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分层教学研究报告

2024-12-07

高中分层教学研究报告(精选8篇)

1.高中分层教学研究报告 篇一

微山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负责人单位课 题 类 别学 科 分 类课 题 名 称 课 题 负 责 人课题负责人电话课题负责人邮箱填 表 日 期实施方案

微山县第一中学

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分层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研究

刘文红 二0一二年十一月

*** ***@163.com

高中语文课堂分层教学、小组合作 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从国外看,日、美等发达国家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实行个性化教学,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他们在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方面的研究理论比较丰富。他们的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小班制”个性化教学。

从国内看,我国的教育观念已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到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上来。基础教育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国内对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的研究近几年也多了起来。虽然我们的分层教学、合作学习、探究研究才起步晚,但发展态势迅猛。特别是最近今年,在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研究成为了中等教育学校里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已经不可低估。但由于国情不同,国内的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主要定位在“大班授课制”下的实施。

从我校看,由于种种原因,升入我校的学生基础较差,且参差不齐,并且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也有待于提高。学校谋求发展,大力推行课改活动,“学案导学,高效生态课堂”的模式开展得如火如荼,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们觉得,如果在学校课改的基础上,对班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组织小组进行合作,课改会更有成效。因此,我们教学组确立了《高中语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研究》为研究课题,通过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主动的学习;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⑴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⑵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⑶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拓展学生的学习潜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解决教改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研究学生的差异教学与个性发展的评价问题;研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等问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实施分层教学的载体,有效解决分层教学过程中如何科学调控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行为问题,高效推进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构建适合我校情况的分层施教的操作样式。因此,本课题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对于提高中学阶段的教学质量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改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教授化”的教学策略,形成基于学生学习策略培养的“学习化”的教学策略。本课题研究将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策略研究在理论指导、目标、评价标准及方式、内容、方法等方面提供可选择的新的思路和操作样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分层教学 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完成不同层次的学生任务,能让每个学生都有事作,都能去做,都愿意做。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因而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而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他们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为所有学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1、课题界定:

本课题是属于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范畴,目的是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找到一个教法和学法的高效结合方式,既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与学的效率,又能让学生在课外自主探究。因而又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育研究。而且,本课题重在结合目前的我校的“学案导学,高效生态课室”教学实践和新课改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分层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进行研究,以期让课堂效果最大化。

2、研究依据:

从17世纪中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从此,班级授课制取代了历史悠久的个别化教学。然而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一刀切”的教学形式,妨碍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我国的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理论,孔子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这可以看作是分层教学的前身。长期以来,这项教学原则得以继承和发扬,已成为中国教育的精华。在中国现代各类版

本的《教育学》论著中,论述教学原则必少不了因材施教这一基本教学原则。现代教育学对因材施教涵义的解释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教育。这与分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

在国外,更有许多教育家提出过相关的理论,可以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他的理论强调了学生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原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理论”。维果茨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域转化成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研究方法和步骤

1、研究方法

⑴科学界定,合理分层,确定分层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用科学、准确的数字来界定学生的层次。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确定教学内容。

⑵组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依据分层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教师对学习小组进行精细指导,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

⑶教师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

课堂上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进取。对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努力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

⑷上示范课,出论文集,展示研究成果

经过一个阶段的培养,力争使高中语文课堂分层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能得到有效运用。通过示范课、论文集、汇报会等形式,把研究成果推而广之。

2、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2012年11月: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摸清学生的基础和想法,制定合理的课题方案,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总动员。方案由李东华、徐偌偌、施振红负责,课题主持人刘文红把关。学生动员由张建华、程海防负责。第二阶段 2012年12月:

根据调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对小组作最后调整;由张建华、程海防具体负责。制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课堂操作模式;由李东华、徐偌偌、拖振红具体负责。研讨实验班的总体实验计划和阶段性试验计划,安排课题研究分工内容。由课题主持人刘文

红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统一商定。第三阶段 2013年1月—6月:

组织实施课程实验与研究。实验老师每月写出一篇实验成果和问题分析作为阶段性总结,每两个月撰写一次次阶段性研究报告。负责人为课题组全体成员。第四阶段 2013年9月-12月:

实验老师认真撰写一篇成功的教学案例,并提交一份优秀教学案和导学案。负责人为课题组全体成员。

第五阶段 2014年1月-6月:

完成一堂优秀的成果展示课,由徐偌偌、施振红负责;写出实验班和普通班成绩比较报告,由张建华负责;归类整理各类数据,由李东华、程海防负责。

第六阶段 2014年9月:

结题。对一年半以来的实验过程通过学生问卷、学业成绩比对、学生发展情况总结进行全面评估,最后做出课题研究报告。由课题组主持人刘文红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负责。

六、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本课题是年级教务处指导、协助,语文教研组长具体负责课题实施,语文教研组教学骨干教师担任课题组成员。

2、时间保证。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课题组将制定科学严密的课题管理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研究分析会,不定期召开有关专题评估交流会,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课题研究工作。

3、设备保证。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机房、校园网等电化教育设施,为课题顺利实施提供了完备的硬件设施。

4、政策和经费保证。年级领导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采用年级资助、个人捐助的形式确保本课题的顺利实施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及人员分工

刘文红:课题主持人,全面负责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张建华:主研,负责课题的宣传工作

李东华:主研,负责各类资料的管理和保存工作 徐偌偌:主研,负责课题计划的执行和管理 施振红:主研,负责课题的组织

程海防:主研,负责各类资料的收集和打印

八、参考文献:

吴志宏、郅庭瑾著《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于立新著《分层教学之利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版)丁献著《美国对按能力分班(组)教学效果研究》 , 1990,2

2.高中分层教学研究报告 篇二

1.分层教学概述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突破以往的“无差别化”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 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然后从学生的层次出发, 展开差别化的教学活动。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有多重意义:首先, 就教师的教学活动而言, 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将教学的着眼点从教材内容转移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制订教学方案, 这有助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提升其英语教学水平;其次, 就课程教学而言, 分层教学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层级, 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从自己的实际水平出发, 学到相应的英语知识, 从而强化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最后, 就学生的个人学习与发展而言, 分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提升, 对其长远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2.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2.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首要策略, 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级。 教师在学生分层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 注意分层依据的合理性。 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分层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但在分层过程中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分层依据, 有失偏颇。 合理的分层依据应该包括学习成绩、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多种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科学分层。 第二, 做好分组工作。学生的分层最终是以教学小组的形式出现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层级将其划分为ABC三个小组, A组学生英语基础好, 学习能力强;B组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一般;而C组学生则英语底子较差, 且对英语学习缺乏必要的兴趣。 第三, 注意分层的动态性。 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等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形, 及时调整其学习层次, 比如从C组调整到B组等。

2.2教学分层

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基础, 而教学分层则是分层教学的关键, 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层次出发, 实行差别化的教学, 这种差别化的教学既体现在教学目标上, 更体现在教学内容上。 首先, 就教学目标而言, 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比如A组学生的教学目标以拓展延伸为主, 提升其知识的接受与应用水平, B组学生的教学目标则以打好基础为主, 巩固其对所学知识的接收与理解, C组学生的教学目标则以培养兴趣为主, 激发其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其次, 就教学内容而言, 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 从教学目标出发, 采用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针对C层级的学生, 教师要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其对英语学习的感觉;针对B层级的学生, 教师的要求则主要侧重单词、词组、语法的背诵与记忆, 为其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针对A层级的学生, 教师则要求学生触类旁通, 掌握大纲之外的教学内容。

2.3练习分层

考察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考察来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便更好地展开教学活动。 分层考察则是指教师立足于分层教学的角度, 从学生的学习现状出发, 展开不同层次的考察。高中英语的考察方式主要有两种:作业与考试, 考试是整体性考查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方式, 而作业则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手段。 就以课堂作业而言, 教师可以对A、B、C三个不同层级的学生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 A层学生的考察内容为, 熟练运用课文所学内容进行创造性地表演;B层学生的考察内容为, 紧扣课文内容, 进行角色对话;C层学生的考察内容则为, 熟练掌握课文中的单词, 准确诵读课文。 这种分层的考察, 能够通过契合学生学习能力的作业内容, 让学生在考察中获得成就感, 进而提高其英语学习的兴趣。 就考试而言,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级, 设置A、B、C三套不同的试卷, 每套试卷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4评价分层

教学评价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泛地存在于课堂提问、讨论、练习、考试等多个环节之中, 对于教师教学信息的反馈及学生学习信心的激励都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教学评价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 有些教师严重缺乏评价意识, 不太重视教学评价, 而有些教师在评价中则“一锅端”, 评价词千篇一律, 这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因此, 教师要采取分层评价的方式。比如, 对C层学生, 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寻找其学习中的两点, 予以必要的表扬, 从而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对B层学生则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在指出他们学习中的优点时, 同时为他们找寻提升的方向, 激励他们继续努力;而对A层学生的评价, 则以竞争性评价为主, 引导他们在学习上互相赶超、竞争, 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层次。

3.结语

分层教学对高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强化有多重积极意义, 是教师克服当前的教学弊端, 提高英语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教学方式。 因此, 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分层教学的方法, 并从学生、教学、练习及评价四个角度做好分层教学实施工作。

参考文献

[1]吕鹏飞.高中英语分层教学之理论与实践[J].考试周刊, 2007 (10) :86-87.

3.高中体育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篇三

摘 要: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式,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高中体育分层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层教学;概念;依据;原则;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77-01

一、引言

新课标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关注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同时,由于不同的学生,往往拥有不同的身体素质、运动天赋和运动偏好,在体育运动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分层次教学策略。

二、分层教学的概念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由于受遗传、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个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生理、心理及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掌握能力,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时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设计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实际,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万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并使学生个体得到充分的发展。

2、体育新课程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体育新课程要关注地区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受益。如何落实关注个体差异,是体育教学面临的新问题。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是贯彻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

3、教学原则的要求。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知识与技能水平,有针对性教学。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重要体现。

四、分层教学实施遵循的原则

1、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体质与身体状况的不同去将学生分层分组教学,例如,有的学生身体素质从小就比较弱,承受不了大量的体育运动,那么对于这些学生就要让他们完成基本的锻炼任务,而对于身体素质比较强的学生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在基本的任务完成后再为他们布置新的任务,对于个子比较高的学生鼓励他们发展在篮球、排球方面的能力,而对于个子比较小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发展在短跑、掷铅球等方面的能力,这样的分层教学就是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2、合理性。对于高中体育课教学的合理性原则,主要是指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合理。所谓教学进度合理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讲课速度适中,教学目标之间的差异适中,让学生能够接受教师的教学安排。所谓的教学内容合理是指教师的教学内容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不能够设置学生的年龄段无法接受的体育运动,教学内容也不可以有很大的量。

五、高中体育分层教学实施

1、学生分层。由于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能力、兴趣、动机、学习方式、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均有所不同。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做到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分析学生学情,科学合理进行分层。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性别、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分层分组,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优秀生、普通生、差生、特困生4个层次。

2、教学方案分层。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认真研究学生之间的差距,然后制定适合学生的分层教学方案。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有利于发挥其优势,在不同的领域有适合学生本身的培养目标。为此就要求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过硬,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要做到了如指掌。例如,针对女学生,体育教师可以讲解一些适合女孩子的体育项目;针对男学生,体育教师可以讲解男孩子喜欢的体育项目。使男女学生在体育方面寻找到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教学内容分层。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不尽相同,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必须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区分度。同一类技术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技术水平学生的需要。例如:进行乒乓球教学,在同一堂课中教授同样的发球技术,不同技术水平的学习教学内容却不同,低水平层次的学生学习的是正反手平击发球,中等水平层次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正反手发急球技术,高水平层次的学生则必须掌握不同方向的旋转球技术,同时要求要有一定的角度和旋转力度。这样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层次上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学习乒乓球的信心,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4、教学评价分层。成功教育的宗旨是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其实践的突破是对教学评价的改革,这种特点是激励性分层评价。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公平、客观的评价,致力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兴趣,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六、结束语

总之,分层教学是以学生本身为出发点的个性化教学理念,是一种创新教学的新理念。高中体育教学实行分层教学十分适合当代教育“终身发展”的理念,也有利于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在教学的方法上还不够完善,有待我们继续探索研究。学校方面应当组织教师队伍,针对体育分层教学,深入研究更多的教学方案,为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M].课程·教材·教法,2002(07)

4.高中分层教学研究报告 篇四

1、立项报告不规范

2、没有文献综述

3、研究目标不够明确,研究内容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

4、没有实施步骤

建议不予立项。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1、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选题创新性不够

2、未能体现“信息技术环境下”这一核心研究内容

建议不予立项

中职《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1、对研究现状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选题创新性不够。

2、研究目标和内容更象工作目标,不能体现科研的价值。建议不予立项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1、对研究现状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选题创新性不够。此类课题以往有大量课题成果,应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2、研究目标过大、散,研究内容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

建议修改。

让现代信息技术服务课堂教学,实现高效教学

1、题目不恰当,更像工作汇报

2、对相关研究现状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选题缺乏创新性

3、研究目标太大,与一所学校的研究能力不匹配

4、研究目标指导下,研究内容应是的具体、可操作的。

建议不予立项。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高效教学的研究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内容不符

2、核心概念缺乏界定,“高效教学”提法建议改为“有效教学”

3、研究目标大而空,不具有实施可能性

4、研究内容不匹配。建议不予立项。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目前针对电子白板的研究成果很丰富,报告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和研究不够,未能在以往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有创新性的研究方向。

2、制定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多与以往的研究成果重复,缺乏研究价值。建议不予立项。

网络环境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

1、需界定“网络环境”、“教师专业发展”

2、深入进行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和研究,在以往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选择有创新性的研究方向。

3、研究目标和内容的表述不够专业科学,内容杂乱不清,无关内容多。

建议不予立项。

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中高年级课内拓展阅读研究

1、规范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部分的撰写。修改后同意立项

基于PHP技术的校园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1、科研论文,与立项报告的体例不符

2、“网站的设计与实现”作为课题的研究价值没有体现,创新性不够

建议不予立项

基于个性化学习的信息技术练习活动设计策略研究

1、同意立项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

1、立项报告不规范

2、没有文献综述,选题缺乏创新性

3、研究目标不够明确,研究内容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

建议不予立项。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研究

1、缺少文献综述,选题缺乏创新性

2、研究目标和内容不明确,不具可实施性

建议不予立项

利用图形计算器解决学生学习数学难点问题的研究

1、立项报告不规范

2、没有文献综述,选题缺乏创新性

3、研究目标不够明确,研究内容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

建议不予立项。

5.高中分层教学研究报告 篇五

数学课题组: 李保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课堂改革的需要

为了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目标。在张国民校长的带领下,经过多方学习考察,我们项城二高课堂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双主循环课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数学双主循环课堂在我校已经实行了近两年的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但依然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我们应用着并不是得心应手。分层教学就是其中一个问题,也是双主循环课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因为只有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课堂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才会被肯定。2.办学规模的扩大。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更是参差不齐。全国数学高考平均成绩大速下滑。利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很难保质保量的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怎样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已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急剧解决的课题(我们只有80%左右的学生听课)。怎样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数学课堂?怎样保证他们真的理解相应的数学问题?怎样使他们的数学潜能真的得到激发?因此,我们在双主循环课堂下萌生了“分层、分类”的思想,并在实验中逐步形成对“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客观必然性和科学性的较为系统的认识。3.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双主循环课堂确实能更好地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克服一律化教学要求所带来的弊端。并且通过课堂展示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人人参与课堂不在是一句口号,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变成了主动的探索新知。学生个性、能力、特长都得到展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今天,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将来。看到取得的成绩,老师们从内心里感到高兴。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我们要求编写:“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导学案。这又是分层教学的核心问题。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我们是下了一定工夫的,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如何在大班(79人)教学下实施好分层教学?如何对分层教学的成绩做好评价?我们有必要对其做进一步的实践与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1.深入双主循环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充满激情和传奇,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数学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使学生不仅获得科学知识,同时还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以及表达和展示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双基”的同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也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使之终身受益。

2、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参与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改队伍,培养一批“课改”骨干教师;进一步促进课程发展。使参与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开发新教材,设计适应各层次使用的数学试题题,编写高质量的数学《导学案》。

3、重视点滴积累、深化研究、资料整理和推广应用,使课题研究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有效推动我校双主循环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吸引广大数学教师投身到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来,为我校通过教育科学实验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

三、理论思考

何谓“双主”?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一)概念界定

高中数学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是指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编写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根据难易程度分成A、B、C、D四个等级)的《导学案》,让学生自主预习(完成A级或B级)、不明白的要形成问题(B级或C级)、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后组长要报问题掌握情况数据)、老师讲解点拨、当堂检测、布置下课《导学案》这样一个小循环过程。重点解决好分层教学问题。既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获得丰收。这里,教师的主要角色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理论依据

探究性学习依据的主要理论是源于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提出,知识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每个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我们认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探究性学习,通常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在一定的问题情境背景下,学生可以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主动获得知识。

(2)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动力,而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两者之间的互补与平衡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3)学生和教师是教学活动中能动的角色和要素,师生关系是互为主体、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得到发展和发挥。(4)学生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一个被动地吸取知识、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构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再创造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发现和分析问题,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和交流讨论,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进行验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知识形成的规律,以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孕育、发展、开放,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实现知识与创造力的同步增长。

(5)教师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认识的过程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是发挥主体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和讨论,适时介入,进行引导、启发和梳理。

四、研究目标(1)近期目标

①通过双主循环课堂编写的《导学案》,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形成学习小组、进而进行讨论、展示、以及独立完成课堂检测。让学生熟悉并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2.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情况,要逐一形成书面档案,以便分层指导。3.开展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实验.撰写与之相关的教学设计教案、案例、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摸索并形成课堂教学模式。(2)远期目标

①形成本学科各年级实施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的方案。

②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并实践总结出较为成功的“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学生展示——针对点拨或必要讲解——当堂检测——总结反思——个别辅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概括提炼出教学实施的基本原理,提出相应教学对策。

五、研究内容

高中数学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活动,主要是指立足于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自主参与开展,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的活动。教师或他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1、创设有效的探究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能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高峰。”同样,新课程理念也提倡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空间里思维活跃、乐于探索。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和生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实施有效探究的前提条件。

2、架构有效的探究平台 1.1问题情境要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而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没有问题的存在,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1.2问题要以学生现有生活经验为基础。探究的问题设计,须以学生现有生活经验为基础,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偏难与简单都不适宜探究,只会打击学生的探究兴趣。

1.3 问题要能体现多层、差异的探究目标。把问题设计成由易到难的问题系列或开放性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的空间,不同的学生都有探究的兴趣,都能体验到成功。

3、亲历有效的探究流程

1.1经历发现。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尊重知识再生的原貌,重塑知识再生的历程,引导学生对定理、规律、公式的进行发现性探究。1.2经历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意识地设置思维障碍,使学生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又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出发,为学生进行数学思维铺路搭桥,让学生的思维顿开茅塞,重新活跃起来,最后通过学生自身兴奋的思维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概念的形成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获得概念的过程,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对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一些熟知的实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探索中生成知识。1.3经历解决。有效探究本身注定在课堂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问题,“问题解决”自然而然地就成为有效探究最为重要的教学策略。正如弗兰登塔尔所说:“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惟一正确的方法。“问题解决”就是根据教材特点,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充分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在探索中生成方法,在探索中形成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4、优化有效的导引机制 1思想方法渗透。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渗透数学方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不断提炼数学方法。在学生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交流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还要突显方法与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的时候,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从方法层面上进行总结。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就题论题,会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从而提升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关键点拨。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拨,避免无效探究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在生长处点拨,激活思维,引导深化;在障碍处点拨,疏导思维,排除障碍。教师适时的点拨指导,既维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了学生在困惑中浪费探究时间和空间,这正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3.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在我们学校也称“研究生制度”,就是像导师带研究生一样,要求老师对本学科弱科的学生进行分组,然后,通过上课提问,课下督查,单独辅导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成绩。3激励评价

坚持小组评价和个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于小组评价要周周总结,对于表现好的小组,适时予以奖励。对于个人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机制,对C级学生采取表扬性评价,寻找闪光点;对B级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级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紧、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分析以往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整理,构建高中数学双主循环课堂下的分层教学学习的策略体系和行动方案。

(二)行动研究法。运用这一方法适时调整课题计划,采取相应措施,在实践中不断观察、分析、归纳、反思、修正、完善,逐步推进研究进程。

(三)经验总结法。针对有关教育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抽象、概括,总结经验教训,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七、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2010.5—2011.5)准备阶段。

①课题组成员组成:凡俊平、邵玉春等一批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和骨干教师;

②回顾学校前阶段实施双主循环课堂的基本经验,结合总课题的学习和指导方向,组织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③配备子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软、硬件材料。

(2)第二阶段(2011.6—2013.1)实验阶段。

建立每个组员的资料袋,内容有①集体备课《导学案》,本人上课教案、课件等内容,课后反思记录,组员互相听课的记录,评课记录,个人的心得体会等;②每个组员必须总结每阶段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集体讨论的活动记录;③组员收集案例。每学年进行一次阶段成果展示活动,邀请学校教研室进行评议,同时完成有一定质量的研究论文,力争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3)第三阶段(2013.1—2013.4)总结阶段

对课题的结题工作,对各项成果进行终结性评价,编制优秀成果,形成结题总结报告。

八、组织分工

本课题组组成人员分工:

组长:凡俊平、邵玉春(教研组长,负责研究实施方案的策划、执行和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工作。)

6.高中政治分层教学探讨 篇六

太 和 二 职 高 殷鹏翼

分层次教学就是将学生按其学习程度分为三个或更多层次,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因层施教,层层提高,让多数学生都能在自己已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不断前进。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曾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要考虑到个别差异,又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发展。”顾及各类学生的差异,使多数学生各展其长,共同发展,集体提高,是当今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为实现这个目标,经过探索,我认为应从以下教学环节入手,在政治课堂分层次教学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学生的层次化

根据学生的政治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及自己的要求、学校的实际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可粗略地将学生按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A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并能作出归纳和总结,自觉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网络,在适当的时候能做到知识的迁移,并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做到自主预习、复习,运用相关知识获取新知识。B层要求学生掌握大纲规定知识内容,独立完成练习,有提高的潜质。C层是能基本上掌握大纲规定内容,课后能复习,补充基础。

当然,目标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的,学生也是不断地动态流动的。要求三层目标之间相辅相成,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也要相互帮助、相互沟通。教师也要发挥其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层面、小组的搭配,进行动态的把握,根据发展情况及时调整,以激励学生不断竞争向上,但同时要注意不可调整过频。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坚持尊重学生,本着师生磋商的态度实行动态管理,同时教师要体现双向性和民主性。学生从实际出发选择自己需要的老师,前提是对老师的熟悉和了解。

二、教学目标和作业分层

A层次学生不仅要掌握所学的书本知识,还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对国家社会更多一份了解,能够紧紧抓住世界政治变化发展的脉络,要多了解政治常识和时事政治消息(如观看新闻联播、阅读时事政治资料等),并且具有清晰的思辨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对当前社会现象、时政热点进行科学的判断分析。而这部分的学生作业以分析题为主,培养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分析运用的能力。

B层次学生要求掌握书本知识之余,对自己喜欢、感兴趣的时事政治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一般的解析题能掌握大致的解题步骤。这部分学生的作业着重于对知识的理解,能将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运用于实际解题过程中。

C层次学生按课程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能够掌握知识点,将知识点系统整理、归纳学习。这部分的学生作业主要以复习、巩固已学知识点为主。

三、课堂教学分层次

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模式,在一个班中要以中上等水平的学生为教学重点,以此促进优秀学生的提高,带动后进生的转化。课堂教学分层次是落实分层次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循序渐进,深入浅出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提高学识水平的过程。教师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策略,来引导不同层次学生的不断进步。

比如,在讲解“矛盾”这一概念时,先用生活中的常见实例,如利用“强弱、上下、高矮”等来说明二者之间有对立性——两个相对的方面;二者之间又有统一性——离开任何一方另一方便不存在,进而逐步扩展到世间万物具有的共性,再得出结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在这个过程中可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在教师的指导下加以分析,既降低了难度,又增加了抽象知识的趣味性,达到深入浅出,分层推进的效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并把握较为抽象的知识。

2.宏观把握,化整为零

教学过程中,先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具体的部分,逐个讲解,减少难度,加强学生的接受性,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个中心问题的关键词,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记忆和把握。

例如,在讲解“矛盾”这一知识点时,先从矛盾的含义、性质、方法论意义逐个突破,然后概括出这一知识的知识构成,即矛盾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及其表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及上述几方面各自的方法论意义,让学生用“矛盾”两个字即可串起这一知识内容。

3.分层设问,层层递进

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好课堂提问的环节和内容,能有组织地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由低及高逐层发展。在设计提问时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识记水平;第二层是理解水平;第三层是应用水平。设问时必须明确问题的指向性,即每一个层次的问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既要有利于后进生、中等生的提高,又能帮助优秀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到投资方式内容时,可先列出几种不同的投资方式,如股票、债券、储蓄、保险等,让后进生查阅课本及资料,弄清它们各自的含义及区别和联系。教师可设问:四种投资方式有何区别和联系?中等生则需要指出不同投资方式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可设问:风险最大、收益最高的投资方式是什么?优秀生则尽量去运用这部分知识。教师可设问:给你10万元现金,你将如何进行投资的选择?通过这些与教材内容和学生层次相配套的问题的设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确定的学习目标,驱动他们学习,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学生实际上是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分中有合,帮扶提高

分层次教学并不排斥不同层次学生间的互相帮助,反而恰恰是结对子学习的好方法。在安排学习内容时,较为简单的内容若不讲解,则中下等学生可能不明白,若讲解则浪费优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这时可采取分层帮扶法,克服教学过程中的这个弱点。

例如,教师在讲解前可先将需解决的问题分为两类,即中低层次和较高层次的内容,让中下等学生优先解决中低层次的问题,学习中如果有困难可向优秀学生请教,优秀学生则注重解决较高层次的问题。在教师讲解时,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略讲,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则集中讲解,这样既提高了中下等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解决了优秀生的学习困难,可谓两全其美。

三、收集信息,调整层次

学生的学习状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分层次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层次的可变性。将学生划分的层次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学生会发生很大变化,这就需要重新定位学生层次,层次的改变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形激励机制,因此需及时调整学生层次。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单元过关检测、谈话等不同方式,收集学生学习三状况,及时灵活地调整学生层次与教学的具体方法,使分层教学的效果更加明显。

经过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分层教学法”已初步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它锻炼了我的教研能力,培养了我与同科教师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政治学习水平。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所教的学生政治成绩呈现如下特点:优秀生越来越多,后进生越来越少。当然,“分层教学法”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有待我进一步探讨。

高中政治课堂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太 和 二 职 高 张 影

7.高中分层教学研究报告 篇七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心理学表明, 学习者在获取某一学科知识时总是要遵从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愿意把学习当成一种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并从中体验到某种成功和快乐.实施数学分层教学, 就是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最后实现共同提高.

高中生在客观上存在数学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认知能力、创新思维等诸多差异, 教师只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才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并通过教师的积极鼓励与引导, 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众所周知, 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习者放松身心, 激发求知欲望, 更好地实现师生对话与交流, 这无疑是分层教学的最佳的学习环境.教师应一视同仁, 勿以成绩论“英雄”, 要相信学生, 信任学生, 加强情感关怀与方法指导, 加强师生对话与情感交流.

2.引导学生客观的评价自我

通过心理疏导, 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地实现“分层”教学.当学生普遍产生求知乐学的学习动机时, 他们也愿意寻找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途径和方法.教师权衡他们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 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基本目标、中层目标以及发展目标三个层次.按2∶5∶3的比例将学生分成A, B, C三个层次:A层代表学困生;B层代表中等生;C层代表优等生.教师要尊重学生, 与之交流, 客观地评估每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 并进行动态调整 (每学期两次或三次) , 最终实现A, B, C层次的差距逐步缩小的教学目标.

3.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1) 教学目标体现层次化.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认知能力和教学任务, 教师既要通盘考虑又要兼顾个体, 可将目标细化为五个层次:1.识记.2.领会.3.简单应用.4.综合应用.5.能力拓展.对于A组的学生只要求达到①~③级, B组学生达到①~④级, C组学生达到①~⑤级.

例如, 在教“等差数列”一节时, 应要求A组学生能够从教师提供的简单数据中发现“规律”, 为等差数列讲解奠定基础;要求B组通过讲解正确理解“等差数列”“公差”的概念, 并学会用数学语言表示an-an-1=d (n≥2) 或an+1-an=d (n≥1) 以及an=a1+ (n-1) d (n∈N*) ;要求C组学生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pn+q (其中p, q是常数) 来判断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 若是, 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等.

(2) 课前预习体现层次化.要求A层学生温故知新, 以能基本看懂预习内容为主要学习任务, 争取带着疑问听课;B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 并能尝试解决教材练习;C层学生不但能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理解, 并能运用所学的定理或公式独立完成习题并能帮助别组同学.

(3) 课堂教学体现层次化.这是数学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所在.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 教师既要加强方法指导, 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坚持以B层学生为基准, 同时兼顾A, C两层, 既要协调联动, 又要分层辅导, 不能出现“顾此失彼”.简单题多由A层学生回答, 经过思维和简单推导的数学问题由B层学生解决, 体现较强的逻辑性和推理性的内容由C层学生进行演示.始终遵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简到繁, 逐步上升的规律, 激发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 在讲解《圆与方程》 (1) 时, 笔者让A层的学生以复习直线和圆的方程的有关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 以此来实现“温故知新”, 激发学生新知识的热情;让B层学生根据课前预习, 能根据条件选择不同形式的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问题, 初步理解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应用;让C层学生根据给定的点、方程判断所表示的图形与圆的位置关系, 并能够灵活运用, 而且能积极地辅导A, B组同学完成教材规定的相关练习, 进一步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做到融会贯通.

在教学实践中, 让A层的学生重点复习直线与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的变换等, 每个层次的设计都要照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布置作业层次化.作业是数学分层教学的最后环节, 也是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的关键阶段.在布置分层作业时, 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 笔者让A层的学生以完成课后练习为主, 力求准确无误;给B层的同学适当进行拓展, 精心准备少量提高题, 发展数学思维的灵活性;让C层的同学以做综合题为主, 在扎实地掌握教材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同时, 逐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想.

8.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研究 篇八

【关鍵词】高中英语 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即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分出层次,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使所有学生都得到相应提高的过程。

一、分层教学的模式

我们的分层教学采取的是分层走班模式,即根据对学生在校第一学期的英语成绩进行摸底,可以合理的把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甲层的学生基础差,学习相对被动,成绩为不合格;乙层学生是一般基础的,学习态度相对端正,有一些上进心,成绩合格;丙层学生相对基础较为扎实,学习很主动,语言能力很强,成绩非常优秀。把各个层次的学生组成“甲、乙、丙教学班”。在学习英语课程时,按照各个层次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学习。

总的原则是教材、进度、课时数等方面基本统一, 但是可以指定不一样的教学目标,合理的运用一些教学策略,使用不同以往的辅导跟训练,运用每个层次本身的一些能力促使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目标分层。教师依据学生现实的认识水平,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制定与其相适应的能够完成的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对甲层学生要求把必要的基础知识掌握即可,如每单元的新单词、短语、日常交际用语,力争达到基础性目标,激发兴趣;对乙层学生要求再提高一步,加强技能训练,使他们有学习成功的希望;对丙层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拓展思维,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总之,基础性目标,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发展性目标,大部分学生争取达到;创造性目标,要求优等生在完成前两项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能力的训练提高。

(二)分层备课。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分层备课。备课时教师充分学习大纲,钻研教材,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设计好教学任务,注意梯度,调整教学方式,力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总之,在备课的时候要做到学生跟教学任务的有效协调,为有效的组织好教学做好准备。

(三)分层授课。根据备课要求,不同层次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及任务活动。对丙层学生,少讲多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对乙层学生,精讲精练,注重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对甲层学生,浅讲多练,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和鼓励他们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以教授阅读课文Alone In Antarctica(SEFC 1B Unitl7)为例,在学生读完整篇文章后,教师可设计以下活动:要求甲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完形填空;要求乙、丙两层学生能根据隐含线索整理出本课的各种结构图式,如以自然段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发展为线索等,用关键词句概括语篇要点,对文章深层次问题进行理解性评论,如What can we learn from Helen Thayer?还可要求丙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书面表达活动,如缩写这篇文章。课堂提问也要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总之,任务的设计和提问的方式要符合各层次学生的水平,不能过于简单而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也不能太难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丧失信心,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分层练习。练习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练习可设置为三个层次,即基础题、综合题和创造性题。练习或作业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①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②简单综合题,以乙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③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②③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甲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乙、丙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五)分层辅导。课后辅导是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甲层学生尽可能进行课后个别指导,查缺补漏,加深其对语言知识的理解;组织乙、丙的两层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他们的知识得以丰富,让他们的视野得以开阔,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原有班级内组织学习小组,让丙层学生帮助甲层学生,组内成员相互交流、沟通、分工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形成教学相长,互相促进的学习氛围。

(六)分层评价。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以往的教学评价以评价学生为主,只有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这样做就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因此,分层教学中进行分层评价,以尊重和激励学生为基础,要允许学生暂时不会或不全会。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即时评价,包括对学生提问和答问的评价,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等。对甲层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发现他们积极的因素,及时肯定,促进他们上进的信心;对乙层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使他们不甘落后;对丙层学生采用竞争评价,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实践显示,老师真诚的评价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分层评价也可体现在测试中,将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为基础达标题,选做题则综合性、灵活性较强,为加分题,这样可使丙层学生有更多成功的机会,也让甲、乙两层学生不易满足,更加有求知的欲望。

三、分层教学的效果

分层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使教学的实施更加有针对性,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使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增强了信心。

参考文献:

[1]施永灵.牛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探析[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年08期

[2]周淑萍.阅读——成功英语学习的必由之路[J].南平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3]张伊兴,李明.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之我见[J].外国语,2001年06期.

[4]李俊.论21世纪英语阅读教学的定向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2001年01期

上一篇:重阳节日记150字下一篇:六年级难忘的回忆作文500字