工和在工业区及至本村开设餐饮、网吧、旅馆、超市等相关配套设施已经成为当地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粗略统计,2011年胡宅垄村有40%的劳动力到工业区打工,40%的劳动力以提供娱乐休闲场所或住房出租等相关服务业取得收入,20%的劳动力在家从事农业劳作。

(二)工业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逐渐加大,胡宅垄村也适时抓住了发展机遇。该村将村级建设规划与工业区发展规划相衔接,以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后勤服务为目标,大力实施村庄绿化、亮化、硬化等新农村建设工程,鼓励通过参与园区村配套服务供给,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三)工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由于胡宅垄村所处的特殊地理位臵,该村农民就近从事非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村结合我们正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每年拔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购买工业技术类书籍,提高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工作的职业技能。

二、存在问题

(一)干部思想观念有待提高

当前,村级组织集体经济薄弱,少数干部缺少改革发展的眼光,“等、靠、要”思想严重。村自主筹资能力弱,一些基础性配套工程缺少资金启动,只能暂时搁臵。

(二)新农村建设有待完善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的村庄规划还不够完善,园区村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格局。各种配套服务仍以小户经营为主,整体档次低、经营水平不高,部分涉及群众生活质量的产品监管不严等。

(三)农民增收渠道有待拓宽

由于工业开发,胡宅垄土地已面临紧缺的问题,有个生产队人均土地面积已降至0.3亩。村民大多数依靠外出务工、出租房产、农业劳作取得收入,收入渠道相对单一。通过外出务工获得知识、技术和资金,进而发展壮大的案例少,没有形成产业带动效应。

三、解决思路

(一)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完善新农村建设长远规划

一个地方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以一时的得失来考量。这就要求我们在村庄建设等各项事务中,抛弃各种守旧的思想和成见,以一种做大事、成大局的博大胸怀,投放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去。要制定完善新农村建设长远规划,提升园区村配套服务能力,使之更符合园区村的发展实际。

(二)进一步拓宽发展方式,壮大村级组织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要彻底改变原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拓宽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提高村留地及其他村级实体经济效益。以国家补助、集体自筹、村民集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大力提高村自主发展的能力。要增强村集体组织向园区企业提供优质配套服务的水平,大力推行规范化管理、长效化建设,促使企业和园区村实现双赢。

(三)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增加农民自主创业的热情

5.抓好生产发展 搞活农村经济调研文章 篇五

‘两个加快’”提供服务和保障

会同交警大队梁高中

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既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管理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吸引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的重要条件之一。公安交警部门作为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作为一支构建和谐道路交通环境的主力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障道路平安畅通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责任。在全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两个加快”的大环境下,公安交警部门应进一步统一思想,务实苦干,全力维护道路交通安全,服从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正视交通安全工作现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的自觉性

近年来,公安交警部门以“压事故、保畅通”为目标,加强路面交通秩序整顿,强化驾驶人及车辆的源头管理,深化交通安全社会宣传,有效地推动了交通安全管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交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动车总量大幅增长与警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全县机动车和驾驶人总量成倍增加,而同期公安交警警力却未能得到相应增加,警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2009年,全县机动车总量1.2万辆,到2012年已达2.6万辆,三年间增长117%;2009年,全县驾驶人5万人,到2012年已达8万人,三年增长了60%。就交警警力而言,2009年到2012年三年中增加不足15%。警力不足的问题造成了路面管控不到位。

(二)科技运用和管理水平不高。近年来,交通科技运用 1

和管理水平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除了城区与城郊外,境内国、省道和县乡道路交通科技运用管理水平仍然是空白,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如何实现向科技要警力、向管理要警力,更好的服务会同建设是新时期公安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的严重课题。

(三)农村道路和人口分散,管理难度大。农村地区人口分散,道路线长面广,难以实现集中管理,部分地区存在管理“死角”和“盲区”,无牌无证上路、超载滥载、非客运车辆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现象屡见不鲜,加上部分路段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路等级低、路窄弯急等原因,给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带来压力和困难。

二、围绕经济发展,更新交通管理理念。随着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和群众法律法规意识的不断提高,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原有的旧模式、旧思想、旧观念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更新理念,准确把握和找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更直接、更主动、更高效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一)树立“交通事故减少就是最好的服务”意识。交通管理工作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维护路面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地方经济建设创建更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要把预防和减少事故作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牢固树立“交通事故减少就是最好的服务”意识,立足实际,客观评价和科学分析全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所面临的交通安全形势,充分发挥交警在事故预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主动、积极、创造性地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其次,要抓住路面管理这个主战场,不断强化公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公安交警部门要定期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事故形势,切实制定预防对策。既要根据辖区实际,认真排查事故多发路段和安全隐患点段,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

案,加大对事故隐患治理督促监管力度,切实消除事故隐患,不断增强道路安全管理能力。此外,公安交警部门还要对一个阶段交通流量或者季节性变化特点情况及时分析研判辖区道路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行为发生规律和特点,切实开展诸如:重点整治超速行驶、客车超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违法停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各类集中(或专项)整治行动,全力遏制和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

(二)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公安交警队伍是公安机关所有警种中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多、联系最紧密的一支队伍,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公安机关的形象,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威信,不仅影响本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直接影响到外来投资者、消费者的信心和兴趣。所以我们要坚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谐稳定人民共享,把保护好、维护好、发展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终极追求,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要深入开展社会主法治理念教育,坚持对法律负责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要切实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努力提升执法形象。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实行“柔性”的人性化管理,真正融法、理、情于一体,注重人文关怀,以教育为先,增加教育量,减少罚款量,将“刚性”的法律法规,用“人性化”的手段来文明执行。要做到文明执勤,加强教育和引导,不简单粗暴训斥,做到“带着深厚感情去执法,换位思考来管理”,把公安交警变成城市的名片,把处理案件的过程变为宣传法律法规和群众自我教育的过程,着力提升执法的文明度,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努力拓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空间。

(三)树立改革创新理念。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公安交警工作发展,大力克服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动态环境中把握交通规律特点,从丰富生动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总结经验,不断发展警务理论,大胆推动警务创新,努力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理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三、改进工作策略方法,提升服务发展效能。

(一)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交警工作的根基,也是全面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为经济建设创建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有效途径。当前,全县四个农村交警中队仍然是借居在大队机关办公,给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与接处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要以基础工作信息化、实战化、规范化为目标,以创“平安畅通县区”为载体,大力夯实各项基础防范工作,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充实基层警力,缓解基层警力不足的问题。要加快农村中队营房建设,切实改变农村交警中队无办公场地的现状,着力改善农村交警中队的办公条件和待遇,推动民警沉得下、留得住、干得好,积极履行为公安交通管理职责任务。

(二)要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机动车驾驶员数量大幅攀升,交通管理日益复杂,特别是在警力普遍不足的情况下,经验型、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交通管理的需要,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是做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和趋势。实践也证明,全县在城郊小寨村、洒口村、水坪溪三处开通了电子卡口工程以来,对打击超速违法行为和其他刑事案件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科技强警战略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要防止贪大求洋、搞大而全,要注重科技资源的综合利用,要突出应用,重视科技人才,抓住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健全和完善科技人才队

伍管理机制,提高公安交警队伍的科技素质和应用水平。

(三)要改进工作作风,注重管理方式。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进一步提高民警的思想素质,增强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群众需求的意识。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解决群众的困难,在执法工作中坚持说服教育,以理服人,坚决杜绝暴力执法、野蛮执法的现象。开辟群众投诉或建议的“绿色通道”,广纳群言,使交警执法工作贴近民情,合民意,顺民心。要深入基层,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关心群众生活,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多办、办好让群众直接受益的事。

(四)要强化宣传,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一是确保“五进”宣传工作的持续性,把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的交通安全宣传模式作为宣传工作的基本模式。通过创建交通安全文明社区、学校、乡村、单位,树立群众遵守交通法光荣,违反交通法害人害己的观念。通过与学校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在学生中深入开展交通法律、法规宣传,将遵规守法观念从小植根于其心灵。鼓励青少年学生利用节假日走出课堂,争当小交警,通过以“小手”牵“大手”,以“小人”感化“大人”的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加强执法宣传力度。对违反交通法的单位和个人,在给予必要处罚的同时,通过教育,以理动人、以法服人,使其深刻认识到违法、违纪的危害性,降低重犯率和累犯率。三是加强队伍形象宣传,密切警民关系。要通过争先创优、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公安交巡警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五)要规范管理,将依法行政作为交警工作制胜的法宝。保持队伍旺盛的战斗力,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规范管理。

规范管理关键就是加强队伍制度建设。加强对交警的制度约束,促进交警工作依法、规范、有序、高效运行。窗口单位要积极推行“阳光作业、一站式服务”办公模式,提高办事效率。健全服务公示、服务承诺和限时服务制度,完善警务公开体系,提高依法办事的透明度,强化执法质量管理,教育、引导民警由“他为”、“他律”转向“自为”、“自律”,真正实现以制度管人、以规范管事。同时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督察制度和责任追究监督机制,把制度的规范性、程序的严密性和纪律的约束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广大民警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6.我县物业管理发展情况调研文章 篇六

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1、小区基本情况:截止目前,该县建成居住小区57个(有的小区只有单独两三幢房子),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其中,有专门物业管理入住的小区仅8个,其他的小区无专门物业管理或以自我管理为主,涉及房屋150幢,面积约60万平方米,占全部小区的75%;全县小区按照程序已经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有2个。

2、物业企业基本情况:目前,全县具备企业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共3家,即**县恒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嘉苑物业公司和阳光物业管理公司。恒顺物业管理公司隶属县房产管理局;嘉苑物业公司的业务也是刚刚开始,管理的泰安嘉苑小区业主大多没有入驻;阳光物业管理公司尚未开展物业管理业务。另有佳洁物业管理公司注册在许昌,但管理的物业是该县的盛华小区。

3、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全县物业管理从业人员40人。有建设部门颁发物业管理上岗证的管理人员有20人。

二、问题与不足

1、物业管理费及维修基金收缴难。业主对权利义务的认识不对称,部分居民自觉缴纳物业管理费的意识差,有的居民以服务质量差等由拒绝交费,甚至带来多户都不交的连锁反应;有的自己不交物业管理费,还劝别人也不要交。有的小区住户长年在外,除节假日、春节回来,其余时间不在家,收取物业管理费时业主很难接受。更有甚者,没有任何理由,就想“搭车消费”,物业管理企业收的物业费越来越少,管理服务质量自然下降,业主会更加不满意,从而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在维修基金方面,按照规定业主在购买房屋时,应随房款缴纳2%的房屋维修基金,该基金专款专用。就目前情况,我县开发商都未收取这部分基金,且业主也不理解,这为今后商品房的维修增加了困难,无疑会形成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的矛盾。

2、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难。在《物业管理条例》中,业主大会制度被列为一项基本制度,业主大会是全体业主的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作为产权人和物业使用人的业主是小区真正的主人,管理好小区应该是全体业主的共同愿望,所以物业管理不是物业管理企业一方的事,而是全体业主的事,业主应通过业主大会这一渠道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参与到小区管理中去。但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小区的业主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大多小区住户来自不同单位,素质不一,抱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很多小区业主主人翁意识不强,对召开业主大会,参与物业管理不积极、不主动。即使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也是流于形式。如我县的小区只有2个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实际情况形同虚设,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业主委员会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自治管理。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因缺少沟通而无法解决,为小区物业管理和发展带来隐患。

3、旧住宅区居住条件有待提高。绝大部分旧住宅在建设之初,在规划设计上标准比较低,建筑质量较差,小区配套设施不全。特别是安全防范设施匮乏,大多是敞开“不设防”住宅小区,无法实行封闭管理,小区环境秩序混乱,治安案件时有发生,这与新建小区差别较大,与住户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在旧住宅全面推行物业管理,还不具备条件,还需要对旧住宅进行不同程度的整治。

4、开发商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有的开发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建设无规划,权证办不出,这类住宅建造至今已有10多年,绝大部分都处在无人管理状况,房屋多年失修,小区脏、乱、差,居住在这些房屋的居民意见、矛盾很大,不断有人向有关部门反映、投诉,信访投诉时常不断,不安定、不安全的因素较为突出。个别新建小区交付使用条件模糊,对交付使用环节缺乏有效监督,一些项目交付使用时往往绿化、道路等配套设施尚未完善,业主未得到承诺利益,引发物业服务收费矛盾。有的开发商侵占和出售配套公用设施所谓“使用权”,侵害了业主利益,留下了隐患。

5、物业管理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物业管理企业员工缺乏客户至上意识,对业主的正当要求不能满足,更谈不上主动帮助业主排忧解难。特别是由于物业企业造成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直接影响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二是物业管理企业缺乏专业人员。若维修不及时、不到位都会使业主对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质量产生怀疑,甚至出现矛盾。三是物业管理企业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对在管理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能推卸责任就推托,易引起业主和物业公司的矛盾。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大相关法规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宣传《物业管理条例》,让广大业主不但了解物业管理对小区环境的重要性,也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充分行使自己作为物业主人的权利。同时使物业管理企业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更好地在法律和合同范围内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使物业小区形成业主要服务,物业管理企业提供服务的互补状态。

2、加快业

主大会制度规范化进程。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成立业主大会,公开选举业主委员会。经选举产生的业主委员会要热心公益事业,对这项工作有足够的热情,能够在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之间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及时将业主意愿反映给物业管理企业,在遇有业主因开发商遗留问题不交物业费时及时向业主解释,消除二者间误会分歧,使小区物业管理在和谐的氛围中正常运行。

3、尽快出台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等级标准。由于各地物业管理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物业管理条例》将一部分具体法规、规章的制定权交给地方,各地应根据物业管理实际,制定出台实施细则,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操作性强的法律依据。按照“分等定级、质价相符”的原则制定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等级标准,同质同价,质高价高,不同等级,价格不同,服务内容和质量也不同。由小区业主大会根据需要讨论决定选择具体服务标准,并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不搞服务不足,也不搞服务过剩。物业管理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提供服务,业主按时足额交纳物业费,物业管理企业定期公布费用收支账目,让业主明白消费,避免双方因费用问题产生怀疑。

4、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物业管理收费机制。目前我县小区的物业管理收费标准采取政府指定价和指导价的标准收费,由于小区户数收费低,新建小区入驻率低等原因,使物业管理企业入不敷出,或收支基本持平,致使物业管理企业积极性不高。因此,要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物业管理收费机制和尽快形成“以质论价、质价相符、合同约定”的收费体系,逐步提高物业服务收费标准,确保该行业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7.抓好生产发展 搞活农村经济调研文章 篇七

2010年10月中旬,县政协医药卫生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靖安县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农村卫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不断强化农村卫生工作,加大了投入力度。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和防保网络逐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重大疾病控制和地方病防治、妇幼保健工作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农村卫生工作整体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当前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卫生人才匮乏,医疗技术水平落后,基础设施还不健全。

(一)农村卫技人员队伍素质较低。一是乡镇卫生院高学历人员、业务骨干、农村实用中初级卫生技术人员奇缺。全县乡镇卫生院100余名正式职工中,本科学历目前没有,大专以上学历不足10人。有部分卫生院只有1-2名执业医师在支撑局面,与此同时,多数乡镇卫生院的工作岗位被低学历甚至非专业技术人员占据,严重制约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乡村医生绝大部分都是靖安卫校毕业,数量不少、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总体而言,在乡村医生中普遍存在医疗技术水平低,专业知识结构老化,行医行为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较多的违规现象,存在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

(二)农村医疗技术水平落后。农村卫生人才缺乏导致部分医疗设备闲置,业务难以正常开展,满足不了农村农民群众的医疗需-1-

求。目前乡镇卫生院仍只能提供内科常见病以及外科清创缝合、外伤简单包扎等极为狭窄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开展接生的只有中源、高湖两所卫生院。外科手术、五官科等乡镇卫生院普遍不能开展。而村卫生所只能看看发烧、感冒病,医疗技术水平已严重滞后。

二、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呢?我们认为,应从这么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政府责任,健全投入机制。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应当作为政府重要的公共服务项目,坚持以公益性为主,确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把财政支持的重点调整到支持公共卫生、预防保健、人员培训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上来。

(二)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确立乡镇卫生院在农村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解决农村卫生服务监督与管理缺位的矛盾。建立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分层经营、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服务体系,加强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提高乡村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合理布局,统一规划,优化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制定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在明确了农村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确定其规模、职能和布局,以及重要改造建设项目和投

资规模的同时。还要明确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分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技术中心作用,提高解决危重、疑难病症的诊断治疗能力,落实对农村卫生技术指导的责任,担负起培训农村卫生人才的职责,承担农村卫生机构的转诊服务功能。乡镇卫生院还要担负起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职责,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使之能够为农民提供安全、方便的常见伤病诊治服务,并承担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基础任务。通过有序的进退、合理撤并,调整布局,集中有限的资金、设备和人才资源用于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使有限卫生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四)加强对村医的管理和培训。严格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的要求,强化乡村医生队伍管理和培训。对乡村医生进行岗前业务培训和考核,取得上岗资格并依法注册后方可从事医疗服务行为。卫生行政部门不定期地组织乡村医生参加省、市、县举办的业务培训班,以便不断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

(五)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一是要定向培养适用人才,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机构的在职或离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二是统筹兼顾各类人才培养。既要努力建设掌握高新技术、拥有尖端技能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又要注重建设面向基层服务、掌握适宜农村医药卫生技术的人才队伍。不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创新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造力发挥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三是要强化继续教育制

度,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规定农村卫生院工作人员及乡村医生每年必须要参加一定时间的脱产业务培训,培训时间未满或考试不合格的,要采取一定的制约措施。

8.抓好生产发展 搞活农村经济调研文章 篇八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环境污染使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避免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处于真空状态,是实现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现就本人调研情况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一是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造成污染。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农民越来越重化肥的使用,而轻有机肥使用。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农业系统的生态平衡带来严重破坏,化肥中的废氮流失到农田之外,会使湖泊、池塘、河流等水域生态系统营养化,导致水藻营养过剩,水体缺氧,水中鱼虾死亡。同时被有毒化学药品污染的水难以净化,直接威胁人类饮用水的安全;二是农膜污染。目前农膜覆盖技术在农村得到了广泛应用,农膜覆盖栽培已成为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局部使用量大、部分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农膜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大量薄膜残片在空中漂浮,使大气中固体残留物增加,致使农村的白色

二、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1、发展观念和策略层面上的原因。一些地方存在着单纯的经济观念,片面理解“发展是硬道理”而一味追逐经济指标,造成环保指标在经济指标面前被不屑一顾,环境被置于牺牲品地位。一些地方秉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观念,沾沾自喜于“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选择了“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掠夺型开发的经济发展模式,置环保于不顾。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城市化速度,农村环境成为城市化的“嫁妆”,这样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对立起来,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2、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环保资金投入不足,仍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环境监测、环保执法手段和装备落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3、规划制定难以实施。尽管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还缺乏与之相配套的科学的环保规划,即便制定了规划,由于受资金、人力、物力的限制,导致农村环保力量不够,规划也难以实施。

4、不良习惯难以改善。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很多人养成了许多

工生态设计。建立防灾减灾的监测预警系统,从源头和过程防治化学、生物化学物质的污染。禁止使用高度残留农药和生长激素,改变传统的大量播撒氮肥的习惯,提倡使用以各种农作物生长的小剂量复合肥、有机肥,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平衡施肥、生态农业等农业新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作物,从生产组织上按标准化、无公害化培育更多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进行集约化生产,确保农作物综合利用和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绿色养殖,畜禽养殖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多用天然饲料,养殖污染物治理达标。

3、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健全治理长效机制。我们要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创建力度,健全治理长效机制。目前,靖安县11个乡镇已有60%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一个被命名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创建力度,争取在近年内80%以上的乡镇被命名为省级或国家级的环境优美乡镇。另一方面要健全治理长效机制。各地要成立相关组织,具体负责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辖区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将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各级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把农村的环境保护和建设

法从严,处罚从重”的原则,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杜绝以罚代法的现象发生。

9.抓好企业党建引领经济发展 篇九

--东煜肉制品有限公司第一书记胡志超理论文章

东煜肉制品有限公司党支部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相互协作,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带领支部全体党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公司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保证,为公司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有力促进了公司产、供、销的良性循环,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水平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进步,经济效益逐年攀升。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上项目,依靠“优质、高效、创新、敬业、诚信”的企业精神,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力争到2015年前形成以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业为主,养殖业、饲养业、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物流配送、商业外贸等主业突出、行业配套的大型综合性企业。从而探索出了新时期企业党建的新路子: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一个好的企业,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一个有战斗力的支部,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支部班子。只有好的支部班子,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带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狠抓公司领导班子建设一是抓紧、抓实、抓好班子的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积极开展立足岗位、兴企增效活动。拓展班子成员的知识面,培养班子成员的业务经营能力,班子成员通过各种形式分析市场、调研市场、拓展市场,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立足岗位、兴企增效。严格要求,注重班子成员自我形象的塑造。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在各自分工的工作中尽心尽职,使全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综治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强班子团结。大家都充分认识到班子和、公司兴。我们用好用活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方式,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搞内耗,大 家团结互助,心情舒畅,工作愉快。班子成员和支部成员还多次利用各种会议开展谈心、座谈等活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开诚布公,排找差距,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讲真话、办实事,力求从思想上互相统一,到行动上互相配合,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了合力,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促进了经济增长。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企业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支部领导班子,还要有一支好的队伍,企业经济才能发展。这个队伍的中坚力量就是党员队伍。我通过开展“党员先锋队”、“争创优秀党员”、“争创岗位能手”活动,认真开展先进党员评比,在党员队伍中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在员工队伍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发挥组织引导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企业同样也是如此。针对支部有个别党员直接混同于一般群众,工作不积极、不主动的情况,我们深深感到这不仅仅是一般问题,而是普遍的思想认识和党性观念问题,也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只有抓好政治思想工作,才能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保证公

10.农业发展调研文章 篇十

近几年来,随着中央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某某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到目前为止,我区省市级龙头企业达5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46家。2011年新增的市级龙头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发展迅速。现有140多个。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还不快,水平还不高,规模还不大,效益还不凸显。如何充分发挥我们的区位、资源优势,实现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已成为发展我区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执行不力,效益不明显。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划上,各自为政的多,通盘考虑的少,计划经济的成份多,市场经济的手段少;在主导产业、产品的培育上,顾及眼前利益的多,考虑长远利益的少,对选准的产业没有一以贯之地抓下去;在农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配臵上,盲目实施的多,以市场为导向的少。传统的农业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现有的农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一筐装不完、一车不够装”,难以形成规模、特色,品牌效应不突出。

2、政府扶持力度不大,没有形成发展合力。

一是财政用于农业产业化奖补资金少。这几年向上争取和奖励给某某农业资金不亚于邻县,甚至比邻县多,但真正用于发展农业的资金,特别是扶持农业产业的资金与邻县比差距悬殊。二是农业企业贷款难。农村大部分农业加工企业和种养大户因资金短缺难以做大规模,信贷部门支持力度微弱,阻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三是公共服务力度不大。某某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

防灾减灾能力不强,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四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强,服务力度不大。

3、龙头企业规模小,税收少,带动能力弱。

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上百家,但普遍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农产品初加工多,深加工少,产品单一,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财税贡献少。

4、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利益联结关系不够紧密。由于受传统的小农经济影响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制约,生产集约性较差,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基地规模小,生产方式粗放。全区极少数企业与农户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公司十农户”经营模式外,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企业与农户之间大多还是一种松散的买卖关系,没有形成固定的契约关系或结成利益共同体。

5、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一是服务质量不高。各合作社仅停留在技术、信息服务和产销的层面上,没有真正通过精深加工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二是联合不紧。合作社内部社员之间各自为战,缺乏有效联合,如苗木、花卉、无籽西瓜、南丰蜜桔虽然产品销量不错,但对产品都没有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只是在产前、产中进行了合作,而产后则分散经营,树立不起品牌;三是管理不严。从合作社运作情况来看,只是利用营销大户原有市场优势进行销售,没有组建营销队伍拓展市场,组织管理较松散,社员和农户对合作社的依赖性不强,信任度不高,尚未形成紧密的经济实体。

6、机制体制不活,农业产业化发展较慢。

部门管理机制不活,土地流转机制不畅,农产品基地建不起

来,种粮效益比较低,“一卡通”发放不科学,不种田同样能享受国家惠农政策。农业产业化要求产、供、销各环节协调统一,而现行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职能分散,条块分割,生资供应、技术指导、加工、贮运、销售和资金流通等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各部门的利益关系难以协调一致,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对策和建议

1、选准优势产业,完善落实产业规划。

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农业产业,选准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充分征求、听取专家和有关各方意见,实行民主科学决策,充实完善全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力求形成区域明显、特色突出的产业发展格局。要保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连续性。对选准的产业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一抓到底。我区80年代的烟业产业,90年代的麻绳产业均以失败而告终,而南丰的蜜桔、南城的麻姑米粉、广昌的白莲、金溪的蜜梨等依然红红火火,其主要经验就是对选准的产业要坚定信心,长抓不懈。

2、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保障机制。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建立高规格、强有力的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要用抓工业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和抓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干劲来抓农业产业化。要充实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的力量,强化其职能。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各有关部门在农业产业化工作中的职责,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是要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把农业产业化发展纳入工作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对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乡镇和优秀个人进行奖励,逐步促进并早日实现工业支持农业、农业反哺工业。

三是要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鼓励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

户签订产销合同,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销售等服务,提高订单履约率,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

3、加大扶持力度,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

要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和需要,建立稳定的财政扶持投入机制,逐年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要捆绑农业产业化资金和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放扶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其上规模、上水平。涉农金融部门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降低贷款门槛,拓展质押担保方式,扩大贷款抵押物范围,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提供资金保障。

要加大农业公共服务力度。一要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创新运行机制,保障财政供给,强化公益性推广机构建设,构建服务到位、分工明确、充满活力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二要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大力推广优良优质品种,提高科技含量,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尤其要重点抓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切实提高生猪疫病的防控水平。三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生产技术和更新经营观念。四要继续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充分发挥农技员、科技特派员、科技副乡(镇)长的作用,实现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五要大力提供农村信息化服务。要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服务作用,以手机短信、农民热线等信息服务方式为手段,建立信息发布和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4、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以基地为依托,建设“第一车间”。要立足资源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的生产基地和大户,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力争主导产业规模和档次上新台阶。一要积极发展优质稻

产业。在全区主推3-4个主导品种,指导不同地域的农民选择适用良种。在河埠、腾桥、东馆、嵩湖、桐源、大岗、温泉等乡镇建设常规优质稻基地,重点建设河埠、腾桥、东馆、温泉等绿色大米生产基地。二要优先发展花卉、苗木产。依托316国道方便快捷的货运形成产销链条,加大服务和指导力度,沿316国道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花卉、苗木基地。三要突出发展蔬菜产业。在湖南、文昌、孝桥等城郊区域,重点发展常规蔬菜及外向型蔬菜,形成一批规模相对集中的特色产业块状或带状生产基地,力促农业生产逐步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是以企业为龙头,增强“动力引擎”。要围绕主导产业,聚集多方财力,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整体效益。一要优化重组壮龙头。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科学引导区内大米、中草药加工企业优化重组,整合资源,统一品牌,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江西天顺、苍源、荣裕等一批省级龙头企业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高知名度。二要激活民资建龙头。要树立依靠社会力量发展的理念,多方借力,积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创办龙头企业,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结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有序引导工业、城建领域的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农业。三要招商争资办龙头。要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围绕主导产业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农业招商项目,广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活动,引进有志之士来我区投资开发农业。

三是以品牌为核心,打造“金字招牌”。要把创品牌标准化的生产经营、制度化的质量安全监管、现代化的市场营销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高效精品农业。一要争“绿”。要加快建立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二要创“牌”。要引

导更多的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保护原有的地方特色品牌,创立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优势的新品牌,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要扬“名”。要创新宣传理念和方式,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增加宣传投入,推动龙头企业加大自我宣传力度,积极参加农业博览会、农产品展销会,化“名品”为“名牌”,增加公众对我区优质农产品的认知度。

上一篇:大学生毕业简历评价下一篇:年度建筑工程实体质量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